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小学语文六下《12只拣儿童多处行》word教案 (4)

合集下载

浙教版语文六年级下册《只拣儿童多处行》优秀教案

浙教版语文六年级下册《只拣儿童多处行》优秀教案

只拣儿童多处行【设计理念】语文教材中往往有一些简练而含义深刻、动人的句子,而这些句子(所谓的警句)都是课文的精华、重点。

如果我们抓住了这些警句,进行框架设计并且抓住它展开教学活动,就会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

【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6个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3、理解冰心奶奶为什么说“游人不解春何在,只拣儿童多处行”,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4、通过朗读、揣摩、讨论,联系具体内容体会文中一些重点语句的含义及写法的精妙。

5、在朗读、品味的基础上,感受春天的生机勃勃,感受儿童的朝气与活力,产生愉快的阅读体验,发现生活中的美,热爱生活中的美。

【重点难点】重点:通过朗读,联系具体内容去感悟文章字里行间洋溢的美。

难点:引导学生自主的阅读,形成个性化的阅读感受,感受春天的花儿和儿童是那么生机勃勃,那么令人快乐。

【教学准备】为了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需要将文中部分精彩段落制作成课件,以便在教学时及时地呈现。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能读通文中的生字新词,并进行快速记忆。

3、理清课文脉落,初识课文情感。

一、谈春,析诗,设悬念1、课前播放《春天在哪里》歌曲并出示春天的画面。

2、同学们,花红柳绿、草长莺飞,鸟唱蝶舞的春天已经来了,可春天要去哪儿找呢?(师生谈春交流)3、古时,有句诗是这样说的“儿童不解春何在,只拣游人多处行”。

你想读一读吗?(指名读,猜诗意。

交流:谁说说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师指点“解”是明白、知道的意思。

)4、著名儿童文学作家冰心奶奶在62岁寻春时却把这句诗反过来说:“游人不解春何在,只拣儿童多处行”,这又要怎么理解呢?(再次析句,设疑)二、板书课题,读中审题回来后冰心奶奶还写下了散文《只拣儿童多处行》(出示课题)1、读题质疑:看着、读着题目,你想知道什么?过渡:为什么“只拣儿童多处行”,就一定能找到春天呢?这节课我们就随着冰心奶奶的脚步,“只拣儿童多处行”,相信大家学完后,一定能找到答案。

《只拣儿童多处行》课文教案

《只拣儿童多处行》课文教案

《只拣儿童多处行》课文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学生能够运用课文中的词语和句型进行简单的交流。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讨论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教师引导学生通过课文内容,学会观察和描述生活中的美好事物。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感受课文中对儿童的关爱和呵护,培养学生的爱心和同情心。

学生能够理解课文中的道理,学会珍惜生活中的美好时光。

二、教学重点:1. 课文朗读与理解。

2. 词语和句型的运用。

三、教学难点:1. 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型的理解与运用。

2. 对课文内容情感态度的理解和把握。

四、教学准备:1. 课文文本。

2. 教学多媒体设备。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2. 朗读课文:学生自读课文,注意生字的正确读音。

教师辅导学生朗读课文,注意语气和节奏。

3. 理解课文: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讨论课文的大意和主题。

教师引导学生通过课文内容,学会观察和描述生活中的美好事物。

4. 词语和句型学习:教师挑选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型,进行讲解和示范。

学生跟读,模仿,进行实际运用。

5. 情感教育:教师引导学生理解课文中的情感态度,培养学生的爱心和同情心。

学生分享自己的感受和体会。

6. 课堂小结:学生表示本节课的收获和感悟。

7. 课后作业:学生回家后,和家长一起朗读课文,巩固学习内容。

学生写一篇关于课文内容的日记,锻炼写作能力。

六、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要对整个教学过程进行反思,思考教学方法的有效性,学生的学习状态,以及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

教师还要根据学生的反馈调整教学计划,以便更好地进行后续的教学。

七、评价建议:评价学生学习成果时,不仅要关注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还要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

可以通过学生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以及课后实践活动的参与度来进行综合评价。

八、教学拓展: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相关的课后实践活动,如组织学生去社区帮助儿童,或者开展关于儿童权益保护的公益活动,让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提升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实践能力。

《只拣儿童多处行》教案(通用5篇)

《只拣儿童多处行》教案(通用5篇)

《只拣儿童多处行》教案《只拣儿童多处行》教案(通用5篇)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时常需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案是怎么写的吗?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只拣儿童多处行》教案(通用5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只拣儿童多处行》教案篇1教学要求: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绿线中的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联系课文内容,理解“儿童不解春何在”这句诗的意思。

4、通过朗读训练,感受到春天的花儿和儿童是那么生机勃勃,令人快乐。

教学重点:理解“儿童不解春何在”的意思,理解诗句内容。

教学难点:感受春天的花儿和儿童是那么生机勃勃,那么令人快乐。

教具准备:光盘、挂图教学时间:三课时教学流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揭示课题,简介作者1、出示春景图:谈话:每年春天,我们都要去春游。

谁能给大家描绘一下春游时的情景?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关于春天的文章。

2、板书课题:22只拣儿童多处行3、简介作者:冰心,原名谢婉莹现代著名作家,儿童文学作家,她的作品大多书写童心的纯真和母爱的深挚,情真意切。

4、读题质疑:题目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要“只拣儿童多处行”呢?请同学们带着问题读课文。

二、学生自主学习课文,学习生字新词1、明确自学要求:借助汉语拼音读准生字字音,读顺句子,圈出不理解的词语。

2、学习生字。

指名读词语3、学生质疑。

联系上下文理解:座无隙地忸怩烂漫理解:成千盈百儿童不解春何在使出浑身解数三、再读课文,理清脉络1、指名分段读文,思考:作者的游览路线是怎样的?画出表述作者行踪的词语。

2、交流画出的词语。

颐和园门知春亭畔湖边玉澜堂3、安作者游览路线,给课文分段,概括段意。

第一段(1-2):我们迎着儿童的涌流,挤进颐和园去赏春。

第二段(3-4):我们在知春亭畔和湖边看到许多儿童在热热闹闹地赶春。

第三段(5-8):我们在玉澜堂的院子里,与孩子们共赏开得正旺的海棠花。

《只拣儿童多处行》教学设计

《只拣儿童多处行》教学设计

《只拣儿童多处行》教学设计《只拣儿童多处行》教学设计1一、教材简析《只拣儿童多处行》是苏教版第十册第五单元的第二篇__,这是冰心写的一篇文质兼美的散文。

“给世界爱和美”,这是冰心老人为“冰心奖”所作的题词,其实这正是冰心老人一生的真实写照。

《只拣儿童多处行》全文字里行间饱含了她对真爱和美的追求。

这篇__以欢快的笔调描写了生机勃勃的“赶春”的儿童和春天里充满旺盛生命力的花儿,流露出作者对儿童的喜爱,对未来的美好希望,这篇散文宛如一首诗,一首吟诵蓬勃向上的生命力的诗歌;宛如一幅画,泼洒生机和快乐的油彩画;宛如一首歌,歌唱着鲜花与少年,歌唱着爱的主旋律,全文读来令人十分欢畅!这一单元的三篇__,都紧紧围绕一个共同的主题,即:感受童心、感受儿童的世界、感受儿童的智慧。

联系具体的语言文字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一定的情感熏陶,这应该是这一单元的训练重点。

二、教学目标根据课程标准和苏教版这一类__的特点,结合我班学生的具体认知水平,我拟定了如下教学目标。

基础性的目标:1、学会本课8个生字,6个只识不写,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背诵第五至第九自然段。

创新性的目标:1、通过朗读、揣摩、讨论,联系具体内容体会文中一些重点语句的含义及写法的精妙。

2、在朗读、品味的基础上,感受春天的生机勃勃,感受儿童的朝气与活力,产生愉快的阅读体验,发现生活中的美,热爱生活中的美。

三、教学重、难点重点:通过朗读,联系具体内容去感悟__字里行间洋溢的爱与美难点:引导学生自主的阅读,能及时、到位的点拨、引导学生在与文本对话中的生成,让学生形成个性化的阅读感受。

四、教学准备为了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需要将文中部分精彩段落制作成课件,以便在教学时及时地呈现。

五、教法与学法“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根据本课特点及本班学生的特点,遵循“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的教学理念,在具体实施时,我想主要抓这样几个词语:1、疑问。

浙教义务版六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只拣儿童多处行

浙教义务版六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只拣儿童多处行

浙教义务版六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 只拣儿童多处行一、教学目标1.了解课文主题,明确教学目标。

2.理解课文中的关键词汇和句子,提高语文的听、说、读、写能力。

3.掌握课文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

4.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 1. 掌握课文阅读技巧,理解课文主题。

2. 通过课文学习,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难点: 1. 培养学生主动思考的习惯,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

2. 增强学生的阅读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三、教学准备1.教具准备:–课本《浙教义务版六年级语文下册》–课件或黑板、白板、彩色粉笔等教具2.学具准备:–学生课本和练习册–学生纸笔和书写工具四、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新课1.教师出示课件或在黑板上写下标题“只拣儿童多处行”,让学生猜测课文的主题。

2.引导学生围绕“儿童”这个关键词,思考儿童的行为特点和生活习惯。

第二步:核心阅读1.学生跟读课文,教师指导学生正确发音,加强语感。

2.逐段解读课文,重点解释生词、短语和句子,确保学生理解。

3.教师提问学生,引导学生思考课文中的问题,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

第三步:拓展阅读1.学生自主阅读课文,在课本上标记不懂的生词和句子。

2.学生分组进行小组讨论,讨论课文中的问题,互相交流和思考。

第四步:语言运用1.学生根据课文内容,编写一篇与儿童相关的短文。

2.学生互相交流和朗读自己编写的短文,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

五、课堂小结1.对学生进行课堂小结,总结教学内容。

2.引导学生思考课堂所学,总结语文学习的方法和技巧。

六、课后作业1.要求学生在家阅读课本,做好课后练习。

2.要求学生写一篇有关儿童的文章,展示自己的思考和创造能力。

七、板书设计浙教义务版六年级语文下册教学目标:1. 了解课文主题,明确教学目标。

2. 理解课文中的关键词汇和句子,提高语文的听、说、读、写能力。

3. 掌握课文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

只拣儿童多处行教案

只拣儿童多处行教案

只拣儿童多处行教案教案主题:儿童多处行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儿童多处行的重要性和好处,掌握正确的多处行方法。

2.技能目标:能够正确规划儿童多处行的路线,并能在实践中灵活运用多处行的方法。

3.情感目标:培养儿童对多处行的积极态度,锻炼孩子的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1.了解儿童多处行的重要性和好处。

2.掌握正确的多处行方法。

三、教学难点:1.培养儿童的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在实践中灵活运用多处行的方法。

四、教学准备:1.多处行的实践案例材料。

2.室内外图纸、地图和区域划分的方案。

3.录音设备和音频材料。

1.导入(5分钟)通过故事、图片等形式,向学生介绍多处行的概念,引发学生对多处行的好奇心。

2.感知(1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多种不同的实践案例,让学生了解多处行的重要性和好处。

同时,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多处行对儿童成长发展有益。

3.认知(2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分组进行课堂小组讨论,探讨多处行的方法和技巧。

每个小组汇报讨论结果,教师进行点评和总结。

4.实践(30分钟)教师给出一些常见场景,如购物中心、博物馆、公园等,要求学生利用室内外图纸、地图和区域划分的方案,规划一次多处行的路线。

学生分组进行实践任务,并通过录音设备记录实践过程。

5.分享(15分钟)学生小组代表分享实践任务的结果和感受,教师给予评价和指导。

通过分享,学生可以互相学习和交流多处行的经验,以及如何灵活运用多处行的方法。

6.总结(5分钟)教师对本堂课内容进行总结和归纳,强调多处行的重要性和好处,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积极运用多处行的方法。

1.鼓励学生在家庭生活中尝试多处行的方法,如选择不同的交通工具、规划行程等。

2.组织实地考察,带领学生实践多处行的方法。

七、教学评价:1.观察学生在讨论和实践中的参与程度和表现,给予及时的肯定和指导。

2.对学生实践任务的录音进行听评,评价学生是否正确规划了多处行的路线,并能在实践中灵活运用多处行的方法。

只拣儿童多处行教学设计【优秀6篇】

只拣儿童多处行教学设计【优秀6篇】

作为一名老师,可能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借助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那要怎么写好教案呢?白话文为大家精心整理了只拣儿童多处行教学设计【优秀6篇】,希望可以启发、帮助到大家。

只拣儿童多处行教学设计篇一教学目标:1、理解冰心奶奶为什么说“游人不解春何在,只拣儿童多处行”,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3、认识7个生字,会写9个字,要求掌握“匣子、大概、匆匆、海棠、树梢、旺盛、聚精会神”等词语。

教学重点:理解冰心奶奶为什么说“游人不解春何在,只拣儿童多处行”,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感受春天的花儿和儿童是那么生机勃勃,那么令人快乐。

教学准备:1、让学生预习课文,搜集颐和园的资料和自己春游的照片。

2、教师准备与课文内容相关的资料,如作者简介,颐和园的图片、音像等。

3、制作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3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创设情境,感受春天1、播放mtv歌曲《春天在哪里》(配春天的画面)2、让学生说一说对春天的感受。

3、过渡:春天是万物复苏的季节,春天是生机勃勃的季节,春天是草长莺飞的季节。

看来,同学们都喜爱春天,春天来了,你们想到哪里去寻找春天呢?(学生自由发言)二、介绍作者,揭示课题1、我国有一位著名的作家叫冰心,她也寻找过春天,你们了解冰心吗?出示冰心的图片,并介绍:冰心(1900年10月5日-1999年2月),原名谢婉莹。

祖籍福建长乐,生于福州。

现代小说家、散文家、诗人。

童年在山东烟台度过。

1913年全家迁至北京。

五四运动爆发,她受到很大影响,从1919年9月起,以冰心为笔名写了许多问题小说,如《两个家庭》、《斯人独憔悴》、《秋风秋雨愁杀人》、《去国》等,在社会上引起了较为强烈的反响。

1921年加入文学研究会,这时作品多围绕着母爱、童心和自然美描述“爱的哲学”,代表作有《超人》、《烦闷》等。

1920年开始,受泰戈尔《飞鸟集》的影响,又写出了短诗集《繁星》和《春水》,为文坛瞩目。

《只拣儿童多处行》教学教案

《只拣儿童多处行》教学教案

《只拣儿童多处行》教学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并理解《只拣儿童多处行》这首古文诗的内容和思想。

2.能够熟读《只拣儿童多处行》这首古文诗,并且感受其中的诗意之美。

3.提高学生的翻译能力,能够将古文诗的内容翻译成现代汉语。

教学重点:1.使学生掌握并理解《只拣儿童多处行》这首古文诗的内容和思想。

2.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使其能够顺畅地读出整首古文诗。

3.提高学生的翻译能力,使其能够准确地将古文诗的内容翻译成现代汉语。

教学准备:1.课件或手写板书,展示古文诗的文字内容。

2.诗歌朗读示范录音或视频。

3.课堂练习题及答案。

4.学习笔记和复习笔记。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师生互动:通过展示几幅与诗歌内容相关的图片,引发学生对诗歌主题的思考,让学生猜测这首古文诗的主题是什么。

2.回顾古文诗的特点:学生回忆一下上一节课学过的古文诗的特点,比如拗句、双句、夹句等。

二、新课呈现(10分钟)1.展示古文诗《只拣儿童多处行》的文字内容,让学生阅读,并提问学生是否能理解其中的意思。

2.朗读示范:播放古文诗的朗读示范录音或视频,让学生跟读,同时向学生介绍古文诗的韵律和节奏。

三、理解诗意(20分钟)1.合作探究:学生分组,小组内讨论古文诗所表达的思想,尝试解释古文诗的意义,并用现代语言进行诠释。

2.分组分享:请几个小组分享他们的解读和诠释,让其他学生进行补充和评论。

3.教师点评:引导学生从儿童的角度思考此诗的思想内涵,分享自己对此诗的理解和感受。

四、熟读诵读(10分钟)1.教师示范朗读全诗,要求学生模仿教师的语音、语调和节奏进行跟读。

2.学生独立朗读:让学生独立朗读全诗,既可以选择自由朗读,也可以安排学生轮流朗读每一句。

五、翻译练习(20分钟)1.练习翻译:将古文诗的每一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学生可以自己尝试翻译,老师可以提供适当的帮助。

2.对比校对:学生可以将自己的翻译和他人的翻译进行比较和校对,找出不足之处并进行改进。

六、课堂练习(15分钟)1.教师出示一些与诗歌内容相关的问题,要求学生回答,检验学生的理解能力。

六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只拣儿童多处行》第一课时

六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只拣儿童多处行》第一课时

六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只拣儿童多处行》第一课时一、教材简析《只拣儿童多处行》是浙教版第十一册第四单元的文章,这是冰心写的一篇文质兼美的散文。

“给世界爱和美”,这是冰心老人为“冰心奖”所作的题词,其实这正是冰心老人一生的真实写照。

《只拣儿童多处行》全文字里行间饱含了她对真爱和美的追求。

这篇文章以欢快的笔调描写了生机勃勃的“赶春”的儿童和春天里充满旺盛生命力的花儿,流露出作者对儿童的喜爱,对未来的美好希望,这篇散文宛如一首诗,一首吟诵蓬勃向上的生命力的诗歌;宛如一幅画,泼洒生机和快乐的油彩画;宛如一首歌,歌唱着鲜花与少年,歌唱着爱的主旋律,全文读来令人十分欢畅!二、教学过程下面我就来介绍一下本课的教学过程,我打算分四步来实施:(一)激趣导入、(二)初读感知、(三)精读感悟、(四)拓展延伸(一)激趣导入1、课始,直接出示“儿童不知春何在,只拣游人多处行。

”这句诗,学生自由朗读,然后指名读,指导学生读准读好。

接下来引导学生理解诗句的意思。

2、紧接着简介冰心,板书课题:只拣儿童多处行指导学生朗读课题,引导学生质疑(二)初读感知在初读感知这部分,我打算这样去实施:首先是解决字词,在是理通课文,了解课文的脉络。

(三)精读感悟在学生读通读顺文章的基础上,细细品味文章。

在这一部分我打算围绕两个问题来展开:1、文中哪些地方体现了颐和园儿童多?2、冰心奶奶为什么只拣儿童多处行?1、围绕第一个问题“文中哪些句子写了儿童多?把这些句子画下来。

”找好后,进行交流,展开讨论。

第一自然段主要是从两个比喻句引导学生明白儿童的多和活力。

第三自然段了解写儿童多后,还要知道是利用了总分的写法。

(四)拓展延伸这时,教师进行适当的小结,让学生从整体上对文章有个深层次的回顾:因为儿童多处春光灿烂,因为儿童充满朝气,更因为冰心奶奶充满了爱心,所以冰心奶奶只拣儿童多处行。

出示冰心曾说过的一句话:世界上最大的是儿童,除了宇宙之外还是儿童。

让学生明白,冰心对儿童充满爱心,同样她也爱她的母亲,爱星星,爱大海,爱一切美好的事物。

《只拣儿童多处行》教案【优秀6篇】

《只拣儿童多处行》教案【优秀6篇】

《只拣儿童多处行》教案【优秀6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计划报告、合同协议、心得体会、演讲致辞、条据文书、策划方案、规章制度、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plan reports, contract agreements, insights, speeches, policy documents, planning plans, rules and regulations, teaching materials, complete essay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ould like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只拣儿童多处行》教案【优秀6篇】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只拣儿童多处行》优秀教学设计

《只拣儿童多处行》优秀教学设计

《只拣儿童多处行》优秀教学设计《只拣儿童多处行》优秀教学设计(通用5篇)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

我们该怎么去写教学设计呢?下面是店铺精心整理的《只拣儿童多处行》优秀教学设计(通用5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只拣儿童多处行》优秀教学设计篇1一、创设情境,导入课文1.教师导语:我们一起来听一首歌《春天在哪里》,听后感觉怎样?这首欢快的曲子描绘了明媚的春天,你知道春天在哪里吗?那么我们怎么才能很快地找到美丽的春天呢?书上有一句最能反映出来,请同学们快速地浏览课文。

2.出示“记住只拣儿童多处行,是永远不会找不到春天的!”(指着板书,板书:春天)换句话,怎么说?(意思不变)二、自读自悟,深入探究1.为什么“只拣儿童多处行”,就能找到春天呢?带着问题,轻声朗读课文。

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2.检查生字:(1)出示“拣颐嚷躯倚棠畅”(2)自己读(3)你已学过会哪个字,怎么学会的。

(4)把不认识的再读一读。

3.初步了解:为什么只拣儿童多处行,就能找到春天?4.小结:儿童多的地方,花也多(出示投影)花儿和儿童都有着什么特点?快速默读课文,学生说,老师板书:旺盛的生命力?5.文中从哪里可以看出花有着旺盛的生命力?自由读课文,边读边思、讨论。

出示小黑板:“走进玉澜堂的院落里,眼睛突然一亮……喷花的飞泉。

”(1)、自己读这段话,你是怎么体会到“旺盛”的?(2)、这里用“喷花的飞泉”比喻什么?这使你觉得怎样?如果不用比喻部分好不好?为什么?(3)、你能读出花旺盛的样子吗?a练读b指明读评议c听录音,想象画面(闭眼)你仿佛看到什么?讨论d齐读(4)、这么旺盛的繁花在阳光下像喷花的飞泉,会是怎样的美景呢?看投影想象,说话。

6.指导背诵,填空反馈。

“走进玉澜堂的院落里,眼睛突然一亮,那几棵大海棠树,开满了花,这繁花开得从树枝开到树梢,不留一点儿空隙,阳光下就象几座喷花的飞泉。

《只拣儿童多处行》课文教案

《只拣儿童多处行》课文教案

《只拣儿童多处行》课文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学习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课文中所描绘的儿童生活场景,体会作者对儿童的喜爱之情。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朗读、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2)运用想象、联想等方法,让学生感受儿童生活的快乐。

(3)学会通过细节描写来表现人物情感和性格特点。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生活、乐观向上的态度。

(2)教育学生珍惜童年时光,努力学习,健康成长。

二、教学重点1. 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 学习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

3. 感受课文中所描绘的儿童生活场景,体会作者对儿童的喜爱之情。

三、教学难点1. 学会通过细节描写来表现人物情感和性格特点。

2. 培养学生热爱生活、乐观向上的态度。

四、教学准备1. 课文原文。

2. 生字词卡片。

3. 多媒体教学设备。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带领学生齐读课文题目《只拣儿童多处行》。

(2)引导学生思考:你们认为儿童生活是怎样的?2. 朗读课文(1)教师指导学生正确朗读课文,注意语气、节奏的把握。

(2)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体会课文中所描绘的儿童生活场景。

3. 学习生字词(1)教师出示生字词卡片,引导学生朗读、记忆。

(2)学生组内讨论,运用生字词造句。

4. 理解课文(1)教师提问:课文讲述了哪些儿童生活场景?(2)学生回答,教师点评并总结。

5. 感受作者情感(1)教师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有哪些细节描写表现了作者对儿童的喜爱之情?(2)学生讨论,分享自己的感受。

6. 小结与拓展(1)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热爱生活、乐观向上的态度。

(2)学生展示课后作业,以手抄报、绘画等形式表现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

六、教学策略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课文内容,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2. 运用情景教学法,让学生通过角色扮演、口语表达等方式,深入体验课文中所描绘的儿童生活。

《只拣儿童多处行》教案

《只拣儿童多处行》教案

一、教案基本信息教案名称:《只拣儿童多处行》精品教案学科领域:语文年级:五年级课时:2课时编写日期:2024年9月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学习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课文中所描述的儿童多处行的场景,体会其中的快乐氛围。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方式,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2)运用图片、视频等资源,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课文内容。

(3)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课文中所表现的儿童多处行的快乐,树立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2)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增强环保意识。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习生字词,提高语文素养。

(3)感受课文中所表现的儿童多处行的快乐氛围。

2. 教学难点:(1)生字词的学习与运用。

(2)对课文中所描述场景的理解和想象。

四、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等资源,创设生动的场景,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课文内容。

2. 朗读教学法:引导学生正确朗读课文,培养语感。

3. 合作学习法:分组讨论,提高学生的合作与交流能力。

五、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1)教师播放课件,展示课文中所描述的儿童多处行的场景。

(2)引导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初步感知大意。

2. 学习生字词(1)教师出示生字词,引导学生朗读并记忆。

(2)学生分组讨论,交流生字词的学习方法。

(3)教师选取重点生字词进行讲解,引导学生学会运用。

3. 理解课文内容(1)教师提问,引导学生思考课文中所描述的儿童多处行的意义。

(2)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看法。

4. 朗读练习(1)教师指导学生正确朗读课文,注意语气、节奏的把握。

(2)学生分组朗读,相互评价、借鉴。

(3)教师选取优秀朗读进行展示,给予表扬。

5. 课后作业(1)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2)以“我眼中的儿童多处行”为主题,进行绘画或写作创作。

只拣儿童多处行课文教案

只拣儿童多处行课文教案

只拣儿童多处行课文教案教案标题:只拣儿童多处行课文教案教学目标:1.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并运用课文中的词汇、句型和语法知识。

2. 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培养学生对于文学作品的欣赏和理解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和表达能力,通过讨论和写作活动,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教学重点:1. 理解并运用课文中的词汇、句型和语法知识。

2. 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和表达能力。

教学准备:1. 多媒体设备2. 学生课本和练习册3. 教学素材:《只拣儿童多处行》课文、相关练习题、词汇表等教学过程:引入:1. 利用多媒体设备播放一段与课文主题相关的视频或图片,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注意力。

2. 引导学生讨论与课文主题相关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思考和想象力。

阅读理解:1. 学生独立阅读《只拣儿童多处行》课文,并回答相关的阅读理解问题。

2.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各自的理解和答案,并进行整体讨论,确保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准确。

词汇与语法:1. 教师引导学生查找课文中的生词,并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这些词汇。

2. 教师针对课文中的重点句型和语法知识进行讲解和练习,确保学生能够正确运用。

创作活动:1. 学生根据课文内容,进行小组或个人创作活动,可以是续写故事、写作文、设计插图等形式。

2. 学生展示并分享自己的创作成果,鼓励互相欣赏和交流。

巩固与评价:1. 教师出示相关的练习题,让学生进行课后巩固练习。

2. 教师对学生的创作作品进行评价和反馈,鼓励学生继续努力并提供改进建议。

拓展活动:1. 教师提供相关的拓展阅读材料,让学生进一步了解相关主题。

2.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或小剧场表演,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体验。

教学反思:1. 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和表现,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和方法,确保教学效果。

2. 教师及时收集学生的反馈和意见,不断改进教学内容和方式。

以上是一个针对《只拣儿童多处行》课文的教案建议和指导,根据具体教学实际情况,可以适当调整和补充教案内容。

《只拣儿童多处行》课文教案

《只拣儿童多处行》课文教案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学习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课文中所描述的儿童多处行的场景。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2)运用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源,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3)开展角色扮演活动,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儿童的关爱和尊重。

(2)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积极向上的态度。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学习生字词。

难点:课文中描述的儿童多处行的场景的理解和描述。

三、教学准备:1. 课文原文及配套练习册。

2. 多媒体教学设备。

3. 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利用图片或视频资源,引导学生关注儿童多处行的场景。

(2)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对儿童多处行的看法和经历。

2. 朗读课文:(1)学生自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读音和词义。

(2)教师辅导学生朗读课文,纠正发音错误。

3. 学习生字词:(1)学生自学生字词,组内交流。

(2)教师选取重点生字词进行讲解和示范。

4. 理解课文:(1)学生讲述课文大意,教师给予指导。

(2)学生讨论课文中所描述的儿童多处行的场景,分享自己的感受。

5. 拓展活动:(1)开展角色扮演活动,学生分组扮演课文中的角色。

(2)学生展示角色扮演成果,教师给予评价。

五、作业布置:1. 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2. 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描述一次儿童多处行的场景,并与同学分享。

3. 思考课文中传递的价值观,写一篇短文阐述自己的理解。

六、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性,参与讨论和活动的程度。

2. 朗读和表达能力:评估学生在朗读课文和角色扮演活动中的发音准确性、表达流畅性。

七、教学反思:1. 教学方法的有效性:反思所采用的教学方法是否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

2. 学生反馈:收集学生的反馈意见,了解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困惑和需求。

《只拣儿童多处行》教案

《只拣儿童多处行》教案

一、教案基本信息《只拣儿童多处行》教案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对象:一年级教学目标:1.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课文中儿童的天真活泼、热爱生活的情感。

3. 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4. 了解课文中所描绘的儿童活动场景,感受童年的快乐。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课文中儿童的天真活泼、热爱生活的情感。

难点:1. 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2. 理解课文中所描绘的儿童活动场景,感受童年的快乐。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1 教师出示课文《只拣儿童多处行》,引导学生读题。

1.2 学生自由发言,谈谈对儿童的理解。

2. 学习课文2.1 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课文,让学生感受课文中儿童的天真活泼、热爱生活的情感。

2.2 学生自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读音。

2.3 教师讲解生字词,让学生理解并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 理解课文内容3.1 教师提问,引导学生思考课文中所描绘的儿童活动场景。

3.2 学生讨论,回答问题,感受童年的快乐。

4. 巩固练习4.1 教师出示练习题,检验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4.2 学生作答,教师点评。

5. 总结拓展5.1 教师引导学生谈谈自己对童年的回忆。

5.2 学生分享,感受童年的美好。

四、课后作业1. 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2. 家长协助孩子用课文中的生字词造句。

五、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看是否达到教学目标,学生是否掌握了课文内容,以及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等方面进行总结,为下一步的教学做好准备。

六、教学评价教学评价分为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两部分。

6.1 过程性评价: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观察学生的学习态度、讨论参与度、作业完成情况等方面进行评价,了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进步和问题,及时进行教学调整。

6.2 终结性评价:教师在课后通过课后作业、小测验等方式对学生进行终结性评价,以检验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只拣儿童多处行教案

只拣儿童多处行教案

只拣儿童多处行教案一、教案背景介绍“只拣儿童多处行”是一种小学数学教学方法,它是对传统教学方法的一种改进。

传统教学方法通常是老师站在讲台上,讲解知识点,并让学生做一些练习题。

而“只拣儿童多处行”的教学方法则是让学生在学习中发现问题并积极思考解决方法,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思维能力。

二、教案设计思路2.1 知识点本次教学的主要知识点是:加减法的应用。

2.2 教学目标通过本次教学,学生应该能够:1.熟练掌握加减法的基本算法;2.能够理解加减法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3.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4.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2.3 教学方法本次教学采用“只拣儿童多处行”教学方法,让学生在学习中积极思考,发现问题并探索解决方法,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素质。

2.4 教学过程2.4.1 导入环节让学生观看一个小视频,介绍加减法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引起学生的兴趣。

2.4.2 学习环节老师给学生分发资料,让学生自己独立阅读资料,并尝试着解决其中的问题,通过提出问题,讨论问题,学生可以自主地发现不足和提高,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2.4.3 活动环节老师现场设置以下两个情景:1.多个学生站在一起,问另外一个学生的年龄,学生可以通过加减法计算出另外一个学生的年龄;2.在教室里放置多个物品并随机编号,每个学生可以计算出自己学号代表的物品是什么。

以上两个情景让学生应用所学的加减法,同时增强学生的团队精神和交际能力。

2.4.4 总结环节在让学生回答最后一个问题时,把问题分析清楚后总结本次学习的内容,回答问题后会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所学知识,更好地掌握所学技能。

2.5 教学评价本次教学的评价主要看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和能够应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实施本次教学适用于小学数学,班级人数不宜太多,建议在20人以内时效果更佳。

教学过程较长,不宜安排在学期最后一个月内。

四、教学心得“只拣儿童多处行”教学法的最大特征就是激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究能力,提高自主学习和自主创新的能力。

浙教义务版六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只拣儿童多处行

浙教义务版六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只拣儿童多处行

浙教义务版六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只拣儿童多处行教学目标1.能分辨第1、3、5自然段中作者的见闻和联想,体会联想的作用。

2.学会“颐” “匣” “纽” “旺” “肢”5个生字,理解“成千盈百” “座无隙地”等13个词语的意思。

3.领会这篇课文的中心思想,珍惜美好春光,珍惜少年时代,努力学习和锻炼身体。

重点与难点重点:分辨课文第1、3、5自然段中作者的见闻和联想,体会联想的作用。

难点:领会课文的中心思想。

教学准备:录音、灯片。

教学时间:3课时。

第1课时(一)教学目标1.自学生字新词。

2.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二)教学过程1.揭示课题。

2.初读课文。

(1)听录音,思考:课文按什么顺序写的?(2)讨论:按地点的转换来写。

①找出课文中表示地点转换的词。

(路过颐和园,知春亭畔,玉澜堂。

)②给课文分段。

(3)自读课文,通过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学生字新词。

3.检查自学情况。

(1)正确书写带点的字。

颐和园:左边不是“巨”,“ ”有7笔,书空。

(2)读准带点的字。

魔术匣(xiá)子。

(3)理解词语,先解释带点的字。

成千盈百:盈,超出。

形容极多。

座无隙地:隙,空隙,空闲。

全坐满了,没有一点空的地方。

4.布置作业。

(1)完成作业本第1、2题。

(2)朗读课文。

第2课时(一)教学目标深入学习第1、2、3段,分辨事物和联想。

(二)教学过程1.学习课文第一段。

(1)听录音。

(2)分辨第一自然段中哪些是作者的见闻?哪些是作者的联想?用“ ”划出联想,用“ ——”标出见闻。

全班讨论、交流。

(3)自由读课文,划出你最喜欢的一个句子。

交流,说说理由,品读,体会。

(特别是第一自然段的最后一句,想象奇特,使人惊叹不已。

)(4)理解两句诗的意思:①儿童不解春何在,只拣游人多处行。

②游人不解春何在,只拣儿童多处行。

先解释:“解” “何在” “拣”的意思,再说说自己对两句诗的理解。

2.学习课文第二段。

(1)自读第3自然段,找出作者联想的句子。

【K12学习】只拣儿童多处行教学设计

【K12学习】只拣儿童多处行教学设计

只拣儿童多处行教学设计第一篇:《只拣儿童多处行》教学设计《只拣儿童多处行》教学设计教学理念:引导学生针对学习内容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能发现文中的精彩之处,借助课文回答问题。

指导学生朗读,通过朗读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感悟语言特色,积累语言,培养语感,提高语文素养。

教材分析:这是一篇文质兼美的散文,写了冰心奶奶在颐和园所碰到的春游的儿童,表现了儿童的生机勃勃、活泼欢快的情态,表达了冰心奶奶对我们少年儿童的喜爱以及所寄托的希望。

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5至9自然段。

2、学会本课的8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联系课文内容,理解“儿童不解春何在”这句诗的意思;体会比喻句的含义以及好处。

4、感悟课文的语言,感受冰心奶奶对充满活力的少年儿童的喜爱以及所寄托的希望。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能正确认读书后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的意思。

3.有感情地朗读1—4小节,感受到儿童的勃勃生机。

教学重点:读通课文,感受儿童的生机勃勃。

教学准备:音乐《春天在哪里》《让我们荡起双桨》、幻灯投影教学过程:一、背古诗,设悬念1、播放《春天在哪里》2、同学们,花红柳绿、草长莺飞,鸟唱蝶舞的春天已经来了,大家能不能想一想,古往今来,有哪些诗句热情赞美了生机盎然的春天?3、学生背古诗交流。

4、如果来到一个地方春游,你会到哪些地方去找春天?5、、古代一位诗人写道:“儿童不解春何在,只拣游人多处行。

”指名读。

交流:谁说说这句诗是什么意思?师指点“解”是明白、知道的意思。

“拣”指挑选6、有一位有名的作家把这句诗反过来说:“游人不解春何在,只拣儿童多处行”,这又是什么意思呢?指名说意思。

“拣”是挑选的意思。

读题质疑:读了题目,你想知道什么?师过渡:为什么“只拣儿童多处行”,就一定能找到春天呢?今天,我们就来具体学习第17课:只拣儿童多处行,相信大家学完后,一定能找到答案。

二、读课文,解疑问,理脉络1、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边读边划出生字,做到读准生字、读通句子。

只拣儿童多处行的优秀教案设计

只拣儿童多处行的优秀教案设计

只拣儿童多处行的优秀教案设计只拣儿童多处行的优秀教案设计教学要求: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子,绿线中的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联系课文内容,理解“儿童不解春何在”这句诗的意思。

4、通过朗读训练,感受到春天的花儿和儿童是那么生机勃勃,令人快乐。

教学重点:理解“儿童不解春何在”的意思,理解诗句内容。

教学难点:感受春天的花儿和儿童是那么生机勃勃,那么令人快乐。

教具准备:光盘、挂图教学时间:二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揭示课题。

1、同学们,刚刚我们聊到儿童的话题,古时候,也有两句关于儿童的诗。

2、出示:儿童不解春何在,只拣儿童多处行(1)读读吧(2)有一个生字(出示拣)谁来读→知道它是什么意思吗?(3)那这两句诗的意思谁知道?3、可是,冰心奶奶却不这样认为。

(出示后两句)(1)齐读(2)这又是什么意思呢?(3)读了冰心奶奶的话,似乎还隐藏了一个问题哦!怎么问?(4)小结:提的好!也可以说,只拣儿童多处行,为什么就能找到春天了?(5)板书:只拣儿童多处行?(6)这也是我们今天这节课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

二、初读1、.听说,同学们课文都读过了,检查一下。

2、出示部分词语成千盈百闹嚷嚷飞涌坐无隙地叽叽呱呱撞个满怀(1)自己读读吧(2)第2个词读得很准。

单独一个字,读(rǎng)连起来读“闹嚷嚷(rāng)”全班读。

(3)读完这些词语,你们看,都是写什么的呢?(儿童很多)(4)不错!课文中描写“儿童多”的地方还真不少?第1节就是3、出示第1节(1)自己读读吧(2)谁来读(3)不错,知道成千盈百是什么意思吗?(4)是呀,这么多的孩子,他们是多们快乐!谁再来读。

(5)你们知道,小天使是什么样子的吗?(6)同学们,在冰心奶奶的眼里。

儿童就像“一群接着一群的小天使。

”他们“美丽、可爱、善良”谁再来读。

(7)读得太好了,板书:小天使(8)其实,儿童多得地方,课文后面还有。

谁接着往下读(读至第3节)4、出示第3节(1)自己读读吧!(2)这段话中“儿童多”这层意思不难领会,难的是这样一句话。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只拣儿童多处行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联系课文内容,理解“儿童不解春何在”这句诗的意思。

4.通过朗读训练,感受到春天的花儿和儿童是那么生机勃勃,令人快乐。

教学重点:
理解“儿童不解春何在”的意思,理解诗句内容。

教学难点:
感受春天的花儿和儿童是那么生机勃勃,那么令人快乐。

教具准备:
光盘、挂图
教学时间:
三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揭示课题,简介作者
1.出示春景图:谈话:每年春天,我们都要去春游。

谁能给大家描绘一下春游时的情景?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关于春天的文章。

2.板书课题:只拣儿童多处行
3.简介作者:冰心,原名谢婉莹,现代著名作家、儿童文学作家,她的作品大多书写童心的纯真和母爱的深挚,情真意切。

4.读题质疑:题目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要“只拣儿童多处行”呢?请同学们带着问题读课文。

二、自学课文,学习生字新词
1.明确要求:借助汉语拼音读准生字字音,读顺句子,圈出不理解的词语。

2.学习生字。

指名读词语
3.学生质疑。

联系上下文理解:座无隙地忸怩烂漫
查字典理解:成千盈百儿童不解春何在使出浑身解数
三、再读课文,理清脉络
1.指名分段读文,思考:作者的游览路线是怎样的?画出表述作者行踪的词语。

2.交流画出的词语。

颐和园门知春亭畔湖边玉澜堂
3.安作者游览路线,给课文分段,概括段意。

第一段(1-2):我们迎着儿童的涌流,挤进颐和园去赏春。

第二段(3-4):我们在知春亭畔和湖边看到许多儿童在热热闹闹地赶春。

第三段(5-8):我们在玉澜堂的院子里,与孩子们共赏开得正旺的海棠花。

第四段(9-):我的感想,告诉人们春游时,“只拣儿童多处行”,是永远不会找不到春天的。

4.练习有感情朗读。

四、课堂练习
1.写字指导。

2.学生描红,临写。

3.抄写词语。

第二课时
一、过渡导入
1.提问:“儿童不解春何在,只拣游人多处行”是什么意思?“游人不解春何在,只拣儿童多处行”呢?
2.指名回答。

3.抓住“只拣儿童多处行”提问:课文中写了哪些地方儿童多?
根据回答板书:颐和园门知春亭畔湖边玉澜堂院里
4.过渡:现在我们就随着冰心奶奶一道去儿童多的地方“找春天”!
二、学习第一段
1.自由读第一段,画出表述儿童多的句子。

2.交流出示句子。

“从香山归来,路过颐和园,看见成千盈百的孩子,闹嚷嚷地从颐和园门内即出来,就像从一只魔术匣子里,飞涌出一群接着一群的小天使。


3.说一说这句话应该扣住哪些关键]词语来读,在下面画上记号。

成千盈百闹嚷嚷挤飞涌出小天使
4.指名读然后齐读。

5.完成课后练习5第一小题:这句话用“魔术匣子”比喻什么?“小天使”比喻谁?这样写你觉得怎样?
学生回答。

6.教师引读第二自然段。

三、学习第二段
1.这一段与第二段一样,也是些许多儿童在热热闹闹地赶春。

我们应该怎样来学习呢?
2.学生按照上述步骤自学课文。

(1)自由读,画出表现“儿童多”的句子。

(2)交流画出的句子,并说说应该扣住哪些关键词语来读。

出示句子:
我们本想在知春亭畔喝茶,哪知道知春亭畔已是座无隙地!
……东一堆,西一堆,叽叽喳喳,也不知说些什么,笑些什么,个个鼻尖上闪着汗珠,小小的身躯上散发着太阳的香气息。

湖面无数坐满儿童的小船,在波浪上荡漾,一面一面鲜红的队旗,在东风里哗哗地响着。

……在转弯的地方,总和一群一群的孩子撞个满怀,他们匆匆地说了声“对不起”,又匆匆地往前跑。

(3)反复朗读这些句子,读中感悟。

(4)学生畅谈体会。

四、小结
刚才,我们随着冰心奶奶一道去颐和园寻找春天,我们看到的是什么样的情景呢?(颐和园门口儿童多,知春亭畔儿童多,湖面儿童多,湖边儿童多)可能是儿童欢快活泼的身影把春天遮住了吧,我们暂时还没有找到春天。

春天到底在哪里呢?让我们下节课到玉澜堂去看看。

五、布置作业
1.抄写词语。

2.有感情朗读课文。

第三课时
一、过渡
这节课,我们继续寻找春天。

二、学习第三第四段
1.自由读第5自然段,提问:你们找到春天了吗?春天在哪里?
2.指名回答:春天在玉澜堂的院落里,在玉澜堂庭院的几棵大海棠树上。

春天是什么样子?
出示句子,学生圈出关键词语,反复朗读。

走进玉澜堂的院落里,眼睛一亮,那几棵大海棠树,开满了密密层层的淡红的花,这繁花从树枝开到树梢,不留一点空隙,阳光下就像几座喷花的飞泉……
3.这句话中用“喷花的飞泉”比喻什么?这使你觉得怎么样?
4.学生交流。

5.教师范读第6自然段。

学生圈出关键词语,练习有感情地朗读。

6.指名尝试背诵。

7.指名读第7自然段。

分角色读。

8.教师范读第8自然段。

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9.提问:“朋友,春天在哪里呢?”你有没有新的发现?
指名回答:春天在儿童多的地方!春天在儿童身上!
教师引读课文。

10.齐读第四段。

(1)进行句式变换,理解句意。

(2)出示句子:
当你春游时,记住“只拣儿童多处行”,是永远不会找不到春天的!
你能把句子换个说法,不改变愿意吗?
学生练习,并且读句子.
11.为什么“只拣儿童多处行”,就能找到春天?学生讨论交流。

12.练习背诵第7—9自然段。

三、布置作业
1.背诵课文第7—9自然段。

2.默写词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