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徽州书院的官学化与科举化

合集下载

明清徽州书院的官学化与科举化_李琳琦

明清徽州书院的官学化与科举化_李琳琦

读史札记明清徽州书院的官学化与科举化李琳琦一 徽州书院官学化的途径书院是中国封建社会特有的教育组织形式,形成于唐、五代,发展于宋、元,兴盛于明、清,前后存在了一千多年。

书院发端于私学,原属于官学系统之外的教育机构。

但在古代专制制度的社会条件下,书院从它建立的时候起,就很难逃脱官学化的命运。

徽州书院自然不能幸免。

现在的问题是:书院的官学化到底是通过哪些途径实现的?学术界的一般观点是, 官府对书院掌教聘任权的控制 , 官府对书院经济、田产的控制和干涉 是书院官学化的两个主要途径 。

如果说这是就全国书院官学化的一般情况而言,那么徽州书院却并非如此。

宗族型的乡村书院姑且不论,这里着重考察在徽州有较大影响的几个县级书院的情况。

如祁门东山书院,系明正德末年郡守留志淑和知县洪晰创建,但东山书院的山长和司事却非官府任命。

其山长 由五乡绅士公议敦请,每年以十月为期,订送关书 ; 每年司事之人,定以两乡钤管,如今年立事之初当派在城一人,以北乡一人佐之,如此递推。

其人先由本乡文约公举,再由各乡允议,不得滥厕,以致办理不善 。

又如黟县碧阳书院,系由知县谢廷杰于明嘉靖四十二年(1563年)创建。

但自明以来,碧阳书院的章程规定: 山长以邑人公议延请,经费由典商领本生息,官吏俱不为经理 院中司事二人,由公举;司匣,每都一人,各举。

被称为休宁 一邑之学 的海阳书院,系由知县王佐于崇祯八年(1635年)创建。

但海阳书院也是 请县申详,其山长听邑人公议延聘,膏火支放不经官吏。

清代歙县最有影响的古紫阳书院系由歙人户部尚书曹文埴同歙商鲍志道、程光国等于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倡建,其章程亦明确规定: 山长以邑人公议延请,官吏俱不为经理;院中司匣一人、司事二人,皆公举。

由此可见,明清道光 徽州府志 卷3 营建志 学校 。

道光 休宁县志 卷3 学校志 书院 。

刘大: 问政书院记 ,民国 歙县志 卷15 艺文志 。

嘉庆 黟县志 卷10 政事志 书院义学 。

官学化背景下两湖民间书院建筑形态衍化探讨

官学化背景下两湖民间书院建筑形态衍化探讨
成 因 , 以期 对 民间 书 院 官 学 化 有 更深 入 的认 识 。 关 键 词 民间 书 院 ; 建筑形态 ; 官学化 ; 衍 化 ABSTR ACT Al t h o u g h t h e n a me o f C h i n e s e A n c i e n t Ac a d e my ( S h u y u a n ) wa s f o u n d i n T a n g d y n a s t y , i t g o t
士成为统治者选拔官 员的主要途径 ,书院也逐渐 变为科 举考试 的附庸。书院发端于私学 ,原属于官学 系统之外 的教育 机构 ,但在古代专制的社会条件下 ,书院从 它建 立的时候 起 ,就 开始其官学化的历程。官学化也导致书 院在形制 和功 能上有 了新 的变化 。文章聚焦于 两湖 民间书院特 点 ,探 究清代 以后书院在官学影响之下形 制和 空间的彳 三 亍 化 ,并分析其
a p p o i n t e d a s e d u c a t i on a l o f f i c e r s , t h e Ac a d e mi e s t u r n e d t o t h e t r e n d o f o f f i c i al t h e n Ho we v e r . t h e g o v e r n men t o f e ar l y Qi n g d y n a s t y s u p p r e s s e d t h e d e v e l op i n g o f a c a d e my wi t h f r e e do m. As t h e i mp e r i a l e x a mi n a t i o n was t a k en a s t h e ma i n wa y o f t h e s e l e c t i o n s o f o f f i c i a l s , t h e Ac a de my h a d gr a d u a l l y be c ome a v a s s al o f t h e i mp e r i a l e x a mi n a t i o n s y s t e m As we k n e w. t h e Ch i n e s e An c i e n t Ac a d emy c a me f 『 Om p r i v a t e a c a d e my .I t h a d b e e n a n i n s t i t u t i on o u t o f o f f i c i al s ch o ol s a n d t ak e n a s t h e s u p pl e men t o f o f f i c i a l s e s we r e i n pr o g r e s s o f t h e o f i f c i a l t r e n d u n de r t h e a n c i en t a u t o c r a c y e v e n s i n c e t h e y we r e f o u n d e d u p. T h e o f f i c i a l t r e n d a l s o c a u s e d s o me c h a n g e s i n l a y o u t s a n d f u n c t i o n s o f t h e An c i e n t Ac a d e mi e s . Co n s i d e r i n g t h e ch ar a c t e r i s t i c s o f t h e f ol k a c ad e mi e s o f Hu b e i a n d Hu n an , t h e p ap e r f o c u s e s on t h e c h an ge s o f t h e l a y o u t s a n d f u n c t i o n s an d an a l y s i s t h e c a u s e o f t h e

明清时期徽州书院的官学化-最新年精选文档

明清时期徽州书院的官学化-最新年精选文档

明清时期徽州书院的官学化书院是中国封建社会特有的教育组织形式。

它最早出现于唐代,在宋、元、明、清时期开始盛行。

书院在一千多年的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一种重要的趋势,即书院的官学化。

什么是官学化?在邓洪波《中国书院史》中是这么说的:官学是古代中央和地方政府创办并管辖的学校,其管理者由政府委派,经费由政府提供,教学内容由政府规定,完全服从国家需要,纳入统一的国家学制系统。

而书院的官学化,就是书院朝向官学变化,失去其独立性,亦即将书院变成官学的问题。

(1)书院的官学化早在南宋时就已经出现,元朝开始盛行,明清时期封建主义中央集权的空前强化,使得这种现象更加明显。

据统计,明代有书院1962所,(2)清代有书院4365所,其数是唐、五代、辽、宋、金、元、明各朝书院总和的1.49倍。

(3)明代书院中官办比例为57.21%,(4)清代书院中官办比例为56.67%。

(5)可见在明清时期官力以成为创办书院的主要力量,而就算对于一些私人创办的书院政府也加强了管理,书院的官学化在明清时期达到鼎盛。

在这种背景之下徽州地区的书院自然不可避免官学化的命运。

徽州地区的书院是如何官学化的,与其他地区又有什么区别?值得我们去研究。

一、明清徽州书院官学化的原因(一)国家为了统治的需要自古以来中国的统治者就很重视教育。

如“古昔帝王育人才,正风俗,莫先于学校。

”(6)“贤才,国之宝也。

……贤才不备,不足以为治。

”(7)又如“帝王敷治,文教为先。

臣子致君,经术为本。

”(8)为了发展教育统治者都大力办学,明清时期中央有国子监,地方有府、州、县学。

明朝政府规定:“府设教授,州设学正,县设教谕,各一。

俱设训导,府四,州三,县二。

生员之数,府学四十,州、县依次减十。

师生月廪食米,人六斗,有司给以鱼肉。

学官月俸有差。

生员专治一经,以礼、乐、射、御、书、数设科分教,务求实才,顽不率教者黜之。

”(9)清朝基本沿袭了明朝的教育制度,如《清史稿》中所说“有清学校,向沿明制。

论明代安徽书院的发展和区域文化的互动

论明代安徽书院的发展和区域文化的互动

论明代安徽书院的发展和区域文化的互动张晓婧(安徽财经大学政治学院,安徽蚌埠233030)摘要:本文主要从两方面分析了明代安徽书院的发展及其与安徽区域文化之间的互动关系,以期为教育史的研究提供新视角。

关键词:明代;安徽;书院;区域文化中图分类号:K24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605X(2008)02-0026-04TheinteractionbetweendevelopmentofAnhuiacademyandregionalcultureintheMingDynastyZHANGXiao-jing(Collegeofpolitics,AnhuiUniversityofFinanceandEconomics,Bengbu233030,China)Abstract:ThispaperhastwomajorareasoftheMingDynastyAnhuiacademyandAnhuiregionaldevelopmentandthein-teractionbetweenculture,thehistoryofeducationwithaviewtoprovidenewperspective.Keywords:MingDynasty;Anhui;academy;regionalculture教育一经产生,即具有传承文明、传播文化的功能,进而对社会的延续和发展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这也决定了教育在整个文化中具有十分重要、十分特殊的地位。

书院教育与传统文化的关系十分密切,有学者就认为,书院在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几乎反映了中国整个封建社会后期文化的基本特征与走向①。

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书院以其独有的优势和特色,在促进地域文化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区域文化影响着书院教育的发展,而书院教育又反过来推动着区域文化的发展。

明代安徽书院的发展与安徽区域文化之间存在着强烈的互动关系。

一、明代安徽区域文化背景对书院发展的影响②1、皖北文化区:区域文化中心的弱化趋势和书院的欠发达皖北地区相当于淮河以北的大片地区,明代主要包括凤阳府和滁州直隶州。

论明清徽州的书院

论明清徽州的书院

收稿日期:2000-07-10 作者简介:孙成岗(1964—),男,安徽安庆人,安徽师范大学社会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明清史。

2001年4月 第2期史 学 集 刊Co llected Papers of H isto ry Studies A p r 1,2001N o 12 论明清徽州的书院孙成岗(安徽师范大学社会学院,安徽芜湖241000) 摘 要:明清时期的徽州书院十分发达,并在教学方面形成自己鲜明的特点:书院既是教育教学机构,又是学术研究机构,实行教学与研究相结合;书院盛行“讲会”制度,允许不同学派进行会讲,开展争辩,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先秦百家争鸣的学风;书院的教学实行门户开放,不受地域限制;书院教学一般采用自学钻研,相互问答及集中讲解相结合的方法,十分注意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发达的徽州书院对徽州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关键词:徽州;书院;教育;讲学 中图分类号:K 24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559-8095(2001)02-0032-05明清徽州书院发达的原因徽州文化发达,素有“东南邹鲁”之称。

早在南宋淳五年(1245),徽州太守韩补上书奏请创建歙县紫阳书院之后,徽州各地书院纷纷兴建,至明清时期达到极盛。

“天下书院最盛者,无过东林、江右、关中、徽州”。

[1](营建志・学校)由此可见,明清徽州书院之发达,在全国居于前列地位。

徽州书院兴旺发达,首先是由于新安理学的发展促成的。

徽州乃“程朱桑梓之邦”,宋代理学奠基人程颢、程颐及理学集大成者朱熹,祖籍均在歙县篁墩。

[2]朱熹,字元晦,别号紫阳。

生于南宋建炎四年(1130),卒于庆元六年(1200),侨居福建建阳。

其父朱松曾在徽州府城歙县南门紫阳山读书,入闽后曾刻印章曰“紫阳书堂”,并以“紫阳”名其居。

徽州古称新安,朱熹注书每称“新安朱熹”。

朱熹曾三度回徽州省亲,每次都逗留数月,在书院从事讲学活动,故徽州从其学者甚众,其中学行最著者有歙县的祝穆、吴昶,祁门的谢王进,绩溪的汪日卓,休宁的程先、汪莘、许文蔚。

明清时期的徽州书院_邓炯

明清时期的徽州书院_邓炯

中国教育报/2004年/04月/23日/明清时期的徽州书院邓炯书院教育,是我国封建社会的一种特殊教育形式。

它形成于唐,发展于宋元明清,前后存在了1000多年。

徽州作为程朱理学的故乡,书院教育一向很发达,书院当然为数众多。

书院,亦有称精舍、书堂、书屋、文会、会所、学会、学堂的。

书院建筑,一般规模较大,结构多样,内设厅室堂舍较多,气势宏伟。

书院分官办、私办两种。

建置者多为名宗大族、富商巨贾,亦有学者名流、府守县令。

明清时期徽州的书院教育因为徽州学术的发达,宗族办学热情的高涨,徽州商人经济实力的增强,比前代书院教育更加兴盛,明末即有/天下书院最盛者,无过东林、江右、关中、徽州0之说。

据资料分析,明清时期徽州的书院至少有90余所。

徽州书院中最著名的当属歙县紫阳书院,是徽州名士为纪念朱熹所建,位于今安徽歙县县城屏山南城。

朱熹原籍徽州,曾以徽州府紫阳山名命名书堂,以示不忘故里。

紫阳书院自1246年创建至1906年改办为紫阳师范学堂,长达660年,一直是新安理学的中心。

紫阳书院现基本保留着原先格局,存有朱子殿、道志舍、德据舍、依仁舍、游艺舍、文公井。

在朱子殿内,存有康熙御书的/学达信天0匾和乾隆御书的/百世经师0匾及乾隆五十五年程瑶田书写的/古紫阳书院规条0石刻。

东南甬道上由曹文植书写的/古紫阳书院0石门坊,仍保存完好。

其他著名书院还有南湖书院、竹山书院、东山书院等。

徽州书院主要作为生员、士绅集会读书的场所,主要形式是讲会。

书院的讲会是书院教育与官学、科举教育在教学方式和目的上的重大区别。

徽州书院讲会,从明朝中叶到清朝中叶一直兴盛,其方式有院会、邑会、郡会、四郡大会等。

徽州书院的讲会,已形成一套完整的制度和严密的组织,有明确的宗旨和详尽的规矩,隆重的仪式,以及固定的会期和程序等。

如紫阳书院讲会就在康熙年间订有5紫阳讲堂会约6、5崇实会约6、5紫阳规约6等。

某些书院还带有义学性质,收宗族中的子弟或族中天资聪颖,而贫不能入学者加以培养。

我国古代书院的发展及特点

我国古代书院的发展及特点

我国古代书院的发展及特点丁玉辉书院,在中国古代教育史上以其颇具特色的教育制度独树一帜。

从唐代至清代的一千多年里,它对我国古代的教育发展和学术繁荣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

一、书院的发展11唐代书院书院之名始于唐代,但唐初书院尚不具备学校性质。

开元年间的丽正书院,集合全国众多学者以收集、校勘、辨证、考订及整理各种图书典籍,撰修国史时政,奏献筹策和举荐治世良才而闻名天下,成为融藏书、研究、举贤为一体的全国最早、最大和最有影响的一所官办书院。

开元十三年(公元725年),唐玄宗下诏改丽正书院为集贤书院。

规定书院/掌刊辑古之经籍,以辨明邦国之大典,而备顾问应对。

凡有天下图书之遗逸,贤才之隐滞,则承旨而征求焉。

0¹可见集贤书院不是士子肄业之所。

贞元年间(公元785)805年),学者李渤与其兄隐居读书于庐山五老峰下,养一白鹿相随。

后来李渤出任江洲刺史,他在原读书之地建筑台榭,称/白鹿洞0。

南唐升元年间,/就遗址建馆,置田给诸生,学者大集。

0º李善道为洞主,掌教授,号为白鹿国庠(也称庐山国学)。

具有学校性质的书院始具雏形。

到宋代改称白鹿洞书院,始集藏书与讲学为一体。

21宋代书院公元960年,宋王朝建立后,国家需要大批人才。

在文风日盛的情况下,士子纷纷要求就学读书。

宋初由于朝廷尚无足够的力量兴学施教,为了满足士子读书要求,一批由私人创办并得到官方支持的书院便应运而生。

这时,除白鹿洞书院外,较为著名的还有:石鼓书院,在湖南衡阳石鼓山,旧为寻真观。

唐元和年间,衡阳人李宽曾在此读书。

宋至道三年(公元997年),李士真请求郡守,在李宽读书处创建书院。

景衤右二年(公元1035年),宋仁宗亲赐匾额为/石鼓书院0。

嵩阳书院,在河南登封县太室山麓。

为五代后周所建。

宋至道二年(公元996年),太宗赐名/太室书院0,并赐匾额和印本九经。

景衤右二年(公元1035年)改名为嵩阳书院。

睢阳书院,也称应天府书院。

在河南商丘县城西北隅,原为五代后晋名儒戚同文故居,因时人称戚同文为睢阳先生,书院遂称睢阳书院。

论明清徽州书院的社会功能

论明清徽州书院的社会功能

论明清徽州书院的社会功能一.古代社会教育的负向功能关于教育的社会功能的思想由来已久。

有人认为,在我国可溯至孔子,在西方则可溯至柏拉图。

就“发展逻辑”而言,教育的社会功能理论大致可分为三种,即“唯正向功能论”“有条件的正向功能论”及“负向功能论”。

目前,研究教育功能的文章可谓汗牛充栋,但绝大多数都是从教育对社会及个人发展的促进作用来阐述,鲜有人论及教育的负面功能。

为了更好地探讨徽州书院社会功能的“亮点”及以期为教育功能研究提供新视角。

试将古代教育的负向功能归纳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将教育视为培养“社会精英”尤其是“政治精英”的工具,是古代教育的根本指导思想。

从孔子的“学而优则仕”到“科举取士”制度的确立,千百年来中国古代教育无不体现“精英教育”的思想,也就是培养统治者所需要的“官”。

为此,学校所进行的一切教育活动无不围绕一个“官”字而运行,凡是与之相抵牾的教育都会遭到统治者的反对,甚至扼杀,历史上所发生的禁私学,废书院就是明显的例证。

隋唐兴起的科举制为学校培养官吏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明代形成“非进士不入翰林,非翰林不入内阁”的约定成俗的陋规,还规定“科举必由学校”至于学校要培养什么样的官,官应具备何种素质,历代的官学是从不过问的。

其次,“后喻型”文化结构导致教育取向的封闭性。

“后喻文化”(post-figurative culture)是美国文化人类学家米德首先提出的一个概念,她用此概念来指称以重复过去为使命的那些文化类型。

在米德看来,后喻文化的全部特点是对变化缺乏认识,对现存生活方式所有方面的普遍正确性予以持久的、不可置疑的认同。

中国传统文化具有“后喻型”文化结构的特征。

在该特征影响下,古代教育的取向表现出明显的封闭性,其集中表现是形成了一套师授学承、耳提面命的模式。

师生关系实际上被类同于君臣关系、亲子关系。

与此同时,教师既被视为当然的知识权威,也被视为绝对的道德权威,即如韩愈所谓“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清代书院的发展分期与官学化趋势_平志军

清代书院的发展分期与官学化趋势_平志军

兰台世界2013·8月下旬我国古代的书院是融教育活动和学术研究为一体的组织机构,它肇始于唐,发展于宋、元,明清时期竟逐渐取代各级官学,成为地方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兴盛至极。

晚清因面临社会制度的巨大变革,书院难以适应现实发展需要,于是奉上谕改学堂而被废止。

历时千余载的书院,对于封建社会的教育、学术和人才培养,起到积极作用,有着重要影响。

以数量而言,清代新建的书院达3757所,远远超出清代之前历朝书院的总和,若加608所修复前代的书院,清代共计4365所,接近唐代至明代书院总数的两倍[1]69。

清代书院虽经历了曲折的发展过程,但无论从规模还是影响来看,均逾越前朝。

通过对清代书院发展情况的考察,不仅可以管窥书院的历史价值,也有助于理清封建社会后期教育向近代转化进程与演变规律。

一、清代书院的发展分期由于社会形势的变化,清朝历代统治者对书院采取不同的政策,随着统治者态度的改变,书院经历了由禁止、限制,到鼓励、倡导,再到改革、废止的过程,大体分四个发展阶段:顺治、康熙时的恢复发展;雍正乾隆时的兴盛繁荣;嘉庆、道光、咸丰时的相对低落;同治、光绪时的转化废止。

清初几十年间,汲取明末学子借书院讲学广聚门徒、讽议朝政的教训,统治者为压制人们的反清情绪而严禁创设书院。

顺治九年(1652)政府下令:“各提学官督率教官生儒,务将平日所习经书义理,着实讲求躬行实践。

不许别创书院,群聚徒党,及号召地方游食无行之徒,空谈废业。

”(《古今图书集成·经济汇编·选举典》)受此影响,书院一度处于沉寂、停滞状态。

直至顺治十四年(1657),才允许修复书院。

终顺治时期,全国修复、重建书院不过61所,新建只有45所,呈现凋敝情形[2]124。

随着国家政权的稳固,清廷开始认识到书院的政治作用,康熙曾多次书写匾额赐予各地书院,虽没有明令却也流露出发展书院之意。

康熙六十一年(1722),由抑制转而提倡,清政府积极创设、修复书院,书院逐步走向复苏。

明清徽州的职业教育

明清徽州的职业教育

J n ay 2 0 a u r 0 6
Vo . 0 No 1 13 .
第3 0卷 第 1 期
明清徽州的职业教 育
王 昌 宜
( 南京大学 历史系 , 江苏 南京 2 09 ) 10 3 摘 要: 明清 时期 的徽 州社会之所 以能呈现 出一 片全 面繁 荣的景 象, 大程 度上得益 于其成功 的职 很
误事挟势诓骗以自取罪戾在宗族奖劝下徽州家庭也纷纷致力于加强子弟的为官职业道德教育如歙县江珍科第入仕其父训诫道吾先世奕叶衣冠久替矣其引之勿替是在汝勉之哉4毋要名毋希上官之旨惟廉惟勤镇之以静抚之以宽其庶几乎江珍谨遵父命为官歙县凌珊殷殷嘱托其妻儿虽幼已为有司赏吾与尔教子之心当不虚异日者有人研究了明清时期的徽州籍官吏发现这是一个总这说明了无论是商业道德教育还是为官职业道德教育明三载声称甚著尔随任就养必教儿为好官以不负吾志乃可体上能够恪守儒家伦理规范的一个群体清时期的徽州人所做的工作都是富有成效的第三锤炼勤俭治生的职业精神培养子弟勤俭治生的职业观念是徽州职业教育的重要内容勤可创造财富俭可节约支出在封建社会生产力不发达的情况下勤俭美德对创家立业的意义尤非寻常徽州宗族对此有着深刻的认识绩溪amp
中图分类 号: 2 5 5 ; 7 9 2 K 9 .4 G 1 .9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0 1— 0 9 2 0 ) l l3— 6 10 5 1 (0 6 0 一0 l 0
明清两代 , 徽州一府培养出大批科举人才。徽州人在坚持以科举入仕为教育重点的同时 , 也清醒 地看到 , 由于子弟个人所处环境有别 , 资质有异 , 希望家族子弟全部走科第入仕之路是不现实的。此外 ,
业教 育。徽州人的职业思想教 育表现为 : 破除 重农抑 商的 陈腐 观念 , 树立 四民平等 的意 识 , 力 塑造子 努

论徽州书院文化教育及其影响

论徽州书院文化教育及其影响

029书院是中国古代特有的一种教育组织形式,其教育方式前后存在了1000多年。

它是一种独立于官学之外的学校制度,又是与教育相互结合的一种学术研究机构。

[1]其于唐五代时期而形成,发展于宋元时期,兴盛于明、清之际。

唐朝末年,北方战乱频起。

当时中原的世家大族为了躲避战乱纷纷南迁。

而徽州本就地处皖南,山高路险,其独特的地理环境也成为中原名门望族躲避战乱的理想之地。

这些世族,在避难的同时并不甘心避于山隅,想通过“儒”而“仕”,重新进入社会的政治中心。

因此,他们十分注重对族中后辈的教育。

世族大家的南迁为徽州本土文化教育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文化基础。

从历史发展上看,徽州书院文化教育兴起于两宋时期。

北宋景德四年(1007)徽州绩溪人胡忠就已建立桂校书院。

南宋淳祐六年(1246)当地郡守韩补又为纪念紫阳夫子朱熹于歙县建立了紫阳书院。

徽州本就为程朱阙里,两宋年间,理学的发展也在不断促进着徽州书院的兴盛。

正如南宋休宁人程若庸就曾说过:“创书院而不讲明此道,与无书院等尔。

”徽州书院自产生之日起,就以朱子之学为宗,理学风气炽盛,贤才大儒辈出。

明代心学兴起后,便迅速影响到了徽州地区。

尤其在嘉靖以后,随着徽商的崛起,心学所带来的思想解放让徽州商人们更加渴求社会地位的改变,致使徽州整个以程朱理学为主的学界,掀起了学术会讲的大潮。

[2]一方面信奉阳明心学的徽州士子和官绅纷纷在徽州创办书院,如信奉陆王之学的休宁知县祝世禄于万历年间倡建休宁县还古书院、正德末年时任徽州知府的留志淑又与祁门知县洪晰于祁门创建东山书院。

另一方面歙县斗山书院、黟县中天书院也逐渐先后成为阳明学派的中心。

此时的徽州书院已经大致分为三类:第一类是生员和当地士绅集会读书之所,歙县紫阳书院当时便归于此类,徽州所辖六县的诸多士子皆多来此学习。

第二类书院则是着重于四乡选拔“乡之俊秀者”。

聘请名师加以教诲。

第三类书院则多是由世家宗族自行组织,专收族中子第,如祁门县的地主李汛就曾捐赠20亩田地建立李源书院用以帮助其家族中家境贫寒的子弟入学。

书院的发展与昌盛——徽州104座书院

书院的发展与昌盛——徽州104座书院

书院的发展与昌盛——徽州104座书院徽州书院源远流长。

据廖腾煃《海阳纪略·瞻云书院序》记载,“郡邑之有书院,自南唐始也”。

宋元以来,徽州的书院出现非常发达的局面,成为全国书院最多的一个地区。

明天启六年(公元1626年),御史张讷奏言:“天下书院最盛者,无过东林、江右、关中、徽州。

”(注1)道光《徽州府志》卷三《营建志·学校》记载:“歙在山谷间,垦田盖寡,处者以学,行者以商。

学之地自府县学外,多聚于书院。

书院凡数十,以紫阳为大。

”婺源《董氏宗谱·凤游山书屋记》记载说:“古者,家有塾,党有庠,术有序,国有学,由来尚矣。

我郡邑曾建紫阳书院,以甄别取士。

四乡或间立书院,以讲学、会文。

”徽州书院都设山长,主持书院工作。

大都聘请饱学之士和有名学者作主讲,采用个别钻研、相互问答、课堂讲授三结合的教学方法,以研究和学习儒家经典为主,间亦议论时政。

其教育宗旨是,为国家培养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人才。

所以,明清时期,多数书院都成为准备科举的场所。

徽州书院绝大多数都是宗族主办或宗族子弟创办的,同时,也有少数是官办的。

宋元以来,徽州共建有多少书院呢?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有的说61所,有的说64所,有的说70所,有的说93所,有的说114所,有的说124所,有的说260多所。

(注2)造成说法不一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对命名为“精舍”、“书屋”等看法不一致,有人将其划人启蒙学校,有人将其归为经学学府。

所以,徽州共建有多少书院,很难有个准确的统计数字。

道光《徽州府志》卷三《营建志·学校》介绍歙县斗山书院时说:“元明间,姚连、唐仲等作精舍讲学。

嘉靖十年,知府冯世雍葺为书院。

”由此可见,精舍不是书院明矣。

但是,有些精舍确实类似书院。

书屋是不是书院呢?婺源《董氏宗谱·凤游山书屋记》回答说,不是。

其文曰,徽州“一家一村,亦各有书屋。

书屋者,即古所谓家塾也”。

现将徽州以书院命名的学校列下:1.桂枝书院:北宋景德四年(公元l007年),绩溪胡忠建,“以教乡族子弟,群一族之英,兴一族儒学之昌”,地处宅坦胡氏宗祠右。

明清时期徽州书院办学成功的因素

明清时期徽州书院办学成功的因素
陈瑞、方英的 《 徽州古书院》 ( 宁人 民出版社 辽
“ 尝与侄时涧捐赀修复” 虹东书院,因坐落 [ ;“ 。
嫩 稿 日期 : 0 5 9 2 20 — — 7 作者简介 : 陈孔祥 (92 ) 16 一 ,男 ,安徽芜湖市人 ,副教授 、博士生 , 从事徽学研究。
维普资讯
Ma. 2 r o
明清 时期 徽 州 书 院办 学成 功 的 因素
陈 孔 祥
( 安徽师范大学 社会学院 ,安徽 芜湖 210 ) 400
关 键 词 :明 清 }徽 州 } 书 院
Hale Waihona Puke 摘 要: 明清时期的徽州,书院教育十分兴盛,涌现出一批办学成功的书院。这些书院在创办者的品质、
山长的条件、教师的素质、经费筹措、规章制度建设等方面形成了自己的特 色, 很有现实借鉴意义。
再如讲学于明经书院的江永婺源人清代经学大家专注于学问造诣极深着有礼书纲目88卷四书典林30卷四书古人典林13卷推步法解5卷古韵标准6卷周礼疑义举要7卷近思录集注14卷乡党图考10卷律吕阐微11秋地理考实4卷礼记训义释言8子年谱辑注1卷等四库全书着录其书27部计173在徽州书院的发展中教学活动与学术研究相结合的思想一直被书院学者所遵循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
3 4卷
于县城 虹井 东侧 而得名 ,嘉靖 四十二 年 ( 5 3 16
筹资奔走呼号 ,焦心劳瘁” 。 [ 。为创建该书 院,
汪文仪因操劳过度而积劳成疾 ,吴蕴予因呕心沥
年)由郡守胡孝与知县张木贾草创 ,县丞胡邦耀
山书院 ,歙县 紫 阳书 院、师 山书 院、古紫 阳书 院 ,黟县集成 书院、碧 阳书院 ,绩溪龙 峰书院、
些论著在论述理学、朱熹教育思想、徽商和徽州

徽州古书院

徽州古书院

徽州古书院徽州古书院--------------------------------------------------------------------------------发布时间: 2007-3-22 来源:迎客松网书院是在承继先秦中国私人讲学传统的基础上开始兴起于唐代的,最初是设在朝省中的官方藏书修身机构,届至唐末五代以后它演变成为授徒讲学、培育人才的教育机构,同时又成为人们研究学术、修养身心、传承文化、实施教化的场所。

与全国书院发展的历程相一致,徽州古书院也是社会和平安定、人们重视文教以及山林讲习传统的产物。

此地的书院始出现在北宋,亦即宋景德四年(1007年)由绩溪人胡忠在龙井村创建桂枝书院,这是整个徽州乃至安徽的最早书院。

而徽州古书院的真正勃兴当在南宋理学大师朱熹返回徽州婺源省墓并讲学乡里之后,历经有元一代,到明清两朝步入黄金发展时期,在清康熙年间鼎盛时,徽州一府六县总共拥有54所书院,与当时的东林、江右、关中等地一样,成为驰名全国的书院教育发达地区。

在素称“东南邹鲁”的徽州,古代书院的兴盛主要缘于徽州宗族与地方仕宦办学热情的持续高涨、以新安理学为主的徽州学术的空前繁荣、以及“钻天洞庭遍地徽”的徽商之崛然突起。

其一,盛行宗法制的徽州其宗族势力最为强固,为着亢宗旺族,视培养族中子弟彦俊特别是士子英才业儒入仕为重要通途,往往举宗族之力兴办书院。

如祁门六都人程新春率先出资修建窦山书院,终宋明两代,程氏宗族就先后创建起四所书院。

而歙县雄村曹氏宗族办起的竹山书院更加著名。

历史上那众多醉心于场屋、驰骛于科场的徽州士子业儒入仕通达者中,除了部分出身于州府县学等官学场所外,多半得益于书院教育。

因为书院一般都以教乡族子弟、群一族之英、兴一族儒学为目标,聚汇族中(当然也包括郡内乃至四面八方)的学子名贤以个人钻研、相互问答、集体讨论、轮流讲学等方式,研习儒学经典和经世济国之术。

与此同时,历朝历代一些热心文教富有远见的州牧县宰地方官员也纷纷对于兴办书院善事不遗余力。

清代徽州文会运作及其科举功能

清代徽州文会运作及其科举功能

清代徽州文会运作及其科举功能作者:张小坡来源:《安徽师范大学学报》2017年第05期摘要:清代徽州文会是专为读书人而设的文人组织,数量众多。

就其类型而言,以血缘性的宗族文会为主体,地缘性的社区文会、合都文会也为数可观。

清代徽州文会的资产主要分为田和钱两种形态,其来源有集资入股、乐输捐助及付喜庆银等其他出银形式。

为保证会产增殖,文会购置并出租田地屋店,还以“打会”形式将银钱借给会员收取利息。

围绕会产的管理与使用,文会制定了严格的措施并根据形势的变化不断加以调整。

清代徽州文会的功能集中在科举方面,日常活动以会课为主,训练士人参加科举考试的技巧,帮助他们熟悉科举考试的环节。

文会资产则主要用来奖助科考,为士人提供盘费。

文会的正常运转有力地推动了清代徽州科举的兴盛。

中图分类号:K249.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12435(2017)05054308关键词:徽州;文会;科举;宗族Abstract:In the Qing Dynasty, the Huizhou literary society was a literary organization specially designed for the intellectuals, who were numerous. As far as its type was concerned, it would be a considerable number of people among whom the kinship clan would be the main body,and the geographical Community Culture Association would be the same. In the Qing Dynasty, the assets of the Huizhou Cultural Association were mainly divided into two types:farmland and money. The sources of the assets were as follows:raising funds to buy shares, making donations and paying for celebrations. In order to appreciate its assets, the Huizhou literary society purchased and rented out housing and land, as well as lent the money to members and get interests in the form of "play". Around the management and use of the assets, the Huizhou literary society developed strict measures and constantly adjusted according to changes in the situation. The functions of the Huizhou literary society in the Qing Dynasty focused on the imperial examination, which started daily activities in class, trained scholars in the imperial examination skills, helped them be familiar with imperial examination, and the asset was mainly used to provide grants for their expeditions. The normal operation of the Huizhou literary society strongly promoted the prosperity of imperial examination in Huizhou in the Qing Dynasty文会在明清徽州各地广泛存在,如黟县乡村“多有斯文之会,但不尽党庠之人”[1]卷3,27。

论明清徽州文化的阶段性发展

论明清徽州文化的阶段性发展

论明清徽州文化的阶段性发展作者:周晓光来源:《江汉论坛》2015年第01期摘要:徽州文化是中国传统社会后期既有典型性、又具普遍意义的地域文化。

明清两代是徽州文化发展的鼎盛时期,该时期徽州文化发展经历了四个阶段:一是明前期,从明初洪武年间开始,约在嘉靖、万历年间告一段落,期间徽州文化整体风貌彰显的主题是求变与创新。

二是明后期,大致从万历中期开始,到明末结束,该时期徽州文化在传承与深化中,呈现出丰富多彩的特色。

三是清前期,从明季开始,至清康熙、乾隆之交告一段落,此期的徽州文化经历了一段顿挫与复苏的历程。

四是清中叶,大致从康、乾之交开始,至道光年间告一段落,该时期徽州文化体现的特征是博大与精致。

徽州文化在明清时期出现的阶段性发展,既与历史环境的变迁有着密切的关系,同时与其自身内在的发展逻辑也密切相关。

关键词:明清;徽州文化;阶段性发展中图分类号:K2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854X(2015)01-0092-09徽州文化是中国传统社会后期文化的典型样本,这一观点在学界已是基本共识。

我们认为,从表现形式看,徽州文化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各种文化现象往往被冠以“徽”或者“新安”字样.如徽派朴学、徽派建筑、徽派版画、徽派盆景、徽商、新安理学、新安画派、新安医学等等。

但就其影响与地位而言,徽州文化其实是以地域文化的身份,担纲了中国传统社会后期“主流”文化的角色。

其登峰造极之时,正当明清两代。

就总体而言,徽州文化在明清时期臻于极盛,成为徽州文化发展史上的里程碑;而具体来看,期间它有着显著的阶段性发展。

依据各种文化形态在不同时期所表现出的不同主旨和特色,我们把这种阶段性发展分为四个时期。

一第一时期是明前期。

该时期从明初洪武年间(1368—1398年)开始,大致在嘉靖、万历年间(1522—1619年)告一段落。

期间徽州文化整体风貌彰显的一个鲜明的主题是求变与创新。

比如,崛起于南宋的朱子学重要流派“新安理学”,在有元一代学术思想和学术风格渐趋墨守成规,学派内部死抱旧说,创新乏力。

略论明清徽州书院

略论明清徽州书院
[ 收稿 日 期] 2 0 1 4 — 1 1 — 1 7
书院。第 四来是塾学和义学性质的书 院 , 如 明弘治时李 汛建 的李 源书 院 , 割 田二十亩入书院 , “ 以助族 之子弟能 读 书者 ” L 2 J 。我们 可以看 到, 第 一类和第 二类属 于层 次 较 高的教育 , 而第 三和第 四类 书 院层 次较低 的教 育 , 面 向宗族子弟 。
2 0 1 5年 2月
佳 木 斯 大 学 社 会 科 学 学 报
J O U R N A L O F S O C I A L S C I E NC E O F J I A MU S I U N I V E R S I T Y
F e b. ,2 01 5
V o l 1 . 3 3 N0 . 1
显的地域差异 。池州府 , 新建书 院 9所 , 修复 书院 5 所; 宁国府 , 新 建书 院 l l 所, 修复 8 所; 太平府 , 新建 书 院 9 所; 安庆府 , 新 建书 院 1 6 所, 修复 2所 ; 徽州 府 , 新 家 书
院3 6 所, 修复 1 3 所; 广德 州 , 新建 书 院 7所 , 修复 1 所; 滁州, 新建书 院 7 所, 修复 2 所; 凤阳府 , 新建 书院 1 3 所, 修复 2 所; 庐州府 , 新建书院 1 3 所, 修复 1 所; 泗洲 , 新建 书院 6 所, 修复 2所 ; 颍州府 , 新建书 院 1 6所 , 修复 1 所, 六 安州新建 书院 4 所, 修复 1 所; 和州新建书院 2 所 。从 以上数据 中我们可 以看出 , 徽州 书院在 整个安徽范 围内 数量最多 , 独 占鳌 头 , 发达 的书 院教 育推动 了徽州 地 区 教育事业的发展 , 提高了徽州人 的文化素质 。 二、 徽州书院的分类与创建管理特 色 ( 一) 徽州书院的分类 徽州书院源远流长 , 数 量众 多 , 对 于历史 上 的徽 州

明清徽州书院考述

明清徽州书院考述

明清徽州书院考述庄华峰徽州文化发达,素有“东南邹鲁”之称。

早在南宋淳五年(1245),徽州太守韩补上书奏请创建歙县紫阳书院之后,徽州各地书院纷纷兴建,至明清时期达于极盛。

本文拟就明清徽州书院的有关问题作一探讨,意在抛砖引玉。

一书院之名,最早见于唐代。

据《唐书·艺文志》载,当时有集贤书院。

但这是设于朝省的藏书、修书机构,与汉代的东观、兰台,清代的文渊诸阁相似,并非士子肆业之地。

作为讲学授徒培育人才的书院,是在唐末五代时有的。

到宋初依马端临《文献通考》之说,便有了白鹿洞、石鼓、应天府、岳麓四大著名书院。

而安徽最早的书院,则是欧阳修任颍州太守时,于宋皇元年(1409)建立的阜阳西湖书院。

嗣后,安徽各地书院陆续兴建,但宋元时期仅为44所,至明清两代,才迅速发展,先后建有252所。

不过,由于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不平衡,安徽各州府的书院之数也参差不齐。

那么,明清徽州书院在全省所占地位如何呢?根据光绪三年(1877)修刊的《安徽通志》及光绪三年以后修刊的22个府、州、县志所提供的材料,并以清代行政区划为准,我们可以对宋元及明清时期安徽书院的地域分布进行分析(参见下表)。

古代安徽书院地域分布①朝代书院数清代政区安徽省徽州府安庆府宁国府太平府庐州府凤阳府颍州府池州府滁州和州广德州六安州泗州徽州占安徽%宋 元442711361120002061.4明 清25266272214202214181358131026.2明清占古代%85.1719696827796939010010010087100上表告诉我们:(1)仅徽州一府,宋元时期所建书院占全省的二分之一以上,明清时期,仍然遥遥领先。

(2)徽州书院,绝大部分兴建于明清两代。

所建书院之多,使其成为全国书院发达的地区之一。

史载,明清两代“天下书院最盛者,无过东林、江右、关中、徽州。

”②由此可见,明清徽州书院之发达,不仅在安徽独占鳌头,而且在全国也居于前列地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读史札记・明清徽州书院的官学化与科举化李琳琦一 徽州书院官学化的途径书院是中国封建社会特有的教育组织形式,形成于唐、五代,发展于宋、元,兴盛于明、清,前后存在了一千多年。

书院发端于私学,原属于官学系统之外的教育机构。

但在古代专制制度的社会条件下,书院从它建立的时候起,就很难逃脱官学化的命运。

徽州书院自然不能幸免。

现在的问题是:书院的官学化到底是通过哪些途径实现的?学术界的一般观点是,“官府对书院掌教聘任权的控制”,“官府对书院经济、田产的控制和干涉”是书院官学化的两个主要途径①。

如果说这是就全国书院官学化的一般情况而言,那么徽州书院却并非如此。

宗族型的乡村书院姑且不论,这里着重考察在徽州有较大影响的几个县级书院的情况。

如祁门东山书院,系明正德末年郡守留志淑和知县洪晰创建,但东山书院的山长和司事却非官府任命。

其山长“由五乡绅士公议敦请,每年以十月为期,订送关书”;“每年司事之人,定以两乡钤管,如今年立事之初当派在城一人,以北乡一人佐之,如此递推。

其人先由本乡文约公举,再由各乡允议,不得滥厕,以致办理不善”②。

又如黟县碧阳书院,系由知县谢廷杰于明嘉靖四十二年(1563年)创建。

但自明以来,碧阳书院的章程规定:“山长以邑人公议延请,经费由典商领本生息,官吏俱不为经理……院中司事二人,由公举;司匣,每都一人,各举。

”③被称为休宁“一邑之学”④的海阳书院,系由知县王佐于崇祯八年(1635年)创建。

但海阳书院也是“请县申详,其山长听邑人公议延聘,膏火支放不经官吏。

”⑤清代歙县最有影响的古紫阳书院系由歙人户部尚书曹文埴同歙商鲍志道、程光国等于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倡建,其章程亦明确规定:“山长以邑人公议延请,官吏俱不为经理;院中司匣一人、司事二人,皆公举。

”⑥由此可见,明清①②③④⑤⑥道光《徽州府志》卷3《营建志・学校》。

道光《休宁县志》卷3《学校志・书院》。

刘大 :《问政书院记》,民国《歙县志》卷15《艺文志》。

嘉庆《黟县志》卷10《政事志・书院义学》。

唐治编《东山书院志略・新立条规》,咸丰二年刻本。

参见李国钧主编《中国书院史》,湖南教育出版社,1998年,803—814页;丁钢、刘琪《书院与中国文化》,上海教育出版社,1992年,75—85页;毛礼锐、沈灌群主编《中国教育史》3卷,山东教育出版社,1987年,317—319页;胡青《书院的社会功能及其文化特色》,湖北教育出版社,1996年,59—62页。

徽州书院的掌教聘任权和经济管理权,并非由官府所控制,而是掌握在乡绅之手。

换句话说,徽州书院所实行的是民间自主经营管理的模式。

徽州书院官学化的途径不是表现在官府对掌教权和经济权的控制,而是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其一,书院的招生被纳入官学化的轨道,其招生自主权丧失。

明清时期,徽州府县级书院肄业生童皆由学政和府县挑送,各书院正额生童(即享有膏火的生童)数量相对固定。

如府属紫阳书院,“向取内外课生童六十人给予膏火”,清嘉庆年间,歙商程光国暨其子振申“请府加倍取录,所有膏火俱伊家独立添补,于是紫阳书院内外课膏火生童始取120人”①。

再如歙县古紫阳书院,“肄业正额生监八十人,童生四十人”,“凡肄业者,由学政于六县生童中挑送,有余缺以文高试前列者补”②;祁门东山书院,“生员膏火拾叁名”、“童生膏火拾名”③;黟县碧阳书院,“正额生监四十人、童生二十人”④。

政府规定的正额之外,才能“相对公议”⑤。

其二,书院生徒管理官学化。

主要是参照官学实行严明纪律及按考课成绩优劣的升降赏罚制度,书院生徒的自由权被剥夺。

如祁门东山书院规定:“在院生童外出,须告明司事人登注日期,以凭查核。

其有私出及每月在院仅止拾余日者则照到课而不住院之例给发膏火一半”;正额生童“若连次三课不到,永远扣除(膏火)”,“递推等第在前者序补”⑥。

黟县碧阳书院亦勒石申饬,院中肄业生童,当潜心攻苦,不得出院游荡。

如终日游闲及在院不循规矩,“即禀明院长,照会各绅士查明扣除(膏火)”。

或因有事回家亦必告知司事,禀明院长告假,每月不得过五日⑦。

此外,书院还仿照官学对肄业生童实行按考课成绩优劣的升降赏罚制度。

如祁门东山书院规定:“未有膏火之生监,有能连取三次超等前五名者奖给膏火一半,如四次又取超等前五名奖给膏火全数;其本有膏火者,课文接连三次不录扣除膏火一半,四次不录膏火全扣不给。

童生仿此。

”⑧黟县碧阳书院也实行对考课成绩优异者的奖励制度,以便“多士奋兴,蒸蒸日盛”⑨。

二 徽州书院科举化的程度书院建立的目的本是为了传播思想、发明学术,所以聚众讲学、自由研讨是书院教育的优良传统。

书院科举化是指书院放弃了自己的传统而围绕科举从事于八股试帖之教。

史料记载:“明代数建书院,诸生肄举子业于其中者实繁有徒,谓之课艺;其坐皋比主讲席,诸学者环列以听,乃谓之讲会。

”λυ可见,明代书院教育的科举化倾向已很浓厚。

清初,虽然书院的讲会之风一度颇为盛行,但这种“颇为盛行的讲会之风也因有妨于封建统治者统一人民思想而遭到攻击或受到冷遇……在清政府的引导下,康熙中期以后则渐行废止。

”λϖ于是清代历 史 研 究2001年第6期 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 λυ λϖ白新良:《中国古代书院发展史》,天津大学出版社,1995年,151页。

施璜等编《紫阳书院志》卷16,雍正三年刻本。

《碧阳书院规条》碑文。

《东山书院志略・新立条规》。

《碧阳书院规条》碑文。

唐治编《东山书院志略・新立条规》,咸丰二年刻本。

嘉庆《黟县志》卷10《政事志・书院义学》。

嘉庆《黟县志》卷10《政事志・书院义学》。

唐治编《东山书院志略・新立条规》,咸丰二年刻本。

民国《歙县志》卷2《营建志・学校》。

道光《徽州府志》卷3《营建志・学校》。

的绝大多数书院,“师儒所教率不出时文帖括”①;“书院专究制艺,不务实学,乃一无足称矣。

”②课艺、应举成了清代书院的最主要的教学活动,书院特有的讲学与研究风气几至无存。

如著名的关中书院,康熙十二年(1673年)在李 的主持下,提倡讲学,一时讲会之风大盛,但不久李 离开关中书院后,讲会亦烟消云散,书院“讲堂茂草,弦诵阒如,词章俭陋之夫,挟科举速化之术,俨然坐皋比,称大师”③,关中书院遂完全成了科举的附庸。

虽然随着学风的变化,清代也出现了如颜李学派的漳南书院,乾嘉学派的诂经精舍、学海堂这样的以讲授“实学”、提倡经学而不重举业的书院,但这类书院亦仅“数所而已”④,在整个清代书院教育中影响甚微。

于是研究者据此认为,明清时期,特别是清代,“与官学一样,书院亦完全成了科举的附庸”⑤。

如果说讲会不行,“所课皆八股试帖之业”⑥,是清代书院教育的基本情形,那么徽州地区的书院又是如何呢?在铨选入仕、学者“舍科第无他途”⑦的情况下,徽州书院自然不能超脱举业的影响,所以同样围绕科举制订了严格的课艺制度。

如祁门东山书院规定:“每月生童大课,请邑尊亲临考棚,点名扃门考试,邑尊公出请二位监院轮期代理,永以为例。

生监订于每月初二、初三日开课,童生订于每月十六、十七日开课。

……每课限申刻交卷,不准给烛,违者概不送阅。

”⑧黟县碧阳书院也规定:“会艺以月之初五、二十为大课,十三、二十八为小课。

”⑨但与全国大多数举业书院不同的是,徽州书院并未完全变成“猎取科名”的场所,亦并未完全变成科举的附庸,而是在课举子业的同时,仍然坚守着传统的讲会制度,将讲会与课艺统一于书院的教学活动之中。

据《还古书院志》卷12《会纪》记载,直到乾隆年间徽州书院仍在实行春秋会讲制度,如“(乾隆)四年己未仲秋会讲三日,会友五十五人”;“五年庚申仲秋会讲三日,会友五十八人”;等等。

这种讲会与课艺并行、学术与功利并举的办法,既提高了徽州学子的学术水平,又满足了他们应举入仕的现实需要,从而培养出大量各类人才。

三 徽州书院的兴盛与官学的关系明清时期,所建书院数量之多,前朝无法比拟,可谓书院的极盛时期。

此时书院为何如此兴盛?流行的观点是,由于官学的衰败而导致了书院的兴盛 λυ。

这种观点令人费解。

官学的衰败如果是指官学的建筑与机构,我想可能过于绝对,官学建筑的残破或倾颓、学官的缺额或不力,在某些时候、某些地区肯定存在,但就全国总体情况、就明清整个时期而言,作为国家教育体系中重要成分的地方官学,可以肯定是基本保持着正常运转的态势,至少徽州地区如此。

据道光《徽州府志・学校》记载,从明洪武初年至清嘉庆年间,徽州府学共重修和扩建约20次,歙县明清徽州书院的官学化与科举化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 λυ参见毛礼锐、沈灌群主编《中国教育史》3卷,424页;李国钧主编《中国书院史》,548—549页。

嘉庆《黟县志》卷10《政事志・书院义学》。

《东山书院志略・新立条规》。

郑虎文:《重修歙县学宫碑记》,民国《歙县志》卷15《艺文志》。

康有为:《请饬各省改书院淫祠为学堂折》,汤志钧编《康有为政论集》,中华书局,1981年,312页。

毛礼锐、沈灌群主编《中国教育史》3卷,427页。

另参见丁钢、刘琪《书院与中华文化》,99页;胡青《书院的社会功能及其文化特色》,58页。

康有为:《请饬各省改书院淫祠为学堂折》,汤志钧编《康有为政论集》,中华书局,1981年,312页。

陈康祺:《郎潜纪闻》初笔卷8《北学南学关学》。

柴萼:《梵天庐丛录》卷17,转引自《中国书院史》,921页。

江瀚:《东川书院学规》,转引自《中国书院史》,920页。

学19次、休宁县学45次、婺源县学47次、祁门县学24次、黟县学19次、绩溪县学27次。

由于不断重修、扩建,徽州官学虽也间有“势见堕落”之时,但大部分时候都是保持着“美奂美轮、壮伟闳丽”之态。

如明成化十八年(1482年),提学御史娄谦“见府学损坏,檄郡守王哲等重修”,于是王哲率佐贰“庀材鸠工,以后为戒,而奔走执役之人,亦皆晨夜展力,不以倦告。

不数月而徽学大治,且为南畿诸学之冠”①。

再如休宁县学,“明初重建,万历中复辟地九之一、宫室拓三之一,巨丽甲于他邑。

迄于我朝(清朝),岁有增饰,上丁释菜,典章备焉”②。

徽州其他县学亦大致如此。

官学的衰败如果是指官学完全成了科举的附庸,丧失了其应有的教育功能,那么书院又何尝不是这样?书院的科举化,就全国一般情况来看,到清代已与官学不相上下,如此,说官学的衰败导致书院的兴盛,至少与逻辑不符。

就明清徽州地区来说,书院的兴盛并非因为官学的衰败所致,而是因为官学无法满足众多士子的求学需求使然。

以徽属六县中人口最少,经济和文化相对落后的黟县为例:自有明来,学校设额取士,黟于徽州为中学。

国朝康熙年间定额十六名。

雍正元年(1723年)钦奉恩诏,凡人文最盛之地,大学照府学取入、中学照大学、小学照中学,时黟之应童试者且千人,督学法海视学江左,亟赏黟文入府痒者五人,犹以额满为叹。

由是督抚会同学臣遵旨核实题准,安徽所属由大学照府学录取者六州者,各取进二十五名;由中学改为大学者二十州县,各取进二十名;由小学改为中学者九县,各取进十六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