小学数学教学应找准学生的_最近发展区_俞磊
小学数学课堂中如何发现学生的最近发展区
通 过摹 仿,才能达 到解 决 问题 的水平 。维果茨 基将 学生在 指 导下所 能达到解 决 问题 的水 平与在 独立活动 中所达 到 的 解 决问题 的水平之 间的差 异称 之为 “ 最近发展 区” J 。
欲 望 ,都 希 望 自 己 获 得 成 功 , 当 自 己 的 作 文 发 表 时 , 那 种 喜 悦 之 情 是 溢 于 言 表 的 。 正 如 苏 霍 姆 林 斯 基 所 告 诫 教 师 的 那样 : “ 请 记 住 ,成 功 的 乐 趣 是 一 种 内 在 的 情 绪 力 量 ,它
情 境再现 ,激 发兴趣 作文是 客观现实在 学生头脑 中 的反映 ,由于小 学生 的生活 范 围有 限,再加 上知识 积累 较 少 ,因而面 对题 目,常 常感 到没有 东西可 写。在作 文教 学 中,抓住 儿童 习惯 用 形象 思维 、直 观思维 的心理特 点 ,通 过课件展示,可使学生 兴趣 大增。例如 , 在练 习 “ 拔河 比赛 ”
的 “ 最 近 发 展 区 ” 内进 行 有 效 教 学 方 面 进 行 研 究 与 探 讨 ,
造 认 知 冲突 ” 四个 方面 ,探 讨 如 何在 小 学数 学课 堂 中寻 找 并准
确 定位 学生 的 “ 最 近发 展 区 ”。
在 教学 实践 中如何 寻找、定 位学生 的 “ 最近 发展 区”却很 少 有人真正 去思考 、去研 究。 “ 最近发展区 ” 理论是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由苏联教 育家维果茨基提 出的。 维 果茨 基认为 学生有两 种发 展水平 :一是其 己经达 到的发
2 0 1 5 年3 月 上 第0 5 期 ( 总第 3 5 9 期)
找准学生“最近发展区
找准学生“最近发展区在教育领域中,了解学生的“最近发展区”(Zone of Proximal Development,简称ZPD)是实现个性化教学和提高学生学业水平的关键。
本文将从定义、意义、以及如何找准学生最近发展区三个方面,探讨这一教育理念的重要性。
一、定义与意义“最近发展区”这一概念是由苏联心理学家维果茨基提出的,它指的是学生在现有发展水平上,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和努力后能够达到的新的发展水平。
这个区域是动态的,因为学生的发展水平和速度是不断变化的。
最近发展区的概念对于教学具有重要的意义。
首先,它揭示了学生发展的潜力,即通过适当的指导和帮助,学生能够实现自身尚未充分发展的能力。
其次,它强调了教学应走在学生发展的前面,而不是亦步亦趋地追赶学生的现有水平。
最后,它揭示了教学与发展的关系,即教学应该创造条件,帮助学生跨越最近发展区,达到新的发展水平。
二、找准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要找准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教师需要了解学生的现有发展水平和学习需求。
以下是一些具体的方法和策略:1、观察与评估教师可以通过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分析他们的作业、进行简单的测试等方式,了解学生的现有发展水平。
此外,教师还可以通过与学生和家长沟通,了解学生的学习风格、兴趣爱好和发展目标,以评估学生的潜在发展需求。
2、创设适当的教学情境为了帮助学生跨越最近发展区,教师需要创设适当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
例如,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调整教学内容的难度、改变教学方式、引入实际问题等,以促使学生积极参与学习过程。
3、提供支架式教学支架式教学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式,它通过提供适当的支持和指导,帮助学生完成学习任务。
为了找准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为他们提供针对性的支架式教学,例如组织合作学习、提供拓展性资源、给予方法上的指导等。
4、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学生的发展水平和需求是不断变化的,因此教师需要及时调整教学策略,以适应学生的实际情况。
小学数学课堂中如何发现学生的最近发展区
小学数学课堂中如何发现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摘要】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发现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是非常重要的。
通过观察学生在解题过程中的思维方式、作业和小测验的表现、与学生的交流与互动、提供多样化的学习任务以及利用课堂观察和评估工具等方法,可以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通过这些方法,可以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辅导,促进学生的进步。
关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了解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的困难和不足之处,从而更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设计和指导。
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促进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能力的提高,使他们在数学学习中取得更好的成绩。
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关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是非常必要和重要的。
【关键词】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小学数学课堂、观察、思维方式、作业、小测验、知识点、交流、互动、学习习惯、学习态度、多样化的学习任务、促进思维发展、课堂观察、评估工具、教学辅导、针对性、进步。
1. 引言1.1 介绍什么是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是指学生在某一特定时间段内,处于即将获得的新知识和技能的阶段。
在这个阶段,学生需要引导和支持来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新的概念和技能。
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与已经掌握的知识和技能之间存在一定的差距,需要通过教育者的专业指导和引导来弥补这一差距。
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可以看作是学生知识和技能发展的一个暂时性阶段,是学生学习过程中需要特别关注和重视的重要环节。
了解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对于教育者来说至关重要,因为只有深入了解学生当前的学习状态和水平,才能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设计和指导,帮助学生更好地提高学习效果和成绩。
通过观察学生的表现和行为,了解他们的思维方式和学习习惯,可以更好地把握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从而为他们提供更有针对性的学习支持和帮助。
在小学数学课堂中,教育者需要密切关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通过有效的方法和手段来了解和发现学生的学习状态和需求。
1.2 为什么要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关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关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非常重要,因为每个学生在数学学习中都会有自己的学习进程和学习风格。
从最近发展区有效把握小学生的数学学习起点
从最近发展区有效把握小学生的数学学习起点作者:刘亚云来源:《教师·上》2014年第02期摘要:当前,我国许多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无法准确地把握学生的学习起点,影响了教学活动取得进一步的成果。
对此,教师就应该多从最近发展区理论出发,把握好学生的学习起点,及时调整教学策略,促进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认知迁移能力。
关键词:最近发展区;把握;小学数学;学习起点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认为学生的发展有两种水平:一种是学生的现有水平;另一种是学生可能的发展水平,而两者之间的差异就是最近发展区。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着眼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让教学活动走在发展的前面。
一、从最近发展区有效把握小学生数学学习起点的重要性1.有利于改善教学方法在传统的小学数学教学活动中,很多教师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这不利于教学取得预期的效果。
教师如果善于从学生的角度出发,运用最近发展区理论,有效把握小学生学习数学的起点,就有利于改善传统的教学方法,制定出具有针对性和可行性的教学方法。
2.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相比语文、英语等学科而言,小学数学的逻辑性和系统性都比较强,这就要求教师一定要在充分认知学生学习起点的基础上,采取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促使教师的讲课速度与学生的接受能力紧密结合。
在小学数学课堂上,教师有效地把握好学生的学习起点,有利于实现师生之间的良好互动,能够最大化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从而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3.有利于提高教学效率在小学数学课上,教学如果着眼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有效把握学生的学习起点,就可以在课堂上为学生提供既不是太难,又不会太简单的内容,这有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实现良好的师生互动,从实质上提高教学效率,促使学生超越其最近发展区,达到更高阶段的发展水平。
二、教师在把握小学生数学学习起点中存在的误区1.低估了学生的现有知识水平教师在备课过程中,由于缺乏对学生已有知识的正确认识,导致在课堂反复讲授学生已经掌握的内容,例如,在讲解“十以内的整数乘法”之前,教师反复要求学生背诵“九九乘法口诀”,在学生熟练掌握之后,才开始讲解整数乘法。
运用“最近发展区”策略,让数学课堂教学精彩纷呈-最新教育资料
运用“最近发展区”策略,让数学课堂教学精彩纷呈《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教师应当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最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经验。
”由此可见,从学生的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以此为基础,探究教学教法,提高学生学习效率,显得十分重要而有意义。
“数学学习”是新旧知识和已有的经验的相互作用而引发的认识结构的重新组合。
教师必须了解和尊重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把握好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在学生原有认知基础上展开教学活动。
正确把握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并有效运用进行教学,会使学生学习更有效。
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笔者从以下几方面取得进展:一、“投石问路”,运用最近发展区理论进行课前预设课前备课,不仅要研究教材的编排结构、编排意图,找准知识的重难点,更要研究教学对象――学生,准确把握学生的“最近发展区”。
分析学生已有知识水平,知识经验、学习习惯、作业习惯、课堂参与力以及接受能力。
案例:在教学《圆的认识》时,我意识到学生已经对圆有所认识,因此在课前进行了圆的知识的前测。
通过摸底发现:我班50名学生,其中90%的学生认识圆,70%的学生已经会用圆规画圆,一半的学生对“半径”、“直径”、“圆心”这几个名词有所了解。
掌握了学生的“现有知识水平”,教师在教学时就能很好地利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结合新内容更为有效地展开教学。
当然,把握学生“最近发展区”的过程关键是教师要善于用心去接触、了解和观察学生,用心去思考和分析学生的表现。
二、“推波助澜”,对照最近发展区理论调整课堂进程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引导学生能借助已有的知识去获取知识,这是最高的教学技巧之所在。
”因此,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在预设的“最近发展区”中的问题上预留时空给学生,让学生主体地位得到充分体现,辅以教师恰到好处的引导,对照现有的知识程度,调整课堂进程,解决课堂新知的生成,教师可以以逸待劳,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靠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
靠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培养解决数学问题能力学生的数学学习过程是建立在忆有知识、经验基础之上的一种主动构建的过程。
《课程标准》中指出,“教师应该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现实生活中去,以体会数学在现实生活中应用价值。
”“数学教学必须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为他们提供观察和操作机会,使他们有更多的机会从周围的事物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
”在教学中再现数学知识与社会生活实际紧密联系的生活现象,使学生在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同时,更深刻地认识数学的作用,体会数学的趣味性和数学应用于的广泛性。
一、数学教学题材要靠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
著名数学家华罗庚说:“人们对数学产生枯燥无味、神秘难懂的印象,原因之一便是脱离实际。
”学生的数学认知结构的形成,首先必须依赖于学生的实践活动,也就是使数学知识产生的背景成为学生看得见、摸得着、听得到的现实,使数学抽象知识成为有源之水,有本这木,从而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数学概念。
我们在教学中,把那些枯燥的、脱离学生实际的应用题还原为取之于学生的生活实际,并具有一定现实意义的数学问题,以此来沟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学习应用题的兴趣,并让他们在研究现实问题过程中理解、学习和发展数学。
我们在对现行应用题的题材进行处理时,主要采取以下两种方法:1.从生活实际中提炼题材。
引导学生从自己的生活中选取题材,并进行加工处理。
例如以学生节假日购物的事实,提炼出“一共要花多少钱,还可以找回多少钱”的加减法应用题。
选取以帮助总务处计算一下二年级教室装了多少台电风扇、装了多少盏电灯等为题材的乘法应用题。
(学生自己去收集数据)2.从学生感兴趣的话题中提炼题材。
选取生活中学生感兴趣的话题,提炼成应用题。
例如新建的双语实小,学校的面积有多大?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提炼出相关的应用题。
也可以选取城市建设、国家大事等方面的话题,提炼出相关的应用题……二、靠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选择教学内容。
最近发展区理论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以“分数加减混合运算”为例
最近发展区理论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以“分数加减混合运算”为例摘要:本文以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为理论基础,以新课标倡导的学生观和教学观为指导,结合真实的数学课堂教学实例,细致分析了该理论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和实施过程,并进行了深入的教学反思以优化理论应用,更好地指导教学实践。
关键词:最近发展区、数学教学、应用策略一、明涵义:最近发展区最近发展区理论是维果茨基历史文化学说中促进儿童高级心理机能发展的核心思想。
现有发展水平与可能发展水平之间的距离称为“最近发展区”。
好的教学必须指向“最近发展区”,好的数学教学更是如此。
二、备学生:明确学生水平备学生是备课的重要一环,也是教师因陷入教材桎梏而忽略学生实际情况的环节。
理论指导实践,要更好促进最近发展区理论指导数学教学实践,既要明确学生的现有发展水平,完成“继往”的任务,又要明确学生的潜在发展水平,更好地完成“开来”的任务,根据大多数学生的水平情况采取合理有效的教学策略,才能更好地继往开来。
(一)发展起点:现有发展水平明确学生的现有发展水平,确定最近发展区的发展起点,才能开展有目标有针对性的教学。
教师设计复习加小练习的引入环节了解学生现有发展水平,在引入时老师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学习的异分母分数加减的计算方法,即先通分,再按照同分母分数加减法进行运算,最后要约分。
知识和方法的明确需要习题来检测,紧接着出示两个分数的加减算式习题让学生进行快速口算,及时了解学生旧知内化情况。
确定学生答题正确并能很好地理解上节课所学知识之后,以此为基础搭建发展平台,引入本节课要学习的知识。
(二)发展空间:区间水平最近发展区即学生的发展空间,在这个空间中,学生需要在教师的引导和辅助下达到一些区间水平,以更好地过渡到潜在发展水平。
在分数加减混合运算中,通分是关键,而通分的关键是找最小公倍数,学生已学会用短除法找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本节课涉及到的找三个数的最小公倍数可能对学生来说是一个难点,因此怎样找三个数的最小公倍数是学生在最近发展区需要解决的问题,掌握找三个数的最小公倍数也是学生需要达到的区间水平。
立足思维“最近发展区”提升课堂实效——以三年级数学活动课《年月日》为例
立足思维“最近发展区” 提升课堂实效——以三年级数学活动课《年月日》为例[摘要]作为数学老师,如何培养小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呢?我们立足学生的思维“最近发展区”,尝试根据学习内容把思维训练落实在每一节课中,经过几年的教学实践,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本文以《年月日》数学活动课为例进行具体阐述,主要实施途径包括在课前教学设计时注意整合学习资源,拓宽思维加工的广度;课中注重引导学生大胆猜想验证,挖掘思维探究的深度;课后进行多元智能评价,提升思维训练的温度。
[关键词]思维最近发展区课堂实效数学思维能力是指用数学的观点去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它是搭建数学世界最重要的根基。
著名儿童认知心理学家皮亚杰(Jean.Piaget)认为儿童的思维发展分为四个阶段(见图1):0-2岁处于感知运动阶段;2-6岁处于前运算阶段;7-12岁处于具体运算阶段;12岁-成年处于形式运算阶段[1]。
(图1)小学阶段的孩子主要处于具体运算阶段,重点要逐步培养孩子的逻辑推理能力。
作为数学老师,如何把抽象的数学思想方法以学生可以理解的形式呈现出来,从而促进其思维发展呢?我们的尝试根据学习内容把思维训练落实在每一节课上,遵循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和学习特点,把抽象的思想赋予形象化的情境,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自主建构,使孩子们在动脑、动手和动口的过程中,体验和领悟数学思想方法,同时结合不同的课型,进行思维训练,从而有效提升教学效能。
下面以《年月日》数学活动课为例进行具体阐述。
《年月日》是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数学实验教科书(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知识,在浙教版的教材中是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旅游中的数学问题》关于时间的常识,两份教材的学习内容是相似的。
其中人教版教材的内容包括1星期=7天、1年=4个季度,把每个季度分别有多少天等内容作为拓展知识学习,而浙教版教材安排了的数学活动的时间。
因此,我们尝试把两个教材版本的内容有机融合设计数学活动。
随着年龄增长,孩子对常用的时间单位已有一定的生活积累。
小学数学课堂中如何发现学生的最近发展区
小学数学课堂中如何发现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摘要】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发现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对于教师来说具有重要意义。
观察学生的课堂表现是第一步,可以通过表现出的兴趣、注意力和解题技巧来判断学生的学习状况。
与学生进行个性化交流也至关重要,了解他们的思维方式和困惑点。
利用作业和测验评估学生水平,可以更直观地了解学生的掌握程度。
关注学生的学习方式和习惯,有助于发现他们的优势和不足。
通过课堂讨论和小组活动可以发现学生的擅长领域和未来发展方向。
有效发现学生的最近发展区需要全方位考虑,通过多种途径了解学生,才能更好地指导他们的学习和发展。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学生、最近发展区、观察、个性化交流、作业、测验、评估、学习方式、习惯、课堂讨论、小组活动、擅长领域、发展方向、有效发现、重要性。
1. 引言1.1 介绍小学数学课堂中如何发现学生的最近发展区的重要性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发现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是非常重要的。
了解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指导他们的学习,促进他们的个人成长和进步。
通过观察学生的课堂表现,教师可以发现学生在哪些领域存在困难,需要额外的帮助和指导。
与学生进行个性化交流可以让教师更深入地了解每个学生的学习风格和需求,从而更好地满足他们的学习需求。
利用作业和测验评估学生水平可以帮助教师及时发现学生在哪些知识点上存在薄弱,需要加强练习和巩固。
关注学生的学习方式和习惯可以帮助教师更有针对性地制定教学计划,提高教学效果。
通过课堂讨论和小组活动,教师可以发现学生的擅长领域和发展方向,为他们提供更多的学习机会和挑战。
发现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对于教师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只有深入了解每个学生的需求和特点,才能更好地促进他们的学习和成长。
2. 正文2.1 观察学生的课堂表现在小学数学课堂中,观察学生的课堂表现是发现学生最近发展区的重要方法之一。
通过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教师可以更加全面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包括他们的学习态度、学习动力、学习效果等方面。
谈“最近发展区”理论在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最近听了几位年轻教师上的随堂课,课堂理念新颖,重视学生合作学习和参与学习,值得学习和借鉴。
但学生的自主学习和选择学习被不同程度地忽视,学生要么是天马行空,要么是被老师牵着鼻子走。
教学过程是在教师的牵引和告知中进行的,教师俨然是主角,学生是课堂上的配角,根本就谈不上积极和主动,抑制了学生个性的发展、能力的培养和智力的开发,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学生自学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的提高。
出现这种状况的根本原因是对“最近发展区”的理论缺乏认识和理解,更缺乏实践和探索。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如何运用“最近发展区”理论有效组织教学呢?我认为应从以下几点着力提高认识,不断尝试,大胆实践。
一、运用“最近发展区”理论,要着力发掘学生数学潜能和培养主观能动性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重视在已有水平和可有水平之间、已知知识和未知知识之间搭台阶、架桥梁,鼓励学生主动去尝试解决问题。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探索如何确定行动目的、制订行动可行方案、验证行动方案并作出评价、总结经验并学以致用,让学生在一次次成功和自我实现中激发学习的热情,从而形成一种成功的信念。
我在编写《乘法的认识》一课的教学案时,我从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和生活经验出发,大胆地放手,通过让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储备,即利用加减的方法来解决游乐场的数学问题,重点引导学生思考几个加法算式中加数都相同的,让学生观察其特点,使学生明白每个加法算式都是有几个相同的加数。
接着教师联系生活实际,创设几个相同加数的和是多少的实际问题,如“每组有8名学生,老师现在要给每位学生发两根小棒,一共要准备多少根小棒?”,一方面让学生感受数学知识与生活的联系;另一面让学生体会到用以前的旧知识来解决新问题,虽然是一种方法,但很麻烦,从而启发学生要用简便的方法来解决实际问题。
在学生学习欲望被激发出来的同时,教师及时进行点拨、示范和引导,完成把加法算式改写成乘法算式,学生很容易接受这种简便的方法,也自然通过比较,联想到用这种方法去解决实际问题的方便和高效。
找准学生“最近发展区”,构建有效“数学新课堂”
找准学生“最近发展区”,构建有效“数学新课堂”————————————————————————————————作者:————————————————————————————————日期:找准学生“最近发展区”,构建有效“数学新课堂”-教师教育论文找准学生“最近发展区”,构建有效“数学新课堂”钟小丽“教学创造着最近发展区”,这是前苏联著名的心理学家维果茨基的基本观点。
他认为:儿童的发展有两种水平,第一种称为现有发展水平,表现为儿童运用已有知识经验独立完成任务;第二种称为最近发展区,表现为儿童还不能自行完成任务,但是经过启发也许他能独立完成的任务。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十分重视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找准学生学习的“最近发展区”,在教学中最有效地发展和完善学生的认知结构,从而构建有效的“数学新课堂”。
一、找准“最近发展区”,确定教学起点如何将全新的知识内化为学生自身的知识,找准学生学习的“最近发展区”是重要的,它是促使学生从“实际发展水平”向“潜在发展水平”的桥梁。
因此要准确掌握学生的学习现状,研究教材内容是否符合最近发展区,并结合学生的学习现状对教材进行适当的补充和改编,从而确定学生学习的起点。
例如:教学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分一分》。
分数对于三年级学生来说是全新的,从整数到分数是数的一次扩展,教学中我设计了几个问题:1.有6个苹果,平均分给2个小朋友,每人分几个?2.2个苹果,平均分给2个小朋友,每人分几个?3.1个苹果,平均分给2个小朋友,每人分几个?4.平均每人分得半个苹果,用什么方式表示半个苹果?能否创造出一个符号来表示一半?接着让学生动手实践:涂一涂、找一找、折一折,发挥想象,大胆创造、引用新的数来表示“一半”的方法,体会到任何事物的一半都可以用1/2来表示,让学生的思维从已知世界自然而然滑向未知领域。
二、重视知识梯度,着眼建构个性化知识网络学习目标是儿童学习需求的具体表达和集中体现,教师所制定的学习目标应该位于儿童的最近发展区,设计的教学问题都要顺应儿童思维的发展。
小学数学课堂中如何发现学生的最近发展区
小学数学课堂中如何发现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作者:王春琳来源:《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5年第05期摘要从“分析课前诊断”“调整课堂提问”“巧设游戏闯关”“制造认知冲突”四个方面,探讨如何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寻找并准确定位学生的“最近发展区”。
关键词最近发展区;小学数学;教材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489X(2015)05-0082-03搭建“最近发展区”可以推动学生的学习实现质的飞跃,如此的“捷径”怎么能轻易忽略?然而,在当前教育改革中,很多教师都只是从如何利用“最近发展区”,如何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内进行有效教学方面进行研究与探讨,在教学实践中如何寻找、定位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却很少有人真正去思考、去研究。
“最近发展区”理论是由苏联教育家维果茨基提出的。
维果茨基认为学生有两种发展水平:一是其已经达到的发展水平,表现为学生能够独立解决问题的智力水平;二是他可能达到的发展水平,但要借成人的帮助,在集体活动中,通过摹仿,才能达到解决问题的水平。
维果茨基将学生在指导下所能达到解决问题的水平与在独立活动中所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之间的差异称之为“最近发展区”[1]。
在教学中,教师应该按照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来设计和实施,从而使教学不是跟随学生已有的发展成果,而是真正建立起教学与学生之间的桥梁,通过适当的支持帮助他们跨过这个“最近发展区”,让他们从现有水平轻松愉悦地过渡并进入新的“最近发展区”。
由此可见,把握“最近发展区”对于教学与学生都起到关键作用,而要达到此目的的前提是准确找到“最近发展区”,只有如此,才能有的放矢,进行有效地教学。
在平时的教学中,笔者尝试从以下几方面探寻,收到良好的效果。
1 分析课前诊断,发现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课前诊断分析能让教师发现学生的实际现有水平和可能达到的水平,然后通过预设及课堂中的训练发现学生可以达到的较高发展水平,这两种水平之间就是学生学习本节课的“最近发展区”。
浅谈“最近发展区”理论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浅谈“最近发展区”理论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作者:张栩来源:《河南教育·职成教》2016年第12期苏联心理学家利维·维果斯基将学生的发展水平分为两种:一种是学生已经达到的发展水平,即现实发展水平。
这种水平不仅指学生已经具备的知识能力,还包括学生在已有的知识能力基础之上,通过自己独立自主的学习所能达到的水平。
另一种是通过教师、同伴的帮助,达到的水平,称为潜在发展水平。
这两种水平之间的差距,称之为“可能发展区”。
需要指出的是,可能发展区内的教学,教师除了要引导学生探究新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新的认知思维方式,以期学生的能力得到提升。
如何将“可能发展区”这一原理运用到数学教学中去呢?笔者结合“正弦型函数的图像与性质”这一高中数学教学内容,谈一谈自己的体会。
一、了解学生知识能力基础,确定学生发展水平教师可以通过测试、批改作业、与学生交流等方式来掌握学生已经具备的知识能力基础。
摸清楚学生已有的发展水平,这就需要教师在编辑试题时做到知识点全面,难度适中,层次分明。
教师还可以在自然状态下观察学生对所提问题的反应速度、面部表情、精神状态,以此间接了解学生已经具备的知识水平,也可在课下创造机会,了解学生的知识储备情况、思维水平、思想动态,从而更为详细地了解学生可能发展区中现有水平的具体情况。
正弦型函数y=Asinωx+φ,x∈R是在正弦函数y=sinx,x∈R的基础上变形而来的。
因此在探究正弦型函数的图像性质之前,教师要从正弦函数的图像及性质入手,了解学生对于y=sinx,x∈R的掌握情况。
可以通过网络教学软件蓝墨云班课发布一系列课前准备的试题让学生去完成,并通过软件自动生成的相关数据,掌握学生的知识能力基础,以此作为展开新课的教学起点,即“可能发展区”的下限。
二、根据学生的知识储备、能力,确定学生发展水平心理学家皮亚杰将个体的认知发展阶段分为四个阶段:从出生到 2岁为感觉运动阶段,2-7岁为前运算阶段,7-11岁为具体运算阶段,11岁以后为形式运算阶段。
最近发展区理论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基础教育2019年1月DOI:10.16681/ki.wcqe.201901151最近发展区理论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颜海员(福建厦门湖里区教师进修学校第二附属小学,福建厦门,361009)摘要:为了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效率,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文章结合最近发展区理论,从三个方面提出了该理论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实践应用策略,分别是分析学情,确定学生最近发展区;建构支架,突破学生最近发展区;实践操作,巩固学生最近发展区。
关键词:最近发展区;小学;数学教学中图分类号:G63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5-6401(2019)01-0246-01著名教育学家维果斯基将学生的能力发展分为两种:一是学生已有的能力发展水平,其中包括已经具备的能力,以及通过自己独立探索解决问题从而达到的能力发展水平;二是指通过教师、同学及教学的协助,个体能结合已有经验努力达到的潜在能力发展水平,而两者之间的差距就是学生的最近发展区。
一、分析学情,确定学生的最近发展区维果斯基认为教学要走在学生最近发展区的前面。
即根据学生自身现有的知识经验、能力发展为基础来进行教学的设计,从而引导学生向潜在的能力发展。
教师在教学之前需要做好学生的学情分析,准确定位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进而才能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任务。
教师可以通过数学测验、有针对性地布置作业等方式来了解、摸索学生现有的发展水平。
这要求教师将知识点与能力考察全面地在实施测验、作业布置中体现出来,难度恰当,层次分明。
教师要尊重不同阶段学生和不同层次学生之间的思维差异,并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与经验去解决问题,这是教师创设有效的课堂活动的一个重要前提叫其次教师还可以利用观察学生在面对提问时的反应状态,间接了解学生当下所具备的发展水平。
二、建构支架,突破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找准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后,教师还需要重点搭建能协助学生达到潜在发展区的恰当支架。
支架的建构就是教师在设计教学时要根据学生当前已有的知识经验与能力发展水平,同时综合新的教学目标与教学任务,在教学中采用恰当的教学方法使学生能有效掌握与理解。
找准思维“最近发展区”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确定位置”一课的教学片断与思考
数学2015·1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告诉我们,教学应着眼于学生思维的“最近发展区”,为学生提供难度适宜的内容,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发挥其潜能。
基于这一理论,教师的教学要走在学生思维的前面,因为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跳一跳,摘到果子”。
前不久,本校一位年轻教师执教“确定位置”一课,在试教过程中,“拓展训练”的教学环节引起了大家的关注和思考。
教学片断:师:你们能不能报几个数对,让我们班一列或者一行的同学都站起来呢?生1:(3,1)(3,2)(3,3)(3,4)(3,5)(3,6)。
生2:(1,1)(2,1)(3,1)(4,1)(5,1)(6,1)(7,1)。
师:我只要说出一个数对,就能让一列同学都站起来,你们信不信?[师板书(5,x),第五列学生全部站了起来]师:瞧,一个数对就可以让一列的同学站起来,我厉不厉害?下面,老师来个更厉害的![师板书(x,x),然后请符合要求的学生起立,全班学生都站了起来。
这时师发现不对,马上进行提示:“当x=1时,数对是(1,1);当x=2时,数对是(2,2)……”此时,大部分学生坐了下去,可仍然还有一些不符合条件的学生站着。
看到这个情形,师只得请还站着的、不符合要求的学生说出表示自己位置的数对,这部分学生最终迟疑地坐了下去]师:看这些同学的位置,他们的行数和列数都是相等的。
师(站在教室前的一个角落):如果我的位置在这儿,你们能用一个数对来表示吗?生3:(0,0)?师:对!我的位置就是(0,0)。
思考:为了深入了解学生在这个环节中真实的思维活动过程,课后笔者提出以下四个问题对学生进行个别采访:“为什么刚开始看到(x,x)时,你会站起来?这里的x可以是0吗?你能用除(x,x)以外的其他数对,表示刚才课上最后站着的同学的位置吗?(出示一张课上用的班级座位图)如果有个数对是(x,x+1),你觉得哪些同学应该站起来?”通过访谈,笔者发现大部分学生并没有真正实现教师所期待的思维上的发展。
浅谈最近发展区在农村小学数学中的运用
浅谈最近发展区在农村小学数学中的运用作者:邹冬来源:《儿童大世界·教学研究》 2017年第12期因为小学生不具备成熟的心智以及完善的学习体系,所以不能主动地参与到课程中,学习的成绩也很不稳定,比如,有的农村学生在小学一年级的时候,数学成绩很好,但是到了小学二年级,学生的数学成绩却不尽人意,对教师所讲的数学知识不能很好的掌握;与此相反,有的农村学生在三年级以前数学成绩不好,然而到了四年级却有了明显的改善。
也就是说,在不同的学习阶段,因为农村学生的认知水平和能力不尽相同,对于跨越不同年级时,可能会有不同的学习表现,如何才可以很好地衔接不同的阶段和水平,此时,需要我们积极地研究农村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最近发展区。
一、最近发展区的概念最近发展区理论是苏联的心理学家维果茨基经过实证研究得出的重要理论,他认为,学生的认知水平存在两个过程,一方面是儿童现在的认知水平,即是实际发展的水平;另一方面是学生有可能达到的认知水平,即是潜在的发展水平。
学生的实际发展水平和潜在的发展水平之间的差距被称为“最近发展区”。
研究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可以对学生的思维认知和学习方法及途径提供有效的帮助和指导,进而促使学生顺利跨越不同的学习障碍。
二、如何在农村小学数学教学中运用最近发展区(一)教师必须充分意识到最近发展区昀重要性在某一阶段的小学数学学习过程中,学习的最近发展区并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潜移默化地变化,量变引起质变,实现认知的飞跃。
在认知变化的过程中,不但需要学生积极地学习,还要教师和同学以及家长提供合适的帮助,比如,教师在学习方面给予的支持,同学之间的互相帮扶和鼓励,家长对孩子的激励等,如此以来,才可以帮助学生度过学习的障碍,顺利跨越到更高的思维水平。
因此,尤其是教师对孩子学习过程中的帮助更为重要,当学生面临成绩下滑或者学习状态不佳的时候,需要教师予以指导,帮助学生去寻找学习中的问题,及时分析,找到最佳的解决办法,鼓励学生积极面对障碍,建立起属于学生自己的信心和勇气,而不是传统形式上的批评或者处罚。
基于学生最近发展区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要点研究结题报告
《基于学生最近发展区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要点研究》结题报告陇县东南镇边家庄小学苟培雄姚天兴李小林一、课题的提出“基于学生最近发展区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要点研究”,就是要以学生的“学”为基点,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起点,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找准学生对所授内容的学习起点、创设学生对所授内容的学习兴趣点、生发学生对所授内容的学习疑惑点、扣住学生对所授内容的学习重点、明析学生对所授内容的学习难点、强化学生对所授内容的学习弱点、放大学生对所授内容的学习亮点,充分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的生本课堂。
它将重在把传统的“以教定教”、“为教而教”真正转变为“以学定教”“为学而教”。
《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数学教学“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认知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
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是学习的主人,教师的教应为学生的学服务。
数学教育家波利亚说:“教师在课堂上讲什么当然是重要的,然而学生想的是什么却更是千百倍地重要。
”这句话为我们非常明确地指出了老师的“讲”一定要基于学生的“想”,也就是说,在实在的课堂教学一定要基于学生的“学”。
为此,我们提出“基于学生最近发展区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要点研究”,就是要通过研究,构建起一种以学生的“学”为基点,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起点,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的生本课堂。
它将重在把传统的“以教定教”、“为教而教”真正转变为“以学定教”“为学而教”。
二、研究的目标轻负担,高效率是当今教育界一个热门的话题,是教育改革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教育追求的理想目标。
而实现“轻负高质”的关键在教师,难点在课堂。
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是实施“轻负高质”的主渠道,课堂效率的高低决定了质量的高低和负担的轻重。
因此本课题的研究旨在减轻学生学业负担、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发展和思维品质的形成、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大面积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改变师生关系,真正落实“以人为本”的课程理念。
抓住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促进其数学能力迅速提高
抓住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促进其数学能力迅速提高
丁邦勇
【期刊名称】《数学教学通讯:中教版》
【年(卷),期】2003(000)03S
【总页数】3页(P31-33)
【作者】丁邦勇
【作者单位】重庆市巴县中学40132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633.6
【相关文献】
1.提高低年级学生数学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J], 孟凡红
2.抓住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提高能力 [J], 宗怡
3.促进学生反思提高数学能力 [J], 张晓霞
4.抓住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促进其数学能力迅速提高 [J], 丁邦勇
5.构建有效课堂教学活动中的反思——如何促进学生数学能力提高的实践 [J], 塔长征; 李光荣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找准思维“最近发展区”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确定位置”一课的教学片断与思考
找准思维“最近发展区”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确定位置”一课的教学片断与思考最近发展区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确定位置”一课的教学片断及思考在当今社会,各个发展区都需要努力探索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的更有效的方法。
其中,“确定位置”一课的教学片断及思考方式对于此目的的达成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对于学生来说,要确定位置,应该从地理实践角度出发;例如,让学生回答“在哪里”、“朝哪里去”等类似问题,从而帮助他们了解并更清楚地理社会环境中的坐标和空间表达。
在此基础上,可以引入概念,如地形,着重介绍地形起伏、地表情况、河流、湖泊等内容,提升学生对地理社会环境的理解与感知。
其次,通过在课程中引入多元内容,例如:历史、文化、地理、自然等,可以进一步帮助学生更加准确地了解与把握地理社会环境。
在历史文化内容上,可以为学生讲解当地文化特质及其发展历史,增强学生对文化及其载体的认知,更深入理解当地地理社会环境联系和活动。
同时,教师还可以指导学生通过建模、实验等方式研究地貌、气候、生物、植物、地形等内容,使学生更清楚地认识自然环境状况,有助于对地理社会环境的正确把握。
最后,课堂活动中贯穿的概念是认知发展,教师应遵循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以及提高学生分析思维能力为主要原则。
例如,当进行历史文化内容学习时,可以让学生们进行分析思考,如:为什么当地的文化发展出现这样的特征?未来这种文化会怎样发展?对于地形的研究,可以要求学生思考:为什么当地地形呈现出这样的特征?它可能造成什么样的影响?通过这样的思维训练和活动,可以帮助学生认知更多,同时提升分析思维能力。
综上所述,“确定位置”一课的教学片断及思考活动,不仅有助于学生对当地地理社会环境的认识,还能帮助学生在认知概念、分析思维等方面得到提升。
因此,各个发展区在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时,应该积极探索“确定位置”一课的教学策略及思考活动,以期为学生提供更优质的教育体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课程导学
教育叙事与反思
小学数学教学应找准学生的“最近发展区”
江苏省涟水县幸福里实验小学
俞磊
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旨在活化知识,这就要求我
们在教学过程中要找准学生思维的“最近发展区
”。
“最近发展区”是前苏联心理学家维果斯基提出的教育理论,即学生运用现有知识结构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水平,以及学生在他人指导或启发的状况下呈现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以该理论指导小学数学教学,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从而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一、找准最近发展区,并引入最近发展区
教师应尊重不同阶段学生和不同层次学生之间的思维差异,并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与经验去解决问题,这是教师创设有效的课堂活动的一个重要前提。
因此,教师要完全掌握学生原有的知识构造,从而准确定位学生各自的最近发展区,让教学活动更具针对性,从而真正实现因材施教的
教学原则。
如小学数学中最典型的“行程问题”,教师根据
所掌握的不同学生的不同发展区,可以设计下列两种教学方式:第一种,给出这样的行程问题:一辆货车从甲地开往乙地需行驶5小时,问每小时行了总路程的几分之几?然后再抛出相应的一道题:一辆货车从甲地开往乙地,两地相
距3千米,若每小时行驶1
5
千米,
问需行驶几小时才能到达目的地?最后,总结出路程、速度和时间之间的关系式。
第二种,首先A 地与B 地之间的距离为350千米,货车行驶5小时即可到达,问每小时行驶多少千米?占总路程的几分
之几其次,A 地与B 地之间相距350千米,如果货车每小
时行驶70千米,几小时才能到达?教师根据学生理解能力的差异,找准最近发展区,从不同角度切入主题,以不同的方式引出教学内容,能让学生轻松接受所学知识,深刻理解知识。
二、延伸最近发展区,让学生学会质疑验证
学习中存在的一个普遍现象就是很多学生对知识只是表面的认识,不能够深层次理解其内涵。
而数学教学正是要积极引导学生深入探究知识本质,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即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之上,适当延伸最近发展区,让学生学会深入思考、质疑验证,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潜能。
例
如:在教学“圆周长”时,绝大多数学生都能正确计算不同圆
的周长,这都得益于圆周长公式的代入。
若要深究他们对周长知识的理解程度,就会发现只是浅显的认知,完全不符合课标要求。
教学活动中,首先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借助手中的工具画圆,并测量,大胆猜测圆的周长大小取决于什么很快,有一些学生便会提出周长与半径有关,甚至有些同学会发现其隐含的规律,即圆的周长大约是直径的3.14倍,此时可以顺势引出π。
然后,教师可以对学生的观点表示质疑,要求学生用合理的方法验证自己的猜想,激发他们的创造力。
最后,学生会通过具体的操作去证明自己的观点,不仅激发了学习兴趣,还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
这样的教学设计,不但培养了学生对一切都抱有质疑态度的意识,
还锻炼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三、关注最近发展区,重视思想方法的渗透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是教学的重要环节,学生只有掌握了思想方法,才能灵活运用思想方法来解决更多问题。
然而,现在很多家长、学生只关注课本知识本身,并非领悟其中蕴含的思想。
因此,将课堂教学作为思想传播的平台就尤为重要了。
这就意味着课堂教学要着重关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提升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
例如:在教学“用字母表示数”时,学生都知道用字母可以表示任意常量或变量,表达未知的概念。
所以,课本上关于字母表示数的练习顺利完成。
但是,教师要跨越知识点本身,发现其内在的符号化和类比思想,进而在教学活动中渗透数学思想。
首先,准备一张只有1个文具盒和1支笔的图片,让学生用数表示
即1、1,随即再展示一张有大量文具盒和笔的图片,有的学
生说许多文具盒和许多笔,有的学生说n 个文具盒,
n 支笔。
其次,从学生的文具盒中任意挑选一个向学生展示,即1个文具盒和3支笔,根据以上的分析与类比,学生会采用下列
几种方式表达:第一种,许多、
3倍的许多;第二种,n 、n ;第三种,n 、m ;第四种,n 、3n ,学生经过交流与讨论,觉得第四种更能表达意思。
由此可见,思想方法的渗透能帮助学生更好地解决学习难题。
四、利用最近发展区,培养学生主观能动性课堂教学应该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学生自主探究与学习意识,提升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深入探索的过程中,学生的思维就越接近思维的最近发展区,从而培养了
主观能动性。
例如:“乘法的认识”教学中,首先教师和同学
一起回顾加法的知识,引导学生思考加法都是由几个加法算式完成的,加法算式趋于相同且不难发现,加法算式中总会有几个相同的数。
然后,利用身边的具体问题举例,如获得三好学生的人数为10,如果奖励每人两支钢笔,则一共需要多少支钢笔这时,学生会觉得挨个相加的确能算出结果,但是很麻烦,就会渴求简便方法来解决这道题。
与此同时,教师引入乘法的概念,将加法算式2+2+…+2=20改用乘法公式10ˑ2=20来表示,在结果相同的情况下,学生会发现乘法算式更简单,很显然会倾向于使用乘法算式来解决问题。
这一过程中,不仅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之间密不可分的联系,还激发了学生的积极主动意识。
教师通过定位、关注和利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从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出发,建立新旧知识融合的桥梁,使学生深刻地理解知识点,并能灵活应用知识点来解决问题。
总之,小学数学教学就是找准、延伸、关注和利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
这样,一方面能促进学生原有的知识水平的提高,激发他们的潜能,推动思维的发展;另一方面,有利于优化教学效果,提升教师教学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