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小学科学实验教学中质疑能力的培养
培养小学生的观察和实验能力
培养小学生的观察和实验能力观察和实验是科学学习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它们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科学原理,培养他们的探索精神和创新思维。
然而,小学生在观察和实验方面通常存在一定的困难和挑战。
本文将介绍一些有效的方法和策略,以帮助教师和家长培养小学生的观察和实验能力。
一、观察能力的培养观察是小学生学习科学的基础,因此培养良好的观察能力至关重要。
以下是一些有效的方法:1. 提供多样化的观察材料:教师和家长可以提供各种各样的观察材料,如植物、昆虫、石头等,引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激发他们对事物的观察欲望。
2. 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在观察过程中,教师和家长可以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如“为什么这片叶子是绿色的?”或“为什么昆虫的身体有三个部分?”这样能够促使学生主动思考,并加深他们对观察对象的理解。
3. 利用图表和绘画记录:教师和家长可以鼓励学生用图表和绘画记录他们的观察结果。
例如,他们可以绘制一张观察到的昆虫的图片,并标注出不同的部分,这样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所观察到的内容。
二、实验能力的培养实验是培养小学生科学思维和实践能力的重要手段。
以下是一些有效的方法:1. 设计简单的实验:对于小学生来说,实验应该简单而有趣。
教师和家长可以设计一些易于操作的实验,例如测量水的沸点、观察蜡烛燃烧过程等。
这样能够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并让他们亲自动手进行实验操作。
2. 引导学生观察和总结:在实验过程中,教师和家长应引导学生进行仔细观察,并帮助他们总结实验现象和结果。
例如,他们可以问学生在实验中观察到了什么、实验结果是否符合他们的预期等,以培养学生的实验和分析能力。
3. 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教师和家长可以提出一些有趣的问题,让学生通过实验来解答。
例如,他们可以问学生“哪种物体会浮在水面上?”或“哪种材料最防水?”这样能够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主动进行实验研究。
三、培养小学生的科学思维观察和实验能力的培养需要结合培养小学生的科学思维,以下是一些相关策略:1. 培养质疑精神:教师和家长应鼓励学生提问,培养他们的质疑精神。
有疑必质,非疑不质,多疑能质——小学科学课学生质疑能力培养“三部曲”
一
、
有疑 必 质 — — 养成 质 疑 习惯
非常缺乏 的。我们经 常会看 到这样 的现象 : 现 象一 :教 学 结 束 后 ,教 师 问 : “ 于 × 关
×,你 们还有 什 么问题 吗 ? 学 生 或摇 着 头异 口 ” 同声地说 : “ 有 问题 了” 没 ,或 鸦 雀无 声 ,置 若 罔闻 。而教师则 匆匆收 场。 现象二 :课 堂小结 时 ,教 师 问 : “ 了今 天 学
学 生无质 疑 、少 质疑是 当前科 学课堂教 学 中
普 遍存在 的现象 。经 调查学 生普遍认 为 :老 师就
是 权威 ,老师 的话不会 错—— 无需质 疑 ;有 的则
担 心 :我 质疑 的 问题 如果 是 错 的或 别人 都 懂 了, 同学 会 嘲 笑 我 吗 ?我 质 疑 的 问题 不 是今 天 的要
惯 ,教师应在 学科起 始年 级就开 始有意识 、有 目 的 、有计 划 、有步 骤 、分 阶段予 以培养 。课堂 教
[ 收稿 日期]2 1 — 3- 0 0 1 0 2 [ 作者简介] 叶彩红 (9 5一 ) 16 ,女 ,福建南安人 ,厦门五缘 实验学校特级教师 。
・
81 ・
厦 门教 育学院 学报 学是 实施培养 质疑 习惯 的主 阵地 ,课堂 教学环 境 也 是实施培养 质疑 习惯 重要 因素 ,为此 ,应 做好 课 堂激 励质 疑环 境 的 营造 。可 以采 取 以下 方式 :
题 。其 二 ,在课 堂 中评选 质疑之 星 。每 一堂课 对 学生质 疑情况 做出评价 ,让有质 疑 的学 生 自己在
笔记本 上记上 一颗星 ,激励更 多的学生 能课课 质
的消化过程用简洁的方式呈现,以此来了解学生
小学科学教育中的科学精神培养
小学科学教育中的科学精神培养
科学精神是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的重要环节,也是科学教育的核心内容之一。
以下是小学科学教育中培养科学精神的几个方面:
1.培养观察力:科学精神首先要培养学生的观察力。
教师可以通过给学生展示各
种现象,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发现其中的规律和现象,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感知力。
2.提倡实践探究:科学精神需要学生通过实践探索来了解科学知识。
教师可以设
计一些简单的实验,让学生亲自动手进行观察和实验,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探究的精神。
3.培养质疑能力:科学精神要求学生具备质疑和思考的能力。
教师在教学中可以
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并鼓励他们去思考和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质疑的能力。
4.培养团队合作意识:科学研究往往需要团队合作。
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小组活
动,让学生在小组中合作完成一项任务或实验。
通过这种方式,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5.鼓励创新思维:科学精神强调创新思维的重要性。
教师可以提供创新性的科学
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探索,鼓励学生提出新的观点和解决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通过以上几个方面的培养,可以有效地培养小学生的科学精神。
科学精神的培养不仅仅是为了学习科学知识,更是为了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合作精神和创新思维,为他们未来的学习和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内容摘要】:新课程改革虽然开始推广,但新课程倡导的新教育教学理念很难真正贯彻和落实到教育实践与细节中。
这严重影响了学生提问能力和提问意识的正常发展,本文紧紧围绕“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的主题,先从调查存在的遗憾现象入手,同时从提升孩子的提问水平,鼓励孩子多有一个疑问,让孩子学会解决问题等方面试图揭开科学老师的这些困惑。
【关键词】:好奇心提问年龄能力【正文】:一﹑背景《科学(3-6)课程标准》明确指出科学课程“将细心呵护儿童与生俱来的好奇心”,并在课程目标和内容标准中都对培养学生的“提出问题”能力作了明确的表述。
应该说,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教师们也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重要性。
但教育观念的进步并不等同于教育行为的改观,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了学生的问题意识随着年级和年龄的升高而逐渐消逝了呢?让我们先来回忆学生们提问题时留给大家的叹息。
1.老师的漠视,吞噬着学生们提问的积极性“老师,什么是黑洞?”“老师,为什么太阳每天从东方升起西边落下?”“老师,为什么我的蚕宝宝会死掉?”……相类似这样的提问,相信每一个科学教师经常会面对。
“这个问题你长大了就知道了。
”“自己去翻书(查资料)!”“不要整天胡思乱想的。
”这是我们常听到的回复学生没完没了提问的言辞。
2.学生们年龄越大,越懒得提问随着年龄的逐渐增长,发现那些学生们越不爱提问题,和他们平时的谈话中发现主要有两个懒的原因:一是已不屑于提出年幼时才提出来的“幼稚”问题。
很多六年级的孩子都觉得一、二年级学生提的有些问题很幼稚可笑。
他们已不再愿意提出连自己都觉得很好笑的问题了。
他们还觉得身边的事物太熟悉了,没什么好问的。
有时碰到新奇的事物,无非也就提些“这是什么”“这是为什么”等问题。
而对于他们来说,身边能碰到的新奇事物也不是太多的。
二是有时即便提出了这些简单的问题,也无法得到答案。
于是,渐渐地,他们也就懒得提问了,问题意识也逐渐在消退。
如何培养小学生的科学实验设计能力
如何培养小学生的科学实验设计能力一个国家未来的科技发展取决于其人才的素质,而培养创新精神和科学实验设计能力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在小学阶段培养小学生的科学实验设计能力,有助于他们在后续的学习和工作中具备良好的科学素养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文将提供一些建议和方法,帮助培养小学生的科学实验设计能力。
一、激发兴趣与探索欲望激发小学生对科学实验的兴趣是培养他们科学实验设计能力的首要任务。
教师可以通过生动有趣的科学实验示范、趣味科普视频、互动游戏等方式,将科学与生活联系起来,唤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
此外,组织参观实验室、科学展览和邀请科学家进行讲座等活动也能激发学生的兴趣。
二、提供科学实验资源和设备要培养小学生的科学实验设计能力,必不可少的是提供充足的科学实验资源和设备。
学校应当配备科学实验室,并建立科学实验资源库,包含不同难度和类型的实验材料和仪器设备。
在教学中,教师应尽量利用这些资源和设备,让学生进行实际操作和探索。
三、培养科学方法论科学实验设计需要遵循一定的方法论,小学生应在实验中逐步掌握科学的思维方式和实验设计的基本原则。
教师可以通过讲解和实例分析的方式,向学生介绍科学的工作方法,如观察、提出问题、假设、实验设计、数据采集与分析、结论等。
四、启发和引导学生进行科学探究培养小学生的科学实验设计能力需要重视启发和引导学生进行科学探究。
教师可以提出一些开放性问题,让学生自主思考和设计实验方案,并引导他们进行实际操作和观察结果。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及时给予指导和建议,帮助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总结经验和教训。
五、鼓励学生开展科学项目和参加科学比赛为了更好地培养小学生的科学实验设计能力,可以鼓励学生参与科学项目和参加科学比赛。
经过实践和比赛的磨砺,学生能够提高实验设计的能力和创新思维,并从中获得成就感和自信心。
这种主动参与的机会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六、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科学实验设计不仅需要创新思维,还需要批判性思维能力。
小学科学课教学经验分享
小学科学课教学经验分享一、鼓励学生敢问我认为教师首先应更新教育观念,采取更适合发挥学生主体性的教学模式。
虽然《科学》这门课对于学生来说有的内容学生易懂也爱学,可有的离他们很远他们不懂就不爱学,这就要我们为学生营造一种和谐的宽松气氛,让学生敢想敢问,使学生感到教师与学生平等相处,一起探索,研究。
若学生提出的问题与教学内容相差甚远或问题提不到要害处,教师要先给予积极鼓励,赞扬他敢于提问的勇气,而后再给予点拨和启发,让他们带着成就感体面地坐下。
其次,要消除学生的心理障碍,解放思想,放下包袱,鼓励学生敢问,爱问。
教师要使学生认识到学会质疑的重要性。
我们可以通过爱迪生“我能孵出小鸡来吗”、牛顿“苹果为什么往地上掉”等具体事例,教育学生学习科学家善于思索探究的思维品质,使学生懂得“疑而能问,已知知识大半”、“思维自疑问和惊奇开始”的道理。
还要告诉学生,课堂提问不是老师的专利或某些学生的专利,每个人都可以提问,也只有在大家互相质疑的过程中,自己的思维才能得到二、引导学生学生不会提问,是因为他们不知从哪入手,不知提什么样的问题。
起始阶段,教师应注意通过示范提问,向学生展示发现问题的思维过程,使学生受到启迪,有法可循。
当然,在示范提问的基础上,教师还应注意启发引导,让学生尝试提问,由易到难,逐步上升。
1.从课题上质疑教材中许多课文的课题都有画龙点睛的作用。
引导学生针对课题提出问题,既有利于探究和理解,又能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
如:为什么会形成火山爆发和地震?蜡烛点燃会有哪些变化?学生带着问题产生好奇,走进文本2.从课题的重点、难点处质疑对课题重点、难点的质疑,既有利于学生深入探究本课主题,同时,也有助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围绕这一课题进行教学。
如教《太阳和影子》一课,一个学生提到:“为什么自己始终追不到自己的影子?”其他学生听后哄堂大笑,当我反问他们怎么解释时,他们却哑口无言。
其实,这个看似简单的问题提得很有价值3、从矛盾之处质疑有些课文中有看似矛盾之处,那正是编者匠心独具所在。
小学科学实验课突显创新能力的质疑策略研究
小学科学实验课突显创新能力的质疑策略研究如何在科学实验中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与创新能力一直在科学教学存在较大的争议。
有的科学老师可能对这方面重视不够,主观认为实验教学只需要学生按照活动注意事项进行照搬操作,没有必要在质疑方面予以太多关注,而有的科学老师甚至以演示实验代替学生分组实验,表面上看,课堂简化了,实验结论也来得容易得多,似乎学生学得轻松、老师省事。
结果却是学生对科学现象、实验实证中的整个过程缺乏必要的体验、感受与认知,如此,学生的质疑能力丧失,创新能力也是无从谈起。
基于这种现状,有必要对科学实验课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为目的注重学生质疑能力,在科学教学中要有更深刻、清晰的把握。
一、培养质疑能力是保护学生对自然现象的好奇心、探究热情的体现关于创新能力,关注的对象无论是人还是工作,一般都有两方面的判断标准:新颖性和恰当性。
孩子眼中,对万事万物都充满着好奇与兴奋。
就创造力的新颖性来说,孩子是天生的创造家。
实际上,大部分孩子创造力获得老师和周围成人的评价,往往仅与恰当性挂钩。
比如:孩子在最初看到一个苹果时,会想到苹果是圆的、像小红帽、苹果的种子藏在肚子里、苹果把是种子伸出的手臂等等。
透过孩子的视角,我们可以领略到平常事物中的奇妙与美好。
老师教育孩子认识苹果时,则更偏重于实用性。
苹果、apple、水果类、富含丰富的维生素、对身体有好处。
在经历了教育的熏陶之后,孩子对苹果会形成这样的经验:apple、水果类、对身体有好处。
孩子在认识事物、感知世界时,体现创新能力的“新颖性”往往在“是否恰当”的单一评价中,忽视甚至剔除了。
教师在科学实验操作中关注学生质疑能力的培养,就是对学生进一步进行感知、探究科学知识兴趣的保护。
二、质疑能力是学生结合原有生活经验向科学本质进一步探究的关键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很多与科学本质有较大的差距,学生在参与科学学习、探究活动前已具备一定的前意识,如教师准备教学《磁铁有磁性》一课,学生对磁铁吸引铁质物体这一司空见惯的生活现象早已知道,但是让学生说出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什么,其中蕴含着怎样的科学本质可以说是不清楚的。
科学质疑教案
科学质疑教案引言:科学质疑是一种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和科学探究能力的教学方法,在教育领域逐渐受到重视。
科学质疑教案是为了帮助学生提出问题、寻找答案并加以验证,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实验设计和数据分析能力。
本文将介绍科学质疑教案的设计原则、步骤和例子,以及它对学生的教育意义。
一、科学质疑教案的设计原则1. 激发学生的兴趣:教案应该选取与学生现实生活相关的主题,激发学生的兴趣,并迎合学生的好奇心。
2. 引导学生提问:教案应该引导学生提出尖锐而有深度的问题,鼓励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思考,并促使学生进行进一步的思考和研究。
3. 提供资源和指导:教案应该为学生提供必要的资源和指导,使他们能够进行自主学习和实践探究。
4. 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教案应该鼓励学生之间的合作,让学生能够共同思考、讨论和解决问题。
5. 激发学生的创造力:教案应该给学生提供一定的创造空间,鼓励学生进行实验设计和数据分析,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二、科学质疑教案的步骤科学质疑教案的设计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 提出问题:教师通过合适的引导和示范,引导学生提出针对某个主题或现象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好奇心。
2. 设计实验:学生根据问题的要求和目标,设计实验并准备所需的材料和设备。
3. 进行实验:学生按照设计方案进行实验,并记录实验过程中的数据和观察结果。
4. 数据分析:学生根据实验数据对问题进行分析和解读,从中寻找规律和结论。
5. 结果验证:学生对实验结果进行验证,通过实验数据和相关理论知识的比对,确定结论的可靠性。
6. 总结和展示:学生根据实验结果和结论,进行总结和归纳,并以适当的形式展示自己的研究成果。
三、科学质疑教案的示例以下是一个关于光的折射实验的科学质疑教案示例:主题:光的折射问题:当光线从一个介质进入另一个介质时,发生了什么?为什么光线会发生折射?实验设备和材料:平板玻璃、直尺、激光笔、水、纸张、铅笔、光线测量仪(如光波导仪)实验步骤:1. 学生自主调查:学生可先对光的折射进行简单的了解和调查,提出一些关键问题。
2009年福建省中小学实验教学优秀论文评选揭晓
2009年福建省中小学实验教学优秀论文评选揭晓
由省教育厅生供办组织的2009年福建省中小学实验教学优秀论文评审近期结束,我市送评论文有29篇入选2009年《福建省中小学实验教学论文集》。
其中,获省优秀论文一等奖1篇、二等奖2篇,三等奖3篇,具体获奖名单和入选《福建省中小学实验教学论文集》名单附后。
附件一、福州市入选2009福建省中小学实验教学汇编论文
附件二、2009年福建省中小学实验教学优秀论文获奖名单
福州市学校教学条件装备中心
二〇〇九年八月十九日
附件一:
福州市入送2009福建省中小学实验教学汇编论文
附件二:
关于公布2009年我省中小学实验教学优秀论文获奖名单的通知
闽教生供办〔2009〕33号
各设区市教学仪器(教育装备)站,厅直属中小学:
2009年我省中小学实验教学优秀论文评审会于7月14日至16日在漳州市东山县召开。
经有关专业人员评审并网上公示,共评出一等奖13名,二等奖23名,三等奖46名。
现将获奖名单公布如下(详见附件),并颁发获奖证书,以资鼓励。
附件:2009年福建省中小学实验教学优秀论文获奖名单
福建省教育生产供应管理办公室
二〇〇九年七月三十一日
抄送:省教育厅杨辉副厅长、刘平副厅长、基教处,各设区市教育局。
附件:
2009年福建省中小学实验教学优秀论文获奖名单
一等奖
二等奖
三等奖。
小学科学课学生质疑能力培养的“三部曲”
小学科学课学生质疑能力培养的“三部曲”发表时间:2018-05-29T12:16:49.740Z 来源:《创新人才教育》2018年第4期作者:殷军[导读] 本文就如何提高小学生质疑能力这一问题提出个人见解。
湖南省长沙市长沙县长龙街道泉塘小学殷军摘要:作为培养小学生科学兴趣的重要课程,小学科学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各项能力。
其中,质疑能力无疑是最为重要的能力之一。
质疑,即在学习中产生疑问,这是学生认真思考后的结果。
学生在学习中能产生疑问,带着问题去学习,这样才能更好地学习知识,掌握知识,同时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思维能力也得到了锻炼。
在新时期里,探究学习已经成为了小学科学课程的要求与趋势,为了迎合潮流,教师就必须着重培养学生对于科学这一门学科的探究精神,而质疑这一重要能力恰好是保持探究精神的不可或缺的。
本文就如何提高小学生质疑能力这一问题提出个人见解。
关键词:科学课;小学学生;质疑能力;培养在我国的小学教育中,科学这一课程的开展,旨在通过引领学生接触科学,从而培养学生对于科学的兴趣与爱好,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与实践能力。
然而实际上由于各种原因,比如学生自身接受能力较差,教师授课过于专业化,引领不到位等因素,导致学生在学习中常常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尴尬境地。
我们也常常能够看到课堂上当教师提问“还有什么问题吗?”的时候学生们鸦雀无声或者摇头说“没有问题了”。
没有问题的确是教师们乐意看到的,但这却从另一个角度说明了学生质疑能力的缺乏[1]。
那么该如何让学生开口问,问得好呢?一、养成学生良好的质疑习惯当前形式下的一个普遍问题是,学生在实际教学中鲜有疑问。
“尊师重道”这个词在学生们似乎已经变成了另一个意思——即老师说的是对的;亦或是学生害怕给别人添麻烦而不敢问。
在这些情况下,就要求教师营造出平等宽松的氛围,给学生以“科学面前人人平等”的印象,在以后的教学中在一定程度上也能够缓解学生不敢质疑的问题。
具体到学生,教师应当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充分考虑小学生对于新知识的接受能力与理解能力,通过制订合理的计划,按步骤、有条理地培养学生在学习中的质疑能力。
浅谈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浅谈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小学科学课程的重要性越来越凸显。
作为一门涵盖自然、物理、化学、生物等多学科的综合性课程,小学科学教学对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思维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如何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一、激发兴趣,调动思维积极性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要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首先需要激发他们对科学的兴趣。
教师可以通过生动有趣的课堂导入、实验演示、科学游戏等方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他们对科学产生浓厚的兴趣。
同时,还可以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科学现象,让他们感受到科学的无处不在,从而培养他们对科学的热爱。
二、问题导向,培养独立思考能力问题导向教学是一种以问题为核心,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独立思考的教学方法。
在小学科学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情况,设计一系列具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同时,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主动提出问题,培养他们的质疑精神和独立思考能力。
三、注重实验,提升实践创新能力实验是小学科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实验,可以让学生更加直观地理解科学知识,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在实验教学中,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具有挑战性和拓展性的实验项目,让学生自主设计实验方案、操作实验器材、分析实验结果,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
四、合作探究,培养团队协作能力合作探究是一种以学生为主体,通过小组合作、集体讨论等方式进行学习的教学方法。
在科学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和特长,将他们分成若干个小组,围绕一个科学主题进行合作探究。
小组成员可以通过分工合作、交流讨论等方式,共同解决问题,培养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五、多元评价,激励学生自信成长评价是小学科学教学中的重要环节。
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教师需要采取多元评价方式,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
在评价中,教师可以采用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实验操作、小组讨论等方面的评价形式,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表现。
小学科学教学的核心素养培育策略
小学科学教学的核心素养培育策略
简介
小学科学教学的核心素养培育是指培养学生在科学中所需具备
的能力和素养,包括科学思维能力、科学实践能力和科学道德素养。
本文将介绍一些简单的策略,帮助教师有效培养小学生的科学核心
素养。
科学思维能力
1. 强调观察和发现:教师应引导学生培养观察力,通过实际观
察事物,发现问题,并提出科学解释。
2. 激发好奇心:教师应提出引人入胜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培养他们主动探索的精神。
3. 鼓励提问:教师应鼓励学生大胆提问,培养他们的质疑精神
和批判思维。
科学实践能力
1. 实践探究:教师应提供实践性的任务,让学生亲自动手进行
实验、观察和探究,培养他们的实践操作能力。
2. 团队合作:教师应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在团队中分工合作,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3. 实际应用:教师应将科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解决,培养他们的应用能力。
科学道德素养
1. 强调科学诚信:教师应教育学生遵守科学研究的道德规范,如不抄袭、不捏造数据等,培养他们的科学诚信意识。
2. 尊重生命和环境:教师应引导学生尊重生命、保护环境,培养他们的生态意识和环保意识。
3. 关注科学伦理:教师应向学生传授科学伦理知识,培养他们正确处理科学道德问题的能力。
总结
通过以上策略,教师可以有效培养小学生的科学核心素养。
科学思维能力、科学实践能力和科学道德素养的培养将为学生未来的科学和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小学科学课中培养学生质疑能力的思考
小学科学课中培养学生质疑能力的思考——平湖市艺术小学蒋明【论文摘要】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
作为一名科学教师,怎样来保护学生的好奇性,清除学生的心理障碍,为学生的“问”撑开一片心理安全的蓝天,使学生在课堂中敢于质疑、学会质疑、探究解疑并在解决问题中再次质疑,本文作者通过研究从以下三个方面谈了自己的思考:1、营造良好氛围,激发质疑。
成功地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使学生在平等、宽松、活泼的情形之下,在教师的关怀与鼓励中,不断获得人格上的尊重,体验到学习的进步,从而获得心理上的自信,享受到成功的乐趣,无疑是激发产生质疑的一个有效的途径与手段。
2、调整预设方案,质疑生成。
在以探究为核心的小学科学教学设计中,预设方案,质疑生成,强调生成并不等于否定预设,二者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
只有充分的预计,才能临危不乱,运筹帷幄,决胜千里。
3、活用科学手段,拓展质疑。
运用想像、逆向、悬念、对比、情景、碰撞等科学教学方法,同时把课堂教学引向课外,努力激发学生大胆地质疑,养成质疑的习惯,保持对自然现象较强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鼓励学生质疑一辈子,学习一辈子。
学会质疑,在科学课中显得尤为重要!【关键词】科学新课程质疑能力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而由我国一些专家组成的“我国中小学生学习与发展”由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北京出版社等方面专家组成的“我国中小学生学习与发展”课题组的最新研究发现,从小学到高中,学生在课堂上主动答问题的积极性越来越低。
调查结果显示:在上课遇到问题当场主动提问的学生中,小学生占13.8%,初中生占5.7%,高中生占2.9%。
目前,在小学科学课的教学中,许多教师也注意到了要启发学生质疑,也采用了一些手段,但都缺乏有意识的培养,大都流于形式,没有系统地、有计划地培养。
事实上,光靠一节、两节课的培养是远远不够的,要有系统性,对学生长期地培养、训练,才有效果。
小学科学探究中培养学生质疑能力的策略
小学科学探究中培养学生质疑能力的策略质疑是学习的需要,是思维的开端,是创造的基础。
让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依靠自己主动探索,主动质疑、求疑,良好的方法才能在学生的心中扎根,当学生由一个质疑者、探索者最终成为一个发现者和创造者时,其内心的愿望得到满足,会迸发出更大的学习热情,从而产生持久的学习动力。
因此,科学教学需要教师深刻理解教育的内涵,真正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能够为学生的探究式学习提供最大限度的时间、空间,帮助学生真正完成从被动接受到主动探究的学习方式上的转变。
经过四年多的实践研究,我们总结在科学探究活动中培养学生质疑能力的具体策略。
这些策略的形成,是课题组成员在理论学习的基础上,通过亲身的课堂实践研究而得出的,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操作性。
一、创设和谐的教学氛围,让学生敢于质疑探究应该从问题开始。
巧妙地创设问题情境,能启发学生思维,提出他们要探究的问题,有的问题提出虽然可能超出常规要求,却能使学生的思维更活,思路更宽广。
(1)引导学生注意观察比较,发现问题。
如教学《动物与环境》一课,老师布置学生去寻找蚯蚓,并且比一比谁找得多。
通过不同地点,不同蚯蚓数量的比较,学生的问题也就来了。
“蚯蚓所喜欢的环境只是阴暗、潮湿的地方吗?”“蚯蚓为什么喜欢阴暗、潮湿呢?”“蚯蚓都吃些什么呢?”通过营造积极的探究气氛,使他们敢于提出自己感兴趣又乐于探究的问题。
(2)引导学生进行实验操作,发现问题。
教学《物体是沉还是浮》这课,教师先引导孩子们对他们带来的材料做出预测,猜一猜哪些物体会沉,哪些物体会浮?孩子们的结论多数都很统一。
但也有学生说:“老师,胡萝卜是沉的。
”“不对”另一个学生马上反驳:“是浮的,老师。
”班上立刻出现了两种意见。
我灵机一动:“这真是一个有趣的现象,其实老师也很想知道为什么,我们一起来研究胡萝卜的沉与浮好吗?”很快,他们相互协作,开始有模有样的研究起来,有的翻资料,有的拿刀切,有的拿放大镜看,有的拿天平称……突然有个学生大叫:“你们看!胡萝卜中间的花纹不一样!”。
小学自然科学教学论文 在“问”与“答”中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
在“问”与“答”中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在传统的自然教学中,“教师讲,学生听;教师问,学生答;教师演示,学生观察。
”是很多教师常用的一种教学形式。
它的最大弊端是无视于学生的主体作用,没有充分发挥其学习的主动性,让他们常常处于被动应付的地位。
这样就不利于学生充分参与教学过程。
长此下去,不但会抑制学生学习自然课的兴趣,挫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更会滋长学生不爱思考问题的习惯,束缚学生思维的发展。
这对于创造性人才的培养是十分不利的。
人的思维活动常常是由提出问题开始的。
正如爱因斯坦所言:“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
因为解决问题或许是一个教学上或者实验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一个新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看旧问题,却需要有创造性的想象力。
” 就是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以挑起学生思维的矛盾,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并有意识的为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供桥梁,诱导他们登上知识的宝座。
在自然教学中,要让学生学会“质疑问难”教师就要在自己的“问”与“答”上下功夫,正确处理好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作用的关系。
问——创设质疑情境著名物理学家李政道曾说过:“遇到问题敢于问个为什么,然后,从最简单的方面去寻找答案,错了也没关系。
不要怕错,错了马上就改。
可怕的是提不出问题,迈不开第一步。
”要学生迈开“第一步”,教师首先就应该走这一步,在了解和掌握学生的知识水平和心理特点的前提下,精心设计问题,然后通过这些问题点燃学生探索自然知识的好奇心,在教学内容和学生求知心理之间创造一种“不协调”,把学生引入一种与问题有关的情境之中。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我们经常会遇到这样尴尬的场面:当一个问题被提出来后,学生都不知所措,无从回答。
实际上是教师忽略了学生的心理和思维水平,将问题提得很难或含糊不清。
例教《探索月球的秘密》时,问:“人类是怎样对月球进行探索的?”学生都愣在那,不知从何入手。
小学科学教材解析启发孩子的科学思维
小学科学教材解析启发孩子的科学思维在小学阶段,科学教育被视为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基础。
然而,传统的科学教学方法通常偏向于灌输知识,缺少启发性和趣味性。
因此,如何设计科学教材,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激发出对科学的兴趣和探索精神,成为了许多老师和家长关注和思考的问题。
**1. 观察力的培养**科学是通过观察、实验和推理来探索世界的规律,因此,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是科学教育的重要一环。
好的科学教材应该通过生动的图片、实物模型等方式,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周围的事物,并从中总结规律。
比如,在学习“水的性质”这一内容时,教材可以设计一些简单的实验,让学生亲自动手,观察水在不同条件下的行为,从而引发他们对水的奇妙之处的兴趣。
**2. 实践性的学习**除了观察,实践也是培养科学思维的重要手段。
通过动手操作,学生能够深入理解科学原理,并提高问题解决的能力。
因此,科学教材应该注重实践性的学习,设计各种小实验和活动,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体验科学的乐趣。
比如,在学习“简单机械”这一内容时,可以设计一些简单的机械拼装活动,让学生动手组装,体会力量和运动的关系。
**3. 培养思辨和质疑意识**科学思维强调的是对事物的质疑和思考。
因此,科学教材应该引导学生不断提出问题,培养他们的思辨和质疑意识。
在学习过程中,教材可以设置一些引导性的问题,让学生通过思考和实验来寻找答案。
比如,在学习“光的传播”这一内容时,教材可以设计一些思考题,引导学生思考光是如何传播的,从而培养他们对光学原理的理解和探索精神。
**4. 联系生活实际**最后,好的科学教材应该能够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让他们在日常生活中触类旁通,将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实际中去。
教材可以通过案例、故事等方式,将科学知识和实际生活联系起来,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兴趣。
比如,在学习“生态系统”这一内容时,教材可以设计一些关于环境保护的实例,让学生了解生态系统的重要性,培养他们的环保意识。
综上所述,设计一本好的科学教材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需要考虑到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学习方式,注重启发性、实践性和趣味性,引导学生主动探索、思考和质疑。
学贵有疑疑则进——小学生数学质疑能力的培养
学贵有疑疑则进——小学生数学质疑能力的培养
高伟
【期刊名称】《小学科学(教师版)》
【年(卷),期】2011(000)003
【摘要】@@ 朱熹曾说:"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所谓质疑,应当界定为人们在学习或工作中,遇到一些按常规推理或原有思维定式无法解决的问题,从而产生、提出疑问的心理过程.它的最大特点是,人们怀着渴望求知的心情,对某个问题探个究竟,促使人的智力活动日渐丰富.
【总页数】1页(P46)
【作者】高伟
【作者单位】连云港市鲁河中心小学,江苏,222236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学贵有疑,疑中得益——浅谈学生质疑能力的培养
2.学贵有疑疑中得益——浅议小学生语文学习质疑能力的培养
3.学贵有疑疑中得益——浅议小学生语文学习质疑能力的培养
4.学患无疑,疑则有进——初探小学生数学质疑能力的培养方法
5.学贵有疑厚积薄发——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与质疑能力的培养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谈小学科学实验教学中质疑能力的培养
作者:何美惠
来源:《课程教育研究》2018年第03期
【摘要】质疑是对事物或他人的言论进行思考,发现看法不同,提出疑问的,质疑是一个思维的过程。
质疑能力是科学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生发展的核心素养。
教师在科学实验中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可以从心理层面:营造氛围,诱导质疑;从活动层面:创设体验,引导质疑;从话语层面:交流碰撞,激发质疑。
【关键词】质疑质疑能力的培养诱导质疑引导质疑激发质疑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03-0167-02
质疑就是提出疑问。
质,证据。
疑,疑问。
可见质疑是对事物或他人的言论进行思考,发现看法不同,提出疑问的,质疑是一个思维的过程。
科学精神是中国学生发展的六大核心素养之一,质疑能力是科学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生发展的核心素养。
小学科学课程标准也明确指出:培养孩子具有基于证据和推理发表自己见解的意识;乐于倾听不同意见和理解别人的想法,不迷信权威;实事求是,勇于修正与完善自己的观点,在科学学习中运用批判性思维大胆质疑;善于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追求创新。
[1]即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
学生质疑能力在实验探究过程中培养,同时质疑能有效促进实验探究的深入开展,下面我谈谈在科学实验探究活动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
一、从心理层面:营造氛围,诱导质疑
美国著名的教育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促进学习的关键乃是教师和学生个人之间关系的某些态度和品质”。
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使学生在平等、宽松,活泼的环境之下,在教师的关怀和鼓励中,不断获得人格上的尊重,获得心理上的自信,从而大胆的质疑。
二、从活动层面:积极体验,引导质疑
科学思维是贯穿整个探究过程中,只有参与了思辨与质疑、分析和综合、抽象与具体等思维方法在内的学习过程才是真正的探究过程,而科学思维、质疑能力的培养也是在实验探究过程中。
1.引导孩子在情境中质疑。
情景化的学习能深深吸引孩子的注意力,它是探究的粘合剂,在实验探究的初始阶段,教师要创设情境,引导孩子质疑,形成探究问题。
2.引导孩子在实验方案设计中质疑
在实验探究过程中,常要引导孩子设计实验,设计实验是一个思维活动过程,也是培养孩子质疑的好时机。
小组合作设计实验,我们也要求在学生独立思考后,再小组合作交流,这样才能保证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思考的时空。
小组交流可以使每个同学都有表达的机会,语言是一种思维的显形化的,可以促进思维的发展,同时通过交流可以互相启发、质疑,使实验方案不断完善,同时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
3.引导孩子在数据分析中质疑。
一些量化实验,我注重引导孩子对数据进行比较、质疑和分析,培养孩子证据意识,同时培养了孩子的质疑能力。
三、从话语层面:交流碰撞,激发质疑
语言是一种思维的显形化的,良好的语言的交流能促进思维的发展。
1.小组交流引发质疑。
小组合作实验中,小组交流、讨论,无疑是培养质疑能力的好时机。
交流和讨论是小学生在观察和实验的基础上形成科学解释的主要过程,由于学生的差异,教学过程中会出现疑惑,会产生认知误区,也会产生创新的思维火花,通过讨论和交流,他可以引发很多问题的生成。
引导孩子在小组讨论中,每个成员要大胆提出自己不同的见解,并说服别人接受自己的观点,在争辩思维碰撞中,孩子受到启发,质疑能力也得到培养。
2.利用问题激发质疑。
由于教学活动常依赖师生的对话。
教师的话语对学生能否主动探究,主动质疑起到关键的作用。
因此,在师生交流时,教师要充分利用问题激发学生的质疑。
教师要做到以下两点:一是教师用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主动质疑。
教师要通过话语把自己塑造成一个科学探究的共同参与者,而非教学活动的设计者。
[2]在引导孩子实验探究时,尽量避免“下指令”,而是通过不断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如这个说法你们认同吗?这个方案合理吗?观察收集到的数据你们有什么发现?有什么不同看法?等等,在有针对性地提问中引导孩子思考、质疑。
二是教师的问题要具有开放性,在不断追问的过程中,教师应该尽可能的维持问题的开放性、强调答案的不确定性,弱化自己在知识上的权威。
[3]甚至可以说老师也不知道答案,让孩子成为探究的主体,不断审视自己、别人的看法,不断思考方案的合理性,不断对收集到的信息和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归纳,不断的质疑、思辨,从而完善自己的想法观点,体验质疑的乐趣。
总之,在实验探究活动中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是科学教学要求的一个重要方面。
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能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激发学生更强的求知欲,能激活学生的思维,从而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发展学生的科学素养。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小学科学课程标准[Z].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
[2][3]肖思汉.如何将科学探究的主体还给学生[J].课程·教材·教法,2014,34(7):48-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