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通用)2020版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提分教程专题十区域资源开发与可持续发展练习

合集下载

【高中教育】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限时集训第2部分专题10区域可持续发展

【高中教育】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限时集训第2部分专题10区域可持续发展

——教学资料参考参考范本——【高中教育】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限时集训第2部分专题10区域可持续发展______年______月______日____________________部门(建议用时:40分钟)一、选择题(20xx·凉山三诊)下面是甘肃省局部地区图(椭圆范围内为有“陆上三峡”之称的风电基地分布区)及风电设施景观图。

读图回答1~3题。

【导学号:01252091】1.图示区域近年来风电建设非常快速,是因为( )A.风能丰富B.交通便捷C.地价低廉D.政策支持2.该风电基地建设的不利条件是( )A.当地市场小B.大风天数少C.地区差异大D.占用耕地广3.为了缓解风能不稳定对电网的冲击,当地可因地制宜配套发展( )A.水力发电B.太阳能发电C.沼气发电D.生物能发电1.D 2.A 3.B [第1题,题目设问“近年来风电建设非常快速”,应该是社会经济方面的政策原因。

图示区域位于甘肃,距离冬季风源地近,地势平坦,风力资源丰富。

第2题,该风电站位于甘肃,该地区经济相对落后,能源需求量小,距离东部地区市场距离远,A正确。

西北地区深居内陆,降水少,太阳辐射丰富,B错误;地区差异与风电基地建设无关,C错误;西北地区荒漠、戈壁面积大,风电基地不会占用大量耕地,D错误。

第3题,该地太阳能丰富,可发展太阳能发电缓解风能不稳定对电网的冲击,B正确;该地位于甘肃,水能资源不丰富,不适合水力发电,A错误;西北地区冬季温度低,不利于沼气发酵,C错误;该地植被稀疏,不利于生物能、沼气发电,C、D错误。

] 20xx年1月14日《京华时报》消息,中粮开卖“沙漠小米”推进荒漠化治理。

专家介绍,相对于玉米、小麦等当地传统作物,平均每亩沙漠小米可节约400立方米水。

通过种植沙漠小米,可为当地节约大量的绿洲地下水,延缓沙漠蔓延。

下图为我国某地区荒漠化形势图。

读图回答4~5题。

4.甲所处的绿洲地区自从推广种植“沙漠小米”之后,荒漠化速度得到了有效控制。

高三地理专题复习——区域可持续发展

高三地理专题复习——区域可持续发展

高考复习 ┃ 高中地理第二轮总复习
当地农牧业生产方式的改变、 历史上营 植被的 人 为 原 因 破坏 造宫殿和战争的影响, 大量的原始森林 被破坏,这使雨水、径流、风力直接侵 蚀黄土地面,产生严重的水土流失 不合理的 当地盛行轮流的耕作制度, 使泥土裸露 耕作制度 在外,易被水流带走 黄土高原的是我国矿产资源丰富的地 开矿 区之一,尤其是煤炭资源,当地的采矿 破坏了地表土, 使土地抗侵蚀能力减弱
高考复习 ┃ 高中地理第二轮总复习
人类活动
影响
导致的后果
内部富营养化加 造成入湖营养物增加,使湖 环境污染 剧,水草繁茂、 沼内藻类与水草丛生,也就 泥炭化加速 大量引水 灌溉 湿地中水量减 是人为加速的富营养化过程 使水量减少,有些湖沼在几 十年内就明显缩小、变浅, 直至完全干涸
河流的截 少、干涸 流改向
高考复习 ┃ 高中地理第二轮总复习
核心整合
高考复习 ┃ 高中地理第二轮总复习
一、区域生态环境建设 1.荒漠化的成因及防治措施 (1)荒漠化的自然原因 荒漠化的自然原因包括干旱 (基本条件 )、地表物质松散 (物质基础 )和风力强劲(动力因素)。其中气候异常是导致荒漠 化的主要自然因素,多雨年有利于抑制风沙活动,而多年持 续干旱,则会加剧荒漠化进程。
高考复习 ┃ 高中地理第二轮总复习
②人为原因 近代人类活动的干预,极大地加速了湿地消亡的过程, 在几代人乃至一代人的时间内实现了湿地的消亡。湿地消亡 的人为因素见下表: 人类活动 土壤侵蚀 围湖 (海 ) 造陆 影响 外部物质进 导致的后果 导致入湖泥沙量大增
入, 填充作用 使湖沼和海滨滩涂面积 加剧 剧减,乃至消失
高考复习 ┃ 高中地理第二轮总复习
高考复习 ┃ 高中地理第二轮总复习

2020版高考地理二轮专题提分教程全国通用版练习:专题十区域资源开发与可持续发展专题检测含解析

2020版高考地理二轮专题提分教程全国通用版练习:专题十区域资源开发与可持续发展专题检测含解析

专题检测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4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2019·安徽江淮十校第二次联考)干热岩是一种内部不存在流体或仅有少量地下流体的高温岩体,埋深数千米,其温度一般大于200 ℃。

干热岩主要被用来提取其内部的热量,通过注入凉水,吸收岩体热量转化成蒸汽,再抽取到地表的方式加以利用,可用于发电、供暖等。

据此回答1~2题。

1.下列可能为我国干热岩资源富集区的是()A.青藏高原B.长江三角洲C.松嫩平原D.黄土高原答案 A解析据材料可知,干热岩是一种内部不存在流体或仅有少量地下流体的高温岩体,其热量来自地球内能,所以地壳活跃地区干热岩资源富集。

青藏高原位于板块交界处,地壳活跃,地热资源丰富,最可能为干热岩资源富集区,故A项正确。

2.干热岩发电()A.季节性强B.技术要求低C.大气污染严重D.有利于改善环境答案 D解析据材料可知,干热岩埋深数千米,技术要求较高,B项错误;干热岩利用过程中,处于封闭循环系统,是一种清洁能源,具有储量大、安全性好、热能连续不受季节制约、利用率高等特点,A、C两项错误,D项正确。

(2019·鄂东南省级示范高中联考)太阳能光热电站目前最为流行的有塔式(图一)和槽式(图二)两种。

据此回答3~5题。

3.市场条件最适宜建太阳能光热电站的是()A.东北平原B.黄土高原C.柴达木盆地D.长江三角洲答案 D解析四个地形区中电力需求量最大的地区是长江三角洲。

4.槽式与塔式比较,槽式主要特点是()①可集中布置也可进行分块布置②误伤途经飞鸟③反光镜角度调整技术要求高④投资成本低A.①②B.②③C.②④D.①④答案 D解析槽式光热电站对地形要求低,平地可集中布局,规模可大可小,地形有起伏地区可分散布局,技术要求低,投资少。

塔式光热电站要求地形平坦,集中布局,反光镜要把光线集中到高塔的锅炉处,技术要求高,且会误伤途经的飞鸟。

5.太阳能发电与风能发电相比,太阳能发电最大的不同点是()A.受季节影响B.受天气影响C.受地理分布影响D.受昼夜交替影响答案 D解析太阳能发电与风能发电相比,共同点是受季节、天气、地理分布影响。

(全国通用)2020版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提分教程专题十区域资源开发与可持续发展课件

(全国通用)2020版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提分教程专题十区域资源开发与可持续发展课件

(2)新能源开发的意义(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①缓解能源资源短缺的状况;
有利 ②改善能源消费结构;
影响 ③减轻大气污染状况,实现可持续发展 ①新能源往往开发难度较大,且不太稳定,易受
不利 到自然条件的影响; 影响 ②生物能源的开发抢占了耕地,影响区域粮食安

考向 1 常规能源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 20 世纪 50 年代,石油、天然气产业作为支柱产业,出口剧增,经济立现繁荣, 却也埋下隐患,其他工业遭到削弱。20 世纪 80 年代初期,天然气资源开始 趋向枯竭,荷兰政府不得不面对出口下滑、收入下降、失业人口陡升的困境。 国际上把这种资源产业短期繁荣后留下的后遗症称为“荷兰病”。据此完成 1~3 题。
考点二
运用“综合思维”, 分析流域的综合开发
与治理
[考情报告] 流域开发的自然地理背景、流域综合开发与生态环境建设 是高考的高频考点。常以具体某一河流流域(相关的图表和文字材料)为背景, 侧重考查河流流域的开发方向及其产生的环境效益;侧重考查考生的综合思 维、区域认知和地理实践力。题型灵活多样。
(1)甲地处于内流区,简述该内流区形成的自然条件。 (2)该国东部地区河流不宜发展航运,说明其自然原因。 (3)与开发水电相比,有人认为该国更宜利用天然气发电,请说明理由。 (4)简述该国规划建设图中经济走廊的主要目的。
思维流程
尝试作答 (1)盆地地形;降水量较小;蒸发量大。 (2)降水季节变化大,水位变化大;河流落差大,流速快;河流长度较 短。 (3)天然气资源丰富;生产受季节影响较小;接近电力消费市场;有利 于保护自然保护区;有利于保护河流生态环境。 (4)开发西部地区矿产资源;带动走廊沿线地区发展;加快西部落后地 区发展;促进东西部协调发展。
(1)分析大坝拟建在 M 地的原因。 (2)简述大坝建成后对下游较短河段河流水文特征的影响。 (3)请你为生物专家的观点提供科学的证明。 (4)从经济角度分析,你是否赞成该水电站建设,说出你的观点和理由。

全国通用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提分教程专题十区域资源开发与可持续发展练习

全国通用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提分教程专题十区域资源开发与可持续发展练习

全国通用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提分教程专题十区域资源开发与可持续发展练习专题十区域资源开发与可持续发展构建网络整体认知考点一运用“综合思维”,分析自然资源的综合开发[考情报告] 区域自然资源的分布、开发条件、开发措施是高考的高频考点。

多以区域图、文字材料(相关热点新闻)为背景,图文结合,侧重考查区域自然资源的综合开发与利用;侧重考查考生的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和区域认知。

以综合题考查为主。

(2018·全国卷Ⅰ)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俄罗斯是世界重要的天然气开采和出口国。

2017年12月8日,中俄能源合作重大项目——亚马尔液化天然气项目正式投产,该项目集天然气勘探开采、液化、运输、销售于一体,是中国提出“一带一路”倡议后实施的首个海外特大型项目。

俄罗斯为该项目配建了港口。

由于自然条件的限制,该项目采用模块化施工方式,即将生产线和相关建筑设计成一系列的模块,由全球多地工厂制造,然后运至项目施工现场拼装。

模块体积大,重量大,最大的模块重量与埃菲尔铁塔相当。

该项目以中国、日本等亚洲太平洋沿岸国家为主要目标市场。

中方企业全方位参与设计和建造,数十家企业承揽了85%模块的建造。

该项目超过60%的模块和零部件经白令海峡—北冰洋航线至项目施工地。

下图示意该项目的位置。

(1)简述俄罗斯配建港口对该项目及周边区域发展的经济价值。

(2)说明采用模块化施工方式对该项目建设的益处。

(3)分析开发白令海峡—北冰洋航线对提高该项目产品(液化天然气)市场竞争力的作用。

(4)指出在该项目合作中体现的中俄两国各自的优势。

思维流程尝试作答(1)对本项目的经济价值:(该项目)运输量巨大,保证该项目建设和运营,可以获得长期、稳定的经济收益。

对周边区域发展的经济价值:为俄罗斯北冰洋沿岸地区及北冰洋上的经济活动提供基地;促进鄂毕河沿岸地区对外贸易的发展,为鄂毕河出海航运提供中转服务。

(2)(该项目)工程量巨大,设计成不同模块,可以由不同地区的工厂同时生产,缩短工期;模块运至现场拼装,减少现场(恶劣自然条件下)施工的时间和难度。

2020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常考题型大通关(全国卷):第13题 区域可持续发展

2020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常考题型大通关(全国卷):第13题 区域可持续发展

第13题区域可持续发展1、2017年7月5日,为期3天的国际防治沙尘暴大会在伊朗首都德黑兰落下帷幕。

来自联合国及43个国家和地区的300多名代表,经过深入研讨、实地探访,对全球沙尘暴防治、荒漠化治理达成共识。

其中,中国库布齐沙漠治理模式引发各国与会代表的关注,被视为防治沙尘暴的“治本良策”。

据此完成1~3题。

1.库布齐沙漠形成的最主要的自然原因是( )A.盆地地形,气流闭塞B.滥砍滥伐,植被稀少C.高山环绕,水汽难以深入D.深居内陆,气候干燥2.“板上发电,板间种草,板下养羊”,这是库布齐近年来兴起的“生态光伏”治沙项目。

下列对该工程的分析不准确的是( )A.光照强烈,发电量较大B.光伏发电大量吸收太阳辐射,加剧地表水分蒸发C.多种植耐旱植物D.产业链长,生态效益、经济效益高3.以下对于防沙、治沙的说法正确的是( )A.大力植树造林,防沙治沙B.劳动力需求大,科技要求低C.应立足生态治理,促进产业协调发展D.以发展种植业为核心,实现多样化经营2、日本鸟取沙丘能实现人们领略沙漠风情的愿望。

鸟取沙丘东西长约16千米,南北宽约2.4千米。

鸟取沙丘降水较多,适合草木生长。

当地政府为了保护该“沙漠”下了很大的气力。

据此完成1~2题。

1.导致鸟取沙丘形成的主要动力因素可能是( )A.东北信风B.盛行西风C.夏季风D.冬季风2.当地政府“下了很大的气力”最有可能是指( )A.从外地运沙B.持续除草C.修筑防浪堤D.植树种草3、读下图,完成1~2题。

1.关于坡度与侵蚀强度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A.坡度20°时,坡面侵蚀强度最大B.坡度在20°~40°,坡面侵蚀强度随坡度的增加而增加得最快C.坡度在40°左右,坡面侵蚀强度最大D.坡度接近90°,坡面侵蚀强度最大2.坡度在40°~90°,坡面侵蚀强度随坡度的增加而减小,其原因是( )A.植被破坏的程度较轻B.降水量少,且强度小C.坡面径流流速小D.受雨面积减小,使坡面径流量减小4、下图为人类对地球影响部分数据统计图(右图为1950年以后数据)。

2020高考地理二轮专题辅导(课件)专题十 资源、环境和可持续发展(共89张PPT)

2020高考地理二轮专题辅导(课件)专题十  资源、环境和可持续发展(共89张PPT)

“1998年后全面停止采伐天然林”得出:人类干扰活 动大幅减少,植被得到了较快恢复,促进大熊猫栖息地 的恢复与扩展。第(2)题,这个问题的关键词是道路建 设与野生动物栖息地保护,同时该题考查了人类活动 对生态环境的作用,宗旨是保护原有生态环境和创造 更合适的生态环境。
答案:(1)大规模采伐森林(对植被破坏大),导致栖息 地缩小;修建道路(国道、林区采伐道路),导致栖息地 碎片化;人类干扰活动大幅度减少(全面停止采伐天然 林,108国道秦岭隧道通车等),植被得到了较快恢复, 促进大熊猫栖息地的恢复与扩展。
沉积等影响,乌裕尔河下游排水受阻,成为内流河❷。 河水泛滥,最终形成面积相对稳定的扎龙湿地❸(下 图)。扎龙湿地面积广大,积水较浅❹。
(1)河流排水受阻常形成堰塞湖,乌裕尔河排水受阻却 形成沼泽湿地。据此推测扎龙湿地的地貌、气候特点。 (2)分析从乌裕尔河成为内流河至扎龙湿地面积稳定, 乌裕尔河流域降水量、蒸发量数量关系的变化。
(2)合理规划,道路选线尽量避开野生动物栖息地;在 经过野生动物栖息地时,建设野生动物穿越道路的生 态廊道;修建道路时尽量减少周边植被的破坏,修复因 查主要是以区域 图为载体,结合图文材料,重点考查区域生态环境问题 的原因、危害及解决措施。
【尝试作答】(1)地势平坦、开阔,气候较为干旱(蒸发 能力强)。 (2)降水量基本不变化,蒸发量逐渐增大,二者数量关系 由降水量大于蒸发量最终变为降水量等于蒸发量。
(3)变化:水中含盐量逐渐增加。原因:河水不断为湿地 带来盐分(矿物质);随着湿地水分蒸发,盐分(矿物质)富 集(最终饱和)。
(4)同意,可防止盐分(矿物质)富集;减少泥沙淤积;扩大 鱼类种群规模;减轻水体富营养化。 不同意,应减少对自然的干扰;保持湿地水量稳定;保护 生物多样性;维护食物链完整(保护丹顶鹤);防止湿地环 境变化。

2020年高考地理二轮复习热点考点附解答: 区域可持续发展

2020年高考地理二轮复习热点考点附解答: 区域可持续发展

专题 区域可持续发展1.结合区域图考查区域生态环境问题的原因、危害及其防治措施。

2.以某区域资源开发与利用为背景,考查区域资源开发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存在问题及解决措施。

3.结合区域规划,考查区域工农业发展区位因素、存在问题及解决对策。

4.结合图表材料,考查区域产业转移或资源调配的原因、影响。

知识点一、区域生态环境建设生态问题分布自然原因人为原因解决措施 荒漠化防治(撒哈拉、南美洲太平洋沿岸)西北地区干旱—处于深居内陆、远离海洋,高原面积广大、高山环绕盆地、青藏高原隆起,海洋水汽难以到达,降水少;气候异常,降水变化大;地表物质松散;大风吹扬过度放牧、过度樵采、过度开垦;水资源不合理利用防治荒漠化有效措施:恢复自然植被,合理利用水资源;利用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构筑防护林,营造三北防护林;调节农、林、牧用地之间关系,制定草场保护法律、法规,加强管理;控制载畜量;退耕还林、还牧;建设人工草场,推广轮牧;采取综合措施解决能源问题;控制人口增长水土流失治理(南方低山丘陵)黄土高原①降水:变率大,集中夏季,多暴雨,冲刷作用强;①毁林开荒;②过度樵采;③轮荒—不合理①退耕还林、还草:压缩农业用地,扩大林草种植面积,因地②地形:坡度大,坡面物质不稳定;③植被:植被覆盖率低,涵养水源能力差;④土壤:粉沙颗粒组成,土质疏松,垂直节理发育,抗蚀能力低的耕作制度;④开矿制宜营造防护林、经济林、薪炭林、用材林;②调整土地利用结构;③加强小流域的综合治理。

工程措施—打坝淤地,平整土地,修筑梯田;生物措施—植树种草;农业技术措施—科学施肥,选育良种,地膜覆盖;④开矿时要有计划地存放表土,大力开发复垦工作森林破坏(中国东北、西南地区)亚马孙平原雨林全球环境效应:调节碳氧平衡;促进水循环、调节水平衡;全球生物基因宝库。

生态脆弱性:雨林生长养分几乎全部储存在地上植物体内直接原因:人口增长和贫困,人类的开发保护第一,开发第二(中国:封山育林、计划砍伐、采育结合、退耕还林、改变林区经济结构)湿地萎缩(三江源)三江平原气温低,蒸发弱,夏秋降水多,气候湿润;地势低平,排水不畅;土质粘重,地下有永久冻土层,地下水位高;河网密集排水过度开垦成耕地(围湖造田)建立湿地自然保护区、停止围垦、退田还湖生物多样性减少林区草原自然环境恶化森林草地和湿地破坏,狩猎扩大自然保护区,建立生态走廊、采育结近海合,合理放牧、实行禁渔期制度土壤盐碱化(宁夏平原、河套平原、西北地区)黄淮海平原①地形—低洼(地势低平,岗洼相间洼地排水不畅);②气候—春秋季节干旱多风沙,气温年较差大,降水集中且变率大,蒸发量旺盛;③土壤中盐分向地表积聚。

2020年高考地理二轮复习热点专题附解答 区域可持续发展

2020年高考地理二轮复习热点专题附解答 区域可持续发展

热点专题区域可持续发展森林界线简称林线,指高纬度地区或高山,由于低温(月平均气温最高在7 ℃以下)和风及土壤等条件而不能形成森林的界线。

下图是我国局部地区林线海拔高度分布图。

据此完成1~2题。

1.影响我国东北地区林线分布的主要因素是()A.纬度B.地形C.夏季风D.海陆位置【答案】A【解析】影响林线的主要因素是低温(月平均最高温在7 ℃以下),其次是风及土壤等条件,而影响温度的主要因素是地形、纬度等。

读图可知,东北地区林线分布的主要特征是向北逐渐降低,且与纬线大致平行,所以主要因素是纬度因素,A正确。

2.下列有关图中甲、乙、丙、丁四地主要环境问题的叙述,正确的是()A.甲地——石漠化B.乙地——沙漠化C.丙地——水土流失D.丁地——土壤盐碱化【答案】C【解析】读图并结合中国地形图可知,甲地位于内蒙古高原,主要环境问题是土地荒漠化;乙地位于华北平原,主要环境问题是旱涝、风沙、土地盐碱化;丙地位于黄土高原,主要环境问题是水土流失;丁地位于三江平原,主要环境问题是湿地减少、水土流失。

故答案选C。

下图为黄河三角洲某海岸带环境问题示意图。

读图,回答3~4题。

3.图中字母A 、B 、C 分别表示 ( )A .海洋污染 海水入侵 全球变暖B .海水入侵 海洋污染 全球变暖C .全球变暖 海水入侵 海洋污染D .海水入侵 全球变暖 海洋污染【答案】D【解析】超采地下水、引用水过量,会使得地下水位下降,在内陆地区引起地面下沉,在沿海地区会引起海水入侵;温室效应使全球变暖,进而引起海平面上升;超标排放污水等,超出海水的自净能力,会引起海洋污染。

4.该海岸带侵蚀后退的最主要原因是( )A .过度开采利用地下水B .入海径流、泥沙量减少C .大面积围垦滩涂湿地D .过量排放、倾倒废弃物【答案】B【解析】由示意图可以确定,海岸带侵蚀后退是由于入海泥沙减少,海浪侵蚀加强及近岸泥沙减少造成的。

二战以来,全球已出现过三次产业转移,目前第四次产业转移正在进行中,制造业全球布局具有寻“成本洼地”而生的特点。

【高考专题】2020年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 区域可持续发展(含答案)

【高考专题】2020年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 区域可持续发展(含答案)

2020年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区域可持续发展一、选择题1.洋垃圾,指进口固体废弃物,有时又特指以走私、夹带等方式进口国家禁止进口的固体废弃物或未经许可擅自进口属于限制进口的固体废弃物。

中国曾是全球最大的“洋垃圾”进口国,洋垃圾的进口热潮开始于20世纪末。

2017年7月18日,中国正式通知世界贸易组织,从2017年年底开始将不再接收外来垃圾,包括废弃塑胶、纸类、废弃炉渣与纺织品。

面对中国的禁令,英美两国正在积极制定政策彻底解决塑料垃圾问题,但是在相关技术研制成功以及政策出台前,英美两国在塑料等垃圾处理上仍以寻找替代中国的垃圾出口“接盘侠”为主。

据此完成1~2题。

1.中国曾大量进口“洋垃圾”的主要原因是( )A.废弃物处理能力强B.弥补工业原料短缺C.产业结构调整需要D.环境承载力大2.最有可能成为替代中国的垃圾出口“接盘侠”的国家是( )A.加拿大B.乌克兰C.新加坡D.印度尼西亚2.安徽宏村位于黄山余脉南部,被誉为“画里的乡村”,宏村背山面水,村中建筑密集排布,小巷狭仄,且巷中遍布水道,民居白墙黑瓦,房屋山墙多采用“马头墙”的形式。

读安徽宏村实景图,完成1~3题。

1.“背山”“面水”的区位对宏村的影响是( )A.“背山”利于冬季通风B.“背山”利于冬季降水C.“面水”利于夏季通风D.“面水”利于增大温差2.宏村的民居风格能反映出当地的气候特征是( )A.春季多风B.夏季炎热C.秋季多雨D.冬季寒冷3.宏村民居采用“马头墙”的作用不包括( )A.收集雨水B.增加遮阴C.防范火灾D.增加美感3.当地时间2017年1月3日,特朗普在社交媒体上发文威胁通用汽车公司(GM):“要么把雪佛兰科鲁兹车型从墨西哥迁回美国制造,要么就等着高额的边境交易税。

”美国制造业的从业人口在2000~2010年的10年间,制造业岗位数从1 730万急速下跌到1 150万。

目前美国政府大力推进“再工业化”战略,一些制造业相继从外国迁回本土,制造业出现明显的“回巢”现象。

专题10 区域可持续发展-高考地理二轮基础知识复习课件

专题10 区域可持续发展-高考地理二轮基础知识复习课件
优秀课件PPT公开课优质课PPT课件专 题10 区域可持续发展-2020届高考地理二 轮基础 知识复 习课件 (共45 张PPT)
优秀课件PPT公开课优质课PPT课件专 题10 区域可持续发展-2020届高考地理二 轮基础 知识复 习课件 (共45 张PPT) 优秀课件PPT公开课优质课PPT课件专 题10 区域可持续发展-2020届高考地理二 轮基础 知识复 习课件 (共45 张PPT)
优秀课件PPT公开课优质课PPT课件专 题10 区域可持续发展-2020届高考地理二 轮基础 知识复 习课件 (共45 张PPT)
优秀课件PPT公开课优质课PPT课件专 题10 区域可持续发展-2020届高考地理二 轮基础 知识复 习课件 (共45 张PPT)
1.获取农作物分布—RS;农机在田间位置—GPS。 2.提高了农业劳动生产率和农资利用率,在大力 挖掘潜力、降低成本的同时,减少了化肥、农药、 石油对环境的污染(利于环境保护) ,取得了经 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
方便米饭是指由工业化 大规模生产的,在食用 前只须做简单烹调或者 直接可食用,风味、口 感、外形与普通米饭一 致的主食食品。方便米 饭食用方便、携带方便, 有天然大米饭香味。 方 便米饭主要有脱水干燥 型、半干型、冷冻型、 罐头型四种。
优秀课件PPT公开课优质课PPT课件专 题10 区域可持续发展-2020届高考地理二 轮基础 知识复 习课件 (共45 张PPT)
优秀课件PPT公开课优质课PPT课件专 题10 区域可持续发展-2020届高考地理二 轮基础 知识复 习课件 (共45 张PPT)
定位用 户数量
GPS
数据渲染, GIS 绘制成图
热力图是观察一地的人口密集数量及实时的人流量 情况。通过某区域的人口流动量。来评估区域商业 价值;将地震前后的热力图进行对比,可以快速找 到哪些地方受地震破坏严重的程度,为地震应急救 援提供最及时的分析和决策依据;能够检测交通流 量,助力交通部门决策;但是景区的承载量主要是 由环境来决定的,不能通过热力图来核定。

2020届人教版高考地理二轮:资源开发和区域可持续发展优编练习附答案

2020届人教版高考地理二轮:资源开发和区域可持续发展优编练习附答案

2020届人教版高考地理二轮专题:资源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优编练习附答案专题:资源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一、选择题(一)读我国某地区图,结合所学知识完成1--2题。

1、图中东北部地区经常发生洪涝灾害的主要原因是( )A.地处长江的下游,河流汇水速度快B.位于温带季风气候区,降水季节分配不均C.围湖造田、泥沙淤积,湖泊面积缩小中/华-资*源%库D.流经山区,加上河道弯曲,排水不畅2、从流域综合整治角度考虑,图示西南部地区促进区域发展应采取的措施是( )①保护植被,恢复天然林②退田还湖,大力发展航运③发展立体农业④大力发展苹果种植A.①② B.③④C.①③ D.②④【参考答案】1、C 2、C解析:第1题,围湖造田导致湖泊面积变小、水深变浅,蓄纳洪水的能力降低。

第2题,②是平原地区河流综合治理的措施;苹果主要生长在暖温带地区,而图示地区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气候条件不适宜苹果的生长。

(二)如图为英国泰晤士河河口区域示意图及伦敦气候资料统计图。

泰晤士河河口水闸泄洪孔关闭时间夏季多于冬季。

读图完成1--3。

1.伦敦地区夏季降水量与冬季存在差异的原因是()A.地处背风坡B.西风偏弱C.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D.寒流流经2.水闸的主要功能是()A.拦水发电B.储存淡水C.供旅游活动D.防海水入侵3.泰晤士河水闸关闭时,会促使水闸以上至伦敦河段()A.泥沙沉积量减少B.泥沙沉积量增加C.河流水质下降D.河流含沙量增加解析:1.B 2.D 3.A第1题,伦敦终年受西风带控制,但冬季南北温差大导致气压差也较大,冬季西风势力更强;夏季西风相对冬季偏弱,故夏季降水量小于冬季。

第2题,河口水闸一般是为防止海水入侵而建,结合夏季降水量小于冬季,可判断水闸关闭时间夏季多于冬季的原因是夏季河水下泄量少于冬季,则夏季时海水更容易入侵。

第3题,因水闸主要功能是防海水入侵,若关闭水闸,会减少海水对河流的顶托作用,则不利于河流泥沙的沉积,即该段河流泥沙沉积量会减少。

高考地理大二轮专题复习冲刺地理课件专题十区域资源开发与可持续发展

高考地理大二轮专题复习冲刺地理课件专题十区域资源开发与可持续发展

生态环境改善
引导企业采用环保技术和清洁生 产方式,降低资源消耗和环境污 染,实现区域资源开发与生态环 境保护的良性循环。
社会效益显著
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实施,不仅 提高了区域资源开发的经济效益 ,同时也带来了显著的社会效益 ,如促进就业、改善民生等。
未来发展趋势预测及挑战应对
发展趋势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深入实施,未来区域资源开发将更 加注重绿色、智能、高端化发展,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
02
推动转型升级
通过传统产业升级改造和新兴产 业培育壮大,推动区域经济转型 升级。
03
增强可持续发展能 力
产业结构调整有利于节约资源、 保护环境,增强区域经济的可持 续发展能力。
06
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在区域资源开发 中应用
科技创新能力提升途径探讨
加强科研机构和高校合作
01
通过产学研一体化模式,促进科研成果转化,提升区域资源开
高考地理大二轮专题复习 冲刺地理课件专题十区域
资源开发与可持续发展
汇报人:XX 20XX-01-26
目录
• 区域资源开发概述 • 可持续发展理念在区域资源开发中应用 • 能源、矿产资源及水资源开发利用策略 • 生态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措施 • 产业结构调整优化方向探讨 • 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在区域资源开发中应用
在资源开发过程中,应遵循生态优先、适度开发、 综合利用和循环经济的原则,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 用。
区域资源开发与可持续发 展的互动关系
资源开发为可持续发展提供物质基础,而可 持续发展则为资源开发提供指导和约束,二 者相互促进、相互制约。
案例分析:成功实现可持续发展地区经验借鉴
1
德国鲁尔工业区

广东2020届人教高考地理二轮专题练习:资源开发和区域可持续发展含答案

广东2020届人教高考地理二轮专题练习:资源开发和区域可持续发展含答案

广东2020届人教高考地理二轮专题练习:资源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含答案专题:资源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一、选择题(一)位于长江中游的鄱阳湖是吞吐型湖泊,年内各月吞吐泥沙和水量很不均匀,2006年后三峡水库蓄水,也影响了鄱阳湖对泥沙和水量的吞吐。

下图为湖口站(鄱阳湖水系的出口)多年平均向长江输沙量和湖口站径流量分布图。

读图完成1--2题。

1、关于鄱阳湖多年月平均输沙量和径流量的说法,正确的是( )A.输沙量和径流量年际变化都较大B.6月鄱阳湖补给长江,7月长江补给鄱阳湖C.4~6月由于湖水含沙量降低,输沙能力减弱D.3月鄱阳湖的含沙量最大,故输沙能力最强2、关于鄱阳湖7~9月输沙量特点的成因推测,最可能的是( )A.长江干流水位高B.出库流量达一年最小C.向长江输沙,鄱阳湖清淤D.湖口站上游来水含沙量加大【参考答案】1---2、B A解析:第1题,读图可知,鄱阳湖多年月平均输沙量变化较大,径流量变化相对较小,A错误;6月输沙量下降但为正值,径流量大,说明6月鄱阳湖补给长江,7月输沙量为负值,此时长江补给鄱阳湖,B正确;4~6月降水量逐渐增加,湖泊补给长江水量减少,输沙量下降,而不是含沙量下降,C错误;3月鄱阳湖的输沙量最大,因此时为旱季,湖泊水补给河流水,且补给水量最大,D错误。

第2题,7~9月输沙量为负值,说明此时长江水补给湖泊水,此时为雨季,河流水位高,其他选项与题干不符,故A正确。

(二)如图示意挪威位置和地形。

挪威是世界上水能资源开发较充分的国家。

该国大型水电站多为高水头(电站水库水位与发电机组所在位置高差大)电站。

据此完成1~3题。

1.挪威大型水电站多为高水头电站的主要原因是该国()A.海岸线曲折,多峡湾B.多山地,河流落差大C.地形平坦,水网密布D.河湖众多,少泥沙2.挪威为建高水头电站而修建的水库()A.很少引发库区移民B.水位季节波动较小C.占用大量耕地D.可以保护鱼类和其他野生动物3.挪威消耗民用电最多的是()A.照明B.制冷C.取暖D.烹饪解析:1.B 2.A 3.C第1题,从地图上可以看出,挪威的地形以山地为主,河流的落差大,因此水电站的水库水位与发电机组所在位置高差大,即多为高水头电站,故B选项正确。

2020新课标高考地理二轮课件:区域可持续发展 (共93张PPT)

2020新课标高考地理二轮课件:区域可持续发展 (共93张PPT)

考点二 区域资源、能源的综合开发
(2016·全国卷Ⅲ)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为建设生态文明,我国大力开发风能等清洁能源。风电建设 成本高于煤电、水电。2009 年 5 月,甘肃酒泉有“陆上三峡”之 称的 1 000 万千瓦级风电基地建设项目获国家批准,其中的 80% 集中在被称为“世界风库”的瓜州县。下图示意瓜州等地年大风 (≥8 级)日数。
6.“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蕴涵的地理原理主要 是( C )
A.水循环与水平衡原理 B.陆地水体相互转化原理 C.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 D.地理环境地域分异原理
解析:“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主要说明各地理要 素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有机整体,体现了地理环境整体 性原理。
1.区域生态环境建设
2.湿地面积增加主要是因为当地( D ) A.洪水暴涨 B.退耕还湿 C.地面沉降 D.冻土融化
解析:洪水暴涨只能形成暂时的积水,A 错。由材料“洼地 上的草地大量转化为湿地”可知增加的湿地面积主要来自草地, 故 B 错。地面沉降与湿地的形成关系较小,C 错。高纬的西伯利 亚地区气温低,有多年冻土层和越年积雪分布,全球气候变暖, 气温升高,导致积雪融水增多和表层冻土融化,为湿地形成提供 了水源,且下层冻土不利于水分的下渗,易在洼地形成湿地,D 对。
(2)有风:风能资源丰富(有“世界风库”之称),年大风日数 多(近 70 天)。
有地:可供建设风电场的土地广阔(充足)或戈壁(难利用土地) 广布,地形平坦。
(3)当地(经济落后,人口稀少)电能需求少;离东部(用户)较远 (需长距离输电);当地基础设施(如电网等)不足;建设成本高(投资 大),当地资金不足。
2.该地枣林采用覆盖技术产生的不利影响主要是( D ) A.改变枣林内外裸地间风速风向 B.减少枣林根系虫害和细菌滋生繁殖 C.降低枣林叶面光合作用效率 D.阻碍枣林地对太阳辐射热量的吸收

2020届(人教版)高考地理二轮:资源开发和区域可持续发展专题练习附答案

2020届(人教版)高考地理二轮:资源开发和区域可持续发展专题练习附答案

2020届(人教版)高考地理二轮:资源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专题练习附答案专题:资源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一、选择题(一)下图为我国长江干流三个水文站2010年、2011年和多年平均的水、沙特征值对比,读图回答1--2题。

1、甲、乙、丙三个水文站按从上游向下游排列的顺序是( )A.甲、乙、丙B.乙、甲、丙C.甲、丙、乙D.丙、甲、乙2、与乙、丙两站相比,甲水文站2010年、2011年的年输沙量和多年平均输沙量差异很大,其原因最可能是( )A.降水量远少于多年平均B.上游水土保持工作非常出色C.三峡水库的建设D.挖沙船作业【参考答案】1---2.B.C解析:第1题,长江为外流河,中下游地区为亚热带季风气候,越往下游河流流量越大。

图2可见多年平均流量由乙、甲、丙逐渐增大,所以从上游到下游顺序为乙、甲、丙。

第2题,从图1可以看出甲水文站2010年、2011年的年输沙量远小于多年平均输沙量,甲水文站位于中游,年径流量较多年平均减少不多,不是降水量远少于多年平均造成的,A错;上游水土保持工作非常出色应当上游输沙量减小最多,B错;三峡水库的建设使进入中游的泥沙大量减少,C对;挖沙船作业对年输沙量影响不大,D错。

(二)2016年3月,湄公河水位降至近90年最低。

越南南部的湄公河三角洲正遭受百年来最严重旱情,中国政府应越南政府的请求向湄公河流域国家提供了“巨大帮助”。

如图为澜沧江—湄公河流域图。

读图完成1--3题。

1.下列关于澜沧江—湄公河的叙述,正确的是()A.属于印度洋水系,注入泰国湾B.以雨水补给为主,水汽源于太平洋C.流域内气候适宜水稻种植D.河流流量稳定,航运价值高2.湄公河水位降至近90年最低,导致河流入海口()A.易出现海水倒灌现象B.鱼虾密度增大C.赤潮的发生概率增大D.泥沙堆积增多3.中国政府提供的“巨大帮助”是()A.资金援助B.出口淡水C.粮食援助D.开闸放水解析:1.C 2.A 3.D第1题,澜沧江—湄公河属于太平洋水系,注入南海;流域内降水水汽主要来自印度洋;流域内夏季高温多雨,适宜水稻种植;河流航运价值高,但受季风气候影响,其流量季节变化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十区域资源开发与可持续发展
构建网络整体认知
考点一运用“综合思维”,分析自然资源的综合开发[考情报告] 区域自然资源的分布、开发条件、开发措施是高考的高频考点。

多以区域图、文字材料(相关热点新闻)为背景,图文结合,侧重考查区域自然资源的综合开发与利用;侧重考查考生的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和区域认知。

以综合题考查为主。

(2018·全国卷Ⅰ)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俄罗斯是世界重要的天然气开采和出口国。

2017年12月8日,中俄能源合作重大项目——亚马尔液化天然气项目正式投产,该项目集天然气勘探开采、液化、运输、销售于一体,是中国提出“一带一路”倡议后实施的首个海外特大型项目。

俄罗斯为该项目配建了港口。

由于自然条件的限制,该项目采用模块化施工方式,即将生产线和相关建筑设计成一系列的模块,由全球多地工厂制造,然后运至项目施工现场拼装。

模块体积大,重量大,最大的模块重量与埃菲尔铁塔相当。

该项目以中国、日本等亚洲太平洋沿岸国家为主要目标市场。

中方企业全方位参与设计和建造,数十家企业承揽了85%模块的建造。

该项目超过60%的模块和零部件经白令
海峡—北冰洋航线至项目施工地。

下图示意该项目的位置。

(1)简述俄罗斯配建港口对该项目及周边区域发展的经济价值。

(2)说明采用模块化施工方式对该项目建设的益处。

(3)分析开发白令海峡—北冰洋航线对提高该项目产品(液化天然气)市场竞争力的作用。

(4)指出在该项目合作中体现的中俄两国各自的优势。

思维流程
尝试作答(1)对本项目的经济价值:(该项目)运输量巨大,保证该项目建设和运营,可以获得长期、稳定的经济收益。

对周边区域发展的经济价值:为俄罗斯北冰洋沿岸地区及北冰洋上的经济活动提供基地;促进鄂毕河沿岸地区对外贸易的发展,为鄂毕河出海航运提供中转服务。

(2)(该项目)工程量巨大,设计成不同模块,可以由不同地区的工厂同时生产,缩短工期;模块运至现场拼装,减少现场(恶劣自然条件下)施工的时间和难度。

(3)中国、日本(太平洋西岸的亚洲国家)是其主要销售市场;开通白令海峡—北冰洋航线,(与苏伊士运河—大西洋航线相比,)大大缩减产品的运输距离和运输时间,降低运输成本,从而降低产品销售价格,提高其在全球天然气市场的竞争力。

(4)俄罗斯优势:资源(能源、天然气)丰富,(天然气勘探开采、液化)技术强。

中国优势:资金雄厚、制造业实力强、运输能力强、市场需求大等。

1.运用综合思维分析矿物能源(煤、石油、天然气)的开发条件评价类题目解题思路
(1)资源开发条件评价的内容
区域资源开发条件的评价,一般可从四个方面进行:资源储量和开采条件(资源丰富、埋藏浅或露天、地质条件好的地区易开采);市场条件(位于或靠近经济发达地区、市场需求量大的地区优先开采);交通运输条件(对外交通便利的地区优先开采);环境保护对开采过程的要求。

(2)能源资源开发的分析思路
能源资源的开发可从基础好、拉动强、有保证三方面分析。

③有保证:有便利的交通运输条件等。

2.结合区域认知,落实人地协调观,掌握资源枯竭型城市经济转型的分析思路
(1)衰落原因
资源枯竭,环境恶化;土地、劳动力价格上涨;传统产业衰落。

(2)转型措施
①实行战略性转移。

这类城市一般随资源开发而兴起,随资源枯竭而衰落,应注重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积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②发展第三产业。

例如,以旅游业为龙头,带动第三产业快速发展。

③调整产业结构,发展多种产业,延长产业链,增加产品附加值,大力发展城市经济。

例如,从资源主导到科技主导、从开发矿山到开发旅游,使经济重新焕发生机和活力。

④绿化、美化环境,治理环境污染。

3.从综合思维角度分析新能源的开发利用条件及意义
(1)新能源的开发利用条件分析
新能源的开发利用条件与传统能源类似,从以下几个角度分析:
①资源的数量和质量(集群状况)。

②与市场(发达地区)的距离。

③太阳能、风能的开发占地面积大,需要有广阔的土地条件;生物能的开发,需要考虑靠近原料地;水能的开发,需要考虑建坝条件(地质、地形、聚落分布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