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行合一王阳明》读书笔记共29页

合集下载

心得体会-读《知行合一——王阳明》后有感 精品

心得体会-读《知行合一——王阳明》后有感 精品

读《知行合一——王阳明》后有感读《知行合一——王阳明》后有感蔡远飞说实话,刚拿到公司寄给我们的《知行合一——王阳明》这两本书的时候,我心里是有点拒绝的,因为觉得现在工作那么忙,哪来的时间来看书。

但是出于好奇心,不明白为什么领导会推荐这本书给我们看,它的魅力何在?于是我翻开了书籍,看了简介,慢慢的就被这本书所吸引了。

每天睡觉前或者休息的时候就翻上几页,让自己的心慢慢安静下来,也许这也是这书的魅力所在吧。

看了这本书之后,我了解到王阳明虽出自书香门第,富有才情,但是他的一生却历经坎坷。

多次参加会试都榜上无名,这在当时对读书人来说是奇耻大辱,但是他却认为世以不得第为耻,吾以不得第心动为耻。

世间万物皆有两面,不管是痛苦还是快乐,都是生活的一部分,我们不必太在意。

只有调整自己心态才能减轻痛苦,享受快乐。

其实这种观点,正是体现了王阳明立身之本。

他在被贬谪贵州龙场驿丞期间,通过龙场悟道,彻底领会了儒家格物致知的要旨,彻悟了知行合一这种天地间的终极智慧,从而创立了影响极为深远的一门学问—心学。

知行合一,就是说知行是不可分的,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

有知必有行,有行必有知。

这种观点,彻底纠正了朱熹先知后行的知行观。

致良知的道路又是什么呢?用他自己的话说是从百死千难中得来的,是千古圣贤相传的一点真骨血。

良知人人都有,致良知就是让心回到无善无恶的本真状态,通过主体意识达到自我道德修养,规范自我行为。

这是心学的核心部分。

王阳明的知行合一是一个由知善到行善的过程,要求人们将自己的伦理道德知识付诸实践,从而完善自己的道德人格,达到内圣而外王的境界。

当今经济、科技飞速发展,人们对于世界的了解越来越多,所面临的问题也日益增多。

作为一个普通人如何将自己的道德知识转化为道德实践,王阳明的知行合一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方法。

现代人所缺乏的并不是道德知识,我们缺乏的是将道德知识落实到实践的具体行为。

道德不能仅仅停留在口头上、书本上,要将其体现在我们的实际行为之中。

阅读书籍《知行合一王阳明》--读后感

阅读书籍《知行合一王阳明》--读后感

阅读《知行合一王阳明》有感在这个经济高速发展、信息高速传播的时代,不管是在繁华的都市还是在“荒凉”的村庄,每个人都可能会被身外的声、色、名、利所牵引,做出违背自己本心意愿的事情。

在为了解除自身的困惑也避免自己在当下、以后、将来不被所谓的身外之物困扰并能够坚持自己的初心愿望又因机缘巧合的情况下看到并且因生活琐事而有意愿仔细研读了这本书《知行合一王阳明》度阴山版。

首先,王守仁生于1472年,因曾筑室于会稽山阳明洞,自号阳明子,学者称之为阳明先生,亦称王阳明。

明代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和军事家,陆王心学之集大成者,精通儒家、道家、佛家。

《知行合一王阳明》这本书讲述的就是王阳明的生平和他创造心学的经历过程故事的一本书。

不管是处在生活清淡的古代还是在资源、情感丰富的现代要做到知行合一、致良知都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懂得知易行难的道理之后才会深刻知道知行合一的重要。

只有坚持做自己的主人,有立志先修身,修身先修心的觉悟。

多读好书,多学好人,才能不被身外是非对错,声色名利所困扰,所左右牵引。

当感觉自己身处是非之中,坚持修身修心,不慌不燥,听从自己的良知的指引,听从自己的内心的声音(第一感觉,不被杂念干扰过的第一丝良知心声)。

在王阳明的《大学问》中,有这么一段话: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由此看来,止于至善,坚持中庸之道才是为人处世的准则啊。

在《知行合一王阳明》这本书中也道出了体现王阳明三观的他所留下的四句教: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无善无恶心之体——阳明心学世界观1.心是万物的尺度2.心即世界3.善恶只是一物有善有恶意之动——阳明心学人生观1.人人皆可为尧舜2.意志独立方有自尊3.内圣外王4.不过度,不执着5.有善有恶是习气所染知善知恶是良知——阳明心学价值观1.致良知,良知是道德与智慧的直觉2.知行合一是提高效率的法宝为善去恶是格物——阳明心学方法论1.四事规:立志、勤学、改过、责善2.静坐:独处时的自我管理3.事上练,就是练心,知行合一的去事上磨练,就是要到人情事变上去练心。

《知行合一 王阳明》读后感_读后感

《知行合一 王阳明》读后感_读后感

《知行合一王阳明》读后感_读后感《知行合一王阳明》读后感建工学院工管1402班杨慧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王阳明王阳明,大明帝国时期诞生的一位著名的心学家,而在当时以朱熹理学为主流的明朝,也足以体现出王阳明的艰辛以及心学发展受到的阻碍程度。

刚上大一时,接触到马哲的唯物论: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客观存在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当我偶然看到这本书时,却也被王阳明的心学所打动,被王阳明的“致良知”说服,同时也被他新的格物致知所吸引。

生活在大明帝国的王阳明,也曾受理学的影响,也曾按照朱熹的格物致知去格物,当他对着一堆竹子去格的时候,却什么都格不出,于是他对理学的权威提出了质疑。

他曾研究过道教,也曾想落入空门,但都没有成功实现,于是才有了后来的龙场悟道,才有了其心学的横空出世。

自龙场悟道以来,王阳明的弟子大增,为其心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也为他在仕途的发展提供了条件。

王阳明的心学,讲究的是人人平等,讲究的是光明良知,讲究的是内心的平静。

朱熹主张去心外格物,而王阳明则认为物就在己心,只要良知是光明的,就能得到其中的真谛,现在所做的事不过是对心学悟道的践行而已。

自龙场悟道以来,王阳明的仕途就变得光明起来,南赣剿匪以及平定宁王都是他心学的运用。

我认为在他的心学中有心理学的应用,似乎他的心学可以运用到任何领域,而王阳明则解释为这都是良知的作用。

王阳明提倡众生平等,人人都可以成为圣贤,所以每个人都不应该把自己看的轻贱,但其在剿匪时却因为士兵剿匪时士气不高,当众砍杀了几名士兵以儆效尤。

既然他提倡众生平等,那他又为何以别人的生命来换取其他人的前进,这无疑违背了他提出的观点。

不过王阳明也说自己在运用战术的时候是违背良知的,所以他在以后的讲学过程中从没有提过这些战术的运用。

王阳明的心学看似与理学背道而驰;但无论是心学还是理学,讲求的都是“存天理,去人欲”。

人的心可以分为性与情,但朱熹理学却硬要将“情”从心中分割,而要去寻找外物来填补心中的空洞。

知行合一、内圣外王—王阳明小传读书笔记

知行合一、内圣外王—王阳明小传读书笔记

知行合一、内圣外王—王阳明小传读书笔记●文/王明夫●王阳明,浙江绍兴余姚人,明代思想家、军事家和教育家,阳明心学创始人,生卒于1472-1529年,是中国历史上罕见的文治武功兼备之人物,“立德、立言、立功”皆居绝顶。

他传奇的一生,证成了“知行合一、内圣外王”的理想人格,气象万千、光耀千古。

●一、少年雄心●王阳明出生于书香门第,幼时即显天资聪颖,才思敏捷,十余岁能诗。

11岁时,父亲中状元,于是随父迁居京师(北京),视野从余姚到了皇城。

12岁时,问私塾先生:“什么是人生第一等事?”先生回答说:“惟读书登第耳。

”阳明说:科举登第不能算是第一等事,人生第一等事应该是成为圣贤。

小小年纪,志趣骇俗。

●怎样成圣贤?儒家经典《大学》指明了目标与路径:三纲八目。

三纲领是:明德、亲民、至善;八条目是: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成为圣贤的路径,从格物致知起始。

什么叫做格物致知?所谓格,无妨理解为面向、直面、面对面(比如格斗的格,两人面对面),物就是事物。

格物致知就是要与事物面对面,去探究事物、深入认识。

朱熹认为,天下万物,虽各不相同,但所有事物都具备共同的本原、根本的本质,那就是“理”或“天理”。

今天格一物、明天格一物,日积月累,格物穷理,透过现象看本质,最终认识到了万事万物九九归一的本原即理,对“理”达到了融会贯通的理解和把握,就是达到圣贤的境界了。

这是宋朝理学集大成者和最高权威朱熹的思想旨要。

●16岁时,王阳明依照朱熹的理路,面对家里院子里的一丛竹子进行格物。

他整天与竹子面对面地“格”,试图格(探究)出竹子的什么理来,如此一连七天,一无所获,却是积劳成疾,病倒了。

格竹失败,为王阳明怀疑和跨越理学权威朱熹埋下了重要的伏笔。

●18岁时,王阳明在江西拜访当世大儒娄一斋,娄一斋点拨他“圣人必可学而至”。

自此,王阳明正式立志成圣贤。

一生的求索和归宿,皆以成圣贤为主线。

●二、彷徨与摸索●少年王阳明“慨然有经略四方之志”。

读书笔记之《知行合一王阳明》第三章_读书笔记

读书笔记之《知行合一王阳明》第三章_读书笔记

读书笔记之《知行合一王阳明》第三章_读书笔记【内容】:第三章王阳明如何做到知行合一之平定宁王第8节至最后【感悟】:以下大部分为摘抄,除了一些备注的部分是自己的感悟。

1.王阳明说,“做儿子的对于父母的错误的言行无法指责时,最好的办法就是哭泣,怎么可以奉迎他的错误呢!”2.王阳明对弟子说,对付恶人,千万别引发他的恶性,你不能和恶人直来直去地对着干,要懂得斗争的技巧。

恶人天不怕地不怕的,他们最怕的就是丧失利益。

对付他们,只需要给他们摆清利害关系,他们就会知难而退。

3.“诋毁来得越强烈,越需要冷静。

愤怒能让自己阵脚大乱,良知不能发挥力量。

”4.王阳明心学的一个独到之处:说服对方的成功率,在于见什么人说什么话的能力。

----有一次弟子给老百姓将心学,但没人听。

王阳明说,“你们装模作样成一个圣人去给别人讲学,人们看见圣人来了,都给吓跑了,怎么能讲得好呢?唯有做一个愚夫笨妇才能給别人讲学。

”5.“对于泼妇(骂街)招式,王阳明的应对策略是,充耳不闻。

他和弟子专心致志地讨论心学,在探讨心学的过程中,整个世界都清静如海底。

”6.“将心比心,永远都不会过时,必能产生奇效。

”7.“良知刹那间一发作,那就是正确答案。

但千万不能有第二次发作,也就是在一件事情上不要反复思考,记住你面对事情时脑海中的第一个解决方案,那就是最佳方案,这就是真正的“致良知”(王阳明心法越来越成熟后的观点是“致良知”,即用良知来为人处世)。

注,记得哪里看到乔布斯办公室很空旷,他做决定就是坐在地上,把产品放在眼前冥想。

还有哪里看到过,某高管做决定就是去骑自行车,在骑车时找到答案。

我觉得,这里都有点相同的部分,就是最后做决定都是听从内心直觉的声音,并且做了就不再更改。

那个声音往往就是最佳解决方案。

8.王阳明说,因为致良知如此简捷,很多人会不太重视,走向歧路。

致良知看似简易,其实艰难,原因是,知行不一。

就像人人都明白,但很少有人能真的做到。

9.“我们很多人都不能把致良知坚持到底,所以我们缺乏不动如山的定力和解决问题的智慧,烦恼由此而生。

王阳明《知行合一的心学智慧》读书笔记

王阳明《知行合一的心学智慧》读书笔记

王阳明《知行合一的心学智慧》读书笔记在我们平时的工作、生活和学习中,如果能够深刻理解王阳明的心学大智慧,那么就会让我们拥有极高的洞察力、判断力及执行力,同时能够游刃有余地处理各种复杂多变的事务,无论在工作、生活还是学习中都能够取得极大的成就和造诣。

以下是对本书的经典语录做了相应的摘录和笔记总结,如下:立志乃万事之本1.“欲速则不达”:我们确立了一个志向,要在一种放松、专注的状态下学习,才能更好地达到目标。

说明无论做任何事,我们都要培养一种过人的耐心,专注于迈向目标的一个个具体的过程中,这样方能获得最佳的效率,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此心不动,随机而行”2.不断的想象能够强化某一种思维模式,让你的信念和意志贯注到里面,从而使一个人具备很强的承受能力和行动能力,表现出惊人的力量来。

3.“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以有涯随无涯,殆也!”只有排除掉外界的各种干扰,用尽全部的努力,一心奔赴自己的前程,梦想才能实现的可能。

修养心法1.静坐修心,要达到内心平静的境界,就要在存养心性上下功夫,每个人的内心都有一个地方是不受外界干扰的,而我们之所以会受到外物的纷扰,就在于各种物欲蒙蔽了心性的光明,所以我们要慢慢磨练自己,有时间也可以静坐一下。

2.要培养自己的定力,先要养成一种随时注意放松的习惯,很多时候,一个人处于紧张的状态,正是他易于受到外界的刺激和干扰。

3.所谓放松,就是要保持身心的松弛和开放性,不必对环境中的各种刺激物都做出反应,而是静静地任由它们在面前出现,然后从容自如地加以选择,不理会那些负面的信息,让他们带来的干扰慢慢地消逝。

4.不要让负面情绪折磨自己,因为已经发生的事实,不是人的主观愿望就能改变的。

一个既成的事实,无论你再怎么悔恨当初该怎么怎么样,他也不会再发生任何改变,你能把握的,只是自己当前的思想和行为,而现在采取怎样的思想和行为,又会带来你不同的未来。

5.在每个人的内心深处,那里潜藏着我们未能发挥出来的力量、决心和意志。

知行合一王阳明读后感

知行合一王阳明读后感

知行合一王阳明读后感
经过断断续续半个月的阅读,我终于完成了《知行合一》这本书。

整体而言,这本书虽然带有传记的色彩,但在部分细节的描述上略显夸张。

不过,总的来说,它还是一本很不错的书籍。

接下来,我简单回顾一下王阳明那充满曲折的一生。

少年时的王阳明,天赋异禀,具有极高的天赋,而且爱学习、肯专研,少年时便励志成为一位圣贤。

成年后先是无心仕途,后面直言进谏,入狱,发配边疆。

在贵州龙场悟道,领悟到心即理,从此豁然开朗,办学,到处讲学,又有门人的推荐平定江西匪患、宁王叛乱和广西匪患,战功卓著,确没有得到皇帝的认可,虽然他本身不在意这些名利。

关于王阳明心学的东西,主要是强调心(良知)的重要性,我们的心包含了世界的万事万物,用他的话说就是心外无物。

我们做事时,只需要做到致良知,知行合一,就能成为圣贤。

特别有意思的是,在第五章,作者还写了关于获得幸福的方法,王阳明认为要获得幸福就不要和外物队里,世界上的任何事物都没有善恶可言,都是我们强加在事物上的。

要想获得幸福,只要不和外物对立就可以了。

不以自己的好恶来评价外物,让外物按照自己的规律自己去发展。

专心的在良知上下功夫,用良知做事,你就能获得幸福,成为圣人。

度阴山先生的《知行合一王阳明》有感

度阴山先生的《知行合一王阳明》有感

度阴山先生的《知行合一王阳明》有感
最近刚刚读完度阴山先生的《知行合一王阳明》。

简单概略的了解了一下心学,什么是知行合一,什么是心即理,如何做到知行合一。

知行合一中的"知" 是良知,自己内心的正确行为规则,"行"即行动,也就是在良知的指引下的行动。

怎么理解这四个字呢?也就是说每个人心中都有正确的良知,都有正确的行为思想,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每个人都能做出正确的行动,每个人都能成为圣人。

但是有的人会做错事,甚至会犯罪,是因为这个人的良知被私欲蒙蔽了,已经无法清除这些私欲了。

所以他的行动没有受到良知的指引,而受到了私欲的诱惑,从而走上了犯罪的道路。

但是每个人都有私欲呀?这可怎么办?这里指的私欲是:除去正常的生理和心理需求之外的欲望。

比如过分性欲、财欲、名利欲等。

这些只会蒙蔽自己内心的良知。

如何去除这些私欲呢?首先要正视自己的良知,在自己正确的良知的指导下做事情,做了正确的事情后,自己的良心会受到感染,促进良知的发展;一旦有了不好的私欲,立马就在制止,防止进一步的扩大,影响到自己的良心。

也就是自己所有做的事情都是自己的良知认为应该做的事情。

比如玩游戏,当自己想要玩游戏时,自己的良知明明知道少玩游戏,甚至不要玩游戏,但是自己的身体很诚实,自己的良知没有控制住自己玩游戏的私欲,这就不是知行合一。

知行合一执行的标准之一就是立即去行动一旦认为当下正确的
事情就立即去执行,一旦意识到不正确的事情就立即去制止。

只有这样才能时刻锻炼自己的内心,向着圣人的方向发展!。

知行合一王阳明大全集读书札记

知行合一王阳明大全集读书札记

《知行合一王阳明大全集》读书札记目录一、书籍概述 (2)1. 王阳明生平简介 (3)2. 《知行合一王阳明大全集》简介 (4)二、核心思想解析 (5)1. 知行合一思想起源 (6)1.1 儒家思想的影响 (7)1.2 道家与佛家思想的融合 (8)2. 知行合一思想内涵 (10)2.1 知行本一体 (11)2.2 知行相互为用 (11)三、王阳明心学理论 (12)1. 心学起源与发展 (14)1.1 吸取前人思想精华 (15)1.2 结合自身经历创新 (16)2. 心学核心理念 (18)2.1 心即理 (19)2.2 致良知 (19)2.3 知行合一 (21)四、王阳明事迹与思想实践 (22)1. 仕途经历与思想形成关系 (23)1.1 官场经历对思想影响 (25)1.2 军事生涯中思想实践 (26)2. 阳明心学在后世影响与应用 (27)2.1 对当时社会影响 (28)2.2 对后世文化传承价值及现实意义 (29)一、书籍概述《知行合一王阳明大全集》是明代哲学家王阳明的心学巨著,涵盖了王阳明的主要哲学思想及其在实践中的应用。

此书集包括《传习录》、《大学问》以及其他相关文献,是研究王阳明心学和明代理学的重要资料。

《知行合一王阳明大全集》的作者是王阳明,他以“知行合一”理论为核心,强调内心修养与实际行动的统一。

王阳明是明代著名的哲学家、文学家、教育家,他的心学影响深远,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知行合一王阳明大全集》包含了王阳明的主要哲学思想,如“知行合一”、“心即理”、“致良知”等。

这些思想不仅具有深刻的哲学内涵,而且具有很强的现实指导意义。

《知行合一王阳明大全集》提供了许多有益的启示。

通过“知行合一”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知识与行动的关系,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通过“心即理”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自己的内心世界,提高自己的精神境界;通过“致良知”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道德的重要性,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

《知行合一王阳明大全集》是一部具有重要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的著作,对于研究王阳明心学和明代理学具有重要意义。

《知行合一王阳明》读书笔记

《知行合一王阳明》读书笔记
论上,他提出“致良知”和“知行合一”的学说。他认为
良知是存在于心中的天理,是人所固有的善性,但良知往往 被私欲所侵蚀,所以要努力的加强道德修养,去掉人欲,恢 复良知的本性。他的知行合一,是说知的行都产生于心,用 良知支配自已的行为实践。何为心学,即认为世界的本原是 心,心就是天理。
04 一点儿感想
10
21
第一部分
王阳明的 人生
第二部分
王阳明的 心学
第四部分
一点儿感 想
第三部分
心学对我 们的启示
— 21 —
01 王阳明的人生
02 王阳明的心学
03 心学对我们的启示
04 一点儿感想
22
3.1 实践“知行合一”意义重大
王阳明“知行合一”教导我们要追求良知与行为的统一,用良知来指引自己的行动,便能达到宁静于心。无敌于 外的境界。积极实践“知行合一”是我们实现自身价值的需要,也是我们社会的需要。
03 心学对我们的启示
04 一点儿感想
3
第一章
王阳明的 人生
第二章
王阳明的 心学
第四章
一点儿感 想
第三章
心学对我 们的启示
—3—
01 王阳明的人生
02 王阳明的心学
03 心学对我们的启示
04 一点儿感想
4
[ 百科 ] 王阳明简介
王守仁(1472年10月31日—1529年1月9日),汉族,幼名云, 字伯安,别号阳明。浙江绍兴府余姚县(今属宁波余姚)人, 因曾筑室于会稽山阳明洞,自号阳明子,学者称之为阳明先生, 亦称王阳明。
01 王阳明的人生
02 王阳明的心学
03 心学对我们的启示
04 一点儿感想
24
3.1 实践“知行合一”意义重大

《知行合一王阳明》读书笔记及心得感悟1500字

《知行合一王阳明》读书笔记及心得感悟1500字

《知行合一王阳明》读书笔记及心得感悟1500字导读:读书笔记《知行合一王阳明》读书笔记及心得感悟1500字,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知行合一王阳明》读书笔记及心得感悟1500字:二读这本书,原因是:想起一位三不朽(立德、立功、立言)的伟人:王阳明,他的一生是传奇的,但是一个传奇的人生,在我第一次读的时候,我把书当成是故事书、史书来读,虽然每每被其中的精彩故事情节所吸引,但是回忆起来,一位伟人是如何将自己的一生活成传奇,还有很多他独特的能力以及气质,我肯定还有没发现的。

所以二读本书,读的速度很忙,每一场战役,我都很认真地去看他用什么兵法什么战术,试图将他读透,似乎我这样能将他的能力赋能于自己一般。

又一次读完,应该是说以下的这几个内容,是让我获益匪浅的部分:在自我建设上:“内驱的动力才是一个人追寻理想的最大能源”:自小立志做圣贤,可以回忆一下,他的两次赶考,两次落榜,第一次他觉得无所谓,他还可以通过求道,立言成圣贤。

第二次落榜,他痛哭,因为他发现这个世界,只有通过仕途才能赋予他改变这个迂腐朝廷的能力。

可以说他一生都在围绕这个目标,无论是求道、考功名、或是后期设立心学。

在仕途上:“所谓政治力,无非是一个人处理各种关系的能力,主要就是人际关系”:其实可以发现,王阳明在整个政治历程中,几乎没有接近过政治中心,他就像一个棋子,需要的时候就被召唤。

与其说他没能力接近,更愿意说是他不在乎。

但是不可否认在运用心学,采用“攻心”的时候,王阳明可谓战无不胜。

假设他用到追求权力上,也相信会是完胜的,但那终究不是他一生所求。

在军事战略上,“胜败由心,兵贵善用”:在整本书里面,最精彩的部分莫过于在王阳明的排兵布阵,战无不胜的传奇故事。

以区区几封信,就能劝降一批十恶不赦的盗匪。

在安庆之战,分十三路攻打南昌,又设想好后续的南康、九江的布局,最后活抓朱宸濠。

着实是精彩一战。

在军事上的成功,总结了一番,一方面,“荣辱不在人,人自迷耳”,王阳明对于功名利禄视如浮云,所以在打战的时候不曾思考过军功,心里牵系的是水深火热的老百姓,让他更加坚定自己的剿匪目标。

知行合一王阳明 读书笔记5000字

知行合一王阳明 读书笔记5000字

知行合一王阳明读书笔记5000字作者:度阴山在蛮荒的龙场,王阳明悟出了“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即人人皆有良知。

而在血腥的沙场和险恶的朝堂,让龙场悟道实际发挥作用的,是“知行合一”,即遵循内心的良知,便能达到宁静于内、无敌于外的境界。

如果心学是圣贤功夫,那么知行合一则是俗世智慧。

知行合一并非得自顿悟,而是在磨难中不断反思、修练,最终砥砺出的生命境界。

在经历了当众廷杖的奇耻、下狱待死的恐惧;流放南蛮的绝望、瘟疫肆虐的危险;荒山野岭的孤寂、无人问津的落寞,直至悟道的狂喜、得道的平静后,王阳明不但求得了内心的安宁,而且逐渐通过“知行合一”拥有了足以改变世界的力量。

知行合一王阳明读书笔记知行合一王阳明(摘录)度阴山◆第1章序章心学诞生的前夜>> “是了!是了!圣人之道,从我们自己的心中求取,完全满足。

从前枝枝节节地去推求事物的原理,真是大误。

实际上,‘格’就是‘正’的意思,正其不正,便归于正。

心以外没有‘物’。

浅近而言,人能‘为善去恶’就是‘格物功夫’。

‘物格’而后‘知致’,‘知’是心的本体,心自然会‘知’。

见父知孝;见兄知弟;见孺子入井,自然知恻隐;这便是‘良知’,不假外求。

倘若‘良知’勃发,就没有了私意障碍,就可以充足他的恻隐之心,恻隐之心充足到极点,就是‘仁’了。

>> 用王阳明的解释就是,人人心中都有良知,良知无所不能,能解决一切问题,不需要任何外来帮助。

>> 无论是程朱理学还是陆九渊心学,目的都是为了存天理去人欲。

>> 另一位理学大师张载给出了答案:为天地立心(为社会重建精神价值),为生民立命(为民众确立生命意义),为往圣继绝学(为前圣继承已绝之学统),为万世开太平(为万世开拓太平之基业)。

>> 孟子说人性本善,荀子说人性本恶,告子则说,人性可善可恶。

◆第2章为什么悟道的是王阳明>> 王阳明就是有这样一种本事:此路不通,掉头再寻找另外的路,绝不会在一条路上走到黑!>> 居敬持志,为读书之本;循序致精,为读书之法>> 所谓禅机,就是用含有机要秘诀的言辞、动作或事物来暗示教义,让接收方触机领悟。

王阳明《知行合一》读后感

王阳明《知行合一》读后感

王阳明《知行合一》读后感王阳明《知行合一》读后感1人心没有善恶之分,当你的心处于无善无恶之中,就是力量最强大的时候。

就像我在工作中,会接触很多孩子,每个人的本能反应都会喜欢特别明智聪明的孩子,但有时我真的想被特别麻烦的孩子生气,我想不到制服她的方法,无助容易让自己心烦,心特别易怒,但我不能发脾气,心不动,随机,我的良心告诉我,我可以解决问题,只要从孩子的角度思考,只要满足自己内心小世界的需求,就能更好地解决问题。

孩子们需要教育。

他们不仅要用爱来教育她,还要在情感上理性地与她们相处。

王阳明提出,万物融为一体,无非是希望每个人都能用良心去爱人、爱世界、爱世界。

孩子们需要教育。

他们不仅要用爱来教育她,还要在情感上理性地与她们相处。

王阳明提出,万物融为一体,无非是希望每个人都能用良心去爱人、爱世界、爱世界。

仁者爱人,更何况孩子的天性是纯真的。

为什么不多爱他们呢?在合适的时间做良心认为是最好的事情,就足够了,改变不住,刚柔相易。

王阳明认为,只有适当地表现出七种感觉,才能让你的心更强壮,因此不被诱惑。

七种感觉是雷区,只有通常消除雷区,当火不会爆炸时。

这样做,也恢复了活泼的心的本体。

程颐说:“君子之学,莫若廓然而大公,物来而顺。

当你在生活中遇到困难时,你会有悲观和乐观的态度。

良心的引导会告诉你,悲观的想法是错误的。

面对困难,你会发现原来的'困难根本微不足道。

你只需要有勇气在那一刻做出正确的选择。

解决困难的关键点还在你心里,只是看你是否要求。

只要你要求,你的心就能满足你所有的要求。

你知道良心的力量,你的良心会“网格的“意义”,也就是“积极”这个坏主意,培养自己的“心”,心有良心,一切都知道,关心它的“真诚”。

如果有人嘲笑你,冷静下来,不要生气,这只是一个坚强的机会,锻炼他们的心,像这样高尚和骄傲的人,我们不蜂拥而至。

正如书中所说,所谓的“自信”并不是被动地相信自己“问心无愧”,而是把挫折和磨难当作积极的东西,把它当作磨练人和磨练人的东西。

《知行合一王阳明》读书笔记1000字

《知行合一王阳明》读书笔记1000字

《知行合一王阳明》读书笔记1000字趁暑假假期,读了一本朋友介绍的《知行合一王阳明》。

这本书的作者是中国人民大学史学硕士度阴山,由于他欣赏的唯心主义使他认识了王阳明,在后来的学习道路上,经过十年呕心沥血,终得厚积薄发之作。

此书主要解读了知行合一这一哲学理念以及其创始人王阳明的通俗全传,也可以说是一部从知行合一的角度来呈现王阳明传奇人生的传记。

这就不得不说到王阳明。

王阳明,浙江宁波人。

明代著名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和军事家。

心学创始人,精通儒家、道家、佛家。

其阳明学作为儒学的一门学派,是明代影响最大的哲学思想。

它从道德修养的角度批判了格物致知的内在矛盾,并主张心即理,提出知行合一的口号。

知行问题是中国哲学中一个相当古老的问题,对于这个问题王阳明的立场是知行应当合一。

知是指良知,行是指人的实践。

“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工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也就是道德是人的指导思想,人的行动要按照要始终遵循道德才能达到“良知”的工夫。

王阳明的心学,讲究的是人人平等,讲究的是光明良知,讲究的是内心的平静。

朱熹主张去心外格物,而王阳明则认为物就在己心,只要良知是光明的,就能得到其中的真谛,现在所做的事不过是对心学悟道的践行而已。

自龙场悟道以来,王阳明的仕途就变得光明起来,南赣剿匪以及平定宁王都是他心学的运用。

我认为在他的心学中有心理学的应用,似乎他的心学可以运用到任何领域,而王阳明则解释为这都是良知的作用。

王阳明提倡众生平等,人人都可以成为圣贤,所以每个人都不应该把自己看的轻贱,但其在剿匪时却因为士兵剿匪时士气不高,当众砍杀了几名士兵以儆效尤。

既然他提倡众生平等,那他又为何以别人的生命来换取其他人的前进,这无疑违背了他提出的观点。

不过王阳明也说自己在运用战术的时候是违背良知的,所以他在以后的讲学过程中从没有提过这些战术的运用。

天地间的心是人,而人的中心则是良知,只要良知光明,便可所向披靡。

正如习爷爷所说,贯彻核心价值观、贯彻党的群众路线都一样贵在知行合一。

知行合一王阳明读后感

知行合一王阳明读后感

知行合一王阳明读后感知行合一王阳明读后感(精选11篇)读完一本名著以后,你有什么总结呢?现在就让我们写一篇走心的读后感吧。

那么你真的会写读后感吗?下面是店铺整理的知行合一王阳明读后感,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知行合一王阳明读后感篇1本次读书给了我不一样的感受,感觉这书里有种力量。

或许有人会说又是本鸡汤。

我负责的告诉你绝不是鸡汤。

这种力量是与生俱来的。

通过阅读本书,把藏在身体深处的力量挖掘出来。

这种力量叫做“致良知”。

它类似于心理学。

心理学会告诉我们很多原理。

但很少教我们方法怎么运用。

而阳明心学确能简单易懂的理解去践行,确实佩服这位古人留下来的智慧。

阳明先生说“致良知”是终极目标。

是我们的指路明灯,光明良知才能强大自己,持续不断的光明良知,才能成大事。

看起来非常简单,实际却没那么简单,深挖隐晦的智慧才是不断探索的价值。

光明良知有两种简单的方法,第一静坐,第二事上练。

静坐并不是佛家的苦禅啥也不想。

而是让自己静下来感受自己的良知。

整理自己的思想。

通过独立安静的思考把蒙蔽良知的东西清理出去。

关于“事上练”我们每天都可以实行。

对待生活和工作,事事都可以从良知来判断是非,并管理好自己,时时刻刻的光明自己的良知。

理学讲存天理去人欲,阳明先生重新解读,人人平等,没有条条框框,良知与生俱来,良知也容易被私欲所蒙蔽。

人只要没有私欲,自然能成为圣人或领袖。

伟大主席“毛泽东”不就是这样的吗?至少我在电视剧里就是这样的。

前几天我看了一个电视节目《对白》。

当代的华人神探李昌钰讲了他自己的故事。

对我印象比较深的不是他,而是她的母亲。

他的母亲真的很伟大,做到了知行合一。

养育了一群子女,学历都非常的高,都非常的出色。

李昌钰的成长和人生的道路基本也是他的母亲给他指明的。

他的母亲就是一个良知光明的人,私欲极低的人,一个教会儿女“致良知”的人。

真心的尊重这位德高望重的老母亲。

对于李昌钰本人,也是我学习的榜样。

每天工作16小时,吃饭都怕浪费时间。

读《知行合一 - 王阳明》后有感

读《知行合一 - 王阳明》后有感

读《知行合一 - 王阳明》后有感《知行合一》是王阳明的重要思想之一,也是他的“心学”理论体系的核心之一。

王阳明认为人的认知和行动必须统一,即认知和实践必须相互支撑,才能真正实现“知行合一”,才能真正达到人生的最高境界。

这个思想对我来说有很大的启示。

在过去的时间里,我一直想尝试新的事物,但是总感觉自己做不到,做不到那个境界,不敢尝试。

看了王阳明的这本书之后,我得到了很有价值的客观认识,同时也得到了很有价值的行动指导。

首先,我明白了思想和行动相互依托的关系。

在以前的时候,我总是认为只要思想有了充足的,就可以将这个思想实现,但是王阳明的思想则告诉我,实践和思想是相互依存的,只有实践和思想相互促进和支持才能达到最佳的效果。

换句话说,单独依靠思想是不能实现目标,必须将这个思想放入实践之中,才能真正意义上实现知行合一。

其次,我意识到实践过程中的心态对于成败的影响。

在看到王阳明在实践的过程中的心态时,我再次理解了心态对于事情的发展产生的影响。

心态积极向上、积极的实践催生出了更多的成功,而消极的心态则给成长和发展带来了更多的阻碍。

因此,我们在实践过程中应该保持积极的心态,不断尝试,不断进步,持续适应人生的变化。

最后,王阳明的思想也教会了我们身为人的责任和作为。

正确的理念必须付诸行动,每一个个体都有自己的责任,无论是社会还是自己的目标。

我们应该积极付出努力,持续的心态改变、思考、学习,始终坚信“知行合一” 的学说。

总之,《知行合一》是一本很有启发性和很有价值的书,让我明白了很多有意义的事情。

通过学习这个理论,我认识到思想和实践是相互依存的,不应该只注重思想,更加注重实践。

这也为我们在以后的生活中走出迷茫、真正实现目标指明了方向。

《知行合一王阳明》读后感

《知行合一王阳明》读后感

《知行合一王阳明》读后感一、《知行合一王阳明》这本书《知行合一王阳明》是一本销量超过200万册的超级历史类畅销书,2014年7月出第一版,我手上这本是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20年4月版。

结构上,本书前言部分讲的是儒学从孔子开始到王阳明心学的传承脉络,主要篇幅详细介绍了王阳明生平,最后两章还探讨了心学的哲学本质和修行方法。

作者度阴山,著名历史作家,文笔相当出彩,因此这本书阅读起来可谓兴味盎然。

但是本书篇幅最大的关于剿匪、平叛的部分着墨过份详尽,以至于连匪徒们的心理活动都描述得清清楚楚,演义化的倾向明显,导致可信度存疑。

另外,度阴山本人显然也是一名王阳明粉丝,因此在涉及到心学和其他哲学思想的对比评价时,观点难免有失偏颇。

二、关于四句教“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

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儒学本质上是一门社会学,对于人的本性的认知非常关键,孟子说人性本善,荀子说人性本恶,告子则说人性可善可恶,而四句教第一句直接亮出心学的观点:人的本性没有善恶之分。

为什么?第二句说明白了,“意”类似于现在说的思维、情绪、价值观等。

对于心学来说,善、恶是因为有了脑部活动也就是现代人说的心理学活动之后才有的。

换言之,善恶是心理学层面(脑部活动)的问题,而人的本性“心之体”不在其中,因此没有善恶之分。

从前两句来看,心学对人本性的理解和传统儒学大不相同,它把“心”和“意”分开,认为善、恶都是“意”所产生的,“心”不在善恶的范畴,应该说前两句教发人深省,非常自洽,也有点佛学的味道。

问题随之而来,既然是心学,那么如何“修心”就很关键了。

前两句教所提到的善、恶是“意”这个层面的问题,但是后两句教关于“良知”和“格物”的定义均与善、恶密切相关,这就说明心学的“良知”与“格物”仍然停留在心理学层面。

如果说前两句教接近佛学的境界,那么后两句教则回归了儒学,只是在善恶的层面对“良知”“格物”做了重新定义而已。

因此它只是提出了一个心理学修炼的方法,而如何去达到人性的根本即“无善无恶”的层次,四句教是没有说清楚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