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信的背后读书笔记
《诚信的背后》读后感

《诚信的背后》读后感刚刚读完一本书,讲的是摩根士丹利圈钱内幕,书名叫做《诚信的背后》。
作者弗兰克·帕特诺伊以自己的亲身经历,记录了华尔街著名投资银行摩根士丹利―华尔街顶级投资银行―是怎样把一个耶鲁法学院的高才生,培养成了一名商场上的“射击手”。
这些“射击手”,坐着飞机头等舱,出入豪华酒店,与世界各国的大公司交易着由世界顶级数学家、物理学家设计出来的金融产品。
无数自以为非常成功的企业家和企业职业经理们,在只理解了华尔街出产的金融产品的一些皮毛后,就将几十亿美金送进了摩根士丹利的口袋。
在华尔街,如果有人说你是个好人,他的言外之意就是你是个笨蛋。
对于大多数金融产品(如期货、外汇、衍生物等)而言,买卖双方的盈亏之和等于零,也就是说一方的利润就是另一方的损失。
本书作者所在的部门平均每人每年为公司赚1500万美元。
书中提到的许多美国著名公司都是这些利润背后的牺牲品。
本书分11个章节展开描述,分别是《一个更好的机会》《纸牌房》《掷骰子游戏》《墨西哥银行的狂欢节》《大灾难》《RAVs女王》《阿根廷,别为我哭泣》《天生冤家》《龙舌兰效应》《MX》《沙扬那拉》。
涉及到了20世纪90年代国际金融市场上几乎所有重大事件:墨西哥比索贬值、拉美金融危机、美国衍生品丑闻、美国奥兰治县破产案、巴林银行倒闭、日本金融改革、亚洲金融风暴等等。
这本书里面还充斥着大量的金融术语,比如掉期、按揭、权益、信托、招股、杠杆结构性票据等,我其实基本也是看不懂的,但书里面对于很多生涩难懂的金融术语做了一些浅显易懂的讲解,所以坚持读完这本书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对自己薄弱金融知识的补充,以后对于财经新闻中关于金融衍生产品的介绍也不那么显得白痴了。
书中开篇就讲到了作者弗兰克·帕特诺伊从第一波士顿跳槽到摩根士丹利的经历,描写的生动有趣。
接下来的章节是关于描写一些衍生产品交易的内幕,所谓衍生产品交易实际是一种类似期货债券或信贷债券的东西,本身这类债券的操作技术性就很高,在一堆一堆繁杂的数学公式中找到某种规律,然后用巨款豪赌某个节点发生的可能性,节点一旦如期发生,那巨款自然就继续生巨款,如果节点预测的情况没有发生,那巨款化为乌有,乃至变成负债。
《诚信的背后》读后感

《诚信的背后》读后感
这是擅长把握流行脉搏的读书人公司的又一出版物,他们第一本书是意外成功的《谁动了我的奶酪》。
而《诚信的背后》则是一本财经小说,这是今年下半年开始的一个新亮点,也许将是XX年的一种流行趋势。
但说是小说又不确切,这本书中用的公司名字甚至人名都是真实的。
作者把矛头直对华尔街、摩根士丹利,指责他们在金融衍生产品中骗取了客户的大额钱财。
据说,书一出版,摩根士丹利就到处收购这本书,可见他们害怕到了什么程度。
在《诚信的背后》中曾经提到这样一个故事:摩根士丹利将一个有问题的公司高价卖给了另外一家公司,挣了XX 万美元的佣金。
后来被买主发现,要求摩根赔钱,而摩根不但不赔,还开始在公司内部销毁证据。
后来,经过多年的法律诉讼,美国法院终于作出了公正的判决,但那已是这本书出版以后很多年的事了。
仅仅这一点,我们就不得不佩服《诚信的背后》的作者超强的预见力和洞察力。
读完《诚信的背后》,相信每个人都会有点儿开窍:原来在全球仰慕的世界商业竞争的中心———华尔街,好人的同意词是笨蛋,也就是说,做好人和会赚钱永远都是两码事。
但是,为什么一提到国外的超级大公司,我们就永远都会在
潜意识中便接受他们又有诚信又会赚钱呢?其实这都是舆论惹的祸———书店中由各大公司主动“配合”出版的数不胜数的传记、传奇,以及我们的媒体真糊涂、假明白的主动渲染。
如今,要找一本像《诚信的背后》这样说实话的书还真不容易。
是不是“好人”太多的缘故呢?
《诚信的背后》唯一的缺点是离中国商业太远,但我相信在XX年,此种“类小说”题材的中国本土作品一定会越来越多,《灰商》、《圈子圈套》这些作品是这个品类诞生的一个重要标记。
《诚信的背后》书评【精选】

《诚信的背后》读后感1.书籍简介在《诚信的背后》一书中,作者以自己的亲身经历,记录了华尔街著名投资银行摩根士丹利,怎样把一个耶鲁法学院的高才生,培养成了一名商场上的射击手。
这些射击手,坐着飞机头等舱,出入豪华酒店,与世界各国的大公司交易着由世界顶级数学家、物理学家设计出来的金融产品。
无数自以为非常成功的企业家和企业职业经理们,在只理解了华尔街出产的金融产品的一些皮毛后,就将几十亿美金送进了摩根士丹利的口袋。
2.作者简介弗兰克·帕特诺伊是美国圣迭戈大学法学、金融学教授,他毕业于耶鲁大学法学院。
他从法学院毕业后,进入瑞士信贷第一波士顿银行开始了在华尔街的职业生涯。
之后转投著名投资银行摩根士丹利。
曾在安然公司破产后作为专家证人在美国参议院立法委员会作证。
3.读后感以摩根士丹利为代表的华尔街金融机构,用一堆复杂的名词和深奥的数学模型,把垃圾巧妙包装成安全债券,卖给保守型的投资机构,他们赚取了高额的佣金,却让无数劳动人民陷入糟糕的境地。
查理·芒格和乔治·索罗斯在很多方面持有不同观点,但有一件事情两人的观点是一致的,那便是对于金融衍生产品的态度。
芒格曾经表示,如果由他来管理美国金融市场,他坚决不允许出现金融衍生产品这种东西。
而索罗斯则在国会听证会上,直言衍生产品非常危险,国会应该通过法律来限制这种产品。
是什么原因,让两位风格迥然的投资大师,对于金融衍生产品如此深恶痛绝呢?在今天的这本《诚信的背后》中,就让我们跟随曾经的摩根士丹利新兴市场衍生产品专家帕特诺伊,从业内专家的角度,了解衍生产品为何被众多业内人士视为洪水猛兽。
接下来,我将从衍生产品的定义及其作用,摩根士丹利的新兴市场衍生产品,把欺骗艺术提升到了一个新高度这两部分出发,带领大家近距离了解一下衍生产品的前世今生。
在本文最后,我们来聊聊为什么作者认为衍生产品交易只会间歇性消停,而不会彻底消失。
下面就进入第一部分的解读,先来了解一下衍生产品的定义及其作用。
《诚信的背后》读书笔记.

《诚信的背后》读书笔记2020-05-02《诚信的背后》1这是擅长把握流行脉搏的读书人公司的又一出版物,他们第一本书是意外成功的《谁动了我的奶酪》。
而《诚信的背后》则是一本财经小说,这是今年下半年开始的一个新亮点,也许将是xx年的一种流行趋势。
但说是小说又不确切,这本书中用的公司名字甚至人名都是真实的。
作者把矛头直对华尔街、摩根士丹利,指责他们在金融衍生产品中骗取了客户的大额钱财。
据说,书一出版,摩根士丹利就到处收购这本书,可见他们害怕到了什么程度。
在《诚信的背后》中曾经提到这样一个故事:摩根士丹利将一个有问题的公司高价卖给了另外一家公司,挣了20xx万美元的佣金。
后来被买主发现,要求摩根赔钱,而摩根不但不赔,还开始在公司内部销毁证据。
后来,经过多年的法律诉讼,美国法院终于作出了公正的判决,但那已是这本书出版以后很多年的事了。
仅仅这一点,我们就不得不佩服《诚信的背后》的作者超强的预见力和洞察力。
读完《诚信的背后》,相信每个人都会有点儿开窍:原来在全球仰慕的世界商业竞争的中心―――华尔街,好人的同意词是笨蛋,也就是说,做好人和会赚钱永远都是两码事。
但是,为什么一提到国外的超级大公司,我们就永远都会在潜意识中便接受他们又有诚信又会赚钱呢?其实这都是舆论惹的祸―――书店中由各大公司主动“配合”出版的数不胜数的传记、传奇,以及我们的媒体真糊涂、假明白的主动渲染。
如今,要找一本像《诚信的背后》这样说实话的书还真不容易。
是不是“好人”太多的缘故呢?《诚信的背后》唯一的缺点是离中国商业太远,但我相信在xx年,此种“类小说”题材的中国本土作品一定会越来越多,《灰商》、《圈子圈套》这些作品是这个品类诞生的一个重要标记。
《诚信的背后》读书笔记2最近,读了美国作家帕特诺伊撰写的《诚信的背后》一书,书中以大量的事实,记述了华尔街投资银行摩根士丹利通过一些不诚信行为,在金融衍生产品中骗取客户的大额钱财。
掩卷深思,不由为作者超强的洞察力叫好;也对资本主义社会诚信本质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在满口仁义道德的西方社会中,也遍布着诸多不诚信行为。
《诚信的背后》读书笔记

《诚信的背后》读书笔记《诚信的背后》读书笔记《诚信的背后》读书笔记1这是擅长把握流行脉搏的读书人公司的又一出版物,他们第一本书是意外成功的《谁动了我的奶酪》。
而《诚信的背后》则是一本财经小说,这是今年下半年开始的一个新亮点,也许将是xx年的一种流行趋势。
但说是小说又不确切,这本书中用的公司名字甚至人名都是真实的。
作者把矛头直对华尔街、摩根士丹利,指责他们在金融衍生产品中骗取了客户的大额钱财。
据说,书一出版,摩根士丹利就到处收购这本书,可见他们害怕到了什么程度。
在《诚信的背后》中曾经提到这样一个故事:摩根士丹利将一个有问题的公司高价卖给了另外一家公司,挣了20xx万美元的佣金。
后来被买主发现,要求摩根赔钱,而摩根不但不赔,还开始在公司内部销毁证据。
后来,经过多年的法律诉讼,美国法院终于作出了公正的判决,但那已是这本书出版以后很多年的事了。
仅仅这一点,我们就不得不佩服《诚信的背后》的作者超强的预见力和洞察力。
读完《诚信的背后》,相信每个人都会有点儿开窍:原来在全球仰慕的世界商业竞争的中心———华尔街,好人的同意词是笨蛋,也就是说,做好人和会赚钱永远都是两码事。
但是,为什么一提到国外的超级大公司,我们就永远都会在潜意识中便接受他们又有诚信又会赚钱呢?其实这都是舆论惹的祸———书店中由各大公司主动“配合”出版的数不胜数的传记、传奇,以及我们的媒体真糊涂、假明白的主动渲染。
如今,要找一本像《诚信的背后》这样说实话的书还真不容易。
是不是“好人”太多的缘故呢?《诚信的背后》唯一的缺点是离中国商业太远,但我相信在xx年,此种“类小说”题材的中国本土作品一定会越来越多,《灰商》、《圈子圈套》这些作品是这个品类诞生的一个重要标记。
《诚信的背后》读书笔记2最近,读了美国作家帕特诺伊撰写的《诚信的背后》一书,书中以大量的事实,记述了华尔街投资银行摩根士丹利通过一些不诚信行为,在金融衍生产品中骗取客户的大额钱财。
掩卷深思,不由为作者超强的洞察力叫好;也对资本主义社会诚信本质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在满口仁义道德的西方社会中,也遍布着诸多不诚信行为。
《诚信的背后》读书心得

《诚信的背后》读书心得
《诚信的背后》是一本引人深思的读物,深入探讨了诚信这个重要的价值观背后隐藏的一些问题。
通过揭示不诚信行为的成因和影响,书中提供了一些有益的思考和解决方案。
首先,作者让我意识到,不诚信行为往往源于个人的利益和私心。
在追求个人利益的同时,我们常常忽视了对他人的伤害和社会公平的破坏。
作者以生动的案例展示了不诚信行为所导致的各种后果,从而引起了我对自己行为的反思。
此外,书中还揭示了在当今社会中,不诚信行为的普遍存在和扩大,这对社会造成了很大的影响。
例如,商业领域的不诚信行为不仅破坏了企业信誉,也让消费者陷入了信任危机。
这种情况下,我们应该思考如何建立和维护诚信的企业文化,从而促进可持续发展。
在读完本书后,我开始思考如何在日常生活中更加注重诚信。
我认识到,诚信是一个基本的道德准则,它不仅仅关乎经济利益,更与我们的人格和品格相关。
因此,我们应该时刻保持诚实和守信,无论是对自己还是对他人。
总的来说,读完《诚信的背后》让我对诚信这个价值观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它让我认识到诚信的重要性,以及不诚信行为所带来的严重后果。
这本书提供了一种对待不诚信行为的思考方式,并鼓励读者在日常生活中践行诚信。
综合起来,这本书对我来说是一次很有价值的阅读体验。
《诚信的背后》心得体会

《诚信的背后》心得体会
《诚信的背后》这本书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这本书通过讲述诚信的故事和背后的道理,让我深入思考了诚信的重要性和影响。
首先,书中强调了诚信对一个人的价值和尊严的重要性。
诚信是一个人品格的体现,是一个人与他人建立信任和关系的基础。
没有诚信的人很难获得别人的尊重和信任,也很难在社会上取得成功。
诚信是我们作为人类的基本道德底线,它是我们在与他人交往时应该遵守的准则。
其次,书中讲述了许多诚信的故事,这些故事让我感到震撼和敬佩。
它们反映了一些人在面临诱惑和困难时依然保持诚信的品质。
这些人不仅守住了自己的诚信,还通过自己的行动影响了周围的人,传递了一种正能量。
这让我深信,诚信不仅可以改变一个人,更可以影响整个社会。
然后,书中还揭示了诚信的背后隐藏着一些挑战和困境。
有时候,我们可能会面临一些选择,诱惑我们放弃诚信。
但是,只有坚持诚信,才能克服这些困境和挑战。
诚信需要我们有勇气面对困难和压力,在逆境中坚守自己的原则。
最后,这本书还给出了一些实践诚信的建议和方法。
它提醒我们要始终践行诚实守信的原则,不要为了一时的私利而放弃诚信。
同时,需要我们培养自己的道德和品德,提高自己的诚信意识和素养。
总的来说,这本书给我提供了对诚信的深刻思考和认识。
它让我明白了诚信的价值和重要性,并激励我在日常生活中坚守诚信的原则。
我相信,只有通过诚信的行为,我们才能建立起良好的人际关系,获得他人的信任和尊重,最终过上更加幸福和有意义的生活。
《诚信的背后》读书心得

《诚信的背后》读书心得第一篇:《诚信的背后》读书心得《诚信的背后》则是一本财经小说。
在《诚信的背后》中曾经提到这样一个故事:摩根士丹利将一个有问题的公司高价卖给了另外一家公司,挣了xx万美元的佣金。
后来被买主发现,要求摩根赔钱,而摩根不但不赔,还开始在公司内部销毁证据。
后来,经过多年的法律诉讼,美国法院终于作出了公正的判决,但那已是这本书出版以后很多年的事了。
仅仅这一点,我们就不得不佩服《诚信的背后》的作者超强的预见力和洞察力。
读完《诚信的背后》,相信每个人都会有点儿开窍:原来在全球仰慕的世界商业竞争的中心———华尔街,好人的同意词是笨蛋,也就是说,做好人和会赚钱永远都是(来源说明好范文网)两码事。
但是,为什么一提到国外的超级大公司,我们就永远都会在潜意识中便接受他们又有诚信又会赚钱呢?其实这都是舆论惹的祸———书店中由各大公司主动“配合”出版的数不胜数的传记、传奇,以及我们的媒体真糊涂、假明白的主动渲染。
如今,要找一本像《诚信的背后》这样说实话的书还真不容易。
是不是“好人”太多的缘故呢?第二篇:《诚信的背后》心得体会这是擅长把握流行脉搏的读书人公司的又一出版物,他们第一本书是意外成功的《谁动了我的奶酪》。
而《诚信的背后》则是一本财经小说,这是今年下半年开始的一个新亮点,也许将是xx年的一种流行趋势。
但说是小说又不确切,这本书中用的公司名字甚至人名都是真实的。
作者把矛头直对华尔街、摩根士丹利,指责他们在金融衍生产品中骗取了客户的大额钱财。
据说,书一出版,摩根士丹利就到处收购这本书,可见他们害怕到了什么程度。
在《诚信的背后》中曾经提到这样一个故事:摩根士丹利将一个有问题的公司高价卖给了另外一家公司,挣了2014万美元的佣金。
后来被买主发现,要求摩根赔钱,而摩根不但不赔,还开始在公司内部销毁证据。
后来,经过多年的法律诉讼,美国法院终于作出了公正的判决,但那已是这本书出版以后很多年的事了。
仅仅这一点,我们就不得不佩服《诚信的背后》的作者超强的预见力和洞察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诚信的背后读书笔记
诚信的背后读书笔记诚信的背后》一书中讲了这样一个故事:摩根士丹利将一个有问题的公司高价卖给了另外一家公司,挣了XX万美元的佣金。
后来被买主发现,要求摩根赔钱,而摩根不但不赔,还开始在公司内部销毁证据。
后来,经过多年的法律诉讼,美国法院终于作出了公正的判决。
读完《诚信的背后》这本书,我深刻体会到“诚信”就是忠诚守信。
在现在化的市场经济时代,诚信已经成为各行各业的立足之本,发展之源。
诚信是一切道德之基础,也是处理人际关系的重要德行。
对自己,心底坦荡,宽广豁达,是一种心灵的开放,是对自己人格的尊重;对他人,与人为善,待人如己,是一种交往的道德,是气魄和自信。
在工作中,对领导布置的任务守信守诺,坚决服从,忠诚于自己所承担的义务;对同事要以诚相待,相互协作,共同追求卓越的工作成果。
中国是个五千年的文明古国,诚信一向是中国人引以为傲的美德,“人无信而不立”、童叟无欺的故事熏陶了我们几千年。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人生在世,都肩负着一定的责任。
工人要做好工,农民要种好地,学生要读好书,军人要卫好国,教师要育好人这是天经地义之理,是人之良心所在。
诚信作为一种道德要求,意思是诚恳老实,有信无欺。
诚信是一切道德的基础和根本,是人之为人的最
重要的品德,是一个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石。
一个信用缺失,道德沦丧的国度,不可能有快速、持续发展的经济。
所以我们要加强诚实守信的学习教育,树立良好风尚。
要深入学习中央领导有关诚信建设的重要讲话和中央关于加强诚信建设的规定、要求,深刻领会开展诚信教育活动的重大意义,准确把握诚实守信在增强执行力,增强大局意识、团队意识和诚信意识,把思想和行动统一起来,牢固树立“诚信为本,操守为重”的良好道德。
诚信的背后读书笔记这是擅长把握流行脉搏的读书人公司的又一出版物,他们第一本书是意外成功的《谁动了我的奶酪》。
而《诚信的背后》则是一本财经小说,这是今年下半年开始的一个新亮点,也许将是XX年的一种流行趋势。
但说是小说又不确切,这本书中用的公司名字甚至人名都是真实的。
作者把矛头直对华尔街、摩根士丹利,指责他们在金融衍生产品中骗取了客户的大额钱财。
据说,书一出版,摩根士丹利就到处收购这本书,可见他们害怕到了什么程度。
在《诚信的背后》中曾经提到这样一个故事:摩根士丹利将一个有问题的公司高价卖给了另外一家公司,挣了XX 万美元的佣金。
后来被买主发现,要求摩根赔钱,而摩根不但不赔,还开始在公司内部销毁证据。
后来,经过多年的法律诉讼,美国法院终于作出了公正的判决,但那已是这本书出版以后很多年的事了。
仅仅这一点,我们就不得不佩服《诚
信的背后》的作者超强的预见力和洞察力。
读完《诚信的背后》,相信每个人都会有点儿开窍:原来在全球仰慕的世界商业竞争的中心———华尔街,好人的同意词是笨蛋,也就是说,做好人和会赚钱永远都是两码事。
但是,为什么一提到国外的超级大公司,我们就永远都会在潜意识中便接受他们又有诚信又会赚钱呢?其实这都是舆论惹的祸———书店中由各大公司主动“配合”出版的数不胜数的传记、传奇,以及我们的媒体真糊涂、假明白的主动渲染。
如今,要找一本像《诚信的背后》这样说实话的书还真不容易。
是不是“好人”太多的缘故呢?
《诚信的背后》唯一的缺点是离中国商业太远,但我相信在XX年,此种“类小说”题材的中国本土作品一定会越来越多,《灰商》、《圈子圈套》这些作品是这个品类诞生的一个重要标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