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民族认同的心理成分和形成机制

合集下载

6.中华民族认同的心理成分和形成机制

6.中华民族认同的心理成分和形成机制

2011年7月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July ,2011第40卷第4期Journal of Shanghai Normal University (Philosophy &Social Sciences Edition )Vol .40,No.4中图分类号:C9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8634(2011)04-0068-(09)中华民族认同的心理成分和形成机制佐斌1,秦向荣1,2(1.华中师范大学心理学院暨社会心理研究中心,湖北武汉430079;2.上海海洋大学人文学院,上海201306)摘要:借鉴国外民族认同的相关研究结果,从社会心理学和发展心理学的视角对民族认同和中华民族认同的概念进行了界定,介绍了民族认同构成的多维观,从认知和情感两个方面分析了中华民族认同的心理成分,参考民族认同发展的阶段模型重点分析了中华民族认同的发展阶段及其可能的特征,并尝试用社会认同理论观点来阐释中华民族认同形成和发展的心理过程。

关键词:民族认同;中华民族认同;心理结构;发展阶段;社会表征收稿日期:2011-01-10基金项目: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项目成果(NCET -06-0675)作者简介:1.佐斌(1966-),男,湖北仙桃人,华中师范大学心理学院暨社会心理研究中心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社会心理学和教育心理学研究。

2.秦向荣,男,上海海洋大学人文学院讲师,主要从事社会心理学研究。

中华民族具有光荣的爱国主义传统,这一传统是和热爱中华民族自身密切联系在一起的。

正是以对中华民族的心理认同为基础,以对中华民族的生存发展、繁荣昌盛的深切关心和自觉维护为核心,以民族自尊心和民族自豪感为依托的深厚而持久的爱国主义心理与行为,推动着中华民族的不断发展与振兴。

中国作为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既有统一的作为整体民族的中华民族,还有单一的相互区别的56个民族,因而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就具有复杂性和特殊性。

民族心理认同的结构及构建

民族心理认同的结构及构建

分 。 其 中 ,又 可 分 为 内 外 两 个 部 分 : 内部成 分 。 认 知 是 个 体
对 自我 形 象 和 群 体 形 象 的认 知 , 以及 个 体 对 本 民
作者简介 :任新 民,云南大学马克思主义研 究院教授 、博士 生导师;周 丈,云 南大 学马克思主 义研 究院博士研 究生 ,驻 昆明铁 路局军事代表办事处干事 ( 云南 昆明 , 5 0 1 。 609 ) ①P iny . . T eMut r pEh i Ie tyMesr: e clfr s i i r ru s hn e ,Js ,“ h lgo tnc dni aue AN wSaeo e t Dv s G op”,Jun lfA oe et eerh o2 i u t U wh ee ora dlcn sac ,N . , o s R
理认 同 结 构 无 论 是 认 知 、情 感 和 道 德 ,还 是 行
为 ,这 些 成 分 属 于 民族 心 理 认 同 发 展 的 历 程 。 有研 究 者 也 证 明 了 民 族认 同文 化 凸 显 性 结 构 。例 如 ,T n ig—T o y等 人 在 综 合 借 鉴 他 人 研 o me 究 基 础 上 编 制 民 族 认 同 量 表 ,最 后 抽 取 四 个 成
进 一 步 验 证 了 P in y的 民族 认 同 结 构 。 C ra提 hn e al 出 ,民族认 同是 指 个 体 对 本 民族 的信 念 、态 度 , 以 及 对 其 民 族 身 份 的 承 认 ,并 且 这 种 群 体 水 平 上
的 认 同 一 般 有 四 个 基 本 要 素 即群 体 认 识 、群 体 态 度 、群 体 行 为 和 群 体 归 属 感 。 但 是 , 由 于 不 同 ② 领 域 学 者 的 民 族 认 同界 定 不 同 ,所 产 生 的 结 构 也 不 一 致 。 T j l 出 , 在 民 族 认 同 的 成 分 中 , 个 af 指 e

民族文化认同的内涵及其基本结构

民族文化认同的内涵及其基本结构

民族文化认同的内涵及其基本结构民族文化认同是指个体或群体对于所属民族文化特点的认同,包含了民族性、民族文化传统、民族文化价值观等方面。

民族文化认同作为习得性的社会文化心理机制,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国家和民族发展的重要支撑。

民族文化认同的内涵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民族性认同。

民族性是我国文化传统的核心之一,是民族文化的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

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特有或共性的民族性,在家族、地域、语言、历史、经济、生活方式等方面反映出来,是区分不同民族文化的重要标志。

因此,民族性认同是对自己所属民族的认同,即对自己的“民族身份”有充分认可和接受。

二、民族文化传统认同。

民族文化传统包括历史、艺术、文学、哲学、宗教、道德、风俗等方面,是民族文化的根基和基础。

通过对民族文化传统的学习、研究和传承,可以强化民族意识、凝聚民族精神、保持民族自信和自尊。

因此,民族文化传统认同是对民族文化的认可和尊重,是对民族文化传承和发展的贡献。

三、民族文化价值观认同。

民族文化价值观是对人类社会的生产、生活、信仰、道德、法律、政治等方面的一套相对稳定的看法和行为规范,是民族文化的精华所在。

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价值观,反映出了民族的思想观念、道德伦理、社会结构、政治制度等方面的特点。

因此,民族文化价值观认同是对于自己所属民族文化的信仰和接受,是对于社会文化价值体系的认同和尊重。

基于以上的内涵,民族文化认同的基本结构可以分为三个层次:情感、认知、行为。

情感层次是指个体对自己所属民族文化的喜爱、热爱、自豪、归属感等情感体验。

这种情感体验与身份认同紧密相关,是民族文化认同的基础和关键。

认知层次是指个体对自己所属民族文化的知识、理解、评价等认知过程。

这种认知过程与教育、社交、媒体等多种因素相关,是民族文化认同的重要组成部分。

行为层次是指个体在实践中表现出的对自己所属民族文化的尊重、维护和发展。

这种行为表现与社会规范、道德标准等方面相关,是民族文化认同的重要体现。

中华民族认同的心理成分和形成机制

中华民族认同的心理成分和形成机制
20 11年 7月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 ( 哲学社会科学版 )
Junl f h nhi om l nvrt( hl oh o ra o a ga N ra i sy P isp y& Sc cecsE io ) S U ei o oi Sine dt n l a i
Jl ,2 0 1 uy 1
重要 内容 。 由于 中华 民族 是 包括 5 6个 民族 的统

是 以对 中华 民族 的心理 认 同为 基础 , 以对 中华 民 族 的生 存发 展 、 繁荣 昌盛 的 深切 关 心 和 自觉 维 护
为核心, 以民族 自尊心和民族 自豪感为依托的深
厚而持 久 的爱 国 主义 心理 与 行 为 , 动着 中华 民 推 族 的不 断发 展与 振兴 。中 国作 为一 个多 民族 的国 家, 既有统一 的作 为整体 民族 的 中华 民族 , 还有单
认 同和 中华 民族认 同的概 念进 行 了界 定 , 绍 了民族认 同构 成 的 多维观 , 介 从认 知和 情感 两个 方
面分析 了中华 民族 认 同的心理 成分 , 参考 民族认 同发 展 的 阶段 模 型 重点 分析 了中华 民族 认 同
的发展 阶段及 其 可能 的特 征 , 尝试 用社会 认 同理论 观 点 来 阐释 中华 民族认 同形 成 和发 展 的 并
( .华 中师 范 大 学 心理 学 院 暨社 会 心 理 研 究 中心 , 北 武 汉 4 0 7 ; 1 湖 30 9
2 .上海海洋大学 人 文学院 , 上海 2 10 ) 0 36

要 : 借鉴 国外 民族认 同的相 关研 究 结果 , 社会 心理 学和发展 心 理 学的视 角对 民族 从
行 为卷入 , 以及 其对 民族 文化 、 民族 语 言和 民族 历 史 等 的认 同。佐斌 、 向荣 (0 7 则 将 民族 认 同 秦 20 ) 定义 为该 民族 成 员 对 其 民族 身 份 知 悉 和 接 纳 的

民族认同的心理学实证研究_11_20岁青少年民族认同的结构和状况_秦向荣

民族认同的心理学实证研究_11_20岁青少年民族认同的结构和状况_秦向荣

注 :Ma指的是本民族认同模型, 有 23个项目;Mb指的是中华民族认 同模型 , 有 21个项目 。
采用结构方程进行验证性因素分析 , A、B两个
问卷具有较好的结构效度 (表 1)。 在 α系数上 , A、 B两个 问卷 各 个维 度及 其总 问卷 的 α系 数 都在 0.70以上 , 总的 关 于 民 族 身份 问 卷 的 α系 数为 0.91, 这说明民族认同问卷具有较好的一致性信度 。
关键词 :11 ~ 20岁 ;青少年 ;民族认同 ;文化 中图分类号 :C912.6 文 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 -941(2007)06 -0037 -05
民族认同一直备受心理学家的关注 。在欧洲 , 一体化的进程使社会心理学家开始关注欧洲人尤其
是青少年儿 童对自 己国家 或民族 身份及 其 “欧洲 人 ”身份的双重认同 。 而在美国这样一个民族或种 族的大熔炉里 , 民族或种族成员之间的交流和冲突 也是社会心理学的重要研究主题 。 对中国而言 , 56 个民族成员 也存在 着对自 身民族 身份和 “中华民 族 ”身份的双重认同问题 。[ 1]
民族认同的心理学实证研究
——— 11 ~ 20岁青少年民族认同的结构和状况
秦向荣 1 , 佐 斌2
(1.上海水产大学 人文学院 , 上海 201300; 2.华中师范大学 心理学院 , 湖北 武汉 430079)
摘要 :中国的青少年面临着对自身民族身份和 “中华民族 ”身份 的双重认 同问题 。 在现 代化 、全球化的影 响下 , 不少青少年对自己的民族 及其文化的认同出现一些弱化 。 通过对 1161名 11 ~ 20岁的不同民族的青少年进行 测试 , 结果显示 :从民族认同的认知 、评价 、情感和行为的四个维度看 :11 ~ 20岁的青少年对自身民族 和中华民族 都有较强 的认同 ;对自身民族的认同和对中华民族认同之间呈中等程度的正 相关 ;少数民族和 汉族在本 民族认同上 没有显著 差异 , 但是少数民族青少年在中华民族认同上的得分要显著高于汉 族青少年的 中华民族 认同得分 ;民族认 同与对外 民族区别态度之 间呈现较低的显著负相关 ;民族认同存在情景凸显性 。

中华文化认同及其心理机制研究综述

中华文化认同及其心理机制研究综述

中华文化认同及其心理机制研究综述苏昊(石河子大学师范学院,新疆石河子832000)[摘要]中华文化认同是维护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的根基。

现有研究主要以大学生和少数民族群体为研究对象,探讨了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华文化认同。

增强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是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基础。

社会认同理论和文化适应理论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中华文化认同的心理机制,有针对性地提升大学生和少数民族群体的中华文化认同。

[关键词]文化认同;中华文化认同;心理机制[中图分类号]G12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4336(2021)01-0031-05文化认同是最深层次的认同,是凝聚文化共同体的基础。

中华文化认同是促进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的情感纽带和心理基础,对于塑造民族共同心理具有特殊功能。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加强中华民族大团结,长远和根本的是增强文化认同,建设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积极培养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中华文化认同是增强国家和民族凝聚力的基础,有助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中华文化认同的现有研究主要集中于中华文化认同的概念界定、大学生群体的中华文化认同现状、各少数民族群体的中华文化认同现状、当代语境下的中华文化认同等几个方面。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开始关注中华文化认同的心理机制,给出了促进中华文化认同的思考。

今后的研究可以将量化研究和质性研究相结合,从认知、情感和行为多个层面对中华文化认同的心理机制进行更加全面的调研,进一步分析影响中华文化认同的因素,以探索提升中华文化认同的具体途径。

一、认同和文化认同认同在心理学中最早由弗洛伊德提出,他认为认同指“个人与他人、群体或模仿人物在心理和情感上趋同的过程,个人通过投向他人的认同来创造出自我的身份认同”[1]。

“自我同一性”是埃里克森提出的,他认为自我同一性是一种发展的结构,是对自己身份的一种个人自觉意识,或者是对某个群体的特征和理想的心理趋同。

从已有研究来看,认同是指个体与他人或者群体,在复杂的交往中产生的变化、发展的动态过程,并不是概念化的静态过程。

民族文化认同的内涵及其基本结构

民族文化认同的内涵及其基本结构

民族文化认同的内涵及其基本结构民族文化认同是指个体对自身所属民族的文化特征和价值观念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它是一个复杂而多维的概念,包含着丰富的内涵和基本结构。

民族文化认同的内涵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文化传承:民族文化认同强调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积极传承,包括语言、习俗、宗教等各方面的传统元素。

2.历史记忆:民族文化认同建立在对历史记忆的认同和理解基础上,通过对历史事件和人物的认知来强化对自己民族的认同感。

3.地域归属:民族文化认同与特定的地域有关,个体通过对于自身所属地域的认同来强化对自己民族的认同感。

4.共同价值观:民族文化认同强调共同的文化价值观念,例如家庭观念、尊重长辈、勤劳和节俭等,这些共同的价值观念形成了民族之间的相互认同感。

5.英雄崇拜:民族文化认同包括对民族英雄和伟人的崇敬和追思,通过对英雄事迹的认同来强化对自己民族的认同感。

民族文化认同的基本结构包括以下几个层面:1.个体认同:个体对自己所属民族的文化特征和价值观念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对自身民族身份的认同。

2.集体认同:个体通过与同源地区的其他成员共同分享文化特征和价值观念,形成对民族集体的认同感。

3.社会认同:个体通过与整个社会的文化体系和社会结构相互关联,形成对社会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4.国家认同:个体对所属国家的民族文化特征和价值观念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对于国家民族身份的认同。

民族文化认同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和社会环境下,个体对民族文化认同的理解和认同感可能会产生变化。

而且,民族文化认同可以促进社会凝聚力和社会和谐,但也容易产生排斥和歧视等问题。

在构建民族文化认同的过程中,需要注重平衡个体和集体认同,以及国家和社会认同,以实现多元文化的和谐共生。

中国人追求统一的民族文化心理

中国人追求统一的民族文化心理

中国人追求统一的民族文化心理周思源提 要 至少从公元前21世纪初前后的大禹时代开始,华夏大地上就已经出现初步统一的局面。

商、周以后人们的“中央”意识和统一观念不断加强,即使在春秋战国时期,象征统一的周天子也始终存在,各诸侯国纷争的主要目标都是统一天下。

中国传统文化中从不存在某一部分可以自外于中国的内容,甚至南北朝和五代时一些少数民族建立的方国,也都以统一全国为目标。

关键词 中国、统一、心理一 中国人四千年前开始的统一史形成了中国人强烈的追求统一心理中国人历来具有十分强烈的国家统一的心理和独特的统一观,和许多外国特别是西方国家的人很不一样。

因为中国具有悠久的国家统一的历史,这种统一在几千年中不断得到加强。

各民族人民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不断融合,形成了汉族占绝大多数的中华民族。

即使在少数民族入主中原或成为统治民族,如公元5世纪统一中国北方、建立魏朝的鲜卑族,14世纪和17世纪分别统一全中国建立元朝的蒙古族和建立清朝的族,这种将国家统一置于最高地位,视为最高利益的心理,也没有丝毫的改变。

任何试图破坏国家统一的言行都被认为是大逆,是最严重的罪行。

特别重视和珍惜国家统一的民族文化心理,是中国人巨大精神力量的一个重要源泉,也是外国人了解中国的一个重要方面。

国外有人误以为古代中国的统一始于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灭六国。

实际上秦始皇只是开创了中央集权制度,而这种统一于一个中央的情形在秦始皇统一中国前已有近两千年之久。

正是有着这么长的心理准备和实际趋势,所以才会出现战国七雄都想统一天下的局面和秦终于将它实现的伟业。

中国早在四千多年前的黄帝、尧、舜、大禹时期,华夏大地上就存在着一个“中央”,这个“中央”有相当大的权威,这种权威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增大。

中华大地上的这种长期存在一个中心的现实,使重视和追求全国统一的精神成为中华民族文化心理的一个突出特点。

司马迁指出:“轩辕之时,神农氏世衰。

诸侯相侵伐,暴虐百姓,而神农氏弗能征。

中国儒学网》中华认同的形成

中国儒学网》中华认同的形成

中国儒学网》中华认同的形成中华认同的形成邓曦泽(《国际社会科学杂志》第27卷第1期)华夏族民从两千多年前就开始保持着对本文明体系的高度认同,并且这种认同对这个体系作为一个庞大国家的领的完整、政治统一,以及体系内各种交往的有效进行,发挥着极大的促进作用。

能象中华文明这样在一个广大区域内数千年保持高度认同,在世界文明史中绝无仅有。

一、中华认同的形成问题从春秋以降天下大乱开始,到秦始皇统一天下,前后达550年,经历了约30代人。

而从春秋开始,大国兼并小国,到了战国,主要是七雄把持天下。

群雄最重要的目的就是兼并其他诸侯,统一天下。

让人奇怪的是,为什么群雄不是越打越远,而是越打越拢,最终统一?当时,居然没有一个诸侯会这样想:“我退出竞争,退出周王建立的天下秩序,自成一统,我不与别国争,不吞并别国,别国也不吞并我,大家相安无事,各自为政。

”诸侯想的都是如何吞并别国而统一天下。

关于中华认同的形成,春秋战国时期是关键。

历经长久、广泛而严重的动乱,天下居然没有散,反而形成了更加稳固的秦汉大一统模式。

是什么原因使得诸侯国只思聚而不思散,最终统一为一个国家呢?这是中华认同的关键问题。

与中华认同构成鲜明参照的是,欧洲文明也很古老,但是,欧洲没有形成一个一以贯之的以欧洲为区域的国家认同。

虽然我们可以把基督教视作欧洲基本文化认同(至少是其重要部分),但是,这种认同与中华认同的差异颇大,因为中华认同是一种综合认同,不仅是文化认同(道统、学统),并且是政治认同(政统,虽然周秦有巨变),还是地域认同,并且地域认同非常明显和强烈。

历代官方关于保障金瓯无缺的政见、政策、行政军事措施很多,并且,在文化倾向与心理上,无论官民,都希望国家领土完整统一,这从历代的边塞诗、促统诗,可见一斑。

比较而言,欧洲国家林里,各自为政,虽然可以说形成了基督教认同,并且不断有人试图整合欧洲,但是从来没有形成一贯的欧洲认同。

欧洲认同区别于基督教认同的一个特征是:欧洲认同必须蕴涵地域认同,而基督教认同则不必。

中华民族共同体认同的内涵、构成与本质

中华民族共同体认同的内涵、构成与本质

中华民族共同体认同的内涵、构成与本质作者:李云来源:《江苏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24年第03期摘要:中华民族共同体在中华民族属性的基础上突出共同体属性,它强调的是中华民族成员之间的共同命运和利益,它是联结中华各民族命运和利益的民族实体。

中华民族共同体认同属于社会认同,是中华民族成员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身份认知、情感归属和行为卷入。

中华民族共同体认同的构成包括主客体两个方面的构成。

在主体构成上,中华民族全体成员是其认同主体。

在客体构成上,一方面,它是对中华民族这一历史共同体、政治共同体、民族共同体和文化共同体的认同,另一方面,它是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

中华民族共同体认同本质上就是中华民族成员对中华民族共同体这一命运共同体的认同。

关键词:中华民族;中华民族共同体;认同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应有之义。

如何在全球化背景下把对各民族的民族认同提升为对中华民族的国族认同?中华民族共同体认同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关键,是促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路径。

本文从内涵、主客体构成、本质等方面对中华民族共同体认同进行探讨。

一、中华民族共同体认同的内涵中华民族共同体认同主要包括三个概念,即“中华民族”“共同体”和“认同”。

(一)中华民族的内涵“中华民族”属性是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基本属性。

“中华民族”一词由“中华”和“民族”两词组合而成。

根据陈连开考证,“中华”一词大约在晋代出现,是个多义词,区域上是指中原,扩而大之及于王朝直接管辖的郡县地区,文化是指中原传统文化。

“民族”概念首先出现于欧洲国家,大约在19世纪末由日本传入中国,是民族与国家同一的含义。

“中华民族”一词最先由梁启超提出。

1902年,他在《论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中提出:“上古时代,我中华民族之有海权思想者,厥惟齐。

故于其间产出两种观念焉,一曰国家观,二曰世界观。

”但梁启超所提出的中华民族最初指的是汉族,他在《中国历史上民族之观察》一文中指出,“今之中华民族,即普通俗称所谓汉族者”[1]。

集体心理与民族认同问题的社会学分析

集体心理与民族认同问题的社会学分析

集体心理与民族认同问题的社会学分析在现代社会中,人们往往很容易被集体心理所影响。

集体心理可以被定义为成员在集体中所共享的情感、信仰和行为方式。

这种集体心理对于民族认同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它能够深刻地影响到人们的价值观和身份认同。

在本文中,我们将通过社会学的角度来探讨集体心理与民族认同问题的关系。

首先,要理解集体心理对民族认同的影响,我们需要了解民族认同本身的定义。

民族认同可以被描述为人们对于自己的民族身份的认可和归属感。

这种认同是由历史、文化、语言、地理、宗教等多种因素共同决定的。

它通常是一种集体性身份的表现,这意味着人们通过参与集体活动、分享共同的价值观和生活方式,来强化自己对于所属民族的认同感。

其次,我们需要了解集体心理是如何通过不同的渠道影响到人们的民族认同的。

其中最重要的渠道之一是社交媒体。

社交媒体平台如今已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对于年轻人来说尤其如此。

这些平台通过社交网络、在线群组和其他方式促进人们的互动和交流,使其更容易被集体心理所影响。

例如,如果一个人的社交圈子中充满了强烈的民族主义者或种族主义者,那么他或她就有可能被这种思想所熏陶,导致其民族认同变得更加强烈和排外。

相反,如果一个人的社交圈子中包含着来自不同种族和文化背景的人,那么他或她就更容易接受多元化的观点,进而形成一个较为包容和开放的民族认同。

此外,媒体也是重要的影响渠道之一。

通过新闻报道、广告宣传、电视节目和电影等多种形式的媒介,人们的集体心理可以被塑造和影响。

例如,一个民族主义者可能通过宣传和新闻报道中精心挑选的信息来加强自己对于自己民族的认同感,从而变得更加排外和歧视性。

同样的,一个国际主义者也可以通过一些媒介来接触到来自不同种族、文化和背景的人,从而更容易形成一个更具包容性的民族认同。

除了以上提到的渠道,教育和家庭也是影响集体心理和民族认同的重要因素。

教育不仅可以传授知识和技能,还能对人们的价值观和人格进行塑造。

民族文化认同的内涵及其基本结构

民族文化认同的内涵及其基本结构

民族文化认同的内涵及其基本结构民族文化认同是指个体对自己所属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是民族心理的一种表现。

民族文化认同具有独特的内涵和基本结构,它既受到历史、宗教、语言等因素的影响,又受到社会环境和个体认知的影响。

在当今社会多元化的背景下,民族文化认同的内涵和基本结构愈发复杂多样,需要我们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思考。

民族文化认同的内涵包含了对历史、宗教、语言、风俗习惯等方面的认同。

历史是一个民族文化认同的重要因素,一方面是因为历史是民族文化传承和发展的根基,另一方面是因为民族的历史和遭遇对其文化认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对于中国人来说,对中华文化的认同与对五千年悠久历史的尊崇密不可分。

而宗教也是民族文化认同的重要组成部分,宗教信仰在很大程度上塑造了人们的价值观和行为模式,影响了个体对自身所属文化的认同。

语言作为沟通的工具,也是民族文化认同的重要方面。

民族有着独特的语言,通过语言的传承和使用,使得个体对自己所属民族文化产生认同感。

风俗习惯则是民族文化认同的生活化表现,每个民族都有着独特的风俗习惯,这些习惯不仅是生活的方式,更是民族文化的内在表达,通过习俗的传承和延续,个体对自己所属民族文化产生认同感。

民族文化认同的基本结构主要包括个体对自我认同、社会认同和文化认同。

个体对自我认同是民族文化认同的核心,它指的是个体对自身民族身份的认同、尊重和自豪感。

一个人对自己所属民族文化的了解和认同是其对自我认同的基础,这种认同感会影响着个体的行为和心理状态。

社会认同指的是个体对自己所属民族在社会中的地位和地位的认同,它不仅包括了对个体所属民族的社会地位和社会结构的认同,还包括了对自己所属族群的社会角色和社会责任的认同。

文化认同是指个体对自己所属民族文化的信仰和情感的认同,它是民族文化认同的内在感受和精神支撑,体现了对民族文化各个方面的认同和尊重。

个体通过对自我认同、社会认同和文化认同的认同感,形成了对自己所属民族文化的认同和归属感。

民族认同的概念

民族认同的概念

民族认同的概念民族认同是一种深远的情感,它深深地扎根于人们对自身民族和历史的认同感,并且可以影响到一个民族的发展历史。

认同感是一个民族和国家发展的至关重要的因素,因此,在当今的社会,每个民族都应该关注如何培养和强化民族认同感。

民族认同的概念源于历史和文化,历史上的战争、政治、社会和文化大事对一个民族的发展都有深远的影响。

这些发展的历史,形成了一个民族的发展历史,使得民族认同成为一种共同的情感,以此来认识和表达自身的认同感。

同时,这种认同感也可以扩充一个民族的文化底蕴,使其文化艺术更加丰富多样。

一个民族的民族认同感取决于它的历史文化意识。

历史文化意识能够让一个民族保持自身特色,并且能够使得民族传统文化得以保护和传承,以此来促进民族认同感的发展。

比如,中国的传统文化有着悠久的历史,它的文化意识和历史文化认知使得民族传统文化得以保存和传承,从而培养和强化了中国民众对自身民族和历史的认同感。

民族认同感的发展,不仅取决于历史文化的影响,而且也受到政策的影响。

政策是一个国家机构的制订和实施,帮助一个民族实现自身梦想,促进一个民族的健康发展,提高一个民族的综合素质,乃至带动一个民族的经济发展。

因此,政策对于促进民族认同感的发展至关重要。

比如,中国政府在不断提升中国的经济发展水平,促进中国的文化价值观的传承,从而使全国人民真正感到自己属于中国,这样,就能够提高中国民众对自身民族和历史的认同感,并且也能够激发民族认同感的发展。

民族认同感是一种普遍存在的情感,对一个民族有着深远的影响,因此,各个民族都应该加强培养民族认同感。

每个民族都应该重视历史文化的影响,使自身的传统文化得以保护和传承,同时也要注意政策的制定和实施,用政策的力量来促进民族的自我认同感的发展。

只有使每个民族都有着强烈的民族认同感,才能使民族更加团结,使每个民族都能发展得更好。

民族文化认同的内涵及其基本结构

民族文化认同的内涵及其基本结构

民族文化认同的内涵及其基本结构民族文化认同是指个体、群体或国家对其文化传承、价值观念、社会习惯、历史记忆、语言文字等方面的认同感。

在全球化、现代化的进程中,民族文化认同既是保持民族身份认同的重要因素,也是解决跨文化交流和融合的基本前提。

其基本结构包括文化传承、价值观念、社会形态、历史记忆和语言文字等方面。

1.文化传承:民族文化传承是民族文化认同的必要因素和基础,指的是民族所具有的语言、文化艺术、传统饮食、服装等方面的共同特征。

文化传承的不断弘扬对于提升认同感和自我意识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同时也是保护和传承文化遗产的重要途径。

2.价值观念:价值观念是民族文化认同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对于人、自然、社会等方面的观念。

这些观念既是独特的,也是不可或缺的,因为它体现了民族的思想、人文精神以及道德标准。

价值观念的传承和发展,可以增强民族彼此之间的认同感和凝聚力。

3.社会形态:社会形态是影响民族文化认同的重要因素,包括宗教信仰、人际互动方式、习俗等方面。

民族的社会形态既受到当代社会形式的影响,又受到历史进程的影响,这种形态的传承和演变对于民族文化认同的维系具有重大的作用。

4.历史记忆:历史记忆也是影响民族文化认同的重要因素之一。

历史记忆通常包括了民族的起源、发展、传统活动及文化手工艺等。

历史是民族文化认同的重要组成部分,因为历史中所记载的事件和人物都塑造了国家和民族的形象和认同,从而加强了民族共同的文化认同。

5.语言文字:语言和文字在人类的文化传承和发展中具有重要地位。

民族的语言和文字不仅是交流的工具,也是文化认同的标志。

民族语言和文字的传承,意味着对民族文化认同的认可和维系。

民族文化认同的内涵及其基本结构

民族文化认同的内涵及其基本结构

民族文化认同的内涵及其基本结构民族文化认同是指个体对于自己所属的民族群体所持有的文化认同感。

它是个体在社会化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一种情感认同,是对于自身所属民族文化的认同和承认,是对自己所属民族文化的一种自觉和自信。

民族文化认同具有多种内涵和基本结构,其中包括历史传承、文化符号、价值观念等方面。

本文将分别从这些方面来探讨民族文化认同的内涵及其基本结构。

历史传承是民族文化认同的重要内涵之一。

历史传承是指民族群体在历史长河中形成的文化传统和习俗,它包括了民族的起源、发展历程、重要事件、传统习俗等。

历史传承对于民族文化认同具有重要意义,因为它是民族自身认同感形成的基础和支撑。

一个民族的历史传承可以激励人们对自己的民族文化产生认同感,增强对自己民族的归属感。

中国的春节、端午节、中秋节等传统节日,都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能够激发中国人对自己民族文化的认同感。

历史传承是构成民族文化认同的重要内涵之一。

文化符号是构成民族文化认同的重要基本结构之一。

文化符号是指民族文化中所具有的象征、标志和符号,它是民族文化认同的外在表现。

中国的龙、凤、麒麟等传统文化图腾,都是中国文化的象征和标志,能够唤起人们对自己民族文化的认同感。

民族服饰、民族乐器、民族舞蹈等也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符号,它们不仅代表着民族的传统文化,更是民族认同的重要表达方式。

文化符号是构成民族文化认同的重要基本结构之一。

价值观念是构成民族文化认同的重要内涵之一。

价值观念是指民族文化所蕴含的一系列道德观念、人生观念、价值取向等,它是民族文化认同的精神支柱。

一个民族的价值观念可以影响人们的生活方式、行为规范和心理状态,从而塑造出一种独特的民族认同感。

中国的“仁爱”、“礼义廉耻”等传统价值观念,一直是中国人的人生追求和行为准则,能够激发人们对自己民族文化的认同感。

价值观念是构成民族文化认同的重要内涵之一。

民族文化认同的内涵及其基本结构包括历史传承、文化符号、价值观念等方面。

读懂中国系列之增强中华民族认同

读懂中国系列之增强中华民族认同

读懂中国系列之增强中华民族认同摘要:一、引言1.提出主题:增强中华民族认同2.强调中华民族认同的重要性二、中华民族认同的内涵与价值1.中华民族的历史与文化传承2.中华民族的多元一体格局3.中华民族认同的价值观三、增强中华民族认同的途径1.推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2.加强民族团结与交流3.培育爱国主义精神4.提高全民族综合素质四、现实意义与挑战1.国内外复杂环境下的中华民族认同2.应对民族分裂主义和极端主义3.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五、结论1.总结中华民族认同的重要性2.强调增强中华民族认同的紧迫性正文:读懂中国系列之增强中华民族认同作为一个拥有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中国拥有多元一体的中华民族。

在这个全球化日益加深的时代,增强中华民族认同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从中华民族认同的内涵与价值、增强中华民族认同的途径、现实意义与挑战等方面进行阐述。

首先,中华民族认同的内涵与价值体现在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与文化传承。

从夏商西周到春秋战国,从秦汉到唐宋元明清,中华民族在历史的长河中不断发展壮大。

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中华民族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文化传统,诸如儒家、道家、法家等学派的兴起与传承,成为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

其次,中华民族的多元一体格局为增强中华民族认同提供了丰富的资源。

56 个民族各具特色,共同构成了中华民族的瑰丽画卷。

在多元的基础上,中华民族始终保持着一体化的格局,强调民族团结与交流。

通过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我国为各民族提供了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发展环境。

再者,中华民族认同的价值观是增强中华民族认同的核心。

在新时代背景下,我们要积极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培育爱国主义精神,将中华民族认同融入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

然而,在现实中,我们面临着国内外复杂环境下的中华民族认同问题。

在国际上,民族分裂主义和极端主义对我国主权和领土完整构成严重威胁;在国内,一些地方民族矛盾仍然存在。

丰富中华民族共同体认同的形式和内容

丰富中华民族共同体认同的形式和内容

丰富中华民族共同体认同的形式和内容一、引言在当今社会,中华民族作为一个多元文化的大族群,其共同体认同的形式和内容正在不断地丰富和发展。

共同体认同作为一个重要的概念,涉及到文化、历史、民族认同等多个方面,对于中华民族而言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围绕着丰富中华民族共同体认同的形式和内容展开探讨。

二、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弘扬1. 传统节日与习俗中华民族拥有丰富的传统节日和习俗,如春节、端午节、中秋节等,这些节日和习俗承载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是中华民族共同体认同的重要组成部分。

2. 文学、艺术和建筑我国传统文学、艺术和建筑源远流长,从《诗经》到宋词元曲,从古代绘画到现代书法,从古建筑到现代工艺,都是中华民族共同体认同的重要表现形式。

三、多元文化的融合与创新1. 少数民族文化我国拥有五千多年的历史,各个少数民族也有着各自独特的文化传统,这些多元文化在融合中形成了更加丰富多彩的中华民族共同体认同。

2. 跨国交流与融合随着全球化的进程,中华民族与世界各地的文化交流密切,外来文化对中华文化的影响也越来越深入,这些跨国交流与融合促进了中华民族共同体认同的不断创新。

四、现代社会的新表现形式1. 新媒体与网络社交随着互联网和新媒体的兴起,中华民族共同体认同在网络社交评台上得到了新的表现形式,人们通过共享传统文化和现代生活方式来增进共同体认同。

2. 文化产业与旅游发展文化产业和旅游业的发展为中华民族共同体认同提供了新的评台,例如文化创意产业、传统手工艺展示和旅游目的地开发等,都成为了丰富共同体认同的新途径。

五、总结与展望在丰富中华民族共同体认同的形式和内容方面,我们可以看到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弘扬、多元文化的融合与创新以及现代社会的新表现形式都为共同体认同的丰富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未来,我们还需进一步挖掘和传承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尊重和包容多元文化的存在,以及积极借助现代科技和新媒体来丰富共同体认同的形式和内容,从而推动中华民族共同体认同的发展和壮大。

民族认同与国家形成

民族认同与国家形成

民族认同与国家形成在现代社会中,民族认同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

它涉及到一个人对自己所属的民族的归属感、认同感和自豪感。

民族认同不仅仅是一个个体心理上的认同,更是一个集体和社会现象。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探讨民族认同与国家形成之间的关系,并探讨其对国家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性。

民族认同是一个复杂的概念,它受多种因素的影响。

这些因素可以是历史、文化、语言、宗教、地理等等。

历史是民族认同形成中重要的因素之一。

一个国家的历史事件、经验和故事会影响人们对自己民族的认同感。

例如,中国的五千年历史和丰富的文化传统给予了中国人强烈的民族认同感。

他们引以为傲的文化成就和传统价值观成为了他们认同自己民族的重要基石。

文化也是民族认同形成的重要因素。

一个民族的独特文化特征可以成为人们认同自己身份的重要依据。

例如,日本的和风文化、美国的自由主义价值观和欧洲的人文主义思想都是相应民族认同的体现。

人们通过自己所属民族的文化特征来定义自己的身份,从而增强了对民族的认同。

语言也是民族认同的重要组成部分。

语言是一个民族最基本的交流工具,是他们文化和思想的载体。

许多民族都将自己独特的语言视为民族认同的重要象征。

比如,法国人以法语作为他们民族认同的标志,而中国人以汉语视为自己民族认同的凝聚力。

宗教也在民族认同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宗教信仰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人们对自己民族的认同感。

宗教意味着一种价值观和道德规范,它为人们提供了关于自己生活意义和目标的认同。

例如,印度人的多神教信仰、阿拉伯人的伊斯兰教信仰和西方人的基督教信仰都有助于形成他们的民族认同感。

与民族认同密切相关的是国家形成。

国家是民族认同的表现和凝聚力的体现。

一个国家的形成离不开民族认同的支持和推动。

国家形成时,民族认同是一个重要的背景因素,甚至可以说是国家形成的基础。

国家形成需要民族共同认同一个共同的国家身份,这就要求民族成员在共同的历史、文化、语言和价值观基础上形成一种共识。

例如,在18世纪末的美国,美国人民之间的共同认同和民族认同推动了美国的独立和国家形成。

我的民族认同心理

我的民族认同心理

民族大义主题作业:民族相关内容之——我的民族认同心理斯大林在他著名的《马克思主义和民族问题》这一著作中,根据马克思和恩格斯关于民族问题理论,完整地、系统地对民族下了定义:“民族是人们在历史上形成的一个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在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的稳定的共同体。

”人们在同一民族的长期一起生活中,逐渐形成了共同语言、共同生活习惯、共同信仰崇拜以及共同的风俗仪式,在这种共同间,逐渐形成了民族认同心理。

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将这一“共同心理素质”解释为“民族认同感”或“民族自觉的认同意识”,认为民族认同心理是为达到“人己之别”而产生,对民族自我意识以及民族存留起到重要的作用。

民族认同心理的两面性仔细阅读费先生的其他民族理论成果,我们将更能理解民族认同心理对一个民族的重要作用。

首先,它提供给了一个民族的凝聚的核心,而这一点,正是世界各民族历经时代变迁,经受痛苦磨砺而得以存续的根本。

深藏于与血液里的这种认同心理,让民族文化富有中心价值,有利于文化体系(如文字、神话传说、道德规范等)的成型与传播,形成统一的民族文化传统。

而文化的统一则通过文字文学,系列风俗,各种仪式得以在民族范围内广泛传播,保证了民族文化气质及宝贵智慧的传承。

另外,民族认同心理的反作用则推动了民族文化的前进发展。

在这个作用过程中,民族认同心理的存在,促使自己民族文化排斥外族文化,以保持自身独特性不被“侵略”。

同时,遵循人类社会进化的潜在规律,各民族自身内部,都会意识到,只有不断发展民族文化,追求进步,才能让本身文化得以存在与延续。

民族认同心理这个属性,虽然产生了各种民族间争斗和隔阂,但从本质上,它保护了民族文化间的多样性,并拯救民族文化传统于灭亡边缘。

我的民族认同心理就像沈从文先生因出身苗族血统,并在湘西渡过童年青年,因而在其之后创作里深深印下了湘西苗族的影子一样。

学生作为一名在壮族自治区里的少数民族生,在日常生活里,也经常经历并感受到隐约的民族认同心理作用过程。

民族精神内含的心理原理

民族精神内含的心理原理

民族精神内含的心理原理民族精神内含的心理原理是指一种特定民族群体在思想、情感、行为等方面所共同拥有的心理特征和心理机制。

这种心理原理是由历史、文化、社会等多种因素所塑造的,是民族群体集体无意识的、它使民族群体的成员在面对各种挑战和困境时能够保持身份认同、凝聚力和抗逆力。

首先,民族精神内含的心理原理中的身份认同是一个核心因素。

一个民族的成员通过对民族历史、民俗文化、语言等的认同和认可,从而形成对自身身份和集体身份的确认和认同。

身份认同在一个民族中起到辨识和凝聚成员的功能,使得个体能够感受到群体归属感,从而在面对外部挑战时更倾向于保护和维护自身的民族利益。

其次,民族精神内含的心理原理中的凝聚力是一个重要的因素。

凝聚力是指一个民族群体内部的紧密程度和团结程度。

民族精神的凝聚力使得一个民族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能够团结一致,共同努力克服困境,实现共同的目标。

凝聚力可以通过共同的价值观、信仰、传统习俗等来形成,它使得一个民族群体能够形成拥有共同意识和共同行动的力量。

此外,民族精神内含的心理原理中的抗逆力也是一个重要的因素。

抗逆力是指一个民族成员面对困境和挑战时,能够保持正向的心理态度、积极面对和应对的能力。

一个民族的抗逆力可以通过历史上的各种困境和挑战所培养,例如传统信仰、历史事迹等都可以成为一个民族在面对各种挑战时信心的源泉。

抗逆力可以使得民族成员在逆境中保持坚定的信念和勇气,不放弃希望并努力改变现状。

此外,民族精神内含的心理原理还包括对历史记忆的重视。

历史记忆是一个民族群体的珍贵财富,它使得民族成员能够从历史中汲取智慧和力量,从而更好地应对现实生活中的困难和挑战。

历史记忆对一个民族来说是一种文化传统和精神支持,它使得民族成员能够更加自豪地承载历史的重量,并且为自己的民族争取更好的未来。

此外,民族精神内含的心理原理还包括对文化传统的重视。

一个民族的文化传统是一个民族精神的核心和基础,它包括语言、习俗、价值观念、艺术表达等多个方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1年7月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July ,2011第40卷第4期Journal of Shanghai Normal University (Philosophy &Social Sciences Edition )Vol .40,No.4中图分类号:C9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8634(2011)04-0068-(09)中华民族认同的心理成分和形成机制佐斌1,秦向荣1,2(1.华中师范大学心理学院暨社会心理研究中心,湖北武汉430079;2.上海海洋大学人文学院,上海201306)摘要:借鉴国外民族认同的相关研究结果,从社会心理学和发展心理学的视角对民族认同和中华民族认同的概念进行了界定,介绍了民族认同构成的多维观,从认知和情感两个方面分析了中华民族认同的心理成分,参考民族认同发展的阶段模型重点分析了中华民族认同的发展阶段及其可能的特征,并尝试用社会认同理论观点来阐释中华民族认同形成和发展的心理过程。

关键词:民族认同;中华民族认同;心理结构;发展阶段;社会表征收稿日期:2011-01-10基金项目: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项目成果(NCET -06-0675)作者简介:1.佐斌(1966-),男,湖北仙桃人,华中师范大学心理学院暨社会心理研究中心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社会心理学和教育心理学研究。

2.秦向荣,男,上海海洋大学人文学院讲师,主要从事社会心理学研究。

中华民族具有光荣的爱国主义传统,这一传统是和热爱中华民族自身密切联系在一起的。

正是以对中华民族的心理认同为基础,以对中华民族的生存发展、繁荣昌盛的深切关心和自觉维护为核心,以民族自尊心和民族自豪感为依托的深厚而持久的爱国主义心理与行为,推动着中华民族的不断发展与振兴。

中国作为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既有统一的作为整体民族的中华民族,还有单一的相互区别的56个民族,因而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就具有复杂性和特殊性。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与全球化,我国各民族之间、中华民族和外民族之间的交流互动不断增强,民族融合与认同等个体与社会心理问题也越来越受到关注。

我国一部分学者围绕着民族意识、民族认同、中华民族凝聚力等问题进行了探讨(费孝通,1980,1989;王希恩,1995;王亚鹏,2002;马戎、周星,1999)。

中华民族认同是中华民族心理研究领域中的重要内容。

由于中华民族是包括56个民族的统一体,有初步的实证研究显示(秦向荣、佐斌,2007),我国青少年的中华民族认同和本民族(如哈萨克族、苗族等)认同有密切相关但是结构并不完全相同。

因此,要准确理解中华民族认同的涵义和更好地开展中华民族的教育与认同工作,应该借鉴国外关于民族认同的研究成果,从民族与社会心理要素、民族认同的形成与发展机制的角度来进行深入分析。

86一、民族认同与中华民族认同的界定1.民族认同对于什么是民族认同,民族学中的大多数学者都认为民族认同是隶属于民族意识的。

金炳镐认为民族认同属于民族意识第一层次即属性意识中的重要一部分(周传斌,1998)。

费孝通(1980)在论述民族意识时指出“同一民族的人感觉到大家是属于一个人们共同体的自己人的这种心理”,所论述的实际上是民族认同意识。

周星(1992)认为,民族认同意识是民族心理特质的核心内容,它意味着某一民族共同体的所有成员都感觉和意识到他们属于同一民族。

王建民(1991)曾指出,民族认同是一个民族成员相互之间包含着感情和态度的一种特殊认知,是将他人和自我认知为同一民族的成员的认识。

在社会心理学中,民族认同(ethnic identity或nation identity)是一种群体水平上的社会认同,不少学者也称为族群认同。

但是关于民族认同的定义,菲尼(Phinney,1990)认为没有一个可以普遍接受的定义。

她认为民族认同就是个体参加该民族的文化实践和活动,对该民族的积极态度、归属感,并为自己的民族而自豪。

泰菲尔(Tajfel,1981)认为民族认同是社会认同中的一部分,社会认同是“个体自我概念的一部分,它来源于个体对自己作为某个(或者某些)社会群体的成员身份的认识,以及附加于这种成员身份的价值和情感方面的意义”。

泰菲尔从群体水平上定义,但没有具体地定义民族认同。

卡尔拉(Carla,1998)指出民族认同是指个体对本民族的信念、态度、以及对其民族身份的承认。

拉戎切(La-roche,2009)将民族认同界定为对个人原有文化特征的接纳,这种接纳表现在态度、价值或者行为。

赫尔姆斯(Helms,2007)认为民族认同指对一个文化群体的承诺和参与它的文化实践(如文化、宗教),而不考虑其种族归属。

以往的研究局限于将民族认同界定为个体的种族划分和国家归属,而这些定义拓宽了它的含义。

万明刚、王亚鹏(2002)认为民族认同是指民族成员在民族互动和民族交往的过程中基于对自己民族身份的反观和思考而形成的对自民族(内群体)和他民族(外群体)的态度、信念、归属感和行为卷入,以及其对民族文化、民族语言和民族历史等的认同。

佐斌、秦向荣(2007)则将民族认同定义为该民族成员对其民族身份知悉和接纳的态度。

综上所述,一些学者强调自我认同是关键成分;也有学者强调归属感或者是共享的价值和态度;与此相对应的是一些学者强调对民族文化的接纳,比如语言、行为、价值、民族历史知识;还有学者强调对群体的态度。

我们认为,民族认同就是民族的自识性,是个体对自己民族身份的确认。

具体来说,民族认同是个体对自己民族归属的认知、承认和感情依附。

2.中华民族认同中华民族是包括中国境内56个民族的民族实体,但并不等于56个民族简单加在一起的总称,因为56个民族已经形成相互依存的统一而不能分割的整体。

确切地说,中华民族就是中国古今各民族的总称,是由许多民族在结合成统一国家的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的民族集合体(马戎,周星,1999)。

由此,中华民族认同,就是一种具体的民族认同,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就是中华民族中的成员对自己中华民族归属的认知和感情归附。

换言之,就是个体知道并认可自己是中华民族的一分子,以及对中华民族人群的心理依恋和情感偏爱。

关于中华民族认同的国内外研究并不多,其中费孝通对中华民族认同作了一个整体上的界说。

在关于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论述中(费孝通,1989),他提出中国的民族认同是分层次的,56个民族中的成员对各自民族的认同是较低层次的认同,但是,56个民族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一个相互依存的不能分割的整体即中华民族。

在这个新的民族实体中,所有的归属成分都已经具有高一个层次的民族认同意识,即共休戚、共存亡、共荣辱、共命运的感情和道义,这就是对中华民族较高层次的认同。

对中华民族的高层96佐斌,秦向荣:中华民族认同的心理成分和形成机制次认同并不取代或排斥56个民族对各自民族的低层次的认同,甚至在不同层次的认同基础上可以各自发展原有的特点,形成多文化多语言的整体。

从中可以看出,中华民族认同是中国最高层次的民族认同,是中国各民族在历史过程中相互融合形成的休戚与共的自觉归属意识。

需要指出的是,本文探讨的不是56个民族对各自民族的认同,而是探讨56个民族对中华民族实体的认同。

应当注意的是,在民族学中有将中华民族是否看作“国族”的争论(吴开松,解志苹.2008;邸永君,2010),按照“国族”的逻辑思路,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就等于对国家的认同。

我们认为有一定的合理性,因为中国是以中华民族为基础的。

但是,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并不完全等同于对中国的认同,因为在海外的华人和炎黄子孙也是中华民族的一部分,他们认同自己是属于中华民族的一份子但不一定对中国国家身份认同。

当然,可以肯定地说,中华民族认同与中国国家认同是有密切联系的。

二、中华民族认同的结构要素1.民族认同的多维性和人们对民族认同概念的多种理解相一致,实证证据也显示民族认同是一个包含多个维度和多个层面的构念(Ashmore,Deaux,&McLaughlin -Volpe,2004;Romero&Roberts,2003)。

科旺和索多斯基(Kwan&Sodowsky,1997)认为民族认同包括行为、认知、道德和情感四个维度,其中那些可以观察和记录到的表现和维护民族认同的社会和文化行为属于外显民族认同,如使用本民族的语言、保持本民族的传统、与本族人结交朋友、参加本民族群体的仪式等等(Christine J.Yeh&Mary Y.Hwang,2000);认知、道德、情感3个维度为内在民族认同。

认知维包括个体对自我形象和对自己民族群体形象的认识及其对本民族群体的起源、历史、价值等知识的了解;道德维是对民族群体义务的知觉;情感维是对自己所属民族群体的依恋。

班内特等人(Bannett,et al.1998)通过对儿童的民族认同的研究认为,民族认同包括民族自我认同、民族守恒(自己属于哪个民族不会随着时间、地点和体貌的变化而改变)、民族知识、民族偏好。

特里姆鲍指出(Trim-ble,2007),民族起源、民族文化、民族身份和民族群体成员资格(民族参照群体)是民族认同的一般维度,它们相对独立但是也有相关。

菲尼通过文献分析归纳了民族认同的7个主要成分:自我分类与标签、承诺与依恋、探求、民族行为、评价与内群体态度、价值与信仰、以及民族重要性与凸显性(Phinney,2007)。

科斯提甘(Costigan,2009)对加拿大学者的相关研究进行整理,总结出民族认同由自我标签、民族肯定和民族归属、民族认同的实现和集体自尊4个部分组成。

在探索民族认同的维度时,有些从民族认同所包括的客观部分和区分特定民族的一些特征来界定。

比如,拉戎切(2009)探讨了语言在民族认同测量中的作用,他探索出了语言的三个子维度,即英语在家庭中的运用、英语在媒体使用中的运用和英语在购物中的运用。

除了语言,还有研究者从朋友网络、宗教依恋、组织活动的参加、食物偏好(Laroche,2005)、同族婚姻、网络(Richard,2005)等角度来研究民族认同。

有的是从民族和主流文化的互动来定义,强调民族认同与文化认同、国家认同的关系,及其在与其他的民族群体互动时民族身份的凸显。

菲尼(1992)依据自己对民族认同四个维度的建构编制了多民族群体认同量表(Multigroup Ethnic Identity(MEIM),后来理查德和柳哥哲(Richard M.Lee&Hyung Chol Yoo,2004)使用菲尼1992年的MEIM对亚裔大学生进行了测量,经过探索性因素分析抽取了认知分类、情感自豪、行为承诺这三个维度,基本上验证了菲尼关于民族认同的部分结构。

国内学者王亚鹏(2002)从态度入手,将民族认同划分为积极的民族认同和消极的民族认同两个纬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