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学校心理健康课程设计

合集下载

心理健康课程教案设计【7篇】

心理健康课程教案设计【7篇】

心理健康课程教案设计【7篇】心理健康课程教案设计【篇1】一、教学目标1、认识女孩青春期的生理变化2、懂得青春期的保健常识3、了解青春期性心理的发展经过了三步曲4、认识青春期性心理特征5、了解早恋的危害及预防二、教学重点1、认识女孩青春期的生理变化2、懂得青春期的保健常识3、认识青春期性心理特征三、课时安排:3课时四、教学过程你们告别了童年风月,进入了黄金般的青春时代。

这时期,你们的身体发生了变化:有了月经,嗓子变尖、胸脯变丰满、骨盆变宽、突然长高等等,现同时,你们又感到心理也起了微妙的变化,有一种来自身心内部的噪动和不安,关注异性,对异性产生好感,异性之间的吸引力在悄然萌生。

这时期的女孩心事多了,多得别人猜来猜去也猜不着;这时期的女孩爱照镜子,有时一照就是一小时;这时期女孩上课有时发呆,思绪不知飞到哪时去了;这时期女孩开始有了自己的小密秘,喜欢把自己的小秘密写在日记里去了。

一初中女孩写到:“近来我发现自己很喜欢和男同学呆在一起,看小说、看电影也看爱情的描写,我不知道这种行为是否健康、正常”,又另一高中女生写到:“每当下课时,我总希望看见隔壁班上某某男生的身影,他宽宽的肩膀,匀称的身材,在学生会干部中是少有的多面手――绘画、音乐、主持、足球等,他都有出色的表现,也有领导才干,很想有机会与他交谈”。

那么多身体的变化,微妙的心理感受,带来那么多捉摸不定的东西,你们不解、你们惊奇,搞得你们晕头转向。

女孩,不要头晕,现在我们把这些捉摸不定的东西拿来检阅一番,细细地审察,最后驯服这新的身体。

你们要认识到:你们正生活在过渡时期,由儿童到成年的过渡阶段,也就是青春期。

是人体生殖器官开始迅速发育到逐渐成熟时期,世界卫生组织将青春期范围定为10—20岁,青春期给我们带来了哪些生理变化呢?首先是有了月经,再次是出现女性第二性征,表现为乳房隆起,骨盆宽大、声调较高,皮下脂增厚和先后出现腋毛等,现以后出现性心理的变化,那么我们首先来认识青春期性生理——月经的保健。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的教学设计(通用27篇)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的教学设计(通用27篇)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的教学设计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的教学设计(通用27篇)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编写教学设计是必不可少的,教学设计是实现教学目标的计划性和决策性活动。

那么你有了解过教学设计吗?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的教学设计(通用27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的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让学生体会与别人分享喜忧的心情和感受。

2、学会欣赏称赞,为他人的进步和成功感到高兴。

教学重点:学会欣赏称赞,为他人的进步和成功感到高兴。

教学难点:让学生体会与别人分享喜忧的心情和感受。

教学准备:剪一个红色的心型图片。

教学过程:一、故事引入。

1、齐读书本P30《“西西”的故事》2、蓝蓝苦恼什么?假如你是蓝蓝,你会怎样做?二、活动坊:真心真意。

1、以同桌为单位,每个学生先细想一下自己的优点。

2、由一名学生讲述自己的优点,另一个学生用心去聆听。

然后交换讲述与聆听。

3、把心留住:每位学生在心型图片上写上一位班内熟悉同学的姓名,在姓名下面写上这位同学的优点,把图片交给这位同学。

4、当你听到别人真诚的赞美时,你觉得怎样?三、体验坊。

1、故事分享。

(1)自由读书本P32的故事。

(2)这个故事给你什么启示?2、手指比较。

伸出右手,看一看五个手指,特别比较一下拇指与其他四指在形状和功能上的不同。

四、小结。

要多称赞别人,为别人的进步和成功感到高兴。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的教学设计2与快乐同行活动目的:1、引导学生通过观察体验别人的快乐与烦恼,找到快乐的真谛。

2、引导学生了解一些排解烦恼的方法,使学生知道应该笑对生活中的不如意。

3、学会更好地调节自己,使自己拥有积极健康的心理状态和情绪。

活动重难点:引导学生用自己所掌握的寻找快乐的策略来更好地调整自己。

课前准备:1、学生烦恼小调查。

2、体验活动用具:跳绳、溜溜球、漫画书、照片、音乐等。

活动过程:一、创设情景,体验烦恼:1、播放音乐,教师激情导入:人人都想和快乐在一起,天天快乐,时时快乐。

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程设计方案

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程设计方案

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程设计方案一、背景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变化,人们面临的压力越来越大,心理健康问题逐渐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为了提高人们的心理健康水平,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心理健康素养,我们设计了一门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程。

二、课程目标1. 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意识,增强自我调节能力,培养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

2. 帮助学生了解和掌握心理健康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提高心理素质。

3. 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习惯,提高心理素质,增强抗压能力。

4. 培养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提高人际沟通效果,增强团队协作能力。

5. 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提高心理承受能力,增强心理韧性。

三、课程内容1. 心理健康基础知识:介绍心理健康的基本概念、心理健康的标准、心理问题的成因和预防等基本知识。

2. 自我认知与自我调节:帮助学生了解自我认知的重要性,掌握自我认知的方法,提高自我调节能力。

3. 情绪管理:介绍情绪管理的概念和方法,帮助学生学会调节自己的情绪,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

4. 人际交往与沟通:介绍人际交往与沟通的基本技巧,提高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和沟通效果。

5. 心理素质训练:通过各种心理素质训练,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增强心理韧性。

6. 心理问题预防和应对:介绍心理问题的预防和应对方法,帮助学生正确面对和处理心理问题。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通过讲授心理健康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帮助学生掌握心理健康的基本概念和方法。

2.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具体的心理案例,帮助学生了解心理问题的成因和预防方法。

3. 小组讨论法:通过小组讨论,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互动,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

4. 心理素质训练法:通过各种心理素质训练,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增强心理韧性。

5. 心理咨询与辅导:提供心理咨询与辅导服务,帮助学生解决心理问题,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五、教学安排1. 课程时长:共12周,每周1次,每次2小时。

2. 教学方式:线上教学,通过网络平台进行授课和互动。

心理健康课程教案设计方案范文(精选5篇

心理健康课程教案设计方案范文(精选5篇

心理健康课程教案设计方案范文(精选5篇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心理健康教育》教材第四章第三节,主题为“情绪管理与调节”。

主要内容包括情绪的类型、影响情绪的因素、情绪调节的方法和技巧。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情绪的类型,认识到情绪对身心健康的影响。

2. 培养学生学会分析影响情绪的因素,提高情绪自我觉察能力。

3. 使学生掌握情绪调节的方法和技巧,增强情绪调控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如何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情绪调节的方法和技巧。

重点:情绪的类型、影响情绪的因素、情绪调节的方法和技巧。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情绪卡片、视频资料。

2. 学具:笔记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一段情绪变化的视频,引发学生对情绪管理的思考。

2. 新课导入:讲解情绪的类型、影响情绪的因素,引导学生认识到情绪调节的重要性。

3. 实践活动: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遇到的情绪问题,共同探讨解决方法。

4. 例题讲解:讲解情绪调节的方法和技巧,结合实际案例进行分析。

5. 随堂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方法,现场进行情绪调节练习。

7. 课堂小结:布置作业,提醒学生课后进行实践练习。

六、板书设计1. 情绪的类型2. 影响情绪的因素3. 情绪调节的方法和技巧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写一篇关于情绪调节的心得体会。

答案要求:不少于300字,内容真实,感悟深刻。

2. 拓展延伸:推荐一本关于情绪管理的书籍,让学生课后阅读。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方式,让学生充分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提高了学生对情绪调节的认识和掌握程度。

但在课堂互动方面,还有待加强,今后需注重引导学生主动发言,提高课堂氛围。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课后阅读相关书籍,深入了解情绪管理的方法,提高自身情绪调控能力。

同时,关注学生在生活中遇到的情绪问题,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明确;2. 实践活动的组织与引导;3. 例题讲解的深度与实用性;4. 作业设计与拓展延伸的关联性;5. 课后反思的及时性与针对性。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设计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设计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设计1. 引言心理健康教育作为一种提高个体和群体心理素质、促进心理健康的有效手段,在我国越来越受到重视。

本课程设计旨在通过系统化、科学化的教学内容和方法,帮助学生了解和掌握心理健康知识,提高心理素质,增强心理韧性,培养良好的心理行为习惯,从而提高生活质量和工作效率。

2. 课程目标(1)知识目标:使学生了解心理健康的基本概念、心理健康与心理疾病的关系、心理调适的方法等基本知识。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识别和应对心理问题的能力,提高自我心理调适和心理康复的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积极面对生活和工作压力的心态,增强心理韧性,提高生活质量。

3. 课程内容(1)心理健康基本概念:心理健康定义、心理健康标准、心理健康影响因素等。

(2)心理疾病与心理健康:心理疾病类型、症状、成因、预防及治疗方法等。

(3)心理调适方法:认知调适、情绪调节、压力管理、人际关系处理等。

(4)自我心理康复:心理康复方法、心理康复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等。

(5)心理素质提升:自信心培养、心理韧性培养、乐观心态培养等。

(6)心理测评与心理咨询:心理测评方法、心理咨询流程、心理咨询技能等。

4. 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心理健康基本概念、心理疾病与心理健康、心理调适方法等。

(2)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案例,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心理健康知识。

(3)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心理素质提升、压力管理等主题,促进学生互动。

(4)角色扮演法:模拟心理咨询过程,培养学生心理咨询技能。

(5)心理测评法:进行心理测评,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心理状况。

5. 课程评估(1)过程评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情况等,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2)成果评估:评估学生在课程结束后对心理健康知识的掌握程度,以及心理素质的提升情况。

(3)反馈评估:收集学生对课程的评价和建议,不断优化课程设计。

6. 课程安排(1)课时:共计32课时,每课时45分钟。

(2)课程进度安排:按照引言、课程目标、课程内容、教学方法、课程评估的顺序进行。

重庆医学院心理课程设计

重庆医学院心理课程设计

重庆医学院心理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掌握心理学基本概念和理论,理解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2. 使学生了解心理疾病的分类、成因及预防措施。

3. 帮助学生掌握心理评估和干预的基本方法。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心理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 提高学生进行心理评估和干预的实践操作技能。

3. 培养学生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提升心理辅导水平。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关注心理健康,树立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2. 增强学生的同理心,尊重他人,关爱弱势群体。

3. 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提高应对压力和挫折的能力。

本课程针对重庆医学院学生特点,结合心理学科性质和教学要求,将课程目标分解为具体的学习成果。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能够掌握心理学基础知识,提高心理评估和干预能力,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为今后从事医学工作和心理健康服务奠定基础。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五个部分:1. 心理学基本概念与理论:介绍心理学的定义、研究对象、学科分支等,涵盖感知、认知、情绪、动机、人格等基本理论。

2. 心理健康与心理疾病:探讨心理健康的标准,分析常见心理疾病的分类、成因、症状及预防措施。

3. 心理评估方法与技术:讲解心理评估的基本原则,介绍常用的心理评估工具和方法,如问卷调查、心理测验、访谈等。

4. 心理干预策略与应用:阐述心理干预的目标、原则,列举心理干预的主要方法,如认知行为疗法、人本主义疗法等,并结合实际案例进行分析。

5. 心理素质培养与心理健康促进:探讨心理素质的定义、构成要素,以及心理素质的培养方法;同时,介绍心理健康促进的途径和措施。

教学内容依据课程目标进行科学性和系统性组织,教学大纲明确教学内容的安排和进度。

具体教材章节如下:1. 《心理学导论》第1-3章,第6章;2. 《心理健康与心理疾病》第1-4章;3. 《心理评估》第1-3章;4. 《心理干预技术》第1-5章;5. 《心理素质培养与心理健康》第1-2章。

心理健康课程教案设计方案范文(精选5篇)

心理健康课程教案设计方案范文(精选5篇)

心理健康课程教案设计方案范文(精选5篇)心理健康课程设计方案范文篇1一、活动宗旨为进一步加强我校师生心理健康教育及咨询工作,营造校园的心理教育氛围,引导学生认识心理健康的重要性,掌握心理健康知识,帮助他们适应校园生活,正确认识自我、完善自我,提高心理素质,积蓄持久成长动力,促进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营造关注心理健康、创建和谐示范校园的良好氛围,屏峰学校决定开展以“关爱心灵,全面发展”为主题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二、活动主题:关爱心灵,全面发展三、活动目的:1、旨在普及心理健康常识,提升心理健康工作水平,2、帮助学生解决心理困惑,提高自我教育的积极性、主动性,引导学生充分认识心理健康对自身发展的重要性,3、学会心理调适的基本技巧,营造积极向上的心理氛围,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4、让更多的同学进一步意识到,在认真学好知识的同时,还应积极地关注自身的心理健康,不断完善自己的人格,以适应现代社会的需要。

四、活动时间:20xx年3月20日五、活动内容:(一)倾听心灵的声音——温馨校园广播活动目的:通过校园广播宣传心理健康的小故事,小常识,让学生了解心理学,引导广大学生保持积极的生活态度,学会心理调适的基本技巧,为广大学生的健康成长营造积极向上的心理健康氛围。

(二)让心理健康融入我们的学习生活活动主题:心灵的成长活动内容:周一学生国旗下讲话的内容为“让心理走进我们的学习生活”。

从学生自身的实际出发,让学生认识学习的重要性。

活动目的:中小学生对学习的认识不够,因此呼吁大家在学习中运用心理知识,将学习变更加有趣。

活动时间:每周一升旗仪式(三)书香苑——心理知识板报活动主题:书香苑——心理知识普及与宣传活动内容:每个班出一期有关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知识为主题板报。

内容包括心理健康标准、人际相处技巧、心理保健、生理知识等板块。

活动目的:宣传心理学知识,扩大学生视野,使学生走近心理,亲近心理。

通过让学生了解心理学基本知识与掌握心理调节方法来达到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促进学生心理素质的提高,健全自己的心理。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设计方案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设计方案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设计方案一、课程简介:本课程是一门旨在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教育课程。

通过学习本课程,学生将了解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学会有效应对生活中的压力和挑战,提高情绪管理能力,建立积极的人际关系,并提供相关的心理健康资源和支持。

二、课程目标:1. 了解心理健康的重要性,认识到心理健康对个人生活的影响;2. 学会有效应对压力和挑战,提高自己的适应能力;3. 培养积极的心态和乐观的情绪管理能力;4. 掌握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技巧;5. 学会寻求专业的心理健康资源和支持。

三、课程内容及安排:第一课: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了解心理健康的定义与意义;- 探讨心理健康与个人生活的关系;- 引导学生认识到心理健康问题的普遍性。

第二课:压力与挑战- 介绍常见的压力源和挑战;- 分享有效的应对策略和方法;- 引导学生思考个人的应对方式,并进行实际操作练习。

第三课:情绪管理与调节- 培养学生情绪管理的意识;- 分享情绪管理策略和方法;- 引导学生进行情绪调节练习。

第四课:建立积极的人际关系- 探讨人际关系的重要性;- 分享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技巧;- 引导学生进行角色扮演和团体活动,提高人际交往能力。

第五课:寻求支持与资源- 介绍心理健康资源与支持的种类与途径;- 培养学生主动寻求支持的意识;- 提供相关资源信息和引导。

四、教学方法:1. 多媒体教学:使用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源辅助教学,生动形象地传授相关知识。

2. 小组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彼此的观点和经验。

3. 角色扮演: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练习,模拟真实场景,锻炼应对能力。

4. 实践操作:组织学生进行各类实践操作,如情绪调节练习、人际交往练习等。

五、考核评价:1. 课堂表现:包括学生的积极参与、讨论贡献、小组合作等。

2. 作业表现:包括作业完成情况、质量、创新程度等。

3. 考试:开展闭卷考试,考察学生对课程内容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六、参考资源:1. 心理健康知识手册、宣传册;2. 相关心理健康网站、APP资源等;3. 心理专家、心理咨询师的讲座与指导。

心理健康课课程设计方案范文(精选12篇)

心理健康课课程设计方案范文(精选12篇)

心理健康课课程设计方案心理健康课课程设计方案范文(精选12篇)为保证事情或工作高起点、高质量、高水平开展,通常需要提前准备好一份方案,方案是阐明具体行动的时间,地点,目的,预期效果,预算及方法等的企划案。

那么应当如何制定方案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心理健康课课程设计方案范文(精选12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心理健康课课程设计方案1为进一步宣传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强化学生个人关注心理健康、提高心理素质、开发心理潜能的意识,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大石中心小学计划开展为期一学期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

一、活动宗旨通过组织设计一系列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参与性强、针对性强的活动为载体,大力宣传心理健康知识,营造一种关注心理健康、重视心理健康的良好氛围,普及建设和谐社会、和谐校园、和谐心灵的理念,为学生搭建起锻炼心理素质,提高心理承受能力的平台,全方位的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增强学生的心理保健意识,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

二、活动主题沐浴心育阳光健康快乐成长三、活动时间贯穿20xx学年第二学期四、活动内容活动一:心理健康活动启动仪式(3月份)1、宣布心理健康活动启动2、学校领导讲话——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目的、意义和基本要求3、学生代表发言活动二:“懂得感恩勇敢表达”(4月份)结合“三八节”“母亲节”为教育契机,围绕“感恩”主题,为了让学生懂得感恩,并勇于表达自己的感恩之情,面向全体学生收集绘画、制作贺卡、手抄报等优秀作品。

一到三年级可以是以“给妈妈画一张画(做一张贺卡)”的方式进行;四到六年级则可以做感恩主题的手抄报。

要求先在本班内展示评比,每班再上送5份学校参评。

(评比时间:第十周前)活动三:心理主题黑板报比赛(5月份)各班还有楼梯的黑板报以“沐浴心育阳光健康快乐成长”为主题出一期黑板报。

一二年段以学生的学习为内容,比如:如何养成良好的行为、学习习惯,怎样让孩子们快乐学习;三四年段以如何调节情绪,快乐每一天,或认识自我,增强自信心为内容;五六年段以沟通、互动、和谐以及良好的人际关系为内容。

心理健康课程设计教案7篇

心理健康课程设计教案7篇

心理健康课程设计教案7篇教案的设计需要符合教育部门的要求和标准,教案的适切性可以通过使用不同的教学策略和教学工具来增强,下面是作者为您分享的心理健康课程设计教案7篇,感谢您的参阅。

心理健康课程设计教案篇1一、教学目的:1、过学习,使学生懂得什么是创新,怎样创新。

2、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勇于创新的精神。

二、教学重点:培养学生创新思维。

三、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七巧板录音带等四、教学过程:1、导入:曾经有位哲人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

”丰富的想象力使我们的生活日新月异,飞速发展的社会更需要我们的创新精神。

今天这堂课,请小朋友和老师一起,分享创新的快乐!2、听故事,谈启发:听听阿基米德的故事,你一定会有所启发。

有请我们的小小故事家。

(一生讲故事,并放动画)故事内容简介:同学们,你们知道阿基米德吗?他呀,是古希腊伟大的科学家。

他从小就喜欢听故事,这些故事也极大的激发了他的想象力。

他喜欢听别人对某个问题的争论,并且敢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

每天,都有许多疑问在脑子里转悠:“为什么大海总是咆哮不停?为什么大船会浮在海面行走?……”有时他的小脑袋瓜里还会迸发一些奇妙的新想法。

有一天,他看见农民们正在把尼罗河里的水运到高处灌溉农田。

他想:如果有一种东西,使水能够自动从低处向高处流,那该多好啊!于是,回到家里,他冥思苦想,反复测算,终于发明了螺旋抽水机。

使水能从低处往高处流,这在当时,真是一个了不起的奇迹!后来,阿基米德还创立了的关于浮力的学说“阿基米德定律”。

他也被后人誉为“力学之父”。

听了故事,你有什么启发,和同组的小朋友说一说。

请各组派一名代表汇报一下你们组的观点。

师小结:同学们刚才各抒己见,老师这里总结一下大家的观点: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也要像阿基米德那样,勤观察,多思考,还要有渊博的知识,丰富的想象力,做生活的有心人,学会学习,学会创新,这样我们也会象阿基米德那样,成为有成就的人,成为伟大的人。

3、那么,究竟什么是丰富的.想象力,我们该怎样创新呢?看了以上的小品表演,也许你会更加明了。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设计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设计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设计1. 引言心理健康日益被人们重视,特别是在当今快节奏、高压力的社会中,人们对心理健康的需求日益增长。

教育界也开始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逐渐引入心理健康教育课程。

本文将探讨如何设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以帮助学生提升心理健康水平和应对压力的能力。

2. 课程目标设定首先,我们需要设定明确的课程目标。

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应该包括:增强学生的自我认知能力、提升情绪管理和自我调适的技巧、培养积极的社交关系和沟通能力、促进学生对自身心理健康问题的识别、了解和解决的能力。

3. 教学内容选择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可以根据学生的年龄和发展需求进行科学合理的划分。

初级阶段的内容可以包括自我认识、情绪管理、人际交往技巧等;中级阶段可以加入应对压力、学习策略等内容;高级阶段可以重点讲解心理健康问题的诊断和解决方法、心理疾病的预防和康复。

同时,也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和需求,引入一些案例分析和故事分享,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 教学方法探索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学方法非常重要。

除了传统的讲授和讨论外,还可以引入一些活动,如角色扮演、小组合作等,使学生能够在实践中学习和应用心理健康知识。

同时,老师应该采取开放式的沟通方式,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鼓励学生自主思考和表达。

鼓励学生形成积极的心理品质,培养他们的自我管理和问题解决能力。

5. 家校合作心理健康教育不仅仅是学校的责任,家庭也需要承担一定的责任。

因此,建立家校合作机制是课程设计的重要一环。

学校可以通过家长会、家访等形式与家长进行沟通,分享学生的心理健康情况,并提供一些家庭教育的建议。

同时,家长也需要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积极参与学校的心理健康活动,共同促进学生的成长。

6. 实践与评估课程中的实践环节是培养学生心理健康能力的重要手段。

例如,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情境模拟训练,让他们在实际情况下运用所学技巧。

同时,也要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评估,例如通过问卷调查、个案分析等方式了解学生对课程的理解和应用情况,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设计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设计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设计1. 引言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设计旨在帮助学生建立积极的心理状态,提高心理素质,促进全面发展。

本课程设计以心理学理论为基础,结合教育实践,为学生提供系统、科学的心理健康教育。

2. 课程目标1. 提高学生心理素质,增强心理承受能力。

2. 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习惯,提高心理自救能力。

3. 帮助学生了解自我,认识自我,提高自我价值感。

4. 提升学生人际关系处理能力,提高团队合作意识。

5. 培养学生心理辅导技能,为他人提供心理支持。

3. 课程内容1. 心理健康基本概念:心理健康的定义、标准及重要性。

2. 心理素质提升:情绪管理、压力应对、自信心培养等。

3. 自我认识:性格特点、兴趣爱好、优势与不足等。

4. 人际关系:沟通技巧、同理心培养、冲突解决等。

5. 团队合作:团队精神、角色定位、团队协作技巧等。

6. 心理辅导技能:倾听、共情、心理咨询基本技巧等。

4. 课程形式1. 讲座:邀请心理学专家进行主题讲座。

2. 工作坊:开展心理素质提升、人际关系处理等实践活动。

3.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课程相关话题,分享心得体会。

4. 角色扮演:模拟实际场景,培养学生心理辅导技能。

5. 心理测试:进行心理测试,帮助学生了解自身心理状况。

5. 课程实施1. 课时安排:每学期共计16课时,每周1课时。

2.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实践、讨论等多种教学方法。

3. 教学评价:通过课堂参与、实践报告、心理测试等方式进行综合评价。

4. 师资保障:选拔具备心理学专业背景和教学经验的教师。

6. 课程效果评估1. 学生心理素质的提升:通过心理测试、课堂表现等评估。

2. 学生人际关系处理能力的提高:通过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评估。

3. 学生自我认识程度的加深:通过自我介绍、心得体会等评估。

4. 学生心理辅导技能的掌握:通过实践报告、模拟辅导等评估。

7. 课程总结与改进1. 定期召开课程总结会议,总结课程收获与不足。

2. 收集学生反馈意见,针对问题进行课程调整。

医学院心理健康教育课程

医学院心理健康教育课程

医学院心理健康教育课程
医学院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专门为医学院学生设计的一门课程,旨在帮助他们增强心理健康意识,提升心理应对能力,并提供相关的心理健康知识和技巧。

该课程注重培养学生的自我调节能力,提高他们面对学习和生活中的压力时的应对能力。

医学院学生由于学业压力大、面临长时间的学习和实习压力,容易出现心理压力大、焦虑、抑郁等问题。

因此,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旨在帮助学生了解如何正确识别和应对这些问题,以便提高学习效率和生活质量。

课程内容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
1.心理健康概论:介绍心理健康的定义、重要性和维持心理健
康的基本原则。

2.压力管理:学习如何应对学业压力、考试压力和实习压力,
提高应对能力和调节情绪的技巧。

3.情绪管理:教授情绪管理的方法,帮助学生认识并正确表达
自己的情绪,避免情绪问题对生活和学习的负面影响。

4.解决问题的技巧:通过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帮助他们
克服困难,找到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

5.人际关系与沟通技巧:培养良好的人际关系和有效的沟通技巧,提高社交能力和人际交往的质量。

6.自我认知和自我价值感: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优势和不足,
建立积极的自我认知和自尊心,提高自信心和自我效能感。

通过系统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医学院的学生将能够更好地应
对学业和生活中的压力,养成良好的心理健康习惯,提高学习和工作的效率,促进个人全面发展。

川北医学院心理课程设计

川北医学院心理课程设计

川北医学院心理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掌握心理学基本概念,如情感、认知、行为等,并能够准确运用到日常生活中。

2. 了解心理学在医学领域的应用,特别是在川北地区常见心理问题的识别与干预方法。

3. 理解心理健康的重要性,掌握评估自身及他人心理健康状况的基本方法。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心理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例如在医患沟通中运用心理学技巧。

2. 提高学生团队协作能力,通过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形式,模拟实际医疗场景,运用心理学知识进行有效沟通。

3. 培养学生的自我调节能力,学会运用心理调适方法缓解自身压力,提高学习和工作效率。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心理学的兴趣和热情,树立正确的心理学观念,消除对心理问题的误解和偏见。

2. 增强学生的同理心,尊重他人,特别是患者,提高医疗服务质量。

3. 培养学生具备积极向上的心态,关注心理健康,关心社会,为改善川北地区心理健康状况贡献力量。

本课程针对川北医学院学生特点,结合教学要求,以实用性为导向,旨在帮助学生将心理学知识应用于医学实践,提高专业技能,培养具有良好心理素质的医学人才。

通过对课程目标的分解,使学生在知识、技能和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取得具体的学习成果,为后续教学设计和评估提供明确依据。

二、教学内容1. 心理学基本概念与理论:包括情感、认知、行为、心理应激等,对应教材第一章。

- 情感理论与情绪调节- 认知心理学基础- 行为主义心理学观点- 心理应激与应对策略2. 心理学在医学领域的应用:识别与干预川北地区常见心理问题,对应教材第二章。

- 心理评估方法- 医患沟通技巧- 心理干预策略- 心理疾病预防与康复3. 心理健康与心理调适:关注心理健康,提高心理素质,对应教材第三章。

- 心理健康标准与评估- 自我心理调适方法- 团体心理辅导技巧- 心理素质训练4. 实践教学环节:结合实际案例,运用心理学知识解决医学问题,对应教材第四章。

心理健康课程教案设计方案范文(精选5篇

心理健康课程教案设计方案范文(精选5篇

心理健康课程教案设计方案范文(精选5篇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心理健康教育》教材第四章第三节,主题为“情绪管理与调节”。

内容包括:情绪的类型及特点、情绪对身心健康的影响、情绪调节的方法和技巧。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情绪的类型、特点,认识到情绪对身心健康的影响。

2. 使学生掌握情绪调节的方法和技巧,提高情绪管理能力。

3. 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心态,增强心理素质。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情绪调节的方法和技巧。

教学重点:情绪的类型、特点及对身心健康的影响。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情绪卡片、案例视频。

2. 学具:笔记本、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体验不同情绪,引发学生对情绪管理的思考。

2. 新课导入:讲解情绪的类型、特点,让学生认识到情绪对身心健康的影响。

3. 方法与技巧讲解:a. 通过案例视频,展示情绪调节的方法。

b. 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的情绪调节经验。

4. 随堂练习:a. 让学生填写情绪卡片,记录自己的情绪变化。

b. 学生互相分享,讨论如何更好地管理情绪。

b. 学生分享学习心得,提出改进意见。

六、板书设计1. 情绪的类型、特点及对身心健康的影响。

2. 情绪调节的方法和技巧。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a. 请简述情绪的类型及特点。

b. 请举例说明情绪调节的方法和技巧。

c. 请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如何管理自己的情绪。

2. 答案:a. 情绪类型:喜、怒、哀、惧。

特点:情绪具有情境性、暂时性、波动性。

b. 情绪调节方法:认知重评、情绪表达、情绪转移、放松训练等。

c. 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参与度较高,课堂氛围活跃。

但在情绪调节方法讲解部分,部分学生掌握程度不够,需要加强个别辅导。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课后阅读相关书籍,了解更多情绪调节的方法,提高自己的情绪管理能力。

同时,开展课堂外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所学知识,不断提升心理素质。

心理健康课程教案设计方案范文(精选5篇

心理健康课程教案设计方案范文(精选5篇

心理健康课程教案设计方案范文(精选5篇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心理健康教育》教材第五章“情绪管理与调节”,内容包括:情绪的类型与识别、情绪调节的方法、情绪表达与沟通技巧。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情绪的类型,学会识别自己的情绪和他人的情绪。

2. 培养学生掌握情绪调节的方法,提高情绪管理能力。

3. 培养学生学会恰当地表达情绪,提高人际沟通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情绪调节的方法和技巧。

教学重点:情绪的类型与识别、情绪表达与沟通技巧。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投影仪、白板、马克笔。

学具:笔记本、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PPT展示一组图片,让学生观察并描述图片中人物的情绪,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 讲解:详细讲解情绪的类型、识别方法、情绪调节技巧、情绪表达与沟通方法。

3. 实践情景引入:分组讨论,每组选择一个日常生活中的场景,讨论如何识别情绪、调节情绪、表达情绪。

4. 例题讲解:讲解一道关于情绪调节的例题,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5. 随堂练习:让学生完成教材中的练习题,巩固所学内容。

7. 互动环节:邀请学生分享自己在生活中遇到的情绪问题及解决方法,促进同学之间的交流。

六、板书设计1. 情绪的类型与识别2. 情绪调节的方法3. 情绪表达与沟通技巧七、作业设计(1)请列举出三种情绪类型,并简要描述其特点。

(2)简述一种情绪调节方法,并举例说明。

(3)请描述一个实际情境,运用情绪表达与沟通技巧解决问题。

2. 答案:(1)情绪类型:喜、怒、哀。

特点:喜:愉悦、轻松、满足;怒:愤怒、烦躁、冲动;哀:悲伤、沮丧、失落。

(2)情绪调节方法:深呼吸法。

举例:当遇到令人愤怒的事情时,可以尝试深呼吸,将注意力转移到呼吸上,缓解愤怒情绪。

(3)实际情境:在与同学发生矛盾时,可以尝试先冷静下来,用平和的语气表达自己的感受,倾听对方的意见,达成共识。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课后阅读相关书籍,了解更多的情绪管理方法,提高自己的心理素质。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设计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设计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设计引言:心理健康是人们全面发展的基础,对于学校教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因此,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设计与实施变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从课程目标、内容选择、教学方法、评估方式等方面,探讨如何设计一门有效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

一、课程目标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目标应当定位于帮助学生建立积极的心理健康观念,增强心理适应能力,并提升解决问题和应对压力的技巧。

课程目标应具有明确性、可衡量性和适度的挑战性。

二、内容选择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内容选择应根据学生的年龄、发展阶段和需要进行合理的调整。

关注学生的情绪管理、人际交往、自尊自信、应对压力等方面的内容,并引入一些现实生活中的案例,帮助学生理解与应用知识。

三、教学方法针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方法需要灵活多样。

可以采用讲授、讨论、示范、案例分析等多种形式,以增加学生的参与度和理解力。

同时,引入一些互动游戏和小组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交流能力。

四、教师角色教师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教师应具备心理学知识和教育教学经验,能够引导学生提问、思考和讨论,促进学生自主学习。

同时,教师还应成为学生的倾诉对象和引导者,为学生提供情感上的支持。

五、家庭与学校的合作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设计时应与家庭紧密结合起来。

家长作为学生的重要支持者和教育者,应与学校形成合力。

学校可以通过家长会议、家访等方式向家长传达有关心理健康教育的信息,并鼓励家长与教师沟通,共同关注学生的成长。

六、评估方式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评估方式应进行综合考虑。

可以通过问卷调查、心理测评、观察记录等多种方式进行评估。

同时,还可以结合学生的自我评价和教师的观察评估,形成全面的评估结果。

七、师资培训为了更好地开展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需要对教师进行相关的培训。

培训内容可以包括心理学基础知识、教学方法和案例分析等。

培训可以通过专家讲座、教师研讨会等形式开展,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水平。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设计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设计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设计1. 引言心理健康教育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具有重要意义。

本课程设计旨在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心理健康观念,提高心理素质,增强心理应对能力,以促进其全面发展。

2. 课程目标- 培养学生正确的心理健康观念,提高心理素质。

- 帮助学生学会自我调适,增强心理应对能力。

- 引导学生树立积极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 提高学生的人际沟通能力,培养良好的社交技巧。

3. 课程内容3.1 心理健康基础知识- 心理健康定义与重要性- 心理发展与心理问题概述3.2 自我认知与调适- 自我认知技巧- 情绪管理与压力应对- 自我成长与心理素质提升3.3 人际沟通与社交技巧- 人际沟通的基本原则与技巧- 冲突解决与和谐相处- 社交礼仪与网络社交3.4 心理健康与生活品质- 生活习惯与心理健康- 时间管理与生活规划- 心理素质与生活质量3.5 心理疾病与防治- 常见心理疾病概述- 心理疾病预防与干预- 心理健康服务体系4. 教学方法- 讲授:讲解心理健康基本概念、理论和方法。

- 案例分析:讨论典型案例,提高学生对心理问题的理解和应对能力。

- 小组讨论: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锻炼人际沟通能力。

- 实践环节: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提高自我调适能力。

5. 课程评估- 过程评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表现和进步。

- 成果评估:通过课后作业、小组项目和期末考试等方式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

- 反馈评估:收集学生对课程的意见和建议,不断优化课程设计。

6. 课程实施与推广- 加强师资培训,提高心理健康教育质量。

- 建立健全心理健康教育长效机制。

- 融入校园文化建设,营造心理健康教育氛围。

- 加强家校合作,共同关注学生心理健康。

7. 课程总结与展望本课程设计以提高学生心理健康素质为核心,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旨在为学生提供全面、专业的心理健康教育。

未来,我们将继续优化课程内容,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课程质量,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提供有力支持。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设计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设计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设计一、引言心理健康在大学生群体中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社会压力的加大和心理问题的普遍存在,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越来越引起关注。

因此,为了有效促进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成长,本文将设计一门全面细致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

二、课程目标本课程旨在提高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培养其心理调适能力,有效应对压力,并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

具体目标包括:1. 了解心理健康的概念和重要性;2. 掌握识别和解决常见心理问题的方法;3. 培养积极的情绪管理和应对能力;4. 培养良好的人际关系和沟通能力;5. 促进自我成长和自我实现。

三、课程内容1. 第一单元:心理健康导论- 心理健康的定义与重要性- 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现状与原因 - 心理承受能力与适应能力- 心理健康评估与自我反思2. 第二单元:心理问题的识别与解决 - 常见心理问题的辨识与了解- 寻求有效心理帮助的途径- 心理疾病的认知与防范- 心理问题解决技巧与策略3. 第三单元:情绪调节与应对策略- 了解情绪的基本概念与表达方式 - 积极情绪管理与情绪调适技巧- 不良情绪的处理与缓解方法- 压力管理与应对策略4. 第四单元:人际关系与沟通技巧- 积极建立与维护人际关系的重要性 - 改善人际关系的方法与技巧- 高效沟通的要素与技巧- 解决冲突与处理人际挑战的策略5. 第五单元:自我实现与成长- 认识自我与明确个人目标- 提升自我认知与自我价值感- 选取适合自己的发展方向与途径- 解决内外在矛盾与追求个人成长四、教学方法1. 理论讲授:通过教师的讲解,向学生介绍心理健康知识、技巧和应用方法。

2. 案例分析:通过真实案例分析,引导学生思考和解决实际问题。

3. 小组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互动讨论,促进思想交流和经验分享。

4. 角色扮演:让学生在模拟情境中实践与应用心理健康技巧和策略。

5. 情感体验:通过游戏、艺术创作等活动提升学生对情感的认知与处理能力。

五、评价方式1. 平时表现:根据课堂参与情况、小组讨论表现、作业完成情况等进行评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10/12
李英花心理培训系列
4、依据四种模块
★ 认知模块 ★ 情感模块 ★ 行为习惯模块
___示范,奖赏,惩罚,契约 ★ 调控模式
2020/10/12
李英花心理培训系列
5、注意五个要求
• 主题要鲜明 • 要注重实效 • 感受要真实 • 氛围要轻松 • 感悟与升华
2020/10/12
李英花心理培训系列
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
• 心理健康活动课是中小学开展心理 健康教育的一种主要途径和有效载体, 不仅能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促进 其健康发展,还有助于学生情感、态度 、价值观等目标的实现。
2020/10/12
李英花心理培训系列
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
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是面向全体学生的一 种活动形式,其特点是:
李英花心理培训系列
2、符合两个特点
• 符合学生年龄特点
• 符合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的 学科特点
2020/10/12
李英花心理培训系列
法国
2020/10/12
荷兰
俄罗斯
3、坚持三个原则
• 活动性原则
通过活动获得体验与感受, 从而转变认识和行为
• 平等性原则
建立新型师生关系
• 参与性原则
参与中得到启发,受到感染
• 以解决学生成长中的问题为主线确立活动目标 • 以学生的心理需要和年龄特点组织活动内容 • 以学生活动为主,以学生心理感受和内心体验
为核心 • 以学生的心理发展和成长为归宿 • 以学生学会自助和助人为目的
从而使学生更好地适应各种环境,健康成长
2020/10/12
李英花心理培训系列
2020/10/12
多数起病急骤,常有受凉淋雨、劳累、 病毒感 染等诱 因,约1/3患病 前有上 呼吸道 感染。 病程7~ 10天。 (一 )寒战 、高热 :典型 病例以 突然寒 战起病 ,继之 高热, 体温可 高达39℃~40℃,呈 稽留热 型,常 伴有头 痛、全 身肌肉 酸痛, 食量减 少。抗 生素使 用后热 型可不 典型, 年老体弱者可仅有低热或不发热。
如何开展有效的心育活动课
• 1、突出一个核心 • 2、符合两个特点 • 3、坚持三个原则 • 4、依据四种模块 • 5、注意五个要求
2020/10/12
李英花心理培训系列
1、突出一个核心
• 突出学生的心理感受和内心体验
* 内化,感化,受到触动, 得到解决,最后有变化和升华。
2020/10/12
多种 肺炎
细菌均可引起大叶性肺炎,但绝大多 数为肺 炎链球 菌,其 中以Ⅲ 型致病 力最强 。肺炎 链球菌 为革兰 阳性球 菌,有 荚膜, 其致病 力是由 于高分 子多糖 体的荚 膜对组 织的侵 袭作 用。少数为肺炎杆菌、金黄*色葡萄球 菌、溶 血性链 球菌、 流感嗜 血杆菌 等。肺 炎链球 菌为口 腔及鼻 咽部的 正常寄 生菌群 ,若呼 吸道的 排菌自 净功能 及机体 的抵抗 力正常 时, 不引发肺炎。当机体受寒、过度疲劳 、醉酒 、感冒 、糖尿 病、免 疫功能 低下等 使呼吸 道防御 功能被 削弱, 细菌侵 入肺泡 通过变 态反应 使肺泡 壁毛细 血管通 透性增 强,浆 液及 纤维素渗出,富含蛋白的渗出物中细 菌迅速 繁殖, 并通过 肺泡间 孔或呼 吸细支 气管向 邻近肺 组织蔓 延,波 及一个 肺段或 整个肺 叶。大 叶间的 蔓延系 带菌的 渗出液 经叶支 气管 播散所致。 编 辑 本 段 临 床表现
2020/10/12 下载后可以编辑修改。 /jnejcl xh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