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安全管理制度清单
食品安全生产管理制度清单
食品安全生产管理制度清单一、总则1.1 为了加强食品安全生产管理,保障食品安全,保护消费者健康,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1.2 本制度适用于公司下属的所有食品生产企业和食品加工车间。
1.3 公司下属的食品生产企业和食品加工车间应严格执行本制度,确保食品安全。
二、食品安全责任制度2.1 食品生产企业应设立食品安全管理机构,明确食品安全管理职责,落实食品安全管理制度。
2.2 食品生产企业的主要负责人对本企业的食品安全工作全面负责。
2.3 食品生产企业的从业人员应具备食品安全知识和技能,遵守食品安全操作规程。
三、原料采购管理制度3.1 食品生产企业应建立原料采购记录制度,如实记录原料的名称、规格、数量、来源、生产日期等信息。
3.2 食品生产企业应建立原料供应商评估和审核制度,确保原料供应商符合食品安全要求。
3.3 食品生产企业应建立原料进货检验制度,对原料进行质量检验,不符合质量要求的原料不得使用。
四、生产过程控制管理制度4.1 食品生产企业应制定生产工艺流程和操作规程,确保生产过程符合食品安全要求。
4.2 食品生产企业应建立生产过程记录制度,如实记录生产过程中的关键环节,以便追溯和检查。
4.3 食品生产企业应建立生产设备清洗和消毒制度,确保生产设备符合食品安全要求。
五、质量检验管理制度5.1 食品生产企业应设立质量检验机构,对原料、半成品和成品进行检验。
5.2 食品生产企业应制定质量检验操作规程,确保检验准确、可靠。
5.3 食品生产企业应建立质量检验记录制度,如实记录检验结果,以便追溯和检查。
六、食品安全自查制度6.1 食品生产企业应定期进行食品安全自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6.2 食品生产企业应建立食品安全自查记录制度,如实记录自查情况,以便追溯和检查。
七、食品储存管理制度7.1 食品生产企业应建立食品储存管理制度,确保食品储存符合食品安全要求。
7.2 食品生产企业应建立食品储存记录制度,如实记录食品的名称、规格、数量、生产日期等信息。
食品安全管理制度清单及目录
食品安全管理制度清单及目录第一章:总则1.食品安全管理制度的目的与意义2.食品安全管理制度的适用范围与对象3.食品安全管理制度的基本原则4.食品安全管理制度的责任与权力第二章:食品生产管理制度1.食品生产许可证管理制度2.原料采购与供应商管理制度3.食品生产工艺流程管理制度4.生产设备与环境卫生管理制度6.产品留样与追溯制度7.食品质量与安全检验管理制度8.食品留样与投诉处理管理制度第三章:食品销售与配送管理制度1.食品销售许可证管理制度2.食品销售场所与设备的管理制度4.食品销售配送渠道及人员管理制度5.食品销售与配送风险预防管理制度6.食品销售与配送的记录与追溯管理制度第四章:食品安全事件管理制度1.食品安全事件的定义与分类2.食品安全事件的报告与处置流程3.食品安全事件的调查与核实程序4.食品安全事件的应急预案与救援措施5.食品安全事件的责任追究与处理办法第五章:食品安全培训与教育管理制度1.食品安全培训与教育的目标与要求2.食品安全培训与教育的内容与方式3.食品安全培训与教育的计划与组织4.食品安全培训与教育的评估与监督第六章:食品安全监督与检查管理制度1.食品安全监督与检查的目的与原则2.食品安全监督与检查的权限与程序3.食品安全监督与检查的记录与报告4.食品安全监督与检查的纪律与惩处第七章:食品安全追溯管理制度1.食品安全追溯的概念与意义2.食品安全追溯的法律与标准要求3.食品安全追溯系统的建设与应用4.食品安全追溯的数据管理与共享第八章:食品安全危机管理制度1.食品安全危机的识别与评估2.食品安全危机的应急预案与组织3.食品安全危机的信息发布与沟通4.食品安全危机的恢复与整改第九章:食品安全档案管理制度1.食品安全档案的建立与管理2.食品安全档案的保存与归档3.食品安全档案的查询与应用以上是一个食品安全管理制度的清单及目录,用于指导食品企业建立科学、规范的食品安全管理制度,保障食品质量与安全,切实保护消费者的身体健康和利益。
食品安全管理制度清单
食品安全管理制度清单1 采购管理制度(含进货查验制度)1.目的:为保证采购所需物料质量,确保生产产品质量安全,特制定本制度。
2.适用范围:所有物资、物品采购、入库管理工作。
3. 定义:采购物料包括包材、原辅料、促销品、设备、五金零配件、办公用品、劳保用品等4.内容:4.1采购管理4.1.1采购负责人在采购工作中要对采购物料负全面责任;4.1.2提高采购效率,坚持就地就近原则,做到同类物品比质量,比价格;4.1.3严格所需的质量、数量、规格、型号采购,采购人员要自觉做到以下几点:4.1.3.1未计划采购的不采购;4.1.3.2未提供资质、检验报告的不采购;4.1.3.3规格、型号、标签标示不清或不符合要求的不采购;4.3.3.4超过满足生产需要超贮存的不采购;4.3.3.5超出市场一般价格的不采购;4.3.3.6不合格或国家(标准)规定不得使用(如非食品原料和添加剂)的不采购;4.1.4建立并认真填写《采购记录》。
4.2验收管理4.2.1索证验收4.2.1.1证件包括:《营业证照》、《食品生产许可证》、物料生产批准文号、《包装装潢印刷许可证》、国家职能部门的权威质量检测报告、行业质量体系认证证书(如《ISO9000 认证》)等;4.2.1.2建立采购索证档案,对所有采购进厂的材料都要建档(包括生产厂家、采购数量、采购时间、材料生产日期、保质期限、卫生质量证明等),并逐项登记,妥善保管,以备查用追溯;4.2.1.3利用网络查验提供证件的真实性;4.2.1.4每次采购原辅料对供应商证件进行一次验证索证更换;4.2.1.5证照年检过期或质量检测报告过期的要求供应商及时提供更换。
4.2.2感官验收4.2.2.1发现计划采购物品存在发霉、变质、色泽差、计量不符、磨损、破洞、损坏、过期、标签标示不清等情况按采购不合格品处理,坚决不得入库、使用。
4.2.3入库验收4.2.3.1物资、物品到作坊后,及时检查,如发现未有生产许可证,未有产品合格证明等必备书面证明的拒绝入库;4.2.3.2如发生数量短少、型号不符的,须由经办人予以补足或调换后方可验收入库;4.2.3.3物资、物品经采购验收入库的,及时做好《库房保管记录》。
食品安全管理制度清单
食品安全管理制度清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确保食品安全,保障人民身体健康,规范食品生产流通,制定本食品安全管理制度。
第二条本食品安全管理制度适用于食品生产、加工、储存、运输、销售等所有环节,包括生产者、经销商、零售商等。
第三条食品生产企业应当严格遵守本制度,加强自身管理,保障食品安全。
第四条各级政府部门应当加强对食品安全监管,定期检查食品生产经营单位的合规情况。
第五条食品生产企业应当建立健全食品安全责任制,确保全员参与、全员负责。
第六条锻炼信心大众提高食品安全意识,增强食品安全管理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第七条本制度每年进行一次修订并向相关部门报送备案。
第二章食品原料采购管理第八条食品生产企业应当建立健全原料采购管理制度,确保食品原料的质量。
第九条食品生产企业应当与符合国家标准的正规供应商建立长期合作关系,严格按照采购合同要求采购原料。
第十条食品生产企业应当对进货原料进行严格检验,合格后方可入库使用。
第十一条食品生产企业应当对原料库存进行定期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并保留相关记录。
第十二条食品生产企业应当建立食品原料供应商档案,包括企业基本情况、产品质量证明、生产许可证等。
第十三条食品生产企业应当定期对原料供应商进行评估,根据评估结果选择是否继续合作。
第三章生产车间卫生管理第十四条食品生产企业应当保持生产车间的清洁与卫生,定期进行清洁消毒。
第十五条食品生产企业应当对生产车间进行定期检测,确保生产环境符合卫生标准。
第十六条食品生产企业应当制定员工卫生管理制度,保障员工清洁卫生。
第十七条食品生产企业应当对员工进行食品卫生知识的培训,增强员工对食品安全的重视。
第四章生产工艺控制第十八条食品生产企业应当科学制定生产工艺流程,确保产品质量。
第十九条食品生产企业应当对关键工艺环节进行严格控制,确保产品稳定性。
第二十条食品生产企业应当建立不合格品处置制度,对生产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处理。
第二十一条食品生产企业应当定期进行产品检测,确保产品符合国家相关食品安全标准。
食品安全管理制度清单及目录
食品安全管理制度清单及目录(总18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食品安全管理制度清单及目录1、食品从业人员健康管理制度 (2)2、食品从业人员培训管理制度 (3)3、食品安全管理员制度 (4)4、食品安全自检自查与报告制度 (5)5、食品经营过程与控制制度 (6)6、场所及设施设备清洗消毒和维修保养制度 (8)7、食品进货查验和查验记录制度 (9)8、食品贮存管理制度 (12)9、废弃物处置制度 (13)10、食品安全突发事件应急处置预案 (17)食品从业人员健康管理制度一、建立并执行从业人员健康管理制度。
患有痢疾、伤寒、病毒性肝炎等消化道传染病的人员,以及患有活动性肺结核、化脓性或者渗出性皮肤病等有碍食品安全的疾病的人员,不得从事接触直接入口食品的工作。
二、食品从业人员每年必须进行健康检查,新参加工作和临时参加工作的食堂从业人员必须先进行健康检查,取得健康证明后方可参加工作上岗位操作。
三、从业人员体检合格证明应随身携带,以备检查。
从业人员健康检查合格证不得涂改,过期、笔迹不清无效。
四、从业人员出现咳嗽、腹泻、发热等有碍于食品卫生的病症时,应立即脱离工作岗位,待查明病因、排除病症或治愈后,方可重新上岗。
五、从业人员必须具有良好的卫生习惯,并且做到:⑴工作前、处理食品原料后、便后用肥皂及流动清水洗手;接触直接入口食品之前应洗手消毒;⑵穿戴清洁的工作衣、帽,并把头发置于帽内;⑶不得留长指甲、涂指甲油、戴戒指加工食品;⑷不得在食品加工和销售场所内吸烟。
食品从业人员培训管理制度一、食品从业员必须接受食品安全法律法规和食品卫生知识培训并经考核合格后,方可从事食品生产经营工作。
二、认真制定培训计划,在有关主管行政部门的指导下定期组织管理人员、从业人员参加食品安全、卫生知识、职业道德和法律、法规的培训以及卫生操作技能培训。
三、定期组织本单位食品从业人员学习《食品安全法》、《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食品经营许可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及时掌握和了解国家及地方的各项食品安全法律,法规,做知法守法的模范。
食品安全管理制度清单及目录
一、食品安全管理制度清单二、食品安全管理制度目录(一)公司组织机构设置管理制度SMP-RY-001(00)1. 目的:设置公司机构,并明确其职责。
2. 适用范围:公司组织机构设置及组织结构图编制。
3. 责任者:公司所有人员。
4. 正文:4.1湖北康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设总经理一名,在董事长领导下全面负责公司的生产、质量、经营等日常工作。
4.2 公司共设生产部、质量管理部(简称质管部)、物资部、行政部、财务部、销售部;生产部下设生产车间,质管部下设中心化验室。
生产部负责生产、设备管理工作;生产部经理为公司生产负责人。
质管部负责质量管理、产品放行、食品注册及GMP认证等工作;质量部经理为公司质量负责人。
行政部负责公司人力资源、安全、后勤管理等工作,物料部负责物料采购及仓库储运工作,销售部负责公司产品的销售工作,财务部负责本公司的财务管理工作,生产负责车间落实具体的生产任务,化验室负责物料、产品检验工作。
各人员及部门职责详见《岗位职责》。
4.3 管理原则4.3.1 总经理确定公司的工作目标、方针、政策,下达公司工作计划;各管理层按照责权范围层层落实、层层管理、层层考核。
4.3.2 由上至下:可能越级检查,原则上不准越级指挥与越级报告(紧急情况或现场办公会除外);每层负责人负责考核相邻下层负责人,同时对本层以下(含本层)整体工作业绩负责。
4.3.3 由下至上:每层负责人对相邻上层负责人负责;在绝对服从的前提下有意见和建议必须书面上报。
4.3.4 同一层次:同一层次负责人应先相互协调,有分歧时由同一部门直接负责人裁决;不同部门的由各自直接负责人协商,若仍然有分歧,最后由总经理或其授权人裁决。
(二)生产和质量工作人员资格能力的规定SMP-RY-002(00)1. 目的:对生产、质量管理等关键岗位人员的资格与能力作出规定,确保关键岗位人员的资格与工作能力符合要求。
2. 适用范围:公司关键岗位人员的招聘、任命与定岗。
食品安全管理制度清单
食品安全管理制度清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食品安全管理,保障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根据《食品安全法》及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所有从事食品相关活动的企业、单位及个人。
第三条食品安全管理制度是企业、单位及个人在食品生产、加工、流通、销售等环节中建立并实施的一系列规章管理制度。
第四条食品安全管理制度的内容应当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并根据企业、单位及个人实际情况及规模量身定制。
第五条食品安全管理制度的内容包括但不限于食品原料采购、生产加工、储存运输、销售服务等环节的要求和控制措施。
第二章食品原料采购管理第六条企业、单位及个人在采购食品原料时,应当严格按照国家食品安全法规进行选择和采购,确保原料来源合法、质量安全。
第七条企业、单位及个人应当与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供应商建立稳定的原料供应合作关系,确保供应商的生产环境和质量标准符合相关要求。
第八条对于进口食品原料,企业、单位及个人应当按照国家相关法规进行验收,并做好相关记录。
第九条企业、单位及个人应当建立完善的食品原料质量检测制度,确保原料符合国家相关食品安全标准。
第三章食品生产加工管理第十条企业、单位及个人应当在食品生产加工过程中,严格按照生产工艺流程,确保各项操作符合食品安全标准。
第十一条企业、单位及个人应当建立完善的卫生管理制度,对生产设备、场所进行定期清洁和消毒,确保生产环境卫生。
第十二条企业、单位及个人应当建立生产过程中质量控制点,对关键环节进行监测和控制,确保生产质量稳定可控。
第十三条企业、单位及个人应当加强对食品添加剂和食品辅料的控制,确保使用安全、合理。
第四章食品储存运输管理第十四条企业、单位及个人应当建立合理的食品储存管理制度,确保食品存放环境干净整洁,温度适宜,湿度适中。
第十五条企业、单位及个人应当建立合理的食品运输管理制度,确保食品在运输过程中不受到破损、污染等不良影响。
第十六条企业、单位及个人应当对食品储存和运输过程中的温度、湿度等环境因素进行监测和控制,确保食品质量和安全。
食品安全管理制度清单及文件
食品安全管理制度清单及文件一、食品安全管理制度清单1. 从业人员健康管理制度2. 食品安全自查制度3. 从业人员培训制度4. 食品进货查验记录制度5. 食品贮存管理制度6. 不合格食品处置制度7. 食品安全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方案8. 散装食品的食品安全管理内容二、食品安全管理制度文件1. 从业人员健康管理制度文件名称:《从业人员健康管理制度》文件编号:FoodSafety-HR-01制定日期:2020年1月1日修订日期:2021年2月1日文件内容:第一条从业人员的基本要求(1)从业人员应具备良好的身体健康状况,无传染性疾病和消化道疾病。
(2)从业人员应具备食品安全知识和技能,了解并遵守食品安全法律法规。
(3)从业人员应定期进行健康检查,取得健康证明。
第二条健康检查(1)从业人员应每年进行一次健康检查,必要时进行临时检查。
(2)从业人员健康检查应由用人单位组织,或由从业人员自行到具备资质的医疗机构进行检查。
(3)从业人员健康证明由具备资质的医疗机构出具,有效期为一年。
(4)从业人员健康证明应随身携带,以备查验。
第三条培训与管理(1)用人单位应定期组织从业人员进行食品安全培训,提高从业人员的食品安全意识和技能。
(2)从业人员应积极参加食品安全培训,认真学习食品安全知识。
(3)用人单位应对从业人员进行食品安全考核,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
(4)用人单位应建立从业人员健康档案,记录从业人员的健康状况、培训情况等信息。
2. 食品安全自查制度文件名称:《食品安全自查制度》文件编号:FoodSafety-Sup-02制定日期:2020年1月1日修订日期:2021年2月1日文件内容:第一条自查的目的(1)确保食品安全法律法规的贯彻执行。
(2)提高食品安全管理水平,预防食品安全事故的发生。
(3)及时发现食品安全风险,采取措施加以控制和消除。
第二条自查的内容(1)从业人员健康状况和食品安全知识掌握情况。
(2)食品采购、贮存、加工、销售等环节的食品安全管理情况。
食品安全管理制度清单内容(通用范文20篇)
食品安全管理制度清单内容(通用范文20篇)食品安全管理制度清单内容篇1一、食品原料采购与索证制度1、采购人员要认真学习有关法律规定,熟悉并掌握食品原料采购索证要求。
2、采购食品(包括食品成品、原料及食品添加剂、食品容器和包装材料、食品用工具和设备),要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向供方索取生产经营资质(许可证)和产品的检验合格证明,同时按照相关食品安全标准进行核查。
3、所索取的检验合格证明由单位食品安全管理人员妥善保存,以备查验。
4、腐败变质、掺杂掺假、发霉生虫、有害有毒、质量不新鲜的食品及原料以及无产地、无厂名、无生产日期和保质期或标志不清、超过保质期限的食品不得采购。
5、无《餐饮服务许可证》或《食品生产许可证》、《食品流通许可证》的食品生产经营者供应的食品不得采购。
6、采购乳制品、肉制品、水产制品、食用油、调味品、酒类饮料、冷食制品、食品添加剂以及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规定应当索证的其他食品等,均应严格索证索票。
生肉、禽类应索取兽医部门的检疫合格证,进口食品及其原料应索取口岸监督部门出具的建议合格证书。
7、验收员在验收食品时,要检查验收所购食品有无检验合格证明,并做好记录。
二、食品库房管理制度1、食品及其原料不能和非食品及有害物质共同存放。
2、各类食品及其原料在分类、分开摆放整齐。
3、各类食品及其原料要做到离地10厘米,离墙15厘米存放于货柜或货架上。
4、散装食品应盛装于容器内,加盖密封并张贴标识。
5、库房内应经常通风、防潮、防腐,保持室内干燥整洁。
6、库房门、窗防鼠设施经常检查,保证功能完好。
7、设专人负责库房管理,并建立健全采购、验收、发放登记管理制度。
8、库房内食品及其原料应经常进行检查,及时发现和清理过期、变质食品及其原料。
三、从业人员食品安全知识培训制度1、食品生产、经营、餐饮人员必须在接受食品安全法律法规和食品安全知识培训并经考核合格后,方可从事餐饮服务工作。
2、认真制定培训计划,在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的指导下定期组织管理人员、从业人员进行食品安全知识、职业道德和法制教育的培训以及食品加工操作技能培训。
食品安全管理制度清单8项
食品安全管理制度清单共包括八项制度,分别是:从业人员健康管理制度、食品安全自查制度、从业人员培训制度、食品进货查验记录制度、食品贮存管理制度、不合格食品处置制度、食品安全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方案和散装食品的食品安全管理制度。
以下是对这八项制度的详细介绍:一、从业人员健康管理制度1. 从业人员在患有传染病、皮肤病、寄生虫病等影响食品安全的疾病时,不得从事食品生产经营工作。
2. 从业人员应定期进行健康检查,取得健康证明后方可上岗。
3. 从业人员应遵守个人卫生规定,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4. 从业人员在生产经营食品过程中,应穿戴清洁的工作服、帽子、口罩等,防止交叉污染。
二、食品安全自查制度1. 企业应定期对食品生产经营过程进行自查,确保食品安全管理制度的有效执行。
2. 企业应定期对设施设备进行维护、清洗、消毒,保证其正常运行。
3. 企业应定期对从业人员进行食品安全培训,提高其食品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
4. 企业应定期对食品安全风险进行评估,制定相应的预防措施。
三、从业人员培训制度1. 企业应对从业人员进行食品安全知识培训,确保其具备必要的食品安全知识和操作技能。
2. 企业应对从业人员进行岗位培训,明确其职责和操作规程。
3. 企业应定期对从业人员进行培训,更新其食品安全知识。
4. 企业应对从业人员进行考核,确保其具备相应的食品安全能力。
四、食品进货查验记录制度1. 企业应建立食品进货查验记录,记录食品的名称、规格、数量、生产日期、保质期、供货商等信息。
2. 企业应查验供货商的主体资格证明,确保食品的来源合法。
3. 企业应与供货商签订供货合同,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
4. 企业应索取食品的相关证明材料,建立供货商档案备查。
五、食品贮存管理制度1. 企业应设立食品贮存仓库,保证其环境卫生、通风良好。
2. 企业应按照食品的储存要求进行存放,确保食品离墙离地、分类、分架摆放整齐。
3. 企业应定期对贮存食品进行检查,发现变质、有臭味、污染不洁或超过保存期的食品,应立即进行清理。
食品安全制度清单(7篇通用)
食品安全制度清单(7篇通用)食品安全制度清单篇11、食品仓库实行专间专用,不得存放有毒有害物品(如杀鼠杀虫剂),不得存放药品、杂品及个人生活用品等物品。
2、食品仓库应用无毒、坚固、易清扫材料建成。
3、食品仓库应有防鼠、防虫、防蝇、防潮、防霉变的设施,并能正常使用;必须设置机械通风设施,并应经常开窗通风,定期清扫,保持干燥和整洁,清库时应做好清洁消毒工作。
4、冷库(包括冰箱)应注意保持清洁、及时除霜;冰箱、冰柜和冷藏设备必须正常运转并标明生、熟用途,冷藏库、冰箱(柜)应设外显式温度(指示)计并正常显示。
5、低温冷库(冷冻库)温度必须低于-18℃,高温冷库(冷藏库)温度必须保持在0~10℃;冷藏设备、设施不能有滴水,结霜厚度不能超过1cm。
6、冷库内不可存放腐败变质食品和有异味食品。
食品之间应有一定空隙,直接入口食品与食品原料应分库冷藏。
7、食品要分类、分架、隔墙离地上架存放,各类食品有明显标识,有异味或易吸潮的食品应密封保存或分库存放,易腐食品要及时冷藏、冷冻保存,植物性食品、动物性食品和水产品冷藏冷冻时应分类摆放。
8、建立食品进出库专人验收登记制度,详细记录入库食品的名称、数量、产地、进货日期、生产日期、保质期、包装情况、索证情况等,并按入库时间的39;先后分类存放。
9、食品储存要做到先进先出,尽量缩短储藏时间,定期清仓检查,防止食品过期、变质、霉变、生虫。
及时清除不符合卫生要求的食品。
10、食品库房管理员必须熟悉食品库房卫生管理制度和各类食品储藏的基本要求。
发现腐败变质、超过保质期和《食品卫生法》禁止生产经营的食品时应及时处理。
食品安全制度清单篇21、选择经过安全处理的食品,水果、蔬菜一定要清洗干净。
2、彻底加热食品,食品所有部位的温度都必须达到70度以上。
3、做熟的食品放置时间不宜过长,最好在食品出锅后尽快吃掉。
4、妥善贮存熟食品,应在60度以上或10以下的条件下贮存熟食品。
5、贮存的熟食品在食用前必须再次彻底加热,加热时应使食品所有部位的温度都达到70度以上。
食品安全管理制度清单
食品安全管理制度清单及制度内容一.进货查验记录管理制度二.生产过程控制管理制度三.出厂检验记录管理制度四.食品安全自查管理制度五.从业人员健康管理制度六.不安全食品召回管理制度七.其他制度一.进货查验记录管理制度为规范食品采购索证索票、进货查验和采购记录行为,保障公众餐饮安全,根据《食品安全法》、《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及规章,制定本管理制度.一、指定经培训合格的专(兼)职人员负责食品、食品添加剂及食品相关产品采购索证索票、进货查验和采购记录。
专(兼)职人员应当掌握餐饮服务食品安全法律知识、餐饮服务食品安全基本知识以及食品感官鉴别常识。
二、采购食品、食品添加剂及食品相关产品,应当到证照齐全的食品生产经营单位或批发市场采购,并应当索取、留存有供货方盖章(或签字)的购物凭证。
购物凭证应当包括供货方名称、产品名称、产品数量、送货或购买日期等内容。
长期定点采购的,与供应商签订包括保证食品安全内容的采购供应合同。
三、从生产加工单位或生产基地直接采购时,应当查验、索取并留存加盖有供货方公章的许可证、营业执照和产品合格证明文件复印件;留存盖有供货方公章(或签字)的每笔购物凭证或每笔送货单。
四、从流通经营单位(商场、超市、批发零售市场等)批量或长期采购时,应当查验并留存加盖有公章的营业执照和食品流通许可证等复印件;留存盖有供货方公章(或签字)的每笔购物凭证或每笔送货单。
五、从流通经营单位(商场、超市、批发零售市场等)少量或临时采购时,应当确认其是否有营业执照和食品流通许可证,留存盖有供货方公章(或签字)的每笔购物凭证或每笔送货单。
六、从农贸市场采购的,应当索取并留存市场管理部门或经营户出具的加盖公章(或签字)的购物凭证;从个体工商户采购的,应当查验并留存供应者盖章(或签字)的许可证、营业执照或复印件、购物凭证和每笔供应清单。
七、从食品流通经营单位(商场、超市、批发零售市场等)和农贸市场采购畜禽肉类的,应当查验动物产品检疫合格证明原件;从屠宰企业直接采购的,应当索取并留存供货方盖章(或签字)的许可证、营业执照复印件和动物产品检疫合格证明原件。
保障食品安全管理制度清单
保障食品安全管理制度清单一、从业人员健康管理制度1. 从业人员必须持有有效健康证明,每年进行一次健康检查。
2. 从业人员在患有传染病、皮肤病、消化系统疾病等症状时,不得从事食品加工、制作、销售等工作。
3. 从业人员需穿戴整洁的工作服、帽子、手套等防护用品,保持个人卫生。
4. 定期对从业人员进行食品安全知识培训,提高食品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
二、食品安全自查制度1. 定期对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剂、食品相关产品进行自查,确保符合食品安全标准。
2. 定期对食品加工设备、容器、工具等进行清洗、消毒、灭菌,防止交叉污染。
3. 定期对食品储存、运输、销售等环节进行自查,确保食品在适宜的温度、湿度、环境卫生等条件下进行。
4. 定期对食品加工场所、设备、容器、工具等进行卫生大扫除,保持清洁卫生。
三、从业人员培训制度1. 定期组织从业人员进行食品安全知识培训,提高食品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
2. 新入职从业人员必须进行食品安全知识培训,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
3. 鼓励从业人员参加食品安全相关培训、考试,取得相关资格证书。
4. 定期对从业人员进行食品安全知识考核,不合格者需重新培训、考核。
四、食品进货查验记录制度1. 采购食品时,必须查验供货商的主体资格证明,确保食品来源合法。
2. 与供货商签订供货合同,明确双方的权利、义务,特别是食品质量出现问题时双方的责任和义务。
3. 采购食品时,向供货商索取食品的相关等证明材料,建立供货商档案备查。
4. 对购进食品的名称、规格、数量、生产批号、保质期、供货者名称及联系方式、进货日期等内容进行登记,建立台帐。
五、食品贮存管理制度1. 设立食品存储仓库(区域),确保通风良好、符合食品存储要求。
2. 食品要离墙离地存放,按入库先后次序、生产日期、分类、分架摆放整齐。
3. 严禁存放变质、有臭味、污染不洁或超过保存期的食品。
4. 定期对食品进行清理,发现食品有腐败、变质、超过保质期等情况,立即进行清理。
食品安全管理制度清单
LOGO精品实用制度规范,仅供参考,需要可下载使用!单位名称食品安全管理制度清单在此输入你的单位名称食品安全管理制度清单一、从业人员健康管理制度二、从业人员培训管理制度三、从业人员个人卫生管理制度四、从业人员工作服管理制度五、食品采购索证索票管理制度六、食品贮存管理制度七、粗加工切配餐饮安全管理制度八、烹调加工餐饮安全管理制度九、面点加工餐饮安全管理制度十、凉菜加工餐饮安全管理制度十一、裱花加工餐饮安全管理制度十二、现榨饮料管理制度十三、食品留样管理制度十四、餐饮具清洗消毒保洁管理制度十五、食品用设备设施管理制度十六、餐(前)厅食品安全管理制度十七、食品安全检查管理制度十八、食品添加剂管理制度十九、食品添加剂和调味料公示管理制度二十、餐厨废弃物管理制度二十一、预防食品安全事故制度二十二、食品安全事故应急处置方案一、从业人员健康管理制度为规范餐饮服务从业人员健康管理,保障公众餐饮安全,根据《食品安全法》、《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和《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及规章,制定本管理制度。
(一)凡在本单位从事直接为顾客服务的所有餐饮工作人员(包括厨师、服务员、洗碗工、采购员、库管员、管理员、餐厅领班等)均应遵守本管理制度。
(二)凡从事接触直接入口食品的工作人员,必须经健康检查,取得健康证明后方可上岗工作。
餐饮从业人员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健康检查,必要时接受应急性检查。
(三)凡患有痢疾、伤寒、病毒性肝炎等消化道传染病,活动性肺结核,化脓性或者渗出性皮肤病等有碍食品安全的疾病的人员,不得从事接触直接入口食品的工作。
(四)从业人员有发热、腹泻、皮肤伤口或感染、咽部炎症等有碍食品安全病症的,应立即脱离工作岗位,待查明原因并将有碍食品安全的病症治愈后,方可重新上岗。
(五)食品安全管理员要及时对在本单位餐饮从业人员进行登记造册,建立从业人员健康档案,组织从业人员每年定期到指定查体机构进行健康检查。
(六)食品安全管理员和部门经理要随时掌握从业人员的健康状况,并对其健康证明进行定期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