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尊重社会公德维护公共秩序
遵守社会公德维护公共秩序
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法》行为及处罚程序
违 法 行 为 的 种 类
处 罚 的 程 序
扰乱公共秩序 妨害公共安全 110 侵犯公民人身权利财产权利 妨害社会管理 调查: 告知权利、表明身份、回避 决定: 公安机关及时查证,<8小时/<24小时 执行: 听征: 救济:申请行政复议/行政诉讼
《集会游行示威法》的主要内容
道德的特点 第一,强调人的“自律”。 第二,对于绝大多数人及其行为者来说是通过道 德的建设和引导纳入公共秩序的轨道。 法律的特点 第一,强调对人的“他律”。 第二,对于良好的社会秩序来说,法律直接干涉 的行为,只是极少数“自律”失效、越出基本 法律规范的人。
第二节 公共生活中的道德规范
一、社会公德及其特点 是指在社会交往和公共生活中公民 应该遵守的道德规则。 特征: 继承性、基础性、 广泛性、简明性。
第五章 遵守社会公德 维护公共秩序
第一节 公共生活与公共秩序
一、公共生活及其特点
1、公共生活和私人生活: 2、人类社会的公共生活是逐步形成和发 展起来的。 3、当代社会生活的重大变化 4、现代社会公共生活的特征 第一,活动范围的广泛性。 第二,交往对象的复杂性。 第三,活动方式的多样性。
一、范围: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 二、申请与许可 1、主管机关:公安机关 2、必须要负责人: 5日前递交申请。五种不予许可的情形。 三、举行 1、公安机关维持交通秩序和社会秩序 2、任何人不得以暴力、胁迫、其他手段进行扰乱、 冲击和破坏 3、按许可的目的、方式、标语、口号、其止时间、 地点线路及其他事项进行
《环境保护法》 的主要内容
一、保护范围 大气、水、海洋、土地、矿藏、森林、 草原、野生动物、自然古迹、人文遗迹、 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城市和乡村 二、基本制度 环境规划制度、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度、 环境影响评估制度、“三同时”制度、限 期治理制度、排污申报登记制度、许可证 制度、排污收费制度
第五章 尊重社会公德维护公共秩序
第五章遵守社会公德维护公共秩序教学目的:认识公共生活和公共秩序的基本特点和要求,了解人类维护公共生活秩序的两种基本手段:道德和法律;并在此基础上自觉加强道德修养,遵守社会公德,养成良好的文明行为习惯;自觉增强法律意识,遵守法律规范,做维护社会公共秩序的模范。
教学时数:课堂教学4学时。
导入语:在第四章我们主要学习了大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观念对自身成长的重要性,其中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把握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原则,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加强思想道德修养,自觉恪守公民基本道德规范,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等是大学生自身全面发展的重要条件。
但是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不单单体现在观念上的形成,而且还要在日常的社会生活中加以贯彻实施。
日常的社会生活包括公共生活、职业生活、家庭生活三大领域。
与之相对应的是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这三大道德领域。
社会公德,就是调节人们在公共生活中的行为的规范。
通过遵守社会公德来维护公共秩序。
职业道德,就是调节人们在职业生活中的行为的规范。
家庭美德,就是调节人们在婚姻家庭生活中的行为的规范。
这分别属于第五、第六章的内容。
我们首先在第五章要进一步认识公共生活和公共秩序的基本特点和要求,了解人类维护公共生活秩序的两种基本手段:道德和法律;并在此基础上自觉加强道德修养,遵守社会公德,养成良好的文明行为习惯;自觉增强法律意识,遵守法律规范,做维护社会公共秩序的模范。
→公共生活→社会公德社会生活→职业生活→职业道德→家庭生活→家庭美德第一节公共生活与公共秩序同学们,我们除了生活在家庭和工作岗位之外,还会有和多的时间和机会活动在这样一些场所里,比如,社区、学校、公共交通工具、马路街道、影剧院、图书馆、体育与休闲场馆、公园与广场、旅游景点、人才招聘市场、各种商品和金融交易市场、网络世界,等等。
正是这些场所,使人们的生活和活动更加多姿多彩,使人们的视野和交往更加丰富宽广。
我们一般把这些领域称为公共生活领域。
思修-第五章
第五章遵守社会公德维护公共秩序重点提示一、公共生活及其主要特点。
一般而言,公共生活是相对于私人生活而言的,两者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私人生活往往以家庭内部活动和个人活动为主要领域,具有一定的封闭性和隐秘性,在公共生活中,一个人的行为,必定与他人发生百接或间接的关系,公共生活超越了私人生活的局限,具有鲜明的开放性和透明性,对他人和社会的影响更为直接和广泛。
当代社会公共生活的特征主要表现为:1.活动范围的广泛性;2.交往对象的复杂性;3.活动方式的多样性。
二、公共生活有序化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
1.有序的公共生活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条件;2.有序的公共生活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要的前提;3.有序的公共生活是提高社会成员生活质量的基本保障;4.有序的公共生活是国家现代化和文明程度的重要保障。
三、社会公德的基本特征和主要内容。
社会公德是指在社会交往和公共生活中公民应该遵守的道德准则。
其基本特征:继承性、基础性、广泛性、简明性。
社会公德的主要内容有:1.文明礼貌。
文明礼貌是社会交往中必然的道德要求,是调整和规范人际关系的行为准则。
我们每个人在日常生活中都要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帮助人,形成团结互助、平等友爱、共同前进的新型人际关系。
2.助人为乐。
当一个人身处困境时,大家乐于相助,把别人的困难当作自己的困难,给予热情和真诚的帮助与关怀,这就是助人为乐。
3.爱护公物。
每个有责任心的公民,对社会共同劳动成果要珍惜和爱护,使社会的公用设施得到妥善保护并保持良好状态,这是使公共生活有序进行的基本保证。
4.保护环境。
保护环境主要是指保护目然环境,诸如水环境、大气环境、土壤环境、生态环境、矿产资源、动物资源等,也包括保护文物资源、文化资源、社会管理资源等人文环境。
5.遵纪守法。
即每个社会成员既要遵守国家颁布的有关法律、法规,也要遵守特定公共场所和单位的有关纪律规定。
四、大学生如何遵守网络生活中的道德要求。
1. 网络生活中的道德要求,是人们在网络生活中为了维护正常的网络公共秩序需要共同遵守的基本道德准则,是社会公德规范在网络空间的运用和扩展。
第五章 遵守社会公德 维护公共秩序
时吸收了其他氏族的图腾,组合成龙图腾。
风俗
就依婚俗而言,在20世纪50年代以前,中国 广大的民族和地区还实行包办婚姻,“父母之命, 媒妁之言”,几乎成了婚姻的代名词。随着时代 的发展,现在已经被自由恋爱婚姻所代替。婚礼 形式也变得丰富多彩,集体婚礼、旅行结婚、空 中婚礼等五花八门。婚姻制度的变化也带来了家 庭结构的变化,过去的四世同堂的大家庭不见了, 代之而起的是两代人居住的小家庭。计划生育政 策的推广,使这种小家庭在中国人的生活中越来 越普遍。
总之,必须综合运用风俗、道德、纪律、 法律等手段,规范人们的行为,培养良好的 行为习惯,约束和制止不文明行为,维护社
会公共秩序,形成扶正祛邪、扬善惩恶、知
荣明耻的良好社会风尚。
第二节 公共生活中的道德规范
道德是分层次的。道德中的社会公德,是维
护公共秩序的重要手段。在人类社会的进程中,
社会公德作为社会公共生活中应当遵守的行为准
这个总要求,是社会和谐与否的基本价值取向和主要衡量标准,也是
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目标参考体系。
三、维护公共秩序的基本手段
在原始社会,原始人主要以图腾崇拜、禁忌、风俗 等形式作为共同生活中必须遵守的规则。 进入阶级社会以后,维护公共秩序的基本手段有了进
一步发展。一方面,一些在长期公共生活中形成的、得到
第一节 公共生活与公共秩序
一、公共生活及其特点
1、公共生活的内涵
一般而言,公共生活是相对于私人生活而言的,两者
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私人生活往往以家庭内部活动
和个人行为为主要领域,具有一定的封闭性和隐秘性。在 公共生活中,一个人的行为,必定与他人发生直接或间接 的关系。公共生活超越了私人生活的局限,具有鲜明的开 放性和透明性,对他人和社会的影响更为直接和广泛。
第五章 遵守社会公德 维护公共秩序
件。 有序的公共生活是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必 要前提。 有序的公共生活是提高社会成员生活质量 的基本保证。
三、维护公共生活的基本手段
道德与法律,是当代人们建立和维护社会 秩序的两种基本手段。 公共生活的道德和法律所追求的目标是一 致的,都是通过规范人们的行为来维护公 共生活的秩序,实现经济社会的稳定和发 展。二者相互补充、相辅相成。
网络可以成为人们学习交流的重要工具。 同时,也可能因使用不当或缺乏规范而损 害社会公德、妨碍社会发展。 网络活动存在的一些问题: 网络暴力、色情信息泛滥;软件、影视作 品、音乐、书籍和论文等知识产权受盗版 行为的严重侵犯;电子商务活动的欺诈与 失信现象时有发生;传播计算机病毒和黑 客对网络的破坏日益严重等。
3、处罚程序
专设“处罚程序”一章,分三节对调查、
决定和执行程序作了规定。 在调查程序中,规定了告知权利、表明身 份、回避等程序。在传唤时间上规定,对 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公安机关传唤后应 当及时询问查证,询问查证的时间不得超 过8小时;情况复杂,依照规定可能适用行 政拘留的,询问查证的时间不得超过24小 时。 此外,还规定了听证程序和救济程序。
二、社会公德的主要内容
我国《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明确提出 我国社会公德的主要内容是: “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遵纪 守法”。 公民道德是最基本的道德准则与行为规范, 认知不成问题,关键在于内心认同,并在 自己日常生活中实践。
三、社会公德的实践与养成
(一)我国当前社会公德的基本现状
第三节 公共生活中的法律规范
法律和道德相互补充,同是维护社会公共 秩序的基本手段。 大学生要充分认识法律规范在公共生活在 的作用,正确把握公共生活中主要法律规 范的基本精神和主要内容,自觉遵守公共 生活中的法律规范。
思法第五章(遵守社会公德 维护公共秩序)
公众参与原则
人进行检举和控告。
35
第三节
公共生活中的法律规范
“一位普通农村妇女倾其所有,自 费20多万元,回收废旧电池65 吨,创办全国第一个农民环保志愿 者协会。她对环保的执著和坚定, 改变了人们以牺牲环境为代价获取 眼前利益的生存观念。” 田桂荣:52岁,河南省新乡县合河乡农民。1998年起回收 废旧电池,新乡市环保志愿者协会创始者,全国第一家农 民个人环保网站创建者,先后获得福特国际环保奖和美国 格雷特曼奖、“保护母亲河奖”、中国妇女》时代人物
32
第三节
公共生活中的法律规范
对于违反相关法律法规的集会、游行、示威,各 国都赋予警察采用强制手段的权限。
重 庆 大 学 胡 悟
33
第三节
公共生活中的法律规范
(三)《环境保护法》
1989年12月26日第七届全国人民 代表大会常务委员第十一次会议 通过 ,从公布之日起施行。 本法所称环境,是指影响人类 生存和发展的各种天然的和经 相关法律:《海洋环境保护法》 过人工改造的自然因素的总 《水污染防治法》《大气污染防 体,包括大气、水、海洋、土 治法》《水土保持法》《固体废 地、矿藏、森林、草原、野生 物污染防治法》《野生动物保护 生物、自然遗迹、人文遗迹、 法》《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 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城 市和乡村等。
适用范围:扰乱公共秩序,妨害公共安全,侵犯人 适用范围 身权利、财产权利,妨害社会管理,具有社会危 害性,尚不够刑事处罚的,由公安机关依照本法 给予治安管理处罚。 基本原则:治安管理处罚必须以事实为依据,与 违法程度相当;实施处罚应当公开公正,尊重和 保障人权及公民人格尊严;坚持教育和处罚相结 合。
24
第五章__遵守社会公德_维护公共秩序
第五章遵守社会公德,维护公共秩序一、单项选择题:1. 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形成和应当遵守的最简单,最起码的公共生活准则是()A.社会公德B. 职业道德C. 家庭道德D. 生活道德难易程度:易答案 A2.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活动的场所不断扩展,从传统的公交车、影剧院、图书馆、公园、集体宿舍等,到新型的证券交易所、人才市场,网络技术使人们的公共生活进一步扩展到虚拟世界。
人们在足不出户的情况下,可以通过电话、网络等现在通讯工具介入社会公共生活,这体现着社会公共生活具有()A.活动范围的广泛性B.交往对象的复杂性C.活动时间的长久性D.活动方式的多样性难易程度:中答案 A3. 在很长的历史时期内,人们往往是在“熟人社会”中活动,交往圈子很小;当今社会的公共生活领域,则更像一个“陌生人社会”。
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和社会分工的日益细化,使人们更多地在陌生的公共环境中与陌生人打交道,这体现着公共生活具有()A.活动范围的广泛性B.交往对象的复杂性C.活动时间的长久性D.活动方式的多样性难易程度:中答案 B4.下列网络行为不符合社会公德规范的是()A.通过网络浏览新闻B.沉迷网络色情游戏C.下载网络游戏D.收发电子邮件难易程度:易答案 B5. 在一个社会中,社会成员无论具有何种身份、职业和地位,都必须在公共生活中遵守社会公德,这句话说明公德具有()A.继承性B.基础性C.广泛性D.简明性难易程度:易答案 C6. 公共秩序是由一定的规则体系维系的人们公共生活的一种有序状态。
随着时代和科技的发展,公共秩序也有了新的领域,下面最能体现其时代特征的是()A.工作秩序B.教学秩序C.交通秩序D.网络秩序难易程度:易答案 D7. 社会公德的主要内容包括()。
A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B明礼诚信、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C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敬业奉献、遵纪守法D文明礼貌、团结互助、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难易程度:难答案 A8. ( )是社会生活中最普遍、最基本的公众性生活。
第五章遵守社会公德维护公共秩序
该法包括总则、处罚的种类和适用、违反治安管 理的行为和处罚、处罚程序、执法监督、附则, 共6章119条。
违反治安管理行为是指扰乱社会秩序,妨害公共 安全,侵犯公民人身权利,侵犯公私财产,情节 轻微尚不够刑事处罚的行为。
第五章 遵守社会公德 维护公共秩序
第一节 公共生活与公共秩序
一、公共生活以及特点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私人生活是以家庭内部活动和个人活动为 主要领域,具有一定的封闭性和隐私性。
公共生活超越了私人生活的局限,具有鲜 明的开放性和透明性。
公共生活的特点:
活动范围的广泛性; 交往对象的复杂性; 活动方式的多样性。
二、公共生活需要公共秩序
前不久,一居民到某医院看病,结果在 医院突然死亡,家属认为是医院抢救不当 造成,于是将花圈摆放在医院门口,并打 出标语对医院进行攻击。
依据《治安管理处罚条例》,对肇事 者一般处以200元以下的罚款。但《治安管 理处罚法》第二十三条规定:扰乱机关、 团体、事业单位秩序,致使工作、生产、 营业、医疗、教学、科研不能正常进行, 情节严重的,将被处以10日以下拘留,并 处500元以下罚款。医院门外摆花圈不仅遭 拘还罚款。
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条件。 是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必要前提。 是提高社会成员生活质量的基本保证。 是国家现代化和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 。
三、维护公共秩序的基本手段
道德和法律
第二节 公共生活中的道德规范
一、社会公德及其特点
《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明确指出,社会公德“涵盖了 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
机动车与非机动车、行人之间发生的交通事故的损失是由非机动车驾驶人、行 人故意造成的,机动车一方不承担责任。
遵守社会公德 维护公共秩序
8月20日,一名游客在白洋淀折下荷叶当 做“遮阳帽”。夏日的河北白洋淀荷花盛开, 吸引着大批游人前来避暑、观光。然而,仍 有极少数游客随意摘折花叶,其不文明行为 与美丽的景色很不协调。
北京部分公园免费后游客不文明现象骤增
游人躺在石凳上睡午觉
紫竹院公园光膀子的游人
麋鹿苑内有人正在追逐小鹿
1、公共生活及其特点、公共秩序的意义
及其维护 2、社会公德及其内容 3、网络生活的道德要求
我们习惯于把道德上的教诲,当成非常迂 腐无聊的东西,认为在这些当中,不可能会有会 友新鲜有趣的食物。但是,在被人们认为与道德 似乎没有什么关系的各种重要活动当中,包括政 治的、科学的、艺术的、商业的活动等,人类生 活的全部,渐渐地在发扬光大道德的真理,并逐 渐地化道德的真理为简单明确的真理。除此之外, 人类未保有任何目标。 ——托尔斯泰
三、社会公德的实践与养成
(一)我国当前社会公德的基本现状
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社会公德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当前,我国遵守社会公德的状况,总体 是好的,但也存在着一些不尽如人意甚至令 人忧虑的现象。
观赏美景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忘公德
2006年8月20日,一名游客在白洋淀将 不许摘折的荷花摘下带走。夏日的河北白洋 淀荷花盛开,吸引着大批游人前来避暑、观 光。然而,仍有极少数游客随意摘折花叶, 其不文明行为与美丽的景色很不协调。
二、社会公德的主要内容
(四)保护环境
保护环境主要是指保护自然环境,诸如水环境、 大气环境、土壤环境、生态环境、矿产资源、动物 资源等,也包括保护文物资源、文化资源、社会管 理资源等人文环境。 (五)遵纪守法 遵纪守法是社会公德最基本的要求,是维护公 共生活秩序的重要条件。遵纪守法的实践是提高人 们社会公德水平的一个重要途径。
第5章 遵守社会公德 维护公共秩序
(三)有序的公共生活是提高社会成员生活质量的基本保证。
追求更高的生活质量是全体社会成员的共同要求。在经济发展使人们的温饱问题基本解决以后,社会成员必将对进一步提高生活质量产生迫切的需求,人们更需要良好的社会风气和舒心的生活环境,这些都需要不断改善社会公共秩序作为保障。良好的社会公共秩序,是社会成员生活质量提升的一个重要标识。
1.公共生活的含义
一般而言,公共生活是相对于私人生活而言的,两者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事实上,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人们的公共生活领域和私人生活领域都在不断地扩大,并且两者的边界也越来越明晰。私人生活往往以家庭内部活动和个人活动为主要领域,它包含和承载者个人的情感、个性、自由以及对生活的独特理解和表达,具有一定的封闭性、隐秘性和独立性等特点。在现代社会中,私人生活不仅受到法律的保护也逐渐得到社会伦理的合法性支持。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自然人们的私人意识也会越来越强烈。这种私人意识具体地表现为对私人生活的私密性、独特性和自我主宰性的强烈维护。应该肯定,从积极的意义上看,这种私人意识的发展有助于人的个性自由发展,它是人作为一种个体的存在物对社会的客观要求的表达。
②交往对象的复杂性。在很长的历史时期内,人们往往是在“熟人社会”中活动,交往圈子很小;当今社会的公共生活领域,则更像一个“陌生人社会”。人们在公共生活中的交往对象并不仅限于熟识的人,而是进入公共场所的任何人。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和社会分工的日益细化,使人们更多地在陌生的公共环境中与陌生人打交道。
三、维护公共秩序的基本手段
道德和法律是人类维护公共生活秩序的两种基本手段。
人类维护公共生活秩序的手段最初是自发形成的,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进步,公共秩序日益重要和复杂化,人类便愈加自觉地采用各种手段去维护公共生活秩序。在原始社会,原始人主要以图腾、禁忌、风俗等形式作为共同生活中必须遵守的规则。进入阶级社会以后,维护公共秩序的基本手段有了进一步发展。一方面,一些在长期社会公共生活中形成的、得到社会成员广泛认可的规范以民间风俗、礼仪和宗教教规、戒律的形式继续发挥作用;另一方面,一些公共生活中的基本秩序及其规范开始以成文法的形式出现,以强制的方式对人们在公共生活中的行为作出限制和规定,以维护社会的正常运行。道德和法律逐渐成为建立和维护社会秩序的两种力量,即“一体两翼”。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件】第五章遵守社会公德维护公共秩序
公共生活需要公共秩序
秩序之于社会,就像规矩之于方圆。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没有秩序,社会便 无法正常运行。
案例:文化盛宴中的“不文明”
表演者台上致意,迟到观众无动于衷 小孩哭闹声伴奏音乐会 一名小伙跑进演奏家的队伍
二、公共生活需要公共秩序
公共秩序:是由一定的规则维系的人们公 共生活的一种有序化状态。
第五章 遵守社会公德 维护公共秩序
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对本章内容的学习,帮助学生正确认识公共生活 和公共秩序的本质、基本特点和基本要求;在公共生 活中正确履行道德和法律义务,强化公德意识,遵守 公共生活的法律规范,能运用法律知识和道德规范来 约束自己的行为,自觉维护公共秩序。
教学内容
1、公共生活与公共秩序;2、公共生活中的道德规范; 3、公共生活中的法律规范
(一)文明礼貌
• 文明礼貌是社会公德的基础性内容,是调整和规
范人际关系的行为准则。
你让座了吗?
视频:不文明阅读
(二)助人为乐
• 助人为乐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 的核心和原则在公共生活领域 的体现,也是社会主义人道主 义的基本要求。 • 思想家孟子说,人与禽兽的差 异,其实只有一点点。但这一 点点,恰恰是人的善良的本性。
教学内容
3、在实践中增强社会公德意 识,践行社会公德规范
第一,经济状况的改善、经济生活水平的提高为社会 公德的建设创造了基本的社会物质条件 第二,公民的权利意识、独立意识增强是 现代社会公 德建设的重要保证 第三,公民在社会公共生活领域中交往范围的扩大丰 富了公民之间的道德联系,有利于社会公德建设
看看我国的环境资源的统计数据表
• 环境保护部分数据: (13亿多人口) • 淡水资源2.83万亿m3,人均淡水资源2200 m3,世 界人均量 1/4。 • 废气年排放(2000年)年递增5.1%; • 废水排放(2000年)373亿吨,86%的城市河段受到污 染; • 生物植物物种15~20%处于濒危状态; • 自然灾害损失(1949~1995年)年递增3.1%。
第五章遵守社会公德维护公共秩序(本)
第一节 公共生活与公共秩序
一、公共生活及其特点
❖ 一般而言,公共生活是相对于私人生活而言 的。私人生活往往以家庭内部活动和个人活 动为主要领域,具有一定的封闭性和隐秘性。 而在公共生活中,一个人的行为,必定与他 人发生直接或间接的联系,具有鲜明的开放 性和透明性,对他人和社会的影响更为直接 和和广泛.。
❖ 案例四:只要行窃即可拘留
❖ 3月1日,天津港公安局依据新施行的《治安 管理处罚法》,对盗窃价值90元的自行车的 张某处以治安拘留5日、罚款100元处罚,而 按照原先的《治安管理处罚条例》,这种情 况一般仅处以200元以下罚款。《处罚法》加 大了对盗窃行为的处罚力度,类似张某的行 为也由原《条例》定义的偷窃行为而改为 《处罚法》规定的盗窃行为。
(二)助人为乐
(三)爱护公物
(四)保护环境
❖ (五)遵纪守法
遵纪守法是社会公德最基本的要求,是维护公 共生活秩序的重要条件。在社会生活中,每 个社会成员既要遵守国家颁布的有关法律、 法规,也要遵守特定公共场所和单位的有关 纪律规定。
❖ 关于三条最关键的忠告 ❖ 第一、永远不要走捷径 ❖ 第二、永远不要对可能是坏事的事情好奇
(二)在实践中增强公德意识, 践行公德规范
践行社会公德规范:一方面,应当积极参与各 种社会活动,在实践中培养公德意识和责任 意识;另一方面,应当从小事做起,从小节 改起。
崇高的公德意识要在点点滴滴的
日常小事中培养
❖ 见到老师、长辈主动问候是 讲公德;乘坐公交车主动让 座是讲公德;在银行、邮局 等公共场所排队时站在“一 米线”外是讲公德;最后离 开教室时随手关灯是讲公德; 外出旅游时不在景点设施上 随意刻画是讲公德……公德 的境界,就是在这些不起眼 的一举手一投足间慢慢升华 的!
思想道德教育与成才_05遵守社会公德 维护公共秩序
第五章 遵守社会公德 维护公共秩序
案例3 :视屏(日本地震)
第五章 遵守社会公德 维护公共秩序
(一)有序的公共生活是构建和谐社 会的重要条件
(二)有序的公共生活是经济社会健 康发展的必要前提
第五章 遵守社会公德 维护公共秩序
(三)有序的公共生活是提高社会成员生 活质量的基本保证 (四)有序的公共生活是国家现代化和文 明程度的重要标志
第五章 遵守社会公德 维护公共秩序
(二)社会公德的基本特征
继承性 基础性 广泛性 简明性
二、社会公德的内容
文明礼貌
第五章 遵守社会公德 维护公共秩序
助人为乐
爱护公物
第五章 遵守社会公德 维护公共秩序
保护环境
遵纪守法
第五章 遵守社会公德 维护公共现状 (视屏 )
公共生活 在公共生活中,一个人的行为,必定
与他人发生直接或间接的关系。公共生活超越了私人生 活的局限,具有鲜明的开放性和透明性,对他人和社会 的影响更为直接和广泛。
第五章 遵守社会公德 维护公共秩序
(二)当代社会公共生活的特征
活动范围的广泛性
活动内容的公开性 交往对象的复杂性 活动方式的多样性
在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层面上,社会公德主要体现为 举止文明、尊重他人; 在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层面上,社会公德主要体现 为爱护公物、遵守公共秩序; 在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层面上,社会公德主要体现 为热爱自然、保护环境。
第五章 遵守社会公德 维护公共秩序
社会公德、国民公德、公民道德
社会公德在一定意义上讲具有一种场所道德的性质,这就 是说你进入这个场所,你就要遵守为了维护这个场所的公共秩 序所要遵守的道德要求。而相对于社会其他道德原则规范而言, 社会公德又具有底线即最起码的道德要求的性质。 国民公德或公民道德虽然也涵盖了社会公德的要求,但它 主要不是指社会公德,而是一个社会或国家对它的全体国民或 公民提出的普遍应该遵守的行为规范。它所表明的是一个国家 的任何一个国民或公民对社会和国家都要尽到的道德义务。
第五章 遵守社会公德 维护公共秩序
教学内容:当这样一个伟大的人在她最后生活终了的时候,我们不要只记得她对人类工作上的成果。
比起她纯学识上的成功,她在道德上、人格上的崇高品格对将来、对历史的作用更为重要。
她的力量、她的愿望的单纯,她的对科学客观的认识,她的坚忍不拔,这些优秀品格每一件都难能可贵,而集中在一个人身上更是非常非常难得的。
一旦她认定了一条路是正确的,她就坚决地走决不改变。
——爱因斯坦从开始懂事的时候起,我们就接受着来自家庭、学校与社会的道德熏陶。
对大学生来说,我们已经接受了十几年系统的道德教育,每个人都有了相对独立的道德认知和道德行为。
但是,人的道德修炼是一个终身学习的过程,从理性高度把握道德的时代要求并内化于自身,是现代人的基本生存需要。
今天我们的专题讲解,先从几个案例分析入手。
链接案例:1988年,75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在巴黎聚会。
有人问其中的一位老人:“您在哪所大学里学到您所认为的最重要的东西?”那位老人平静地回答:“是在幼儿园里。
”“在幼儿园里学到什么?”“我在幼儿园里学到:要乐于同别人分享你的一切东西;要公平正直、光明正大地与别人争;永远不要打人;把你找到的东西放回原处;你弄乱的一切要由你来负责整理得井井有条;不要拿不属于自己的东西;在你伤害别人的时候要道歉;要知害羞,要有廉耻之心;在踏入社会的时候,要随时注意交通安全;要相互团结,彼此互助。
思考题:上述故事中包含了哪些美德?对我们有何启发?你能举出生活中的其他美德吗?一位著名学者应邀去某大学作报告。
报告会前,他问学生中国现代社会最缺什么,台下的学生几乎异口同声地回答:“缺德”。
你赞成这种说法吗?链接案例:一位普通的大学生到一家著名的国外大公司去求职,很快被录用了。
公司的员工对此很惊诧,问公司的总裁为什么。
总裁说:“你们没有注意到吗?他在门口蹭掉脚上的土,进门后随手关上了门,说明他做事小心仔细。
当他看到那位残疾人时,他立即起身让座,表明他心地善良,体贴别人。
进了办公室他先脱去帽子,回答我所有的问题干脆果断,证明他既有礼貌又有素养。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第五章
第五章 遵守社会公德 维护公共秩序 17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第五章 遵守社会公德 维护公共秩序
• 太上贵德,其次务施报。礼尚往来。往 而不来,非礼也;来而不往,亦非礼也。 人有礼则安,无礼则危。故曰:礼者, 不可不学也。夫礼者,自卑而尊人。虽 负贩者,必有尊也,而况富贵乎?富贵 而知好礼,则不骄不淫;贫贱而知好礼, 则志不慑。
29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第五章 遵守社会公德 维护公共秩序
讨论:
大学生理直气壮不让座,尊重公德需要理由?
“上车我是投了币的,就算有老人有孕 妇站我旁边,我也可以选择不让座,这 跟学识、素质无关。”
30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第五章 遵守社会公德 维护公共秩序
四、网络生活中的道德要求
网络是一把双刃剑
都是塑造和培养自己的道德品质和法律人格的最
重要、最实际的途径,也是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重
要的精神保障。
3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第五章 遵守社会公德 维护公共秩序
• 教学重点:
• 公民基本道德规范和相关法律规范的具体要求及 其必要性与重要性。
• 教学难点:
• 社会公德和国民公德或公民道德两个概念的区别 问题。
三、维护公共秩序的基本手段
必须综合运用风俗、道德、纪律、法律 等手段,规范人们的良好的行为习惯,约束 和制止不文明行为,维护社会公共秩序,形 成扶正祛邪、扬善惩恶、知荣明耻的良好社 会风气。
10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第五章 遵守社会公德 维护公共秩序
道德强调自律,通过道德教育、道 德修养提高人的道德观念意识,作用
45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第五章 遵守社会公德 维护公共秩序
第五章尊重社会公德维护公共秩序
第五章
第三节 课余生活中的法律规范
• 法律规范与公共生活 • 公共生活中的相关法律规
范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第五章
公共生活与法律
• 首先,公共生活中的法律规范明确了人们在法律 上享有的权利和承担的义务,规定了违法的后果 及其法律责任。
• 其次,根据公共生活中的法律规范,可以预知相 互间的行为方式和后果,从而对自己的行为作出 设计。
社会公德的基本特征
继 承
基 础 性
广 泛 性
简 明 性
性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第五章
二、社会公德的主要内容
文明礼貌
保护环境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遵纪守法
第五章
社会公德是人类在长期的生活实践的基础上所积累形
成的、是“数百年来人们就知道的、数千年来在一 切处世格言上反复谈到的、起码的公共生活规则。”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第五章
• (四)便民和效率原则
发生交通事故后,未造成人员伤亡的, 当事人对事实没有争议,可以即行撤离现场, 恢复交通,自行协商处理损害赔偿事宜;在 城市的主要人行道应当规划设置盲道,而且 必须符合国家标准;机动车必须参加第三者 责任强制保险,规定设立道路交通事故社会 救助基金解决肇事者逃逸后的治疗费用等。
人们交往对象并不仅限于 熟识的人,而是进入公共 场所的任何人
人们交往对象并不仅限于熟 识的人,而是进入公共场所 的任何人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第五章
案例讨论
下列现象说明什么?
我国游客到国外发现下列现象:
★草坪上用中文写道“请勿践踏”; ★卫生间用中文写着“请便后冲水”; ★垃圾箱上用中文写着“请垃圾入箱”; ★飞机候机室用中文写着“不要大声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9
二、社会公德的主要内容
(一)社会公德的涵义及其 特征 社会公德是指在社会交 往和公共生活中公民应 该遵循的基本道德准则, 是道德体系的最低层次, 是“底线”。
50
简明性
广泛性
公德的特征
继承性
基础性
51
(二)社会公德的原则
1、“分”的观念:承认人与人之间的不同与 差别; 2、“和”的举止:强调人与人之间的有序; 3、“爱”的态度:这是社会公德原则中最高 层次的要求 。
15
当代社会公共生活的特征 :
(2)交往对象的复杂性
公共生活的复杂性,是由 社会交往的目的、对象、 方式方法等复杂因素决定 的。它要求人们学会观察、 学会交往,从而为“他人” 和“社会”认同和悦纳。
16
大学生在复杂的社会生 活中,要学会观察事物、 观察社会、观察人。既 要与人为善、诚实待人, 又要防止人云亦云、上 当受骗。
有秩停车可以使同 一停车场的停车效 率提高10~20%。
37
社会规范还是一种财富
广州市区道路平均每 天堵塞300宗;广州人 每年因交通堵塞损失 1.5个亿小时和117亿 GDP。
38
以至于人们渴望拥 有… … 但是,如果明天的天 空也象今天的街道, 我们又该怎么办呢?
39
遵守社会规范形成的秩序是一种巨大力量
你对此如何看待?
26
(四)有序的公共生活是国家现代化和文明程度的 重要标志
人们在公共生活领 域的文明程度和秩 序意识的提高,是 社会文明发展的重 要表现。
27
三、维护公共秩序的基本手段
建立和维护社会公共生 活所需要的秩序,需要 借用一定的手段,并且 是由特定的社会生产、 生活方式决定的。
道 德
现代民主制社会,也 必然是综合运用道德 和法律等多种手段, 维护日益扩大的社会 公共生活及其社会秩 序。
33
四、大学生应如何对待社会公共生活中的规范
当代大学生需要以更 全面、深入和积极的 态度对待公德与法律 等社会规范,它对我 们个人来说不仅是义 务、约束,还是……
34
社会规范不仅是一种义务,也是一种资源
遵守社会规范,保持公共 秩序是公共活动中重要的 构成因素,它会直接决定 或影响公共活动的效率和 公共生活的质量。
大连海滨浴场
35
比如:保持公共场所的安静就是一种资源
交警的运用临时交通 管制措施,为参加高 考的考生的提供一个 安静、有序的外部环 境… …
36
再比如:保持停车场的规范停车也是一种资源
第五章 尊重社会公德 维护公共秩序
本讲主要内容: 主要讨论明确社会公德的主要内容,增强公 德意识,了解公共生活中的主要法律规范,了 解社会公共生活中的道德与法律。
第一节 公共生活与公共秩序
本节主要内容: ①公共生活及其特点 ②公共生活需要公共秩序 ③维护公共秩序的基本手段 ④大学生如何对待公共规范
个案思考:文化盛宴中的“不文明”
一男青年两次跑进演奏家 小孩子哭闹声伴奏音乐会: 表演者台上致意,迟到观众 2006年春节前夕,著名 的队伍: 尽管演出门票已清楚注明不能 无到于衷: 钢琴演奏家理查德· 克莱德 演奏正在进行中,一小伙突然持 带婴幼儿入场,但还是有人不惜 尽管演出之前,广播里反复播 照相机跑到演出队伍中,乐团指挥 与保安争执也要带小孩强行入场, 曼在海口如期举行了钢琴音 出了观看演出的纪律,但直到演 用指挥棒敲头、脚踢后下场;音乐 直到小孩子几次哭声频频打断众 乐会。但期间却出现了如下 出开始,仍有人进进出出、来回 会快要结束时,此人再次跑上台, 人欣赏演出,这名女观众才不得 不和谐的“音符” …… 走动、商量交换座位、大专地打 样子得意地逗弄指挥,引全场观众 不在满场观众的注视下离场外,
对此,你有何感想?
22
(二)有序的公共生活是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必要条件
社会成员自觉遵守公 共生活中的规则,是 维护公共生活秩序以 及经济社会健康发展 的前提。
23
个案2:
1995年,江苏县级城市张家港成为全国两 个文明建设协调发展的典范。 2005年, 张家港再次入选全国首批文明城市,也是 入选城市(区)中唯一一个县级城市。在张 家港,道路通畅,没有占道经营的摊位、 乱停乱放的自行车和乱七八糟的广告“牛 皮癣”;公共场所听不到污言秽语,看不 到打架斗殴;街道上没有痰迹、烟头、纸 屑、垃圾。这从一个侧面说明,有序的公 共生活已成为一个国家或地区现代化和文 明程度的重要标识。
列宁,原名弗拉基米尔· 伊里奇· 乌里扬诺夫(1870--1923), 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的缔造者。
31
法律是显露的 道德,道德是 隐藏的法律。
社会公共生活中的法律, 是对社会秩序的“规定” 和对破坏秩序行为的“惩 戒”,是最低的道德要求。
美国第16 任总统亚伯拉罕· 林肯
32
结论:
52
(三)社会公德的基本内容
“文明礼貌、 助人为乐、 爱护公物、 保护环境、 遵纪守法”
53
三、社会公德的实践和养成
(一)我国当前社会公德的基本现状
例:彭宇案引发的思考 旁观者请叫孩子一声“老师”
54
(二)在实践中增强社会公德意识, 践行社会公德规范 案例:上海七旬癌症老人乘公交 苦求“赐座” 没人理售票员4次动员乘客让座无果,朱祥林手持癌症病历苦
手机、同熟人打招呼等…… 公愤…… 留下一路孩子的哭声…… 对此情形,你有何感想?
海口举行的克莱德曼的钢琴音乐会
3
社会现象分析:
结合自己身边的生活环境,分 析一组数据(根据北京社会心理研 究所2004-2005年进行的抽样调查)所 反映的社会公共生活中的现象, 对此你会有什么样的看法?对 社会公共生活和公共秩序有什 么样的理解?
9
现象六:
在公共场所争吵、说脏话
总是 经常 偶尔 极少 从不
10
北京市民最讨厌的违反社会公德的现象排名比较
年度排名 现象 随地吐痰
宠物在公共场所随地便溺后,主人不予以清理的
2005年
2004年
1 2 3 4 5 6
1 3 2 5 6 4
乱扔杂物 乘座公共交通工具时争抢、拥挤的 在公共场所异性间过度亲密
19
二、公共生活需要公共秩序
公共秩序通常是指为维护社 会公共生活所必需的秩序。 主要包括工作秩序、教学秩 序、营业秩序、交通秩序、 娱乐秩序、网络秩序等。
20
(一)有序的公共生活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条件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是民主法治、公平正 义、诚信友爱、充满 活力、安定有序、人 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 会。
17
当代社会公共生活的特征 :
(3)活动方式的多样性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 步,社会活动的领域更宽、 手段和工具更多样,活动方 式呈现多样化趋势。
18
小结:
Ⅰ.社会交往、公共生活的发展,是人类社会 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社会进一步发展的趋 势; Ⅱ.面对社会公共生活、社会交往,需要解决 的问题不是要不要参与,而是如何参与; Ⅲ.如何保证众多社会成员参与的公共生活 呢? ……自然要面对“秩序”、“规范” 等问题。
21
个案1:
世界经济论坛(WEF)公布的 《2005-2006年全球竞争力报告》 将北欧小国芬兰列为全球最具年 度竞争力国家,这是芬兰第三次 名列第一。作为一个气候寒冷、 人口稀少、资源贫乏的小国,其 竞争力超群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但其中最重要的一条是芬兰有着 良好的公共环境、高效的公共机 构和完善的公共秩序。
43
第二节 公共生活中的道德要求
本节主要内容: ①公共生活与道德 ②社会公德的主要内容 ③增强公德意识
看到这组图片,你有何感想:
45
调查:公众最反感的行为
04年11月12日至 11月19日,人民网 共同进行了公众最 反感的不文明行为 调查,数据显示:
46
上海一所教育学院对7600多名学生进行抽样调查, 结果显示:
48
(二)社会公德建设有利的社会环境条件
第三,公民在社会公共生 第一,经济状况的改善、 第四,社会法治化水平的 第二,公民的权利意识、 活领域中交往范围的扩大 经济生活水平的提高为社 提升有利于公民道德意识 独立意识增强是 现时代社 丰富了公民之间的道德联 会公德的建设创造了基本 的提高。 会公德建设的重要保证 ; 系,有利于社会公德建设 ; 的社会物质条件;
4
现象一:
随地吐痰
总是 经常 偶尔 极少 从不
5
现象二:
宠物在公共场所随地便溺后,主人不予以清理的
总是 经常 偶尔 极少 从不
6
现象三:
乱扔杂物
总是 经常 偶尔 极少 从不
7
现象四:
乘座公共交通工具时争抢、拥挤的
总是 经常 偶尔 极少 从不
8
现象五:
在公共场所异性间过度亲密
总是 经常 偶尔 极少 从不
50%
只要有利于自 己就不择手段
18%
对别人作弊表示宽容
47
(一)社会公德建设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第三,对陌生人警惕, 冷漠有余,关心、帮助 第二,社会公共生活 第四,在人与人之间 第五,在人与人交往 不足,对与自己有亲 领域中的规章、制度、 第一,一些人的社 中的礼仪规范受到明显 的交往上缺乏基本的 情、友情的人,方可投 公约等不能得到普遍 会公德观念比较淡薄; 的忽视。 诚信。 入十分的热心,肯于关 遵守; 心和帮助。
42
结论:
公共生活领域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而逐渐扩大, 公共生活日益成为社会成员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 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规律。 没有秩序社会就无法正常运行,而秩序是由社会生活 中的规范来制约和理顺的。 任何一个社会都有它的公共生活规范和要求;公共生 活领域越扩大,对公共生活秩序化的要求就越高,对 个人的公共规范素质的要求也会更高。 遵守社会规范、保持公共秩序,不仅是社会的需要, 也是个人的需要;不仅有利于社会整体,同时也使个 人获得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