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定污染源排放烟气连续监测系统技术要求及检测方法

合集下载

固定污染源烟气排放连续监测系统(CEMS)运行管理技术要求(省协会组织)_20111016

固定污染源烟气排放连续监测系统(CEMS)运行管理技术要求(省协会组织)_20111016
≤20µmol/mol时,绝对误差不超过±6µmol/mol; >20µmol/mol~≤250µmol/mol时,相对误差不超过 ±20%; >250µmol/mol时,相对准确度≤15%。
酸雨污染形成
严重空气污染造成的危害
CEMS系统工作原理 (烟气温度)
在线监测方法: 热电偶法:将一根导线和另一根不同 材料的导线连成一个路,组成热电偶, 当连接两点处于不同的温度环境时, 热电偶产生的热电势大小,便能反映 烟气温度。 性能指标:测量范围0~300℃,示值 偏差不大于±3 ℃。
CEMS系统工作原理 (烟气流速)
在线监测方法(超声波法):
CEMS系统工作原理 (烟气流速)
在线监测方法: ③热传感法:热平衡法流速测量仪是通过把加热 体的热传输给流动的烟气进行工作的。气体借热 空气对流从探头带走热,并导致探头冷却。气流 流经探头的速度越快,探头冷却得越快。供给更 多的电量维持传感器最初的温度,对于加热丝类 型的传感器,气体的质量流量正比于供电量。水 滴将引起热传感系统的测量误差。防止探头腐蚀 和灰尘附着。
气态污染物监测子系统主要对烟气排放中NOx 、 SO2、CO、CO2等气态方式存在的污染物进行 监测。
烟气排放参数监测子系统主要对排放烟气的温度、压力、 湿度、含氧量等参数进行监测,用以将污染物的浓度转 换成标准干烟气状态和规定过剩空气系数下的浓度,符 合环保计量的要求以及污染物排放量的计算。 数据处理子系统主要是完成测量数据的采集、存储、统 计功能,并根据环保部门要求的格式将数据传输到环保 局相关部门。
浊度法颗粒物测量
CEMS系统工作原理 (颗粒物)
颗粒物在线监测方法
2.光散射法 经过调制的激光或红外平行光束射向烟气时,烟气 中的颗粒物对光向所有方向散射,经颗粒物散射的 光强在一定范围内与颗粒物浓度成比例,通过测定 散射光强来定量颗粒物浓度。 分类:根据接收器与光源所呈角度的大小可分为前 散射(±60°)、边散射( ±60~120 ° )和 后散射( ±120~180 ° )。

固定污染源烟气排放连续监测技术规范

固定污染源烟气排放连续监测技术规范

固定污染源烟气排放连续监测技术规范6.2.5固定污染源烟气排放连续监测技术规范(试行) HJ/T 75—2007代替HJ/T 75-2001 2007-07-12 发布 2007-08-01 实施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发布目次前言...................................................................... .I 1 适用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术语和定义 (1)4 固定污染源烟气CEMS 的组成..................................................3 5 固定污染源烟气CEMS 技术性能要求......................................... 6 固定污染源烟气CEMS 安装位置要求 7 固定污染源烟气CEMS 技术验收................................................6 8 固定污染源烟气CEMS 日常运行管理要求...................................... 10 9 固定污染源烟气CEMS 日常运行质量保证.. (10)10 固定污染源烟气CEMS 数据审核和处理........................................13 11 数据记录与报表...........................................................14 附录A(规范性附录) .........................................................15 附录B(资料性附录) ..........................................................26 附录C(资料性附录) .......................................................... 28 附录D (规范性附录) ................................................................ .........33 前言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执行国家、地方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实施大气固定污染源排放污染物总量控制,提高固定污染源烟气排放连续监测水平,特制定本标准。

固定污染源烟气(SO2、NOX、颗粒物)排放连续监测系统技术要求及检测方法

固定污染源烟气(SO2、NOX、颗粒物)排放连续监测系统技术要求及检测方法
准原理和校准计算需符合等效浓度的计算方法。

六大.一廿
弟一下
技术要求
• 2. 1功能要求
• 2. 1. 5 数据采集和传输设备要求
• ( 1 ) 应显示和记录超出其零点以下和量程以上至少10%的数据值。当测噩结果超过零点以下和量程以上 10%时,数 据 记 录 存 储 其 最 小 或 最 大 值 。
• 校准:颗粒物 CEMS 线性相关校准曲线应符合下列条件:

a)相关系数:0.85 C当测噩范围上限小千或等千 50mg/m3 时,相关系数 0.75 ) ;

b)置信区间:95% 的置信水平区间应落在由距校准曲线适合的颗粒物排放浓度限值10%的两条直线组成的区间内。
准确度:
当参比方法测量烟气中颗粒物排放浓度的平均值:
• 值:S30% ; 4) < 20µmol /mol 时 ,CEMS 与 参 比 方 法 测 量结 果 平均 值绝 对误 差的 绝对
s值6µm:ol/mol

• 笫三节设备指标
• 3.2污染物排放现场检测
• 3.2.1 颗粒物 CEMS
• 颗粒物: 24h 零点漂移和噩程漂移:不超过土2% 满噩程。
• (2)样品采集装置的材质应选用耐高温、防腐蚀和不吸附、不与气态污染物发生反应的材朴,应不影 响 待测污染物的 正常测量。
(3)气态污染物样品采集装置应具备颗粒物过滤功能。其采样设备的前端或后端应具备便于更换或清 洗的颗粒物过滤器,过滤器滤抖的材质应不吸附和不与气态污染物发生反应,过滤器应至少能过滤
( 8) CEMS 机柜内应具备良好的散热装置,确保机柜内的温度符合仪器正常工作温度;应配备照明设备,便于日常 维 护和检查。技术要求
• 2. 1功能要求

2023年最新固定污染源二氧化碳排放连续监测技术规范标准

2023年最新固定污染源二氧化碳排放连续监测技术规范标准

固定污染源二氧化碳排放连续监测技术规范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固定污染源二氧化碳排放连续监测系统的组成和功能、监测站房、安装、技术性能指标调试检测、技术验收、日常运行维护、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以及数据审核和处理等有关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固定污染源二氧化碳连续监测系统的建设、运行和管理。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标准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标准;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标准。

HJ75固定污染源烟气(SO2、NO x、颗粒物)排放连续监测技术规范HJ212污染物在线监控(监测)系统数据传输标准HJ870固定污染源废气二氧化碳的测定非分散红外吸收法HJ1240固定污染源废气气态污染物(SO2、NO、NO2、CO、CO2)的测定便携式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法T/CAEPI11固定污染源自动监控(监测)系统现场端建设技术规范T/CAEPI46固定污染源废气排放口监测点位设置技术规范T/CAEPI47固定污染源二氧化碳排放连续监测系统技术要求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二氧化碳排放连续监测系统carbon dioxide continuous emission monitoring system,-CEMSCO2连续监测固定污染源二氧化碳排放浓度和排放量所需要的全部设备,简称CO2-CEMS。

3.2连续监测系统continuous monitoring system,CMS连续监测固定污染源烟气参数所需要的全部设备,简称CMS。

3.3有效数据valid dataCO2-CEMS正常采样监测时段获得的经审核符合质量要求的数据。

3.4有效小时均值valid hourly average整点1h内不少于45min有效数据的算术平均值。

3.5系统响应时间system response time从CO2-CEMS采样探头通入标准气体的时刻起,到分析仪示值达到标准气体标称值90%的时刻止,中间的时间间隔。

CEMS 标准学习

CEMS 标准学习
• 一个是工程施工和运行维护的质量标准。 • 一个是环保认定检测标准。
• 固定污染源烟气排放控制设备的下游。
• 干扰因素:振动、粉尘、光线、电磁辐射、水滴、水 雾和泄漏。
• 安全因素:稳定的电源,防雷措施和接地。
• 防护措施:遮阳挡雨、维护平台和梯(Z字体、旋转 梯和升降梯)。
位置的优选或比选条件:
—第i次零点漂移绝对误差
Zd = Zmax / R
3、跨度漂移计算: (跨度漂移为最大绝对误差/仪器的量程)
△S = Si-S0
—第i次零点漂移绝对误差
Sd = Smax / R
颗粒物/气态污染物(含 氧量)CEMS零点和跨度 漂移检测结果记录表格
• 在颗粒物排放高、中、低三种浓度下检测,每种至少5个 参比数据。
• 在CEMS安装完毕后,验收前进行。 • 调试检测者为:CEMS制造商、供应者、用户和有能力
受委托的部门。 • 一般要求如下:
1、CEMS安装完毕,连续运行168小时后,进入调试检测阶段。 2、调试检测期为72小时,不得进行计划外的检修和调节仪器。 3、由于污染源故障、CEMS故障或其他原因中断,恢复后应重 新开始调试检测期。 4、抽取式CEMS进行零点和跨度校验、线性误差和响应时间检 测时,要求零气、标准气和样气通过的路径(采样探头、干燥器、 调节器等)一致。
• 优选垂直管段和烟道的负压区域。 • 避开烟道的弯头和变径等截面或流速急剧变
化的位置。 • 每台固定污染源排放设备要安装一套CEMS。 • 有多个排气管时要装在总排气管上,否则每
个排气管上都要安装一套在CEMS取样断面下游开参比采样孔,互不影 响条件下,尽量靠近。
对烟道直管段的要求:
• 对于颗粒物CEMS,取样点上游的直管段不小 于4倍直径,下游不小于2倍直径。

固定污染源烟气(SO2、NOX、颗粒物)排放连续监测系统技术要求及检测方法

固定污染源烟气(SO2、NOX、颗粒物)排放连续监测系统技术要求及检测方法

§ 1.2 系统结构
§ 1 、样品采集和传输装置
§
样品采集和传输装置主要包括采样探头、样品传输管线、流量控制设备和采样泵等;采样装置的材
料和安装应不影响仪器测量。一般采用抽取测量方式的 CEMS 均具备样品采集和传输装置。
§ 2 、预处理设备
§
预处理设备主要包括样响仪器测量。
部分采用抽取测量方式的 CEMS 具备预处理设备。
§ 3、 分析仪器
§
分析仪器用于对采集的污染源烟气样品进行测量分析。
§ 4 、数据采集和传输设备
§
数据采集和传输设备用于采集、处理和存储监测数据,并能按中心计算机指令传输监测
§ 数据和设备工作状态信息。
§ 5 辅助设备 § 采用抽取测量方式的 CEMS,其辅助设备主要包括尾气排放装置、反吹净化及其控制装 § 置、稀释零空气预处理装置以及冷凝液排放装置等;采用直接测量方式的 CEMS,其辅助设 § 备主要包括气幕保护装置和标气流动等效校准装置等。
§ (5) 为防止颗粒物污染气态污染物分析仪,在气体样品进入分析仪之前可设置精细过滤 器;过滤器滤料应使用不吸附和不与气态污染物发生反应的疏水材料,过滤器应至少能过 滤(0.5~2)μm 粒径以上的颗粒物。
§ 2.1功能要求
§ 2.1.3 辅助设备要求
§ (1)CEMS 排气管路应规范敷设,不应随意放置,防止排放尾气污染周围环境。 § (2) 当室外环境温度低于 0℃时,CEMS 尾气排放管应配套加热或伴热装置,确保排放尾气中的水分不冷凝或结冰,
CEMS CEMS
§ 1.1 系统组成
§
CEMS 由颗粒物监测单元和(或)气态污染物 SO 和(或)NO 监
测单元、烟气参数监测单元、数据采集与处理单元组成(如图 1)。系

固定污染源排放烟气连续监测系统技术要求及检测方法

固定污染源排放烟气连续监测系统技术要求及检测方法

固定污染源排放烟气连续监测系统技术要求及检测方法固定污染源排放烟气连续监测系统是指用于监测固定污染源的烟气排放情况的一种技术设备。

它可以对污染源排放的气体成分、浓度、排放速率等进行实时、连续、自动地监测和记录,用于评估和控制污染源的排放情况,以保护环境和人类健康。

技术要求:1.准确性和精度:监测系统应具备高准确性和高精度,能够对污染源排放的气体成分进行准确的监测和测量。

2.稳定性:监测系统应具备良好的稳定性,能够长时间稳定地工作,保持测量的连续性和可靠性。

3.可靠性:监测系统应具备高可靠性,能够在各种环境条件下正常工作,并能自动识别和排除故障。

4.灵敏度:监测系统应具备高灵敏度,能够检测到低浓度的有害气体,以确保监测的全面性和有效性。

5.实时性:监测系统应能够实时地监测和记录烟气排放情况,以便及时采取控制措施。

6.数据传输和处理:监测系统应能够将监测数据实时传输到监测中心,并通过分析和处理数据,生成详细的监测报告。

检测方法:1.抽样和分析:监测系统可以采用抽样的方式,将烟气从固定污染源中引入到分析仪器中进行成分和浓度的测量。

2.光学测量:监测系统可以采用光学仪器,如红外光谱仪或紫外-可见光谱仪,对烟气中的有害物质进行非接触式的测量。

3.质谱测量:监测系统可以采用质谱法,通过质谱仪对烟气中的有害物质进行分析和鉴定。

4.其他技术:监测系统还可以采用其他检测技术,如电化学传感器、气相色谱和拉曼光谱等,对烟气进行成分和浓度的测量。

总之,固定污染源排放烟气连续监测系统的技术要求和检测方法应当具备准确性、稳定性、可靠性、灵敏度和实时性等特点,以确保对烟气排放情况的有效监测和控制。

同时,监测系统应采用合适的抽样和分析方法,结合光学、质谱和其他技术,对烟气中的有害物质进行准确的测量和分析。

烟气在线监测中的测定方法

烟气在线监测中的测定方法

固定污染源烟气CEMS主要技术指标调试检测1 适用范围本方法适用于固定污染源烟气CEMS主要技术指标调试检测。

2 一般事项依照国家环境保护局HJ/T 75-2007“固定污染源烟气排放连续监测技术规范”中有关规定。

3 方法要点固定污染源烟气CEMS在现场安装运行以后,在接受验收前,应进行技术性能指标的调试。

4 标准气体与装置4.1 TH-880IV型烟尘平行采样仪4.2 Horiba PG-2504.3 CO、NO、SO2标准气体5.颗粒物CEMS相关校准技术指标的调试检测5.1 检测期间,通过调节颗粒物控制装置,使颗粒物CEMS在高、中、低不同排放浓度条件下进行测试。

每个排放浓度至少有5个参比数据。

5.2 参比方法与颗粒物CEMS监测同时段进行,颗粒物CEMS 每分钟记录一次仪表显示值,取与参比方法同时段显示值的平均值与参比方法测定的断面浓度平均值组成一个数据对,至少获得15个有效数据对。

但应报告所有的数据,包括舍去的数据对。

5.3 将由参比方法测定的标准状态下颗粒物断面浓度平均值转换为实际烟气状况下颗粒物断面浓度平均值。

5.4 以颗粒物CEMS显示值为很坐标(X),参比方法测定的已转换为实际烟气状况下的颗粒物断面浓度为纵坐标(Y),由最小二乘法建立两变量之间的关系。

5.5 校验颗粒物CEMS将建立的手工采样参比方法测定结果与颗粒物CEMS测定的专一经验式的斜率和截距输入到烟气CEMS的数据采集处理系统,将颗粒物CEMS的测定显示值校验到与手工采样参比方法一致的颗粒物浓度(mg/m3)。

手工采样断面排气流速应≥5m/s,当不能满足要求时:5.5.1 在2.5-5m/s之间时,取实测平均流速计算采样流量进行恒流采样,校验方法仍采用一元线性回归方程;5.5.2 低于2.5m/s时,取2.5m/s流速计算采样流量进行恒流采样。

至少取9个有效数据对计算k系数,即手工方法平均值/CEMS显示值平均值,然后将k系数输入到CEMS的数据采集处理系统,校验后的颗粒物浓度=k·CEMS颗粒物显示值5.5.3 当无法调节颗粒物控制装置或燃烧清洁能源时,也可采用K系数的方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