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杭锦后旗奋斗中学2016届高三历史上学期9月质量检测考试试题
内蒙古杭锦后旗奋斗中学2016届高三语文9月质量检测考试试题(含解析)
内蒙古杭锦后旗奋斗中学2016届高三上学期9月质量检测考试语文试题第 I卷阅读题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
姓氏绝不仅仅是一种名号,它所反映的社会内容相当宏富。
从姓氏入手,能让我们对整个中国历史文化的观察更清晰、更深入。
中国人的姓氏,最早可追溯到母系氏族时代。
当时出于族际间识别的需要,每个民族都会有一个本民族的专用名称,这个名称事实上就是全体氏族成员共同的姓,如姬、姜、姒、妫、姚、好等。
这些姓皆从“女”字旁,从一个方面表明姓最初产生于母系氏族社会。
与现今的观念不同,在先秦时期,姓、氏是互有区别的两个概念:姓是氏族组织的名称,氏是氏族内部家族组织的名号。
出现姓、氏上下两级结构,是因为当一个氏族由于世代久远、人口增殖而规模越来越大时,氏族内一些成员间的血缘关系就会越来越淡,有些成员甚至可能已经找不到与另一些成员间的血缘联系了。
这时,民族内一部分血缘关系较近的人便会结成次一级的血缘组织,而次一级的血缘组织也会有相互识别的符号,这就是“氏”。
姓与氏作为不同级别血缘组织的名号,在先秦时代的区分很明显。
首先,在对始祖的追溯上,姓所代表的氏族组织历史悠远,世系模糊,因而其真实的始祖已无法明确地追溯,每个姓的祖先只能出自想象;而氏由于所代表的家族组织历史较晚,世系清晰,其始祖多数可以确切地知晓。
比如春秋时鲁桓公的三个儿子所建立的家族孟孙氏、叔孙氏、季孙氏,孟孙氏的始祖可以追溯到庆父,叔孙氏的始祖可以追溯到叔牙,季孙氏的始祖可以追溯到季友,而三家共同领有的“姬”姓的始祖,却只能想象为传说中的人物黄帝。
其次,在姓氏应用规则上,先秦时代是男子称氏,女子称姓。
现今的一些姓氏书为先秦男子也冠上了姓,如称周文王为“姬昌”,武王为“姬发”,周公为“姬旦”,其实都是不符合先秦实际的错误称谓。
周公在先秦典籍中多被提及,均无称“姬旦”者,其被称为“姬旦”,是晚至《晋书·王浑传》才有的事。
内蒙古高三上学期历史9月月考试卷
内蒙古高三上学期历史9月月考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单选题 (共16题;共32分)1. (2分) (2020高二下·都昌期中) 有学者指出,西周是以一个“小邦周”的身份灭了“大邦殷”的,武王面临着人多势众的殷遗民的严重威胁,在夜不能寐的情况下而采纳了周公提出的“使其各居其居,田其田;无变旧新,唯仁是亲”政策而始行分封的。
由此可见,周初分封制()A . 深受儒家“仁政”理念的影响B . 是收揽民心的安抚怀柔政策C . 借鉴了商王朝统治的经验教训D . 有现实导向和继往开来特点2. (2分) (2019高三上·宝鸡模拟) 公元前706年,随国大夫季梁与随君论述治国之道:“所谓道,忠于民而信于神也。
上思利民,忠也;祝史正辞,信也。
……夫民,神之王也。
是以圣王先成民而后致力于神。
……于是乎民和而神降之福,故动则有成。
”这表明春秋时期()A . 奴隶制几经风波后重新稳定B . 开始重视人在社会中的作用C . 社会发展逐渐陷入停滞之中D . 天命神权思想依然根深蒂固3. (2分) (2016高一上·临汾月考) 有学者研究认为,北宋末期的寒潮期到来,致使北方游牧民族无以为生,只能向南不断得侵扰以获取掠夺生存资本,由此加剧了北宋的灭亡。
据此理解正确的是()A . 不断的征战促进了民族间的融合B . 北宋政治体制的弊端使北宋灭亡C . 历史事实的产生由多种因素促成D . 地理因素越加是历史研究的重点4. (2分) (2019高一上·乾安月考) 下列措施中,对地方割据起到限制作用的是()①汉武帝颁布“推恩令”②唐朝设置节度使③宋太祖派文臣任知州④明太祖在地方设“三司”A . ①②③B . ①③④C . ①②④D . ②③④5. (2分) (2019高一上·浙江月考) 1937年7月7日,日本侵略者没有直接从山海关向北平发动进攻,而是选择北平西南的宛平城开始攻打北平。
内蒙古巴彦淖尔市杭锦后旗奋斗中学2016届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历史试题Word版含答案
内蒙古巴彦淖尔市杭锦后旗奋斗中学2016 届高三放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历史试题24.孟子在总结国家兴衰的历史经验时指出,汤用伊尹,“不劳而王” ;桓公用管仲,“不劳而霸”。
则其所得“经验”应是()A .尊贤使能B .无为而治 C.尊君爱民D.推行德政25.布政使一职始创于北宋赵匡胤统治期间,是为了分拆节度使的财政大权,以此削弱盘据权益。
此制向来持续到清代。
1853 年湖南巡抚骆秉章在长沙开设厘局(税务机关),“以心腹裕麟总之,藩司(布政使)列衔画行,莫能问其数。
”布政使被督抚“一脚踢开”意味着()A .清代中央集权制度的削弱B.中央掌握了地方财政权益C.现代财政制度的正式成立D.地方权益制衡制度的成立26.先秦期间儒家认为父子之间应是“父慈子孝”,仅表此刻道德层面,而汉代此后则变为了法定义务,重申“儿子要绝对听从父亲”。
这类变化()A. 增强了儒学独尊地位B.反应了家庭关系的不停紧张C.淡化了家庭伦理关系D.汲取了法家思想的治国理念27. 1908 年,中美两国政府起草了差遣留学生规程:自退款(庚子赔款)的第一年起,清政府在最先的 4 年内,每年起码可派100 名学生留美。
据此能够推测()A .中国开始由学习英日政体转向美法政体B.美国试图以教育为工具增强对华影响力C.列强对《辛丑合约》赔款的分派有分歧D.该规程开启了中国人赴美留学的历程28. 1958 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登记条例》规定:公民由乡村向城市流动一定拥有城市劳动部门的录取证明或户口登记机关准予迁人的证明;而 1978 年此后,大批的农民工却可自由进人城市,为城市建设做出了贡献。
这一变化主假如因为()A. 经济系统改革的结果B.我国户籍制度的松动C.乡村人口构造的改动D.城市化进度广泛加速.29.时评作家梁立俊发布文章说:“我们纪念小平南巡发言 20 年,也深深期望中国能够如小平同志的20 年前同样,再来一次启动中国此后20 年大发展的“破”和“立”。
高三历史月考试题及答案-内蒙古杭锦后旗奋斗中学2016届高三上学期9月质量检测考试试题
内蒙古杭锦后旗奋斗中学2016届高三上学期9月质量检测考试历史试题第一卷(选择题共6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6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吕氏春秋・上农》在描述农耕之利时不无夸张地说,一个农夫耕种肥沃的土地可以养活九口人,耕种一般的土地也能养活五口人。
战国时期农业收益的增加()A.促进了个体小农经济的形成B.抑制了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C.导致畜力与铁制农具的使用D.阻碍了大土地所有制的成长2、现代考古在秦、魏等国故地出土了许多生铁铸造的农具。
1950~1951年河南辉县发掘了5座大型魏墓,1号墓出土铁器65件,其中农具占58件,包括锄、铲、镰、犁铧等一整套铁农具。
材料说明战国时期()A.生铁铸造由魏国独断经营B.成套铁农具有利农业精耕细作C.铁制农具成为随葬必备品D.铁制农具最早出现于河南辉县3、乾隆《吴江县志》载明末周灿诗:“水乡成一市,罗绮走中原。
尚利民风薄,多金商贾尊。
人家勤织作,机杼彻黄昏。
”诗中“人家”“机杼彻黄昏”是因为()A.水上集市不受时空限制B.家庭纺织工勤奋“走中原”C.重农抑商政策发生变化D.尊富崇利意识蔚然成风尚4、唐前期规定“诸非州县之所不得置市”。
后期则规定:“中县户满三千以上,置市令一人、史二人,其不满三千户以上者,并不得置市官。
若要路须置,旧来交易繁者,听依三千户法置”。
由此可见唐后期()A.市的建置制度已有所调整B.县不满三千户绝不许设市C.市的交易不再受官府监管D.只有州县所在地才许设市5、明隆庆初年,“抚臣涂泽民用鉴前辙,为因势利导之举,请开市舶,易私贩而为公贩,易只通东西二洋,不得往日本倭国,亦禁不得以硝黄、铜、铁违禁之物夹带出海。
奉旨允行,凡三十载,幸大盗不作,而海宇宴如。
”这说明当时()A.官府废止明初以来“海禁”B.官府有条件地开放“海禁”C.巡抚掌握对外贸易决策权D.官方朝贡贸易体系已瓦解6、一位哥伦比亚学者在“纪念美洲发现――两个世界文明汇合500周年国际学术讨论会”上说,“黄金和白银的作用只是使两个大陆之间的距离更加遥远了”。
内蒙古高三上学期历史教学质量检测试卷
内蒙古高三上学期历史教学质量检测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单选题 (共30题;共60分)1. (2分) (2016高一上·肇庆期末) “分封制—郡县制—行省制”,这种演变说明了()A . 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逐渐完善B . 中国古代相权的削弱C . 高度集权的政治制度逐渐瓦解D . 古代中央机构逐渐完善2. (2分) (2018高二上·黑龙江月考) 文学在一这程度上是对社会现实的艺术反映。
《十日谈》和《西游记》这两部文学名著体现的相同思想是()A . 冲破束缚,追求个性解放B . 挑战正统,提倡经世致用C . 反对专制,否定教会权威D . 批判现实,宣扬理性主义3. (2分)春秋战国时期铁器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广产生了深远的社会影响,这些影响不包括()A . 促使井田制的瓦解B . 地主阶级的兴起C . 加强了周王室的统治D . 引起了变法的浪潮4. (2分) (2020高二下·宁夏月考) 在敦煌艺术中,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壁画大多宣传佛教悲惨牺牲的善行和现实的悲苦无奈;隋唐壁画则更多的宣传享受和娱乐,表现幸福与祥和;宋朝壁画中,世俗场景大量渗入佛界。
这种变化说明了()A . 佛教文化渐趋中国本土化B . 中外文化具有交融性C . 壁画艺术形式的多样化D . 壁画的内容具有时代性5. (2分)你看过《宰相刘罗锅》吗?号称“贪污之王”的军机大臣和珅一定给你留下了深刻印象,军机处设置于()A . 乾隆时期B . 顺治时期C . 康熙时期D . 雍正时期6. (2分)宋元时期,我国文化高度繁荣,能代表当时科技水平的重大成就有①活字印刷术②郭守敬《授时历》③指南针用于航海④火药在军事上广泛使用A . ①②③④B . ①②③C . ②③④D . ①②④7. (2分) (2016高二下·黄陵期末) 据统计,在明中叶问世的小说“三言”“二拍”近两百篇作品里,以市民为主人公或涉及市民的作品约近七十篇,“三言”“二拍”如此铺张的笔墨描写“市井细民”的现象说明了()A . 西学东渐促进了“世俗文学”的繁荣B . 商品经济促进了市民文学的兴盛C . 文学摆脱了程朱理学的思想束缚D . 城市市民阶层成为社会的中坚力量8. (2分) (2018高二下·温州期末) 1898年问世的《无锡白话报》是当时在中国极具影响力的一份报刊,其创办者裘廷梁有言“无古今中外,变法必自空谈始。
内蒙古巴彦淖尔市杭锦后旗奋斗中学2016届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历史试卷 含解析
2016年内蒙古巴彦淖尔市杭锦后旗奋斗中学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历史试卷一、单选题(共12小题)1.孟子在总结国家兴衰的历史经验时指出,汤用伊尹,“不劳而王”;桓公用管仲,“不劳而霸"。
则其所得“经验”应是()A.尊贤使能B.无为而治C.尊君爱民D.实行仁政考点: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答案:A试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先秦政治,旨在考查分析比较相关所学的能力。
题干中描述汤和桓公成就天下是因为重用“伊尹"“管仲"可知孟子所得经验是尊重使用才人,符合题意的是A项,BCD项在题干中没有体现。
2.布政使一职始创于北宋赵匡胤统治时期,是为了分拆节度使的财政大权,以此削弱割据势力。
此制一直延续到清朝。
1853年湖南巡抚骆秉章在长沙开设厘局(税务机关),“以亲信裕麟总之,藩司(布政使)列衔画行,莫能问其数.”布政使被督抚“一脚踢开”意味着()A.清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削弱B.中央掌握了地方财政权力C.现代财政制度的正式建立D.地方权力制衡制度的建立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答案:B试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中央集权的加强,旨在考查分析比较相关所学的能力。
题干中描述的是布政使本掌握地方财政大权,但是在晚清时期“藩司(布政使)列衔画行,莫能问其数",表明其财政大权被中央剥夺,符合题意的是B项,题干反映的是中央集权的加强,不是削弱,排除A项;CD项表述不符合题意。
3.先秦时期儒家认为父子之间应是“父慈子孝”,仅体现在道德层面,而汉代以后则变成了法定义务,强调“儿子要绝对服从父亲”.这种变化()A.强化了儒学独尊地位B.反映了家庭关系的不断紧张C.淡化了家庭伦理关系D.吸取了法家思想的治国理念考点: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答案:D试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汉代儒学,旨在考查分析比较相关所学的能力.题干中描述的是先秦时期道德层面的父子关系到汉朝变成绝对服从,根据所学,汉代儒学在吸收法家等思想基础上发展成新儒学,并提出了“三纲五常”的思想,符合题意的是D项,题干中没有涉及到儒学独尊,排除A项,该变化强化了家庭伦理,但不是说家庭关系紧张,排除BC项.4.1908年,中美两国政府草拟了派遣留学生规程:自退款(庚子赔款)的第一年起,清政府在最初的4年内,每年至少可派100名学生留美。
内蒙古高三上学期历史9月调研试卷
内蒙古高三上学期历史9月调研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单选题 (共25题;共50分)1. (2分)(2016·黑龙江模拟) 唐代赵蕤说, 古之立帝王者,非以奉养其欲也。
为天下之人强掩弱、诈欺愚,故立天子齐一之。
为一人之明,不能遍照海内,故立三公九卿以辅翼之。
为绝国殊俗,不得被泽,故立诸侯以教诲之。
这反映出()A . 古代政治制度总是相伴而生B . 作者对早期政治存在一定的误解C . 君主制度的目的为社会公平D . 唐人对早期政治制度有深刻见地2. (2分) (2019高一下·邵东期中) 下列选官制度中,允许文人自主报名、应考,中央择优录取的是()A . :察举制B . 恩荫制C . 九品中正制D . 科举制3. (2分) (2019高一下·镇赉期中)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北方,人地矛盾比两汉时期更为严重。
从曹魏起,劝课农桑便不绝于史,西晋还规定守土官吏的赏罚黜陟以入谷多少为殿最,要求“不务多其倾田,但务修其功力”。
据此可知,当时的北方()A . 工商业得到进一步的发展B . 经济优势地位已不复存在C . 政府重视维护自耕农经济D . 农业仍坚持精耕细作传统4. (2分)唐初于禁中设置翰林院,召集才智之士以备顾问;玄宗时,专选文学之士为翰林学士,专掌拟定皇帝直接下达的重大诏令;宪宗时,又于诸学士中选资高望重者1人为承旨学士,参谋禁密,权任独重。
这些现象()A . 使中枢决策过程发生异变B . 是科举制发展的必然结果C . 进一步完善了三省六部制D . 直接导致唐后期朋党之争5. (2分) (2019高一上·杭州期中) 王同学在查询古代中国某朝代的地方行政区划统计表时,看到一段说明文字:“由于没有系统统计路府州军县的资料,如以下统计数据有误,敬请谅解,并有待于进一步完善、补充。
另宣政院管辖的西藏和四川、青海部分地区的内容未列入统计。
内蒙古高三上学期历史9月调研考试试卷
内蒙古高三上学期历史9月调研考试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单选题 (共15题;共30分)1. (2分)央视热播的《舌尖上的中国2·时节》展现了不少中国传统美食的生产、加工工艺。
假设该剧组想拍摄有关我国最早种植水稻的专题片,你认为最符合拍摄要求的外景地是()A . 元谋人遗址B . 北京人遗址C . 河姆渡遗址D . 半坡遗址2. (2分) (2018高三下·黄陵开学考) 俞森《荒政丛书》卷5记载:“一妇每日纺棉三两,月可得布二匹,数月之织,可供数口之用,其余或换钱易粟,或纳税完官。
”材料表明古代中国()A . 重农抑商已有所改变B . 农业是财政的主要来源C . 已显露近代化的曙光D . 小农经济并非完全封闭3. (2分) (2020高二下·襄阳月考) 清代史学家赵翼在《廿二史札记》中说:“盖帝优于文学,恶本俗之陋,欲以华风变之,故不惮为此举也。
然国势之衰实始于此。
”作者认为北魏政权的灭亡缘于“汉化”政策()A . 放弃了本民族的历史传统,削弱了北魏的军事力量B . 促进了鲜卑人对汉族文化的认同,产生离心力C . 推动政权向汉族王朝统治模式转化,遭到绝大多数人的反对D . 违背了社会历史发展潮流4. (2分) (2019高三上·霍邱月考) (徽商)“即使以商致富而无名秩,对他们而言,仍然不算显亲扬名,家族的荣耀只能通过读书入仕才能获得。
他们倾大量资本于兴办学校之中,使大量子弟投身科举,凭商入仕后又使用政治上的特权促进地方和家族的经济、文化的发展。
”可见当时()A . 商业发展推动教育进步B . 官商勾结现象较为普遍C . 科举制扩大了统治基础D . 重农抑商政策遭遇挫折5. (2分) (2018高一下·东莞月考) 有关明清时期农耕经济高度发展的说法正确的是()①约30种工农业生产技术,基本上处于当时世界领先地位②私营手工业占据了手工业的主导地位④许多工商业市镇形成A . ①②③④B . ②③C . ①④D . ②③④6. (2分) (2020高三上·福清月考) 鸦片战争前,清政府一直没有设置专管外事的机构,如有重大交涉事件发生,由皇帝指派钦差大臣负责办理。
内蒙古高三上学期历史9月调研试卷
内蒙古高三上学期历史9月调研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单选题 (共25题;共50分)1. (2分) (2020高一下·深圳月考) 家谱是一种以表谱形式,记载一个以血缘关系为主体的家族世系繁衍和重要人物事迹的特殊图书体裁,是中国特有的文化遗产。
与这一文化现象紧密相关的是()A . 禅让制B . 宗法制C . 分封制D . 皇帝制2. (2分) (2020高三上·浙江月考) 曹操在《让县自明本志令》中说:“孤始举孝,欲为一郡守,好作政教,建立名誉,使世士明知之。
故在济南,始除残去秽,平心选举。
”材料反映的选官制度()A . 有利于监督官员规范执政B . 最初的选拔标准是德行和才能C . 将官职限定在贵族范围内D . 保障具较高文化素养的士人从政3. (2分) (2017高一下·黑龙江期中) 下表摘编自《传统农业时代的灾荒风险和粮食安全》,据此可以推知,秦汉至隋唐时期()A . 北方农业经济的衰落B . 南方农耕技术更先进C . 南方地区得到开发D . 经济重心转移到南方4. (2分) (2020高三上·茶陵月考) 古代中国注重监察制的推行,特别是汉代的《刺史六条问事》、唐代的《巡察六条》、元朝的《设立宪台格例》等都是重要的、有代表性的监察法规。
这些法规()A . 注重平衡中央与地方的权力B . 有助于监察机构行使职权C . 使监察活动处于行政的中心D . 有效防止了地方分裂割据5. (2分) (2017高一上·兴义月考) 中国古代的行政区划经常发生变动,下图是元朝的行政区域图。
通过观察下图可以看出与现在的行政区域有很大差别,今天的山西省在元朝属于什么管辖()A . 陕西行省B . 宣政院C . 中书省D . 行省6. (2分)明太祖曾作诗一首描述自己的辛劳:“百僚未起朕先起,百僚已睡朕未睡。
不如江南富足翁,日高丈五犹拥被。
内蒙古高三上学期历史9月质量调研考试试卷
内蒙古高三上学期历史9月质量调研考试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单选题 (共24题;共48分)1. (2分) (2019高三上·通榆月考) 据学者考订,商朝产生了17代30位王,多为兄终弟及;而西周产生了11代12位王。
这反映出()A . 禅让制度的长期影响B . 王位继承方式的变化C . 君主寿命的时代差异D . 血缘纽带关系弱化2. (2分) (2019高二上·枣庄月考) 下表为不同史籍关于同一主张的论述。
这一主张有利于()A . 加强思想控制B . 凝聚宗族力量C . 培育民族精神D . 强化等级观念3. (2分) (2019高一上·长春期中) “幽州”是古代地名,在某一时期幽州负责管辖“郡、国十一,县九十”。
据此判断“某一时期”最有可能是()A . 秦B . 汉C . 宋D . 元4. (2分) (2019高一下·白银期中) 下列哪一项是中国最早银行的雏形?()A . 飞钱B . 交子C . 柜坊D . 票号5. (2分) (2018高一上·温州期中) 中国古代某大臣上书皇帝言:“宰相制国用,从古然也。
今中书主民,枢密院主兵,三司主财,各不相知……”。
这位大臣最有可能生活在()A . 秦朝B . 汉朝C . 唐朝D . 宋朝6. (2分) (2017高一下·台州月考) 历史上某古董收藏家的藏品中有青铜爵、哥窑青瓷盏、青花釉里红婴戏碗、粉彩开光花瓶。
该收藏家生活时代不早于()A . 魏晋B . 隋唐C . 宋元D . 明清7. (2分) (2017高一下·珠海期中) 明代《松窗梦语》中记载:“夫贾人趋厚利者,不西入川,则南走粤,以珠玑金碧材木之利,或当五,或当十,或至蓰(蓰:五倍)无算也。
”这反映了()A . 民间贸易发达B . 资本主义萌芽出现C . 经济重心南移D . 区域经济差异明显8. (2分) (2020高三上·浙江月考) 曹操在《让县自明本志令》中说:“孤始举孝,欲为一郡守,好作政教,建立名誉,使世士明知之。
内蒙古高三上学期历史9月教学质量检测(一)试卷
内蒙古高三上学期历史9月教学质量检测(一)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单选题 (共16题;共32分)1. (2分) (2019高二下·湖北期中) 龙被中原先民视作神灵,“凤鸟”则是楚地的图腾。
在屈原的楚辞中出现“龙”20多次,频率高于凤;《离骚》文中历述尧舜禹汤,夏桀商纣等华夏人物,无一楚人。
这说明()A . 战国时期南北文化的融合B . 南方蛮夷被中原政权征服C . 多民族统一在炎黄旗帜下D . 楚国艺术的夸张奇特想象2. (2分) (2018高三上·汕头期中) 吕思勉先生说:“假使魏晋以后,在商业上,有运巴蜀之粟,以给关中的必要,木牛流马自然会大量制造,成为社会上的交通用具的。
不然,谁会保存它?”他意在说明()A . 科技发展由商业需求决定B . 巴蜀与关中地区经贸联系松弛C . 社会需求促进工艺的发展D . 动荡的社会环境阻碍商业发展3. (2分) (2019高二上·定远月考) “其(君主)既得之(天下)也,敲剥天下之骨髓,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奉我一人之淫乐,视为当然,曰‘此我产业之花息也’。
然则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这一观点()A . 批判了古代中国皇权独断性、随意性的弊端B . 反映了军机处建立后的政治现实C . 是对当时西方要求人性解放的呼应D . 跳出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传统思维4. (2分) (2019高二上·潮安期中) 阅读漫画,下列关于漫画中人物的相关说法正确的是()A . 意图采用暴力的斗争方式B . 其思想中有中西结合的因素C . 拥有广泛的群众基础D . 主张建立民主共和国5. (2分) (2020高二下·宣化月考) 张鸣在《辛亥:摇晃的中国》中说:“革命给了国人一个世界上最先进的制度,但却没法像魔棒一样,给中国带来立竿见影的变化。
中国不仅没有因此而走向富强,反而更易混乱。
内蒙古高三上学期历史9月教学测试试卷
内蒙古高三上学期历史9月教学测试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单选题 (共25题;共50分)1. (2分) (2019高一上·西湖月考) 史书记载“立嫡子,不使庶孽疑焉。
疑生争,争生乱。
”由此可知“立嫡子”制度()A . 维护宗族稳定B . 强化官僚政治C . 捍卫中央集权D . 整合神权王权2. (2分) (2019高一下·洛南期中) 西周时“一人跖(踏)耒而耕,不过十亩”;战国时“一夫挟五口,治田百亩”。
战国时期出现了我国古代历史上第一次垦荒高潮,引起这一变化的根本原因是()A . 封建制度的确立B . 生产力的发展C . 统治者鼓励垦荒的措施D . 劳动者积极性的提3. (2分) (2019高二下·安阳月考) 汉武帝接受“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主张,根本原因在于董仲舒的新儒学()A . 适应了加强国家大一统的需要B . 仁政思想有利于缓和阶级矛盾C . 继承了原始儒学的全部宗旨D . 配合了“无为而治”的需要4. (2分) (2020高二下·徐州月考) 某学者就楷书在唐代的流行说道:“凡高文大册、殿宇庙堂之中记铭、纪功颂德之碑文,必都以楷书为主。
”唐人崇尚楷书主要是因为其()A . 笔画圆匀,便于装饰B . 变化丰富,奔放跃动C . 线条流畅,任情纵性D . 通俗易识,端重庄严5. (2分)关于隋朝太原留守李渊起兵反隋(617年)一事,文献中有下列不同记载。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 . 唐太宗劝李渊起兵反隋,这个说法最为可信B . 李渊早有起兵反隋之意,这个说法最为可信C . 《旧唐书》所记载的内容相互矛盾,都不可信D . 温大雅与李渊是同时代人,所记内容绝对可信6. (2分) (2018高一上·深圳月考) 下面是某电视专题片中出现的三组镜头,分别反映了不同朝代为解决洪水灾害,中央政府的运作情况,据所学知识判断,下列历史场景最早出现的朝代分别是()①蜀郡洪水为患,丞相与诸卿拿出治理方案,交给皇帝裁决②渝州发生洪灾,中书省起草方案,请示皇帝,直交工部配合行中书省执行。
高一历史上学期9月质量检测考试试题-人教版高一全册历史试题
内蒙古杭锦后旗奋斗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一9月质量检测考试历史试题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50分,测试时间4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3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个小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清代有学者说:“天子建国,则诸侯于国为大宗,对天子言则为小宗。
”结合所学知识判断,这一观点说明了A.清王朝继续推行宗法制 B.宗法制和分封制相辅相成C.宗法制以分封制为基础 D.天子行使大小宗双重权力2.《左传》记载,晋国赵鞅率军与郑国交战于铁,临战发表誓词:“克敌者,上大夫受县,下大夫受郡,士田十万。
”这反映出当时晋国( )A.分封制度受到冲击 B.郡县制度全面推行C.宗法等级秩序变动 D.国家政权趋向松散3.《诗经·大雅·公刘》载:“执豕于牢,酌之用匏。
食之饮之,君之宗之。
”下列各项能体现材料观点的是A.“四海之内,皆兄弟也。
君子何患乎无兄弟也”B.“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C.“天有十日,人有十等。
下所以事上,上所以共神也”D.“大邦维屏,大宗维翰。
怀德维宁,宗子维城”4.《荀子·儒效》记载:“(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
”材料所述现象,对后世影响最大的是A.中央集权 B.官僚政治 C.家国一体 D.君主专制5.《礼记》中载:“殷人尊神,率民以事神,先鬼而后礼。
”周代统治者提出了“惟命不于常”(《康诰》)、“皇天无亲,惟德是辅”(《尚书》)和“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泰誓中》)等思想。
殷周变革中天命观的发展实质上体现了A.政权神秘化色彩不断加强 B.早期民主政治的特征C.对于天命神意的批判否定 D.一定程度的理性色彩6.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的最突出特点是()A.极力提高皇权 B.竭力削弱相权 C.削弱兵力 D.削弱地方势力7.三省六部制的创立,说明了()A.丞相权力的增大 B.中央机构的决策实现民主化C.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进一步完善 D.体现任人唯贤的原则8.秦统一后,“将广阔的国土划分为若干区域,每一区域都配备一批由中央政府任命,并向中央政府负责的官员”。
内蒙古杭锦后旗奋斗中学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9月质量检测考试试题
内蒙古杭锦后旗奋斗中学2023—高二9月质量检测考试历史试题第一卷(选择题共6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题2分,共60分。
在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为哪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的。
)1. 在君民关系上,孟子把孔子的“仁”开展为“仁政”的学说。
董仲舒主张“近古限民名田,以澹不长,塞并兼之路。
盐铁皆归于民。
薄赋敛,省徭役,以宽民力,然后可善治也”。
据此推断董仲舒( )A. 继承了原始儒学的全部宗旨B. 继承了原始儒学的民本思想C. 背离了原始儒学的仁爱思想D. 摒弃了原始儒学的德治主张2.《清史稿•烈女传》记载:蔺氏许嫁于季斌敏,未及成婚,季斌敏亡故,“蔺年十八,矢不嫁。
”二年以后,听说家人张罗自己的再嫁之事,就割下自己的右耳以明心志,三天后又割下左耳。
蔺氏如此行为是受什么思想的毒害 ( )A.法家思想 B.道家思想C.程朱理学 D.明清君主批判思想3.近年来,“穿越”成为文学、影视艺术创作的热门题材。
如果让王守仁穿越时空与朱熹对话,他们可能达成共识的一项应该是 ( )A.心外无物,心外无理B.人的善性或美德往往被欲望蒙蔽C.知和行都产生于心D.只有探究万物,才能得到“其中的天理”4.孔子说:“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韩非子说:“唯夫与天地之剖判也俱生,至天地之消散也不死不衰者谓常。
”从以上儒家、道家、法家言论来推断,三家都()A.针对先秦的社会现状提出了共同的政治主张B.表现出人对自然及其规律的尊崇C.认为自然界的存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D.认为自然是可以认识的5.汉武帝时,董仲舒上“天人三策”,提出“愿陛下兴太学,置明师,以养天下之士”的建议。
其“养士”的主要目的是 ( )A. 教授诸子经典,以求“通经致用”B. 培养政府官员,扩大统治根底C. 统一思想,维护政治稳定D. 明定规制,确立官学体系6.为纪念某历史人物,《光明日报》曾撰文评论:“在全面批判君主专制弊端的根底上,提出了他的社会改革理想……特别是他破天荒第一次提出了‘天下为主,君为客’的重要政治命题。
内蒙古杭锦后旗奋斗中学2017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含解析
奋斗中学2016-2017学年第一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高三历史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的选项。
)1。
中国古代的姓氏文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其中最早的一批姓氏包括姬、姜、赢、姒、妊、妘、娮、姚等。
这些姓氏出现的主要原因是A.王位世袭制代替禅让制B.受西周宗法制的影响C.政治上分封制的实施D.血缘关系最初以母系来确定2。
古代中国历代王朝的统治者不断完善和强化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按其相同职能分组不正确的是A.御史大夫、刺史B.太尉、军机处C.丞相、参知政事D.郡县、行省3。
农民在先秦时期多称“臣”“人"“众”“野人”,秦汉时称“夫"“仆”,魏晋时称“田客”“部曲”,宋元时称“农户”“佃”。
这种变化主要源于A。
小农经济的形成 B.赋税制度的变革C.土地制度的变化D.重农抑商的推行4。
某学者认为“从整体上说,中国大部分时间是重农不抑商,农业固然受到重视,但商业也并没有受到抑制,私人工商业一直有充分发展的空间.”不能为这一观点提供佐证的是A。
“农不出则乏其食,工不出则乏其事,商不出则三宝绝,虞不出则财匮少"B.“贩夫贩妇细碎交易,并不得收其算"C.“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D。
“商贾捐资,建设会馆,便往还而通贸易”5.相对于先秦儒学,董仲舒改造后的儒学,成为新儒学,“新"体现在A。
人定胜天B。
天人感应 C.独尊儒术 D.施行仁政6。
宋明理学包括各种各样的理学本体论、“存理去欲”或“存心去欲”的修养论、“格物”或“格心"的认识论、成贤成圣的境界论、由修齐而治平的功能论。
这些“论"的共同基础是A.以哲学探究为己任B.以伦理道德为核心C。
贯穿唯物、唯心之争D。
糅合佛道,自成体系7.有学者认为:中国古代科技固然成绩突出,但“这些成果技术方面停滞于农业和手工业的经验工艺的水平上,在理论上始终贯穿着天人合一的思想,以变幻莫测的道、气等概念来建构学术体系,……混有大量的荒诞不经的反科学的成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内蒙古杭锦后旗奋斗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三9月质量检测考试历史试题本试卷分第一卷(选择题)和第二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全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第一卷(选择题共6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6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吕氏春秋・上农》在描述农耕之利时不无夸张地说,一个农夫耕种肥沃的土地可以养活九口人,耕种一般的土地也能养活五口人。
战国时期农业收益的增加()A.促进了个体小农经济的形成 B.抑制了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C.导致畜力与铁制农具的使用 D.阻碍了大土地所有制的成长2、现代考古在秦、魏等国故地出土了许多生铁铸造的农具。
1950~1951年河南辉县发掘了5座大型魏墓,1号墓出土铁器65件,其中农具占58件,包括锄、铲、镰、犁铧等一整套铁农具。
材料说明战国时期()A.生铁铸造由魏国独断经营 B.成套铁农具有利农业精耕细作C.铁制农具成为随葬必备品 D.铁制农具最早出现于河南辉县3、乾隆《吴江县志》载明末周灿诗:“水乡成一市,罗绮走中原。
尚利民风薄,多金商贾尊。
人家勤织作,机杼彻黄昏。
”诗中“人家”“机杼彻黄昏”是因为()A.水上集市不受时空限制 B.家庭纺织工勤奋“走中原”C.重农抑商政策发生变化 D.尊富崇利意识蔚然成风尚4、唐前期规定“诸非州县之所不得置市”。
后期则规定:“中县户满三千以上,置市令一人、史二人,其不满三千户以上者,并不得置市官。
若要路须置,旧来交易繁者,听依三千户法置”。
由此可见唐后期()A.市的建置制度已有所调整 B.县不满三千户绝不许设市C.市的交易不再受官府监管 D.只有州县所在地才许设市5、明隆庆初年,“抚臣涂泽民用鉴前辙,为因势利导之举,请开市舶,易私贩而为公贩,易只通东西二洋,不得往日本倭国,亦禁不得以硝黄、铜、铁违禁之物夹带出海。
奉旨允行,凡三十载,幸大盗不作,而海宇宴如。
”这说明当时()A.官府废止明初以来“海禁” B.官府有条件地开放“海禁”C.巡抚掌握对外贸易决策权 D.官方朝贡贸易体系已瓦解6、一位哥伦比亚学者在“纪念美洲发现――两个世界文明汇合500周年国际学术讨论会”上说,“黄金和白银的作用只是使两个大陆之间的距离更加遥远了”。
由此可知()A.该学者关注殖民掠夺的后果 B.“两个大陆”指的是美洲和非洲C.黄金和白银阻碍了世界市场的形成D.该会议讨论的是英国人登陆美洲的意义7、1789~1848年,发生在英国的大变革……应该看做是一座覆盖了更广泛地区的火山的喷发,并且还在继续使整个世界发生变革。
对“使整个世界发生变革”理解不正确的是() A.工业化进程加快 B.社会结构分化加剧C.洲际间联系加强 D.世界市场最终形成8、1852年,一位在华英国人在报告中称,英国商人运往伦敦的中国生丝是以“无用的”曼彻斯特上等棉布包装的。
而在此之前,用于包装的主要是中国产的土布。
包装布的这种变化反映了当时()A.中国的土布质量粗糙 B.英国棉布价格更具优势C.中国生丝在英国畅销 D.英国棉布在中国滞销9、下表为20世纪前期中国对外贸易出入超变动表。
表中数据变动可以用来佐证()A.美国逐步加强对华经济侵略 B.英国对华贸易优势逐步加强C.法国强化对华转嫁经济危机 D.俄国(苏联)对华贸易稳步增长10、下表从一个方面反映了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状况。
造成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是()A.全面抗战运输物资的需要 B.帝国主义放松对华经济侵略C.“国民经济建设运动”的促进 D.《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的签订11、下图为新中国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中国、美国、英国主要工业指标年均增长速度的比较。
据此可以推知()A.中国原有工业基础很薄弱 B.冷战制约美英工业发展C.中国重工业发展急躁冒进 D.美英传统工业产业衰落12、1953年中共中央通过的一份决议指出:领导农民在自愿的基础上“由低级到高级,由小到大,由少到多,由点到面;就能够引导农民群众――在开始是一部分,随着将是大部分,而最后将是全部――跟着我们走向社会主义。
”此决议目的是()A.动员农民打土豪分田地 B.推动农业合作化运动C.鼓励农民加入人民公社 D.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13、1982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在县以下设立乡、民族乡、镇一级人民政府,作为一级行政机关,以此取代人民公社行使行政权力。
下列属于这一规定出台背景的是()A.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广泛推行 B.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初步建立C.政企分开的管理体制已普遍实行 D.经济体制改革全面从农村转向城市14、下图反映了中国国内生产总值的变化情况。
“甲线段”所示时期的经济高速增长,主要得益的经济理论是()A.社会主义的高度计划经济 B.自负盈亏的分配管理制度C.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 D.和平与发展的世界形势观15、太平天国提倡“剪辫蓄发”,认为当时人的发饰“坏先人之服冕,是使中国之人忘其根本也”。
辛亥革命期间,革命党人认为“欲除满清之藩篱,必先去满清之形状”,提倡“剪辫易服”。
二者均希望通过变革发饰 ( )A.与西方文明相对接 B.号召推翻清朝统治C.提倡民主自由思想 D.表明各自宗教信仰16、1909年,《京华百二竹枝词》曰:“报纸于今最有功,能教民智渐开通。
眼前报馆如林立,不见‘中央’有‘大同’(‘中央’、‘大同’均为当时报纸名称)。
”这一描述表明 ( ) A.报纸宣传成为变革根本动力 B.描述者倡导报纸产业多元化C.描述者肯定报纸的教化功能 D.报纸舆论受到专制政府控制17、“分期付款、抵押贷款、信用卡等消费方式引诱人们用手头还没有的钱买用不着的东西……由新教伦理的节俭观让位于享乐消费观。
”这种享乐消费观 ( )A.是20世纪30年代大危机原因之一 B.有利于扩大需求,摆脱经济危机C.是凯恩斯主义理论的实际应用 D.是解决当前欧债危机的主要途径18、《美国自由的故事》写道:美国人遇到了“两套对立的自由概念的体系”,一种是“为私营企业”自由服务;另一种是以“一种对财富平等的分享”为基础的“社会化的自由”。
事实表明,大多数美国人在1936年时都接受了这样的观点:自由必须包含由政府保证的经济安全。
由此可知 ( )A.罗斯福新政体现了第一种关于“自由”的观念B.罗斯福新政体现了“另一种”关于“自由”的观念C.大多数美国人认为政府应当保障公民的政治自由D.大多数美国人认为“自由代表着从物质的无保障中得到解放”19、著名经济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林德贝克批评说,“这种经济患上了‘动脉硬化症’,对劳动缺乏刺激作用,带来了社会发展的放慢或停滞”。
他所批评的是()A.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B.自由资本主义经济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D.高度发达的福利经济20、1987年,苏联通过了一个经济和社会发展基本方针,正式提出了“加速战略”,规定经济方面的首要任务是加快经济发展的速度,并对经济进行质的改造,将整个国民经济转向集约化轨道。
下列属于这一时期经济“改造”的措施是()A.用经济管理代替原来的行政命令 B.优先发展重工业并实行计划经济C.注重发展与军事有关的工业部门 D.用收购制代替农产品义务交售制第二卷(非选择题共60分)二、非选择题:阅读材料,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本大题共5小题,共60分。
21、(13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孟子对于农商一列平视,从无重农抑商之主张。
孟子以前之政治家,大多亦无重农抑商之主张,有此主张并实行此种政策者,始自商鞅。
自此视农为“本富”,商为“末富”。
所谓“崇本抑末”之思想,渐成为中国流行的经济思想。
――摘编自李剑农《中国古代经济史稿》材料二随着西汉社会经济的发展,商人势力迅速膨胀,……严重影响中央财政收入。
公元前119年,汉武帝令“初算缗钱”,向工商业主、高利贷者征收资产税,并处罚隐瞒资产或申报不实者。
后又下令“告缗”,鼓励民众告发不如实申报的商人,结果“商贾中家以上大氐破”。
――摘编自邱树森、陈振江《新编中国通史》材料三 (宋)太宗淳化二年诏曰:“关市之租,其来旧矣……征算之条,当从宽简,宜令诸路转运使……市征所算之名品,共参酌裁减,以利细民”。
又诏:“除商旅货币外,其贩夫贩妇细碎交易,并不得收其算”。
宋代的“州郡财计,除民租之外,全赖商税”。
――马端临《文献通考》等北宋商税情况简表――漆侠《中国经济通史・宋代经济卷》请回答:(1)指出材料一中孟子和商鞅对“农商”的态度。
商鞅持此主张是基于什么认识?有何具体背景?(4分)(2)指出材料二中汉武帝采取的措施及其目的。
为实现这一目的,汉武帝还有哪些举措?(5分)(3)分析材料三,说明宋代的商业状况和商业政策。
(2分)(4)依据上述材料,谈谈你对中国古代政府调整商业政策的认识。
(2分)22、(12分)近代中国工业化不是对西方生产方式的原样移植,存在着一条立足本土、工农结合、土洋结合进而现代化的道路。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真正成为中国工业化推动者的是清政府,它以洋务派为代表。
他们无论是办军事工业,还是民用工业,其主导产业为钢铁、矿产、铁路……即当时所谓的“机器矿路”。
这是符合工业发展本身规律的,这些产业部门亦能对整个国民经济产生影响。
……此外,甲午战争前,……广大的手工业者和工场主起了切实的和重要的作用。
他们使中国工业化的发展方式有了自己本身的特征。
――许纪霖、陈达凯主编《中国现代化史》第一卷材料二西洋棉货的大量进口与沿海大城市新式纺织厂的兴起,使得乡村各种副业生产的相对利益发生巨大变化。
机纱之供应诱导出一些新的手工业,例如针织品及编花边。
不过,最主要的影响是使农户把用于手工纺纱的劳动力移至手工织布。
……随着手工纺纱衰落同时发生的是手工织布的勃兴。
新式织布机为手织机提供了许多改良的启示,结果手工织布的生产率有了显著的提高,……尽管有洋布与国产机织布的强烈竞争,手工织布始终未丧失其为最有利的农村副业的资格。
――赵冈、陈钟毅《中国棉纺织史》材料三1913及1930年中国机器纱线产量及消费量统计表(单位:磅)元模式》请问答:(1)据材料一,归纳中国工业化起步阶段的发展特点。
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洋务运动对近代中国工业化的主要影响。
(5分)(2)近代工业化对传统农村经济具有解构与重建的双重作用。
据材料二,指出中国自然经济解体的具体表现,概括近代工业化对农村副业生产带来的有利变化。
(3分)(3)据材料三,分析这一时期我国棉纺织业各部门的发展状况。
综合以上材料,请你简要谈谈从近代中国工业化历程中得到的借鉴价值。
(4分)23、(11分)近代以来,人们的婚姻观念逐渐改变。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父母之命这句话固然视为天经地义不可改易的,但是我们现在做父母的应该要晓得,这几千年来的礼教风俗到了今天决计行不通!……做父母的应该要明白些现在世界的大势!闭关自守,做不到了;农业经济组织下的状态,保不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