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现代景观视角品读卢梭《新爱洛伊丝》中的景观理念
浅论《新爱洛伊丝》的美丽
浅论《新爱洛伊丝》的美丽中文系0503班05010311 龚慧摘要:《新爱洛伊丝》描绘了一个至善至美的人性后花园,让人心生感动并无限向往。
它以优美的笔触颂扬人的感情和美丽心灵,礼赞田园郊野的美丽大自然,又以行云流水的情节安排,以诗意的爱情描写,提供给读者如饮甘醴的阅读感受,并因此赢得无数赞赏。
关键词:美丽人性感动诗意独到卢梭是18世纪法国最伟大的启蒙主义思想家之一,更是一位具有世界影响的大作家,特立独行的他,在文学创作中,仍然有其鲜明的特色,他崇尚自我、直抒情素、热爱自然、充满激情,而在他文笔优美的各类著述中,小说《新爱洛伊丝》更是毫不犹豫地肯定人类感情的崇高地位,细腻委婉的诉说,情景交融的诗意篇章,被看作是西方浪漫主义文学的先声。
小说以简单的题材、简单的人物、简单的情节、简单的对纯洁美好的执着,塑造了一幅可以涤荡心灵的美丽画卷。
一、美丽的人性画卷作为法国启蒙文学的新一辈作家,卢梭以较伏尔泰、孟德斯鸠更激进的姿态登上文坛,猛烈地抨击封建社会、肯定人类的原始状态,他强调自然状态优于社会状态,人性本善,而社会败坏了它。
“出自造物主之手的东西,都是好的,而一到了人的手里,就全变坏了。
”①所以在《新爱洛伊丝》中,他将人物形象和社会风尚塑造得尽善尽美,写纯洁的爱情、写美好的家庭、写良好的社会、构筑了一个他头脑中的理想国。
小说中几乎不存在“恶人”,所有人都是明理而善良的,尤其是朱莉和克莱尔,几乎是无害的天使,卢梭自己也对此坦言:“任何令人不快的情感,我都难以想象,同时,我也不愿以任何败坏天性的东西来玷污这副美丽的图画。
”②所以小说中有几幅让人感动到无以复加的画面:1、朱莉挚爱着圣普乐,但当他们因门第悬殊而隐藏的恋情被母亲发现而因此卧病在床,并最终去世时,朱莉在饱受愧疚和伤痛的折磨之余,意识到自己的自私带给亲人多大的影响,她决定以自己爱情成全美德,压下心里的留恋和绝望,离开圣普乐,在给圣普乐的信中,抽抽搭搭的哽咽、明明不舍得却想让圣普乐好过一点而故做的坚决、那些没有人可以帮忙的巨大痛苦,从书页间一层一层漾出来,刺进心里,欲哭无泪。
浅析卢梭《新爱洛伊丝》中的回归自然
浅析卢梭《新爱洛伊丝》中的回归自然摘要:《新爱洛伊丝》是18世纪法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作家之一——卢梭的一部书信体小说,书中借主人公圣普乐和朱莉的自然纯真爱情故事表达了他对回归自然的渴望,回到真正的大自然中去,回到人的自然本性中去。
其中对自然的赞颂是《新爱洛伊丝》的一个重大特点,也是第一次饱含深情地把大自然的美丽风光写进小说,是对文学创作的一大贡献。
关键词:卢梭《新爱洛伊丝》回归自然赞美《新爱洛伊丝》是卢梭一部著名的书信体小说,描写的是人类感情中最纯真的感情——男女爱情,同时卢梭在写爱情时写入了自己时代的特点,写入了自己的独特感受。
他认为人生来是有感情的,感情是自然赋予的,依照自然法则产生的感情,是完美的,是完全符合正当合理的“自然道德”。
在推崇科学精神、理性至上的时代里,他极力倡导“回归自然”,回到真正的大自然中去,回到人的自然本性中去。
一、卢梭与“自然说”(一)卢梭的介绍卢梭(1712~1778)18世纪法国伟大的启蒙思想家、教育家、文学家。
生于日内瓦一个钟表匠的家庭,母亲在他出生后不久就去世,但在父亲的鼓励下读了许多古希腊、古罗马文学中的名人传记。
10岁他被送到朗莫西埃牧师那里,两年内学会了拉丁文。
13岁至15岁时他在一个暴虐的镂刻师的店铺当学徒,遭受很多磨难。
两年后他终于弃职离乡,来到法国,开始了长期颠沛流离的生活。
在这里,德•瓦朗夫人既是他流浪生活的第一个港湾,也是他过于丰富而略嫌病态的爱情生活中钟情的第一个女性;在这儿,卢梭度过了近10年的浪漫而稳定的生活。
1749年,卢梭的应征文章《论科学与艺术》获奖,使他一举成名。
在法国蒙莫朗西森林附近度过的几年是他文艺创作生涯中硕果累累的阶段,他的四大名篇《新爱洛伊丝》、《民约论》、《爱弥儿》、《忏悔录》中的三篇问世于此时。
他晚年时在巴黎离群索居,《忏悔录》一书于此时完稿。
1778年,卢梭死在一个侯爵的庄园里。
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后,他的遗体于1794年以隆重的仪式移葬于巴黎先贤祠。
卢梭新爱洛伊丝读后感
卢梭新爱洛伊丝读后感主体部分:绪论一《爱洛伊丝》与《新爱洛伊丝》爱洛伊丝是生活在法国12世纪的人物,她和她的教师阿贝拉相爱,遭到她叔父的反对和暴力干预。
两人虽未能结为眷属,但仍互相依恋,书信往还,直到阿贝拉死后为止。
爱洛伊丝和阿贝拉相爱的故事,哀艳动人,得到了卢梭的同情。
根据此,卢梭把自己小说中的女主人公朱莉比做爱洛伊丝,将他的小说取名为《新爱洛伊丝》,用醒日的标题,表明书中的女主人公朱莉和12世纪的爱洛伊丝在爱情上有相似的不幸遭遇。
全书的故事令人悲切:在阿尔卑斯山脚下的小城克拉朗,贵族小姐朱莉和她的表妹请到了平民圣普乐做她们的家庭教师。
不久,朱莉爱上了圣普乐,但遭到她父亲的反对。
德丹治男爵的封建意识极深,不愿把女儿嫁给一个平民。
于是,圣普乐离开朱莉,从瑞士到法国,之后又随一支英国舰队别海外远游,以期忘掉他和朱莉的感情。
而朱莉在父亲的恳求下结了婚,嫁给了俄国贵族沃尔玛,成为贤妻良母,她把自己与圣普乐的关系坦诚地告诉了丈夫,得到了沃尔玛的谅解,他对两个青年人之间过去的爱也表示充分的理解,并对他们的美德完全信任,邀请圣普乐回到克拉朗。
后来,朱莉因跳人湖中救她跌落水中的孩子,染病不起.她在临终前希望圣普乐做孩子的家庭教师,并与克莱尔结婚。
卢梭的“新爱洛伊丝”和12世纪的爱洛伊丝不同:12世纪的爱洛伊丝最后以断绝婚姻的方式进入了女修道院。
而他的“新爱洛伊丝”和一个俄国贵族结了婚;朱莉和圣普乐的爱情是纯洁和真诚的。
他们虽被迫分离,不能结合在一起,但他们时有书信往还,倾诉真挚的情谊;朱莉则虔诚地尊重婚姻的神圣,在沃尔玛的理解和信任中,做一个贤良的妻子和母亲。
二对爱情的讴歌,对封建门第观念的控诉1.对爱情的颂扬(朱莉和圣普乐的爱情)2.等级观念酿成爱情悲剧3. 封建道德虚伪性的揭露三颂扬善良风尚、匡正民风民俗,建立有秩序的社会(达到“社会的协调与社会的和平”。
人们都知道,在1757到1758年间。
告诉人们如何生活和相爱,是贯穿《新爱洛伊丝》全书的思想脉络。
《新爱洛绮丝》
对自由的追求和对自然的信奉,使卢梭在对待 爱情和婚姻上,也表现出了我们今天的人看来 很不合理的一种带有浪漫主义色彩的爱情观和 婚姻观。当然卢梭带有浪漫主义色彩的婚恋观, 也迎合了18世纪法国特定时代妇女对爱情和婚 姻的追求,及他们对爱情和婚姻所持的态度。 也就是说,卢梭对待爱情和婚姻所持的浪漫主 义思想并不是凭空建立的,它有着较坚实的社 会基础和社会的思潮做基础。
《新爱洛绮丝》
《新爱洛绮丝》书名的全称是《尤丽, 或新爱洛绮丝——阿尔卑斯山麓下一个小 城市中两个居民所写的情书》,它是卢 梭著名的书信体小说。爱洛绮丝本是法 国12世纪时的一位美丽而钟情的少女, 她与老师、哲学家阿贝拉尔相爱而酿成 悲剧;
卢梭,借用这个古老的爱情故事推陈出 新,展现出他那个时代的新的爱情悲剧。
对自然的赞颂是《新爱洛伊丝》得又一个重大特点,也是对文学 创作的一大贡献。卢梭写出了大自然对人们心灵产生的影响。
《新爱洛伊丝》不仅是一部爱情小说,还是一部哲理小说,其中 包含了卢梭的重要思想,无论是教育观点、文艺观点、农村经济、 社会平等的思想、宗教观点,还是园艺、决斗、自杀,小说都有 多触及,甚至进行长篇议论。
“现在,坐在她身边,看得见她,摸得着她.和她说 话,热爱她,崇拜她,而几乎正在好像还占有她的时 候,却感觉到永远失去了她。这些意念把我抛进愤怒 疯狂的漩涡.我越来越激动,以至于堕入了绝望的深 渊。”
卢梭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理想婚姻
“我完全忘记掉了人类,我创造出了一群 既美若天仙、品德又超凡入圣的完美无 缺的人物,都是些在尘世永远也找不着 的可靠、多情的忠实朋友。我喜欢这样 翱翔于九霄之上,置身于旁边的那许多 可爱的对象之中,在那种境界里留连忘 返,不计时日。”
神论”的观点;强调人性本善,信仰高于理性。
《新爱洛伊丝》的叙事艺术与教育理念
《新爱洛伊丝》的叙事艺术与教育理念作者:朱炎玮来源:《文学教育》 2019年第23期朱炎玮内容摘要:《新爱洛伊丝》是卢梭发表于1761年的书信体小说,讲述18世纪贵族小姐朱莉与家庭教师圣普乐之间的爱情悲剧,以小说的艺术形式呈现了作家的理论思考。
文章通过书信体小说的艺术特点,指出卢梭以小说形式行宣扬思想理论之实;通过小说的文本分析,归纳作家卢梭隐于故事的教育理念与启示。
关键词:新爱洛伊丝卢梭教育书信体小说《新爱洛伊丝》是法国启蒙主义哲学家让-雅克·卢梭创作的一部书信体小说,全书通过总计163封书信,展现了18世纪的贵族小姐朱莉与其家庭教师圣普乐之间的爱情悲剧。
迄今为止,众多学者从《爱弥儿》中解读卢梭的教育理念,而仅将《新爱洛伊丝》视作爱情主题的书写,但这部小说作为卢梭著作中的一环,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亦宣扬了作家的社会思考和教育理念。
因此,本文通过分析小说的艺术特点和文本内容,尝试解读作家渗透于爱情故事中的教育理念。
一.《新爱洛伊丝》作为书信体小说的宣传色彩1.多维度视角的叙事特色近代书信体小说始自1741年英国小说家塞缪尔·理查森的《帕梅拉》,成为18世纪许多作家效法的创作形式。
书写者以第一人称视角进行叙事,是书信体小说的主要艺术特点,有利于抒发“我”在特定背景下的思考。
并且由于书信中固定受述者的存在,书信体小说可以构成叙述者与受述者间的对话,使读者从中直观感受到交谈者、收信人的存在[1]。
《新爱洛伊丝》作为书信体小说发展顶峰时期的作品,展现了多维度的书信叙述视角;小说中出现了圣普乐、朱莉、克莱尔、多贝尔先生、爱德华绅士、德·沃尔玛先生等多个叙述者,弥补了单一限知型叙事的局限,通过多个叙事视角还原故事情境,揭开18世纪社会环境对等级阶层以及情感与美德的态度。
借助多位书信对话人之口,小说对当时各种社会问题发表了多样的见解,较为完整地呈现了故事的社会背景。
2.作者的叙事干预《新爱洛伊丝》的多重叙述角度构成了多声部的叙事世界,而在此对话空间中,作者与小说人物的声音却并非平等的——通过频繁出现的“作者注”,作者强化并统领了小说的叙事声音。
让-雅克·卢梭及其代表作《新爱洛依丝》讲述
研究卢梭思想的参考书目
梁启超:《卢梭学案》 李平沤:《主权在民VS“朕即国家”》——解读卢梭的《社会契约论》,
山东大学出版社2001年。 朱学勤:《道德理想国的覆灭》,复旦大学出版社。 赵 林:《浪漫之魂——让·雅克·卢梭》,武汉大学出版社。 尚 杰:《社会契约论》导读,四川教育出版社。 于凤梧:《卢梭思想概论》,北京师范大学1986年出版。 钱弘道:《为卢梭辩护——卢梭政治法律思想批判》,北京大学出版社
现代学者的评价是: 受虐狂,暴露狂,神经 衰弱者,疑病症患者,手淫者,隐性同性恋, 缺乏父母人情,早期妄想狂患者,孤芳自赏, 满腹内疚,病态的胆怯,盗窃癖,幼稚病,易 怒而且贪财。
尽管如此,还是有许多人尊敬卢梭及其作品。 在卢梭的一生中,无论他与多少朋友反目成 仇,他总能找到新的朋友,招募到新的崇拜 者、信徒、显贵,为他提供住宅、晚宴和奉 承。
卢梭是浪漫主义之父,他推崇自然、情感,主 张人与自然融合,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反对启蒙 运动的理性主义,但不抛弃理性,启蒙运动所 盛产的知识只是鼓励人性中的邪恶,为了适合 公众舆论而研究无用的信息、纸上谈兵的阅读、 久坐不起的案牍生活,会使个体无聊和虚弱。 卢梭是法国大革命的哲人,他拒绝君主政体的 武断统治,憎恶因财产导致的人间不平等。
康德的评价: 卢梭有一个无比完美的敏感的 心灵。
雪莱的评价:卢梭是卓越的天才。
席勒的评价:只有天堂中的安琪尔才与他的 基督一般的灵魂相匹配。
艾略特、雨果、福楼拜对卢梭表示敬意。
托尔斯泰认为:卢梭和福音书,两者对我的 一生起过重大和有益的影响。
列维-施特劳斯说:我们的大师,我们的兄弟, 如果把书的每一页都献给他,并非是同他的 伟大不相称的纪念。
1712年6月28日,卢梭出生在日内瓦,父亲艾萨克·卢梭, 钟表匠;母亲苏珊娜·伯纳德(还有一位离家出走不知 下落的哥哥)。卢梭的母亲死于难产,这是其人生的
卢梭《新爱洛绮丝》主要内容概要及赏析
卢梭《新爱洛绮丝》主要内容概要及赏析(最新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诗歌散文、原文赏析、读书笔记、经典名著、古典文学、网络文学、经典语录、童话故事、心得体会、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poetry and prose, original text appreciation, reading notes, classic works, classical literature, online literature, classic quotations, fairy tales, experience,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know the difference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the sample essay!卢梭《新爱洛绮丝》主要内容概要及赏析【导语】:《新爱洛绮丝》外国文学作品简析法国思想家和文学家卢梭(17211778)的书信体小说。
卢梭作品中的生态思想解析
卢梭作品中的生态思想解析作者:周晟来源:《青年文学家》2016年第06期摘要:让-雅克·卢梭是十八世纪法国伟大的启蒙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以及文学家,是法国大革命的思想先驱,是浪漫主义文学流派的开创者,也是一位杰出的民主政论家。
卢梭一生的创作都与自然有着密切的联系,他提出了“返归自然”的思想,也预示着人文主义的兴起。
本文就对卢梭作品中的生态思想进行分析和研究。
关键词:卢梭;生态思想作者简介:周晟,男,1994年4月出生,广西人,湖北工程学院本科生,研究方向:法语。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16)-06-0-01卢梭是世界文化史中具有里程碑式的人物,他的思想影响不仅体现在政治领域中,在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中都有着卢梭的思想,卢梭对文明与理性的之一,对人的生存价值关怀也会现代人的思想认识以及心灵等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
一、卢梭的生态思想当前,人们的生存环境逐渐恶化,生态危机极为严重,其实在18世纪的启蒙运动初期,科学技术快速发展,理性主义的思想也十分兴盛,一些颇具远见的思想家对于人类破坏自然的行为进行强烈的谴责,其中最具代表的就是卢梭。
卢梭一生的创作都包含着对自然的追求与向往,“返归自然”、“尊重自然”是卢梭生态思想的核心[1],这不仅在当时,在现代社会中也是具有深远意义的。
卢梭是启蒙运动的激进民主主义者,他生活的时代背景以及坎坷的经历和思想渊源都是他自然生态思想产生的根源,卢梭的一生其实就是他热爱自然和自由的写照,卢梭认为人在最自然的状态下是自由和平等的,在受到封建等级思想的沾染后就变得不在平等。
卢梭提出了“返归自然”的思想,主张写真实的自然,人的自然的情感。
二、卢梭作品中的自然生态思想在卢梭的作品中,《新爱洛伊丝》描写的就是大自然与人之间纯洁的情感结合,在这部作品中,他歌颂自然,以及人类的真挚纯洁的爱情,卢梭将这两者结合起来形成了充慢情感的、自然的画卷。
新爱洛依丝的思想内蕴分析
新爱洛依丝的思想内蕴分析新爱洛依丝具有反封建意义,它是一曲争取不到爱情自由、被封建门第观念葬送的爱情理想的悲歌。
卢梭对爱情的热烈讴歌,也是以往的小说中不曾有过的。
卢梭认为爱情和道德不是对立的,而是可以调和、可以相容的。
两位主人公他们的共同特点就是爱美德,这是一种崭新的道德,与违反人性的旧道德相反,它源自自然人性,自爱,自尊而又爱他人,尊重他人。
对自然的赞颂是《新爱洛伊丝》的又一个重大特点,也是对文学创作的一大贡献。
卢梭写出了大自然对人们心灵产生的影响。
《新爱洛伊丝》不仅是一部爱情小说,还是一部哲理小说,其中包含了卢梭的重要思想,无论是教育观点、文艺观点、农村经济、社会平等的思想、宗教观点,还是园艺、决斗、自杀,小说都有多触及,甚至进行长篇议论。
在《新爱洛漪丝》中,卢梭描写的爱情是纯粹的,不添加杂质的,在故事中每个人都是绝对道德的,对性欲充满节制的。
朱莉爱上他的家庭教师圣普乐,他们之间的爱情是神圣的纯粹的,主要是以书信往来为主,由表妹负责传递信件。
同时,朱莉本人又是节制的,她依据婚约,嫁给她后来的丈夫,并不再与圣普乐联系。
在卢梭的思想中,对婚姻的忠诚是要高于爱欲的,将婚姻契约的稳定性在某种程度上视为社会出现的纽带和前提。
例如在《爱弥儿》中,卢梭也是在爱弥儿和苏菲结婚之前带他开始第二次游历(选择最适合生活于其中的社会共同体),第一次游历的主题则在于找到最理想的伴侣,即苏菲。
多年之后,圣普乐归来,与朱莉见面,朱莉和朱莉的丈夫都接见了他,她的丈夫在知道他们的爱情之后,也并没有横加阻拦,反而对两位高尚的可怜人报以敬意。
在故事的最后,朱莉为了救自己的孩子死亡,他们共同送别了她。
朱莉是最理想的爱情故事,每个人都节制自己的欲望,极度克制,具有极高的道德性。
相比之下,爱弥儿和苏菲的败坏,在某种程度上则更为接近现实。
卢梭新爱洛伊丝读后感
卢梭新爱洛伊丝读后感读了卢梭的《新爱洛伊丝》,我的心情就像被一阵春风轻轻拂过,泛起了层层涟漪。
这本书讲述的爱情故事,没有那种惊天动地的海誓山盟,也没有刻意营造的浪漫桥段,却有着一种能直抵人心的力量。
故事中的朱莉和圣普乐,他们的爱情并非一帆风顺,而是充满了曲折和磨难。
朱莉出生在一个贵族家庭,被各种礼教和规矩束缚着。
而圣普乐只是一个平民出身的家庭教师。
这样身份悬殊的两个人,相爱本身就是一种挑战。
让我感触最深的,是他们在爱情面前的那份挣扎和坚持。
朱莉明明深爱着圣普乐,却因为家庭的压力和社会的偏见,不得不压抑自己的感情。
记得有一次,朱莉和圣普乐在花园中相遇,那是一个月光如水的夜晚,花香弥漫在空气中。
朱莉的眼神中充满了爱意和无奈,她轻轻地对圣普乐说:“亲爱的,我们的爱情就像这月光,虽然美丽,却无法被这黑暗的世界所容纳。
”圣普乐紧紧地握住她的手,声音略带颤抖地回答:“哪怕全世界都反对,我对你的心也永远不会改变。
” 那一刻,我仿佛能感受到他们内心的痛苦和坚定。
他们的爱情不是那种轻飘飘的幻想,而是充满了现实的无奈和抉择。
圣普乐为了朱莉的名誉,选择离开去远方闯荡。
在离开的那一刻,他一步三回头,眼中满是不舍和眷恋。
而朱莉站在窗前,泪水模糊了她的视线,她的心仿佛也随着圣普乐的离去而破碎。
在分别的日子里,朱莉每天都在思念着圣普乐。
她会拿着圣普乐写给她的信,一遍又一遍地读,仿佛从那字里行间能感受到他的温度。
她会在夜深人静的时候,望着窗外的星空,默默地祈祷着圣普乐能平安归来。
而圣普乐在远方,虽然经历了种种艰辛,但心中始终怀揣着对朱莉的爱。
他努力工作,希望有一天能够配得上朱莉。
他会在疲惫的时候,拿出朱莉送给他的手帕,那上面还残留着她的香气,这香气就像一股力量,支撑着他继续前行。
当他们再次相见时,那份激动和喜悦简直无法用言语来形容。
朱莉飞奔到圣普乐的怀中,两人相拥而泣,仿佛时间在这一刻静止。
然而,命运总是喜欢捉弄人,他们最终还是没能走到一起。
从《新爱洛伊丝》看卢梭的“贤妻良母”式女性教育
从《新爱洛伊丝》看卢梭的“贤妻良母”式女性教育
《新爱洛伊丝》是法国哲学家卢梭(Jean-Jacques Rousseau)发表的一部著名小说,也是他最著名的作品之一。
小说中,卢梭提出了“贤妻良母”式女性教育。
他认为,女性应该在家庭中得到良好的教育,而不是在公共领域进行文化学习。
在这部小说里,女主人公爱洛伊丝
(Émile)在生活中受到一种“贤妻良母”式的女性教育。
作者通过爱洛伊丝的母亲来表现这种教育方式。
母亲给了爱洛伊丝坚实的伦理道德信念和微妙的情感能力,又让他从外界的干扰中保护起来。
母亲还教会了爱洛伊丝烹饪、手工缝纫、清洁卫生以及房间布置等家务技能。
此外,母亲还让爱洛伊丝学习一些宗教仪式,以及家族历史和深厚的文化信念。
最后,母亲还教会爱洛伊丝一些社交技巧,使他能够在社会上与他人有着良好的相处。
从这部小说看,卢梭对女性教育的理解是把家庭作为女性学习和发展的地方,特别强调做一个贤妻良母的重要性。
卢梭小说代表作《新爱洛伊丝》赏析
卢梭小说代表作《新爱洛伊丝》赏析
卢梭小说代表作《新爱洛伊丝》赏析
王勤;
【期刊名称】《短篇小说:原创版》
【年(卷),期】2014(000)02Z
【摘要】<正>小说《新爱洛伊丝》是法国著名启蒙思想家卢梭的经典作品,小说的创作源于12世纪的法国,有一位贵族小姐叫爱洛伊丝,她和自己的家庭教师相爱,但是却遭到自己家人的极力反对。
两个人虽然不能结合,但是互相的爱恋仍不断,通过书信往来来表达他们之间的真挚爱情,直到老师死去。
爱洛伊丝和自己老师的感人故事令卢梭深感同情。
于是,卢梭创作了小说《新爱洛伊丝》,又名《朱莉》,用朱莉来替代爱洛伊丝,通过这样的标题来向读者表明朱莉和爱洛伊丝在感情遭遇上的相同命运。
一、对封建等级制度的抗议小说《新爱洛伊丝》并不是单纯为了描写一个简单的爱情故事,而是希望通过对朱莉和老师圣一普娄的爱情悲剧来向人们赞扬这种美丽又纯洁的感情。
老师圣一普娄有着非常渊博的知识,但是自己却是一个平民,被朱莉家聘为家教,负责朱莉的学业。
朱莉是一个非常聪敏的女孩,老师也对她非常用心。
但是时【总页数】2页(P.73-74)
【关键词】新爱洛伊丝;封建等级制度;爱情悲剧;洛伊;爱情故事;书信往来;家庭教师;圣一;性的自由;眷恋之情
【作者】王勤;
【作者单位】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基础教学学院;
【正文语种】英文
【中图分类】I565.074。
大自然如此陈列_卢梭作品中的自然
2006年1月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Jan.2006 第43卷第1期Journal o f No rthw est No rmal U niversity (Social Sciences)Vo l 143No 11[收稿日期]2005-06-12[作者简介]邹华(1952)),男,辽宁岫岩人,首都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从事美学研究大自然如此陈列)))卢梭作品中的自然邹 华(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北京 100037)[摘 要]卢梭对自然之美的具体描写和论述,分散在5新爱洛伊丝6、5爱弥尔6、5忏悔录6和5漫步遐想录6等作品中。
本文以对这些材料的梳理概括为基础,阐释了情感深度体验与自然美生成之间的关系,并在自然美两种历史形态的宏观背景中,对卢梭超越古代美和古典艺术的审美倾向进行了论述。
深入了解卢梭的自然美思想,对于研究从浪漫主义、现代主义到后现代主义的西方文学的发展演变,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卢梭;大自然;荒蛮之美;激荡之心;历史流变[中图分类号]B 83-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9162(2006)01-0008-05作为一个思想家,卢梭的贡献是多方面的,就像他的社会政治思想和自然教育理论一样,卢梭的美学思想,特别是他对自然之美的描写和论述,也是其整个思想体系的组成部分。
在卢梭歌颂大自然的无限深情之中,包含着一种超出个人而属于历史的东西,一种将要在人类的美和艺术的创造中逐渐展开的新的东西,将这些思想的底蕴揭示出来,至今仍然是文学史研究的重要任务。
一、自然之美何处陈列/大自然似乎不愿意人们看见它真正的美,因为人们的眼睛对大自然的美太不敏感,即使摆在他们的眼前,他们也会看错它本来的样子的。
大自然躲开人常去的地方,它把它最动人的美陈列在山顶上,陈列在密林深处和荒岛上。
0[1](P493)然而自然之美却不曾躲开卢梭,卢梭对大自然的欣赏,正是在人们不常去的地方;在山顶、密林和荒岛以及在其它原始荒蛮之处,他发现了大自然的美。
爱丽舍——卢梭理想中的诗意栖居——以现代生态理念品读《新爱洛伊丝》
爱丽舍——卢梭理想中的诗意栖居——以现代生态理念品读
《新爱洛伊丝》
胡向玲
【期刊名称】《现代语文(学术综合)》
【年(卷),期】2006(000)007
【摘要】让雅克·卢梭(1712—1778)是人们熟知的十八世纪法国思想文化大家。
这个几乎没有受过正规教育而一生坎坷的人,在哲学、政治、宗教、伦理、美学、教育、文学、音乐等众多领域都卓有建树,在人类历史和文化的诸多方面都打下了深刻的印记,令后人惊叹!作为文学家的卢梭,虽远非多产——人们熟知的仅是《新爱洛伊丝》、《爱弥儿》、《忏悔录》和《漫步随想录》,而《爱弥儿》又更多地被人们当作教育学经典。
但其独树一帜的思想和艺术个性不仅轰动一时,且开流拓派,成为“浪漫主义文学之父”。
【总页数】2页(P77-78)
【作者】胡向玲
【作者单位】安徽财经大学文学与艺术传媒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I1
【相关文献】
1.卢梭的女性教育观——读《朱莉,或新爱洛伊丝》 [J], 王晓瑞
2.从《新爱洛伊丝》看卢梭的"贤妻良母"式女性教育 [J], 赵丽
3.论卢梭的女子教育——从《新爱洛伊丝》到《爱弥儿》 [J], 董静
4.阅读的危险与语言的寓言性——论保尔·德曼对卢梭《新爱洛伊丝》的解读 [J], 昂智慧
5.卢梭《新爱洛伊丝》的人物创作美学 [J], 刘洋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用现代景观视角品读卢梭《新爱洛伊丝》中的景观理念
作者:杨雪澜
来源:《群文天地》2011年第22期
在法国文学史上,《新爱洛伊丝》第一个用大量的文笔描绘自然风光。
在这两方面,卢梭运用的表现手法与显露的个人精神,对后来的文学作品产生巨大的影响。
卢梭主张人与自然的融合,提出“回归自然”,他说“我在人们脸上看到的只是敌意,而大自然则永远向我露出笑脸。
”在《新爱洛伊丝》这本信札体小说中,卢梭注入大量文笔描绘自然风光以及它对人们心里产生的影响。
十七世纪时,卢梭呈现的和谐统一、互利共生的人与自然关系,对二十一世纪日益膨胀的环境问题,都有一定的启示作用,也给现在的流行说法——生态限定了一个很好的定义范围。
文章就以现代景观视角粗浅的对卷二书信二十三和卷四书信十一中所描绘的风光进行解读。
一、“爱丽舍”中的自然生态、乡土景观设计理念
朱莉婚后与丈夫沃尔玛居住在景色优美的克拉朗乡村。
在他们精心安排下,一片非完美的荒芜之地成为了景色宜人、充满生机的完美自然。
在园里看不见明显的人工痕迹,朱莉说“一切都是大自然创造的,但是是在我的指导下创造的,没有一样不是我安排的……”在信中写出了朱莉的具体造景方法,并且处处与当时流行的规整式古典园林和东方园林相对照,展示出自然式的人工化环境的造园理念。
1.丰富多彩、杂而不乱。
在圣普乐旅行瓦勒期间,给朱莉的回信中谈到他所见到的一切景物,指出美丽的自然风光对人们心灵有提升和净化作用。
在这封书信里体现了一种草原和高山的结合、地质地貌的变化和植物在形态、色彩上的多样性,打破单一的立面景观和平面景观,使平缓景致变得富有生气的自然风景面貌。
这些都能真正体现“虽由人作,宛如天开”的思想。
2.实用美观、景色迷人。
“……还没有发现任何一样东西不是把美观和实用结合在一起的……”说明使用功能和华美外表是紧密相连的,形式和功能是不可分割的。
只有物品满足了人们的实用性需求,才会引起人们的使用欲望,继而关注美观,雅致性等一些外在的感受因素。
在卷四书信十一中,圣普乐说“……我突然有一种非常舒适的感觉;浓密的树荫,绿茵茵的草地……许许多多鸟儿的鸣唱……这里好像是天地间最原始和最孤立的地方,”大自然的魅力是无穷大的,它可以用一种原始的原貌打动人心,使人心平静。
只有与自然和谐共生,才能更好发展生态理念,保护大自然,才能更好发挥可持续的精神。
3.师法自然、因地制宜。
在“爱丽舍”中,朱莉说“……大自然是从来不按一条线把树木笔直的一行一行地种的。
”“一切都是大自然创造的,但是是在我的指导下创造的,没有一样不是我安排的。
”在进行景观设计的时候,只有和大自然合作,才能创造出自然的“自然式”风景。
人
的适当参与能使本来杂乱无章的景色,成为符合人审美情趣的好风光。
但设计的过程中,须掌握一个“度”,只须进行景物要素等量的安,才能保持原有生态的平衡,但是这个量过“度”了,就会产生“质”的变化,进而使自然失去本有的风光,变成一个完全人工化的场所。
“他要把一切都排列得整整齐齐的!栅栏要精雕细琢……篱笆要加上花纹,弄成方形,篱笆的走向要拐来拐去的!草坪上要铺上英国的细草”沃尔玛先生说“这个地方固然漂亮,但是很少会有人来到这里……在这里散步”使土地利用率下降。
在这里,作者不仅说明他不喜欢古典式的法国园林,也不喜欢来自中国的假山池沼式的私家园林,认为他们都太过人工化,太过经济化,不是平民百姓能够享受得起的产物。
卢梭的审美观和自然观。
对现代的景观设计有很大启发,为现代景观设计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思想。
为后来的生态伦理思想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4.就地取材、善用本土资源。
在“爱丽舍”里面,圣普乐“没有发现任何从外地引进来的花草植物;一切都是就地取材,大当地产的花草树么搭配得非常好看,看起来特别的舒服。
草地绿油油的,长得浅而密,还间杂着……其中有几种园艺花卉……把树枝弯道地上,让它在地上扎根。
”朱莉利用本土的物种资源在“一个埃居也没有花”的情况下,合理精心的进行创造安排,在短短几年的时间里面是一片荒芜的土地变成的人间天堂。
说明合理的就地取材,善用本土资源对环境景观的重要性,因为本土物种能够很好的适应本土气候、土壤等气象地理环境因素,使之花费更少、得到更多更好的效果。
现代有些城市花园为了得到所谓的艺术美,不惜浪费资源,破换原有物种,引进不合时宜的新物种,导致资源的浪费,使得原本美丽的景观变得一文不值。
总结
在“爱丽舍”里,体现很多超越那个时代的自然理念。
爱丽舍是乡土的,土生土长的,稍加修饰与雕琢就成为了美丽家园。
爱丽舍是经济的,“一个埃居也没有花”;是美的:树木葱翠,流水淙淙;是善的,没有暴力、奴役,充分尊重大自然,蕴含着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关系。
《新爱洛伊丝》中体现的景观观念和现在提倡的生态有着深刻的联系,为现在的设计理念提供了很好的思想基础;为现在流行的乡土景观设计提供了思想的源泉。
《新爱洛伊丝》是法国史上第一部用大量文笔描绘自然风光的小说。
卢梭主张人与自然的融合,提出“回归自然”,在该小说中探究自然对心灵产生的作用,运用大量的文笔描写自然对人行为的影响,并构筑理想中的乐园“爱丽舍”,融入他对自然独特的理解。
“爱丽舍”体现出与十七世纪主导思想所对立的自然观念,却对现代景观产生巨大影响。
参考文献:
[1]卢梭.漫步与遐想[M].人民文学出版社,1987.
[2]卢梭.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M].商务印书馆,1982.
(作者简介: 杨雪澜(1987-),女,四川眉山人,四川大学艺术学院2010级研究生。
研究方向:环境景观设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