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妻书》林觉民
《与妻书》ppt课件
时代背景:辛亥革命前后社会状况
政治状况
清朝政府腐朽无能,内忧外患严重。 革命党人积极策划武装起义,推翻清 朝统治。
经济状况
社会文化状况
民主革命思想广泛传播,人们逐渐觉 醒并认识到清政府的腐败和落后。同 时,西方文化也大量涌入中国,对中 国传统文化产生冲击。
《与妻书》ppt课件
汇报人:
2023-12-20
• 课文背景及作者简介 • 文本解读与赏析 • 人物形象塑造及其意义 • 主题思想探讨与价值体现 • 艺术手法鉴赏与经典语句解读 • 知识拓展:相关历史文化背景补
充
目录
01
课文背景及作者Βιβλιοθήκη 介林觉民生平事迹01
02
03
早年经历
林觉民出生于福建闽县, 自幼聪颖好学,深受家庭 影响,具有反清意识。
真挚的语言表达
作者运用真挚的语言表达了自己的情感,让读者能够感受到他的 真诚和深情。
巧妙的情感渲染
通过巧妙的情感渲染,如运用比喻、对偶、排比等修辞手法,让 读者更加深刻地感受到作者的情感深度。
06
知识拓展:相关历史文化背
景补充
辛亥革命历史地位和影响概述
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具有重要意义的革命,推翻了清朝封建专 制统治,建立了中华民国,实现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真正的政权更迭。
人物形象塑造及其意义
林觉民形象塑造方法论述
正面描写
01
通过直接描写林觉民的外貌、言行举止等方面,展现其英勇、
坚毅、果断等性格特点。
侧面烘托
02
通过其他人物对林觉民的评价和态度,以及他在关键时刻的表
高中语文部编版必修教材《与妻书》标准课件1
重点句解析
重点句1:解析
本文中的“重点句1”是表达作者观 点、情感或描绘事物特点的重要句子
。
这句话在文中的具体含义,如何与上 下文相互关联,以及它所表达的作者 意图和情感。
重点句2:解析
本文中的“重点句2”是另一个重要 的句子,对理解全文意义起到关键作 用。
这句话的具体含义和用法,它与其他 句子的关系,以及它在文中发挥的作 用。
高中语文部编版必 修教材《与妻书》 标准课件
contents
目录
• 作者及背景介绍 • 文章结构分析 • 重点词句解析 • 思想内容解读 • 教学建议及课堂活动设计
01
CATALOGUE
作者及背景介绍
生平简介
林觉民,字意洞,号抖飞,又号天外生,汉族,福建闽县(今福 建福州市鼓楼区)人。中国民主主义革命烈士。他出身于“素不 闻礼教之训”的福州闽侯林氏“显宦人家”,少年时中秀才,后 入读当时享有盛名的福州高等学堂,1900年东渡日本留学。1901 年(清光绪二十七年)与陈意映结婚。1905年毕业返国,即按清 朝廷规定携眷归国省亲。
05
CATALOGUE
教学建议及课堂活动设计
教学方法建议
情境导入法
通过展示与课文相关的历史背 景和人物图片,引导学生进入
《与妻书》的情感氛围。
诵读教学法
组织学生多次朗读课文,体会 林觉民的深情厚意和文章的语 言韵律。
讨论法
针对课文中的关键段落和语句 ,设计问题引导学生展开讨论 ,加深对文章主题和思想的理 解。
作品影响
《与妻书》是林觉民的绝笔书信,写于1911年4月24日夜。《 与妻书》以饱含感情的笔墨,表达了革命者的生死观和幸福观 ,表现了为天下人谋永福的革命精神和舍生取义的英雄气概。 这封信不仅反映了林觉民对革命事业的忠诚和献身精神,而且 深刻地反映了作者高尚的道德情操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该信被 广为传诵和传播,成为中华文化宝库中的经典之作。
《与妻书》原文+译文+背景--感人至深!
《与妻书》原⽂+译⽂+背景--感⼈⾄深!《与妻书》原⽂+译⽂+背景《与妻书》原⽂ 意映卿卿如晤,吾今以此书与汝永别矣!吾作此书时,尚是世中⼀⼈;汝看此书时,吾已成为阴间⼀⿁。
吾作此书,泪珠和笔墨齐下,不能竟书⽽欲搁笔,⼜恐汝不察吾衷,谓吾忍舍汝⽽死,谓吾不知汝之不欲吾死也,故遂忍悲为汝⾔之。
吾⾄爱汝,即此爱汝⼀念,使吾勇就死也。
吾⾃遇汝以来,常愿天下有情⼈都成眷属;然遍地腥云,满街狼⽝,称⼼快意,⼏家能彀?司马春衫,吾不能学太上之忘情也。
语云:仁者 “⽼吾⽼,以及⼈之⽼;幼吾幼,以及⼈之幼”。
吾充吾爱汝之⼼,助天下⼈爱其所爱,所以敢先汝⽽死,不顾汝也。
汝体吾此⼼,于啼泣之余,亦以天下⼈为念,当亦乐牺牲吾⾝与汝⾝之福利,为天下⼈谋永福也。
汝其勿悲! 汝忆否?四五年前某⼣,吾尝语⽈:“与使吾先死也,⽆宁汝先⽽死。
”汝初闻⾔⽽怒,后经吾婉解,虽不谓吾⾔为是,⽽亦⽆词相答。
吾之意盖谓以汝之弱,必不能禁失吾之悲,吾先死留苦与汝,吾⼼不忍,故宁请汝先死,吾担悲也。
嗟夫!谁知吾卒先汝⽽死乎?吾真真不能忘汝也!回忆后街之屋,⼊门穿廊,过前后厅,⼜三四折,有⼩厅,厅旁⼀室,为吾与汝双栖之所。
初婚三四个⽉,适冬之望⽇前后,窗外疏梅筛⽉影,依稀掩映;吾与(汝)并肩携⼿,低低切切,何事不语?何情不诉?及今思之,空余泪痕。
⼜回忆六七年前,吾之逃家复归也,汝泣告我:“望今后有远⾏,必以告妾,妾愿随君⾏。
”吾亦既许汝矣。
前⼗余⽇回家,即欲乘便以此⾏之事语汝,及与汝相对,⼜不能启⼝,且以汝之有⾝也,更恐不胜悲,故惟⽇⽇呼酒买醉。
嗟夫!当时余⼼之悲,盖不能以⼨管形容之。
吾诚愿与汝相守以死,第以今⽇事势观之,天灾可以死,盗贼可以死,⽠分之⽇可以死,奸官污吏虐民可以死,吾辈处今⽇之中国,国中⽆地⽆时不可以死,到那时使吾眼睁睁看汝死,或使汝眼睁睁看我死,吾能之乎?抑汝能之乎?即可不死,⽽离散不相见,徒使两地眼成穿⽽⾻化⽯,试问古来⼏曾见破镜能重圆?则较死为苦也,将奈之何?今⽇吾与汝幸双健。
林觉民《与妻书》又名《与妻诀别书》是清朝末年为了反清反封建争取民
林觉民《与妻书》又名《与妻诀别书》是清朝末年为了反清反封建争取民与(yǔ)妻(qī)书(shū)。
《与(yǔ)妻(qī)书(shū)》又名《与妻诀别书》。
尚是世中一人;汝看此书时。
吾已成为阴间一鬼。
吾作此书。
泪珠和笔墨齐下。
不能竟书而欲搁笔。
又恐汝不察吾衷。
谓吾忍舍汝而死。
谓吾不知汝之不欲吾死也。
故遂忍悲为汝言之。
吾至爱汝。
即此爱汝一念。
使吾勇于就死也。
吾自遇汝以来。
常愿天下有情人都成眷属;然遍地腥云。
满街狼犬。
称心快意。
几家能彀?司马青衫。
吾不能学太上之忘情也。
语云:仁者“老吾老。
以及人之老;幼吾幼。
以及人之幼”。
吾充吾爱汝之心。
助天下人爱其所爱。
所以敢先汝而死。
不顾汝也。
汝体吾此心。
于啼泣之余。
亦以天下人为念。
当亦乐牺牲吾身与汝身之福利。
为天下人谋永福也。
汝其勿悲!汝忆否?四五年前某夕。
吾尝语曰:“与使吾先死也。
无宁汝先我而死。
”汝初闻言而怒。
后经吾婉解。
虽不谓吾言为是。
而亦无词相答。
吾之意盖谓以汝之弱。
必不能禁失吾之悲。
吾先死留苦与汝。
吾心不忍。
故宁请汝先死。
吾担悲也。
嗟夫!谁知吾卒先汝而死乎?吾真真不能忘汝也!回忆后街之屋。
入门穿廊。
过前后厅。
又三四折。
有小厅。
厅旁一室。
为吾与汝双栖之所。
初婚三四个月。
适冬之望日前后。
窗外疏梅筛月影。
依稀掩映;吾与并肩携手。
低低切切。
何事不语?何情不诉?及今思之。
空余泪痕。
又回忆六七年前。
吾之逃家复归也。
汝泣告我:“望今后有远行。
必以告妾。
妾愿随君行。
”吾亦既许汝矣。
前十余日回家。
即欲乘便以此行之事语汝。
及与汝相对。
又不能启口。
且以汝之有身也。
更恐不胜悲。
故惟日日呼酒买醉。
嗟夫!当时余心之悲。
盖不能以寸管形容之。
吾诚愿与汝相守以死。
第以今日事势观之。
天灾可以死。
盗贼可以死。
瓜分之日可以死。
奸官污吏虐民可以死。
吾辈处今日之中国。
国中无地无时不可以死。
到那时使吾眼睁睁看汝死。
或使汝眼睁睁看吾死。
吾能之乎?抑汝能之乎?即可不死。
而离散不相见。
徒使两地眼成穿而骨化石。
与妻书 林觉民
与妻书林觉民意映卿卿如晤:吾今以此书与汝永别矣!吾作此书时,尚为世中一人;汝看此书时,吾已成为阴间一鬼。
吾作此书,泪珠和笔墨齐下,不能书竟,而欲搁笔,又恐汝不察吾衷,谓吾忍舍汝而死,谓吾不知汝之不欲吾死也,故遂忍悲为汝言之。
吾至爱汝,即此爱汝一念,使吾勇于就死也。
吾自遇汝以来,常愿天下有情人都成眷属;然遍地腥云,满街狼犬,称心快意,几家能够?司马青衫,吾不能学太上之忘情也。
语云:仁者“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吾充吾爱汝之心,助天下人爱其所爱,所以敢先汝而死,不顾汝也。
汝体吾此心,于啼泣之余,亦以天下人为念,当亦乐牺牲吾身与汝身之福利,为天下人谋永福也。
汝其勿悲!汝忆否?四五年前某夕,吾尝语曰:“与使吾先死也,无宁汝先我而死。
”汝初闻言而怒,后经吾婉解,虽不谓吾言为是,而亦无辞相答。
吾之意盖谓以汝之弱,必不能禁失吾之悲,吾先死留苦与汝,吾心不忍,故宁请汝先死,吾担悲也。
嗟夫!谁知吾卒先汝而死乎!吾真不能忘汝也!回忆后街之屋,入门穿廊,过前后厅,又三四折有小厅,厅旁一室为吾与汝双栖之所。
初婚三四个月,适冬之望日前后,窗外疏梅筛月影,依稀掩映;吾与汝并肩携手,低低切切,何事不语,何情不诉!及今思之,空余泪痕!又回忆六七年前,吾之逃家复归也,汝泣告我:“望今后有远行,必以告妾,妾愿随君行。
”吾亦既许汝矣。
前十余日回家,即欲乘便以此行之事语汝,及与汝相对,又不能启口,且以汝之有身也,更恐不胜悲,故惟日日呼酒买醉。
嗟夫!当时余心之悲,盖不能以寸管形容之。
吾诚愿与汝相守以死,第以今日事势观之,天灾可以死,盗贼可以死,瓜分之日可以死,奸官污吏虐民可以死,吾辈处今日之中国,国中无地无时不可以死!到那时使吾眼睁睁看汝死,或使汝眼睁睁看我死,吾能之乎?抑汝能之乎?即可不死,而离散不相见,徒使两地眼成穿而骨化石,试问古来几曾见破镜能重圆?则较死为苦也,将奈之何?今日吾与汝幸双健。
天下人不当死而死,与不愿离而离者,不可数计,钟情如我辈者,能忍之乎?此吾所以敢率性就死不顾汝也!吾今死无余憾,国事成不成,自有同志者在。
《与妻书》-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
汝一念,使吾勇于就死也”的情感。 第三部分(5-6):再诉“吾不能舍汝”的永别 的哀痛。
▪ 意映卿卿如晤:吾今以此书与汝永别矣!吾 作此书时,尚是世中一人;汝看此书时,吾 已成为阴间一鬼。吾作此书,泪珠和笔墨齐 下,不能竟书而欲搁笔,又恐汝不察吾衷, 谓吾忍舍汝而死,谓吾不知汝不欲吾死也, 故遂忍悲为汝言之。
▪ 家中诸母皆通文,有不解处,望请其指教, 当尽吾意为幸。
▪ 以:凭借 模拟:想象
▪ 时时:常常 念:通“廿”,二十
▪ 手:名词作状语,亲手 书:写
▪ 吾至爱汝,即此爱汝一念,使吾勇于就死也。 【总纲】
▪ “爱汝”之情: 三忆、三愿
▪ “就死”之理: 国家灾难 、人们命运
▪
—— 为天下人谋永福
爱国之情
▪ 以:用 书:书信 尚:还 察:体察
▪ 竟书:写完(竟:完毕,书:写)
▪ 下:名词作动词,流下 谓:以为
▪ 衷:衷情 忍:忍心 舍:舍弃
▪ 故:所以 遂:就 为:给
▪ 王安丰妇,常卿安丰。安丰曰:“妇人卿婿,于 礼为不敬,后勿复尔。”妇曰:“亲卿爱卿,是 以卿卿;我不卿卿,谁当卿卿!”遂恒听之。
▪ 第一段内容——
▪ 说明写遗书的原因和写遗书时的 心情
▪ 作者写作《与妻书》的原因和当时的 心情是什么?
▪ 写遗书的原因:1、表死别之意
▪
2、恐汝不察吾衷
▪ 写遗书时的心情:悲。
▪ 吾至爱汝,即此爱汝一念,使吾勇就 死也。吾自遇汝以来,常愿天下有情 人都成眷属;然遍地腥云,满街狼犬, 称心快意,几家能彀?司马青衫,吾 不能学太上之忘情也。
竟 不能竟书而欲搁笔 动词,完毕,终了。 何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 副词,全,整,终。
注音版 《与妻书》全文林觉民
与妻书林觉民意映卿卿如晤(wù),吾今以此书与汝永别矣!吾作此书时,尚是世中一人;汝看此书时,吾已成为阴间一鬼。
吾作此书,泪珠和笔墨齐下,不能竟书而欲搁笔,又恐汝不察吾衷,谓吾忍舍汝而死,谓吾不知汝之不欲吾死也,故遂(suì)忍悲为汝言之。
吾至爱汝,即此爱汝一念,使吾勇于就死也。
吾自遇汝以来,常愿天下有情人都成眷属;然遍地腥云,满街狼犬,称(chèn)心快意,几家能彀(gòu,同“够”)?司马春衫,吾不能学太上之忘情也。
语云:仁者“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吾充吾爱汝之心,助天下人爱其所爱,所以敢先汝而死,不顾汝也。
汝体吾此心,于啼泣之余,亦以天下人为念,当亦乐牺牲吾身与汝身之福利,为天下人谋永福也。
汝其勿悲!汝忆否?四五年前某夕,吾尝语(yù)曰:“与使吾先死也,无宁汝先吾而死。
”汝初闻言而怒,后经吾婉解,虽不谓吾言为是,而亦无词相答。
吾之意盖谓以汝之弱,必不能禁(jīn)失吾之悲,吾先死,留苦与汝,吾心不忍,故宁请汝先死,吾担悲也。
嗟夫!谁知吾卒先汝而死乎?吾真真不能忘汝也!回忆后街之屋,入门穿廊,过前后厅,又三四折,有小厅,厅旁一室,为吾与汝双栖(qī)之所。
初婚三四个月,适冬之望日前后,窗外疏梅筛月影,依稀掩映;吾与并肩携手,低低切切,何事不语?何情不诉?及今思之,空余泪痕。
又回忆六七年前,吾之逃家复归也,汝泣告我:“望今后有远行,必以告妾,妾愿随君行。
”吾亦既许汝矣。
前十余日回家,即欲乘便以此行之事语汝,及与汝相对,又不能启口,且以汝之有身也,更恐不胜悲,故惟日日呼酒买醉。
嗟夫!当时余心之悲,盖不能以寸管形容之。
吾诚愿与汝相守以死,第以今日事势观之,天灾可以死,盗贼可以死,瓜分之日可以死,奸官污吏虐民可以死,吾辈处今日之中国,国中无地无时不可以死。
到那时使吾眼睁睁看汝死,或使汝眼睁睁看吾死,吾能之乎?抑汝能之乎?即可不死,而离散不相见,徒使两地眼成穿而骨化石,试问古来几曾见破镜能重圆?则较死为苦也,将奈之何?今日吾与汝幸双健。
2020年高一语文下册文言文专题07《 与妻书》知识梳理
《与妻书》知识梳理一、作家、作品简介林觉民(1886年—1911年),字意洞,号抖飞,又号天外生。
福建闽县(今闽侯)人。
十四岁进福建高等学堂,1907年日本留学,入庆应大学文科攻读哲学,后参加同盟会,从事革命活动。
1911年回国参加广州起义,4月27日,与方声洞等领先袭击总督衙门,负伤被捕,数日后从容就义。
为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之一。
《与妻书》是其在1911年4月24日晚写给妻子陈意映的一封绝笔信。
在这封绝笔信中,作者委婉曲折地表达了自己对妻子的深情和对处于水深火热中的祖国深沉的爱。
他把家庭幸福、夫妻恩爱和国家前途、人民命运联系在一起;把对妻子亲人的爱和对国家人民的爱连为一体,阐述一个深刻的道理:没有国家和人民的幸福,就不会有个人的真正幸福。
全文感情真切,笔调委婉动人,读后令人荡气回肠,具有强烈的感染力。
二、字词梳理(1)人民:和下文的“众庶”,都是百姓的意思。
(2)择:同“释”,舍弃。
(3)就:成就。
(4)五帝三王:五帝,《史记·五帝本纪》指黄帝、颛顼、帝喾、唐尧,虞舜。
三王,指夏、商、周三代开国君主,即夏禹、商汤和周武王。
(5)黔首:指平民,老百姓。
黔,黑。
平民百姓以黑巾覆头,故称为黔首。
(6)资:资助,供给(7)业:使成就霸业。
(8)意映卿卿如晤:意思如同“我凄见宇如面”。
意映,作者妻子的名字。
卿卿,旧时夫对妻的爱称。
如晤,如见面,旧时书信用语。
(9)竟:完成。
(10)彀:同“够”。
(11)司马春衫:语出唐白居易《琵琶行》:“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
”这里比喻极度悲伤。
春衫,应为“青衫”。
(12)太上之忘情:古人有“太上忘情”之说,意思是修养最高的人,忘了喜怒哀乐之情。
(13)充:扩充。
(14)与使:与其,下文“无宁”是“不如”的意思。
(15)既:已经。
(16)有身:有身孕。
(17)寸管:指笔。
(18)第:但是。
(19)抑:还是。
(20)骨化石:古代传说,有一男子外出未归。
其妻天天登山远望,日久天长变成了一块石头,后人称其为望夫石。
初中语文文言文林觉民《与妻书》原文与译文
林觉民《与妻书》原文与译文原文:林觉民意映卿卿如晤:吾今以此书与汝永别矣!吾作此书时,尚为世中一人;汝看此书时,吾已成为阴间一鬼。
吾作此书,泪珠和笔墨齐下,不能书竟,而欲搁笔。
又恐汝不察吾衷,谓吾忍舍汝而死,谓吾不知汝之不欲吾死也,故遂忍悲为汝言之。
吾至爱汝!即此爱汝一念,使吾勇于就死也!吾自遇汝以来,常愿天下有情人都成眷属,然遍地腥云,满街狼犬,称心快意,几家能够?司马青衫,吾不能学太上之忘情也。
语云,仁者“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吾充吾爱汝之心,助天下人爱其所爱,所以敢先汝而死,不顾汝也。
汝体吾此心,于悲啼之余,亦以天下人为念,当亦乐牺牲吾身与汝身之福利,为天下人谋永福也。
汝其勿悲。
汝忆否四五年前某夕,吾尝语曰:“与使吾先死也,无宁汝先吾而死。
”汝初闻言而怒,后经吾婉解,虽不谓吾言为是,而亦无辞相答。
吾之意盖谓以汝之弱,必不能禁失吾之悲,吾先死留苦与汝,吾心不忍,故宁请汝先死,吾担悲也。
嗟夫,谁知吾卒先汝而死乎!吾真不能忘汝也!回忆后街之屋,入门穿廊,过前后厅,又三四折有小厅,厅旁一室为吾与汝双棲之所。
初婚三四个月,适冬之望日前后,窗外疏梅筛月影,依稀掩映,吾与汝並肩携手,低低切切,何事不语,何情不诉!及今思之,空余泪痕!又回忆六七年前,吾之逃家复归也,汝泣告我:“望今后有远行,必以告妾,妾愿随君行。
”吾亦既许汝矣。
前十余日回家,即欲乘便以此行之事语汝,及与汝相对,又不能启口;且以汝之有身也,更恐不胜悲,故惟日日呼酒买醉。
嗟夫!当时余心之悲,盖不能以寸管形容之。
吾诚愿与汝相守以死。
第以今日事势观之,天灾可以死,盗贼可以死,瓜分之日可以死,奸官污吏虐民可以死,吾辈处今日之中国,国中无地无时不可以死!到那时使吾眼睁睁看汝死,或使汝眼睁睁看我死,吾能之乎!抑汝能之乎!即可不死,而离散不相见,徒使两地眼成穿而骨化石,试问古来几曾见破镜能重圆,则较死为苦也。
将奈之何?今日吾与汝幸双健;天下人人不当死而死,与不愿离而离者,不可数计;钟情如我辈者,能忍之乎?此吾所以敢率性就死不顾汝也!吾今死无余憾,国事成不成,自有同志者在。
九级语文《与妻书》课件 语文
林觉民烈士故居后花园一角
林觉民烈士故居后花园一角
2.为什么说《与妻书》是一曲爱情的颂歌,更是一首正气歌?
(1)林觉民在牺牲前给妻子的绝笔书中表现了儿女之情的缠绵细腻,也表现了革命豪情的激昂慷慨。这封信所表现的对妻子的爱情,正是作为献身革命和人民的一种基础和衬托。没有对亲人的爱,也就无法将这种爱扩充成为对天下人的爱;没有对妻子笃深的感情,也就无以衬托他舍此捐躯之高尚情操。 (2)《与妻书》所抒发的思想感情之所以能与广大读者产生共鸣,就在于作者把人世间经常发生的生离死别赋予了悲壮的爱国主义色彩,在于他把热爱亲人和热爱人民的情感水乳交融地结合起来。“为汝言之”,说明写遗书的原因和写遗书时的心情,其中深含“吾至爱汝”的感情,而写遗书的原因就是下文要详谈的全文中心的后半部分:“即此爱汝一念,使吾勇于就死也。”说它是一曲“正气歌”,因为文章中充满着革命豪情,烈士视死如归,“吾今死无余憾”,“吾牺牲百死而不辞”,足以说明这一点。它也是“檄文”,因为文章中处处揭露清王朝的腐败,“遍地腥云,满街狼犬”,“国中无地无时不可以死”等句子最为突出。
高中语文部编版必修教材《与妻书》标准课件1
受儒家思想影响,强调家庭责任和社 会义务,注重婚姻的稳定和长久,爱 情往往与亲情、责任紧密结合。
西方爱情观念起源
受古希腊罗马文化影响,强调个人自 由和追求幸福,注重爱情的激情和浪 漫,爱情往往与自我实现、个人感受 密切相关。
不同文化背景下爱情表达方式差异
中国爱情表达方式
内敛而含蓄,往往通过暗示、隐喻等方式传递情感,重视心灵的契合和精神的 交流。
了他的爱国情怀和责任感。
情感与大义的融合
林觉民将个人情感与民族大义紧 密结合,既表达了对妻子的深情 厚意,也传达了对国家和民族的
忠诚与担当。
当代青少年价值观引导意义
爱情观引导
通过展现林觉民与妻子的爱情故事,引导青少年树立正确的爱情观 ,懂得珍惜爱情、尊重伴侣,追求真挚、纯洁的爱情。
家庭观教育
强调家庭在人生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引导青少年树立正确的家庭 观,增强家庭责任感和家庭观念。
西方爱情表达方式
直接而坦率,善于用言语和行动表达爱意,重视情感的宣泄和身体的接触。
当代社会爱情观念变迁趋势
中国爱情观念变迁
随着社会的开放和进步,传统的爱情观念逐渐受到挑战,人 们开始更加注重个人的感受和追求,同时也不忘家庭的责任 和义务。
西方爱情观念变迁
在自由、平等的基础上,当代西方人更加注重爱情的多元化 和包容性,尊重不同性别、年龄、文化背景的人们的爱情选 择。
思考书》中的爱情观和婚姻观,树立正确的爱情观和婚姻 观,珍惜和维护自己的感情生活。
应用二
学习《与妻书》中的文学技巧和写作方法,提高自己的文学创作能 力和表达能力。
应用三
通过了解《与妻书》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增强自己的文化素养 和审美能力,更好地欣赏和理解文学作品。
《与妻书》高中统编版语文必修下
固定句式,表选择,与其……不如……
③汝忆否?四五年前某夕,吾尝语曰:“与使吾先死也,无宁
正确的
汝先吾而死。”汝初闻言而怒,后经吾婉解,虽不谓吾言为是,而
表顺承,就
婉转解释
连词表转折,
可是
亦无词相答。吾之意盖谓以汝之弱,必不能禁失吾之悲,吾先死,
偏指一方,我
大概 介词,凭
承受
留苦与汝,吾心不忍,故宁请汝先死,吾担悲也。嗟夫!谁知吾卒
②吾至爱汝,即此爱汝一念,使吾勇于就死也。吾自遇汝以
极,特别;
就是这
信念
靠近,赴、前往 自从
来,常愿天下有情人都成眷属;然遍地腥云,满街狼犬,称心快
希望
家属,这里指夫妻 比喻清朝血腥凶残的统治。 使动,使……愉快
意,几家能彀?司马春衫,吾不能学太上之忘情也。语云:仁者
同“够” 用典,比喻极度悲伤。 用典,比喻没有感情。 仁爱的人
尚且
是世中一人;汝看此书时,吾已成为阴间一鬼。吾作此书,泪
珠和笔墨齐下,不能竟书而放欲下搁笔,笔停,笔又恐汝不察吾衷,谓吾忍
名作动,落下 完毕,终了(使……完毕)
体察,内心 认为,说 知道
舍汝而死,谓吾不知汝之不欲吾死也,故遂忍悲为汝言之。
用在主谓之间,取消 句子的独立性。
于是、就
跟、给 代词,指 要说的话
应和
转折,然而 代词,代鬼
依依不舍
应有道,吾亦望其言是实,则吾之死,吾灵尚依依旁汝也,
规律
代词,那些
通“傍”,靠近
汝不必以无侣悲。
介词,因为
⑦吾平生未尝以吾所志语汝,是吾不是处;然语之,又恐
介词,把
不对的地方
推辞
汝日日为吾担忧。吾牺牲百死而不辞,而使汝担忧,的的非吾
《与妻书》注释、翻译【必修下册】
《与妻书》注释、翻译及答案【部编版必修下册】班级:姓名:一、重点课下注释默写:①选自《广州三月二十九革命史》。
林觉民(1887-1911),字意洞,号抖飞,又号天外生,福建闽县(今福州)人,民主革命者,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之一。
②【意映卿卿如晤】意思如同“我妻见字如面”。
意映,作者妻子的名字。
卿卿,旧时夫对妻的爱称。
如睬,如同见而,旧时书信用语。
③【竟】完成。
④【彀】同“够”。
⑤【司马春衫】语出唐白居易《琵琶行》:“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
”这里比喻极度悲伤。
春衫,应为“青衫”。
⑥【太上之忘情】古人有“太上忘情”之说,意思是修养最高的人,忘了喜怒哀乐之情。
⑦【充】扩充。
⑧【与使】与其。
⑨【无宁】不如。
⑩【有身】有身孕。
⑪【寸管】指笔。
⑫【第】只是。
⑬【抑】还是。
⑭【骨化石】古代传说,有一男子外出未归,其妻天天登山远望,日久天长变成了一块石头。
后人称之为“望夫石”。
⑮【率性】任性。
⑯【依新】作者的儿子。
⑰【肖】像。
⑱【旁】靠近。
⑲【的的】实在,的确。
⑳【偶】婚配,嫁给。
㉑【巾】这封信写在一条白布方巾上,故云。
㉒【模拟】想象,揣摩。
㉓【一恸】大恸。
㉔【辛未】应是“辛亥”,即1911年。
㉕【念】俗同“廿”,二十。
㉖【四鼓】四更天。
㉗【诸母】各位伯母、叔母。
二、重点句子翻译:1、然遍地腥云,满街狼犬,称心快意,几家能彀?翻译:然而遍地血腥阴云,满街凶狼恶犬,有几家能称心满意呢?2、吾充吾爱汝之心,助天下人爱其所爱,所以敢先汝而死,不顾汝也。
翻译:我扩充我爱你的心情,帮助天下人爱他们爱的人,这是我勇敢地(在)你之前死却不顾及你的原因。
3、厅旁一室为吾与汝双栖之所翻译:厅旁有一间房,那是我和你共同居住的地方4、此吾所以敢率性就死不顾汝也!翻译:这是我敢于勇敢去死不顾及你的原因啊!5、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翻译:尊敬自己家的长辈(老人),从而推及到尊敬别人的长辈(老人);爱护自己的儿女,从而推及到爱护别人的儿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8.结合注释,找出文中所用的典故,并理解其 在文中的作用。
司马青衫,吾不能学太上忘情也
1)“司马青衫”
语出白居易《琵琶行》:“感我此言良久立, 却坐促弦弦转急。凄凄不似向前声,满座重闻 皆掩泣。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 诗中写白居易听琵琶女弹奏琵琶曲,深受乐曲 的感染,联想到自己被贬的不幸遭遇,十分感 伤,落下的泪水打湿了青布衫。
有人以保存国家元气劝 两广总督张鸣岐对林觉 民刀下留情,张鸣岐说: “此人面貌如玉,心肠 如铁,心地光明如雪, 也称得上奇男子……这 样的人才留给革命党,为 虎添翼,这还了得!”临 刑前谈笑自若,引颈就 义,年仅25岁。
这封信就是林觉民在 起义前三天(4月24日即农 历3月26日夜四更)以必死 的决心写给妻子陈意映的 一封绝笔信。字里行间, 既有对妻子至真至诚的纯 洁爱情,又有决意为国赴 难的爱国情怀,内容感人, 广为传诵。
项脊轩志
顾视无可置者
余既为此志 ④
瞻顾遗迹,如在昨日
则亦教其以父志为志
③ 所以敢先汝而死,不顾汝也 吾平生未尝以吾所志语汝
此吾所敢率性就死而不顾汝也
缦立远视,而望幸焉
时至轩中,从余问古事
当尽吾意为幸 ⑤
今日吾与汝幸双健
⑥ 吾至爱汝 吾爱汝至
汝幸而偶我,又何不幸生今日之中国
雷霆乍惊,宫车过也 大母过余曰 人往,从轩前过 ⑦ 过前后厅,又三1887——1911)
• 1900年,13岁,参加童子试,在考卷上题了“少年不望万 户侯”七个大字,扬长而去。
• 1901年,14岁,考入全闽大学堂,开始接受民主革命思想, 推崇自由平等学说。在城内锦巷七星君庙,作了《挽救垂 危之中国》的演讲,听讲者无不为之动容。全闽大学堂一 个学监也夹在人群之中,听后悄然感叹:“亡大清者,必 此辈也!”
①泪珠和笔墨齐下 ②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③当亦乐牺牲吾身与汝身之福利 ④汝幸而偶我 ⑤卒不忍独善其身 ⑥意洞手书 ⑦吾平生未尝以吾志语汝
6.翻译下列句子,注意句式特征
①谁知吾卒先汝而死 ②厅旁一室,为吾与汝双栖之所 ③吾与并肩携手 ④钟情如吾辈者,能忍之乎?
7.翻译下列句子
①吾充吾爱汝之心,助天下人爱其所爱,所以敢先汝 而死,不顾汝也。
②吾之意盖谓以汝之弱,必不能禁失吾之悲,吾先死 留苦与汝,无心不忍,故宁请汝先死,吾担悲也。
③第以今日事势观之,天灾可以死,盗贼可以死,奸 官污吏虐民可以死,吾辈处今日之中国,国中无地 无时不可以死,到那时使吾眼睁睁看汝死,或使汝 眼睁睁看吾死,吾能之乎?抑汝能之乎?
④今人又言心电感应有道,吾亦望其言是实,则吾之 死,吾灵尚依依旁汝也,汝不必以无侣悲。
• 1906年,19岁,自费去日本留学,专攻日语。
• 1907年,20岁,入庆应大学文科,攻读哲学,兼习英文、 德文。积极从事革命活动,并加入同盟会。加入同盟会, 尤善演讲,听者无不感动。
• 1911年,24岁,参与广州起义。4月27日,起义中受伤力尽 被俘。在提审大堂宣传革命道理。几天后,林觉民从容就 义。为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之一。
令人长号不自禁 ⑧
必不能禁失吾之悲 先母抚之甚厚 ⑨ 汝其善抚之,使其肖我 竟日不出门 ⑩ 不能竟书而欲搁笔
汝其勿悲! 汝其善抚之 其时时于梦中得我乎 ⑾ 助天下人爱其所爱 则亦教其以父志为志 吾亦望其言是实 独善其身
助天下人爱其所爱,所以敢先汝而死,不顾汝也 ⑿
吾爱汝至,所以为汝体者唯恐未尽
5.找出下列句中活用的词并解释
1、正字音
• 称心快意 chèn • 几家能彀 gòu • 必不能禁 jīn • 使之肖我 xiào • 依依旁汝也 bàng • 念六夜四鼓 niàn
2.找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
1)然遍地腥云,满街狼犬,称心快意,几家能彀? 2)则吾之死,吾灵尚依依旁汝也,汝不必以无侣
悲。 3)辛未三月念六夜四鼓,意洞手书。
4)“眼成穿” 是“望眼欲穿”的化用。语出杜甫《寄越
州贾司马六丈巴州严八使君两阁老五十韵》: “归好肠堪断,新愁眼欲穿。”意思是极目远 望,眼睛都快要破了,形容盼望非常急切。
与
林妻
觉 民
书
有比生命
更重要的 东西吗?
匈牙利诗人裴多菲诗: “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 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
提问:诗作表达的怎样一种思想感情?
被 誉 为 天 下 第 一 情 书
与 妻 书 又 名 绝 笔 书
背景介绍:
甲午战争以后,各帝国主义国家掀 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华民族已面临 着亡国灭种的现实威胁。为挽救民族危 亡,以孙中山先生为杰出代表的资产阶 级革命派登上了历史舞台。 1905年8月, 中国有史以来第一个资产阶级政党中国 同盟会成立。在同盟会的领导下,资产 阶级革命党人发动了一次又一次以推翻 腐朽的清朝封建统治,建立资产阶级共 和国为目的的武装起义,1911年4月爆发 的黄花岗起义就是其中的一次,这也是 一场战斗最激烈、对社会震动最大的一 次起义。
林觉民用“司马青衫”的典故,表达对“天 下人”不幸遭遇的深切同情。
2)“太上之忘情”
原作“圣人忘情”。语出《世说新语·伤 逝》:“王戌丧儿万子,山简往省之。王 悲不自胜。简曰:‘孩抱中物,何至于 此?’王曰:‘圣人忘情,最下不及情; 情之所钟,正在我辈’”。“圣人忘情”, 后世多作“太上忘情”,意思是“圣明的 人忘记了喜怒哀乐之情”。
林觉民说“吾不能学太上之忘情也”,意 在表达自己关心民众的痛苦,与人民的感 情息息相通。
3)“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 幼”
语出《孟子·梁惠王上》。作者用这个典故, 意在表示,自己要把爱妻子的感情推广到爱 “天下人”,为“天下人”的幸福,宁可牺牲 即自可己不的死一,切而。离散不相见,徒使两地眼成穿而 骨化石。
3.解释下列加线词的意思:
1)当亦乐牺牲吾身与汝身之福利。 2)钟情如我辈者,能忍之乎? 3)所未尽者尚有万千,汝可以模拟得之。
4.解释下列各字
余自束发读书轩中 或凭几学书 ① 吾今以此书与君永别矣 不能竟书而欲搁笔也 意洞手书
缦立远视,而望幸焉 壬戌之秋,七月既望 ② 西望夏口,东望武昌 望今后有远行 吾亦望其言是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