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北师大2011课标版四年级北师大版《手拉手》说课稿

合集下载

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下册3.5《手拉手》说课稿

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下册3.5《手拉手》说课稿

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下册3.5《手拉手》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手拉手》这一课是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下册3.5的内容。

这部分教材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简单的加减法和乘除法的基础上,引入了手拉手问题的解决方法。

教材通过具体的实例,让学生理解和掌握手拉手问题的解法,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这一课之前,已经掌握了基本的加减法和乘除法运算,对于解决实际问题有一定的基础。

但学生在解决手拉手问题时,可能还存在一定的困难,需要通过具体的实例和引导,让学生理解和掌握手拉手问题的解法。

三. 说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和掌握手拉手问题的解法。

2.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与他人合作、交流的能力。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理解和掌握手拉手问题的解法。

2.教学难点:学生对于手拉手问题的理解和运用。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实例教学法、小组合作法等。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等辅助教学。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一个实际的手拉手问题,引发学生的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讲解:通过具体的实例,讲解手拉手问题的解法,让学生理解和掌握。

3.练习: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解决手拉手问题,巩固所学知识。

4.拓展:引导学生思考手拉手问题的应用场景,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手拉手问题的解法和应用。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要清晰、简洁,能够突出本节课的重点内容。

可以设计一个手拉手的图形,配合文字,直观地展示手拉手问题的解法。

八. 说教学评价教学评价可以通过学生的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练习成果等方式进行。

重点评价学生对手拉手问题的理解和掌握程度,以及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九. 说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时刻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根据学生的反馈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节奏。

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下册《手拉手》说课稿2

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下册《手拉手》说课稿2

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下册《手拉手》说课稿2一. 教材分析《手拉手》是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的一篇课文,主要讲述了在实际情境中,通过手拉手的方式,让学生体会加减法的意义,以及运用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

本节课的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紧密相连,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加减法的基本运算方法,对于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也有一定的经验。

但部分学生在解决稍微复杂的问题时,可能会出现困惑,对于加减法的应用场景理解不够深入。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这部分学生的学习需求,引导他们更好地理解和运用加减法。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通过手拉手的方式,感受加减法的意义,进一步掌握加减法的运算方法,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培养学生运用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手拉手活动,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让学生体验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通过手拉手的方式,感受加减法的意义,掌握加减法的运算方法。

2.教学难点:培养学生运用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对于复杂问题的分析与解决。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合作学习法、引导发现法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学具等教学资源,直观展示教学内容,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一个手拉手的小游戏,引出本节课的主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探究新知: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体验手拉手的过程,引导学生发现并理解加减法的意义。

3.巩固新知:设计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加减法进行解决,巩固所学知识。

4.拓展与应用:设计一些具有挑战性的问题,让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北师大版四年数学下册《第三单元手拉手》说课稿

北师大版四年数学下册《第三单元手拉手》说课稿

北师大版四年数学下册《第三单元手拉手》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北师大版四年数学下册《第三单元手拉手》这一章节主要讲述了平面几何中的对称知识。

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对称的概念,掌握对称的性质和运用,并能运用对称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本章内容与现实生活紧密相连,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几何知识,对图形的认知和观察能力有所提高。

但是,对于对称的概念和性质,学生可能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将以引导学生观察、思考、探究为主,通过实例让学生感受对称的意义,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对称的概念,掌握对称的性质,学会运用对称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空间想象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团结协作、共同探究的精神。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对称的概念、性质和运用。

2.教学难点:对称性质的证明和运用。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引导探究、合作交流、实践操作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理解对称知识。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几何画板等教学辅助工具,提高教学效果。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生活中的对称现象,引导学生关注对称,激发学习兴趣。

2.探究新知:学生分组讨论,观察、分析、归纳对称的性质,教师引导学生得出结论。

3.巩固新知:通过实例,让学生运用对称知识解决问题,加深对对称的理解。

4.拓展延伸:引导学生思考对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5.课堂小结:教师和学生一起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巩固所学知识。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要简洁明了,突出对称的核心内容。

可以设计如下:1.对称轴两侧的图形完全相同2.对称轴将图形分成两个相等的部分3.对称轴上的任意一点到对称轴两侧的距离相等4.解决实际问题5.创作对称图案八. 说教学评价教学评价主要包括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

小学数学北师大2011课标版四年级北师大版《手拉手》教学设计

小学数学北师大2011课标版四年级北师大版《手拉手》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手拉手》教学设计(李红梅)教学内容:北师大版教材四年级下册第44、45 页内容。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 初步理解和掌握小数混合运算的顺序,并正确计算。

2. 体会到整数的运算律在小数中仍然适用,运用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

技能目标:1. 能根据“手拉手”的有关信息提出问题,体会小数计算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情感目标:2. 通过具体情境和实际操作,能利用小数乘法和小数加减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结合教材提供的素材,对学生进行爱心教育。

教学重难点:重点:理解和掌握小数混合运算的顺序,并正确运用运算定律进行小数乘法的简便计算。

难点:灵活运用运算定律进行小数乘法的简便计算。

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1. 填一填,想一想用了什么运算定律。

(1) 25X( 91 X 4) = □X(^X^)(2) 128X 3+72 X 3= (□ +□)*□(3)(2+100)X 15=口乂口+□X^(4)0.56+0.87+0.13= □ + (□ +□)师小结:第1 小题运用了乘法结合律,第2、3 小题运用了乘法分配律,第4 小题小数加法混合运算可以用整数的运算定律进行计算,那小数乘法的混合运算也可以用整数乘法的运算定律进行计算吗? (板书:小数乘法的混合运算也可以用整数乘法的运算定律进行计算吗?)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这个问题。

二、创设情境,引出新课情境引入师:同学们,我们每天都可以坐在宽敞明亮的课室里上课,知道吗?在我国的一些贫困山区,还有许多儿童面临着失学,为了上学,他们每天天不亮就要起床,走很远的山路,吃着粗劣的饭菜。

现在有很多慈善机构都在帮助他们,你们也愿意伸出双手来帮助这些小朋友吗?(同学们齐声说“愿意!”)那我们就一起来参加“手拉手”活动。

板书课题:手拉手师:请看图上的这两位小朋友要为希望小学同学做什么?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那一共要花多少钱?请同学们在本子上马上计算出来。

三:探究新知呈现算法,明确算理( 1 )学生独立完成列式计算。

小学数学北师大2011课标版四年级新北师大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手拉手》教学设计

小学数学北师大2011课标版四年级新北师大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手拉手》教学设计

新北师大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手拉手》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使学生能根据手拉手中的相关信息提出数学问题,体会小数计算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2、通过交流、合作等活动,使学生体会整数的运算定律在小数运算中任然适用,并能运用运算定律使计算简易。

教学重点:掌握小数乘法和小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灵活运用运算定律进行简易计算。

教学难点: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学情简析与常见问题:在此之前,学生已经掌握了小数乘法的知识,以及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定律。

这位本节课的学习奠定了知识基础和能力基础。

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1、课件播放希望小学的学习条件的图片。

看到以上情境,你有什么感想?虽然希望小学学习条件艰辛,但是哪里的学生对杜顺,对学习都有剧烈的渴望。

通过对比,我们的学校有多媒体等教学设施,我们好美满啊!在这样的学习环境下,我们又要做些什么呢2、同学们都很有爱心,老师希望你们在今后的学习中更加努力。

某班同学们也和咱们班同学一样有爱心,他们帮希望小学买了一些学习用品和课外读物。

出示教材第44页情境图。

你知道他们都给希望小学的孩子们买了那些学习用品和课外读物吗?学生观察,看图畅谈感想。

同桌互相说一说。

学生看情境图后回答[引导学生反思自我,激励孩子们更加努力地学习。

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应用数学的能力]二、自主探究1、淘气要给希望小学的3明同学分别买1本练笔本和1个铅笔盒,一共要话多少元?要解决这个问题我们要先求什么?然后呢?2、多种方法尝试解决。

肯定做得好的小组,你们同意以上做法吗?谁能说一说原因。

笑笑要给希望小学5名同学分别买1本练习本和1本数学家故事,一共要花多少元?你们还记得我们之前学的运算定律和运算顺序吗?在小数四则混合运算中,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定律也同样适用于小数四则混合运算。

同桌间互相说一说自己的想法。

小组活动:有的用分步算式解决,有的用综合算式解决,小组汇报结果。

《手拉手》说课稿

《手拉手》说课稿

《手拉手》说课稿四年级安可欣一、教材分析《手拉手》是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小数的乘法》中的最后一节课的内容。

这部分的内容是在学完了小数的认识和小数的加减法及小数乘法的意义、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列竖式计算小数乘法的基础上来进一步学习小数的混合运算的。

二、学情分析对于四年级的学生来说,小数的运算是比较有难度的知识点,也是本学期的重点知识,要想让学生能够熟练地掌握知识,就必须要教会学生小数计算的方法。

与教学内容想结合,实际上小数的计算和整数的计算一样,所有的整数计算方法和整数运算定律都可以完全使用在小数中。

因此,在课堂中教师的重点是引导学生掌握小数的混合运算方法。

同时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在课堂中要结合学生活泼的性格来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三、教学目标结合自己对教材和学生的分析,我将确立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如下:1.知识目标:能根据“手拉手”的有关信息提出数学问题,体会小数计算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2.能力目标:体会整数的运算律在小数的运算中仍然适用,并能运用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

3.情感目标:能利用学过的小数乘法和小数加减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体会小数在日常生活中的运用。

教学重点:使学生经历举例验证的数学活动过程,初步理解整数乘法的运算律对小数乘法同样适用,能主动运用有关的运算律进行小数的简便计算。

教学难点:理解整数乘法的运算律对小数乘法同样适用,引导学生主动运用有关的运算律进行小数的简便计算。

四、教学法的选择结合本课知识点,分析学生的心理特点,以及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更为了学生能完全掌握本节课的知识,我将在课堂教学中选择以下教学方法:创设情境法、指导法、小组合作法、评价法等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教学任务的顺利有效完成。

五、课前准备为了让教学内容顺利有效地完成,在整堂教学过程中,我准备了多媒体辅助教学设备、自制“爱心捐款榜”。

六、教学时数:1课时。

七、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1.教师课件出示图片,让学生观察并说说自己从图片中看到了什么?有什么感想?2.鼓励学生自由发言,教师给予引导。

小学数学北师大2011课标版四年级手拉手教案

小学数学北师大2011课标版四年级手拉手教案

第三单元小数乘法手拉手教学目标:能运用小数乘法和小数减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学会小数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会运用定律简便计算。

教法:引导、发现法学法:小组合作学习教学准备:小黑板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知识回顾1、我们学过哪些运算定律?用字母怎样表示?2、能简算就简算。

125×8-378 45×(120÷40)35×29+71×35 25×(8+20)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一、合作学习,探索新知。

1、出示主题图,让学生说一说图中的情境,你发现什么数学信息?根据这些数学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你会列式,并解答吗?2、请同学们估算一下一共要花多少钱?3、计算,小组展示成果:指名学生说明算式的含义。

方法一:2.8×3=8.4(元)6.1×3=18.3(元)8.4﹢18.3=26.7(元)方法二:2.8+6.1=8.9(元)8.9×3=26.7(元)方法三:2.8×3﹢6.1×3 =8.4﹢18.3 =26.7(元)方法四:(2.8﹢6.1)×3 =8.9×3 =26.7(元)(1)师:观察这几组算式,你发现了什么?(2)指名学生说说自己的发现。

(3)小结:整数的运算顺序和运算定律,在小数运算中同样适用。

4、课件出示教材第44页的问题二。

(1)组内交流、解疑、个别汇报、老师点拨。

(2)引导学生发现;运用乘法分配律,会使计算简便。

二、分层练习,完善认知。

1、根据运算定律填空。

59×2.5×4=59×()×( )7.8×15+2.2×15=(+ )×1525×0.8×1.25×0.4=( ×0.4)×(1.25×)0.63×99+0.63=(+ )×( )2、能简算就简算。

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下册《手拉手》说课稿

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下册《手拉手》说课稿

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下册《手拉手》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手拉手》是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的一章内容,主要讲述了简单的分数加减法运算。

本章通过生动的故事和实际操作,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提高学生的数学运算能力。

教材内容丰富,既有理论知识,又有实践操作,适合四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基本的加减法运算,对于分数有一定的认识,但分数加减法的计算还是一个新的概念。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将以学生已有的知识为基础,通过生动的故事和实际操作,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能够熟练地进行分数加减法的运算。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故事情境和实际操作,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能够熟练地进行分数加减法的运算。

2.教学难点:理解和掌握分数加减法的运算规律,能够正确地进行计算。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和合作学习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思考。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故事情境、实际操作等手段,生动形象地展示分数加减法的计算过程,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计算方法。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一个生动的故事情境,引出分数加减法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新课导入:介绍分数加减法的概念和计算方法,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

3.实例讲解:通过具体的例子,让学生观察和分析分数加减法的运算规律,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

4.实际操作:学生分组进行实际操作,练习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教师进行指导和点评。

5.总结提升:引导学生总结分数加减法的运算规律,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6.巩固练习:设计一些练习题,让学生进行巩固练习,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小学数学北师大2011课标版四年级手拉手教案

小学数学北师大2011课标版四年级手拉手教案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手拉手》教学设计郭家坝中心小学向仕军一、教材分析:手拉手是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的内容。

这部分的内容是在学完了小数的认识和小数的加减法及小数乘法的意义、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列竖式计算小数乘法的基础上来进一步学习的。

二、教学目标:知识目标: 能根据“手拉手”的有关信息提出数学问题,体会小数计算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能力目标:体会整数的运算律在小数的运算中仍然适用,并能运用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

情感目标: 能利用学过的小数乘法和小数加减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体会小数在日常生活中的运用。

教学重点:使学生经历举例验证的数学活动过程,初步理解整数乘法的运算律对小数乘法同样适用,能主动运用有关的运算律进行小数的简便计算。

教学难点:理解整数乘法的运算律对小数乘法同样适用,引导学生主动运用有关的运算律进行小数的简便计算。

三、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课前游戏师:刚才的游戏大家都玩得非常开心,我们每天在这样明亮宽敞的教室里学习,有这些先进的教学设备,同学们知不知道,在一些贫困山区的孩子,有的用着破旧的课本,有的用树枝在地上写字,他们眼里充满了对学习的渴望。

)欣赏图片:山区孩子学习的图片师:同学们,看到这幅图你有什么感想?生1:这些山区的孩子太可怜了,条件这么艰苦。

生2:在这么艰苦的环境里,他们还刻苦努力,我们应该向他们学习。

生3:我们生活在城市里的孩子实在太幸福了,和他们比起来,真是天上地下。

生4:老师,我们应该给他们捐钱捐物,让他们用上新的课本和文具。

(这个想法一提出,同学们纷纷响应,有的说要给捐钱,有的说要给捐文具,还有的说要给捐书。

)师:同学们说得非常好,我们生活在这么优越的环境中,一定要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同时,我们不能忘记,在一些贫困的地方,还有许多上不了学的孩子,今天老师带你们去看望他们,我们应该尽我们的所能去帮助他们,我们要和他们“手拉手”。

(板书课题“手拉手”)(二)自主探索1.出示情境图师:老师先带你们去超市选购一些学习用品。

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下册《手拉手》说课稿

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下册《手拉手》说课稿

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下册《手拉手》说课稿一、教材简介《手拉手》是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下册教材,是一本全新的数学教材。

该教材紧密贴近学生的生活、贴近学生的视角,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数学表达和数学操作能力。

该教材设置了多种形式的教学内容,包括数学游戏、图形展示、数学探究等,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二、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熟练掌握数的读法与写法;2.掌握两位数的加减法;3.掌握简单的几何图形的认识与绘制。

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2.提高学生的数学表达能力;3.培养学生的数学操作能力。

三、教学重点1.熟练掌握数的读法和写法;2.掌握两位数的加减法;3.能够简单绘制几何图形。

四、教学内容1. 数的认识在学习数的认识过程中,首先要让学生知道什么是数,数的由来。

让学生自己思考不同的事物是如何从无到有、从少到多的,引导学生理解数的概念和数的本质。

通过玩数字游戏、数的识别练习,增强学生对数字的理解和记忆。

2. 数学游戏数学游戏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在教学中可以设计多种游戏,如数字猜谜、数字大比拼等。

游戏的过程中,学生不仅能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还能培养团队精神,增强沟通能力。

同时,游戏也可以更好地评估学生的学习进度。

3. 两位数的加减法教学过程中,要先从加减法的实际应用出发,给学生介绍两位数的加减法的具体步骤,要求学生在练习中灵活运用,能够正确地解题。

通过练习提高学生的口算和心算能力。

4. 几何图形的认识在几何图形的认识过程中,可以采用通过绘图进行学习的方式,通过绘制不同的图形,让学生了解常见的几何图形,如圆形、三角形、矩形等。

通过练习,让学生掌握如何绘制不同的几何图形。

五、教学方法1. 互动式教学教学过程中要注重交流,采取互动式教学,鼓励学生提问和讨论。

通过与学生的互动,了解学生的想法和思路,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性。

2. 小组讨论在教学过程中,可以设计小组活动,让学生分组进行讨论。

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下册《小数乘法:手拉手》说课稿(附反思、板书)

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下册《小数乘法:手拉手》说课稿(附反思、板书)

3、多种方法尝试解决 4、小组展示成果。 方法一:2.8×3=8.4(元) 6.1×3=18.3(元 ) 8.4﹢18.3=26.7(元) 方法二:(2.8﹢6.1)×3 =8.9×3 =26.7(元) 方法三:2.8×3﹢6.1×3 =8.4﹢18.3 =26.7(元)
【设计意图:这样的设计是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习题板块,发挥学生 的主动性,帮助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小组讨论等形式,体验数学规律 的探索和发现过程。使学生主动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培养学生自 主探究的能力,激发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在学习过程中要注意比较 讨论,引导学生归纳得出整数的运算定律在小数运算中也同样适用 】
乘法交换律,结合律,分配率在小数中仍然适用。 独立思索,小组 交流总结方法,教师点拨。
板块五、课堂总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发现了什么? 归纳:计算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过程中,可以运用整数的运算定律和 运算顺序进行简便计算。
七、说板书设计
根据一年级的年龄特点,本课板书内容简单明了,重难点突 出。
教材围绕学生为希望小学献爱心的情境提出了不同水平的两个问 题:第一个问题是让学生在用不同方法解决淘气的问题的过程中, 感受原来学过的整数运算顺序和运算律在小数中仍然适用;第二个 问题是让学生在用不同方法解决笑笑的问题的过程中,结合情境体 会小数混合运算中的运算律的作用。
二、说教学目标
1、体会小数计算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2、通过合作、交流等活动,使学生体会整数的运算定律在小数的3、 3、运算中仍然适用,并能运用这些运算定律使计算简便。 4、能利用学过的小数乘法和小数加减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5、结合教材提供的素材,对学生进行爱心教育和环保教育。
先独立做,最后组内交流。 (1)学生分小组合作计算。 (2)师生交流计算结果。

四年级下册数学说课稿-手拉手 北师大版

四年级下册数学说课稿-手拉手 北师大版

四年级下册数学说课稿-手拉手一、教材内容及教学目标本课是四年级下册数学中的第四章,题目为“手拉手”,主要内容为学习使用手的长度单位(厘米、分米、米)测量长度,并且通过手拉手的方式体验距离的概念。

其中,学生需要掌握以下知识和能力:•了解长度单位的概念和应用;•掌握手的长度单位及其相互转换;•通过实际操作和实验,感知长度的大小和量度;•认识距离的概念,了解不同长度的距离。

二、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描绘图片和现场实践展开“手拉手”游戏,直观体验距离的概念,加强学生对整个课程的理解。

2. 观察图像,认知长度单位在游戏结束后,教师出示图片,让学生观察和思考,“1m”、“1dm”、“1cm”这三种长度单位分别代表什么意思,并询问学生“在生活中常见的物件长度有哪些?”引导学生认知长度单位的概念。

3. 用手测量长度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操作,先用四根手指估算长度,再用手的长度单位(厘米、分米、米)进行检测,并以最细小的长度单位书写答案。

通过实践操作和反复练习,帮助学生掌握手的长度单位及其相互转换,提高其密切感知和熟练度。

4.实际操作感知长度的大小和量度教师在课堂上提供一些常见的长度比较题目,例如:一定量的绸缎长度、房屋距离、桌椅长宽等。

教师指导学生贴近实际,通过目测估算和工具量测,进一步感知长度的大小和量度,加深对长度单位的理解和记忆。

5. 贯穿整节课的课堂交流教师鼓励学生就学习做调查、提出疑问,向其它班级、其它学科、科技制品等领域进行深入探究。

在课堂上,教师对学生表现予以肯定,引导他们提出问题,加强课程引导性和交流性,帮助他们进一步掌握知识和学会思考。

三、教学反思“手拉手”是一节有趣的数学课,但也存在问题。

首先,教师任课效果依赖于掌握课堂引导技巧和教育经验的程度,需要注意教学及时纠偏,并及时转化教学目的,有效协调教学进度。

其次,学生相比于理论课程来说重视实践操作,易长时间集中精力而疲劳。

因此,需要讲究课堂策略,通过适当放松课程安排、鼓励学生交流、疏导情绪,提高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兴趣和能力。

北师大版四年下册数学《手拉手》说课稿

北师大版四年下册数学《手拉手》说课稿

北师大版四年下册数学《手拉手》说课稿一、说教材《手拉手》这一课呈现了两个小朋友为希望小学的同学提供帮助的生活情境,使学生体会小数计算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进一步体验到学有价值的数学的态度观,同时也让学生受到一定的爱心教育和环保教育。

二、分析学情学生已学了整数乘法的运算律,本节课把整数乘法的运算律迁移到小数乘法中,大部分学生易于接受。

教学目标:1、知道整数乘法的运算律在小数乘法运算中仍然适用。

2、能运用乘法的运算律让小数乘法计算简便。

3、结合教材提供的素材,对学生进行爱心教育和环保教育。

教学重点:知道整数乘法的运算律在小数乘法运算中仍然适用。

教学难点:能运用乘法的运算律让小数乘法计算简便。

三、说教法和学法1.情境创设法。

这节课中,我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生活情境,把数学学习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从而体会小数计算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2.比较、迁移、归纳法。

课堂中,我引导学生将整数简算与小数的进行比较,通过观察比较、迁移类推,使学生顺理成章的归纳得出整数的运算定律在小数中也适用。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遵循这一主旨,我在本节课中,着重以下学法的指导:1.敢于质疑法。

新课程倡导学生在学习中敢于提出问题,敢于质疑。

所以,在出示生活情境后,我让学生提出自己的问题,进一步培养了学生敢于质疑的学习态度。

2.合作、交流、探究法有了独立思考、独立解决问题作为前提,合作、交流、与探究在学习中更必不可少。

这节课中,我适时引导学生在小组内交流讨论、体验探究、比较归纳,使学生发现其中的规律,利用规律解决问题。

四、说教学流程根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重点和难点,我从四个环节设计了教学流程:(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二)自主探究,构建新知1、结合情境独立尝试解决问题。

2、具体计算,探索计算方法。

3、对照比较,总结方法。

我国古代的读书人,从上学之日起,就日诵不辍,一般在几年内就能识记几千个汉字,熟记几百篇文章,写出的诗文也是字斟句酌,琅琅上口,成为满腹经纶的文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师大版《手拉手》说课稿
一、说教材
《手拉手》这一课呈现了两个小朋友为希望小学的同学提供帮助的生活情境,使学生体会小数计算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进一步体验到学有价值的数学的态度观,同时也让学生受到一定的爱心教育和环保教育。

二、分析学情
学生已学了整数乘法的运算律,本节课把整数乘法的运算律迁移到小数乘法中,大部分学生易于接受。

教学目标:
1、知道整数乘法的运算律在小数乘法运算中仍然适用。

2、能运用乘法的运算律让小数乘法计算简便。

3、结合教材提供的素材,对学生进行爱心教育和环保教育。

教学重点:
知道整数乘法的运算律在小数乘法运算中仍然适用。

教学难点:
能运用乘法的运算律让小数乘法计算简便。

三、说教法和学法
1.情境创设法。

这节课中,我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生活情境,把数学学习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从而体会小数计算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2.比较、迁移、归纳法。

课堂中,我引导学生将整数简算与小数的进行比较,通过观察比较、迁移类推,使学生顺理成章的归纳得出整数的运算定律在小数中也适用。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遵循这一主旨,我在本节课中,着重以下学法的指导:
1.敢于质疑法。

新课程倡导学生在学习中敢于提出问题,敢于质疑。

所以,在出示生活情境后,我让学生提出自己的问题,进一步培养了学生敢于质疑的学习态度。

2.合作、交流、探究法有了独立思考、独立解决问题作为前提,合作、交流、与探究在学习中更必不可少。

这节课中,我适时引导学生在小组内交流讨论、体验探究、比较归纳,使学生发现其中的规律,利用规律解决问题。

四、说教学流程
根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重点和难点,我从四个环节设计了教学流程: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二)自主探究,构建新知
1、结合情境独立尝试解决问题。

2、具体计算,探索计算方法。

3、对照比较,总结方法。

(三)巩固练习,应用提升。

(四)总结收获,拓展延伸。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