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地理教案

合集下载

中国地理小学数学教案

中国地理小学数学教案

中国地理小学数学教案
目标:
1. 让学生了解中国地理的基本信息和地图位置。

2. 培养学生对地理知识的兴趣和理解能力。

教学内容:
1. 中国地理的位置和大小
2. 中国地图的主要地理特征和地区划分
教学步骤:
一、导入(5分钟)
教师向学生展示中国地图,让学生简单了解中国地理位置以及大小。

二、讲解(15分钟)
1. 介绍中国地理的位置和大小,包括东西南北等方位。

2. 介绍中国地图的主要地理特征,如山川河流等。

3. 介绍中国地区划分,包括东部沿海地区、中部内陆地区和西部边远地区等。

三、小组讨论(10分钟)
组织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讨论中国地理的特征和划分,鼓励他们互相交流和分享意见。

四、练习(15分钟)
1. 给学生分发练习题,让他们完成地图标注或填空。

2. 让学生通过练习巩固所学的地理知识。

五、总结(5分钟)
请学生总结所学内容,回答提问并讲述中国地理的基本信息。

六、作业(5分钟)
布置作业:让学生回家练习地图标注或写一篇关于中国地理的文章。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中国地理的位置和特征,地区划分。

难点:让学生理解中国地理的整体概念和背景知识。

教学反思:
在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多动手实践和多思考,培养他们对地理知识的兴趣和理解能力。

同时,要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

小学地理教案:了解我国的地理位置和地形特点

小学地理教案:了解我国的地理位置和地形特点

小学地理教案:了解我国的地理位置和地形特点了解我国的地理位置和地形特点一、我国的地理位置我国位于亚洲东部,东经73°40'~135°05'、北纬3°51'~53°33'之间,是世界第三大国家。

我国西部与中亚、南亚相邻,东南濒临太平洋,东临日本海,南接菲律宾海。

陆地面积约为960万平方千米,在全球范围内占据重要的地理位置。

二、中国的地形特点中国地域辽阔,地形多样,主要可以分为高山、高原、盆地和平原四个类型。

1. 高山中国境内有许多著名的高山,如喜马拉雅山脉、天山、昆仑山等。

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喜马拉雅山脉中峰峰相连的九寨沟景区。

这些高山不仅给中国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和旅游资源,也起到了屏障保护作用。

2. 高原西藏是中国唯一的一个高原省份,这里有着壮丽雄伟的喜马拉雅山脉和昆仑山脉。

西藏不仅是我国最大的水源地,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冰川区之一。

同时,这里还有令人惊叹的雅鲁藏布江和珠穆朗玛峰。

3. 盆地中国境内分布着多个盆地,如四川盆地、松花江盆地等。

其中最著名的是四川盆地,这里拥有丰富的水、矿和能源资源,还是我国农业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

4. 平原中国平原广泛分布于长江、黄河两大流域。

黄河流域是中国文明的发源地之一,这里有着肥沃的河谷土壤和众多历史文化名城。

长江流域则是我国经济发展最为活跃和人口集中的区域之一。

中国不仅拥有丰富的自然景观,还兼具气候多样性。

北方气候以干旱为主,南方气候湿润多雨。

我国横跨赤道到极寒线带,因此在同一时间内可以体验到春夏秋冬四个季节。

总结:了解中国的地理位置和地形特点对于小学生来说是十分重要的教育内容。

通过学习中国地理,他们不仅可以增加对国家的认知,还能够培养对大自然的热爱与保护意识。

同时,了解我国的地形特点也为小学生以后更深入地学习其他相关课程奠定基础。

希望这份教案能够帮助孩子们更好地了解我国的地理位置和地形特点,引领他们走进祖国神奇多样的自然风光中。

地理小学五年级地球的形状教案

地理小学五年级地球的形状教案

一、教学目标1.了解地球的形状。

2.理解地球球形的原因。

二、教学准备1.地球模型或球体模型。

2.图片或视频素材,展示关于地球的形状的相关内容。

3.PPT或黑板等教学工具。

三、教学过程1.课前准备(5分钟)引入:通过问答或展示图片,引起学生对地球形状的兴趣。

比如,你看过地球的照片吗?地球是什么形状的?你知道地球为什么是这个形状吗?2.导入新知(5分钟)通过展示地球模型或球体模型,引导学生对地球的形状进行观察。

并提出问题:你看到什么形状?为什么地球是这个形状的?3.学习新知(20分钟)a.展示图片或视频资料,让学生观察并思考:-地球是一个球体,不是一个平面。

-地球呈扁球形,略带有肚脐。

-地球上有大陆和海洋。

b.引导学生思考地球的形状可能会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

通过提问,激发学生思考并探索答案。

c.解释原因:-地球是一个巨大的球体,因为地心引力导致地球上的物质向地球中心聚集。

-地球自转产生离心力,使地球的两极部分有点被挤压,因此地球呈扁球形。

-地球本身就是一个有自身重力的大球体,重力使得地球能够保持球形。

4.讲解案例(10分钟)通过图片或视频,展示地球的不同面貌,例如地球的自转、倾斜角度等。

让学生了解地球自转和公转带来的不同景象,进一步理解地球的球形形状。

5.拓展应用(15分钟)a.小组合作活动:让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以一种形式来表达地球是球形的原因,可以是绘画、手工制作、书写或其他方式。

鼓励学生把自己的想法表达出来,并和其他组员分享。

6.巩固和评价(10分钟)a.完成活动后,学生向全班展示自己的作品,并简要解释作品背后的原理。

b.教师评价学生的作品,鼓励学生的创造力和表达能力。

7.温故知新(5分钟)回顾课堂内容,巩固学生对地球形状的理解。

让学生回答问题,例如:地球的形状是什么?地球为什么是这个形状的?四、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展示地球模型和相关素材,引导学生对地球的形状进行观察和思考,并通过问答和案例分析,帮助学生理解地球球形的原因。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上册地理教案-全册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上册地理教案-全册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上册地理教案-全册第一课:家和学校的位置- 教学目标:- 了解家和学校的位置- 学会使用常见方位词,如前、后、左、右等- 教学内容:- 家和学校的位置- 方位词的基本使用- 教学方法:- 观察和描述家和学校的位置- 师生问答交流- 教学步骤:1. 学生观察并描述自己家的位置,老师帮助学生使用方位词进行描述。

2. 学生观察并描述学校的位置,老师帮助学生使用方位词进行描述。

3. 师生问答交流,巩固学生对于方位词的理解。

第二课:地图的使用- 教学目标:- 能够简单使用地图寻找特定地点- 了解地图的基本符号- 教学内容:- 地图的基本结构和符号- 使用地图寻找特定地点- 教学方法:- 讲解和示范- 学生互动参与- 教学步骤:1. 老师讲解地图的基本结构和符号,例如道路、建筑物等。

2. 老师示范使用地图寻找特定地点,学生跟随示范进行操作。

3. 学生分组互相问答并使用地图寻找特定地点。

第三课:家附近的环境- 教学目标:- 研究描述家附近的环境- 了解一些简单的地理标志物- 教学内容:- 家附近的环境概述- 常见的地理标志物- 教学方法:- 学生观察和描述- 小组合作讨论- 教学步骤:1. 学生观察并描述自己家附近的环境,讨论其中的地理标志物。

2. 学生分组合作,互相展示和分享各自家附近的环境和地理标志物。

3. 整合学生的观察结果,做出总结并展示。

第四课:交通工具的使用- 教学目标:- 学会描述和使用常见的交通工具- 了解各种交通工具的特点- 教学内容:- 常见的交通工具介绍- 使用交通工具的场景- 教学方法:- 图片展示和关联讨论- 学生参与演示- 教学步骤:1. 老师展示各种常见的交通工具的图片,学生通过描述和关联讨论认识它们。

2. 学生分组,选择一个交通工具进行演示,展示该交通工具的使用场景。

3. 全班共同讨论各种交通工具的特点和适用场景。

小学四年级地理课教案

小学四年级地理课教案

小学四年级地理课教案一、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了解并研究有关地理方面的知识,培养他们对地理的兴趣和探索精神。

具体目标如下:1. 了解地球的基本形状和构成。

2. 研究四大洲的名称和位置。

3. 掌握一些常见地理术语,如海洋、大陆、山脉等。

4. 培养学生的地理观察能力和地理思维。

二、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 电子白板或黑板- 彩色粉笔或白板笔- 地球仪或地图- PPT课件(可选)2. 学生准备:- 教材《地理知识小百科》- 铅笔、橡皮擦三、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展示一张地球仪或地图,引导学生观察地球的形状,并问学生地球是什么形状的。

引发学生对地理的好奇心和兴趣。

2. 知识讲解(15分钟)- 通过地球仪或地图,讲解地球的基本构造和形状。

- 向学生介绍四大洲的名称和位置,通过展示图片或PPT辅助讲解。

3. 活动实践(20分钟)- 分发教材《地理知识小百科》,让学生自行阅读四大洲的相关内容,并在地图上标出四大洲的位置。

- 分小组让学生互相交流、讨论并分享他们对地理的理解和认识。

4. 练与巩固(15分钟)- 老师提问相关地理术语,让学生积极回答并解释其含义。

- 发放练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的地理知识。

5. 小结与展望(5分钟)- 提醒学生总结今天学到的地理知识。

- 鼓励学生对地理课继续保持好奇心和研究兴趣,并展望下一节课的内容。

四、教学评价1. 教师观察学生的参与度和研究态度。

2. 通过练习题的完成情况,检查学生对所学地理知识的掌握程度。

小学三年级地理教案认识中国的各个省份和主要城市

小学三年级地理教案认识中国的各个省份和主要城市

小学三年级地理教案认识中国的各个省份和主要城市地理教案:认识中国的各个省份和主要城市一、教学目标1. 了解中国的各个省份和主要城市的名称;2. 认识各个省份和主要城市的地理位置;3. 了解各个省份和主要城市的特点和文化。

二、教学重点1. 让学生掌握中国各个省份和主要城市的名称;2. 培养学生对中国地理位置的认知;3. 帮助学生了解不同省份和主要城市的特点和文化。

三、教学步骤Step 1 导入新知1. 老师用图片或地图展示中国的大致地理位置,并引导学生谈论与中国接壤的国家。

2. 引导学生思考,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每个省份有自己的特点和文化。

Step 2 学习各个省份和主要城市的名称及地理位置1. 将中国地图分为若干个区域,逐个介绍各个区域的省份和主要城市。

例如:北方地区: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山西省;东北地区:辽宁省、吉林省、黑龙江省;华北地区:山东省、河南省、内蒙古自治区等。

2. 学生根据地图或图片,试图回忆并默写各个省份和主要城市的名称。

Step 3 探索各个省份和主要城市的特点和文化1.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个省份或主要城市进行深入了解。

2. 学生通过图书馆、互联网等途径,收集关于所选地区的资料。

3. 学生编写小册子或海报,展示所选地区的特点、名胜古迹等信息。

4. 各小组进行展示,并互相交流、学习其他小组的成果。

Step 4 总结与分享1. 整理各个省份和主要城市的名称,并让学生互相抽签进行问答,加深记忆。

2. 引导学生总结所学内容,分享自己对不同省份和主要城市的了解和认识。

四、教学延伸1. 鼓励学生了解中国的少数民族和自治区,拓宽地理知识面。

2. 组织学生观看相关地理纪录片或影片,加深对中国地理的认识。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介绍中国各个省份和主要城市,帮助学生了解中国的地理位置,培养他们的地理意识和文化认同感。

通过小组探索和分享,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合作能力。

在教学中引入多种教学资源和媒体,丰富了教学手段,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果。

小学三年级地理知识教案认识世界的大洲

小学三年级地理知识教案认识世界的大洲

教学目标:
1.认识世界上的七大洲,并能够区分它们的位置和特点。

2.了解每个大洲的代表性国家和特色文化。

3.培养学生的地理观察力和地理意识,提高对世界的认知和理解。

教学准备:
2.地理知识课件和多媒体设备。

3.课堂活动所需的卡片和制作世界地图的材料。

教学过程:
引入活动:
1.教师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所学的国家名称和地点,并通过地图向学生展示世界各个大洲的位置。

2.教师提问:你们平时听说过哪些国家的名字?这些国家属于哪个大洲?
探索活动:
3.教师鼓励学生用研究的角度观察世界地图,提出问题并进行讨论:为什么南美洲和非洲都有大片雨林?为什么欧洲的国家那么多,但面积却不大?
4.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每个大洲的特点和代表性国家,并向学生展示关于每个大洲的图片和视频资料,让学生对每个大洲的文化、自然地理和人文特征有初步认识。

巩固活动:
1.教师与学生一起制作世界地图,将每个大洲上的国家用彩色卡片标
记出来,以便更直观地了解世界各国的分布。

2.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竞赛,每组出一名代表,将标记好的卡片按
照正确的位置贴在制作好的世界地图上,时间最短的组获胜。

3.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强调每个大洲的位置、特点和代表性国家,并与学生讨论哪个大洲他们最感兴趣以及为什么。

作业布置:
1.要求学生以小团队为单位,继续深入研究一个大洲,并制作有关该
大洲的海报或PPT。

2.鼓励学生以图片和文字的形式,展示该大洲特点、代表性国家、地
理和文化特征等。

教学延伸:。

2023年人教版部编本小学地理二年级上册地理园地4教案

2023年人教版部编本小学地理二年级上册地理园地4教案

2023年人教版部编本小学地理二年级上册地理园地4教案课程目标1. 让学生了解家乡的地理位置和地理环境。

2. 通过研究家乡的地理,提高学生的地理意识和环保意识。

3. 培养学生地理观察能力。

教学内容1. 家乡的地理位置及地理环境。

2. 家乡的各种气象、地貌、动植物资源等。

3. 家乡的特产、名胜古迹等。

教学重点1. 研究家乡的地理位置和地理环境。

2. 掌握家乡的各种气象、地貌、动植物资源等。

3. 学会用自己的话描述家乡的特产、名胜古迹等。

教学难点1. 研究家乡的地理位置和地理环境的方法和意义。

2. 通过研究家乡的地理位置和地理环境,提高学生的地理意识和环保意识。

3. 研究各种气象、地貌、动植物资源等的概念和特点。

教学方法1. 情景教学法。

2. 图片展示教学法。

3. 问答交流教学法。

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新课通过展示图片或学生自己描述,导入新课,让学生了解家乡的地理位置和地理环境。

第二步:讲解家乡的各种气象、地貌、动植物资源等通过图片或小故事的讲述,让学生了解家乡的各种气象、地貌、动植物资源等。

第三步:学生分享家乡特产、名胜古迹等学生分组交流,分享家乡特产、名胜古迹等,并进行简单的描述。

第四步:小结通过教师讲解和学生回答问题的形式,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和回顾。

作业布置1. 小组讨论:讨论如何保护家乡的自然环境并撰写讨论结果。

2. 画一张关于家乡的地理位置地图。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研究,学生了解了家乡的地理环境、气象、动植物资源、特产、名胜古迹等相关知识,增强了地理意识和环保意识。

学生在本节课中被分组交流,分享了家乡特产、名胜古迹等,并进行了简单的描述。

这样的教学方法,让学生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研究,发扬了他们的个性,激发了他们的研究兴趣。

本节课的难点在于,如何启发学生思考和感知家乡的地理景象,让学生们主动去了解和保护环境。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认为学生们的环保知识得到了提高,同时对家乡的了解和认识也更加深入和准确了。

小学地理二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小学地理二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小学地理二年级上册全册教案目标本教案的目标是帮助小学二年级的学生掌握地理学科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通过本教案的研究,学生将能够:1. 了解地球的基本特征和形状;2. 理解地球的四季变化和气候差异;3. 认识并能够描述不同地形、水体和天气现象;4. 掌握使用简单地理工具和地图的基本方法;5. 培养对周围环境的观察和探索能力。

教学内容第一单元:地球和地形课时1:认识地球- 研究目标:了解地球是我们生活的星球,地球的基本形状和特征。

- 教学重点:地球的形状和特征。

- 教学方法:观察、讨论、简单实验。

- 教学资源:地球模型、图片、视频。

课时2:地球的四季- 研究目标:认识地球的四季变化和气候差异。

- 教学重点:四季的变化和气候的差异。

- 教学方法:观察、讨论、图片对比。

- 教学资源:图片、季节变化图、视频。

第二单元:水的重要性课时3:水的存在形态- 研究目标:认识水的存在形态,了解水的循环过程。

- 教学重点:水的存在形态和水循环。

- 教学方法:观察、讨论、实验。

- 教学资源:水的存在形态图、实验材料。

课时4:水体的种类- 研究目标:认识不同的水体,了解它们的特征。

- 教学重点:淡水、盐水、冰川。

- 教学方法:观察、讨论、图片对比。

- 教学资源:图片、实物展示。

第三单元:天气和气候课时5:天气现象- 研究目标:认识不同的天气现象,能够描述它们。

- 教学重点:晴天、阴天、雨天、雪天等。

- 教学方法:观察、讨论、图片对比。

- 教学资源:图片、实物展示。

课时6:气候特征- 研究目标:了解气候的特征和区域差异。

- 教学重点:热带气候、温带气候、寒带气候。

- 教学方法:观察、讨论、简单实验。

- 教学资源:图片、实验材料。

教学评价为了评价学生对地理知识的掌握程度,可以采用以下方式进行评价:1. 小组讨论和展示:要求学生分组讨论一个地理现象,并以小组展示的方式呈现给全班。

2. 录制小视频: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录制一段关于地球、水体或天气的视频,并在课堂上播放。

小学地理教育课程讲义教案5

小学地理教育课程讲义教案5

小学地理教育课程讲义教案5教案概述本教案是为小学地理教育课程设计的讲义,旨在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有关地理的知识和概念。

本教案适用于小学五年级学生,内容涵盖了地理的基本概念、地球的构造、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等方面。

教学目标1. 了解地球的基本构造和特征。

2. 了解不同地理要素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3. 掌握使用地图和简单工具进行地理观察和分析的方法。

教学重点1. 地球的构造和特征。

2. 不同地理要素的影响。

3. 地图和地理观察方法。

教学内容第一课:地球的构造和特征- 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地球的内部构造- 地球表面的地貌和水系第二课:自然地理- 大陆和海洋的分布- 气候和气象- 植被和动物群落第三课:人文地理- 人口和人口分布- 城市和农村的特征- 不同地区的文化和生活方式教学方法1. 授课讲解:通过清晰简洁的语言和适当的示例,向学生介绍地理知识和概念。

2. 地理观察:组织学生进行地理观察活动,例如观察附近的地貌、水系等,了解地理要素的实际情况。

3. 地图分析:引导学生使用地图进行分析和解读,帮助他们理解地理现象的空间分布和关系。

教学评估1. 小组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他们分享自己对地理知识的理解和观点。

2. 练题:设计一些简单的练题,检验学生对地理知识的掌握情况。

3. 地理观察报告:要求学生撰写一份地理观察报告,描述他们的地理观察过程和结果。

教学资源1. 地理教科书和参考书籍2. 地图和地理工具3. 多媒体设备和投影仪教学延伸1. 邀请地理专家来学校进行地理讲座或实地考察活动。

2. 组织学生参观地理博物馆或自然景点,深入了解地球的多样性和美丽。

以上是《小学地理教育课程讲义教案5》的概要,希望能够帮助学生在地理学习中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知识。

小学五年级地理常识教案

小学五年级地理常识教案

小学五年级地理常识教案【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了解和掌握小学五年级地理常识,包括地球和太阳系、中国自然地理、世界自然地理等内容。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综合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提高学生对地理环境的认识和理解,培养对地理问题进行思考和解决的能力。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环境保护的意识,提高对地球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掌握小学五年级地理常识的基本内容,形成对地理相关问题的基本认知。

2.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运用地理知识进行综合分析和思考,提高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

三、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引入地理教学话题,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提出“为什么我们要学地理?”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并发表自己的观点。

2. 地球与太阳系(15分钟)2.1. 师生互动,通过问题导向学习,询问学生地球与太阳的关系。

2.2. 讲解地球与太阳的相对运动和影响,介绍日照、昼夜交替、四季变化等基本概念。

2.3. 结合实际生活,引导学生观察日出、日落的变化,并进行讨论。

3. 中国地理(20分钟)3.1. 通过引导问题,了解学生对中国地理的基本了解,如有哪些大洲、河流、山脉等。

3.2. 介绍中国的自然地理特点,包括地形、气候、水系等,并进行图表展示。

3.3. 利用图片和实物,引导学生了解我国著名的山川、湖泊和河流等自然景观。

4. 世界地理(20分钟)4.1. 引导学生思考并讨论“如何了解世界地理?”的问题,给出合适的解决方案,如通过地图、图书、互联网等。

4.2. 介绍世界地理概况,包括世界大洲分布、主要河流和山脉等。

4.3. 利用图片和视频等多媒体资源,展示世界上的各种地理景观,如喜马拉雅山脉、尼罗河等。

5. 环境保护与地理(15分钟)5.1. 通过问题引导,让学生思考地理环境与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关系,并展开讨论。

5.2. 介绍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和具体措施,如垃圾分类、节约能源等。

5.3. 观看环保宣传片,引导学生深入思考环境问题对地球和人类的影响,并希望他们能够主动参与环保活动。

中小学教案精选6篇

中小学教案精选6篇

中小学教案精选6篇教案一:《地理教案》一、教学目标:1.认识并理解地理概念,如山脉、河流、湖泊等。

2.了解地球上的自然地理特征,如大陆、海洋等。

3.培养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兴趣和学习能力。

二、教学重点:1.通过图片、地图等多媒体方式展示地理概念。

2.激发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学习兴趣。

3.进行互动式的课堂讨论和小组活动。

三、教学内容:1.引入:老师可以用一张全球地图让学生观察,并进行提问,引导学生了解地球上不同的地理特征。

2.山脉的认识与分类:通过展示山脉的图片、地图等多媒体资料,让学生认识并了解不同的山脉,如喜马拉雅山脉、阿尔卑斯山脉等。

然后对山脉进行分类,如按照所在地域、高度等进行分类。

3.河流的认识与分类:同样通过展示河流的图片、地图等多媒体资料,让学生了解全球各地的河流,如尼罗河、亚马逊河等。

然后对河流进行分类,如按照流域面积、长度等进行分类。

4.湖泊的认识与分类:展示不同湖泊的图片、地图等多媒体资料,让学生认识和了解世界各地的湖泊,如五大湖、巴尔干湖等。

然后对湖泊进行分类,如按照面积、水深等进行分类。

5.总结与讨论:通过课堂讨论,让学生总结所学的地理概念和分类,并讨论各地理特征之间的关系和相互影响。

6.拓展学习:鼓励学生进行地理实地考察,如到当地的山脉、河流、湖泊等地进行观察和调研,并记录下所见所闻,加深对地理学科的了解和认识。

四、教学方法:1.多媒体展示法:通过图片、地图等多媒体方式向学生展示地理概念和地理特征。

2.讨论式教学法:通过课堂讨论和小组活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五、教学评估方式:1.课后作业:布置相关的地理作业,如整理所学地理概念和分类的笔记。

2.课堂表现:观察学生的课堂参与程度和表现,以及课堂互动情况,作为评估依据。

教案二:《语文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古代著名文人的作品和风采。

2.了解古代文人的社会背景和文化意义。

3.培养学生欣赏和理解古代文人作品的能力。

小学五年级地理教案:认识地球的四大方位

小学五年级地理教案:认识地球的四大方位

小学五年级地理教案:认识地球的四大方位认识地球的四大方位一、引言在小学五年级的地理教育中,认识地球的四大方位是一个重要的主题。

这个主题涉及到了地理位置和方向感的理解,是培养学生地理意识和空间认知能力的基础。

通过本文,我们将讨论如何通过教学来帮助学生正确地认识地球的四大方位。

二、概述1. 方位是指位置相对于某一标准或参照物所显示出来的位置关系,它有东、南、西、北四个基本方向。

2. 了解四大方位对于导航和定位非常重要,它可以帮助我们确定自己所处位置并且找到目标位置。

三、东西南北1. 介绍东西南北四个方位:a. 北方是指离我们最远且比较冷寒的区域。

b. 南方是指离我们较近且气候较暖热的区域。

c. 东方是太阳升起时出现在我们前方的区域。

d. 西方则是太阳落山后出现在我们后方的区域。

2. 利用指南针进行实践:a. 教学中可以使用简单的指南针来帮助学生了解四大方位。

b. 可以在房间中设置一块指南针,引导学生根据指南针的指向来判断方位。

四、与现实生活结合1. 与旅行相关的地理知识:a. 在旅行中,正确认识四大方位对于找到自己所处位置和前往目的地至关重要。

b. 通过举例说明,在遇到迷路时,可以根据日落方向来确定西方位置,并从那个方向找到正确路径。

2. 方位在社会生活中的应用:a. 方位不仅仅在地理学科中有着重要意义,它还广泛应用于我们的社会生活当中。

b. 例如,在城市规划中,道路、建筑物和交通标志都需要考虑到相对位置和正确的方位。

五、游戏与评估1. 方位游戏:a. 设计一些趣味性强、教育性好的游戏来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的四大方位知识。

b. 可以设计组队竞赛或者角色扮演等方式来进行互动教学。

2. 方位问答评估:a. 组织一次小测验,让学生通过回答与方位相关的问题来评估他们对于这一主题的理解程度。

b. 根据学生的表现,可以对他们进行针对性的辅导和反馈。

六、总结通过本课程教学,学生应该能够了解到东西南北四个基本方位,并且知道如何利用方位进行导航和定位。

地理小学五年级地教案

地理小学五年级地教案

地理小学五年级地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了解地理学科的基本概念,包括地球、大陆、国家、城市等;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和分析的能力,提高地理思维能力;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兴趣和热爱,增强地理环境保护意识。

二、教学重点:1. 了解地球的基本构造和地貌特点;2. 掌握国家和城市的定义,能够比较不同国家和城市的特点;3. 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和分析的能力。

三、教学内容和过程:1. 通过观察图片,引导学生认识地球。

让学生描述地球的形状和颜色,并引导他们发现大陆和海洋的分布。

2. 介绍地球的基本构造,包括地核、地幔和地壳。

通过图示和简单的示范,帮助学生理解地球的内部结构。

3. 引导学生探究地球的地貌特点,包括山脉、平原、高原和河流等。

通过图片和实地考察,让学生感受不同地貌的特点。

4. 展示不同国家的地图,并帮助学生理解国家的定义。

引导学生比较不同国家的特点,如地理位置、语言、文化等。

5. 介绍城市的定义和特点,通过图片和实例,帮助学生了解城市的基本结构,包括建筑、道路、交通等。

6. 引导学生观察自己所居住的城市,分析城市的特点和发展过程。

鼓励学生思考城市化过程中可能面临的问题,如交通拥堵、环境污染等。

7. 培养学生保护地理环境的意识,通过案例和讨论,让学生了解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并提出自己的环境保护建议。

四、教学方法:1. 图片展示法:通过展示地球、国家和城市的图片,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概念和特点。

2. 实地考察法:带领学生走出教室,进行实地考察,让学生亲身感受地理环境。

3. 讨论和提问法: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和提问,激发他们的思考和思维能力。

五、教学评价方式:1. 观察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积极参与程度;2. 分析学生对地理概念和特点的理解程度;3. 评估学生对地理环境保护意识的培养程度。

六、教学延伸:1. 鼓励学生通过图书馆、互联网等途径进一步了解地理知识,拓宽视野;2. 组织学生编写地理小报或设计地理展板,以展示所学地理知识;3. 组织地理知识竞赛,增强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兴趣和热爱。

地理小学五年级地理教案

地理小学五年级地理教案

地理小学五年级地理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地球和地球的运动,掌握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基本概念。

2. 学习如何使用地球仪,并能够标出不同国家和洲际的位置。

3. 掌握地球上的大陆和海洋的分布情况,能够列举不同洲际的国家。

4. 了解世界地图和中国地图的特点,并能够标出中国的主要地理特征。

二、教学内容1. 地球与地球运动1.1 地球的自转1.2 地球的公转2. 使用地球仪2.1 地球仪的构造和使用2.2 使用地球仪标出国家和洲际的位置3. 大陆和海洋的分布3.1 了解大陆和海洋的概念及其分布3.2 列举不同洲际的国家和主要特点4. 世界地图和中国地图4.1 了解世界地图和中国地图的特点4.2 标出中国的主要地理特征三、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一些地球的图片,引起学生对地理的兴趣,并提出问题:“你们知道地球是怎么样的吗?它会运动吗?”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

2. 学习地球与地球运动(15分钟)2.1 地球的自转以小组竞赛的方式,让学生观察一个旋转的球体,并回答问题:“这个球体有什么特点?”帮助学生理解地球的自转。

2.2 地球的公转使用教学视频或图示,直观地展示地球的公转过程,并与自转做对比。

帮助学生理解地球的公转对季节变化的影响。

3. 使用地球仪(20分钟)3.1 地球仪的构造和使用介绍地球仪的构造和使用方法,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地球仪。

3.2 使用地球仪标出国家和洲际的位置在地球仪上指导学生标出不同国家和洲际的位置,帮助学生加深对地理位置的理解。

4. 大陆和海洋的分布(25分钟)4.1 了解大陆和海洋的概念及其分布通过世界地图的展示,让学生观察并了解大陆和海洋的分布情况。

4.2 列举不同洲际的国家和主要特点以小组为单位,让学生选择一个洲际进行研究,并列举该洲际的主要国家和特点。

学生们可以通过图书和互联网进行资料搜索。

5. 世界地图和中国地图(25分钟)5.1 了解世界地图和中国地图的特点通过展示世界地图和中国地图,引导学生观察并比较两者的不同特点。

小学四年级社会与生活地理与环境教案

小学四年级社会与生活地理与环境教案

小学四年级社会与生活地理与环境教案教案一:了解地球的形状和构造1. 教学目标:- 了解地球的形状是近似于一个椭球- 了解地球由陆地和海洋组成- 了解地球的四大洲及其大致位置2. 教学准备:- 地球仪- 图片或海报展示地球的形状和构造- 世界地图3. 教学步骤:第一步:导入向学生展示地球仪,并引导他们观察地球的形状。

问他们地球是什么形状的,为什么。

第二步:探究通过展示图片或海报,向学生介绍地球的形状和构造。

解释地球是一个近似于椭球的形状,并说明地球的构造由陆地和海洋组成。

第三步:实践操作让学生围成一个圈,一个学生拿着地球仪,让其他学生观察地球的形状和构造。

交替让不同的学生来操作地球仪。

第四步:巩固展示世界地图,向学生介绍地球上的四大洲,并指出它们的大致位置。

让学生试图找出自己所在的国家在地图上的位置。

第五步:小结通过回顾所学内容,让学生总结地球的形状和构造,以及地球上的四大洲及其位置。

教案二:了解气候与季节1. 教学目标:- 了解气候是地区长期的天气状况- 了解气候的影响因素- 了解季节的变化及其特点2. 教学准备:- 图片或海报展示不同气候区的特点- 天气预报图或表格- 季节变化图片或海报3. 教学步骤:第一步:导入通过显示天气预报图或表格,让学生观察不同地区的天气情况,并引导他们思考为什么不同地区的天气不一样。

第二步:探究通过展示图片或海报,向学生介绍不同气候区的特点。

解释气候是地区长期的天气状况,并了解气候的影响因素,例如纬度、海洋和陆地形成的影响。

第三步:实践操作让学生观察自己所在地区不同季节的变化,并通过图片或海报展示季节的特点。

让学生尝试描述不同季节的天气状况和自然现象。

第四步:巩固让学生分组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所在地区不同季节的特点。

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季节变化和气候的关系。

第五步:小结通过回顾所学内容,让学生总结气候是地区长期的天气状况,以及季节的变化和特点。

教案三:保护环境,共同建设美丽家园1. 教学目标:- 了解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了解如何保护环境- 培养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和行动2. 教学准备:- 图片或海报展示环境污染和环境保护的情况- 环保口号或标语3. 教学步骤:第一步:导入通过展示图片或海报,向学生展示环境污染和环境保护的情况,引发学生对环境保护的思考。

小学六年级地理教案认识世界的地理特点

小学六年级地理教案认识世界的地理特点

小学六年级地理教案认识世界的地理特点导入部分:认识世界的地理特点地理是一门研究地球的科学,通过学习地理,我们可以了解世界的自然环境、人文特点以及各地的资源分布等重要信息。

在小学六年级地理教案中,我们将重点介绍世界各地的地理特点,帮助学生认识世界的多样性和相互联系。

通过活动和探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宽他们的视野。

活动一:分享国家的地理特点1. 活动目标:了解不同国家的地理特点,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地理意识。

2. 活动步骤:a) 教师将世界地图展示给学生,然后分别介绍不同国家的地理特点,例如中国的地域辽阔,澳大利亚的气候多样等。

b) 学生可以选择一个自己感兴趣的国家,进行进一步研究,了解该国的地理特点,并用图片或图表的方式展示给全班同学。

活动二:探索世界的地形和气候1. 活动目标:观察和描述不同地形和气候对人们生活的影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地理意识。

2. 活动步骤:a) 教师通过实物或图片向学生展示不同的地形,如山地、平原、沙漠等,让学生描述其特点和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b) 同样地,教师也可以通过图片或视频的方式向学生介绍不同的气候,如寒冷的北极地区、湿润的热带雨林等,让学生描述其特点和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活动三:研究不同国家的资源分布1. 活动目标:了解不同国家的资源分布,培养学生的地理意识和资源观念。

2. 活动步骤:a) 教师可以选择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国家,介绍其主要资源的类型和分布情况。

例如,中国的煤炭资源丰富,澳大利亚的铁矿石储量大等。

b) 学生可以选择一个国家进行深入研究,了解该国的主要资源类型和分布情况,并用地图或图表的方式展示给全班同学。

结语部分通过以上的活动,我们帮助学生认识了世界的地理特点,培养了他们的观察力和地理意识。

地理教学不仅仅是掌握一些知识点,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全球意识,让他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适应这个多元而复杂的世界。

希望学生们在这个过程中充满好奇心和探索精神,并能积极应用所学知识,为更好地保护和发展我们的地球做出贡献。

小学五年级教案与地理知识

小学五年级教案与地理知识

小学五年级教案与地理知识教案一:地理知识——大陆与洋流一、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能够:1. 理解大陆和洋流的概念及其相互关系;2. 掌握世界上主要大陆和洋流的名称与分布;3.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正确理解相关地理信息。

二、教学重点:1. 大陆和洋流的定义和特点;2. 主要大陆和洋流的名称及其分布。

三、教学难点:1. 学生对大陆和洋流的混淆理解;2. 学生记忆和理解大量名称和分布。

四、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引导学生回忆上一堂课所学的地理知识,如山脉、河流等,并提示本课将学习大陆和洋流的相关内容。

2. 概念解释(10分钟)教师与学生共同探讨大陆和洋流的定义和特点,帮助学生建立清晰的基本概念。

3. 学习大陆知识(15分钟)教师使用世界地图或投影仪,向学生展示世界主要大陆的分布情况,并逐个介绍它们的名称和位置。

教师可请学生一起读出大陆的名称,加深记忆。

4. 学习洋流知识(15分钟)教师继续使用世界地图或投影仪,向学生展示世界主要洋流的分布情况,并逐个介绍它们的名称和流向。

教师可请学生一起读出洋流的名称,加深记忆。

5. 大陆与洋流的关系(10分钟)教师分析大陆与洋流的相互关系,解释大陆对洋流的影响,如山脉对气候的影响,洋流对陆地降水的影响等。

6. 练习与巩固(15分钟)教师设计相关练习题,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正确判断、填写或解答。

可以采用选择题、填空题等形式,以巩固学生对知识的掌握。

7. 拓展活动(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思考,世界上其他大陆和洋流的名称及其分布情况,可以利用教材资料、地图等资源,让学生自主探索和学习。

8. 总结与课堂检测(10分钟)教师与学生共同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并进行简单的课堂检测,检查学生对大陆和洋流的掌握程度。

五、教学资源(可选):1. 世界地图、教材地图或投影仪;2. 教材、课件或教辅资料。

六、板书设计(可选):大陆与洋流- 大陆:亚洲、北美洲、南美洲、非洲、欧洲、大洋洲、南极洲- 洋流:北大西洋洋流、南大西洋洋流、北太平洋洋流、南太平洋洋流等七、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设计与实施,学生对大陆和洋流的概念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能够正确区分它们,并能够记忆和理解主要大陆和洋流的名称及其分布。

小学一年级地理教案全册

小学一年级地理教案全册

小学一年级地理教案全册一、课程目标本教案旨在通过课堂教学,帮助一年级学生:1. 了解自然环境和地球的基本概念;2. 了解不同地域的自然特征和景观;3. 学会使用简单的地理工具和地图阅读的基本技巧;4. 培养对环境保护的意识和责任感。

二、教学内容和方法本教案包括以下内容和教学方法:1. 自然环境- 探讨自然环境的概念和组成要素;- 观察和描述不同季节的气候和植被特征;- 进行户外实地考察,观察周围的地貌和自然景观。

2. 地球和海洋- 讲述地球的形状和构造特点;- 介绍大洋和大陆的分布情况;- 进行实验,模拟海洋和陆地的形成过程。

3. 地图和方向- 研究使用简单的地图;- 了解地图上的基本符号和标注;- 进行方向感训练和地图阅读练。

4. 环境保护- 引导学生认识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讨论如何保护身边的自然环境;- 进行环保主题的手工制作活动。

三、教学评估为了评估学生的研究成果和教学效果,本教案包括以下评估方式:1. 课堂讨论和问题解答:通过参与课堂讨论和回答问题,评估学生对地理概念和内容的理解。

2. 观察记录:通过实地考察和观察记录,评估学生对不同地域的自然特征的观察和描述能力。

3. 地图阅读练:通过学生对地图的阅读和方向感的表现,评估他们的地图阅读技巧和方向感训练情况。

4. 环保手工制作评估:通过评估学生的环保手工制作作品,评判他们对环境保护的理解和创造力。

四、教学资源和参考书目本教案所需的教学资源和参考书目包括:1. 教材:小学地理教材一年级上册;2. 地图和地理工具:简单的地图、指南针、尺子等;3. 图书:《世界地理小百科》、《孩子的地球》等。

五、教学计划安排本教案的教学计划安排如下:第一单元:自然环境(2周)- 第1课:自然环境的概念和组成要素- 第2课:不同季节的气候特征与植被特征- 第3课:户外实地考察第二单元:地球和海洋(2周)- 第4课:地球的形状和构造特点- 第5课:大洋和大陆的分布情况- 第6课:模拟海洋和陆地的形成过程第三单元:地图和方向(2周)- 第7课:使用简单的地图- 第8课:地图上的基本符号和标注- 第9课:方向感训练和地图阅读练第四单元:环境保护(2周)- 第10课: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第11课:保护身边的自然环境- 第12课:环保主题的手工制作活动六、教学实施步骤根据以上教学计划安排,每节课的实施步骤如下:1. 导入(5分钟):引发学生对当天授课内容的兴趣和思考。

小学三年级地理教案:了解中国的地理特点 (2)

小学三年级地理教案:了解中国的地理特点 (2)

小学三年级地理教案:了解中国的地理特点一、中国的地理概况中国是一个位于东亚的国家,拥有广袤的领土和多样化的地形地貌。

中国是世界上第三大国家,总面积约为960万平方公里。

中国拥有14个陆地邻国和4个海洋邻国,东部是中国的沿海地区,西部则是高原和山地区域。

二、中国的地形地貌特点中国的地形地貌多样化,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1. 山地中国是世界上山地面积最大的国家之一,大部分地区都是山脉和高原。

著名的山脉有喜马拉雅山脉、昆仑山脉、祁连山脉和秦岭山脉等。

山脉交错,给中国的自然风景增添了壮丽的美景。

2. 平原中国的平原主要分布在东部和北部地区,其中最著名的是华北平原和长江中下游平原。

这些平原是中国人口密集的地区,也是中国重要的农业区域。

3. 高原中国拥有许多高原,其中最著名的高原是青藏高原,也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高原。

青藏高原是亚洲最大的高原,位于中国西南部,有许多深峡和大河流经其中,如长江和黄河。

4. 沿海中国拥有长达1.8万公里的海岸线,是世界上最长的海岸线之一。

沿海地区地势低平,有许多港口和重要的商业城市。

同时,中国的海洋资源也非常丰富。

三、中国的气候特点中国的气候种类众多,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1. 因地制宜中国地域广阔,北方温度较低,南方温度较高。

因此,中国采取了因地制宜的策略来应对不同地区的气候差异。

北方地区冬季寒冷,夏季炎热,南方地区则气候相对温暖湿润。

2. 季风影响中国东部地区受到季风气候的影响。

夏季,季风会从海洋上吹来,带来湿润的空气和降雨,有利于农作物生长。

冬季,季风则改变方向,带来干燥寒冷的天气。

3. 水资源供应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淡水资源国家之一,有许多重要的江河,如长江和黄河。

这些河流为中国的农业和工业提供了重要的水资源,也有助于补充水灾等自然灾害带来的水资源损失。

四、中国的地理特点对人类的影响中国的地理特点对人类的生活和经济发展产生着重要的影响。

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1. 农业中国的地理特点为农业创造了良好的自然条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地理教案
【篇一:西部支教教案_小学趣味地理】
趣味地理
教学对象:
贵州山区小学4至6年级学生。

教学目标:
使学生能够掌握基本的人文自然地理常识,认识自己生活的环境,
了解到大山外面的世界。

努力做到既能开拓山区孩子们的眼界,又
能增强其对自身的认同感。

教学准备:
中国行政区划图(大)一张;中国地图泡沫拼图3至4个;磁铁2
至4个;世界地图(大)一张;各特色地区图片。

教学总课时:
12课时
教学内容:
一.我们的中国。

(总1课时)
(1)目标:尽可能以趣味的方式使学生能够大致了解中国概况,包括
其版图轮廓,面积大小,民族构成及历史文化等。

(2)过程:
①先以提问的方式,调动学生热情。

了解学生对这一方面的认识情况,并且引出上课主题;
②展示中国地图,引发同学们对中国版图轮廓的讨论。

③画地图比赛:请若干同学在黑板上画出中国轮廓,并进行评比。

④对中国面积人口进行介绍;
⑤对中国历史文化介绍;
⑥相关总结。

二.认识行政区(总5课时)
(1)目标:使学生了解行政区的概念,并对中国地理区域有一个具体
的认识,在此基础上给学生讲解中国各省市(数量、位置、省会、特
色城市)的情况,普及学生地理方面的基础常识,拓宽他们的视野。

(2)过程:
①以讨论的方式了解学生对中国个省市的认知情况,调动课堂气氛。

②引入行政区的概念
③通过行政区划图,了解中国各省市名称,以象形的方式(小游戏)介绍各省轮廓大小。

(连续2课时)
④通过泡沫拼图,了解各省市分布。

(1课时)
⑤讲授各省重要城市的人文环境以及学生较为感兴趣的比较有特色
的东西;并展示相关图片。

(1课时)
⑥知识小问答(1课时)
三.我们的家乡——贵州(总4课时)
(1)目标:使学生掌握贵州省的相关人文自然地理知识(包括地形,
地貌,气候,风俗,特产等),了解自己生活的土地,增强对家乡
的认同感。

通过对贵州省自然环境现状的描述,能够启发孩子们的
环境意识以及建设家乡的志愿。

(2)过程:
①板书贵州地图轮廓,并结合中国行政区划图,认识贵州省的省会、简称以及接壤省份。

②通过对比方式介绍贵州省的地形地貌以及气候特征。

(1课时)
③通过图片展示和讨论的方式,介绍贵州特产以及风俗。

(1课时)
④和孩子们一起讨论贵州环境现状,并鼓励孩子们长大后能够帮助
家乡建设。

(1课时)
四.世界的样子(总2课时)
(1)目标:使学生们能够了解基本世界地理常识,认识地球,认识大
洲和大洋,了解世界主要国家名称位置等相关知识。

主要目的在于
对常识的掌握,以及让孩子们认识到这个世界的不同。

(2)过程:
①向同学们介绍地球(包括它的形状,运动,位置),激起孩子们
的好奇心,引发提问。

②展示世界地图,认识七大洲四大洋,掌握它们的名称和位置。

(1课时)③世界主要国家的介绍(位置,人口,人种,风俗等)。

(1课时)
备注:教学过程中尽量不以枯燥的填鸭方式授课,鼓励孩子们提问,满足他们好奇心,努力让课堂变得轻松有趣。

【篇二:地理教案】
课程内容:地理
【篇三:地理教案】
课题: 第三章第三节降水的变化与分布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1、了解降水的类型及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2.能用降水量柱状图,说明降水的季节变化。

3.能用世界年平均降水量图,说明降水分布的规律和影响因素。

技能目标:1.初步学会阅读、绘制降水柱状图。

2.初步学会阅读世界年平均降水量分布图。

3.培养读图分析能力和
思维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对降水的学习,逐步培养观察大自然、探索
大自然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1、降水量柱状图的阅读和绘制。

2、世界年平均降水量分布的规律。

教学难点:世界年平均降水量分布的规律。

教学过程:
一、知识链接,温故知新。

1、通常,用图来表示气温在时间上的变化。

2、用图来表示气温
的水平分布。

二、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同学们,今天一有位新朋友杰克加入我们的学习,首先杰克给大家
带来一个谜语:千条线、万条线落到水里看不见(雨)
杰克爸爸拥有一家雨伞制造公司,今天杰克想请你来当地理小顾问,告诉他:不同地方什么季节是销售旺季?世界上哪里雨伞需求量大?哪里雨伞需求量少?让学生带着任务主动开始本节课的探究学习。

三、感悟生活,初识降水
(一)请同学们看图片,发表自己的想法,认识降水对人类的影响。

(二)自主互助学习:读资料回答问题,理解降水的概念、类型、测量。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互助合作意识。

资料一
从大气中降落的雨、雪、冰雹等,统称为降水。

降水的形成有两个
条件:
a空气中含有足够的水汽和凝结核 b空气温度下降到水汽能够凝结
出来,并形成降水。

课本62页,降雨是降水的主要形式,根据单位时间内降雨量的多少,气象部门把降雨划分为小雨、中雨、大雨、暴雨等不同等级。

回答
问题:
1.基本概念:从大气中降落的______、_______、_______等统称为降水,______是降水的主要形式。

2、根据单位时间内降雨量的
多少,把降雨划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不同等级。

资料二
科学家依据降水形成过程中空气上升的原因和形式,把降水分成以
下几种种主要类型。

湿润空气受热膨胀上升,变冷凝结而形成的降水,叫对流雨
当冷空气与暖空气相遇时,相对较轻的暖空气被迫“抬升”,冷却凝结而产生的降水,叫锋面雨
台风雨
湿润空气水平运动时,遇到山地,沿山坡“爬升”,温
度下降,水汽凝结,在迎风坡产生的降水,叫地形雨。

台风雨是热带海洋上的风暴带来的降雨。

回答问题: 1、对照图片说出几种主要的降水类型。

2、拓展练习:读图,a坡降水______b坡降水_______(选择多或少)资料三
阅读课本62页《降水量的测量》
回答问题:测量降水量的基本仪器是_________,降水量的单位是________。

四、巧借绘图识变化
1、看多媒体展示降水量柱状图的绘制方法。

2、(1).某同学绘制的降水量柱状图,缺少4月份、10月份的降水信息,请补上! (2).仔细观察这幅降水量柱状图还缺少哪些信息,请补充完整!
北半球某地各月平均降水量单位:毫米
降水量
200
150
100
5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12 月
4、读北京1951年-1980年降水量变化曲线图,你会发现北京不同年份的降水量有何特点?使学生明确一个地区,不同年份的降水量也是有差别的。

(过渡)杰克谢谢大家帮完成了第一个任务,知道了到各地推销雨伞的季节!杰克再请大家帮忙找出世界上哪里雨伞需求量大?哪里雨伞需求量少?五、火眼金睛找规律
(一)自主互助学习:读课本64页世界年降水量分布图,小组合作探究规律. 1、赤道附近各地的年降水量大多在毫米以上?
2量有什么差别?
3、小魏格纳猜想:
(1
(2请同学们读课本6445、成果展示交流,掌握降水量的水平分布规律。

(二)填表,巩固知识。

降水
七、达标检测:

c
2、亚欧大陆的温带地区自西向东降水变化规律是()a.多→少b.少→多 c.多→少→多 d.少→多→少
3、判断正误:靠近大海的地方,下的雨就多。

()
八、拓展延伸:思考运用现代科技,如何改变降水对人类的影响?教学反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