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七单元复习导学案

合集下载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七单元及其利用复习教学设计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七单元及其利用复习教学设计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在本节课开始时,我将通过一个生活实例来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兴趣。我会向学生展示一个手机充电的过程,并提问:“手机充电时发生了什么?化学能是如何转化为电能的?”这个问题将引导学生思考化学能与电能之间的关系,从而自然地引入本节课的主题——化学能与能量的转化。
接着,我会简要回顾上一节课的内容,巩固学生对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了解。通过这个导入,学生能够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并对新课产生浓厚的兴趣。
-设想一:提供不同难度的习题和实验项目,让学生自主选择适合自己水平的任务。
-设想二:开展小组合作学习,鼓励学生互相帮助,共同提高。
5.注重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将化学知识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结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责任感。
-设想一:引入化学史和科学家故事,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探索精神。
-设想二:组织学生参与环保活动,如废电池回收,让他们体会化学知识在环保中的价值。
2.学生在理论知识方面,对化学能与能量转化的理解可能局限于表面,需要通过实例分析、问题讨论等方式,帮助他们深入理解。
3.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可能缺乏将化学知识与其他学科知识相结合的能力,需要教师进行跨学科的教学设计,提高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
4.学生在情感态度上,对化学学科的价值和意义认识不足,需要教师通过生活实例、化学史等途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科学素养。
3.以小组为单位,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验证催化剂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四)课堂练习
在课堂练习环节,我将布置以下任务:
1.判断不同化学反应是放热反应还是吸热反应,并解释原因。
2.根据原电池和电解池的工作原理,绘制相应的示意图,并标注能量转化过程。
3.计算化学反应的速率,并分析温度、浓度等因素对速率的影响。

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七单元单元复习教学设计

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七单元单元复习教学设计

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七单元单元复习教学设计
【名师授课教案】
1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进一步理解初中阶段对于燃烧及燃烧条件的认识。

提升学生对燃烧有更深层次的认识,激励学生升入高中阶段继续学习。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学生自主提问、设计实验、观察实验、归纳现象、得出结论、养成正确的科学探究过程。

2、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和讨论,对燃烧有更深层次的认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交流,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2、培养学生形成勇于质疑、大胆假设、小心求证的科学意识。

3、认识化学与生活的联系。

2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学过通常所说的燃烧,对通常所说的燃烧有了一定的认识,为了激励学生能努力升入高中阶段继续学习,了解继续学习的重要性,激发学生对燃烧进行一个更深层次的认识,用一系列的实验现象激发学生养成勇于质疑、大胆假设、小心求证的探究精神。

3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和难点:
1、让学生对燃烧有一个新的认识,认识继续求学的重要性。

2、培养学生勇于质疑、大胆假设、小心求证的创新精神。

4教学过程
4.1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
1【导入】再议燃烧
要求学生回顾对燃烧和燃烧条件的认识。

多媒体播放相关的知识点,。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复习课:第七单元复习课教学设计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复习课:第七单元复习课教学设计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教学活动设计:
-利用多媒体展示生活中常见的酸碱盐现象,如柠檬汁的酸味、肥皂泡的碱性等,引发学生对酸碱盐性质的思考;
-通过图片和视频资料,展示金属腐蚀的实例,提出问题:“为什么金属会发生腐蚀?如何防止腐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教学策略:
-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认识到化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的紧密联系;
3.阅读拓展:
-阅读有关酸碱盐、氧化还原反应或金属活动性顺序的科普文章,拓宽知识面;
-观看与化学相关的科普视频,了解化学在生活中的应用。
4.小组合作:
-以小组为单位,共同讨论并完成一份关于本节课知识点的思维导图,梳理知识体系;
-小组合作,针对课堂讨论的酸碱盐、氧化还原反应、金属活动性顺序等问题,进行深入探讨,形成小组共识。
5.合作学习,提高课堂互动:
-采用小组合作的形式,引导学生相互讨论、分享、总结,促进共同成长;
-鼓励学生提问、发表见解,培养他们的表达能力和倾听习惯。
6.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
-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营造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
-引导学生关注化学对社会发展的贡献,培养他们的责任感和社会责任感。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旨在激发学生对化学学科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责任感。
1.增强学生对化学学科的认识,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积极性。
2.培养学生严谨、细致的科学态度,认识到化学实验在科学探究中的重要性。
3.引导学生关注化学知识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体会化学对社会发展的贡献,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5.反思与总结:
-写一篇学习心得,总结自己在学习本节课内容过程中的收获和困惑;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七单元 单元复习 导学案设计(有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七单元  单元复习 导学案设计(有答案)

单元复习燃料及其利用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放热现象与吸热现象燃烧时要有足够多的空气;燃料与空气要有足够大的接触面燃烧和灭火燃烧的定义:可燃物与氧气发生的剧烈的氧化反应燃烧的条件:可燃物;氧气(或空气);达到可燃物燃烧所需的最低温度(可燃物的着火点)灭火原理:破坏燃烧的条件,使燃烧停止方法:清除可燃物或使可燃物与其他物品隔离;隔离氧气(或空气);使温度降低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易燃物和易爆物的安全知识燃料化石燃料(不可再生)煤:主要含碳元素石油:主要含碳、氢元素天然气天然气:主要成分是CH4。

常温下为气体,难溶于水,具有可燃性,火焰呈蓝色沼气:主要成分是CH4;因是发酵制得,属可再生清洁燃料乙醇:绿色能源,化学式为C2H5OH氢气实验制取装置:固—液不加热型,排水法和向下排空气法收集实验室制取原理:Zn+H2SO4=ZnSO4+H2↑燃料燃烧对环境的影响煤燃烧时放出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形成酸雨汽油、柴油燃烧时排放的污染物一氧化碳;碳氢化合物;氮的氧化物;含铅化合物烟尘;温室效应发展新能源:氢能、太阳能、核能、风能、地热能等1.(2018·江西模拟)下列探究燃烧条件的实验中,只能得出燃烧需要氧气的结论的是(A)2.(2018·天津)在汽车加油站见到的油罐车上,所贴的危险化学品图标是(C)A B C D3.(2018·潍坊)“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是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理念。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D)A.用乙醇汽油替代部分燃油可减少空气污染B.电动机车逐步替代燃油机车符合绿色发展理念C.“可燃冰”主要含有甲烷水合物,将成为未来新能源D.含磷污水是很好的肥料,可灌溉庄稼,能直接排放到自然界水体中4.(2018·临沂)能源利用和环境保护问题一直受到社会高度关注。

(1)太阳能和石油中,属于可再生能源的是太阳能,属于不可再生能源的是石油。

(2)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CH4(填化学式),天然气燃烧主要是将化学能转化为热能。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七单元及其利用复习优秀教学案例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七单元及其利用复习优秀教学案例
2.结合生活实际,提出具有挑战性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例如,针对溶液的浓度计算,提出“如何配制一定浓度的化肥溶液?”等问题,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3.引导学生进行反思,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例如,在实验操作过程中,引导学生反思操作步骤是否合理、实验结果是否准确,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
3.设计具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溶液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例如,提出“为什么药剂需要配制在特定的溶剂中?”等问题,引发学生对溶液应用的思考,激发学生学习溶液知识的兴趣。
(二)问题导向
1.设计针对性的问题,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讨。例如,针对溶液的制备与纯化,提出“如何选择合适的制备方法?”等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讨论,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注重过程性评价,关注学生的成长与发展。例如,在实验过程中,关注学生的操作技能、实验态度等方面,全面评价学生的实验能力。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本节课的导入我选择了生活中常见的饮料作为例子,让学生观察并分析饮料的组成,从而引出溶液的概念。我会提问学生:“你们喝过的饮料中,有哪些是溶液?它们是什么物质溶解在什么物质中?”通过这样的问题,激发学生对溶液的好奇心,引发学生对溶液知识的学习兴趣。
3.注重小组评价,鼓励学生相互尊重、相互学习。例如,在小组合作过程中,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同伴评价,培养学生的评价能力。
(四)反思与评价
1.引导学生进行教学反思,提高学生的自我认知能力。例如,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反思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学生提供个性化指导。
2.设计针对性的评价题目,检验学生对溶液知识的掌握程度。例如,结合生活实际,设计一些溶液相关问题,让学生进行解答,评估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复习课:第七单元复习课教学设计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复习课:第七单元复习课教学设计
五、作业布置
为了巩固本节课所学知识,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特布置以下作业:
1.复习课本第七单元内容,梳理溶液、酸碱盐及化学方程式的相关知识点,做好课后笔记。
2.完成课后练习题:
(1)选择题:针对溶液、酸碱盐的概念、性质及用途,设计5道选择题,要求学生熟练掌握。
(2)填空题:涉及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和计算,设计5道填空题,锻炼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1)溶液的概念、组成及分类。
(2)酸、碱、盐的性质、用途及相互转化。
(3)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和计算方法。
2.教学难点:
(1)溶液中溶质、溶剂的判断及相互关系。
(2)化学方程式的配平和计算。
(3)将化学知识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设想
1.教学方法:
1.教学活动:将学生分成小组,针对以下问题进行讨论:
-酸碱盐在生活中的应用;
-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方法和注意事项;
-酸碱盐相互转化的实例分析。
2.教师引导:在学生讨论过程中,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四)课堂练习
1.设计练习题:包括选择题、填空题、计算题等,涵盖本节课的重点知识点。
2.学生解答:学生在课堂上独立完成练习题,教师对答案进行讲解和分析。
3.培养合作意识,学会与他人共同学习、共同进步。
4.增强环保意识,了解化学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关注化学与环境的关系。
二、学情分析
九年级的学生经过前两年的化学学习,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化学基础,对溶液、酸碱盐等概念有了初步的了解。但在实际应用中,部分学生仍存在以下问题:对溶液的分类、组成及性质理解不够深入;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和计算能力较弱;缺乏将化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的能力。针对这些问题,本节课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教学设计:一是巩固基础知识,强化概念理解;二是通过实例分析,提高学生的化学方程式书写和计算能力;三是联系实际生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不同层次的学生有针对性的指导,使他们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高。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七单元复习导学案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七单元复习导学案

第七单元复习一、知识概括1、焚烧的条件:(同时具备)、、.着火点:2、灭火原理:、、.3、燃料的种类:主要含元素,还有元素,称为工业粮食、黑色金子.煤的干馏:煤的综合利用煤的干馏产物:、、.主要含、元素,还有元素,称为工业的血液.石油的综合利用:石油蒸馏产物:主要成分,化学式为:,是较洁净的气体化石燃料 .物理性质:色味,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的.甲烷的性质化学性质:可燃性,反响式:( 1)不行重生能源 .①煤:②石油:③天然气:( 2)可重生能源:①乙醇 . 化学式,俗称形成:,又叫绿色能源 .物理性质:色透明,有气味的液体,溶于水,能溶解.化学性质:可燃性,反响式:②氢气 . H2最理想、最洁净的能源.工业制法:电解水法,反响式:实验室制法:反响原理:药品:,反响式:装置:固 +液气体性质:物理性质:可燃性:反响式:化学性质:现象:长处:、、.复原性:反响式:当前没有获得宽泛使用的原由:现象:,.4、燃料焚烧对环境的影响:( 1)酸雨:产生的原由:煤、石油焚烧产生的、与雨水作用形成酸雨.危害:土壤酸化、损坏丛林、腐化金属制品和建筑物.防治举措:少用或不用含硫煤,使煤或,高效回收、,使用能源,大批植树造林. ( 2)温室效应加强:形成原由:大批使用危害:防治举措:、、. (3)CO及其余气体的污染、烟尘的排放 .5、焚烧与热量:( 1)化学反响陪伴能量的变化往常表现为的变化反响( 2)能量的转变:.如: CaO+H2 —反响O.如:水煤气的产生: C+ H2O—( 3)能量的利用:生活中:;生物体内:;工业上:;生产中:.6、燃料和能源:(1)燃料是能源的一种 .(2)不行重生能源:煤、石油、天然气、可燃冰的成分:(3)可重生能源:乙醇、氢气(4)新能源:、、、、、. ( 5)新能源利用的利处:、.节俭化石能源 .二、练习1、对以下词语的相关化学原理解说不合理的是()A.火上加油——隔断空气B.风助火威——为焚烧供给足够氧气C.釜底抽薪——焚烧需要可燃物D.钻木取火——使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2、如图,将两支燃着的蜡烛罩上干而冷的烧杯,过一会儿看到的现象是:,原由是:由此我们能够获得启迪:从着火焚烧的房间逃离时,以下做法不正确的选项是()A.用湿毛巾捂住鼻子B.站立的姿势逃离C.俯低身子逃出D.淋湿衣服爬出3、在氢气、氧气、甲烷、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等五种气体中选择适合的物质(用化学式表示)填空 .最洁净的燃料:.有剧毒的气体:.能灭火的气体:.能支持焚烧的气体:.与空气混淆后点燃可能爆炸的气体:.天然气和沼气的主要成分是:.4、以下物质中,被称为理想“绿色能源”的是()A.氢气B.天然气C.无烟煤D.石油5、认识焚烧原理能够合理利用和控制焚烧反响,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物质与氧气反响时都会发生焚烧B.只有焚烧反响可将化学能转变为热能C.增大可燃物与空气的接触面积,可促使焚烧D.煤炉生火时,用木材引燃是为了提升煤的着火点6、请你依据以下实验回答相关问题.(1)可燃物焚烧必备的条件是、.( 2)图二与图一对比,其长处是,欲使图二中的红磷着火,可将试管从水中拿出并后才能对试管加热 .( 3)图三中能察看到“水火相容”的奇景,则大试管中的气体是( 4)写出上图中波及到的反响方程式:7、汽车尾气中含有 CO、NO,一种新式的催化剂能使两者发生反响,生成两种常有无毒气体,分别是、(填化学式).写出反应方程式:。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7单元燃料及其利用一复习导学案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7单元燃料及其利用一复习导学案

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一)〖学习目标〗1.熟悉燃烧的条件,掌握灭火的简单原理和方法,2.知道爆炸发生的原因,了解防范爆炸的措施;3.认识使燃料完全燃烧的重要性〖学法指导〗1、自学构建:学生自己阅读课本,完成知识网络。

2、平行训练:学生自主完成基础训练,具备一定的用化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3、点拨释疑:教师出示答案,学生提出问题,教师点拨释疑。

4、直击中考:完成中考中档以上的题,自主完成或讨论完成。

5、交流反思:总结本节课的收获。

〖学习流程〗流程一自学构建〖知识网络〗1、燃烧是可燃物与氧气发生的一种、的剧烈的。

2、燃烧的条件:(缺一不可)(1)(2)(3)观察演示实验如下图所示,在500mL,的烧杯中注入400mL开水,并投入一小块白磷,在烧杯上盖一薄铜片,铜片上一端放一块红磷,另一端放一小块已用滤纸吸去表面的水的白磷,进行上述实验可观察到的现象是:(1)铜片上的燃烧起来,而不能燃烧的事实说明燃烧需要;(2)铜片上的燃烧起来,热水中的没有燃烧,说明燃烧;通过以上实验观察可推断出,使可燃物燃烧的条件是:(1)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

3、灭火的原理:(只要消除燃烧条件的任意一个即可)(1)消除(2)隔绝(3)降温到以下常用的灭火器有、、;扑灭木材、棉布等燃烧引起的失火可用,扑灭油、气、电器引起的失火可用,图书、档案、贵重设备、精密仪器等的失火可用。

4、(1)、影响燃烧现象的因素:可燃物的、氧气的、与氧气的(2)、使燃料充分燃烧的两个条件:①②。

(3)、燃料不充分时不仅,而且。

5、爆炸:可燃物在急速燃烧,气体体积迅速膨胀而引起爆炸。

一切可燃性气体、可燃性液体的蒸气、可燃性粉尘与空气(或氧气)的混合物遇火种均有可能发生爆炸。

平行训练一、选择题1、点燃的火柴竖直向上,火柴梗不易继续燃烧,其原因是()A.火柴梗温度达不到着火点B.火柴梗着火点较高C.火柴梗潮湿不易继续燃烧D.火柴梗接触氧气少2、下列灭火方法错误的是()A、房屋着火用高压水枪喷灭B、煤气着火用灭火器喷灭C、电源着火用水浇灭D、炒菜时着火用锅盖盖灭3、在纸叠的小船中加入适量的水,用酒精灯直接加热,纸船安然无恙。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七单元单元复习教案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七单元单元复习教案

回顾与交流(2)另一同学用图乙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得到以下实验事实:①不通空气时,冷水中的白磷不燃烧;②通空气时,冷水中的白磷不燃烧;③不通空气时,热水中的白磷不燃烧;④通空气时,热水中的白磷燃烧。

该实验中,能证明可燃物通常需要接触空气才能燃烧的实验事实是(填序号,下同);能证明可燃物必须达到一定温度(着火点)才能燃烧的实验事实是。

(3)“化学实验绿色化”要求实验室的“三废”排放降低到最低程度并能得到妥善处理,实验室的安全性和环境质量得到提升,师生的绿色化学和环保意识得到强化。

图甲与图乙所示的实验相比,(填“甲”或“乙”)更体现了化学实验的绿色化追求。

量的实验。

要想得出燃烧离不开氧气这个条件,应先控制好温度(即使温度保持不变),做接触氧气和不接触氧气的对比试验;要想得出燃烧必须达到着火点这一条件,必须先控制氧气这一条件(即使可燃物都与氧气同时接触),做达到着火点和没达到着火点的对比试验;答案:(1)铜片上的白磷燃烧,红磷不燃烧,水中的白磷也不燃烧(2)③④②④(3)图乙梳理整合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燃烧的条件灭火的原理和方法煤化石燃料石油天然气燃料燃烧对环境的影响乙醇清洁燃料氢气开发、利用新能源诊断练习1.2016年世界环境日的中国主题是“改善环境质量推动绿色发展”。

利用下列能源,可以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是()A.太阳能B. 煤C.石油D.天然气2.2010年7月大连新港输油管道爆炸事故造成大量原油泄露对附近海域造成了严重的污染,下列有关石油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我们应珍惜化石燃料,因为它们既是燃料,又是重要的化工原料,且不可再生B.可以用燃烧法处理泄漏的石油,既快速又无污染C.石油是化石燃料,被誉为工业的“血液”D.在合理使用石油资源的同时,我们应努力寻求开发新能源3.根据所学化学知识,判断下列事故处理方法正确的是()A.炒菜时油锅着火,立即盖上锅盖B.家用电器着火时,立即用水浇灭C.高层住房着火时,立即打开所有门窗D.发现天然气泄露时,立即打开排风扇电源开关4.学好化学能使我们更好地认识各种现象,更轻松、合理地解决实际问题。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复习导学案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复习导学案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复习导学案第七单元燃烧及其利用复习导学案一、知识点回顾1、燃烧是指可燃物与______发生的一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氧化反应。

2、如图:⑴实验1: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⑵实验2: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⑶讨论⑴实验1中铜片上的白磷与热水中的白磷有①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条件相同③__________这一条件不同。

实验2中的满足了①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三个条件。

3、破坏燃烧的条件中的如何一个都可以达到灭火目的。

因此灭火的原理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爆炸是指可燃物在____ ______急剧地燃烧,就会在短时间内聚集大量的热,使气体的体积____________________而引起的爆炸。

燃烧、爆炸、缓慢氧化相同点是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5、化石燃料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它们都是不可再生能源。

6、煤是复杂的_____________________物,主要含有____________元素,煤在隔绝空气加热可得到多种物质,该变化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石油炼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变化;石油主要含有____________两种元素。

8、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____,其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使燃料充分燃烧通常要考虑两点;一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是第 2 页10、第 3 页11、B、搬运取用要轻拿轻放、不能摔、不能撞击C、生产厂房、仓库可建在闹市区,但必须贴“严禁烟火”字样D、运输时避开人口稠密区3、古语道“人要实,火要虚”。

九年级化学第七单元单元复习学案

九年级化学第七单元单元复习学案

育英学校中学部导学案执笔:马桂芝学科:化学教师:化学备课组第周第节总课时:第七单元复习学案【复习目标】:1、复习本单元基本知识点,达到能独立完成学案的水平。

2、利用基础知识解决针对本单元的问题。

3、提高水平,能综合运用本单元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复习重点】:能综合运用本单元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复习难点】:能综合运用本单元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复习过程】:第一课时【导入单元知识树】【考点梳理】考点1 燃烧及燃烧的条件⒈通常的燃烧是指可燃物跟发生的一种、发热的剧烈的反应。

燃烧需要同时满足三个条件:⑴;⑵;⑶。

2.广义的燃烧指的是伴有发光发热的剧烈的化学反应,不一定需要氧气:例:H2在Cl2中的燃烧,Mg在CO2中的燃烧生成氧化镁和碳。

请写出上述两个化学反应方程式:3、着火点:达到所需的最低,着火点是物质本身的固有属性,因此不能说用降低着火点的方法来灭火,而只能是降温到着火点以下。

考点2 灭火的原理和方法⒈灭火的原理:(破坏燃烧的条件,三者破坏其一就可灭火,也可同时都破坏)(1)清除或使可燃物与其他物品;(2)隔绝(3)使可燃物的温度⒉几种常用灭火器的适用范围⑴:用来扑灭木材、棉花等燃烧而引起的失火。

⑵:除用来扑灭一般火灾外,还可用来扑灭油、气等燃烧引起的失火。

⑶:用来扑灭图书档案、贵重设备、精密仪器等处的失火。

考点3 易燃物和易爆物的安全知识⒈可燃物与氧气接触面积,燃烧越剧烈爆炸越危险。

⒉一切的气体或粉尘,(如:、、、)在空气中达到爆炸极限遇到明火就易发生爆炸,家用煤气一旦泄露,千万不要开动电器开关,以免发生爆炸。

⒊认识一些与燃烧和爆炸有关的图标(参看课本P129)【典型范例】1、练习:连线选择合适的灭火器棉被床单失火泡沫灭火器桌椅等失火二氧化碳灭火器精密仪器室失火干粉灭火器2、讨论:金属镁燃烧能否用泡沫灭火器来灭火?为什么?(提示:2Mg + CO2==== 2MgO + C )3、指出下列灭火措施是采用什么方法:(1)草原着火时,常在着火处割除草,打出防火带。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七单元复习导学案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七单元复习导学案

九年级化学第七单元复习导学案学习目标1.知道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及方法。

2.知道化石燃料(煤、石油、天然气)及其相关用途。

3.识记一些与燃烧和爆炸有关的图标。

4.知道一些节约能源和环境保护的常识。

自主学习:知识点一:燃烧和灭火的条件1.燃烧需要三个条件:(1)(2)(3)。

2.灭火的原理和方法:(1)隔绝可燃物(2)隔绝氧气(3)降低温度至着火点以下。

3.易燃物与易爆物的安全知识:熟记课本133页图标知识点二:燃料的合理利用与开发1.三大化石燃料(1)化石燃料有、和,是能源,他们都是混合物。

(2)天然气和沼气的主要成分是(也会造成温室效应)。

(3)石油主要含有和两种元素,将石油加热炼制,利用各成分的不同,将它们分离。

这个过程是变化(4)点燃甲烷(燃烧方程式为:),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干而冷的烧杯,烧杯壁上有生成。

如果迅速将烧杯倒过来,向烧杯中注入澄清石灰水并振荡,则澄清石灰变。

澄清石灰水浑浊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是:。

2.燃料充分燃烧的方法①燃料与氧气充分接触;②燃烧时要有足够多的空气。

3.使用燃料对环境的影响a.酸雨:煤燃烧排放、。

这些气体与水反应生成酸,形成酸雨。

b.酸雨的危害:①影响作物生长;②腐蚀建筑物;③损坏金属设备;④影响人体健康;⑤渗入地下,水体酸化;⑥森林、草原遭到破坏、退化死亡。

4.新的燃料和能源(1)乙醇,俗称,化学式是,属可再生能源。

燃烧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是。

(2)氢气---最理想的燃料(燃烧的化学方程式:)a.实验室制取H的反应原理:。

2b.成为理想燃料的原因:无毒;易燃烧;燃烧放热多;产物是水,无污染。

C.广泛应用存在的问题:制取成本较高,贮存比较困难。

5.新能源:太阳能、核能、风能、地热能、潮汐能、可燃冰等。

巩固练习:1.下列有关图标或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禁止燃放鞭炮 B.闻气体的气味 C.禁止吸烟 D.点燃酒精灯2.请用所学知识判断下列做法安全可行的是()A.在加油站拨打或接听移动电话 B.遇火灾时打开所有门窗C.档案资料着火,可用液态二氧化碳扑灭 D.启用闲置的沼气池前先进行灯火实验3.下列几种燃烧现象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煤油在空气中燃烧产生火焰并冒黑烟 B.浸透水的棉花球接触酒精灯的火焰立即燃烧C.硫在纯氧中燃烧发出微弱的淡蓝色火焰 D.甲烷与空气充分混合遇明火一定会爆炸4.某气体由氢气、一氧化碳、甲烷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

初中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七单元复习学案

初中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七单元复习学案

第七单元复习学案设计一、学习目标1.进一步理解燃烧及其意义;掌握燃烧的条件与灭火的原理之间的关系。

2.学会分析日常生活事例,运用学科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依据所给实验方案,利用控制变量法,判断方案的可行性,初步掌握评价实验的方法。

二、学习过程任务1:知识梳理——燃烧和灭火(1)燃烧的定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与___________发生的一种发光、放热的____________的氧化反应。

(2)燃烧需要的条件(缺一不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课本129页实验装置的设计原理白磷的着火点:_________红岭的着火点:_________热水的作用:1.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选填①、②、③)两组实验探究燃烧需要氧气(或空气)_______(选填①、②、③)两组实验探究燃烧需要温度达到着火点课本实验装置的缺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写出左图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任务2:奇闻解谜(1)自来水为何能被点燃,你猜想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火上浇油为何能灭火,你猜想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任务3:知识梳理——燃料的合理利用与开发(1)自热火锅发热包的主要成分为生石灰,请写出其与水反应放出大量热量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煤的综合利用属于__________变化,石油的综合利用属于_____________变化(填“物理”或“化学”)。

九年级化学第七单元复习学案

九年级化学第七单元复习学案

九年级化学第七单元复习学案九年级年级化学学科导学案课题:第七单元复习学案主备人:孙丽审核人:备课组授课人:孙丽备课时间:【学习目标】1、了解三大化石燃料的相关知识。

2、掌握甲烷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及甲烷中碳氢元素的检验方法3、了解常见的新能源目标达成:1、通过幻灯片了解三大化石能源的知识2、通过课外收集资料了解新能源知识学习流程:【课前展示】1.物质燃烧的条件是什么?2.生活中你了解的主要燃料有哪些?3.你了解哪些是化石能源?4.这些燃料的缺点是什么?5.你了解哪些新能源?6.某物质在氧气中燃烧只能生成二氧化碳和水,你能得出什么结论?【创境激趣】你了解哪些化石燃料的知识和新能源的知识呢?【自学导航】1、三大化石能源2 、新能源【合作探究】一、合作交流一:煤1、煤是怎样形成的?短时期内能否再生?2、煤主要含有什么元素?还有哪些元素?3、煤的综合利用有哪些产品和主要用途?4、煤是纯净物还是复杂混合物?5、煤的干馏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6、煤气的主要成分是什么?煤气的用途是什么?二、合作交流二:石油1、石油是怎样形成的?短时期内能否再生?2、石油主要含有什么元素?还有其他哪些元素?3、石油的有哪些主要产品?其产品的主要用途是什么?4、石油是混合物还是纯净物?5、石油的分馏是什么变化?6、原油可以直接做燃料吗?为什么?三、合作交流三:天然气1、天然气是怎样形成的?2、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什么?甲烷物理性质怎样?化学式是什么?3、甲烷有可燃性,是常见的燃料,写出甲烷燃烧的方程式?现象是什么?4、石蜡燃烧能生成什么物质?你是怎样知道石蜡中含有碳、氢元素的?5、思考你怎样证明甲烷中含有碳、氢元素?6、你了解沼气的制取和利用吗?【展示提升】典例分析知识迁移1、思考与讨论煤矿的矿井中常含有甲烷,煤矿发生瓦斯爆炸造成人员伤亡的事故时有发生。

你认为煤矿应采取哪些安全措施?(1) 要严禁烟火,排除一切可能产生火花的因素;(2) 注意矿井的通风,使在矿井中产生的甲烷尽快散失;(3) 要注意对矿井工人进行安全意识的教育。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七单元复习
一、知识归纳
1、燃烧的条件:(同时具备) 、 、 .
着火点:
2、灭火原理: 、 、 .
3、燃料的种类:
(1)不可再生能源.
①煤:
②石油:
③天然气:
(2)可再生能源:
①乙醇. 化学式 ,俗称
形成: ,又叫绿色能源.
物理性质: 色透明,有 气味的液体, 溶于水,能溶解 .
化学性质:可燃性,反应式:
②氢气. H 2 最理想、最清洁的能源.
工业制法:电解水法,反应式:
实验室制法:反应原理:药品: ,反应式:
主要含 元素,还有 元素,称为工业粮食、黑色金子. 煤的综合利用 煤的干馏: 煤的干馏产物: 、 、 . 主要含 、 元素,还有 元素,称为工业的血液. 石油的综合利用:石油蒸馏产物:
主要成分 ,化学式为: ,是较清洁的气体化石燃料. 甲烷的性质 物理性质: 色 味, 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的 . 化学性质:可燃性,反应式: 常温
装置:固+液 气体 性质: 优点: 、 、 .
目前没有得到广泛使用的原因: , . 4、燃料燃烧对环境的影响:
(1)酸雨:产生的原因:煤、石油燃烧产生的 、 与雨水作用形成酸雨.
危害:土壤酸化、破坏森林、腐蚀金属制品和建筑物.
防治措施:少用或不用含硫煤,使煤 或 ,高效回收
、 ,使用 能源,大量植树造林.
(2)温室效应增强:形成原因:大量使用
危害:
防治措施: 、 、 .
(3)CO 及其他气体的污染、烟尘的排放.
5、燃烧与热量:
(1)化学反应伴随能量的变化通常表现为的 变化
(2)能量的转化: .如:CaO+H 2O — .如:水煤气的产生:C+ H 2O —
(3)能量的利用:生活中: ;生物体内: ;
工业上: ;生产中: .
6、燃料和能源:
(1)燃料是能源的一种.
(2)不可再生能源:煤、石油、天然气、可燃冰的成分:
(3)可再生能源:乙醇、氢气
(4)新能源: 、 、 、 、 、 .
(5)新能源利用的好处: 、 .
节约化石能源.
二、练习
1、对下列词语的有关化学原理解释不合理的是( )
A.火上浇油——隔绝空气
B.风助火威——为燃烧提供足够氧气
物理性质:
化学性质: 还原性:反应式: 现象:
可燃性:反应式: 现象:
反应 反应
C.釜底抽薪——燃烧需要可燃物
D.钻木取火——使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2、如图,将两支燃着的蜡烛罩上干而冷的烧杯,过一会儿看到的现象是:
,原因是:
由此我们可以得到启发:从着火燃烧的房间逃离时,下列做法
不正确的是()
A.用湿毛巾捂住鼻子
B.站立的姿势逃离
C.俯低身子逃出
D.淋湿衣服爬出
3、在氢气、氧气、甲烷、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等五种气体中选择适当的物质(用化学
式表示)填空.
最清洁的燃料:. 有剧毒的气体:. 能灭火的气体:.
能支持燃烧的气体:. 与空气混合后点燃可能爆炸的气体:.
天然气和沼气的主要成分是:.
4、下列物质中,被称为理想“绿色能源”的是()
A.氢气
B.天然气
C.无烟煤
D.石油
5、认识燃烧原理可以合理利用和控制燃烧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质与氧气反应时都会发生燃烧
B.只有燃烧反应可将化学能转化为热能
C.增大可燃物与空气的接触面积,可促进燃烧
D.煤炉生火时,用木材引燃是为了提高煤的着火点
6、请你根据下列实验回答有关问题.
(1)可燃物燃烧必备的条件是、.
(2)图二与图一相比,其优点是,欲使图二中的红磷着火,可将试管从水中取出并后才能对试管加热.
(3)图三中能观察到“水火相容”的奇观,则大试管中的气体是
(4)写出上图中涉及到的反应方程式:
7、汽车尾气中含有CO、NO,一种新型的催化剂能使二者发生反应,生成两种常见无毒
气体,分别是、(填化学式). 写出反应方程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