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 年山西省中考试卷(化学部分)
山西省中考化学 第13讲 化学式和化合价习题
化学式和化合价一、选择题1.(2015,宜昌)下列物质的化学式读法错误的是( A )A .FeCl 2读作氯化铁B .MgCl 2读作氯化镁C .AgCl 读作氯化银D .AlCl 3读作氯化铝2.(2015,汕尾)下列物质的化学式和俗名对应不相符的是( B )A .Hg —水银B .NaHCO 3—苏打C .NaOH —苛性钠D .C 2H 5OH —酒精3.(2015,临沂)下列化学用语中,既能表示一种物质,还能表示一种元素的是( A )A .NaB .HC .Cl 2D .2N4.(2015,台州)下列有关化学符号“H 2O ”表示的意义,正确的是( A )A .水这种物质B .水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C .一个水分子中含有一个氢分子D .水由两个氢元素和一个氧元素组成5.(2015,重庆)笑气是人类最早应用于医疗的麻醉剂之一,笑气是氮的一种氧化物,该氧化物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则笑气的化学式为( B )A .N 2B .N 2OC .N 2O 3D .NO 26.学会分析寻找规律是学好化学的方法之一。
分析NaCl 、X 、HClO 、KClO 3、KClO 4的排列顺序规律,可知X 代表的物质是( C )A .HClB .Ca(ClO)2C .Cl 2D .ClO 27.(2015,宜昌)最近,科学家成功制备出了一种含铱元素的阳离子,在这种离子中,铱元素显+9价。
则该离子符号的书写正确的是( C )A .IrO 2+B .IrO 3+ C. IrO 4+ D .IrO 5+8.(2015,泰安)下列化学符号中数字“2”表示的意义不正确的是( B )A .2NH 4+两个铵根离子B .H 2O :一个水分子中含有一个氢分子C .Mg 2+:一个镁离子带两个单位的正电荷D.Cu +2O :氧化铜中铜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9.(2015,扬州)肉桂酸的分子式为C 9H 8O 2,下列关于肉桂酸的说法正确的是( A )A .由3种元素组成B .相对分子质量为19C .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D .C 、H 、O 元素的质量比为9∶8∶210.(2015,烟台)化学用语是国际通用的化学语言。
山西中考化学试题及答案第7.doc
2015年山西中考化学试题及答案第7页-中考总结:话题作文与学期梳理课程特色:以写作问题为纲,以解决中高考语文写作问题和讲授踩分词为主,每节课仍会讲解2—3篇阅读题,作为对应练习和提高。
学习时,要求学生熟记理解每一讲的”地图内容”,以便考试时融会运用。
适合学员想扎实写作基础,稳固提高作文水平的初中生赠送《中学语文知识地图—中学必考文学常识一本通》第十五章:学期课程融汇与升华课程特色:以解决阅读问题为纲,融会踩分词和阅读答题要求,进行专题训练,侧重点分为两个方面,一是结合《中学语文知识地图踩分词》进行阅读答题运用,二是答题结构与题型,每节课中以阅读概括能力、理解表述能力、判定分析能力和鉴赏能力题为引导进行学习。
适合学员现代文阅读答题技巧掌握不够全面,想稳固提高的初中生赠送《中学语文知识地图—中学文言文必考140字》课程特色:全面地检测与分析学生考试丢分的问题,让学生清楚自己问题在哪,并且怎样改,通过思维训练,加以解决,重点教会学生如何凭借一张知识地图,去解决所有的语文阅读写作问题。
适合学员想夯实语文基础知识,成绩稳步提高的初中生赠送《学生优秀作品及点评指导(2.0版)》第八章:以小见大与虚实相应课程特色:对考场三大作文类型悉数讲解,针对考场作文,黄保余老师现场充精彩点评得失。
适合学员作文写作水平寻求短期突破的初中生赠送《中学考场作文训练营》(图书)第八章:以小见大与虚实相应课程特色:对考场三大作文类型悉数讲解,针对考场作文,黄保余老师现场充精彩点评得失。
适合学员作文写作水平寻求短期突破的初中生赠送《中学考场作文训练营》(图书)第二节:说明文专题课程特色:针对小学阶段学生最应该掌握的三种阅读考试能力进行讲解。
该课程两个重心:一是各类题型答题方法和技巧的分析,特别是易错点的点评;另一个方面是对概括能力、理解能力,表述能力的训练。
适合学员阅读能力迅速提升的5—7级学生赠送《语文阅读得高分策略与技巧》(小学版)第二节:说明文专题课程特色:针对小学阶段学生最应该掌握的三种阅读考试能力进行讲解。
【解析版】山西省2015届九年级下学期期中化学试卷
山西省2015届九年级下学期期中化学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2分,共20分)1.(2分)下列物质质量增加的变化属于物理变化是()A.铜片在空气中加热B.敞放的固体烧碱C.露天堆放的生石灰D.干燥木材吸水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专题: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分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解答:解:A、铜片在空气中加热时,铜和氧气反应生成了氧化铜,属于化学变化.B、敞放的固体烧碱能够吸收空气中的水蒸气和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反应能生成碳酸钠和水,属于化学变化.C、露天堆放的生石灰能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属于化学变化.D、干燥木材吸水时质量增加,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D.点评:解答本题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如果没有新物质生成就属于物理变化.2.(2分)下列区分物质的试剂或方法不正确的是()A.用水区分氯化钙和碳酸钙B.用闻气味的方法区分白酒和白醋C.用盐酸区分黄金和黄铜(含锌)D.用酚酞溶液区分氯化钠溶液和盐酸考点:酸碱指示剂及其性质;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差别及应用.专题:物质的鉴别题.分析:进行物质鉴别时,要根据物质的性质进行,要求采用的鉴别方法须有明显的不同现象.解答:解:A、氯化钙易溶于水,而碳酸钙不溶于水,根据溶解性用水可以鉴别,故A 正确;B、白酒有特殊的香味,而白醋有酸味,气味不同,可以鉴别,故B正确;C、黄铜中含有的锌可以与盐酸反应产生气体,而黄金不与盐酸反应,现象不同,可以鉴别,故C正确;D、酚酞在氯化钠溶液和盐酸中均为无色,现象相同,无法鉴别,故D错误;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常见物质的鉴别,完成此题,可以依据物质的性质进行,要求选用的鉴别方法须有明显的不同实验现象.3.(2分)下列有关玻璃棒作用的描述错误的是()A.过滤时:引流B.测溶液pH时:蘸取C.捣碎固体时:研细D.加速固体溶解时:搅拌考点:常用仪器的名称和选用.专题: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分析:A、根据液体顺着玻璃棒流下,不易溅出进行分析;B、根据测溶液pH时用玻璃棒蘸取少量溶液进行分析;C、根据玻璃棒比较细,比较容易折断进行分析;D、根据玻璃棒的搅拌,加速了液体的流动,使固体在液体中的溶解更快进行分析.解答:解:A、过滤时玻璃棒的作用是引流,防止了液体溅出,故描述正确;B、测溶液pH时用它蘸取少量溶液,滴到PH试纸上,将试纸呈现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对照即可得出数值,故描述正确;C、玻璃棒属于易损坏的玻璃仪器,不能用于捣碎,这样会将玻璃棒折断,故描述错误;D、玻璃棒的搅拌,加速了液体的流动,使固体在液体中的溶解更快,故描述正确;故选C.点评:根据玻璃棒的作用来考虑:溶解固体时搅拌是加速溶解的,过滤时是引流作用,测溶液的pH值用玻璃棒蘸取待测液,蒸发时搅拌防止局部温度过高使液滴飞溅.4.(2分)小明经常不吃早餐,出现较严重的低血糖症状时应及时补充的食物是()A.鸡蛋B.蔬菜C.葡萄糖水D.米饭考点:生命活动与六大营养素.专题:压轴实验题.分析:低血糖症是由多种病因引起的血葡萄糖(简称血糖)浓度过低所致的一组临床综合征.解答:解:不吃早餐使摄入糖类物质不足,造成血糖血液中葡萄糖含量过低而出现焦虑、震颤、心悸和饥饿等,严重时会出现休克甚至死亡.当出现较严重的低血糖症状时,应及时补充葡萄糖水以快速补充葡萄糖.故选C点评:对发作性(特别在空腹)神经异常、惊厥、行为异常、意识障碍或昏迷者,应考虑到低血糖症的可能,及时查验血糖.5.(2分)下列操作、原理都正确的是()A.CaO中混有CaCO3,为了除去杂质,加水后过滤B.C uO中含有铁,加稀盐酸过滤C.C O中混有少量HCl,通入氢氧化钠溶液D.氯化亚铁固体中混有硫酸铜固体,加水后过滤考点:物质除杂或净化的探究;常见气体的检验与除杂方法;盐的化学性质.专题:物质的分离、除杂、提纯与共存问题.分析:根据原物质和杂质的性质选择适当的除杂剂和分离方法,所谓除杂(提纯),是指除去杂质,同时被提纯物质不得改变.除杂质题至少要满足两个条件:①加入的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原物质反应;②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解答:解:A、CaO能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碳酸钙难溶于水,反而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B、CuO和铁均能与稀盐酸反应,不但能把杂质除去,也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C、HCl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CO不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正确.D、氯化亚铁、硫酸铜固体均易溶于水,不能用过滤的方法进行分离,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故选:C.点评:物质的分离与除杂是2015届中考的重点,也是难点,解决除杂问题时,抓住除杂质的必需条件(加入的试剂只与杂质反应,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是正确解题的关键.6.(2分)打火机给人们生活带来方便,如图是普通电子打火机的实物照片.下面可以做到符合燃烧条件能打火的组合是()A.①③⑤B.①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④考点:燃烧与燃烧的条件.专题:生产、生活、环保类简答题;标签图示型.分析:根据燃烧的条件(燃烧需要同时满足三个条件:①可燃物②氧气或空气③达到燃烧所需的最低温度即着火点)解答本题.解答:解:根据燃烧需要同时满足三个条件:①可燃物②氧气或空气③达到燃烧所需的最低温度即着火点,可知要使打火机燃烧必须具备:电火花,氧气即通风口,可燃物.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学生依据燃烧需要同时满足的三个条件进行分析解题的能力.7.(2分)今年雾霾天气一度笼罩我国中东部大部分地区,多地PM2.5指数直逼最大值.下列行为不利于雾霾天气治理的是()A.以步代车B.风力发电C.焚烧垃圾D.植树造林考点:防治空气污染的措施.专题:空气与水.分析: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根据PM2.5的来源进行分析判断所采取的措施是否合理.解答:解:A、以步代车,能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可以减少PM2.5的排放,有利于雾霾天气治理,故选项错误.B、风力发电,能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可以减少PM2.5的排放,有利于雾霾天气治理,故选项错误.C、焚烧垃圾,会产生大量微小颗粒物,增加了空气中PM2.5的含量,不利于雾霾天气治理,故选项正确.D、植树造林,能减少空气中的PM2.5的含量,有利于雾霾天气治理,故选项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不大,了解减少空气中悬浮颗粒物的量能对PM2.5的治理起作用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8.(2分)配制50g质量分数为6%的氯化钠溶液,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实验中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量筒、玻璃棒和胶头滴管B.用托盘天平称量所需氯化钠的质量3.0gC.用50mL量筒量取所需水的体积D.实验步骤是计算、量取、溶解考点: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的配制.专题:溶液、浊液与溶解度.分析:A、实验室配制50g质量分数为6%的氯化钠溶液操作步骤分别是:计算、称量、溶解,根据各操作所需要使用的仪器.B、根据溶质质量=溶液质量×溶质的质量分数进行分析判断.C、根据溶剂质量=溶液质量﹣溶质质量即可求得蒸馏水的质量,进而判断所需量筒的量程.D、根据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的溶液的基本步骤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首先计算配制溶液所需氯化钠和水的质量,再称量所需的氯化钠和量取水,最后进行溶解;在这些操作中需要的仪器:托盘天平、药匙、量筒、胶头滴管、烧杯和玻璃棒,其中属于玻璃仪器的是玻璃棒、烧杯、胶头滴管、量筒,故选项说法正确.B、溶质质量=溶液质量×溶质的质量分数,配制50g质量分数为6%的氯化钠溶液,需氯化钠的质量=50g×6%=3.0g,故选项说法正确.C、溶剂质量=溶液质量﹣溶质质量,则所需蒸馏水的质量=50g﹣3.0g=47g;水的密度为1g/cm3,则根据V===47cm3=47mL,应用50mL量筒量取所需水的体积,故选项说法正确.D、配制50g质量分数为6%的氯化钠溶液的实验步骤是计算、称量、量取、溶解,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D.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明确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实验步骤、所需的仪器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9.(2分)下列对宏观事实的微观解释正确的是()事实解释A 蔗糖水中的蔗糖晶体受热消失蔗糖分子受热分解了B 稀硫酸和稀盐酸都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它们在水溶液中解离出的阳离子都是H+C 湿衣服在阳光下晾晒变干水分子受热变成了氧气分子和氢气分子D 装有红磷的密闭氧气瓶,点燃其中的红磷后,质量不变反应前后瓶中分子总数不变A. A B. B C. C D. D考点:利用分子与原子的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分析:根据微粒的性质进行分析.分子、原子的特征:质量和体积都很小,微粒之间有间隙,都是不断运动的.原子在化学变化中不能再分,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可以再分.解答:解:A、分子是不断运动的,受热时运动的速率加快,蔗糖分子通过运动分布到水分子中间去了.所以,蔗糖水中的蔗糖晶体受热消失,蔗糖分子没有发生变化.故A解释错误;B、稀盐酸和稀硫酸溶液中都含H+,具有相似的性质.所以,稀盐酸和稀硫酸都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故B解释正确;C、分子是不断运动的,受热时运动的速率加快,湿衣服在阳光下,水分子运动的速率加快,运动到空气中.所以,湿衣服在阳光下晾晒变干,水分子没有发生变化.故C解释错误;D、由于在化学变化中,原子的种类及数目不变,所以,装有红磷的密闭氧气瓶,点燃其中的红磷后,质量不变.故D解释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分子、原子等的基本性质及利用分子、原子的基本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是解答此类题的关键.10.(2分)现有一种固体粉末样品,已知该样品由氧化铜和铁组成.取样品少许,加入一定量的稀硫酸,待反应停止后过滤,得到滤液和滤渣,向滤液中加入一根洁净的铁丝,铁丝表面没有明显变化.关于该实验有如下说法:①该样品的颜色为黑色;②向该样品中加入稀硫酸一定有气体生成,且液体颜色不变;③滤渣中一定有铜,不一定有铁;④滤液中含有硫酸铜和硫酸亚铁;⑤滤液中溶质只有硫酸铁.以上说法正确的个数是()A.2个 B. 3个 C. 4个 D. 5个考点:金属的化学性质;酸的化学性质.专题:压轴实验题;金属与金属材料.分析:向氧化铜和铁的混合物中加入稀硫酸时,硫酸先和氧化铜反应,氧化铜反应完后,铁再与生成的硫酸铜反应,如果硫酸和铁都有剩余,铁再和硫酸反应.解答:解:向滤液中加入一根洁净的铁丝,铁丝表面没有明显变化,说明滤液中既没有硫酸铜,也没有稀硫酸,如果含有硫酸铜,加入洁净的铁丝时,铁丝表面会附着一层红色物质,如果含有稀硫酸,加入洁净的铁丝时,铁丝表面会产生气泡;①氧化铜和铁都是黑色的,所以该样品的颜色为黑色;该选项说法正确.②因为加入稀硫酸时,稀硫酸先和氧化铜反应,如果稀硫酸的量不足,不足以和氧化铜完全反应,那么就没有气体生成,并且氧化铜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溶液是蓝色的;该选项说法不正确.③氧化铜和硫酸反应生成的硫酸铜,能和铁反应生成铜,所以滤渣中一定有铜;如果铁恰好和硫酸铜反应,则滤渣中没有铁,如果铁足量,则滤渣中有铁,所以滤渣中不一定有铁;该选项说法正确.④如果滤液中含有硫酸铜,向滤液中加入一根洁净的铁丝时,铁丝表面会附着一层红色物质,向滤液中加入一根洁净的铁丝,铁丝表面没有明显变化,说明滤液中不含有硫酸铜;该选项说法不正确.⑤滤液中溶质只有硫酸亚铁,没有硫酸铁;该选项说法不正确.所以以上说法中①③是正确的,个数是2个.故选:A.点评: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要理解氧化铜和铁与稀硫酸混合时,反应的先后顺序,如果掌握了反应顺序,再结合实验现象进一步分析、判断就能够正确解答.二、填空题(化学方程式每空2分,其余每空1分,共17分)11.(7分)现有下列十种物质:①NaHCO3;②Na2CO3;③Ca(OH)2;④CaO;⑤CuSO4;⑥NO2;⑦甲醛;⑧CO;⑨CO2;⑩SO2.请用上述物质的序号填空.(1)俗名叫纯碱的是②,叫熟石灰的是③.(2)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的是①,在空气中会导致酸雨形成的是⑥⑩,能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导致生物体中毒的是⑧,其水溶液可用于浸泡动物标本的是⑦.(3)属于盐类的是①②⑤.考点:常用盐的用途;一氧化碳的毒性;常见碱的特性和用途;常见的氧化物、酸、碱和盐的判别;亚硝酸钠、甲醛等化学品的性质与人体健康.专题: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分析: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根据已有的物质的性质进行分析解答即可.解答:解:(1)碳酸钠俗称纯碱,氢氧化钙俗称熟石灰,故填:②;③;(2)碳酸氢钠能与胃酸反应用于治疗胃酸过多,二氧化氮和二氧化硫是形成酸雨的主要气体;一氧化碳能与血红蛋白结合产生中毒现象,甲醛的水溶液用于浸泡生物标本,故填:①;⑥⑩;⑧;⑦;(3)碳酸氢钠、碳酸钠和硫酸铜属于盐类物质,故填:①②⑤.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常见的物质的用途,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物质的性质进行.12.(5分)A、B、C是三种不同类别的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物质间相互反应的关系如图所示(图中“横线上”表示相连的两种物质能在溶液中发生反应).若B为碳酸钠,A、C间的反应为复分解反应.回答下列问题:(1)物质A、B、C的化学式分别是H2SO4、Na2CO3、Ba(OH)2.(2)物质A和C在溶液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Ba(OH)2+H2SO4=BaSO4↓+2H2O.考点:物质的鉴别、推断;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专题:常见物质的推断题.分析:本题的突破口在“若B为碳酸钠,A、C间的反应为复分解反应”,复分解反应通常发生在酸碱盐之间,那么A、C分为酸和碱,根据复分解发生的条件,在生成物中必须有沉淀、气体或水生成,我们可以完成本题的解答.解答:解:(1)根据“A、B、C是三种不同类别的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而“若B为碳酸钠,A、C间的反应为复分解反应”,则A,C应该为含氧酸和碱,然后根据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可以得出A为硫酸、硝酸或磷酸等常见的含氧酸,C为能够和碳酸盐反应生成沉淀的碱例如氢氧化钡、氢氧化钙等碱,故答案为:H2SO4 或HNO3或H3PO4;Na2CO3;Ba (OH)2或Ca(OH)2;(2)A与C反应是复分解反应,相互交换成分可以写出化学方程式,注意沉淀符号,不要遗漏了,故答案为:H2SO4 +Ba(OH)2 ═BaSO4↓+2H2O故答案为:(1)H2SO4;Na2CO3;Ba(OH)2;(2)Ba(OH)2+H2SO4=BaSO4↓+2H2O点评:本题为推断题对于推断题的解法,要根据题给条件和物质的化学特性找准突破口,然后顺藤摸瓜完成解答.13.(5分)20℃时,将等质量的甲、乙两种固体,分别加入盛有10g水的A、B试管中,充分溶解后,可观察到如图所示的现象,甲、乙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1)在A、B试管的溶液中,水作溶剂,20℃时,(填“A”或“B”)A试管中,一定是饱和溶液.(2)若要使A试管中剩余的甲物质继续溶解,可采取的方法有(填两种方法)加水、升温.(3)若温度在t℃以上,有质量相同的甲、乙两饱和溶液,降温到20℃,(填“甲”或“乙”)甲析出的晶体多.(4)20℃时,对A试管进行如下操作,最终A试管中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发生变化的是(填序号)①.①升温到40℃②加入少量甲物质③加少量水④蒸发部分溶剂,恢复到20℃⑤加入少量40℃时的甲的饱和溶液,恢复到20℃考点: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相互转变的方法.专题: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分析:根据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可以:①比较不同的物质在同一温度下的溶解度大小,②判断给等质量的饱和溶液中降温时析出的晶体的多少,若想改变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最可靠的方法:添加溶剂、降温(或者升温).解答:解:(1)从题意中不难看出,两溶液中的溶剂是水,甲物质没有全部溶解,说明甲物质的溶液一定是20℃时的饱和溶液,故答案为:溶剂,A(2)由于甲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因此要使A试管中剩余的甲物质继续溶解,因此可以通过加水、升温的方法,故答案为:加水、升温(3)由于甲、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但甲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很大,因此给等质量的饱和溶液时降温时,甲析出的晶体多,故答案为:甲(4)由于20℃时,甲的溶液是饱和的,因此升温时,溶液会由饱和溶液是否会变成不饱和溶液不能确定,但溶液中溶质一定会溶解的更多,所以质量分数变大;加入少量甲物质,甲不会再被溶解,因此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也不变;蒸发部分溶剂,恢复到20℃,或者加入少量40℃时的甲的饱和溶液,恢复到20℃,都仍是20℃时的饱和溶液,因此溶质的质量分数仍和原来一样;而加入水,就会使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减小,可能使原来不溶的部分物质继续溶解,而使溶液依旧处于饱和状态,所以质量分数可能不变.故答案为:①点评:本题难度不是很大,主要考查了固体的溶解度曲线所表示的意义及其应用,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间的相互转化,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三、简答题(化学方程式每空2分,其余每空1分,共12分)14.(7分)生活和化学实验中,人们经常用到各种除湿剂(干燥剂)(1)生石灰:白色块状固体,吸水后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O+H2O═Ca(OH)2.(2)浓硫酸:无色粘稠液体,有吸水性,在化学实验中常用它作干燥剂,但日常生活中却很少用它作除湿剂.其原因是浓硫酸具有很强的腐蚀性(写出一条即可).(3)还原铁粉:灰色或黑色粉末,又称“双吸剂”,能够吸收空气中的水分和氧气,常用于食品保鲜.检验使用一段时间后的“双吸剂”是否仍有效的化学方法为取少量该“双吸剂”于试管中,滴加稀盐酸,若有气泡产生,则“双吸剂”还有效.(4)烧碱:白色固体,能够吸收空气中的水分和二氧化碳,烧碱吸收二氧化碳的反应方程式为2NaOH+CO2═Na2CO3+H2O.考点:气体的干燥(除水);浓硫酸的性质及浓硫酸的稀释;金属的化学性质;生石灰的性质与用途;碱的化学性质.专题:常见的酸酸的通性;常见的碱碱的通性.分析:(1)根据生石灰为氧化钙,吸水后生成熟石灰即氢氧化钙,写出反应方程式,注意写,配,注,等;(2)根据浓硫酸具有很强的腐蚀性(脱水性),所以日常生活中很少用它作除湿剂进行解答本题;(3)根据铁与盐酸反应,放出气体;铁粉能够吸收空气中的水分和氧气生成Fe2O3,而Fe2O3与盐酸反应无气体生成,进行分析解答本题;(4)根据氢氧化钠能够和二氧化碳反应产生碳酸钠和水写出反应的方程式.解答:解:(1)生石灰吸水后生成熟石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O+H2O=Ca(OH)2;(2)根据浓硫酸具有很强的腐蚀性(脱水性),日常生活中很少用它作除湿剂;(3)根据铁与盐酸反应,放出气体,而Fe2O3与盐酸反应无气体生成;因此检验使用一段时间后的“双吸剂”是否仍有效的化学方法为:取少量该“双吸剂”于试管中,滴加稀盐酸,若有气泡产生,则“双吸剂”还有效;否则无效;(4)氢氧化钠能够和二氧化碳反应产生碳酸钠和水,反应的方程式为:2NaOH+CO2═Na2CO3+H2O;故答案为:(l)CaO+H2O═Ca(OH)2(2)浓硫酸具有很强的腐蚀性(3)取少量该“双吸剂”于试管中,滴加稀盐酸,若有气泡产生,则“双吸剂”还有效;否则无效;(4)2NaOH+CO2═Na2CO3+H2O.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化学知识综合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增加了学生分析问题的思维跨度,强调了学生整合知识的能力.15.(5分)(1)纸火锅(见图)在京城悄然兴起,这种纸火锅精巧漂亮,白色的底衬着火锅食料,干净、醒目;纸火锅在使用时无烟、无味;不会被火点燃.纸火锅烧不着的原因是温度未达到纸的着火点.(2)人们常使用固体酒精做为纸火锅加热的热源.小刚观察到服务员用盖子熄灭固体酒精.服务员利用的灭火原理是使可燃物与空气隔绝.(3)小刚无意中发现,将饮用的某品牌碳酸饮料所放出的气体喷在了燃烧着的固体酒精上,火焰熄灭.猜想与假设:根据上述现象推测,该气体是二氧化碳或CO2,该气体所具有的性质是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实验验证:将该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有白色沉淀生成,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CO2+Ca(OH)═CaCO3↓+H2O.2考点:燃烧与燃烧的条件;猜想与事实验证;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灭火的原理和方法.专题:标签图示型.分析:根据燃烧的条件,灭火的原理及二氧化碳的性质,进行分析解答本题.解答:解:(1)根据燃烧需要同时满足三个条件:①可燃物②氧气或空气③达到燃烧所需的最低温度即着火点,纸火锅在使用时不会被火点燃.烧不着的原因是:温度未达到纸的着火点,故答案为:温度未达到纸的着火点;(2)根据灭火原理:破坏燃烧的一个条件使燃烧停止,就可以达到灭火的目的.灭火的原理:①清除可燃物或使可燃物与其他物品隔离②隔绝氧气或空气③使温度降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可知用盖子熄灭固体酒精,利用的灭火原理是:使可燃物与空气隔绝,故答案为:使可燃物与空气隔绝;(3)根据二氧化碳的性质: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喷在了燃烧着的固体酒精上,火焰熄灭,故答案为:二氧化碳或CO2;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石灰水,有白色沉淀生成,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CO2+Ca(OH)═CaCO3↓+H2O,2故选CO2+Ca(OH)2═CaCO3↓+H2O.点评:本题考查学生根据燃烧的条件,灭火的原理及二氧化碳的性质,进行分析解题的能力.四、实验探究题(化学方程式每空2分,其余每空1分,共14分)16.(7分)如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及气体性质试验装置图.请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图中有标号仪器的名称:a长颈漏斗b酒精灯(2)实验室可用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来制取氧气,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KClO32KCl+3O2↑.(3)如图G,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而瓶底预先放入少量水的目的是防止生成的高温熔融物炸裂瓶底.(4)实验室制取并收集二氧化碳的装置应选用BC(填序号);用图F所示装置来探究二氧化碳能否与水反应,测试管中的水里应加入的试剂是紫色石蕊试液.考点:常用气体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与选取方法;实验操作注意事项的探究.专题:化学实验与探究;压轴实验题.分析:(1)熟悉常见仪器,了解名称.(2)熟记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3)根据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和注意事项分析;(4)根据制取二氧化碳的药品状态和反应条件,以及二氧化碳的密度和溶水性分析实验装置;根据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进行检验.解答:解:(1)图中a是用于添加液体的长颈漏斗,b是用于加热的仪器酒精灯.故答案为:长颈漏斗;酒精灯.(2)实验室用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来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2KClO32KCl+3O2↑.故答案为:2KCl032KCl+3O2↑.。
山西省2015年中考化学试卷(word解析版)
山西省2015年中考化学试卷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要求的)1.(2分)(2015•山西)下列生活中的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A.香水挥发B.蜡烛燃烧C.食物变质D.铁钉生锈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专题:物质的变化与性质.分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有无新物质生成,据此抓住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区别结合事实实行分析判断即可.解答:解:A、香水挥发的过程中仅仅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B、蜡烛燃烧的过程中有新物质二氧化碳和水生成,属于化学变化.C、食物变质的过程中有对人体有害的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D、铁钉生锈的过程中有新物质铁锈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选:A.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解答时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这里的新物质是指和变化前的物质是不同种的物质,若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若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2.(2分)(2015•山西)下列食物中富含蛋白质的是()A.米饭馒头B.红烧鲤鱼C.凉拌黄瓜D.红薯粉条考点:食品、药品与健康食品中的有机营养素.专题:化学与生活.分析:根据人体所需六大营养素的种类、食物来源,结合题中所给的食物判断所含的营养素,实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米饭、馒头中富含淀粉,淀粉属于糖类,故选项错误.B、红烧鲤鱼中富含蛋白质,故选项准确.C、凉拌黄瓜中富含维生素,故选项错误.D、红薯粉条中富含淀粉,淀粉属于糖类,故选项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各种营养素的生理功能、食物来源等是准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3.(2分)(2015•山西)下列物质放入水中,不能形成溶液的是()A.蔗糖B.植物油C.食盐D.食用纯碱考点:溶液的概念、组成及其特点.专题:溶液、浊液与溶解度.分析: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中,形成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叫做溶液,它的基本特征是均一性和稳定性;只有被分散的物质在水中是可溶的,二者混合后才会形成溶液.解答:解:A、蔗糖溶于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故选项错误.B、植物油不溶于水,不能和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即不能够形成溶液,故选项准确.C、食盐易溶于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故选项错误.D、食用纯碱是碳酸钠的俗称,易溶于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故选项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溶液的本质特征(均一性、稳定性、混合物)、各种物质的水溶性方面的知识是解答本题的关键.4.(2分)(2015•山西)小李学习了水的相关知识后,自制了如图所示的简易净水器,下列说法准确的是()A.该净水器中的活性炭起吸附作用B.该净水器能够降低自来水的硬度C.该净水器能起到杀菌消毒的作用D.该净水器可将自来水变为蒸馏水考点:水的净化;硬水与软水;碳单质的物理性质及用途.专题:空气与水.分析:根据简易净水器中各物质的作用实行分析解答即可.解答:解:A、活性炭的主要作用是吸附,准确;B、净水器不能除去水中的可溶性钙镁矿物质,不能将硬水软化,错误;C、该净水器中的物质不能起到杀菌的作用,错误;D、净化后的水中含有可溶性杂质,不是蒸馏水,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简易净水器的净化作用,完成此题,能够依据其中各物质的用途实行.5.(2分)(2015•山西)人类生存离不开空气,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B.空气中体积分数最大的是氮气C.氧气能支持燃烧、供给呼吸D.露天焚烧垃圾不会造成空气污染考点:空气对人类生活的重要作用;空气的成分及各成分的体积分数;空气的污染及其危害;氧气的用途.专题:空气与水.分析: A、根据空气的重要作用,实行分析判断.B、根据空气中各成分的体积分数:按体积计算,大约是:氮气占78%、氧气占21%,实行分析判断.C、根据氧气的化学性质实行分析判断.D、露天焚烧垃圾会产生一氧化碳、二氧化硫、可吸入颗粒物等空气污染物,实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空气是人类生产、生活所必须的,是一种宝贵的资源,故选项说法准确.B、空气的成分按体积计算,大约是:氮气占78%、氧气占21%,则空气中体积分数最大的是氮气,故选项说法准确.C、氧气能支持燃烧、供给呼吸,故选项说法准确.D、露天焚烧垃圾会产生一氧化碳、二氧化硫、可吸入颗粒物等空气污染物,会造成空气污染,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D.点评:本题难度不大,了解空气的用途、空气的组成成分、氧气的化学性质与用途、空气的污染等是准确解答本题的关键.6.(2分)(2015•山西)生活中处处蕴含着化学知识.下列说法准确的是()A.家用电器着火,立即用水泼灭B.碳酸氢钠能用于治疗胃酸过多C.发令枪中红磷燃烧时产生大量“白雾”D.生铁和钢都是铁合金,在用途上没有区别考点:灭火的原理和方法;氧气与碳、磷、硫、铁等物质的反应现象;生铁和钢;常用盐的用途.专题:金属与金属材料;常见的盐化学肥料;化学与生活;实验现象的观察和记录.分析: A、电器着火,为防止触电,先应切断电源.B、根据碳酸氢钠的性质与用途,实行分析判断.C、根据红磷燃烧时的现象,实行分析判断.D、生铁和钢都是铁合金,钢具有更加优良的性能,据此实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电器着火,首先应切断电源,为防止触电,不能用水扑灭,故选项说法错误.B、碳酸氢钠能与胃酸中的盐酸反应,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故选项说法准确.C、发令枪中红磷燃烧时产生大量的白烟,而不是白雾,故选项说法错误.D、生铁和钢都是铁合金,钢具有更加优良的性能,在生产、生活中用途更为广泛,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难度不大,了解灭火的原理与方法、常见盐的用途、常见物质燃烧的现象、生铁和钢等是准确解答本题的关键.7.(2分)(2015•山西)下列粒子结构示意图中,表示阳离子的是()A.B.C.D.考点: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根据当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原子;当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阳离子;当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阴离子;据此实行分析解答.解答:解:A、质子数=8,核外电子数=10,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阴离子,故选项错误.B、质子数=核外电子数=10,为原子,故选项错误.C、质子数=12,核外电子数=10,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阳离子,故选项准确.D、质子数=核外电子数=13,为原子,故选项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学生对粒子结构示意图及其意义的理解,明确粒子中核内质子数和核外电子数之间的关系是解题的关键.8.(2分)(2015•山西)探究Mg、Fe、Cu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下列试剂的选择方案不可行的是()A.M g、Cu、FeS04溶液B.M g、Fe、Cu、稀硫酸C.F e、Cu、MgS04溶液D.F e、MgSO4溶液、CuSO4溶液考点: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专题:金属与金属材料.分析: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验证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是否合理,可根据“反应则活泼,不反应则不活泼”实行分析判断,通过度析方案所能得到的结论,确定是否能得出Mg、Fe、Cu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解答:解:A、镁与FeSO4溶液反应置换出铁,说明了活动性镁>铁;铜与FeSO4溶液不反应,说明了活动性铁>铜;由此可得出三种金属活动性镁>铁>铜;故该方案合理.B、镁与稀硫酸反应生成氢气,说明了活动性镁>氢;铁与稀硫酸反应生成氢气,说明了活动性铁>氢;但镁与稀硫酸的反应比铁与稀硫酸的反应剧烈,则可得镁>铁;铜与稀硫酸不反应,说明氢>铜;由此可得出三种金属活动性镁>铁>铜;故该方案合理.C、铁、铜与MgSO4溶液均不反应,说明了活动性镁>铁,镁>铜,但无法确定铁和铜的活动性强弱,故该方案不合理.D、铁与MgSO4溶液不反应,说明了活动性镁>铁;铁与CuSO4溶液反应置换出铜,说明了活动性铁>铜;由此可得出三种金属活动性镁>铁>铜;故该方案合理.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金属活动性应用,掌握金属活动性应用“反应则活泼、不反应则不活泼”是准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9.(2分)(2015•山西)物质的结构决定性质,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A.过氧化氢与水化学性质不同的原因是因为分子构成不同B.盐酸与硫酸化学性质相似的原因是在水溶液中都含有H+C.氢氧化钠与氢氧化钙化学性质相似的原因是在水溶液中都含有OH﹣D.金刚石与石墨物理性质差异较大的原因是因为碳原子的结构不同考点:利用分子与原子的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酸的化学性质;碱的化学性质;碳元素组成的单质.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分析: A、根据分子的基本特征: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物质的分子性质不同,结合事实实行分析判断即可.B、根据酸是电离时产生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的化合物,据此实行分析判断.C、根据碱是电离时产生的阴离子全部是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据此实行分析判断.D、根据金刚石与石墨中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实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过氧化氢与水化学性质不同,是因为它们分子的构成不同,不同种的分子性质不同,故选项解释准确.B、盐酸与硫酸化学性质相似的原因是在水溶液中都含有H+,故选项解释准确.C、氢氧化钠与氢氧化钙化学性质相似的原因是在水溶液中都含有OH﹣,故选项解释准确.D、金刚石与石墨物理性质差异较大的原因是因为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故选项解释错误.故选:D.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分子的基本性质(能够简记为:“两小运间,同同不不”)、酸和碱化学性质相似的原因、金刚石与石墨物理性质差异较大的原因是解答本题的关键.10.(2分)(2015•山西)下列实验设计能达到实验目的是()序号实验目的实验方案A 检验某气体是否为二氧化碳用燃着的木条B 稀释浓硫酸将水缓慢加入浓硫酸中,并搅拌C 区分氧化钙与碳酸钙取样品,加入适量水D 除去K2S04溶液中的K0H 加入适量稀盐酸A.A B.B C.C D.D考点:化学实验方案设计与评价;浓硫酸的性质及浓硫酸的稀释;二氧化碳的检验和验满;生石灰的性质与用途;碱的化学性质.专题:简单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分析: A、根据二氧化碳的检验方法实行分析判断.B、根据浓硫酸的稀释方法(酸入水,沿器壁,慢慢倒,持续搅)实行分析判断.C、氧化钙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碳酸钙难溶于水,据此实行分析判断.D、除杂质题至少要满足两个条件:①加入的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原物质反应;②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解答:解:A、检验某气体是否为二氧化碳,可将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用燃着的木条检验,木条熄灭,不能证明是二氧化碳,也可能是氮气等气体,故选项实验设计不能达到实验目的.B、稀释浓硫酸时,要把浓硫酸缓缓地沿器壁注入水中,同时用玻璃棒持续搅拌,以使热量即时地扩散;一定不能把水注入浓硫酸中;故选项实验设计不能达到实验目的.C、氧化钙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该反应放出大量的热,碳酸钙难溶于水,能够鉴别,故选项实验设计能达到实验目的.D、K0H能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钾和水,能除去杂质但引入了新的杂质氯化钾,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实验设计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不是很大,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是考查学生水平的主要类型,同时也是实验教与学难点,在具体设计时要对其原理透彻理解,可根据物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结合实验目的实行分析判断.二、填空题(化学方程式每空2分,其余每空1分,共17分)11.(6分)(2015•山西)(1)用化学用语填空:氮元素N;氧分子O2;钠离子Na+;二氧化硫中氧元素的化合价S2.(2)闻名全国的“汾酒”是山西特产,其主要成分是乙醇,乙醇的化学式为C2H50H,C2H5OH除表示乙醇外,还表示的意义有:①乙醇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等;②C2H5OH中碳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为3:2.考点: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元素质量比的计算.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1)书写元素符号时应注意:①有一个字母表示的元素符号要大写;②由两个字母表示的元素符号,第一个字母大写,第二个字母小写.分子的表示方法,准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表示多个该分子,就在其化学式前加上相对应的数字.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化合价的表示方法,在其化学式该元素的上方用正负号和数字表示,正负号在前,数字在后.(2)①根据化学式的意义实行分析,宏观意义:a.表示一种物质;b.表示该物质的元素组成;微观意义:a.表示该物质的一个分子;b.表示该物质的分子构成;.②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质量比=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之比,实行分析解答.解答:解:(1)氮元素的元素符号为N.由分子的表示方法,准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表示多个该分子,就在其化学式前加上相对应的数字,则氧分子可表示为:O2.由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故钠离子可表示为:Na+.二氧化硫中氧元素显﹣2价;由化合价的表示方法,在其化学式该元素的上方用正负号和数字表示,正负号在前,数字在后,故二氧化硫中氧元素的化合价可表示为:S2.(2)①乙醇的化学式为C2H50H,C2H5OH除表示乙醇外,还表示的意义有1个乙醇分子,乙醇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等(合理即可);②C2H5OH中碳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2×2):(16×1)=3:2.故答案为:(1)N;O2;Na+;S2;(2)①乙醇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等;②3:2.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常见化学用语(元素符号、分子符号、化学式、化合价、离子符号等)的书写方法、离子符号与化合价表示方法的区别等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12.(6分)(2015•山西)某初中化学社团﹣﹣“拉瓦锡实验室”的活动丰富多彩.下面是他们以“化学与社会发展”为主题的两次活动记录:活动1:在观看了“西气东输”与“石油分馏”等视频后.通过小组讨论,同学们认识到:①煤、石油、天然气是人类社会重要的自然资源.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甲烷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CH4+2O2CO2+2H2O.②现在化石燃料等不可再生能源面临枯竭,化石燃料对环境的影响也不容忽视.所以,开发和利用风能、太阳能等新能源成为越来越迫切的要求.③人们将化石燃料通过化学工艺可以制造和合成价值更高的药物、化学纤维、塑料和合成橡胶等.其中,塑料属于合成材料.随意丢弃会造成“白色污染”.活动2:同学们展示了各自收集到的关于“化学物质与健康”的相关资料及一些常见食品,如:高钙牛奶、加碘食盐等.并针对“化学制品对人体有益还是有害”展开了激烈的辩论,从而认识到钙、铁、锌等元素对人体健康有重要作用,如缺铁元素会引起缺铁性贫血,缺钙元素会引起骨质疏松;还认识到一氧化碳、甲醛等物质对人体健康的危害.通过这样的社团活动,大家形成了“保护自然,关爱生命”的共识.考点:化石燃料及其综合利用;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资源综合利用和新能源开发;合成材料的使用及其对人和环境的影响;人体的元素组成与元素对人体健康的重要作用.专题:化学与能源.分析:①根据常见的三种化石燃料是煤、石油、天然气进行分析;根据甲烷和氧气点燃会生成水和二氧化碳进行分析;②根据太阳能、风能属于清洁能源进行分析;③根据塑料、合成纤维、合成橡胶属于合成材料进行分析;根据钙元素在人体所起的作用进行分析.解答:解:①常见的三种化石燃料是煤、石油、天然气,所以煤、石油、天然气是人类社会重要的自然资源;甲烷和氧气点燃会生成水和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CH4+2O2CO2+2H2O;②开发和利用风能、太阳能等新能源成为越来越迫切的要求;③塑料、合成纤维、合成橡胶属于合成材料;通过分析钙元素在人体所起的作用,人体缺钙会引起骨质疏松.故答案为:①煤,;CH4+2O2CO2+2H2O;②太阳能;③合成;骨质疏松.点评:不同主要考查了化学与生活的关系,难度不大,需要认真记忆.13.(5分)(2015•山西)如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1)由图可获得的一条信息是t1℃时甲和乙的溶解度相等.(2)若乙中混有少量甲,提纯乙的方法是蒸发结晶.(3)t2℃时,将不饱和的甲溶液,转化成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的一种方法是加入溶质.变化过程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增大(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4)将等质量的甲、乙两种物质的溶液由t2℃降温至t1℃时,析出晶体的质量C(选序号).A.甲>乙B.甲<乙C.无法确定.考点: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结晶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相互转变的方法;晶体和结晶的概念与现象.专题:溶液、浊液与溶解度.分析:根据已有的溶解度曲线的意义进行分析解答,交点表示在该温度下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根据溶解度曲线可以看出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变化情况,结合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转化以及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特点确定析出晶体的方法进行分析解答.解答:解:(1)据图可以看出,在t1℃时甲和乙的溶解度相等,故填:t1℃时甲和乙的溶解度相等;(2)据图可以看出,乙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变化不大,若乙中混有少量甲,可以使用蒸发结晶的方法提纯乙,故填:蒸发结晶;(3)t2℃时,将不饱和的甲溶液转化成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可以使用加入溶质的方法.变化过程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将增大,故填:加入溶质,增大;(4)将等质量的甲、乙两种物质的溶液由t2℃降温至t1℃时,由于不知道溶液是否饱和,故甲析出晶体的质量无法比较,故填:C.点评:明确溶解度概念、溶解度曲线的意义、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计算与溶解度的关系,才能结合题意正确解答.三、简答题(化学方程式每空2分,其余每空1分,共12分)14.(6分)(2015•山西)如图分别是水蒸气液化,水通电分解和氢气在氯气中燃烧的微观变化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1)图②表示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2H2↑+O2↑;(2)从微观角度解释图①、图②的本质区别是①中水分子本身没有改变,只是分子间隔变小,发生了物理变化;②水分子变为氢分子和氧分子,发生了化学变化;(3)由图②、图③可得到:化学变化中一定不变的粒子是原子,可能发生改变的分子的数目.(4)由图③还能获得的一条信息是化合反应(合理即可).考点: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化学反应的实质;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专题:化学反应模拟图型.分析:(1)根据电解水的特点结合分子的结构变化写出反应的方程式;(2)可以根据分子在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中的变化过程方面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3)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及反应的过程分析;(4)根据微观示意图分析微观或宏观的信息.解答:解:(1)图②表示一种化合物生成两种单质,是电解水的过程,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2H2↑+O2↑;(2)图①是水蒸气遇冷变成水,是水分子之间的间隔变小,水分子本身没有发生变化,属于物理变化;而电解水产生氢气和氧气,是水分子变成了氢分子和氧分子,分子本身发生了变化,该变化属于化学变化;故答案为:①中水分子本身没有改变,只是分子间隔变小,发生了物理变化;②水分子变为氢分子和氧分子,发生了化学变化.(3)由图②、图③可得到:分子分成原子,原子再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因此化学变化中一定不变的粒子是原子,一定发生改变的是分子,而分子的数目可能发生改变,如图②的分子数目增加、图③的分子数目不变;故答案为:原子;数目;(4)图③还可以看出该变化是两种分子变成一种分子,属于化合反应;故答案为:化合反应(合理即可).点评:本题难度较大,综合性较强,考查了粒子结构示意图、分子在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中的变化实质,完成此题,可以依据相关的知识进行分析.15.(6分)(2015•山西)图中A、B、C、D、E是初中化学常见的五种不同类别的物质.E是导致溫室效应的一种气体,图中“﹣”表示相连物质能发生化学反应,“→”表示两种物质间的转化关系(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省略).(1)写出物质E的一种用途灭火等;(2)物质C与E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CO2+2NaOH=Na2CO3+H2O(合理即可);(3)写出图中一个属于中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NaOH+H2SO4═Na2SO4+2H2O(合理即可).(4)A与B反应的微观实质是2H++Fe=Fe2++H2↑(合理即可).考点:物质的鉴别、推断;中和反应及其应用;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专题:框图型推断题.分析: E是导致“温室效应”的一种气体,则E是二氧化碳,二氧化碳能够和碱溶液反应,因此C可以是氢氧化钠等碱溶液;A、B、C、D、E是初中化学常见的五种不同类别的物质,氢氧化钠等碱溶液还能够和酸,某些盐溶液反应,因此B可以是酸,如硫酸;B能够转化为D,则D可能是盐溶液,A 能够和B﹣酸、D﹣盐反应,因此A可以是常见的金属铁,则D可以是硫酸铜,带入验证完成相关的问题.解答:解:E是导致“温室效应”的一种气体,则E是二氧化碳,二氧化碳能够和碱溶液反应,因此C可以是氢氧化钠等碱溶液;A、B、C、D、E是初中化学常见的五种不同类别的物质,氢氧化钠等碱溶液还能够和酸,某些盐溶液反应,因此B可以是酸,如硫酸;B能够转化为D,则D可能是盐溶液,A能够和B﹣酸、D﹣盐反应,因此A可以是常见的金属铁,则D可以是硫酸铜,带入验证符合转化关系,因此:(1)E是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燃烧,因此可以用于灭火等;故填:灭火等;(2)C是碱溶液,如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产生碳酸钠和水,故反应的方程式为:CO2+2NaOH=Na2CO3+H2O(合理即可);(3)中和反应是酸和碱之间的反应,因此是B和C反应,如硫酸和氢氧化钠反应产生硫酸钠和水,故反应的方程式为:2NaOH+H2SO4═Na2SO4+2H2O(合理即可);(4)A和B的反应是金属和酸反应产生盐和氢气,反应的实质是氢离子和金属原子反应产生氢分子和金属离子,如铁和硫酸反应产生硫酸亚铁和氢气,反应的实质是:2H++Fe=Fe2++H2↑;故答案为:2H++Fe=Fe2++H2↑(合理即可).点评:此题为框图式物质推断题,具有一定的开放性,完成此类题目,关键是找准解题突破口,直接得出结论,然后利用顺向或逆向或两边向中间推,逐一导出其他结论,本题的开放度较大,不必拘泥于。
2015年山西省中考化学试卷(含详细答案)
化学试卷 第1页(共20页) 化学试卷 第2页(共20页)绝密★启用前山西省2015年高中阶段教育学校招生统一考试化 学本试卷满分70分,考试时间50分钟。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O 16— Cl 35.5— Ca 40—第Ⅰ卷(选择题 共2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下列生活中的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A .香水挥发 B .蜡烛燃烧 C .食物变质D .铁钉生锈 2.下列食物中富含蛋白质的是( ) A .米饭馒头 B .红烧鲤鱼 C .凉拌黄瓜D .红薯粉条 3.下列物质放入水中,不能形成溶液的是( ) A .蔗糖 B .植物油 C .食盐 D .食用纯碱 4.小李学习了水的有关知识后,自制了如图所示的简易净水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该净水器中的活性炭起吸附作用B .该净水器可以降低自来水的硬度C .该净水器能起到杀菌消毒的作用D .该净水器可将自来水变为蒸馏水 5.人类生存离不开空气,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B .空气中体积分数最大的氮气C .氧气能支持燃烧、供给呼吸D .露天焚烧垃圾不会造成空气污染6.生活中处处蕴含着化学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家用电器着火,立即用水泼灭B .碳酸氢钠能用于治疗胃酸过多C .发令枪中红磷燃烧时产生大量“白雾”D .生铁和钢都是钛合金,在用途上没有区别 7.下列粒子结构示意图中,表示阳离子的是( )A B C D8.探究Mg 、Fe 、Cu 三种金属活动性顺序,下列试剂的选择方案不可行的是 ( )A .Mg 、Cu 、4FeSO 溶液B .Mg 、Fe 、Cu 、稀硫酸C .Fe 、Cu 、4MgSO 溶液D .Fe 、4MgSO 溶液、4CuSO 溶液9.物质的结构决定性质,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 .过氧化氢与水化学性质不同的原因是由于分子构成不同B .盐酸与硫酸化学性质相似的原因是在水溶液中都含有+HC .氢氧化钠与氢氧化钙化学性质相似的原因是在水溶液中都含有OHD .金刚石与石墨物理性质差异较大的原因是由于碳原子的结构不同 10.下列实验设计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毕业学校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 考生号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在--------------------此--------------------卷--------------------上--------------------答--------------------题--------------------无--------------------效----------------化学试卷 第3页(共20页) 化学试卷 第4页(共20页)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50分)二、填空题(化学方程式每空2分,其余每空1分,共17分) 11.(1)用化学用语填空:氮元素 ;氧分子 ;钠离子 ;二氧化硫中氧元素的化合价 。
2015年山西省中考化学试卷-答案解析-答案
化学答案解析
第Ⅰ卷
一、单项选择题
1.【答案】A 【解析】A.香水挥发的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B.蜡烛燃烧的过程 中有新物质二氧化碳和水生成,属于化学变化。C.食物变质的过程中有对人体有害的新物质生成,属于化 学变化。D.铁钉生锈的过程中有新物质铁锈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2.【答案】B 【解析】A.米饭、馒头中富含淀粉,淀粉属于糖类,故选项错误。B.红烧鲤鱼中富含蛋白质,故选项正 确。C.凉拌黄瓜中富含维生素,故选项错误。D.红薯粉条中富含淀粉,淀粉属于糖类,故选项错误。 3.【答案】B 【解析】A.蔗糖溶于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故选项错误。B.植物油不溶于水,不能 和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即不能够形成溶液,故选项正确。C.食盐易溶于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 合物,属于溶液,故选项错误。D.食用纯碱是碳酸钠的俗称,易溶于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 溶液,故选项错误。 4.【答案】A 【解析】A.活性炭的主要作用是吸附,正确;B.净水器不能除去水中的可溶性钙镁矿物质,不能将硬水 软化,错误;C.该净水器中的物质不能起到杀菌的作用,错误;D.净化后的水中含有可溶性杂质,不是 蒸馏水,错误。 5.【答案】D 【解析】A.空气是人类生产、生活所必须的,是一种宝贵的资源,故选项说法正确。B.空气的成分按体 积计算,大约是:氮气占 78%、氧气占 21%,则空气中体积分数最大的是氮气,故选项说法正确。C.氧气 能支持燃烧、供给呼吸,故选项说法正确。D.露天焚烧垃圾会产生一氧化碳、二氧化硫、可吸入颗粒物等 空气污染物,会造成空气污染,故选项说法错误。 6.【答案】B 【解析】A.电器着火,首先应切断电源,为防止触电,不能用水扑灭,故选项说法错误。B.碳酸氢钠能 与胃酸中的盐酸反应,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故选项说法正确。C.发令枪中红磷燃烧时产生大量的白烟, 而不是白雾,故选项说法错误。D.生铁和钢都是铁合金,钢具有更加优良的性能,在生产、生活中用途更 为广泛,故选项说法错误。 7.【答案】C 【解析】A.质子数=8,核外电子数=10,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阴离子,故选项错误。B.质子数=核外 电子数=10,为原子,故选项错误。C.质子数=12,核外电子数=10,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阳离子,故
2015年山西省初中毕业学业考试(附答案)
2015年山西省初中毕业学业考试化学部分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 1 C - 12 O – 16 C1 – 35.5 Ca - 40第1卷选择题(共2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
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 )1.下列生活中的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A.香水挥发 B.蜡烛燃烧 C.食物变质 D.铁钉生锈( )2.下列食物中富含蛋白质的是A.米饭馒头 B.红烧鲤鱼 C.凉拌黄瓜 D.红薯粉条( )3.下列物质放入水中,不能形成溶液的是A.蔗糖 B.植物油 C.食盐 D.食用纯碱( )4.小李学习了水的有关知识后,自制了如右图所示的简易净水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净水器中的活性炭起吸附作用 B.该净水器可以降低自来水的硬度C.该净水器能起到杀菌消毒的作用 D.该净水器可将自来水变为蒸馏水( )5.人类生存离不开空气,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 B.空气中体积分数最大的是氮气C.氧气能支持燃烧、供给呼吸 D.露天焚烧垃圾不会造成空气污染( )6.生活中处处蕴含着化学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家用电器着火,立即用水泼灭 B.碳酸氢钠能用于治疗胃酸过多C.发令枪中红磷燃烧时产生大量―白雾‖ D.生铁和钢都是铁合金,在用途上没有区别( )7.下列粒子结构示意图中,表示阳离子的是A B C D( )8.探究M9、Fe、Cu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下列试剂的选择方案不可行的是A.Mg、Cu、FeSO4溶液 B.Mg、Fe、Cu、稀硫酸C.Fe、Cu、MgSO4溶液 D.Fe、MgSO4溶液、CuSO4溶液( )9.物质的结构决定性质,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5 年山西省中考试卷(化学部分)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请选出并在答题卡上将该选项涂黑。
每小题 2分,共 20 分).,1、下列生活中的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A .香水挥发 B.蜡烛燃烧 C.食物变质 D.铁钉生锈2、下列食物中富含蛋白质的是()A.米饭馒头B.红烧鲤鱼C.凉拌黄瓜 D .红薯粉条3、下列物质放入水中,不能形成溶液的是()A. 蔗糖B.植物油C.食盐D.食用纯碱4、小李学习了水的有关知识后,自制了右图所示的简易净水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该净水器中的活性炭起吸附作用 B. 该净水器可以降低自来水的硬度C. 该净水器能起到杀菌消毒的作用D. 该净水器可将自来水变为蒸馏水解析:考查水的净化相关知识点,A 中活性炭起吸附作用,正确;B 无法降低水的硬度,降低硬度可通过蒸馏煮沸等方法;C 杀菌消毒,需要通过投药;D 无法形成蒸馏水。
答案选 A5、人类生存离不开空气,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B.空气中体积分数最大的是氮气C.氧气能支持燃烧、供给呼吸D.露天焚烧垃圾不会造成空气污染解析:考查空气相关知识点, A 正确,书中原句; B 正确,空气成分中体积分数最大的是氮气 78%;C 正确,氧气的性质能支持燃烧、供给呼吸;D 露天焚烧垃圾会产生大量污染性气体物质。
答案选 D6、生活中处处蕴含着化学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家用电器着火,立即用水泼灭B.碳酸氢钠能用于治疗胃酸过多C.发令枪中红磷燃烧时产生大量“白雾”D.生铁和钢都是铁合金,在用途上没有区别解析:考查化学与生活相关知识点, A 家庭电器着火,不能立即用水泼灭; B 碳酸氢钠用途治疗胃酸过多和发酵粉等;C 红磷燃烧产生的是固体小颗粒,应用“白烟”;D 生铁和钢均是铁合金,但它们用途不一样。
答案选 B7、下列粒子结构示意图中,表示阳离子的是()解析:考查粒子结构示意图相关知识点,里外相等表示原子结构示意图,里外不相等表示离子结构示意图,核电荷数大于电子数为阳离子,核电荷数小于电子数为阴离子,答案选 C8、探究 Mg、Fe、Cu 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下列试剂的选择方案不可行的是()A. Mg、Cu、 FeSO4溶液B. Mg、Fe、Cu、稀硫酸C. Fe、Cu、 MgSO4溶液D. Fe、MgSO4溶液、CuSO4溶液解析:考查金属活动性强弱判断相关知识点,据反应能否发生和剧烈程度来判断。
A 中 Mg 能和FeSO4反应,而 Cu 不可以,可以判断强弱;B 中据 Mg、Fe 与稀硫酸的反应剧烈程度不同可以判断,Cu 不能反应,可以判断强弱;D 中 Fe 不能和 MgSO4溶液反应,能和 CuSO4溶液反应,可以判断;C Fe、Cu 均不可以和 MgSO4溶液反应,不能判断出 Fe、Cu 强弱;答案选 C9、物质的结构决定性质,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过氧化氢与水化学性质不同的原因是由于分子构成不同B.盐酸与硫酸化学性质相似的原因是在水溶液中都含有 H+C.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化学性质相同的原因是在水溶液中都含有 OH-D.金刚石和石墨物理性质差异较大的原因是由于碳原子的结构不同解析:考查物质性质不用原因相关知识点。
D 金刚石和石墨物理性质不同原因是因为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答案选 D10、下列实验设计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解析:考查物质除杂和鉴别相关知识点。
A 检验二氧化碳用澄清石灰水;B 稀释浓硫酸应酸入水,并不断搅拌;D 除杂引入新杂质氯化钾;C 加水,氧化钙溶于水且会使水温度升高,碳酸钙难溶于水,现象明显,可以鉴别;答案选 C三、填空题(化学方程式每空 2 分,其余每空 1 分,共 17 分)21、(1)用化学用语填空:氮元素;氧分子;钠离子;二氧化硫中氧元素的化合价。
(2)闻名全国的“汾酒”是山西特产,其主要成分是乙醇,乙醇的化学式为 C2H5OH,C2H5OH 除表示乙醇外,还表示的意义有:①;②C2H5OH 中碳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为。
答案:(1)N ; O2; Na+; SO2(2)1 个乙醇分子; 3 :222、某初中化学社团——“拉瓦锡实验室”的活动丰富多彩。
下面是他们以“化学与社会发展”为主题的两次活动记录:活动 1:在观看了“西气东输”与“石油分馏”等视频后,通过小组讨论,同学们认识到:①、石油、天然气是人类社会重要的自然资源。
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甲烷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
②现在化石燃料等不可再生能源面临枯竭,化石燃料对环境的影响也不容忽视,所以开发和利用风能、等新能源成为越来越迫切的要求。
③人们将化石燃料通过化学工艺可以制造和合成价值更高的药物、化学纤维、塑料和合成橡胶等,其中塑料属于材料,随意丢弃会造成“白色污染”。
活动 2:同学们展示了各自收集到的关于“化学物质与健康”的相关资料及一些常见食品,如高钙牛奶、加碘食盐等。
并针对“化学制品对人体有益还是有害”展开了激烈的辩论,从而认识到钙、铁、锌等元素对人体健康有重要作用,如缺铁元素会引起缺铁性贫血,缺钙元素会引起;还认识到一氧化碳、甲醛等物质对人体健康的危害。
通过这样的社团活动,大家形成了“保护自然,关爱生命”的共识。
点燃答案:活动 1:①煤;CH4+2O2== CO2+2H2O②太阳能(或核能、或潮汐能)③合成(或合成有机高分子)活动 2:骨质疏松症(或佝偻病;或发育不良;或畸形)23.右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1)由图可获得的一条信息是。
(2)若乙中混有少量甲,提纯乙的方法是。
(3)t2℃时,将不饱和的甲溶液,转化成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的一种方法是,变化过程中,溶质的质量分数(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4)将等质量的甲、乙两种物质的溶液由 t2℃降温至 t1℃时,析出晶质(选序号)。
A.甲>乙B.甲<乙C.无法确定答案:(1)甲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较大。
(合理即可)(2)蒸发结晶(3)加入甲物质增大(4)C解析:本题主要是对溶解度的考察。
由溶解度曲线获得的信息;溶液中物质的提纯;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相互转化;降温后析出晶体的质量。
四、简答题(化学方程式每空 2 分,其余每空 1 分,共 12 分)24.下图分别是水蒸气液化、水通电分解和氢气在氯气中燃烧的微观变化示意图。
请回答下列问题:(1)图②表示的化学方程式为。
(2)从微观角度解释图①、图②变化的本质区别是。
(3)由图②、图③可得到:化学变化中一定不变的粒子是,可能发生改变的是分子的。
(4)由图③还能获得的一条信息是。
答案:(1)2H2O===2H2↑+O2↑(2)物理变化中分子不变,分子变化中分子改变(3)原子数目(或总数;或个数)(4)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分析:本题是对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考察。
考察化学变化的本质;化学变化中不变的微粒和一定改变的微粒。
25、右图中 A、B、C、D、E 是初中化学常见的五种不同类别的物质,E 是导致温室效应的一种气体,图中“-”表示相连物质能发生化学反应,“→”表示两种物质间的转化关系(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省略)。
(1)写出物质 E 的一种用途________。
(2)物质 C 与 E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3)写出图中一个属于中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4)A 与 B 反应的微观实质是。
解析:该题考查了物质的用途,化学性质,微观实质以及综合方面。
(1)灭火(2)CO2+2NaOH=Na2CO3+H2O(3)NaOH + HCl=NaCl+H2O(4)镁原子变成镁离子,溶液中氢离子变成氢原子,2 个氢原子结合成 1 个氢分子。
五、实验探究(化学方程式每空 2 分,其余每空 1 分,共 14 分)26、下图是初中化学实验室常见气体的制取装置:(1)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原理之一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此原理对应的发生装置是_____ (填序号)。
用 D 装置收集氧气,验满的方法是。
(2)收集二氧化碳应选择的装置为_____ (填序号)。
理由是;欲收集一瓶干燥的二氧化碳,还需选择 E 装置,则 E 中应装入的药品是。
解析:该题考查了制取气体的原理与装置,以及气体的性质。
(1)2KMnO4 K2MnO4+MnO2+O2↑; A; 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观察带火星木条是否复燃(2)D(或 E;D 或 E);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浓硫酸27、学习完“酸、碱、盐”的性质后,老师将两瓶未贴标签的饱和石灰水、饱和碳酸钠溶液摆放在实验桌上,让同学们区分。
下面是“雄鹰小组”同学的探究过程:【讨论交流】(组长)同的现象。
大家据此来说一说,区分两种溶液应选用哪种试剂,并说明理由。
王志:我认为选择稀盐酸,理由是稀盐酸和碳酸反应有气泡产生,稀盐酸与氢氧化钙反应无明显现象。
马凌:我选择的是碳酸钠溶液,理由是碳酸钠与氢氧化钙反应有白色沉淀生成。
张云:马凌你说的我没有听懂,你能再给我讲一遍吗?在大家的帮助下,张云不但弄明白了,还选出了其他两种溶液,如CaCl3溶液和Ca(OH)2溶液,最后得到大家的赞许。
【实验探究】大家按照王志的方案进行了如右图所示的实验:(1)实验中同学们根据观察到的现象,判断出甲试管中的原溶液为碳酸钠溶液,乙试管中的原溶液为石灰水。
(2)大家对乙试管中现有溶液的溶质成分产生了兴趣。
马凌经过认真思考后,又选择碳酸钠溶液作为检验试剂,进行了如下实验:①马凌从乙试管中取少量溶液加入到另一支新试管中,再向此新试管中就加入足量的碳酸钠溶液,观察到只有白色沉淀生成。
于是,他得出结论:“溶液中溶质有氢氧化钙。
”但组长李壮对这个结论产生质疑,理由是Na2CO3+CaCl3=CaCO3↓+2NaCl(用化学式表示)。
②大家讨论完李壮的质疑后,制定出测定溶液酸碱度的方法来验证他的质疑,并查阅资料得知氯化钙溶液呈中性,大家都鼓励张云来做实验。
③张云测出乙试管中剩余溶液的 PH=7,证实了马凌的结论是错误的。
【反思评价】判断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成分,除要考虑生成物外,还要考虑反应物是否有剩余。
探究活动结束了,同学们充分体验到合作探究的乐趣和学习成功的喜悦。
考点:物质的鉴别及探究物质间反应后溶液的成分问题,酸碱盐的化学性质难度:较难解析: 1.氢氧化钙、碳酸钠可以反应生成难溶的白色沉淀碳酸钙,因此能观察到有白色沉淀生成。
2.碳酸钠能和可溶性的钙盐碱、可溶性钡盐碱反应生成白色沉淀碳酸钙、碳酸钡,氢氧化钙与其不能反应。
因此可用氯化钙、氢氧化钙,氯化钡、氢氧化钡。
3.氢氧化钙溶液中滴加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
马凌滴加碳酸钠后有白色沉淀生成可能是氯化钙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的碳酸钙白色沉淀,因此马凌的判断是是错误的。
若溶液中有氢氧化钙则溶液显碱性,PH>7. 4.探究反应后溶液成分是除要考虑反应生成的物质,还需考虑反应物的剩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