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美学”:当代审美新视野

合集下载

城市美学研究的新视角——论城市审美主体的发展及城市美的表象

城市美学研究的新视角——论城市审美主体的发展及城市美的表象

1城市 审美主体 与城市美 的关 系
关于 城 市 美 的 研 究正 在 成 为 城
市和美学 研究领 域的新 热点 。 然而 当 下对 于城 市 美 的关 注往 往 只停 留在 城 市建设 的具体 现象上 . 研究也 多 其 限于技 术与形 式美 的范 畴之 内。 系 从 统 美学 的角度讲 美是 不能 脱离审 美
成。 在这 一过程 中 他们扮 演着各 自的 角色 有不同 的话语 权 , 拥 并通过不 同 的行 为方式影 响着城 市 美发展 。
治立场 、 门利益 使政 府逐 渐形 成 自 部
身的 审美价 值观 和 审美 生产方 式 . 这 同时也 催生 了我 国极具行政意义 的一
部 分城市 景观 。
着 明显 的变 化 。
城市之中, 介入城市美的各个环节 . 又 最大限度地体现着城市审美主体对客
体 质 的影响 、 干预 。 因此 , 城市 审美 主 体 的变化必然给城 市美的发展 带来显
著的影响 : 从城市审美主体的角度分
析 和理 解城 市 美的 发展 , 将为我 们提 供一种 认识 问题 的有效 方法 。
城市美学研究 的新视角
论城市审美主体 的发展及城市美的表 象
A Ne w P it f o n o Viw o t —Ae t e is On h De eo me t e f Ci y sh t : c t e v lp n
o uj t o o t oa i - etei n e ersnai f b cs fC n mp r yCt as t sadt i R peett n S e e r y h c hr o
整地反映城市审美活动的全貌 . 就不
能将城市 美过 分地理解 为物化 的城市

浅谈城市美学与当代城市园林景观设计

浅谈城市美学与当代城市园林景观设计

我 国的古 建筑 造型 形式 中常用 对称 的 构 图。例 如 北京故 宫 的房 首要 目标 ,最大 限度地满 足市 民的 日常生 活需要 ,创 造具 有一定空 间 屋 、大殿 、天安 门城楼 及金水 桥均采 用对称 的形式 。对称是我 国建筑 形态 、舒 适宜人 的城 市物质环境 。 和民居布置 中传统 的手法 。 对称形 式包 括反射 、平移 、旋转 、扩大 四种 。
拜型 ”的审美观 ,它所 反 映的是人们 对于 自然 、对 于 “ ”、 “ 天 神” 用 各种 空间环 境 因素 、设 计符 号语 言来 表 达一 种文 化蕴 意和价 值取
及封建 等级制度 的崇拜 ,是对 人性 的压制 ;在 人 的独立 性阶段 , 人 向,表 达一个城 市的 “ 将 神韵 ” ,都 是在把城 市从一般性 的功能体和人 的审美观概括为 “ 感受型 ”的审美观 ,是一 种 “ 物化 ” 的审美 观 ,更 类 聚集 体 的物质 为主 的形 态 ,升华 到更 多地 体现人类精 神文化的高级 多 的是人为 的、对 人为之物 的感受 。人要对 自身 的发 展有所超 越 ,要 形态 。
科 学 技 术
酒 毂’ N
浅谈 城市 美学 与当代城市 园林景观设计
钱 晓春 宓正育
1浙江城 建园林设计院 浙江 杭州 3 0 1 . 10 2 2杭州蓝天园林设计院有 限公 司 浙江 杭州 3 0 . 1 1 0 2
摘要 :文章前 半部 分阐述美和审 美本质 与特征 、建筑形式 美与 审美的发展 ;后半部分 以城 市美学和景观设计 的思路 为主体 ,重点介绍 了城 市
二、建筑形式美与审 美的发展
建筑形式美与 审美的表现 l 称 与均衡 对
设计 不能只停 留在空 间形 状 、体 量 、比例 、尺度 、色彩等形式美学 的

当前中国城市审美主体的发展与城市美的新表象

当前中国城市审美主体的发展与城市美的新表象

引资本 、提高城市的G P D 、在任期 内完成 其对城市美质量水平要求的不断提高是城 偏好,以实现房地产开发商的文化情结。

的企业家思维之后,政府的审美取 向也相 在经营城市 的过程中就出现 了引资工程 、
形 象 工程 、政绩 工程 。 由过 去只关 心生 产
相比,市 民审美取向易受外界影响、不稳 的发展缺少了一份应有的理性。城市美的

审美价值观和审美方式,这同时也催生了
我国极具政府色彩的一部分城市景观。 经济政治体制 、土地使用制度的改革 无疑使政府经营城市的能力得到了加强,
个辩护者,为 了使政府的行为变得合法
在利润的驱使下,他们变得急功近利,在 化而从 “ 理论上”进行辩护。“ 决策跟随资 对美的选择上缺乏足够冷静的思考。
城 市 审美主 体 与城 市美 的关 系
有关城市美的研究正在成为城市和美 对城市审美主体——城市人的划分归 类有不同的方式。从城市发展的过程而言, 政府 、企业及城市居民是最关键 的、推动 美追求,选择 、使用、丰富、建设城市空 间,最终促成城市美的形成。在这一过程 学研究领域的新热点。然而,目前对于城 城市发展的动力主体,他们本着不同的审

社会关系的,在城市审美取向的表达上具 有相 当大的话语权。从行政学 的角度看,
各级政府部门的所有职能 目 标存在一个共
物化的审美活动载体 的同时,认真研究
这使它具有了其他美学领域不可比拟 的大
城市系统的主体——城市人的作 用:从审
众f 性。而生活在城市中的人们,作为城市 美主体 的角度关注城市人的审美意识及活
展有何种影响等。
理 性、更实际。 AN E
维普资讯
治立场、部门利益使政府逐渐形成 自身的

《城市美学讲》课件

《城市美学讲》课件

技术与艺术的融合
总结词
将现代科技与艺术相结合,创新城市设 计和建设方式,为城市美学注入新的活 力。
VS
详细描述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技术与艺术的融合 成为城市美学的新趋势。这种美学理念将 现代科技与艺术相结合,通过数字化设计 、虚拟现实、智能建筑等技术手段,创新 城市设计和建设方式。这种融合为城市美 学注入新的活力,为居民带来更加丰富多 样的艺术体验。
03
城市美学的发展趋势
BIG DATA EMPOWERS TO CREATE A NEW
ERA
可持续发展的城市美学
总结词
强调城市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和谐共生,通过绿色建筑、公共空间和交通规划等手段,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详细描述
随着人们对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可持续发展的城市美学成为当今城市规划的重要趋势。这种美学理念注重城市 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和谐共生,通过绿色建筑、公共空间和交通规划等手段,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实现城市的 可持续发展。
人文关怀的城市美学
总结词
强调城市的历史文化传承和人文关怀,关注居民的生活品质和文化需求,打造具有特色的城市风貌。
详细描述
人文关怀的城市美学注重城市的历史文化传承和居民的生活品质。这种美学理念关注城市的文化底蕴 和居民的文化需求,通过保护历史建筑、弘扬传统文化、提升公共艺术等方式,打造具有特色的城市 风貌,增强居民的文化认同感和归属感。
题。
02
本土化特色
每个城市都有其独特的文化和审美观念,在全球化背景下,应注重挖掘
和传承本土文化特色,弘扬本土美学精神。同时,可以借鉴外来文化和
审美观念,丰富本土文化的内涵和表现形式。
03
融合发展
全球化与本土化并非相互排斥,而是可以相互融合。在保持本土特色的

从城市生活看城市美学

从城市生活看城市美学

阶段 。而恰巧 ,随着经济社会 的高速发展 ,很大一部分 的国
民就 站在 了这个 高级 阶 段 。 “ 仓禀 实而 知 礼节 ,衣 食 足而 知荣
给生活 ,放慢脚步 ,才能细细品味生活中的美学。生活的脚步 匆匆 ,谈何对细节的理解 ,而对细节的认知能力 ,体现的是品 位的提升 ,境界 的提升。所以 ,生活美学的真谛在于放慢生活 的节奏,留给 自己多一点时间去学习、去体会、去感捂。 我们对美的追求可以看作是一种人类 自我救赎的过程 。 生活的真谛是美 ,美源于生活 。从生活之中发现美 的存在 ,
在与幻想 的差别 ,大众误把 “ 幻 象”当现实来指导 自己的 日 常生 活 , 在不知不觉 中成 了文化视像 的俘虏 , 沉溺于审美 幻象而放弃思考和抵制平 面化价值的侵蚀 。 于是 ,现代的国民们 ,为 了追求 “ 食不厌精脍不厌细”, 把吃穿山甲、猴脑 、鱼翅 当作一种身价与地位的象征 ,放弃 了 与 自然的和谐共处;为了追求 “ 高端大气上档次 ,品位超俗与 众不同”,把另类当高端 ,把媚俗当品位 ,放弃 了对真正艺术 的审美追求 ;为了更多地满足 自己的物质需求 ,放弃了对 自我 价值的实现 ,一味地追求事业的成功和财富的积累,仿佛这样
这 不 仅仅 是一 种 能 力 ,也 是 一 种 人 类 的 必 需 。 审美 的权 力 和
辱 ”,物质需求满足了,精神需求慢慢就浮出水面。在当下的
中国,我们对美的追求正变得全面而又具体。中国社会科学院 副研究员刘悦笛 曾在 自己的著作里表示 :我们正在经历的,是 当代生活和艺术所发生的 “ 审美泛化”的质变 。一方面是 “ 生 活的艺术化” ,另一方面则是 “ 艺术的生活化”。当代艺术正
戏 被 一 部 分 人 人 为 地 融 入 足 够 多 的艺 术 成 分 和 想 象 ,抹 平 实

浅论城市建设的美学景观及其特征

浅论城市建设的美学景观及其特征

浅论城市建设的美学景观及其特征城市是一座以人类为中心的社会、经济、自然的复合生态系统,也是一座由人、建筑、环境组成的有机综合体。

本文从美学观的角度阐明重视城市的整体设计(环境设计)和城市美学研究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我们视城市为一巨大的艺术品,从五个方面论述了城市建设的美学特征;指出城市建设者,用自己的艺术才能和娴熟的技巧(技术)创造出优美的城市,以影响人们的美感,培养人们审美情趣。

建国以来,我国城市建设有了极大发展。

旧城改造,新城建设,中小城市的发展建设尤其迅速。

城市建筑物、构筑物日趋增多,但在城市建设中多半都只研究组成城市的各自的具体规律和具体技术,而较少甚至没有研究它们的美的规律、美的价值,更没有从美学观点去研究整个城市的美学特征;致使一些城市在建设中未能达到城市艺术的完美性。

纵观世界的城市建设,不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注意到把美学原则列为城市建设的重要原则,力图创造优美城市。

居住在城市的人们也都希望自己所生活的城市是一座既整齐富有变化又有音韵和谐、美丽且富有特色的城市。

据统计:一九五零年世界城市人口仅占总人口的百分之十六点二,他们居住在十万人以上的城市中;到一九七零年却剧增长到百分之二十三点七。

可以预计今后的增长速度还会加大。

因此研究城市美学及其特征很有必要。

本文着重阐明城市美学的美学特征,即组成城市的三要素——人、建筑、环境的总的美学观及其特征。

城市建设的规划和布局一定要有美学观。

城市是一座由人、建筑、环境(社会环境、自然环境、人工环境)三者多学科社会综合体,因而城市的美融合了多种技术和艺术。

以城市为审美对象与其它诸如艺术美、建筑美、工艺美等相比,城市美更为广泛和深远。

它既有一般的美学原则,又有独自的美学特征,不论是城市建设的总设计师,还是各项工程(建筑、园林、绿化、道路、交通等等)的设计师都要将自己的技术创造与艺术创作联系起来。

并归入城市艺术这一巨大的范畴。

城市建设的美学特征,我们综合分析有五个方面:1.要以本城市的历史和人为出发点人是城市的主体(这里不是指美学中的主体),创建一座完美城市如同创作其它文艺作品离不开生活一样,每一个国家,每一个民族、每一座城市的人民都会有它特有的爱好和风俗,都在长期的发展中形成特有的审美观念和地方风格。

城市美学思考与实践

城市美学思考与实践

城市美学思考与实践作者:余伟忠来源:《美与时代·城市版》2014年第10期一、城市美学·思考城市是一个集经济、科学、文化的空间系统,是一定地域中的经济实体、政治社会实体、科学文化实体的统一。

因此,研究城市的美,应该从城市的各个方面进行探究,它不是城市各个要素的简单拼合,而是从整体上进行系统的艺术处理。

城市的美主要来源于城市的自然景观系统,城市的历史脉络系统,城市元素与节点,城市融合发展过程,城市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城市特有的功能等。

从城市的本体来看,城市美学主要表现在城市精神与城市形态两方面。

我们对一个城市的理解,首先是城市的形态、结构及外在特征的评价,但真正触动我们内心感动与激情的事物,是城市精神中所蕴含着的内在力量与历史积淀,城市的灵魂美才是美学意义上真实的爆发点。

因此,城市美学更多的体现在城市精神上,它是城市的“性格”和“灵魂”。

一个城市如果结构合理,功能齐全,能够为人们提供物质和精神生活的各种基本需求条件,那这个城市才能体现城市该有的生活美与功能美,这是城市精神最基础的美学表现。

二、城市精神的研究系统城市美学的内在逻辑应该是由城市精神指向城市形态。

城市最终呈现什么样的形态与视觉效果,需在城市精神的整体研究与提炼的基础上进行艺术化设计。

(一)城市的人文研究。

人文识别是一个城市最持久、最具资源潜力和最有文化人类学意义的识别系统。

一座城市人文状况是城市个性中最重要的因素,当我们研究城市的人文识别时,必须注意历时性和共时性两个方面。

城市的历史、文化、风俗、民族等是长期沉积的结果,是一种历时性的遗产,而当代城市人的现实生活必须与历时性的人文遗产共存,这就是城市的一种共时性状况。

事实上,今天的所谓历史文化名城就是以历时性的人文特征来命名的。

(二)城市的地缘研究。

任何城市对外播散的形象因素,首先是地理上的。

我们想起世界上某座城市,首先想到的可能是这个城市所属的国家,然后再了解这座城市在所属国的位置。

中国当代城市环境设计的美学分析与批判

中国当代城市环境设计的美学分析与批判

渠纯洁(陕西服装工程学院,陕西西安712046)摘要:城市环境的质量决定着人们的生活质量,面对日新月异的时代,城市的环境质量的标准也将越来越严格。

日常生活中,人们的个人审美也将影响着城市的环境质量,所以,要想提高城市环境的整体水准,需要根据城市的特点因地制宜的去合理的设计。

基于此,本文将深入分析城市环境的概念和特点,从根本上分析中国当代城市环境设计的美学风格,以及批判不合理之处,旨在推动中国城市环境设计的发展。

关键词:中国当代城市环境设计;美学分析;批判中图分类号:TU98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1602(2019)19-0116-011引言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人们对自己的生活环境提出了新的要求。

为面对人们的需求,有关部门将深入改革,制定相应的规章,根据建筑学的有关理念,城市环境既包括自然环境的部分,还包括人为的环境改造。

通过做出相应的环境改造,为人们带来更加舒适的生活体验,并且融合设计美学的概念,从建筑的整体风格到设计的美学理念,给人们带来视觉上的审美观感。

2城市环境设计的概念城市环境设计,指的是基于合理的照明设施,综合自然景观,给予一定的人文内涵,从整体整合而成的一种富有设计感的建筑物,它包括环境建筑的外部设计和内部设计。

从符号学的角度来说,城市环境设计可以作为一个城市的符号象征,代表着这座城市的一个象征符。

从人民百姓的立场上看,城市环境直接影响着人们的居住感受,一个好的城市环境设计,有利于提高这座城市的实际影响力。

3城市环境设计的特点第一,鲜明的地域性。

每个城市都有着各自的地理位置,依据当地的地方特色,给予一定的设计,从而能在不改变当地环境的情况下,合理的运用周边建筑,建设别具特色的城市环境。

第二,整体性。

在规划一座城市时,必须从整体入手,通过构建一个完整的设计方案,并加以美学的合理内涵,使得城市环境能从局部到整体具有层次性。

第三,时代性。

城市环境设计离不开时代的特征,个人审美会根据时代的特点发生变化,对于游客来说,一个好的城市环境设计会给他们带来最直观的感受,并且也会把别具一格的时代特点展现出来,同样,城市的环境设计会随着时代的变化发生改变,同一城市的不同时期会给人不同的感受。

中国当代城市环境设计的美学分析与批判

中国当代城市环境设计的美学分析与批判
1 中国当代城市环境设计美学的现状
从世界上第一道城市遗址到如今地 球村落形成的现在,人们一直选择的都 是城市化的居住环境,虽然中国有上下 五千年的历史文化,但是中国的城市化 进程却比西方发达国家的城市化进程晚 了一百多年。即使如此,中国的城市化 发展的进度却也是极为惊人的,根据数 据显示,中国的城市化进程从 20 世纪 80 年代开始,由于中国人民对自身居住 环境条件的意识越发增强,中国内地以
公共管理
Public Management
中国当工业大学艺术与信息工程学院,辽宁 大连 116033)
摘要:我们都知道城市生活除了满足人们的物质条件外,还需要满足人们的精神需要,由于现在生活质量的不 断提高,人们也越来越重视城市的环境设计和规划,并且对城市环境设计审美需求也越来越高。但是有越来越 多的建筑设计师在提高自己的设计能力和设计思维水平的过程中,因为过度地追求西方的艺术美和豪华的城市 景观而忘记了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的平衡,也有越来越多的人因此摒弃了我们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特色,摒弃 了中国城市应该具有的真正的审美内涵。对于此,笔者将简要分析城市环境设计的概念与特点,站在美学的立 场分析当代中国环境设计和建设之间所存在的问题并且对这些问题进行研究。 关键词:城市环境设计;分析;批判;美学 中图分类号:TU984 文献标识码:A
第二,现如今城市的人文景观美是 通过自然环境和人们在他们所处的居住 环境中所进行的活动、生活的相互融合 而产生的。一个城市有相较于另一个城 市所不同的景点建筑和各种人们口口相 传的传说故事,甚至是当地著名的特色 小吃,这时想起这个城市时人们首先可以 想到的事情,每个城市都有其不同的人文 景观美,也就是这所城市的人文沉淀。
我国当代的城市环境设计美学所 面临的现状,这标志着我国城市环境设 计的现有水平和我国居民的生活质量水 平。我国的城市设计理念,是一种既能 传承中华传统文化,又可以汲取世界先 进理念和技术的一种设计理念。因此我 国的城市环境设计注重人与自然之间的 和谐相处,通过对大自然合理利用,来 完善我国城市设计理念,使我国的城市 环境设计美学变得多姿多彩。城市环境 设计美学包含了各种城市规划的艺术, 如雕塑美术、城市建筑以及园林景观设 计等等多个方面的综合体现。现在中国 的城市依然处于高速发展的上升期,城 市发展过度地追求外延扩张,从而导致 人们居住环境越来越不方便,并且人们 的生活舒适度也愈发降低,自从 20 世 纪 60 年代以来,我国的城市环境设计 的工作人员,逐步打破了传统的框架, 紧跟时代的步伐,不断地开拓创新城市

中国当代城市环境设计的美学分析与批判

中国当代城市环境设计的美学分析与批判

中国当代城市环境设计的美学分析与批判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城市环境设计对于表现中国传统文化精神和推动城市发展至关重要。

然而,在中国当代城市环境设计的实践中,存在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本文将对中国当代城市环境设计的美学进行分析与批判,并提出一些建议。

首先,中国当代城市环境设计的美学倾向于追求炫耀和奢华,而缺乏对于人文关怀的考虑。

许多城市在建设过程中,过分追求外观的华丽和体量的宏大,忽视了对居民需求的尊重和理解。

这种美学倾向导致了城市环境的表象过于喧闹和商业化,缺乏温暖和人文关怀的元素。

因此,我们需要重新思考城市环境设计,将人的需求和情感放在首位。

其次,中国当代城市环境设计的美学存在着相对于传统文化的冲突和矛盾。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注重的是自然、简约和谐的美学观念。

然而,在现代都市化进程中,许多城市遭受了过度的重建和破坏,导致环境的混乱和失去了传统美学元素。

城市环境设计需要更加注重传统文化的保护和融合,以保持城市的文化特色和独特性。

此外,中国当代城市环境设计的美学存在着对于可持续发展的忽视。

许多城市在建设过程中,缺乏对环境保护、节能和资源利用的考虑,导致了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

对于美的追求应该与可持续发展相结合,注重生态环境和资源的保护,以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和生态平衡。

针对上述问题和挑战,我们提出如下建议:首先,城市环境设计应该注重人的需求和情感。

设计师应该从居民的角度出发,关注他们的生活方式和文化需求,打造人文关怀的城市环境。

其次,城市环境设计应该注重传统文化的保护和融合。

设计师们应该尊重传统文化的精髓,结合现代设计理念,创造出既有传统美学特色又符合现代城市需求的环境。

最后,城市环境设计应该注重可持续发展。

设计师们应该从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的角度出发,采用可再生能源和绿色建筑技术,创造出具有生态可持续性的城市环境。

综上所述,中国当代城市环境设计的美学需要加强对人的关怀、传统文化的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视。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城市美学研究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城市美学研究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城市美学研究城市,是现代人口居住和政治、经济、文化活动的主要场所。

伴随着中国新型城镇化战略的推进,城市化进程不断加速,城市建设的形式和模式也在不断创新,城市美学的研究与实践越来越重要。

一、城市美学的概念与特征城市美学是研究城市美的学科,具有以下特征:一是城市美学是一门综合性学科,它既涉及美学原理、美学方法,也包含城市规划和设计、人文社会学等相关学科知识。

二是城市美学是一门多层次的学科,涵盖形式美、功能美、环境美、文化美等多种美学范畴。

三是城市美学是以城市建筑、城市景观、城市空间及其结构、文化内涵等为对象的审美探索。

在新型城镇化的背景下,城市美学的研究与实践需要面对的新特征是:城市建设对环境的要求更高、对历史文化的保护更加重视,同时城市人口的多样化和城市现代化的要求也越来越复杂。

因此,城市美学需要考虑可持续发展、多元化需求、创新和进步等多个方面。

二、城市美学的研究视角1. 环境美学视角环境美学视角是城市美学研究的重要视角。

城市建设应该注重环境保护和环境美化,使城市成为宜居性、生态性、文化性良好的城市。

环境美学视角考虑到城市及其环境对人的感官和心理方面的影响,从视觉、听觉、嗅觉、触觉等多方面切入,探讨如何在城市建设中实现环境的协调与美化。

2. 历史文化视角历史文化视角是城市美学研究的重要视角之一。

城市是历史文化传承和展示的载体,城市建设必须重视历史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发挥其独特的城市美学价值。

历史文化视角主要涉及城市历史文化的传承、城市风貌的保护与重建、文化符号的利用等方面。

3. 空间美学视角空间美学视角是城市美学研究的重要视角之一。

城市建设从本质上涉及的是空间的变化和利用。

空间美学视角强调城市空间的组织及其形态结构,通过对城市空间的审美分析和比较研究,挖掘城市空间内在的美学价值。

三、城市美学的实践与创新城市美学的研究不仅有理论探讨,还需要通过实践和创新来推动城市美学理念的实现。

实践和创新可以从以下方面展开:1. 探索可持续城市建设的美学原则可持续城市建设需要注重环境、经济和社会三方面的平衡发展。

现代城市的生活美学

现代城市的生活美学

现代城市的生活美学现代城市的生活美学或者说城市美学,是一种以城市景观、建筑空间、社会文化等多个方面为内容的美学思想。

它是对城市生活美学的认识与追求。

现代城市的生活美学是一种城市文化理念、生活方式、审美观念的表达,代表了现代城市的精神面貌与建设方向。

它旨在营造一个完美的城市生活环境,让人们在城市中获得精神满足,达到一种和谐、美好、舒适的境界。

城市景观是现代城市生活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城市的建筑物、路灯、标志、交通设施等都是城市景观的组成部分,他们构成了城市的外观形态,对城市形象与品质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对于现代城市的生活美学,城市景观的要求是美观与”性感”,美观指的是美的外观形态、色彩漂亮等方面,而“性感”指的是景观的感官刺激性,让人产生一种情绪反应。

合理的交通规划、绿化带的设置、公共广场的规划等都是创造性的城市景观设计。

城市建筑空间也是现代城市生活美学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城市建筑的风格是城市的文化体现,建筑的高低差别,建筑的外墙构造、建筑的色彩搭配等都是体现城市建筑美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于现代城市的生活美学,人们需要对城市建筑空间进行多方面的考虑,包括舒适性、环保性、绿色度、生命质量等。

社会文化是现代城市生活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社会文化包括了城市的文化底蕴、文化氛围、文化生活空间等。

城市文化的塑造必须放在日常生活中去实现,如建立多种文化交流平台、推行书法、绘画等文化活动、修建公共教育设施等,这些不仅是城市文化产业的基础建设,也是建立和谐社会、培养和谐良好城市文化氛围的重要举措。

现代城市生活美学是寻求和谐、快乐、满足的表现。

这一概念不仅仅是花哨的颜色,鲜艳的灯光,还包括了卫生环境、文化空气、居住环境、基础设施等多个方面。

生活美学需要城市居民积极参与,努力促进城市公共环境建设,比如在广场上跳广场舞,参加义务美化活动等等,让城市成为更美的文化园地。

现代城市的生活美学

现代城市的生活美学

现代城市的生活美学现代城市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产物,它以其独特的风貌和生活方式吸引着无数人们的关注和向往。

作为当代人,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满多元化的城市的环境中,其中不仅有高楼大厦、宽阔的马路和繁忙的商业区,还有一系列独特的城市美学。

本文将探讨现代城市的生活美学。

现代城市的生活美学表现在城市的设计与布局上。

现代城市的设计追求多样性、开放性和可持续性。

城市的建筑物和街道布局经过精心规划,既满足人们的生活需求,又体现城市的独特魅力。

城市中的公园和绿地被广泛建设,为居民提供了与大自然亲近的机会,使人们能够享受到更健康、更美好的生活。

现代城市的生活美学还表现在城市的文化氛围和艺术品位上。

现代城市是文化交流的重要平台,各种文化活动和艺术表演不断在城市中举行。

音乐会、艺术展、文化节等活动为城市的居民带来了丰富多彩的文化享受。

城市中的建筑物和艺术装置也成为了城市的标志性景观,雕塑、壁画和城市灯光装置等都为城市增添了艺术氛围,展现了现代城市的生活美学。

现代城市的生活美学还表现在城市的繁荣和活力上。

现代城市是一个经济发展和商业繁荣的中心,商业区、购物中心和餐饮区等地成为了人们聚集的场所。

在这些地方,人们可以欣赏到新奇的商品和美食,感受到城市的繁华。

现代城市还拥有完善的交通系统和便捷的服务设施,使人们的生活更加便利和舒适。

这些都使现代城市成为人们追求舒适生活的理想之地。

现代城市的生活美学还表现在城市的多元化和包容性上。

现代城市是一个充满各种文化、民族和社会类别的地方。

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在城市中相遇和交流,互相影响并共同发展。

城市中的人们具有不同的生活方式和观念,形成了一种独特的城市风格和美学价值观。

这种多元和包容的特点使人们能够在城市中找到自我,实现个人的多样化发展,从而体验到现代城市的生活美学。

现代城市的生活美学体现在城市的设计与布局、文化氛围与艺术品位、繁荣与活力以及多元化与包容性等方面。

作为当代人,我们应当珍视并发扬现代城市的生活美学,为城市的发展和自己的生活增添更多的美好与价值。

就“城市美学”的浅析

就“城市美学”的浅析

就“城市美学”的浅析摘要:本文通过对城市认识,就对城市美的诸要素的剖析,从多方面分析认识城市美学在现代城市发展过程中的地位价值及如何影响城市设计。

关键词:城市美学;广义;狭义;环境舒适随着国家政策变化,城镇化进程也发生变化,每个城市跳动着不同的命脉,体现不同的面貌。

一个城市的发展是通过科学技术活动推动,同时城市发展也离不开美学。

城市中的每个居民都希望我们的城市日益美观漂亮,有着面目一新的感觉,希望我们的城市更加美好,更加和谐。

这也是相当长时期以来一直在争论探讨的“城市科学”和“城市美学”的两个重要学术课题,伴随城市发展这方面问题尤显重要。

城市美学,它包含两层意义:广义上的和狭义上的。

广义上讲城市是人类聚在某个区域所进行的生活活动包含生产活动,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它包含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

大众文化通过城市载体来体现,城市又赖以大众文化赋予内涵;狭义上的是指人们生活、生产在城市这个物质环境的空间中,需要有美好的空间和景观:需要建筑物、建筑群之美,绿化、自然环境之美。

首先从广义上认识,城市之美有着多种形态,不仅着眼于单幢建筑和建筑群组的结合,还要着眼于城市建筑与城市自然发展的结合,更要注重城市人群。

因为人是城市的主体、物质环境创造者、环境所服务的对象。

因此美好环境建设的根本目的是应为广大人民服务的。

我们一直从事着建筑设计和规划,开发商和施工部门在修房筑路。

日夜忙碌,也只有努力的目标和方式恰当,才是向着城市美的方向迈进。

城市的发展在不同时期有着不同的价值观,不同的准则。

有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差别;人民生活质量提高,公共兴趣发生改变;发展中国家在城市化过程中,老百姓进入城市,对就业的需要比基本生活资料的需求更加迫切;而旅游者、老人、儿童等不同人群又是另一番的目标要求。

对我们居住环境影响受限于社会经济文化实体中各个因素:舒适、清晰、亲和性、多样性、选择性、灵活性、文明性等要素。

环境舒适就是满足人们心理上的舒适和生理上的舒适,要安静、无压抑感、尺度宜人、循然有序。

浅论城市美学

浅论城市美学

浅论城市美学摘要:从城市形态和城市精神两个方面建构起城市美学的研究框架,并从形式美、内在美等方面论述了城市美学的主要研究内容。

关键字:城市设计;城市形态;城市精神;形式美城市是以人为主体的一个集约经济、科学、文化的空间系统,是一定地域中的经济实体、政治社会实体、科学文化实体的统一。

城市设计美学与城市社会生活密不可分,应从审美角度研究城市的日常生活、人际关系、行为规范的问题,以及它们与城市设计、城市建设的关系,探讨城市美学的构成和城市社会生活的审美价值标准。

城市形态、城市精神是城市美学范畴的两个主要方面。

城市形态是人们认知城市美的基础;城市精神是实现美的关键。

城市的美不是城市各个要素的简单拼合,而是从整体上进行系统的艺术处理。

因此,一个好的城市形态,应该是形式与内容高度统一的艺术综合体。

1 城市形态城市形态指的是城市的空间、建筑、环境与人所共同形成的整体的构成关系。

它直接反映了一座城市的结构形式和类型特点,反映了生活在其中的人们的历史图式,反映了城市的文化特征。

好的城市形态,应该是能够激发起人们对真、善、美的向往。

设计师的审美意向直接和审美理想、审美观念相联系,而审美理想和审美观念处于审美心理结构的中心,对审美意象的经营起着重要的制约作用。

审美意象直接或间接地来源于设计者对实际生活的体验,对人类生活价值的感悟,以具体的形式反映出来。

随着社会的进步、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城市的美感要求也在增高。

从艺术的创作角度讲,城市设计关注的多为城市环境艺术的组合,关注点、线、面、体各个元素的相互关系。

点是构成的最基本元素,主要表现为主题雕塑、交叉的路口、标志性建筑等,最能反映城市的气质。

线是点与点之间的连接,具有承接、引导的作用,主要表现为城市的景观轴线,如步行街、河岸滨水带等,线上串着数个景观节点、使大众的审美趋于完整,不限于节点的单体印象。

面的特征是区域性,主要表现为产业技术园、大型综合广场等,包含了缤纷的点和流畅的线,是城市中的组团。

城市美学慕课

城市美学慕课

城市美学慕课
城市美学慕课是一门以城市美学为主题的线上课程。

通过该课程,学习者可以了解城市规划与设计、城市景观与风貌、城市文化与历史等方面的知识,探索城市美学的内涵和特点。

城市美学慕课通常由专业的城市规划师、景观设计师、建筑师等领域的专家授课,内容涵盖了城市美学的相关理论和实践案例。

学习者可以通过视频讲座、在线讨论、案例分析等多种学习方式,系统地了解城市美学的理念和方法。

通过城市美学慕课的学习,学习者可以提升对城市美学的认识和理解,培养对城市环境的审美品味和品质要求。

同时,学习者还可以学习到城市规划和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方法,为未来从事相关领域的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城市美学慕课的学习对象可以是城市规划师、景观设计师、建筑师等专业人士,也可以是对城市美学感兴趣的人群。

无论是想从事相关专业工作,还是纯粹出于兴趣,城市美学慕课都能为学习者提供一种深入探索和了解城市美学的机会。

宋健明27期城市美学观后感

宋健明27期城市美学观后感

宋健明27期城市美学观后感今天有幸听了“宋健明27期城市美学〞的讲座,作为工作的我受益匪浅,以下是本人的一些粗浅的感想。

学科意义上的城市美学既不附属于城市规划,也不等同于景观设计,它以城市及主体的审美意识和全部活动状态为研究对象,其通过对主客别离的审美模式的突破来完成对传统美学的超越,而从“艺术哲学〞走向“城市美学〞意味着传统“如画性〞的审美模式转向当下“多感官体验〞的审美模式。

在现代社会,没有任何一个对象像城市这样在政治、经济、文化中占据重要位置,也没有任何一个对象像城市这样会聚了人艺术制造的巧思,并主宰着人的审美经验和价值推断。

从这个角度看,将城市作为美学研究对象,不但在理论上是正当的,而且也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

但同时,在现代社会,也没有任何一个对象像城市这样激起人庞大的心理矛盾:对城市的心理迷恋与感情疏离,满怀梦想与沮丧焦虑,物质丰裕与精神饥渴,工作的快捷高效与忙碌中的顾此失彼,构成了永远无法克服的对立。

正是因此,人们的城市体验并不是纯审美的,而是爱恨交加、美丑杂陈的。

甚至对城市持严厉的批判态度,更能获得公众的心理认同。

在理论层面也是如此。

西方社会自古希腊始,它的文化和文明即是建立在城邦根底上的,所谓“公民〞〔Citizen〕即专指城市居民。

历代思想者关于未来社会的审美想象,也大多以城市为范本。

比方,柏拉图的理想国、托马斯·莫尔的乌托邦、康帕内拉的太阳城,以至19世纪的空想社会主义,其格局根本被城市性的空间形态限定。

但是自18世纪启蒙运动始,现代思想者却更多关注城市生活的负面价值,即对个体自由的干预。

尤其马克思关于“异化〞问题的论述,更成为20世纪西方马克思主义者反文化工业、反城市的理论武器。

与此比拟,在东方,尤其在中国传统农耕文明的背景下,城市生活的世俗性和对人性的压抑也被充分加强。

其中,士人阶层历来对城市生活抱有天然的敌意。

“田园将芜胡不归〞,其审美理想总是指向田园化的乡居生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龙源期刊网
“城市美学”:当代审美新视野
作者:本刊编辑部
来源:《美与时代·城市版》2012年第06期
随着世界经济的迅速发展,城市化浪潮席卷全球,由城市化浪潮带来的新的社会现象和“城市病”也日益突出。

如城市环境与自然的冲突;城市环境与历史的错位;城市缺乏市民家园的氛围感;城市自身缺乏鲜明个性等。

在这一情势之下,有关“城市”的人文学科群应运而生,其中包括“城市美学”。

“城市美学”作为世界新兴学科,是从美学角度宏观地研究城市兴衰的哲理,城市与人的关系,包括城市的物质建设、环境建构、风尚变迁,市民生活方式、文化心理、审美素质等等丰富内容,探讨人类与城市为何失去和谐、两者和谐的必要性与重要意义,以及两者最终重导和谐、真正将城市塑造成市民诗意栖居的天堂的途径。

这不仅是一门新兴学科,而且也是一项具有超前性的美学学科。

因此,它渐成美学热点,2010年8月在北京举行
的第十八届世界美学大会还专门设立了“美学与城市文化论坛”,上海市还成立了“城市美学促进会”的组织,有的学者称“城市美学”将成为“中国美学研究的新支点”。

我国作为世界人口大国,城市高速膨胀所带来的“城市病”也更为突出。

所以“城市美学”研究从上世纪末引进我国,到21世纪初,已经在全国蓬勃开展起来,其理论价值和实用价值正在被广泛认可。

在短短的几年内,城市美学专著、译著,论文(包括硕、博士论文)纷纷推出。

据不完全统计,近十年来出版的城市美学专著不下二十种,发表的论文数百篇。

近年来城市美学研究渐成热点。

“城市美学”研究范围十分广泛,而且为新兴学科,正在开拓阶段,实践性强,不仅需要学理的研究,同时也需要对城市现实的考察与描述,已经突破了一般美学的纯理论模式。

为此,经河南省新闻出版局批准,将《美与时代》改为周刊,每月增出的一期,内容以“城市美学”研究为中心,反映我国城市面貌的迅速变化,关注城市化浪潮中所出现各种新现象,探讨城市化进程中物质与精神生活等各领域的审美问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