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福建省高考文科综合政治试题分析

合集下载

2010年高考全国卷I文科综合政治试题详解

2010年高考全国卷I文科综合政治试题详解
C. 理性认识比感性认识更深刻,具有预测功能
D. 建立在正确理论基础上的理性推测是可靠的
【答案】C
【解析】“科学家断言尚未探测到的引力波的存在”,这里的“断言”实际上是一种推测。科学家何以能进行推测?这是因为科学家掌握了科学理论,明了事物的本质和发展规律,因而可以在理论推导的基础上进行推测。故选项C符合题意。至于这一推测是否准确可靠,有待实践检验。选项A、D中的观点都过于绝对。选项B回答了世界是否可知的问题,但本题要求回答是世界何以可知的问题,故B项虽观点正确,但未准确反映题意。
28.1912年,德国科学家魏格纳提出了大陆漂移说,否定了前人的大陆均衡说、陆桥说,却被大多数学者斥为“荒诞的怪论”。20世纪50年代,支持大陆漂移说的新证据越来越多,大陆漂移说重新活跃起来。在此基础上,科学家通过进一步探讨,创立了后来成为主流的海底扩张说和板块构造说。人们对大陆漂移说认识的转变佐证了
35.我国从“和平、开放、合作、和谐、共赢”的理念出发,在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推动联合国改革,反对恐怖主义、参与地区维和行动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建设性作用,受到越来越多国家的尊重和认同。我国积极参与国际事务
①是为了更好的实现我国对外政策的目标 ②体现了我国外交原则的重大变化
③符合我国和世界各国人民的根本利益 ④可以在国际社会获得更多的战略盟友
【答案】A
【解析】中国贸易顺差的主要来源是传统的商品贸易,且海外并购是否会导致贸易顺差增加尚须具体分析,因此B项应排除;C观点错误,对中国这样一个有着广阔国内市场的国家而言,经济发展的方向应立足扩大国内需求;由于题目设问指向为“中国海外并购活跃说明”,故D项观点虽并无问题,但不如A项更符合题意。
③观念创新实现了秋叶和陶罐价值的增值

2010-2012福建高考政治试卷分析

2010-2012福建高考政治试卷分析

一、近三年福建省文综政治高考重难点分析——按教材五个模块分类(一)必修1:《经济生活》高频考点分析2010年:26题商品的基本属性、价格的变动的因素、27题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28题价格、收入、就业和经济发展、财政收入的关系。

39(3)考察经济生活知识综合,包括宏观调控、收入分配公平、劳动者就业、保护消费者的权益规范市场秩序、企业经营成功的因素等知识。

2011年:30题规范市场秩序、31题财政、货币政策、32题影响消费的因素。

39(3)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2012年:28题践行科学发展观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29题汇率,国债、储蓄投资的特点,30题价格变动对高档耐用品和生活必需品的影响及宏观调控。

39(3)企业的目的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相关知识。

必修1:《经济生活》福建省市质检卷的考点分布情况分析1.价格变动的因素及影响2012省质检26题、2011省质检39题(4)、2.公司的经营与发展2012省质检39题(3)、3.收入分配公平2012省质检27题2011省质检27题、28题、4.规范市场秩序2011厦门卷25题5.宏观调控2011省质检26题、6.科学发展观7.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2012省质检25题《经济生活》省市质检考点小结:1.价格变动的因素及影响2.公司的经营与发展3.收入分配公平4.规范市场秩序5.宏观调控6.科学发展观7.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二)必修2:《政治生活》高频考点分析2010年:29题民族区域自治制度、30题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职能、性质、政党关系、33题政府的社会公共服务职能、39(4)公民的政治参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政治制度)2011年:28题公民的权利和义务、29题我国的政党制度、39(2)国际关系的决定因素和我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2012年:25题人民民主的真实性、26题我国人大代表的权利、27题时代的主题,国际关系的决定因素、39(2)我国的政府、中国共产党(政党制度)《政治生活》省市质检考点小结:1.我国的国家性质(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特征、人民民主的广泛性和真实性)(2012福州28题)2.我国公民的权利和义务(2012福州39题(2)3.我国政府的职能和责任(2011福州39题(3)4.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2011福州27题)5.我国的政党制度(2011福州29题)6.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2011福州30题)7.我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2012福州30题)(三)必修3:《文化生活》高频考点分析2010年:25题文化对人的影响、31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34题文化创新的意义。

2010年高考文综卷政治试题分析

2010年高考文综卷政治试题分析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2010年全国高考文综卷I政治试题评析靖边中学李冰玲翘首以盼的陕西课改以来头一年高考终于尘埃落定。

纵观我校应届生文综(不包括艺术类)成绩,190分以上仅占--,200分以上仅占--,最高分只有--分。

掩卷沉思,感触颇多。

下面笔者就2010年高考文综卷试题特点、启示、命题趋势及备考策略作粗浅分析,以作引玉之砖。

一、试题特点1.“不变”与“变”首先,今年文综政治试题较去年总体上是稳定的,即其“不变”。

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考试目标与要求未变,试题依然注重考查学生对所学相关课程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二是考试性质未变,本年度考试依然秉承以选拔为目的、以综合能力考核为目标的选拔性考试。

因此,试题具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及较强的区分度和适当的难度;三是试题结构、分值、难易度和选择题形式基本未变。

2010年文综政治试题共计14题,分为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大部分,其中单项选择题12个,共48分,非选择题2个,共52分,满分为100分,试题分值与去年一致,难易度总体上与去年持平,选择题形式依然为单一型和组合型两种。

其次,打开2010年高考文综政治试题,扑面而来的是一个“新”字,即其“变”。

今年政治试题尤为明显的变化一是选择题排序结构由去年全国卷第24—35题调整为2010年第12—23题;二是39 题第一、二小问题干设问形式的变化,以及第 3小问出现的学科内综合;三是试题只涉及政治学科的内容,不涉及跨学科综合。

2.主干性与综合性与去年一致,今年文综政治试题在侧重考查学科主干知识的同时,更加注重考查学生的综合能力。

如12题考查汇率、价值量的计算,16题考察主权国家义务、国际关系决定因素及我国外交政策,17题考查行政系统内部监督体系,19题考查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性,20题考查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23题考查联系的相关知识等,这些题都涉及到教材中的主干知识。

2010年全国高考文综政治真题典型题型解析

2010年全国高考文综政治真题典型题型解析

2010年全国高考文综政治真题典型题型解析.(2010•广东文综)2009年颁行的《关于实行党政领导干部问责的暂行规定》,要求对党政领导干部的失职行为实施问责。

这一举措表明( )A.政府执政必须符合法律程序B.我国已建立完整的行政监督体系C.每个公民都有监督权和质询权D.党政领导干部的权力和责任是统一的【解析】“政府执政”表述错误,故排除A项;B项错误,目前,我国已经依据宪法和法律,初步建立起全面的行政监督体系,排除;C 项正误相混,公民有监督权,但材料没涉及,人大代表才有质询权,故排除。

D项正确且符合题意。

【答案】D2.(2010•北京文综)某市人大常委会出台意见,规定了市政府的哪些重大事项需要报人大常委会备案或提请人大常委会审议,并制定了相关程序。

该市这一举措( )A.缩小了政府的法定权力B.扩大了人大常委会的法定权力C.规定了人大和政府的关系D.推进了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解析】本题考查人大运用监督权对政府重大决策的监督,涉及对人大与政府之间关系的科学认识。

题干的关键信息是“政府的……重大事项需要报人大常委会备案或提请人大常委会审议”,而没有改变人大和政府的职权。

故A、B两项表述错误;C项错误,该举措不是规定二者关系,而是把法定关系明确化、具体化,这种关系的具体化有利于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故选D项。

【答案】D3.(2010•全国新课标卷)《中共中央关于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意见》指出,要加强依法行政和制度建设,健全对行政权力的监督制度。

在国家机关中,对行政权力具有内部监督功能的是( )①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②各级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③国家监察部和地方监察机关④国家审计署和地方审计机关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解析】本题考查行政监督体系这一知识点。

题干要求的是行政权力的内部监督体系,而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与各级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属于行政权力的外部监督系统,故①②不符合题意;监察、审计等部门的监督是行政系统内部监督系统,且都是国家机关,故③④符合题意。

2010年全国卷政治+解析

2010年全国卷政治+解析

2010年高考文综政治试题(新课标)解析第Ⅰ卷本卷共35小题。

每小题4分,共140分。

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2.按照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协议,成员国90%的贸易商品实行零关税。

如果以前一件10人民币元的M商品出口到某东盟成员国N国的关税为5%,本外币间的汇率为l:8。

2010年该商品实行零关税,中国生产M 商品的劳动生产率提高25%,其他条件不变,则一件M商品在实行零关税之前和之后出口到N国的价格用N国货币单位表示分别为A.80,84B.84,80C.84,64D.84,100【C】【解析】本题考查关税、汇率与商品价值量等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计算分两步完成:(1)实行零关税前,“本外币间的汇率为l:8”,价值10人民币元的M商品就需要80个单位N国货币;又因为“关税为5%”,因此,出口到N国的价格用N国货币单位表示为:80(1+5%)=84。

(2)实施零关税后,“中国生产M商品的劳动生产率提高25%”,社会劳动生产率和单位商品的价值量成反比,因此,原来价值10元(人民币)商品的新价值为:10÷(1+25%)=8元;另外,“本外币间的汇率为l:8”,因此,出口到N国的价格用N国货币单位表示为:64。

正确答案选C项。

13.在河北曹妃甸的矿石码头,铁矿石运输轮一靠岸,运输带就直接将铁矿石运往新首钢加工车问。

经过若干道工序后,铁矿石变成钢材,又从成品码头重新装船销往世界各地。

这种紧凑的“前港后厂”生产经营模式,缩短了流通时间,给新首钢带来了巨大的效益。

这一效益的取得在于①流通环节能够产生更大的利润②“前港后厂”模式节省运输成本③流通时间的缩短加快了资金的周转④“前港后厂”模式提高了社会劳动生产率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B】【解析】本题考查影响经济效益的因素等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从材料中可以看出“前港后厂”节省了运输成本,从而提高了经济效益,②符合题意。

福建高考文科综合卷第39题的命题特点与教学启示

福建高考文科综合卷第39题的命题特点与教学启示

2010年福建省高考文科综合卷第39题的命题特点与教学启示2010年是我省高考文科综合试卷自行命题的第二年,其中政治试题与2009年的政治试题比较,在提高试题的区分度的同时,更加注重试题设置的科学性和组织答案的发散性思维。

这些特点在2010年福建省文综卷第39题(以下简称2010年第39题)中表现得尤为明显。

文科综合试卷第39题属于非选择题,采用高中政治课必修的4个模块融为一体的命题模式,分值42分。

因此,该题答得好坏,直接关系到高考政治学科成绩的高低,是广大政治教师关注的焦点。

分析2010年第39题的特点,可以开拓教师视野,找准教学与复习的方向。

一、体现课改要求,符合考生认知水平,反映社会热点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采用考生平时关注的社会热点以及与考生生活息息相关的材料来创设情境,使理论教学尽可能贴近考生的生活。

2010年第39题与2009年的第39题的最大不同在于:它忠实而严格地体现了这一要求。

2010年第39题材料二创设了记者采访不同人群对幸福的看法的情境。

这一情境是考生熟悉的,符合考生认知水平,教材内容和社会热点有机地结合起来,从而树立考生的社会责任意识。

这一命题特点要求政治教师要继续深化课程改革,杜绝将政治理论变成简单记忆、机械背诵的对象。

政治教师要坚持从考生的现实生活出发进行教学,遵循从个别到一般,又从一般到个别的认知规律,将政治理论扎根在源于考生生活又指导考生理性地认识生活的更高层次上。

二、利用过程设题,培养发展思维,辩证回答问题2010年第39题材料一选取了传统“民本思想”和中国共产党关于“以人为本”的论述,详细地向考生展示了“以人为本”思想的发展过程,要求考生说明材料是如何体现人类认识的过程。

本题(即第39题第1问)的难度在于:命题者在设问时用“过程”代替“发展”,无形中增加了审题的难度。

考生想回答准确、到位,就必须始终坚持用发展的观点来分析,首先从论述表达的时间先后顺序进行总结,答出“人类的认识具有反复性的特点”;再从不同论述的不断完善发展的角度进行总结,回答人类的认识具有上升性的特点;最后从中国共产党的“以人为本”思想并没有终结人类认识的探索过程的角度进行总结,回答“人类认识具有无限性”特点。

2010高考福建文综(含解析)

2010高考福建文综(含解析)

2010年高考试题——文综(福建卷)答案及解析第Ⅰ卷(选择题共l44分)地理部分本卷共36小题.每小题4分.共144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下图示意我国东部主要石化基地和企业的分布。

完成1—2题。

1.图中兼有资源和市场区位优势的石化基地是A.①B.②C.③D.④2.④地接受境外石化产业转移将首先促进区域内的A.石油开采 B.桉电站建设 C.海岛旅游开发 D.港口建设【答案】1.B 2.D【解析】1.考查石化基地的区位。

本题抓住石化基地的两个区位条件一个是市场,相对来讲东南沿海两个和京津唐地区的市场相对广阔,再有从资源角度考虑,京津唐和东北地区的相对资源比东南沿海丰富,综合考虑,京津唐地区兼有资源和市场区位优势。

2.本题抓住境外石化产业转移这个要点,在此基础上很容易想到首先促进区域内港口的建设和发展。

下图示意长江上游地区雪线高度的经向和纬向变化趋势。

完成3—4题3.该地区雪线高度变化的趋势A.自北向南增高 B.自西向东增高 C.自东北向西南增高 D.自东南向西北增高4.影响该地区雪线高度变化趋势的主要因素是A.海拔B.降水C.热量D.坡向【答案】3.D 4.B【解析】3.本题重在读图分析,左图显示的经度变化,根据变化趋势可以推测从东西方向来讲是从东向西逐渐增高的;同样读右图分析,右图展示的是纬度上的变化,也就是南北变化,根据变化趋势可以推测由南向北逐渐增高。

由此得出结论雪线高度变化趋势是由东南向西北增高。

4.首先影响雪线高度的因素锁定两个,一是气温二是降水,然后一句雪线变化趋势推测主要因素是降水(其变化趋势一致)。

城市群的竞争力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群内城市间的产业分工与合作。

图3示意城市群内部城市间的产业链分工体系。

完成5—6题5.城市群中,中心城市的优势产业处于产业链中的位置是A.①⑤ B.②④C.③④D.①③6.产业分工处于产业链上③位置的城市,其竞争优势主要体现在A.产品需求量大B.交通便利C.劳动力充足D.土地租金低【答案】5.A 6.D【解析】5.读图抓住优势产业与价值量之间的关系,产业具有优势说明价值量越高,由此说明中心城市的优势产业处于产业链中的位置是①⑤。

2010年福建省高考文科综合考试说明

2010年福建省高考文科综合考试说明

2010年福建省高考文科综合考试说明(文科·课程标准实验版)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福建省文科综合考试说明(文科·课程标准实验版)Ⅰ.命题指导思想与原则(一)指导思想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是合格的高中毕业生和具有同等学力的考生参加的选拔性考试。

高考应具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区分度和适当的难度。

高考文科综合试卷必须依据高考性质和普通高中新课程的要求,在考查考生对所学相关课程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的基础上,注重考查考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全面反映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课程目标。

(二)命题原则高考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命题必须根据高校选拔新生的需要和普通高中深入实施新课程、推进素质教育的要求进行,并遵循以下原则:1.思想性:反映加强思想道德教育、民族精神教育和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的要求,促进考生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2.科学性:符合考试说明的要求,做到试卷结构合理、规范;试题内容科学、严谨,文字材料简洁、明确,参考答案合理、准确,评分标准客观、公正;试题的难度要求适当,思考量、阅读量和书写量适中,具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和一定的区分度;在注重基础的同时,突出学科思想方法,关注考生的发展潜力。

3.时代性:在考试内容选择、试题形式设计和答题要求确定上,既体现学科特点,重点考查考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又反映时代特征,关注社会热点,关注社会生产、科技发展的状况,关注人类面临的重大问题。

4.人文性:落实素质教育要求,关注考生全面、和谐、健康的发展;关注优秀民族文化成果,重视考生人文素养和人文精神考核;尊重考生的学习特点和认知水平,贴近考生。

5.实践性:加强与社会实践和实际生活的联系,适当探索试题的开放性与探究性,考查考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引导考生提高参与社会实际生活的能力。

6.选择性:根据普通高中新课程遵循共同基础与多样选择相统一的原则,尊重考生学习需求和发展方向的差异,设置选修模块的选答题,鼓励和促进考生个性化发展。

2010年高考福建文综卷

2010年高考福建文综卷

2010年高考福建文综卷一、最佳选择题(本大题共35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70分)1、2012年2月16日,中国足坛反腐案在丹东中院进行一审宣判,前足球裁判陆俊被判处有期徒刑5年半,而刑期最长的则是黄俊杰,被判处有期徒刑7年,原中超公司总经理吕峰获刑6年班,罚金15万元。

该案例主要说明A、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B、法律以规定公民的权利和义务为内容C、法律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D、法律是广大人民意志的体现2、2010年针对全国校园暴力事件频发状况,佛山市教育工委、教育局发出紧急通知,要求教育行政部门要切实加强学校的安全教育管理工作,同时要求所有中小学、幼儿园全部配备专职保安员。

市教育工委、教育局的举措体现了对未成年人的A、家庭保护B、学校保护C、社会保护D、司法保护3、下列选项中能体现法律基本特征的是①国家药监局原局长郑筱萸因受贿罪、玩忽职守罪被执行死刑②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③在审理涉及未成年人各类案件中推行“圆桌审判”形式④每年的9月被定为“中小学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A、①③B、①②C、①③④D、①②③④4、一般违法和犯罪,两者不同之处在于A、是否是违法行为B、是否触犯了刑法C、是否需要承担法律责任D、是否具有社会危害性5、2012年5月1日正式实施的《专用校车安全技术条件》、《专用校车座椅系统及其车辆固定件的强度》,有力地支撑《校车安全管理条例》的贯彻落实。

这A、为未成年人提供了健康成长的条件,是对他们实施保护的基础B、保障了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体现了对他们实施司法保护C、有利于动员全社会力量共同对未成年学生实施社会保护D、有利于进一步保障未成年学生受教育权,体现义务教育的公益性6、2010年10月16日晚,在河北大学新区超市前,一辆黑色轿车将两名女生撞到一死一伤,肇事者口出狂言:“有本事你们告去,我爸爸是李刚”。

2011年1月30 日,肇事者李启铭被判处有期徒刑6年。

2010年福建高考文综答案

2010年福建高考文综答案

2010年福建高考文综答案第一篇:2010年福建高考文综答案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福建卷)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参考答案第Ⅰ卷共36小题,每小题4分,共144分。

1.B2.D3.D4.B5.A6.D7.C8.A9.C10.A11.B12.C13.D14.B15.B16.D17.A18.D19.C20.B21.D22.B23.C24.A25.A26.D27.C28.D29.B30.A31.D32.B33.B34.D35.C36.A第Ⅱ卷共6大题,共156分。

37.(37分)(1)变化趋势,水量减少。

原因:该河段所处区域降水量少,蒸发量大(流经半干旱、干旱地区);少支流汇人;河水下渗严重。

(2)主要差异:甲地降水明显多于乙地。

原因:甲地受来自海洋的西南气流和沿岸暖流影响,地处山地迎风地带,降水丰富;乙地地形平坦,西南气流受地形抬升不显著,并受离岸寒流影响,降水较少。

(3)水稻种植经验不足,生产技术落后;水利设施不完善,机械化程度低;传统生产观念和主食消费习惯的影响。

(4)地形平坦;草原广阔;河流水资源较丰富,灌溉农业及牧业较发达;处于古代贸易的交通要道。

38.(37分)(1)A段:中西大致保持一致,走势相对平稳,中国略高于西欧。

B段:中国稳定不前,西欧超过中国并持续上升。

C段:中国总体下降,西欧加速上升。

(2)中国:自然经济为主;君主专制统治强化;重农抑商、闭关锁国政策;思想文化专制。

西欧:商品经济发展,工业革命与科技进步;资本主义制度逐步确立;海外贸易、殖民扩张与掠夺;民主思想发展。

(3)特点:中国工业得到较大发展;增长速度超过主要资本主义国家。

原因:近代中国工业产值基数低,在工农业总产值中所占比重小;落后的社会制度;动荡的社会环境;资本主义列强的掠夺和压制。

(4)走适合本国国情的发展道路;加强区域合作,顺应全球化潮流;重视科技创新、理论创新;重视教育,提高国民素质等。

39.(42分)(1)①认识受各种条件限制,人们对一个事物的正确认识往往要经过多次反复才能完成。

2010年政治高考题分析

2010年政治高考题分析

2010年政治高考题分析24.假设某国2009年甲产品的总产量是100万件。

每件产品价值用货币表示为10元。

2010年生产甲产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一倍,在货币价值不变和通货膨胀率为20%的不同情况下,甲产品2010年的价格分别是A. 5元 6元B. 10元 12元C. 20元 24元D. 8元 16元解析:选A。

该题考查了课本P14价值量与社会劳动生产率的关系以及P8通货膨胀率的运用。

近几年,政治试题无论全国卷和还是地方卷,对计算题的考查屡见不鲜,而考查又集中在价值量这个重要的知识点上。

做好这类试题首先要理解七个概念的含义,即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个别劳动时间、社会劳动生产率、个别劳动生产率、价值量、价值总量、使用价值量(商品数量);其次掌握它们之间的比例关系,其中考查较多的是个别劳动生产率与价值量无关、个别劳动生产率与价值总量成正比、社会劳动生产率与价值量成反比、社会劳动生产率与价值总量无关。

结合题意,“2010年生产甲产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一倍”,则甲产品的价值量用货币来表示为:10÷(1+100%)=5(元),其实计算到这里,答案已经出来了,因为4给选项只有一个选项在货币价值不变的情况下为5元,答案选A。

“通货膨胀率为20%”,则该情况下产品的价格应为5×(1+20%)=6(元)。

综上,答案选A受全球金融危机影响,2009年以来我国经济出现困难,主要表现为外部需求下降、出口贸易不畅,经济增速放缓、失业增加,通货膨胀预期正逐步形成等。

据此回答25~26题。

25.在此背景下,我国政府应采取的宏观经济政策是①加快企业资金周转速度,提高盈利水平②扩大国债发行规模,加快重点产业发展③提高出口退税率,鼓励企业出口④增加政府财政收入,扩大积累基金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解析:选C。

本题考查的是课本P84宏观调控的有关知识。

背景材料是作答该题的关键。

由于设问的主体是“政府”,所以排除①,因为①讲的是企业。

2010年高考(新课标全国卷)文综政治试题及答案解析

2010年高考(新课标全国卷)文综政治试题及答案解析

2010年高考(新课标全国卷)文综政治试题及答案解析【适用范围】辽宁、贵州、湖南、吉林、黑龙江、陕西12.【C】按照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协议,成员国90%的贸易商品实行零关税。

如果以前一件10人民币元的M商品出口到某东盟成员国N国的关税为5%,本外币间的汇率为l:8。

2010年该商品实行零关税,中国生产M商品的劳动生产率提高25%,其他条件不变,则一件M商品在实行零关税之前和之后出口到N国的价格用N国货币单位表示分别为 A.80,84 B.84,80 C.84,64 D.84,100【解析】本题考查关税、汇率与商品价值量等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计算分两步完成:(1)实行零关税前,“本外币间的汇率为l:8”,价值10人民币元的M商品就需要80个单位N国货币;又因为“关税为5%”,因此,出口到N国的价格用N国货币单位表示为:80(1+5%)=84。

(2)实施零关税后,“中国生产M商品的劳动生产率提高25%”,社会劳动生产率和单位商品的价值量成反比,因此,原来价值10元(人民币)商品的新价值为:10÷(1+25%)=8元;另外,“本外币间的汇率为l:8”,因此,出口到N国的价格用N国货币单位表示为:64。

正确答案选C项。

13.【B】在河北曹妃甸的矿石码头,铁矿石运输轮一靠岸,运输带就直接将铁矿石运往新首钢加工车问。

经过若干道工序后,铁矿石变成钢材,又从成品码头重新装船销往世界各地。

这种紧凑的“前港后厂”生产经营模式,缩短了流通时间,给新首钢带来了巨大的效益。

这一效益的取得在于①流通环节能够产生更大的利润②“前港后厂”模式节省运输成本③流通时间的缩短加快了资金的周转④“前港后厂”模式提高了社会劳动生产率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解析】本题考查影响经济效益的因素等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从材料中可以看出“前港后厂”节省了运输成本,从而提高了经济效益,②符合题意。

2010年全国高考文综政治试题分析及教学反思

2010年全国高考文综政治试题分析及教学反思

2010年全国高考文综政治试题分析及教学反思2010年的全国高考文综政治试题涉及了中国革命史、中国的政治制度、国际关系以及全球化等多个方面的知识点。

这些试题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高考对学生的综合素养和思辨能力的要求。

本文将对2010年全国高考文综政治试题进行深入分析,并结合教学反思,探讨如何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和思考能力。

一、中国革命史题目分析2010年的政治试题中,关于中国革命史的题目较多,其中包括了林彪事件、彭德怀问题和“两个凡是”等重要内容。

这些题目要求考生熟悉历史事件的背景、原因和影响,并能够进行思辨和综合分析。

例如,有一道题目是关于“两个凡是”的定义与涵义,“两个凡是”是邓小平在1977年讲话中提出的一项重要原则,要求人们对历史、现实和未来都要从实际出发。

这道题目既考察了考生对历史事件的了解,又考察了考生对原则与实践关系的理解。

针对这类题目,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对历史事件的敏感性和分析能力。

通过讲解历史事件的背景和影响,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思考和分析。

同时,通过讨论和辩论等活动,激发学生的思辨能力和表达能力。

在教学中,还可以引导学生关注当下社会问题的历史渊源,培养学生对社会问题的思考和分析能力。

二、中国的政治制度题目分析2010年的政治试题中,关于中国的政治制度的题目也是不可忽视的一个部分。

这些题目主要涉及到中国的政治制度、政治体制以及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等。

例如,有一道题目是关于中国的政治体制,要求考生分析中国政治制度的特点和优势。

这道题目既考察了考生对政治制度的理解,又考察了考生对中国政治的整体认知。

针对这类题目,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对政治制度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可以通过案例分析、角色扮演等方式,引导学生深入了解中国的政治体制,并讨论其特点和优势。

同时,还可以引导学生关注中国政治的实际运行情况,培养学生对政治问题的思考和分析能力。

三、国际关系题目分析2010年的政治试题中,还涉及了国际关系方面的知识点,如国际社会主义、南南合作等。

2010年高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文综(政治部分)

2010年高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文综(政治部分)

2010年高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文综(政治部分)24.图5、6中商品甲、乙是两种互不关联的商品。

当两商品的价格P均从P1同幅下降到P2时,对于需求量Q的变化,若有如下判断:①两商品的需求量与价格同向变动②两商品的需求量与价格反向变动③两商品相比,商品甲是高档耐用品④两商品相比,商品甲是生活必需品其中正确的是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25.2005-2009年,广东居民人民币储蓄存款余额从19051亿元增至31346亿元,若其间伴随如下变化:①利息税税率上升②利息率上升③居民收入上升④消费上升⑤储蓄机构增加其中导致储蓄增长的原因是A.①②B.①④C.②③D.④⑤26.图7横向箭头显示的是一种宏观经济的收缩过程,纵向箭头显示的是针对过程中各环节相应的调控手段。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应采用的手段是A.①B.②C.③D.④27.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通过的新选举法规定:城乡按相同人口比例选举人大代表,选举委员会应组织候选人与选民见面,回答选民的问题。

这些规定①体现了国家机构民主集中制的组织原则②有利于保障公民平等地享有选举权③体现了差额选举和等额选举的结合④有利于选民了解和鉴别候选人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28.2009年颁行的《关于实行党政领导干部问责的暂行规定》,要求对党政领导干部的失职行为实施问责。

这一举措表明A.政府执政必须符合法律程序B.我国已建立完整的行政监督体系C.每个公民都有监督权和质询权D.党政领导干部的权力和责任是统一的29.2009年发生在新疆乌鲁木齐的“7·5”严重犯罪事件,破坏了社会稳定和民族团结,不得人心。

党和政府采取果断措施,迅速对其进行了处置和平息。

这说明①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是挫败民族分裂活动的根本保证②维护社会稳定和民族团结是各族人民的共同意志③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发展符合人民的根本利益④妨害我国民族团结的因素将不复存在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30.胡锦涛在第六十四届联大的讲话中提到,中国已向120多个国家提供了援助,累计免除49个穷国债务,对40多个最不发达国家的商品给予零关税待遇。

2010年福建高考文综政治试题详细解析

2010年福建高考文综政治试题详细解析

2010年福建省高考文综(政治)试题详细解析闽侯二中政治组郑英推荐修正一、试题评价从2010年高考真题看,作为新课改实施较早的地区,无论是从理念还是从实践上都渐趋成熟。

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一是选材不回避热点但多隐含。

每一道题都以年度最新时政热点为直接材料,或以其为依托,其中涉及民族团结、科技创新、发展方式转变,改善民生等等,无不是当下的常效热点。

二是体现知识与能力并重的考查。

知识层面看,侧重考察骨干知识,易混易错点。

能力层面则主要是对材料设问的审读,对题干与题肢对应的分析。

从题型看,问原因,问意义,问举措,问合作,问探究等等,形式活泼多样。

三是体现探究性问题能力的考查。

如28题,无论是从材料的呈现,还是设问方式的设置,都具有思辨性、探究性四是出现时政知识的的交融趋势。

如33题,设置非常巧妙,容改善民生这一根本话题于经济政治方面的多个话题,避免了猜题现象,但又合情合理,这种命题应该是一种趋向。

五是体现地方特色,富含漫画题,图表题、名言诗词题等,整体显得严谨创新,充满活力。

二、试题分析25.【答案】A【解析】美籍华人欣赏了世博会福建馆茶文化的展示后,深受感染,由衷发出感叹,说明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D深远持久则不选。

其它选项本身表述无误,但题干未涉及文化之间的交流,和人们在文化的感染下,力量的增强,故BD二项与题意无关。

【考点定位】涉及考点有文化对人的影响的特点,文化的作用,文化交流。

结合时政热点世博会考查了文化生活的这几个主干知识,其中有文化对人影响两方面特点的辨析,要求学生根据给定信息,能调动与运用知识进行分辨。

26.【答案】D【解析】无论是张先生还是李先生的选择,作为消费者而言,动车与汽车同为交通工具,人们根据自己消费水平,进行取舍,体现了消费者力图实现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

从题干不能体现A,因为从题干看,并没有体现商品质量的高低,排除B。

本题易错选C,对商品有用性的关注,只体现了其中一方面的关注,而未涉及商品价格的关注,是片面的。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文综试题(福建卷,解析版)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文综试题(福建卷,解析版)

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文综试题(福建卷,解析版)【名师简评】地理试题:1.关注社会热点,贴近现实生活,如11~12题以“世博会”为背景材料,考查了地球运动及时区计算问题。

2.体现了新课标理念,突出对三维目标的考查。

3.考查的角度新颖,如9~10题,通过人口密度图制作人口增长率图需要的数据,考查考生对实际问题的思维、分析及综合能力,体现了地理知识服务于现实生活这一理念。

4.关注国际热区。

如37题的非洲——世界贫困区。

2010年福建高考文综历史试题总体来看有如下特色:一是注重双基,其考查的内容基本上都是历史主干知识,没有过偏、过怪的内容,难易度适中。

二是试题形式多样,图文并茂。

三是注重考查历史能力,几乎每道题都构筑了新的历史情境。

四是关注社会热点、学科热点问题,如中美关系问题、民族问题、历史研究方法问题等。

五富有地方特色,其中15题就是以福建地方史入题。

当然个别题也有考虑欠缺的地方。

如第24题,本题解题的关键是要知道电报在中国最早什么时候设立的,就有点过于细节了。

本套试卷政治试题突出考查了经济、政治、文化和哲学部分的主干知识,试卷的区分度较为理想。

试题命制能与教材基础知识有机结合,注重考生理论联系实际、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试题难度适中,地方特色尽现。

注重长效热点,比如主观题第40题突出了对学生关注社会、关注民生、关注生活的价值导向,较好地考查了考生的综合能力。

第Ⅰ卷(选择题共l44分)本卷共36小题.每小题4分.共144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图1示意我国东部主要石化基地和企业的分布。

完成1—2题。

1图中兼有资源和市场区位优势的石化基地是A.① B.② C.③ D.④【答案】B【解析】该题主要考查我国石油资源的分布及我国主要的工业基地,关键是正确读图析图。

①基地虽然有大庆油田,但当地消费市场较小;②基地有河北任丘油田、华北油田、辽河油田等,且位于环渤海经济圈,市场需求量大;③④分别位于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地区,石油资源缺乏,因此B项正确。

2010年高考文科综合全国卷2政治试题详析

2010年高考文科综合全国卷2政治试题详析

2010 年高考文科综合全国卷I I政治试题详析24. 假定某公司2008 年的生产条件属于社会均匀水平,生产一件甲种商品的劳动耗资为6元,产量为 10 万件。

2009 年该公司的劳动生产率提升 50%,其余条件不变,那么,该公司生产甲种商品的个别价值、社会价值和价值总量分别为A.4 元、4 元、 60万元B. 6 元、 8元、 90 万元C.4元、6元、90万元D.8 元、 6元、 120万元【答案】 C【分析】商品的个别价值与生产者的个别劳动生产率成反比,故该公司生产甲种商品的个别价值为 6 元÷( 1+50%) =4 元;商品的社会价值不会因个别劳动生产率的提升而改变,故甲种商品的社会价值仍为 6 元;该公司因为劳动生产率提升50%,故其总产量亦提升50%,为 10 万件×( 1+50%)=15 万件,单位商品价值量为 6 元 / 件,故价值总量为 15 万件×6 元 / 件 =90 万元。

本题出现了“个别价值”“社会价值”这两个考生不曾见过的看法,可能命题者意欲借此考察学生的学习能力,要求考生依据试题的前后文及所学知识,推测这两个看法的内涵:个别价值是指单位商品的生产所耗资的个别劳动的价值,社会价值则是耗资的社会必需劳动的价值。

25.跟着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发展,遍及城乡的加油站将不单能为燃油汽车加油,还可以为电动汽车充电或为天然气汽车充电。

加油站的这类变化表示A. 新技术改变人类生活方式B. 公司经营应适应市场需求C. “节能减排”是经济发展趋向D.市场需求量变化决定产品供应【答案】 B【分析】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公司经营应以市场为导向,不停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

B 项符合题意。

A、C 两项看法虽正确,但都没有环绕“加油站的变化”进行阐释,故不吻合题意。

市场需求量变化会经过价钱信号影响产品供应,但其实不决定产品供应,从根本上说,产品供应由生产力水平决定,故 D 项错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0年福建省高考文科综合政治试题分析
莆田侨中吴友华
今年高考文科综合政治试题在结构、分值、题型、考试内容、能力要求等方面与09年基本一致。

其主要特点是:试题难、中、易比例较合理,选择题难度(灵活性)有所提高,非选择题难度有所降低,选修模块的问题设置引入了选择题型,使试卷的难易结构更加合理。

试卷阅读量相当,设问的形式合理,思维强度有所提高,规范性进一步增强。

一、试卷的特点及导向性
1、重视基础、突出了主干知识的系统性
试卷考查的知识都属于主干知识或高频考点,其特点是细化主干知识点和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如第35题通过意识能动作用,考查了学生思想、心理态势的变化的矛盾及如何由自卑转为自信的条件,体现了唯物论与辩证法知识的内在联系;第39题通过不同角度对经济发展、政治制度的完善问题的综合归纳,有利于引导学生重视和系统掌握学科基本知识。

2、以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生活经验为基础,关注时政热点与学生生活,体现乡土地理特色
试题的背景材料多是学生熟知的时事热点,社会生活现象,其特点是把基本观点、原理融入生活题材之中,如福厦高速铁路开通、产业结构调整、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成就、“三农”问题及民生等重大热点,反映了我国和我省经济社会建设的成就,有利于引导日常教、学积极关注本省经济社会发展。

选择题第35题,反映学生的自卑心理怎么样调适的问题,关注了学生的生活。

第25题上海世博会福建馆茶艺表演、第26题福厦高速铁路开通、第31题惠安女服饰所体现的文化特点、包容性的特点,反映地方特色,有利于引导考生关注身边的生活事件,增强考生投身家乡建设的责任感、使命感。

3、注重对考查考生学习方式和学习潜能的考查,体现高考的选拔性
试题突出学科能力与素养,体现新课程倡导的“自主学习、主动探究、重视学习的过程与方法”等核心理念。

创新性问题的设计都源于中学政治的基础知识,如第28题,通过图表显现的反比关系,考查学生对于几组经济生活概念之间的变化关系的理解;第36题通过诗句、成语对自然现象的本质思考和“知识库”知识的考查,对学生的思维能力提出较高的要求。

第39题第①问通过从传统民本思想到党的“以人为本”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探究,由特殊到一般地解决有关问题,展示了批判继承,探索了知识发展的一般过程,考查了考生信息提取、知识迁移、归纳、论证的能力;第②问具有的思辨性,通过结合材料与专家点评,结合不同时期的民本思想的本质分析。

考查了学生对社会现象的本质观察与批判能力;第③问考生可选择其中一个角色作答,角度的多样性,给考生留有思维拓展的空间,让绝大部分学生有话可写,较好地检测学生的个性潜能、学以致用的能力;同时考查了学科综合知识的把握和逻辑思维能力,体现了选择性和开放性;第④问要求学生具备读图以及综合归纳能力。

通过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反映学生积极关注社会政治生活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多领域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应用价值或意义,体现素质教育的方向
试题以科学发展观为主线,引导考生关注社会热点、生产发展和科技进步,关注人类面临的重大
问题,反映考生应有的正确情感、态度、价值观。

如第29题关注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第30题的培养公民意识的教育;第32题的思想道德教育;第35题的心理健康教育;第34题以抗虫棉的事例,引导学生思考科技创新对生产方式变革的意义;第42题要求考生分析世界银行投票权改革的意义等。

二、试卷总体评价
1、试卷注重考查考生对所学相关课程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体现“平稳推进高考改革”的总体思路。

同时,试卷注意了“改革者受益”的要求。

如,信息的获取、收集、处理、运用能力,体现了新课程所倡导学习方式转变的要求;关注学生参与政治、经济、文化生活过程中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反映考生应有的正确情感、态度、价值观;综合运用学生自己的“知识库”的知识,反映了学生在自主学习中获得的,或本人知识积累的广度、深度。

试题总体上体现了新课程理念,但从各地区的教育教学的考察看,在中学教育教学的实际中,试卷中的知识及相关能力,90%仍可以通过教师的指导及强化训练获取的,这导致加班加点的现象在各校普遍存在,师生的负担仍然过重。

2、选做题的共同点是以设置选择题来直接降低难度,设问思路较清晰,有利于学校按要求开好选修课程。

按“省厅06/84号”文件精神要求,政治科选修课必须开设的有2门(列入高考)。

按照考什么,教什么以及选考的导向,许多学校都把重点放在选修三《国家和国际组织常识》上,而选修四《科学思维常识》基本上由学生自学。

选修课程的如何考查,事关高中课程改革整体推进问题,如按当前的教学与考试模式,课程改革仍无法取得实质性的进展。

2010-7-1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