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第一节历史导言课
高一历史必修一导言课
“历者,经历也;史者,记录也。”
—东汉许慎《说文解字》
“历史”有三层含义:
1、指过去的事,即史实。 2、指对过去的事的记载,即史料。 3、指人们对于历史史实的认识与感 知,即史识。 历史是一种“过去”。历史是一种“记 忆”。历史是一种“解释”。
么二 用、 ?学 习 历 史 有 什
玉米出现在新版《水浒传》中
雷 人 影 视 剧
《美人心计》中窦漪房在诵经念佛
4、以“冷门”获取高分,决胜高 考。
考试需要:存在就是合理
屈原被发行呤泽畔时,叹"举世皆浊而我独清,众人 皆醉而我独醒",他愤恨那些"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 者,他忠君恋阙,心系国家,屈子一跃,一河碧水为之激 荡,千载令名不朽。刘邦入守关中,之所以可以深得民心, 在于履行约法三章,秋毫无犯,刘备跨有荆益,保其岩阻 之碍,与邻国交好,于内则治民,诚信于民,是以三分天 下;李世民深知"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他对百姓有诚信, 天下人拥他之王,他便要对万千黎民百姓谋福祉,是以创 造了"贞观之治"„„凡此种种,皆言诚信为人立身之本, 天道酬诚信。 ——2011年高考满分作文(全国卷1)
选修模块
初中历史和高中历史的不同要求:
初中: 是什么(时间、事件、 高中: 怎么样(影响、评价)、横向纵向 相互关联等
因此,在高中历史学习中,重点是历史的原 因、本质及其意义,当然历史的事件我们也要 牢记!!这是学好历史的关键,是出发点,是基 础,是根本!!!
高考雷人作文
在秦朝时,秦孝公运用管仲的“商鞅变法” 使国富兵强。 战国时期的曹操…… 岳飞选择精忠报国,他一生征战无数,以至 于匈奴兵对他闻风丧胆。 一代男儿司马迁自愿接受宫刑,就是因为他 心中的伟大愿景——那 就是大唐还没有一部自 己的史书,于是他忍辱负重为大唐完成了《史 记》。
高一历史导言课(第一课堂)高中一年级历史精品计划课件PPT
高中(2020年修订)
知道甲骨文是已 必修:通过甲骨文、青铜铭文
知最早的汉字。 及其他文献记载,了解私有制、
阶级和早期国家的特征。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是在义务教育历史课程的基 础上,进一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揭示人类历 史发展的基本规律和大趋势,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
国家管理: 内外服制
其他佐证判断依据? 即丰收。
如何理解这一记录? 卜辞:大(王)令众人曰【:唯物史观】 中国历史发展地位? 协田。其受年?十一月。
中华文明的体现 【家国情怀】
早期国家的特征
点
线 夏朝——商朝——西周
青铜时代
面
经济 政治 文化
夏朝——商朝——西周 青铜时代
知识点 经济
政治
文化
夏
线商
索西 周
青铜器发展 木石农具
青铜器繁荣 仍木石农具 井田渐普及
世袭制 内外服制 分封制宗法制
神话
神巫 礼制 人文
生产力水平低 国家治理体制 神化王权到 需要协作劳动 逐步形成发展 重人文礼制
早期国家的整体面貌
夏朝——商朝——西周 青铜时代
知识点 经济
政治
文化
夏
线商
索西 周
青铜器发展 木石农具
青铜器繁荣 仍木石农具 井田渐普及
分栏笔记
阅读:从纲目开始
统一多民族国家 建立和巩固 发展
壮大
统一多民族国家 更趋稳固
近代社会和 国家转型
旧民主主义 革命的终结
新民主主义 革命的开始
中华民族伟大 复兴转折
向社会主义过渡和 社会主义在探索中
曲折发展
改革开放和社会 主义现代化建设
高中历史导言课教案[大全五篇]
高中历史导言课教案[大全五篇]第一篇:高中历史导言课教案高一历史导言课教学设计设计理念: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建构主义认为,学习者的知识是在一定的情境下,借助他人的帮助,如人与人之间的协作、交流、利用必要的信息等等,通过意义的建构而获得的。
理想的学习环境应当包括情境、协作、交流和意义建构四个部分。
所以本课我采用这一设计理念在教学活动中创设情景,学生在交流与协作中自主获得知识。
学习内容分析:本课是学期导言课,是高一学生的第一节历史课,本课的学习内容很多,也不复杂,学习内容有四:知道什么是历史?为什么要学习历史?(历史的作用)怎样学习历史?高中历史学什么?掌握高中历史学习的方法和历史学习的价值。
学情分析:高一学生进入高中,刚刚入学的他们有强烈的求知欲望,渴望对高中历史课程和高中历史教师有新的认识,并在新的学习中形成良好的学习状态,虽然初中已学了三年历史,但大部分学生对于历史学习的价值还不清楚,初中常见的历史学习是死记硬背,学生缺乏好的学习历史的方法,学习方法单一,同时学生对历史综合运用能力也非常薄弱,这无疑给高中的教学工作带来巨大困难。
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了解什么是历史,了解高中历史课程的框架结构,掌握学习高中历史的方法。
(二)过程与方法通过观看多媒体资料,结合自身的体验,讨论学习历史的价值(三)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学习本课,知道学习历史的价值,激发学习历史的兴趣,增强探究历史的动力。
教学重难点重点:学习历史的方法在初中时学生学习历史的方法单一,因此掌握好的学习方法十分必要难点:学习历史的价值学生只有感到学习历史是对自己的人生是有用的,才会保持学习历史的兴趣教学过程师:同学们新的学期开始了,首先老师在这里祝贺大家升入了高中,正式开始高中课程的学习。
老师姓谢,名正燕。
诶,同学们注意了,一听老师的名字是不是有矛盾的地方呀,花谢了又艳?其实不是这样子滴,老师的名字是燕子的燕,而不是花开正浓的艳,想来老师的爸妈在取名字的时候也是考虑到矛盾这一点而没有选择这个“艳”。
人教版必修一高一历史导言课课件 (共张PPT)
渔猎采集文明
纵向
横向
农耕文明 工业文明 政治文明
物质文明
新石器时代、青铜时代和铁器时代
手工工场时代、蒸汽时代、电气时代和信息时代
必修Ⅰ:人类社会政治领 域进程中的文明
从专制、人治到 民主、法治
必修二:人类社会经济和 生活领域的文明
从自然经济到工 业化、市场化
精神文明
必修Ⅲ:人类社会思想文化 和科技领域的文明
•
9、有时候读书是一种巧妙地避开思考 的方法 。2021 /8/420 21/8/4 Wednes day, August 04, 2021
•
10、阅读一切好书如同和过去最杰出 的人谈 话。202 1/8/42 021/8/4 2021/8 /48/4/2 021 5:33:10 PM
•
11、越是没有本领的就越加自命不凡 。2021/ 8/4202 1/8/420 21/8/4 Aug-21 4-Aug-2 1
③四个阶段:
a.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和国民大革命时期(1919—1927) (又叫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
b.国共十年对峙时期(1927—1937) (又称土地革命或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
c.抗日战争时期(1937—1945)
d.解放战争时期(1945-1949) (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
(5)存在的几个政权: a.晚清政府(1840—1911) b.北洋军阀政府(1912--1928) c.南京国民政府(1927--1949)
(2)秦汉时期:时限:前221年——220年 特征:封建大一统局面的形成时期
(3)魏晋南北朝:时限:220年——589年 特征:封建国家分裂和民族融合时期
(4)隋唐时期:时限:581年——907年 特征:封建国家繁荣和统一多民族国家重要发展时
高一历史开学第一课:导言课
程三 历、 史认 体识 系高 中 新 课
高中新课程历史体系
特 点 : 专 题 史 、 中 外 合 编 必 修 1
着重反映人类社会政 治领域发展进程中的 重要内容 着重反映人类社会经 济和社会生活领域发 展进程中的重要内容 着重反映人类社会思 想文化领域的发展进 程中的重要内容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 与实践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探索历史的奥秘 世界文化遗产荟萃
二 习 、 历 为 史 什 ? 么 要 学
灭人之国,必先去其史。文化灭, 则一国之种灭。种灭,则国将焉存? 一个国家没有自己的历史,也就没 有了自己发展的主导方向,也就没 有了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自我根 基。 ——龚自珍
历史的价值:
(一)历史教育给国民以自豪感和自信力,
培养爱国主义精神
“删削冗长,举其机要,专取国家兴衰, 多民生休戚,善可为法,恶可为戒者。” ——司马光 “鉴前世之兴衰,考当今之得失。”“处 今日之物竞炽烈之世,欲求自存,不鉴于 古则无一进文明,不观于人则无由自知其 不足。” ——孙中 山 “以铜为鉴,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鉴,可 以明得失;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 ——李世民
历史学(人们对历史的研究和认识)
历史学的基本要素: • 史料: • 史料解释 对史料的解读,不加入个人观点 • 历史评价
史料、史料解释、历史评价
孟子,名轲,邹人,是孔子的孙子子思的 再传弟子。他认为人生来就有仁、义、礼、智 四端,即对他人苦难的同情,对不义之事的羞 辱,辞让的心情及辨别是非的能力。他强调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即主张民贵 君轻;他又说“君仁莫不仁,君义莫不义,君 正莫不正”,认为社会上一切不仁不义不正的 行为的根源在于君主。这种带有民主色彩的见 解,为后世儒家所不及,也为我们留下了珍贵 的思想遗产。
高一历史第一节导言课
中国历史朝代顺序歌:
唐尧虞舜夏商周,春秋战国乱悠悠。 秦汉三国晋统一, 南朝北朝是对头。 隋唐五代又十国,宋元明清帝王休。
夏商与西周, 东周分两段: 春秋和战国, 一统秦两汉。 三分魏蜀吴, 两晋前后延。 南北朝并立, 隋唐五代传。 宋元明清后, 王朝至此完。
听课的最高境界!!!!!!! 祝:同学们
3、增强民族荣辱观和历史责任感
圆明园复原图
学习中国近代的屈辱史,列强对华的五大 侵略战争,《南京条约》、《马关条约》、 《辛丑条约》等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签订, 会让我们更深刻的明白“落后就要挨打” 的道理,更加懂得强国的重要意义,也更 能激励我们好好学习,争取在未来为祖国 的强大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1.读史使人明智--- 培根
2.忘记历史就意味着背叛--- 列宁
3、唐太宗李世民曾经说过: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 人为镜可以知品行,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贞观之治)
名 臣 魏 征 在 劝 谏 唐 太 宗
4、龚自珍说:“欲知大道
必先为史”。
5、参与“东京审判”的中国大法官梅汝敖曾说过: “忘记昨天的苦难,就会导致明天的灾难。”我们只有 通过学习历史才能不忘昨天的苦难,避免明天的灾难。
4、生活需要 (旅游\收藏)
例如出门旅游也离 不开历史知识,我 国是四大文明古国 之一,五千年文明 没有间断,拥有大 量文化遗产,这里 面蕴涵着丰富的历 史知识。对于懂得 历史知识的人来说, 对于一些人文景观 所包含的意义就容 易理解。
5、考试需要——高考考试科目
三、怎么学历史?How?
1.课前要预习教材,有的放矢。上课之前做到心中有数。 2.上课要认真听课,做好笔记,尤其要把握好课本的重 点知识、难点知识、补充知识 。 3.课下要巩固,不仅要及时完成作业,还要对回顾所学 知识形成知识网络。 4.掌握方法,强化训练。做适当的练习题,掌握基本的 解题方法,解题技巧,并建立错题档案。 5.兴趣——最好的老师,孔子讲:“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6.勤奋——最好的法宝,并且要持之以恒。
高一历史导言课(原创)
• 忘记历史就等于背叛。近年来一些当红艺人 对历史的无知非常引人深思? • 台湾当红艺人————杨丞琳
• 在一次直播的电视节目里,在谈到抗日战争 的时候,吴宗宪问她抗日战争打了几年。杨 丞琳说,好像11年吧,吴宗宪告诉她了8年, 她居然说:哇!才打了8年耶!我不知道她 她怎能样看8年的,一个人又有几个8年。
三、高中新课程历史体系
四、怎样学习历史
• 四、怎样学好高中历史?
• 1、历史课堂的要求
• 同学们在初中时有哪些比较有效的学习方法吗? • 对大家提几点要求。 • (1)课前:预习。注意几要素: what,when,where,why、who、how。通过预习课文 找出不懂的问题,记录下来,到课堂上寻找答案。 • (2)课堂:静听、快想、速记、热论。 • (3)课后:作业、记忆。
• ①可以增加我们的民族认同感,增强我们的爱国心。
• 我们学习历史,可以了解古代人民的勤劳、勇敢和 聪明才智,如诸多领先于世界的科技成就等,从而 增强民族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我们学习历史,可 以体会近现代志士仁人酷爱自由,争取民族独立富 强的壮志情怀,如虎门销烟的林则徐、与舰共存亡 的邓世昌、宁死不吃美国救济粮的朱自清、拒绝为 侵略者和汉奸演出蓄须明志的梅兰芳等。学习这些, 可以增强我们对祖国的热爱之情。•ຫໍສະໝຸດ (2)第二,历史记述之外,还有实物,即
留存下来的过去的遗物。如遗址、墓葬、 建筑、器物等等。 • 过去历史的“载体”。 史料不等于真实的、 本来的历史,他有真有假,但它总是一种 客观存在,是我们认识历史的凭借。例如, 过去有关于鬼神的记载,并不能证明鬼神 的存在,但这种记载却可以让我们认识过 去人们的信仰、心态、生活。
• ④学好历史,以“冷门”获取高分,决胜高考。
新人教历史必修一 课前(导言)
这已不是学习方式问题,甚至也不单是学习问 题,而是一个人的生存与发展的大问题了。
三、新教材介绍
选修教材: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探索历史的奥秘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世界文化遗产荟萃
必修三本书
开设一年半
选修六本书 高二第二学期间任选一到二本 高三复习迎考
龚自珍曾说:灭人之国,必先去其史。 法国历史学家雅克∙勒高夫说:“拒 不思考历史的民族、社会和个人是不 幸的。”
列宁更是警示人们:“忘记过去就 意味着背叛。”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没有 现代科学,没有先进技术,一 打就垮;而如果没有优秀的历 史传统,没有民族的人文精神, 不打自垮。 ----杨叔子
一、为什么要学习历史 二、怎样学习历史
三、新教材介绍 四、本学期教学安排
什么是历史?
广义:一切事物过去了的历程。 狭义: 人类社会的发展历程。
就是研究和阐述人类社会的发展过
程及其规律的科学。
为什么要学习历史?
如果人生面临着选择,你会首先选择哪两项? A、智慧 B、权力 C、真理 D、金钱 E、美
接下来的环节是制定对非洲贫困儿童的援助计划。首先由中国 学生阐述。我们的孩子从中国悠久的历史入手,从歌颂丝绸之路, 到吟咏茶马古道,然后有人弹古筝,有人弹钢琴,有人吹箫,三个 女生一人一句,一会又是一个人深情地背诵,然后是大合唱。最后 对非洲的援助计划轻描淡写地一笔带过。只说组织去非洲旅游,组 织募捐,还去非洲建希望小学。有一个留美的华裔作家发问,你们 募捐,要我掏钱出来,首先你的整个援助计划得打动我,我还要知 道我的钱都花在什么地方,我捐出去的每分钱是不是都真正发挥作 用了。我们的学生对于这样的问题面面相觑,谁也回答不出来。 美国高中生的方案,则是从非洲目前的实际情况,从也许我们 都想不到的非洲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包括食物、教育、饮用水、 艾滋病、避孕等一些看起来很细小的实际问题入手,每一项,做什 么,准备怎么做,甚至具体到每项的预算,而那些预算竟然准确到 几元几分。每个人分工明确,又融成一个整体,整个计划拿来就可 以进入实施阶段。
经典课件:高一必修历史导言课
两汉 前202
三国 220-265 西晋 265-316 东晋 317-420
南北朝 420-589
.
隋
唐
五代十国
两宋
元
明
581-618 618-907 907-960 960-1279 1206-1368
1368-1644
清 1644-1912
中华民国 1912 中华人民共和国 1949
.
15
(二)生活中的历史之 源于历史的素材
美国纽约时代广场的“和平之吻”
二战期间美国海军士兵
.
拥吻护士的经典画面 16
(三)生活中的历史之网络游戏
❖ 与中国史有关:春秋战国,完美的赤壁, 真三国无双,成吉思汗……
❖ 与世界史有关:帝国时代,凯撒大帝,征 服美洲……
.
17
(四)生活中的 历史 之漫画
.
13
想回忆自己 发型的变化, 可以做一个 发型变化的 小专题
.
14
生活中的历史和历史学家笔下的历史 大同小异
❖ 编年体:以年代为线索编排有关历史事件。 编年体史书以时间为中心,按年、月、日顺 序记述史事。如:《春秋》、《左传》、 《资治通鉴》等。
❖ 纪传体:东亚史书的一种形式,是以本纪、 列传人物为纲、时间为纬、反映历史事件的 一种史书编纂体例。如:《史记》、《汉书》 等。
❖ 唐绍仪—首任民国总理
.
7
四、除了家乡以外的历史
❖ (一)我们的祖先能征尚武 ❖ (二)我们的祖先创造过举世瞩目的科技文
化
❖ (三)李约瑟之谜
.
8
你知道什么是“黄祸”吗?
❖ 汉武帝 VS匈奴
❖ 成吉思汗远征欧洲大陆,在俄罗斯出现 “黄祸”之说。
高一历史导言课 (1)
(大分裂时期)
②秦汉时期:前221~公元220年(咸阳、长安、洛阳)
④隋唐时期:581~907年(长安、洛阳) (第三次大统一时期) ⑤五代十国和两宋时期:907~1279年(开封、杭州 ) (第三次大分裂时期) ⑥元明清时期:1271~1840年(1912年 北京) 第四次大统一时期
你所不知道的历史真相
史料、史料解释、历史评价
孟子,名轲,邹人,是孔子的孙子子思的 再传弟子。他认为人生来就有仁、义、礼、智 四端,即对他人苦难的同情,对不义之事的羞 辱,辞让的心情及辨别是非的能力。他强调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即主张民贵 君轻;他又说“君仁莫不仁,君义莫不义,君 正莫不正”,认为社会上一切不仁不义不正的 行为的根源在于君主。这种带有民主色彩的见 解,为后世儒家所不及,也为我们留下了珍贵 的思想遗产。
历史意识是人类对自然、人类自己在时间长河中发展变
化现象与本质的认识。人文素养其核心内容是对人类生 存意义和价值的关怀,这就是“人文精神”。这其实是 一种为人处世的基本的“德性”、“价值观”和“人生 哲学”,科学精神、艺术精神和道德精神均包含其中。
二 习 、 历 为 史 什 ? 么 要 学
历史的价值:
一 、 什 么 是 历 史 ?
西方的趣解
历史(history)
histria
故事(Hi story)
“征问”、“问而知之”
人教高中历史必修一导言课 开学第一课课件
历史是文化的传承,积累和扩展,是人类文明的轨迹
• 什么是文明?
• 1.人类所创造的财富的总和,特指精神财富,如文学、艺术、教 育、科学
• 2.指人类社会发展到较高阶段并具有较高文化的状态 • 3.旧指具有当时西方色彩的 • 4.光明,有文采
历史是文化的传承,积累和扩展,是人类文明的轨迹
• 文明: 是历史以来沉淀下来的,有益增强人类对客观世界的适 应和认知、符合人类精神追求、能被绝大多数人认可和接受的人 文精神、发明创造以及公序良俗的总和;
• 史实是构成整个历史的零部件,准确地把握每个史实是理解历史 发展线索的基础; 不能把握史实,就无从理解认识历史。
• 3.要注意理解与把握政治经济文化三者之间的关系.
• 4.学会思考:
• 中学的历史知识将来只是你的一些常识; 即使你学文科,将来靠 历史知识来谋生的,可能只是极少人; 所以对你们将来一生有用 的不是历史知识,而是通过对历史学习培养出来的能力,包括观 察 阅读 理解 分析 归纳 比较 表达 阐述等能力,而思考是解 决这些必不可少的。
三.高中历史怎么学才能学到有价值的东西?
通过历史学习培养出来的能力,包括观察 阅读 理解 分 析 归纳 比较 表达 阐述等能力
我们所学习的历史课只研究解决三个问题:
是什么? 要多读、多想、多问,熟能生巧;
为什么? 怎么样?
不要带着功利心来学历史,你会发现历史别有一翻滋 味; 学习历史不提倡所谓的死记硬背,要活学活用。
• 3.为了你的一生:
• A.如果你有幸成为国家领导人,如何治理国家造福人民,少不得 向历史寻找经验教训(以史为鉴),向历史寻找智慧。
• B.如果你成为了一个企业家,也要运用历史学科的一些方法去分 析总结经验教训。
高一历史导言课
2、历史唯物主义原理:
(1)、生产力与生产关系
(2)、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
(3)、阶级分析法
(4)、人类社会的历史是由低级形态(原始社会) 向高级形态(社会主义社会、共产主义社会)反复、曲 折的向前发展的 。
。
(5)、人民群众创造历史,人民群众的群体行为决 定了历史发展的方向和速度;但个பைடு நூலகம்杰出的历史人物对 历史发展也起着重大的作用。
导言课
• 一、什么是历史? • 二、为什么要学历史? • 三、怎样学好历史?
• (一)、喜欢它:培养学历 史的兴趣(获取历史知识的 途径) • (二)、学习历史必须了解 和掌握的一些基本因素: • 1、四大要素: • (1)、时间 (2)、空间 • (3)、人物 (4)、事件 • • • • • • • • • • 2、基本原则与理论: (1)、史论结合 (2)、历史与现实原则 (3)、传统与创新原则 (4)、辩证唯物主义与历 史唯物主义理论 3、基本要求与方法: (1)、预习阅读 (2)、做笔记 (3)、善于思考、勤于思 考、积极发言。 (4)、及时总结
返回
为什么要学历史?
(1)、从个人的方面而言:丰富的娱乐价值 。 (2)、从国家和民族的方面而言:历史是民族共同的 记忆,是民族共同体内部成员相互认同的基础。 (3)、从世界和人类而言: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统一 性和多样性,理解和尊重世界各地区、各国、各民族的文 化传统,汲取人类创造的优秀文明成果,进一步形成开放 的世界意识。
学史使人明智: “学历史能使人更加聪明”。
返回
旅游——探询历史的踪迹
1、在生活中观察、体会历史知识
鉴赏——解读历史的意趣
收藏——透视历史的缩影
2、 在课本中发现知识
高中历史第一课 导言课
高中历史新史观介绍?
1、文明史观;---人类文明(渔猎、农耕、工业)的
演进。(侧重宗教,文化,制度,思想等精神层面)
2、全球史观;---人类由孤立到联系为整体 的过程。 3、近(现)代化史观;--由农耕到工业文明 的过程。(侧重物质层面,政治民主化和 经济工业化是其核心) 4、社会史观;----人类生活习俗、衣食住行 的演进
– “历史”的两个层面: – 一是指人类过去的往事。(客观) – 二是指对那些往事的记述和研究。(即历史 学,带有一定的主观性) • 马克吐温曾经说过:“历史不会重演,但总会惊 人的相似。”。 • 克罗齐曾经说过:“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 • 柯林伍德曾经说过:“一切历史都是思想史。”
二、学历史的意义
五、中国历史的分期 隋秦唐 唐汉尧 五三虞 代国舜 又晋夏 十统商 国一周 ,,, 宋南春 元朝秋 明北战 清朝国 帝是乱 王对悠 休头悠 。。
中 国
古
代
朝
代
表Leabharlann 夏 商 西周 春秋 战国 秦 西汉 东汉 三国 西晋 东晋 南朝 北朝 隋 唐 五代 北宋 南宋 元 明 清
约前2070年——约前1600年 约前1600——约前1046 前1046——前771 前770——前476 前475——前221 前221——前207 前202年——公元9年 公元25年——220年 220——280 266——316 317——420 420——589 439——581 581——618 618——907 907——960 960——1127 1127——1276 1271——1368 1368——1644 1636——1840(鸦片战争以前)
四、高一历史学什么
必修一 政治文明历程基本线索简介
历史第一课—高中历史导言课件-山西省运城市康杰中学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必修第一册
课后任务
• (1)历史的两个含义 • (2)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有哪些。 • (3)历史思维有哪些。 • (4)背诵朝代歌
好书推荐——中国史插图版
好书推荐——中国史简洁版
好书推荐——中国通史大部头
好书推荐——世界史(通史版)
好书推荐——世界史(专史版)
谢谢您的聆听,欢迎批评指正
思考:材料2和3中的“史”的含义。
材料1:历史学探过的主题并不就是过去本身,因 为我们的感官根本不能直接触及过去。我们只有 关于过去的证据。有的原始资料能够提供具体的 线索,告诉我们过去的人真正做了些什么,……绝 大多数原始资料都只能反映出留下这些原始資料 的人的内心世界。因此,这就意味着我们对人们 内心世界之外的世界的描述总是尝试性的、可修 正的。
• (2)广泛阅读,勤于思考。 • (3)提高历史学科核心素养。 • (4)养成历史思维。
历史学科核心素养
养成什么样的历史思维
(1)实证主义:就是要讲证据,有一分材料说一分话。史料 不充分,话不能说的太绝对,不能说的太满,不要以偏概全。
(2)历史主义:是指把历史现象和历史人物放在当时的历史 环境下去理解和评价,能搞成历史相对主义。
材料2:读书时,须细看古人处一事,接一物, 是如何思量?如何气象?及自己处事接物时, 又细心将古人比拟。设若古人当此,其措置之 法,当是如何?我自己任性为之,又当如何? 然后自己过错始见,古人道理始出。断不可以 古人之书,与自己处事接物为两事。 ——清代的名臣左宗棠
怎样学习历史
• (1)基本要求:态度端正认真;做好笔记;课 前预习,按时完成作业;掌握基本的历史概念 和历史常识;总结掌握答题技巧。 (立规矩)
高一历史新生入学导言课
历 史
二、为什么学习历史
(一)从名人身上看看历史的价值 一 从名人身上看看历史的价值
1、诺贝尔物理奖获得者扬振宁先生所研究的“对称与物理 、诺贝尔物理奖获得者扬振宁先生所研究的“ 课题,在很大程度上基于他对中国古代冶金、建筑、 学”课题,在很大程度上基于他对中国古代冶金、建筑、文 思想观念的了解。 学、思想观念的了解。他的浓厚的中国古代文化低蕴对于他 发现物理学科要解决的理论问题起了重要作用。 发现物理学科要解决的理论问题起了重要作用。 2、开国领袖毛泽东之所以文能安邦、武能定国,在很大程 、开国领袖毛泽东之所以文能安邦、武能定国, 度上得益于他对中外历史的深入研究和领悟。 度上得益于他对中外历史的深入研究和领悟。他不仅驰骋史 熟读了古今史籍,还点评了二十四史。 海,熟读了古今史籍,还点评了二十四史。其运用历史知识 之娴熟,分析现实问题之精辟, 之娴熟,分析现实问题之精辟,足见历史思维对一代伟人的 影响之大。 影响之大。
原始社会( 原始社会(略) 世界 中国 近代史 世界 中国 现代史 世界 1917年— 年 资本主义继续发展和社会主义形成并曲折发展 16世纪初 世纪初——1917年 资本主义形成和发展阶段 世纪初 年 1949年—— 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和发展 年 奴隶社会( 奴隶社会(略) 封建社会 476年——1640年 年 年
历史朝代歌
夏商周秦西东汉, 夏商周秦西东汉, 三国两晋十六国。 三国两晋十六国。 南北朝后是隋唐, 南北朝后是隋唐, 五代十国北南宋。 五代十国北南宋。 辽夏金元明和清。 辽夏金元明和清。
春秋五霸
2 1
2 1
燕 赵 秦 魏 韩 楚 齐
几个主要史观
一、全球史观(整体史观) 全球史观(整体史观) 全球史观是一种超地区、超民族的史学观念, 全球史观是一种超地区、超民族的史学观念,即用全球的视角和宏观历史学 的研究方法,从总体上考察、研究世界史。它打破了以往世界史是国别史、 的研究方法,从总体上考察、研究世界史。它打破了以往世界史是国别史、地 区史或各文明史组合的传统写作方式,削弱了区域中心论,如欧洲中心论等, 区史或各文明史组合的传统写作方式,削弱了区域中心论,如欧洲中心论等, 主要研究世界是怎样从分散走向整体的。 主要研究世界是怎样从分散走向整体的。 斯塔夫里阿诺斯: 全球通史》 全球史观考察世界历史,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全球史观考察世界历史,就如一位栖身 月球的观察者从整体上对我们所在的地球进行考察时所形成的观点” 月球的观察者从整体上对我们所在的地球进行考察时所形成的观点”。 二、文明史观 文明史观,也被人们称为文明史研究范式,是研究历史的一种理论模式, 文明史观,也被人们称为文明史研究范式,是研究历史的一种理论模式,通 过不同文明类型的演进过程探讨人类社会的进步。 过不同文明类型的演进过程探讨人类社会的进步。 汤因比:基督教欧洲文明、伊斯兰中亚西亚文明、远东文明等多种类型; 汤因比:基督教欧洲文明、伊斯兰中亚西亚文明、远东文明等多种类型; 以文明类型作为基本研究单位,承认文明的多元性, 以文明类型作为基本研究单位,承认文明的多元性,承认历史发展的多样性 统一,既看到人类社会发展有共同的规律和趋势,又看到不同文明有自己独特 统一,既看到人类社会发展有共同的规律和趋势, 的具体发展道路。同时文明史观还关注不同类型文明之间的相互关系, 的具体发展道路。同时文明史观还关注不同类型文明之间的相互关系,特别是 工业社会以来的相互关系,考察国际社会中和全球化过程中人类文明的演进。 工业社会以来的相互关系,考察国际社会中和全球化过程中人类文明的演进。 实际上,文明史观在很大程度上涵盖了现代化史观和全球化史观, 实际上,文明史观在很大程度上涵盖了现代化史观和全球化史观,因而是一 种更为宏观的历史观。 种更为宏观的历史观。
2019-人教版必修1历史导言课(共计12张)-文档资料
广义: 一切事物发生、发展、衰亡的运动过程。 分为自然史和人类社会史。
历
史
狭义:
1、人类社会过去的事实或者说人类社会 以往发展(运动)过程
必 修 文化发展历程 3
必修模块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探索历史的奥秘 世界文化遗产荟萃
选修模块
历史分期
中国
古代史
原始社会 奴隶社会 封建社会
170万年前——公元前2070年 公元前2070年——公元前476年 公元前475年——1840年
2、从国家和社会的角度 (1)、历史教育给国人树立自尊心、自信心,培养责任心 (2)、历史课程是提升国民素质的基础课程
3、从个人的角度 (1)、考试的需要 (2)、提升你个人素质,思想、眼界、智力和人格魅力的需要
三、分析高中教材,浅谈如何学好历史
(一)、高中教材编排
必 修
政治文明历程
1
必 修 经济成长历程 2
历史学习的三核心六要素: ★人 ★物 ★事 Who ? What? When?
Why ? Where? How?
要求:
1、课前认真预习: 思考和提问题;
2、课堂上认真学习: 掌握史实、概念、联系。
学习“五到”:上课一要“耳到”;二要 “眼到” ;三要“手到”,历史课主要是记笔记 ;记提纲、要点、问题、提示 。四要“口到”; 五要“心到”;
3、课后及时复习: 温故知新,独立认真完成作业;把知识
系统化,网络化。
高一上学期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导言课课件
高中:通史+专题史。
通史
《中外历史纲要(上)》 《中外历史纲要(下)》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专题史
《经济与社会生活》
文化交流与传播
三、怎样学习高中历史?
1.认识初高中历史的差异
(2)内容 知识含量更大、语言更加概括、分析性更强。
七年级教材目录
《中外历史纲要(上)》目录
三、怎样学习高中历史?
2.知晓高中历史学习要求
开学第一课
目录
一、什么是历史? 二、为什么要学习历史? 三、怎样学习高中历史?
一、什么是历史?
1.历史的含义
过去的事实:人类社会过去发生的一切事件与历程。 历史的事实:有选择地被记录下来的重大历史事件。 历史的认识:史学家对史料、历史遗存进行分析、加工而形成的解释。
我们学习的是什么?
一、什么是历史?
A.公田制度逐渐完善 B.铁质生产工具普及
C.交通运输网络通畅 D.国家组织能力强大
三、怎样学习高中历史?
3.形成个人学习方法与技巧
(2)掌握做题技巧 • 非选择题 明确设问→剖析题干、解析材料→回忆所学→构建逻辑、思路→分点作答
(2021·山东卷·18)中国共产党领导新民主义革命走向胜利的征途中,在图 6所示各地留下了光辉的足迹。根据材料并结合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史实,以 “足迹”为题写一则历史短文。(13 分) (要求:表述成文,叙述完整;立论正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条理清晰。)
(1)强调知识的体系化、针对性 (2)要求思维的灵活性、深刻性 (3)重视过程的探究性、真实性
三、怎样学习高中历史?
3.形成良好学习习惯与方法
(1)优化学习环节 做好课前预习:明确课标要求、梳理知识线索、理解基本概念 保证课堂质量:紧跟教师思路、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做好笔记记录 重视课后总结:补齐笔记、落实记忆、巩固练习 充实课外学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导言课:认识历史课程一、什么是历史汉代许慎所著的《说文解字》里说:“历,过也,传也。
”过是指空间上的移动,“传”则表示时间上的移动,“史,记事者也,从又持中,中,正也”。
意思是说,“史”是纪录事情的人,“史”这个字由“又”(手)和“中”两部分构成,表示纪录的人要秉笔中正实录。
“历史”一词,通常具有两种含义:一方面,它指的是人类所经历所创造的一切,指的是人类的全部过去;另一方面,历史指的是人类对自己过去的回忆和思考。
前者可以称之为历史的本体,后者可以称之为历史的认识,当这种认识活动成为一种专门的学问时,就成为历史学。
从历史本体的角度而言,历史是客观的,它是一种独立的和外在的东西,不以人的意志和行动所左右;从认识的角度而言,历史是随着人们的理论指导和认识深浅不同而呈现出丰富多彩、不断变化的特点。
正所谓“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而这恰恰正是历史的独特美感之一。
二、历史学的特点和精神。
历史学既然是人文学科,那么它与其他人文学科相比有些什么特点呢?对此,姜义华等著的《史学导论》曾作过分析,认为与人文科学中其他所属学科语言学、哲学、文学等相较,历史学的重要特征:一是时序性;所谓时序性,是说历史学是按照历史发展的时间顺序进行研究的,而不像有的学科那样是按照理论的逻辑结构进行研究的。
二是整体性;所谓整体性,是说历史学研究的是人类的全部历史,并不仅仅是它的某个方面。
三是实证性;所谓实证性,是说历史学的评价和结论是由史料支撑的,要经过史料的证明,而不像有的学科那样从理论到理论,甚至可以无限的想像。
正是这三大特征,使历史学取得其他学科无可取代的特殊地位。
有的学者认为,基于人类所具有的求知的欲望、探秘的好奇和保留历史记忆的观念、面向未来的自信,历史学具有一种独特的精神,即历史学精神。
它包括七个方面:1尊重客观历史事实的求真精神;2探究社会发展规律的理性精神;3学科方法上的兼容精神;4品评历史人物的抑恶扬善精神;4记录人类文化和民族传统的传承精神;5培植民族凝聚力的聚合精神;6与文明共进的时代精神;6关怀社会生态的人文精神;7总结过去面向未来的尚智精神;这些精神,与其他人文学科是不同的,也是对历史学的独特要求。
三、为什么要学习历史(历史学的功能)“网罗天下放失旧闻,考之行事,稽其成败兴坏之理,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汉)司马迁“以铜为镜,可以整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唐)_李世民“欲知大道,必先为史;欲灭其国,先毁其史。
” -------------------(清)_龚自珍“观今宜鉴古,无古不成今。
” -------------------------《昔时贤文》“洋为中用,古为今用。
” -------------------毛泽东“读史使人明智。
” -----------------------(英)培根“忘记过去就意味着背叛” ----------------------(苏俄)列宁“历史孕育了真理,它能和时间抗衡,把遗闻旧事保藏下来;它是往古的迹象,当代的鉴戒,后世的教训。
” ------------------(西班牙)塞万提斯“谁忘记历史,谁就在灵魂上有病。
” ----------------------(德)勃兰特“历史知识是政治智慧的前提。
” __________《美国历史课程标准》中外圣贤关于历史学习重要性的真知灼见不胜枚举。
大凡伟大的政治家都非常善于从历史中汲取有益的营养。
那么学习历史究竟有哪些功能?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历史无用论”流传甚广,很多人不愿意学历史,觉得没有多少用处。
其实这是一种误解,历史学的用处是很多的。
第一,在推动人文科学其他学科的发展中,在推动人文科学之外的社会科学、思维科学以及管理科学等的发展中,具有不可或缺的独特作用。
因为没有历史学自身的不断发展,没有历史学使时序化、整体化、实证化从一般的笼统的要求变为深入而具体的现实,所有其他学科历史内涵的发掘,就会缺失它们依以存在与确立的坐标,以及使这种发掘不断深化的动力。
第二,具有认识功能,即能够为人们了解现实和预测未来提供必要的历史知识,使人们认清人类历史和各种事物是怎么发展变化的,现在有些什么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以后将会怎么发展。
就是说,可以增强人们历史的眼光,即善于从历史上来看问题,重视历史的条件和因素。
大哲学家黑格尔就非常重视历史,他说:“我们之所以是我们乃是我们有历史。
”恩格斯曾称赞他说:“黑格尔的思维方式不同于其他所以哲学家的地方,就是他的思维方式有巨大的历史感作基础。
”如果缺乏历史的眼光,忽视历史的因素,往往就会把事情看得很容易,产生急躁甚至浮躁的心理,追求短期效应,造成工作的失误。
如果有历史的眼光,就会把问题看得更全面些,考虑得更慎重、更周全些。
英国一位历史学家在《历史的功用》一书中,曾提出文官“如果想跻于高官之列,历史是必经之途”,因为“文官应付的行政问题,历史能提供正确的背景”,也就是能培养历史的眼光,提供历史的知识。
第三,具有借鉴功能,即能够为人们的实践活动提供历史的经验和教训,从而使人们以史为鉴,避免重犯人类历史上曾犯过的错误。
我国自古以来就重视历史经验的总结,有着以史为鉴的优良传统。
唐朝李世民就曾经说:“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通过学习历史,可以知道哪些事是应该做的,哪些事是不应该做的,遇到什么事应该怎么处理,怎么解决,从而增长自己的智慧。
著名的史学著作《资治通鉴》,就是为皇帝提供历史借鉴的。
梁启超曾称赞这部书最“益人心智”。
古希腊著名的史学家波里比阿在起所著的《历史》一书中也说得很明白:“就政治生活而言,最好的教育和训练就是要研习历史。
取鉴于前人的覆辙,是教人如何英勇豪迈地面对困难、战胜命运的不二法门,除此之外别无他途。
”第四,具有教育功能,其中包括道德教育,理想教育,历史眼光的教育等等。
有的学者说:历史学是一部社会教科书,它具有多方面的社会教化和思想滋养功能,是人类认识世界、认识自我、改造世界、超越自我的强大的武器,其核心是启迪心智、智慧人生,使人变得清醒、理智和成熟。
学习历史,对于提高人们的人文素养、思想境界、完善人格、陶冶情操、塑造美好的心灵、学习做人都有潜移默化的作用。
从中可以体验先辈们在追求理想、改变命运过程中的痛苦与欢乐、挫折和胜利,感悟到人生的意义、生命的价值和人的尊严。
从对历史事件和人物的评价中可具体生动地体悟到什么是正义、进步和公正,什么是崇高、伟大和正气,所有这些都助于从深层上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有的学者甚至说,中国史学具有双重职能:一是记录历史事实:二是维系人伦价值,故多有道德评价。
或者说,中国史学“双肩挑”:左边肩膀挑着史实;右边肩膀挑着公正,故多有人物褒贬。
第五,还具有特殊的娱乐功能、消闲功能和消遣功能,即可以通过学习历史度过闲暇时光,并可以从中得到愉悦和审美的情趣。
在这五种功能中,中间的三种功能即历史学的社会功能是最重要的。
正因为历史学具有很强的社会功能,所以各个国家历来的统治者都十分重视历史。
当然,它的直接的用处没有法学、经济学等学科那么大,学历史的人找起工作来也没有学这些学科的好找,但历史学在人文社会科学中是绝对不能缺少的。
四、怎样才能学好历史不少学生说历史很有趣,也很喜欢,但是自从进入高中以后就是感觉到很难学,学不好。
实际上任何学科都有其自身的特点和学习技巧,历史学科也不例外。
要学好历史,我觉得必须做到以下几点:1、转变观念,端正态度,要自信。
思想是行动的指针,正确的思想指导正确的行为。
态度端正是做好每一件事的前提。
由于学校、考试等因素的差异,在很多学校尤其是初中,历史学科形同虚设,没有引起足够重视。
在学生眼中,历史是一门副科,可学可不学,但是进入高中以后,历史是一门必修课,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学完相应内容,否则影响毕业和升学。
尽管如此,很多学生还是认为历史是一门副科。
试想,持有这样的一种观念又怎能学好历史?因此,进入高中后,一定要及时转变思想观念,端正学习态度,树立信心,对历史学科同样要投入足够的时间和精力。
只有思想观念转变了,学习态度端正了,信心树立了,就能学好历史。
2、制定计划,明确任务。
在学习过程中,制定一个合理有效的学习计划是学好历史的基本保证。
计划有口头和书面两种。
如每天、本周、这个月什么时间看历史、看几遍,掌握哪些内容,解决什么问题等一定要做到心中有数,目中有书,千万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尤其要转变那种认为“历史学科只要考试之前突击看一看背一背就行了”的错误观念。
另外在学习中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对计划自行作出调整。
总之,每天、每周、每月一定要有一个大致的学习计划,给自己确定具体的学习任务。
实践证明,无计划、无目的的学习是无序的学习、低效的学习。
3、养成习惯,掌握方法。
良好的习惯能够促进人的成长和发展。
学习更是如此。
课前一定要预习,将一些重点和难点标上记号。
上课时一定要认真听讲,并且做好课堂笔记。
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
课后要将所学的内容及时整理消化。
平时训练和检测时要养成卷面整洁,书写规范,条理清晰等好习惯。
另外,历史学科是一门记忆性很强的人文基础学科,有很多内容需要记忆。
这时就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了,应该先抓“西瓜”(重要内容,重大事件),后捡“芝麻”(一些小的零碎的知识点)。
在记忆时要灵活运用各种方法如联想、顺口溜、抓关键词等来牢记相关内容。
平时做练习或检测时要注意总结解题方法和技巧,以便正规考试时灵活运用。
切记:方法得当,事半功倍。
4、定期总结,查漏补缺。
随着学习的内容就越来越多,而且很容易产生混淆。
这时进行及时的总结反思、查漏补缺就显得非常必要。
一般地,每个星期进行一次周总结,每个月进行一次月总结,期中考试后进行期中总结,期末考试后进行学期总结,这样一方面对自己这一段时间的学习情况进行反思,扬长补短,另一方面将相关或相近以及容易混淆的内容及时进行归纳、总结于笔记本上,以《世界近现代史》为例,如文艺复兴与启蒙运动比较、英法美资产阶级革命比较、两次世界大战、三次工业革命、四次国际格局比较等,这样不仅复习起来非常方便有效而且掌握得也很牢固。
另外,如果在总结过程中还有一些问题或困惑,可以及时请教于同学或老师,让自己的学习不留疑点,扎扎实实地走好每一步,这样学好历史自然也就轻松多了。
5:学好历史,需要多读,多看,多记,多思考。
注意几要素:四个W :What:即什么历史事件?When:什么时候发生的?Where:在哪里发生的?Why:为什么会发生这事?即事件发生的原因;此外还需注意这历史事件在当时以及后来有何影响?给后人什么经验教训?6、要善于从我们的生活中发现历史并喜欢历史在我们生活中,如家乡的风土人情、文物古迹、古籍宗谱和民间故事;采访抗日战争和抗美援朝的历史见证者;“文革”有关的红本本、像章、教材、照片、邮票、口号、回忆录等,语文中的诗、句、联、谜,口头流传的故事、民间的风俗、服饰,家里的家具、装潢、摆设、电视剧、电影、百家讲坛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