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心理学--学习笔记
管理心理学笔记整理
管理的出发点
“行为举止要符合所承担的角色”
第二节西方管理心理学的人性假设
人性观念与管理理论的发展
年代
人性
观念
管理
理论
代表
人物
管理措施
管理重点
管理职能
奖惩措施
领导体制
20世纪
20年代之前
经纪人
X理论
泰勒等
以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作或任务为中心
传统管理职能
外部,胡萝卜加大棒式
专制集权式
20世纪30年代
2、管理心理学的另一个重要目的是对员工进行管理教育,与素质教育,强化企业文化建设、形象建设、社会心理气氛建设,为社会主义的精神文明建设服务,并推动政治文明与生态环境文明的建设与发展。(树立参管意识)。
封建制度的长期影响是中国人的服从意识根深蒂固,缺乏创新意识和参管意识
第四节管理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一、实验法目的作用:提高劳动生产率。
4、不讲人情;赏罚分明。
5、支薪用人;
6、书面案卷;档案资料收集。
7、资源控制;合理使用资源。
(四)厄威克和古利克的管理原则
三、工业心理学的诞生
1、人与机器的关系;考虑人使用机器的特点,人及匹配工程心理学,研究人及匹配
2、人与事的关系;让合适的人从事合适的工作认识心理学,人力资源管理
3、人与人的关系;管理心理学
(一)什么是“经济人”假设
“经济人”也叫“唯利人”和“实利人”。
1、麦格雷戈在《企业中的人性方面》一书中将这种人性假设及其指导下的管理理论概括为X理论。其要点如下:
⑴人类多数趋于天生懒惰,不愿多做工作。
⑵人类多数缺乏雄心,希望依赖他人,而不喜欢担任责任。
管理心理学读书笔记(定稿)
管理心理学读书笔记(定稿)第一篇:管理心理学读书笔记(定稿)读书笔记-----再保险再保险是现代保险经营活动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是保险人分散风险、均衡业务、达到稳定经营的一种有效手段。
再保险又称为分保,是保险人为了减轻自己承担的风险责任,将自己承担的风险责任向其他保险人再进行保险的行为,即保险人再原保险合同的基础上,通过签订再保险合同,支付规定的分保费,将其所承担的风险责任全部或部分转移给另一个保险人的保险。
再保险和原保险实质上都是对风险损失的承担、分散和转嫁。
原保险是再保险的基础和前提,再保险反过来对原保险起到了支持和促进作用。
二者是相辅相成的相互促进的关系,但二者也有区别:合同当事人不同,保险标的不同,合同性质不同。
再保险除了具有原保险的一些特征外,还有其本身的特征,包括:国际性、共同利害关系、技术性。
再保险作为保险的一种特殊形态,其基本职能是分散风险,是将原保险人所承担的风险在国际范围内的同业间进行分散,以补偿可能遭遇的巨灾损失和巨额损失,再保险对原保险的作用表现在:扩大原保险人的承担能力、均衡原保险人的业务结构,分散风险、控制原保险人的责任,稳定业务经营、形成巨额联合保险基金,增强抵抗巨灾风险能力。
再保险可以从两个角度进行分类,从再保险的安排方式上,可以分为临时再保险、合约再保险和预约再保险;从保险的责任分配方式上,可以分为比例再保险和非比例再保险。
其中比例再保险又分为成熟再保险和溢额再保险两种方式;非比例再保险又三种形式:险位超赔再保险、事故超赔再保险和赔付率超赔再保险。
再保险合同又称为分包合同,它是以原保险合同为基础的合同,同时又是区别于原保险合同的独立合同。
再保险合同是以原保险合同的存在未前提的:再保险人的责任、保险金额和有效期限均以原保险合同为准;再保险合同的责任随原保险合同的解除、失效、终止而停止;原保险合同的基本原则亦适用于再保险合同。
而再保险合同是与原保险合同分离的独立合同表现为:它具有自己独立的当事人;再保险人不得向原投保人请求缴纳保险费;原保险的被保险人不得向再保险人提出赔偿请求;不论再保险人是否履行再保险赔偿义务,原保险人都应履行赔偿义务;再保险人不能因原保险人未履行赔偿原被保险人的义务而免除再保险赔偿义务。
管理心理学笔记
管理心理学笔记管理心理学研究的内容包括:动机管理,行为管理,情绪管理,认知管理,组织管理。
动机管理动机概述、激励理论、激励理论的运用认知管理知觉与印象管理、记忆与学习、思维与决策情绪管理情绪劳动与管理、应激与挫折管理、员工倦入与管理行为管理领导概述、领导策略与方法、领导者的选拔与培养组织管理组织概述、组织士气和气氛、组织变革与发展管理心理学基础理论西方经济学当中,相继出现了四种主要的任性假设:经济人假设X理论、社会人假设和人群关系理论、自我实现人假设与Y理论、复杂人假设与超Y理论,近年又出现了文化人假设和决策人假设。
经济人假设和X理论以满足人的生理和安全需要来制定相应的管理措施提高劳动生产率,把多数人看成是懒惰的、胸无大志的。
特点是严厉的奖惩措施,主要以金钱来刺激工人的劳动积极性。
局限性:1、金钱至上的管理模式无法调动人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2、管理与被管理的对立不符合管理的本质。
3不重视人的思想情感,发挥不了人的积极作用。
合理性:符合当时的生产条件和社会状况。
社会人假设和人群关系理论社会需求、特点:认为良好的人际关系对调动生产积极性有决定性的作用,物质利益只是次要因素。
局限性:突出了人际关系对调动员工积极性的重要作用却忽视了工作任务,工作本身的重要作用。
合理性:1、加深了对人的认识。
2、丰富了激励理论3、改变了管理重心。
自我实现人假设与Y理论人们重视自我、发挥潜能、展现才华。
把人看成是积极向上的。
Y理论在管理重点(人的尊严和发展)激励方式、管理制度、管理职能上都有相应的改变,其局限性在于仅仅把管理建立在自我实现得潜能和奋发向山的本性上是靠不住的。
它忽视了主体能动性和社会现实的关系。
合理性在于为职工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成长空间。
复杂人假设和超Y理论不通的环境创造不同的人,人的个性各不相同、人在不同时间地点环境下的表现也不尽相同。
所采取的管理方式也多样化。
局限性:强调人的差异性却忽视人的共性不利于寻找和发现管理的一般规律。
管理心理学笔记
第一章管理心理学ABC1911年,泰勒的《科学管理原理》一书公开发表,使管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的科学而诞生。
一、管理心理学是什么?1、你从工作中能够得到什么?a)正面i.劳动报酬ii.通过工作发展自己的能力,获得个人满足感、自信和成就感。
iii.工作赋予一种身份和地位,提供不断学习的机会,获得有益的社会经验,创造与不同背景的人建立关系的机会,满足被尊重和认可的需要,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乐趣b)负面i.单调乏味的工作任务可能损害你的心理健康ii.高危险性和高挑战的工作任务可能会使你产生压力和情绪焦虑2、对管理者而言,管理心理学意味着什么?a)管理心理学是研究组织中的人的心理活动规律,用科学的方法改进管理工作,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的一门科学b)能够帮助组织有效地选拔和激励员工,从而改善组织效率c)管理心理学关于离职问题的研究和知识可以帮助管理减少这样的损失d)管理心理学的研究告诉我们高满意能够促进工作士气和雇员对组织的归属感,并减少雇员流失、缺勤和事故等问题3、管理心理学家能做什么?二、管理心理学研究什么、如何研究?1、管理心理学的主要研究领域a)对组织中的人的行为的研究b)组织中的个体-员工的心理与行为c)领导与沟通d)营造激励性的组织环境e)来自文化的挑战2、管理心理学的主要研究方法a)实验法b)问卷调查法c)定性研究i.观察法ii.访谈法iii.个案研究法三、管理心理学面临的挑战1、管理心理学的研究和应用面临的挑战2、管理心理学家面临的挑战a)随着社会需求增多,心理学市场呈现无序混乱、理论乱用的现状。
第二章管理中的人性观-是善,还是恶一、人性是什么?二、西方管理中的人性观1、“经济人”假设与X理论a)“经济人”假设i.“经济人”假设是从经济学角度来探求和满足人进行管理和劳动的最主要动机的管理理论。
ii.人是由经济诱因来引发工作动机的,人谋求最大的经济效益iii.经济诱因在组织的控制下,人是被动的受组织的操纵、激发和控制而工作的iv.人的情感是非理性的,必须加以防范,以免干扰了人们对自己利害的理性权衡v.组织必须设法控制个人的情感b)X理论(麦克雷戈)i.大多数人天生是懒惰的,他们都是尽量地逃避工作ii.多数人是没有雄心大志的,不愿意负责任,而心甘情愿受别人的批评iii.多数人的个人目标与管理目标是相互矛盾的,必须采取强制的,惩罚的办法,才能迫使他们为达到组织目标而工作iv.多数人干活是为了满足自己生理的和安全的需要,因些,只有金钱和其他物质利益才能激励他们努力工作v.人大致可分为两类,大多数人具有上述特性,属被管理者,少数人能够自己鼓励自己,能够克服感情冲动而成为管理者c)特点i.实行的是任务管理ii.管理只是少数管理者的事,与广大职工无关,不允许工人参加管理,强调工人只是服从命令,听从指挥,接受管理,拼命工作。
管理心理学笔记,绝对考点!
管理心理学笔记,绝对考点!第一章管理心理学概述第一节管理心理学研究对象一管理心理学的概念1 管理心理学的概念(研究对象)管理心理学是运用社会学、人类学、心理学、社会心理学、管理学等学科的理论、原则、方法,研究管理过程中的心理现象的一门科学管理过程:生存过程(技术管理):物质资料、设备、技术、劳力等社会过程(心理管理):管理制与被管理者之间、管理者之间、被管理者之间管理心理学主演研究管理过程中的社会过程,即心理管理。
2、与管理心理学相近的学科名称工业社会心理学(闵斯特伯格)、组织心理学(薛恩)、组织行为学(卢盛忠)二、管理心理学的学科性质1、是多门学科领域的交叉学科是管理学与心理学的交叉、社会学、管理学、心理学、社会心理学、人类学、文化学等学科的交叉。
2、兼有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性质三、管理心理学的研究内容1、人性假设与管理A、经纪人假设与x理论B、社会人假设与人群关系理论C、自我实现人假设与Y理论D、复杂人假设与超Y理论E、全面自由发展人假设与Z理论F、自我超越人假设与学习型组织理论2、个体心理行为与管理A、个性与管理(能力、气质、性格与管理)B、社会知觉理论与管理C、需要动机与管理(激励理论)50分D、工作态度、工作满意度与管理3、群体心理与管理A、群体规模与规范B、群体决策与群体凝聚力C、群体中的人际关系D、群体的沟通与冲突4、组织心理与管理:组织与组织结构组织变革与发展组织文化第三节、管理心理学的研究一、研究的原则1、客观性原则2、发展性原则3、联系性原则二、研究的方法1、观察发2、谈话法3、实验法4、问卷法5、测验法6、个案法第二章管理心理学的产生与发展第一节管理心理学产生的管理学基础一、古典管理理论对管理心理学产生的影响1、科学管理理论A、该理论的代表人物:美国管理学家泰勒,被称为科学管理之父,1911年著有《科学管理原理》一书。
选择B:泰勒的成长过程:学徒—工人—领班—车间工长—车间主任—总机械师—总工程师C:泰勒的实验:搬铁块—时间动作分析实验D、泰勒的管理制度和方法:劳动定额制工时定额制计件工资制工作流程图等E、泰勒科学管理四原则a、劳动要有科学的方法以代替仅凭经验的方法b、对员工要进行挑选、教育和训练c、管理者要真心的与员工们合作d、管理者要与工人有严格的责任分工F、与泰勒同时代科学管理的代表人物:甘地—计划图表吉尔布雷斯夫妇—动作分析研究2、计划管理理论A、代表人物:法国亨利.法约尔。
管理心理学笔记
管理心理学笔记第一章管理心理学概述第一节管理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与内容一、管理心理学研究对象:人的心理现象及期规律。
二、管理心理学的研究内容:1、个体心理:处在组织管理过程中的个人的心理活动。
2、群体心理:是群体成员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下形成的心理活动。
3、组织心理:组织整体动态变化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心理现象。
三、管理心理学与相关学科的关系。
1、管理心理学与普通心理学。
普通心理学:研究人的心理活动的一般规律的科学。
研究范围包括:人的心理过程和个性。
管理心理学与普通心理学的联系与区别。
①管理心理学要运用普通心理学提示的人的心理活动的一般规律,并使之在管理活动中具体化,了解人的心理活动规律是管理的一个重要方面。
普通心理学中关于心理过程和个性的知识都会在管理中发挥作用。
②普通心理学与管理心理学的关系是基础理论与具体应用的关系,管理心理学以普通心理学为基础,并在此基础上研究管理过程中人的心理活动的特殊规律。
2、管理心理学与工程心理学的联系与区别①管理包括两部分内容:物和人。
②工程心理学研究的对象是人与机器的关系,是研究人与机器、环境相互作用过程中人的心理活动规律。
管理心理学研究的对象是人与人的关系,是研究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相互作用过程中人的心理活动的规律。
③工程心理学和管理心理学的研究对象都涉及到人的心理问题。
从工程心理学的发展方向来看,必然涉及管理心理学的研究,管理心理学也需要工程心理学的研究内容和成果予以丰富和补充。
3、管理心理学与社会心理学的联系与区别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群体中人们彼此之间发生相互作用的情况下所产生的心理活动规律。
主要包括:1、个人心理活动对群体心理活动的影响2、群体心理活动对个人心理活动的影响3、个人与个人之间心理活动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4、群体与群体之间心理活动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这些内容在企业管理领域中的具体化也就是管理心理学的研究内容。
社会心理学的知识在企事业管理中的运用也就是管理心理学的基本内容。
管理心理学笔记整理
管理心理学笔记整理1、管理心理学的意义(1)管理心理学是未来管理学科的核心内容(2)管理心理学有助于个体的自我完善(3)管理心理学有助于企业和组织提高工作效率,增进经济效益2、人性假设理论的基本观点和启发“经济人”假设基本观点:(1)大多数人天性懒惰,不喜欢工作,并尽可能的逃避工作(2)由于大多数人不喜欢工作,必须对其施以强迫、控制、甚至是以惩罚相威胁,才能使其为完成组织目标而努力。
(3)大多数人天性缺乏进取心,不愿意承担风险,并甘愿接受人的领导,接受指挥。
(4)人天性习惯于明哲保身,反对变革,把自身的安全看的高于一切(5)人缺乏理性,易受外界影响作出一些不合时宜的举动启示(1)以“任务管理”为重点(2)“胡萝卜加大棒”的策略即奖励与惩罚相结合的方法(3)少数人参与管理“社会人”假设基本观点(1)人们所受到的最主要的激励不是来源于金钱,而是来源于人的全部社会需要的满足,包括良好的人际关系,社会地位和成就等(2)人们从工作中的社会关系中去寻找乐趣和意义(3)人在所处群体的社会力量中所受的影响,比管理中的激励和控制对他的影响更大(4)工人的工作效率,随着上级能满足他们社会需求的程度而改变启示:(1)管理者除了应该注意工作,完成生产任务外,更应该注意关心人,满足人在从事某项工作的各种社会需要(2)管理者不应只注意计划、组织和控制等,而应该更重视员工的人际关系,培养和形成他们的归属关和整体感(3)管理者应该重视团体对个人的影响和团体的奖惩制度,不主张个人奖励制度(4)管理者不应局限于自上而下的活动方面,而应在上级和下级之间起到联络员的作用(5)让员工参与管理满足其社会性需要“自我实现人”假设(1)人们总是勤奋的,人们乐于使用自己的脑力和体力(2)人们对于自己参与的目标,能够实现自我知道与自我控制,外来的控制和惩罚,并不是实现组织目标的唯一方法(3)人们投身于组织的目标在很大程度上是为了获得成就感(4)人们在适当的条件下,不但能接受而且追求责任(5)人们大多有解决问题的丰富想象力和创造力启发:(1)管理重点的改变,创造适宜的工作环境(2)管理职能的改变,工作的设计师和服务者(3)奖励方式的改变,主张内在的激励来满足人的成就需要(4)管理制度的改变,保证员工充分变现自己的才能,达到自己所希望的成就的制度“复杂人”假设(1)人的需要是丰富而复杂的(2)人们在同一时间内有各种需要和动机,形成错综复杂的动机模式(3)人在组织中的工作和生活条件不断变化,因此会不断产生新的需要和动机(4)不同的工作单位会产生不同的需要(5)没有一套适用与任何时代,任何组织和任何人烦人普遍、行之有效的管理方法启发:要因人而异,因事而异,不能千篇一律3、气质、性格、能力在管理中的应用气质在管理中的应用:(1)气质类型没有好坏之分(2)气质类型不能决定一个人的高低(3)气质类型对工作的性质和效率以及人际交往具有一定的影响(4)在安排特殊工作的人员时必须注意气质要求的绝对性(5)在人员优化组合上要注意气质类型的互补性(6)在人员培训时要注意气质类型的顺应性性格在管理中的应用:(1)了解员工的性格(2)不同性格的人任命不同工作(3)组织团队时,要注重将不同性格的人组合一起能力在管理中的应用:(1)做到人尽其才(2)在招聘员工时注意工作对能力的阔限性避免能力过高火过低(3)在优化组合时,注意员工能力的互补性4、性格的概念:是一个人比较稳定的对待客观现实的态度,以及在这种态度的支配下习惯的行为方式5、能力的概念:是指个人完成某种活动的所具备的心理特征6、气质的概念:是一个人与神经过程的特性相联系的行为特征,变现为心理活动过程的速度、强度及稳定性7、知觉:当前的客观事物作用于人的感觉器官时,人对此食物的整体反应8、感觉:是人脑对于当前客观事物个别性的直接反应9、感觉与知觉的差别(1)知觉是对整体事物的反应(2)感觉是对个别属性的反应知觉是在感觉上进一步深化直觉是在感觉上形成的10、社会知觉:即个人对他人、群体以及对自己的知觉。
《管理心理学》小抄笔记
管理心理学笔记前言一.管理心理学研究的内容范围个性心理、群体心理、领导行为、组织心理二.学习其意义1.有助于加强以人为中心的管理,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2.有助于知人善任,合理的使用人才3.有助于改善人际关系,增强群体的合理凝聚力和向心力4.有助于组织变革和组织发展5.有助于提高领导水平,改善领导者和被领导者关系三.学科基础心理学、社会学、人类学、政治学四.研究方法观察法、实验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心理测试法、个案法关于人性的假设1.管理者对人有不同的观念就会有不同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方式2.1956年,雪恩、沙因在《组织心理学》一书中将人性假设归纳为四种:经济人、社会人、自我实现人、复杂人3.结合我国具体情况,运用几种对人性的假设来研究人性与组织管理的关系1)尽管人们的需要时改善生活状况,但人们不仅仅是为谋生和金钱而工作2)多数人对组织任务极其管理方式的最初态度,总是从能否满足自己需要而做出反应的,但,这个态度是可以通过组织和个人的相互作用采取适当措施和教育来改变3)我国,各级组织目标和个人目标,从长远来看是一致的,但近期也可能不完全一致,为此组织和个人双方都应该努力,使组织目标中能包含更多的个人利益,从而调动人们积极性,提高功效,增加满意度4)管理方法因人而异,因任务而异,主管人员应努力创造条件,合理安排分工,使更多人在工作中充分发挥聪明才智以得到内在满足5)管理人员和工人关系应当是平等的,相互信任相互协作的关系,不管使用哪种方式,都应该关心人、尊重人、爱护人,应说明教育、发扬民主、适当参与、启发自觉、提倡自治。
个体的认知心理与管理一.知觉的概念及知觉研究的管理学意义1.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官的客观对象的个别属性的反映,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的客观事物的整体反映2.知觉从感觉开始,以感觉为基础,但不是感觉的简单相加,而是对大量感觉信息进行综合加工后形成的有机整体3.人们行为是以他们对现实的知觉而不是现实本身为基础的,对于同一知觉对象,不同个体的知觉可能会有差异二.知觉的基本特征选择性、整体性、理解性、恒常性三.影响知觉准确性的因素1.知觉者的主观因素:兴趣与爱好、需要和动机2.客观因素:知觉对象本身的特征;知觉对象和背景的差别;情景因素;对象的组合四.知觉的分类1.空间知觉、时间知觉、运动知觉2.知觉包括对物的知觉和对人的知觉3.管理心理学中将知觉分为社会知觉和自我知觉五.社会知觉的内容1.概念:对社会对象的知觉,包括一个人对另一个人,个人对群体,群体对群体,群体对个人及个人间、群体间的知觉2.分类!)对人的知觉:以貌取人2)人际知觉:人与人间关系的知觉,有明显感情因素3)角色知觉:对人们所表现的角色行为的知觉,要设身处地为别人考虑4)自我知觉:人贵有自知之明六.知觉错误(错觉)是人对客观事物不正确的知觉,包括对物的错觉及对人的错觉(社会知觉偏见P109)1.第一印象(首因效应)2.晕轮效应(光环效应)因某人的某一品质特征的强烈、清晰地感知而掩盖了其他方面的品质3.近因效应:由交往对象的最近信息所形成的印象,即最近印象4.刻板印象:社会上对于某一类人或事物形成的一种较固定、概括而笼统的看法5.投射效应:以己度人,把自身情感、意志等强加到别人身上六.要学会自我暴露良好的人际关系是在人们自我暴露逐渐增加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通过别人对自己的评价来审查自己,让别人了解自己来达到预期目的个性差异与管理一.性格与管理1.机能类型说(理智型、情绪性、意志型)2.向性说3。
管理心理学笔记
二、什么是管理心理学(一)概念管理心理学是一门综合运用管理学、心理学、行为学、社会学、伦理学、生理学的基本理论来研究企业中的人或群体的心理行为活动规律、人际关系以及人的积极性,借以解释、预测和激励企业中人的行为,以达到提高工效为目的的综合性科学。
1.性质:是一门综合交叉科学2.对象:研究企业中的人以及人与人3.目的:在掌握企业中人的心理和行为规律的基础上,提高对人的行为的预测、引导和控制的能力,最大限度地调动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获得工作的和生产的最佳效益.二)管理心理学的研究对象1。
研究对象(1) 企业中个人的心理、行为活动规律及激励(2) 企业中群体的心理、行为活动规律及激励(3) 企业中组织的心理、行为活动规律及激励2。
管理心理学对人研究的视角的变化•(1)要素研究阶段–限于将劳动者视为经济发展的一种必不可少的要素。
泰勒的科学管理机器的附属人的尊严、人的独特价值、人的潜能、人的创造力均无从谈起,人在管理者眼中不过是为钱所困的人。
•(2)行为研究阶段–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后,开始认识到是劳动者的行为在决定着企业的生产效率、质量和成本。
通过研究,他们发现人的行为是由动机决定的,而动机又取决于需要,但人的需要是极为复杂的,经济需要仅仅只是人的需要之一。
没有将人的意识、情感等心理活动纳人研究视野。
•(3)主体研究阶段–将人视为管理的主体,将人的创造力作为经济最重要的推动力,自始至终以人为本,通过挖掘人的创造力来求得经济的蓬勃发展是20世纪60年代以来对人的认识的一个巨大的飞跃,这一飞跃是由于美国经济在20世纪后十年令人吃惊地高速增长而得以全面确立的。
• 3. 理解(1) 从管理的内涵上看群体性\目的性\共同性(2) 现代企业管理强调以人为中心的管理①人是企业管理的主体②科学技术越发展,管理中人的因素越重要③人永远是而且是企业最重要的资源。
(3) 企业成败的评价指标应该是职工的心理评价①方向感②信任感③成就感④温暖感⑤舒适感⑥实惠感(三)管理心理学的研究内容企业中具体的社会心理现象,以及个体、群体、领导、组织中的具体心理活动的规律性。
管理心理学笔记
第一章管理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学习目的与方法第一节什么是管理心理学一、管理心理学的概念目前,关于管理心理学的课程名称还不统一,有的叫组织行为学、有的叫组织管理心理学,有的叫行为管理学、有的叫行为科学等等。
关于管理心理学的定义同样没有达成共识,学者们在借鉴他人成果的基础上,常常加入自己的看法。
1、苏东水认为:管理心理学又称行为管理学,是研究人的行为心理活动规律的科学。
它是一门综合性、边缘性的科学,它是从现代管理科学和行为科学发展过程中派生出来的一门新兴的独立学科。
2、俞文钊认为:管理心理学是研究企业中的人的心理活动规律,用科学的方法改进管理工作,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的一门科学。
它是心理科学的一个分支。
3、卢盛忠认为:管理心理学也可称之为组织管理心理学,一般来说,组织管理心理学侧重于研究各种组织系统中人们彼此之间相互作用情况下所产生的心理现象的规律性。
它属于心理科学中的应用部门,是应用心理学的一个重要方面。
4、孙彤认为:组织行为学是采用系统分析的方法,研究一定组织中人的心理和行为的规律,从而提高管理人员预测、引导和控制人的行为的能力,以实现组织既定目标的科学。
5、杨锡山认为:组织行为学应该是研究任何组织环境中人的行为规律的学问。
它是以行为科学和其它有关的知识改进领导,激励员工,协调人际关系,提高组织效能的一门管理学科。
6、张德认为:组织行为学是研究组织中人的心理和行为表现及其规律,提高管理人员预测、引导和控制人的行为的能力,以实现组织既定目标的科学。
7、美国学者威廉•迪尔认为:组织行为学是一门应用社会科学,研究工作组织中个人、团体和组织的行为问题。
8、美国学者安德鲁•J•杜布林认为:组织行为学是系统研究组织环境中所有成员的行为,以成员个人、群体、整个组织及其外部环境的相互作用所形成的行为作研究对象的一门科学。
9、美国学者史蒂芬•P•罗宾斯认为:组织行为学是系统地研究人在组织中所表现的行为和态度。
它是在多门行为科学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属于应用科学。
管理心理学笔记
第一章管理心理学概述第一节管理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与内容一、管理心理学的研究对象1.所谓管理心理学是研究管理过程中“人的心理现象”及其“规律”的一门科学。
2.管理的定义模式——“人——人——工作”。
二、管理心理学的研究内容:1.A:个体心理B:群体心理C:组织心理2.※管理心理学要运用普通心理学揭示的人的心理活动的一般规律,并使之在管理活动中具体化。
三、管理心理学与相关学科的关系:1.管理心理学与普通心理学;(两者是基础理论与具体应用的关系)2.普通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活动的一般规律的科学。
3.人的心理过程:“认识、情感、意志”。
4.人的个性:“个性倾向性;个性心理特征”。
四、管理心理学与工程心理学1.管理包括两个部分:“物和人”<1>物的管理是指对“劳动工具、对象和过程”的管理。
<2>人的管理是指对“人的行为的管理”。
<3>工程心理学研究的对象是人与机器的关系,而管理心理学研究的对象是人与人的关系。
2.管理心理学与社会心理学的关系<1>个人心理活动活动对群体心理活动的影响。
<2>群体心理活动对个人心理活动的影响。
<3>群体与群体之间心理活动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
<4>个人与个人之间心理活动的相互作用、影响。
3.管理心理学与组织行为学<1>管理心理学研究组织管理过程中的“心理因素”而组织行为学研究的是“行为因素”。
<2>心理是行为的内在形式;而行为是心理的外在表现。
第二节管理心理学的产生和发展注:管理心理学也可称为“组织管理心理学”,它在20世纪50年代产生于——“美国”。
一、管理心理学形成的理论准备:(也叫理论背景)1.心理技术学名称——由德国心理学家“斯腾”在1903年提出的,而对其进行研究者是美国的心理学家“闵斯脱博格”在1912出版《心理学和工业生产率》一书。
在这本书中他论述了用“心理测验方法”选拔合格工人等问题。
《管理心理学》复习笔记
《管理心理学》复习笔记第一节治理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与内容一、治理心理学研究对象:人的心理现象及期规律。
二、治理心理学的研究内容:1、个别心理:处在组织治理过程中的小我的心理活动。
2、群体心理:是群体成员之间互相感化互相阻碍下形成的心理活动。
3、组织心理:组织整体动态变籄过程中所表示出来的心理现象。
三、治理心理学与相干学科的关系。
1、治理心理学与通俗心理学。
通俗心理学:研究人的心理活动的一样规律的科学。
研究范畴包含:人的心理过程和个性。
治理心理学与通俗心理学的接洽与差别。
①治理心理学要应用通俗心理学提示的人的心理活动的一样规律,并使之在治理活动中具体化,明白得人的心理活动规律是治理的一个重要方面。
通俗心理学中关于心理过程和个性的常识都邑在治理中发挥感化。
②通俗心理学与治理心理学的关系是差不多理论与具体应用的关系,治理心理学以通俗心理学为差不多,并在此差不多上研究治理过程中人的心理活动的专门规律。
2、治理心理学与工程心理学eB5 4接洽与差别①治理包含两部分内容:物和人。
②工程心理学研究的对象是人与机械的关系,是研究人与机械、情形互相感化过程中人的心理活动规律。
治理心理学研究的对象是人与人的关系,是研究治理者与被治理者互相感化过程中人的心理活动的规律。
③工程心理学和治理心理学的研究对象都涉及到人的心理问题。
从工程心理学的成长偏素来看,必定涉及治理心理学的研究,治理心理学也须要工程心理学的研究内容和成果予以丰富和补偿。
3、治理心理学与社会心理学的接洽与差别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群体中人们彼此之间产生互相感化的情形下所产生的心理活动规律。
重要包含:1、小我心理活动对群体心理活动的阻碍2、群体心理活动对小我心理活动的阻碍3、小我与小我之间心理活动的互相感化、互相阻碍4、群体与群体之间心理活动的互相感化、互相阻碍这些内容在企业治理范畴中的具体化也确实是治理心理学的研究内容。
社会心理学的常识在企事业治理中的应用也确实是治理心理学的全然内容。
【SWUN】管理心理学笔记-101页word资料
第一章管理心理学概述第一节管理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与内容一、管理心理学研究对象:人的心理现象及期规律。
二、管理心理学的研究内容:1、个体心理:处在组织管理过程中的个人的心理活动。
2、群体心理:是群体成员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下形成的心理活动。
3、组织心理:组织整体动态变化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心理现象。
三、管理心理学与相关学科的关系。
1、管理心理学与普通心理学。
普通心理学:研究人的心理活动的一般规律的科学。
研究范围包括:人的心理过程和个性。
管理心理学与普通心理学的联系与区别。
①管理心理学要运用普通心理学提示的人的心理活动的一般规律,并使之在管理活动中具体化,了解人的心理活动规律是管理的一个重要方面。
普通心理学中关于心理过程和个性的知识都会在管理中发挥作用。
②普通心理学与管理心理学的关系是基础理论与具体应用的关系,管理心理学以普通心理学为基础,并在此基础上研究管理过程中人的心理活动的特殊规律。
2、管理心理学与工程心理学的联系与区别①管理包括两部分内容:物和人。
②工程心理学研究的对象是人与机器的关系,是研究人与机器、环境相互作用过程中人的心理活动规律。
管理心理学研究的对象是人与人的关系,是研究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相互作用过程中人的心理活动的规律。
③工程心理学和管理心理学的研究对象都涉及到人的心理问题。
从工程心理学的发展方向来看,必然涉及管理心理学的研究,管理心理学也需要工程心理学的研究内容和成果予以丰富和补充。
3、管理心理学与社会心理学的联系与区别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群体中人们彼此之间发生相互作用的情况下所产生的心理活动规律。
主要包括:1、个人心理活动对群体心理活动的影响2、群体心理活动对个人心理活动的影响3、个人与个人之间心理活动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4、群体与群体之间心理活动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这些内容在企业管理领域中的具体化也就是管理心理学的研究内容。
社会心理学的知识在企事业管理中的运用也就是管理心理学的基本内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管理心理学学习笔记:1.心理由哪几部分构成?人的心理基础分为生理基础和社会基础,其中的自然属性指的是由神经元构成神经系统进而形成一个人的中枢系统;其中的社会基础指的是社会属性,它是社会现实在人脑中的反映。
社会影响决定着心理的形成和发展。
社会属性影响和制约着自然属性。
答案要点:心理构成包括三部分内容:动力系统、指向系统和特征系统,动力系统和指向系统属于个性倾向性特征,特征系统属于个性心理特征。
其中,个性倾向性特征包括个人的动机、需要、认知、情感、意志、价值观等内容;个性心理特征包括气质、能力、性格等。
气质的概念与类型及各类气质的行为特征。
能力的概念和能力差异与类型。
性格的概念、性格差异与类型。
个性差异首先表现在个性倾向性的不同,其次是气质、性格、能力等个性心理特征上的差异。
2.如何评价经济人假设及其相应的管理模式?"经济人"假设及其相应的X 理论曾风行于20 世纪初到30 年代的欧美企业管理界.这种理论改变了当时放任自流的管理状态;加强了社会上对消除浪费和提高效率的关心, 促进了科学管理体制的建立.这对我国目前的管理实践,有一定借鉴作用.但"经济人"假设及X 理论,也有很大局限性.1、"经济人" 假设是以享乐主义哲学为基础的,它把人看成是非理性的,天生懒惰而不喜欢工作的"自然人".这是20 世纪初个人主义价值观点统治思想的反映,泰勒从企业家与工人都有的营利心来录求提高效率的根源,把人看成机器.这是与马克思主义的人是社会的人,人的本质就是社会关系总和的观点相对立的.2、"经济人"假设的管理是以金钱为主的机械的管理模式,否认了人的主人翁精神,否认了人的自觉性、主动性、创造性与责任心.他们认为由于人是天性懒惰的,因此必须用强迫、控制、奖励与惩罚等措施, 以便促使他们达到组织目标.3、"经济"假设认为大多数人缺少雄心壮志,只有少数人起统治作用,因而把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绝对对立起来, 反对工人参与管理,否认工人在生产中的地位与作用,其人性观是完全错误的.答案要点:“经济人”假设及其相应的X 理论曾风行于20 世纪初到30 年代的欧美企业管理界。
这种理论改变了当时放任自流的管理状态;加强了社会上对消除浪费和提高效率的关心,促进了科学管理体制的建立。
这对我国目前的管理实践,有一定借鉴作用。
但“经济人”假设及X 理论,也有很大局限性。
(1)“经济人”假设把人看成是非理性的,天生懒惰而不喜欢工作的“自然人”。
这是20 世纪初个人主义价值观点统治思想的反映,泰勒从企业家与工人都有的营利心来录求提高效率的根源,把人看成机器。
这是与马克思主义的人是社会的人,人的本质就是社会关系总和的观点相对立的。
(2)“经济人”假设把人当做机器的附属品,而忽略了人类的精神需要,如情感需要、尊重的需要等。
否认了人的主人翁精神,否认了人的自觉性、主动性、创造性与责任心。
他们认为由于人是天性懒惰的,因此必须用强迫、控制、奖励与惩罚等措施,以便促使他们达到组织目标。
(3)“经济人”假设认为大多数人缺少雄心壮志,只有少数人起统治作用,因而把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绝对对立起来,反对工人参与管理,否认工人在生产中的地位与作用,其人性观是完全错误的。
3.如何评价社会人假设及其相应的管理模式?1、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企业之间竞争的加剧和企业劳资关系的紧张,使得管理者开始重新认识"人性" 问题. 从" 经济人"的假设到" 社会人"的假设;从以工作任务中心的管理到以职工为中心的管理无疑是管理思想与管理方法上进了一步.资本家实行参与管理,满足工人一些需要,在企业中确实起到了缓和劳资矛盾的效果.在这方面,西方尤其是许多企业都收到了显著的效果.尽管如此,"社会人"假设也存在不可摆脱的局限性. 2、假设中的人际关系,并未改变资本主义社会的雇佣关系、剥削关系,也没涉及到社会生产关系的改变,因此它不能解决资本主主义社会的阶级矛盾与冲突.如,我们企业实行民主管理的目的是发展生产力,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资本主义企业让职工参与管理的目的是提高企业效益,追求"资本"利润;我国企业普遍有职工代表大会,保证工人行使民主权力,企业领导和工人在政治、经济地位上是平等的同志式的关系,而资本主义社会的职工参与管理并不能保证劳动者的合法权益,资本家和劳动者之间处于剥削与被剥削的雇佣关系.3、"社会人" 的假设认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对于激发动机、调动职工积极性是比物质奖励更为重要的因此,这一点对于我们企业制定奖励制度有一定参考意义.但它过于偏重非正式组织的作用,对正式组织有放松研究的趋向.这是一种依赖性的人性假设,对人的积极主动性及其动机研究还缺乏深度.答案要点: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企业之间竞争的加剧和企业劳资关系的紧张,使得管理者开始重新认识“人性” 问题。
从“经济人”的假设到“社会人”的假设,从以工作任务中心的管理到以职工为中心的管理,无疑是管理思想与管理方法上进了一步。
资本家实行参与管理,满足工人一些需要,在企业中确实起到了缓和劳资矛盾的效果。
在这方面,西方尤其是许多企业都收到了显著的效果。
尽管如此,“社会人”假设也存在不可摆脱的局限性。
“社会人”的假设认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对于激发动机、调动职工积极性是比物质奖励更为重要的.因此,这一点对于我们企业制定奖励制度有一定参考意义。
但它过于偏重非正式组织的作用,对正式组织有放松研究的趋向。
这是一种依赖性的人性假设,对人的积极主动性及其动机研究还缺乏深度。
4.如何评价自我实现人假设及其相应的管理模式?这种理论认为人有自我实现的需要.不同的人,为了满足不同的需要, 会产生不同的行为.所以人的行为是为了实现自我的某种需要而发生的,即人是自我实现的人;认为对于不同需要的人要不同对待。
有很大优点,但是还是容易忽略人的社会性,以偏概全。
答案要点:一方面,“自我实现人”假设和相应的Y 理论,从理论上看就有缺陷:首先,人既不象经济人假设所说的是天生懒惰的,也不象自我实现人的假设所说是勤奋的。
人格、人性的发展是天赋特性和后天环境影响相互作用的产物。
其次,人的发展也不是自然成熟的过程,而是在积极地能动地改造客观和主观世界中发展起来的。
再次,能达到自我实现的人很少。
另一方面,我们在批判其错误观点的同时,也绝不能忽视借鉴其中有益的成分。
例如,如何在不违反集体利益的原则下为职工和技术人员创造较适当的客观条件,以利于充分发挥个人的才能。
又如,把奖励划分为外在奖励和内在奖励,与我们所说的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有一定的类似,可以吸取其中对我们有用的奖励形式。
再如,这种假设中包含着企业领导人要相信职工的独立性、创造性的含义,对我们也不无启发,等等。
5.如何评价复杂人假设及其相应的管理模式?是社会人、经济人、政治人三种观点的综合.前三种都是从一个角度对人性进行分析,都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但是也有不足之处, 而复杂人综合三方观点,认为人是受社会、经济、政治全面影响的. 比较客观全面。
答案要点:复杂人假设及相应的Z 理论,承认人有多种类、多层次的需要,进而强调针对不同的人和不同情况,要采取不同的管理方式,这里含有辩证法思想,对我们搞好工作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但是这种理论只强调个别差异,在某种程度上忽视了共性,这不能说不是一种偏颇。
6.权变管理理论的主要观点是什么?1.关于组织结构的观点2. 关于人的激励和管理的观点3. 关于领导方式的观点4. 关于决策方法的观点 答案要点:权变管理理论是 20 世纪 70 年代在美国形成的一种管理理论,它强调在管理中要根据组织所处的内外部 条件随机而变,针对不同的具体条件寻求不同的最合适的管理模式、方案或方法。
其主要观点包括: 过去的管理理论可分为四种,即过程学说、计量学说、行为学说和系统学说,这些学说由于没有 把管理和环境妥善联系起来,其管理观念和技术在理论与实践上相脱节,所以都不能使管理有效地进行。
而权变理论就是要把环境对管理的作用具体化,并使管理理论与管理实践紧密地结合起来。
(2)权变管理理论就是考虑到有关环境的变数同相应的管理观念和技术之间的关系,使采用的管理观 念和技术能有效地达到目标。
(3)环境变量与管理变量之间的函数关系即是权变关系,这是权变管理的核心内容。
环境可以分为外 环境和内部环境,外部环境又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社会,技术,经济和法律政治等组成(STELF 分析)一种是由供应者、顾客、竞争者、雇员和股东等组成。
内部环境基本上是正式组织系统,它的各个变量 部环境变量之间是相互关联的。
7. 系统管理理论的主要内容是什么?(1) 系统是由相互联系的要素构成的。
(2) 系统的整体性。
(3) 系统的层次性。
答案要点:该理论主要应用系统理论的范畴、原理,全面分析和研究企业和其他组织的管理活动和管理过程,重视 对组织结构和模式的分析,并建立起系统模型以便于分析。
系统管理理论向社会提出了整体优化、合理组 合、规划库存等管理新概念和新方法,被认为是 20 世纪最伟大的成就之一,是人类认识史上的一次飞跃 系统管理理论的主要内容包括:( 1)企业是由人、物资、机器和其他资源在一定的目标下组成的一体化系统,它的成长和发展同时受 到这些组成要素的影响,在这些要素的相互关系中,人是主体,其他要素则是被动的。
( 2)企业是一个由许多子系统组成的、开放的社会技术系统。
企业是社会这个大系统中的一个子系 统,它受到周围环境(顾客、竞争者、供货者、政府等)的影响,也同时影响环境。
它只有在与环境的相 互影响中才能达到动态平衡。
在企业内部又包含着若干子系统。
一)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二) 奥德费的 ERG 理论 (三) 赫兹伯格的双因素理论 (四) 目标设置理论 (五) 弗鲁姆的期望理论 (六) 行为学派的强化理论 (七) 亚当斯的公平理论 (八) 个体态度及其功能(九)提高劝导者影响力的技术 (十)增强信息传递冲击力的技术 (一)降低目标对象抵抗力 ... (二)个体的个性特征1)部 ,另 与外(十三)个性针对性管理1•什么是激励?激励包括哪些内容?答案要点:激励是依据行为动力系统的活动规律,通过各种管理措施持续地激发人们的工作动机,使其心理过程始终保持在兴奋的状态之中,维持一种高昂的一种工作热情。
用一系列的管理方法和措施,遵循人们行为动力系统规律去刺激他人,促使其工作动机维持、增大,士气不断高涨,心理产生兴奋,形成内在驱动力。
激励内容主要有:(1)提高职工接受组织目标、执行组织目标的自觉程度;(2)激发职工实现组织目标的热情;2.什么是性格?性格和个性、气质的区别是什么?答案要点:性格是人对现实稳定的态度及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