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估培训和学习实践在大澳大利
澳大利亚职教专任师资在职培训及经验借鉴
、
( ) 业 培训 二 企
为了保证 职业教 育教师 能跟上 时代 的进步 和企业 技术更新 的 步 伐 ,澳大利亚政府要求职业教育专任教 师除参加各种新知识 的讲座 和 新技术的培训外 , 还必须经常完成定期去企 业进 行技术实践 , 参加企业 培训。 并且各校还有 明确规定 , 职业教育教师均要进 入相关行业或专业 委 员 会 , 常参 加 学 校 与 社 会 联 系 的各 种 活 动 , 而 获 得 社 会 发 展 的新 经 从 信息 , 以适应市场对职业教育的新需要。澳大利 亚职业 院校 的这种做法 极大地提高 了教师专业能力 , 接受企业培训使教 师紧密把握时代脉搏 , 掌握 市场方 向,真正做到作为职业 院校 教师应该 具备的专业水平和业 务素质。 二、 给予 我 国职 教 专 任 师 资 在 职 培 训 的 经 验借 鉴 ( ) 国职 教 专 任 师 资 在 职 培 训 现状 一 我 我 国的职教专任师资 在职培训和澳大 利亚的师 资在 职培训相 比 , 无 论是在模式上 , 是在体系健全 上 , 还 都存在较 大差距 , 映出很 多问 反 题。 专任教师在职培训是教师专业 发展 的必然要求 , 由于理论上缺乏 但 对 教师在职培训的认识 , 教师培训 中存在诸多 隐患 , 这也是制约职业教 育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 Cp 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 第二章明确指 出职 教教 师在职培训 的培训方式和培训规定 ; 0 年颁 布的《 2 2 0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加强高等职 业( 高专) 院校师资队伍建设 的意见》 中也 明确 提出“ 励支持教师参 加 鼓 培训和进修提高 ,对参加 培训和进修提高的教师要将有关情 况记 人教 师 业 务 档 案 , 为 岗 位职 务聘 任 和 教 学 评 估 的 重 要 依 据 。 ”但 是 , 我 作 在 国职 业 院 校 专 任教 师 培训 过 程 中 并 没 严 格 遵 守 法 规 ,反 而 普 遍 存 在 一 种现象 , 即各职业 院校仍过度 强调理 论专业知识培训 , 忽视实 际操作 理 论及实践 , 有些 院校安排教 师去校外实地调查 , 即使 但也是观看和走 访 些 机 器 设 备 建设 , 未 真 正 下 到 车 间 演 习 操 作 , 地 训 练 。 以 山 东 的 并 实 职 业 院 校 培 训 状况 为 例 , I东 工 业 职业 学 院 有 校 内和 校 外 实 习基 地 , 如 U 济南 、 岛的十几家大企业都是该校 的实习基地 , 青 但是学校提供给教 师 的培训却是理论知识培训讲座 , 并未充 分利 用本校优势资源 , 为专任教 师 提 供 实 练操 作 的机 会 ; 山东 城 市 建设 职 业 学 院 则 是 利 用 寒 暑 假 对 在 职教师进行理论 和教育理论 的培训学 习 , 并进行成绩考核 , 还有许 多职 业院校甚至没有 为教 师提供在职培训 。 以小见大 , 可以看出 目前 的职业 院校专任教师 的在职现状存在着很大 问题 , 我们应 总结不足 , 借鉴别 国 的成功经验来加强专任教师的在职培训。 ( ) 二 借鉴澳大利亚经验 , 探索我国职教专任教 师在职培训 通过浅析我 国职业教育专任师 资的在职培训现状 ,不难看 出 目前 培训过程 中存在 的诸多问题 , 综观澳大利亚 的培训 经验 , 得出 以下几点 关于我 国职教专任教师在职培训 的启示 : 1从法律上重视和完善培训体 制, . 提高专任教师 的教育质量 当前我 国没有几个关于职业教育 的法律条 文 ,有 的法律规定也不
注重实践教学的澳大利亚基础教育
识, 而是把人类的群体生活经验呈现 程 , 如英 语 、 数学 、 学、 用技术 、 科 应
人类社会与环境 、 创造艺术和个人发 展、 保健和体育等 , 还设立 了大量贴 近 学生生活 实际的、 有利于培养学生 实践能 力和创新 能力的课程 , 如家政 课 、饮食课 、 工课 、劳动课 、 手 设计 技能课等 , 学生可 以根据 自己的兴趣 爱好选 择相 应课 程的学习。 十 一年级 和十 二年级 的家 政课 是在宽敞 明亮、 种厨具一应俱全 的 各
音 到澳大利 亚走访 了
,
一
导 , 求 适应 国家 当前和
获得毕业证书 , 一部分学生就可 以走 上社会寻 求工作 了 , 这也是在澳大利 上 需求 , 会 为学生提供 但大部 最具灵活性和适应性 亚获得工作的最低学历起点。 分 学生 将会 进入 十一 年级 和十 二年 这个阶段称之 为大 学预 科 ,目 标 框架下 , 澳大利亚各 级 , 也包含职 业课 本教育 内容相对灵活。 以面 向大 学升 学为主 , 受 育厅 , 负责制订本地 程 的训练 ,以帮助 学生就业。 澳大利亚基础教育具有教学 内容 划、 政策 、 制度 和教 l , 此 澳大利亚各州 的 生活化 的特征 , 十分注重 与社会 实践 注重通过设立 实践 技能 类课 目 , 个卅的各所 学 的联 系 , 同 每 I
基 础 教 育 内容 贴 近 生 活 实 际
澳大 利 亚学 校 的劳 动 课 教室
澳大利亚的基础教育学制为 1 3
年。 适龄儿童从五 岁起入读 幼儿 园或
预备班 , 其后是 1 年的小学 、 0 初中义 _ 大利亚基础 教育状况 务教 育 ,然后是 2 年的高 中教育 。在 解 ,感触 颇深 。综观 澳 大利 亚维 多利 亚 州 、新 南威 尔士 一 府教育部在 《 大利 州、首都行政 区 , 年级 到六年级为 澳 报告 》 中所 阐明的基 小学教育 , 中学从 七年级开始 ; 而其 不难发现 ,除了人 他 州的 中学教 育则是从八 年级开始 。 般 在七年级到十年级这个阶段 , 澳 授外 ,最重 要的内容 至 人提供优质教育 , 发 大利亚的学校就开始融入就 业技能的 十 学生经考试 口 潜能 ,以适应社会 、 学 习, 年级学 习结束 ,
澳大利亚国家教师专业标准研究
专业实践是教师专业标准的核心,它强调教师能够将所学知识和技能应用到实 际教学中。在澳大利亚,教师需要具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够根据学生的 实际情况进行个别化教学,以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
学生成就是教师专业标准的点之一,它强调教师需要学生的学习进展,为学生 提供必要的支持和指导。在澳大利亚,教师需要掌握多种评估方法,以全面了 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为学生提供及时的反馈和建议。
2、建立教师专业发展评估机制:完善教师评估体系,将教师专业发展的过程 和成果全面纳入评估范畴。通过定期的评估和反馈,促进教师不断反思和改进 自己的教学实践,进而提高教学质量。
3、强化教师激励机制:建立健全的激励机制,鼓励教师积极参与专业发展活 动。例如,设立教师专业发展奖励,为教师提供更多的晋升机会和职业发展空 间。
2、存在的问题
尽管澳大利亚在职业教育教师专业能力标准开发与认证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但也存在一些问题。首先,部分教师对专业能力标准的认识和理解不够深入, 影响了其在实践中的应用。其次,由于各行业和各学校的具体情况千差万别, 标准的制定和实施存在一定的难度。此外,认证过程中存在部分教师为了获得 证书而突击应试的情况,影响了认证的公正性和有效性。
综上所述,澳大利亚的国家教师专业标准为该国的教育事业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和借鉴意义。我们应该借鉴其优点和经验,结合本国实际情况加以改进和完善, 以提高我国的教育质量和水平。
参考内容
一、引言
随着全球经济和科技的快速发展,职业教育在澳大利亚的地位日益提升。为了 提高职业教育质量,澳大利亚政府和相关机构已经着手开展了一系列改革,其 中包括对职业教育教师专业能力标准的开发与认证。本次演示旨在探讨澳大利 亚职业教育教师专业能力标准开发与认证的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未来的发展 趋势,以期为我国的职业教育发展提供借鉴。
关键能力培养及评估:澳大利亚的认识与实践
20 年第 1 期 06 9 第 2 卷 7 总 43 7 期
职业技术教育 ( 教科版)
VOCAT ONAL AND I TECHNI CAL EDUCATI ON
No 1 ,0 6 .92 0
Vo.7 1 2
Ge ea .7 n rlNo4 3
能 力 (e e sr s i s、 通 能 力 ( e ei s i s 、 n c say k l ) 普 l g n rc kl ) 就 l
业 能 力 (mpo a i t kl ) 过 渡 能 力 ( a se n e ly bl y s i s、 i l t nfr g r i
s i s、 能 力 ( ots i s 等 。 kl )软 l sf kl ) l 基 于 职 业 能 力 培 养 的 特 殊 性 , 然 以 上 概 念 在 虽
培 养 及 评 估 提 出 不 同认 识 , 同 类 型 职 业 教 育 与 培 训 机 构 的 实践 模 式 也 各 具 特 色 。为 应 对 面 不
临 的挑 战 , 大 利 亚 各 界 仍 要 经 历 较 长 的探 索 过 程 。 澳 关键词 : 大 利亚 ; 键 能 力 ; 养 ; 估 澳 关 培 评 中 图 分 类 号 : 4 1 G7 9 1 文 献 标 识 码 : 文 章 编 号 : 0 8 3 1 (0 6 1 — 0 0 0 G 2 ; 1. A 1 0 — 2 92 0 )9 0 8 ~ 4
不 同 的 概 念 。 如 关 键 能 力 ( e o ee ce ) 核 心 k y c mp tn is 、 能 力 ( oe kl ) 基 本 能 力 ( se t ls is 、 要 c r s i s 、 l e s ni kl ) 必 a l
澳大利亚护理教育与护理实践概述
◆本科护理教 育
澳 大 利 亚 的 注 册 护 士 均 为 本 科 起
值 得 指 出 的 是 , 便 是 利 用 业 余 时 研 究 完 成 。 值 得 借 鉴 的 是 , 大 利 亚 将 即 最 澳
点 , 科 护 理 教 育 始 于 1 8 年 ,目前 有 间进行 的 继续 教 育也 必 须 按 时上 课 , 本 9 1 课 专 科 护 士 的 培 训 与 继 续 教 育 进 行 有 机 结 3 所 大 学 设 有 护 理 专 业 , 学 针 对 不 同 后 还 有 大 量 的 家 庭 作 业 , 大 部 分 为 论 合 , 册 护 士 可 通 过 各 类 证 书 、 凭 的 学 3 大 且 注 文 年 龄 及 背 景 的 学 生 提 供 形 式 多 样 的 教 育 文 性 质 , 书 本 上 根 本 找 不 到 答 案 , 须 习 , 完 成 继 续 教 育 学 分又 达 到 专 科 发 从 必 既
在完 成两年 的护 理学 习基础上 才 能再进 毕业 考 试 及护 士 局评 估 , 授 予注 册护 可
行 , 在可 直 接 上 三年 独立 的 助产 士课 士 证 书 。 现 程 , 门课程不 再交叉。 两
◆每年注册 的必要条件
毕业 后继 续教 育对 于护 士职业 生涯
的持 续 发展 起 着重 要 作用 , 大 利亚 护 澳 士和 助产士协 会对 继续 教育 有明确 标准
◆形式多样 , 与专科紧密结合
澳 大 利亚有多种 继 续教 育方 式供 护
等 , 有 相 应 教 育 水 平 的 人 既 可 从 事 临 士 选 择 , 通 过 培 训 机 构 的 广 播 、 站 进 拥 可 网 床 工作 也可 从 事 护 理 研 究 。 行 自学 , 可 通 过 与 大 学 共 同 进 行 课 题 也
澳洲留学签证学习计划怎么写
澳洲留学签证学习计划怎么写作为一名即将前往澳洲留学的学生,制定一份完善的学习计划是非常重要的。
这不仅可以帮助你更好地适应留学生活,还可以提高学习效率,促使你取得更好的学业成绩。
下面,我将分享一份我个人在澳洲留学的学习计划,希望可以给即将前往澳洲留学的同学们一些启发。
学习目标:在澳洲留学期间,我制定了以下学习目标:1. 获得学士学位,并取得优秀的成绩。
2. 学会流利的英语,包括口语、听力、写作和阅读。
3. 加强对专业知识的学习,拓展自己的知识面。
4. 参与校园社团活动,积极融入澳洲留学生活。
学习计划:以下是我在澳洲留学期间的学习计划安排:学术方面:1. 课程安排:根据自己的专业和兴趣,合理安排课程,并且避免上课时间冲突。
同时,尽量选择一些开设在上午或下午的课程,这样可以有足够的时间用来自主学习和休息。
2. 学习规划:每学期开始前,我都会对课程作出详细的学习规划,包括每门课程的学习重点和时间分配。
这有助于提高学习效率,减轻学业压力。
3. 学习资源:利用学校和图书馆提供的资源,如图书、期刊和电子数据库,充分利用各种学习资源来辅助自己的学习。
英语学习:1. 课程选择:我打算选修一些关于英语学习的课程,以提高自己的英语水平。
2. 口语练习:每周参加一到两次英语角活动,加强口语练习,提高自己的表达能力。
3. 写作训练:积极参与写作班的学习,每周完成一篇短文或作文练习。
专业知识学习:1. 阅读论文:每周至少阅读一篇与自己专业相关的学术论文,提高对专业知识的了解。
2. 实践学习:积极寻找实习机会,学会将所学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工作中,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
社团活动:1. 参与社团:选择一个自己感兴趣的社团参加,结交更多的朋友,了解澳洲文化和风俗习惯。
2. 组织活动:尝试组织一些校园活动,提高自己的管理和组织能力。
时间管理:1. 制定学习计划:每学期开始前,制定一份详细的学习计划,包括每周学习任务和时间安排。
2. 合理安排时间:保证每天有足够的休息时间,避免过度劳累,保持良好的身心健康状态。
加强培训、实践、考核,提高校长领导和管理课改的能力
加强培训、实践、考核,提高校长领导和管理课改的能力■天津市河东区教育局6年第期校长作为学校实施课程改革的领导者、管理者和实践者,其思想观念和综合素质是学校课程改革实验的决定性因素。
能否培养、打造一支教育理念新、基本素质高、管理能力强的校长队伍决定着我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的成败。
在课改之初,我区专门就校长队伍建设情况进行调研,结果表明,校长的认识水平、教育观念、管理能力等方面存在着不适应课程改革要求的问题。
为此,我们明确提出“以建设高素质的校长队伍为保证,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以课程改革实验为载体,促进中小学校长专业发展”的工作思路。
我们将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与对校长的选拔、培训、培养、任用紧密结合起来,与促进校长专业成长紧密结合起来,与校长三年任期责任目标紧密结合起来,不断提高中小学校长实施课程改革的能力。
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加强专业培训,把握课改的正确方向为了使中小学校长更好地学习、理解新课程改革的目标要求,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并运用新课程的理念对学校课程改革实验进行科学管理,我们坚持以适度超前和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眼光,用整体的思想、系统的方法对校长进行培训,确定了“联系实际、搭建平台、借助载体、分出层次”的培训工作思路。
1.抓好骨干校长培训。
骨干校长是校长队伍中的领军人物,他们在实施课程改革中起着引领和示范作用。
三年来,我们共选派了15名中小学校长到美国、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参加为期两个半月的学习培训,学习国外的管理理念、管理方法,在比较中借鉴、提高。
我们还与北京师范大学、天津师范大学建立了联合培训基地,举办了中小学校长高级研修班,学习内容既有政治理论、业务理论,也有推进素质教育、深化课程改革的方法。
这些培训提高了中小学校长的综合素质,提高了他们的理论水平和领导本校课程改革的实践能力。
2.抓好新任校长和后备干部培训。
新任校长和后备干部是保证学校课程改革可持续发展的后续力量。
我区教育局制定的《对新任干部、后备干部培训工作指导意见》中明确规定,凡新任校长必须参加岗前培训,在一年之内必须参加教育局组织的与课改相关的业务理论轮训班,脱产学习三周。
双语三班 王磊 赴澳研修培训总结
赴澳研修个人培训总结双语三班王磊赴澳研修个人培训总结2012年7月份郑州市教育局组织了了第二届双语教师培训活动,作为一名基层教育工作者,我有幸成为了其中的一员。
郑州市教育局副局长曾昭传在本届的双语培训工作指出,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加速、国际竞争的加剧、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国家对双语专业人才的需求会越来越迫切。
中国特色的双语教学要坚持国际化与本土化的有机结合。
本次双语培训应以学习学科知识与提升个人智慧为目标,用双语思考提高交际能力为目地。
双语教师是实施“双语”教学改革的具体实践者,肩负着培养各类“中西文化兼通”人才的基础工作和满足社会对“双语”教育不断增长需要的光荣使命。
本届双语教师培训活动为期一年,大致分为四个阶段:暑期培训——提高培训——寒假赴澳培训——双语教学培训。
到目前为止,前三个阶段的培训已经结束,马上要进入第四阶段的培训了。
经过这半年多来的双语培训,我收获颇丰,感触颇多。
一、暑期集中培训,巩固提高英语基本功。
第一阶段的暑期培训活动自7月份到8月份一共进行了了一个月的时间,通过这个阶段的培训主要来巩固和提高一线教师的英语基本功。
作为一名非英语专业的教师,要进行双语教学实验必须具备一定的英语会话能力。
已经参加工作十多年的我,在学生时代学习的英语知识十分有限,而且在工作中也很少用到英语,所以大部分都还给了老师。
在这一个月的集中培训中,国际语言学校为我们设臵了合适的课程,从听说读写多方面来提高我们学员的基本功。
经过这一个月的培训,我感觉自己又回到了学生时代,每天按时上课,认真完成作业,积极参加各项活动,使自己的英语基本功有了很大的提高,这个今后的学习培训打好坚实的基础。
二、英语能力强化提高培训,为出国学习打好基础第二个阶段的学习培训从10月份开始一直到13年1月份结束,持续4个月之久。
由于参加培训的学员均是来自于一个的教师,秋季开学后,学校教学任务也比较繁重,这个阶段的培训工作就不能连续进行了,我们班的培训安排在了每周三的下午和周六一天。
潜心研究、教授、传播语言的实践者——赵守辉
黢援、传播爵言昀窦巅2q)117年于英国剑桥太学牛顿桥前董守辉赵守辉澳大利uF籍o#人(新加坡水久居民)1963‘|二十于中l i古林长存1986年毕H k于吉林师范火学(原四平师范半院)中文系,自i988年中同人民大学中文系讲,£’|三毕、【k“来先后在5个川家的7所大学从事汉语言与文化的教学和研究I‘作、2005年于恶圮尢学获得博士学位后,一直在新加坡南洋理I L大学上作,任嘲立教育学院麻川教育目f究中心研究员及弧语系助理教授博I.生导师。
赵守辉啡士是语苦教学和规埘的实践者和探索者.研究领域涉世对外议浯教学语言政策灶规划汉字现代化,新加坡华语教育等。
先后发表专著及教材5部、沦立40余篇参编训艘州高;,赵守辉博士的语齐规划实践和学术研究丰要分为如下几个主要片而和阶段对外汉语教学实践及研究赵守辉博士1999年研究生毕业后即到-l,旧人民大学对外汉语教学中心1:作,1993年受国家教委选派,赴印度泰戈尔H陬大学执教,1995年应邀赴泰H l r40:蓝堪恒大学执教.L999年移民澳大利皿后+曾在四悉皑大学、新南威尔士大学和悉尼利技大学及』£他高等教育机构教授巾国语言与文化。
学语言、教语言、研究语言是赵守辉博上的人生媸趣和遗求。
他强调:语青不是教的,而是用的(1a ngua gc …n nIhl…¨'峙ei t),教材H能是用卅米的l nJ不足缔出来的.他上世纪9n年代一系列源于教学塞践的研究,都是嗣绕若如何为汉讲学习者牲烘雎用环境,激发学爿必趣这_哩念进行的,上世纪90年代初存海内外发表的关于议语饮食臆喻文化的一系列义章首次深刻地揭示中华烹饪文化在浯青词汇层而的系统反映,屉探时知识文化理论在汉语教学中应用的甲期成功尝试之,《边学边Ⅱ};》(北京语占文化大学㈨黩社1997)屉q-捌大陆音乐与议语教学相结合的前都课外辅助渍物;《中闰文史洼}兑》({:州gn#e1.∞rriz州Aia2010)源自他在曼谷执教4年的讲义。
到英国研学旅行的心得体会
到英国研学旅行的心得体会篇一:旅游培训班心得体会集团公司培训学习总结一、让自己更加了解旅游,了解旅游相关知识。
**老师讲解的旅游起源与发展,使我进一步了解旅游,针对旅游涉及的旅游产品、旅游园林文化、旅游建筑文化各方面的旅游知识又有了进一步的学习和提高,加强了我的专业知识。
姜老师讲解的新旅游法的实施对我们目前旅游业的影响和好处,让我更加注重了旅游的本质,在实际的旅游活动操作中怎样避免错误的旅游指引,怎样让游客更好的实现旅游目的。
给了我很大的帮助启发。
**老师讲解的蓬莱历史文化知识,让我改变了许多以前认为是正确的说法,学到了正确的蓬莱历史文化,改正了错误的理解,避免了知识性错误。
**总讲解得蓬莱发展现状和前景,使我了解了蓬莱旅游产业发展的方向和动态,对蓬莱旅游的进一步发展更有信心。
二、学习了员工执行力,服从领导安排,认真的工作态度姚教授给我们上了两节课,讲解了有关高效执行力的课件,让我们认识到了执行力的重要性,执行力发挥的作用,让员工能有一个正确的工作态度,在这里我用姚老师给我们总结的执行十六字原则做一下员工执行力总结:结果提前,自我退后;锁定目标,专注重复。
培养高效执行力员工的重要性,把执行作为所有行为的最高准则和终极目标,是企业发展的必经路。
我要从自身做起,认真工作,摆正态度,听从安排,努力做好领导交代的每一项工作,提高工作效率,做好思想准备。
三、了解了更多的生产安全和消防安全的知识蓬莱保卫科的刘科长,给我们讲解了有关安全生产和消防方面的知识和案例,让我们从身边的小事来了解安全的重要性,通过这次培训学习,了解了诸多会发生不安全事故的因素。
甚至有的达到了恐怖的程度,一个小小的灯泡也能造成几百万的损失,这次我们学习了该怎么去预防它,避免它,并杜绝它,让我们以后能好好的在工作岗位上保护自己和公司的财产安全,这就需要我们每个人从自身做起,从每一点每一滴做起,提高警惕,拉紧安全这根弦。
避免不必要的损失和伤害,做到人防、物防、技防,万无一失。
学习借鉴,促进大学科学发展——中国高校领导赴澳大利亚学习培训访谈
高等教育 改革发 展的 基 本做法
邱观建 ( 武汉理工大学党委副书
记 ) 以政府宏观调控为主导 , : 确保高 等教育发展 方向。 尽管澳大利亚 教育 是 一个产业 , 受市场影 响很 大, 但是 大学以公立为主, 政府出钱办学, 建立
等教育质量管 理 。自2 0 年至今 , 00 已 完成对联邦各大学的第一轮评估和审 计。 完善法律法规 , 确保教育公平。 禁 止任何 教育歧视行为,对本土学生 , 土 著学生、 残障人士给予特 别关怀 与 帮助, 把教育公平作为追求 的重要 目
比如 有的 课 在 教 室 内米 用 边讲 边 买
大 利 亚讲 究 型 大学 的 做 法 。
域 , 据 学 校 的 特点 , 立 了一批 优 秀 根 建
验边讨论 的灵活方式 , 学生成 为课 让
堂上 的 “ 主动者” 。
邓 宗 权 ( 尔滨 工 业大 学 副校 哈
长 ): 重科研 组织 的建设 。 大利 注 澳
调控大学发 展战略。 府虽不过问大 政
治 是 澳大 利 亚 大 学的 主要 特 征 ,大
学是经法律 授权 的 自我管理 机构。大
亚高等教育得 以迅速发展
学具 有充分 的自主权 , 确保 自身的发 展。 大学负有开发和实施学 校未来发 展战略 , 管理包括 预算和 内部资源分
大学科研的组织与管理
叶向东 ( 中国科技大学副校长) :
个 验 和 中 开 工 以 的大 题, 是 些 体 是 于 实 室 研究 心 展 作, 保 问 其四 有 群 还 偏
证大学高水平成果 的产生 。 大利亚 澳 形式。
的研究型 大学中都 有专职研究人员,
具有国 化 理念 科研的 专 究 员 教 合 专 人 际 办学 和 评价 职研 人 是由 师、 同 职 标 澳 利 研 型 学 般 有 准。 大 亚 究 大 一 具 员 博 后 , 一 的 和 士 组成 具有 定 规模。
培训包:澳大利亚职业教育发展的引擎
岗位 任务所 需 的知 识 和技 能 的描述 。该技 能 和知 识 由行 业 确 定 ,
并 将 相关 的知 识和 技 能进 行组 合 、打 包 ,且 与澳 大 利亚 学 历 资格 框 架 所有 资格 相对 应 。 国家 资格是 对 所有 资格证 书 的等 级 以及 符 级 资 格证 书包 含 的能 力组 合 的描 述 。 当学 生达 到所 描述 的能 力要 求 ,可 以颁 发 国家 承 认 的资格 证 = 抟,即澳 大利 亚 资格 框架 规 定 的
【 左振 华 ,金 慧芳 . 高职 专业 教 学计 划精 订探 讨 U .科教 文 2 】 】
汇 ,2 0 , ( 1 06 0 ).
实践证 明,这些教学手段与方法的运用 ,很好地实现了物业 管理会计课程所要求的知识 、能力与素质 目 标要求。
( )培训 包的构 成元 素 二
教 育 发展 的关键 在 于 建立 了 培训 包 制度 ,其 特 色正 是依 靠 培训包 来 奠 定并 辐 射 开来 。培训 包 制度 成 为澳 大 利亚 职业 教育 发 展 的引 擎 。在 我 国大 力发 展 职业 教 育 的历 史背 景 下 ,必须 学 习和 借鉴 澳
和评 估 劳动 者 在工 作 场所 进 行有 效 工作 的 知识 和技 能 ;是 一套认
各 种 资格 和证 书 。评 估 指 南 是对 个 人 的 能 力表 现 达 到 能 力 标 准
学生 在 脑 海 中构 建一 个 模型 ,把物 业 管理 会计 所需 要 的知 识通 过 模 型表 现 出来 ,这种 教 学方 法 尤其 适 合课 程入 门教学 。 因为 刚开 始 学生 往 往对 该 课程 还 不够 了解 ,没 有一 个具 体 的 概念 ,采 用实
识 和评 估 人们 关于 某一 行业 或 企业 能 力 的 ,在 内容 上具 有 连贯 与
澳大利亚PSA培训项目介绍及其启示
类似我 国医院聘用 的护理员或护工。
2 课 程设 置
情况, 收获与感受颇多 , 现将 P A培训项 目介绍如下 。 S
1 概 要
P A培训课程设置是以能力培养 为基 础 , 岗位能力作为 S 将
P A的全称是 Pt n evc siat即病人服务助理 , S ae t rie s t , i S A sn 是 指辅 助提供病人所需的各种服务人员 。病人服务助理在澳 大利
者作为课程 协调员 赴澳 大利亚 启思 蒙职业技术学 院进行 为期 4 0天的考察 学习, 了解澳 大利 亚的护理职业教育。考察期 间重 点学 习需在我校完成 的 P A培训项 目的课程设 置和教学运行 S
点 ,准备 与整 理病床 , t; X 尤其是在病人 出院后及 时更换 床单 , 擦
洗床单元设备 ; 安全运送病人 和物 品 ; 安全操作医用气体 ; 需要 时, 协助护士做一些 必要 的生活护理工 作。其工作性质 和责任
案及习题解析。 教学重点、 难点解析对每节的重点、 难点内容进
行整 理 、 归纳及概括性说 明 , 并弥补教材 中的某些不 足 , 培养学 生掌握 良好 的学 习方法 , 加深对教材 内容 的理解 和掌握 ; 自测
题包括名词解 释 、 选择题 ( 分为 A B x型题 ) 、及 和简答题 3 种
亚需学习三级 证书课程 , 通过该 课程 的学 习 , 可获得 全澳洲公 认 的资格证 书 , 持证者可在各种卫生保健机构 ( 包括公立 、 私立
教学 核心内容 , 包括课堂 的理论学习 、 实验室 的技 能训练 以及
实践机构的工作 。具体包括 1 个课程模 块( 5 见表 1 。 ) 这1 5个模块的课程 主要 围绕培 养 P A所必须的知识和技 S
学生为本 本固道生——访陕西师范大学校长房喻
教 师 的育人责 任 。 而校 外 同行 的评
估, 观 上促 进了教师 对学 术 的追 客 求。因此, 两种评 估不 可偏废 , 这一 点值得 我们借 鉴。
离, 只有 静下心 来才 可能 把 大学 办
好。 多的功 利心 、 多地 强调 投入 过 过 产 出比是 办不 好大 学的 。 类排 行 各
高 等 教育 , 别是 师 范教育 方面 的 特 诸 多思 考 。 日, 喻在 他 的 办 公 近 房 室接 受了本刊记 者的专 访。
程体 系、 堂 教学 缺 乏质量 保 障 , 课
那 么伤害 的一 定是 学生 。 多大学 很
积极 开展 国际 学术 交流 与合 作 , 设
有西 北地 区唯一 的 “ 国务 院侨 办华 文教育 基地 ”, 先后与 美国 、 英国、 法 国、 国 、 罗斯 、日本 、 大 利 德 俄 澳 亚 、 拿大 、 国、 南 、 港等 国 加 韩 越 香 家和 地 区的7 多所 学校 建立了校 际 0 友 好与 合作 交流 关 系, 养留学 生 培
房喻 : 当前 , 我们 学 生工作 的
立足 点 、 出发 点以及工作 的方 式方
法与 国外 相 比有很 大差异 。 我们着
否 相 同?
异 常重 视 。 个 新人职 的教 师 , 一 不 论 学 历层 次 多高 、阅历 多丰 富 , 都 必 须经过 培训 , 能拿 到从教 资格 才 证 。 对教 学新 技术 、 面 新手段 的 不 断 出现 , 在澳 大 利亚 , 多教 师3 很 O
年起 开始 实施 “ 三英 人才 ”计划 , 即 “ 英 ”、“ 英”和 “ 聚 撷 育英 ”计 划 。 中,“ 英 ” “ 英 ” 划 其 撷 和 育 计 主要 着 眼于 中青 年骨 干 教 师 的 培 养 。“ 英计 划 ” 过 实 施 “ 年 撷 通 , 度 地 强调 科学 研 究 , 过 忽 视 了教 学 的重 要作 用。 是促使 政 二 府 更好地 履 行责 任 , 大对高 校建 加
澳大利亚职业培训绩效的评价与启示
澳 大利 亚 相 关行 业 组 织在 澳 书、 教育学 习这三者缺 一不可 。除
大利亚 的地位 非常 重要。 例如职业 此之 外 , 还必 须掌握熟 练 的教 学方 效地结合 了培训项 目的有效性 、 效
院校 的教学组织 要按照行业 标准 ; 法 ,尤 其 要具 备 培养 学 生创 新 能 率、 产 出和结果 。如 图 1 所示: 教学 课 程 内容 的确 定 要依 照 国家 力 , 教育 学生如何做人等条件 。 ( 一) 产 出和 结果 评 价 统一 制 定 的证 书制 度和 行 业确 定 ( 六) 积极 扩展 服 务对象 , 充分 如图 1 所示, K P M 1 反 映其 国内 的职 业 能力标 准 ; 各 类证 书 、 文 凭 利用海外教 育资源 需要开设 的课程等 , 均必须根 据市 每年 职业 教 育与 技 能培 训生 产得 澳 大利亚 T A F E学 院的国 际交 到认可的技能产出。 产 出和结果评 场 就业信 息、 相关 岗位技术要 求和 流与合作活动相 当积极 。 他们不仅 价 是核心 绩效评价 系统 ( K P M s ) 中 能力标准 , 由各相关 行业培训 理事 加强 与周边 国家 合作办 学, 如为 中 最基 本 的内容 , 其关键指 标为每年 会 确 定等 等 。为更 好地 履行 其 职 国、 新 加坡 、 泰 国 等 国提供 专 业教 通 过职 业 教育 与 技 能培训 所 获得 责, 其行业组 织必须协 助政府提 供 师培训或 语言教师 培训等 ; 还 大量 的技术指标 。 产 出和结果评价是理
报率 很高 的投 资 , 因此 工商企业 投 硕士学位 ; 二是任 教者要取得 教育 的是 : ①为澳大 利亚人提供 到全世 资职 业教育和 培训 的积 极性很 高, 专业 的本科 文凭 ; 三 是任教 者要有 界工作 的技术 ; ② 提高劳动 力市场 而且 总额数不 断增加 ; 个人投 资也 3 —5 年 与专 业教 学相 关 的行业 专 的流动 性 ; ③使职 业教育与技 能培 是职业培训 经费的重要来源 。
借鉴澳大利亚职教办学特色探索产学结合,校企合作之路
Hale Waihona Puke 产结 合、校企结合之路 ,办 出职 业教育特色 。
一
文化素养较高 , 而且有较强的操作技能,毕业 后 。7 % 以 卜 0 都能找到 对 口的 1作 岗位 。
,
澳大利亚职业教育体系完备
l 、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衔接紧密。澳人 利亚职业教育与普通教 育、中等 迎务教育形成 了有机联 系,课程设计彼此衔接 . 分可以相 学 互 转 换 ,学 生 可 以 从 高 中二 、三 年 级 进 入 T F A E学院 ,同时进行义 务教育文‘学习 职 J 巳 业教 育就 、资格 学习。进 入T E学 习的 目的 l AF 是获 得职 业技 能和 从业 资格 , 多数 为存职 学 习 ,学 二 _容 以应 用性 为 主 ,所以 课程按 行 1凡 l 、 工业标准提 出的要求 寅施 。学生 住 A E rF 学院取得职业教 育文凭后 ,叮以直接 进入大 ’ 本科二 年级学习 ,学分 可以转换 。 午j有部 丕 _
探索产学结合 、校 企合作之路
刘子秀 永州职 业枝术 学院 45 0 2 01
制和 培圳时 『上,有全 日制 、『 分t 白 1 } 、 『 卅 j ; ,年
考 察澳 大利 亚职业教育和 办学楗 式 ,可以 发 现其职 业教 育体 系完备 、 办学方式灵活 、 注
重 实 践 、校 企 紧 密结 合 ,值 得 借 鉴。地 方
管
l的学 生 ,要住 公 部 、客 房部 、餐
饮{ , 销占等 各个岗位环节上锻炼 ,然后通 } 营 l 5 过严格的考 试 考恢 ,取得 合格 证 ,方能毕业 。 3 L企业联系密 。T E学 院很 多培 . j AF 训 程足住 l : 场完成的 ,学院都有 与 产 作 现场荆 l馓 的实 率 、模拟操什率 。学院与企 J 联系紧密 ,为使开设的专业与所学内容能够 适应}会的需求 ,他们定期 召开并什业的企业 上 代表 参加鹰谈会 ,随时听取企业埘职业教育培 训的意见和建议。学,NT厂蛮习,工厂死条 I - f接收 ,工作要求 严格 ,每个学, 但必 , 1 : 须接受严格的 丈 化 沦教育,而且 必须接 受严
对职教师资培训模式的探索与创新——中澳(重庆)职业教育与培训项目成果
重庆 师范大学职 教师资培 训基地是 中澳 ( 重庆 ) 教 职
业教育的特点 , 改进和开发教学方法 , 在培 训中开阔视野 . 启迪对职业教育 、 教学 、 管理 的新 思路 . 重点是掌握教育教 学技能和方法 . 了解新观念 、 知识 、 新 新技 术。
2建立行业联 系. . 进行需求分析
摘
404 ) 007
要: 通过借鉴澳大利亚职教 经验 , 合我国职教改革建立具 有中国特色的职教 师资培训模 式 , 以行业需求 为导 结 即
向、 以能力培训 为 目的、 以学员为 中心 , 注重鉴定评估和质量监测监控手段等 , 切实地提高了职教师资的培训
效果。
关键词 : 职教 师资 ; 培训模 式; 创新
学校 , 召开座 谈 会 、 问卷 调查 、 谈 与 电话 电邮 交流 、 面 搜 集资 料等 。通过 这 些方法 , 不但获 得 了珍贵 的 第一 手资
新模式总 的指导思想 是, 符合职业教育 、 教学 、 管理 的
特 点 , 升教师适 应职业教育教 学 的能 力 。 立起具 有 中 提 建
7创 新 监 测评 估 体 系 .
针对 市场需求 , 就可 以较 好地设计出培训方案 。在具 体 的设计 中, 我们重点把握几条原则 : 第一 , 训内容要解 培 决学员急需解决的问题 。第二 , 目标方案要与需求吻合 , 要 具体 , 可操作。第三 , 要设计问题并让教师和学生一起来 思 考 、 答; 解 问题 的设计 原则要 能力为本 位 , 以学生为 中心 , 让学员在 实践 中学 。第三 , 在教学方法 与形 式上 , 要采取示 范、 思考 与讨论 、 辩论与交流 、 学员上台 、 场景 模拟 、 角色扮 演、 教师 点评 等多种方 法与形式 , 手脑并 用 , 教学 互动 , 让 学 员在培训和活动 开展中掌握方 法 、熟悉过程和形式 , 达 到教学效益 的最大化。
中国澳门升学规划培训计划
中国澳门升学规划培训计划一、教育背景澳门,位于中国内地与香港之间,是中国的特别行政区之一。
由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历史背景,澳门的教育体系与中国内地和香港有一些差异。
澳门的教育制度以葡萄牙式教育为基础,但在1999年澳门回归中国后,澳门开始逐渐融入中国的教育体系,并致力于提高学生的学术水平和综合素质。
二、升学规划的重要性在澳门,教育资源相对有限,而升学竞争激烈。
因此,对于澳门学生来说,进行升学规划非常重要。
通过科学的升学规划,学生可以更好地了解自己的兴趣和特长,明确自己的升学目标,制定个性化的学习方案,增强升学竞争力,提高升学成功率。
三、升学规划的内容升学规划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职业测评:通过专业的测评工具,了解学生的性格特点、职业兴趣和职业能力,从而为学生的未来职业发展提供参考依据;2. 学术评估:评估学生的学术水平,确定学生在学术上的优势和劣势,为学生的学术提升提供指导;3. 兴趣培养: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指导学生选择符合自己兴趣的专业和职业方向;4. 学习计划:制定个性化的学习计划,包括学科选择、课外活动安排、考试准备等,帮助学生在学习上取得更好的成绩;5. 职业咨询:为学生提供各类职业信息和就业指导,帮助学生了解社会需求、职业趋势和职业发展路径。
四、升学规划培训计划针对澳门学生的升学规划需求,我们制定了一套针对性的培训计划,旨在帮助学生充分了解自己,明确自己的升学目标,提高自己的学术水平和综合素质,为未来的升学和职业发展做好充分的准备。
1. 职业测评:采用先进的职业测评工具,通过问卷调查和心理测试,了解学生的性格特点、职业兴趣和职业能力。
根据测评结果,为学生提供职业发展建议,帮助学生明确未来的职业方向。
2. 学术评估:对学生的学术水平进行全面评估,包括语文、数学、外语、科学和社会等方面。
根据评估结果,制定个性化的学习计划,帮助学生提高学术成绩。
3. 兴趣培养:通过兴趣测试和个人面谈,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指导学生选择符合自己兴趣的专业和职业方向。
英澳sace国际高中课程
英澳sace国际高中课程英澳SACE国际高中课程(简称:SACEI)是一项全新针对国际学生设立的课程,旨在为国际高中学生提供最佳的学习环境及充分的支持。
英澳SACEI课程与国际教育局的《世界教育评估计划》(IEA)有着密切的联系,它是具有跨文化背景的南澳大利亚州政府认可的一项重要文凭项目,其课程体系已经受到来自英国、爱尔兰、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的各种国家认可。
SACEI课程让学生们拥有了更多可选择学习领域的机会,而且涵盖了比原有课程更多的新知识,让学生们更加全面的开发自身潜能。
课程内容由来自不同国家的专家学者共同编写,深入浅出,注重学生在知识和技能学习方面的启发式和实践式教学。
主要有学术课程、包括文化、外语、社会学等学科;实践课程,包括人文、科学、教育及社会生活的学科;也有职业发展课程,包括企业实践课程让学生们深入学习企业相关的课程,提升自身职业发展能力。
英澳SACEI课程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知识与技能,也有助于学生们培养空间思维、创新才能和跨文化交往能力,增强全球意识,促进各国文化的深入交流。
因此,英澳SACEI课程给学生们带来了很多福利,提供了独特的学习机会,可以帮助学生们更好的实现自身的发展潜力。
SACEI课程的优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英澳SACEI课程体系涵盖了跨学科的宽度与深度,培养学生在跨文化背景、空间思维以及创新能力方面的能力,从而拓展学生的全球思维和视野。
第二,课程体系有着丰富多彩的课程,学生可以深入学习与企业有关的课程,从而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职业发展能力。
第三,课程体系有利于学生与来自不同国家的学生及学者进行合作,促进文化交流,增强对外文化的认知。
第四,课程体系提供了多种学习渠道,包括传统教学方式以及互联网学习等多种形式,以适应学生不同的学习需求。
英澳SACEI课程是一项具有创新性的国际教育课程,不仅具有跨文化背景的南澳大利亚州政府认可,也受到其他国家认可,其让学生有机会拓展自身的全球思维,培养自身的创新精神及跨文化沟通能力,探索更广阔的职业发展前景,使学生们能够受益终身。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Evaluating Training and Learning Practices in Large Australian FirmsSusan DaweSusan Dawesusandaw@.auNational Centre for Vocational Education Research Ltd. Paper presented at the 2002 Australasian Evaluation Society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ctober/November 2002– Wollongong Australia www.aes.asn.auAbstractAustralian studies of enterprise training during the mid-1990s found that while training practices varied considerably between industry sectors and individual firms, formalised training and learning practices were more likely to be found in larger organisations. These studies also found that the major drivers of training in organisations were workplace change and innovation, and the need to implement quality assurance processes and adapt to new technology. More recent studies of training practices in organisations conducted by the National Centre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Research have confirmed the importance of these factors. These studies have also found that the shift to self-managing work teams, and the need for firms to maintain competitive advantage have required training which is focussed on working closely with customers, suppliers and distributors. Also highlighted has been widespread use of generic skills training focussed on communication, negotiation, problem solving, mentoring, coaching, and skills required for innovation and the self-management of learning and career development.While evaluation of workplace training has generally been neglected, the implementation of competency-based training approaches has allowed evaluation to occur more readily. For example,as workplace training becomes more individualised and linked to individual performance reviews,line managers and individuals will evaluate the training approaches. This paper reports on a studythat compares current and past practices and investigates the operation of other major drivers of workplace training and evaluation of training approaches.Key wordsevaluation, training, enterprise, ‘workplace change’, ‘generic skills’, ‘competency-based’IntroductionA recent study conducted by the National Centre for Vocational Education Research Ltd. (NCVER),‘Determinants of successful training practices in large Australian firms’ by Susan Dawe (in press), aimed to identify training and learning practices that demonstrated positive benefits over a period of time. It primarily focussed on the integration of teaching and learning within the firm, factors that influence firms to recruit existing skills as opposed to developing skills sets within the firm, the use of accredited training and training packages, the development of career structures within firms, the impact of globalisation on training and learning practices, and returns on their investment in training.This paper reports on this study which examined the determinants of successful training and learning practices and the factors that have influenced these practices in large Australian firms in recent times. It will also outline how large firms undertake training evaluation and measure returns on investment in training.MethodologyThis study was conducted in three phases. Phase 1 comprised a review of the existing literature on training and learning in the workplace, factors which influence enterprise training, the development of a training or learning culture, and how the success of training is measured. Phase 2 comprised a meta-analysis of case studies that had already been conducted. Forty-nine previous case studies of large Australian firms (those employing 100 ormore employees) from recent publications by Smith et al (1995), Noble et al (1996), Kearns and Papadopoulos(2000), Johnston (2001), Figgis et al (2001) and Dawe (2002) were included. This analysis focussed on the impact of globalisation, use of accredited training, demographic changes, new technology and changes in industrial relations, which may influence the integr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training and learning practices, career structures, the recruitment of skill sets required within these firms and evaluation of training practices. Phase 3 comprised an update of these findings through five new case studies. Companies selected for this phase included two large firms from the wine industry, a new unique tourism operator and a family-owned manufacturing company. Also included for comparison was one large government organisation. Determinants of successful training practicesSmith et al (1995) found that the major drivers of training from their study of forty-two firms were workplace change and innovation. The need to provide quality assurance and adapt to new technology were also very important. The development of a training culture within the organisation was found to be dependent on a number of factors. These included management attitude to training, investment in training as part of the business strategy, and management-employee relationships (Smith 1997). More recent studies of training practices in organisations (Kearns and Papadopoulos 2000, Johnston et al 2001; Figgis et al 2001, Dawe 2002) also highlighted the importance of ‘change and innovation’ as major factors driving workplace training.The analysis of previous case studies found ten major elements which contributed to successful training practices in large Australian firms. The new case studies also supported these findings. The three most important elements included®having in place an organisational culture that supports learning®linking training to the major features of a business strategy®responding to change within the organisation or external to itThe other seven elements included:®increasing the diversity of training and learning approaches®sourcing formal training from within the organisation itself®adopting accredited training, often linked to the National Training Framework®increasing the use of informal training®decentralising the training within the organisation®responding to the needs of the individual®evaluating the trainingAn organisational culture in which there was respect for all individuals, a willingness to share knowledge and expertise, and a positive attitude or ‘can do’ mentality among workers, was essential to successful training and learning. ‘Open communication’ and, in particular, cross-functional team consultations, also stimulated learning which led to innovative solutions.A supportive learning culture also encouraged individual development through its human resource practices, such as providing training and learning opportunities for all workers, career planning and promotion opportunities within the organisation, and individual performance feedback in a performance management system. Within such a culture, employee achievements were recognised through employee or team awards for excellence, quality and consistency or goal-orientated bonus reward schemes. In addition, having a graded competency system ensured that excellence in performance was recognised.The linking of training to the business strategies, by conducting training needs analysis for the skills required to implement these strategies, also led to ensuring its relevance to individuals and corporate objectives. Because improving quality and consistency, and complying with occupational health and safety and environment standards, were generally accepted as part of sound business practice, enterprise training now focussed on maintaining a competitive advantage through increasing efficiency in production, developing innovative solutions, products or services, and exceeding customer expectations. In the new case studies, all firms indicated that they were market-driven and so listening to their customers was paramount. For example, engineers and technicians were encouraged to talk with customers, such as the regular visits arranged for contractors, as the manufacturing company believed that creativity and innovation came from listening to customers. Responding to workplace change was another major element for ensuring the success of workplace training. Whether the stimulus for workplace change was new technology, new management, new government legislation or new competition, it remained the major driver of enterprise training.At the strategic level, successful training was often part of the change management process in preparing staff to accept or implement change. When training was related to current work practices, it became more relevant toindividual workers and this increased their motivation to learn. At the manufacturing plant, workplace trainers believed that most operatives now enjoy change since the company was committed to open communication, listened to employees and had supported their learning to prepare them for change.The other elements which contribute to successful training practices highlight the increasing diversity of training and learning approaches used in large firms. Large firms have more choices in how they resource their training functions. They may source formal training from within the organisation itself or import customised training from a range of external training providers. In addition, large firms are increasingly providing training towards externally-recognised qualifications in order to attract and retain high quality staff for a competitive advantage in a global market. Firms have been assisted in implementing training for national industry qualifications by the industry-specific competency standards in training packages.Large firms have found it cost effective to work closely with external training providers to develop customised courses and learning materials to meet the needs of the company and their employees. These firms were able to attract training providers to deliver the courses in the workplace or provide training facilitators on-site to support employees’ learning. Other firms preferred to have their own staff qualified as workplace trainers and assessors and be registered as a training organisation in their own right. For example, Coles Supermarkets had the Coles Institute and the Accor hotel group had Académie Accor, which employed their own staff as qualified workplace trainers and assessors, and developed customised learning and assessment materials to meet the national industry competency standards (Dawe 2002).Informal training also occurred in functional and cross-functional team meetings and project-based activities. These large firms had in place ‘training coordinators’ who were responsible for developing the Group Training Plan but, in general, training delivery was decentralised within the organisation. Supervisors were increasingly taking on the role of workplace trainers and coaches for their teams. This was a response to the higher level skills required of operatives and the expectation that they will be able to solve problems and make decisions. Self-managing teams have become common practice in large firms and this has increased the importance of learning within the team and the use of mentors in the workplace and professional or business networks. At Aspect Computing in South Australia, information technology professionals have been able to improve their communication skills, including negotiation, presentation, and business communication, by working on a technical project for a client, and being guided through this by a trained mentor (Dawe 2002). This learning strategy has enabled them to learn about communication skills and easily transfer them into practice in their work activities.At one firm, it was recognised that working in teams required a greater understanding of one’s own style of working and that of other workers. The Training Plan for a particular department in this firm focussed on enhancing teams by identifying personality types (for example, using Myer Briggs analysis) and preferred learning styles of individual workers. The Learning Style questionnaire to be completed by all employees explored the four Honey and Mumford learning styles (that is, activist, reflectors, theorists and pragmatist). Knowing their learning style preference equipped workers to choose learning opportunities, and to expand their repertoire and become all round learners. In addition, knowing the personality type and preferred learning styles of team members assisted the team leader in the further development and motivation of individuals within the team.Increasingly, individuals have been able to help identify their own particular training needs through the completion of individual training and development plans. While team-building, computer skills, workplace safety and quality training were generally required to implement the firm’s business strategies, other training for multi-skilling and personal development undertaken by employees was influenced by the individual’s career goals and interests.Another indication of successful training practices in large firms was the formal evaluation of training. In reviewing training and assessing the feedback from trainees, customers and line managers, firms were able to modify training and increase learning to ensure that they met the needs of the employees and the company. One firm in this study had an evaluation model in which the value of training to the company’s profitability was identified.Evaluating training and measuring returns on investments in trainingThis study has found that the evaluation of training was most often based on feedback from trainees, employees, line managers and customers. The human resource manager, or training coordinator, in these firms conducted the evaluations and was responsible for recommendations for future training investment to senior managers. The arguments for investment in training were based on evidence of long-term benefits derived from improved employee relations, increased confidence and self-esteem of the workforce, and the retention of highly qualified and experienced staff to maintain a competitive advantage in the market place. Other benefits of investment in training included increased efficiency through improvement in the analysis of risk by operators and so minimising wastage of products or workplace accidents.In the main, the training coordinators sought verbal feedback from employees and line managers or collected information from formal feedback sheets to evaluate the effectiveness of training. Formal structures such as staff/management Joint Consultative Committees or Training Advisory Committees consisting of workplace trainers and managers, were also used in some firms to evaluate training and make recommendations on future training programs. In other firms, surveys of customers and/or staff members were regularly conducted to measure satisfaction with staff training.Increasingly, large firms had in place a performance management system where, at half-yearly or yearly intervals, formal appraisals of individuals’ performance were conducted by line managers and individual training plans were developed. In some firms, feedback on the success of on- and off-the-job training was gathered by the human resource manager from appraisal forms after the staff performance appraisals had been conducted by line managers. Training coordinators also obtained information following formal three-monthly appraisals conducted for apprentices or trainees or formal appraisal of new employees after an induction period. This study also supported the findings of Dockery (2001) which recommended that research into the benefits and impacts of training should look at the specific purpose of the training rather than general performance measures. Until recently, few Australian firms carried out systematic evaluation of their training and fewer attempted to calculate the returns on their investment in training. However, four research projects managed by NCVER examined the returns to enterprises of their investments in training using a variety of methodologies (Blandy et al, 2000, Doucouliagos & Sgro, 2000, Maglen, Hopkins and Burke, 2001, Moy & McDonald, 2000). One of the aims of these projects was to develop ways in which enterprises might be able to measure returns for themselves. Another NCVER-managed project investigated the development of training and learning cultures in Australian enterprises and the non-financial returns that enterprises can gain from their training investments (Figgis et al, 2001). NCVER published the findings and outcomes of these returns on investment research projects in its series ‘Research at a glance’ (NCVER, 2001) and ‘Research readings’ (Smith 2001).Training represents an investment by firms in their employees. Like other investments undertaken by firms, a cost is incurred in anticipation of a future return to the firm. Measuring returns to training investment was not considered an easy task (NCVER, 2001). The lack of this type of evaluation of training in most firms was likely to be related to accounting systems where training costs were treated as an inseparable part of labour costs and not as an investment from which a return was expected. In addition, a range of measures needed to be developed including measures in productivity, profitability, efficiency and value-added activities (NCVER 2001). Value-added activities may occur as a result of greater levels of employee skills, increased flexibility amongst employees, reduced overhead costs (more efficient use of existing facilities), and greater ability to innovate, adopt new technology and change work practices.The key objective of the returns on investment in training evaluation model developed by a particular department of one of the firms in this study was to allow the company to identify the value of training to its profitability. Data was collected for the key components of the department’s Training Plan including training to meet industry, quality and environment standards. For example, detailed records of production, including the causes of down-time, were used to identify opportunities for improvement in productivity. Causes related to operator errors, adjustments and change-over times were identified and analysed for training implications. The collection of this data allowed improvements in down-time to be attributed to operator training. The costs attributable to training could be linked directly to improvements in productivity and returns on training investment determined (that is, returns on training investment = benefits/training costs x 100%). ConclusionsThis study of large Australian firms found that ten elements were the foundations for best practice in enterprise training and learning practices. The first three elements are the most important factors in contributing to successful training practices. These include having in place:®an organisation culture that supports learning®mechanisms to link training to the business strategy®mechanisms to link training to workplace changeThe other elements contributing to successful training practices relate to the customisation of training for enterprises and individual workers and include:®increasing the diversity of training and learning approaches®sourcing formal training from within the organisation itself®adopting accredited training, often linked to the National Training Framework®increasing the use of informal training®decentralising the training within the organisation®responding to the needs of the individual®evaluating the trainingDetermining the returns on training investments requires careful consideration and the development of specific and appropriate measures of productivity, profitability, efficiency and value added activities. The reports of the NCVER-managed research projects on returns on investment in training note the ways in which enterprises might be able to measure returns for themselves. NCVER reports1 are available from .au.ReferencesBlandy R, Dockery, M, Hawke, A and Webster, E 2002, ‘Does training pay? Evidence from Australian enterprises’, NCVER, Adelaide.Dawe, S 2002, ‘Focussing on generic skills in training packages’, NCVER, AdelaideDoucouliagos, C and Sgro, P 2000, ‘Enterprise return on a training investment’, NCVER, Adelaide.Figgis, J, Blackwell, A, Alderson, A, Butarac, A, Mitchell, K and Zubrick, A 2001, ‘What convinces enterprises to value training and learning and what does not?’, NCVER, Adelaide.Honey, P and Mumford, A, Self-assessment Learning Style questionnaire ( accessed 15 July 2002)Johnston, R, Hawke, G, Harris, R, Bridge, K, Comyn, P, Thoneman, A and Willis, P 2001, ‘Case studies of organisations with established learning cultures’, NCVER (NR9014), Adelaide.Kearns, P and Papadopoulos, G 2000, ‘Building a learning and training culture: The experience of five OECD countries’, NCVER, Adelaide.Maglen, L, Hopkins, S and Burke, G 2001, ‘Training for productivity’, NCVER, Adelaide.Moy, J and McDonald, R 2000, ‘Analysing enterprise returns on training’, NCVER, Adelaide.NCVER 2001, ‘Research at a glance: returns on investment in training’, NCVER, Adelaide.Noble, C, Smith, A and Gonci, A 1996, ‘Enterprise training in Australia: Industry profiles and case studies’, Office of Training and Further Education, Melbourne.Smith, A 2001, ‘Return on investment in training: research readings’, edited A. Smith, NCVER, Adelaide. Smith, A, Roberts, P, Noble, C, Hayton, G and Thorne, E 1995, ‘Enterprise training: The Factors that Affect Demand. Final report’ Volume 1, 2, 3 and 4, Office of Training and Further Education, Melbourne.1NCVER also produces the VOCED database which has been endorsed as the UNESCO/NCVER international research database of abstracts for TVET research. VOCED is a unique and essential tool for finding current information. VOCED is available free on the web at .a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