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语堂《生活的艺术》读后感
生活的艺术读书心得800字

生活的艺术读书心得800字生活的艺术读后感1细细品读林语堂先生的《生活的艺术》,我的思绪也仿佛随之飘进了他笔下那个高雅世界之中。
在《生活的艺术》中,林老谈了庄子的淡泊,赞了陶渊明的闲适,诵了《归去来辞》,讲了《圣经》的故事,以及中国人如何品茗,如何行酒令,如何观山,如何玩水,如何看云,如何鉴石,如何养花、蓄鸟、赏雪、听雨、吟风、弄月……将中国人旷怀达观,陶情遣兴的生活方式,和浪漫高雅的东方情调皆诉诸于笔下,向西方人娓娓道出了一个可供仿效的“完美生活的范本,快意人生的典型”,展现出诗样人生、才情人生、幽默人生、智慧人生的别样风情。
林老说:“我们不去追求完美的理想,不去追寻那势不可得的事物,不去穷究那些不可得知的东西……最重要的问题是怎样去调整我们的人生,使我们得以和平地工作,旷达的忍耐,幸福的生活。
”林老是一个讲究自我、懂得调剂和享受生活的人,这在《生活的艺术》这本书中表现得淋漓尽致。
他把自己对生活的认识,通过这本书告诉我们在工作之余、责任之外如何提高生活的质量、过上有品位的生活。
林老并不是叫我们放弃所有的理想,而是在强调,对理想的追求必须是以现实生活为基础的、是以快乐为原则的。
在当下,我们总是碌碌忙忙、急功近利。
但自从读了《生活的艺术》后,书中提倡的悠闲的情绪和中庸的精神就一直感染着我。
惊天动地的生活能给我们带来快乐,平凡恬淡的日子也一样能给我们带来快乐;荣华富贵能使人快乐,粗茶淡饭也能使人快乐。
快乐与否,关键在于我们的心境。
如果多体验一下大自然的神奇,多倾听一下自己的内心;多一些工作的坦然,而少一些追名逐利的烦忧;尊重生命,顺其自然,还自己一个自然的心灵,我们将生活得充实而快乐:当我们工作的时候,我们会感到创造的魅力,从而快乐;当我们悠闲的时候,可以感到生命的愉悦,从而快乐;当我们历经苦难的时候,我们可以从中汲取奋斗的激情,从而快乐……这,或许就是作者追求的“中庸”的和“闲适”的境界吧。
如果我们能做到的话,何乐而不为呢?“享受悠闲生活当然比享受奢侈生活便宜得多。
林语堂生活的艺术读后感_读后感_模板

林语堂生活的艺术读后感_读后感_模板
《林语堂生活的艺术》是一本关于生活态度和生活艺术的书籍,作者林语堂以自己的生活经历和见解,分享了如何用积极的心态和
智慧的眼光去面对生活中的种种挑战和困难。
读完这本书,让我深
受启发和感悟。
首先,书中提到了生活的态度和观念对于个人命运的影响。
林
语堂认为,一个人的生活境遇并不是由外部环境所决定的,而是由
内心的态度和观念所塑造的。
只有以积极的心态去面对生活,才能
够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才能够让自己的生活变得更加美好。
其次,书中还谈到了生活中的艺术。
林语堂认为,生活本身就
是一种艺术,我们需要用心去体验生活中的点滴美好,用心去感受
生活中的种种情感。
只有在平凡的生活中发现美,才能够让生活变
得更加丰富多彩。
同时,他也提到了生活中的礼仪和修养,认为这
是一种对生活的尊重和珍惜。
通过阅读这本书,我深深感受到了林语堂对于生活的热爱和对
于生活态度的重视。
他的一些见解和建议,让我对于生活有了新的
认识和体会。
我相信,只要我们能够用积极的心态去面对生活,用
智慧的眼光去感受生活,就能够让自己的生活变得更加丰富多彩。
这本书对于我来说是一次深刻的心灵洗礼,让我对于生活有了新的理解和认识。
希望能够在以后的生活中,更加用心去体验生活的美好,用心去感受生活的情感,让自己的生活变得更加精彩。
读《生活的艺术》有感(五篇)

读《生活的艺术》有感(五篇)读《生活的艺术》有感 1《生活的艺术》是林语堂老先生旅美专事创作的第一本书,也是继《吾国与吾民》之后又一部广为流传的作品。
作者站在一个当代人的立场上,将自己的思想和生活经验娓娓道来。
生活如同谱写乐章,人会在美感的引导下,将生活经历变成一个主题,而后记录在生命的乐章中。
细品林语堂先生的《生活的艺术》,我的思绪也仿佛随之飘进了他笔下那个闲适随性的世界之中。
林老先生说:“我们不去追求完美的理想,不去追寻那势不可得的事物,不去穷究那些不可得知的东西。
最重要的问题是怎样去调整我们的人生,使我们得以和*地工作,旷达的忍耐,幸福的生活。
”他的文字舒缓而有灵性,幽默而不乏睿智,*和而充满深情,浅显而深藏着哲思。
他怀着一颗仁慈之心引领着我们从迷茫中走出来,以旷达的态度去面对现实,以淡漠之心去对待名利,以火热般的情感去拥抱生活。
作者主张心地坦白、*情合理的人生哲学,认为只有出世哲学与入世哲学的相互调节和谐融合才能不违背人的本性,产生和谐的人格。
在对于人生哲学的认识上人容易走上两个极端,一是禁欲和厌世,像印度佛教那样通过对肉体的折磨达到精神的圆满;另一个是极端世俗化,沉溺于官能享受,如同中国数千年来各个王朝的覆灭时的状态,在物欲横流的当今,也有不少人沉溺于纸醉金迷、声色犬马。
《生活的艺术》告诉我们要追随自己的内心,将道家消极的人生观与儒家积极的人生观适度的融合起来,在尘世中保持内心的*和,做一个合乎情理热爱生活的人,才能给人生带来欢乐与情趣。
生活之中我们心情难免浮躁,但读了《生活的艺术》后,作者的那份悠然的情绪和中庸的精神一直感染着我。
生活中美好的东西并不昂贵,惊天动地的生活能给我们带来快乐,*凡恬淡的日子也一样能给我们带来快乐;荣华富贵能使人快乐,粗茶淡饭也能使人快乐。
快乐与否,关键在于我们的心境。
只要我们认真和执着,充实每一天,我们可以永远快乐。
当我们投入工作的时候,我们会感到创造的魅力,从而快乐;当我们悠闲的时候,可以静悟生命,从而快乐;当我们历经苦难的时候,可以从中汲取一种奋斗的激情,从而快乐。
林语堂生活的艺术读后感_读后感_模板

林语堂生活的艺术读后感_读后感_模板
《林语堂生活的艺术》是林语堂先生的一部散文集,书中收录
了他对生活、艺术、文学、教育等方面的思考和感悟。
通过细腻的
文字和深刻的见解,林语堂先生向读者展示了他对生活的独特理解
和对艺术的热爱。
在读完这本书后,我深受启发。
林语堂先生以其独特的视角和
深刻的思考,揭示了生活中的美好和艺术的力量。
他告诉我们,生
活不仅仅是为了生存,更是为了追求内心的满足和精神的富足。
他
提倡我们要用心去感受生活中的点滴美好,用心去体味艺术的魅力,让生活充满诗意和情趣。
此外,林语堂先生对教育的观点也给了我很大的启发。
他认为
教育应该是培养学生综合能力和人格魅力的过程,而不仅仅是灌输
知识。
他主张要注重学生的情感和思维的培养,让他们在学习的过
程中获得快乐和成长。
这种教育理念让我深受触动,也让我对教育
有了新的认识。
总的来说,读完《林语堂生活的艺术》让我对生活和艺术有了
更深刻的理解,也让我对教育有了新的思考。
林语堂先生的文字充
满智慧和温暖,让我深受感动。
我相信,这本书会对我的人生产生深远的影响,让我更加热爱生活,更加热爱艺术,也更加关注教育的重要性。
感谢林语堂先生为我们带来这样一部珍贵的作品。
林语堂生活的艺术读后感_读后感_模板

林语堂生活的艺术读后感_读后感_模板
《林语堂生活的艺术》是一本充满智慧和启发的读物。
通过作
者林语堂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和独特见解,让我对生活有了全新的认
识和体会。
在书中,林语堂告诉我们生活是一门艺术,需要我们用心去体味、去感悟。
他认为生活不仅仅是为了生存,更重要的是要有品质、有情趣、有内涵。
他通过对日常琐事的观察和思考,告诉我们如何
在平凡的生活中发现美,如何在琐碎的事务中体验快乐。
阅读这本书让我深刻地意识到,生活的美好在于细节,而细节
需要我们用心去发现和感受。
每一个平凡的瞬间都蕴含着无限的可能,只要我们愿意去用心体会。
书中的故事和哲理让我明白,生活
不在于物质的丰富,而在于心灵的满足和愉悦。
林语堂生活的艺术读后感_读后感_模板,这本书让我受益匪浅。
它不仅让我对生活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也让我学会了用心去感受生
活中的点滴美好。
我相信,在今后的生活中,我会更加用心去体验
生活,发现生活的美好,让自己的生活变得更加丰富多彩。
感谢林
语堂,让我领略到了生活的艺术之美。
《生活的艺术》经典读后感10篇

《生活的艺术》经典读后感10篇《生活的艺术》是一本由林语堂著作,湖南文艺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28.00元,页数:386,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生活的艺术》读后感(一):不知生活,谈何艺术近些日子动乱不安,希望早日进入下一个阶段,无论成败,专心去做,失败了就从新来过,吸取经验教训。
生活总归是要体验的,别人的永远是别人的,未曾经历,何成经验。
23岁的小年轻的认知,不可能有32岁的见解,需要通过去打击,去吃苦来矫正自己的认知,丰富自己的认知,尽你所能去想,去做。
失败了又如何,so what?《生活的艺术》读后感(二):愉快的哲学我对人类尊严的信仰, 实是在于我相信人类是世上最伟大的放浪者。
人类的尊严应和放浪者的理想发生联系, 而绝对不应和一个服从纪律, 受统驭的兵士的理想发生联系。
如果世间有东西可以用尼采所谓愉快哲学〔Gay Science) 这个名称的话, 那么中国人生活艺术的哲学确实名副其实了。
只有快乐的哲学,才有真正深湛的哲学;西方那些严肃的哲学理论,我想还不曾开始了解人生的真意义哩。
在我看来,哲学的唯一效用是叫我们对人生抱一种比一般商人的较轻松较快乐的态度。
《生活的艺术》读后感(三):关于人生这场戏这是前几年买的书,匆匆浏览了几篇便放下,很多观点,无法认同所以也无法读下去,加上翻译的干涩难懂。
最近在读时,完全变了想法,这个福建人不遗余力的向全世界宣扬中国式的人生态度,不高不低,不快不慢,不富不贫,不卑不吭。
所有太用力的索取也不过是演给观众的一出戏,如果太傲慢,生命便会显得短促,如果内心平静,那这运气好可能有九十年的人生也完全能看够世事变迁。
当人生舞台闭幕的时候,也能够心满意足的对自己说,“这是一出好戏啊。
〞然后欣然离开。
想起前几日看的电影《鸟人》。
充满梦想的中年男人在舞台上朝自己开了一枪。
关于人生这场戏,主角和导演都是我。
你们看的开心,我随时都可以离开。
《生活的艺术》读后感(7篇)精选

?生活的艺术?读后感(7篇)细细品读林语堂先生的?生活的艺术?,我的思绪也仿佛随之飘进了他笔下那个高雅世界之中。
在?生活的艺术?中,林老谈了庄子的淡泊,赞了陶渊明的闲适,诵了?归去来辞?,讲了?圣经?的故事,以及中国人如何品茗,如何行酒令,如何观山,如何玩水,如何看云,如何鉴石,如何养花、蓄鸟、赏雪、听雨、吟风、弄月……将中国人旷怀达观,陶情遣兴的生活方式,和浪漫高雅的东方情调皆诉诸于笔下,向西方人娓娓道出了一个可供仿效的“完美生活的范本,快意人生的典型〞,展现出诗样人生、才情人生、幽默人生、智慧人生的别样风情。
“我们不去追求完美的理想,不去追寻那势不可得的事物,林老说:不去穷究那些不可得知的东西……最重要的问题是怎样去调整我们的人生,使我们得以和平地工作,旷达的忍受,幸福的生活。
〞林老是一个讲究自我、懂得调剂和享受生活的人,这在?生活的艺术?这本书中表现得淋漓尽致。
他把自己对生活的认识,通过这本书告诉我们在工作之余、责任之外如何进步生活的质量、过上有品位的生活。
林老并不是叫我们放弃所有的理想,而是在强调,对理想的追求必须是以现实生活为根底的、是以快乐为原那么的。
在当下,我们总是碌碌忙忙、急功近利。
但自从读了?生活的艺术?后,书中提倡的悠闲的情绪和中庸的精神就一直感染着我。
惊天动地的生活能给我们带来快乐,平凡恬淡的日子也一样能给我们带来快乐;荣华富贵能使人快乐,粗茶淡饭也能使人快乐。
快乐与否,关键在于我们的心境。
假设多体验一下大自然的神奇,多倾听一下自己的内心;多一些工作的坦然,而少一些追名逐利的烦忧;尊重生命,顺其自然,还自己一个自然的心灵,我们将生活得充实而快乐:当我们工作的时候,我们会感到创造的魅力,从而快乐;当我们悠闲的时候,可以感到生命的愉悦,从而快乐;当我们历经苦难的时候,我们可以从中汲取奋斗的激情,从而快乐……这,或许就是作者追求的“中庸〞的和“闲适〞的境界吧。
假设我们能做到的话,何乐而不为呢?“享受悠闲生活当然比享受奢侈生活廉价得多。
生活的艺术读后感800字

生活的艺术读后感800字(原创实用版3篇)篇1 目录1.引言:介绍《生活的艺术》一书及其作者林语堂2.主题一:生活的艺术是一种心态3.主题二:生活的艺术是一种生活方式4.主题三:生活的艺术是一种人生哲学5.结论:总结全文,强调生活中艺术化的重要性篇1正文《生活的艺术》是林语堂先生所著的一部关于生活的哲学和人生观的书。
书中通过对生活中各种琐事的描绘和分析,向读者传达了一种理念,那就是生活本身就是一种艺术。
生活的艺术首先是一种心态。
在林语堂看来,生活并非简单的机械重复,而是充满了色彩和乐趣的。
这种色彩和乐趣并非来自生活本身,而是来自我们对生活的态度。
如果我们能够以一种欣赏和享受的态度去面对生活,那么,生活就是艺术的。
这种心态的培养,需要我们摆脱物质的束缚,超越功利的考虑,从精神层面去感受生活,去欣赏生活。
生活的艺术也是一种生活方式。
在书中,林语堂通过描绘生活中的各种细节,向我们展示了一种优雅而从容的生活方式。
这种生活方式强调的是对生活的热爱和尊重,是对生活的细腻感受和深度体验。
这种生活方式并非遥不可及,而是可以通过日常的修炼和实践得以实现。
比如,我们可以通过学习烹饪,让饮食成为一种艺术;我们可以通过学习音乐,让音乐成为生活的一部分;我们可以通过学习绘画,让视觉的感受更加丰富。
生活的艺术更是一种人生哲学。
林语堂认为,生活的艺术并非仅仅是一种生活方式或者心态,更是一种对生活的理解和认知。
这种哲学认为,生活并非无意义的,而是充满了意义和价值的。
这种价值并非来自于外在的物质或者成就,而是来自于我们对生活的理解和感悟。
只有当我们理解了生活,才能真正地享受生活,才能让生活变得有意义。
总的来说,《生活的艺术》是一本引导我们如何生活,如何看待生活,如何享受生活的书。
篇2 目录1.引言:介绍《生活的艺术》这本书以及作者林语堂2.主题一:书中关于生活的哲学思考3.主题二:书中关于人生的价值观4.主题三:书中关于生活艺术的实践方法5.结论:总结全文,表达对《生活的艺术》的感悟篇2正文《生活的艺术》是林语堂先生创作的一本关于生活哲学的著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追逐梦想乐享生活
——读林语堂《生活的艺术》有感“秋风萧瑟,人生已到枫叶初红的时期。
余下的季节只有冬。
但人生只有一个四季的轮回。
冬天过了,人生也就结束了。
贮藏再多,也没有用武之地。
每个人年轻的时候,是应该拼搏的,但无论结果怎样。
人到老了,都有休息的权利。
有儿女绕膝得享天伦之乐的时刻。
人生秋天的美丽,不该带着伤感去缅怀,不该带着不甘继续奋斗,到了这个季节,就美丽的享受一次。
”
生活是什么?如何才能更高质量的生活?我们每天都在生活,我们有没有对生活有深层次的感悟?在林语堂先生的《生活的艺术》一书中,作者以自身几十年的经历告诉我们,工作之余、责任之外如何提高生活的质量、过上有品位的生活,即享受生活。
对一般人而言,为了追逐梦想去努力工作,往往会以牺牲生活质量为代价,即追逐梦想会与享受生活存在冲突,但本书更多地是告诉我们,对理想的追求必须以现实生活为基础,要以快乐为原则,即“快乐工作,快乐生活”。
感悟一:快乐生活是一种心境
荣华富贵使人快乐,粗茶淡饭也能使人快乐。
快乐生活不分富贵贫贱;快乐与否,取决于我们的心境。
工作之余,放飞心情,去与大自然亲密接触,感受世界的神奇与魅力,这是一种快乐!空闲之余,多陪陪亲人、朋友,用心去倾听、交流,感受人生社会的千姿百态,
这也是一种快乐!对工作充满激情与热血,专注工作、一丝不苟,每天充实地工作,实现自我人生价值,这还是一种快乐!当我们遭遇挫折,事业、感情不顺时,我们跌倒了爬起来,从挫折中汲取经验从而成长,这也是一种快乐!其实,生活中充满了正能量,只不过需要我们用敏锐的眼睛去捕捉,并用心去感悟。
每个人在不同的心境下,思考的事情的角度、处理事情的方法,以及产生的结果都会有巨大的差异。
正所谓佛语“相由心生,境随心转”,意思是一个人所处的环境及境遇会随着心境的转变而转变。
我们相信,以乐观积极的心境对待生活,生活也会给你带来幸福与快乐。
感悟二:在生活的同时享受生活
社会在发展进步,同时人们的生活节奏在加快。
人们行走匆匆,穿梭于街头巷尾,为了生活而疲劳奔命。
对很多打工一族来说,也许已经习惯了熬夜加班、外卖盒饭;自己辛辛苦苦工作大半辈子,可能只够在一线城市买套房子。
在很多人眼里,生活,逐渐变成了一个结果,一个目标,很多人为了生活而生活,生活也失去了其本质的意义与价值。
生活应当是快乐的,人们应当在生活中享受生活,及时行乐。
享受生活不代表放纵自己,要有一个度。
感悟三:珍惜你最宝贵的财富,时间
在林语堂的文字里,生活不仅包含着喜悦和光明,还包含着一丝淡淡哀愁的阴影,生活快乐的阳光与忧愁的暗影相随,人生就是这样调和五味杂陈,待我们细细品味。
林先生更多地将生命的悲剧性视为
一种天然、本质的存在:“人类对于人生悲剧的意识,是从青春消逝的悲剧的感觉而来,而对人生那种微妙的深情,是从一种对昨开今谢的花朵的深情而产生的”。
是的,林先生提及的这种忧愁的暗影,正是这种青春易逝、生命短暂亘古不变的自然法则。
正如开头提到的,“人生只有一个四季的轮回。
冬天过了,人生也就结束了。
贮藏再多,也没有用武之地。
每个人年轻的时候,是应该拼搏的。
”古人语:“花有重开日,人无再少年”。
作为一个阅尽人生的作家,林先生认为人生的快乐必须以悲哀为底色,人生的快乐才显得更加丰盈。
悲哀与欢乐,恰如一座山峰的阴阳两面不可剥离。
一个真正的认识人生的智者,就需先认识生之山峰阴阳两面的景物后,才会对人生有更深入的认识。
既然生命之悲剧无法回避,我们要正视人生,善待万物,充实地度过平凡又珍贵的每一天。
林语堂的《生活的艺术》这本书其实是要人们淡泊名利,明确自身定位,实现自身价值。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方式,但他希望能用自己的文字,帮助更多人找寻生活的意义,实现人生的价值,并不断追寻;在浮华喧嚣的尘世里,和平的生活。
安然处之,怡然自得。
2014.04.25
张小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