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河流域生态系统退化问题与综合治理
淮河干流生态流量问题分析及保障措施
淮河干流生态流量问题分析及保障措施淮河是中国五大淡水湖之一的洞庭湖的出水河流,是中国重要的河流之一。
淮河干流流域面积广阔,流经安徽、江苏、河南三省,并且是京杭大运河的一部分。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淮河的生态环境遭遇了严重的破坏,其中最为引人注目的问题之一就是生态流量问题。
本文将对淮河干流生态流量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保障措施。
一、淮河干流生态流量存在的问题1.水质差:由于长期以来对淮河的过度利用和污染,淮河水质严重下降,导致流域生态环境受到威胁。
2.生态流量不足:在干流上,水库拦河、引水、泄洪等工程建设使得流域中游水位上涨,而下游将出现生态流量不足或断流的状况,对下游生态环境造成严重损害。
3.生态环境退化:由于上述问题加剧了河道流速、水温、水位等变化,导致了淮河干流及支流河段生态环境退化,鱼类数量骤减,湿地生态系统受到破坏,野生动植物栖息地丧失,草原干旱化等问题日益突出。
1.优化水资源配置:通过科学合理地调整淮河流域内水资源利用结构,减少人类直接干预对河道流量的损害,实现对生态流量资源的合理利用。
2.加强流域管理:建立健全流域管理制度,严格控制河道开发建设活动,加大对污染源头的治理力度,消除对淮河的污染。
3.完善生态流量释放制度:在淮河干流及支流的水工程中,增设生态流量释放设施,保障下游生态环境及生态文明的持续健康发展。
4.加强监测和评估体系建设:建立完善的淮河干流生态流量监测和评估体系,及时掌握淮河干流水情、水质及流域生态环境状况,为淮河干流的生态流量保障提供科学依据。
5.加强宣传教育:通过开展各种形式的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公众对淮河干流生态流量保障的重要性认识,凝聚社会各界对淮河生态环境改善的共识和力量。
三、总结淮河的生态流量问题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
只有通过对淮河生态流量的保障措施的全面实施,才能更好地保护淮河流域的水资源、生态环境及人类的生存环境。
希望政府、企业和公众共同努力,共同关注淮河生态流量问题,携手推动淮河干流的生态环境改善,为后代子孙留下美好的家园。
淮河治理调研报告
淮河治理调研报告淮河是我国重要的河流之一,流域面积广大,同时也频繁发生洪涝灾害。
为了更好地治理淮河,保护流域生态环境,进行了淮河治理调研。
本报告主要总结了淮河治理调研的情况,并提出了相关建议。
首先,调研发现淮河流域水土流失严重,导致水资源供应紧张。
由于流域内土地过度开发和河道不畅,降雨过程中的水无法迅速排出,导致洪水泛滥,同时洪水过后又缺少灌溉水。
因此,我们建议加强淮河流域的水土保持工作,减少水土流失,增加土地的利用率,并进一步规划灌溉系统,合理利用洪水资源。
其次,调研发现淮河流域存在着严重的水污染问题。
工业和农业废水的直接排放,导致河水质量严重下降,影响到人民的生活和健康。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们建议加强水污染防治工作,提高废水处理技术的水平,严格控制工业和农业废水的排放标准,加大对污染企业的监管力度,并加强对流域内的农药和化肥的使用管理,减少农业源污染。
此外,调研结果还显示淮河流域植被破坏严重,生态环境恶化。
大量的森林砍伐和湿地开发,导致植被的破坏和生物多样性的丧失。
为了保护淮河流域的生态环境,我们建议加强植被恢复工作,进行生态修复,增加植被覆盖率,并严格管理湿地开发,保护湿地生态系统的完整性。
最后,我们还调研了淮河流域农村经济发展的情况。
调研结果显示,淮河流域农村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农民收入较少。
为了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我们建议加大对农村经济的扶持力度,鼓励农民转变经营方式,发展农业特色产业,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
总之,淮河治理调研报告总结了淮河流域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关的治理建议。
我们相信,在国家和社会的共同努力下,淮河治理工作一定能够取得更好的成果,保护好淮河的生态环境,实现流域可持续发展。
淮河干流生态流量问题分析及保障措施
淮河干流生态流量问题分析及保障措施淮河干流流经中国黄河中游地区,是中国重要的河流之一。
由于淮河干流流域的经济和人口密集程度高,河流水资源开发和利用极大,导致淮河干流的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
为了保护淮河干流生态环境,生态流量问题成为重要的关注点。
本文将介绍淮河干流生态流量问题的原因和保障措施。
1. 水利工程建设淮河干流流域水利设施建设配套不完善,水资源管理制度不健全,直接导致了河水的污染和变质等污染问题的严重发生。
此外,过量的水库调度、大规模的堤防加固、河床淘深等工程造成了河流的生态环境和生态流量的破坏。
2. 人类活动淮河干流流域人类活动的干扰是导致生态流量问题的另一个重要原因,包括垃圾堆积、采砂、工业废水排放、农业排放等。
这些人类活动的产生,直接导致了河流的水质变化、水体温度升高等问题,给生态系统带来了极大的挑战。
1. 完善水资源利用管理制度加强淮河干流流域水资源利用管理制度,完善水资源利用的规范,注重生态环境保护,以保障生态流量的稳定。
应建立水资源利用和生态保护、生态恢复和环境修复、河段和水库调度的综合管理机制,使生态流量的保障得到有效的落实。
2. 强化水环境治理强化废水排放总量控制,加强固体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加强水污染防治,使水环境得到恢复和改善。
3. 推广科学种植和肥料利用淮河干流土地资源利用需按照可持续发展原则推广科学种植技术,以减少化肥农药的使用,以避免造成水质污染,孕育河流生态环境的恢复和改善。
4. 加强监测与应急响应加强淮河干流生态系统的监测与管理,建立河流水质、生物年度监测报告,健全河流水资源监测与管理机制和应急响应体系。
应加强动植物保护和监管,有效保护水生生物的生存,以推进淮河干流生态系统的全面发展和保护。
在生态流量问题越来越成为淮河干流流域的重要关注点的情况下,对流域建立科学、完备的生态保护规划并有效实施,是实现淮河干流水资源保护与综合治理的重要途径。
需要在水生态方面加大投入,强化水资源管理,落实生态保护责任,让生态需求成为水资源的优先使用,以改善淮河干流流域的生态环境和生态流量的状态,为保障区域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浅析淮河流域水生态系统的保护与修复
随着 社 会经 济 活 动 的发 展 和工 业
控制 ,部分河段水体功能得到一定恢 亿 m3 河 流域较 大 的湖泊 有城 西 化 、 。淮 城镇化 进程 的加快 , 围湖造 田 、 网箱 复, 但与国家水污染防治 目标和水生态 湖 、 东湖 、 城 瓦埠湖 、 洪泽 湖 、 高邮湖 、 养殖 、农 药化肥施用等 人类活动影响流 系统承载能力之间仍有较大差距。
水 文 水 资 源
库正常 的生态水 位不能维持 ,水体 自 净
能力明显减弱。
2 水 污 染 严 重 、
浅 淮流水态统保 与复 析 河 域 生 系 的 护 修
20入 河 排 污 量 为 7 .5万 t 7 7万 t 3 3 和 . 9 ,
度, 不要单 纯追求数量 , 也不要 过于复 险点 的部位各项制 度。特别是关 系到 威性和严肃性 , 确保各项制 度规定真正 杂, 要适合 基层 单位的管理实 际 , 简 领导 班子建设 和单位 的发展稳定等决 落到实处■ 要 便易行 , 于操 作 , 真正具有 可操 作 策 、 便 要 议事工作制度要抓紧清理和修订。 对 性, 能解决实际问题 。 ( 者系淮委监察 ( 作 审计 ) 处处长 )
比 2o 0 6年削减 了 1 . 1 3万 t 2 8万 t 8 和 . O , 但是 与淮河流域水功能 区限制排污总量
目标 ( 0 8 l, 氮 26 c D3./氨 2a .6万 t ) 有 ,仍 a
较大差距 , 其中氨氮超标 2倍 。 淮 河流域供水水质安 全问题 同样不 容忽 视 ,根据反映全流域供水水 质状况 的 l3个重 点水 功能 区 20 5 0 7年 监测结
资源短缺和水污染严重 ,水生态 系统 山区平行 南下 ,沂 河在 江苏省邳州市 源使用功能 ,已经成为制约流域经济社会 遭受严 重破坏 , 出现河道断流 、 湖泊萎 入骆马湖 , 由新沂河人海 。 淮河流域湖 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 缩、 生态系统功能下降等现象 。 虽经多 泊众多 , 水面 面积约 7 0 k 总蓄水 00m , 年治理 , 淮河流域水污染恶化得到有效 能力 20亿 n3 8 1 ,其 中兴利 蓄水量 6 6
淮河干流生态流量问题分析及保障措施
淮河干流生态流量问题分析及保障措施一、引言淮河是中国的第五大水系,是华东地区重要的水资源之一,也是中国的“七大河流”之一。
淮河干流流经安徽、江苏、河南三省,全长近1000公里,流域面积约27万平方公里。
淮河流域是我国重要的农业产区和工业基地,同时也是重要的生态环境保护区。
由于人类活动的影响,淮河干流生态流量问题日益凸显,给生态环境带来了严重的影响,亟待采取有效的措施来解决。
二、淮河干流生态流量问题的成因分析1. 水资源利用的过度淮河是华东地区重要的水资源之一,但由于地区经济发展的需要,水资源的利用过度,致使淮河水量减少,进而影响了河流生态系统的平衡。
农业灌溉、工业用水、城市供水等对河流水量的消耗,使得淮河干流的生态流量减少。
2. 水利工程建设的影响近年来,为了防洪、灌溉、发电等目的,淮河流域的水利工程建设日益增加。
这些水利工程的建设不仅减少了淮河干流的水量,还改变了河流的自然流动规律,使得河流生态环境受到严重破坏。
3. 污染源的增加随着工业和城市的发展,淮河流域的各类污染源也在增加。
工业废水、农业面源污染等都对淮河干流的生态流量产生了严重的影响,不仅使得水质恶化,还加剧了生态系统的恶化。
三、淮河干流生态流量问题的影响1.生态系统受损淮河干流水量减少使得河道干涸,湿地退化,湖泊水质恶化,严重影响了河流的生态系统,导致了许多物种的灭绝,破坏了生态平衡。
2.农业和渔业受损水资源的减少影响了农田的灌溉条件,对当地的农业产生了严重的影响;河流生态系统的恶化也导致了渔业资源的减少,影响了当地居民的生计。
3.生活用水受限河流水量减少还会直接影响当地居民的生活用水,给生活带来一定的困扰。
四、淮河干流生态流量问题的保障措施1. 建立生态补水制度政府应当建立起淮河干流生态补水制度,明确各级政府的责任,保证在适当时候对淮河进行生态补水,维护河流的生态流量。
2. 优化水资源利用政府应当加强对淮河流域的水资源管理,推动工业和农业节水技术的推广,优化水资源的利用方式,减少对淮河水资源的过度消耗。
淮河流域水生态系统现状存在问题及保护对策
同时, 随着流域地下水长期高强 度地开发,地下水污染也日益加重。调 查显示,约 44%的地下水已遭受不同 程度的污染。 河南商丘、周口,安徽阜 阳、宿州,江苏徐州、淮安,山东菏泽、 济宁等地地下水污染较重。
三、淮河流域水生态系统保护对策 1.做好水资源保护规划,构建水 生态安全体系 依照流域生态功能分区, 结合淮 河流域水资源三级分区, 以水系为基 础, 遵循流域与行政区域有机结合的 原则, 考虑国家在淮河流域确定的发 展战略规划、流域综合规划、区域经济 社会发展布局, 水土保持区划以及流 域水功能区划, 从严格水资源管理为 地方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支撑的角 度,做好水资源保护规划,构建流域水 生态安全格局。水质较好的淮河、沂河 上游山丘区以及淮河南岸丘陵区,以 水源保护和涵养作为重点; 地表水水 质较差, 生态用水挤占严重的淮北平 原区,以地表水水质改善、生态用水保 障和地下水的保护为重点; 水网密集 的里下河沿海区以里下河水质改善、 入海口生态保护和沿海滩涂湿地保护 为重点; 湖泊的生态保护以面源和内 源治理为重点。 2.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促进 水生态系统保护
改善区域水环境质量为目标, 加强纳 污红线管理, 建立规范可考核的水环 境保护体系。 五是以水生态保护为核 心,修复水生态功能退化区域,强化滨 水空间的生态修复,加强水土保持,逐 步提高区域生物多样性, 建立健全水 生态修复体系。
淮河水利工程河道治理方案
淮河水利工程河道治理方案一、背景淮河是中国东部重要的水系之一,是黄河的第二大支流,流经安徽、江苏、河南三省,全长1076公里,流域面积约27.51万平方公里,是我国重要的农业灌溉水源和生态环境支撑。
然而,由于长期以来的过度开发和人类活动对河道的破坏,淮河的水质和生态环境受到了严重影响,河道治理亟待解决。
二、问题分析1.水质污染由于沿岸工业和农业的发展,淮河流域的水质受到了严重影响,水中含有大量的工业废水和农业化肥农药残留,严重影响了河道生态环境和周边居民的健康。
2.河道水位下降长期以来,淮河流域的过度开发造成了河道的水位下降现象,这不仅影响了河道的自净能力,还对沿岸农田的灌溉和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影响。
3.河道漫滩扩散由于长期疏于管理和维护,淮河河道的漫滩扩散现象严重,这不仅影响了沿岸居民的生产生活,还对河道的水流和生态环境造成了极大的影响。
三、治理方案1.水质治理针对淮河流域的水质污染问题,我们将采取以下措施进行治理:(1)加强工业和农业污染源的管理,逐步减少工业废水和农业化肥农药的排放。
(2)加强河道采砂、排污和环保等治理力度,优化水质净化设施。
(3)加强对淮河水质的监测和评估,加大对水质污染的巡查和执法力度,严惩违法排放者。
2.河道生态修复为了改善淮河流域的生态环境,我们将采取以下措施进行生态修复:(1)加大对淮河流域的生态环境保护投入,加强生态环境监测和评估。
(2)逐步修复淮河流域的湿地生态系统,优化河道湿地建设。
(3)加强淮河流域的水土保持和植树造林工作,保护各类植物和动物的生态环境。
3.河道整治为了解决淮河河道水位下降和漫滩扩散的问题,我们将采取以下措施进行河道整治:(1)加大对淮河河道整治的投入,优化河道整治方案设计。
(2)加强对淮河河道的维护和管理,对河道进行定期的清淤和疏浚,确保河道的通畅。
(3)加大对淮河河道防洪和河道管理设施的建设力度,提高河道的抗洪能力和水位调节能力。
四、实施措施1.政府重视政府部门应当高度重视淮河水利工程的河道治理工作,制定相关政策和法规,加大对淮河流域治理工作的投入和支持。
淮河流域水生态问题思考和对策建议
师积 的 82.5% 流 域 I』J人 类 活 动 卜分 运jll』 J1.,J 符类物种分 卉j最小均 已 受 铡 破 坏 洪 泽 湖 的 m _ 炎 淮 河 流
频 繁 .总 人 1 1约 为 1.7亿 . 全 日 总 人 也 足 南 湖 独 llI岛 断 而
域 为 富,仉是 洪泽 湖蓄水后 ,野,li
护 l4个 愀拂 农 、i 邴公 告 的 6批 圈 念 系统 巡 受 , 匝损 害 ,河 流大 多处 】 地”(62%),其余依 次为jliJJ泊(1 8%),河 流
家绒 水 广:卡叶IJ贡资 源 护 名录 .流域 内 健 和 健 康状 态
¨ 的 13% (流 域 f5{仪 占 全 闺 的
果川 耿 父联 评 价 模 对淮 河 流域 螃 蟹 洪 泽 湖 中 儿 乎绝 迹 , l_1 土 依
2.8% ),流 域 、卜均 人 I】密 度 约 为 631 重 点 水 域 的 水 生 态 健 康 状 况 进 仃
人 I 养殖 维 持 产 量 主 经 济 伍 炎
二 、水 生 态 分 区 和重 要水 生 生境 个 ,分 圳 l 9% 、73C/c和 l8e/c( 1) 它 f『Jf l'.1' 7l ̄游 通 道 .湖 『11这 些 的 数 }l;=也
情 况
评 价 表 }I』J,流 域 内除 淮 河 眙 、淠 【fJ】{『I!_减 少 ..
人 / ,J‘r、 水, 址 个 【KI平 均 人 口密 度 价 ,71个 断 i、F价 为 健 康 的 断 仃 6 ff}、 :仇 、鲢 伍 、鳊 m 、鱿 等 ,需 喽 人湖
的 4.5俯 . 备 人i r人河 流 域 之 舀
个 、 矬 埭 的 仃 52个 、不 健 埭 的 仃 1 3 育 f1I进 入 江河 1:流 产 印 . !也 m J
淮河的主要问题及治理措施-初中地理知识
淮河的主要问题及治理措施
【知识点的认识】
淮河的主要问题洪涝、水污染.
淮河治理开发的目标是以防洪为主,兼顾除涝、发电、灌溉、航运、水产、水土保持等方面的综合利用.淮河流域规划中逐步提出和明确了治理开发的骨干工程.
(1)修建大型水库.
(2)开辟入江入海水道.
(3)新建和加固堤防.
(4)新辟排洪排涝河道和分洪道.
(5)蓄(滞)洪区.利用平原区的洼地,在四周筑堤,在大洪水时,临时分蓄一部分洪水.
(6)行洪区.行洪区是扩大淮干中游泄洪能力的一种工程措施.
(7)控制枢纽.
(8)河道整治.
(9)污水处理.
【解题思路点拔】
关键是理解记忆淮河的主要问题及治理措施,淮河水体污染严重,下游排水不畅,是有名的害河.
1/ 1。
淮河流域绿色化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路径探讨
淮河流域绿色化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路径探讨淮河流域是中国重要的经济区域之一,也是我国的农业重要产区。
长期以来,由于过度开发和不可持续的生产方式,导致淮河流域生态环境受到了影响,生态资源逐渐枯竭,生态系统遭受破坏。
淮河流域如何进行绿色化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成为了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淮河流域生态环境现状淮河流域涵盖了山东、安徽、江苏等省份,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人文景观。
长期以来,淮河流域的生态环境一直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淮河水质严重污染,严重影响了人们的生活和健康。
大量的污染排放导致了土壤和空气的污染,土壤退化和水土流失现象严重。
虽然淮河流域是我国的农业重要产区,但长期以来农业生产普遍采用化肥农药,导致土壤质量下降、农作物品质下降。
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大量的工厂、厂矿企业的排污使得空气质量急剧下降,环境污染成为制约淮河流域持续发展的主要问题。
二、淮河流域绿色化发展路径探讨在当前形势下,淮河流域需要转变发展方式,实现绿色化发展,建设生态文明。
对此,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实施:1.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力度淮河流域作为我国重要的水资源保护区,应加大对淮河的治理和保护力度,限制工业废水排放、农业面源污染和城市污水排放。
建立健全的水资源保护和管理制度,严格落实水资源承载能力,推进水资源的综合利用,保障淮河生态环境的健康。
2.推进农业绿色化发展在淮河流域,应推进农业生产技术的绿色化改造,提倡有机农业、生态农业,减少化肥农药的使用,保护生态环境。
加大对农田水利设施的改造,提高农作物产量,实现农业生产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
3.加强工业企业环保治理淮河流域有着众多的工业企业,这些企业的环保治理将直接影响淮河流域的生态环境。
应加大对工业企业的环保治理力度,推动企业实施清洁生产,减少污染物排放,推动绿色制造,落实企业责任,积极开展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生产。
淮河流域内的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化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极为显著。
应制定科学的城市规划,推动城市“绿色化”建设,加大对城市绿地、水系、生态园林等的投入,促进城市绿化率提高,减少城市污染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淮河流域水资源管理与生态环境综合治理研究
淮河流域水资源管理与生态环境综合治理研究淮河流域是中国的重要经济区域之一,也是我国重要的农业基地。
然而,长期以来,淮河流域的水资源管理和生态环境问题一直存在着许多挑战。
为了实现淮河流域的可持续发展,研究淮河流域的水资源管理和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势在必行。
淮河流域的水资源管理难题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首先,淮河流域水资源的供给存在着不平衡的现象。
全流域的降水分布非常不均匀,且夏季多雨,冬季干旱,导致了水资源的季节性不均衡。
其次,淮河流域的水资源的利用率仍然较低。
传统的农业灌溉方式效率低下,造成了大量的水资源浪费。
为解决淮河流域水资源管理的问题,应该采取一系列的综合治理措施。
首先,需要加强水资源的调配。
通过建设水库、涵洞以及水利工程,将湖泊和大江大河的水资源进行调度和利用,以便在干旱季节能够更好地供应水资源。
其次,要发展节水灌溉技术,提高农业用水的效率。
引进滴灌、喷灌等现代化农业灌溉方式,减少农业用水量,同时增加农作物的产量。
此外,还可以通过对农田浇水进行时间和定量的合理安排,达到节约水资源的目的。
除了水资源管理外,淮河流域的生态环境问题也需要得到综合治理。
淮河流域的水质和水生态系统受到了严重的破坏。
水污染的主要原因是城市工业排放、农业农药和家庭废水的不合理处理。
为此,应该加强环境监管,严格控制工业污染的排放,建立农田面源污染的治理制度,加强城市污水处理设施的建设和运行。
此外,流域的生态环境综合治理还需要注重保护和恢复湿地生态系统。
湿地是淮河流域的天然水源涵养区和重要生态屏障。
为保护湿地生态系统,可以通过划定生态保护区和湿地公园,加强湿地的保护和修复工作。
同时,在农业生产活动中,要避免对湿地的过度利用,加强对湿地进行科学管理。
综上所述,淮河流域的水资源管理和生态环境综合治理是当下亟需研究和解决的问题。
通过加强水资源调配、发展节水灌溉技术、加强环境监管以及保护湿地生态系统,可以实现淮河流域的可持续发展,保障流域的经济和生态安全。
淮河 污染 调研报告
淮河污染调研报告淮河是中国重要的河流之一,流经安徽、江苏、河南和山东等省份,是华东地区的主要水源之一。
然而,多年来,淮河面临着严重的污染问题,给当地的生态环境和人民的健康带来了严重的威胁。
本次调研旨在了解淮河污染的原因和影响,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本报告将主要从淮河的污染现状、原因和解决方案三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淮河的污染现状1. 水质污染严重:淮河的水质受到了工业废水、农业面源污染和城市生活污水的严重影响,主要污染物包括化学物质、重金属和有机物等。
2. 河流生态系统退化:水质污染对淮河河道生态系统造成了严重破坏,导致鱼类、水生植物等生物资源减少,影响了当地的渔业和生态平衡。
3. 地下水污染问题:淮河周边的地下水也遭受严重污染,由于持续的化学物质渗入地下水层,导致地下水资源的安全性受到威胁,给周边城市和农田的用水带来了风险。
二、淮河污染的原因1. 工业排污:淮河流域的工业发展较快,许多企业存在排污不达标的问题,工业废水直接排放或通过排污渠道进入淮河,成为淮河污染的重要原因之一。
2. 农业面源污染:流域内大量农田利用化肥和农药进行农作物生长,这些农业面源污染物随雨水流入淮河,导致水质污染。
3. 城市生活污水处理不完善:流域内的城市存在生活污水处理不完善的问题,污水未经处理或经过简单处理后,直接排入淮河。
4. 污染治理不力:长期以来,淮河流域的环境保护工作存在不到位的问题,相关部门对于工业企业和农田的污染治理监管不严格,导致污染问题得不到有效的控制。
三、解决淮河污染的方案1. 加强污染源控制:加强对工业企业和农田的污染治理监管,严格排污许可制度,对不达标排污企业进行处罚,促使企业采取污染防治措施。
2. 提高农业面源污染的防治能力:推广科学施肥技术,减少化肥和农药的使用量,鼓励农民采用有机农业的种植模式,减少化学物质进入淮河的数量。
3. 加大城市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加大对城市污水处理设施的投入力度,完善污水处理系统,确保城市生活污水经过适度处理后再排放。
淮河干流生态流量问题分析及保障措施
淮河干流生态流量问题分析及保障措施淮河干流是中国东部地区重要的一条河流,其流域面积广阔,涵盖多个省份。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淮河干流生态流量问题日益凸显,给流域生态环境带来了严重影响,因此保障其生态流量成为当前亟需解决的问题之一。
1. 水资源利用过度淮河干流流域地区经济发展迅速,水资源需求不断增加。
工农业用水和城市生活用水的增加也使得淮河干流上游水资源的开发利用愈发频繁,导致生态流量急剧减少。
水资源的过度利用不仅影响了河道自身的生态平衡,也加剧了下游地区的水资源短缺问题。
2. 水文调节不当在淮河干流流域,一些水利工程的建设改变了河流原有的水文条件,使得原本的自然水文过程受到了破坏。
河流水文过程的改变不仅直接影响了下游地区的生态环境,也导致了淮河干流河道内部生态系统的紊乱。
3. 污染问题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和农业生产方式的改变,淮河干流河水面临着着不同程度的污染问题。
水污染不仅破坏了河流生态系统的平衡,也影响了淮河干流以及其支流的水资源利用。
4. 生态环境恶化淮河干流流域地区的土地利用结构的改变导致了植被面积减少,湿地的消失,这些都导致了淮河干流生态系统的恶化。
生态系统的恶化使得淮河干流的水资源受到了直接的影响,同时也加剧了水资源的稀缺性。
二、淮河干流生态流量保障措施1. 合理利用水资源在淮河干流流域地区,应当建立健全水资源管理制度,推广水资源节约型社会,合理规划和利用水资源。
注重加强水资源的综合管理,确保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保障淮河干流的生态流量。
2. 加强河道治理加强淮河干流及其支流的河道治理工作,采取有效措施减少农业面源污染和城市工业废水的直排,净化淮河干流的水质,恢复河道生态系统的平衡。
3. 恢复湿地生态系统在淮河干流流域地区,应当加强湿地保护工作,重点保护和恢复湿地生态系统,增加湿地面积,提高水资源的保持能力,保障淮河干流的生态流量。
4. 推广生态补水在淮河干流河道系统中,采取生态补水措施,加强对河道内部水文条件的调节,保持生态流量,维持河道生态平衡。
淮河水生态保护与修复对策措施探讨
白龟山水库 石漫滩水库 宿鸭湖水库 班台闸 蒙城闸
稳定 稳定 稳定 脆弱 不稳定
水体污染程度 中度或轻度污染(αms~βms) 轻污或寡污(βms~os) 轻污或寡污(βms~os) 轻度污染或更好(βms~) 轻污或寡污(βms~os) 重度到中度污染(βps~αms) 重度污染倾向于严重污染 (αps~βps) 中度污染(αms) 中度污染(αms) 污染严重(βps) 污染严重(βps)
保持其最小生态需水要求,根本性的措施就是水源的涵养。
淮河水系应当进一步加大水土保持工作力度,充分发挥水 源涵养在生态用水中的作用。
2.1.2工程蓄水
淮河流域蓄水工程众多,截止2000年流域共修建闸坝1.1 万多座。一方面众多的蓄水工程可能会减少其下游河道流 量,另一方面也为生态补水提供了有利条件,其关键在于 优化调度。
3.1.4水资源开发利用要充分考虑生态需水量
在流域水资源调配中应当充分考虑河湖的生态 用水,且要摆在相对重要的地位。在进行水资源开 发利用规划或计划时,要在保障最小生态需水的基 础上计算水资源可利用量。在进行水资源的开发利 用活动中,要有生态需水预警机制,达到预警水位 (或流量)时,原则上应当停止一切取用水(必须 的饮用取水除外)。
2.3.2工业节水
• 工业节水措施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是工业企业内部的节水, 即改进工艺降低耗水量,增加循环用水量;二是进行工业 结构调整,降低高耗水产业的比重。
2.4 水质保护
• ①城镇污水处理 • ②工业结构调整 • ③工业点源整治 • ④面源及内源治理
2.5生态综合整治工程
• 鉴于环境容量的有限空间及污染负荷的无限增长,水污染 防治及水资源保护将是一个长期的任务,上述的污染源治 理和控制措施从长期趋势上看是远远不够的,要保护和修 复淮河水生态,最后的保障性措施在于城镇排水清污分流、 河湖湿地水质净化以及污灌等综合治理技术的开发应用。
治理淮河措施
治理淮河措施引言淮河是中国重要的河流之一,流经安徽、河南、江苏等多个省份,具有重要的经济、生态和防洪功能。
然而,长期以来,淮河流域存在着一系列的水质污染、水文环境恶化以及频发的洪涝灾害问题。
为了保护淮河流域的生态环境,提高洪涝灾害防治能力,需要采取一系列治理措施。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淮河治理措施,包括生态修复、防洪工程和水质监测等。
生态修复1.水生态补偿:通过为河流上游水源地的生态保护和修复支付水生态补偿费用,促进水源地的保护和管理,减少水资源的污染和破坏。
2.水利林网建设:在淮河流域河道两岸建设水利林网,强化土地保护,提高水土流失防治能力,减少河道淤积和水质污染。
3.湿地保护和修复:大力推进淮河流域湿地保护和修复工程,提高湿地生态系统的自净能力,增强淮河流域的水源涵养和水质净化功能。
防洪工程1.建设抗洪调度系统:通过建立抗洪调度系统,实现淮河流域洪水预警、洪水调度和防洪工程管理的自动化和智能化,提高防洪工程的运行效率和防洪能力。
2.土地整治和退耕还林还草:通过土地整治和退耕还林还草,增加淮河流域的植被覆盖率,改善土壤结构,增强土地的保水能力,减少洪水灾害发生的概率。
3.加强流域防洪规划:制定综合治理淮河流域洪涝灾害的规划,包括河道疏浚、河岸堤防加固和水库泄洪等措施,提高淮河流域洪涝灾害的防治能力。
水质监测1.建立水质监测网络:在淮河流域建立水质自动监测网络,实时监测水体的各项指标,及时掌握水质状况,为淮河水质监测和保护提供准确的数据支持。
2.加强农业面源污染治理:采取措施减少农业面源污染物进入淮河,如改善农业排水系统、推广无污染农业生产技术等。
3.加大工业排污治理力度:加强对淮河流域的工业排污源进行管理和监督,严格执行排污许可制度,减少工业污染对淮河水质的影响。
结论治理淮河是一项紧迫而艰巨的任务,需要多方的努力和合作。
通过生态修复、防洪工程和水质监测等措施的综合实施,可以有效改善淮河流域的生态环境,提高防洪能力,保护淮河的水质。
淮河流域生态系统退化问题与综合治理_燕乃玲
不能用作饮用水源的占监测资料的 70%以 上 。 而 2004年的 1 ~ 5月主要 河段劣 Ⅴ 类水占 46.5% ~ 48%, 优于 Ⅲ类水仅占 18.5% ~ 29%。 主要 超标 污染物为 COD、 氨氮 、 高锰酸 盐和总磷等 , 其干 流 13个主要监测断面 , 2004年 3月份以前均没有 Ⅲ类水 ;4月份仅老坝头断面为 Ⅲ类水 , 王家坝为 Ⅳ类水 , 其余全部为劣 Ⅴ类水和 Ⅴ类水 ;5月份也 仅有老坝头等 6个断面为 Ⅲ类水 。 污染最严重的是 从淮南大涧沟到盱眙水文站 , 除局部河段水质较好 外 , 绝大部分河段均为劣 Ⅴ类水和 Ⅴ类水 。
2 生态系统退 化与生态灾害的关系
一方面淮河流域存在着孕灾的气候 、 地理等自 然条件 , 另一方面 , 灾害的形成也与流域内人类活 动对生态系统 的压力 , 引起 流域生态系统 结构破 坏 、 功能下降有一定的关系 。 2. 1 集 水区 土地 的不 合理利 用
土地利用类型组合方式 、 空间格局的变化都会 引起流域自然环境和生态过程的改变 , 研究表明 , 改变集水区土地利用的各种形态 , 对径流量造成不 同程度的 影响[ 4] 。 淮河干流 流域土地利用 方式的 不合理利用 , 突出表现在以下几点 。
旱灾已成 为淮河的主要自 然灾害 。 建国后的 50年中 , 淮河先后出现了 12 个大旱年份 , 大旱出 现的频次为 4年出现一次 。 从受灾程度分析 , 淮河 1991 ~ 1998年旱灾年均成灾农田 3 098万亩 , 占全 流域耕地面积的 16%, 较淮河 20世纪 80年代旱 灾成灾农田 (2 433万亩 )占耕地面积比重高 3个百 分点 , 更较 20世纪 50、 60和 70 年代旱灾成灾农 田占耕地比重高 8 ~ 9个百分点 。 淮河旱灾呈逐年 加剧之趋势 , 且旱灾重于水灾 。 1. 3 污染 严重
淮河流域污染与治理资料
淮河流域污染与治理资料淮河流域,作为我国重要的流域之一,承载着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众多的人口。
然而,长期以来,淮河流域面临着严重的污染问题,给当地的生态环境、经济发展和居民生活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一、淮河流域污染的现状工业污染是淮河流域污染的主要来源之一。
流域内分布着众多的化工、造纸、印染等企业,这些企业在生产过程中排放出大量的废水、废气和废渣。
一些企业为了降低成本,违规排放未经处理或处理不达标的污染物,导致河流水质恶化,空气质量下降。
农业面源污染也不容忽视。
在农业生产中,过度使用化肥、农药以及不合理的灌溉方式,使得大量的氮、磷等营养物质和农药残留随着雨水和灌溉水流入河流,造成水体富营养化和土壤污染。
此外,生活污水的排放也是一个重要问题。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流域内人口不断增加,生活污水排放量日益增大。
而一些地区的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滞后,处理能力不足,导致大量生活污水直接排入河流,进一步加剧了淮河流域的污染。
二、淮河流域污染带来的危害淮河流域的污染给当地的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破坏。
水质恶化导致水生生物大量死亡,生物多样性减少。
河流的自净能力下降,生态系统失衡。
同时,污染也对居民的健康构成了威胁。
饮用受污染的水源容易引发各种疾病,如消化道疾病、呼吸道疾病等。
长期生活在污染环境中,还可能导致癌症等重大疾病的发病率上升。
再者,淮河流域的污染严重制约了当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污染使得水资源的利用受到限制,影响了工农业生产。
一些高污染企业被关停整顿,导致经济增长放缓。
同时,为了治理污染,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和人力,增加了经济负担。
三、淮河流域污染的治理措施为了治理淮河流域的污染,政府采取了一系列强有力的措施。
首先,加强了环境监管力度。
严格执行环保法律法规,加大对违法排污企业的处罚力度,建立健全环境监测体系,实时监控流域内的环境质量。
其次,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
淘汰落后产能,鼓励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环保产业,从源头上减少污染物的排放。
淮河流域水生态系统现状存在问题及保护对策
安全受到威胁, 河流的生态服务功能难 以实现。
三是重大的水污染事件对水生态致 命的伤害。 淮河流域重大水污染事件一 般分为两类:第一类是因入河排放物排 放量超过河流水体纳污能力和限制排 放量,导致河流严重污染,在每年汛初 随洪水下泄容易造成水污染事件,1994 年和 2004 年水污染事件给淮河干流及 洪泽湖水生态都造成了不同程度的损 害。 第二类是由于企业偷排以及突发事 故造成水污染事件,发生突然、来势凶 猛、有时污染物质难以确定,对水生态 的危害非常大。
严重的水污染一方面使许多河流、 湖库降低甚至丧失了水体使用价值,另 一方面危及水生生物的生存空间, 给水 生态安全造成威胁, 生态系统健康岌岌 可危。
3.河流天然生境破坏,导致水生态系 统退化
除水量和水质影响外, 流域内闸坝 及其他人为干扰对河流天然生境的影响 同样值得关注。 自 20 世纪 50 年代初,为 了控制山丘区洪水,减少洪涝灾害,满足 上中游地区用水需要, 淮河流域修建了 大量的水库、水闸。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 共修建大、中型水库 5700 多座,主要分 布在淮南、淮河上游和沂沭泗上游山区; 修建大、中、小型水闸 6600 余座,主要分 布在淮河流域中下游地区。 这些水库和 水闸有力地保障了淮河流域人民生命财 产安全, 促进了淮河流域经济社会稳定 发展,提高了淮河流域可持续发展能力, 也改善了周边景观和水生态。 但众多闸 坝的建设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河流水文 特性,破坏了河流水系的自然连通性。 另 一方面, 流域内争地、 争水矛盾仍然突 出,河岸带种植、违法采砂、侵占水域、围 湖造田、围网养殖、过量捕捞等一系列开 发活动频繁,干扰生态系统稳定,导致水 生生物生境破坏, 造成水生生物多样性 和渔业资源数量下降。
平均漏损率达6为际先进水平水资源短缺严重影响用水结构生态环境用水被挤占212年生态环境用水仅占淮流域总用水量577在中等干旱以上年份工农业用水和生活用水严重挤占道泊生态环境用水更加严重据统计淮流域多年平均挤占道内生态环境用水量为237生态环境用水挤占导致流生态基流严重不足库生态水位不能得以稳定维持维持流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所必需水量无法保障流自净能力严重受损流断流泊萎缩现象严重2水污染严重直接威胁水生态安全一是水污染加剧了资源性缺水家高重视水污染治理十年治理淮水质恶化势头得有效控制水污染程有所减轻但水污染形势仍旧不容乐观212年水质受严重污染劣类水质长占比为221资源性缺水仍比较严重因此水污染对水资源影响是质和量双重影响二是水污染依然严重水生态安全受威胁高开发及用水效率低没有根本改变淮流域水资源粗放型使用并产生高负荷废污水加重水体污染负荷流域主要城镇实测废污水量逐年增加202536亿t主要污染物化学需氧量和氨氮入排放量分别为485目标之间仍有较大差距同时来自畜禽养殖化肥使用等农业面源污染严重点源面源等多重影响使水生态安全受威胁流生态服务功能难以实现三是重大水污染事件对水生态致命伤害淮流域重大水污染事件一般分为两类
淮河干流生态流量问题分析及保障措施
淮河干流生态流量问题分析及保障措施一、问题分析淮河是我国重要的江河之一,其干流流经安徽、江苏两省,是这两省的母亲河。
淮河流域地处我国东部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水资源利用和水生态环境保护的矛盾日益突出。
在这一背景下,淮河干流生态流量问题备受关注。
1. 水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的矛盾由于淮河流域地处我国东部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水资源的需求量一直较高。
为满足农业灌溉、城镇供水、工业生产等多种用水需求,人们对淮河干流进行了大规模的水资源开发和利用。
这种情况导致淮河干流的流量受到了严重削减,进而威胁到了江河生态系统的正常运转。
2. 生态环境退化加剧淮河干流的生态环境一直处于恶化状态。
其主要表现在河道污染严重、水生态系统遭受破坏等方面。
由于流量减少,淮河的水质恶化,生态系统遭受破坏,严重影响当地的生态环境和可持续发展。
3. 生态流量缺乏保障目前,淮河干流的生态流量保护工作还存在一些问题。
在水资源开发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的矛盾中,生态流量保护并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和保障,导致淮河生态流量保障工作的落实力度不够,进而无法有效地保障淮河干流的生态流量。
二、保障措施为了解决淮河干流生态流量问题,需要采取一系列的保障措施,以保障淮河干流的生态流量,保护淮河的生态环境。
1. 制定相关政策法规,明确生态流量保护责任政府部门应当对淮河干流的生态流量保护工作给予足够的重视,制定相关的政策法规来规范和保障生态流量。
明确相关的生态流量保护责任,加强对生态流量保护工作的监管和督促,推动生态流量保护工作的落实。
2. 加强水资源开发利用管理,科学合理利用水资源要加强对淮河水资源的管理,科学合理地利用水资源,尽量减少对淮河干流的水资源开发对生态流量的影响。
通过科学合理地进行水资源开发利用,可以有效地减少对淮河干流生态流量的影响,进而保障淮河的生态流量。
3. 加强水环境治理,改善淮河水质加强对淮河水环境的治理,改善淮河的水质,是保障淮河的生态流量的重要途径。
构建淮河流域生态环境途径的思考
构建淮河流域生态环境途径的思考淮河流域是中国的重要流域之一,它涵盖了安徽、河南、山东、江苏等省份,是中国的重要农业和工业基地。
然而,由于多年来的过度开发和不合理利用,淮河流域的生态环境面临着严重的挑战。
为了保护淮河流域的生态环境,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综合的途径。
首先,我们应该加强环境监测和评估。
通过建立完善的环境监测网络,及时了解淮河流域水质、土壤质量、大气污染等情况,为环境保护和生态修复提供科学依据。
同时,建立科学的评估方法体系,对淮河流域的生态环境进行定期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其次,我们需要加强生态修复和恢复。
淮河流域的生态系统遭受了严重的破坏,土地退化、水土流失、生物多样性减少等问题突出。
因此,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进行生态修复,包括退耕还林还草工程、水土保持工程、湿地恢复等。
通过这些措施,恢复土地生态系统的功能,保护和增加生物多样性,实现生态系统的平衡和稳定。
同时,我们还要加强水资源管理和保护。
淮河流域是中国的水资源重要承载区之一,但长期以来,由于超额开发和乱排乱放,淮河流域的水资源遭到了严重破坏。
因此,我们需要加强水资源的管理和保护。
一方面,加强水资源的节约利用,推广节水技术和设备,减少浪费和损耗;另一方面,加强水资源的保护,禁止污染排放,严禁非法采砂等破坏性行为,保护水体的生态功能和水生生物的生存环境。
另外,我们还需要加强政策引导和法律法规的制定和执行。
政府应该加大对淮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的政策支持,通过财政奖励和税收优惠等方式,鼓励和引导企业和个人加大对生态环境的投入。
同时,制定和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并加强执行力度,对破坏淮河流域生态环境的行为进行严厉的处罚,起到威慑作用。
最后,我们还需加强公众参与和教育宣传。
生态环境保护不仅是政府的责任,也是全社会的责任。
因此,我们需要加强公众参与,广泛宣传环保知识,增强公众的环境意识和责任意识。
通过开展环境保护教育活动、组织志愿者参与生态修复等方式,激发公众的环保热情,并形成良好的环境保护氛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水利发 展研 究
2 0 ・ 078
除 ,当代淮 河流域 洪 涝发生 ,仍 是不 可避免 的。 淮河 流域 地处南 北 气候过 渡带 ,影 响流 域 的天
气 系统众 多 ,既有北 方 的西风 槽 和冷 涡 ,又 有热 带
不 能用 作饮 用 水 源 的 占监 测 资 料 的 7 % 以上 。 而 0
侵淮 夺泗 ,造成 淮河 流域 水 系紊乱 ,河 道 淤塞 ,尾
闾不 畅 。黄 河长 期夺 淮 留下 的祸 根难 以短 期彻 底 消
害特点 ,寻找有 效 的综 合 治理 之策 是 十分 必要 的 。
1 淮河流域 生态灾害特征
淮河 流域 也是 我 国各类 水患 灾 害频 繁发 生 最为
从受灾程度分析淮河2生态系统退化与生态灾害的关系19911998年旱灾年均成灾农田3098万亩占全流域耕地面积的16较淮河20世纪80年代旱一方面淮河流域存在着孕灾的气候地理等自灾成灾农田2433万亩占耕地面积比重高3个百然条件另一方面灾害的形成也与流域内人类活分点更较20世纪5060和70年代旱灾成灾农动对生态系统的压力引起流域生态系统结构破田占耕地比重高89个百分点
放 松 过 对 淮 河 的 治 理 ,淮 河 治 理 也 取 得 了 举 世 瞩 目 的 成 就 , 但 是 ,淮 河 的 灾 情 还 是 时 有 发 生 ,从 淮 河
年 、1 5 9 4年 、1 5 9 7年 、 1 9 9 1年 等 年 份 发 生 较 大
洪 涝灾 害 ,2 0 0 3年 又 发 生 1 9 9 1年 以来 最 大 洪 水 ,
收 稿 日期 :2 0 — 4 l 070一 l
基 金 项 目 :国 家 自然 科 学 基 金 项 目( 0 7 0 8 4 5 15 ) 作 者 简 介 :燕 乃 玲 ( 94 ) 16 一 ,男 ,山 东 东 营 人 ,博 士 ,副 教 授 。
1 3
维普资讯
为新 中 国成立 以来 淮 河 流 域 发 生 的第 二 大 流 域 性
洪水 。
淮河 水 系 的历 史 演变 、流 域气 象 和流域 地理 结
构 三个 自然 因素 ,导致 淮河 易 发生 大洪 水 ,并 在 中
下 游经 常 出现 因洪致 涝 、洪 涝并 发现 象 。
从 历 史 上 看 ,7 0多 年 黄 河 夺 淮 的 历 史 ,使 0
和谐 发 展 的必要 途 径 。
【 关键 词】 淮 河流域 ;综合 治理 ;生 态 系统方 式
中 图 分 类 号 :X 4 2 文 献 标 识 码 :A 文 章 编 号 :1 7 — 4 8 2 0 ) 8 0 1 — 5 6 1 10 (0 7 0 — 0 30
淮 河是 我 国外 流入 太平 洋 的七 大 江河 之一 ,位 于东 经 1 1 5 ~12 4 1。5 2 。 5 、北 纬 3 。 5 0 5 ~3 。 0 。 8 2 淮河 流域 西起伏 牛 山 、桐柏 山 ,东 I 黄 海 ,南 以大 } 缶 别 山 、江 淮丘 陵 、通扬 运河 及 如泰 运河 南 堤与 长 江 流域分 界 ,北 以黄 河南 堤 和泰 山为 界与 黄河 流域 毗
流 域 特 有 的 自然 地 理 、 气 候 和 水 系 变 迁 的 因 素 , 以 及 人 类 活 动 强 度 大 , 对 流 域 生 态 系 统 的 过 度 利 用 和 干 扰 因 素 是 造 成 灾 害 的 原 因 。 建 议 按 照 生 态 系 统 方 式 实 施 淮 河 流 域 治 理 , 确 定 淮 河
20 0 4年 的 1—5月 主 要 河 段 劣 V类 水 占 4 . % 一 65
4 % ,优 于 Ⅲ类 水 仅 占 1. % 一2 % 。 主 要 超 标 8 85 9
1万 亿 m 泥沙 在淮河 流域 淤 积 ,打 乱 了淮 河 水 系 ,
的水文 、水 资 源特 点来 看 ,目前 的防 洪减灾 策 略上 存 在 着水 资源 浪费 、流 域 内能 源浪 费 、行 蓄洪 区 居
民贫 困化 等 问题 。 因 此 ,研 究 淮 河 流 域 生 态 灾
使 之成 为我 国洪 涝灾 害最 为严 重 的地 区之 . 。黄河 . _
维普资讯
淮河 流域生态 系统退化 问题 与综 合治理
燕 乃 玲 ,虞 孝 感
( .中国浦 东干部 学院 ,上 海 2 1 0 ;2 1 0 2 4 .中国科 学院 南京 地理 与 湖泊研 究所 ,江苏 南 京 2 00 ) 1 0 8
【 摘 要 】 淮 、 污染 和 贫 困五 大 生 态 灾 害 交 织 。 淮 河
流 域 的发 展 情 景 ,协 调各 利 益 相 关 方 矛 盾 ;设 立 生 态 功 能 区 ,特 别 是 将 淮 河 干 流 的 行 蓄 洪 区
划 分 为 生 态 功 能 区 进 行 管 理 和 利 用 , 是 协 调 淮 河 流 域 人 与 洪 水 的 关 系 ,促 进 流 域 内人 与 自 然
淮 河 流域 自然 条件 优越 ,光 、热 、水资 源 较 丰
富 。多 年 平 均 日 照 为 2 0 0 ~2 7 0 h 0 0 ,无 霜 期 2 0~ 5 ,年 平均 气温 1 . 0 2 0d 8~10℃ ,年 降 水 量 1 6
8 9m 8 m,具 有 发展 农业 的 良好 条件 。 淮河 流 域 有 16 . 5亿 人 口,1 5亿 亩 耕 地 ,是 . 国家 主要商 品粮 生 产基地 、棉花 生 产基地 和重工 业 基地 。淮河 流域 的灾 情直 接影 响 到流 域 内人 民 的福 祉 和社会 的发 展 。建 国 5 0多 年 来 , 国家从 来 没 有
邻。
严 重 的流域 之一 。淮 河 流域灾 害 集 中表现 为五 大生 态 灾 害 :洪 灾 、涝灾 、旱 灾 、污染 和 贫 困 ,且 都处
于 我 国各 大 流域 之首 。
1 1 洪 涝 并 发 .
淮 河 流域 频 频 发 生 大 洪 水 。 从 1 4世 纪 至 1 9 世 纪 的 5 0年 间 ,特 别 是 在 新 中 国 建 立 前 5 0 0年 中 ,洪涝 灾 害 愈 来 愈 重 。 新 中 国 成 立 后 的 1 5 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