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低碳小城镇建设思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收稿日期:2012-08-08
基金项目:教育部农林试点实践基地建设专项资金项目;吉林省社科基金项目吉林省农业低碳化发展模式及路径选择研
究(2012B26);吉林大学研究生院研究生核心教材(20102306);吉林省教育研究所县域教育与县域经济的良性互动研究(GH11009)
作者简介:刘国斌(1963-),男,吉林长春人,教授,经济学博士,主要从事县域经济理论与实践、低碳经济研究.
吉林省低碳小城镇建设思考
刘国斌,张令兰
(吉林大学军需科技学院,吉林长春130012)
摘
要:在分析吉林省低碳小城镇建设的现状和优势基础上,找出低碳小城镇建设存在的问题和
制约因素;并提出了低碳理念、环保材料应用和绿色低碳建筑建设、降低能耗和发展新能源产业等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吉林省;低碳小城镇;对策建议中图分类号:F2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7634(2013)01-129-05
Construction of Small Towns of Low Carbon in Jilin Province
LIU Guo-bin,ZHANG Ling-lan
(Military Institut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Jilin University,Changchun 130012,China )Abstract :Based on analysis of the advantages and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the small towns of low-carbon construction in Jilin province,this paper finds out some problems and some factors that restrict the devel⁃opment of the small towns of low-carbon construction.And some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 are presents,such as the low carbon idea,the application of environmental materials,the green low-carbon
construction development,the reduction of energy consumption,the development of the new energy indus⁃try,etc.
Key Words :Jilin province ;small towns of low carbon ;suggestion
1低碳小城镇的内涵及特征
1.1低碳小城镇的内涵
低碳小城镇是在全球环境变化和低碳经济快速发展的大环境下提出的。
低碳小城镇是指在社会各界(政府、市民、企业和非政府组织)的共同参与下,以可持续发展理论为指导,结合当地小城镇的特点,通过开发小城镇的新能源,创新适合小城
镇的低碳技术,调整和优化小城镇现有的产业结构,尽量减少高碳能源的使用,进行小城镇的交通、建筑和空间结构的全面规划,争取小城镇的二氧化碳排放在自然环境的吸收范围内,告别传统小城镇模式(盲目生产、过度消费和随便废弃),建立新型小城镇模式(清洁、高速、稳定)。
1.2低碳小城镇的特征
(1)经济特征。
低碳小城镇的经济特征是不断提高经济产出和经济投入的比例系数,即实现小城
情报科学
第31卷第1期2013年1月
·博士论坛·
镇以最少量经济投入(主要是指资源和能耗投入),得到最大可能的经济产出。
这是在传统的粗放型经济发展模式上建立起来的一种提高能源使用效率,优化产业结构和促进产业结构内部调整的一种新型模式。
因此,低碳发展模式是提高产出与投入的比重,在给传统小城镇施加压力的同时也给小城镇向低碳化转型带来了机遇。
(2)区域特征。
低碳小城镇建设的主要问题是环境问题,由于环境保护具有区域性,这就使低碳小城镇的建设范围不仅仅致力于小城镇内部结构的调整,同时也要兼顾周边一定范围内城市和乡村的建设和发展,力争一定区域内发展和建设的同步。
通过一定地区内的统筹发展,实现经济和社会的真正低碳化发展,实现区域低碳化。
低碳小城镇建设成功是由经济发展和周边环境共同决定的。
(3)系统特征。
低碳小城镇是一个大系统(子系统为社会、人口、经济、资源和环境等系统)。
在低碳小城镇的建设和发展过程中,需要政府部门、企业集团、金融机构和普通群众等各个部门的共同参与,而不是单一个人或者部门的单独行动。
在低碳小城镇建设过程中,必须拥有一个科学的规划来保证低碳的小城镇的理念渗透到各个部门,使各个环节密切配合来实现低碳小城镇的发展,体现各部门合作的力量。
2建设低碳小城镇应遵循的原则
2.1能源供给低碳化的原则
能源供给的低碳化要求吉林省低碳小城镇建设过程中改变传统的以高碳能源为主的能源发展模式,向低碳能源甚至零碳能源为主的发展模式转变,借此实现小城镇建设的能量供给源头上的低碳化。
重视清洁能源(如水能、生物能、太阳能、风能、地热能和海洋能、天然气、清洁煤和核能)在小城镇建设中的应用,不断提高这些能源在小城镇总能耗的利用比例,逐步改变小城镇的能源结构;同时加大科技投入,积极开发适用于小城镇低碳建设不同领域(如交通、建筑、化工)的新能源。
能源供给的低碳化对于吉林省具有长期性和艰巨性,因为吉林省的能源消耗特征是以煤为主,天然气等可再生能源只占很小的一部分【1】。
这需要政府做好长期和短期的规划,在保证经济发展的同时,逐步加大低碳能源替代传统能源的比重,实现能源的低碳化转变。
能源供给的低碳化原则是吉林省低碳小城镇建设在能源供给上应该遵循的原则。
2.2经济发展方式低碳化的原则
经济发展方式的低碳化首先将低碳生产的理念贯彻于小城镇经济发展的全过程。
这是最根本的阶段,同时也是最重要的阶段。
这就需要吉林省在经济发展的整体过程中,彻底贯彻低碳模式的思想。
具体实践路径可通过绿色和可持续的生产模式的宣传和构建与周边环境协调一致的发展模式的倡导来实现。
同时也可通过建立示范低碳小城镇,通过借助提高清洁能源的利用率,减少废弃物的排放和不必要的能源的消耗的实际数据做宣传。
发展良好的低碳小城镇在低碳小城镇的建设过程中,起到模范带头的作用,使吉林省之所以选择低碳小城镇建设之路更具有说服力。
其次,根据低碳小城镇的建设需要,调整一、二、三产业的比重。
吉林省第三产业的贡献率一直都处于一个低水平的动态变动水平。
2006年的第三产业贡献率最高达到45.5%,2010年贡献率为30.5%。
2006年至2010年呈现下降的趋势。
同期间,第二产业的贡献率呈现出整体上升的趋势。
2010年第二产业的贡献率高达66.4%。
这给整体低碳经济的发展带来很大的挑战。
据统计,第二产业的能源能耗强度高出第一产业四倍多,高出第三产业三倍多。
因此吉林省可以在保证小城镇经济产出的同时,应该适当的降低第二产业的比重,优化小城镇的产业结构,降低经济发展中的碳排放量。
经济发展方式低碳化的原则是吉林省低碳小城镇建设过程中应该遵循的重要原则。
2.3居民生活方式低碳化的原则
小城镇居民生活的碳排放属于终端消费碳排放,一般是指居民在日常生活中的直接碳排放。
居民生活方式的低碳化原则就是要求居民立足于低碳小城镇建设的基本要求,建立低碳生活理念,规划低碳的生活方式,改变传统高消费、高污染、高浪费的三高不良生活习惯。
3吉林省低碳小城镇建设的现状及优势
3.1吉林省低碳小城镇建设的现状
(1)吉林省在低碳小城镇的建设过程中不断摸
INFORMATION SCIENCE
Vol.31,No.1January,2013
·Doctor Forum·
索,在这个过程中出现了许多试点小城镇。
一是生态经济镇:长春市太平镇生态经济镇的起步较早。
早在2006年,太平镇就大力发展生态经济,努力实现小城镇的农民增收和环境保护的均衡,大力发展前景好、投资少、风险小产业——绿色无公害山野菜种植产业。
通过与吉林农业大学特产园艺学院合作,以科技为指导,带动整个小城镇发展,注册了“小村姑”品牌,实现了经济的增收和生态的保护。
二是国家级生态乡镇:通化县东来乡一直以来把环境保护放在第一位,坚持“环保立乡”的理念。
“一池三改”的沼气建设模式、退耕还林和天然保护林工程、生态家园和旅游为发展特色,使东来乡2011年通过环保单位的验收,成为国家级生态乡镇。
经过各方面的达标,2012年通化县兴林镇和兴林镇曲柳川村也成为国家级生态乡镇,通化县成为国家级生态镇的聚集地。
三是吉林省十强镇:五棵树镇的经济健康快速发展,以“七色阳光”为代表。
如无公害蔬菜的绿色生产,环保旅游的特色产业等。
同时五棵树镇具有长远的合理规划眼光,为建设成“松花江畔明珠城镇”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五棵树镇在经济发展和生态系统完善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成绩,是吉林省小城镇建设的标兵,走在全国小城镇建设的前列。
五棵树镇的发展得到全国和吉林省政府的认可,赢得过很多荣誉,如精神文明建设先进镇”、“小城镇发展一类镇”、“全国文明镇”、“吉林省文明卫生镇”。
(2)低碳小城镇的规划关系到低碳小城镇长期的发展状况,对低碳小城镇的经济水平的提高和社会的进步都尤为重要。
吉林省把小城镇的规划放在一定的战略高度,各个小城镇规划的侧重、进程有所不同。
低碳小城镇的规划有如下几种特点。
一是强调规划的突出作用。
二是注重统筹发展。
三是在规划中以小城镇的特色为主导。
3.2吉林省低碳小城镇建设的优势
(1)低碳小城镇建设的政策支持优势。
2009年,吉林省政府制定了《吉林省公共机构节能办法》,旨在提高能源的使用效率和推动公共机构的节能作用的发挥。
2009年吉林省政府开动“百镇建设工程”,确定了榆树市五棵树镇、九台市卡伦镇等
25个试点镇作为发展对象,通过模范带头作用,促进全省小城镇的发展。
“十二五”期间,吉林省政府加强对环境的保护和治理,加快实施环境保卫战,对362个污染项目进行减排的规划,预计总投资达117.9亿元,加快了低碳小城镇的建设步伐。
这在一定程度上,为“十二五”期间低碳小城镇的建设提供了保证。
(2)低碳小城镇建设的“碳汇”资源优势。
吉林省在中国一向被称作资源大省,拥有丰富的土地、森林、农业等资源。
吉林省小城镇的“碳汇”资源优势主要表现在“农业碳汇”和“森林碳汇”两个方面。
农业是碳汇资源丰富的产业,农业系统的固氮效果除了能够抵消农作物自身温室气体的排放之外,还能抵消来自工业等温室气体排放量多的行业的碳排放,有利于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
森林碳汇是指森林植物吸收二氧化碳为主的温室气体,并将其固定,减少空气中温室气体的浓度,从而缓解气候变暖的步伐。
吉林省拥有丰富的森林资源【2】,近几年来森林覆盖面积、林业用地和活立木总蓄积量逐年增加,处于稳定的上升状态。
其中吉林省东部地区森林资源尤为丰富,汪清县的森林覆盖率高达89.3%,安图县为85.1%,远远高出国家平均水平。
长白山区以“长白山林海”闻名中外,是我国的六大林区之一。
广阔的农作物播种面积和耕作面积加上丰富的森林资源为吉林省低碳小城镇建设提供了“碳汇”资源的优势,是吉林省小城镇建设的良好基础。
4吉林省低碳小城镇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制约因素
4.1吉林省低碳小城镇建设存在的问题
(1)小城镇规划不合理导致了小城镇碳排放量的增加。
吉林省小城镇规划不合理首先表现在小城镇的人均建设用地普遍偏高,间接导致了碳的排放量的增加。
吉林省小城镇规划的不合理其次表现在小城镇的数量偏多,规模偏小。
若以建制镇数量衡量小城镇的数量,截止到2011年末,吉林省建制镇共有425个。
从能源使用的规模效应来看,这导致了低碳小城镇建设过程中的生活能源的直接浪费,进而造成二氧化碳的排放量的增加,环境污染的严重。
(2)农业温室气体没有得到有效的控制。
根据2007年气候报告,农业的温室气体排放量仅次于电热生产,位居第二位。
温室气体排放量占全球温室气体总量的30%多,是全球第二大碳源。
农业温室气体的排放来自化肥、种子和农机的使用等方面。
情报科学
第31卷第1期2013年1月
·博士论坛·
在化肥使用方面,据统计每年化肥生产消耗的石油能源约占石油能源总量的1%。
从另一个角度开看,单位化肥生产粮食由1978年的13.71下降到
2010年的7.65。
化肥在土壤中形成硝酸盐,通过土壤反硝化微生物,转化成亚硝酸盐,同时生成氮氧化物,释放到空气中,使空气中的温室气体含量增加,加重了小城镇及周边地区的环境负担。
由于温室气体的减排没有做到位,化肥等使用量的进一步增加说明吉林省低碳小城镇在低碳发展的道路上存在问题。
4.2吉林省低碳小城镇建设的制约因素
(1)以煤为主的能源消耗增加了低碳建设的难度。
能源问题的解决已经迫在眉睫,这就需要根据国家和地区的实际资源拥有量进行资源的根本性分析,如煤炭等。
从1978年到2010年,吉林省的能源消耗总量增加了将近4倍,由1978年的1661.4万吨标准煤增加到8297.3万吨标准煤,并且呈现出逐年增加的趋势。
煤炭消耗比重由1978年的70.4%变成2010年的74.7%,最高纪录是2009年的78.7%,高出全国平均水平8.4个百分点。
由此可见,吉林省的能源结构仍然是以传统能源为主,可再生能源和清洁型能源的开发和利用仍有很大的进步空间。
据统计,每吨煤炭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比天然气高出近70%。
吉林省在从破以煤为主的能源消耗结构发展模式需要长期的艰巨性改变。
这就直接增加了低碳小城镇建设的难度,成为低碳小城镇建设的制约因素。
(2)低碳技术的应用难度推迟了低碳建设的步伐。
低碳技术最简单的描述就是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技术手段。
它涉及的领域很广阔,包括农林牧副渔各个产业和温室气体有关的技术。
低碳小城镇的低碳技术主要指低碳小城镇的农业、可再生能源、建筑等和小城镇的低碳发展密切相关的技术手段,而低碳技术的应用需要资金等外界条件的支持。
吉林省小城镇的低碳技术应用阻碍了小城镇低碳建设的进行。
首先来看低碳农业技术,低碳农业技术是指提高农业资源的使用效率,与建设节约型、环保型、循环型和可持续发展型一致的农业技术。
其次是低碳能源技术。
低碳能源技术,主要是指可再生能源和清洁能源有关的技术,如风能技术。
吉林省拥有丰富的风能资源,吉林东部是我国的最佳风能区之一。
风能源的应用需要很高的资金和技术支持,这给吉林省小城镇的建设增加了很大的难度,浪费了原有的风能资源优势。
5吉林省低碳小城镇建设的对策和建议
5.1加强低碳理念在小城镇的宣传力度
吉林省居民的能源消费占能源总消费的比重一直都很高其主要原因是居民没有以低碳的理念为指导去实现的低碳的生活方式,仍然采取粗放型的生活模式。
国家高度重视低碳理念的规范,“十二五”规划把危机意识的提高,绿色、低碳发展理念的建立纳入发展规范。
鉴于此,搞好低碳理念的宣传工作在低碳小城镇的建设过程中显得尤为重要。
首先要各级政府的角度宣传这一理念。
各级政府要充分利用“十一五”计划期间减排的成果,从政府的高度宣传低碳理念在小城镇建设中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从政府的主导地位出发,制定详细的低碳理念宣传计划。
有计划、有目标的提高小城镇居民的低碳意识。
其次,小城镇居民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提高自身的低碳意识。
居民要积极参与低碳理念的宣传以及在其中提高自身的意识,真正的把低碳生活方式应用到自身的生活方式中,做到与政府同步、与世界发展同步、与低碳发展相协调,通过节气、节电和回收利用三个基本环节改变传统的生活方式,建立低碳生活方式。
低碳理念的宣传和低碳生活方式的建立需要社会各界的广泛参与,同时也是一个长期的缓慢过程,不能操之过急,要做到有计划、有目标的推进。
5.2注重环保型材料的应用,支持和鼓励绿色低碳建设
绿色低碳建筑不是简单的建筑绿化、屋顶花园、低碳排放,而是通过能源的节约使用、环境的保护和污染物的排放量的减少来实现建筑的合理规划,提高建设的可利用空间,使用环保型的建筑材料,建造顺应可持续发展要求的生态型建筑。
目前,绿色低碳建筑在我国已经引起了高度重视,也出现了很多绿色低碳型建筑。
世博零碳馆开创了我国零碳排放建筑的先河,太阳能和风能的高效利用,黄浦江水源的天然空调,剩菜剩饭降解的生物质能发电,给中国低碳建筑的建设做出了楷模。
据有关数据表明,全球建筑及相关行业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占温室气体总排放量的70%。
建筑材料的生
INFORMATION SCIENCE
Vol.31,No.1January,2013
·Doctor Forum·
产、建筑的施工过程以及建筑的使用过程都伴随着大量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
据有关部门不完全统计,在我国一平方米的建筑就有大约0.8吨碳的排放。
可见减少建筑业的碳排放量在低碳小城镇建设过程中的重要性。
鉴于此,吉林省低碳小城镇的建设在建筑方面可采取以下措施:一是在建筑过程中,在兼顾建筑的使用效果和美观效果的同时,选择低碳环保型建筑材料(如生态纳米乌金石、铝合金材料)。
二是逐步提高小城镇的建筑节能标准,在完成节能50%的基础上,逐步实现节能65%的标准,并进一步提高节能的标准到75%甚至是80%。
在对旧建筑进行节能改造的同时,严格控制新建建筑的节能标准。
三是认真贯彻2012年吉林省供热计量的改革。
吉林省大部分地区年平均气温在5摄氏度左右【3】,其中白山年平均气温仅在4摄氏度左右。
年极端最低气温均在零下20摄氏度以下。
全年平均5个多月在供暖期。
传统的按面积收费的运行模式不仅造成供暖价格的上升,而且早成能耗的大量浪费。
据估计,新的计费标准的实施,可实现户均减排0.75吨的目标。
这充分了体现吉林省低碳小城镇建设减排的巨大潜力。
5.3降低小城镇的能耗,注重发展新能源产业
发展新能源产业,降低小城镇的能耗,提高小城镇的能源使用效率,从而降低二氧化碳的排放量是吉林省低碳小城镇建设必经之路。
新能源的开发和使用是当今世界发展的趋势,吉林省低碳小城镇建设过程中,要根据当地的地理和资源优势,形成当地小城镇的特色和规模优势。
根据吉林省目前的状况,适合吉林省低碳小城镇的开发的新能源有生物质能、水能、风能和太阳能等【4-6】。
5.4充分利用地区优势,建设特色低碳小城镇
低碳小城镇的建设,要因地制宜、切合实际,根据当地自然条件和发展基础等条件顺利推进。
吉林省小城镇根据碳汇和碳源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碳汇资源丰富的小城镇。
如林业碳汇丰富的汪清县。
汪清县的林业资源尤为丰富,林地面积为18.7万公顷,森林覆盖率高达89.4%。
可以依托丰富的林业资源,最大限度的发挥林业的碳汇功能。
在加强林业本身碳汇功能的同时要适度发展林业加工业,控制加工过程中的碳排量和污染度,建设特色林业低碳小城镇。
又如农业资源丰富的长岭县。
长岭县作为吉林省的粮食主产区,年均粮食产量高达130多万吨。
可以从控制化肥的使用,减少对高碳型生产资料的依赖程度,推广无机肥料和种子,实行不同农作物间作方式,增加农作物的固氮能力,增强土壤肥力,推行低碳环保的生态高产值循环农业运作模式。
做到低投入、高产出、低污染、高效率,实践有机农业式生产。
另一类是碳源较多的小城镇。
这类小城镇在向低碳小城镇转变过程中面临着更大的挑战。
如舒兰市的平安镇,由于处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处于“两省三市”交通要道,濒临榆树市光明乡和黑龙江省五常市山河镇),依靠工业和商贸业成为吉林省“百镇建设工程”镇。
工业和商贸业快速发展换来的是环境破坏。
其中废弃物的排放是相当的严重,有些工厂的废弃物的直接排放。
加上森林覆盖率仅为22.6%,很难净化工业的排放废物。
鉴于此,平安镇在工业和商贸业发展同时,应该把工作的重点放在“三废”的处理上,力争打造工业型低碳小城镇。
参考文献
1宗楠.吉林省能源替代战略研究[J].税务与经济,2011,(2):108-112.
2王新闯,奇光,于大炮,周莉,代力民.吉林省森林生态系统的碳储量、碳密度及其分布[J].应用生态学报,2011,(8):2013-2020.
3曹铁华,梁烜赫,刘亚军,蒋春姬,王贵满,赵洪祥,李刚.
吉林省气候变化对玉米气象产量的影响[J].玉米科学,2010,(2):142-145.
4张岩,张妤,高敬伟.吉林省生物质能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12,(2):951-967.
5吕悦惠,于明凡,赵文谦.吉林通化市水能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问题的探讨[J].中国水能及电气化,2011,(3):38-41. 6何宝海,商福民,孙石.吉林省新能源产业发展现状与前景展望[J].改革与战略,2011,(3):142-145.
7程腊梅.吉林省太阳能产业发展现状、问题与对策[J].经济视角(下),2012,(1):3-4.
(实习编辑:赵红颖)
情报科学
第31卷第1期2013年1月
·博士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