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蜜蜂1
三年级上册三年级下册的第十四课。拼音和组词。

三年级上册三年级下册的第十四课。
拼音和组词。
三下语文第14课生字组词拼音加造句
本文通过写“我”验证蜜蜂有无辨认方向能力的经过,验证了蜜蜂特有的本能,表现了“我”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也告诉了我们凡事要多动脑筋、勤于实践,“实践出真知”的道理。
蜜 mì蜜蜂采蜜蜜蜂在花间采蜜。
蜂 fēnɡ蜂窝蜂蜜这个蜂蜜营养价值很高。
辨 biàn 辨别分辨我们要学会辨别是非。
阻 zǔ阻力阻止我该如何阻止他们出门呢?
跨 kuà跨越跨步每一次成功,就是一次跨越。
括 kuò包括括号文房四宝包括笔、墨、纸、砚。
检 jiǎn 检查安检请仔细检查下你的作业。
查 chá查阅查找他在图书馆查阅相关资料。
确 què准确确定她的猜想不一定准确。
误 wù误会错误你这样的做法是错误的。
途 tú沿途旅途知识是人生旅途中的食粮。
陌 mò陌生陌然小狗冲着陌生的人汪汪直叫。
第1 页共1 页。
南明区实验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14蜜蜂第1课时教案新人教版1217188

(3)全班交流。从河流的语言中可以感受到自己很满意如今安逸、清闲、平静的生活。
3。学习河流说的话。
(1)自由朗读第6、7小节,想一想:河流赞同池子的提议吗?
(2)“我是一条伟大的河流,那是因为我遵循着这条规律。”河流遵循的是什么自然规律?
4。池子与河流最后的结局分别是怎样的?
2.学习第2自然段。
(1)俗话说“耳听为虚,眼见为实”。作者没有迷信、盲从别人的结论,而是自己动手做了一个试验。你们有兴趣跟着作者一起去做这个试验吗?请同学们读第2自然段,边读边思考:法布尔的这项试验是怎么做的?
(2)画一画。画出能表示作者做试验的词语或句子。
(3)说一说。谁来当解说员,把试验的步骤说给大家听?为了说得更清楚明白,请用“先……然后……最后……”来说。
学生:搜集有关蜜蜂的资料,预习课文。
2课时
1.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学习课文第1~2自然段,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性。
重点
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
难点
读通课文,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性.
一、交流资料,激趣导入
1.教师引述:上节课我们领略了植物王国的奇妙,这节课我们将走进昆虫世界,去探究昆虫世界的奥秘。
(6)从这些做法中可以看出法布尔是个怎样的人?(考虑周到、做事严谨、思考全面的人。)
(7)蜜蜂放出来以后,作者看到了什么,又进行了怎样的思考?
出示句子:
二十只左右被闷了好久的蜜蜂向四面飞散,好像在寻找回家的方向.这时候刮起了狂风,蜜蜂飞得很低,几乎要触到地面,大概这样可以减少阻力。
①为什么说“二十只左右",而不是说“二十只”?
三年级下册语文一课一练-第14课《蜜蜂》人教(部编版)(含解析)

部编版最新三年级下册语文第14课《蜜蜂》同步练习一、基础题(共6题;共32分)1.看拼音写词语。
míng tang dìng shíbài fǎng wán jù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2.比一比,组词语论________ 辨________ 准________ 组________轮________ 辩________ 推________ 阻________3.选择恰当的关联词语填空尽管……但……不是……而是……无论……都……①蜜蜂________飞到哪里,________可以回到原处。
②蜜蜂靠的________超常的记忆力,________一种无法解释的本能。
③________蜜蜂逆风而飞,离家两公里多路,________它们确确实实飞回来了。
4.我能根据课文《蜜蜂》内容,给下面的句子排列顺序。
________我叫小女儿守在蜂窝旁,自己走出二里多,多放飞蜜蜂。
________我在蜜蜂的背上做了白色的记号。
________蜜蜂四面飞散,我一边沿途观察,一边猜测思考。
________我在自家花园蜂窝捉了一些蜜蜂,把它们放在纸袋里。
5.按课文《蜜蜂》内容填空。
《蜜蜂》这一篇课文是按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顺序来写的,体现了作者________的科学态度和________的科学作风。
6.修改病句①每天早上去公园锻炼身体。
②树上结满了许许多多数不清的果子。
③我们要做到节约用水的好习惯。
二、现代文阅读(共3题;共46分)7.读语段,完成练习。
在回家的路上,我想到它们面临的恶劣环境,心里推测它们一定都找不到回家的方向了。
可是没等我跨进家门,爱格兰就冲过来,她的脸红红的,看上去很激动。
她冲着我喊道_____有两只蜜蜂飞回来了_____它们在2点40分的时候到达窝里_____还带来了满身的花粉_____(1)在这段话中的空白处加上标点符号。
部编版三(下)每课一练:课文第14课《蜜蜂》

部编版三(下)每课一练:课文第14课《蜜蜂》1.下列词语书写正确吗?正确的打“√”,错误的用“_____”画出来并改正。
密蜂()跨进()检查()辩别方向()组止()包括()沿涂()准确无吴()2.词语积累运用。
(1)“推测”的近义词是_____。
文中法布尔在实验过程中推测蜜蜂______________。
因为法布尔将蜜蜂装在___________,走了很远的路,当时还起了风,蜜蜂飞得___________,所以才这样推测___________。
(2)“它们确确实实飞回来了。
”“确确实实”还可以说成___________。
3.选择合适的关联词填空。
不是……而是……无论……总是……尽管……但是……(1)出门在外,()我身处何地,妈妈()每天打电话了解我的情况。
(2)()爸爸再三推辞,()王叔叔仍然坚持请爸爸出席这次活动。
(3)我()不想参加这次活动,()实在抽不出时间。
4.照样子,发挥想象,把句子补充完整。
例:没等我跨进家门,小女儿就冲过来,脸红红的,看上去很激动。
(1)李校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看上去很生气。
(2)王奶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看上去很高兴。
(3)小卖部的王阿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看上去很失望。
5.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昆虫记》的作者是____________国著名的昆虫学家____________,这部作品记录了他对昆虫的观察和发现,兼具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价值。
(2)作者为了证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一说法,做了个实验,最后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 蜜蜂试卷1(含答案)-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

类文阅读-14蜜蜂在生活中,只要一提到蜜蜂,有的小朋友马上就想到蜜蜂会蜇人。
其实,蜜蜂一般不轻易蜇人,蜇人是它进行的自卫,是它维护生命做出的一种本能反应。
当蜜蜂遇到侵害时,它就会把尾部的毒针刺入对方的身上,并放出毒液。
蜜蜂尾端的毒针是自卫的武器,它连着身体里的毒腺,蜜蜂在使用它的毒针之后身体会被撕毁而死去。
其实,蜜蜂是一种可爱的小精灵,以它的勤劳赢得人们的喜爱。
蜜蜂有自己的生活方式,分工明确而精细。
工蜂负责采蜜,每天忙碌地出去寻找蜜源,采到蜜后送回来,再出去。
它的身体带有电荷,能形成一个生物磁场,根据磁场判断出去和回来的方向。
工蜂还能根据太阳判断方向,所以不论它们飞多远,都能找到家。
蜜蜂在采蜜时,眼睛起了关键作用。
蜜蜂生长着许多复眼,大约有500万只。
虽然蜜蜂有许多复眼,但是由于它的身体较小,眼睛就显得更微小了。
看来蜜蜂虽然体型微小,但它们对人类的影响和贡献却一点也不小,所以我们要保护它们。
1.给短文拟一个题目,写在前面的横线上。
2.下面的这句话,你觉得放到短文的哪个位置上比较合适?所谓复眼就是由很多微小的眼睛组成的,每只小眼睛都能看清一个小范围,再把那么多小眼睛看到的物体组合起来,就能形成一个很大的范围。
3.工蜂是如何判断风向的?用“”在短文中画出。
4.读了短文,你觉得我们应该怎样对待小蜜蜂?1.例:可爱的小蜜蜂2.这句话放在第三自然段“眼睛起了关键作用”这句的后面(或“虽然蜜蜂有许多复眼”这句话前面)。
3.画:工蜂的身体带有电荷,能形成一个生物磁场,他们会根据磁场判断出去和回来的方向。
工蜂还能根据太阳判断方向,所以不论它们飞多远,都能找到家。
4.我们应该爱护小蜜蜂,不能随便伤害它。
神奇的蚂蚁蚂蚁虽小,但力大无比。
一只小小的蚂蚁能把一颗米粒拖进蚁穴,如按体重比例计算,蚂蚁的力气相当于大象的60倍。
蚂蚁不仅是大力士,而且还是赫赫有名的“外科医生”和杰出的“药剂师”。
在南美洲圭亚那的印第安人部落里,当地的大夫做外科手术时,常用一种割叶蚁来进行伤口缝合,大夫先将病人的伤口对合,让割叶蚁咬住缝合口,再剪下蚁身。
14《蜜蜂》1(1)讲课(1)[1]PPT课件
![14《蜜蜂》1(1)讲课(1)[1]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af163073cc7931b765ce15d4.png)
法布尔(1823—1915):法国著名科学家、科 普作家。从小生活贫困,15岁考入师范学校, 毕业后在初中教数学。一次带学生上户外几何 课,忽然,在石块上发现垒筑蜂和蜂窝。从此, “虫心”焕发。他花了一个月的工资,买了一 本昆虫学著作,立志做一个为虫子写历史的人。 他穷毕生之力深入昆虫世界,在自然环境中对 昆虫进行观察和实验,真实的记录下昆虫的本 能和习性,写成10册之巨的《昆虫记》。
无论 试验 纸袋 证实 飞散
大概 减少 阻力 遥远 推测 包 括
检查 迷失 准确 无误 沿途 超 常
确确实实 记忆力
读一读:
几乎(jī) 几个( jǐ) 尽管(jǐn) 尽力(jìn) 闷热(mēn) 纳闷(mèn)
读一读:
1.“那些被闷了好久的蜜蜂向四面飞散, 好像在寻找回家的方向。” 2.“这时候起风了,蜜蜂飞得很低,几乎 要触到地面,大概这样可以减少阻力。” 3.“尽管它们逆风而飞,沿途都是一些陌 生的景物,但他们确确实实飞回来了。”
谢谢大家
荣幸这一路,与你同行
It'S An Honor To Walk With You All The Way
演讲人:XXXXXX 时 间:XX年XX月XX日
1.法布尔有了怎样的 推测呢?
2.为什么会有这样的 推测呢?
找我 不推在 到测回 家蜜家 了蜂的 。可路
能上
法布尔这样推测的原因: 远 闷在袋子里 起风
这样,二十只蜜蜂 中,十七只没有迷失 方向,准确无误地回 到了家。这说明了什 么?
在设个结论是中,可以肯定 的是 蜜蜂辨认方向靠的不是 超常的记忆力 无法解释的是 能辨认方 向的本能
第四步 自己带着做了记号的二十只蜜蜂, 走了两里路,打开纸袋,把他们都放出 来。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 第四单元 14《蜜蜂》第1课时 课件

三、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辨认——( 辨识 ) 能力——( 本领 ) 大概——( 大约 ) 减少——( 削减 ) 推测——( 猜测 ) 激动——( 冲动 ) 四、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遥远——( 附近 ) 减少——( 增加 ) 阻力——( 动力 ) 激动——( 平静 )
一对象。
( 辨认 )
②表示在任何条件下结果都不会改变。( 无论 )
③表示十分接近;差不多。 ④表示不很准确的估计。
( 几乎 ) ( 大概 )
⑤根据已经知道的事情来想象不知道的事情。 ( 推测 )
⑥包含(或列举各部分,或着重指出某一部分)。 ( 包括 )
⑦弄不清(方向);走错(道路)。( 迷失 )
⑧形容非常精准,没有误差。 ( 准确无误 )
书中,法布尔将专业知识与人生感悟相结 合,娓娓道来。他在对每种昆虫日常生活 习性、特征进行描述的同时,还表达了对 生命的尊重与热爱。《昆虫记》不仅是一 部研究昆虫的科学巨著,也是一部文学巨 著,兼具科学和文学价值。
蜜蜂
蜜蜂,体表有很密的绒毛,喜欢成群居住。 前翅比后翅大,雄蜂触角较长,蜂王和工蜂有 毒刺,能蜇人。工蜂能采花粉酿蜜,帮助某些 植物传粉。不少种类的产物或行为与医学(如 蜂蜜)、农业(如作物传粉)、工业(如蜂蜡)有 密切关系,它们被称为资源昆虫。
②对比识记法 辨(分辨)—— 辩(争辩) 蜜(花蜜)—— 密(密集) 蜂(蜜蜂)—— 峰(山峰)
③字谜字歌识记法
修 字谜:除去一半,还留一半。
组 字歌:真假难辨,极力争辩。
扎个辫子,撒满花瓣。
多音字
散
sǎn(散文)(散居) sàn(散步) (散心)
辨 析
表示“没有约束,松开”“零碎的,不集中 的”“药末(多用于中药名)”时,读sǎn; 其他情况一般都读sàn。
14.蜜蜂(第一课时)

1.不出声,不用手指,速度快。
2.边读边想:作者是怎样做试验的?(提示:可以划出有关词语,然后和同桌交流)
课堂作业,提升效率
1.正确书写生字。
2.
1.听写词语。
2.作业本。
2.学习材料分析:
课文作者是法国生物学家法布尔,以第一人称写了他所做的一个试验,即证实蜜蜂是否具有辨认方向的能力。体现了作者严谨的科学态度和求实作风。
课文叙述线索清楚,情节完整。首先写“我”听说蜜蜂有辨别方向的能力,想做个试验;再写“我”试验的过程。过程大体是在自家花园蜂窝捉20只蜜蜂,在背上做上记号,叫小女儿守在窝旁,“我”走出二里多路,放飞蜜蜂。然后写“我”途中的观察和猜测以及试验的结果。结果第二天有17只
内容
14.蜜蜂
课时
第一课时
设计
费顺国
时间
10.24
学
情
分
析
1.学生情况分析:
蜜蜂也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有的同学还捉过,但是对于蜜蜂身上的秘密学生却很少知道。这篇课文是一个很好的例子,结合《科学》单元的“小动物”中的观察,引导学生像法布尔一样开展观察研究,培养学生留心周围事物,认真观察和思考的习惯。另外,鼓励孩子们去阅读《昆虫记》,了解更多动物界的知识。
教学重点:
弄清为了验证蜜蜂有没有辨别方向的能力,作者是怎么做的,结论又是怎样得出的。
学
习
目
标
1.会10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无论、试验、纸袋、证实、飞散、几乎、大概、减少、阻力、遥远、推测、包括、检查、迷失、准确无误、沿途、确确实实、超常、记忆力、本能”等词语
2.学习默读课文,了解主要内容。认真阅读第一、二自然段,了解作者试验的经过。
朗读感悟,弄清试验过程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14《蜜蜂》第一课时(教案)

14 蜜蜂第一课时教案班级:________ 课时:________ 课型:________一、学情分析本课是一篇科普说明文,按照时间顺序叙述,详细记录了作者法布尔做的一个实验。
教学时,鼓励学生课前搜集资料,发散思维、自主探究,初步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
要求学生能够熟练地掌握生字词的书写和运用。
二、教学目标1.阅读课文,整体把握主要内容。
借助资料袋的信息了解认识作者,感知表达顺序。
2.认识“概、阻”等9个生字,会写“蜜、蜂”等12个生字,理解“蜜蜂、辨认”等词语。
三、重点难点【教学重点】随文识字,掌握生字的正确书写。
理清课文结构,初步了解实验过程。
【教学难点】默读课文,明确第一人称的叙述方法。
了解观察事物的变化过程。
四、教学过程第一板块【趣味猜谜导入新课】1.我会猜谜:出示谜语,引出课题“蜜蜂”。
一路欢歌嗡嗡嗡,飞来飞去花丛中。
别人甜蜜它辛苦,团结合作爱劳动。
(打一昆虫)2.揭示课题:(1)谈谈你对蜜蜂的了解。
(2)课文选自法布尔:《昆虫记》。
(3)体裁:说明文。
(4)展示科普说明文的特点:①运用说明方法,介绍事物的特点、功能等作用。
②包括实验过程、推测、提出问题和结论。
3.走近作者:法国的法布尔。
(1)生平简介:①法布尔(1823~1915),出生于法国南部一户农民家中。
童年时代就迷上了大自然中的花草虫鸟。
②法国著名的昆虫学家、文学家,被世人称为“昆虫界的荷马”和“昆虫界的维吉尔”。
(2)《昆虫记》作品特点:①语言优美生动,是科学与诗的完美结合;②记录了他对昆虫的观察和发现;③表达了他对生命的尊重与热爱。
(3)特殊贡献:①法布尔追求真理、探求真相,他的作品兼具文学和科学价值;②法布尔是研究昆虫最为深入的科学家之一。
第二板块【朗读欣赏字词学习】1.朗读欣赏:通过多种朗读方式,引导学生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2.生字认读:出示词语,要求学生读一读并识记。
3.识字方法:(1)加一加:木+既=概走+召=超足+夸=跨(2)换部首:组→阻涂→途误→蜈4.词语学习:出示本课的新词,学生齐读,注意将词语带回到课文中,便于学生记忆。
一年级数学情景题

一年级数学情景题1、14只蜜蜂,飞走了6只。
还剩几只?2、要有16人来踢球,现在来了9人。
还有几人没来?3、小强写了15个大字,小勇写了9个打字,小勇再写几个大字和小强的同样多?4、东东养了16条蚕,兰兰养了9条蚕,兰兰比东东少养了几条?5、小红做18个纸飞机,小明做了9个,小红比小明多做了几个?6、小云在操场两边栽树,左边载了14棵,右边只载了5棵,右边再载几棵就和左边同样多?7、李老师送一队小朋友去上学,这队小朋友共有 17人,小名前面有9人,他后面有几人?8、一共有17只小兔子。
左边9只,右边几只?()黑兔7只,白兔几只?()请你提一个问题并解答?()9、每个人要写15个大字,小丽还要写6个字才写完,那么小丽已经写了几个字?10、两个小组有13人,一组有6人,二组有多少人?11你能提出什么样的问题??()?()12、我们队有15名女生,老师让两个女生之间插进一个男生,一共可以插进多少个男生?13、黄狗和花狗一共15只,9只黄的,有几只小花狗?14、有17个同学捉迷藏,外面有9人,藏起来几人?15、要有16人来踢足球,现在来了9人,还有几人没有来?16、有8名女同学,6名男同学,一共有几名同学?17、妈妈有18元钱,买书用去7元,还剩多少元钱?18、6年后,小红比小明大几岁?()我今年7岁。
小红今年15岁19、二班种了几棵?20、一本书有17页。
21、 小红看一本书22、?个一班和二班一共种了17棵树。
我们一班种了9棵树。
(页)(页)23、白兔有9只,黑兔有多少只?24、原来有多少本书?25、已经栽了多少棵树? 26、小兔和小猪一共跳了多少下?( )( )( )( )27、小云吹了13个气球,有5个破了,还有几个没破?28、在回收废电池的活动中,小青带来18节电池,小云比小青多带5节,小云带来几节废电池?29、王老师做了些花奖励给明明和冬冬,明明得到16朵,冬冬得到的是明明的二半,王老师一共做了多少朵花?30、山坡上有26只山羊,9只绵羊。
人教版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14.蜜蜂》一课一练及答案

人教版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14.蜜蜂》一课一练及答案一、基础运用1.看拼音,写词语。
zhǔn quèwúwùjiǎn shǎo zǔlìbāo kuò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tuīcèzhèng shí________ ________2.给下列划线字选择正确的读音,并填在横线上。
①尽________(jǐn jìn)管蜜蜂被作者放了很远,又闷________(mēn mèn)在袋子里,但是它们还是回来了。
②不知道为什么他总是闷________(mēn mèn)闷不乐的。
③我写的作文几________(jī jǐ)乎没有错别字。
3.读句子,给句子中划线词语换个说法,意思不变。
①听说蜜蜂有辨认方向的能力。
________②为了证实飞回花园的蜜蜂是我放的,我在它们的背上做了白色的记号。
________③在回家的路上,我推测蜜蜂可能找不到家了。
________4.改写句子,不改变句子原意。
例:我想,它们飞得这么低,怎么能看到遥远的家呢?我想,它们飞得这么低,不能看到遥远的家。
①他感冒那么严重,怎么能上学呢?②贝贝上课不注意听讲,怎么能学习好呢?5.关联词填空。
因为……所以……不是……而是尽管……但①________蜜蜂有辨认方向的能力,________无论飞到哪里,它总是可以回到原处。
②蜜蜂靠的________超常的记忆力,________一种我无法解释的本能。
③________它们逆风而飞,沿途都是一些陌生的景物,________他们确确实实飞回来了。
6.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蜜蜂蜜蜂是勤劳的昆虫。
为了酿造五百克蜜,一只蜜蜂通常要飞行十几万千米,相当于绕地球三四圈。
那么它是凭借什么来辨别方向,认识路线的呢?法布尔没有找到的答案,如今已被奥地利生物学家弗里希揭开了。
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2019)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14 蜜蜂-章节测试习题(1)

章节测试题1.【答题】选字填空,正确的一项是()。
______起了狂风A. 乱B. 刮C. 括【答案】B【分析】考查学生对课文字词句子的掌握。
【解答】三个选项都有部件“舌”,注意通过偏旁部首来分辨,“刮风”。
2.【答题】判断对错。
课文中所有的做记号的蜜蜂全部都回来了。
()【答案】×【分析】考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掌握。
【解答】课文第六段有讲:二十只左右的蜜蜂,至少有十五只没有迷失方向,准确无误地飞到了家。
所以这道题是错误的。
3.【答题】判断对错。
回家来的这些蜜蜂都是顺着风向回来的。
()【答案】×【分析】考查学生对课文字词句子的掌握。
【解答】课文第六段有讲:尽管它们逆风而飞,沿途都是一些陌生的景物。
所以这道题是错误的。
4.【答题】判断对错。
课文中大部分蜜蜂之所以能够找到“回家的路”,是因为靠的它们超常的记忆力。
()【答案】×【分析】考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解答】课文最后一段就有提到:蜜蜂靠的不是超常的记忆力,而是一种无法解释的本能。
5.【答题】“听说蜜蜂有辨认方向的能力,无论飞到哪里,它总是可以回到原处。
我想做个实验。
”对这两句话理解有误的是()A. “听说”这个词说明消息不一定真实可靠。
B. “我”具有不轻信、不盲从的求实的科学态度。
C. “听说”这个词可以用“传闻”替换。
D. “我”是一个好奇心重、不严肃对待科学的人。
【答案】D【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解答】“听说蜜蜂有辨认方向的能力,无论飞到哪里,它总是可以回到原处。
我想做个实验。
”可以看出“我”对世界的任何事物,都充满好奇心,是一个执着善于研究,探求科学真相的人。
6.【答题】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组成睡连尽管祝寿B. 钳子修建比较包适C. 记忆昆虫迷人腹部D. 分瓣强大芬芳表示【答案】C【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字形的掌握情况,要求学生在平时加强识记。
【解答】A项,睡连—睡莲; B项,包适—包括;D项,分瓣—分辨。
昆虫记中对蜜蜂的介绍

昆虫记中对蜜蜂的介绍蜜蜂属于膜翅目蜜蜂科昆虫。
一、蜜蜂的外形。
1. 身体结构。
- 蜜蜂的身体很小,但是结构却非常精巧。
它的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
头部有一对复眼,复眼由数千只小眼组成,这使得蜜蜂能够敏锐地感知周围的环境,包括辨别花朵的形状、颜色和位置等。
头部还有一对触角,触角是蜜蜂重要的感觉器官,能够感知气味、振动等信息,帮助蜜蜂寻找花朵中的花蜜和花粉,同时也用于与同伴之间的交流。
- 胸部是蜜蜂身体的中间部分,这里肌肉发达。
它有三对足,足上有很多特殊的结构。
前足短而灵活,主要用于清洁头部和触角;中足用于收集和传递花粉,上面有花粉刷等构造;后足特别发达,被称为携粉足,后足胫节外侧有一条凹槽,周围长着又长又密的绒毛,形成一个“花粉篮”,蜜蜂可以把采集到的花粉团放在这里带回蜂巢。
胸部还长有两对翅膀,前翅大,后翅小,翅膀上有许多细小的翅脉,这些翅脉既起到支撑翅膀的作用,又分布着神经和气管等组织。
蜜蜂通过快速振动翅膀能够飞行,它们的飞行速度相当可观,而且能够灵活地在空中悬停、转向等。
- 腹部呈椭圆形,里面包含着蜜蜂的消化系统、生殖系统等重要器官。
腹部末端有螫针,这是蜜蜂的防御武器。
蜜蜂的螫针是与内脏相连的,当蜜蜂蜇人或其他动物后,螫针会留在被蜇的对象体内,同时蜜蜂的内脏也会受到损伤,这往往会导致蜜蜂死亡。
二、蜜蜂的生活习性。
1. 蜂巢与社会结构。
- 蜜蜂是群居性昆虫,它们生活在蜂巢中。
蜂巢是由工蜂用蜂蜡建造而成的,蜂蜡是工蜂腹部的蜡腺分泌的物质。
蜂巢的结构非常精巧,由一个个六边形的巢室组成,这种六边形的结构既节省材料又能最大限度地利用空间。
- 蜜蜂群体具有明确的社会分工。
一个蜂群通常由一只蜂王、少数雄蜂和大量的工蜂组成。
蜂王是蜂群中唯一能正常产卵的雌性蜂,它的身体比工蜂大,主要职责是产卵繁殖后代。
蜂王会在巢室中产卵,根据巢室的大小和形状决定产受精卵还是未受精卵,受精卵发育成工蜂或蜂王,未受精卵发育成雄蜂。
描写蜜蜂的优美句子1

描写蜜蜂的优美句子1(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工作总结、工作计划、合同协议、条据书信、讲话致辞、规章制度、策划方案、句子大全、教学资料、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texts for everyone, such as work summaries, work plans, contract agreements, document letters, speeches, rules and regulations, planning plans, sentence summaries, teaching materials, other sample texts, etc.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描写蜜蜂的优美句子1描写蜜蜂的句子100字(篇(一)1.扇动着金翅的蜜蜂像阳光的万颗金点在云絮间放射着闪烁不定的光芒。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一课一练测试卷14.蜜蜂(含答案)

绝密★启用前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一课一练测试卷14.蜜蜂一、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A.栅.(zhà)栏B.破碎.(cuì)C.承.(chén)认D.绽.放(dìng)二、多音字组词。
更gēng(______)只zhǐ(______)背bēi(______)更gèng(______)只zhī(______)背bèi(______)三、填上适当的量词。
一(_____)金光一(_____)珍珠一(_____)斧头一(_____)工具一(_____)圆月一(_____)暖流一(_____)帽子一(_____)阳光四、反义词。
消失——(_______)裸露——(_______)发现——(_______)悲惨——(_______)能手——(_______)愈合——(_______)熟悉——(_______)相信——(_______)稚拙——(_______)五、补充词语,再选择恰当的词语填空。
准确(____)(____)欣然(____)(____)确确(____)(____)争奇(____)(____)(____)(____)一现(____)(____)观察1.秋天一到,公园里的菊花(_____),非常迷人。
2.他思考片刻,(______)地做出了这道题。
六、比一比,组成词语。
强(______)途(______)斗(______)括(______)虽(______)余(______)十(______)舌(______)七、选词填空。
迎候等候1.我看见母亲远远(_______)在村口的身影,眼眶湿润了。
2.(_______)了近一个钟头,她才起来。
学问学识试卷第2页,总6页3.这位老人看来很有(_______),我得去请教他。
4.孔子尽管(_______)渊博,可还是虚心求教。
固然 居然 突然 仍然 果然5.昨天下了一天的雨,今天(_______)没有停。
14、蜜蜂(1)

段)
3、在这个结论中,可以肯定的是(蜜蜂辨认方向靠的不是 超常的记忆力)无法解释的是(能辨认方向的本能。)
五、练(随堂巩固)
1、学习了课文你明白了什么?
2、拓展阅读:《昆虫记》
作业布置:
1、把文中你喜欢的词语、句子抄下来。
2、课外阅读:《木木的昆虫日记》
横山县第三小学学导案
课 题
14、蜜蜂主备教师毕梅日期
教材简析
课文作者是法国生物学家法布尔,以第一人称写了他所做的一个试验,即证实蜜蜂是 否具有辨认方向的能力。体现了作者严谨的科学态度和求实作风
学习目标
1会认“试、验、证”等10个生字,会写“袋、概、减”等14个生字。正确读写“无 论、试验、纸袋、证实”等词语。
2.学习默读课文,了解主要内容,学习法布尔的观察发现和探索精神,以及严谨的 科学态度和求实的科学作风。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表达课文蕴含的思想感情。积累语言。
学法指导
自读自悟、探究学习。
学习重点
1会认“试、验、证”等10个生字,会写“袋、概、减”等14个生字。正确读写“无 论、试验、纸袋、证实”等词语。
情境导入
同学们,如果把你们放在一个陌生的地方,你能找到回家的
路吗?可是有这么一种昆虫,它就能做到•
板书蜜蜂指导书写,齐读。
三、学(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标出自然段序号。
2、检查预习。
无论、试验、纸袋、证实阻力推测超常
解释准确无误确确实实大概减少
重点指导:证纸试减概
3、自由读指名读齐读、并用词语造句。
2.学习默读课文,了解主要内容,学习法布尔的观察发现和探索精神,以及严谨的 科学态度和求实的科学作风。
三年级上册语文14蜜蜂1概述

课时要求:1、会认8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
能正确读写本课词语。
2、初读课文,了解课文结构,初步感知课文内容,并朗读和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鲜花朵朵,争奇斗艳,芬芳迷人。
自学要求:1、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记住字形。
2、读通句子,难读的或喜欢的句子多读几遍。
3、植物学家是根据什么原理来制作花钟的?为什么不同的花开放的时间是不同的?nèi mèng xǐng shī qiáng 内梦醒湿强zào shì yǎ kūn bō 燥适雅昆播wěn xiū zhì yàn nù吻修致艳怒jiāo nèn mù sū娇嫩暮苏内梦醒湿强燥适雅昆播吻修致艳怒娇嫩暮苏争奇斗艳 芬芳迷人 艳丽欣然怒放 干燥娇嫩 暮色淡雅昆虫 传播 吻合 大致 植物学家 需要 陆续 关 系 密切 留心分析结构,记住字形嫩娇艳醒燕聚演倦1、植物学家是根据什么原理来制作花钟的?2、为什么不同的花开放的时间是不同的?读一读:原来,植物开花的时间,与温度、湿度、光照有着密切的关系。
还有的花,需要昆虫传播花粉,才能结出种子,它们开花的时间往往跟昆虫活动的时间相吻合。
一位植物学家曾有意把不同时间开放的花种在一起,把花圃修建得像钟面一样,组成花的“时钟”。
要是我们留心观察,就会发现,一天之内,花开的时间 花的名称凌晨四点 牵牛花 五点左右 蔷薇 七点 睡莲中午十二点左右 午时花下午三点 万寿菊傍晚六点 烟草花 七点左右 月光花 晚上八点 夜来香九点左右 昙花左右左右 左右左右课后作业:••一、组词。
•艳( ) 醒( ) 禁( ) 温( ) 娇( ) •色( ) 星( ) 梦( ) 湿( ) 桥( ) •组( ) 淡( ) 悄( ) 植( ) 建( ) •祖( ) 炎( ) 消( ) 直( ) 健( ) •二、填词语。
•鲜花( ) 绽开( ) ( )斗艳欣然( ) •( )迷人含笑( ) 留心( ) 传播( )•三、排列顺序。
新课标核心素养目标部编版三下14 蜜蜂 教案 第1课时

学生赏析
齐读课题。
本节课借助图片感知本节课是与蜜蜂有关导入新课。
讲授新课
一、识字解词
(-)了解作者:
法布尔(1823~1915):他是法国著名的昆虫学家、动物行为学家、作家,被世人称为"昆虫界的荷马”“昆虫界的维吉尔”。他童年时代就迷上了大自然中的花草虫鸟。后来靠自学获得了自然科学硕士、博士学位。
jianchayantumδshengquerenwuwu
(检查)(沿途)(陌生)(确认无误)
(-)比一比,组词语。
蜜(蜜蜂)蜂(蜜蜂)阻(阻止)检(检查)密(严密)峰(山峰)租(出租)捡(捡起)
学生自主练习
小组互评
布置作业
1、朗读课文,把你喜欢的句子抄写下来。
2、继续预习课文。
课堂小结
课文记叙了法国昆虫学家法布尔为了证明蜜蜂有辨认方向的能力而做的一个试验,最后发现蜜蜂靠的不是超常的记忆力,而是一种无法解释的本能。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
第
课题
蜜蜂
单元
第四单元
学科
语文
年级
三年级
学习目标
一、文化自信:阅读课文,从实验中接受科学精神的濡养,增强文化自信。
二、语言运用:会认“概、阻”等8个生字,会规范书写“蜜、蜂”等12个生字。正确读写“蜜蜂、辨认”等词语。
三、思维能力: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整体感知课文主要内容。
请大家带着这些问题读课文。
《蜜蜂》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读文后,讨论交流,展示交流,填空。
课文记叙了法国昆虫学家法布尔为了证明蜜蜂有辨认方向的能力而做的一个试验,最后发现蜜蜂靠的不是超常的记忆力,而是一种无法解释的本能。
三年级下册语文一课一练 14.蜜蜂(含答案)

14.蜜蜂一、填空题1.拼写大擂台。
我是小擂主,我会读,我会写。
法布尔在jiǎn chá( )蜂窝时发现多数mìfēng( )经过yán tú( )mòsh ēng( )的景物,zhǔn quèwúwù( )地飞回到了家。
从而验证蜜蜂有biàn rèn( )方向的能力。
2.小小播音员。
选出加粗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几乎 A. jī B. jǐ( )尽管 A. jìn B. jǐn ( )陌生 A. mè B. mò( )沾着 A. zhān B. zhàn ( )阻力 A. zǔ B. zhǔ( )大概 A. gài B. jì( )3.品词鉴赏家。
请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入句子中。
推算推测估算猜测人们通过对奶奶的仔细观察,可以( )出奶奶的年龄。
在外出旅游前,我们( )了一下旅游的费用。
因为蜜蜂飞得低,所以我( )蜜蜂可能找不到家了。
专家对宝石的品质仔细研究,( )出这块宝石已有几百年的历史了。
4.动物与气象。
人们根据长期观察,发现动物的一些动态与天气有密切的关系。
下面这些动物,应该填到哪里呢?泥鳅乌龟蜻蜓乌鸦喜鹊蚂蚁知了鹁鸪鸭子狗(1)_________搬家,将有雨下。
(2)_________飞得低,出门带蓑衣。
(3)_________乱飞,阴雨天到。
(4)_________吐气泡,雨天将来到。
(5)_________背冒汗.出门带雨伞。
(6)_________低处停,未来雨打门。
(7)_________潜水快,天气将变坏。
(8)_________肚翻肠响,将有大雨降。
(9)_________叫叫停停,连绵阴雨来。
(10)____鸟死命叫,雨儿淅淅打树梢。
5. 走近法布尔。
法布尔是_____国著名的_____家,____家,他被誉为“_________”。
三年级上册语文一课一练-14 蜜蜂 -人教新课标

《蜜蜂》练习题学校 班级 姓名一、给下列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打上“√”。
1.尽.(j ǐn j ìn )管天都峰很陡,我们还是尽.(j ǐn j ìn )力去爬。
2.天气闷.(m ēn m èn )热了,大家的心情烦闷.(m ēn m èn )极了。
3.几.(j ǐ j ī)只小蜜蜂飞得很低,几.(j ǐ j ī)乎贴到了水面。
二、看拼音,写词语。
ji ǎn sh ǎo d à g ài tu ī c è zh ǔn q ùech āǒ三、在括号填上恰当的关联词。
1.()飞到哪里,蜜蜂( )可以回到原处。
2.( )它们逆风而飞,沿途都是一些陌生的景物,( )它们确确实实飞回来了。
3.蜜蜂靠的( )超常的记忆力,()一种我无法解释的本能。
四、给句子排排队。
( )我叫小女儿在蜂窝旁等着,自己带着做了记号的二十只蜜蜂,走了两里多路,打开纸袋,把它们放出来。
()为了证实飞回花园的蜜蜂是我放飞的,我在它们的背上做了白色的记号。
( )一天,我在我家花园的蜂窝里捉了一些蜜蜂,把它们放在纸袋里。
( )那些被闷了好久的蜜蜂向四面飞散,好像在寻找回家的方向。
五、课文精彩回放。
在回家的路上,我推测蜜蜂可能找不到家了。
没等我跨进家门,小女儿就冲过来,脸红红的,看上去很激动。
她高声喊道□有两只蜜蜂飞回来了□它们两点四十分回到蜂窝里□满身都是花粉呢!1.给文中的句子加上标点符号。
2.从哪些词语可以看出小女儿很激动?用“﹏”在文中画出。
3.我会对那两只归来的蜜蜂说:。
六、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燕子燕子是一种秋去春来的候鸟。
它玲珑的小面孔上嵌着一对小小的眼睛,一张嫩黄的小嘴。
它背上的毛乌黑发亮。
它飞行的时候,尾巴张开,像一把剪刀似的,飞得又快又稳。
燕子喜欢把窝搭在房梁上。
搭窝的时候,先飞到田里去把不硬的泥一口一口叨回来,用唾沫把泥拌到有黏性时,再一层一层地垒起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指导写字:出示小黑板,逐字指导,学生通过观察自己总结应该怎么写。
指名说识字方法
生练写
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
作业
知 识 巩 固 题
拓 展 延 伸 题
补充练习
作业内容
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你还知道哪些有关蜜蜂的有趣知识?将你收集到的相关知识与同学们一同分享。
准备
教学
留心和收集有关蜜蜂的有趣知识。
板
书
设
计
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
意图
个性化设计
一、回忆旧知,导入新课
(5分钟)
二、初读课文(15分钟)
同学们,我们曾经学过《蜜蜂引路》这篇课文,谁能说说这篇课文讲了个什么故事吗?
法国著名科学家,科普作家法布尔为了证实蜜蜂会辨别方向的能力做了一个非常有趣的实验,你想知道是个怎样的实验吗?让我们走进《蜜蜂》这篇课文一同去看看,同时也看看实验的结果怎样。
3.按序逐段来反馈。
指名逐段朗读课文,争取对课文的脉络有更为清晰的认识
4.呼应导语。
现在你知道法布尔做了一个什么有趣的实验了吗?
指名说
齐读课题
自由读课文,找出本课的生字词
生进行自我测试
小老师领读,指名读,学习兴趣
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教学过程
三、指导写字
(20分钟)
1.出示生字词,自读,指名读,读准字音。
教学反思
课题
14、蜜蜂
教案序号
3
授课时间
2015年10月26日
课型
新授
教学目标
1、默读课文。
2、理解课文主要内容,弄清实验是怎么做的,结论是怎么得出的。
3、学习作者观察、思考和实验的方法,感受严谨的科学态度和求实的科学作风。
教点
学难
重点
重点:作者实验过程中的观察和思考,理解课文叙述顺序。
难点:通过学习课文,体会学习法布尔提出问题和用实验证明问题的科学的思维方式,以及扎实认真对待科学的态度。
板书课题
1.循序渐进读课文。
第一遍:边读边找出带有本课生字的词语,借助后边的拼音争取把字音读准确。
第二遍:再读课文,进行自我测试,看看自己是否还需要借助课后的生字表。如果不小心忘了还可以再看看生字表。
2.互帮互助学生字。
出示生字卡,请已经有把握的学生来做小老师,带领大家一起巩固,教师随时纠正读音,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