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爱情诗中的女性形象
《诗经》爱情诗中女性的美
《诗经》爱情诗中女性的美《》中对女性形象的刻画主要是通过描写其在爱情生活中的表现来完成的,《诗经》爱中的这些女性既有外在的美,更有品德的美和性情的美。
我国第一部总集《诗经》开辟了中国抒情诗的先河,其中的爱情诗犹如原野中一股清新的风,令人心旷神怡,更如一株带露的春草,蓬勃鲜亮。
这些爱情诗主题的揭示主要是通过对一系列女性形象的刻画来完成的。
《诗经》中的女子尽管性格各异,但在爱情的追求与表白上都一样主动、热烈、真挚、大胆,她们是中国古典文学画廊里最有血有肉有质感的女性形象。
她们的美具体表现在以下三方面:一、形象的美在爱情活动中,人类习惯于把自己的情爱变成一个审美化的过程,在精神上、心理上得到美的享受。
人体的外形被作为最直接的审美对象,在《诗经》中比比皆是。
最常见的是正面描写主人公的美,如《硕人》中对庄姜的描写:“手如柔荑,肤如凝脂。
领如蝤蛴,齿如瓠犀,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有女同车》中对孟姜的刻画:“有女同车,颜如舜华,将翱将翔,佩玉琼琚。
彼美孟姜,洵美且都。
”更有“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句―― 用“花”来比喻姑娘的美艳。
其次是侧面描写女性的美,如《关雎》中的“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只写她的形态美,至于说长得怎么样就不得而知,但从小伙子的表现看,她肯定是窈窕貌美,同时还贤淑端庄。
如果女主人公没有这样的才貌,怎会令小伙子辗转反侧,夜不能寐呢?又怎会让他使出吹拉弹唱的浑身解数来取悦这个女子呢!《蒹葭》中的伊人,更具朦胧、飘逸的美,在秋水迷蒙的清早,水天一色,茫茫芦苇在秋风吹拂下轻轻摇曳,伊人的倩影仿佛一会儿在岸边,一会儿在水中央,令男子“溯洄从之”“溯游从之”,女主人公的美可见一斑。
二、品德的美在爱情活动中,外在美是第一位的,但第一位并不是最重要的,如果没有贤德,再美好的容颜也是枉然。
《诗经》爱情诗中女子品德的美有三个方面的表现。
一是“淑”。
“淑,善也”(孔颖达),有才德、善良之意。
《邶风?燕燕》有“仲氏任只,其心塞渊。
诗经_爱情诗中女性形象
(五) 彷徨疑惧的女性形象
由于受到礼制的束缚和压制,在受到阻挠和破坏面前,相爱的恋人们或者矢志相爱、或忍痛辞绝,欲爱不能。《柏舟》《将仲子》是此类诗歌的代表作。《柏舟》描写的是一个自选配偶的少女,恋爱受到父母的干涉之后,勇敢发出的矢志相爱的反抗呼声。《将仲子》描写的是一位少女正在和情人相爱而又不敢相爱的矛盾痛苦心情。在父母、诸兄和人言的重压之下,只好忍痛辞绝。如涕如诉的自白,是对礼制的控诉
(三) 情重绵长的女性形象
字字血、声声泪,哀婉凄怆、痛切心肺悼亡诗的《葛生》首先以“葛”之依附于“楚”,暗喻男女情人之间的亲密关系,极为贴切巧妙。而“葛生蒙楚”“蔹蔓于野”,又构成了一种悲凉的意境和凄惨的气氛。“谁与?独处!” “谁与?独息!” “谁与?独旦!”等简洁的问答,让人倍感凄凉。而“角枕”“锦衾”的绚丽生辉、光彩夺目,但枕上衾下却是一具尸骨,光彩与死亡相衬,组合为一幅画面,令人震撼、令人心酸!“夏之日、冬之夜”“冬之夜、夏之日”的回环修辞方式,表现了女主人公对死者的思念是何等情重绵长!
《诗经》中的女性视角
《诗经》中的⼥性视⾓《诗经》中的⼥性视⾓深⼤附中⾼⼀⼆班李莉在《诗经》中有不少诗是以⼥性独特细腻的视⾓描绘爱情,谱写了⼀部部爱情悲歌或是爱情欢歌。
《诗经》中⼥性总是以“忠贞不渝”、“牵肠挂肚”、“担惊受怕”的形象出现在我们⾯前。
《诗经》中微妙复杂的⼼理也使我越来越有兴趣去研究《诗经》了。
婚恋诗最能体现⼥性丰富细腻的⼼理。
第⼀种是两情相悦,期待与情⼈相会焦急的⼼情。
“青青⼦衿,悠悠我⼼。
纵我不往,⼦宁不嗣⾳。
青青⼦佩,悠悠我思。
纵我不往,⼦宁不来?”《郑风·⼦衿》⽣动形象地写出⼀个⼥⼦等待情⼈⽽久久不见来的焦灼。
“⼀⽇不见,如三⽉兮。
”才⼀天不见就想过了三个⽉⼀样漫长,夸张的⼿法也正体现了⼥⼦焦灼的⼼情。
还有⼀⾸诗也体现出焦急,但这回却是男⼦“搔⾸踟蹰”了。
那位我⼼仪已久的美丽⼥⼦在城边⾓落等着我呢,我兴冲冲跑过去,“咦?怎么没有⼈,难道她不来了吗?”我⼼中那是⼀个着急啊,在原地⾛来⾛去,左顾右盼,可还是没看见她⼈。
正当我垂头丧⽓准备回家的时,她却跳了出来,满脸笑容的递给我⼀根彤管。
原来啊这个俏⽪的⼩丫头躲起来逗我呢。
多么温馨美好的画⾯啊!“静⼥其姝,俟我于城隅,爱⽽不见,搔⾸踟蹰”短短两句诗却能⽣动地刻画出⼀个抓⽿挠腮,等待恋⼈的男⼦和⼀个躲在暗处,挑逗恋⼈的天真活泼的少⼥形象。
整⾸诗温暖明快,给⼈以浓郁的⽣活⽓息,氤氲着动⼈情怀的美好情感。
两情相悦抵不过⽗母之命,抵不过⼈⾔可畏。
第⼆种则就是⼥⼦在恋⼈和⽗母,爱情和流⾔中⽭盾踟蹰的⼼理。
“仲可怀也,⽗母之⾔,亦可畏也”“诸兄之⾔,亦可畏也”“⼈之多⾔,亦可畏也”表现了⼀位年轻⼥⼦在各种舆论压迫下⽭盾,畏惧的⼼理,细读后,仿佛还能看见⼥⼦听说男⼦要爬墙来相会因害怕⽽苍⽩的⾯容和男⼦被拒时失望的眼神。
亦是⼥⼦细腻的⼼理让我们感受到情景交融,情中有景,景中有情。
《桧风·羔裘》中的“岂不尔思?劳⼼切切。
岂不尔思,我⼼忧伤。
岂不尔思,中⼼是悼。
诗经中的女子形象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共收入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大约五百多年的诗歌三百零五篇,反映了当时人类生活和社会的风貌。
其中,以恋爱和婚姻为题材的作品占有很大的比重,而这些作品又多是以鲜明的女性形象来照亮主题。
她们或高贵、或质朴、或妖冶、或典雅,各尽其态,各展其颜。
总的来说,可分为以下几类:(1)大胆、坦率、泼辣的女性形象;(2)天真、活泼、热情的女性形象;(3)矜持、深沉、温柔的女性形象;(4)快乐、幸福、成功的女性形象;(5)胆怯、犹豫、幽怨的女性形象;(6)勇敢、痴情、忠贞的女性形象。
先从这几个方面简单加以评析。
论《诗经》婚恋诗中的女性形象及爱情观
论《诗经》婚恋诗中的女性形象及爱情观《诗经》是我国宝贵的文化传承品,具有丰富的历史价值。
婚恋诗是《诗经》中有关爱情、婚姻、家庭生活的诗歌的总称,历来为人们广为传颂摘用。
婚恋诗内涵丰富,是《诗经》中最有价值的部分。
《诗经》的婚恋诗塑造出的形象鲜明的女性形象,是当时伦理道德规范和审美标准的艺术体现。
这些女性形象以结婚为节点,可以很明确地分为两类:一类是爱情中的女性形象,一类是婚姻家庭中的女性形象。
爱情诗中的女性形象(一)活泼坦率的女性形象《诗经》中的女性对于爱情是坦率的,她们毫无保留地表达自己内心的爱慕之情,对自己的情感毫不掩饰。
《邶风·简兮》是卫国女子赞美、爱慕舞师的诗歌,前三章描写了舞师在表演场上舞姿翩翩,挥洒自如,女子不由自主地对其产生爱慕之情;最后一章写女子大胆表达自己对这名男子的喜爱:“山有榛,隰有苓。
云谁之思?西方美人。
彼美人兮,西方之人兮。
”诗句中用“山有榛,隰有苓”这一隐语,以树隐喻男子,以草隐喻女子,托兴男女情思,从而引起下文的“云谁之思?西方美人。
彼美人兮,西方之人兮”。
在这一篇诗歌中,语言朴实简练,表现了这名女子对舞师炽热而又单纯的喜爱。
她们还会为了爱情不顾一切,甚至与情人私奔。
《王风·大车》曰:“大车槛槛,毳衣如菼。
岂不尔思?畏子不敢。
大车啍啍,毳衣如璊。
岂不尔思?畏子不奔。
榖则异室,死则同穴。
谓予不信,有如皦日。
”此诗描绘了一出女子大胆要求恋人与她私奔的情景,她对男子的爱冲破了礼法的桎梏,指天起誓,表达自己对爱生死不渝的决心。
而男子却缺乏勇气,犹豫不决,与女主人公“榖则异室,死则同穴”的决心形成对比,更衬托了女子大胆追求爱情的至死不渝和坚定的态度。
《诗经》中的女性面对爱情是大胆的,是主动的,是真挚的,她们勇于追求自己的爱情,大方地展现内心的爱慕和对爱情的追求。
她们的坦荡、活泼,与《关雎》《蒹葭》中冷静、克制的男子形象形成鲜明对比,也与后世文学中的女性形象有较大的差异。
《诗经》中的女性形象——以婚恋诗为例
《诗经》中的女性形象——以婚恋诗为例引言《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
全书主要收集了周初至春秋中叶五百多年间的作品。
产生的地域,约相当于今天的陕西、山西、河南、河北、山东和湖北北部一带。
作者包括了从贵族到平民的社会各个阶层人士,绝大部分已不可考。
[1]但这并不影响《诗经》在历史上的地位及影响,相反《诗经》以反映周代的社会面貌和人民的思想感情而成为一部周族从后稷到春秋中叶的发展史。
而在这期间女性诗歌的踪迹也得到较为清楚的展现。
诗歌和女性之间,似乎有着一种难以言说的情怀。
泰戈尔有诗道:“你一半是女人,一半是梦。
”而梦本身就是一首诗。
在《诗经》中,女性的欢乐、痛苦、哀愁、呐喊等等都得到生动而准确的体现。
而这些描写女性的诗歌又多与情有关,所以情在诗中成了女性的生命,影响到她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因此情诗在《诗经》中也最具特色。
这些情诗主要是民歌,主人公大多都是追求真挚爱情的青年男女。
他们心中有爱,在爱的冲击下,毫不掩饰地歌唱心中的爱情,如《郑风·溱洧》、《邶风·简兮》、《唐风·有杕之杜》等都是这一方面的佳作;而当爱情受到阻挠与压迫时她们又表现出自已坚贞不屈的一面,愤然反抗,捍卫自己爱情的权利,如《鄘风·柏舟》、《召南·行露》;当婚姻遭遇突变时,诗歌又成为她们渲泄心中不平的呐喊,如《卫风·氓》、《邶风·谷风》。
这些多姿多彩的女性形象的展现,使《诗经》成为我国最早的女性形象群体展现的文学作品。
一、恋人形象《诗经》时期,封建礼教制尚未形成,原始的纯真尚未完全脱落。
再加之政府出于鼓励繁育人口而举行的男女欢聚的政策,因此《诗经》时期的人们在表达自己爱情时毫不忌讳,女子也更是颇为大胆而直率,毫不掩饰地表达自已的爱情。
在《邶风·简兮》中,一位女子在众多的舞师之中唯独喜欢上了排在最前行的一位舞师。
“日之方中,在前上处。
硕人俣俣,公庭万舞。
有力如虎,执辔如组。
诗经中的女性形象分析
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 ——李白《长干行》
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 ——贺铸《青玉案》
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 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 见客人来,袜刬(chàn) 金钗溜,和羞走。 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
——李清照《点绛唇》
政风 褰裳
▪ 子惠思我,褰裳(cháng) 惠:爱。
涉溱。
褰(qiān) :揭起。
▪ 《郑风·东门之墠》
▪ 《邶风·谷风》
有爱情的甜蜜,就会有爱情的苦涩。 《诗经》中所描写的另一些少女矜 持畏缩,在爱情受到阻挠和破坏后, 忍痛辞绝,欲爱不能。不是所有的 女孩子都能不顾世间言语的,心中 思念着那个拨动自己心弦的人,却 不敢说出来让他知道。
郑风 将仲子
▪
将仲子兮,无逾我里,无折我树杞。岂敢爱之?
▪ 《周礼·媒氏》:“媒氏,掌万民之判。凡 男女,自成名以上,皆书年月日名焉。令男 三十而娶,女二十而嫁。凡娶判妻入子者, 皆书之。中春之月,令会男女。于是时也, 奔者不禁。若无故而不用令者,罚之。司男 女之无夫家者而会之。”
▪ 《礼记》男子“男子二十曰弱冠”(冠,成 人之礼)、“女子十五许嫁而笈”。
爱而不见,搔首踟蹰。 城隅:城角隐蔽处。
爱:隐藏。
静女其娈,贻我彤管。 踟躇:徘徊不定。
彤管有炜,说怿女美。 娈:年轻美丽。
自牧归荑,洵美且异。
彤管:一说红管的笔,一说 和荑应是一物。
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说牧怿::野喜外悦。。
荑:白茅,茅之始生也。象 征婚媾。
询:实在,诚然。
▪ 欧阳修《诗本义》以为“此乃述卫风俗男女淫奔之 诗”,朱熹《诗集传》也以为“此淫奔期会之诗” 。
掷、抛。
七:一说非实数,古人以七到十
《诗经》中的女性形象与爱情观
《诗经》中的女性形象与爱情观引言《诗经》是中国古代文化的瑰宝之一,它记录了古代华夏人民的生活、思想和情感。
在这部古老的诗集中,我们可以看到丰富多样的女性形象,并通过这些形象揭示出当时人们对爱情的理解和态度。
本文将通过对《诗经》中女性形象的分析,探讨其与古代华夏文化中爱情观念的联系。
婉约而坚韧:小山《车邻》小山是《诗经》中一个凄美的女子形象。
她身穿七彩绣衣,在平凡而自然的生活场景中展现出了自己独特的魅力。
她以含蓄、婉约的方式表达自己对爱情的期待和承诺,展示了古代华夏女性淡雅、温柔但不失坚韧的特点。
纯粹而矛盾:周南《关雎》周南是《诗经》中众多女性形象中最为著名和突出的一个。
她用纯真、直接地表达了自己对爱情深沉的情感。
她既是一位温柔体贴的女子,又有着强烈的欲望和挣扎。
通过对《关雎》中心理矛盾的描述,我们可以看到古代华夏人民对爱情的追求和纠结。
坚贞而个性:邶风《采葛》邶风中的女性形象常常具有坚定而个性化的特点。
她们不甘平庸,努力追求自己所爱和渴望的生活。
《采葛》中描述了一位年轻女子主动告白并坚持表达自己真实感情的故事,展示了古代华夏女性勇敢、坚贞与个性主张。
纯真而无私:王风《斯干》王风中塑造了许多纯真而无私的女性形象,她们以坦诚和忍耐为特点。
她们表达着深邃却无悔的爱情观念,在恋人离去后仍然深情地等待着他们的归来。
通过这些形象,我们可以看到古代华夏人民对于爱情之美、舍己为人所做出牺牲与忠诚的理解。
结论《诗经》中的女性形象丰富多样,展现了古代华夏文化中关于爱情的不同观念。
无论是温柔婉约还是坚强个性,都体现了古代华夏女性对于爱情追求和付出的态度。
通过了解这些女性形象,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古代华夏人民的情感世界,并从中汲取启发与智慧。
《诗经》中女性形象整理
《诗经》中女性形象整理《诗经》中女性形象《诗经》,是中国古代诗歌的开端,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前11世纪至前6世纪)的诗歌,下面是我收集整理的《诗经》中女性形象,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诗经》中有关女性的诗篇众多,有141篇,占诗经篇目的三分之一左右,为后世诗歌所罕见。
这些有关女性的诗篇中描绘了丰富多彩的女性形象:她们为国为家贡献着力气;她们的身影活跃在桑间河畔;恋爱生活中的大胆直率;婚姻生活中的被动无奈。
如此众多的女性形象进一步丰富了《诗经》的人物世界、理论内涵、艺术价值。
一、政治生活中的干练、无奈形象《大雅.绵》中的大姜、《大雅.大明》中的大任、《大雅.思齐》中的大姒,这三位女性在大周建国历史上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大雅.思齐》写到:刑于寡妻,至于兄弟,以御于家邦。
周武王曾“予有乱臣十人,同心同德”来确定其母亲大姒在社会政治生活的作用和社会地位。
周武王的话也为《大明》、《思齐》等诗进行了最好的解释,非常有利于我们了解西周初年女性在社会政治作用的与地位[1]。
当然对于女性的政治作用也有反面的意见,于是乎就有了许穆夫人《郁风.载驰》。
许穆夫人是卫国国君卫懿公的妹妹,嫁于许穆公。
后卫懿公因死于战乱,按当时礼仪,不能进行葬礼,因此许穆夫人想回国奔丧遭到了许国大夫的竭力阻挡。
从这首诗中,我们可以看出女性在面对失去至亲之人时还要受到礼教的干预、政治的严峻束缚,即使许穆夫人这种国君之妻也无可奈何,可见,当时女性形象在政治生活中的悲愤、无助、无奈。
二、经济生活中的勤劳、朴实形象《诗经》所反映的殷周时期已经进入了农耕社会,这个时期,男子居于经济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女性形象在生产活动中主要集中在采集、蚕桑、纺织等方面。
《诗经》中关于女性采集的诗篇许多。
如《周南.关雌》:参差蒋菜,左右流之。
……参差蒋菜,左右采之;《周南.卷耳》:采采卷耳,不盈顷筐。
磋我怀人,置彼周行。
《诗经》时代,女性的蚕桑和纺织生产活动在物质生产活动中也具有重要作用,《召南.采繁》是一首描写蚕妇为公侯养蚕的诗。
诗经中的女性形象及其文化内涵
诗经中的女性形象及其文化内涵诗经是中国古代文化遗产中的瑰宝,其中描绘了丰富多样的女性形象。
这些形象不仅展现了古代妇女的美丽和智慧,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女性的期望和评价。
首先,诗经中的女性形象具有勇敢坚强的一面。
在《国风·周南·桃夭》中,女性主要是通过他们的信念、毅力和意志力来描绘的。
例如,“桃之夭夭,灼灼其华。
”这里的“桃夭”形象象征着美丽、纯洁和坚强。
她们面对艰难困苦并努力奋斗,展现出了坚韧不拔的品质。
其次,诗经中的女性形象也展现了她们的柔情和浪漫。
在《国风·邶风·静女》中,女性的形象是柔情似水的:“静女其姝,巧笑倩兮”。
这一形象描述了女性娴淑、温柔和可爱的一面。
她们以自己的温柔和爱心感染了周围的人,并成为了家庭和社会的温馨支柱。
此外,诗经中的女性形象也体现出她们的智慧和思辨能力。
在《国风·召南·绵绵子之萚》中,女性主角展示了她的机智和才智:“绵绵瓜瓞,载笑载言。
不虞匪亲,百辟何言。
”这一形象描绘了女性的聪明和口才,她不仅能够通过智慧解决问题,还善于用言语来表达和沟通。
此外,诗经中的女性形象还揭示了妇女在家庭和社会中的重要地位。
在《国风·卫风·木瓜》中,女性被描绘成照顾家人的榜样:“心之忧矣,於我归处。
”这一形象强调了女性的责任心和家庭观念,展示了女性在保护和维系家庭和谐中所起的重要作用。
总之,诗经中的女性形象虽然描绘了古代女性的美丽和智慧,但同时也展现了她们的勇敢和坚强、柔情和浪漫、智慧和思辨能力,以及家庭观念和责任心。
这些形象不仅体现了古代女性的品质,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女性的期望和评价。
诗经中的女性形象丰富多样,使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了古代女性在文化和社会中所扮演的角色。
这些形象和文化内涵不仅对我们了解古代文化有着重要的意义,也对现代社会中的女性地位和平等有着一定的启示作用。
因此,我们应该珍惜和传承这一宝贵的文化遗产,以便更好地借鉴古代女性的美德和品质,将其融入到现代社会中,共同创造一个更加平等和和谐的社会。
浅谈诗经爱情诗中的女性形象
浅谈诗经爱情诗中的女性形象《诗经》研究已为数不少,而《诗经》的女性探究还有非常丰富的内酒尚待发掘,在《诗经》所描绘的纷繁芜杂的时代画卷中,女性社会无疑是最多姿多彩的一部分,305篇诗歌中涉及女性生活的达到1/3以上,这众多诗歌充分展示了《诗经》女性多情的世界和丰富的生活,或纵情放歌,或向限低吟。
女性在《诗经》中如此重要,以至于游国恩先生认为:“与其说“风骚’代表《诗经》与《楚辞》,倒不如说代表女性”。
《诗经》中很多诗歌可以确知是出自女性,其中包含着丰富而独特的女性形象,它们是《诗经》女性研究的基点,亦是重点。
一、形之美人类对女性形象的描述总是与美好相联系,而对于女性的美好形象的表述又总是初始于女性的外在形象,即形之美。
形之美是外在的、直观的,即人的外在特征。
《诗经》爱情诗中的女性形象首先让人领略的就是那种透过迷人爱情背后的形态之美。
(一)健硕自然的形体从美学方面讲,美被解释为“羊人为美”、“羊大为美”。
诗经时代多以“大”、“高”为美,即“硕大为美”,在形体上崇尚那种硕大顽长的女性美,这在当时已经形成了一种审美观念。
如《卫风·硕人》首句便是“硕人其颀”,其中“硕人”见《邶风·简兮》解释,身材高大的样子。
“颀”,身长貌。
《齐风·猗嗟》有“颀而长兮”之句,是古代不论男女,皆以高大修长为美。
由此可见,虽然《卫风·硕人》不是爱情诗,但当时的女子是以身材高大为美。
当然,也有描写女子身材苗条的爱情诗篇《陈风·月出》:“舒窈纠兮”一句中的“窈纠”便是形容女子体态苗条的样子,将这句放入诗中,细读品味,其形体之美不在话下,只是这种美在当时不如“硕大”那样普遍受到认同。
除了上述两种整体描述的形之美外,《诗经》爱情诗中还有许多其它单写某一部位来表现女子美貌的诗篇。
如《郑风·野有蔓草》中表现女子美目流盼的“清扬婉兮”“宛如清扬”中的“清扬”,眉清目秀的意思,侧面烘托女子清秀之美。
《诗经》中描述女性的形象
《诗经》中描述女性的形象《诗经》是中国古代文学的重要瑰宝,记录了周代至战国时期的文化、社会和历史。
作为中国古代音乐和诗歌的集合,其中描绘了丰富多彩的女性形象,展示了古代中国女性的生活、情感以及社会地位等方面的变迁。
本文将对《诗经》中的女性形象进行探讨,以期更深入地了解古代中国女性的地位和社会角色。
一、贞良淑德的妻子形象《诗经》中的女性形象主要以妻子为主,她们以贞良淑德的形象示人。
例如,诗集中的《周南·卷耳》描绘了一个贤良的妻子,她温柔体贴、勤勉贞节,尽职尽责地履行妻子的角色。
这种形象反映了古代中国妇女以家庭为重,忠诚、贞节的妇德是被普遍追求和崇拜的。
二、纯洁美好的少女形象除了妻子形象外,诗经中还展现了一些少女的形象。
这些少女多以纯洁、美好的形象呈现,代表了在古代社会中具有特殊地位的少女,比如《周南·关雎》中的少女形象。
她们通常在桃花、柳树等自然景物的映衬下,展现出她们天真烂漫、活泼可爱的一面。
这种形象反映了古代中国对于少女纯真的追求和赞美。
三、坚忍勇敢的宫女形象在诗中也出现了一些宫女的形象,她们是贵族家庭的女仆,代表了古代宫廷中的女性形象。
这些宫女在《诗经》中往往以坚忍勇敢、聪明机智的形象出现,比如《国风·周南·桃夭》中的“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她们在严苛的宫廷环境下仍能保持自己的尊严和坚韧。
这种形象揭示了古代中国宫廷中的女性地位和角色。
四、忧国忧家的母亲形象《诗经》中还描绘了一些母亲形象,她们承担着养育子女、关心家庭的重责大任。
这些母亲形象往往具有坚韧、智慧和毅力,如《国风·唐风·绵蛮》中的母亲形象:“绵蛮黄鸟,止于丘隅。
子不我敬,寤寐无忧。
”她们无私奉献,忧虑家国大事,是古代中国社会稳定和家庭和睦的重要支撑。
五、自由独立的女神形象最后,“诗经”中也有描绘女神形象的篇章,比如《天问》、《十月之交》等。
这些女神形象通常以自由独立,具有神性和崇高的气质出现,代表了与世俗生活脱离之女性形象。
浅议《诗经》中的女性形象
浅议《诗经》中的女性形象“诗经”是西周时期的一部古代诗集,诗歌内容包括宗教礼仪、历史事件,以及牧歌、边塞曲子、爱情诗、叙事诗等各类型的文学作品,其中也涉及女性形象的描写。
婚姻最为普遍的女性形象,是“诗经”中经常出现的,早在《《大雅》》和《《小雅》》便有“婚嫁衣裳”的描写,表达女子有备而婚,婚变有备而离。
此外,《《大雅》》也有歌曲介绍爱慕之情:“笄娩既嫁,然后有友”、“醉卧沙场君莫怪”,来指代未婚公子和未婚女子之间的爱情,以及婚宴后男子把新郎新娘给女宾介绍的旧日婚礼礼仪,可以看出“诗经”中的女性形象是很注重仪式举止的。
“诗经”中还有许多对女子孝顺父母、服从父命、仁慈友善的形象。
例如,《《大雅》》描写女子“馆以孝,不以凶”,以及“诸侯宠而有禁”等尊敬而尽职的形象,而霓裳羽衣是外出迎娶回家的女子典型形象,可见女子被赋予了高尚的道德观念,人们尊重女子服从父权的传统。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对女性的态度也发生了变化。
原先“诗经”中的女子多半都是被动的角色,在家庭内没有被给予应有的机会和权利,只能顺从父权,也无法依靠自己的劳动扎根社会,从而赢得自立和尊严。
能够自立的女子也很少,她们的存在常常只能依靠外部力量来实现自身的价值,如王昭君、苏培生等。
“诗经”中常常提到男子把新郎新娘送到侍奉他人家中,时常出现“登高必伤心”和“纵被而复弃,西见而清”等字眼,折射出女子受到社会抑制、剥夺了理想不幸的焉结局。
许多女子也没有从家庭环境中获得足够的爱与尊重,遭受到了不公平待遇,这样的社会伦理背景对当时的女性形象有着深刻的影响。
总之,“诗经”中的女性形象反映的是西周时期社会伦理观念,具有受家庭环境和社会习俗影响的明显特点。
在“诗经”中,女子多半被动地遵守父权,没有机会享受自主和自由追求理想,甚至不能摆脱被社会所依赖的抑制,被局限在家庭环境之中,其角色仅限于孝顺父母、受夫家的依赖,受到的不公平待遇令人遗憾。
因而,我们应该以此为契机,在社会中更加尊重女性,并给予更多的机会和权利,使女性得以充分发挥自己的才华,实现属于自己梦想的生活。
诗经中关于女性形象分析
诗经中关于女性形象分析【论述】一、《诗经》中的女性形象1、女性被看作家庭的重要支柱《诗经》中的女性被描述为一种具有家庭担当能力、婚姻担当能力以及“有仪态、有仪容”的女性形象。
比如《大雅·归藏》中描述的“持家良妻,可乐可恭”,这句话概括了她的责任和义务。
除此之外,《小雅·清庙》中描写的“佳人施新衣,好国有衣祀”也形容了女性有敬畏礼仪,有高贵威严的特质。
2、贤淑有德,抚养子女在《诗经》中,女性被赋予贤淑、有德的形象,尤其是抚养孩子的形象。
比如《小雅·定之》中描述的“大季有服,王妃抚子”,指的是王妃抚养孩子的责任,得到了“大家”的赞赏。
在另一首诗歌《小雅·威鼎》中,描述女性带孩子出行的场景,表达了她的贤良慈爱之心。
3、坚守家门,守护祖宗孝道《诗经》将女性描绘为一个守家保家、守护祖宗孝道的角色,比如在《诗经·大雅·清庙》中:“佳人施新衣,好国有衣祀”指的是守护家庭仪式活动,示意女性在家庭中有着重要的作用。
同时,《诗经·卷一·苍鹰·穆苌》中描述女性“坚守家室,守护祖宗荣德”,可见在家庭教育、传统仪式活动中,女性承担着重要的责任。
二、《诗经》中的女性形象的社会意义1、推动家庭的发展几千年来,在中国文化中,家庭一直是占据着相当重要地位的一部分,而《诗经》中描绘的女性形象赋予了它以深厚的文化底蕴,可以说是家庭发展的重要动力。
2、弘扬中国传统价值观《诗经》中的女性形象,也彰显着中国传统价值体系,如表现出女性坚持家庭担当仪式活动,贤淑有德,有助于人们增强道德修养。
此外,它还着重以“敬而远之”的态度,来宣传婚姻道德规范,使得女性的形象也能够持续的传承下去。
三、结语总之,《诗经》中对女性形象的描写,既体现了中国传统家庭观念,也阐明了家庭和社会稳定发展的重要性,为我们发挥重要课题提供了宝贵启发。
《诗经》中的女性形象及其历史地位
《诗经》中的女性形象及其历史地位引言《诗经》是中国古代文献中的一部重要篇章,记录了西周至春秋时期的各类民歌、宫廷赋诗等。
其中,女性形象在诗经中占据了重要位置,展现了古代中国对于女性的理解与表达。
本文将从《诗经》中选取几篇典型作品,探讨其中描绘的女性形象以及这些形象所反映的历史地位。
大致内容1. 《国风·周南·关睢》这首诗描述了关东地区与周王朝之间发生的一段爱情故事。
女主角关睢通过自己的机智和优雅征服了周王,并获得了自己想要的幸福生活。
这个形象展现了一个聪慧、勇敢且独立自主的女性形象,在当时社会上可能并不常见。
她所表达出来的个人意愿和行动力令人赞叹,对于后来世代女性起到了积极示范作用。
2. 《国风·邶风·白华》这首诗以一种缠绵悱恻的笔触描绘了一位与丈夫分离的女性,表达出她对婚姻幸福的渴望和思念之情。
这个形象在古代社会中可以视为标准的贤妻良母形象,强调了女性对家庭和感情的重视。
尽管受到当时社会环境的限制,这位女性依旧表现出对自己家庭生活的追求和祈愿。
她对于幸福生活的向往反映了当时女性在婚姻中所处的相对较低地位。
3. 《国风·唐风·秋风》这首诗通过描述一个参与狩猎游戏、自由奔放并且具有野性美的女子形象来传递某种政治隐喻。
这个形象具有一定程度上赋予了女性力量和独立精神,并反映出古代中国文化中一种特定意义上对女性特质与价值的认可。
4. 《国风·卫风·木瓜》这首诗描述了一个美貌但被轻视和忽视的女子以及她内心伤感复杂的心情,反映出女性在爱情、婚姻和社会地位方面所面临的不公平待遇。
这个形象呈现了当时社会中普遍存在的一种对女性身份和自我认同的贬低,故事背后隐含着对于女性地位与权益不足的关注。
5. 《国风·魏风·东门之汉》这首诗以一种哀婉而凄美的描写方式,描述了一个忍受寂寞与思念的妇人形象。
她表达出对于丈夫去抵御北方游牧民族侵袭战斗所感到的无奈和担忧,并通过自己真挚而深沉的情感传递了对家庭安定团结的渴望。
浅谈《诗经》中婚恋诗中的女性形象
浅谈《诗经》中婚恋诗中的女性形象摘要;《诗经》是中国诗歌的源头,是中国诗史的光辉起点。
其中,《诗经》中与女性有关的作品占其总数305篇的三分之一,与女性爱情有关的作品占其总数的五分之一,它塑造了丰富多彩的女性形象。
我们可以从这些篇章中体会那个时代女性对待情感、婚姻、生活的基本态度,了解夫权文化背景下女性在婚姻家庭中所遭受的精神痛苦与情感奴役、地位低下的真实境况,进而理解中国女性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进程中为争取平等与自由所做出的奋争与牺牲。
关键词:女性爱情婚恋一、多种多样的女性形象(一)天真烂漫、大胆热情的女性形象《召南·摽有梅》此篇描写的少女丝毫不掩饰求偶的急切心情,大胆地表示:“求我庶士,迨其谓之!”,把歌者渴望爱情,主动追求爱情的形象跃然纸上。
《东方之日》一诗中的女主人公形象是从男子口出而非直接和读者见面的。
这一形象的动人之处不在于她的年轻漂亮,而在于她大胆追求爱情与幸福的执着。
《卫风.氓》“匪我延期,子无良媒。
”,《豳风.伐柯》“伐柯如何,匪斧不克。
取妻如何,匪媒不得。
”这说明当时社会已经向着严酷的“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制度过渡。
而诗中的女主人公却不凭媒妁之言,大胆的、投入到意中人的怀抱。
她们的爱浓烈热情,她们的决心与勇气令人钦佩。
(二)彷徨疑惧的女性形象不同于《召南·摽有梅》《东方之日》里女主人公的大胆热情,《将仲子》“将仲子兮,无逾我里,无折我树杞。
岂敢爱之?畏我父母”“畏我诸兄”“畏人之多言”【2】中的少女虽心仪“仲子”,但由于没有“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她畏父母,畏兄弟,畏人言。
小心翼翼地婉拒,内心无比彷徨且疑惧。
《鄘风.柏舟》“泛彼柏舟,在彼中河”即是兴又是比,女主人公以柏舟与河水紧紧相依来表达愿与意中人朝夕相伴的心愿,又用柏舟在河里漂浮不定来衬托心无所依的痛苦。
继而发出“母也天只,不谅人只!”的悲叹。
她怨天恨母,她忧愁悲愤,她情深专一,但却对父母之命无可奈何。
(三)情深意重的女性形象《葛生》是一首妇女悼念亡夫的诗。
_诗经_与汉乐府爱情诗女性形象之比较
_诗经_与汉乐府爱情诗女性形象之比较
《诗经》和汉乐府爱情诗的女性形象有许多相似之处,也有一些区别。
两者都将女性形象描绘得美丽动人。
《诗经》中的女性形象多是贤淑美丽、温柔而聪慧的女子,如《南山有台》中的“阳之
曲则”和《采苓》中的“瞻彼淇澳,言采其蕨。
”汉乐府中的女
性形象也是以美丽妩媚为特色,如《长恨歌》中的杨玉环“白
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等。
其次,这两者都强调了女性的情感细腻和爱情执着。
《诗经》中的女性形象常常表达对爱情的深情,如《卷耳》中的“悠悠
我心,驰言愿言。
”汉乐府中的爱情诗也是以女性的柔情细腻
为特点,如《陌上桑》中的“春灯燃尽,泪如倾。
相思入骨,
无寐。
”都表现了女性对爱的执着和对爱人的深情。
然而,在表现方式上,两者也有一些不同。
《诗经》中的女性形象更加含蓄和内敛,往往是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写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如《采苓》中的“瞻彼淇澳,言采其蕨。
”而汉乐府中的女性形象则更加直接和直白,往往是通过直接陈述和表达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如《陌上桑》中的“春灯燃尽,泪如倾。
”女性形象在这些诗歌中更加真实和触动人心。
《诗经》和汉乐府爱情诗在描绘女性形象方面有许多相似之处,都刻画了女性的美丽、柔情和爱情执着。
然而,两者在表现方式上有一些小的差异,不同的诗歌表达方式也给读者带来了不同的感受和体验。
诗经中的敢爱敢恨的女子形象
《诗经》中有很多女性形象都展现出了敢爱敢恨的特点,其中最典型的莫过于那些描写恋爱中的女子形象的诗篇。
这些女子在追求爱情时,勇敢地表达自己的情感,不畏艰险,不怕挫折,敢于面对各种挑战。
同时,她们也表现出对不尊重自己的人的决绝和勇敢,敢于断然拒绝,甚至在必要时选择离开。
比如《郑风·叔于田》中的女子,对心仪的男子敢于直抒胸臆,毫不掩饰自己的情感,表现出热烈而直率的个性。
再如《秦风·蒹葭》中的女子,面对心爱之人时敢于展露自己的聪明才智和柔情蜜意,表现出含蓄而矜持的态度。
此外,《诗经》中还有一些女性形象,在面对生活中的种种困难和挑战时,也表现出了坚韧和勇敢。
比如《大雅》《小雅》等诗歌中描述的劳动妇女形象,她们在艰苦的环境中努力奋斗,勇敢地面对生活中的种种困难和挑战。
这些女性形象都展现出了敢爱敢恨的特点,她们在追求爱情和生活幸福时,不畏艰险,敢于挑战自我和突破传统束缚。
她们的勇气和决心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录《诗经》婚恋诗中的女性形象 (2)[摘要] (2)[关键词] (2)引言 (3)一.《诗经》婚恋诗中的女性形象 (4)(一)恋爱中的女性形象 (4)1.大胆表白、勇敢示爱的女性形象 (4)2.羞涩忸怩的痴情女性形象 (5)3.俏皮活泼的女性形象 (5)4.思念恋人的深情女性形象 (6)5.追求婚恋自主的女性形象 (6)(二)婚姻中的女性形象 (7)1.新婚女性形象 (7)2.婚后女性形象 (8)二.《诗经》婚恋诗中女性形象的现实意义 (11)(一)对《诗经》产生年代的现实意义 (11)《诗经》婚恋诗产生的土壤 (11)(二)对当代女性在婚恋方面的现实意义 (13)参考文献 (14)《诗经》婚恋诗中的女性形象[摘要]《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它以其特有的艺术特色为读者重现了上古时代人们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和情感体验。
其中的婚恋诗更是独具风格,脍炙人口。
其刻画的女性形象类型丰富,她们在各自人生中演绎着或精彩或悲情的爱情故事,经营着各自或幸福或悲凉的婚姻生活。
按照婚恋的不同阶段可将其划分为两大类:恋爱中的女性和婚姻中的女性。
本文以《诗经》婚恋诗中的女性作为研究对象,结合具体诗文对当时社会的女性人物性格进行浅析,使人们在对诗经时代女性形象和爱情生活有更深的了解的同时,对当下女性的婚恋有所思考。
[关键词]《诗经》;婚恋诗;女性形象引言《诗经》收入诗歌三百零五篇。
孔子曾云:“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思无邪”。
在这三百零五篇中,反映爱情婚姻生活的诗作占了很大比重,它们全面细致地反映了周代人民的爱情观、婚姻观。
塑造了一系列各具特色的女性形象,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她们直率热烈情感丰富,她们大胆地表达对爱情的追求,无论是相思别离、怨恨恋慕,都能直言无隐,就连自己与男子的私情、幽会也表现得自然执着。
这与后来坠入封建礼教深渊的羞涩黯淡、饱受压抑的女性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诗篇中的女性体现出一种天然具备的清新和纯粹,这也赋予了《诗经》婚恋诗中的女性形象一种流光异彩的无邪与真挚。
一.《诗经》婚恋诗中的女性形象《诗经》中描述的女性处于各自人生的不同阶段,演绎着各自或精彩或悲情的爱情故事,经营着各自或幸福或悲凉的婚姻生活。
按照婚恋的不同阶段可将其划分为两大类:恋爱中的女性和婚姻中的女性。
(一)恋爱中的女性形象《诗经》产生年代呈现出“礼崩乐坏”的状态,女子可以像男子一样平等地追求爱情。
在爱情面前,她们或大胆率真,或深挚缠绵。
即使是在失恋之后,依然显示出直率的个性。
1.大胆表白、勇敢示爱的女性形象《诗经》产生于“礼崩乐坏”的周代,礼教束缚较少,婚姻较为自由,她们遇见钟情的男子会大胆热烈地示爱,勇敢的表白。
她们对于感情的态度直率自然, 不矫揉做作, 不掩饰内心情感, 大胆表露对意中人的思慕, 对爱情的渴望。
具有鲜明代表色彩的作品如《王风·大车》:大车槛槛,毳衣如菼。
岂不尔思? 畏子不敢。
大车啍啍,毳衣如璊。
岂不尔思? 畏子不奔。
榖则异室,死则同穴。
谓予不信,有如皦日。
这首诗表现了女性大胆追求爱情的热情和执着。
她想和男子私奔,但没有得到男子肯定的答案。
男子犹豫不决、缺乏勇气的表现与女主人公“榖则异室,死则同穴”的决心形成明显对比,也将女性大胆追求爱情的形象,鲜明而生动地表现出来。
“榖则异室,死则同穴。
谓予不信,有如皦日。
”女子真情表白还不够,还要对着太阳发誓,生不同室,死则同穴,如果说我撒谎,自有朗朗青天作证。
从中可以感受到女主人公内心如火焰般热烈的示爱。
又如,《召南·摽有梅》:摽有梅, 其实七兮。
求我庶士, 追其吉兮。
摽有梅, 其实三兮。
求我庶士, 追其今兮。
摽有梅, 顷筐口之。
求我庶士, 追其谓之。
看到梅子果熟坠地,感到青春易逝, 这位少女率真而热烈地坦白:“求我庶士,追其吉兮,’;“求我庶士,追其今兮,’;“求我庶士,迨其谓之”。
渴望爱情,就坦率表白,就主动地追求幸福的形象跃然纸上。
这种主动追求是发乎于内心爱的萌动,将歌者急于嫁人的迫切心情和诚挚愿望表现得淋漓尽致,非常生动地表达出少女追求爱情的热烈心理以及在对待爱情时态度上的积极主动性。
2.羞涩忸怩的痴情女性形象与《王风·大车》表现出的大胆热情不同,《郑风•东门之墠》展现出女子面对爱情时的羞涩扭捏和她一腔痴情无法倾吐的淡淡怅惘。
《郑风•东门之墠》:东门之墠,茹藘在阪。
其室则迩,其人甚远。
东门之栗,有践家室。
岂不尔思?子不我即!少女心系邻家小伙,“其室则迩”,但又不主动接近示好,两个人的心理距离是“其人甚远”。
内心爱得炽烈却绝不肯先去找他,一颗灼热的心在痛苦和矛盾中煎熬。
“岂不尔思?子不我即!”我怎么会不想念你,可你不来找我有什么办法?这可以理解为略带撒娇的委屈,也可理解为梦想破灭的苍凉。
区别在于,这故事里的女主人公知不知道对方是否了解自己的爱。
无论如何,这首诗表现出少女对男子不解自己的深情的淡淡嗔怨,侧面烘托少女痴情。
寥寥数语,道破了少女面对爱情时的微妙心理,呈现出一个可爱娇羞略显忧虑的女性形象。
羞怯矜持的女性形象在《诗经》全部情诗中所占的比例很小,与大胆热情勇于表白的女性形成对照。
虽然不占主导地位,但同样不可忽视。
3.俏皮活泼的女性形象爱情是人类共同的命运。
在爱情面前,有人大胆追求,有人羞涩踟蹰。
毫无例外的是,爱情总是带给人们欢乐和甜蜜。
《邶风•静女》是通过描述青年男女幽会的事件来表现女性形象的。
《邶风•静女》: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
爱而不见,搔首踟蹰。
静女其娈,贻我彤管。
彤管有炜,说怿女美。
自牧归荑,洵美且异。
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
《静女》表现了一对相爱的青年男女相会的情景,清新自然。
女主人公明明和小伙子一样渴望尽快见到心上人,却又故意躲藏起来,“爱而不见”,看着小伙子“搔首踟蹰”。
然后的“自牧归荑”显示出她多情的一面。
诗歌表现出女主人公活泼俏皮的一面,富有生活气息,体现出处于爱情状态中的女性独有的小心思,以及爱情本身所带给人们的欢乐。
再如《王风·丘中有麻》写女子等候情人,享受幽会的甜蜜和快乐,女性形象也较鲜明。
4.思念恋人的深情女性形象示爱成功后,男女进入了热恋阶段,相思的情诗随之出现了。
恋爱中的人总是觉得一起相处的时间太短暂,哪怕刚刚分别,就开始思念。
《王风·采葛》就很好地体现了这一点。
其诗曰:彼采葛兮, 一日不见, 如三月兮!彼采萧兮, 一日不见, 如三秋兮!彼采艾兮! 一日不见, 如三岁兮!姑娘对意中人的思念是如此强烈, 哪怕是在劳动中也是念念不忘, 才一天没有见面, 就觉得分开太久。
没有恋人相伴的日子,度日如年。
一日不见,就如同分别了三季、三年。
女主人公对恋人的深情可想而知。
与之相类似,《郑风·子衿》写的是女子在城阙等待情人归来,到城门两端的观楼独自踌躇徘徊,驻足眺望,终未见期待之人,发出“一日不见,如三月兮”的咏叹,把相思之苦表现得如泣如诉,深沉缱绻。
5.追求婚恋自主的女性形象任何一个时代的爱情都不会是一帆风顺,反而会遇到一些来自社会或这家庭的挫折和压力。
《诗经》产生的时代, 男女爱情所遭遇的压力并不会比现代社会少。
《诗经》中就有这么一批女子, 她们屈服, 勇于追求爱情自由,婚姻自主, 忠实于自己的内心感受, 表现出女性强大的反抗精神。
比如,《鄘风·柏舟》:泛彼柏舟, 在彼中河。
髧彼两髦, 实维我仪。
之死矢靡它。
母也天只, 不谅人只!泛彼柏舟, 在彼河侧。
髧彼两髦, 实维我特。
之死矢靡慝。
母也天只, 不谅人只!少女爱慕一位少年男子, 追求婚姻的自由和幸福, 但却违背母亲的意愿。
面对父母的压力, 少女依然忠实自己的内心的感情追求, 坚定自己的爱情信念, “髧彼两髦, 实维我仪”是对自己所爱的男子的一往情深的告白,“之死矢靡慝”表现出女主人公对爱情的忠诚和宁死不易其志的誓言和决心,表达她对干涉和阻挠自己婚姻自主的母亲的反抗。
“母也天只, 不谅人只”则是她在面对爱情的痛苦和悲愤时发出的慨叹之声。
这种公开对抗包办婚姻制度追求婚姻自由的精神难能可贵。
《鄘风·柏舟》当然不是体现当时女性反抗婚姻制度的个例,同样的刚烈果敢在《召南·行露》中也有相似的描述。
一个已有妻室的男子,看中了一个姑娘,想要聘娶,并蛮横霸道地威胁她。
“虽速我狱, 室家不足”、“虽速我讼, 亦不女从”,这有力的拒绝,描绘出一个为了追求自由的爱情,不怕要挟,即使吃官司,也决不低头屈从的人物性格丰满的具有反抗精神的女性形象。
除以上外,《诗经》婚恋诗还描述了失恋后果敢决绝的女性形象,如《郑风·褰裳》中“子不我思,岂无他人,狂童之狂也且”的自慰和愤慨;等待恋人到来的心情焦急的女性形象,如《王风·丘中有麻》中的“将其来施施”、“将其来食”,《邶风·匏有苦叶》中的“士如归妻,迨冰未泮”等等。
同时,以旁观视角侧面描写女性人物的美好形象,如《周南·关雎》、《卫风·硕人》等篇。
(二)婚姻中的女性形象与恋爱状态相似的是,不同女性在婚姻状态的不同阶段,也显示出不同特点,同时,同一女性,在其婚姻的不同阶段,也具有不同特点。
本文主要以新婚和婚后来分析女性形象的。
1.新婚女性形象一个女子最美丽的时候,莫过于新婚。
《诗经》中也有对新娘美貌的描写。
譬如,《卫风·硕人》中的庄妻“硕人其颀”,体形匀称,“硕大且俨”,姿态端庄,她的容貌肌肤之美,由手及肤、颈、头、红唇皓齿,再到额、眉和笑貌都进行了一番详尽细致的描写。
《诗经》多是通过对女子外貌的描写来刻画了一个给人留下深刻的新娘形象。
其中最有名的作品,当属《周南·桃夭》:桃之夭夭,灼灼其华。
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桃之夭夭,有蕡其实。
之子于归,宜其家室。
桃之夭夭,其叶蓁蓁。
之子于归,宜其家人。
诗中用春天柔嫩的桃枝和鲜艳的桃花映衬新娘的青春美丽,桃花的娇嫩使人联想到新娘新婚的幸福和娇羞。
以“有蕡其实”和“其叶蓁蓁”写新娘对美好婚姻生活的期待。
人们给她最美好的祝福,祝愿她为婆家开枝散叶,欢乐幸福地生活。
新娘不仅具有美丽的外表,而且有美好的心灵,“之子于归,宜其家室”,不仅是人们对新娘子的祝愿,也是暗示这是一位兼具外在美和内在美的女子。
《邶风·燕燕》中的新娘也是一位同时具备外在美和内在美的女子。
“仲氏任只,其心塞渊。
终温且惠,淑慎其身。
”这是一位既有美貌,又具贤德的女子。
她温婉深静,温和恭顺,谨慎善良又坚贞,在符合古人对女子容貌的要求的同时,又符合中国传统的女性形象。
2.婚后女性形象女性新婚以后的生活不同于少女时代,她们的一生几乎都是在家庭劳动和相夫教子中度过的。
她们勤劳质朴,始终不渝地为家庭牺牲奉献,具有中国女性的传统美德。
但是生活并不能时时处处如人所愿,有的夫妻恩爱琴瑟和鸣,有的婚姻破裂被夫家休弃,有的丈夫出征独守空房,从而产生了具有典型意义的思妇和弃妇等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