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培养工作科学发展观调研报告
研究生培养工作调研报告
研究生培养工作调研报告研究生培养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环节,对提高国家创新能力和培养高层次人才起着重要作用。
为了深入了解研究生培养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本报告对研究生培养工作进行了调研,并对调研结果进行了分析和总结。
一、研究生培养现状通过对多所高校的研究生培养情况进行调研发现,研究生培养的总体状况较好,但也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研究生培养的规模不断扩大,研究生人数逐年增加。
其次,研究生培养的质量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高,论文发表数量和质量逐渐提升。
再次,研究生培养的专业设置和培养方案逐渐完善,与各行业的需求相匹配。
二、存在的问题然而,研究生培养工作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研究生培养中的实践环节不足,导致研究生在实际工作中存在一定的适应困难。
其次,导师带教能力和质量存在差异,一些导师辅导研究生不够细致,影响了研究生的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再次,研究生培养中的评价体系还不够完善,只以学术论文发表数量为主要评价指标,忽视了其他重要能力的培养。
三、对策建议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高研究生培养的质量和效益,我们提出以下几点对策建议。
首先,加大研究生培养中的实践环节,鼓励研究生参与实际项目和企业合作,提高研究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其次,加强导师队伍建设,提高导师的带教能力,改进导师与研究生的交流方式,确保研究生得到充分的指导和培养。
再次,完善研究生培养中的评价体系,除了学术论文发表数量外,还应考虑研究生的科研能力、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等指标,全面评价研究生的培养效果。
四、总结通过对研究生培养工作的调研和分析,发现了研究生培养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研究生培养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环节,对于提高国家的创新能力和培养高层次人才至关重要。
我们相信通过改进和完善研究生培养工作,将能够提高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和效益,为国家的经济发展和科技创新做出更大的贡献。
科学发展观调研报告之
科学发展观调研报告之一、调研目的和范围本次调研旨在了解科学发展观的实施效果,以及各个部门对于科学发展观的理解和落实情况。
我们选择了政府机构、高校和企事业单位作为调研对象,并通过问卷调查、访谈等方式获取数据。
二、调研方法和数据分析为了获取全面的数据,我们采取了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调研方法。
通过问卷调查,我们收集了大量的定量数据,包括对科学发展观实施情况的评价、对科学发展观的理解程度等。
同时,我们还进行了访谈,以获得被调查对象对科学发展观的深层次理解和实践案例。
根据收集到的数据,我们进行了综合分析。
在统计分析中,我们使用了SPSS等软件,通过计算各个指标的平均值和标准差,来评估科学发展观实施的情况。
在定性分析中,我们通过归纳和总结的方式,提取出了一些重要的观点和实践案例。
三、调研结果1.对科学发展观的理解大部分被调查对象对科学发展观的理解都集中在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目标上。
其中,政府机构和企事业单位更加关注经济发展,而高校则更加关注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
2.科学发展观的实施情况根据问卷调查的结果,大部分被调查对象普遍认为科学发展观得到了较好的实施。
其中,政府机构普遍认为科学发展观指引了政府工作的方向,企事业单位则认为科学发展观有效改善了营商环境,高校则认为科学发展观推动了科研实力的提升。
3.科学发展观的影响因素在访谈中,我们了解到科学发展观实施的成功与否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其中,政府的领导作用、政策支持和资源保障被认为是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同时,组织内部的整体配合和参与度,以及个体对科学发展观的认同和理解程度也对实施效果有显著影响。
4.科学发展观的案例分析在高校科研方面,通过访谈了解到一些成功的案例。
例如,高校在推动产学研合作方面取得了明显的成效,通过与企业合作共建研究机构,提高了科研成果的转化效率。
在政府机构方面,市政府在环境保护方面加大了力度,提出了一系列环保政策和措施,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四、结论和建议从调研结果可以看出,科学发展观的实施在政府工作、企事业单位和高校中普遍得到了较好的认同和实践。
科学发展观调研报告范文4篇_调研报告_
科学发展观调研报告范文4篇按照县教育局、四合乡党委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领导小组学习教育活动的安排,以及《四合中学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实施方案》的具体要求,为了更好地践行科学发展观,为了更好实现学校教学工作的不断进步与持续发展,结合学校工作实际,从9月到10月底,四合中学开展了为期两个月的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调研活动,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一、科学发展观引领下学校取得的成效(一)确立制度管理与情感管理相结合的管理模式。
学校在发展中不断健全和完善各项制度,使在全方位的管理上有据可依,做到公正执行,但又不失人性化,在处理相关人与事的过程中坚持“合情、合理、合法”,使学校的制度管理不是僵化、死板、苛刻的,做到健全完善的制度管理与推行情感管理,把“以感情留人,以事业留人,以待遇留人”的理念。
长期以来学校形成了良好的教书育人、努力拼搏,团结协作的校园实干精神。
学校形成了以制度管理和学校文化管理相结合的氛围。
(二)、教学工作成绩良好。
1、学校师资的学历层次、师德修养、专业水平有了较大的发展和提高,学校的教学成绩特别是中考成绩一直处于全县同类学校前三名。
同时学校正引导教师增强教研意识、育人意识,规范教学行为,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功能,进一步提升教学质量。
2、正确处理教学质量与素质教育的关系。
追求教学质量是我校的工作核心,但追求教学质量并不等于旁置素质教育。
为落实素质教育,提升学生的文化修养,我校开设了第二课堂,成立了音乐、体育、美术兴趣小组,收到较好的效果。
二、学校面临的问题1.教学基本条件急需继续改善。
近几年来,在各级各部门的支持下,学校教育教学条件虽大为改善,但与安徽省的“省颁学校标准”相差甚远,与广德县督导办学评估要求也有一定的差距,仍然比较落后。
特别是图书室、实验室以及实验器材还不能完全满足学校教育教学和科研的需要,影响了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2.校园文化有待进一步加强。
四合乡是广德县的文化大乡,乡内有丰富的文化资源,有些已经濒临灭绝和失传。
研究生关于科学发展观的思想汇报
科学发展观是在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上正式提出的,经过多年的实践与探索,逐 渐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发展理念。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思想与基本原则
核心思想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思想是以人为本,即把人民的利益放在首 位,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与人的全面发展相协调。
基本原则
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原则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即发展必须 遵循经济规律、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实现经济、社会和环 境的协调发展。
02
科学发展观概述
科学发展观的概念与内涵
科学发展观的概念
科学发展观是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旨在实现经济、社 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
科学发展观的内涵
科学发展观强调以人为本,注重全面、协调、可持续,倡导创新、协调、绿 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
科学发展观的形成背景与过程
形成背景
科学发展观是在中国改革开放进入攻坚期、深水区的背景下提出的,旨在解决发 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推动中国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科学发展观启示我们要有长远眼光,全面规划自己的成长和发展,注 重自身的综合素质和能力的提升。
对科学发展观的评价与思考
科学发展观的贡献
科学发展观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它为中国的改 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提供了科学的指导思想。
科学发展观的不足
尽管科学发展观具有很多优点,但在实践中也面临着一 些挑战和问题,例如如何平衡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关 系等。
对未来发展的建议
在未来的发展中,应进一步深化对科学发展观的理解和 实践,加强政策制定和执行中的科学性和可持续性。
04
研究生对科学发展观未来发 展的展望与建议
科学发展观的进一步发展与应用
深入实践科学发展观
科学发展观调研阶段工作报告2篇2
科学发展观调研阶段工作报告 (2)科学发展观调研阶段工作报告 (2)精选2篇(一)科学发展观调研阶段工作报告一、调研目的和背景:科学发展观是中国共产党确定的一种发展思想,是指导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方向和总体战略。
为了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调研,了解各地科学发展观实施效果,本次调研旨在深入了解各地科学发展观的具体落实情况,总结经验,加强调研成果的交流与合作。
二、调研范围和对象:本次调研主要围绕地方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和群众组织展开,调研对象涵盖政府领导、相关部门责任人、企事业单位负责人、专家学者和群众代表等。
三、调研内容:1. 科学发展观的认识和理解情况:通过调研了解各地对科学发展观的认识和理解情况,了解科学发展观在各地实施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
2. 科学发展观的落实情况:了解各地科学发展观的具体落实情况,包括政策制定和执行、项目实施、社会经济发展等方面,并分析产生的效果和成效。
3. 科学发展观在各领域的应用情况:了解各地科学发展观在不同领域的应用情况,包括经济、科技、环境保护、教育、医疗卫生、文化体育等领域,并总结成功经验和做法。
四、调研方法:1. 实地调研:前往各地调研对象所在地,与相关人员进行面对面交流,并参观考察相关项目和场所。
2. 问卷调查:通过发放问卷,收集各地相关人员对科学发展观的认识和实施情况的意见和建议。
3. 访谈和座谈会:约请相关领导、专家学者和群众代表等进行访谈和座谈,听取各方意见和建议。
五、调研计划和进度:1. 编制调研计划:根据调研目标和内容制定调研计划,分工合作,明确调研任务和时间节点。
2. 科学组织实施:保证调研过程科学严谨,制定调研手册,统一问卷格式,组织调研人员进行培训,确保调研过程规范。
3. 数据整理和分析:对调研所得的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制作调研报告。
4. 审定和发布报告:由主持调研工作的负责人审定报告,最终发布调研报告。
六、调研预期成果:1. 深入了解各地科学发展观实施情况和成效,总结经验和做法。
科学发展观调研报告
科学发展观调研报告科学发展观调研报告一、调研目的和背景科学发展观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重要思想,对于中国的发展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本次调研旨在了解科学发展观的理论内涵和实践成果,分析其对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以及存在的问题和挑战。
二、调研方法1. 文献研究:通过阅读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同场合的讲话、重要文件以及相关学术著作,了解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容和发展历程。
2. 实地调研:参观科学发展观实践示范区、基层组织和企事业单位,深入了解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的具体做法和成效。
3. 问卷调查:设计调查问卷,对广大群众和相关从业者进行调查,了解他们对科学发展观的理解和评价。
三、调研结果1.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理念: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强调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生态环境保护的统一。
2. 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原则:统筹兼顾、全面发展、创新驱动、绿色发展、共享发展。
3. 科学发展观的实践成果:在经济发展、社会民生、环境保护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
经济增长保持相对稳定,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环境质量有所改善。
4. 科学发展观的存在问题:在一些地方和领域,科学发展观的落实还不够到位,经济增长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之间的矛盾仍然存在,一些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建设还有待加强。
5. 科学发展观的面临挑战:经济结构转型、人口老龄化、环境污染等问题给科学发展观的落实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
四、调研建议1. 加强宣传教育:进一步深化对科学发展观的理解,提高全社会的科学发展观意识,使其成为广大干部群众的自觉行动。
2. 加强制度建设:建立健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性政策和制度,为实现科学发展观提供有力保障。
3. 推进经济转型:加快经济结构转型升级,推动创新驱动发展,实现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4. 加大环境保护力度:加强环境治理和生态保护,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
5. 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加强基层党组织和社会组织的建设,发挥其在推动科学发展观落实中的积极作用。
学习落实科学发展观调研报告
学习落实科学发展观调研报告一、背景介绍科学发展观是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确定的一个重要指导思想和世纪前半叶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方略。
科学发展观深刻指出实现中国现代化的过程是一个全面协调可持续的过程。
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内容。
全面发展是指在经济发展、社会发展、文化建设、生态环境保护等各个方面都要协调发展。
协调发展是指协调各层次、各领域、各地区和全局的发展。
可持续发展是指要协调好经济发展、社会发展和环境发展三者之间的关系,方能实现持续发展。
二、调研目的本次调研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解当前各地区、各部门在落实科学发展观方面的做法和成效,发现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提出完善措施。
三、调研方法本次调研采取了实地走访、问卷调查、座谈会等多种方式,深入了解各地区、各部门在落实科学发展观方面的具体做法,收集不同方面的意见和建议。
四、调研结果和问题分析1. 着力推动经济转型升级在经济方面,各地区积极推动产业结构升级,通过技术创新、品牌建设等措施,提高企业竞争力。
但是在一些地区,仍存在过度依赖资源消耗型产业的现象,需要进一步加强绿色发展理念,转变发展方式。
2. 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各地区在社会方面积极推进教育、医疗、就业等公共服务领域的改革,提高服务水平,保障民生。
但是在一些地区,存在社会资源分配不公等问题,需要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推动社会公平正义。
3. 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各地区在环境方面加大治理力度,推动生态文明建设。
但是在一些地区,生态环境恶化严重,需要加强环境保护法制建设,强化生态环境保护意识。
4. 完善政府管理能力在治理方面,各地区普遍开展行政体制改革,提升政府治理效能。
但是在一些地区,政府管理能力不足,存在行政效率低下、管理混乱等问题,需要进一步完善政府管理能力。
五、对策建议1. 推动产业升级,加强绿色发展理念的宣传和推动,加大对高新技术行业的扶持力度,引导企业转变发展方式,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科学发展观学习调研阶段工作总结
科学发展观学习调研阶段工作总结
根据对科学发展观学习调研阶段的工作总结如下:
1. 调研目标明确:在开始调研工作之前,明确了调研的目标和范围,确定了要研究的
问题和关注的重点。
这有助于提高调研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2. 调研方法选择合理:根据调研目标和需求,选择了适合的调研方法。
包括文献调研、实地考察、问卷调查等方法,以确保获得全面、准确的数据和信息。
3. 数据收集整理:按照调研方法,对相关数据和信息进行收集和整理。
通过查阅文献、参观考察、问卷调查等方式,获得了大量的实证数据和案例资料。
4. 数据分析与归纳: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和归纳,据此形成了一些初步的结论和
观点。
通过比较和统计,找出数据之间的关联和规律性,为后续工作提供了基础和借鉴。
5. 结果与建议:将调研结果进行总结和归纳,提出对于科学发展观学习的建议。
根据
调研的实际情况,提出了一些具体的措施和改进意见,以促进科学发展观的学习和实践。
在整个工作过程中,我遇到了一些挑战和困难。
例如,一些文献和数据的获取较为困难,需要花费较多的时间和精力。
此外,对于调研过程中的数据分析和结果解读也需
要有较强的专业背景和分析能力。
总体而言,通过这一阶段的调研工作,我对科学发展观的学习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
积累了一定的调研经验。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继续加强学习和提升自身的能力,为
科学发展观的实施和推广做出更大的贡献。
科学发展观调研报告4篇
科学发展观调研报告4篇科学发展观是我党在新时期,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践经验的总结和理论的深化。
科学发展观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的发展观。
科学发展观既是世界观,又是方法论,是新的领导集体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客观规律认识的升华。
在新的历史时期,中国的改革以何种观念统领将关系到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稳定,关系到中国未来发展的战略决策。
科学发展观不仅是在新的历史时期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指导纲领,也是推动科学、教育、文化等各项事业发展的指导纲领。
教育科学发展观是在教育领域,破除传统的、被长期束缚的思想观念,树立起现代化的、科学的发展观。
教育科学的发展观是有时代特色的、符合时代需要的发展理念。
只有具有一流的发展观,才能办出一流的教育。
这是被实践反复证明了的真知见。
教育作为人类最具特色的自觉行为,都是在一定观念指导下进行的。
教育科学发展观不是空洞的,它深深地嵌入教育的体制、机制和教育发展的全过程;教育科学发展观也不是主观臆想的,它是根据历史和时代所提出的主题,并围绕这个主题、密切联系当前中国教育的实践,产生构建的理论体系。
我国教育正处于体制改革和新旧体制转轨的过程中,教育改革越是深化,实践中出现的矛盾和问题就越需要科学的回答。
由于教育的复杂性和周期性长的特点,只有树立科学发展观,才能促进教育的健康发展。
从我国教育改革发展的客观实践出发,教育科学发展观的基本点是实事求是;教育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教育科学发展观的基本方针是优先、协调、可持续发展。
以上三个方面的有机结合、辩证统一,贯穿于我国教育改革和教育实践、创新的全过程,是教育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容。
教育的发展不仅要自觉地把握和尊重教育的客观规律,而且还要尊重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
我国教育改革多年的发展实践表明,教育的蓬勃发展和不断扩张是教育当前和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
随着知识资本的形成,社会对人才的需要,教育的基础地位不断提高,特别是世纪年代中期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做出了积极发展高等教育的决定,为我国高等教育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动力。
科学发展观学习调研报告
科学发展**事业,打造服务优质品牌开展学习科学发展观实践活动,要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供水事业,打造服务优质品牌”为主题,突出领导班子和党员干部这个重点,准确把握科学发展观的重大意义、科学内涵、精神实质和根本要求,增强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积极应对当前经济形势挑战,将“科技节能增效益、优质服务树形象、扩大规模促发展”为宗旨,贯穿于学习实践活动全过程,努力实现“党员干部受教育、科学发展上水平、人民群众得实惠”的总体要求和“提高思想认识、解决突出问题、创新体制机制、促进科学发展”的目标。
建设勤奋有为的领导班子,打造敬业奉献的战斗团队,铸就一流的企业。
一、思想认识有新提高针对部分党员干部职工紧迫感不强,忧患意识缺失,安于现状、得过且过、主人翁意识和责任感不强,以企业发展壮大为荣的观念未牢固树立等问题,通过开展学习实践活动,如公司举办“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演讲比赛”,选送人员参加市建设系统举办的“实践科学发展观演讲比赛”,形成互助的学习形式。
帮助党员干部职工进一步提高对科学发展观的理解和认识,进一步理清发展思路、明确工作重点,进一步增强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忧患意识、进取意识,公司党员干部不断加深对科学发展观的理解,思想观念进一步转变,工作方向进一步明确,更加自觉地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各项工作。
公司结合联系群众征求到的意见,要求全体干部为群众和公司发展办好事、实事不少于2件。
每名党员要为用户和公司发展办1件看得见、摸得着的实事好事。
使公司领导班子和党员干部理论水平、统筹协调和妥善处理供水发展中实际问题的能力进一步提高,公司整体办事综合能力“水平上扬”。
二、管理机制有新突破要以科学发展观的理念来指导、谋划、推进公司的发展,认真研究和形成供水管理和服务机制、公司内部考核机制、工作效能建设机制等。
公司组织专班认真清理、修订和完善已有制度和规定,针对突出问题和需要完善的制度机制,制定落实方案,按轻重缓急和难易程度,做到“五明确”,即明确事项、明确目标、明确责任、明确期限、明确措施,制定出适应新形势新要求的新制度和新规定,从制度机制层面上,大力推动我公司供水事业快速健康发展。
学习科学发展观的调研报告,调研报告【精品范文】
学习科学发展观的调研报告,调研报告科学发展观不仅是在新的历史时期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指导纲领,也是推动科学、教育、文化等各项事业发展的指导纲领。
教育科学发展观是在教育领域,破除传统的、被长期束缚的思想观念,树立起现代化的、科学的发展观。
教育科学的发展观是有时代特色的、符合时代需要的发展理念。
只有具有一流的发展观,才能办出一流的教育。
学校音乐教育受到越来越多人们的重视,音乐学科正随着改革的步伐朝着素质教育的目标一步步迈进。
教育理念提出了要以培养人的综合素质为目标的教育方针,而音乐教育在素质教育中有其它学科所不具备的独特功能。
所以,关注小学音乐教育,关注音乐教师,是一项具有重要意义的工作。
如何提高音乐教育在学校及社会的地位,是很值得探讨的问题。
一、要有敢于教的精神小学音乐教师应具备何种素质进行教育教学活动?应是我们所要研究的一个重要问题。
教师总是学生学习的榜样,甚至可以说学生将来的形象气质,是他们目前的任课教师的形象气质的复制与扩散,即古人所谓的“上施下效”,这也更为音乐教师提供了发挥才干的空间。
在这个空间里,教学方式方法落后的教师就无法受到学生的欢迎。
而敢于开拓创新、思维活跃、胸襟广博的教师则能以他那大胆灵活的教学方式及激情饱满的气质引导与感染学生,把学生引向更为广阔的天地。
说到底就是要求教师要有一股特殊的气韵与精神贯注在他的言行举止中,别开生面地引导学生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用自己的心灵体悟、用自己的歌声去表达、用自己的动作去体验,给他们单调的视野带来美景,给他们贫乏的心灵带来朝气,给他们干涸的语音带来活力,给他们生硬的举止带来生机。
二、要有善于教的能力作为一名教师,完成教学任务,所应具备最基本的主观条件莫过于善于教学的能力。
这种能力既有教学技术的体现,又有文化涵养的要求。
只有善于教学的教师才能把知识准确地、完整地传给学生;只有善于教学的教师才能真正唤醒、激发学生的心灵和智慧。
但是在小学音乐教育工作中依然存在不少亟待解决的问题。
研究生学科学发展观思想汇报
研究生学科学发展观思想汇报研究生学科学发展观思想汇报综合国内外的发展情况,伴随着科技进步和信息化时代的发展,世界上的许多学科都正在不断发展变化。
作为研究生,我们需要具备对学科发展变化的敏锐洞察力,理解并把握学科发展的特点及趋势,形成自己的学科学发展观,以便更好地适应学科发展的要求和发展方向,提升自身的学术能力和实践水平。
学科学发展观是研究生必备的基本思想理论,在学科研究和实践中具有重要指导作用。
学科学发展观是指对学科发展趋势和变化的认识和判断,对于指导学科的科学研究、教学、人才培养等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
首先,学科学发展观应该具有对学科发展的敏锐洞察力和深厚的理论素养。
只有正确掌握学科发展的趋势和方向,才能更好地解决学科实践中的难题。
其次,学科学发展观应该具有科学前瞻性,能够预测学科发展方向及其对社会的影响。
针对化学、物理、生物等基础学科潜在的跨界研究领域,需要拓展研究思路,从而在跨学科领域中做出优异的成绩。
再次,学科学发展观应该具有科学的系统性和整体性。
系统性表现在科学研究和教学活动的各个环节之间应该协调配合,整体性表现在对学科发展的所有方面进行全盘分析和评估。
最后,学科学发展观应具有适应性,以适应学科发展的步伐。
要及时掌握学科前沿和发展动态,结合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发展战略。
总结起来说,研究生应该树立开放、拓展、创新的学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国家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积极推进学科发展,创新科学研究和教学。
同时,加强与其他学科的交叉合作和交流,实现各学科间的共同发展,促进整个知识体系的进一步完善。
在实际工作中,我们要不断地努力,时刻保持对发展动态的敏感度和洞察力,紧跟学科发展步伐,深入探究学科研究的本质,在更高的层面上把握学科的特点和发展趋势,为学科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XXXX年研究生培养工作科学发展观调研报告(可编辑).doc
XXXX年研究生培养工作科学发展观调研报告(可编辑)研究生培养工作科学发展观调研报告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促进特色学科建设随着研究生招生规模的扩大全面提高研究生的培养质量是机械学院目前研究生教育的主要任务。
国家关于研究生培养工作的基本方针是:深化改革积极发展分类指导按需建设注重创新提高质量。
机械学院研究生人才培养的基本思想是以科学研究工作为主通过开展科研项目重点培养独立从事创造性科学研究的能力以建立起来的学术带头人、学术梯队和科研团队为基础以相对稳定的研究领域、重要的科研项目为支撑在拓宽基础、加深专业知识、了解前沿动态的基础上培养研究生掌握开拓性、创造性的科研能力树立严谨的科学作风。
本文主要从研究生教育质量现状、影响因素等方面分析制约研究生培养质量的问题提出改进建议。
、研究生教育质量的现状分析研究生的现状分析研究生的知识基础、知识结构、知识水平和创新能力经过多年探索机械学院所培养的研究生具有一定的应变创新能力文化素质较高特别是业务素质较好。
主要有如下问题:l知识结构缺乏合理性。
在打好专业基础的同时尽可能多地涉猎其他领域的知识打好学科交叉基础l研究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不强l基础不牢固虽然也可以出成果但从长远看后劲不足。
上述缺陷反映出研究生培养体系中的不足之处原因在于:一、学生压力较大难以有更多的时间学习其它等方面的知识二、研究生大多来自相关行业对与本专业相交叉学科的基础知识了解甚少。
思想品德研究生要具备如下四个方面的素质:思想道德素质、业务素质、身心素质和文化素质。
从调查的研究生来看都具有较高的文化素质、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
能够坚持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价值导向在从事科学研究、参与知识创新活动中培养了良好的业务能力具备了一定的心理素质能够使他们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在竞争中求合作。
但调查中也发现一些问题:一、思想政治教育缺乏实效性。
目前在研究生教育中思想政治教育和知识理论教育还没有实现较好结合。
在认识上没有真正把研究生素质教育放在重要的地位考虑忽视了对研究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以及其他素质方面的教育受社会环境等诸多因素的影响部分研究生缺乏社会责任感缺乏坚定的理想和信念过分强调个体意识。
科学发展观调研报告2
科学发展观调研报告_科学发展观调研报告------学习科学发展观,进行理想课堂教学模式探索调研地点:清徐县职工子弟二校调研主题:学习科学发展观,进行理想课堂教学模式探索调研目的:明确科学发展观深刻内涵,结合实际,运用科学发展观的思想来解决课改中出现的问题调研过程:1、学习科学发展观,理解科学发展观的深刻内涵。
2、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努力查找课改中出现的问题。
3、实践科学发展观,努力进行理想课堂教学模式探索。
调研总结:通过此次对科学发展观的调研,使我们更加深刻的理解了科学发展观的内涵,明确了党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及时性与必要性,学会要有意识的用科学发展的眼光来看待问题、分析^p 问题、解决问题。
在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同时,不断与我们正在进行的课改相结合,做到全面分析^p 课改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进行修改和完善。
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我们学校课堂教学模式运行这段时间以来,全体教师在学校领导的带领下,不断修改完善课堂教学模式,发现课改中出现的一些新问题。
如:在课堂教学模式下,学生在预习提纲的提示下自主学习,可是老师们发现,出示预习提纲让学生预习,可有的学生并不能深入进课本,只是浮于表面,对知识的预习很不到位,导致这部分学生展示交流环节不发言,知识掌握不起来,老师出于无奈,只好再把这部分知识再讲一遍;还有的老师发现,有些课时是不适合学生看书自学的,书上的例题有答案,他们看书的同时发现了问题的答案后,就失去了探究新知的兴趣,缺少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环节,孩子们创新意识会不会受到限制;等等。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的教学模式就在原来的基础上增加了“伴三问”—1、“首问”。
在学生自主学习之后,组织学生根据预习情况提出自己在自主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2、“再问”。
是在教师点拨指导之后,组织学生提出自己没有解决的问题,或者是在教师的调拨之后又形成的新的问题;3、“追问”。
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调研报告范文
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调研报告范文通过此次对科学发展观的调研,使我们更加深刻的理解了科学发展观的内涵,明确了党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及时性与必要性,学会要有意识的用科学发展的眼光来看待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在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同时,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做到统筹兼顾,全面分析。
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从科学发展观的内涵我们应该看到发展,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统筹兼顾作为科学发展观的各要素,是统一的整体,任何要素都是不能独立存在的。
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是从我国的基本国情出发的,我国目前仍然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并且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正是基于此。
并且,科学判断和全面把握国际形势的发展变化、正确应对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及科技进步的发展趋势,就使得科学发展观的提出适时且必要。
树立和落实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对于我们更好地坚持发展才是硬道理的战略思想具有重大意义。
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是改革开放三十年实践的经验总结,也是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迫切要求。
要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就是要做到经济、政治、文化全面协调。
必须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坚持经济发展为中心,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就是要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就是要用统筹兼顾的方法,全面可持续发展。
以人为本,统筹兼顾,全面可持续发展,在任何领域,任何时间都是适用的。
2022年,对于中国是一个不同寻常的一年。
汶川地震的悲痛撕扯着每个中国人,奥运的喜悦也振奋了每个中国人,这一悲一喜之间,让世人看到了中国力量。
在悲喜过后,我们更应该看到党的执政之根本。
我们党是来自于人民,根植于人民,服务于人民。
在任何情况下,都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以人民的利益为根本出发点,急民之所急,一切以人为本。
学习科学发展观调研阶段报告
学习科学发展观调研阶段报告学习科学发展观调研阶段报告一、调研背景科学发展观是以邓小平理论为基础,在新时期发展而来的一种发展思想。
它提出了一系列关于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重要理论和观点,成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了更好地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学校对科学发展观的思想内容和实践方法进行了深入的调研。
二、调研目的通过对科学发展观的调研,了解科学发展观的理论内涵,掌握科学发展观实践的基本方法,从而更好地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推动学校的科学发展。
三、调研方法本次科学发展观调研采用了问卷调查和访谈的方式。
根据调查对象的不同,有两种问卷:学生问卷和教师问卷。
访谈对象为学校的教学管理人员,了解学校实施科学发展观的情况。
四、调研结果1.学生问卷调查结果问卷针对学生对科学发展观的认知、学习、实践情况进行了调查。
(1)对科学发展观的认知情况调查结果显示,超过60%的学生对科学发展观的概念不甚清楚,仅有16.67%的学生认为对科学发展观有深刻的理解。
(2)学生学习科学发展观的情况调查结果显示,多数学生是通过课程学习了解科学发展观,但在学习中存在理解不深刻、缺乏思考等问题。
仅有3.33%的学生认为自己对科学发展观的学习达到了满意程度。
(3)学生对科学发展观的实践情况调查结果显示,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的实践中,还存在尊重环境、绿色出行、勤俭节约等方面的问题。
只有不足20%的学生能够做到积极参与志愿活动等方式体现科学发展观。
2.教师问卷调查结果问卷针对教师对科学发展观的认知、教学实践情况进行了调查。
(1)教师对科学发展观的认知情况调查结果显示,超过60%的教师对科学发展观有深刻的理解和认识,但是有17.5%的教师对科学发展观概念含义不清楚。
(2)教师教学实践情况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教师在日常教育教学中较多地提倡勤俭节约、尊重自然等行为方式,但在科学实践方面需进一步加强。
调查结果显示,43.75%的教师认为自己的教学实践与科学发展观相关系不够紧密。
教育科学发展观调研报告
教育科学发展观调研报告教育科学发展观调研报告应由本人根据自身实际情况书写,以下仅供参考,请您根据自身实际情况撰写。
教育科学发展观调研报告一、教育发展理念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教育发展理念也在不断更新和变化。
当前,教育发展已经从传统的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更加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
在教育发展理念的指导下,学校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和综合素质的培养。
二、教育资源配置教育资源配置是影响教育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
学校应该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和教学能力,同时也要加强教育设施建设,提高教育资源的利用效率。
此外,学校还应该注重教育资源的均衡分配,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够享受到优质的教育资源。
三、教育质量提升教育质量是教育的生命线,也是学生成长的基础。
学校应该注重教育质量的提升,通过加强教学管理、提高教师素质、改善教学方法等方式,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同时,学校也应该注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提供多样化的教育服务。
四、教育体制改革教育体制改革是推动教育事业发展的关键。
学校应该积极探索适合本地区的教育改革模式,推进教育体制改革,促进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
同时,学校也应该注重教育体制改革的创新性,不断探索新的教育模式和教育理念。
五、教师队伍建设教师是教育事业的核心力量,也是学生成长的重要指导者。
学校应该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和教学能力,为学生的成长提供更好的指导。
同时,学校也应该注重教师的职业发展和个人成长,为教师提供更好的职业发展平台和培训机会。
六、学生全面发展学生的全面发展是教育事业的重要目标之一。
学校应该注重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通过开展各种形式的活动、课程等方式,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
同时,学校也应该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兴趣培养,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学习机会和成长空间。
七、信息化与数字化教育信息化与数字化教育是推动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手段之一。
2023年学校科学发展观调研报告4篇
2023年学校科学发展观调研报告4篇学校科学发展观调研报告1一、开展调研的主要内容(一)中心问题:学校进一步发展问题。
涉及学校发展,班级管理,制度建设,教育教学,党风廉政等内容。
(二)具体设置的调研内容1、发展目标定位问题:__中心学校是所属19所小学的主管学校,也是教师培训的重要基地,有力地提升各小学的办学内涵,提高了广大教师的思想素质、业务水平,提高了学生的整体素质。
今后,如何摆正学校的办学定位?2、办学条件问题:在目前这一有利的优势下,我校怎样找到切入点,进一步改善学校的办学条件?如何充分利用这些有利条件?3、学校制度问题:学校在作为事业单位体制下,现行的规章制度哪些是利于科学发展的?哪些是需要及时补充、修改、细化和完善的?4、学校管理问题:学校在管理方面存在哪些问题?5、目前实际问题:你认为学校、目前最需要迫切解决的实际问题有哪些?又怎么解决?二、开展调研的简要情况1、调研范围:部分教职员工;部分典型的家长。
2、调研组织:成立了党总支部书记、校长__任组长,副校长及__教育支部、__教育支部、__教育支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组成“学校科学发展”专题调研小组。
专题调研工作小组认真研究调研内容,制定调研方案,收集反馈资料、信息,负责梳理、分析,形成调研报告。
3、调研方式:调研人员深入服务对象发放调查问卷,召开座谈会,电话采访,开通调研热线电话,设立留言专栏,在学校内部设立征求意见箱。
4、调研要求:务必要得到第一手真实的材料。
调研人员态度要和蔼,要为被调研人员保密。
三、群众反映的主要问题经过全体调研人员的认真梳理和综合分析,形成如下的共识:1、加强德育工作,全面提升办学品位是可行的,只要我们坚持加强师徒建设,促进良好的教育风尚形成;发挥少先队等群团组织,拓展教育渠道;突出乡土特色,抓好阳光体育;坚持德育与学科教学相结合创建良好的德育环境。
就能够实现这一目标。
2、加强学校建设,全面提升学校内涵的设想是能够实现的,开展布局调整,融合资源;多方筹措资金,全面改善办学条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研究生培养工作科学发展观调研报告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促进特色学科建设随着研究生招生规模的扩大,全面提高研究生的培养质量是机械学院目前研究生教育的主要任务。
国家关于研究生培养工作的基本方针是:深化改革,积极发展,分类指导,按需建设,注重创新,提高质量。
机械学院研究生人才培养的基本思想是以科学研究工作为主,通过开展科研项目,重点培养独立从事创造性科学研究的能力;以建立起来的学术带头人、学术梯队和科研团队为基础,以相对稳定的研究领域、重要的科研项目为支撑,在拓宽基础、加深专业知识、了解前沿动态的基础上培养研究生掌握开拓性、创造性的科研能力,树立严谨的科学作风。
本文主要从研究生教育质量现状、影响因素等方面分析制约研究生培养质量的问题,提出改进建议。
1、研究生教育质量的现状分析1.1研究生的现状分析1.1.1研究生的知识基础、知识结构、知识水平和创新能力经过多年探索,机械学院所培养的研究生具有一定的应变创新能力,文化素质较高,特别是业务素质较好。
主要有如下问题:l 知识结构缺乏合理性。
在打好专业基础的同时,尽可能多地涉猎其他领域的知识,打好学科交叉基础;l 研究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不强;l 基础不牢固,虽然也可以出成果,但从长远看,后劲不足。
上述缺陷反映出研究生培养体系中的不足之处,原因在于:一、学生压力较大,难以有更多的时间学习其它等方面的知识;二、研究生大多来自相关行业,对与本专业相交叉学科的基础知识了解甚少。
1.1.2思想品德研究生要具备如下四个方面的素质:思想道德素质、业务素质、身心素质和文化素质。
从调查的研究生来看都具有较高的文化素质、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
能够坚持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价值导向;在从事科学研究、参与知识创新活动中培养了良好的业务能力;具备了一定的心理素质,能够使他们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在竞争中求合作。
但调查中也发现一些问题:一、思想政治教育缺乏实效性。
目前,在研究生教育中,思想政治教育和知识理论教育还没有实现较好结合。
在认识上,没有真正把研究生素质教育放在重要的地位考虑,忽视了对研究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以及其他素质方面的教育;受社会环境等诸多因素的影响,部分研究生缺乏社会责任感,缺乏坚定的理想和信念,过分强调个体意识。
二、缺乏科学精神教育。
一些研究生不是本着科学的精神做论文研究,而是抱着混学位的目的完成学位论文。
主要表现在:急功近利,追求低水平论文的篇数,而非真正解决科学问题;艰苦奋斗精神淡化;团队精神弱化,生活纪律涣散,有的学生热衷于做生意、打工等。
1.1.3科研能力研究生所具有的科研能力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坚实的基础,宽广的知识面;掌握学科前沿的最新动态;科研创新性;与导师的合作和沟通;学术论文撰写能力。
调查发现,占用研究生时间最多的活动分别为:与课题相关的调查及实验,撰写、发表期刊论文,撰写研究生论文,文献阅读。
通过上述活动,研究生不论从质量还是数量上大都能按期完成学校要求,部分学生还超出重点大学同学科研究生毕业要求标准。
但也可以看出,研究生在学期间在文献阅读数量和质量上存在一定的缺陷,以至于对国内外该方向内的研究现状、研究方法不能系统掌握,仅局限于按照导师指定内容、制定方案开展相关研究工作,因此论文的原创性和学术影响力不够、研究的内容较为单薄、不善于将实际问题一般化。
与同类学科研究生对比,重点院校研究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比我院培养的研究生稍强,但差距不是很大,很多人数理基础也大致相当。
但是将研究生发表论文的情况和我们相比在质量上有很大差距。
主要因为:l 选题的差别。
重点院校能够及时跟踪国际研究前沿,很多学生选题的时候正是热点的研究方向,这些方向需要学习的研究成果相对比较“浅”,创新的深度和空间比较大,所以相对容易想出创新点,容易给自己的论文立论。
l 学术科研环境的差别。
我们的研究生培养规模较小,而各个导师的研究方向各不相同,因而研究生也大都是单打独斗,需要学习的知识较多;在大规模培养单位,研究生可以充分利用不同年级、近似研究方向的研究资源,能够做到信息、方法等的互相交流、互相促进。
l 学术资源的差别。
重点院校图书馆不仅有丰富的图书资料、电子数据库资源,学校学科建设、教师队伍等也具有一定的研究基础和研究实力,形成了较为系统、先进、特色的沉淀积累。
2、研究生教育质量的影响因素分析2.1学生特征生源质量是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基础。
在入学选拔阶段,应把考生的学术研究态度、专业发展潜能作为选拔研究生的第一标准。
从国际比较的角度看,欧洲注重申请者的研究能力和个人品性,美国注重综合素质和研究能力。
而我们现行的招生制度与国外选拔研究生相比,往往更侧重于分数,虽然在复试的时候有面试这个环节,但仅仅十几分钟的面试也很难判断出考生的学术研究态度和发展潜力。
而且目前研究生生源状况不容乐观:(l)缺乏吸引力。
我国目前的研究生生源主要还是应届毕业生。
由于研究生扩招,一部分优秀毕业生无意报考一般院校研究生,我院研究生大多为调剂过来的最近才升格为本科院校的学生。
在这种优秀生源不足的情况下,各招生单位往往将研究生的招生规模当作衡量学校地位的尺度,以致使“宁缺毋滥”的原则徒有虚名。
另一方面,由于受到工作单位的制约或家庭负担的限制等原因,优秀的在职人员虽有继续深造的愿望,却缺少继续深造的条件。
这样,招生单位很难吸引在实践中成绩卓著的考生报考研究生。
(2)入学动机多样化。
研究生学位所要求的高学术水准必须经过长期和艰苦的努力才能达到,但许多考生不是出于学术追求而是出于其他目的报考研究生,他们并不具备足够的学术准备,也没有准备下工夫认真攻读学位,而只是想得到研究生的头衔。
研究生跟国内外其它单位进行学术交流的机会较少,主要通过学术论文跟踪和学术会议交流。
但调查发现通过海外学习、学术交流可以让研究生感受不同学校、不同学者在理念的碰撞,更容易取得成绩。
2.2培养单位特征2.2.1培养方式与课程设置科学合理地设置研究生课程,是培养优秀研究生的前提保证。
我院全日制研究生学制为三年,一般需要利用一年多时间进行理论课的学习,同时由于部分课程内容、课程结构相对单一,从而导致研究生知识结构和知识面较窄。
另外,课程中有关研究方法、方法论和研讨性课程比较少,课程的交叉性和前沿性也体现不足,不利于学生知识面的拓展和创新能力的提高。
相比之下,美国许多大学的课程设置,首先是与科学技术的发展密切结合的,在课程设置上比较综合,课程内容随学科发展而不断变化,且注意多学科的交叉,尤其是对研究方法、方法论和讨论性课程的设置非常重视。
而且,目前课程设置存在一些值得重视的问题,如课程设置不是从学科和专业培养目标所需的知识结构出发,而是取决于现有教师的能力。
据《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报告》课题组XX年对在读研究生问卷调查的统计结果,研究生认为课程前沿性较强、一般和较弱的分别为33.2%、45.3%和21.5%。
可见目前我国研究生学位课程的薄弱环节是在前沿性上。
2.2.2导师的指导作用及科研条件在影响研究生培养质量的诸因素中,导师队伍是最直接、最关键的因素。
导师的言传身教,对于研究生的学术水平的提高和知识结构的完善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导师”不同于“教师”,重点不在于“教”而在于“导”,也就是“引导”研究生学会“研究”、善于“研究”。
这就要求“导师”本身既有稳定的研究领域和丰厚的研究成果,又有丰富的研究经验和真切的研究心得,这两方面都是缺一不可的。
具体来说,研究生导师的“引导”主要有如下三个方面:一是“学科引导”,每门学科之间都具有重大差异,能否理解和把握学科特点,是能否在本学科进行专门研究的前提。
二是“学术引导”,不管“学科”之间具有怎样的差别,作为“学术”,却具有广泛而深刻的一致性,因此怎样引导学生进人学术的殿堂就显得尤为重要。
三是“学问引导”,搞学问不仅需要“十年磨剑”、“板凳坐冷”,而且需要“平常心”和“异常思”,即思想要“异常”,否则就没有思想的创新;心态要“平常”,否则就会失去真实的思想。
“导师”的学品与素养与研究生的培养质量也存在密切的关联。
研究生导师要通过教书育人、言传身教来引导学生,要不断提高自己的学术水平、拓展知识结构,要注重师能和师德的统一。
2.2.3科研环境图书、设备、经费、研究生生活补助等对研究生质量也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
英国诺丁汉大学校长杨福家先生在谈论什么是一流大学时指出:最重要的是能形成这样的氛围,使得所有的研究生晚上都愿意在图书馆和实验室里非常高兴地﹑非常投入地进行工作。
图书资料是研究生从事研究工作的重要平台。
尽管现在图书馆的图书资料在数量上已经有了很大增加,但不够齐全,特别是外文期刊严重缺乏,这样严重制约了研究生的“眼界”。
优良先进的硬件设施是培养高质量研究生研究生、产出高质量研究成果的最基本、最重要的物质基础。
研究生扩招以来,虽然国家加大了教育投入的力度,培养条件有所改善,但总的情况仍不能满足需要。
目前多数培养研究生的导师因长期得不到必要的经费支持,使其研究空间狭窄,硬件简陋,仪器设备陈旧,可用于研究生课题实施方面的经费十分有限,这也是影响研究生培养质量的主要原因之一。
研究生生活补助是研究生从事学习和科研的物质保障。
我国自实施研究生生活补助这一制度以来,研究生的生活补助标准一直维持在200元~300元/月。
在物价不断上涨的今天,这一标准实属菲薄。
2.3社会环境国家科技政策支持、高等教育国际化等是研究生培养质量提高的平台;就业形势、用人机制、社会保障体系、城乡差别、地区差别等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研究生的学习动机和就业流向。
这些构成影响研究生质量的外部因素。
研究生通过参加国家科技政策支持的各种科研项目,逐步培养其生活技能并形成具体的社会角色,为今后从事科研、教学等社会活动打下坚实的基础。
但现在研究生所面临的问题是:第一是就业面狭窄,自己想去的一些企业并不需要研究生;第二是薪水,读了研究生就好比‘骑虎难下’,没有一定的待遇水平,似乎“说不过去”;第三是日益严峻的就业环境。
3、建议与措施3.1合理规划课程体系研究生课程应结合研究生的研究领域和所需知识结构,以及提高创新能力的需要来确定。
以往在研究生课程体系规划时,往往只从各学科甚至某些研究方向的需要出发,搭建本学科的课程框架,这样做一是容易使课程设置缺乏理论深度和广度,二是容易造成研究生、硕士生、本科生课程设置上的内容脱节或是重复,使课程体系既缺乏系统性,又缺乏合理性。
因此课程体系建设要站在全局的高度看待机械学院的研究生培养,正确认识国家和社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研究生需要什么样的知识结构,先整体规划、设计,后局部优化。
3.2提升课程教学水平同国内外其它高校研究生相比,我们培养的研究生创新能力比较薄弱,研究生知识面狭窄,基础理论不厚是一个重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