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与货币制度PPT

合集下载

金融学课件 第二章 货币与货币制度

金融学课件 第二章  货币与货币制度

4、纸币
是国家强制发行流通的货币符号。它的产生是由于铸币流通时具有可
能性(不关心铸币本身价值)、现实性(不能排除不足值铸币,仍作足值铸
币流通);加上政府强制性。产生过程是:足值铸币-→不足铸币-→纸币。 可能性
1 足值铸币 (1克)
自 然
现实性
1 不足值铸币 (0.9克)—公差
强 制
强制性
1 纸币 (0 克)
货币的产生和发展过程、货币的性质、货币的运行规律、职能
作用等问题,人们却未必都能了解。
▲英国一位国会议员曾经说过:“受恋爱愚弄的人,甚至还
没有因钻研货币本质而受愚弄的人多。”
▲西方一位经济学家也曾说过:在一万个人中,只有一个人
懂得货币问题。

货币产生于原始社会末期,距今已有5 000
年左右的历史。但在货币的起源问题上,却众

至下节
三、马克思科学地解开货币之“谜”
马克思运用两种方法阐述货币的起源 说明货币本身也是一种商品, 1. 抽象的逻辑分析法:
而且这种商品是其他一切商品的价值形式,解决了“商 品怎样、为什么、通过什么成为货币”的问题。
● 货币是商品经济发展的产物 ● 商品交换必须有两个原则
用来交换的两种 商品必须具有相同 的价值。
▲马克思的货币理论认为,货币并非人们主观臆想
或协商的产物,更不是皇帝钦定的,或上帝赐予的, 或圣人先哲发明的。货币根源于商品本身,它是商品 内在矛盾(使用价值与价值的矛盾)发展的必然产物, 它是商品交换发展的结晶。
▲货币是在由商品交换发展所决定的价值形式的发
展中产生的。商品价值形式的发展经历了四个阶段, 即简单的价值形式、扩大的价值形式、一般价值形式 和价值的货币表现形式,其中,货币只不过是一种高 级的价值表现形式而已。这就是货币随着商品生产和 商品交换的发展由萌芽到形成的全部历史过程。

HBCh货币及货币制度PPT课件

HBCh货币及货币制度PPT课件

思考是通向理想的坦途
2020/2/28
李莉莉2007年秋季学期
13
二、货币形式及其演变
思考是通向理想的坦途
2020/2/28
李莉莉2007年秋季学期
14
货币形态经历着由低向高的不断演进(根据币材)
币材:充当货币的材料和物品
具有的品质:价值比较高(稀缺性)、易分割(易标准 化、 )、便于携带、易于保存
货币银行学
ECONOMICS OF MONEY AND BANKING
2020/2/28
李莉莉
河南财经学院财政金融学院
lilili1995@
Hale Waihona Puke 思考是通向理想的坦途李莉莉2007年秋季学期
1
第一章 货币与货币制度
思考是通向理想的坦途
2020/2/28
李莉莉2007年秋季学期
2
俗称为“钱”的货币,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 “缺钱是一切邪恶的根源”(乔治·伯纳德·肖) “太多的钱是一切邪恶的根源”(1990年代俄罗
铜 黄铜 铁 青铜 镍 银 金
资料来源:转引自劳埃德B.托马斯著马晓萍等译《货币、银行与金融市场》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
足值货币
充当货币的商品的 购买能力与商品的 实际价值一致
思考是通向理想的坦途
2020/2/28
李莉莉2007年秋季学期
16
铸币流通下的劣币驱逐良币律
金属货币:块状流通→ →铸币 所谓铸币:由国家的印记证明重量与成色的金属块 铸造重量轻、成色低的铸币——劣币(不足值货币) 当劣币出现在流通中时,人们就会将足值货币收存
思考是通向理想的坦途
2020/2/28
李莉莉2007年秋季学期

第一章 货币与货币制度

第一章 货币与货币制度
✓ “劣币驱逐良币规律” (Bad money drives out good money)也叫“格雷欣法则”
• 两种名义价值相同而实际价值不同的货币同时流通时,在 价值规律作用下,实际价值较高的货币将被人们熔化、收 藏或输出,而实际价值较低的货币将充斥市场。
第四节 货币制度
✓ 跛行本位制度:是指当国家无力再维持金银固定 比价时宣布对银币实行限制铸造,并且规定银币 有限法偿,使银成为金货币的辅币材料。
代用货币 ➢ 代用货币的含义
指足值货币的代表物,包括银行券、 辅 币等执行货币基本职能的货币形态。
第二节 货币的形式
➢ 代用货币的特征
✓ 银行券是由银行发行的可以随时兑现的代用货币, 它是作为代替贵金属货币流通与支付的信用工具。
✓ 银行券的发行必须具有发行保证,一般分为黄金 保证和信用保证。
第二节 货币的形式
第四节 货币制度
货币制度的类型
➢ 银本位制 ✓ 银本位制的含义
是指以白银作为本位币币材的货币制 度。
第四节 货币制度
✓ 银本位制的主要内容
• 以白银铸造本位币; • 银本位币具有无限清偿的能力; • 银本位币可以自由铸造熔化; • 银本位币和白银可以自由输出人国境;
• 银行券及辅币可以自由兑换银本位币或等量白银。
第四节 货币制度
✓ 信用货币制度的缺点 • 现代信用货币是一种不兑现货币,没有规定发行保证,其
发行过程缺乏内在制约机制,很容易出现财政发行,导致 通货膨胀。 • 信用货币不具有自发调节货币流通量的能力,只要流通中 的货币量超过需要量的容纳弹性,便会直接表现为币值下 降、物价上涨,影响市场的稳定。 • 信用货币中的存款货币可以通过商业银行的资产业务尤其 是贷款业务进行大规模存款派生,而商业银行作为企业,

第15课 货币的使用与世界货币体系的形成 教学课件(共44张PPT)45

第15课 货币的使用与世界货币体系的形成 教学课件(共44张PPT)45

重要环节。其次,是发展封建经济的必要手段……其三,对后
世钱币体制有深远影响。秦的“货币王室专铸”思想和制度,为
历代王朝所奉行……这种外圆内方的钱币形制同古人“天圆地
方”的宇宙观颇有联系,适应了专制君主万宇一统、皇权至上
的需要。
—摘编自千家驹《中国货币演变史》
秦半两
意义:①便利全国的经济管理和赋税征收,维护国家统一和巩固政权。
的方式,大规模推向全国并正式确立了白银的官方合法地位。白银作
为称量货币,具有自由银的本质,标志着中国古代历朝铸造和发行货
币的垄断权,在明朝中后期已经丧失,但明朝银矿稀缺,国内开采的
白银不足以应付政府开支。面对银荒危机,从16世纪中后期开始,明
政府开放海禁。通过对外贸易,相当大部分美洲白银流入中国。
——摘编自万明《明代白银货币化:中国与世界连接的新视野》等
白银货币化——
中国市场与全球市 场的连接
(加强了中国与世 界经济的联系)
④严重削弱了国家的经济控制力。
清末币制的混乱状况
始 的银铸通元为据《于称是史支南欧。西料付洲大京方记单,约条人载俗在位的约,称1,专明》6“世利因嘉后大纪,靖为对洋,起年鸦”外银源间片,赔元于以是战流1款后5银争入大改世铸我后量纪为币国,,银。中两 清代商国,品逐把开渐外始沦国用流银为入计列的价强银,原铸嘉料币靖产称、为地万洋历和钱年商,间品市 把中的场国工,自资丧铸、失的盐银课了币、中称关外为税贸银、易圆官的(府元优收)入势,、地银外位, 币。贸中鸦交国片易白战都银争大后量大《用量南银外京。流条这,约反加》映签出重订(中赔国款人)民
思考3:结合教材指出,从元到明,纸币“由盛转衰”的过程有哪些表现?
元代将纸币作为单一流通货币发行,称为“钞”; 元末滥印纸钞,导致恶性通货膨胀,财政崩溃。

货币金融学ppt课件

货币金融学ppt课件

01
02
03
04
银本位制
以白和白银同时作为本位货 币的货币制度。
金本位制
以黄金为本位货币的货币制度 。
纸币本位制
又称不兑现的信用货币制度, 是以不兑现的纸币为本位货币
的货币制度。
国际货币体系
国际金本位制度
以黄金作为国际储备货币或国际本位货币的国际货币制度。
国际资本流动,无论是流入还是流出,都会对一国的经济产生重大影响 ,如果管理不当,很容易引发金融危机。
05
金融风险与金融监管
金融风险的类型与识别
市场风险
由于市场价格变动(如利率、 汇率、股票价格等)而导致的 损失风险。
流动性风险
由于市场流动性不足或资金筹 措困难而导致的损失风险。
信用风险
由于借款人或交易对手违约而 导致的损失风险。
汇率制度的类型与特点
固定汇率制度
指一国货币同另一国货币的兑换 比率基本固定的汇率制度。
浮动汇率制度
指一国货币当局不规定本国货币 与其他国家货币之间的官方汇率 ,听任汇率由外汇市场供求关系
自发地决定。
管理浮动汇率制度
又称“肮脏浮动汇率制”,指一 国货币当局为了控制或减缓本国 货币对外汇率的波动,而采取的 各种形式和不同程度的干预市场
货币金融学ppt课 件
目录
• 货币与货币制度 • 金融市场与金融机构 • 货币政策与宏观调控 • 国际金融与汇率制度 • 金融风险与金融监管 • 金融科技与未来金融发展
01
货币与货币制度
货币的定义与职能
货币的定义
货币是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具有价值 尺度、流通手段、支付手段、贮藏手段和世界
金融机构的业务
涵盖存款、贷款、投资、保险、汇款 等多元化金融服务,满足企业和个人 的金融需求。

统编版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1第15课货币的使用与世界货币体系的形成-课件48PPT

统编版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1第15课货币的使用与世界货币体系的形成-课件48PPT

第四套主景图案集中体现中国各族人民团结一致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题思想
它还需要有信心基础,这个以国家承应该担有巨强大大的国的家交机器易,有量坚,定、对清晰财的国政家白意志银; 货
1576-1580年
124050
金本位制的设计者——艾萨克•牛顿
张之洞创办于光绪十三年(币188化7)有熔化着炉7巨2座大,铸的币机需90求台 。
形成纸币与 金属币、普 通纪念币与 贵金属纪念 币等多品 种、多系列 的货币体系
思考:阅读教材结合所学,人民币能长期保持稳定的原 因?
人民币 发行原则
经济发行
根据国民经济发展情况,按照商品流 通的实际需要发行
计划发行
货币的发行须纳入整个国家的计划体 系之中,以保证币值和物价的稳定
集中统一
中国人民银行是我国唯一的货币发行 机构,具有垄断的货币发行权
( 书 )
欧 阳 询
代 开 元 通
宝 平均每年输入白银/千克
在16世纪后,由于对外贸易日益兴盛,国内交易日益频繁,明代政府在16世纪中期后政府支出的大幅增长,实物税收的低效率和巨大浪费,同时国内纸币大明宝钞的贬值,铜钱又
难以承担巨大的交易量,对财政白银货币化有着巨大的需求。
工业革命后的英国凭借强大的经济实力,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工业制成品输出国和最大的海外投资国,伦敦是当时最重要的世界金融中心,英镑是当时世界上最广泛使用的货币
—一—、董国君际《金国本际位货制币的体建系立演与在进崩中溃1的6货世币纪霸权中转移期》后政府支出的大幅增长, 1—9—73董年君3月《,国欧际洲货共币同体市系场演达实进成中物协的议货税,币对收霸美权的元转实移低行》“效联合率浮动和”,巨固定大汇浪率制费完全,垮台同。时
时间

《国际货币体系》课件

《国际货币体系》课件

配和使用等。
03
有效性与挑战
尽管国际金融机构在全球经济治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它们的效率和
有效性仍然面临一些挑战。例如,决策机制不够透明、资金分配不公、
以及受制于美国等西方大国的政治干预等。
国际货币体系稳定性的挑战与机遇
当前国际货币体系的稳定性问题
当前国际货币体系面临着许多稳定性问题,如汇率波动、资本流动、债务危机等。这些问题对全球经济造成了冲击和 不稳定,需要各国加强合作来解决是区域货币一体化进程中的 里程碑事件,多个欧洲国家共同使用一 种货币。
VS
详细描述
欧元的诞生促进了欧洲经济一体化进程, 消除了货币兑换成本和汇率风险,加强了 欧洲国家的经济联系。此外,一些其他地 区也在探索区域货币一体化道路,以加强 经济合作和提高整体竞争力。然而,区域 货币一体化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如经济政 策协调、财政纪律遵守等。
布雷顿森林体系
总结词
布雷顿森林体系是一种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通过固定汇率制度来维持货币稳 定。
详细描述
在布雷顿森林体系下,各国货币与美元挂钩,而美元与黄金挂钩。这种体系有利于美国 通过输出美元来获取全球资源,同时也促进了全球贸易和投资的发展。然而,布雷顿森 林体系在20世纪70年代初崩溃,原因是美元供应量过多,导致美元贬值和全球通货膨
《国际货币体系》ppt课件
目录
• 国际货币体系概述 • 国际货币体系的主要组成部分 • 国际货币体系的演变 • 国际货币体系的现状与挑战 • 国际货币体系的未来展望
01
国际货币体系概述
定义与特点
定义
国际货币体系是指一套规范和原 则,用于管理和协调各国货币之 间的关系,包括汇率制度、国际 储备资产、国际支付手段等。

第2章 货币和货币制度

第2章 货币和货币制度

二、
货币
经 形态

学 院
的演

1、 足值 货币
2、 表征 货币
3、 信用 货币
4、 电子 货币
第二章 货币和货币制度
第二节 货币计量
三、现代信用货币的计量
狭义货币:
经 济
M0 = 流通中现金


M1 = M0 + 商业银行活期存款
广义货币:
M2 = M1 + 定期存款 + 储蓄存款
准货币包括定期存款 、 储蓄存款、短期票据等。
经 济 学 院
辅币
辅币是本位币以下 的小额通货,供小 额周转使用,通常 用贱金属铸造。
各国货币制度一般 规定辅币限制铸造。 辅币只具有有限法
偿力。
第二章 货币和货币制度
第三节 货币制度及其构成要素
中国的辅币
经 济 学 院
第二章 货币和货币制度
第四节 货币制度的演变
银本位制
平行本位制
金银复本位制
双本位制
第二章 货币和货币制度
关系。
5、现代信用货币按照其流动性的不同,可划分为M0、M1、M2等 不同的层次,各国对不同层次货币规定的口径有所不同。不同层次 的货币,在经济活动中的地位和影响不同,对科学分析货币流通状
况、正确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第二章 货币和货币制度
学习要点
6.货币制度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以法律的形式确 立的货币流通结构及其组织形式。
3500多 年。 中 国的先秦 时期,牲 畜、兽皮、 珠玉、贝、
1500年, 商代已有 铜贝币; 早在殷商 时代,金 属货币就
800年, 春秋初期 已有青铜 铸造的布 币和刀币;

第一章 货币与货币制度

第一章 货币与货币制度
三、金单本位制
由于金银复本位制是一种不稳定的货币制度,为了保证 货币制度的稳定性,更好地发挥货币制度对商品货币经 济的促进作用,英国率先实行金单本位制。 金单本位制的3个特征:
– 金铸币可以自由铸造,其他金属货币则限制铸造。 – 金币可以自由流通,价值符号(辅币和银行券)
可以自由兑换为金币。 – 黄金在各国之间可以自由输入输出。
20
2024/12/8
课堂练习
1、货币的本质是( )
A金属货币 B纸币 C支付凭证 D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
2、典型的金本位制是( )
A金块本位制 B金汇兑本位制 C虚金本位制D金币本位制
3、人民币是( )
A金属货币 B商品货币 C代用货币D信用货币
4、最早实行的货币制度是( )
A金本位制 B银本位制C金银复本位制D纸币本位制
2024/12/8 6
第二节 货币的职能
世界货币
价值尺度
货币职能
流通手段
支付手段
7
贮藏手段
2024/12/8
第二节 货币的职能
一、价值尺度
价值尺度是货币最重要、最基本的职能。它是货币在表 现商品的价值并测量商品价值量大小的时候所发挥的一 种功能。 作为价值尺度职能的货币具有以下两个特点: 1、货币在执行价值尺度职能时,只是观念上的、想像 的、思维的货币,不一定要现实的货币。 2、执行价值尺度职能的货币本身须具有价值。
=商品价格总额 赊销价格总额 到期支付总额-相互抵 销的支付总额 单位货币(作为流通手 段和支付手段)的流通 速度
12
2024/12/8
第二节 货币的职能
五、世界货币
世界货币是在国际商品流通中发挥一般等价物作用的货币。世界货 币是随着商品生产和交换的发展而产生和发展的。世界货币除作为 价值尺度之外,还是国际支付的手段、国际购买手段和财富的国际 转移手段。

货币制度及其演变概述(PPT 39张)

货币制度及其演变概述(PPT 39张)

纸币
纸币是本身没有什么价值,又不能兑 现的货币符号。它产生于货币的流通 手段职能。
纸 币 的 发 行 与 流
第四节货币制度及其演变
规定金准备制度与外汇准备制度 4
1.作为国际支付的准备金。 2.作为扩大和收缩国内金 属流通的准备金。 制度 3.作为支付存款和兑现银 行券的准备金。 作为外汇准 外汇 备的外国货 目前,各国央行发行的信用货币 准备制度 币必须集中 虽然不能再兑现黄金,但仍然保 持着准备制度。其归纳起来,作 于中央银行。 为发行准备金的有黄金、国家债 券、商业票据和外汇等。 作为金准备的 金准备 黄金集中于中 央银行或国库。
节货币制度及其演变

(一)
货币制度
货币制度是指一个国家以法律形 式确定的该国货币流通的结构、 体系与组织形式.
货币制度包括的内容
所谓铸币是指国家铸造的具有 一定形状、重量和成色并表明 面值的金属货币。
货 币 制 度 构 成
1
第四节货币制度及其演变
最初的金属货币是以条块形式流通的,每次交换都必须 坚定成色,权衡重量,然后按交易额的大小进行分割.其 麻烦是携带不便和由于分割困难往往引起交易纠纷. 在这种情况下,一些在商界有影响的富商在金属货币上 加盖自己的印截并标明重量和成色,但这种以个人信誉 为保证的铸币在流通过程中受到各方面因素的制约,带 有很大的局限性。因此,以后又逐步演变为由国家来铸 造铸币,因为拥有政治权力的国家最具有权威性。
第四节货币制度及其演变
铸币流通 的特点
2
铸币的铸造权分散,流通具有地方性 铸币材料价值较低 铸币不断变质
货币制度的一些要素在前资本主义社会就陆续产 生了.但是作为一种系统的货币制度,还是在资本主 义经济制度产生之后形成的.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 核心是统一的市场,这就需要有统一、稳定和规范 的货币流通制度.当时各国先后以法令或制度的形 式对货币流通作出种种规定.其内容是:

中国货币发展史ppt完整版2024新版

中国货币发展史ppt完整版2024新版

THANKS
感谢观看
早期铸币与称量货币并行发展
铸币
春秋战国时期,各国纷纷铸造自己的货币,形成了多种多样的铸币体系。这些铸币大多以铜为 主,形状各异,重量和成色也不尽相同。
称量货币
与铸币并行发展的是称量货币,即以金属块或金属条的形式进行交易。交易时需要根据金属的 重量和成色来确定其价值。称量货币在流通中逐渐形成了较为统一的标准和制度。
2008-2017年
应对全球金融危机和欧洲债务危机, 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加强宏观 审慎管理。
金融市场创新对货币政策影响
01 金融产品创新
货币市场基金、理财产品等金融产品创新丰富了 市场投资工具,对货币政策传导产生影响。
02 金融科技发展
移动支付、区块链等金融科技发展改变了金融交 易方式,提高了货币政策执行效率。
推动绿色金融发展
将绿色金融纳入货币政策框架,支持可持续 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
06
总结:回顾历史,展望未来
中国货币发展史回顾
古代货币
起源于商周时期的贝币,逐渐发展到春秋战国时期的布币、刀币、圜钱等。秦始皇统一六 国后,推行半两钱,奠定了中国圆形方孔钱的形制。
近代货币
清朝末年,随着西方列强的入侵和国际贸易的发展,银元逐渐取代铜钱成为主要流通货币 。民国时期,孙中山先生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建立了中华民国,并发行了具有 现代意义的法定货币——银元。
中国货币发展史ppt 完整版
目录
• 货币起源与早期形态 • 秦汉至隋唐时期货币制度演变 • 宋元明清时期纸币与金属货币并行
发展 • 近现代中国货币体系变革与演进 • 当代中国货币政策与金融市场发展 • 总结:回顾历史,展望未来
01
货币起源与早期形态

金融学课件1 第一章货币与货币制度

金融学课件1 第一章货币与货币制度

货币执行支付手段时的特点与作用:
(1)货币的支付手段只能一般发生在赊买赊卖的商品交易中
(2)货币作为支付手段,使买卖双方关系发展成复杂的信用关系
(3)货币作为支付手段,使商品交换的时空范围扩大(买卖的先后)
(4)货币执行支付手段职能时,潜在着使社会在生产过程发生中 断的可能性
1-26
练习:
1、马克思认为,货币本质是__________
2、流动性最强的资产是___________
3、货币的基本职能是_____________
4、货币发挥()职能可以使用观念上的货币?
A 价值尺度 B流通手段 C储藏手段 D支付手段
5、货币在()执行流通手段的职能?
A 分期付款购房
B 饭馆就餐付款
C 缴纳房租、水电费 D 企业发放职工工资
1-27
1. 下列经济行为中,属于货币执行价值尺度职能的是 ( )
金银天然不是货币,但货币天然是金银。
1-15
1.关于货币的含义
• 1.2货币的本质
• A.以马克思为代表的传统观点。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指出,货币 是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其中,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 价物,即货币可以与任何商品和劳务相交换。
• B.货币债务论的观点。认为货币本质上是持有者对发行者的一种债 权,持有货币者成为债权人,发行货币者成为债务人。货币作为一 种反映债权债务关系的凭证。
1-21
特点 -货币在执行这一职能时,是想象中或观念中的货币
-价值尺度职能的技术规定——价格标准 – 价格标准——货币单位的“名”: – 货币单位的“值”:
• 以上内容第五节讲述
1-22
2.货币的职能
2.2流通手段--是指货币充当商品交换的中介或媒介的职能。 (一手交钱一手交货)

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一第15课 货币的使用与世界货币体系的形成(共30张ppt)

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一第15课 货币的使用与世界货币体系的形成(共30张ppt)

但各郡国所铸五铢钱都具有偷工减料、
②利于稳定社会金融秩序,促进经济 发展,增加中央政府收入。
不够五铢重的现象,而且越晚越粗劣。 本来汉武帝改铸五铢钱的目的是树立 信誉,稳定金融,以彻底解决私铸问
③铜币体制规范化,汉代货币体制长 题。但各郡国官吏习惯难改,依旧中
期稳定,沿用至唐朝。
饱私囊。元鼎二年,汉武帝诏令收回一、中国货币的演进历程基础梳理相关史料
(一)古代货币演进
材料二:(秦推行半两钱和
3.秦: 圆形方孔钱
统一货币)首先是“划一同
(2)影响:
风,毕定于一”的重要环节。 其次,是发展封建经济的必
①利于赋税征收、商品交换和经济管理,促 要手段……其三,对后世钱
进经济发展。
币体制有深远影响。秦的
②密切地区之间的联系,有利于国家统一和 “货币王室专铸”思想和制
①对我国钱币形制发展有划时代 的领域。开元通宝钱制把货币的单位由金
的影响,把货币的单位由重量的 属重量的直接标示改为纯粹的货币符号,
直接标示改为纯粹的货币符号。 开创了中国货币史上以“通宝”、“元宝”
②适应了商品经济发展的需要, 对我国的钱币衡制改为十进位制 发挥重要作用;
等作为铸币标示的货币系统。其次,开元 通宝钱的大小轻重成为唐以后历代铸币的 基本标准,由此,以十钱为一两的衡量单 位逐步形成。……开元通宝是唐朝统治
( 3 ) 特 点 :地方铸币向中央铸币演进 各郡国的铸币权,中央政府安排在长
一、中国货币的演进历程
基础梳理
相关史料
(一)古代货币演进
材料二:唐武德四年(621年),在唐朝
5.唐: 开元通宝 (1)影响:
初步稳定国内局势后,唐高祖李渊下令 “废五铢钱,行‘开元通宝’钱”。开元 通宝钱的铸行,使五铢钱退出了货币流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
第三节
当代信用货币的层次划分与计量
l l
货币存量:在某一一时点上各经济主体所持有的货币余额。 货币流量:是指在某一一时期内各经济主体所持有的现金金金、
存款货币的总量量,它表现为一一定时期内(如一一 年年)的货币流通速度与现金金金、存款货币的乘积。
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
第三节
l
当代信用货币的层次划分与计量
货币总量:货币数量量的总额。货币总量量可以是某一一时点上
的存量量,也可以是某一一时期内的流量量。
l
货币增量:不不同时点上的货币存量量的差额,其大大小小通常用用
增⻓长率指标表示。通过对货币增量量的统计分析, 可以为中央银行行行掌握货币流动状况提供另一一个 ⻆角度。
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
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
第二节
货币的职能与作用
◇支付手段:货币作为延期支支付的手手段来结清债权债务关系。
△特点:没有商品(劳务)与之作相向运动,是在信用用交 易易中补足足交换过程的独立立环节。 △作用:积极的:支支付抵消,节约流通费用用; 通过非非现金金金结算,加速资金金金周转; 促进资金金金集中与有效利利用用。 消极的:使买卖环节进一一步脱节,加大大供求失衡 的可能性; 形成经济主体的债务链条,出现债务危 机的可能性。
◇规定货币的法定支付能力。 △无限法偿:不不论支支付数额多大大,不不论属于何种性质的支支 付(买东⻄西、还账、缴税等),对方方都不不能拒绝接受。 △有限法偿:在一一次支支付中若超过规定的数额,收款人人有 权拒收,但在法定限额内不不能拒收。 ◇规定货币铸造发行的流通程序。 △自自由铸造与限制铸造 △分散发行行行与垄断发行行行 ◇货币发行准备制度的规定。 △一一是现金金金准备,包括⻩黄金金金、外汇等具有极强流动性的资产。 △二二是证券准备,包括短期商业票据、财政短期国库券、政府 公债券等在金金金融市场上流通的证券。
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
第四节
三、区域性货币制度
l
货币制度
过协调形成一一个货币区,由联合组建的一一家中央银行行行来发行行行 与管理理区域内的统一一货币的制度。 ◇现存的区域性货币制度主要有⻄西非非货币联盟制度、中非非货币 联盟制度、东加勒勒比比货币联盟制度、欧洲货币制度等. ◇按照“最适度货币区理理论”,区域性货币制度的存在有其合理理性. ◇在国际经济一一体化进程中,采用用区域性货币制度对于协调与稳 定区域经济的发展、发挥汇率机制的作用用具有积极意义. ◇现存的区域性货币制度仍然存在一一些缺陷有待于克服.区域性 货币制度的前景尚难定论.
交货媒介商品流通。 △特点:①现实的货币 货币需求:流通中需要多少货币取决于3个要素 价格(P) 、待出售的商品数量量(Q) 、 货币流通速度(V). 在金金金属货币制度下:M=PQ/V; 在信用用货币制度下:PQ≡MV ②作为流通手段的货币在交换中转瞬即逝。
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
第二节
货币的职能与作用
货币 辅币 M0 M1 M2 存款货币 价值储藏 货币存量 自由铸造 金本位制 金块本位制 国际货币制度 币材 主币 实物货币 电子货币 价值尺度 货币增量 限制铸造 货币供应量 金汇兑本位制 布雷顿森林体系 纸币 银行券 金属货币 货币层次 狭义货币 货币制度 无限法偿 格雷欣法则 国家货币制度 区域性货币制度 铸币 准货币 信用货币 交换媒介 广义货币 货币单位 有限法偿 牙买加体系
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
金融学
模块二 第1单元 货币与货币制度
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
本 单 元 主 要 内 容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货币的出现与货币形式的演变 货币的职能与作用 当代信用货币的层次划分与计量 货币制度
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
本单元与各单元的主要联结点
l
货币基本理论是阐明、理解现代货币信用经济宏观 均衡的基点
第三节
l
当代信用货币的层次划分与计量
二、货币的计量
狭义货币量M1:货币层次中的现金金金加银行行行活期存款。
◇反映了了整个社会对商品和劳务服务的直接购买能力力力 ◇有中央银行行行在制定和实施货币政策时监测和调控的 主要指标。
l
广义货币量M2:狭义货币量量加准货币
◇反映的是整个社会直接和潜在的购买能力力力。 ◇近年年来,许多经济和金金金融发达国家,都出现了了把货 币供应量量调控的重点从M1向M2转移的趋势。
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
第四节
l
货币制度
二、国际货币制度及其演变
行行行各种交易易支支付所依据的一一套安排和惯例例。
l
国际货币制度:支支配各国货币关系的规则以及国际间进 国际货币制度主要内容:
◇确定国际储备资产,即使用用何种货币作为国际间的支支付货 币;哪些资产可用用作国际储备资产 ◇安排汇率制度,即采用用何种汇率制度,是固定汇率制还是 浮动汇率制 ◇选择国际收支支的调节方方式,即出现国际收支支不不平衡时,各 国政府应采取什什么方方法进行行行弥补,各国之间的政策措施如 何协调等。
第四节
货币制度
货币制度是针对货币的有关要素、货币流通的组织与管理理 等内容以国家法律律形式或国际协议形式加以规定所形成的 制度,简称币制。 按货币制度的形成方方式和适用用范围可分为三类:国家货币 制度、国际货币制度和区域性货币制度
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
第四节
l
货币制度
一、 国家货币制度的内容及其演变Leabharlann 第二节一、货币的职能
l
货币的职能与作用
货币职能是货币本质的具体表现.
◇货币职能理理论的演进
△早期的单一一职能论 →货币面面纱观——中性论 △近代的双重职能论 →实质作用用说——非非中性论 △现代的多样化表述:核心心仍然是双重职能论 ◇双重职能中最基本的是交易易手手段 ——是贮藏手手段的前提 ——产生生货币需求
第四节
l
货币制度
货币制度的基本内容:
◇规定货币材料料 ◇规定货币单位 ◇规定流通中的货币种类 △主币:就是本位币,是一一个国家流通中的基本通货,一一 般作为该国法定的价格标准。 △辅币:是本位货币单位以下的小小面面额货币,它是本位币 的等分。
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
第四节
l
货币制度
货币制度的基本内容:
◎货币的起源与演进是理理解货币本质、货币与经济关系的逻辑 起点——两极之间的均衡或失衡 ◎货币的职能是说明投融资活动和货币需求的根源 ◎货币的定义与货币制度是研究货币供给的本源 ◎货币在国际经济活动中的⻆角色色以及国际货币体系是把握汇率、 对外收支支、内外均衡的关键
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
本单元需要识记的基本概念
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
第一节 货币的出现与货币形式的演进
二、货币形式的演进
◆币材的特征
价值较高高、易易于分割、易易于保存、便便于携带
◆演变顺序
实物货币 金金金属货币 信用用货币 实物货币 商品货币 金金金属货币(铜、银、金金金) 信用用货币 纸制货币(纸币、银行行行券) 存款货币 电子子货币
货币
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
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
第二节
◆交换媒介职能
货币的职能与作用
交换媒介职能就是在商品交易易中作为交换手手段、计 价单位和支支付手手段,从而而提高高交易易效率,降低交易易 成本,便便利利商品交换的职能。
原理2.2
交换媒介是货币最基本的职能。
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
第二节
货币的职能与作用
◇交换手段:货币在商品交换中作为中介,通过一一手手交钱一一手手
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
第四节
布雷顿森林体系:
货币制度
二、国际货币制度及其演变
l
◇布雷雷顿森林林体系建立立的背景; ◇布雷雷顿森林林体系的主要内容:“双挂钩”的安排;实行行行固定汇 率制;IMF为会员国解决国际收支支困难事先作出安排;会员 国不不得限制经常性项目目的支支付,不不得采取歧视性货币措 施. ◇布雷雷顿森林林体系曾发挥过积极的作用用. ◇该体系的安排中隐含着诸多的缺陷导致了了其最终走走向崩溃.
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
第一节
货币的出现与货币形式的演进
一、货币的出现及货币起源学说
◆货币的出现 ◆对货币起源的探讨
中国:先王制币说;交换发展说 早期的学说 ⻄西方方:创造发明说;便便于交换说
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
第一节
货币的出现与货币形式的演进
历史的:交换发展史 逻辑的:劳动价值论
⻢马克思货币起源说
——阐明货币是价值形态和交换发展的必然产物 ——揭示货币与商品的对应关系:两极的均衡
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
第四节
l
货币制度
牙买加体系:
◇牙买加体系的主要内容: 国际储备多元化; 汇率安排多样化; 多渠道调节国际收支支 ◇牙买加体系的积极作用: 为国际经济活动提供了了多种清偿货币; 为各国的经济发展提供了了灵活性和自自主性; 为各国调节国际收支支提供了了灵活性。 ◇牙买加体系的缺陷: 国际上缺乏统一一而而稳定的货币标准; 加大大了了汇率⻛风险; 国际收支支调节机制存在着局限性.
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
世界上 最早的 纸制货 币—— 始于南 宋的大大 规模纸 币流通。
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
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
l
银行券:银行行行发行行行的信用用货币.
◇银行行行券的作用用. ◇银行行行券最早出现于12世纪,经历了了由完全兑现 → 不不完全兑现 →完全不不兑现的发展历程. ◇银行行行券的发行行行经历了了一一个由分散发行行行到由中央银行行行集中统 一一发行行行的过程.
区域性货币制度:由某个区域内的有关国家(地区)通
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
铸币
◇由国家准许铸造的合乎规定重量量和成色色并具有一一定形状 的金金金属货币. ◇铸币的发展有一一个从足足值到不不足足值铸币的过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