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品德与生活》一年级上册我从哪里来教案

合集下载

苏教版《品德与生活》一年级上册我从哪里来教案 思品与社会教案PPT模板下载

苏教版《品德与生活》一年级上册我从哪里来教案 思品与社会教案PPT模板下载

三、本课教学活动的建议:
01
1、课前可 专门开个简 短的家长会 议,了解 孩...
02
2、在“同 学眼中的我” 评价中,老 师可引导...
04
4、在互赠 “新年寄语” 时,老师要 组织安排...
06
6、课后的 学生新年作 品展示,鼓 励每个学 生...
03
3、在“夸 夸自己”中, 要引导学生 敢于把自...
(2)、请替换自己 的演示内容
(3)、请替换自己 的演示内容
(4)、请替换自己 的演示内容
01
(1)、请 替换自己的 演示内容
02
(2)、请 替换自己的 演示内容
03
(3)、请 替换自己的 演示内容
04
(4)、请 替换自己的 演示内容
06
(6)、请 替换自己的 演示内容
05
(5)、请 替换自己的 演示内容
04
四、教学总体评价与 反思:
一、课前准备:
1、若干用彩 色卡纸作成 的五角星, 贴在黑板...
2、老师扮成 “圣诞老人”
二、教学过程:
1、“群星闪耀”―― 选出“小明星”
2、明星展示
3、圣诞老人总结 4、课后延伸
(1)师:同学 1
们,你们听什 么声音?(播 放...
(2)以小组为 2
单位,讨论: 你们组有哪些 明...
苏教版《品德与生活》 一年级上册我从哪里来
教案
最新版模板,下载可以直接修改
预计演示时长
本次演示内容概要
苏教版《品德与生活》一年级上册我从哪 里来教案
演示内容长度
20பைடு நூலகம்钟
总目录数
一级目录数
其他目录数
1678字符

我从哪里来(教案)

我从哪里来(教案)

春天到了农民伯伯,在田间洒下一颗种子种子发芽了,长成了小苗,小苗长大了变成了一颗参天大树,鸡爸爸和鸡妈妈生活在鸡窝里。

他们照顾着属于他们两个的蛋宝宝,在鸡妈妈的孵化下,咔嚓一声,蛋壳破了,小鸡从蛋壳里钻了出来,咦,我是从哪里来的那??我问妈妈,我从哪里来,妈妈笑笑,你是爸爸妈妈从外面草地上捡来的呀,我问爸爸,我从哪里来,爸爸笑笑,你是爸爸妈妈捏了个小面人啊,可惜这些好像都不是真的。

我到底从哪里来那,我从哪里来呢?这是一个关于爸爸妈妈的故事,在很久很久以前。

爸爸在他最意气风发的时候遇到了漂亮温柔的妈妈,于是,他们两个相爱了,很快爸爸妈妈走进了婚礼的殿堂,那时的我还是一个小小的我的精子,和我的三亿的小伙伴一起住在爸爸的身体里,在那里有着一个小晶子的世界,和像其他的小朋友一样,我在爸爸的身体里读书学习。

学校里要举行游泳冠军赛了,奖品是妈妈肚子里那颗美丽的卵子,,她住在妈妈的身体里等待着,最优秀的冠军,我可是游泳健将,怎么能错过这样的机会?于是我参加了这次比赛,我天天努力的训练,希望能赢得比赛,比赛的那一天我和妈妈身体的卵子还有其他三亿的精子,都做好了准备。

比赛老师发给每个小精子一个游泳时佩戴的泳镜,一张号码牌,和两张地图,两张地图一张是爸爸身体的地图,一张是妈妈妈妈身体的地图告诉小精子们。

从哪里出发,按照地图标志的方向游出爸爸的身体,怎么游进妈妈的身体。

按照地图标志的路线,找到那颗藏在妈妈身体里的美丽的卵子。

有了地图,小精子们就不会迷路了那天晚上,当爸爸和妈妈亲热的在一起时,老师就大声的宣布比赛开始。

我努力地向前游着超过了其他3亿个小精子。

第一个冲了过去,找了那颗美丽的卵子。

钻进了他软绵绵的身体里,在妈妈的子宫里安了家。

时间一天地过去了,十个月之后,妈妈生了一个可爱的女孩,白白胖胖。

就是我怎么样?很神奇吧,这就是我出生的秘密。

我从哪里来

我从哪里来

《我从哪里来》说课稿教育科学学院小语111 陈婷婷1106122008一、教材解析《我从哪里来》是苏教版《品德与生活》一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中的第一课。

本单元以“我像小树苗”这一饱含期待的话语,以儿童个体成长为视角展开了品德与生活的教育,本单元呈现的教育资源既有成长的要求、成长的快乐,又有成长中的烦恼。

《我从哪里来》这个话题让很多孩子产生好奇、困惑。

本课用图解的形式向学生揭示生命的由来,确立正确的生命观;感受母亲十月怀胎的艰辛,学会感恩;了解成长的过程,认识到生命的来之不易,懂得珍爱生命并为自己的成长感到喜悦。

新课程标准提出“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的;以儿童的现实生活为课程内容的主要源泉,以密切联系儿童生活的主题活动或游戏等为载体,以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儿童在生活中发展,在发展中生活。

”《我从哪里来》正是以孩子的现实生活为切入点,引导孩子“用自己的眼睛观察世界、用自己的心灵感受世界、用自己的方式研究世界”,让他们来解读这神秘的生命奥秘,弘扬孝敬父母的美德。

二、学情分析“我从哪里来”这简单又神秘的问题困惑着诸多孩子。

在传统教育中,教材里也没有答案,老师对学生“我从哪里来”的提问予以回避,父母那里得到的是呵斥或误导。

考虑到一年级学生具有好奇、爱探索、易感染的心理特点,以形象思维为主,采用直观的形式揭示生命的由来。

三、教学目标把握整个单元的命脉,了解了学生的认知起点,我确定了以下几点教学目标:1.通过生命科学常识的直观教学和信息资料收集法,感受生命的来之不易,生命诞生的神奇。

通过资料比较的方法,看到自己的成长,并为自己的成长感到喜悦。

2.懂得父母养育之恩,养成热爱父母、珍爱生命的情感。

四、教学重难点1.了解胎儿的发育的大致过程。

2.小女孩、小男孩长大以后,才可以结婚以及孕育下一代。

3.感受生命的来之不易,知道珍惜生命,感受父母养育自己的不容易。

五、教学方法(一)教法1、探究发现法。

可以充分发挥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作用,发现生命诞生的科学规律。

苏教版《品德与生活》一年级上册我从哪里来教案

苏教版《品德与生活》一年级上册我从哪里来教案

苏教版《品德与生活》一年级上册我从哪里来教案【活动目标】、情感与态度引导学生认识到生命的来之不易,懂得父母养育自己不容易,培养学生热爱父母、珍爱生命的情感。

2、行为与习惯培养学生勤于思考、乐于探究、善于学习的好习惯。

3、知识与技能帮助学生了解浅显的生命科学的知识和收集资料、获取信息的技能。

4、过程与方法通过生命科学常识的直观教学法和资料信息搜集法,引导学生感受到生命的来之不易,感受到父母养育自己的不容易。

通过资料比较的方法,看到自己的成长,并为自己的成长感到喜悦。

【活动准备】学生准备:.请父母提供自己的出生证。

2.向爸爸妈妈了解自己出生时的情况。

3.查找自己成长过程的照片及其他成长资料。

教师准备:.了解学生的已有认识和感兴趣的话题。

2.动物出生的情景录象。

3.父母的结婚照片、妈妈怀孕的照片。

4.胚胎发育各阶段的图片。

(配解说词).多媒体。

【活动过程】一、情景导入,揭示活动的主题。

、看录象:老马生小马、鸡蛋里孵出小鸡。

2、学生交流:小鸡、小马从哪里来?3、导入主题:猜一猜我们是从哪儿来的?[出示题]学生自由说。

[出示父母的结婚照、妈妈怀孕的照片] (爸爸妈妈结了婚就成为夫妻,妈妈怀孕了,就有了你们。

)[点评:儿童很喜欢小动物,这是儿童的天性。

通过观看小鸡、小马不同的出生时的录象,将孩子们带入千姿万象的奇妙的生命世界,从而自然地引出了本的主题:我们(人)从哪里来?一下子激发了孩子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探究欲望。

]二、图文结合,了解生命的孕育过程。

、学生围绕主题自由提问。

2、看图听录音介绍。

3、学生交流:你知道了什么?4、随机出示各种图片,帮助学生理解。

①各阶段胎儿的图片:一个半月、三个月、七个月、九个月。

体会我们在妈妈肚子里慢慢长大。

②胎盘、脐带图。

了解:宝宝的肚子上有一根带子跟妈妈的身体连在一起,妈把自己的营养不断送给宝宝,宝宝就一天天长大了。

[点评:“生命的产生”是一个复杂、漫长的过程,各年龄层的孩子都有好奇心,也有不同的性探索取向。

《我从哪里来》教案设计通用五篇

《我从哪里来》教案设计通用五篇

《我从哪里来》教案设计通用五篇《我从哪里来》教案设计 1活动意图:尊重生命、热爱生命、珍惜生命,这一切都要从正确认识生命开始。

以幼儿生活为基础,了解宝宝在妈妈肚子里如何长大,思索,探究生命孕育的奇妙。

使幼儿初步懂得“生命不仅仅神奇,而且特别珍贵”的重要意义,知道妈妈怀孕时的艰辛。

活动目标:1、了解在妈妈肚子里的成长过程。

2、培养幼儿对妈妈爱的情感。

活动准备:图书课件ppt活动过程:一、开始部分:让幼儿观看大屏幕,提问,引出主题。

二、基本部分1、师:猫宝宝是从哪里出来的?幼儿:猫宝宝是从猫妈妈的肚子里生出来的。

2、让幼儿说一说哪些可以从蛋里出来?(鸡、鸭、鹅。

)老师告诉幼儿从肚子里生出来的宝宝叫胎生,从蛋里孵化出来的叫软生3、在黑板上出示写有“十月怀胎”的卡片,让幼儿说一说十月怀胎是什么意思?宝宝在妈妈肚子里是怎么一点点变化的?4、每个幼儿一本图书《奇妙的生命》,让幼儿自己欣赏,看一看宝宝在妈妈的肚子里是怎么一点点发生变化的?5、让幼儿观看大屏幕,从书中找出宝宝是怎么一个月一个月长大的?(在书的14页、16页、17页)6、在黑板上出示十张(十月怀胎)图片,请幼儿找一找第一个月什么样?第二个月什么样?以此类推,老师讲解。

7、让幼儿欣赏视频,观看宝宝在妈妈肚子里的样子。

脐带有什么作用?(是一根生命的管道)8、让幼儿欣赏视频,看看脐带是怎样剪掉的?几天之后,脐带就会自动脱落。

活动延伸:老师再次讲解宝宝在肚子里的成长,让幼儿加深对妈妈的爱。

活动反思:整个活动充满着欢声笑语,了解在妈妈肚子里的样子和成长过程。

还知道了妈妈怀自己时的辛苦及不易,更加加深了对妈妈的爱。

家是一个温馨的乐园。

妈妈、亲情的宽厚无私及其在幼儿成长中的决定性作用已是勿容置疑的真理。

我们希望每一个孩子都能在充满爱意的氛围中成长,又能以其力所能及的方式去关爱他人(首先是父母),只有这样,健全人格的形成才有可能。

《我从哪里来》教案设计 2活动目标:1、通过观看课件,知道动物有胎生、卵生的两种生殖方式及其发育过程。

《我从哪里来》教学设计(教案)

《我从哪里来》教学设计(教案)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我从哪里来”,
能从“为什么”、“为什么会这样”等角度对周围事物提出问题,会查阅书刊及其他信息源。
2、引导学生感到生命的来之不易,培养学生热爱父母、珍爱生命的情感。
3、培养学生勤于思考、乐于探究、善于学习的好习惯。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新课
最近,同学们运用以前科学课中学到的方法,把《我从哪里来》作为一个科学课的课题进行了大量的调查研究,写出了比较详实的调查报告。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共同探讨一下“我从哪里来”这个课题。
3.学生根据感受谈体会。
4.教师:我们刚才仅仅做了5分钟的妈妈,就有这么多的感受,想一想,妈妈在孕育我们的这十个月中,有多少个5分钟?这十个月中,妈妈会呕吐、会经常感到疲劳,负担会随着你的长大一天天加重。但是妈妈毫无怨言,即使再辛苦,也是幸福的!此时此刻,你一定有很多话要说给妈妈听吧!那就大声地说出来吧!(播放课件音乐)
5.学生说心声
(四)总结升华情感
同学们,我们要感激父母给了我们生命,同时我们更要珍爱我们的生命,就让我们把你最真挚的话语写在卡片上,在2006年的第一天送给你的父母,作为新年礼物吧!
板书设计
板书设计:
精子搜集
我从哪里来受精卵胚胎婴儿分析
卵子大约十个月运用
作业或预习
预习《我们在》成长
1、寻找生长和发育的证据
(二)展示资料感受生命来之不易
1.教师:谁愿意把自己的调查结果分享给大家?
2.学生展示资料,教师播放课件补充学生资料。(胎儿的形成、试管婴儿、双胞胎)
3.活动:给小宝宝安家
4.教师适时评价总结出科学的学习方法。(板书:搜集分析运用)
5.教师:通过刚才的交流研讨,你有什么想说的?
6.总结过渡:

一年级品德与生活上册 我从哪里来教案 苏教版

一年级品德与生活上册 我从哪里来教案 苏教版

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自己的出生过程,知道自己的来源。

2. 培养学生热爱生命,感恩父母的情感。

3. 引导学生懂得尊重他人,关爱他人。

二、教学重点:1. 让学生了解自己的出生过程。

2. 培养学生感恩父母的情感。

三、教学难点:1. 如何引导学生理解并感激父母的养育之恩。

2. 如何培养学生尊重他人,关爱他人的意识。

四、教学方法:1. 情景模拟:通过情景模拟,让学生感受生命的孕育和出生过程。

2. 讨论交流:引导学生分享自己的感受,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3. 案例分析: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理解父母的爱,培养学生的感恩之心。

五、教学内容:1. 情景模拟:让学生参与情景模拟,感受生命的孕育和出生过程。

2. 讨论交流:引导学生分享自己的感受,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3. 案例分析: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理解父母的爱,培养学生的感恩之心。

4. 小组活动:让学生分组讨论,如何表达对父母的爱和感激之情。

5. 总结提升: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引导学生树立感恩父母,尊重他人,关爱他人的价值观。

六、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通过图片或故事引入主题,激发学生的兴趣。

2. 情景模拟:安排一个孕育和出生过程的情景模拟,让学生参与其中,感受生命的奇迹。

3. 讨论交流:引导学生分享自己的感受,了解父母的爱。

4. 案例分析:分析一些关于父母爱的案例,让学生深刻体会父母的爱。

5. 小组活动:让学生分组讨论,如何表达对父母的爱和感激之情。

6. 总结提升: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引导学生树立感恩父母,尊重他人,关爱他人的价值观。

七、作业设计:1. 让学生回家后,向父母表达自己的爱和感激之情。

2. 让学生思考如何在生活中尊重他人,关爱他人,并记录下来。

八、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2. 收集学生的作业,了解学生对课堂内容的应用能力。

3. 课后与家长沟通,了解学生在家庭中的表现,验证教学效果。

九、教学反思:在课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包括学生的参与程度、知识的掌握程度以及学生的情感态度等方面。

苏教版《品德与生活》一年级上册我从哪里来教案

苏教版《品德与生活》一年级上册我从哪里来教案

苏教版《品德与生活》一年级上册我从哪里来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生命起源的概念,明白自己来自哪里。

2.探索生命的奥秘,培养学生对生活的热爱。

3.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品质和良好的行为习惯。

二、教学准备1.教材:苏教版《品德与生活》一年级上册2.教具准备:课件、黑板、粘纸、彩色笔等3.活动准备:在课堂中设置小组活动环节,准备小组活动材料。

三、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1.教师使用图片或课件展示一些动植物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并发表评论。

2.引导学生思考:你们看到这些动植物的时候,有没有想过它们是从哪里来的?导入讨论(10分钟)1.让学生分小组讨论,并写下来自己的答案。

2.邀请几组学生进行发言,分享他们的答案。

导入知识(10分钟)1.老师出示一幅描绘人类起源的图片,让学生仔细观察,并引导他们思考:你们觉得你们是从哪里来的?2.引导学生尝试回答这个问题,并给予肯定性的评价和引导。

课堂探究(25分钟)1.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个发言代表。

2.将课堂探究题目给到每个小组,让他们自行讨论并准备答案。

3.每个小组发言代表回答问题,并分享他们的答案。

知识总结(10分钟)1.教师在黑板上总结学生的回答,归纳生命的起源与自我起源的概念。

2.引导学生总结自己对生命起源的认识,并作业课堂笔记。

达标检测(15分钟)1.教师出示一个配图,让学生写出自己对生命起源的认识,并展示给全班。

2.对学生的回答进行点评,鼓励正确答案,纠正错误认识。

小结(5分钟)1.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肯定和激励。

2.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人类的起源,并思考自己应该如何做一个积极向上的人。

四、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生命的起源有了初步的认识,并了解到自己来自于父母。

同时,通过小组讨论和展示的方式,增强了学生的互动性和学习兴趣。

需要注意的是,在探究环节时应合理安排时间,确保每个小组都有充分的讨论时间。

此外,教师在引导学生认识时,要注意尊重学生的观点,给予肯定性的评价和引导。

江苏版一年级品德《我从哪里来》说课稿

江苏版一年级品德《我从哪里来》说课稿

江苏版一年级品德《我从哪里来》说课稿
《我从哪里来》说课稿
 (江苏版一年级品德与生活说课稿)
 《品德与生活》课程强调生活的味道。

新课程标准提出“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的;以儿童的现实生活为课程内容的主要源泉,以密切联系儿童生活的主题活动或游戏等为载体,以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儿童在生活中发展,在发展中生活。

 一、对教材的认识
 《我从哪里来》是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江苏版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教科书实验本《品德与社会》一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第一个主题活动。

我设计的这节课力求最大程度地体现生活的气息。

 上好一节课,不能只看这节课的内容,而应纵观全局,把握整个单元的结构,总体目标,教学重点、难点。

下面我们首先来看看《品德与生活》第一册教材的第三单元——我像小树苗,有《我从哪里来》、《坐立走,有精神》、《皮诺曹的鼻子》、《小马虎旅行记》四课组成,是根据生理、心理到品质、行为习惯的逻辑顺序安排教材的,寄托着老师、父母共同的祝福:愿孩子们的身体健康成长,希望孩子们的身心健全地发展。

《我从哪里来》以活泼形象的形式向孩子揭示生命的由来,明确告诉学生“我”是从哪里来的。

目的是告诉老师和家长,不要避免孩子最最关心的问题:“我从哪里来?”,“妈妈生我,为什幺我像爸爸?”等等,告诉学生生命。

我从哪里来一年级教案

我从哪里来一年级教案

我从哪里来一年级教案主题:我从哪里来一年级教案目标:1. 让学生了解自己的身份和家庭背景。

2. 培养学生对自身身份和家庭背景的自豪感。

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描述自己的家庭和家庭成员。

2. 学生能够描述他们自己的个人特点和喜好。

3. 学生能够在小组或班级中交流关于自己家庭和身份的信息。

教学准备:1. 照片或图片展示不同的家庭成员,包括父母、兄弟姐妹等。

2. 展示不同的国家和地区的图片或地图以让学生了解不同的文化和背景。

3. 白板或黑板以记录学生的回答和词汇。

教学步骤:引入:1. 回顾上一堂课学生已经学过的有关家庭成员的词汇和表达方式。

2. 利用图片或照片展示不同的家庭成员,鼓励学生使用已学的词汇来描述他们。

探究:1. 提问学生:“你是从哪里来的?”学生可以回答自己来自哪个国家、城市或省份。

2. 展示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图片或地图,并与学生讨论每个地方的特点和文化。

3. 引导学生思考并回答问题:“你的家庭成员中来自不同国家或地区的有吗?”鼓励学生分享和交流。

4. 让学生描述自己的家庭成员,引导他们使用已学的词汇和句型。

实践:1.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位同学作为“代表”。

2. 每位“代表”依次向小组分享他们的家庭背景、家庭成员以及个人特点。

3. 其他小组成员可以提问和分享自己的家庭背景。

4. 让每个小组的“代表”向全班汇报小组成员的信息,引导全班学生互相交流和了解。

巩固:1. 利用白板或黑板记录学生分享的关键词汇和句型。

2. 调查学生对自己家庭和身份的看法,鼓励他们表达自己的自豪感。

拓展:1. 鼓励学生和家人一起制作一张家庭树或海报,展示自己的家庭成员和背景。

2. 邀请学生邀请家长或其他亲属来班级分享他们的家庭背景和文化。

评估:观察学生在小组讨论和班级汇报中的参与程度和表达能力。

评估学生对自身身份和家庭背景的理解。

这个教案针对一年级学生的身份认同和家庭背景,通过让学生分享和交流,来培养他们的自豪感和了解不同文化的能力。

《我从哪里来》课堂实录

《我从哪里来》课堂实录

《我从哪里来》课堂实录作者:施健来源:《中国德育》2015年第12期【教学目标】《我从哪里来》是苏教版《品德与生活》一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我像小树苗”中的第一个主题活动。

本课程以活泼有趣的方式向孩子揭示了生命的由来。

这个话题一年级孩子渴望了解,但由于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课堂上教师予以回避,家庭里父母敷衍误导,这个简单又神秘的话题给小孩子带来了一定的困扰。

1.通过形象直观的媒体资源、亲身的体验游戏以及故事和实物展示,引导学生感受到生命的美丽和来之不易,体会到父母养育子女的幸福和辛劳,品尝到自己成长的快乐,培养学生热爱父母、珍爱生命的情感。

2.帮助学生了解一些浅显的生命科学的知识,初步学习一些收集资料、获取信息的技能。

3.培养学生勤动脑、善观察、乐探究、敢参与的良好习惯。

【重点难点】充分利用媒体资源,让学生在活动中了解浅显的生命科学知识,体验到生命的来之不易,品尝到成长的快乐。

【教学环境】电子白板、多媒体课件等。

【资源开发】1.选择三段影像:动画片——孵小鸡;胎儿发育的过程;妈妈分娩的片段。

2.布置学生了解妈妈怀自己时的感受(收集一些照片、妈妈的日记等制作成PPT),并利用双休日绑上沙袋当一回怀小宝宝的妈妈,体验一下妈妈十月怀胎的辛苦。

3.邀请校内怀孕的老师或班上怀孕的家长参与活动。

4.收集学生出生时用的小物品若干份,制作成PPT。

5.准备每人一张“我像小树快快长”的成长卡(PPT呈现)。

【教学策略】针对一年级学生的认知、心理特点,围绕教学目标,在引领学生打通生活经验、亲近教材文本的基础上,本课教学注重发挥媒体资源的交互性、丰富性和趣味性等优势,生动形象地揭示生命的由来,优化学习情境,丰富学习材料,有效地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从而引导学生感受生命的美丽和来之不易,体会父母养育子女的辛劳,品尝自己成长的快乐,培养学生热爱父母、珍爱生命的情感。

【教学过程】活动一:欣赏动画激趣引思进入话题1.看一看:小朋友,你们喜欢看动画片吗?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段有趣的动画,我们一起看:(播放视频动画片:母鸡孵小鸡)2.问一问:小朋友,刚才你们从动画片中看到了什么?(是啊,在鸡妈妈温暖的身体呵护下,小鸡宝宝从蛋壳里探出了小脑袋,一个小小的生命就这样诞生了。

部编苏教版小学一年级思想品德 9、我从哪里来

部编苏教版小学一年级思想品德  9、我从哪里来

子试试。
互相介绍自己
3、谈体会:不舒服,腰很酸。
出生时的情况。
4、小结:大家才体验了几分钟就受不了啦?!可是, 2、游戏:猜猜
你知道,我们在妈妈的肚子里要呆多长时间吗? 他(她)是谁?
(280 天)妈妈辛苦吗?累吗?但妈妈却从不说一
声辛苦,从不喊一声累,因为,有我们在妈妈的肚 师:刚才小朋友
子里陪着她呢。瞧,这位妈妈脸上的笑容多甜那。 们在小组里交
的来之不易,感受到父母养育自己的不容易。通过资料比较的方法,看到自
己的成长,并为自己的成长感到喜悦。
通过生命科学常识的直观教学和信息资料收集法,引导学生感受到生命的来
重点、难点 之不易,感受到父母养育自己的不容易。通过资料比较的方法,看到自己的
成长,并为自己的成长感到喜悦。
教学准备 课件
集体智慧
预习方案预设 个性设计
一讲自己跟妈妈的故事了。(课件《乌鸦反哺》的故 们,现在的你们
事)
就像一棵棵小 生 对 母 亲 的 感
6、听了故事,你想说什么?
青松一样,正在 激、热爱之情油
7、乌鸦都懂得回报妈妈,那么,小朋友,当我们长 茁壮成长。在你
大了,爸爸、妈妈老了以后,我们又可以为他们做 成长的道路上, 然而生。
些什么呢?
事吗?(事先布置)
都说了你们的
3、爸爸、妈妈这么爱你们,你们想对他们说什么? 变化,你自己认 妈,让学生切身
(引导学生大声回答:“爸爸、妈妈,我爱你们!”) 为呢?
体会母亲十月怀
4、是啊,父母养育我们很辛苦,我们要学会感激, 3、照片里的故
学会感恩。
事。
胎的艰辛、生命
5、你瞧,今天小乌鸦也来凑热闹了。它来跟我们讲 1)师:小朋友 的来之不易。学

一年级品德与生活上册 我从哪里来教案 苏教版

一年级品德与生活上册 我从哪里来教案 苏教版

一年级品德与生活上册我从哪里来教案苏教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自己的起源,明白自己是从哪里来的。

2. 培养学生对生命的尊重和爱护,懂得珍惜和感恩。

3. 引导学生认识家庭,增进亲子关系,学会与家人相互关爱。

二、教学重点:1. 让学生了解自己的起源和生命的珍贵。

2. 培养学生对家庭的认识和亲子关系的重视。

三、教学难点:1. 如何引导学生理解生命的起源和生命的珍贵。

2. 如何帮助学生认识家庭,增进亲子关系。

四、教学方法:1. 采用故事导入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采用情景模拟法,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感受家庭的爱。

3. 采用小组讨论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思考。

五、教学准备:1. 准备相关的教学图片和视频。

2. 准备亲子游戏道具。

3. 准备小组讨论的问题。

教案内容:一、导入(5分钟)1. 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你们知道自己是从哪里来的吗?”2. 学生分享自己的答案。

3. 教师播放课件,讲述生命的起源和人体的形成,让学生了解自己是从妈妈肚子里来的。

二、新课内容展示(10分钟)1. 教师通过图片和视频,展示胚胎发育的过程,让学生明白生命的珍贵。

2. 教师讲解家庭的关系,父母与孩子的亲情。

3. 学生分享自己对家庭和亲情的理解。

三、亲子互动环节(5分钟)1. 教师组织学生和家长进行亲子游戏,增进亲子关系。

2. 学生分享游戏中的感受。

四、小组讨论(5分钟)1. 教师提出讨论问题:“我们应该怎样珍惜生命?如何与家人相互关爱?”2.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

3. 各组汇报讨论成果。

五、总结与反思(5分钟)1. 教师总结课程内容,强调生命的珍贵和家庭的爱。

2. 学生分享自己的收获和感悟。

3. 教师布置作业:回家后,与家人分享今天学到的内容,体会家人的爱。

六、教学内容:1. 让学生了解自己的出生过程,明白生命的艰辛和父母的付出。

2. 培养学生对家庭的珍视,懂得与家人相互关爱和支持。

七、教学重点:1. 让学生了解自己的出生过程和生命的艰辛。

苏教版品德与生活一年级《我从哪里来》教学设计

苏教版品德与生活一年级《我从哪里来》教学设计
教师在学生活动基础上作引导式小结。
练习与延展
请你回家伏在爸爸妈妈耳边说一句自己的心里话。你准备说什么呢?
玩“点兵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将”的游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导入本课话题。
1、让4名学生分别戴上头饰扮演康康熊、乐乐猴、爱爱鸽、创创鼠,另一名学生扮演教材中主人公之一盼盼,上台玩“点兵点将”的游戏。
2、游戏过程:盼盼从康康熊开始往下循环点名,念口诀“点兵点将,点到谁谁就说出自己从哪里来”。最后一个“来”字落到谁,谁就发言。发言完毕,再从他的下一个人开始点名,依次下去,4个“小动物”都会轮到发言。
讲成长中最难忘的事,体验父母养育自己的辛苦。
1、生命来之不易,我们每个人都要珍爱自己的生命。
2、父母养育我们很辛苦,我们要学会感激,要爱爸爸妈妈。
3、我们从出生到现在已经6岁多了,我们为自己的成长感到高兴。
全体同学的议论和讨论,导入本课活动主题。
1、学生分组交流在家向爸爸妈妈了解的2个问题。
2、选派代表全班发言交流。
4、过程与方法:通过生命科学常识的直观教学法和资料信息搜集法,引导学生感受到生命的来之不易,感受到父母养育自己的不容易。通过资料比较的方法,看到自己的成长,并为自己的成长感到喜悦。
设计理念
“我从哪里来”这简单但又神秘的问题困惑着诸多孩子。在传统的保守教育中,老师和家长都把“性”这个问题当做洪水猛兽,教材里没有答案,老师予以回避,父母那里等到的是呵斥或误导。本课程强调以现实的生活为课程内容的主要源泉,因此本课以活泼的形式向孩子揭示了生命的由来,目的是给孩子建立一个科学的生命观。通过调查活动使学生心灵深处受到震撼:父母给了我生命,生命来之不易,父母养育我非常艰辛,让学生体会到应珍爱生命,学会感激。
教学资源
教师准备:

苏教版-一年级 上册-第三单元 我像小树苗-9.我从哪里来

苏教版-一年级 上册-第三单元 我像小树苗-9.我从哪里来

《我从哪里来》教学设计
一、教学背景分析
《我从哪里来》是苏教版一年级上册第九课的内容,通过课文和插图,使学生了解在母亲肚子里到出生,长大成人,父母受尽了艰辛,认识到自己的成长与感受母亲在怀孕时的负担和行动不便,从而升华到珍爱自己的生命,孝敬父母之情。

二、整合思路
本节课是在模式二背景下开展的活动型综合课,目的是充分发挥电教媒体形象、直观、信息容量大等特点,以精美的画面吸引孩子的注意力,使学生认识到自己成长父母的不易,父母如此坚信,激发学生努力向上,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

三、教学目标
通过插图,收集图片,录像片段,使学生来了解自己的生长过程。

四、教学过程。

一年级上品德与社会教学反思我从哪里来_苏教版

一年级上品德与社会教学反思我从哪里来_苏教版

一年级上品德与社会教学反思我从哪里来_苏教版本次科学活动的内容是“我从哪里来?”说实话我怕上这节课,因为对性的教育我们是专门保守的,我也不例外。

在这次上这节课的时候,我在活动预备时第一从网上查到了《我从哪里来》的课件,然后我依照这节课的目标:1.对自我生命的起源感爱好,明白是妈妈的子宫孕育了自己。

2.初步了解胎儿在子宫内成长的初浅知识,了解妈妈的辛劳,加深对妈妈的爱。

第一,以谈话的形式引发幼儿的摸索,小鸡是从哪里来的?(鸡妈妈孵出来的)小狗是从哪里来的呢?(狗妈妈生出来的。

)那我们小朋友是从哪里来的呢?小孩们说是妈妈生出来的。

那我又问:你们是从哪里生出来的?小孩们说是从妈妈肚子里生出来的。

我接着问:你们如何会住在妈妈的肚子里的呢?由此引发小孩们的探究爱好。

接着出示课件,让幼儿通过看课件——“我从哪里来?”来初步了解是妈妈的子宫孕育了自己。

课件所讲述的是“受精卵到婴儿出世”的过程,爸爸的种子在找妈妈的种子做朋友,爸爸有一粒种子跑的最快,到妈妈的种子里去了,妈妈和爸爸的种子变成了小圆球,这时妈妈变得爱吃东西了,小圆球慢慢长成小月牙了,接着小月牙也开始长大了,先长出来一个小脑袋,再长出手和脚,他的名字就叫胎儿。

小胎儿通过脐带不断从妈妈的躯体里吸取营养。

小胎儿有时在妈妈的肚子里睡觉,有时醒来伸伸腰,踢踢腿。

一直待到第十个月时,妈妈的肚子装不下胎儿了,最后就从妈妈的肚子里出来了成了小婴儿。

小孩们看课件的时候看的专门的认真。

此次活动假如纯粹说教的话是专门难说清晰并让小孩明白的,而我们在活动时结合了课件,运用动画的演示把科学的道理一步一步展现在小孩的面前,整个过程专门清晰地关心小孩了解生命孕育的整个过程。

整个活动小孩们参与性专门强,小孩们在活动过程中,明白了妈妈是最辛劳的最伟大的。

妈妈这么辛劳生下我们,我们要关怀并爱护我们的妈妈,从而加深对妈妈的爱。

通过那个活动,我深深感到:有效的体验,需要爱好的驱动,活动的支撑,需要情感的相伴和维系。

一年级品德与生活上册我从哪里来教案苏教版

一年级品德与生活上册我从哪里来教案苏教版
学情分析
考虑到本节课的内容涉及到学生对自己身世的认知,以及家庭关系的重要性,我们需要对学生现有的知识、能力、素质等方面有一个全面的了解,以便更好地开展教学工作。
1.知识层面:学生在之前的学习中,已经初步接触了关于自我认识和家庭结构的知识,对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有了初步的了解。然而,对于“我从哪里来”这个问题,部分学生可能还存在疑惑,需要进一步引导和解答。
2.学生可以阅读一些关于家庭关系和亲情的绘本,通过故事的形式,更深入地理解家庭的重要性。
3.学生可以观看一些关于家庭温暖、亲情关爱的视频素材,感受家庭的温暖,进一步培养对家庭的热爱。
4.学生可以阅读一些关于家庭关系的研究文章,了解家庭关系对个人成长的影响,提高对家庭关系的认识。
5.学生可以完成家庭调查问卷,了解家庭成员之间的相互了解程度,关注家庭关系的重要性。
教学内容与学生已有知识的联系: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认识自己》和《我的家人》等相关内容,对于自己及家人的认识有了初步的了解。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将进一步加深学生对家庭关系的理解,培养他们热爱家庭、尊敬父母的态度。
核心素养目标分析
本节课的核心素养目标主要分为以下三个方面:
1.个人品德素养:通过学习,让学生理解家庭的重要性,培养他们热爱家庭、尊敬父母的态度,树立良好的家庭观念。同时,培养学生对自己身世的认知,学会珍惜亲情,懂得感恩。
设计预习问题,激发学生思考,为课堂学习“家庭关系和结构”的内容做好准备。
教师备课:
深入研究教材,明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重难点。
准备教学用具和多媒体资源,确保教学过程的顺利进行。
设计课堂互动环节,提高学生学习“家庭关系和结构”的积极性。
(二)课堂导入(预计用时:3分钟)
激发兴趣:

一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活动教案 《我从哪里来》 全国通用

一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活动教案   《我从哪里来》 全国通用

《我从哪里来》活动目标:1、让学生初步了解胎儿的主要生长过程,能较完整表述观察结果,大胆地说出自己是从哪儿来的。

重难点了解妈妈怀孕十月的辛苦及抚养自己长大的艰辛,激发学生爱母亲的情感。

活动准备:1、课件《我从哪里来》。

2、教学挂图。

3、陈老师怀孕前后的照片。

4、音乐《感恩的心》。

活动过程:一、出示两张陈老师的照片,鼓励学生进行比较。

1、师:这是谁?以前的陈老师和现在的陈老师有什么不一样?你从哪看出来的?2、师:原来现在的陈老师怀孕了,要生小宝宝了,小朋友,那你们是从哪来的呢?你们知道妈妈肚子里为什么会有小宝宝吗?二、播放课件《我从哪里来一》,让学生通过观看课件初步了解人生命的由来。

1、师:小朋友,现在你们知道自己是从哪儿来的吗?小宝宝在妈妈肚子里是怎样形成的呢?鼓励学生大胆表述观察结果,说出自己是从哪儿来的。

2、师:原来爸爸妈妈结婚以后,爸爸在妈妈的身体里种下了一些小种子,这些像小蝌蚪的种子叫做精子,他们在妈妈的身体里展开了游泳比赛,游得最快的精子就会和妈妈身体里叫做卵子的好朋友友好地结合在一起,形成一个受精卵,受精卵长大后就是一个小宝宝了。

三、播放课件《我从哪里来二》,让学生通过观后课件初步了解胎儿的主要生长过程。

1、师:小宝宝住在妈妈身体里的什么地方?2、师:开始的时候他有多大?后来慢慢的长出了什么?眼睛会睁开吗?3、师:小宝宝会在妈妈的肚子里做些什么呢?宝宝的耳朵能听见声音吗?后来宝宝在妈妈的肚子里怎么样了?他会在妈妈的肚子里生活几个月?4、师:原来小宝宝一直住在妈妈身体里的一个叫做子宫的小房子里,开始的时候他像一粒种子那么大,慢慢地长出了眼睛、耳朵、嘴巴,到了180天的时候眼睛还会睁开。

小宝宝在妈妈的肚子里会游泳、吸吮手指、翻跟头,有时还会跟着音乐跳舞,后来小宝宝越长越大,妈妈的肚子再也装不下了,他就从妈妈的肚子里出来了,他整整在妈妈的肚子里住了十个月。

四、出示教学挂图,让学生观察进一步了解胎儿的主要生长过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苏教版《品德与生活》一年级上册我从哪里来教案
【活动目标】
1、情感与态度
引导学生认识到生命的来之不易,懂得父母养育自己不容易,培养学生热爱父母、珍爱生命的情感。

2、行为与习惯
培养学生勤于思考、乐于探究、善于学习的好习惯。

3、知识与技能
帮助学生了解浅显的生命科学的知识和收集资料、获取信息的技能。

4、过程与方法
通过生命科学常识的直观教学法和资料信息搜集法,引导学生感受到生命的来之不易,感受到父母养育自己的不容易。

通过资料比较的方法,看到自己的成长,并为自己的成长感到喜悦。

【活动准备】
学生准备:
1.请父母提供自己的出生证。

2.向爸爸妈妈了解自己出生时的情况。

3.查找自己成长过程的照片及其他成长资料。

教师准备:
1.了解学生的已有认识和感兴趣的话题。

2.动物(小马、小鸡)出生的情景录象。

3.父母的结婚照片、妈妈怀孕的照片。

4.胚胎发育各阶段的图片。

(配解说词)
5.多媒体课件。

【活动过程】
一、情景导入,揭示活动的主题。

1、看录象:老马生小马、鸡蛋里孵出小鸡。

2、学生交流:小鸡、小马从哪里来?
3、导入主题:猜一猜我们是从哪儿来的?[出示课题]
学生自由说。

[出示父母的结婚照、妈妈怀孕的照片]
(爸爸妈妈结了婚就成为夫妻,妈妈怀孕了,就有了你们。


[点评:儿童很喜欢小动物,这是儿童的天性。

通过观看小鸡、小马不同的出生时的录象,将孩子们带入千姿万象的奇妙的生命世界,从而自然地引出了本课的主题:我们(人)从哪里来?一下子激发了孩子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探究欲望。

]
二、图文结合,了解生命的孕育过程。

1、学生围绕主题自由提问。

2、看图听录音介绍。

3、学生交流:你知道了什么?
4、随机出示各种图片,帮助学生理解。

①各阶段胎儿的图片:一个半月、三个月、七个月、九个月。

体会我们在妈妈肚子里慢慢长大。

②胎盘、脐带图。

了解:宝宝的肚子上有一根带子跟妈妈的身体连在一起,妈把自己的营养不断送给宝宝,宝宝就一天天长大了。

[点评:“生命的产生”是一个复杂、漫长的过程,各年龄层的孩子都有好奇心,也有不同的性探索取向。

这部分的教学,采用听简洁而富有情趣的录音介绍,看形象直观的分解彩图,主要是深入浅出地帮助七八岁的孩子正确认识神秘的生命常识,恰如其分地进行性启蒙教育。

]
5、我们在妈妈肚子里时,妈妈有些什么感觉?
(现场找一找有没有怀孕的妈妈,把她请上来为我们讲一讲。


(小朋友还有什么问题也可以问问宝宝妈妈。


6、小游戏:学生把自己的书包绑在肚子前面,模仿妈妈怀孕的样子走一走,学着妈妈挺着大肚子干家务活。

学生交流自己的体会:宝宝在妈妈肚子里,妈妈很累,走路、干活都不方便。

7、看录象:胎儿分娩情景。

体会:妈妈分娩的辛苦,看到新生儿的幸福。

(是啊,就像你们的诞生,也给你们的爸爸妈妈带来了快乐和幸福!)
[点评:邀请怀孕的妈妈谈谈十月怀胎的感受,人人在游戏中进行体验,旨在通过互动式的参与,让孩子进一步感悟到生命来之不易。

]
三、说说比比,了解自己的出生情况。

1、说一说:自己出生时的情况。

提示:①你是在哪个医院出生的?[出生地点]
②自己的生日是什么时候?属什么?[出生时间]
③平常听爸爸妈妈说的有关自己出生的其他情况。

2、拿出自己的出生证,介绍出生时的自己。

小组交流。

[姓名] [性别] [身长] [体重]
3、找一找:自己的成长变化。

[点评:还课堂给孩子,让他们自主学习,凭自己的知识积累、思维方式和学习习惯来探究问题,并有所发现,真正做学习的主人。

孩子们动手找自己成长变化的过程也是生活化的课堂的一个成功展示。

]
四、现场采访,体会父母养育的不易。

1、采访现场的老师妈妈、老师爸爸。

2、学生交流采访感受。

3、联系自己,学生说说自己成长过程中最难忘的事。

指名学生上台讲讲具体的事例。

[点评:“课堂即生活”,让孩子在实践中充分去思考、想象、体验、创造。

通过与小伙伴、老师、家长、周围人的平等对话,孩子们学会合作交流,认识在亲身体验中得到感悟,情感在相互碰撞中得到升华。

]
(爸爸妈妈这样关心、爱护你们,你想对他们说些什么呢?先和旁边的小伙伴交流交流。

可以是编几句儿歌,可以说句心里话,也可以编成动听的歌曲唱出来。


4、电话热线:向爸爸妈妈说一句心里话。

(让我们一起向自己的爸爸妈妈、向在场的爸爸妈妈、向所有的爸爸妈妈说
一声——你们辛苦了!我爱你!)
[点评:选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向爸爸妈妈表达心声,通过打热线电话传递孩子与父母间的真情,老师不失时机地抓住孩子情感火花,让他们学会恰当地表达自己的情感,把课堂气氛推向高潮。

]
五、活动延伸,和父母共享成长的快乐。

(爸爸妈妈爱我,我爱爸爸妈妈,我们在爸爸妈妈的精心抚育下,就像小树苗一样快乐成长!)
[出示“小树快快长”卡片]
(如果你愿意,回去后可以跟爸爸妈妈一起做一张成长卡。

在成长卡上贴上一张自己满意的照片、写上一句心里话、把有趣的、难忘的事画下来等等,下次我们一起来布置班级的“成长乐园”,好不好?)
[放背景音乐《小松树》]
[点评:这一活动设计是课内外的结合、学生生活的结合和其他课程的融合。

通过与父母共做成长卡,一是继续在生活中体验父母、家庭的亲情,和父母共享成长的快乐;二是体现新课程“动脑筋有创意地生活”,激起孩子创造的愿望和乐趣;三是通过“成长乐园”的展示,渗透一种积极人生观的启蒙教育,鼓励孩子珍爱生命,热爱生活,热爱父母,以愉快、积极向上的态度去面对未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