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小学科学三上《13 制作计时工具》word教案 1
小学科学(青岛版)实验目录
演示实验
学生实验 学生实验 学生实验 学生实验 学生实验
说明:整个小学科学义务教育阶段,必须进行的学生活动及实验共82个, 其中学生实验65个,演示实验17个。
学生实验 学生实验 学生实验
演示实验
学生实验 学生实验 学生实验 学生实验
3
演示实验
学生实验 学生实验 学生实验 学生实验 学生实验 学生实验
演示实验
学生实验 10
1
蚯蚓生活环境对比实验
学生实验 学生实验 学生实验
2 蚂蚁的信息传递 3 植物生长向水性实验 4 植物的向光性、向水性、向地性
演示实验Biblioteka 1铁生锈对比实验11 斜面实验 12 杠杆实验 13 各类滑轮的作用 14 15 1 1 2 3 4
齿轮的作用 运动和静止模拟实验 五年级下册 观察细胞 观察细胞 火山和地震 卵石的形成实验
学生实验
演示实验 演示实验
学生实验
5 6 7 8 9 10
各种各样的矿物 摆的实验 电磁铁磁力大小的模拟实验 钻木取火 四季变化原因模拟实验 研究葱叶结构的特性
演示实验
学生实验 学生实验 学生实验 学生实验 学生实验 学生实验 学生实验
2 13
实验 唾液消化淀粉的实验 食物主要成分实验
5 物体振动发声的实验 6 物体传声的实验 7 8
在水中溶解物体的实验 观察蜡烛变化的实验
9 观察食盐和水泥的变化 10
演示实验
学生实验 学生实验 学生实验 学生实验 学生实验 学生实验 7 3
小学科学(青岛版) 小学科学(青岛版)实验目录
三年级上册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隔物吹蜡烛、两根吸管吸水实验 温度计的构造和使用方法 研究水温的变化 用量筒测量水的多少 制作不倒翁 太阳与影子关系实验 制作计时工具 水的浮力实验 改变物体浮沉的实验 表面张力实验 毛细现象实验 制作风向标 雨量器测降水量模拟实验
青岛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第13课《制作计时工具》课堂观察报告 (8)
课堂观察报告【背景】●任课教师:彭月,,担任三年级科学课的教学,教学素养较好。
●教学内容:青岛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第13课《制作计时工具》。
●观察教师:综合课堂观察组全体成员。
●观察维度:技术改变教学的优势、教学目标达成度、课堂文化、教学行为时间分配。
●活动背景:2014年9月起,综合教研组开始进行了课堂观察活动。
整个课堂观察活动经历了前期准备、课前会议、课中观察、课后会议等过程。
【前期准备】一、理论知识的学习正式课堂观察之前,全体教研组成员集体对课堂观察的理论知识再次进行了学习,使每位老师对究竟什么是课堂观察,课堂观察的意义是什么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课堂观察是一种科学的观察,它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日常观察。
课堂观察就是指研究者或观察者带着明确的目的,凭借自身感官(如眼、耳等)及有关辅助工具,直接或间接从课堂情境中收集资料,并依据资料作相应研究的一种教育科学研究方法。
首先,有利于教师进行教学研究。
教学研究的本质在于追求更合理的教学实践。
教师在教学中,对某一教学现象,如:利用现代技术改变课堂教学,实施在自己教学活动中,得以验证,以形成对现象的新的理解和鉴赏。
这不仅有助于改善教学实践上的不足,而且有助于教师间教学研究氛围的形成,是提高教学效果的一种有效的方法。
其次,有利于教师由经验型向研究型转换。
当代教师职业要求教师成为研究型教师,而研究型教师就体现在他的教学研究和反思上。
有了这些理论基础,我们便开始着手为课堂观察活动做准备。
二、分析学情学生在第三单元已初步学习了太阳和影子的一些知识,认识古人计时的方法,已经对各种计时工具有所体验,也积累了一定的活动经验。
三、学习目标的制定我们查阅了《小学科学课程标准》的相关要求,依据单元教学目标的规定:1、知识技能:会制作一种简单的计时工具。
2、过程方法:能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制作带有创造性的科技作品,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及动手能力;能倾听和尊重其他同学的不同观点和评议。
新青岛版小学科学实验安排表
序号
实验名称
类型
器材准备
演示
分组
1
认识物体
√
杯子,玻璃棒,石块,糖等
2
给文具分类
√
文具盒,调色板,毛笔等文具
3
哪杯水热
√
水,杯子,温度计等
4
水温的变化
√
水,量杯,温度计,手表
5
改变浮和沉
√
橡皮泥,食盐,牙膏,水盆等
6
表面张力的实验
√
注射器,大头针,硬币,叉子等
7
水往高处走
√
实心玻璃棒,玻璃片,布条等
√
饮料瓶两个,胶带,锥子等
16
让更多的灯泡亮起来
√
电池,灯泡,电线,电闸盒,
灯座
17
哪些物体容易导电
√
木棒,皮筋,铁钉,硬币等
18
水变咸了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食盐,白糖,小苏打,石子等
19
怎样加快溶解
√
糖,筷子,热冷水,杯子等
20
做一杯饮料
√
小勺,量筒,糖,水,饮料粉等
21
热气球上升的秘密
√
纸片,易拉罐瓶,方便袋,蜡烛
飞旋的陀螺
√
卡纸,火柴棒,胶水,剪刀等
31
光与我们的生活
√
塑料片,卡纸,剪刀,胶水等
32
测量重力
√
测力计等
33
火山
√
酒精灯,土豆泥,地壳等
34
做一块卵石
√
酒精灯,碎块砖等
35
声音的产生
√
小鼓,杯子等
36
谁能传播声音
青岛版三四五六年级科学实验计划(全学年)[1]
三年级科学实验计划(全学年)一、课标要求:教材以学生科学探究为核心,通过“科学在我们身边”让学生了解周围的生活,初步探索周围的科学。
“我们怎么知道”在这里是对科学探究方法的初步训练与感知“水的科学单元”通过以物质世界中学生最熟悉的物质水入手,让学生了解生活中的物质世界。
,而“天气与我们的生活”是学生通过对天气观察进一步将科学与生活结合起来。
“我们周围的空气”体会和认识空气的有关用途和性质。
以及空气对我们人类生活的用途和意义。
从而让学生走近科学感知科学,科学方法掌握技能,亲历科学---自主探究体验过程。
二、教材分析:教材让学生认识科学、掌握科学、探究科学、设计了“用感官判断玩具的特征”、“认识周围常见的动植物”、它们都与学生平日生活相关,便于学生直接感受“科学在我们身边”的道理,能引起学生的探究兴趣。
更重要的是教科书在培养学生方面层次性强,较好的树立了开放教学观念,科学课不仅局限于教室,而是将学生领入到家庭、社会和大自然中去学科学、用科学。
三、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刚刚开设科学课,重要的是他们对科学这个词有着神秘感,同时生活中的许多为什么也激起了他们对科学的兴趣,我希望通过我的科学课学生能够热爱科学,培养起他们浓厚的兴趣。
三年级学生视野虽然比较开阔,但是,在对基础知识的掌握以及听课的技巧相对不如高年级的学生。
课堂上看来很活跃、很热闹,但是学生对问题的深入思考方面却非常缺乏,本学期的科学课要对学生进行科学启蒙教育,要对学生主动探究科学知识的能力进行专门的训练,发展学生们的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志趣和能力,在本学期中我要从抓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入手,在小制作、小种植、小实验、小调查、小操作等方面入手,结合科学课的新课程标准,合理的运用电教媒体,创造性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创新精神。
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
四、教学目标:从科学课特点出发,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线索切入到基础性的、规范的科学探究活动之中。
小学科学青岛版实验目录[1]
15
食物主要成分实验
16
在水中溶解物体的实验
17
加快溶解实验
18
净化水实验
19
根有吸收水分作用的实验
20
显微镜观察气孔实验
21
酒精煮绿叶实验
22
茎运输水分的实验
23
探究热气球上升秘密的实验
24
压缩空气有弹性实验
25
空气的反冲实验
26
大气压力实验
27
水位高低、流量大小与水流力量大小关系的对比实验
28
热传导实验
29
热对流实验
30
不同材料保温性能实验
31
热辐射实验
五年级上册
32
火山成因模拟实验
33
地震成因模拟实验
34
模拟磨圆作用的实验
35
探究声音产生的实验
36
声音的传播实验
37
探究耳朵作用实验
38
声音大小和音调高低实验
39
观察木材特点的实验
40
纸的吸水性、软硬度对比实验
41
观察陶瓷特点的实验
42
72
在水中溶解物体的实验
学生实验
73
观察蜡烛变化的实验
学生实验
74
观察食盐和水泥的变化
演示实验
75
铁生锈对比实验
学生实验
76
斜面实验
学生实验
77
杠杆实验
学生实验
78
各类滑轮的作用
学生实验
79
齿轮的作用
学生实验
80
运动和静止模拟实验
学生实验
81
用三球仪描述运动和静止
演示实验
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制作计时工具教案
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制作计时工具教案公司内部编号:(GOOD-TMMT-MMUT-UUPTY-UUYY-DTTI-青岛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制作计时工具》教案【教学内容】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十课【教学目标】1. 1.能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制作带有创造性的科技作品,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及动手能力;能倾听和尊重其他同学的不同观点与评议。
2.愿意合作与交流;关注日常生活中的科技新产品;乐于用学到的科学知识服务于生活;尊重他人的劳动成果;意识到生活是发明创造的源泉。
3.会制作一种简单的计时工具。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能用不同的材料,学会制作简单的计时工具。
教学难点:能综合运用所学知识,挖掘创新潜能,制作带有创造性的科技作品,提高审美能力。
【教具、学具】学生准备:课前收集有关古代和现代计时工具的图片及资料。
学生课前动手制作沙漏或水钟。
卡纸、贴画等。
教师准备:剪刀、胶带、卡纸、贴画、小米、盐等,教学课件(有关古代的和现代的计时工具图片)及文字资料。
设计学生记录表格,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1.出示课件( 精美的沙漏和水钟、日晷等计时工具图片)。
同学们请看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什么学生欣赏图片,教师介绍,这是古代的人为了计时发明的计时工具。
课下同学们也根据古代计时工具___日晷的制作原理,制作了沙漏或水钟计时工具,请拿出你的制作。
2.谈话导入,引出探究主题。
(1)看到这么多精美的计时工具,再看看你的制作,你有什么感受学生可能会说,古代的制作特别精美!自己的制作太简单了,太粗糙了。
教师:是呀,古代人都能发明这么精美的计时工具,作为生长在科技发达的我们,能不能也制作一个自己喜欢的精美的、实用的计时工具呢学生(能)(2) 教师:看来,同学们都很想制作一个自己喜欢的实用的计时工具,这节课我们就来制作计时工具。
(板书课题)二、小组合作,制作方案1.教师谈话:请小组同学拿出你们课下制作的计时工具,找一找制作中存在的问题,再根据你们小组的喜好,商量你们小组要制作哪一个计时工具。
小学科学第三单元《计量时间》(教案)
小学科学第三单元《计量时间》(教案)《计量时间》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掌握钟表上的时、分、秒的读法和表示方法。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验和操作,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严谨认真的科学态度,让学生明白时间的宝贵性。
二、教学内容:1. 时、分、秒的概念及其表示方法。
2. 时、分、秒的读法和表达方法。
3. 领悟钟表上时针、分针、秒针的含义及其相对关系。
三、教学重难点:1. 时、分、秒的概念及其表示方法。
2. 领悟钟表上时针、分针、秒针的含义及其相对关系。
四、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问答方式调动学生的主动积极性,复习上节课学习的知识。
例如:“你们都有自己的手表吗?你们知道钟表的用途和作用吗?请谁来跟大家分享一下钟表的作用。
”2. 新课讲解(20分钟)(1)授课简介:今天我们要学习的知识是《计量时间》。
时间在我们的生活中非常重要,而计量时间的主要工具就是钟表。
你们知道钟表有时针、分针和秒针吗?(2)时间的概念:首先,我们来讨论一下《计量时间》的概念。
时间是用来衡量事物发生、变化持续多久的一种物理量。
时间可以分成很多个单位,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是时、分、秒。
(3)钟表的时、分、秒:请大家打开课本,观察示例钟表。
你们能看出哪根指针是时针、哪根是分针、哪根是秒针吗?(4)时、分、秒的读法:时针指的是具体的小时数,它每过一圈代表12小时。
分针指的是具体的分钟数,它每过一圈代表60分钟。
秒针指的是具体的秒数,它每过一圈代表60秒。
(5)练习:请你们合作,互相问答,说出钟表上时、分、秒的读法和表示方法。
3. 实践操作(30分钟)(1)游戏猜时:我会给你们一个时间,比如说9点40分,你们根据钟表的指针位置猜一下是几点几分。
我们来比一比谁猜得准确。
(2)实际操作:请同学们打开他们自己带来的手表或者使用教室里的电子钟表,观察钟表上的指针位置,说出时、分、秒的读法和表示方法。
三年级上册科学教案 23.《沙漏》青岛版
《沙漏》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沙漏》是青岛版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测量工具》第三课时。
本节课以问题“沙漏刚好在三分钟内漏完”引发学生思考,展示两名学生吃饭和刷牙时用沙漏计时的情境图,引导学生知道沙漏具有计时功能,引发学生对沙漏内部构造及功能产生好奇心和探究欲。
为后续制作沙漏,研究沙漏,实现预期计时功能奠定基础。
教材包括四个活动:1.认识沙漏。
教科书向学生展示了沙漏的外形和结构,并介绍了沙漏的功能。
旨在让学生初步认识沙漏,并进一步思考沙漏的沙子流完需要多长时间,从而引导学生在沙漏和秒表之间建立思维联系。
明确沙漏也叫沙钟,是一种测量时间的工具。
2.制作沙漏。
展示了制作简易沙漏所需要的材料和工具,并呈现了制作沙漏的步骤和方法,旨在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及合作意识。
3.测试沙漏。
呈现学生测试沙漏的图片,旨在培养学生在完成制作任务后,形成对效果进行测试的意识,知道经过多次测试,效果才有说服力。
引导学生通过测试沙漏,发现沙子流速与沙漏计时时长的关系。
4.改进沙漏。
呈现了学生进行沙漏改进的活动,小组成员结合沙漏存在的问题进行改进完善,并实现“让自己的沙漏计时1分钟”。
将改进后达到预期计时目的的沙漏作为计时工具应用生活,意识到科技与生活的关系。
本节课的拓展活动教科书向学生提出了制作创意沙漏的任务,鼓励学生在本课所学方法的基础上自由发挥,如可采用更换沙漏中的填充物、改变沙漏的形状等方法对沙漏进行创新。
引导和提升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性,提升科技创新能力。
【学生分析】学生已经学会认识使用工具的方法,能够利用工具制作的方法和原理,制作沙漏,通过让学生制作沙漏,了解沙漏计时的原理及影响因素,可以让学生了解工具的制作是人们对资源的利用,使学生形成持续发展的利用资源的价值观。
【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了解沙漏的结构与功能;知道沙漏是一种计时工具;知道使用工具可以更加精确、便利和快捷。
科学探究目标:在教师的引导下,能使用简单材料和工具制作沙漏,使沙漏实现预期的计时时长功能。
青岛版三年级上册科学《日晷》PPT说课教学课件
制作日晷
卡纸 竹签
材料准备
肥皂
剪刀
• 制作方法: • 1)在一张硬纸上的中心画一个圆,把圆周等分为24(或12)份。
在圆周上顺时针顺序标上1至24的数字。 • 2)把牙签笔直穿入晷盘中心。这时晷针和晷盘面成直角。 • 3)用肥皂或者纸盒做底座,并将日晷晷面固定。 • 4)用手电模拟太阳的旋转,将光照射在日晷上,看牙签的影子在
日晷计时原理
日”指“太阳”,“晷”表示“影子”,“日晷”的意 思为“太阳的影子”。 利用太阳投射的影子来测定时刻的装置,又称“日规”。
i思考
想一想使用日晷测量时间有哪些缺点?
1)携带不方便 2)不够精确 3)没有太阳时不能使用
i拓展
除了日晷,古人还有哪些计时的工具?
圭表
圭表是中国古代重要的天 文仪器之一,包括“圭”和 “表”两部分,用来度量正 午的日影长度。
观察图片,说说日晷有哪几部分构成?
地支计时法
晷面
晷
针
底座
计时方法:
• 天色计时法 • 地支计时法 • 现代计时法
古人最初是根据天色的变化将一昼夜划 分为十二个时辰,它们的名称是:夜半、 鸡鸣、平旦、日出、食时、隅(yú)中、 日中、日昳(yì)、晡(bū)时、日入、黄昏、
人定。
以十二地支来表示一昼夜十二时辰 的变化。分为:子时、丑时、 寅时、 卯时、辰时、巳时、午时、未时、 申时、酉时、戌时、亥时。
guǐ
日晷
-----制作日晷模型
课前回顾
1.影子的形成条件:光和不透明物体 2.阳光下物体影子的方向随着太阳位置的改变而改变。 太阳自东向西运动,影子自西向东运动,方向与太阳 相反。 3.早晨和傍晚的影子比较长,中午影子比较短。 影子长度变化是由长---短----长。
青岛小学科学三上《12 用太阳计时》课件 (三)
太阳的方位
1
早上9 点
东方
2
下午16 点
西方
太阳运行时,物体被照射后影子产生的_长長 短_和_方位 具有规律变化,可以用來测 量时间。 日晷是计时的天文仪器
课堂总结
• 太阳下物体影子长短、 方位有规律变化
• 立竿见影 • 日晷:计时 • 圭表:计季节
使用日晷测量时间有哪些缺 点?
请写下你的想法。 ⑴携带不方便; ⑵不够精确; ⑶没有太阳时不能使用。
探究圭表的秘密
❖ 太阳每天规律的升落,影子的方位和长度也呈 规律的变化,古人利用这样的原理发明了日晷, 从晷针影子投射在盘面上Biblioteka 方位与长度,即可 判断当时的时刻。
模拟用日晷计时
日晷是古人设计的计时工具,请观察下列 的日晷照片后回答问题。
1
2
西
东
南方
南方
观察照片后,请完成下列表格。
观察項目 日晷
当时时刻
太阳无法升到正头顶;日出东偏南方;
日落西偏南方。
找出太阳运行的轨迹
还没发明电灯以前,古人的作息都配合太阳的 升落,所以有「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古谚。 在英国伦敦西南方的乡间,有一处四千多年前 就存在的巨石群,许多人根据残留的遗迹推测, 这群巨石可能是那时候的人们,为了找出太阳 运行的轨迹而建造的。
夏至
春分、秋分
冬至
东
日出
日出
北
南
日落 西 日落
1.春分、夏至、秋分、冬至这四天之中,哪一 天中午12时太阳升得最高?这一天,日出于 正东方吗?日落的方位在哪里?
夏至最高;日出东偏北方;日落西偏北方。
夏至
春分、秋分
冬至
东
日出
2024年新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科学 13《水结冰了》 教案
2024年新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科学 13《水结冰了》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2024年新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科学第13课《水结冰了》,涉及教材第二章第五节“物质的变化”。
详细内容包括:水的三态变化,冰的形成过程,以及冰的性质和特点。
二、教学目标1. 了解水的三态变化,掌握冰的形成过程。
2. 认识冰的性质和特点,能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合作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水的三态变化原理,冰的性质和特点。
教学重点:冰的形成过程,观察和描述冰的特点。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冰块、热水、杯子、温度计、盐、勺子、实验器材等。
学具:观察记录表、画笔、彩纸、剪刀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向学生展示冰块,引导他们观察冰的外观、触感等。
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什么东西吗?它和我们平时喝的水有什么关系呢?2. 例题讲解讲解水的三态变化,以冰为例,阐述冰的形成过程。
分析冰的性质和特点,引导学生思考冰与水的联系。
3. 随堂练习分组进行实验:将热水倒入杯子,观察水蒸气的产生;将冰块放入盐水中,观察冰的融化过程。
让学生记录实验现象,并讨论实验结果。
4. 知识拓展讲解冰在生活中的应用,如冰袋、冰雕等。
引导学生思考冰对环境的影响,如冰川融化与全球气候变化的关系。
教师点评,给予鼓励和指导。
六、板书设计1. 水的三态变化2. 冰的形成过程3. 冰的性质和特点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观察生活中的冰现象,记录下来并进行分析。
答案:略。
2. 作业题目:运用所学知识,制作一个简易的冰雕。
答案: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教师反思: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否讲解清晰,学生是否掌握了冰的形成过程和性质特点。
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关注气候变化,了解冰川融化对环境的影响,培养他们的环保意识。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水的三态变化原理及冰的形成过程。
2. 冰的性质和特点在教学中的深入讲解。
3. 实验环节的设计与操作,确保学生能够观察和理解实验现象。
青岛小学科学三上《13制作计时工具》word教案(1)
(青岛版五年制)三年级科学上册教案
制作计时工具
一、教学目标
1•能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制作带有创造性的科技作品,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及动手能力;
能倾听和尊重其他同学的不同观点与评议。
2. 愿意合作与交流;关注日常生活中的科技新产品;乐于用学到的科学知识服务于生活;尊重他人的劳动成果;意识到生活是发明创造的源泉。
3. 会制作一种简单的计时工具。
二、教学重点
学会制作简单的计时工具。
三、教学准备
剪刀、胶带、做沙漏、水钟等所用的材料
四、教学过程
1■导入
同学们,古人很早就知道利用太阳计时,并且发明了多种计时工具,同学们想不想也来做个计时工具呢?
学生汇报想法,导入新课。
2■设计制作方案
小组讨论,设计制作方案,互相启发,开拓思路。
教师展示几种典型个例,主要侧重创新性进行评价。
学生设计各自的方案,理清制作思路。
交流方案,互相提出建议。
对自己的方案进行调整。
3■开展制作活动
教师提出制作要求,如安全使用剪刀,互助合作,进行制作提示等。
以小组为单位或独立进行制作,教师进行恰当的指导、点拨。
做一个游戏,或写10个漂亮的字,或读一篇四句诗等,用自己的作品进行计时,掌握自己的计时工具计时的规律。
三年级科学
4. 5.。
小学科学三年级上《12 用太阳计时》word教案 (2)
(青岛版五年制)三年级科学上册教案用太阳计时一、教学目标:能力:能运用已有知识和经验对所观察的现象做出解释;能制作简易日晷模型。
情感:愿意合作交流,尊重他人的劳动成果,意识到生活是发明创造的源泉。
知识:知道用日晷记时的道理。
二、教学重点难点:知道用日晷计时的原理三、教学准备:1.了解古代人是如何计时的2.古代计时工具的图片、纸板、牙签、手电等。
四、活动过程:(一)谈话导入师提出问题:古代没有钟表,人们是怎样计时间的呢?学生自由讲述古代人计时的方法或小故事。
(沙漏、打更、看太阳、看天色、燃香、燃绳……)(二)探究活动1.了解古人计时的几种方法。
(1)交流学生搜集到的古人计时的资料。
(2)展示古人几种主要的计时工具,如日晷、沙漏、水钟等。
(3)对这三种计时工具,你有哪些了解?(小组交流)(4 )汇报交流(5)师展示日晷.沙漏.水钟的图片(可投影或制成课件)并作简要介绍。
(重点介绍日晷的组成和计时方法)(6)小组讨论:古代的计时工具与现代的计时工具相比有什么优点和缺点吗?2.了解资料卡的知识让学生自学23页资料卡,了解我国人民从古到今的三种计时法。
3.整理观察记录,发现用太阳计时的方法。
(1)提出问题:古人是如何利用太阳来计时的?(2)猜想假设:小组交流(利用影子)(3)制定方案:引导学生整理分析阳光下物体影子变化的观察记录,看能发现什么?(4)实施探究: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根据上一节课中的观察数据,进行整理。
(5)汇报交流:分析学生整理的图表,引导学生发现:把影子和时间对照,图表类似一个钟面或像日晷。
(6)师小结:古人就是利用太阳和影子的关系发明了日晷。
4.制作日晷。
师:怎样制作一个日晷?先让学生小组讨论制定方案,再让小组长选取材料小组合作制作日晷,展示时比一比哪个小组制作的最好。
(三)自由活动(利用日晷计时)1.以小组为单位,制定用自己制作的日晷进行长期计时的活动计划。
2.到校园中选择摆放“日晷”的恰当位置,学生开展观察活动。
青岛小学科学三上《12 用太阳计时》word教案 (3)
(青岛版五年制)三年级科学上册教案用太阳计时一、教学目标:1.认识太阳钟和古代计时工具的原理。
2.利用日晷的原理制作计时器。
3.意识到掌握和运用自然规律,可以为人类和社会发展带来不可估量的好处。
二、教学重点难点:1.认识日晷和古代计时工具的原理。
2.利用日晷的原理制作计时器三、教学准备:有关日晷和其他计时工具的图片、电筒、日晷模型四、教学过程:(一)铺垫孕伏师:“哪位同学能告诉我现在几点了?”(学生说出时间)“你们是通过什么知道现在的时间?”(手表;上课的时间表)“那么在古代,还没有手表的时候,人们又是怎样判断时间的变化呢?”(学生自由回答)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研究的问题,同时板书:太阳钟(二)探究新知认识古代计时器a.人民的智慧是深不可测的,在古代人们用来计时间的方法还有很多。
我们来看看这些计时器(出示计时器挂图)。
b.同学们在小组讨论它们都是利用什么原理计时的。
c.小组请代表汇报d.你们还知道其他的什么计时方法吗?1.初步认识太阳钟a.介绍牛顿的故事前几节课的探究,我们已经知道日影的移动反映着太阳的位置变化,而太阳在天空的运行是匀速的,利用这个规律,著名的科学家牛顿,小时候就做过这样一个太阳钟。
(教师边演示)他在空地上插根棍子,每隔2小时,在棍影的终点放一块石头做记号,(利用电筒照射光,产生棍影)记下时间。
他利用摆石头记影子,又在石头上记时间,看!多简单,多巧妙的太阳钟就做成功了。
他做的这个太阳钟据说在村上用了70多年,人们把这个太阳种称之为“牛顿钟”b.听了这个小故事你有什么感想?得到了什么启发?c.学生回答d.教师小结2.探究日晷原理a.介绍日晷:实际上牛顿做这个太阳钟,是从日晷中得到的启发。
(教师出示日晷的示意图和实物并把“日晷”板书在黑板)它又称作晷仪和日规,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观察大自然的变化时,通过不断的试验创造出来的,它利用太阳影子的变化来记录时间的工具。
b.制作日晷同学们想不想研究日晷?(想)请同学们拿出自己的学具袋,里边就有个日晷,请同学们在小组里仿造这个示意图把它拼装起来。
青岛版(五四制)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11 日晷 教案
科
综合
年级
三上
主备人
单位
姓名
课题
11、日晷
个性化
修改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认识日晷,了解日晷的计时原理。
过程与方法:设计、制作日晷,并用它计时。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意识到可以利用自然规律为人类和社会的发展服
务。体会到科学技术是不断发展进步的。
教学重点
知道可以利用影子推断时间
教学
难点
根据计时原理制作日晷模型
教学方法
探究发现法 实验探索法 小组讨论法
学法指导
观察、猜想、实验验证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有经来计算时间的钟表——日晷。今天我们来学习日晷。
二、学习新课
1、认识日晷,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的。
仔细观察你有什么发现?日晷的晷面和晷针有什么特点?日晷是怎样的表示时刻的呢?
2、做日晷模型
(1)怎样画日晷的刻度?
(2)怎样确定日晷的固定位置?
(3)怎样提高日晷的准确性?
知识拓展
认识地平日晷、赤道日晷。认识各种各样的古代计时器。
12.用太阳计时-青岛五四学制2001版三年级科学上册教案
用太阳计时-青岛五四学制2001版三年级科学上册教案
一、教学目标
1.了解太阳作为我们的主要能源源头;
2.通过观察太阳的位置和光线,学会运用太阳的位置来计时;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科学探究能力,加深他们对太阳的认识。
二、教学准备
1.教师需准备太阳时间表;
2.学生需要提前制作一个类似于日晷的太阳计时工具。
三、教学过程
时间内容教学步骤
5分钟引入 1.通过问学生太阳对我们的生活有
哪些作用,引出今天学习的主
题;
2. 同时,让学生了解自己所在的地理位
置并知道如何观察太阳;
15分钟理论
讲解1.介绍太阳的作用,以及太阳如何通过光线来传递能量;
2.通过示范,让学生了解如何根据太阳的位置和光线,运用日晷计算时间,并给出太阳时间表;
15分钟练习
操作学生利用所制作的太阳计时工具,观察太阳的位置与光线的变化,并计算出时间;
5分钟总结总结今天的学习内容,并提出能
力训练要点;
四、教学要点
1.引导学生认识太阳作为地球上各种生命存在的根本能源;
2.让学生了解如何根据太阳的位置和光线来计算时间,培养其观察能力和科学探究能力;
3.在讲解过程中,通过互动、创设问题的方式,使学生积极思考、主动探究。
五、反思
通过运用太阳计时教学,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思考、探究,并让学生在观察天文现象中,接触到科学的知识,具有启迪性和实践性。
10.制作计时工具-青岛2001版三年级科学下册教案
制作计时工具-青岛2001版三年级科学下册教案背景介绍学生能够很好的使用计时工具是学习科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在生活中应用计时工具可以帮助我们精确计时,在比赛比赛中记录比分和算出比赛的用时,在实验中可以记录实验的数据和时间等等。
因此,本教案提供了一个制作计时工具的实验,旨在通过实操和理论结合的方式,让学生通过制作计时工具的过程,了解相关物理原理以及操作实践,从而达到提高学生物理实验能力的目的。
实验目标通过本次实验,学生将能够:1.了解计时器的作用和原理;2.掌握简单的电路知识;3.学会使用材料和工具制作简单的计时工具;4.学会分析和解决问题。
实验准备材料准备1.平行管道2.二极管3.1KΩ电阻器4.220KΩ电阻器5.100μF电容器6.LED灯7.按钮电池盒8.钳子和手工具9.半导体测试仪工具准备1.铅笔2.剪刀3.手钻4.手工钳实验步骤准备工作1.用铅笔将平行管道分成三个部分,并在中间部分钻一个小孔,方便插入电容器和LED灯。
2.将电容器插到平行管道中,并用铅笔作为支撑。
3.阳极LED灯定位在电容器上方,并将其两极分别插入平行管道两侧。
4.用手工工具将电容器和LED灯定在平行管道上。
5.将二极管插入平行管道的上方,并用手工工具将其压紧。
制作计时器1.将1KΩ电阻器和220KΩ电阻器总共插入平行管道的上方,并用手工工具将其压紧。
2.将按钮电池盒上的按钮电池插入平行管道的下方。
3.使用半导体测试仪测试电路是否通畅。
4.添加一些细节装饰。
总结通过本次实验,学生了解了计时器的作用和原理,学会了简单的电路知识,掌握了使用材料和工具制作简单计时工具的方法。
通过实践中的问题解决和解决,提高了同学们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了同学们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动手能力。
12. 用太阳计时-青岛五四学制2001版三年级科学上册教案
用太阳计时-青岛五四学制2001版三年级科学上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能够了解太阳的作用和意义。
2.能够通过观察太阳,了解时间的概念。
3.能够掌握用太阳计时的方法,并通过实际操作掌握它。
4.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创新精神。
二、教学重点1.太阳的作用和意义。
2.用太阳计时的方法。
三、教学难点1.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实践和体验来掌握用太阳计时的方法。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活动通过提问,让学生了解太阳的作用和意义。
如:太阳对地球和人类的影响是什么?2. 讲解用太阳计时用太阳计时是指通过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和经过的时间的长短,来判断时间的变化。
让学生了解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和影响时间的原理。
同时让学生知道日出和日落的时间会有一些变化,这也是考虑到日出和日落时间的误差。
3. 实践操作让学生在课堂上实践操作用太阳计时的方法。
首先,学生需要选定一处合适的地点进行观察,找到太阳照射到的位置。
然后,在同一地点,观察太阳的位置,在不同的时间段内的位置变化,并量化它们。
最终,通过对观察数据的整理,推算出大致的时间。
4. 总结通过实践操作,让学生掌握用太阳计时的方法和原理,并进行总结。
五、板书设计时间段观察数据时间8:009:0010:00六、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对用太阳计时的方法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老师在课中尽可能地让学生自由探索,通过实践操作来让学生逐渐明白方法的原理。
但是,由于时间有限,在课堂上学生的操作和实践略显不足。
在之后的学习中,应该让学生更多地进行操作和体验。
同时,也应该在教学设计上多考虑让学生自主思考和探索的环节,来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青岛版五年制)三年级科学上册教案
制作计时工具
一、教学目标
1.能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制作带有创造性的科技作品,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及动手能力;能倾听和尊重其他同学的不同观点与评议。
2.愿意合作与交流;关注日常生活中的科技新产品;乐于用学到的科学知识服务于生活;尊重他人的劳动成果;意识到生活是发明创造的源泉。
3.会制作一种简单的计时工具。
二、教学重点
学会制作简单的计时工具。
三、教学准备
剪刀、胶带、做沙漏、水钟等所用的材料
四、教学过程
1.导入
同学们,古人很早就知道利用太阳计时,并且发明了多种计时工具,同学们想不想也来做个计时工具呢?
学生汇报想法,导入新课。
2.设计制作方案
小组讨论,设计制作方案,互相启发,开拓思路。
教师展示几种典型个例,主要侧重创新性进行评价。
学生设计各自的方案,理清制作思路。
交流方案,互相提出建议。
对自己的方案进行调整。
3.开展制作活动
教师提出制作要求,如安全使用剪刀,互助合作,进行制作提示等。
以小组为单位或独立进行制作,教师进行恰当的指导、点拨。
做一个游戏,或写10个漂亮的字,或读一篇四句诗等,用自己的作品进行计时,掌握自己的计时工具计时的规律。
对作品进行改进,如调整计时时间,使作品更美观等。
4.展示与交流
将自己的作品摆到展示台上,互相欣赏、评价。
挑选出部分作品进行重点评价,可从创意、美观、实用三方面选择典型作品。
对作品提出修改建议,提出改进方法。
5.拓展延伸
建议用自己制作的计时工具记录写家庭作业的时间,鼓励学生发现新问题,并对自己的作品进一步改进或创造发明更好的计时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