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记》的伦理思想探析论文
浅谈先秦儒家《乐记》教育伦理思想_2383
浅谈先秦儒家《乐记》教育伦理思想《乐记》也是《礼记》中的一篇,是先秦儒家专门论述乐教的论著,它论述了音乐的起源和作用等问题,表明儒家学者对乐教的注重。
一、《乐记》的考证一般认为,《乐记》的作者是孔丘的再传弟子公孙尼,时当战国初期。
先保存下来的《乐记》基本上是原作,西汉刘向整理古籍,曾得《乐记》全本,共23篇,篇目全载入《别录》。
唐代孔颖达作《礼记注疏》时,《别录》已轶,而《乐记》篇目“总存焉”。
今见《乐记》仅存前11篇。
这11篇是论述儒家乐教理论的,故可称为“务虚”;而失落的后12篇可能是记载具体艺术实践的,故可称为“务实”。
[1]因此,今存《乐记》主要是论述艺术的一般问题和乐的教化问题。
由于《乐记》与《荀子.乐论》有成段文字的基本相同,故孰先孰后,孰著孰袭历来成为纷争。
这也说明,作为《礼记》中德一篇的《乐记》,实际上是先秦儒家乐教理论的总结。
孔丘整理的《六经》中原有《乐》,但据说是川渝秦始皇焚书坑儒。
因此,《乐记》就成为我们认识先秦儒家乐教思想的重要材料。
二、乐的内涵古代所谓“乐”,内涵十分丰富,不仅是指音乐,还包括绘画、雕刻、建筑等造型艺术,甚至扩及依仗、田猎、肴馔等使人快乐。
但通常所谓“乐”,主要指音乐,音乐是乐的核心,而音乐本身又是歌、诗、舞三位一体的艺术形式,“乐之在耳曰声,在目曰容”,《墨子》一书中也曾提到《诗经》有“诗歌三百,诵诗三百,舞诗三百”。
儒家的乐教主要是教授音乐,教授诗、曲、歌、舞、演奏、乐理和如何评价乐、认识乐的作用,尤其是懂得把乐作为行教化、理邦家的手段。
因此,儒家的乐教既是艺术教育,更是道德和思想、政治教育。
《乐记》就反映了这一基本特点。
三、乐的产生《乐记》对乐的产生有比较正确的阐述,它说:“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
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
感于物而动,故形于声。
”指出了音乐产生于人的心理活动、产生于人的情感,是“人情之所以必不免也”。
但人的情感受到外物的刺激而引起变化,形诸声音而成为乐的。
《乐记》的审美心理分析
创作心理 学 的基础 。本 文试 图对 《乐记 》 的 审 关心理 进 行分 析, 并 由此 分析 音 乐 与 人 心 理 的 关 系 问题 。 关键 词 : 乐记 ; 审美; 心理 ; 性 格 在长期的历史发展积 淀 中, 中华 民族形 成 了天 人合 一 、 物 我一 体 , 人与 自然 和谐 发展 、 相互促进 的互 渗互 融的审美 图式 。 《 乐记》 在心物 同构 、 以类相动 、 声歌各 有宜的 审美 创作 心理和 审美 接 受 心 理 的 过 程 中 把 天 地 宇 宙 、 自然 万 物 以 人 化 和 美 化 突出了独特的审美教育心理学 。
◎ 专 题 探 讨 ◎
《 乐 记》 的 审 美心 理 分 析
白 琨
( 山东女子学院 , 山东 济 南 摘 要: 《乐记 》 是 我 国历 史 上 第一 部 音 乐理 论 著 作 , 它 对 音 乐的 功 能 论 述 篇 幅 较 多 、 范 围较 广 、 内涵较深 , 同时, 《 乐记》 还 蕴 含 了丰 富 的 心 理 学 思 想 , 它 是 我 们 研 究 古 代 音 乐心 理 学 , 2 5 0 3 0 0 ) 合 。《 乐记 ・ 魏 文 候 篇 》中 , 各种 不 同的音 乐风格 让 人们 产生 不 同 的思 绪 , 子夏 认为 , “ 君 子听 音 , 非 听其铿 锵 而 已也 , 彼 亦 有所 合之 也” 。 子夏所 说 的“ 有所 合 之” , 从 一定 意义 说意 味 着君 子的心理结构 与其 所 听到 的音 乐 的节奏 旋 律相 合 , 调 动 其联想 和想 象产生音乐的美感 与相应 的思 绪 。《 乐 记》 认识 到 了君 子从 心 灵 与 音 乐 意 象 之 间 的 沟 通 互 动 现 象 , 在 一 定 程 度 上体 现了君子心灵与音乐意象之 间的异质 同构。 《 乐记 ・ 乐论篇》 说: “ 大 乐与 天地 同和 ” , 实际 上就 是天 、 地、 人三者建构 了相生 相谐 、 物 我 同一 的情 境。《 乐记 ・ 乐礼 篇》 讲到 : “ 春作夏 长 , 仁也 ; 秋 敛冬 藏 , 义也 。仁 近于 乐 , 义近 于礼 ” 。 ‘ 春作夏长 ” “ 秋 敛冬 藏” 它 们本 身 不是 仁 、 义, 但 是 它们 的 自然 规 律 符 合 仁 、 义 的 心 理 结 构 。正 是 这 种 心 物 同 构 , 所 以说 它 们 象 征 着 仁 、 义 。 正 是 在 物 理 世 界 与 心 理 世 界 的相 互 对应 与沟通的情况下 , 主体 就进 人 身 心 相 谐 、 物 我化一的境界 , 而这种境 界表 现 为 主体 客 观化 与 客体 主 观 化 的双 向互 渗过 程, 同时呈现 出审美 的共振 。《 乐记 》 所 提 出的 “ 物感 说 ” 与心 物同构启迪了我 国古代 艺术 活 动。例如 马致 远 的《 天净 沙 ・
《乐记》的和谐思想及其现实意义乐记》
《乐记》的和谐思想及其现实意义论文关键词:乐记礼乐和和谐社会论文摘要:《礼记•乐记》作为中国古代一部重要的儒学典籍,蕴含着广泛而深刻的哲学、伦理道德等方面的内容,所有这些,在“和”这个概念中都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本文试图从多个角度来全面分析《乐记》的这一重要范畴——“和”,为今天和谐社会的构建寻找哲学基础,并探索其对构建和谐社会W现$意义。
乐黛云在其著作《跨文化之桥》中写到:“追求和谐是东方各民族共同的传统精神”。
“和”是中华民族永恒鲜活的文化精神,凝聚着中华民族对人生、社会乃至宇宙的深刻体验和理性思考。
《乐记》是我国一部重要的儒家典籍,它的内在灵魂就是“和”。
《乐记》以天地为思维的两极,运用整体思维和模糊思维,以意象化的语言阐释了“和”的思想,不仅在当时,乃至今天都具有深刻的人文价值和积极的现实意义。
一、《乐记》的“和谐”思想探讨要想真正弄清楚《乐记》“和谐”思想的含义,就不能不涉及中国哲学史上的“和”“同”之辩问题。
《国语•郑语》记载了郑桓公和史伯的对话,史伯说:“夫和实生物,同则不继。
以他平他谓之和,故能丰长而物归之;若以同裨同,尽乃弃矣。
故先王以土与金、木、水、火杂,以成百物。
……声一无听,物一无文,味一无果,物一不讲。
”…史伯的这番话,集中地论述了要求“和”但决不能“同”这一问题。
所谓“和”就是不同事物的有规律的和谐的相处,矛盾双方的对立统一,而不是消除差异,消灭对立,所以“和”不能与“同”划等号。
搞清楚了“和”“同”之辩,有助于我们更好的理解《乐记》的“和谐”思想,本文拟从三个方面来探讨《乐记》“和谐”思想的含义:(一)人与心的和谐人与心的和谐,即人自身的和谐,它实质上就是关于“理”与“欲”的关系问题。
“理”和“欲”是历来受伦理学和道德规范重视的一种关系。
它说的是人的各种物质追求和各种精神追求之间的关系。
“理”即“天理”,就是“人道之正”;“欲”即“人欲”,就是喜、怒、哀、乐各种情绪的外露,对物质世界的各种欲望。
浅论《乐记》
浅论《乐记》浅论《乐记》《乐记》被认为是中国目前最早的音乐理论专著,内容是以儒家的观点论“乐”,在中国音乐史上有深远的影响。
传为孔子再传弟子公孙尼子所作,成书年代应为战国末年至汉武帝时期。
《乐记》现存总共有五千余字,共有十一个篇章:《乐本篇》、《乐论篇》、《乐礼篇》、《乐施篇》、《乐言篇》、《乐象篇》、《乐情篇》、《乐化篇》、《魏文侯篇》、《宾牟贾篇》、《师乙篇》。
以下略述各篇章重点:《乐本篇》:论述乐以声音为本,音是由人心而生,人心感于物而后动,古代的圣王对于音乐极为重视,因而运用礼、乐、政、刑,这四种不同层次的方式治理天下。
之后又讲述若乐声失调,五音散乱便会亡国,另外音、乐有很大不同,知音较易,知乐较难,若知乐就很接近知礼,圣王制礼作乐是要让人回归正道上,礼乐若能交互运用就能成就王道。
《乐论篇》:礼乐的功能不同,运用上却是互补的,大乐必易,大礼必简,礼乐是符合天地的运行法则,使四海之内都相互敬爱,了解礼乐的外在形式仅能沿用先圣古乐,了解其内在精神就可创作新乐。
礼乐之作本于天地的自然法则,要了解其道才能制礼作乐。
《乐理篇》:王者治理天下必定制礼作乐,功业越大,乐越完备,天地有自然之礼乐,圣人取其法而制之,唯有圣人真正能让礼乐完备。
《乐施篇》:君王若有好德行,勤于治民,可以从人民的舞蹈表现看出,历代圣王的乐舞都以其德行命名,乐舞是圣王效法天地之道用以教化天下,运用好坏决定天下的兴衰,所以历代圣王都极重视乐教。
《乐言篇》:不同的音乐会引导人的心志朝不同方向发展,古代君王会根据人的情感及本性制定礼义并校正声律,五音象征着君臣、贵贱、男女、长幼之理,这一切都可透过音乐表现,若作乐不得宜就会败德,君子都鄙弃这种放荡的音乐。
《乐象篇》:乐有奸声、正声之别,君子当去奸声而用正声,君子当懂得以正声推行其正道,以乐舞的方式让民众回归正道,而德行为作乐舞的根本,乐舞的表现就是德行具体化的表现。
《乐情篇》:礼乐可以治人情,统辖父子、君臣间的行为规范,圣人行礼乐之教,天地将协和,万物繁生,礼乐贵得其本,一般技艺性的演奏歌唱舞蹈仅是末节,圣王必知本才能为天下制礼作乐。
论《乐记》中的审美教育功能思想
论《乐记》中的审美教育功能思想《乐记》中的乐兼指诗、歌、舞三者,但主要以论述音乐为主。
《乐记》认为,音乐是通过声音来表现情的,情来自人对现实生活的反映: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
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
感于物而动,故形于声。
乐者,音之所由生也,其本在人心感于物也。
(《乐本》)这打破了以往认为乐是上天赐予或神圣创造的说法,《乐记》认为,外界事物的变化使人的感情产生各种变化,音乐则是这种感情变化的表露。
这种感于外物而发的声音,并不就是乐。
声相应,故生变,变成方谓之音。
比音而乐之,及干戚羽旄,谓之乐。
(《乐本》)这就是说,发出来的声音,要能按照宫、商、角、徵、羽排列变化,形成高低抑扬、有节奏的音调,才能称之为乐。
按照一定的音调歌唱、演奏,并举着干(盾牌)、戚(长柄斧)、羽(鸟羽毛)、旄(牛尾)跳舞,这就是乐。
故乐者,审一以定和,比物以饰节,节奏合以成文。
(《乐化》)乐的最大特点是和。
《尚书·尧典》早已有律和声、八音克谐、神人以和的思想。
郑国的史伯(公元前806一前711年)提出过和六律以聪耳的思想,认为诸多声音相异相和才能构成动听的乐曲。
(见《国语·郑语》)。
孔子提出乐而不淫,哀而不伤(《论语·八佾》),强调情感和理智的平衡和谐。
《乐化》继承与发展了这一思想,认为大乐与天地同和,地气上齐,天气下降,阴阳相摩,天地相荡,鼓之以雷霆,奋之以风雨,动之以四时,暖之以日月,而百化兴焉。
如此,则乐者天地之和也。
(《乐礼》)音乐犹如阴阳相摩、天地相荡、风雨飞动、曰月光照、百化兴焉那样和谐美妙。
论伦无患,乐之情也。
(《乐论》)和谐而不相损害,这是乐的精神!关于乐对人心理的影响1.乐能影响人的情感。
《乐记》认为,音乐可以表达情感。
乐也者,情之不可变者也……礼乐之说贯乎人情矣。
(《乐情》)夫乐者乐也,人情之所不能免也。
(《乐化》)音乐是人感情的表现,音乐离不开情感。
人生在世,孰能无情,因此人人都需要音乐,人情之所不能免也。
汉代音乐美学思想管窥——以《乐记》为例
的联 系 又强调 了诗 、歌 、舞三 者 质 ,人 的性 情起作 用 ,可 以起 到 的区别 ,如 《 乐记》:德者 ,性 之 “ 平 好恶 ”节 “ 人 欲 ”存 “ 天理” 端 也 ;乐 者 ,德 之 华 也 ;金 、石 、 “ 反人 道 之 正 ” 的作 用 。如 《 乐 丝 、 竹 ,乐 之 器 也 。 诗 ,言 其 志 记》 :君子 日: “ 礼乐不可斯须 去 身 ” 。致 乐 以治 心 ,则 易 、直 、子 、 也 ;歌 ,咏其声 也 ;舞 ,动其 容 也 。三者本于心 ,然后乐气从 之。 谅之心油然生矣 。易、直、子 、谅 足 故 情深 而文 明 ,气 盛 而 化 神 , 之心生则乐 ,乐 由安 ,安则久 ,久 和顺 积 中 ,而英 华发 外 ,唯乐 不 则天 ,天则神 。……故乐也者 ,动 可 以为伪 。 于 内者也 ;礼也者 ,动于外者也 。 相传 中 国古代 的 “ 乐” ,如原 乐极和 ,礼极顺。内和而外顺 ,则 始 社会 的 《 弹歌》, 《 吕氏春秋》 民瞻其颜色而弗与争也 ,望其容貌 中所讲 的 “ 昔葛天 氏之乐 ” ,及 其 而 民不 生 易 慢 焉 。故 德 辉 动 于 内 , 各 地 出土 的画像石 、画像 砖 、画 而 民莫不 承听 ;理发 诸外 ,而 民 壁 及各 种器皿 等 文物 中都能体 现 莫 不 承 顺 。 故 日 :致 礼 乐 之 逍 , 音 乐是 诗歌舞 蹈 三位一 体 的综 合 举 而错 之 天 下 ,无 难 矣 。 《 乐 记》 “ 乐” “ 动 于内” , 性 艺术 。 《 乐 记》 总结 和概括 了 礼” “ 动于外” 的说法 ,科学 地 这种 艺 术 形 式 ,并 且 对诗 、歌 、 “ 乐”与 “ 礼 ” 的不 同作 舞三 者 进行 了有 区别 的 分析 。 论述 了 “ 用 。 “ 动于内”是强调 “ 乐 ”对人 《 乐 记》 音 乐 的性 质 与 特征 的论
《乐记》中的音乐伦理思想研究
《乐记》中的音乐伦理思想研究摘要:《乐记》作为我国历史上的第一步音乐方面的专门性著作,系统地阐述了乐理知识,深入分析了乐礼关系,揭示了乐礼的重要作用。
通过文章的研究发现,《乐记》中反映的音乐伦理思想在当今社会中依然有存在的价值,能够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提供传统的伦理支撑。
关键词:乐记;乐礼;伦理;音乐中图分类号:j609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2)26-0147-02作为我国古代保存至今的第一部音乐方面的美学著作,可以说是先人在音乐文化和礼乐文化的高度结晶,不仅彰显了中华民族的伦理精神,更是彰显了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
《乐记》虽然成书于西周时期,距今已有两千五百年的历史,但是其所蕴藏的乐礼精神却依然能够对当今社会发生作用,尤其是《乐记》强调的“和”的伦理,更是与当今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念高度一致。
诚如著名学者强昌文所言,传统伦理诞生于过去,存在于现在,影响于未来。
一、《乐记》中的乐理(一)乐的来源《乐记》开片即是“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
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
感于物而动,故形于声。
”据此可知,在《乐记》中,音的产生源于内心的涌动。
需要注意的是,本句话所说的仅仅是音的产生,而非乐的产生。
乐又是从何而来呢?《乐记》中又有记载:“感于物而动,故形于声。
声相应,故生变。
变成方,谓之音。
比音而乐之,及干戚羽雉之乐。
”也就说,如果一个人因为外物而发生情感上的变化以后,就会发出声音。
此时,如果发音之人“及干戚羽雉”,那么这种声音就会上升为乐。
(二)乐的本质关于乐的本质问题,《乐记》中做过精辟的论述,但是从当今社会的角度来看,这种认识是不客观的,甚至可以说是狭隘的。
《乐记》认为乐是圣人之作,圣人所想,普通民众是不知道乐的,也无法创作乐出来。
如“知音而不知乐者,众庶是也。
唯君子为能知乐,是故审声以知音,审音以知乐,审乐以知政,而治道备矣。
”也就说,乐是属于君子的,是属于少数人的,绝大多数人是无法领会乐的。
浅谈先秦儒家《乐记》教育伦理思想
浅谈先秦儒家《乐记》教育伦理思想【摘要】《乐记》是先秦儒家重要的经典之一,其中所蕴含的教育伦理思想具有深远的影响。
本文从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展开讨论。
在引言部分中,介绍了《乐记》的价值和当前的研究现状。
在分别探讨了《乐记》在教育、伦理、人性、修身养性和社会治理方面的重要性和启示。
在结论部分总结了《乐记》教育伦理思想的当代价值,并展望了未来研究方向。
通过对《乐记》的深入分析,可以更好地理解儒家思想对当代社会的启示和指导作用,为我们构建和谐社会提供重要的参考。
【关键词】浅谈, 先秦儒家, 《乐记》, 教育伦理思想, 引言, 价值, 研究现状, 正文, 重要性, 探讨, 人性, 认识, 修身养性, 要求, 社会治理, 启示, 结论, 当代价值, 展望未来研究方向.1. 引言1.1 先秦儒家《乐记》的价值先秦儒家《乐记》作为儒家经典之一,具有重要的教育伦理思想,深受后世学者的重视和研究。
其对教育、伦理、人性、修身养性以及社会治理的探讨,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思想资源。
《乐记》强调了教育的重要性,提倡以乐为教,通过音乐、舞蹈等方式培养人的品德和品位,使人在美感的熏陶中得到教育。
《乐记》对于伦理的探讨也颇具深度,强调了人与人之间的亲情、友情、爱情等重要关系,提倡和谐相处,遵循道德规范。
在人性方面,《乐记》认为人性本善,倡导人们追求善良、正直的品质。
《乐记》还提出了修身养性的要求,强调了个体修养、道德修炼的重要性。
《乐记》对社会治理提供了启示,倡导以仁爱和理性来治理社会,实现和谐稳定。
《乐记》具有极高的教育和伦理价值,对当代乃至未来的研究和实践具有重要意义。
1.2 研究现状目前对于先秦儒家《乐记》教育伦理思想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学术界普遍认为这部经典对于中国传统教育与伦理观念的形成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研究者们通过对《乐记》的深入解读,揭示了其中蕴含的关于教育、伦理、人性、修身养性以及社会治理等方面的思想内涵。
《乐记》的和谐思想及其现实意义(一)
《乐记》的和谐思想及其现实意义(一)论文关键词:乐记礼乐和和谐社会论文摘要:《礼记·乐记》作为中国古代一部重要的儒学典籍,蕴含着广泛而深刻的哲学、伦理道德等方面的内容,所有这些,在“和”这个概念中都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本文试图从多个角度来全面分析《乐记》的这一重要范畴——“和”,为今天和谐社会的构建寻找哲学基础,并探索其对构建和谐社会的现实意义。
乐黛云在其著作《跨文化之桥》中写到:“追求和谐是东方各民族共同的传统精神”。
“和”是中华民族永恒鲜活的文化精神,凝聚着中华民族对人生、社会乃至宇宙的深刻体验和理性思考。
《乐记》是我国一部重要的儒家典籍,它的内在灵魂就是“和”。
《乐记》以天地为思维的两极,运用整体思维和模糊思维,以意象化的语言阐释了“和”的思想,不仅在当时,乃至今天都具有深刻的人文价值和积极的现实意义。
一、《乐记》的“和谐”思想探讨要想真正弄清楚《乐记》“和谐”思想的含义,就不能不涉及中国哲学史上的“和”“同”之辩问题。
《国语·郑语》记载了郑桓公和史伯的对话,史伯说:“夫和实生物,同则不继。
以他平他谓之和,故能丰长而物归之;若以同裨同,尽乃弃矣。
故先王以土与金、木、水、火杂,以成百物。
……声一无听,物一无文,味一无果,物一不讲。
”…史伯的这番话,集中地论述了要求“和”但决不能“同”这一问题。
所谓“和”就是不同事物的有规律的和谐的相处,矛盾双方的对立统一,而不是消除差异,消灭对立,所以“和”不能与“同”划等号。
搞清楚了“和”“同”之辩,有助于我们更好的理解《乐记》的“和谐”思想,本文拟从三个方面来探讨《乐记》“和谐”思想的含义:(一)人与心的和谐人与心的和谐,即人自身的和谐,它实质上就是关于“理”与“欲”的关系问题。
“理”和“欲”是历来受伦理学和道德规范重视的一种关系。
它说的是人的各种物质追求和各种精神追求之间的关系。
“理”即“天理”,就是“人道之正”;“欲”即“人欲”,就是喜、怒、哀、乐各种情绪的外露,对物质世界的各种欲望。
中国传统乐论的伦理价值
中国传统乐论的伦理价值摘要:礼乐文化是儒家伦理教育的艺术化,《乐记》中阐述的乐论思想是儒家思想的重要内容之一,它所谈的并不是纯粹的艺术问题,而是倾向于伦理修养与政治教化问题,人们可以借着乐调节和抒发内心的情感,以美的旋律渲染氛围,传达情志,在人与人之间架起一座情感的桥梁,通过美感教育,引导人们不断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完善人格。
深入挖掘乐论的伦理思想对于我们提升个人修养,增强幸福感,营造和谐的社会氛围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标签:乐记;抒情表意;美善教化;和谐我国素以“礼仪之邦”著称,有着几千年的灿烂文明,在现当代学术界对儒家经典著作的深入研究之下,传统的伦理思想古为今用,《乐记》就是其中一部包含着进步思想的代表著作。
《乐记》一书虽以乐为全文标题,但它所谈的并不是纯粹的艺术问题,而是倾向于伦理修养与政治教化问题,它的整体内容也并不以音乐为目的,而旨在提升人格修养,以德为终极目标。
《乐记》一书中深入探讨了音乐与社会的关系问题,主张礼、乐并举,从而安定天下,本文则着重从乐的角度,探析其伦理思想。
一、乐的释义乐根源于原始社会仪礼文化,是礼乐制的组成元素,与礼不可分。
直至西周,乐从礼中独立出来。
礼、乐别为二物,这时的乐因乐器种类的不断增多,成为了一切乐音的代名词,它囊括音乐、舞蹈、诗歌,集三位为一体,于是这样一种综合性艺术便应运而生了。
《乐记》云:“感于物而动,故形于声;声相应,故生变;变成方,谓之音;比音而乐之,及干戚旄,谓之乐。
”[1]1483显而易见,“声”、“音”、“乐”三者之间是一个音乐生成的过程,呈递进关系。
其中,“声”泛指一切声音,乃至包括各种噪音;“音”特指有不同的声响互相应和,产生变化,使“五声(宫、商、角、徵、羽)”[2]具全而产生的谐和旋律;“乐”是按照谐和的旋律配用乐器演奏,加上与之相符的舞蹈表演,是一种混生性的艺术活动。
在这里,它对“声”、“音”、“乐”三者的概念作出了明确的界定,声音根源于人的内心活动,具有主观的内心情感。
《礼记·乐记》的人性论之再反思
摘要:关于《礼记·乐记》的人性论之性质问题,学界向来有两种不同的见解,即性善论和性可善可不善论。
通过分析,不难看出上述两种观点的争论主要源于对“性”字的不同理解。
《乐记》对人性的双重理解是可以统一的,这恰好体现了其人性论的深刻性。
而通过将《乐记》的人性论置于儒家人性论的形成过程中来考察,可以更深入地把握其本身的性质和意义。
关键词:《春秋》;《公羊传》;以义解经;义理呈现关于《乐记》的人性论的性质,历来已经有一种定说,即认为其所持的是性可善可不善的人性说。
而这一观点的主要依据是,一方面将《乐记》归为公孙尼子的著述,另一方面又依据王充《论衡,本性》中的一段话,即“宓子践、漆雕开、公孙尼子之徒,亦论情性,与世子相出人,皆言性有善有恶”,以此来判定《乐记》人性论的性质。
然而,我们通过对《乐记》原文中关于人性论的论述作一仔细、深入的考察,却发现问题远没有如此简单。
《乐记》中关于人性论的内容虽然并不多,却颇为深刻、复杂。
下面,我们就拟从《乐记》的文本本身出发,对其人性论的性质作一深入的考察。
《乐记》中关于“性”的论述并不多,我们先将其关于“性”的论述的原文摘录如下,以作进一步的分析:(1)人生而静,天之性也。
感于物而动,性之欲也。
物至知知,然后好恶形焉。
好恶无节于内,知诱于外,不能反躬,天理灭矣。
(2)德者,性之端也;乐者,德之华也。
(3)夫民有血气心知之性,而无哀乐喜怒之常,应感起物而动,然后心术形焉。
(4)是故先王本之情性,稽之度数,制之礼义,合生气之和,道五常之行,使之阳而不散,阴而不密,刚气不怒,柔气不慑,四畅交于中而发作于外,皆安其位而不相夺也。
(5)方以类聚,物以群分,则性命不同矣。
(6)夫乐者,乐也,人情之所不能免也。
乐必发于声音,形于动静,人之道也。
声音动静,性术之变尽于此矣。
(7)是故其哀心感者,其声噍以杀;其乐心感者,其声哗以缓;……其爱心感者,其声和以柔。
六者非性也,感于物而后动。
论《乐记》对宋代理学家乐论的塑形
论《乐记》对宋代理学家乐论的塑形春秋战国时期,音乐文化的发展的速度特别快,同时也多姿多彩,百花齐放。
之所以出现这样的局面,是因为诸子百家的思想出现了百家争鸣的情况,当时人们的思想境界的达到了史无前例的高度。
而恰恰在这样的大环境下,音乐文化才能够快速的发生发展。
春秋战国时期,不论是在音乐的技术技巧方面,还是在音乐文化的理论之上,都为后代音乐文化的发展打下了结实的底子。
一、《乐记》中音乐的本质《乐记》这本书的作者在《乐本篇》中曾经提到,“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
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
感于物而动,故形于声。
声相应,故生变;变成方,谓之音;比音而乐之,及干戚羽旄,谓之乐”。
他的意思指的就是,音乐是人们心中情感的体现,音乐能够把人们心中的开心和难过都表现出来。
而人的心情恰恰会被其他的事物所影响,然后表现出声音,这是“声”。
声音发生发展以后变成了曲调,这就是“音”;曲调再通过演奏,再用工具和舞蹈进行制作,就形成了“乐”。
在我们今天的音乐教育的学习下,大多数时间都学习唱歌练琴,乐理知识等,往往却忽视了对“乐”本质的学习。
而古人则更重视音乐学习中音乐的本质,他们认为音乐的本质不仅是包含“声”、“音”、“乐”,还包括礼数品德的教育以及思想升华等更高境界的认知,而这些认知恰恰也致使音乐在古代成为了一种具有多种功能的工具。
二、《乐记》中音乐的功能1.《乐记》通过“礼”和“乐”进行的社会规范与教育功能《乐本篇》主要说明音乐通过强大的艺术教育功能达到了治国安邦的作用。
在《乐论篇》中的礼乐治国的思想占据了整个《乐记》,是儒家思想的核心部分。
而且好的音乐、不好的音乐,对人和社会都将产生深刻的影响,所以创造什么音乐、用什么音乐教育人,也会对社会的和谐与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乐记》中说过,“仁近于乐,义近于礼”,礼与乐的目的都是为了维护社会的和谐,但与此同时,礼与乐还有着不一样的功能。
“礼”强调人与人的礼仪,强调如何去管教人们,“致礼”确实可以使人的行为符合政治、伦理等“动于外”的要求,达到“庄敬”。
《乐记》的伦理思想探析的开题报告
《乐记》的伦理思想探析的开题报告
题目:《乐记》的伦理思想探析
研究背景:
《乐记》是中国古代音乐学的经典著作,由鲁国大夫邹衍所撰写,记录了春秋时期鲁国君主鲁隐公和良乐大夫钟子期等人关于乐曲的理解和对乐曲的礼仪规范。
作为
一部古代理论著作,它所传达的不仅仅是音乐方面的知识,更重要的是其中所蕴涵的
伦理思想。
研究内容:
本研究通过对《乐记》的文本分析,探析其中所体现的伦理思想,包括:
1. 人的精神追求与道德修养:《乐记》中强调“性情不可违”,认为天赋之性必须与修养之道相辅相成,人的精神追求应该是和谐的、平和的、积极的。
2. 社会秩序的维护和道德准则:《乐记》对音乐的规范不仅仅停留在美学品味上,同时与社会伦理和道德准则紧密相连。
它倡导以音乐来达到君臣民之间的和谐,确保
社会的秩序,维护民族的稳定。
3. 人际关系的处理和情感交流:《乐记》重视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交流,认为乐曲有助于加强人际关系的融洽,建立信任和友谊。
而且乐曲还可以对人的情感进行调节,对心灵起到疗愈作用。
研究意义:
本研究旨在通过对《乐记》伦理思想的探析,从中挖掘中国古代优秀的传统文化价值观,对于深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加强国民精神建设、提高道德素质等方面
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同时本研究也为中国传统文化与当代社会的发展进步提供有益的
参考。
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文献资料法、比较研究法、系统分析法等多种研究方法,从多个角度对《乐记》中的伦理思想进行深入的剖析,为阐释《乐记》中的伦理思想提供理论支持。
《乐记》对音乐美学的价值及思想探析
《乐记》对音乐美学的价值及思想探析摘要:《乐记》是我国古代一部重要的音乐美学论著,它通过对音乐的产生,音乐与人的情感,音乐与社会相互关系等的分析论述,强调了乐与礼的结合和音乐的社会功能,阐明了音乐是社会生活的反映以及音乐与人的内心世界相关性等观点,在我国古代音乐发展史上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对中国音乐美学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因此,研究《乐记》对探讨我国音乐美学的形成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先秦; 古典音乐; 美学价值;音乐与情感;功利性;和一、《乐记》的音乐美学观点(一)音乐和客观事物的关系。
“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感与物而动,故形于声……。
”这是古代朴素唯物主义思想,也是音乐美学的基本问题。
(二)音乐和政治的关系。
《乐记》所体现的这种关系主要强调的是音乐要为政治服务。
“是以治世之音安以乐,其政和;乱世之音以愁,其政乖;亡国之音哀以思,其民困。
声音之道与政通矣。
”(三)音乐与“伦理”(道德)的关系。
正因为看到了音乐与政治的关系,而儒家的理想政治是“礼治”,因而就进一步认为“乐理通伦理也”。
又说“唯乐不可以伪”;“得者性之端也、乐者德之华也”;音乐最高的标准是“德”,发挥了“德成而上,艺成而下”的论点。
这也恰恰是儒家思想被历代帝王所重礼的原因。
“圣人作为父子君臣以为纲纪。
纲纪既正天下大家。
天下大定,然后正六律,和五声,弦歌诗颂,此之谓德音,德音之谓乐”。
《魏文侯》篇……。
(四)统治阶级和被统治阶级的关系。
推重“君子”贬低“小人”,由此可以看出,《乐记》的基本立场是为统治阶级服务的。
于是得出等级制度的结论:“天尊自卑,君臣定矣; 卑高已陈,贵贱位矣”。
(五)礼和乐的关系。
礼与乐二者相辅相成,不可分割。
从《乐记》表达的思想上来看,“礼”与“乐”是包含宇宙间万事万物,集一切学与术之大成的,二者相反适以相成,含有朴素辩证法思想。
(六)音乐与礼相互结合,具有教化作用,并且应该为也能够为政治服务。
从《乐记》中管窥
从《乐记》中管窥社会功能意义上的音乐哲学观《乐记》一书,出自《礼记》第十九篇,由西汉成帝时期戴圣所辑。
这是我国最早一部具有比较完整体系的汉族音乐理论著作,它较为详细的总结了先秦时期儒家的音乐美学思想。
它的成书年代及作者虽然很难说得清,但是可以确定的是,《乐记》是经西汉儒生多人之手对先秦诸子思想的辑录,而后加上汉代儒家的某些思想,系统化理论化而成的一本书。
《礼记》中说:“乐者,非谓黄钟大吕、弦歌干扬也,乐之末节也。
”乐的大节是德,是最为重要的教化工具,这是中国与世界诸古文明音乐思想的重要区别。
通过对《乐记》的阅读,我们可以体会到中国古代博大精深的音乐哲学观。
一从社会功能角度而言,《乐记》中的音乐哲学观可以展现在五个方面。
首先,是音乐的教化功能。
《乐记》中说“德者性之福,乐者德之华”,这就是它们所说的音乐的教化功能。
通过音乐的美,来净化社会的世俗风气,使社会得到进化,这也是“先王”提倡音乐的最初想法。
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学派,重视礼乐,以《礼》、《乐》、《诗》、《书》教人,他认为礼是用于分别贵贱等级的,而乐则用于调和上下关系,虽然二者功能相互矛盾,但是“礼乐之情同”,二者的目的是一致的。
为了让人们又要相亲,又要相敬,所以“礼乐”并用,总之,当“礼乐相济”才合乎理想,天下太平。
其次,是音乐的政治功能。
《乐记》中说:“声音之道与政通矣”。
儒家认为音乐与政治相通,是判断为政得失的一项指标。
《乐记》指出:“乐者为同,礼者为异”。
以礼、乐的互相配合作为实行阶级统治的基础,“礼乐刑政,四达而不悖,则王道备矣”,当“礼乐相济”,则天下太平。
《乐记》从礼乐配合、礼乐并重的角度,论述了乐对辅助政治、维护社会稳定所起的特殊作用。
因此,结论是:“礼乐之情同,故明王以相沿也。
”把音乐与道德、法律、政治同等看待,对它在国家上层建筑中所起的作用,给予了高度的重视。
《乐记》中曾载:夔开始制乐奖赏“德盛而教尊”的诸侯。
可见,儒家的所谓“德音”,是德治之音,是宣扬君王德行的方式。
论《乐记》的审美思想对当代音乐教育的启示
论《乐记》的审美思想对当代音乐教育的启示[摘要]《乐记》是两千多年前我国古代音乐美学史上的一颗璀璨的明珠。
《乐记》的审美思想对我国封建社会的音乐教育影响深远,对当代音乐教育无疑也有重要的启迪作用。
[关键词]《乐记》乐教美育《乐记》是先秦音乐美学思想的理论总结成果。
它对两千多年来的中国封建社会的音乐美学产生了极为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它所反映出来的儒家乐教思想更是主宰了整个中国封建时期的音乐教育。
其审美思想对当代的音乐教育仍具有重要的启迪作用。
本文拟就这方面给予初步探讨。
一、音乐的作用在于“修内”《乐记》首先论断是“乐”的起源。
“凡音之起,由人生也。
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感于物而动,故形于声。
声相应故生变,变成方,谓之音。
比音而乐之,及干、戚、羽、旄,谓之乐。
”(《乐记》•乐本篇)“乐”的起源是“人心感于物的”结果,“物”是外在的东西,而“心”是内在的反映。
音乐是表现感情的艺术,而情感也不是孤立存在的,它必定是由于外在事物作用于内心,有感而发,人的感情潜在心里,他借助于对各种外在事物的体验释放出来而构成音乐,反过来,人们也通过音乐来表达感情。
由此可看出,《乐记》的音乐审美教育意义在于“修内”。
《乐记》认为,人在没接触外在事物时表现出的天赋本性是内心平静的,当感受了外物的影响之后内在的智力、感情便活动起来,表现出来。
“感于物而动”,这是本性的外现。
而外物到来,人的内心便能去感知、认识它,于是,人们便有了对外界事物的喜爱与厌恶。
“礼”、“乐”正是先人创造出来而用来节制自己的。
儒家音乐教育思想的“修内”,主要体现在把规范社会政治制度及伦理观念的“礼”与艺术审美教育的“乐”结合起来,置于学校教育科目“六艺”――礼、乐、射、御、书、数的前列“夫乐者,乐也。
人情所不能免也,故人不能无乐。
乐必发于声音,行于动静,人之道也。
声音动静,性术之变也,尽于此也。
”(《乐记•乐化篇》)认为,音乐艺术不仅仅是为帝王歌功颂德的形式,而且也是个体抒发情感、追求自由快乐的形式,是人格修养最后完成的唯一途径。
《乐记》的和谐思想及其现实意义
《乐记》的和谐思想及其现实意义论文关键词:乐记礼乐和和谐论文摘要:《礼记·乐记》作为中国古代一部重要的儒学典籍,蕴含着广泛而深刻的、等方面的内容,所有这些,在“和”这个概念中都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本文试图从多个角度来全面分析《乐记》的这一重要范畴——“和”,为今天和谐社会的构建寻找哲学基础,并探索其对构建和谐社会的现实意义。
乐黛云在其著作《跨之桥》中写到:“追求和谐是东方各共同的传统精神”。
“和”是中华民族永恒鲜活的文化精神,凝聚着中华民族对人生、社会乃至宇宙的深刻体验和理性思考。
《乐记》是我国一部重要的典籍,它的内在灵魂就是“和”。
《乐记》以天地为思维的两极,运用整体思维和模糊思维,以意象化的阐释了“和”的思想,不仅在当时,乃至今天都具有深刻的人文价值和积极的现实意义。
一、《乐记》的“和谐”思想探讨要想真正弄清楚《乐记》“和谐”思想的含义,就不能不涉及史上的“和”“同”之辩问题。
《国语·郑语》记载了郑桓公和史伯的对话,史伯说:“夫和实生物,同则不继。
以他平他谓之和,故能丰长而物归之;若以同裨同,尽乃弃矣。
故先王以土与金、木、水、火杂,以成百物。
……声一无听,物一无文,味一无果,物一不讲。
”…史伯的这番话,集中地论述了要求“和”但决不能“同”这一问题。
所谓“和”就是不同事物的有规律的和谐的相处,矛盾双方的对立统一,而不是消除差异,消灭对立,所以“和”不能与“同”划等号。
搞清楚了“和”“同”之辩,有助于我们更好的理解《乐记》的“和谐”思想,本文拟从三个方面来探讨《乐记》“和谐”思想的含义:(一)人与心的和谐人与心的和谐,即人自身的和谐,它实质上就是关于“理”与“欲”的关系问题。
“理”和“欲”是历来受伦和道德规范重视的一种关系。
它说的是人的各种物质追求和各种精神追求之间的关系。
“理”即“天理”,就是“人道之正”;“欲”即“人欲”,就是喜、怒、哀、乐各种情绪的外露,对物质世界的各种欲望。
浅析从音乐到礼乐中国早期艺术伦理思想探析——以《乐记》、《
浅析从音乐到礼乐:中国早期艺术伦理思想探析——以?乐记?、?论文关键词:音乐礼乐情感心性风俗政治欲望论文摘要:音乐发之于人之情感,又引导情感。
情感凝聚为稳定的感情、道德、理想,或为欲望。
音乐并非只表达一时冲动情感,更多时是由心性或欲望而发,同时反作用于心性。
低俗音乐起负面作用,善乐和纯美音乐对道德和心灵有益。
风俗政治酿成曲风,乐曲加固或转移风俗,影响政治。
故从音乐到礼乐的转变有进步性与必要性。
音乐有两种评价标准:一谓艺术标准;二谓价值标准。
中国音乐,经历了从只注重形式美的“音乐〞到重视内在“仁〞的“礼乐〞的转变。
“即使是礼的观念正式形成(原书为‘形式’)以后,通过西周文献乃至追述西周情形的资料来看,礼在人生教育中所占的分量,绝对不能与乐所占的分量相比较。
……春秋时代,在人文素养上,礼取代了乐的传统地位,不是没有道理的〞。
本文试探析从“音乐〞到“礼乐〞转变的内在逻辑与客观要求。
一、音乐与情感音乐被创造,是为了表达某种情感。
“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
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
感于物而动,故形于声;声相应,故生变,变成方,谓之音;比音而乐之,及干戚、羽旎,谓之乐〞。
此处“心〞是“情〞之意。
“声〞指一切声音,“音〞指“音乐〞,“乐〞那么指包涵了善之意味的音乐。
“凡音者,生于人心者也。
乐者,通伦理者也。
是故知声而不知音者,禽兽是也。
知音而不知乐者,众庶是也。
唯君子为能知乐〞。
假设以此标准,本文前言当改为从“音〞到“乐〞的转变。
但?乐记?作者也没有严格遵循此一标准,如他处又有“淫乐〞、“和乐〞的区分。
故不从之。
?乐记?随之展开具体解说:“乐者,音之所由生也,其本在人心之感于物也。
是故其哀心感者,其声憔以杀……其爱心感者,其声和以柔。
六者非性也,感于物而后动。
音乐不同色泽表达了人不同情感。
音乐发于人的情感,历来无人反对。
裕康作?声无哀乐论?,主张声音本无哀乐,反对音乐对情感有反作用,但并未反对音乐发于情感。
如“夫内有悲哀之心,那么激切哀言。
《乐记》蕴含的朴素辩证思维探析
《乐记》蕴含的朴素辩证思维探析摘要:《乐记》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比较完整体系的音乐理论着作,蕴含着丰富的辩证思维,提出了许多重要的辩证范畴。
《乐记》中的辩证思维具有宗教神秘色彩和朴素性。
深入揭示《乐记》所蕴含的辩证思维特性,不仅有助于理解《乐记》的思想内涵,而且还有助于更好地了解和认识中国传统文化。
关键词:《乐记》; 辩证思维; 礼乐; 中国传统文化;Abstract:Yueji is the first music theory work with a relatively complete system in the history of China,which contains abundant dialectical thinking and puts forward many important dialectical categories. The dialectical thinking in Yueji has religious mystery and simplicity. To deeply revealed the dialectical thinking characteristics contained in Yueji is not only helpful to understand the ideological connotation of Yueji, but also helpful to better know and realize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Keyword:Yueji; Dialectical Thinking; Rites and Music;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乐记》作为我国第一部具有比较完整体系的音乐理论着作,其内容蕴含着丰富的诸如"乾坤";"天地";"礼乐";"异同";"阴阳";"动静";等等,近百对对立统一的具有朴素辩证思维的哲学范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乐记》的伦理思想探析摘要在中国古代,人们的道德养成无非就是从两个方面入手:礼和乐,中国几千年的历史都是如此。
《乐记》就是对这一思想论述最完备、最深刻,也是对后世影响最深远的一部儒家经典著作。
本文就是从伦理学的角度探讨《乐记》的礼乐思想。
《乐记》不仅是“乐”,还包括“礼”,通篇都是礼乐并提,礼乐只有相互配合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实现“情见而义立,乐终而德尊”的目的。
“礼”是一系列礼仪规范,其涉及的范围涵盖了政治、宗教、法律、道德、教化、军事、外交和社会的方方面面。
“礼”所涵摄或体现的伦理原则,意在强调特殊性,强调差别,通过一系列的礼仪、礼节、规范来约束人们、要求人们,具有明显的外在性和他律性,也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道德规范。
“礼”是外在的、他律的,那么“乐”则是内在的、自律的,“乐”所体现、涵摄或提供的一套道德伦理规范,使人民通过道德上的自省、自律或感化,在日常生活中做到好恶有节,有所规限,例如《礼记·乐记》所说“致乐以治心,则易、直、子、谅之心油然生矣”。
(《乐化篇》)其意在强调“乐”之于臣民在节制情感、道德教化方面的意义。
乐是一种人情化的(因而是内在的、合情的同化)调和性艺术,它主要涉及人的情感方式。
乐是人的内在情感表现,而且这种表现不同于一般的情感表现,是通过美感形式表现出来的。
因此对情感有陶冶、净化的作用。
礼、乐作为一对范畴,在概念上有其不同的内涵,而最终目的却是一致的,“礼乐刑政,其极一也,所以同民心而出治道也。
” (《乐本篇》)“礼”通过一系列伦理规范来约束、影响人们的道德行为;而“乐”则是通过一定的美感形式,陶冶人的道德情感,进而影响人的道德意识。
礼乐,相辅相成,两者缺一不可,共同培养人的道德。
《乐记》所论礼乐,不仅局限于个人的道德修养,并将其推而广之到群体、社会、天地、乃至整个宇宙。
通过礼乐教化,提高人的道德意识,规范人的道德行为,从而使个人“反情以和其志”(《乐象篇》),灭人欲而存天理,实现人与心的和谐;个人的道德修养提高了,则“暴民不作,诸侯宾服,兵革不试,五刑不用,百姓无患,天子不怒”(《乐论篇》),如此,则社会成为一个有秩序的和谐的社会;不仅如此,《乐记》还看到了天地、宇宙的和谐,“故圣人作乐以应天,制礼以配地。
礼乐明备,天地官矣。
”(《乐礼篇》)以天地为思维之两极,以乐礼相比、相对,把宏观的天地熔铸于和谐运转的图式之中,体现了中国传统的阴阳调和、刚柔相谐、动静互补的中庸把握。
道理古今一贯,《乐记》所宣讲、所传布、所论证的这些道理、规则、主张、思想,已经代代相传,长久地浸透在中国两千年来的政教体制、社会习俗、心理习惯和人们的行为、思想、言语、活动中了。
不管我们承认与否,它一直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们。
所以在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传统精华不但不能丢,还要拿来为今所用,让中华文明的元典永放光芒。
关键词:礼、乐、仁、德、和AbstractIn ancient China, people's morality is nothing more than to develop from two aspects: ceremony and music, the history of China for thousands of both. <Music> is the most complete exposition of this thinking, As a Confucian classic, it has the most far-reaching impact on future generations.This article analysis "Music" thinking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ethics, "Music" is not only a "music" also includes the "ceremony" ,this article is full of ”music ”and "ceremony". mention music only each other to achieve the desired results, the realization of "the situation and see justice legislation, Lok eventually Clague" purposes."Ceremony" is a series of etiquette norm, its scope covers the political, religious, legal, moral, education, military, diplomatic and social aspects. The ethical principles of" Ceremony", is intended to emphasize the special nature, emphasize the difference, through a series of etiquette, courtesy, norms to restrain people, with obvious external and heteronomous, that is, we talked about today's moral standards. "Ceremony" is outside and Heteronomy, then "Music" is the inherent, self-discipline, "music" provides a set of moral and ethical norms, so that the people through the moral self-examination, self-discipline or probation, likes and dislikes in their daily lives do have a festival, have to be limits. Suc h as "The Book of Rites • Music," said "To the music in order to rule the heart, So ,the Amiable , Upright , Affection, Lenient have welled up in his heart." ("Indoctrination of Music ") It is intended to emphasize the significance of "music" in the subjects in the control of the emotional, moral enlightenment. Music is a human-oriented (and thus is an inherent fairness assimilation) art, it is mainly related to people's emotions the way. Music is the inner emotional expression, and this performance is different from the general emotional expression. So,it has an role on emotional temperament.Ceremony and music as a pair of concept, have different connotations, but have the same purpose. "etiquette, music, criminal law, politics, the purpose is same, adjust people and standardize the order." ( " Foundation of Music")" Ceremony " through a series of ethical norms to restrain and affect people's moral behavior; and "music" is through a certain aesthetic form, to cultivate people's moral sentiments, thereby affecting people's moral consciousness. Music, complementary and both are indispensable to jointly cultivate people's morality."Music" and "Ceremony", not only limited to personal moral cultivation, but aiso to a wider scale to the group, society, earth, and even the entire universe. Through education, to improve people's moral sense and behavior. The elimination desire, the kindhearted Preserve, make person happy; Personal moral cultivation increased, then society would become a harmonious and orderly society; "Music" also saw the harmony of the universe, Two poles of taking scope ofoperation as thought, is be compared with each other with happy gift , relative, casting has embodied Chinese tradition harmony of yin and yang with macroscopic scope of operation in the scheme in harmonious turn over, gentle appearance has been settled just , astiring sound has been complementary The Doctrine of Mean assurance.Truth is eternal, these ideas of "Music" have been passed from generation to generation. It have been affect political system , social usage , mentality habit and people's behavior , thought , speech , activity for two thousand years. Whether we admit it or not, it has been subtle affect us. It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harmonious society, so, we must carry forward the traditional culture.Key words: ceremony, music, virtue, moral, harmonious目录摘要 (1)Abstract (2)目录 (4)引言 (6)一、《乐记》的成书与理论特色 (7)1、《乐记》的作者与成书 (7)2、《乐记》的学科定位及伦理思想简述 (9)(1)《乐记》的学科定位问题 (9)(2)《乐记》的伦理思想简述 (10)二、礼乐思想的形成 (11)1、礼乐文化的根源——原始氏族社会时期 (11)2、礼乐文化的出现——夏商时期 (11)3、礼乐文化的形成——西周时期 (12)4、礼乐文化的发展——春秋战国时期 (13)5、礼乐文化的繁荣和集大成——西汉时期 (15)三、礼乐的内涵 (16)1、礼乐的内涵 (16)(1)礼的内涵 (16)(2)乐的内涵 (18)2、伦理学视阈下对礼乐的理解 (20)(1)礼——道德规范 (20)(2)乐——道德情感 (21)3、礼与乐的关系 (23)四、礼乐的基础——仁 (24)1、仁的内涵 (24)2、仁与礼乐的关系 (25)(1)哲学依据 (25)(2)仁与礼乐的关系 (25)五、礼乐的功能——德 (27)1、礼对道德行为的影响 (28)2、乐对道德意识的影响 (29)(1)个人方面 (29)(2)社会方面 (30)3、礼乐相辅相成,共同培养人的道德 (31)六、礼乐的终极目标——和 (31)1、《乐记》的“和谐”思想探讨 (32)(1)人与心的和谐 (32)(2)人与人的和谐 (33)(3)人与天的和谐 (33)2、《乐记》和谐思想的现实意义 (34)(1)有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文化 (34)(2)有利于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 (35)结语 (36)参考文献 (37)在校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39)致谢 (40)《乐记》的伦理思想探析引言目前,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奋斗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