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博士后创新型人才的特质要求和开发路径

合集下载

企业博士后创新型人才培养机制和开发思路

企业博士后创新型人才培养机制和开发思路

企业博士后创新型人才培养机制和开发思路袁兆亿科技创新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驱动力,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是科技创新的关键,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力量。

博士后是高层次创新型人才的有机组成部分,加强博士后培养是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的一项重要而紧迫任务。

我国企业博士后制度建立和发展二十多年来,企业博士后事业得到了长足发展,为国家和企业培养了大批高层次创新型人才,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推动产业转型做出了积极贡献,企业博士后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模式也得到了进一步完善。

一、企业博士后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工作思路博士后研究人员是我国高水平创新型人才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在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历史进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何进一步完善和创新博士后工作,使之在培养高水平创新型人才的过程中发挥更大的作用,显得尤其重要。

(一)积极创新博士后工作思维观念企业博士后工作的目标就是要促进人才的培养和使用相结合,因此要积极更新思维观念,不断创新人才体制机制和工作方法,突出在使用中培养,在培养和使用中发现更高级人才的开发模式,使企业博士后人才培养工作更好地符合现代化建设要求。

我国实行博士后制度在于使刚获得博士学位的优秀青年进入科研站进行实践锻炼,通过在不同的环境中接触多方面科研工作,不断开拓眼界和积累经验,锻炼出独立工作的能力,更好地成为学术技术方面的带头人。

当前世界形势正在发生巨大变化,培养高层次人才应当是博士后工作的核心所在。

因此在当前就业形势严峻,政府经费投入有限的情况下,适当调整国家博士后政策导向,大力鼓励和支持实力较强的企业设博士后站,将博士后工作与高层次年轻人才队伍建设紧密结合起来,拓宽用人单位与博士后双向选择和人才有序流动的渠道,既有利于减缓出站博士后的就业压力,也可以吸引更多优秀的博士进入企业博士后科研工作站,通过博士后阶段的培养和锻炼,加快优秀青年人才脱颖而出,不断提高我国人才梯队建设的整体水平。

(二)改革博士后工作的投入机制扩大博士后规模,培养更多的高层次创新人才,必须要加大培养投入。

企业博士后工作站申请条件

企业博士后工作站申请条件

企业博士后工作站申请条件企业博士后工作站申请条件企业博士后工作站是高校和企业合作的重要平台,为企业培养具备高技术、高知识和高管理能力的创新型人才。

那么,作为创作者,我们有必要了解企业博士后工作站的申请条件。

以下是一些申请条件的列点说明:1. 学历要求•申请者需要拥有博士学位,并且具备博士毕业后从事相关研究工作的经历和成果。

•一些企业还会对申请者的学科背景有一定要求,尤其是与企业的研究方向相符的学科领域。

2. 年龄要求•一般情况下,申请者的年龄应在35周岁以下。

但是,对于一些特殊情况,如非全日制博士研究生,年龄要求可能会有所放宽。

3. 研究成果要求•申请者需要有一定的科研能力和研究成果,在与企业研究方向相关的领域有一定影响力和贡献。

•申请者的研究成果可以体现在发表的高水平论文、专利申请或获得的科研项目等方面。

4. 创新能力要求•企业博士后工作站是为企业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平台,因此,申请者需要具备较强的创新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申请者需要在博士期间,能够独立思考并解决科研难题,有一些成果体现了其创新能力。

5. 推荐人要求•申请者需要有一至两位具有一定权威性的推荐人,这些推荐人可以是本领域的专家教授或企业高级管理人员。

•推荐人的推荐信需要对申请者的科研能力、成果以及创新能力进行客观评价。

6. 意向的企业要求•申请者需要在申请时明确自己的意向企业,企业博士后工作站的设立是为了服务特定的企业,因此,申请者需要选择与自己研究方向最为吻合的企业。

•对于一些国家重点实验室或高新技术企业,一般会有更高的申请门槛和相应的要求。

通过以上列点,我们可以看出,申请企业博士后工作站需要符合一系列的条件。

因此,作为有志于申请企业博士后工作站的创作者,我们需要注重自身的学术实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同时也需要与相关专家教授和企业建立合作关系,以提升自身的申请成功率。

博士后创新人才计划支持项目

博士后创新人才计划支持项目

博士后创新人才计划支持项目博士后创新人才计划是由中国科学院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共同发起的,旨在支持博士后开展创新型、高水平、应用型研究工作,培养具有创新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的高层次科技人才。

该计划从筛选入选者、项目管理以及经费支持等方面,都具有明显的优势。

一、优秀人才筛选博士后创新人才计划的入选者,不仅仅要求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还需要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研究经验和团队协作能力。

在筛选过程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会组织专家对申请人进行严格的审核和评估,确保入选者的素质和能力得到充分保障。

二、项目管理与指导在计划实施过程中,每位博士后都将享有科研至上、理论与应用相结合的研究环境和资源。

各个项目都将得到一对一或一对多的导师团队的指导,使得博士后可以在实战中不断深化自己的技能与知识,并且能够在项目的实施过程中获得教授们的指导、理解和支持。

三、经费支持博士后创新人才计划提供的经费支持,包括研究经费、工资津贴、保险等各种支持。

对于不同类型的项目,其所支持的经费也会有所不同,以确保博士后的研究和实验需要得到良好的保障。

同时,该计划还会根据实际情况适时调整所提供的经费,并对经费使用情况进行监管和审核,确保其使用效益的最大化。

四、研究成果的转化和产业化管理博士后创新人才计划的另一个重要任务是,将研究成果转化为实际生产力。

在各个项目实施过程中,该计划将提供相应的技术转化、产业化管理等服务,推动科学研究成果转化为产品和服务,最大程度地发挥科技研究的应用效益。

总之,博士后创新人才计划作为一项全面、多方位的支持计划,在选拔、研究管理和结果转化等方面均得到了科学的规划和系统的执行。

通过打造科学研究人才平台,提供丰富多彩的资源和支持,该计划将成为国内外学者接触、研究与创作的有力之方。

创新型人才培养

创新型人才培养

创新型人才的培养高等院校是贯彻国家自主创新战略、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力量,在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过程中担负着培养人才的重大责任,必须进一步加强创新教育研究,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积极探索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有效途径,尽快建立起与其相适应的创新人才培养体系,这既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客观要求,也是大学谋求自身发展的必然选择.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越来越难以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消除目前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弊端,构建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强调学生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的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成为高等教育的必然选择。

一、创新型人才的基本特征建设创新型国家需要培养大量的创新型人才.那么,什么样的人才可称为创新型人才?对这个问题的看法可以说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越来越多的学者认为“具有创新思想"或“具有创新精神”是创新型人才的基本内涵。

美国《创新杂志》对创新所下的定义是,运用已有的知识想出新办法、建立新工艺、创造新产品。

因此,所谓创新型人才,是指能够孕育出新观念,并能将其付诸实施,取得新成果的人.从广义上看,创新型人才是专指那些思维敏捷、思想解放、思路超前的人和那些敢想敢闯、敢作敢为、敢试敢冒的人。

也就是那些具有经验、知识、信息,并将其融合运用到实际中,能够对行动目标有效地进行整理、判断、创新的人。

综合国内学术界的一些观点,归纳一下,创新型人才具有以下基本特征:1、对问题具有高度的敏感性。

创新型人才不仅能够很快注意到某一情境中存在的问题,并设法寻求新的解决途径,而且能够在貌似平淡无奇的事物中觉察到一些奇特的、不同寻常的事情,并展开思考.2、观念具有高度的开放性。

在相同的环境条件下,创新型人才能够在同样时间内形成较多的观点或想法.3、思维具有灵活性。

创新型人才可以轻易摆脱惯性,摆脱原有的思维定势,根据不同的信息修正自己对问题的认识,具有极强的适应性。

4、认识具有新颖性.创新型人才思想活跃,能够经常提出不同寻常且又可以被人们所接受、认可的观点.5、人格特征鲜明。

创新型人才的特点、素质和培养路径分析

创新型人才的特点、素质和培养路径分析

创新型人才的特点、素质和培养路径分析2023年,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社会的不断发展,企业对于创新型人才的需求日益增长。

因此,创新型人才的特点、素质和培养路径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一、创新型人才的特点1. 独立思考能力创新型人才具备独立思考的能力,能够从不同角度审视问题并提出创造性的解决方案。

他们还能够批判性地思考,不盲从于其他人的观点,而是通过自己的思考和实践来得出结论。

2. 复合型人才创新型人才不仅仅擅长于某一领域,还具备跨领域的知识和技能。

他们具备宽泛的兴趣爱好和深厚的学识背景,能够将不同领域的知识和技能整合起来,创造出具有独特性的成果。

3. 敏锐的洞察力创新型人才具备敏锐的洞察力,能够从日常生活中获取启示和灵感,挖掘出问题的本质和新的发展机会。

他们热爱探索和创新,不断地寻找新的想法和方法,为事业的成功奠定基础。

二、创新型人才的素质1. 团队协作能力虽然创新型人才独立思考能力强,但是他们也需要和团队成员沟通协作来实现自己的创意。

因此,创新型人才需要具备优秀的团队协作能力,能够与不同背景和不同专业的同事良好合作。

2. 责任心和领导力创新型人才需要具备责任心和领导力,能够为自己的项目和团队负责。

同时,他们能够在团队中发挥领导作用,推动团队高效运转和事业的成功。

3. 变革意识和适应能力创新型人才需要具备变革意识和适应能力,能够及时调整自己的思考方式和方法,并随时适应环境变化和技术进步。

他们能够在不断变化的市场竞争中保持活力,始终保持创新思维。

三、创新型人才的培养路径1. 多元化的教育背景创新型人才需要具备跨领域的知识和技能,因此在教育背景方面,需要注重多元化。

可以在专业领域深耕,同时也要开阔视野,学习各种领域内的知识和技能。

2. 自我学习和探究创新型人才需要不断学习和探究,通过自我学习和质疑来不断为自己的思维方式和思考方法注入新的活力。

可以通过网络、书籍、论文、学术交流等多种方式进行自我学习和探究。

企业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途径

企业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途径

企业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途径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互联网的普及,企业已经越来越意识到了创新对于企业发展的重要性,而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也成为了企业发展的关键之一。

原来的单纯技术人才已经无法满足企业的需求,企业需要更具有创新性、适应性和创业精神的人才。

那么,如何培养这样的创新型人才呢?以下是一些途径。

1. 创新型人才选拔的重视和倾斜。

企业应该重视和倾斜创新型人才的选拔,通过加强对创新型人才的认可和奖励,打造创新型人才的荣誉墙,激发员工的积极性,提高人才的创新意识。

2. 对创新型人才的培训和提升。

企业应该在不断优化培训体系,加强职业技术培训的同时,增加创新型人才的科技创新的专项培训,鼓励员工在工作中多尝试,多创新,成为可以独挡一面的专业人才。

3. 加强与高校的合作。

企业应该加强与高校的联系和合作,通过建立实习、见习和短期交流计划来获取和引进优秀人才,同时通过高校的科研项目来引领和推进企业的科技创新。

4. 建立创新平台。

企业可以通过建立创新平台来促进企业的创新活动,吸引人才的积极参与。

创新平台可以包括技术创新、产品创新、市场创新等多个方面,为员工提供充分的资源和支持,让员工们有一个充分展示和发挥自己才华的平台。

5. 鼓励员工自主创业。

企业也可以通过鼓励员工自主创业来培养创新型人才。

企业可以提供一定的创业支持和资金支持,帮助员工实现创业梦想,同时也可以通过这种方式加强员工之间的交流和合作,促进员工的成长和发展。

总之,企业在培养创新型人才的过程中,需要注重多个方面的整体性推进,从选拔、培训到鼓励自主创业,各个方面都需要充分考虑和实践,才能最大限度地培养出更多的创新型人才,推进企业的快速发展。

博士生创新性人才素质及培养

博士生创新性人才素质及培养

博士生创新性人才素质及培养近年来,中国加大了投资教育,科技创新一直处于突出地位,有必要加强面向未来市场需求的人才培养,特别是高端科技人才的培养。

在高端科技人才培养中,博士生培养起着特别重要的作用。

因此,如何培养出拥有创新性的博士生,使其具备相应的要求,问题非常重要。

首先,要培养出创新性的博士生,需要培养他们的思想。

博士生应该是创新性思想的缔造者,因此要求他们比普通大学生更加深入地思考这些问题。

要培养他们的独立思维,鼓励他们发现问题,推动进步,培养他们用创新思维思考、分析、解决复杂问题和创新解决方案的能力。

其次,要让博士生具备创新性,应该注重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

博士生的实践能力是他们具备创新性的重要因素,只有把知识付诸实践,才能发现问题、找到解决方法,最终实现创新。

因此,在相关课程中,要尽量让学生使用知识进行分析、实践、操作,而不是只重讲论,以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

此外,博士生的创新性也与他们的专业知识有关。

从专业的角度来看,要培养出具备创新性的博士生,就要让他们拥有全面的专业知识,以及科学的科学研究方法和观点。

同时,也要给予学生充分的自由,让他们更加深入地探索学科的关系,总结出创新的见解,丰富学科的内容,最终形成具有创新性的思维状态。

最后,要培养出具备创新性的博士生,也要注重全面发展。

除了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外,博士生还需要有更多的才能,比如良好的英语交流能力、演讲能力、社会实践能力、形式艺术能力等。

这些才能可以帮助博士生更好理解学术研究的方向,更好地应用知识,从而更好地实现创新性的发展。

综上所述,要培养出具备创新性的博士生,就需要重视思想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深入开展专业知识的研究,同时要注重全面发展以及个性的创新思维的培养。

面对当今中国的高科技发展,博士生的创新性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高校应当积极加强对博士生创新性人才素质和培养的重视,以实现更高水平的发展。

创新型人才的选拔与培养策略

创新型人才的选拔与培养策略

创新型人才的选拔与培养策略创新型人才是当今社会和经济发展所必需的,而在选拔和培养创新型人才方面,仍然存在许多挑战和难题。

首先,我们需要对创新型人才的定义有更清晰的认识。

创新型人才并不等同于高学历、高技能的人才,而是指具有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的人才。

与普通人才相比,创新型人才具有更灵活的思维和更富有想象力的想法,能够通过创新来解决问题并带来更多的价值。

在选拔创新型人才方面,首要的是挖掘和发掘潜力。

很多优秀的创新型人才都是在经历一定的考验和挑战后才被发掘出来的。

因此,在选拔创新型人才时,需要更关注诸如创新能力、领导才能、适应力和沟通能力等综合素质,而非仅仅注重学历和成绩。

其次,我们需要提高培养创新型人才的质量和效果。

很多机构和企业都在试图从培训和教育上入手,但往往效果并不显著。

因此,我们需要重新审视人才培养的方式和方法。

首先,要创造一个鼓励和支持创新的氛围,以便激励创新型人才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和能力。

其次,我们需要让创新型人才参与真实的项目和案例,让他们在实践中学习和成长。

此外,我们还需要加强对创新型人才的激励和保障。

一般来说,创新型人才都比较自主和独立,但他们也需要社会和组织的支持和保障。

因此,需要为创新型人才提供更好的薪酬、奖励和晋升机会,以及更稳定的工作和成长环境。

此外,还需要建立起各种形式的社交和合作机制,以方便创新型人才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最后,全社会都需要重视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和选拔。

创新型人才不是少数精英,而是广大年轻人中的一部分,每个人都有可能成为创新型人才。

因此,政府、企业和学校等各方都需要投入更多的资源和精力,提高创新型人才的素质和数量。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推动创新型人才在经济和社会活动中的更广泛应用和发挥。

企业博士后研究工作要求

企业博士后研究工作要求

企业博士后研究工作要求
企业博士后研究工作有以下要求:
必须是应届博士,或已获得博士学位三年内,有意从事企业博士后的研究人员。

要有良好的商业敏感度,优秀的逻辑、沟通与表达能力。

要对教育行业有热情,对教育经济学、教育行业发展趋势、国际教育比较、市场化教育机构研究等领域有深入的理解和探索。

要严格遵守保密协议和知识产权法律法规,保护企业的商业机密和知识产权。

同时,要注意申请专利等知识产权保护措施,确保研究成果的合法性和可持续性。

要参与学术交流活动,如学术会议、研讨会等,向同行学者分享研究成果和心得体会。

要按时撰写研究报告,并提交给导师和企业负责人。

研究报告应包括研究背景、研究目标、研究方法、研究成果和结论等内容,以展示研究成果和价值。

以上就是企业博士后研究工作的基本要求,但具体情况可能会根据不同的企业和研究领域有所不同。

创新型人才的选拔与培育

创新型人才的选拔与培育

创新型人才的选拔与培育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社会的快速发展,创新型人才已成为推动企业和国家发展的重要驱动力。

本文将探讨创新型人才的选拔与培育,以期为企业和组织提供有益的参考。

一、创新型人才的定义与特点创新型人才是指那些具有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创新精神的人才,他们能够运用新思想、新技术、新方法解决问题,推动事业发展。

创新型人才通常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具备敏锐的洞察力,能够发现问题的本质和潜在机会;2.具备独立思考的能力,能够突破传统思维模式,提出新的解决方案;3.具备敢于尝试的勇气,能够在不确定的环境下勇于探索和创新;4.具备团队协作的精神,能够与团队成员共同成长,共同推动事业发展。

二、创新型人才的选拔选拔创新型人才是企业或组织的重要任务之一。

在选拔过程中,企业或组织应该关注以下几个方面:1.考察候选人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

可以通过面试、案例分析等方式,考察候选人的思维方式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关注候选人的学习能力和持续学习能力。

创新型人才需要不断学习新知识、新技能,保持与时代同步。

3.考察候选人的团队合作精神和领导能力。

创新型人才不仅需要具备个人能力,还需要具备团队精神和领导能力,能够带领团队共同成长。

4.注重候选人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

创新型人才应该具备高度的责任感和敬业精神,能够为企业或组织创造价值。

三、创新型人才的培育选拔出创新型人才后,如何培育他们成为推动企业或组织发展的重要任务。

企业或组织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培育创新型人才:1.提供培训和交流机会。

组织可以为创新型人才提供相关的培训课程,提高他们的专业技能和知识水平。

同时,也可以组织内部交流活动,让创新型人才相互学习、相互启发。

2.鼓励尝试和探索。

创新型人才需要勇于尝试和探索,企业或组织应该为他们提供宽松的环境和条件,让他们能够自由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3.建立良好的激励机制。

企业或组织应该为创新型人才提供合理的薪酬和福利,同时也可以设立奖励机制,激励他们不断追求卓越和创新。

博士生创新性人才素质及培养

博士生创新性人才素质及培养

博士生创新性人才素质及培养
近年来,随着人口结构的变化和社会经济的发展,政府和企业都重视培养有创新性的高素质人才,以提高生产力和国家竞争力,这就要求提高博士生的创新性素质。

首先,在以国家为侧重点的培养环境下,形成和完善博士生创新性素质的培养体系。

既要注重培养博士生自身的创新性素质,又要培养博士生在科学研究领域的扎实基础知识,以及在实际工作中所需要的应用知识、分析思维和技能。

其次,应建立系统的博士生创新性素质的评价体系。

将学习成绩、实践经历、科研成果、学术交流等作为评价标准,客观反映出博士生的创新性素质。

再次,营造良好的创新氛围。

政府、高等学校和企业应采取措施,促进学者之间的社会性交流与合作,在学习环境中注重科技创新,鼓励博士生在创新活动中发挥主动积极作用。

最后,深入开展专业创新实习。

为培养博士生的创新性素质,应提供有利于加深学生专业技能、知识结构、技术实践、实际工作能力等综合能力的实习机会。

总之,提高博士生的创新性素质,是在实现国家发展目标的道路上发挥作用的重要一步,也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经之路。

因此,应注重营造良好的培养环境,建立完善的创新性素质评价体系,深入开展实践的创新实习,以期提高博士生的创新性人才素质。

创新型企业的人才培养与选拔

创新型企业的人才培养与选拔

创新型企业的人才培养与选拔创新型企业的人才培养与选拔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话题,在当前经济发展的背景下,在任何领域中,创新都是保持竞争力的关键。

为了保持创新优势,创新型企业必须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竞争力,依靠创新动力和人才优势,持续推进企业持续发展。

因此,如何在人才培养和选拔方面扮演好角色,是每个创新型企业需要探究的问题。

本文将探讨关于创新型企业的人才培养与选拔。

1.创新型企业的人才特征和需求创新型企业的人才要求,在一定程度上略有不同于传统企业的要求。

创新型企业更注重创新能力和知识广度,在团队中布局能够互相补充的专业人才,开发创新型产品和服务。

这种甄选人才的方式,需要企业还需要考虑员工的适应性和团队协作能力,以此为创新型企业的人才呈现出更高的要求。

2.创新型企业的人才培养创新型企业的人才培养旨在培养人才的创新思维和方法,提升成员的专业能力和管理能力,充分发挥员工的聪明才智。

创新型企业需要进行专业的人才培训,包括实际操作和理论学习,满足人才的学习需求, 为员工的才华施展提供支持。

还有一些重要的建议,创新型企业要清楚了解员工的学习需求,制定常规培训计划,逐步完善企业的人才培育体系。

制定本公司是为员工提供励志机会,鼓励员工进行合适的团队合作、参与业内的高质量培训课程、参与国家或地区性的创新活动及比赛等。

3.创新型企业的人才选拔在创新型企业的人才选拔中,除了基本的条件外——工作能力能胜任工作岗位和懂得团队合作——还需要更高的条件,不仅要注重专业上的能力和素质,还要注重员工的文化背景和个性特点。

这些条件有可能是创新与合作之间的关系,可能也是成就能力与好奇心之间的关系,需要依据不同岗位不同要求来选择具备相应优势的人才,并建立具有针对性的考核和选拔体系。

创新型企业的人才推荐,需要经过针对性的考核和评价,在最终筛选出适合企业体系的人才。

由此可见,对人才的考察具有重要性。

4.建立完善的创新型企业人才培育体系创新型企业要建立完善的人才培育体系,尤其要注重人才的成长和培养,培养人才的职业梦想和职业愿景。

创新型企业的人才选拔与培养

创新型企业的人才选拔与培养

创新型企业的人才选拔与培养现代社会发展迅速,市场竞争日益激烈。

在这个变革的时代,创新成为了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关键。

而创新型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往往依赖于优秀的人才。

因此,如何选拔和培养创新型人才成为了企业管理者亟需解决的问题。

一、人才选拔的多元化方法创新型企业人才的选拔不应仅仅依靠传统的面试、测试等方式。

这些方法虽然可以了解到一个人的能力和能力,但无法全面评估一个人的创新潜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因此,创新型企业应该采用多元化的选择方法。

首先,可以通过组织一些创新比赛来选拔人才。

创新比赛可以完全发挥人才的创造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这些比赛还可以通过实际的案例,考察人才在不同情境下的解决问题能力,进一步评估人才的综合素质。

其次,企业可以与高校合作,开展校园招聘活动。

通过与高校建立合作关系,企业可以直接选择优秀的创新型人才。

此外,通过与高校进行科研合作,企业可以与创新型人才进行深入接触,进一步了解他们的创新能力和潜力。

最后,企业可以开展内部选拔活动。

内部选拔活动可以激发员工的创新潜力,提高员工的积极性。

通过内部选拔活动,企业可以发现并培养潜在的创新人才,提高企业的创新能力。

二、创新型人才的培养选拔到创新型人才只是一个开始,如何培养和发展创新型人才同样重要。

创新型人才的培养需要企业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和培训机会。

首先,企业应该为创新型人才提供学习和研发的平台。

只有在创新活动中,人才才能发挥最大的潜力。

因此,企业应该鼓励和支持创新型人才开展创新研究和项目。

通过创新活动,企业可以培养人才的创新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其次,企业应该提供专业的培训课程来提升创新型人才的能力。

这些培训课程可以包括创新管理、团队合作、项目管理等方面的内容。

通过培训,企业可以提高创新型人才的专业水平和综合素质。

最后,企业还应该为创新型人才提供晋升和发展的机会。

创新型人才往往具有高度的学习能力和创造能力。

因此,企业应该为他们提供晋升和发展的机会,鼓励他们不断学习和创新。

企业博士后申请条件

企业博士后申请条件

企业博士后申请条件
一、学术水平
1. 已经取得博士学位,且获得学位的时间不超过XX年。

2. 拥有扎实的学科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对所从事的专业有较高的造诣。

3. 在本学科领域内发表过高水平的学术论文,或拥有发明专利,具备独立开展高水平研究的能力。

二、研究经验
1. 具备丰富的科研经验,并在所从事的研究领域内有明显成绩。

2. 对所申请的研究项目有深入的理解和独到的见解,有能力独立承担并完成研究任务。

三、创新能力
1. 具备创新思维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够提出创新性的研究思路和方法。

2. 对所从事的研究领域有前瞻性的思考,有能力推动相关领域的发展。

四、团队合作
1. 具备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能够与团队成员有效协作,共同完成研究任务。

2. 具备领导能力或潜力,能够在团队中发挥积极作用。

五、健康状况
1. 申请人应具备良好的健康状况,能够适应高强度的工作和研究压力。

2. 如有需要,应提供体检报告证明身体健康状况良好。

总之,申请企业博士后应综合考虑上述各方面条件。

希望本文的介绍能够为您在申请时提供一定的帮助。

博士生创新性人才素质及培养

博士生创新性人才素质及培养

博士生创新性人才素质及培养近年来,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技术的进步,为人类带来了巨大的改观,也对教育界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特别要求博士生培养不仅具备高度学术素质,而且要具备创新性人才素质。

因此,博士生创新性人才素质和培养正受到越来越多学术界、政策界甚至社会各界的关注。

一是要提高博士生创新性人才素质。

在当今社会,创新性思维是一种重要的判断,是一种能够改变世界的能力。

因此,提高博士生的创新性人才素质,是培养博士生的重要内容。

首先,要注重培养博士生的思辨能力,让其能够从不同的视角、社会实践中对问题进行深入思考,形成独特的观点,并能够通过实践验证。

其次要重视博士生的实践能力,让其通过钻研技术、参与社会实践,掌握实际的技能和知识;此外,还要重视博士生的综合能力,让其能够依据自身的思想和能力,进行更大范围、全面的研究与实践。

二是要引导博士生创新性的发展。

博士生的创新性发展,不仅仅是因为个体的努力,更重要的是要受到外部环境的正确引导。

因此,要完善博士生培养制度,引导博士生走向科研前沿,参与前沿研究,促进博士生在创新性学习、实践和研究上大胆去尝试,去挑战;另外,要提供足够的发展平台,例如各类学术和实践活动、交流机会,以及学校本身和社会公司的企业实习等,让博士生有机会把自身的知识与能力应用到实践中,从而得到的表现。

三是要激发博士生的创新性热情。

引导学生发展创新性,不可避免忽视学生自身的动机,如何激发博士生的创新性热情是件重要的事。

因此,学校要通过不断的宣扬成功案例、引导先进实践和发挥学科优势等措施,来实现这一目标,从而不断激发博士生发展创新性热情,促进其创新性能力的发展。

总之,培养博士生创新性人才素质是学校和社会各界共同关注的话题。

要实现这一目标,就要提高博士生的创新性人才素质,引导博士生的创新性发展,激发博士生的创新性热情,提升博士生的素质,培养适应当今社会经济发展的优秀博士生人才。

创新型人才的选拔与培养研究

创新型人才的选拔与培养研究

创新型人才的选拔与培养研究随着世界经济的不断发展,我们越来越需要创新型人才。

创新型人才在现代社会很重要,对于企业和国家来说都是非常宝贵的资源。

对于创新型人才的选拔与培养,这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

在本文中,我们将会详细探索创新型人才的选拔与培养。

一. 创新型人才的特点众所周知,创新不是每个人都可以做到的。

只有拥有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人才才能为公司和国家带来前所未有的发展。

创新型人才的特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独立思考力:创新型人才通常有独立思考和观察事物的能力,能够从日常生活中发现问题,并思考如何解决它们。

2.激情和毅力:创新型人才通常具有激情和毅力,因为创新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需要长时间的思考、努力和探索。

3.团队合作力:虽然创新型人才通常拥有独立思考能力,但他们同样具有团队合作力。

他们知道在团队中发挥自己的作用,也会善于倾听他人意见并提出建议。

4.自我驱动力:创新型人才具有自我驱动力,能够自我激励,不需要外界的压力来推动自己完成工作。

5.很好的沟通和表达能力:当然,创新型人才也需要拥有很好的沟通和表达能力,因为他们需要与团队成员和上级领导交流自己的想法和创新成果。

二. 创新型人才的选拔由于创新型人才非常重要,企业和政府必须制定有效的选拔机制来引进这些人才。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创新型人才选拔方式:1.招募:企业和政府可以招募有创新精神的人才,鼓励他们创新。

创业园区或创新实验室等聚集人才的地方也是很好的选择。

2.评估:企业可以通过面试和有关的考试来评估申请者的创新能力。

政府则可以在高校和科研机构中寻找才能。

3.竞赛:企业可以举办有关创新的竞赛,来发掘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

这样的竞赛还可以激发和鼓励人们的创新精神。

三. 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一旦找到有创新潜质的人,企业和政府就需要为他们提供培训和支持。

以下是几种类型的创新型人才培养方式:1.学院式培训:领导者可以为有潜力的人提供热门学科的硕士或博士学位。

这样的培训通常包括课堂教学和实践经验,在知识、技能和经验方面为人才提供了全面的培训。

创新型人才的特质与培养

创新型人才的特质与培养

创新型人才的特质与培养创新型人才的特质与培养郁芳现代经济和社会发展越来越呈现出主要由物质资本、自然资源和简单劳动支撑,向主要由知识、技术、信息和人力资本支撑的转变。

为了适应这一发展趋势,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第一次作出了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决策。

“十一五”规划纲要中也明确提出,必须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立足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推动发展,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国家战略。

全面实现这一战略目标的关键在于提高人的创新能力,培养创新型人才。

创新型人才的内涵及特质所谓创新型人才,是指既能继承前人的知识和成果,又能超越前人,创造性地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具有首创精神的人。

这些人总是能够敏锐地感觉到其所处环境的新变化,把握新趋势,从而不断提出新创意、新设想,创造出新事物。

他们往往一身兼具发明创新能力、科学研究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协调学习能力和分析判断能力等多种内在素质。

创新的实现是这些内在素质在结果上的反映,是创新型人才的本质特征;这些内在素质则是实现创新的基础,是创新型人才的精髓体现。

与普通的人力资源相比,创新型人才应同时具备六个方面的特质:一是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

创新型人才必须具备良好的献身精神和进取意识、强烈的事业心和历史责任感等可贵的创新精神。

它是人的创新活动的内在驱动力,是人的创新能力得以发挥的潜在动力,也是人持续创新的根本保证;二是敏锐的洞察力。

从本质上讲,创新就是一种突破性的发现。

这要求创新型人才必须具有敏锐的观察能力、深刻的洞察能力、见微知著的直觉能力和一触即发的灵感和顿悟,不断地将观察到的事物与已掌握的知识联系起来,发现事物之间的必然联系,及时地发现别人没有发现的东西;三是灵动的创造性思维。

创新型人才的思维方式必须是前瞻的、灵活的、独创的,这能保证在对事物进行分析、综合和判断时做到独辟蹊径,从而产生新颖、独特并且有社会价值的思维产品;四是坚韧的创新意志。

创新是一个探索未知领域和对已知领域进行破旧立新的过程,可能遇到重重的困难、挫折甚至失败。

企业博士后制度与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企业博士后制度与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企业博士后制度与人才培养模式研究袁兆亿企业博士后制度是我国培养高层次创新型青年人才的一项重要举措,促进了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的强强联合以及优势互补,培养了一大批高层次创新型人才,促使更多科研人员进入企业,结合企业的实际需要进行针对性的科学研究,取得了一批重要科研成果,进一步强化了企业的创新主体作用,为推动科技进步和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一、企业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的运行机制和主要特点(一)运行机制按照我国的有关规定,企业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在招收博士后时,必须与高校和科研院所的博士后流动站联合招生,企业博士后无形中成为了企业和高校、科研院所之间的桥梁和纽带。

通过博士后工作站,企业得以吸引和使用更高层次人才和先进技术资源,增强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高校和科研院所也通过与企业联合培养博士后等形式,与企业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

双方可以通过企业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在人才培养、科研开发、科技进步等方面开展全方位合作,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互惠互利、共同发展。

企业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运作机制具体分析如下。

1、促进“官产学研”结合“官产学研”结合是一个世界性话题,一些国家政府为促进高技术产品研制、生产与贸易,纷纷鼓励大学与企业建立联系。

目前美国已建立了上百个大学企业联合体,日本上世纪80 年代就提出了“科技立国”的口号,把加强与改善“官产学研”的研究协作作为科学技术振兴和人才培养的一项重大政策措施列入国家计划。

而企业博士后制度真正实现了官产学研结合。

企业博士后的进站涉及政府的人事部门,联合培养又涉及大学及科研院所,科研工作又融入到企业。

为促进企业博士后工作的开展,国家及各政府部门都制定了相应的有利于其发展的相关制度与政策,有力地促进了博士后科技成果的产业化。

2、助推科研立项与企业技术攻关企业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科研立项的主要特征是研究课题的针对性比较强,而且均来源于企业或行业生存和发展的前沿技术问题,是根据企业急需解决的科研难题、重点攻关项目作为立项的切入点,这样科研立项与企业的发展紧密结合,科研项目能相应获得企业的支持,从而提高科技成果的转化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企业博士后创新型人才的特质要求和开发路径袁兆亿科技创新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是科技创新的关键,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力量。

博士后是高层次创新型人才的有机组成部分,加强博士后培养是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的一项重要而紧迫任务。

我国企业博士后制度建立和发展二十多年来,企业博士后事业得到了长足发展,为国家和企业培养了大批高层次创新型人才,为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企业博士后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模式也得到了进一步完善。

一、企业博士后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工作思路博士后研究人员是我国高水平创新型人才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历史进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何进一步完善和创新博士后工作,使之在培养高水平创新型人才的过程中发挥更大的作用,显得尤其重要。

(一)创新博士后工作的思维观念只有更新思维观念,才有创新的制度、政策和创新的工作方法。

邓小平同志曾指出,打造博士后人才队伍要坚持培养和使用相结合,在使用中培养,在培养和使用中发现更高级人才。

我国设立博士后制度的初衷,是培养符合现代化建设所需的高层次人才,随着世界形势发生巨大变化,培养高层次人才更应当是博士后工作的核心价值,为此应该适当调整我国的博士后政策导向,积极鼓励和大力支持整体性实力较强的高水平设站单位,将博士后工作与高层次青年人才队伍建设紧密地结合起来,不断拓宽用人单位与博士后双向选择和人才有序流动的渠道,减缓出站博士后的就业压力,吸引更多、更优秀的博士进站,通过博士后阶段的选拔、培养和锻炼,使优秀青年人才脱颖而出,提高我国人才梯队建设的整体水平。

(二)改革博士后经费的投入机制扩大博士后规模,培养更多的高层次创新人才,必须要加大经费投入。

首先,国家要根据经济发展水平和教育、科技领域的经费增长幅度,定期调整博士后经费的投入总量,保证博士后经费的稳定增长;第二,地方政府也要将博士后经费纳入地方高层次人才培养和科教事业的财政预算中;第三,设站单位要将博士后经费纳入人才培养经费预算中,在政府有限资助的情况下自筹资金,扩大博士后的招收规模。

只有形成多元化的投资渠道,才能保证博士后事业的蓬勃发展。

我国博士后培养工作的多年经验显示,造就现代化建设需要的高层次创新型人才必须具备四个条件:第一要有一个好的制度,第二要有正确的培养方法;第三要有大批的优秀教师队伍,第四要有活跃的学术气氛。

全面推进博士后工作,要着重发挥高水平设站单位的积极性和带头作用,充分利用其师资力量雄厚、学术水平高、科研实力强、科技信息发达、学术氛围浓厚等优势资源,为国家培养更多、更优秀的博士后创新人才。

此外,为了保证博士后事业的平衡发展,国家博士后工作的资助计划,还应适度向边远偏僻地区和冷门行业的设站单位倾斜,因为这些地区和行业招收博士后的经费能力往往比较有限。

(三)完善博士后制度的管理体系全面推行博士后三级管理体制,实行博士后工作属地化管理,是博士后事业发展的客观要求。

要针对目前的管理现状,提高管理工作效率,激发博士后、合作导师和博士后站的积极性。

要着力强化各级管理服务职能,完善制度建设,改进工作方法,简化办事程序。

在博士后评估考核工作中,要进一步完善评估考核指标体系。

评估考核指标不应仅考察制度建设、招收人数和科研成果等,还应考虑其它的较科学的衡量指标。

例如,博士后出站报告较能反映博士后的现有研究水平和发展潜力,但目前很难纳入考核指标体系进行量化处理,这些问题都值得商榷。

随着企业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的发展和完善,对博士后工作和企业创新将会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要在认真总结经验的基础上,研究和解决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努力完善和不断创新管理制度,改进工作方法,将创新人才的培养模式推上一个新的台阶。

二、企业博士后创新型人才的特质要求(一)创新意识创新型人才往往不会盲目接受书本上的结论和观点,而是以求异求新的思维模式,提出与众不同但又可以为大家所接受和认可的观点,能够发表独到的见解。

创新型人才的问题意识很强,不仅对新异刺激很敏感,而且还能够从貌似平淡无奇的事物中觉察到奇特的、不同寻常的事情,产生与众不同的疑问和联想。

创新型人才不满足于己有的答案,总是试图寻找新的方法,新知识、新观点、新理论、新技术会很快引起他们的注意,并试图把这些新成果运用到所从事的工作中,产生新的效用。

创新欲望是创新活动中的一种积极的、富有成果的意识形式,是创新者进行创新活动的出发点和内在的动力源,有如下具体表现。

第一,怀疑感。

大凡创新型人才都不满足于对现实经验的直接依赖和传统事物的简单继承,而是敢于跳出一般观念进行大胆发问,他们喜欢用自己的眼睛去看别人没有看到的东西,在别人司空见惯的事物中去发现新的意义,在那些一直被认为是千真万确的真理中找出纰漏。

大胆怀疑是创造活动的重要特征,创新者发现并提出一个或一系列新鲜而深刻的问题,对传统的学说、观念、理论进行大胆的推敲、追寻、检验,往往是建立新理论的开端。

这种敢于怀疑、喜欢独立思考、勇于创新的精神,促使自己并鼓励别人追求真理,不甘心落后于前人,不受他人思想的束缚,不人云亦云,不满足现有的知识,敢于另辟新径,勇于试验自己的设想和判断力。

第二,强烈的好奇心。

好奇心是人们对自己不了解、不熟悉的事物及其状态所产生的一种新奇感和兴奋感,是由外界刺激引起的一种主观体验状态,它往往表现为对新事物的关注以及为了弄清楚它们的因果关系而提出各种问题等方面。

孩子的好奇心是最强烈的,许多人随着年龄的增长和阅历的丰富,好奇心反而越来越弱,而创新型人才却永葆童心,虽然白发苍苍、耳聋目暗,却用自己明亮的内心之光,探求地注视着整个世界。

富于创新的人能像孩童那样,对未知世界充满了新鲜的好奇,并由此引导出强烈的求知欲。

爱因斯坦说:“谁要是不再有好奇心,也不再有惊讶的感觉,他就无疑于行尸走肉,他的眼睛是迷糊不清的。

”创新者对别人不带任何成见,不过早下结论,虚心听取别人的意见,并敢于承认自己不是全知全能的。

他们不害怕别人的嘲讽,常带着新鲜好奇的眼光认真地不带任何成见地看待事物,观察世界。

第三,创新兴趣。

创新型人才对各种活动表现出浓厚的兴趣,他们向往并热衷于创新活动,他们能从中得到心理上的满足和快感。

生物学家达尔文说过:“热衷于一切我所认为有趣的事物,并以了解任何问题与事件为极大的满足。

”在对真理的探索中,创新者具有强烈多样的兴趣,他们沉溺陶醉在知识的海洋里,喜欢迷恋于了解发现任何复杂的问题和事物之中。

俗话说“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之者。

”创新型人才的成功,正是对这一至理名言的验证。

(二)团队精神当今世界很多重大工程都伴随着重大技术创新和技术突破,是多部门、多团队协作的成果,这是系统工程创造出的奇迹,也是系统集成创新的奇迹,充分显示了系统集成和团队合作的重要性,需要科学技术人员有团结协作的精神。

我国的一系列重大工程都是中华民族科技创新、管理创新、系统集成创新的伟大成就。

这些宏伟的创新计划,如果没有创新思维,没有系统工程思想的指导是不可能实现的。

在信息化社会,独立自主是决定创造力的一个重要因素,与此同时,合作精神和能力逐渐体现出在创造性活动中的巨大潜力,成为企业博士后必须具备的一项能力素质。

复杂问题的解决需要各种不同的知识,需要多方的合作。

越来越多的发明和创造成果都不再是单独一个人能够完成的,而是人与人合作的结果。

如果没有与别人合作相处的能力,即使有创造性的思维,创造性产品也不容易产生。

而且在与人合作的过程中,有助于学会沟通、提高人际交往能力,这对于学会生存也是至关重要的。

因此,知识经济时代和学习化社会所需要的企业博士后必须具备良好团队合作精神和合作能力。

(三)敢冒风险创新型人才必须是有理想、有抱负、有坚韧创新意志的人,具备良好的献身精神和进取意识、强烈的事业心和历史责任感等可贵的创新品质。

只有具备了这种品质才能永不放弃向上攀登,为了既定的目标必须始终不懈地进行奋斗,锲而不舍,遭到阻挠和诽谤不气馁,遇到挫折和挫败不退却,牺牲个人利益也在所不惜,不达目的誓不罢休,不自暴自弃,不轻言放弃。

只有具备了这样的创新意志,才能不断战胜创新活动中的种种困难,最终实现理想的创新效果。

第一,创新的胆识与意志。

创新者有着大无畏的气概,他们常常表现出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勇气,敢于冒险,去夺取看起来是不可能的成果,甚至准备迎接厄运和挫折。

创新的天空有时变得风雨无常,创新者仍旧无所畏惧,持之以恒。

作为创新者来说,不仅要面对鲜花和掌声,更要面对失败和痛苦,乃至要以身躯换取创新灵魂的不朽,这就是创新者的伟大人格品质。

顽强的意志品质是创新者一个基本特征,包括毅力和坚强。

毅力是为达到既定目标而不懈努力的一种心理状态,包含着持之以恒的耐力、忍耐和克己。

坚强是保证创造者的意向行为稳定地持续下去的精神状态。

创新性的工作困难是很多的,其本身就是从已知去探索未知,披荆斩棘开辟出一条前人没有走过的新路,或者在自然界的汪洋大海之中去寻找别人还没有发现的东西,这本身就存在极大的困难,这种困难来自于自己知识的不足、经费和设备等因素的局限,也有长期从事繁琐的实验探索和枯燥乏味的理论演绎所带来的难以忍受的精神折磨,甚至还有一再失败所遭遇的打击。

因此,创新者都具有钢铁般的意志,排除万难的勇气,只有坚忍不拔、百折不挠、顽强拼搏地战胜科学研究中各种各样的困难,才能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

马克思说,在科学上是没有平坦的大道可走的,只有在那崎岖小路上攀登的不畏劳苦的人,才有希望达到光辉的顶点。

这正是科学创新历程的真实写照。

其实,创新者们从事任何一项创造性活动,要想获得成功,取得有价值的成果,都需要有执着的勇气,坚韧的毅力、顽强的斗志和锲而不舍、不屈不挠的精神。

第二、创新热情和激情。

热情是一种强有力、肯定而深刻的情绪体验,它是创新成功的最基本的心理条件,也是创新者个性特征中不可缺少的因素。

一个丧失热情和缺乏责任感的人,是不可能以积极主动的姿态投身到创造性的活动中去。

凡是在科学上、在艺术上、在具体的工作岗位上有所创新、建树、取得卓越成绩的人,无一不是对工作充满激情。

因此,真正的创新者都是满怀热情的人,他们总是精力旺盛、意气风发,对创新充满着兴趣感、兴奋感和幸福感,为创新而奋斗达到入迷、如痴如醉的状态。

(四)创新思维思维活跃包括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指很快产生想法。

比如,当一个问题出现后,能够很快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二是指在同样时间内,能够打破固有的思维枷锁,不受原有条条框框的限制,通过举一反三,能够产生更多想法。

创新型人才的发散性思维能力很强,对同一问题能够从多方面去认识,观念具有高度的流畅性,往往产生跳跃性思维,能够很快把新知识纳入已有的知识结构中,在遇到问题时,能够很快地提取,综合已有知识,使问题很快得以解决。

(五)开阔的视野创新是在综合前人经验、知识、论基础上进行的一种新的实践活动,包括总结新的经验、新的知识、新的技术或生产出新的产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