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学PPT 第二章 货币与货币制度(基础篇)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任何一种能执行交換媒介、价值尺度、延期支付标准或 完全流动的财富储藏手段功能的物品。 ——托马斯· 梅耶
托马斯· 梅耶,加利福尼亚大学教授,哥伦比亚大学博士。编撰的著作和论文集包括 《货币主义结构》、《美国货币政策》、《货币主义与宏观经济政策》、《恒久收入、 财富与消费》、《美国货币政策的政治经济学》、《经济学研究的精确性问题》和 《经济学方法》等。
优点是: (1)可以限制政府或银行滥发纸币的权力,不易造成通货膨胀; (2)各国汇率基本固定,有利于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资。 缺点是: (1)新开采黄金的供应量与世界经济增长 所需的货币数量无密 切关系,货币的供应缺乏灵活性; (2)一个国家会受其他国家或地区的衰退或通货膨胀的影响; (3)当失业增加或经济增长率下降时,一国的国际收支逆差需要 经过长期的调整过程; (4)当一国国际收支失衡时,国内的经济活动常会被迫服从外部 平衡的需要
储藏手段
支付手段
(3)易于保存 (价值储藏)
(4)普遍接受性 (普遍信任)
货币形态的演变
(1)实物货币
(2)金属货币
(3)代用货币 (4)信用货币
支付协议
取款协议
存款协议
电子钱包
电子钱包有两种概念: 一是纯粹的软件,主要用于网上消费、帐户管理,这类软件通 常与银行账户或银行卡账户是连接在一起的。 二是小额支付的智能储值卡,持卡人预先在卡中存入一定的金 额,交易时直接从储值帐户中扣除交易金额。
(1)契约说、货币金属说、货币名目说
(2)选票说
(3)劳动价值说(货币金属说)
3、货币的职能
(1)价值尺度 (计量单位) (2)流通手段 (交易媒介) (3)储藏手段 (价值储藏) (4)支付手段 (存在信任) 定价——销售——存款——预付
4、货币特征及形态的演变
货币特征:
价值尺度 流通手段 (1)价值稳定性 (计量单位) (2)便于携带和分割(交易媒介)
经济学,核心?
资源
(1)
配置
金融学,核心?
供给与需求 储蓄与消费
物价水平与产出
央行货币政策 汇率与国际收支
调控 ( 6)
货币
配置
(2)
投资与风险 融资选择 (收益最大化)
金融创新
(效率最大化) 货理 币论 基(1) 础
基础理论(Baidu Nhomakorabea)
金 融 (3) 体 系 时 间 (1) 价 值
第一章
货币与货币制度
纸币(不兑现)
国家发行 强制执行
人民币辅币是否有限法偿?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币管理条例》 第三条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法定货币是人民币。以人 民币支付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一切公共的和私 人的债务,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拒收”。
二、货币制度
内容包括:
货币材料、货币单位 通货的铸造、发行与流通
1、货币制度构成要素
实行银币流通的货币制度。

中世纪有些国家就以白银作主币。但在充当货币商品方面,黄金远胜于白 银。西方国家随着经济的发展,银本位制先是过渡到金银复本位制,19世 纪20年代后又为金本位制所取代,只有墨西哥、日本、印度等还保留银本 位制。中国在1910~1935年实行银本位制。20世纪30年代以后世界上已没 有国家再采用银本位制。

定义
在商品和劳务支付以及债务偿还中被普遍接受的东西。 ——米什金
弗雷德里克· S· 米什金,曾先后在墨西哥大学、西北大学和哥伦比亚大学等任教。 在1994年到1997年间,他曾任纽约联邦储备银行的执行副主席,以及政府市场 公开委员会的经济师。现任美国纽约联邦储备银行研究部执行副主席兼主任、哥 伦比亚大学教授、美国国民经济研究局助理研究员。同时,他还是美国联邦储备 委员会学术顾问、纽约联邦储备银行学术顾问委员会委员。曾供职于《美国经济 评论》编委会,并任《工商业和经济统计》杂志的副总编;他还曾是纽约联邦储 备银行《经济政策评论》的编辑。
货币材料、货币单位
1、货币制度构成要素
通货的铸造、发行与流通
准备金制度
2、货币制度的演变
通货的铸造、发行与流通

通货包括:主币、辅币 金属货币: 主币:银、金——铸造、发行与流通的特点
辅币:本位币下的小额货币,供日常零星交
易和找零之用。
无价值
自由铸造 无限法偿 不足值的铸币 有限法偿货币 国家来铸造
中国历史上的银本位制: 在我国货币史上,白银自汉代已逐渐成为货币金属,到明代白银已货币化 ,中国真正成为用银之国。但实行的是银两制,以金属的重量计值,属于 称量货币制度,没有踏进货币制度阶段。宣统二年(公元1910年)颁行《 币制条例》,正式采用银本位,以元为货币单位,重量为库平七钱二分, 成色是90%,名为大清银币。但市面上银元和银两仍然并用。辛亥革命后 ,于1913年公布《国币条例》,正式规定重量七钱二分、成色89%的银元 为我国的货币单位。袁大头”银元就是这样铸造成的。但银元和银两仍然 并用。 1933年3月8日,国民政府公布《银本位币铸造条例》规定,银本位币定名 为“元”,总重26.6971克,银八八、铜一二,即含纯银23.493448克。银 本位币每元重量及成色,与法定重量、成色相比之下公差不得超大型过 0.3%,并规定一切公私交易用银本位币授受,其用数每次均无限制。同 年4月,国民政府实行“废两改元”,发行全国统一的银币——“孙中山 头像”银元。 1935年国民政府又实行币制改革,宣布废止银本位。
金币本位制是一种相对稳定的货币制度。

金块本位制是在一国内不准铸造、不准流通金币,只发行 代表一定含金量的银行券(或纸币)来流通的制度。
金块本位制虽然没有金币流通,但仍对货币规定有含金量,并能有限 度地兑换金块。 允许黄金自由输出入国境。 以金块办理国际结算,亦称金条本位制。

金汇兑本位制
金本位制优缺点
《管子》第七十三篇
轻重之术的巨大利益,就在于先用较高价格购取廉价的商 品,然后再用较低价格销出这些平价的物资。各种物资的余缺 随季节而有不同,注意调节则维持正常不变,失掉平衡那就价 格腾贵了。人君懂得这个道理,所以总是用平准措施来进行掌 握。使拥有万户人口的都邑一定藏有万钟粮食和一干万贯的钱 币;拥有千户人口的都邑一定藏有干钟粮食和一百万贯的钱币 。春天用来供应春耕,夏天用来供应夏锄。一切农具、种籽和 粮食,都由国家供给。所以,富商大贾就无法对百姓巧取豪夺 了。那么这样做是为什么呢?是因为君主严肃认真地发展农业 。春耕时放贷于民,用以敛收丝绸;夏锄时发放贷款、用以收 购秋粮。这样、人民既不会荒废农业,国家也不会流失财利于 私商了。
价值形式的表现阶段
一种物品的价值偶然地被另一种物品表现出来。1只鸡=1袋茶叶
—种物品的价值经常地由许多与之相交换的物品表现出来。 1只鸡 1捆烟叶 1袋茶叶= 1袋玉米 1袋小麦 —般价值形式:许多种物品的价值经常地由一种物品来表现。 1只鸡 1捆烟叶 1袋玉米 = 1袋茶叶 1袋小麦
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
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
直接和其他一切商品相交换,表现其他商品的价值
2、货币的起源
货币的出现是和交换联系在一起的
中国古书的记载:神农氏的时候, “日中为市,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 货,交易而退,各得其所。”
物物交换

物物交换的发展:货币出现
2、货币的起源
(1)中国古代关于货币起源的观点: 先王制币说、自然产生说 (2)西方货币起源说: 创造说、便于交换说、保存财富说 (3)劳动价值说
二、货币制度
内容包括:
1、货币制度构成要素
2、货币制度的演变
(1)银本位制 (2)金银复本位制 (3)金本位制 (4)信用货币制度
银本位制

自由铸造,自由熔化,具有无限法偿的效力。 银两本位:以白银的重量单位——“两”作为价格标准,实行银块
流通的货币制度。

银币本位:是以一定重量和成色的白银,铸成一定形状的本位币,
准备金制度
2、货币制度的演变

准备制度是指一国货币发行的物质基础
目的:稳定货币

金属本位制下的准备制度 意义 信用货币的准备制度

贵金属准备制度是准备制度的主要内容。通过储备金银,稳 定货币和汇率。
金属本位制下的准备制度意义: 国际支付的准备金 调节国内金属货币流通的准备金 作为兑换银行券的准备金
“维币之行,以通农商”——司马迁

《史记· 太史公自序》:“维币之行,以通农商;其极则玩巧, 并兼兹殖,争於机利,去本趋末。”
1、货币的起源
(1)中国古代关于货币起源的观点: 先王制币说、自然产生说 (2)西方货币起源说: 创造说、便于交换说、保存财富说 (3)劳动价值说
马克思
商品交换两个原则:交换的商品使用价值不同;交换的商品具有 相等价值。需要等价物 价值表现形式(不能由自身表现) 简单的价值形式 扩大的价值形式 一般价值形式 货币价值形式
有联系的字其偏旁都为“贝”,如货、财、
贸、贵、贱、贫、贷。
战俘营里的货币 二战期间,在纳粹的战俘集中营中流通着一种特殊的 商品货币:香烟。当时的红十字会设法向战俘营提供了各种人 道主义物品,如食物、衣服、香烟等。由于数量有限,这些物 品只能根据某种平均主义的原则在战俘之间进行分配,而无法 顾及到每个战俘的特定偏好。但是人与人之间的偏好显然是会 有所不同的,有人喜欢巧克力,有人喜欢奶酪,还有人则可能 更想得到一包香烟。因此这种分配显然是缺乏效率的,战俘们 有进行交换的需要。但是即便在战俘营这样一个狭小的范围内, 物物交换也显得非常地不方便,因为它要求交易双方恰巧都想 要对方的东西,也就是所谓的需求的双重巧合。为了使交换能 够更加顺利地进行,需要有一种充当交易媒介的商品,即货币。 那么,在战俘营中,究竟哪一种物品适合做交易媒介呢? 许多战俘营都不约而同地选择香烟来扮演这一角色。战俘们 用香烟来进行计价和交易,如一根香肠值10根香烟,一件衬衣 值80根香烟,替别人洗一件衣服则可以换得两根香烟。有了这 样一种记账单位和交易媒介之后,战俘之间的交换就方便多了。
直接和其他一切商品相交换,表现其他商品的 价值
马克思
商品交换两个原则:交换的商品使用价值不同;交换的商品具有 相等价值。
价值表现形式(不能由自身表现)
价值形式的表现阶段
简单的价值形式 扩大的价值形式 一般价值形式 货币价值形式
交换发展的过程伴随着价值形态的演化过程, 货币就是这一过程的产物。
2、货币的本质
玉起于禺氏,金起于汝汉,珠起于亦野,东西南北 距周七千八百里,水绝壤断,舟车不能通。先王为 其途之远,其至之难,故托用于其重,以珠玉为上 币,以黄金为币,以刀布为下币。三币握之则非有 补于暖也,食之则非有补于饱也,先王以守财物, 以御民事,而平天下也。 ——管子(国蓄)
凡轻重之大利,以重射轻,以贱泄平。万 物之满虚随财,准平而不变,衡绝则重见 。人君知其然,故守之以准平,使万室之 都必有万钟之藏,藏繦千万;使千室之都 必有千钟之藏,藏繦百万。春以奉耕,夏 以奉芸。耒耜械器,种镶粮食,毕取赡于 君。故大贾蓄家不得豪夺吾民矣。然则何 ?君养其本谨也。春赋以敛缯帛,夏贷以 收秋实,是故民无废事而国无失利也。
金本位制的历史
链接1、2、3
货币制度是一个国家以法律形式 确定的该国货币流通的结构和组 织形式。
二、货币制度
内容包括: 货币材料、货币单位
通货的铸造、发行与流通 准备金制度
1、货币制度构成要素
2、货币制度的演变
(1)银本位制 (2)金银复本位制 (3)金本位制 (4)信用货币制度
货币单位
二、货币制度
内容包括:

内容:
一、货币 二、货币制度 三、货币的划分层次
货币定义 货币起源 货币本质 货币职能 形成 内容 演变过程
问题
1、什么是货币?
2、货币有哪些作用?
3、什么是货币制度?如何形成?如何演变?
一、货币
中国最早的货币是贝。商周的铜器铭文和
甲骨文都有关于用贝做赏赐的记载。作为货
币的贝,单位是朋,一朋十贝。很多与财务



金银复本位制

金银复本位制分为平行本位制和双本位 制。 “格雷欣法则”(16世纪)。 “跛行本位制”。



劣币驱逐良币下的买卖双方? 现代社会会不会出现“劣币驱逐良币”?

金本位制

金币本位制是典型的金本位制,以一定重量和成色的金 铸币充当本位币。具有无限法偿能力。
金币本位制的主要特点是:①金币可以自由铸造和自由熔化,而其他 铸币则限制铸造;②辅币和银行券可以自由兑换金币;③黄金可以自由 地输出入国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