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中考化学专题复习03微型创新实验与数字化实验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
2023年中考化学二轮复习真题探究与变式专题25 微型、创新、数字化实验题
第二部分题型突破专题25 微型、创新、数字化实验题考向一微型、创新实验题命题方向考向二数字化实验题考向一微型、创新实验题例1(2023·重庆涪陵·预测模拟)“实验创新”又一化学核心素养。
用“W”型玻璃管进行微型实验模拟冶铁,如图所示:(1)实验时一定要先通气一会再加热,理由是_____(2)a处可观察红棕色粉末变为黑色,在b处发生的有关反应方程式的;_____(3)若用如图装置收集与处理尾气,正确的导管接口连接顺序是______经资料查阅,一氧化碳还可以用氯化亚铜溶液吸收生成复合物也可防止一氧化碳污染空气。
请回答:两种吸收设计中图2较图1的最大优点是______(4)若实验前后测得红棕色粉末的质量减少了1.6g,则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是___(5)若在清洗实验“W”型玻璃管前,从左端滴入一定量的硝酸银溶液于a处,还可完成金属的性质实验之一,有关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例2(2023·河南安阳·统考一模)某小组用如图所示微型实验探究物质的性质。
(1)若只将a滴管中的水滴入甲试管,可观察到U形管内红墨水左边液面高于右边液面,请解释原因?(2)若只将b滴管中的液体滴入乙试管,U形管内也能产生(1)中现象,则b滴管中液体药品和乙试管中的固体药品分别是什么?(答出一组即可)例3(2022·陕西渭南·二模)某兴趣小组的同学为探究燃烧的条件进行了一系列的创新实验。
【查阅资料】白磷易燃,标准大气压下,着火点为40℃;红磷的着火点为240℃。
实验1:利用如图一所示微型装置探究燃烧的条件(整套装置气密性良好)。
【探究1】挤压左边滴管,一段时间后,加热燃烧管至260℃以上,白磷和红磷均不燃烧。
(1)从燃烧条件角度分析,白磷和红磷均不燃烧的原因是________;写出双球管内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探究2】微热燃烧管至a℃,一段时间后,挤压右边滴管,白磷迅速燃烧,而红磷不燃烧。
人教版2020届中考化学实验题突破03 教材基础实验及拓展讲练(一)(含解析)
人教版2020届中考化学实验题突破03 教材基础实验及拓展(一)(讲练)【题型概述】配制溶液、粗盐除杂、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金属的冶炼以及溶液酸碱性检验等实验,在每年的中考题中常考,题型涉及也很广泛,比如选择题、填空题、探究题等,主要以选择题考查的更多些。
考查内容主要以课本为主,会有创新性的拓展考查。
这部分试题需要学生,首先掌握好课本上这一部分实验的基础考点,再通过全国各地的考题以及变式考题,研究题型,探究解题方法,提高解题技巧。
【考点梳理】考点一: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一、用固体药品配制溶液1、实验仪器:托盘天平、药匙、量筒、胶头滴管、烧杯、玻璃棒、细口瓶。
2、实验步骤:(1)、计算;需要食盐8克;需要水42克;即42毫升。
(2)、称量;用托盘天平称取食盐8g,用量筒量取42毫升水。
(3)、溶解;先将食盐放入烧杯中,然后将量取的水加入,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
(4)、装瓶存放;将配好的溶液放入试剂瓶中,注意标签(注明药品的名称和溶质质量分数)向外。
3、误差分析:(1)如果配制的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低于16%,可能的原因是什么?仰视取水;砝码缺损;食盐不纯;左物右码放反了,并且用了游码等。
(2)如果配制的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于16%呢?俯视取水;砝码生锈等。
(3)对溶质质量分数没有影响?装瓶存放时撒了一些溶液;左物右码放反了,但没用游码等。
二、用浓溶液配制稀溶液1、实验仪器:量筒、胶头滴管、烧杯、玻璃棒、细口瓶。
2、实验步骤:(1)计算:所需6%的氯化钠溶液———g(体积——ml),需加水——g计算的依据: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不变。
(2)量取:用量筒量取所需的6%的氯化钠溶液(密度约为1.04g/cm3),量取水,倒入烧杯中。
(3)混匀:用玻璃棒搅拌使溶液混合均匀。
(4)装瓶:将配制好的溶液装入试剂瓶,并贴上标签。
考点二: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1、实验仪器:酒精灯、三脚架、蒸发皿、玻璃棒。
2、除去粗盐中的难溶性杂质的操作步骤是溶解、过滤、蒸发。
【中考化学】2020中考化学总复习专题二 数字化实验题
栏目索引
专题训练
一、填空题 1.[2019焦作二模,25(2)节选](2)氢氧化钠稀溶液与稀盐酸反应过程中温度和pH 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
栏目索引
①该实验是将 氢氧化钠稀溶液加入稀盐酸 中(填写滴加溶液的顺序)。 ②该反应是 放热 反应(填“吸热”或“放热”)。 ③40 s时,溶液中溶质为 HCl和NaCl 。
栏目索引
题型三 中和反应时溶液的pH变化曲线 例3 (2019漯河一模,24)某实验小组用pH传感器探究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的反 应。测定结果如图所示:
栏目索引
(1)向烧瓶中缓慢注入稀盐酸,请写出能说明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发生化学反应的曲 线信息。 答案 溶液pH由大于7变成小于7。 (2)该实验小组同学认为氢氧化钠溶液久置于空气中容易变质,如何证明某氢氧 化钠溶液已经部分变质?(请简要写出实验步骤及现象) 答案 取少量久置的溶液,向其中滴加足量的氯化钙或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 产生;静置,向上层清液中滴加无色酚酞溶液,溶液变红。
栏目索引
题型四 化学反应中温度的变化曲线 例4 如图是某实验小组借助传感器测定氢氧化钠与稀盐酸反应过程中溶液的 温度变化图。请回答问题: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栏目索引
(1)当实验进行到 44 s时,酸与碱恰好反应。 (2)有的中和反应根据有沉淀生成、溶液颜色变化等现象即可证明反应的发 生。请写出一个有沉淀生成的中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答案 Ba(OH)2+H2SO4 BaSO4↓+2H2O
栏目索引
总纲目录 题型解读 题型突破 专题训练
栏目索引
题型解读
栏目索引
数字化实验题是2019年河南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说明与检测》中新增的
中考化学精炼本 第二部分 题型突破练九 三大创新题型
【题型解读】“三大创新题型”是指近几年全国各地中考化学试题中经常 出现的“数字化实验题”“微型创新实验题”和“科普阅读题”。由于它 们的思维性、综合性、创新性较强,具有前瞻性,各地盛行,湖北各地 市州的中考题和模拟题中也逐渐在渗透,并且有越来越盛行的趋势。
类型 1:数字化实验题
4.(2021·江西)将二氧化碳通入氢氧化钠溶液中无明显现象,为探究二 氧化碳是否与氢氧化钠发生了反应,思成同学利用下图中图一装置采集 数据测定二氧化碳浓度变化,采集数据绘制成曲线(如图二),根据乙分 析,能说明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发生反应时间段是 t2t~2~t t33,ab 段二氧 化碳浓度不变的原因是 CCOO22在在水水中中已已达达到到饱和饱状和态状。
(2)长征五号 B 采用的燃料是液氢,助燃剂是液氧。液氢燃烧的化学方程 式为 22HH22+O22=点==燃==2H2O2H2O,为使推进剂恰好完全反应,则加注液氢和液 氧的质量比为 11∶∶88(填最简整数比)。
13.(2021·辽阳)阅读下列科普短文,回答有关问题。 石灰岩中悄悄发生的化学变化
金属钠的用途广泛,钠和钾形成的合金熔点低,常温下呈液态,可 用作快中子反应堆的热交换剂。利用钠的强还原性,在一定条件下可以 将钛(Ti)、锆(Zr)等稀有金属从其氯化物中置换出来。
工业上通常采用电解熔融氯化钠的方法制取单质钠。
(1)自然界中钠元素以化化合合物物(选填“单质”或“化合物”)形式存在。 (2)钠保存在煤油中,是为了防止钠与空气中的 O2O和2和HH22OO 反应而变质。 (3)过氧化钠中的阴离子为 O22-,1 个 O22-离子含有的电子数为 1188 。 (4)钠钾合金用作快中子反应堆的热交换剂,利用钠钾合金良好的 bb (填
中考化学题型突破练三 创新实验与数字化实验
3.(2022·玉林)下列创新小实验不能达到目的的是 ( A )
A
B
C
D
A.验证蜡烛燃烧的产物
B.利用杠杆原理说明铁粉生锈增重
C.探究燃烧的条件
D.测定蜡烛燃烧需要氧气的含量
4.(2021·宁夏)实验室制取一氧化碳发生的化学反应是 HCOOH(甲
酸)热的==浓==硫= 酸H2O+CO↑。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制取一氧化碳并还原氧化铜
题型突破三 创新实验与数字化实验
【题型解读】 创新实验是通过对教材中的一些小实验进行装置改进、原理改进、 方法改进达到与教材实验相同的实验目的,从而启发学生的思维,活学 活用。数字化实验是近几年出现的新题型,是将传感器与电脑连接,通 过软件对化学变化的相关数据进行采集、整理、分析,从而达到对化学 反应中的一些变化进行研究的目的。
类型 2:数字化实验
7.(2021·眉山东坡中学一模)某校化学小组在利用硫酸和氢氧化钠
溶液探究酸碱中和反应时,利用数字化传感器测得烧杯中溶液 pH 的变化
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D)
A.图中 c 点所示溶液呈碱性
B.图中 a 点所示溶液中,含有的溶质是 Na2SO4和 H2SO4 C.该实验是将氢氧化钠溶液逐滴滴入到盛有硫酸的
白磷 。 (3)盛放在铝盒中的白磷燃烧,说明金属铝具有良好的 导热性。
(4)本实验能得出的结论是 C (填字母序号)。 A.可燃物燃烧氧气必须充足 B.白磷燃烧结束后广口瓶内没有 O2存在 C.蜡烛燃烧需要 O2的最低浓度高于白磷燃烧需要 O2的最低浓度
10.(2022·毕节)一种“贴身暖宝宝”的使用说明书如下,某化学 兴趣小组围绕袋内物质展开探究。
烧需要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2020年中考化学专题训练:微型创新实验与数字化实验(附详细解析)
微型创新实验与数字化实验一、单选题1.(2020·河北期末)用下图装置进行实验。
升温至60℃的过程中,仅①燃烧;继续升温至260℃的过程中,仅③燃烧。
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A.①燃烧,说明白磷是可燃物B.对比①③,可说明红磷的着火点比白磷的高C.对比②③,可验证燃烧需可燃物与氧气接触D.④未燃烧,说明无烟煤不是可燃物【答案】D【解析】 A、①燃烧,说明白磷是可燃物,故不符合题意;B、由题干文字可得:升温至60℃的过程中,仅①燃烧;继续升温至260℃的过程中,仅③燃烧,说明红磷的着火点比白磷的高,故不符合题意;C、升温至260℃的过程中,②中红磷被沙土覆盖,与氧气隔绝,不燃烧,③中红磷与空气中氧气接触,燃烧,对比②③,可验证燃烧需可燃物与氧气接触,故不符合题意;D、④未燃烧,说明温度未达到无烟煤的着火点,故符合题意。
2.(2019·山东)图1所示装置可用于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图2是用该装置测得实验过程中集气瓶内气压与时间关系图(该装置气密性良好,p0是集气瓶内初始气压)。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红磷的多少对实验结果无影响B.集气瓶中气压瞬间变大是O2迅速消耗造成的C.c点时反应刚好停止D.b、c、d点时集气瓶中所含物质相同【答案】D【解析】A、在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实验中,红磷要过量,故A错误;B、集气瓶中气压瞬间变大是红磷燃烧放热造成的,故B错误;C、a点温度最高,由此可知,在a点时反应刚好停止,故C错误;D、在a点反应已经结束了,b、c、d点时集气瓶中所含物质相同,故D正确。
故选D。
3.(2019·广东)利用数据传感技术可以形象地比较不同形状的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的速率。
倾斜锥形瓶,使试管内的稀盐酸流入瓶中与碳酸钙发生反应,测得瓶内气压随时间的变化如图所示。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CO质量多A.碳酸钙粉末产生的2CO质量多B.块状碳酸钙产生的2C.对比分析a、b点可知,曲线①表示粉末状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D.对比分析c、d点可知,相同的气压时,块状碳酸钙需要时间短【答案】CCO质量相等,故A、B均错误;【解析】最终曲线①、②的气压相等,说明最终产生的2对比分析a、b点可知,曲线①单位时间内气压大,说明单位时间内产生的气体多,反应速率快。
2020年中考化学题型针对性练习之数字化实验题(word解析版)
2020年中考化学题型针对性练习之数字化实验题一.选择题(共7小题)1.一定条件下,蜡烛在一瓶空气中燃烧。
利用O2传感器,测定燃烧过程中O2的体积分数,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蜡烛燃烧需要氧气B.蜡烛熄灭后,密闭容器中还有氧气C.蜡烛燃烧前,密闭容器中氧气的体积分数小于21%D.蜡烛熄灭后,密闭容器中的二氧化碳体积分数为84%2.蜡烛(足量)在如图密闭装置内燃烧至熄灭,用仪器测出这一过程中瓶内氧气含量的变化如图所示。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蜡烛燃烧属于化合反应B.氧气浓度小于一定值时,蜡烛无法燃烧C.蜡烛熄灭后瓶内只剩二氧化碳气体D.该方法可用于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3.足量的蜡烛在密闭集气瓶内燃烧至熄灭(见图1),用氧气传感器测出这一过程中瓶内氧气含量的变化(见图2)。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第1页(共29页)A.实验前集气瓶内氧气含量是21%B.氧气浓度小于一定值时蜡烛无法燃烧C.该实验不能说明燃烧需要氧气D.蜡烛熄灭后集气瓶内只有CO2和水蒸气4.某校化学小组在利用硫酸和氢氧化钠溶液探究酸碱中和反应时,利用数字化传感器测得烧杯中溶液pH的变化,其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图中c点所示溶液呈碱性B.图中a点所示溶液中,含有的溶质是Na2SO4和H2SO4C.该实验是将氢氧化钠溶液逐滴滴入到盛有硫酸的烧杯中D.由a点到b点的pH变化过程证明酸和碱发生了中和反应5.为了探究制取氧气的适宜催化剂,采用了如下的实验方案:Ⅰ.用MnO2、CuO,Fe2O3、Cr2O3四种催化剂分别与海藻酸钠溶液温合,滴入氯化钙溶液制成含等质量催化剂,大小相同的海藻酸钠微球,备用。
Ⅱ.取30粒含MnO2的海藻酸钠微球,采用甲图装置进行实验,改用其他三种微球,分别重复上述实验,得到锥形瓶内压强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图(见乙图)。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第2页(共29页)A.每次实验时,海藻酸钠微球个数、过氧化氢溶液的体积和浓度均应相同B.用含MnO2的海藻酸钠微球进行实验,60s时压强瞬间回落,其原因是反应停止了C.从实验曲线看,催化效果较好、反应温和的催化剂是CuOD.CuO、Fe2O3、Cr2O3对应的曲线最终会变成水平线且重合6.在等体积的密闭容器中装有二氧化碳,在分别向其中用注射器加入等体积的水和氢氧化钠溶液,振荡,用压强传感器测量了容器内压强的变化情况(如图示),请结合图象分析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图①表示在二氧化碳中加水的压强变化情况B.利用测量压强的变化不能证明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发生了反应C.AE段后压强明显降低的原因是振荡加快了反应速率D.图①中瓶内气体压强最终与初始压强相当7.在盛有空气的密闭容器中进行蜡烛燃烧实验。
中考化学题型突破练 创新题型突破 数字化实验与微型创新实验
(1)实验中用排水法测量氧气的体积是因为氧气具有不不易溶易溶于于水的性
质。
水
(2)若俯视读得量筒中水的体积,则测得的双氧水质量分数将偏偏大大
(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15.(2021·北京)用如图实验验证 CO2 的性质。
(1)实验室制取 CO2的化学方程式为 CaCCaOC3+O32+HCl2=H=C=Cla=C=l2=+CaCOC2l↑2++H2O。 (2)观察到短蜡烛熄灭后,关闭 K,片C刻O后2↑长+蜡烛H2熄O灭,由此得到的结论
( D)
11.★(2021·烟台)化学兴趣小组设计如下图所示的装置测定空气中氧 气的含量。胶头滴管中的水滴入生石灰一段时间后,试管内的白磷(白磷 的着火点为 40 ℃)开始燃烧,待白磷熄灭且冷却至室温后打开弹簧夹。
下列关于该实验的说法错误的是
( B)
A.试管中的细沙可防止试管炸裂
B.胶头滴管中的水和注射器中的水作用相同
淀的化学式 MgM(Og(OHH))22。
6.(2021·成都)定量探究铁锈蚀的因素。小组设计了图 1 装置,检查气 密性,将 5 g 铁粉和 2 g 碳粉加入三颈烧瓶,t1时刻加入 2 mL 饱和 NaCl 溶液后,再将一只装有 5 mL 稀盐酸的注射器插到烧瓶上,采集数据。
(1)据图 2,t2时刻后反应并未停止,温度却开始降低,原因是铁铁生锈生放锈
类型 2:微型创新实验题
9.(2021·北京)实验研究铁锈蚀影响因素,记录如下,下列分析不正确
的是
( D)
实验装置 序号
其他试剂
100 s 时 O2 的含量
①
干燥剂
21%
②
10 滴水
15%
③ 10 滴水和 1.0 g 食盐
中考化学题型一 数字化实验题
题型一数字化实验题编者按:根据国家考改文件《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中提到:“融合运用传统与现代技术手段,重视情境教学”,提升学生的处理信息能力及综合分析能力,数字化实验题正是对该能力的体现,分析全国各省市中考真题,涉及数字化实验题的省市有:北京、安徽、河南、福建、广东、江苏、山东、四川等省市,由此可知,数字化实验是以后全国中考命题的新趋势,考生应多加关注。
1. (2020枣庄)将燃着的蜡烛放在图1所示的密闭容器中,同时用氧气传感器测出密闭容器中氧气含量的变化如图2所示。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第1题图A. 蜡烛燃烧前,密闭容器中氧气的体积分数为21%B. 蜡烛燃烧需要氧气C. 蜡烛熄灭后,密闭容器中还有氧气D. 蜡烛熄灭后,密闭容器中二氧化碳的体积分数为84%2. (2019黄石)在蒸馏水中加入NaOH颗粒,不断搅拌,用温度传感器记录溶解过程的温度变化如图,a、c两点观察到溶液中有固体存在,b点固体完全消失。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第2题图A. NaOH固体溶于水是放热过程B. a、c两点时,NaOH的溶解度相同C. b点时,该溶液一定为饱和溶液D. c点时的溶剂质量等于d点时的溶剂质量3. 为测定一瓶NaOH溶液是否完全变质,分别取该溶液于A、B两个密闭容器中,将一定浓度的稀盐酸滴加到A中,利用二氧化碳传感器测定二氧化碳浓度变化情况,结果如图1所示,将一定浓度的氯化钙溶液滴加到B中,利用pH传感器测定溶液pH变化情况,结果如图2所示。
下列实验结论不正确的是()第3题图A. 说明NaOH溶液是部分变质B. 图1中ab段主要发生中和反应C. 图2随着氯化钙溶液不断加入,pH不可能等于7D. 根据图2,反应结束时,溶质只有NaCl4. 某兴趣小组同学利用数字化传感器测得密闭容器内质量、表面积相同的镁条与等体积、不同浓度的两种盐酸反应时压强随时间变化图像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第4题图A. 0~100 s压强增大的主要原因是镁与盐酸反应生成气体B. a曲线表示盐酸浓度较小的反应C. 浓度较大的盐酸比浓度较小的盐酸反应速率快D. a曲线在200 s后压强减小是因为反应结束,温度恢复至室温5. 实验小组用传感器研究等量水或NaOH溶液分别吸收CO2的效果,实验装置及测定结果如图所示。
2022年初中化学解题模型之微型、创新型实验(含答案)
初中化学解题模型之微型、创新型实验一.选择题(共7小题)1.(2021秋•无为市月考)某实验小组用如图装置进行氢气还原氧化铜的微型实验。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实验时应先点燃酒精灯,然后再通入氢气B.反应过程中,黑色氧化铜变为红色固体C.气球的主要作用是收集尾气和平衡压强D.装置中发生反应:H2+CuO Cu+H2O2.(2021•包河区三模)如图为CO还原CuO“微型”实验装置(夹持仪器略)。
已知HCOOH H2O+CO↑。
说法正确的是()A.甲可以随时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B.挤压甲中胶头滴管的同时点燃酒精灯C.乙中固体减少的质量等于丙中增加的质量D.此装置内空间较小,空气易排尽,实验危险系数小3.(2021秋•花都区期末)某实验小组计划利用甲酸(HCOOH)与浓硫酸制备CO,并利用氧化铜CuO能够被还原成单质铜的性质,验证CO的还原性。
装置如图所示。
已知:HCOOH H2O+CO↑,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操作时,先滴加HCOOH,再点燃酒精灯B.甲处的现象是固体由黑色变为红色C.澄清石灰石变浑浊是因为发生了置换反应D.气球的作用是:收集尾气,防止CO污染空气4.(2021秋•鹿邑县月考)利用如图所示实验装置模拟工业炼铁。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实验时应先点燃酒精灯后通COB.充分加热,a处固体由黑色变为红色C.b处可用澄清石灰水检验生成的CO2D.可用水吸收尾气中的CO5.(2021•桂平市三模)用“W”型玻璃管进行微型实验,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a处红棕色粉末变为黑色B.a处发生的反应是置换反应C.b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证明有CO2生成D.该实验的优点之一是节约药品6.(2021•桐城市校级模拟)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利用如图微型实验装置进行探究实验。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该装置的优势是节约药品,现象明显B.再挤压左滴管,白磷熄灭,这说明二氧化碳不可燃不助燃C.实验过程中只产生了有害气体,因此需要进行尾气处理D.先挤压右滴管并微热燃烧管,白磷燃烧而红磷不燃烧,这说明燃烧需要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7.(2021•利辛县二模)如图是CO还原氧化铜的微型实验(部分夹持装置已省略)。
2020年安徽省中考化学专题训练《数字化实验题》(含答案)
2020年中考化学专题训练《数字化实验》一、选择题:1、如图为运用数字化实验测量向盛满二氧化碳的密闭装置内注入石灰浆(含有氢氧化钙的白色浑浊液体)并振荡装置后相对压强的变化曲线,结合数据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曲线①到②压强上升,是因为石灰浆注入装置时,挤压了瓶内气体B.曲线②到③压强缓慢下降是因为没有振荡装置,装置内二氧化碳气体没有来得及和石灰浆反应C.曲线③到④迅速下降是振荡装置后,石灰浆和瓶内二氧化碳发生反应的结果D.曲线表明氢氧化钙可用于检验二氧化碳2、某化学兴趣小组通过微型实验探究蜡烛燃烧的产物,用数字化实验监测密闭容器内蜡烛燃烧时氧气、二氧化碳和水蒸气含量的变化,形成三条曲线,如图所示,说法不正确的是()A.用注射器抽气并振荡,可观察到石灰水变浑浊B.蜡烛在燃烧后生成了CO2和H2O的曲线是a和cC.数字化实验能为科学探究提供更为直观的证据D.微型实验可探究得出蜡烛燃烧以后的部分产物3、某校化学小组在利用硫酸和氢氧化钠溶液探究酸碱中和反应时,利用数字化传感器测得烧杯中溶液pH 的变化图象,如右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实验是将氢氧化钠溶液逐滴滴入到盛有硫酸的烧杯中B.图中b点表示硫酸和氢氧化钠溶液恰好完全反应C.图中a点所示溶液中,含有的溶质是Na2SO4和H2SO4D.向c点溶液中滴入紫色石蕊试液,溶液变蓝色4、某化学兴趣小组用数字化传感器探究稀氢氧化钠与盐酸反应过程中温度和pH的变化如图所示,测定结果如图A、B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实验是将盐酸溶液滴入氢氧化钠溶液B.稀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是吸热反应C.20s至40s之间的某一时刻,两溶液恰好完全反应D.60s时溶质为NaOH和NaCl5、将稀盐酸逐滴匀速加入到一定量的稀氢氧化钠的溶液中,用数字化仪器对反应过程中溶液的温度、pH 进行实时测定,得到的曲线如图所示。
基于证据推理不正确的是()A.根据pH减小且低于7的事实,可以判断稀盐酸与稀氢氧化钠发生了化学反应B.该反应大约在60s时恰好完全反应C.反应体系温度升高,是否为稀盐酸或稀氢氧化钠溶液被稀释所导致,还需要通过实验证明D.对于“无明显现象的化学反应”还可以通过检测反应物的消失或新物质的生成来进行验证6、某校化学小组在利用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探究酸碱中和反应时,利用数字化传感器测得烧杯中溶液pH 的变化图象如图一所示,溶液的温度变化如图二所示(不考虑反应过程中热量损失)。
2020年安徽省新中考高频考点特训《科学探究题--数字化实验》考试测试卷
2020年中考化学复习《科学探究题---数字化实验》测试卷1、某实验小组利用如图1装置制取二氧化碳,并收集一定量的二氧化碳设计实验验证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溶液是否发生反应。
【设计实验一】如图2所示,向一个收集满二氧化碳气体的质地较软的塑料瓶中加入约三分之一体积的NaOH溶液,立即旋紧瓶盖,振荡。
观察现象并分析。
(1)写出图1产生CO2反应方程式。
(2)图2实验中观察到现象。
有同学提出疑问,该实验不能证明CO2与NaOH溶液的确已发生了化学反应。
原因是。
(3)若不能,你还能从定性实验角度进一步证明的方法有:。
【设计实验二】另一小组设计采用了数字技术探究CO2与NaOH溶液反应,实验如下。
I.实验仪器:见图3所示实验药品:氢氧化钠溶液、石灰石、稀盐酸、蒸馏水Ⅱ.实验装置a.检查装置气密性。
b.按图3连接好装置,在具支锥形瓶中收集CO2气体,设置好采集频率、采集时间。
c.将NaOH溶液全部推入具支锥形瓶中,点击电脑屏幕上的“开始采集”按钮,观察电脑屏幕上的曲线变化。
d.将注射器中的NaOH溶液换成等量的水重复上面的操作。
本步实验目的是。
Ⅲ.实验现象和结论由压强传感器采集的数据绘制成的曲线如图4.根据曲线分析,上述现象从密闭容器内压强减小的视角说明CO2和NaOH溶液是否发生反应?(填“是”或“否”)。
你的理由是。
2、某学习小组对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及二氧化碳的性质进行如下两个方面的探究。
(一)第一小组用图一所示装置制取二氧化碳并测定生成二氧化碳的体积,实验开始时他们通过分液漏斗将20mL稀盐酸快速全部加入锥形瓶中并关闭活塞,并记录量筒中水的体积,数据如表:时间/min 1 2 3 4 5 6量筒读数/mL 40 50 55 58 60 60(1)写出图一甲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图一丙中量筒最好选(选填:“50mL”或“100mL”或“150mL“)。
(3)图一乙中如果不加植物油会使测定结果(选填:“偏大”或“偏小”)。
2024年中考化学总复习第二部分专题复习专题二 微型实验和数字化实验
(2020)
常在简答题和综合应用题某一小问中考查
数字化
中和反应 pH 曲线分析 [2020.25 3 ] ;金属与酸反应的压强变
考查内容
实验
化分析 2019.22
返回目录
类型一 微型实验
【方法指导】微型实验的优点:①可简化实验装置,节省空间,缩短实验时间;②试
剂用量少,能源消耗少;③操作简便,现象明显;④减少污染,提高实验安全系数,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一氧化碳不能与澄清石灰水反应,且密度小于澄清石灰水,会
将瓶内的液体排到装置丁中,可观察到丙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且液面下降,D正确。
1
2
3
4
5
6
7
16
8
17
9
18
10
19
11
12
13
14
15
返回目录
4.实验探究能力是化学学科的基本素养之一。如图是利用 W 形管进行燃烧条件探究
的微型实验,同时测定 W 形管内的容积(可燃物足量)。
12
13
14
15
返回目录
(2)待反应结束装置冷却至室温后打开弹簧夹,观察到量筒中的水被吸入 W 形管
31.0 mL (导管容
中,最终量筒中水的体积为 3.5 mL ,则该 W 形管内的容积约为_____
积忽略不计,计算结果保留1位小数)。
[解析] 被吸入 形管中水的体积为 − . = . , . 就是白
磷燃烧所消耗的 形管中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因为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 % ,故
形管内的容积约为 . ÷ % ≈ . 。
1
2
3
4
5
6
专题03 微型创新实验与数字化实验(课件)-2020年赢定中考化学专题复习(人教版)(共17张PPT)
二、数字化实验
【题型解读】数字化实验可使实验从定性升华 到定量,通过数字化实验将“不可视”的化学反 应呈现出来,结合图像考查学生对反应原理的认 识,运用化学术语和文字解释实验现象的能力。
考点∶考查二氧化碳的性质。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和题中信息知,试管
中反应发生后,(1)你可能观察到的现象有:
试管中有气泡产生,a处紫色石蕊溶液由紫色变
红色(CO2溶于水生成碳酸,显酸性),b处澄 清石灰水变浑浊,烧杯中低处的蜡烛先熄灭
(CO2的密度大于空气)。 (2)微型实验装置的优点是①节约药品②
2.(2020·北京期末)用如图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
(1)红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 (2)该装置优点是______。 (3)引燃红磷后,左管内液面先下降 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 (4)能证明空气中氧气含量的现象是______。
【方法指导】该微型实验原型是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
二、数字化实验
(2019.河南)某兴趣小组的同学利用压强传感器、数 据采集器和计算机等数字化实验设备,测定铝片与足 量稀硫酸反应时气体压强的变化,结果如图所示。 (1)开始一段时间气体压强几乎不变, 其原因是什么? (2)写出m点时所发生的化学方程式。
【方法指导】(1)铝与氧气反应 表面生成一层氧化铝膜,压强变化不大,刚开始硫 酸先与氧化铝反应生成硫酸铝和水,无气体生成。 (2)m点气体压强明显增大,说明有气体产生,铝与 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铝和氢气,化学方程式为:
2020年安徽省中考化学专题训练《数字化实验题》(含答案)
2020年中考化学专题训练《数字化实验》一、选择题:1、如图为运用数字化实验测量向盛满二氧化碳的密闭装置内注入石灰浆(含有氢氧化钙的白色浑浊液体)并振荡装置后相对压强的变化曲线,结合数据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曲线①到②压强上升,是因为石灰浆注入装置时,挤压了瓶内气体B.曲线②到③压强缓慢下降是因为没有振荡装置,装置内二氧化碳气体没有来得及和石灰浆反应C.曲线③到④迅速下降是振荡装置后,石灰浆和瓶内二氧化碳发生反应的结果D.曲线表明氢氧化钙可用于检验二氧化碳2、某化学兴趣小组通过微型实验探究蜡烛燃烧的产物,用数字化实验监测密闭容器内蜡烛燃烧时氧气、二氧化碳和水蒸气含量的变化,形成三条曲线,如图所示,说法不正确的是()A.用注射器抽气并振荡,可观察到石灰水变浑浊B.蜡烛在燃烧后生成了CO2和H2O的曲线是a和cC.数字化实验能为科学探究提供更为直观的证据D.微型实验可探究得出蜡烛燃烧以后的部分产物3、某校化学小组在利用硫酸和氢氧化钠溶液探究酸碱中和反应时,利用数字化传感器测得烧杯中溶液pH 的变化图象,如右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实验是将氢氧化钠溶液逐滴滴入到盛有硫酸的烧杯中B.图中b点表示硫酸和氢氧化钠溶液恰好完全反应C.图中a点所示溶液中,含有的溶质是Na2SO4和H2SO4D.向c点溶液中滴入紫色石蕊试液,溶液变蓝色4、某化学兴趣小组用数字化传感器探究稀氢氧化钠与盐酸反应过程中温度和pH的变化如图所示,测定结果如图A、B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实验是将盐酸溶液滴入氢氧化钠溶液B.稀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是吸热反应C.20s至40s之间的某一时刻,两溶液恰好完全反应D.60s时溶质为NaOH和NaCl5、将稀盐酸逐滴匀速加入到一定量的稀氢氧化钠的溶液中,用数字化仪器对反应过程中溶液的温度、pH 进行实时测定,得到的曲线如图所示。
基于证据推理不正确的是()A.根据pH减小且低于7的事实,可以判断稀盐酸与稀氢氧化钠发生了化学反应B.该反应大约在60s时恰好完全反应C.反应体系温度升高,是否为稀盐酸或稀氢氧化钠溶液被稀释所导致,还需要通过实验证明D.对于“无明显现象的化学反应”还可以通过检测反应物的消失或新物质的生成来进行验证6、某校化学小组在利用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探究酸碱中和反应时,利用数字化传感器测得烧杯中溶液pH 的变化图象如图一所示,溶液的温度变化如图二所示(不考虑反应过程中热量损失)。
中考化学题型二 微型、创新实验题
题型二微型、创新实验题编者按:根据国家考改文件《教育部关于加强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命题工作的意见》中提到“试题命制既要注重考查基础知识、基本技能,还要注重考查思维过程、创新意识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纵观全国各省市中考试题,北京、河北、河南、安徽、云南、辽宁、江苏、牡丹江等试卷中出现了一些能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和创新意识的创新型试题,令人耳目一新,这也是近年来中考命题的新趋势,考生应多加关注。
1. (2020安徽)某实验小组用如图装置进行微型实验。
按下列表中选项加入试剂,实验时滴入甲,浸有丙的棉花不变红的是()第1题图2. (2020河南)如图为CO还原Fe2O3的微型装置图。
则A处V形管内的固体粉末由____色逐渐变黑;B处V形管内的溶液变浑浊,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将尾气点燃,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2题图3. 如图装置进行实验(夹持仪器略去)。
第3题图(1)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
(2)B中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注射器代替长颈漏斗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
4. 用如图所示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加热粗铜丝一段时间后,白磷燃烧。
第4题图(1)上述实验说明铜具有的性质是______________。
(2)能证明空气中氧气含量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
5. 某化学小组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装置,制取并研究CO2的性质。
第5题图(1)实验室制取CO2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2)若要检验CO2,活塞K应________(填“打开”或“关闭”)。
(3)加入药品充分反应后,若向②中加入足量稀H2SO4,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
6. (2020云南节选)(2)化学小组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装置(夹持仪器已略去)做了2个趣味实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03微型创新实验与数字化实验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2020·河北期末)用下图装置进行实验。
升温至60℃的过程中,仅①燃烧;继续升温至260℃的过程中,仅③燃烧。
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A.①燃烧,说明白磷是可燃物B.对比①③,可说明红磷的着火点比白磷的高C.对比②③,可验证燃烧需可燃物与氧气接触D.④未燃烧,说明无烟煤不是可燃物【答案】D【解析】 A、①燃烧,说明白磷是可燃物,故不符合题意;B、由题干文字可得:升温至60℃的过程中,仅①燃烧;继续升温至260℃的过程中,仅③燃烧,说明红磷的着火点比白磷的高,故不符合题意;C、升温至260℃的过程中,②中红磷被沙土覆盖,与氧气隔绝,不燃烧,③中红磷与空气中氧气接触,燃烧,对比②③,可验证燃烧需可燃物与氧气接触,故不符合题意;D、④未燃烧,说明温度未达到无烟煤的着火点,故符合题意。
2.(2019·山东)图1所示装置可用于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图2是用该装置测得实验过程中集气瓶内气压与时间关系图(该装置气密性良好,p0是集气瓶内初始气压)。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红磷的多少对实验结果无影响B.集气瓶中气压瞬间变大是O2迅速消耗造成的C.c点时反应刚好停止D.b、c、d点时集气瓶中所含物质相同【答案】D【解析】A、在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实验中,红磷要过量,故A错误;B、集气瓶中气压瞬间变大是红磷燃烧放热造成的,故B错误;C、a点温度最高,由此可知,在a点时反应刚好停止,故C错误;D、在a点反应已经结束了,b、c、d点时集气瓶中所含物质相同,故D正确。
故选D。
3.(2019·广东)利用数据传感技术可以形象地比较不同形状的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的速率。
倾斜锥形瓶,使试管内的稀盐酸流入瓶中与碳酸钙发生反应,测得瓶内气压随时间的变化如图所示。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CO质量多A.碳酸钙粉末产生的2CO质量多B.块状碳酸钙产生的2C.对比分析a、b点可知,曲线①表示粉末状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D.对比分析c、d点可知,相同的气压时,块状碳酸钙需要时间短【答案】CCO质量相等,故A、B均错误;【解析】最终曲线①、②的气压相等,说明最终产生的2对比分析a、b点可知,曲线①单位时间内气压大,说明单位时间内产生的气体多,反应速率快。
曲线①表示粉末状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故C正确;对比分析c、d点可知,相同的气压时,碳酸钙粉末所需的时间短,故D错误。
故选C。
4.(2019·上海)在利用红磷燃烧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中用传感器记录集气瓶中压强、温度随时间的变化情况如图所示,其中a是打开止水夹的时刻。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a时处的压强等于大气压 B.反应开始压强增大是因为温度升高C.a时的温度已经接近室温 D.a时以后气压增大是由于水倒吸入集气瓶【答案】A【解析】红磷燃烧能够消耗空气中的氧气,氧气消耗后,容器中的气压减小,在外界大气压作用下,水进入容器,进入容器的水的体积即为容器中空气的氧气体积。
A、由图可知,a时处的压强小于大气压,故A不正确;B、红磷燃烧放热,温度升高,气体膨胀,压强增大,则反应开始压强增大是因为温度升高,故B正确;C、为了实验结果更准确,应该冷却至室温再打开止水夹,则a时的温度已经接近室温,故C正确;D、打开止水夹,水进入集气瓶,随水的进入,压强增大,则a时以后气压增大是由于水倒吸入集气瓶,故D正确。
故选A。
5.(2018·江苏模拟)用“W”型玻璃管进行微型实验(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处的化学方程式为:3CO+ Fe2O3 =2Fe + 3CO2B.b处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C.尾气可以不经处理就直接排放D.使用该微型装置进行实验优点只有节约药品【答案】B【解析】A、该反应缺少反应条件,错误;B、a处有二氧化碳生成,故b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正确;C、尾气中混有一氧化碳,一氧化碳是有毒的气体,故必须进行尾气处理,错误;D、该实验装置不仅节约药品,而操作简便,错误。
故选B。
6.(2018·北京初三)某化学实验兴趣小组同学向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制备CO2后残留液中滴加碳酸钠溶液。
(已知氯化钙溶液呈中性)。
在溶液中插入pH传感器,测得pH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开始时溶液pH=2是因为残留液中还有盐酸剩余B.ab段表示随着Na2CO3溶液的滴入,CaCO3沉淀的质量逐渐增加C.c点表示此时溶液呈中性D.d点溶液中含有的溶质是NaCl和Na2CO3【答案】B【解析】大理石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氯化钙和碳酸钠生成碳酸钙和氯化钠。
A、残留液起始的pH接近于2,说明溶液中有盐酸剩余,故A正确;B、图像中的纵坐标表示的是pH的变化,不是沉淀的质量,故B不正确;C、bc段时,残留液中盐酸已消耗完,再滴入碳酸钠溶液,发生反应碳酸钠和氯化钙生成碳酸钙和氯化钠,此时pH不发生变化,故C正确;D、d点时,对应溶液pH大于7,溶液中含有的溶质是NaCl和Na2CO3,故D正确。
故选B。
8.(2018·北京模拟)已知铝在空气中会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膜(Al2O3),该氧化膜可与稀盐酸发生反应:Al2O3+6HCl===2AlCl3+3H2O。
实验小组将未打磨的铝片和稀盐酸放入密闭容器中,用传感器探究反应过程中温度和压强的变化,结果如图。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反应过程中有热量放出B.0~50 s,发生稀盐酸与Al2O3的反应C.50 s时,溶液中溶质为AlCl3D.100 s~140 s,压强减小是因为温度降低【答案】C【解析】A. 根据第二个图像可知,反应过程中温度升高,所以反应过程中有热量放出,正确;B. 密闭容器中气体增多,压强变大,根据第一个图像可知,0~50 s,压强不变,所以是发生稀盐酸与Al2O3的反应,正确;C. 50 s 时,溶液中溶质为 AlCl3和HCl,错误;D. 100 s时,稀盐酸与铝恰好反应,所以100 s~140 s,压强减小是因为温度降低,正确。
故选C。
10.(2019·六安市)实验室测定蜡烛在盛有一定体积空气的密闭容器内燃烧至熄灭过程中,O2和CO含量随时间变化曲线如图,通过分析该图可推理出的结论是A.曲线①表示CO含量的变化B.蜡烛发生了不完全燃烧C.蜡烛由碳、氢元素组成D.蜡烛熄灭时,容器内氧气耗尽【答案】B【解析】A、随着反应的进行,氧气的含量降低,故曲线①表示氧气含量的变化,故错误;B、反应后有一氧化碳生成,故蜡烛发生了不完全燃烧反应,故正确;C、蜡烛由碳、氢、氧等元素组成,故错误;D、当氧气的浓度降低到一定的程度时蜡烛就熄灭,故错误。
故选B。
11.(2019·上海模拟)图1为利用气压传感器测定红磷燃烧时集气瓶内气压变化的实验装置。
点燃集气瓶内的红磷后,立即把塞子塞紧,待红磷熄灭并冷却后,打开止水夹。
集气瓶内气压的变化情况如图2。
以下说法错误的是A.BC段气压增大的主要原因是燃烧放热B.CD段气压减小的主要原因是集气瓶内氧气不断被消耗C.DE段气压增大的主要原因是烧杯中水进入集气瓶后,气体体积减小D.若用木炭代替红磷完成此实验,集气瓶内气压变化趋势与图2基本一致【答案】D【解析】A、BC段气压增大,是因为红磷燃烧放出大量的热,使装置内气压增大,故选项说法正确。
B、CD段气压减小的主要原因是,红磷燃烧消耗氧气,使装置内气压减小,故选项说法正确。
C、DE段气压增大,是因为烧杯中的水进入集气瓶后,气体体积减小,压强增大,故选项说法正确。
D、用木炭代替红磷完成此实验,木炭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气体或者一氧化碳气体甚至是两者的混合气体,虽除去氧气,而增加了新的气体,装置内气压变化不大,集气瓶内气压变化趋势与图2不一致,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D。
12.(2019·河南初三)用“W”型玻璃管进行微型实验,如图所示。
下列不正确的是A.a处红棕色粉末变为黑色B.a处的反应为CO+Fe2O3=2Fe+3CO2C.b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证明有CO2生成D.可利用点燃的方法进行尾气处理【答案】B【解析】根据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能与氧化铁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结合一氧化碳具有可燃性、实验的现象、注意事项,进行分析解答。
A、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能与氧化铁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a处红棕色粉末变为黑色,故选项说法正确;B、该化学方程式没有注明反应条件,且配平错误,故选项说法错误;C、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b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证明有CO2生成,故选项说法正确;D、根据一氧化碳具有可燃性,为防止污染空气,可利用点燃的方法进行尾气处理,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B。
13.(2019·河南省实验)图1所示装置用于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其中与集气瓶相连的电子设备能将瓶内气体压强精确地记录并保存下来。
图2、图3是用该装置测得的红磷和木炭分别在集气瓶中燃烧的压强一时间关系图(该装置气密性良好,0p是瓶内初始气压,p和p'分别是反应结束后恢复到室温时瓶内的气压)。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由图3可推出空气中氧气的含量B .燃烧匙内所装红磷或木炭的多少对实验结果无影响C .00p=0.79p p'=p ,是因为红磷的着火点比木炭低D .反应开始时集气瓶中压强瞬间变大是由燃烧放热造成的【答案】D【解析】红磷在氧气中点燃生成五氧化二磷,木炭在氧气中点燃生成二氧化碳。
A 、图3是木炭在氧气中点燃生成二氧化碳,反应消耗了氧气,生成二氧化碳,反应前后压强没有变化,不能推出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故A 不正确;B 、燃烧匙内药品的量不足,氧气无法耗尽,会造成实验结果不准确,故B 不正确;C 、00p=0.79p p'=p ,是因为木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红磷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与着火点无关,故C 不正确;D 、反应开始时集气瓶中压强瞬间变大是由燃烧放热造成的,故D 正确。
故选D 。
二、实验题14.(2019·河南初三)已知甲酸(HCOOH )具有挥发性,在热的浓硫酸中分解生成一氧化碳和水。
用下图所示实验装置制取CO ,然后用CO 还原Fe 3O 4,并检验气体产物。
(1)氢氧化钠固体的作用是什么_______?(2)写出B中Fe3O4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3)C中观察到的现象是什么_______?【答案】除去甲酸气体和水 Fe3O4+4CO 高温3Fe+4CO2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解析】(1)甲酸(HCOOH)具有挥发性,在热的浓硫酸中分解生成一氧化碳和水,氢氧化钠固体的作用是吸收水蒸气;(2)B中发生反应是四氧化铁和一氧化碳发生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以为Fe3O4+4CO 高温3Fe+4CO2;(3)B中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和四氧化铁反应生成了二氧化碳,而二氧化碳能够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