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化学复习考点精讲精练 化学反应与能量
高三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燃烧热与中和热知道精讲
高三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燃烧热与中和热【本讲主要内容】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燃烧热与中和热【知识掌握】【知识点精析】1、反应热(1)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常以热的形式表现出来。
分为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
(2)在化学反应过程中放出或吸收的热量通常叫做反应热。
用△H表示。
(1)用于表明反应所放出或吸收的热量的化学方程式,叫做热化学方程式。
(2)化学反应放出或吸收的热量,与参加反应的物质的多少和物质的状态有关。
热化学方程式书写要点:①必须注明每一种物质的状态;②热化学方程式中均写等号(可逆反应用可逆号);③方程式部分与△H用“;”分开;④放热反应△H<0,用“-;吸热反应△H>0,用“+”;⑤参加反应的物质的量必须与吸收或放出的热量相对应匹配;⑥注意在热化学方程式中△H的单位“KJ/mol”,表示的是反应物以“物质的量”为计量单位的热量变化。
3、燃烧热和中和热燃烧热和中和热都属于反应热。
(1)燃烧热是指1mol物质完全燃烧生成稳定氧化物所放出的热量。
这里要特别注意燃烧物质的用量和稳定的氧化物的含义。
碳燃烧可以生成CO、CO2。
CO2是稳定的氧化物。
碳的燃烧热是1mol碳燃烧生成CO2放出的热量。
(2)中和热是指“在稀溶液中酸跟稀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1mol水放出的热量”。
在中学阶段,中和热是指可以用离子方程式 H++OH-=H2O表示的中和反应。
(3)书写燃烧热、中和热的热化学方程式时,必须是1mol物质完全燃烧或生成1mol 水放出的热量,不能随意改写计量数。
4、重点、难点突破(1)反应热与各物质能量的关系化学反应的过程,是反应物的化学键被破坏,生成物的化学键形成的过程。
破坏化学键要消耗能量,形成化学键要吸收能量。
△H=反应物总“键能”-生成物总“键能”。
所以,△H < 0 时,为放热反应;△H > 0时,为吸热反应。
对于放热反应,反应物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H < 0。
高三化学知识点复习书推荐
高三化学知识点复习书推荐化学作为一门综合性科学学科,不仅涉及到理论知识,还有实验技巧和应用能力的培养。
高三学生在备战高考过程中,合理选择一本优质的化学知识点复习书对他们的学业发展至关重要。
本文将推荐几本适合高三学生使用的化学知识点复习书。
1.《高中化学知识点速查手册》该教材是高中化学知识梳理的经典之作,内容涵盖了高中化学的各个知识点。
书中以清晰简洁的文字和表格形式呈现,便于学生查找和理解。
同时,书中还提供了大量常见题型的解析和例题,有助于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并提供了备考时的参考。
2.《化学高考精讲精练》该教材是专门为高考化学准备的,内容紧扣高考要点,对于学生备考高考非常有帮助。
书中以章节形式呈现,涵盖了化学的各个领域,包括物质的分类与性质、化学反应与能量等,每个章节都有重点知识点的精讲和大量的相关练习题,让学生掌握知识并提高解题能力。
3.《高三化学重点难点解析与习题精练》该教材是根据高考化学考试的特点编写的,注重对高考热点和难点的解析。
书中对高考常考的重点知识点进行深入剖析,并提供了大量的相关习题,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此外,书中还包括了高考真题和模拟试题,供学生进行系统性的复习和训练。
4.《高三化学知识点复习指南》该教材是一本系统性的复习指南,涵盖了高中化学的全部知识点。
书中以图文结合的方式进行讲解,通过图表和实例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化学知识。
此外,书中还包括了丰富的练习题和考点补充,有助于学生查漏补缺,提高应试能力。
5.《高中化学考点串讲速记》该教材是一本专注于高中化学考点的速记指南。
书中对每个考点进行了简洁明了的概述,并给出了重点和难点的解析和例题。
此外,书中还为高三学生提供了复习要点和记忆口诀,帮助学生快速掌握化学知识,提高记忆效果。
总结:高三化学知识点复习书的选择对于学生的高考备考至关重要,上述推荐的几本教材都是经典之作,适合于高三学生使用。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风格和需求来选择适合自己的复习书,并结合教材和课堂学习,全面复习和巩固化学知识,为高考取得优异成绩打下坚实基础。
人教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第六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 知识点总结
一、选择题1.工业废弃物的资源化回收再利用,可以更大限度的发挥原材料的价值。
下图是工业生产纳米磁性氧化铁的流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用Na2CO3溶液浸泡是为了除去废铁屑表面的铁锈B.若生产中不通入N2,暴露在空气中生产,将不能得到高纯度产品C.加适量的H2O2是为了将部分Fe2+氧化为Fe3+ ,涉及反应:H2O2+2Fe2++2H+=2Fe3++2H2O D.溶液A中Fe2+和Fe3+的浓度比为1:2【答案】A【详解】A. Na2CO3溶液水解显碱性,浸泡废铁屑可以使表面的油脂水解除去,但不能除去表面的铁锈,故A错误;B.废铁屑被硫酸溶解生成硫酸亚铁,生成的亚铁离子被双氧水部分氧化生成铁离子,形成亚铁离子和铁离子的混合溶液,若生产中不通入N2,暴露在空气中生产,亚铁离子会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生成铁离子,将不能得到高纯度四氧化三铁产品,其中会混入氧化铁杂质,故B正确;C.根据B的分析,加适量的H2O2是为了将部分Fe2+氧化为Fe3+ ,涉及反应:H2O2+2Fe2++2H+=2Fe3++2H2O,故C正确;D.根据最终产品为四氧化三铁,其中Fe2+和Fe3+的数目比为1:2,因此溶液A中Fe2+和Fe3+的浓度比为1:2,故D正确;故选A。
2.Mg-H2O2电池可用于驱动无人驾驶的潜航器。
该电池以海水为电解质溶液,示意图如图。
该电池工作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Mg电极是该电池的正极B.H2O2在石墨电极上发生氧化反应C.石墨电极附近溶液的碱性增强D.溶液中Cl-向正极移动【答案】C【分析】镁、过氧化氢和海水形成原电池,镁做负极发生氧化反应,过氧化氢在正极上发生还原反应,过氧化氢做氧化剂被还原为OH-,溶液pH增大,原电池中阴离子移向负极。
【详解】A.组成的原电池的负极被氧化,镁为负极,不是正极,故A错误;B.双氧水作为氧化剂,在石墨上被还原变为氢氧根离子,发生还原反应,故B错误;C.双氧水作为氧化剂,在石墨上被还原变为氢氧根离子,电极反应为,H2O2+2e-=2OH-,故溶液pH值增大,故C正确;D.溶液中Cl-移动方向与同外电路电子移动方向一致,应向负极方向移动,故D错误;答案选C。
高考化学总复习 第6单元 化学反应与能量 第1节 化学能与热能 新人教版
6.理解盖斯定律的意义。 7.能够应用盖斯定律进行反应热的有关计算。
考情剖析
本节重要知识点有:放吸热反应、燃烧热和中和热、热化学 方程式及反应热的有关计算,主要考查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的判 定、热化学方程式正误判断及书写、反应热的计算,以选择题和 填空题的形式呈现,以中等难度为主。预计 2017 年将仍以热化学 方程式的书写及正误判断、化学反应热的有关计算为主要考查点, 密切联系实际,结合新能源、元素化合物的知识点综合考查。
3.举例
两个关系:
① A―Δ―H→1 1aBΔH2=a·ΔH1 aA―Δ―H→2 B
②A
ΔH1 ΔH2
B,ΔH1=-ΔH2。
答案:1.始态 终态 3.ΔH1+ΔH2
1.在 273 K、101 kPa、催化剂存在的条件下,发生了 某化学反应,书写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时,一般不需注明 的是( )
A.反应物或生成物的状态 B.反应时的温度 C.反应时的压强 D.反应时所用的催化剂 答案:D
义?
反应热(焓变)ΔH 的单位 kJ·mol-1 有何意
提示:ΔH 的单位 kJ·mol-1 并不是指每摩尔具体物质反 应时伴随的能量的变化,而是指每摩尔给定形式的具体反应, 以各物质的化学计量数来计量其物质的量时伴随的能量变 化。热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的化学计量数必须与 ΔH 对应, 即化学计量数加倍,ΔH 相应加倍。
二、热化学方程式 1.定义:表示________和________关系的化学方程式。 2.意义:表明化学反应中的________变化和________ 变化,如 H2(g)+12O2(g)===H2O(g) ΔH=-241.8 kJ·mol-1 表 示 的 意 义 : 发 生 上 述 反 应 生 成 1 mol H2O(g) 后 放 出 ________kJ 的热量。 答案:1.参加反应物质的量 反应热 2.物质 能量 241.8
新高考化学一轮总复习讲解资料-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
《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知识梳理】一、反应热与焓变1. 反应热:当一个化学反应在一定温度下进行时,反应释放或吸收的热量称为此反应在该温度下的反应热,单位是kJ/mol。
反应热的大小与参加反应的物质的多少有关,也与参加反应的物质状态和生成物状态有关,而与反应的途径无关。
在化学反应中,旧键的断裂需要吸收能量,而新键的形成则放出能量,总能量的变化取决于上述两个过程能量变化的相对大小。
2.焓变:(1)焓:焓是用来描述物质所具有的能量的物理量,用符号H 表示。
(2)焓变:生成物的总焓与反应物的总焓之差,用符号ΔH 表示。
ΔH >0 反应吸收热量;ΔH <0 反应放出热量。
(3)焓变与键能的关系:ΔH=﹣(生成物的键能之和—反应物的键能之和)温馨提示:对于一定量的纯净物质,在一定的状态(如温度、压强)下,焓有确定的数值。
在同样的条件下,不同的物质具有的能量也不同,焓的数值也就不同;同一物质所处的环境条件(温度、压强)不同,以及物质的聚集状态不同,焓的数值也不同。
焓的数值的大小与物质的量有关,在相同的条件下,当物质的物质的量增加一倍时,焓的数值也增加一倍。
因此,当一个化学反应在不同的条件下进行,尤其是物质的聚集状态不同时,反应焓变是不同的。
3.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类型比较放热反应吸热反应定义放出热量的化学反应吸收热量的化学反应形成原因反应物具有的总能量大于生成物具有的总能量反应物具有的总能量小于生成物具有的总能量与化学键的关系生成物分子成键时释放的总能量大于反应物分子断键时吸收的总能量生成物分子成键时释放的总能量小于反应物分子断键时吸收的总能量表示方法ΔH<0 ΔH>0联系ΔH=ΔH(生成物)-ΔH(反应物),键能越大,物质能量越低,越稳定;键能越小,物质能量越高,越不稳定图示常见反应类型①所有的燃烧反应②大多数化合反应③酸碱中和反应④金属与酸或水的反应①大多数分解反应②盐的水解和弱电解质的电离③Ba(OH)2·8H2O 与NH4Cl 反应④C 和H2O 或CO2 的反应4.燃烧热和中和热:根据反应类型和研究对象的不同,反应热可分为生成热、分解热、中和热.燃烧热、溶解热等。
2020高三化学复习考点精讲精练:化学反应与能量
2020高三化学复习考点精讲精练:化学反应与能量第一节 化学能与热能一、化学键与化学反应中能量的变化关系化学反应的本质是:旧化学键的断裂与新化学键的形成旧化学键的断裂与新化学键形成是与能量联系在一起的,断开旧的化学键要_______能量,而形成新的化学键要_________能量,因此,化学反应都相伴有能量的变化。
二、化学能与热能的相互转化例24.以下反应中属吸热反应的是 〔 〕A.镁与盐酸反应放出氢气B.氢氧化钠与盐酸的反应C.硫在空气或氧气中燃烧 D .Ba(OH)2•8H 2O 与NH 4Cl 反应例25.以下讲法正确的选项是( )A .需加热才能发生的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B .放热的反应在常温下一定易进行C .反应是放热依旧吸热是由反应物和生成物所具有的能量的相对大小决定的D .吸热反应在一定条件下也进行例26.反应:X +Y==M+N为放热反应,对该反应的以下讲法中正确的选项是〔 〕 A.X的能量一定高于M B. Y的能量一定高于N遵循能量守恒原理C. X和Y的总能量一定高于M和N的总能量D. 因为该反应为放热反应,故不必加热反应就可发生第二节化学能与电能一、化学电源1、原电池:将________能转化为_________能的装置。
2、形成条件: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活性不同的两个电极,闭合的回路,电解质溶液。
3、电极名称:负极:一样为爽朗金属,失电子,化合价升高,发生反应。
正极:一样为较不爽朗金属(或非金属),溶液中阳离子得电子,化合价降低,发生反应。
4、铜锌原电池和电极反应:如下图装置的表达,负极是 ,电极方程式为属于反应正极是 ,电极方程式为属于反应电子从流向;极逐步溶解,溶液PH值变例27.以下讲法正确的选项是〔〕A.原电池是把电能转化为化学能的装置B.原电池中电子流出的一极是正极发生氧化反应C.原电池的两极发生的反应均为氧化还原反应D.形成原电池后,原电池中的阳离子向正极移动例28.把a、b、c、d四种金属片浸泡在稀H2SO4中,用导线两两相连能够组成各种原电池。
高三化学一轮复习 6.1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精品)
第六单元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第1节
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
核心考点分层突破 真题实证命题揭秘
-14关键能力· 考向突破
必备知识· 自主预诊
基础小练 (2018 江西赣州期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A.常温下,反应 C(s)+CO2(g) 2CO(g)不能自发进行,则该反应 的 ΔH>0 B.已知 2CO(g)+O2(g) 2CO2(g) ΔH=-566 kJ· mol-1,则 CO 的 燃烧热 ΔH=-283 kJ C.已知 H+(aq)+OH-(aq) H2O(l) ΔH=-57.3 kJ· mol-1,则稀硫 酸和稀 Ba(OH)2 溶液反应的反应热 ΔH=2× (-57.3) kJ· mol-1 D.500 ℃、 30 MPa 下,将 0.5 mol N2 和 1.5 mol H2 置于密闭的容 器中充分反应生成 NH3(g),放热 19.3 kJ,热化学方程式为 N2(g)+3H2(g) 2NH3(g) ΔH=-38.6 kJ· mol-1
第六单元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第1节
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
核心考点分层突破 真题实证命题揭秘
-3关键能力· 考向突破
必备知识· 自主预诊
考点一 1.化学反应的实质与特征 形成 物质
焓变与反应热
断裂
化学反应
能量
热量
2.焓变、反应热 (1)焓(H)。 用于描述物质 所具有的能量
的物理量。
生成物 )-H( 反应物 ),
高中化学专题复习化学反应与能量
高中化学专题复习化学反应与能量work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mpany.2020YEAR化学反应与能量[考纲要求] 1.了解化学反应中能量转化的原因,能说出常见的能量转化形式。
2.了解化学能与热能的相互转化;了解吸热反应、放热反应、反应热等概念。
3.了解热化学方程式的含义。
4.了解焓变与反应热的含义。
了解ΔH=H(反应产物)-H(反应物)表达式的含义。
5.理解盖斯定律,并能运用盖斯定律进行有关反应焓变的简单计算。
6.了解能源是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了解化学在解决能源危机中的重要作用。
考点一从宏观、微观角度掌握反应热1.理解化学反应热效应的两种角度(1)从微观的角度说,是旧化学键断裂吸收的能量与新化学键形成放出的能量的差值,如下图所示:a表示旧化学键断裂吸收的能量;b表示新化学键形成放出的能量;c表示反应热。
(2)从宏观的角度说,是反应物自身的能量与生成物能量的差值,在上图中:a表示活化能;b表示活化分子结合成生成物所释放的能量;c表示反应热。
2.反应热的量化参数——键能反应热与键能的关系反应热:ΔH=E1-E2或ΔH=E4-E3,即ΔH等于反应物的键能总和减去生成物的键能总和,或生成物具有的总能量减去反应物具有的总能量。
题组一正确理解概念1.正误判断,正确的划“√”,错误的划“×”。
(1)在CO2中,Mg燃烧生成MgO和C。
该反应中化学能全部转化为热能(×)(2015·江苏,4D)(2)向汽油中添加甲醇后,该混合燃料的热值不变(×)(2014·浙江理综,7D)(3)催化剂能改变反应的焓变(×)(2012·江苏,4B改编)(4)催化剂能降低反应的活化能(√)(2012·江苏,4C改编)(5)同温同压下,H2(g)+Cl2(g)===2HCl(g)在光照和点燃条件下的ΔH不同(×)(2010·山东理综,10D)2.下列关于反应热和热化学反应的描述中正确的是()A.HCl和NaOH反应的中和热ΔH=-57.3 kJ·mol-1,则H2SO4和Ca(OH)2反应的中和热ΔH=2×(-57.3) kJ·mol-1B.CO(g)的燃烧热是283.0 kJ·mol-1,则2CO2(g)===2CO(g)+O2(g)反应的ΔH=+2×283.0 kJ·mol-1C .氢气的燃烧热为285.5 kJ·mol -1,则电解水的热化学方程式为2H 2O(l)=====电解2H 2(g)+O 2(g) ΔH =+285.5 kJ·mol -1D .1 mol 甲烷燃烧生成气态水和二氧化碳所放出的热量是甲烷的燃烧热 答案 B解析 在稀溶液中,强酸跟强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1 mol 液态H 2O 时的反应热叫做中和热,中和热是以生成 1 mol 液态H 2O 为基准的,A 项错误;CO(g)的燃烧热是283.0 kJ·mol -1,则CO(g)+12O 2(g)===CO 2(g) ΔH =-283.0 kJ·mol -1,则2CO(g)+O 2(g)===2CO 2(g) ΔH =-2×283.0 kJ·mol -1,逆向反应时反应热的数值相等,符号相反,B 项正确;电解 2 mol 水吸收的热量和 2 mol H 2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时放出的热量相等,C 项中的ΔH 应为+571.0 kJ·mol -1;在101 kPa 时,1 mol 物质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氧化物时(水应为液态)所放出的热量是该物质的燃烧热,D 项错误。
高考高三化学二轮专题复习讲义 专题5 化学反应与能量
专题5 化学反应与能量微专题 2019 2018 2017 考情透析Ⅰ Ⅱ Ⅲ Ⅰ Ⅱ Ⅲ Ⅰ Ⅱ Ⅲ 热化学方程式与盖斯定律T28 (3)T27 (1) T28 (2)T28 (2)T27 (1)T28 (2)T28 (2)T27 (1)T28 (3)考向:反应热,主要考查盖斯定律的运用、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电化学,主要考查电极反应、电解质溶液中离子移动、充放电电池的工作原理分析、电化学腐蚀与防护题型:选择题、综合题 分值:6+4电化学T12T28 (4)T13 T28 (4)T13 T27 (3)T12 T26 (4)T11 T27 (3)T11 T1110热化学方程式与盖斯定律1.反应热、中和热、燃烧热的区别和联系反应热中和热燃烧热含义 化学反应过程中放出或吸收的热量在稀溶液中,强酸和强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1 mol H 2O(l)时所放出的热量在101 kPa 时,1 mol 物质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氧化物时所放出的热量反应特点 任何反应 中和反应 燃烧反应物质状态 物质的状态要确定 稀溶液生成物在常温下为稳定状态 方程式 配平标准 任意物质的量以生成1 mol H 2O(l)为标准以燃烧1 mol 可燃物为标准ΔH 符号放热反应取负值,吸热反应取正值负值负值能量数值 的描述 必须指出是放热还是吸热或使用正负值或用ΔH 表示直接描述热量的变化时不必再指明是放出的热量,可用ΔH 表示 说明①用键能计算:ΔH =反应物的键能之和-生成物的键能之和②ΔH 值与书写形式有关,单位一般是“kJ·mol -1”①电离吸热,溶解时吸热或放热 ②稀强酸与稀强碱反应的中和热ΔH 为-57.3 kJ ·mol -1生成物为稳定的氧化物,如CO 2、SO 2、H 2O(l)、P 2O 5等①在中学阶段,如果不指明条件就默认为通常状态,比较ΔH 的相对大小时要考虑其数值的“+”“-” ②用弱酸或弱碱的稀溶液进行中和反应时,每生成1 mol H 2O(l)放出的热量小于57.3 kJ2.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步骤3.四种计算化学反应热的方法(1)从宏观角度计算ΔH =生成物的总能量-反应物的总能量 (2)从微观角度计算ΔH =反应物的键能总和-生成物的键能总和 (3)从活化能角度计算ΔH =正反应活化能-逆反应活化能(4)利用盖斯定律计算:先书写目标热化学方程式,再计算反应热两点说明:①不要把反应热与键能的关系和反应热与物质的总能量的关系混淆。
备战高考化学(精讲+精练+精析)专题10 化学反应中的能
专题10 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从2016年高考考纲和近几年高考试题上看,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内容是高考的重要知识点之一,备受命题者的青睐和关注。
《考试大纲》要求注重理论联系实际,主要突出在能源、环保、化学工业等问题。
理解反应热、燃烧热和中和热等概念;能正确书写热化学方程式。
高考中有关试题以判断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是否正确、比较反应热的大小等为主,有关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题型,在高考中以选择题为主。
预测2017年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是高考重点考察内容之一,主要有(1)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及正误判断;(2)反应热的计算、盖斯定律的应用;(3)比较反应热的大小,吸热、放热反应的判断;(4)反应热与能源的综合考查。
对于燃烧热和中和热的概念及计算将是高考考查的重点,预计会在填空题、选择题、实验题中有所体现,难度不会太大。
重点考查学生灵活应用知识,接受新知识的能力。
2016高考考纲要求:1、了解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吸热反应、放热反应、反应热、燃烧热、中和热等概念。
2、理解热化学方程式的含义,能正确书写热化学方程式3、掌握有关燃烧热的简单计算。
4、初步了解新能源的开发。
围绕考纲我们应掌握如下要点:①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吸热反应,放热反应②反应热的概念,化学反应过程中能量变化与放热、吸热的关系。
③热化学方程式的概念,正确书写热化学方程式。
④燃烧热、中和热的概念及简单计算⑤化石燃料、新能源的开发,燃料的充分燃烧。
☆★考点一:吸热放热反应的判断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的判断一般从两个角度来判断,即总能量的相对高低和反应过程中断开化学键吸收的能力和形成化学键放出能量的相对高低。
在实际应用中,我们更多的根据经验来判断。
常见的放热反应有:⑴所有的燃烧反应;⑵酸碱中和反应;⑶金属与酸生成H2的反应;⑷浓H2SO4、固体NaOH 、CaO 溶于水。
常见的吸热反应有:⑴需要持续加热的反应,如NH4CI与Ca(OH)2制NH3、H2还原CuO 、乙醇制C2H2、浓盐酸制CI2以及CaCO3、KCIO3、Mg(OH)2等分解反应;⑵盐的水解反应;⑶弱电解质的电离。
完整版高考化学第六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 知识归纳总结(1)
完整版高考化学第六章化学反应与能量知识归纳总结一、选择题1.在一绝热(不与外界发生热交换)的恒容容器中,发生反应:2A(g)+B(s) C(g)+D(g),下列描述中能表明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的有()个①容器内温度不变②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变③混合气体的压强不变④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变⑤C(g)的物质的量浓度不变⑥容器内A、C、D三种气体的浓度之比为2:1:1 ⑦某时刻v(A)=2v(C)且不等于零⑧单位时间内生成n mol D,同时生成2n mol AA.4 B.5 C.6 D.7【答案】C【详解】①该容器为绝热容器,容器内温度不变,说明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反应达到平衡状态;②由于B呈固态,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建立平衡过程中气体的总质量增大,恒容容器中混合气体的密度增大,达到平衡时混合气体总质量不变,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变,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变能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③该反应反应前后气体分子数不变,建立平衡过程中混合气体分子总物质的量始终不变,由于是绝热容器,建立平衡过程中容器温度变化,混合气体压强发生变化,达到平衡时温度不变,混合气体压强不变,混合气体的压强不变说明反应达到平衡;④由于B呈固态,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建立平衡过程中气体的总质量增大,混合气体分子总物质的量始终不变,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增大,达到平衡时混合气体总质量不变,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变,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变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⑤C(g)的物质的量浓度不变是化学平衡的特征标志,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⑥达到平衡时A、C、D的浓度保持不变,但不一定等于2:1:1,A、C、D三种气体的浓度之比为2:1:1时反应不一定达到平衡状态;⑦某时刻υ(A)=2υ(C)且不等于零,没有指明是正反应速率,还是逆反应速率,不能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⑧单位时间内生成n mol D一定消耗2n mol A,同时生成2n mol A,A的浓度不变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能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有①②③④⑤⑧,共6个,答案选C。
高考化学 一轮复习 第三章 专题10 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
I2
(g)
+
H2 ( g )
ΔH =
(5)△H 的数值与反应式中的系数成比例。
(6)正逆反应的 ΔH绝对值相等,符号相反。 (7)热化学方程式是表示实际反应的物质的物质的量。
24
200 ℃
kHJ2/m(olg
)+I2
(
g)
101
====
kPa
2HI ( g )
ΔH = -14.9
ΔH = 2H2 ( g )+2I2 ( g 1)20010=k℃P=a== 4HI ( g )
n 为生成 H2O 的物质的量。
环形玻璃搅拌棒 温度计
实验探究 中和热的测定
1.测定原理
ΔH=
m酸
+m碱· c· t终 n
-
t始
c=4.18J· g-1· ℃-1=4.18×10-3kJ· g-1· ℃-1;
n 为生成 H2O 的物质的量。
二、实验步骤
1、保温装置的装备。 2、量取盐酸倒入小烧杯并测量其温度。 3、另取一量筒量取NaOH溶液并测其温度。 4、将量筒中NaOH溶液倒入盛盐酸的小烧杯中,用玻璃棒 轻轻搅动溶液,记录混合溶液的最高温度。 5、重复实验两次,取测量所得数据的平均值进行计算。 28
22
【考点二】热化学方程式 1、定义:表明反应所放出或吸收的热量的化学方程式。 热化学方程式既表明了化学反应中物质变化,也表明了 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2、书写注意事项 (1)要注明温度和压强(250C ,101kPa时不注明); (2)反应物和生成物要注明聚集状态(s、l、g、aq) ,
热化学方程式中不再使用“↑”、“↓”等符号; (3)各物质前的化学计量数表示物质的量, 必要时可使用分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
第一节 化学能与热能
一、化学键与化学反应中能量的变化关系
化学反应的本质是:旧化学键的断裂与新化学键的形成
旧化学键的断裂与新化学键形成是与能量联系在一起的,断开旧的化学键要_______能量,而形成新的化学键要_________能量,因此,化学反应都伴随有能量的变化。
二、化学能与热能的相互转化
例24.下列反应中属吸热反应的是 ( )
A.镁与盐酸反应放出氢气
B.氢氧化钠与盐酸的反应
C.硫在空气或氧气中燃烧 D .Ba(OH)2•8H 2O 与NH 4Cl 反应
例2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需加热才能发生的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
B .放热的反应在常温下一定易进行
C .反应是放热还是吸热是由反应物和生成物所具有的能量的相对大小决定的
D .吸热反应在一定条件下也进行
例26.已知反应:X +Y==M+N为放热反应,对该反应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X的能量一定高于M B. Y的能量一定高于N
C . X 和Y 的总能量一定高于M 和N 的总能量
D. 因为该反应为放热反应,故不必加热反应就可发生
第二节 化学能与电能
一、化学电源
1、原电池:将________能转化为_________能的装置。
2、形成条件: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活性不同的两个电极,闭合的回路,电解质溶液。
3、电极名称:
负极:一般为活泼金属,失电子,化合价升高,发生 反应。
遵循能量守恒原理
正极:一般为较不活泼金属(或非金属),溶液中阳离子得电子,化合价降低,发生反应。
4、铜锌原电池和电极反应:如图所示装置的叙述,
负极是 ,电极方程式为属于反应
正极是 ,电极方程式为属于反应
电子从流向;极逐渐溶解,溶液PH值变
例2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原电池是把电能转化为化学能的装置
B.原电池中电子流出的一极是正极发生氧化反应
C.原电池的两极发生的反应均为氧化还原反应
D.形成原电池后,原电池中的阳离子向正极移动
例28.把a、b、c、d四种金属片浸泡在稀H2SO4中,用导线两两相连可以组成各种原电池。
若a、b相连时,a为负极;c、d相连时,c为负极;a、c相连时,c为正极;b、d相连时,b为正极,则这四种金属活动性顺序由大到小为()
A.a > b > c > d B.a > c > d > b
C.c > a > b > d D.b > d > c > a
第三节化学反应的速率和限度
一、化学反应速率
(1)用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浓度的减小或生成物浓度的增加来表示。
计算公式为=△C / △t 时间:(如每秒、每分、每小时)
反应速率的单位mol/(L•s )mol/(L•min)mol/(L•h)
(2)同一反应各物质的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
例:
ν(A):ν(B):ν(C):ν(D) = 2 :3 :1 :4
二、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
浓度、温度、催化剂,压强(有气体参与的反应)、固体的表面积等。
①通常浓度越大(气体或溶液),反应速率越快;②温度越高,反应速率越快;
③压强越大,反应速率越快(仅对有气体物质的反应);④催化剂能改变化学反应速率。
例29.在2 L的密闭容器中,充人2 molN2和3 molH2,在一定条件下反应,3 s后测得N2为
0.8 mol,N2的反应速率为0.2mol/(L•s );H2的反应速率为
0.6mol/(L•s )。
例30.下列措施肯定能使化学反应速率增大的是()
A.增大反应物的量
B.增大压强
C.升高温度
D.使用催化剂
例31.把铝条放入盛有过量稀盐酸的试管中,不影响
...氢气产生速率的因素是D A.盐酸的浓度B.铝条的表面积
C.溶液的温度D.加少量Na
2SO4
三、化学反应的限度
1. 对于可逆反应,在一定条件下进行到一定程度时,正反应速率和逆
反应速率相等,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不再发生变化,反应达到化学
平衡状态。
2.平衡状态的特征:
动:动态平衡等:υ(正)=υ(逆)
定:各组分的浓度不再发生变化;
变:如果外界条件的改变,原有的化学平衡状态将被破坏。
例32.在一定条件下,对于密闭容器中进行的可逆反应:N2(g) + 3H2(g) 2NH3(g),下列说法中可以充分说明这一反应已经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是()。
A.N2、H2、NH3在密闭容器中共存B.N2、H2、NH3的浓度不再变化
C. N2、H2、NH3的浓度相等 D.反应停止,正、逆反应速率都等于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