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地区民俗文化旅游产品开发——以陇南白马藏族民俗文化产品开发为例
白马藏族特色活动方案策划
白马藏族特色活动方案策划第一章引言1.1 项目背景藏族是中国的少数民族之一,白马藏族是藏族的一个分支。
白马藏族分布在青海省的玉树藏族自治州,是一个充满神秘和独具特色的民族。
为了展示白马藏族的独特文化和传统,丰富当地旅游资源,推动地方经济发展,本项目将策划一系列具有白马藏族特色的活动。
1.2 项目目标本项目的目标是通过策划一系列具有白马藏族特色的活动,推动当地白马藏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提升地方的旅游形象和知名度,吸引更多的游客前来参观和体验,推动当地经济的快速发展。
第二章活动策划2.1 活动主题本次活动的主题是“探寻白马藏族神秘文化”。
2.2 活动内容2.2.1 白马藏族民俗表演安排当地白马藏族民间艺术团队进行表演,包括歌舞、器乐、戏曲等形式。
民俗表演将展示白马藏族的传统舞蹈、歌曲、乐器、服饰等元素,通过形象生动的表现方式,让游客更好地了解白马藏族的文化。
2.2.2 白马藏族传统手工艺展示邀请当地的手工艺人展示白马藏族的传统手工艺品制作过程,如羊毛织品、皮革制品、雕刻品等。
通过展示传统手工艺的魅力,吸引游客参与互动,体验传统手工艺品的制作过程,并提供购买的机会,进一步推动当地手工艺品的发展。
2.2.3 白马藏族传统婚庆文化展示展示白马藏族的传统婚庆文化,包括婚礼仪式、服饰、婚俗等内容。
通过展示传统婚庆文化的独特魅力,吸引游客了解和体验,同时为当地的婚庆产业发展提供机会。
2.2.4 白马藏族传统美食展示策划白马藏族传统美食展示活动,包括藏族火锅、酥油茶、藏餐等特色美食。
通过讲解和品尝传统美食,让游客更好地了解白马藏族的饮食文化,同时为当地的美食产业发展提供机会。
2.2.5 白马藏族传统体育竞技活动策划传统体育竞技活动,如藏式射箭比赛、藏式摔跤比赛等。
通过参与体育竞技活动,让游客更好地了解白马藏族的传统体育文化,同时为当地的体育产业发展提供机会。
2.3 活动时间和地点活动时间为每年的7月至8月,活动地点为玉树藏族自治州的主要景区和乡村。
议民族旅游开发中对小族群传统文化的挖掘、保护与传承——以平武县白马藏族乡白马藏族为例
2014年10月下半月刊城市旅游规划旅游对族群传统文化的影响犹如一把“双刃剑”,旅游开发在给当地社会带来丰厚物质财富的同时,也需要唤醒当地居民和政府对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意识,我们不能以牺牲环境、传统文化为代价来换取经济GDP 的增长。
如何寻求旅游发展与族群传统文化保护之间的平衡,成为本文的研究重点。
白马藏族作为一支不到3万人的小族群,主要分布在四川平武、松潘、九寨沟县和甘肃省文县的两省四县交界处的高山沟谷中。
本文中所提到的白马藏族属于四川省绵阳市平武县白马藏族乡的一支白马藏族,旨在以其为对象,探究民族旅游发展中对小族群传统文化的挖掘、保护与传承。
平武县白马藏族乡地处平武县西北边陲、九寨环线东段,夺补河流经全境。
它北与九寨沟县勿角乡、马家乡、“童话世界”九寨沟接壤,南与平武县木座藏族乡、黄羊关藏族乡相邻,东与甘肃省文县铁楼乡交界。
乡境内平均海拔2200——2700米,年平均气温8—12摄氏度,全年无霜期短、日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年积温低,属典型高寒冷低温带生态气候,降水丰沛,水能资源蕴藏量大。
目前已由华能集团开发修建一库四级电站。
全乡幅原面积715平方公里(含王朗自然保护区),耕地面积526.8亩,林地总面积70848亩。
全乡辖4个行政村、15个村民小组,全乡共411户,总人口1523人(其中农业人口1465人),主要经济来源以旅游业为主,种养业为辅。
一、对白马藏族传统文化中物质文化的概述(一)生产方式和饮食文化特殊的地理地貌,让白马藏人养成了喜食麦类,偏爱饮酒的习惯。
白马藏族的传统农作物主要集中在小麦、青稞、燕麦、荞麦、土豆和玉米等,以麦类为主,经济林木很少,副业为养蜂、采药、养猪和牧羊牛等。
白马藏族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藏族,不吃藏族的酥油及其他奶制品,不吃生肉。
此外,他们不喝藏族的砖茶,爱喝汉族的清茶,男女都爱吸兰花烟。
此外,白马藏人好饮酒,爱好饮青稞酿成的咂酒,或蜂蜜浸泡而成的蜂糖酒。
(二)建筑文化传统白马藏族的单体建筑在纵向上都划分为两层。
文县白马藏族民俗文化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文县白马藏族民俗文化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作者:王斌,刘岩,任笑冉来源:《教育教学论坛》 2014年第15期王斌,刘岩,任笑冉(陇东学院历史文化学院,甘肃庆阳745000)摘要:在甘肃“文化强省战略”的指导下,坚持发展民俗文化产业,是实现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和陇南市“文化强市”目标的重要路径。
本文针对文县白马藏族民俗文化产业发展现状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文县;白马藏族;民俗文化产业中图分类号:G0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15-0133-03民俗,就是民间的风俗习惯,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民族中广大人民在长期的历史生活中所创造的享用并传承下来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
具有集体性、民族性、阶级性、普通性、历史性、地方性、传承性和扩布性等特征。
甘肃省文县居住着一个有5800多人的古老民族———氐族后裔的白马人。
其语言独特,肤色特别,居住形式与汉民不同,大部分专家学者称之为全国仅有的“中国白马人”。
至今保留着独特的白马文化。
一、白马藏族文化源远流长陇南是氐羌族发祥地和氐族活动的中心地带,史载:先秦时期,氐人就在此聚居,魏晋十六国时,杨氏以西和仇池山为中心建立了仇池古国,其后族人又相继建立了武都、武兴、阴平政权。
由于中原统治者的压迫,氐羌人从陇南北部南移,之后定居在陇南南部和四川北部的深山中。
目前白马藏族被称为氐族的后裔,氐羌文化也在陇南地域与汉民族文化融合,形成独特的白马文化。
今文县天池乡洋汤寨村每个寨子后面的山都是神山。
逢年过节时,各部落人们戴上自己标志性的面具,表演着独特歌舞,当地人称“十二相舞”。
白马藏人能歌善舞,每年农历正月初一到十五,四月十八日和十月十五日是重要的节日。
在节日期间,他们跳传统舞蹈———跳“曹盖”。
他们以铜号、鼓钹为伴乐,头戴木雕面具载歌载舞。
通过舞蹈,旨在祈求平安、驱鬼避邪、祭祀神灵。
他们拟兽舞蹈的特征说明:它是远古“百兽率舞”的遗存,同时代表白马藏族与自然界和谐相处,天人合一的思想。
论乡村旅游开发的民俗资源凭借——以甘肃陇南为例
安徽农业科学 。 u a o A h i . i 0 63 (3 : 9 — 26 J r l f nu A S . 0 。 2 ) 24 69 o n c2 4 6
责任编辑
罗芸
责任校对
罗芸
论 乡村 旅游 开 发 的 民俗 资源凭 借—— 以甘肃陇பைடு நூலகம்为例
董平, 祥 张胜武 (北 范 学 理 环 科 学 , 兰 70) 师守 , 西 师 大 地 与 境 学 院甘 州 37 肃 0 0
摘要 乡村往往有丰富的民俗文化资源, 而且这些乡村民俗又有着与众不同的特点。从旅游与民俗关系的论述入题, 以陇南为例, 研究
乡村民俗文化特 点及旅 游开发价值 , 并对其 乡 民俗文化旅 游资 源的开发提 出了建议 村 关键 词 陇南 ;乡村 民俗 ; 游开发 旅 中图分类号 F 9 . 5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1 — 6 20) — 24 0 57 6H(062 69 — 3 3
南文化, 既是古代 氐、 藏等 民族文化与汉文化 的融合, 羌、 又
是秦陇文化与巴蜀文化的交汇_。独特的风俗民情, 4 J 特别是 乡村民俗 , 深受史学界的关注和游人的青睐。 在宕 昌县境内眠江两岸的官鹅乡和新城子乡, 生活着由
游的人群 , 在古代基本上有 2 一是士人仕宦 , 类: =是宗教布 道者及其信徒 ; 现代则涉及各行各业 , 、 、 、 包括 为 士 农 工 商, 消遣、 事务、 健康而出行者 , 为公务、 会议而 出行者 , 为商业、
tu s 1e, c ¥o ua l u Pms i  ̄ n n n wa u ow r o r m w'u e frr fk c s ) n i  ̄r l o g a sp tfrad. Ke wo d 1 I y rs 哪 ;Rua okc so ;Tu im e eo me t 0 rlfl utms o rs d v lp n
甘肃陇南白马藏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发展研究
2020年第19卷第10期甘肃陇南白马藏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发展研究□李晓英孟小乔【内容摘要】少数民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国文化保护的重点,但随着少数民族文化生态的变化,少数民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正面临着不断流失的现状。
而居住在甘肃省陇南市文县的白马藏族,由于自然环境相对比较封闭,因而形成了相对独立和完整的文化生态系统。
本文通过对陇南白马藏族的舞蹈、民歌、服饰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掘,了解其传承状况,借以促进白马藏族非物质文化的传承和保护。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陇南白马藏族;文化传承;文化遗产保护【基金项目】本文为2018年度甘肃省高等学校科研项目“新媒体语境下甘肃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的数字化传承研究”(编号:2018A-67)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李晓英,甘肃政法大学人文学院讲师;研究方向:新媒体文化孟小乔,甘肃政法大学人文学院甘肃省陇南市文县的白马藏族是保留原始民族文化和独特生活习俗的少数民族之一。
他们的舞蹈、民歌和服饰都有自己独特的魅力,本文通过对陇南白马藏族的舞蹈、民歌及服饰文化的发展状况进行分析,并结合在陇南文县铁楼乡白马村寨的实地调查情况,探索白马文化的传承与发展道路。
一、陇南白马藏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述白马藏族作为藏族部落,具有丰富的民俗文化。
今天,它主要分布在甘肃省陇南市文县和四川省平武县及九寨沟县,约有2万人。
其中,甘肃省陇南市文县白马河流域约有3 000人,大部分生活在高海拔地区。
由于地理环境相对偏远,且交通不便,使得文县的白马人与外界接触较少,也使得白马人很好地保留了本民族的传统民俗文化。
他们的舞蹈、民歌、服饰都与当地的劳动生产、日常生活和宗教文化相结合,使白马文化具有极其丰富的内涵和多种表现形式。
近年来,文县政府越来越重视白马民俗文化的传承与保护,并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开发白马文化。
因此,文县被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的故乡”,也赢得了“中国白马人民民俗文化之乡”的称号。
甘肃省白马藏族民俗旅游资源开发研究
Ke  ̄al BamaTre ;T uim ffl u tm ;F imt ys xs i bt or s o okc so 船sb v
1 白马藏 族民俗旅游资源开发 内容分析 甘肃省 白马藏族 分 布地 区如 图 1 所示 。在 对 白马藏 族 民俗旅游资源的研究探讨过程 中, 民俗旅 游资源 内容有 了 对 充分的认识 , 现 民俗 旅游 的 内容丰 富。但作 为开 发项 目, 发 其不具备将其民俗 资源全 部开 发 的必要性 和可 行性 。从 其
摘要 叙述 了甘 肃省 白马藏族 民俗旅 游开发 的 内容 ; 以矩阵和模糊数 学相 结合的定 量分析 方法为 主, 讨 了白马藏族 民俗旅 游资 源开 探 发的可行性 , 并就 白马藏 族民俗 旅游的开发条件 、 开发设 想 、 开发原则及 开发过 程 中应注 意的问题进行 了讨论。
关键词 白马藏族 ; 民俗旅 游资源 ; 可行性 中圈分类号 F 9 . 523 文献标 识码 A 文章编 号 0 1 — 6 120 ) 一 34 一 4 57 6 l( 9昕 0 1 o 0 3
d vll etc neto araTb tn fl  ̄li1 i eeoman o tn fB i iea ok t l¥1n G锄 s rvn ew sd sr d. efaiit fd vlpn eB i n '1 uPo ic a eci be Th esblyo eeo igt amaT'ea ok i h d tnfl 3 b il  ̄igteq a ta v n ls ymanyt n u ni t ea ay i mbnn h h ti s ̄, ilgtemar n h u te t s txa dtef=ymah ma c .An h eeoman o dt n, i i d ted vll etcn ii o tuim 0 He sdsu. or s H u )swa ics  ̄
民族村寨旅游中活态性非遗的显性体现——以陇南白马藏族为例
民族村寨旅游中活态性非遗的显性体现----以陇南白马藏族为例安奇贤(陇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文学与传媒学院,甘肃成县742500)摘要:随着历史的衍变,非遗活态性的体现有些是潜性的,有些是显性的。
从民族村寨旅游的视角来看,一般旅游者在日常旅游中看到的非遗活态性的体现基本都是显性的。
本文以甘肃陇南白马藏族为例,在走访调研中发现,民族村寨在旅游中非遗特征的显性特征表现为:以鲜明特色的民族服装为标志;以木制楼宇为主的建筑风格;以池哥池母为特色的装饰风格;以特有的娱乐活动和设施为主的节庆风格,还以民俗文化博物馆为补充。
正是这些显性的非遗要素,体现了白马藏族的民族特色,成为现代地域文化特色旅游中的强劲的吸引力。
关键词广寸寨旅游;白马藏族;非遗;显性中图分类号:F59/G124文献标识码:A 近些年,随着人们经济文化水平的逐渐提高,人们对旅游的热爱方兴未艾。
根据《文化和旅游部关于2019年上半年全国旅行社统计调查报告》公布的调查情况,目前,国内旅游仍然是三大旅游市场的主体,而国内旅游尤其是民族村寨旅游成为近些年旅游中更新更热的趋向。
就其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个是民族村寨地区独特的自然地理风光,为人们提供了消遣的空间处所;另一个更为重要的原因是民族村寨寓含的文化因子,这对于开阔人们的视野、了解当地民族生活的日常情状、丰富精神文化世界等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也就是说,民族村寨旅游中,文化是最主要的着眼点。
民文章编号:1003-2584(2020)04-0061-06族村寨地区,如果想进一步促进本民族的村寨文化旅游,那就必须从本民族的非遗入手。
如何让外来的旅游者在浓郁的民族文化氛围中感受别样的旅游生活并有所收益,是民族村寨旅游的核心。
非遗文化的形成往往凝结着一个民族的发展历程,它是该民族经过历史长时期的发展后所保留下来的本民族所坚持的一些基本的行为特征和形貌特征。
它们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历史的衍变在不断地发生着变化。
论白马藏族的民间故事——以陇南白马藏族故事为中心
的生 活 、 习俗 和信念 , 人 与人 之 间的关 系和某 些社
会矛盾 。如《 南 山娘娘》 ① 中, 县太爷主持 的全 民祈
雨 仪式 上 , 有汉 人师 父 的弄计 脱身 , 也有 白马师 父 的遭 遇焚 身 的险境 ,而 白马 姑娘 替父 焚身 ,其 中
‘ 青 烟 弥漫 法 场 , 狂 风 大作 , 吹起 一 页 未燃 完 的沓
如南山娘娘中县太爷主持的全民祈雨仪式上有汉人师父的弄计脱身也有白马师父的遭遇焚身的险境而白马姑娘替父焚身其中青烟弥漫法场狂风大作吹起一页未燃完的沓片在空中飞舞直向南方飞去的浪漫场景包含了奇特的想象使历来祈雨焚身的场面并不使人感到恐怖怪诞相反使人对白马姑娘的义举产生赞美惋惜之情
第 3 6卷 第 3期
2 0 1 5年 5月
井 冈 山 大 学 学 报 ( 社会 科学 版 ) J o u r n a l o f J i n g g a n g s h a n Un i v e r s i t y( So c i a l Sc i e n c e s)
V0l _3 6 No .3
1 1 8
井 冈山 大 学 学 报 ( 社 会科 学 版 )
第 3 6卷
然 的性 质 。《 邪 火神 》 讲 述 的是 寨科 桥 普通 村 民 田
民 的妻子 , 路遇 火神 化 为少女 , 而 白马 莽汉 田勇 故 意逗 弄火 神姑娘 , 最 终招 致火 灾 。 故事 的情 节 和人
分类 按狭 义所 指 , 将其 分 为五类 。 1 . 白马传 奇故 事 。这 类 白马故 事 包含 丰 富 的 想 象成 分 , 充 满浪 漫 色彩 。它起 源 于原始 社会 , 到
阶级社会 又 继续 发展 。反 映 了古代 白马 社会 人们
旅游文创产品的品牌定位和商业前景分析
营销策略DOI:10.19699/ki.issn2096-0298.2020.04.073旅游文创产品的品牌定位和商业前景分析①——以甘肃陇南白马藏族旅游文创品牌“美做”为例陇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美术与设计学院 刘部寅摘 要:伴随着旅游事业的快速发展,人们对于旅游的关注点不仅仅是放在自然环境领域,对于旅游产品中的人文内涵更加重视,因而当前旅游景区重点开发文化创意产品,以此来有效带动特色旅游景区的发展。
当前甘肃陇南白马藏族旅游文创产品的主要特点是文化传承性极强、地域特色明显以及在不同的文创产品上都能够发现当地语言、歌酒舞文化以及婚姻习俗等鲜明的民族特色。
本文通过对陇南白马藏族旅游文创品牌“美做”进行研究,发现该文创品牌是基于白马藏族民俗文化在不同时期的特点创造出的地域旅游文化品牌,能够对陇南白马藏族旅游文创产品品牌的定位和分析起到样本意义,进一步对其商业发展前景做出有效的概述,以确定陇南白马藏族未来旅游文创品牌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旅游文创产品 品牌定位 商业前景 陇南白马藏族 “美做”中图分类号:F5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298(2020)02(b)-073-021 陇南白马藏族旅游主要特点1.1 文化传承性较强文化是一个民族或者地区的精神与心态的沉淀,同时也是展示一个民族或地区身份与灵魂的重要标志。
陇南白马藏族所居住的地区相对于其他的民族来说较为闭塞,这也就使当下陇南白马藏族在民族文化的独立性和独特性方面较为明显。
首先,在陇南白马藏族地区每一个村落都有一个文化传承的核心主体,这个主体一般负责文化传承并承载文化流传下去的任务,这些主体在生活和祭祀的各方面都体现出本民族的文化传承,同时也能够将本民族的文化以各种不同的艺术方式展现和表达,如民族傩舞中除了独特的歌舞形式外,还有承载文化的道具和器皿等。
此外,村民对于本民族的文化也相当熟悉,可在日常生活的服饰搭配与社会交往方面充分体现,同时村民对于传承文化具有相当大的热情,每年一次的白马文化艺术节可以看出当地百姓对于本民族文化的自信和归属感。
陇南的白马族风俗作文800字
陇南的白马族风俗作文800字The Bai Ma ethnic group in Longnan has a rich cultural heritage thatis reflected in their customs and traditions. 陇南的白马族有着丰富的文化传统,这在他们的风俗习惯中得到了体现。
One of the most striking aspects of Bai Ma customs is their unique marriage traditions. Bai Ma people place great importance on marriage and follow elaborate customs and rituals to ensure a successful union. For example, before a wedding, the groom must present the bride's family with gifts of livestock and other valuables as a demonstration of his ability to provide for his future wife. These customs highlight the significance of family and community in BaiMa society. 白马族风俗中最引人注目的一个方面是他们独特的婚姻传统。
白马族人民非常重视婚姻,并遵循复杂的风俗习俗来确保婚姻的成功。
例如,在婚礼前,新郎必须向新娘家庭赠送家畜和其他贵重物品,以展示他养家的能力。
这些风俗突显了白马族社会中家庭和社区的重要性。
Another essential aspect of Bai Ma culture is their traditional clothing. The Bai Ma people are known for their colorful and intricately designed garments, which often feature elaborate embroidery andpatterns. These traditional clothes are not only a way for the Bai Ma people to express their cultural identity but also serve as symbols of their heritage and history. Through their clothing, the Bai Ma people carry on the legacy of their ancestors and preserve their unique cultural traditions. 白马族文化的另一个重要方面是他们的传统服饰。
民族文化旅游产品开发探析
民族文化旅游产品开发探析民族文化旅游产品是指以少数民族的文化特色为主题,融合旅游元素创造出的具有民族特色的体验式旅游产品。
在如今旅游业竞争日益激烈的时代,开发民族文化旅游产品具有广泛的市场前景和不可忽视的经济效益,下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探析民族文化旅游产品的开发。
一、深挖民族文化资源少数民族文化是很多人非常感兴趣的主题,人们希望通过旅行更好地了解少数民族文化。
因此,开发民族文化旅游产品首先需要深挖民族文化资源,包括历史文化、民俗风情、传统手工艺等方面。
只有深入挖掘民族文化资源,才能开发出更加具有特色的民族文化旅游产品。
二、创建线路开发民族文化旅游产品需要选择合适的旅游线路。
建议根据地理位置和文化特色选择线路,将有共性的景点串起来,创造出具有文化特色的旅行线路。
同时,需要考虑线路的可达性和吸引力,以保证民族文化旅游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三、融入活动民族文化旅游产品要注重体验式旅游,除了欣赏风景和文化之外,还要让游客亲身参与进来,融入各种具有文化特色的活动。
如晚上的篝火晚会、民俗表演、手工制作等,这些活动能使游客更深入地了解民族文化特色,同时提高游客的旅游满意度。
四、科技与文化融合在如今的数字时代,科技发展已经深入到各行各业,旅游业也不例外。
科技手段能为民族文化旅游产品提供更便捷、更丰富的体验,如虚拟现实游戏、3D展示等能更直观的展示文化特色,VR技术能让游客身临其境地感受少数民族的文化。
科技与文化的融合能让旅游更有特色,更具体验感。
五、多元化服务民族文化旅游产品的开发也需要注重服务质量,覆盖全方位的服务能增加游客的满意度。
对客人的住宿、用餐、购物等方面都要提供贴心的服务。
以人为本的服务能建立良好的品牌形象,吸引更多的客人来旅游,为民族文化旅游产品的发展提供可持续的动力。
综上所述,民族文化旅游产品是连接少数民族和大众游客的桥梁,更是推动区域旅游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
只有深入开发民族文化旅游产品,加强文化宣传和创新科技,规范服务,才能满足旅客的需求,推动旅游业发展,提高社会经济收益。
白马藏族设计说明怎么写200字
白马藏族设计说明怎么写200字
在白马藏族设计说明中,需要说明设计的主题、设计元素和设计理念等内容。
首先,要明确设计主题,例如以白马藏族传统风俗、历史文化或自然景观为主题进行设计。
其次,需要说明设计元素,包括色彩、图案、文字等,这些元素应该是有代表性且与主题相关的。
最后,要阐述设计理念,即通过设计所要表达的情感、价值观和思想等,使白马藏族设计更加有内涵和意义。
总之,白马藏族设计应该注重传承和创新,弘扬民族文化,展现民族美。
论乡村旅游开发的民俗资源凭借——以甘肃陇南为例
论乡村旅游开发的民俗资源凭借——以甘肃陇南为例
董平;师守祥;张胜武
【期刊名称】《安徽农业科学》
【年(卷),期】2006(034)023
【摘要】乡村往往有丰富的民俗文化资源,而且这些乡村民俗又有着与众不同的特点.从旅游与民俗关系的论述入题,以陇南为例,研究乡村民俗文化特点及旅游开发价值,并对其乡村民俗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提出了建议.
【总页数】3页(P6294-6296)
【作者】董平;师守祥;张胜武
【作者单位】西北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甘肃兰州,730070;西北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甘肃兰州,730070;西北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甘肃兰州,73007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592.3
【相关文献】
1.欠发达地区乡村旅游开发研究——以甘肃陇南地区为例 [J], 赵俊川;张小平
2.省际边缘区多重地域属性下的旅游开发路径研究\r——以甘肃陇南为例 [J], 王海龙
3.省际边缘区多重地域属性下的旅游开发路径研究——以甘肃陇南为例 [J], 王海龙;
4.贫困地区乡村医生培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建议——以甘肃省陇南市乡村医生培训
为例 [J], 高英; 孙小爱
5.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美丽乡村建设的困境和突破——以甘肃省陇南市为例 [J], 杜元宏;杨兴龙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白马藏族文化生态旅游品牌建设研究
白马藏族文化生态旅游品牌建设研究【摘要】白马藏族,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和独特民俗风情的少数民族。
但由于行政区域的划分,无形中将这个族群分布于许多地带,民族文化保护更处于碎裂状态。
并且随着现代旅游产业的蓬勃发展,游人的大量介入,也使得白马藏族区的社会文化受到了极大的干扰和冲击。
因此要想保护、发扬白马藏族民俗文化,并且带动当地经济发展,应从建设白马藏族文化生态旅游品牌入手。
【关键词】白马藏族文化生态旅游品牌建设白马藏族,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和独特民俗风情的少数民族。
由于地处于甘肃与四川交界的“灰色地带”,其文化保护一直游离于经济发展的边缘。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大幅度提高,旅游活动越来越频繁,甚至可以说毫无节制,游人的大量介入也使得该地区社会文化受到了极大的干扰和冲击。
因此,建设白马藏族文化生态旅游品牌是有助于保护及发扬白马藏族民俗文化的迫在眉睫的事情。
1 加强民族文化保护教育,形成文化保护自觉意识位于四川省北部与甘肃交界处的平武县白马乡是白马藏族最大的聚居地。
由于其地理位置邻近旅游胜地,近年来有越来越多的游客涌入,催生出当地文化生态旅游。
而旅游这种行为自然会使两地文化产生交流,本地传统文化会受到冲击,特别是这种小族群更容易受到影响。
当地居民的语言、服饰、饮食越来越趋近大众化,旅游产品也逐渐失去本民族特色,旅游区盲目的建设、效仿,商品同质化严重。
如果不重新认识、挖掘、整合传统白马藏族文化,树立其独特的风格,现有的白马藏族文化将会变成现代大众文化的附庸。
在大众文化强大的影响下,要想加强民族文化保护,必须增强民族文化自觉、自信与自豪感。
首先应该选择一个民族文化保护核心区,该区内白马藏族文化生态目前保护状态应该是最完好、民族特征最典型、民俗风情最浓郁,这样可以提升文化软实力。
其次,明确民族文化保护区内保护主体和客体及其各自的职责,其中政府、企业、民族三个主体应明确各自在文化保护中的责任和义务以及最终可享受的效益。
白马藏族文化资源的园本课程开发——基于甘肃陇南文县铁楼白马藏族乡的研究
白马藏族文化资源的园本课程开发——基于甘肃陇南文县铁楼白马藏族乡的研究杨晓晓;李宏【摘要】白马藏族文化是白马人在千百年的生活中传承和积淀的完整而独特的文化传统,它蕴含着白马人的思想意识、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幼儿园是传承民族文化的渠道之一,肩负着传承民族文化的重任.因此,基于白马藏族文化资源的园本课程开发研究,不但有利于白马藏族文化的传承与保护,而且是在多元文化教育背景下园本课程开发的应然选择.【期刊名称】《甘肃高师学报》【年(卷),期】2018(023)003【总页数】4页(P123-126)【关键词】白马藏族文化资源;多元文化教育;园本课程;课程开发【作者】杨晓晓;李宏【作者单位】陇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前教育学院,甘肃成县742500;陇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体育与健康学院,甘肃成县7425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G610白马藏族主要分布在甘肃省和四川省以及甘、川两省的交界处,其中甘肃省文县铁楼藏族乡和四川省平武县白马藏族乡是白马藏族最大的聚居乡。
甘肃省的白马藏族主要聚居在甘肃陇南文县铁楼藏族乡,由于开放程度的增加和多元文化的冲击,白马藏族历经千百年传承和积淀下来的丰富多样的民族文化正逐渐衰弱乃至濒临消失。
近年来,随着国家、政府对民族地区学前教育的大力扶持,文县铁楼藏族乡也发展起了幼儿园教育。
幼儿园是传承民族文化的渠道之一,肩负着传承民族文化的重任,基于白马藏族文化资源的园本课程开发研究就具有文化传承与教育的双重价值。
一、基于白马藏族文化资源的园本课程开发的现实意义(一)多元文化教育发展的需要“多元文化教育”思潮在20世纪60年代伴随着西方国家民族复兴运动出现,已成为当今世界各国民族教育的一种共同价值取向。
多元文化教育要求教育要保持民族文化的多元性。
“民族的就是世界的”,从一定程度上阐明了随着文化交流的进程,一些民族性文化中优秀的元素逐渐走出本民族,开始为世界人民所认可和接受,并成为世界性的文化宝藏与精神财富。
浅议民族文化旅游的开发与保护——以平武县白马藏族乡为例
浅议民族文化旅游的开发与保护——以平武县白马藏族乡为例浅议民族文化旅游的开发与保护——以平武县白马藏族乡为例伴随着旅游业的兴起与发展,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也越来越凸显。
传统意义上的自然观光旅游已经不能满足人们求新、求异的心理需求。
民族文化展演、少数民族风情体验等旅游活动越来越受人们的亲睐,这为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了良好的契机。
平武县白马藏族乡发展旅游业给当地带来经济效益,同时也对民族文化造成一定负面影响。
2016年11月,国家旅游局公布了第二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名单,平武县榜上有名。
目前,平武县将全域旅游作为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抓手,旅游兴县已经成为平武五大发展战略之一。
有人类活化石之称的白马人,成为引领平武全域旅游的精品名片(三个活化石:人类活化石白马人、动物活化石大熊猫、植物活化石珙桐)。
白马藏族乡作为县内白马人主要聚居地,自然成为旅游发展的热土。
那么,如何使白马藏族的传统文化得到保护、传承与发展,进而促进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便是一个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
一、白马藏族乡的概况平武县白马藏族乡位于平武县西北边陲、九寨环线东段,夺补河流经全境。
北与九寨沟县勿角乡、马家乡、“童话世界”九寨沟接壤,南与木座藏族乡、黄羊关藏族乡相邻,东与甘肃省文县铁楼乡交界。
乡境内平均海拔2200—2700米,年平均气温8—12℃,全年无霜期短、日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属典型高寒冷低温带生态气候。
全乡幅原面积715平方公里(含王朗自然保护区),耕地面积526.8亩,林地总面积70848亩,乡内植被保持完好,动、植物种类繁多。
全乡辖4个行政村、15个村民小组,总人口1523人,主要经济来源以旅游业为主,种养业为辅,少数群众外出务工,2016年人均月收入3000元以上。
论白马藏族族源记忆与传说——以陇南为例
论白马藏族族源记忆与传说——以陇南为例
蒲向明
【期刊名称】《西藏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卷),期】2013(034)004
【摘要】白马藏族的族源记忆与传说比其神话的出现要晚,一些传说追溯了远古先祖通过艰难的迁徙得以使族群存留下来的历史过程.白马藏族以传说映现了他们民族的集体想象,不断实现着他们本民族的历史文化记忆,增强着其族群意识和认同感,其中的人物传说、地方风物传说、动物传说是主要种类和存在形式,它们多用奇妙的幻想、超自然的形象、神奇变化的手法并经口头辗转加工创作而成,因而形成很多奇特生动的情节,大大增强了趣味性和文学性.这些传说结合叙述现实生活的创作方法,以十分明显的地方性、民族性引人入胜.从而已成为多姿多态而又独具特色的中国民间传说品种之一,至今还具有重要的文学、民族学、民俗学价值和意义.【总页数】7页(P15-21)
【作者】蒲向明
【作者单位】陇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甘肃成县7425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K281.4
【相关文献】
1.文化生态视域下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记忆传承r——以陇南白马藏族传统体育文化为例
2.母题类型视野下的白马藏族民间难题故事——以陇南白马藏族故事为例
3.陇南白马藏族风物传说的主要类型
4.陇南白马藏族风物传说的文化内涵
5.陇南白马藏族民间传说与民间信仰的互动研究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白马藏族及其传统文化刍论——以陇南白马藏族为中心
白马藏族及其传统文化刍论——以陇南白马藏族为中心
蒲向明
【期刊名称】《四川民族学院学报》
【年(卷),期】2013(022)001
【摘要】“藏彝走廊”的白马藏族,是一个最具文化特殊性的族群,其历史发展、地缘文化还鲜为人知.这种现状造成了对白马藏族的研究未能进入主流学术研究的视线,使白马藏族的传统文化长期游离于主流文化之外.以陇南白马藏族为中心,通过田野调查、文献检索、对比分析,可以从哲学、宗教、伦理、风俗、文学、艺术、考古、科教等方面了解白马藏族传统文化的概貌和基本特性,从而对丰富中国民族文
化乃至中国文化产生一定的实际意义.
【总页数】7页(P12-18)
【作者】蒲向明
【作者单位】陇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中文系甘肃成县,7425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127
【相关文献】
1.白马藏族“猴玃抢婚”型故事及其文化内涵--以陇南白马藏族故事《猴子抢姑娘》为中心 [J], 杨军;蒲向明
2.论白马藏族的民间故事--以陇南白马藏族故事为中心 [J], 蒲向明
3.白马藏族体育的形态特征及其文化意义——以陇南文县白马藏族为中心 [J], 袁
筱平;邵语平;班觉新
4.白马藏族百褶衣图案及其文化元素构成——以陇南为中心 [J], 魏颖艳;蒲向明
5.白马藏族百褶衣图案及其文化元素构成——以陇南为中心 [J], 魏颖艳;蒲向明;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onsumption Economy消费经济
0702019年9月
DOI:10.19699/ki.issn2096-0298.2019.17.070民族地区民俗文化旅游产品开发①
—— 以陇南白马藏族民俗文化产品开发为例
陇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美术与设计学院 刘部寅
摘 要:民族地区民俗文化旅游产品的开发对民俗风情旅游活动的开展产生着重要的影响,是新时期我国发展少数民族地区民俗文化风情旅游的主要探索方向。
在本次研究工作中,将陇南白马藏族民俗文化产品的开发作为研究案例,针对民族地区民俗文化旅游产品的开发加以探究,重点论述了民俗文化产品的开发方向和深度开发的策略,力求能为各民族地区开发民俗文化产品提供参考。
关键词:民族地区 民俗文化旅游产品 白马藏族
中图分类号:F5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298(2019)09(a)-070-02
陇南白马藏族主要生活在甘肃文县地区,人口规模在2万人左右,他们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化,民间文化艺术是白马藏人传承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
白马藏族民族文化艺术形式相对丰富,其中“池哥昼”面具舞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白马藏族民族旅游开发受到本地区政府的高度重视,现阶段已经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探究,取得了相应的开发成果,对白马藏族地区旅游产业文化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1 民族地区民俗文化旅游产品开发现状
针对民族地区民俗文化旅游产品的开发现状进行分析,发现在民俗文化旅游受到高度重视的情况下,各民族地区针对文化旅游产品的开发进行了系统的探究,在不同的领域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但是必须明确注意的是,在各地区开发民俗文化旅游产品的过程中还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基本开发工作处于摸索和尝试阶段,在发展过程中遇到了明显的问题。
其一,民俗旅游文化产品开发类型相对单一,甚至不同民族地区民俗旅游文化产品的开发呈现出千篇一律的特点,导致民俗旅游文化产品对游客的吸引力不足,无法促进民俗文化旅游活动的开展。
其二,民俗旅游文化产品开发过程中民族文化特色不足,明显缺乏创意性,无法形成特色鲜明的民俗旅游文化产品开发体系,导致游客对产品的认同度偏低,旅游文化产品开发工作缺乏持续推进的动力[1]。
其三,在民俗旅游文化产品工作中尚未认识到宣传工作的重要性,导致游客对民俗旅游文化产品蕴含的民俗文化思想缺乏系统的认识,不认同产品,导致产品知名度偏低,影响民俗旅游文化产品开发工作的效果。
其四,在民俗旅游文化产品开发工作中,缺乏对专业人才的培养,导致所开发的产品文化内涵不够丰富,甚至部分产品文化形式浅薄,无法产生良好的民俗旅游文化产品开发效果,会对民俗文化旅游活动的优化开展产生制约。
2 民族地区民俗风情文化旅游产品的开发方向
民族地区民俗风情文化旅游产品的开发是相对复杂的工作体系,在实际开发工作中涉及多方面的内容,在研究中将陇南白马藏族地区民族文化产品的开发作为研究对象,针对具体的开发方向进行分析,力求能突出民俗风情文化产品开发的特色优势,发挥资源价值,为更好推动地区旅游业的发展创造条件。
2.1 观赏民俗类型产品的开发
观赏民俗文化产品的开发集中体现在民俗村、民俗文化开发以及民俗风情展览室和博物馆的开发等,通过观赏类型民俗产品的有效开发,能使游客在游览方面更加系统地了解民俗风情文化方面的内容,促进历史的传承和文化的传播[2]。
陇南白马藏族地区针对观赏民俗类型产品的开发作出了实践探索,在民族文化的开发方面,将“池哥昼”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主要的开发对象,在旅游活动中,当地的藏人身着本民族特色的服装随着“池哥昼”舞者绕场踏歌,供游客观赏,有效促进了民俗文化的传承。
同时,白马藏人也注重对民俗风情展览馆的开发和建设,将白马藏族文化合旅游文创产品作为展览的主题,全方位展现白马藏族文化的魅力。
2.2 参与性民俗文化产品的开发
参与性民俗文化产品的开发是旅游民俗风情文化产品开发的重要方向之一,一般在参与性民俗文化产品的开发过程中,将游艺类型的节目、竞技类型化的节目以及民族风情生活等作为核心,让旅游者能领略民族特色文化,享受少数民族生活的快乐。
在参与性民俗文化产品的开发方面,白马藏族地区将重点放置到举办白马藏族民俗文化旅游节方面,在旅游节活动中设置了丰富多彩的体验活动,如“白马印象”活动单元中,就引导游客游览白马地区的生态文化景区,组织游客参与白马民俗文化体验活动等,还创造性地根据地区特色开发了茶博物馆茶艺表演活动、白马藏族美食体验活动、婚俗文化体验等,参与性民俗文化产品的开发取得了显著的成果[3]。
2.3 表演活动民俗文化产品的开发
表演活动类型的民俗文化产品开发一般将具有明显民族民俗风情的歌舞活动形式作为核心,主要开发目的是丰富游客的体验活动,增强民俗风情旅游对游客的吸引力,让游客更好地感受民俗文化环境的氛围[4]。
在白马藏族针对表演活动民俗文化产品进行开发的过程中,以白马藏族特色情歌对唱表演活动、
“池哥昼”民俗表演活动、共跳火圈舞活动为核心,还组织开展了白马藏族民俗“时装秀”,展示民
①基金项目:陇南民间民俗文化旅游产品开发研究,市级
(18LNSK090)。
作者简介:刘部寅(1975-),男,汉族,甘肃礼县人,讲师,硕士,主要从事旅游文创产品开发研究和教育方面的研究。
Consumption Economy
消费经济
2019年9月
071
族特色文化故事,营造了良好的文化氛围,极大提高了白马藏族民俗风情旅游对游客的吸引力,增强了游客的体验感。
2.4 旅游购物文化创意产品的开发
在推进民俗风情文化创意产品开发的过程中,旅游购物类型的创意文化产品开发是重要的方向,一般这些文化产品具有明显的民俗文化特征,受到游客的喜爱,并且其中蕴含着传统文化和传统手工艺艺术,能展现出极其重要的收藏价值和纪念意义。
同时,开发旅游购物文化创意产品,还能促进产业发展,带动地区经济进步,促进民俗文化得到更好的传承。
白马藏族人加强对旅游购物文化创意产品开发工作的重视,并且充分挖掘地区民俗文化资源,从不同的角度对旅游文化创意产品的开发进行了实践探索。
如部分白马藏人挖掘“池哥昼”民俗文化中的面具(如图1所示)创意产品资源进行开发,经营“池哥昼”面具店,不仅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还有效促进了民俗文化的传承,一般一个手工打造的“池哥昼”彩绘木面具文化创意产品价值800元,文化创意产品开发相对较为成功。
又如,部分白马藏人在民俗文化产品的开发方面将服饰作为切入点,创造性地设计了具有白马藏族民俗文化特色的雨伞、布袋、T 恤、丝巾、泥塑等,受到游客的喜爱,也有效促进了民俗文化的良好传承,极大加快了民俗文化创意产品开发工作的产业化发展进程。
其中具有代表性的白马藏族民俗文化创意T 恤和丝巾,是陇南白马藏族地区较为常见的文化创
意产品。
图1 “池哥昼”彩绘木面具
3 民俗旅游文化产品深度开发的对策
在对民俗旅游文化产品方向形成正确认识后,为了能系统推
进民俗旅游文化产品开发工作的开展,为民族地区民俗风情旅游活动的开发提供良好的支持,还应该从多角度入手积极探索深度开发的措施,争取构建良好的开发体系,提高综合开发成效。
3.1 加强对专业人才的培养,保护民俗文化资源
针对当前民俗旅游文化产品开发工作中高素质人才不足的情况,新时期在探索深度开发的工作实践中,应该加强对专业民俗旅游文化产品开发人才的培养,确保能发挥人才队伍保障作用,实现对民族文化资源的有效保护。
在具体推进人才队伍建设的过程中,可以积极采取措施引进高素质专业人才,也可有机结合本地区民俗旅游文化产品现实需求组织开展人才培训工作,提高他们对本
地区民族民俗旅游文化产品开发工作的认识程度,增强开发技能,有效提高民俗旅游文化产品开发工作的综合效果。
3.2 开拓旅游市场,深入开展宣传和促销工作
结合民族地区民俗旅游文化产品开发工作的实际情况,在深度开发实践中要对旅游市场进行开拓,结合产品开发的实际情况实现对市场的精准定位,并结合市场拓展的主要方向积极组织开展宣传和促销活动,让更多的人了解民俗旅游文化产品内容,形成品牌带动效应,提高开发效果。
同时,还可以组织开展旅游交易会,提升民俗旅游文化产品开发工作的影响力,为开发工作的开展提供多方力量的支持,有效增强开发工作的整体成效。
3.3 开展区域合作,优化经营管理机制
在开展民俗旅游文化产品开发工作的过程中,各地区的合作经营也较为重要,在发挥区域合作优势的基础上,能形成多区域之间的联合带动效应,进而提高开发工作的效果,促进优化经营目标的实现。
在具体工作中,可以根据民族地区民俗旅游文化产品开发工作的实际情况对区域合作进行分析,如结合白马藏族民俗旅游文化产品的开发,就可以探索甘肃文县、九寨沟地区白马藏人聚集地的联合,共同促进民俗旅游文化产品的开发,对经营管理机制进行全方位创新,确保能循序渐进的提高民俗旅游文化产品开发工作的综合水平,助力民族地区旅游业的发展。
4 结语
综上所述,民俗旅游产品的开发和旅游活动的优化开展需要多方面因素的支持,新时期在积极推进民族地区民俗旅游文化产品开发的过程中,要综合分析多种影响因素,积极探索与民族地区旅游文化活动相适应的开发方向,深入推进民俗旅游文化产品开发工作的开展,争取能发挥民俗旅游文化产品的重要作用,加快民族地区民俗文化风情旅游的整体发展进程。
参考文献
[1] 赵进国.基于文化产业发展的民族地区旅游产品开发研究[J].
旅游纵览(下半月),2018(6).
[2] 向友艾.区域性乡村民俗旅游业发展对策研究[D].重庆师范大
学,2018.
[3] 刘海洋,许丽萍.基于RMP的边疆民族地区民俗旅游产品开
发研究——以延边朝鲜族自治州为例[J].黑龙江民族丛刊, 2017(5).
[4] 文国繁.基于游客体验的元江县哈尼族文化旅游产品开发与设
计研究[D].西北大学,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