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城市污水厂污泥厌氧消化系统的运行现状
中国污泥处理处置现状

Erdgas
Wasserstoff
第13页/共26页
四、污泥处理处置技术未来发展趋势
新技术开发
污泥厌氧强化预处理技术
Desintegrationsverfahren
mechanisch
hochenergetisch - Rührw erkskugelmühlen - Ultraschall - Hochdruckhomogenisation - Lysat- Zentrifugen - Prallstrahlverfahren
城市有机质废物与污泥厌氧共发酵工程应用的影响因素
• 负荷及停留时间的控制 • 温度、有机酸、酸碱度、pH等参数的控制 • 进出料系统 • 搅拌系统 • 气体净化与收集系统 • 有毒物质控制
第18页/共26页
国内外工程案例
国外案例
污水处理厂污泥 1200m3/d
动物碎肉:53t/d
污水处理厂污泥 1200m3/d 甲醇:68t/d
脱水污泥、厨余垃圾产气量计算
• 含水率:80%
0.3亿吨脱水污泥 • 有机物:65% (如有50%被利用) • 有机物分解程度:50%
• 产气量:0.9m3/kgVSS
8.75亿m3
含水率:85%
1亿吨厨余垃圾 有机物:80% (如有50%被利用) 有机物分解程度:50%
产沼量:0.9 m3/kgVSS
• 制定产业政策,合理的处理价格(目前差别很 大?),能源补贴?
• 政府引导,政策支持,鼓励污泥资源化利用
第24页/共26页
第25页/共26页
chemisch
- Nassoxidation - Ozon - alkalische Hydrolyse - saure Hydrolyse
污水处理厂污泥厌氧消化强化产甲烷技术研究

污水处理厂污泥厌氧消化强化产甲烷技术研究污水处理厂是城市环境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功能是将污水中的有机物质进行有效降解,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在污水处理的过程中,产生的污泥是一种有机物质的富集物,其中含有大量有机质和营养物质。
污泥的处理和处置一直是污水处理厂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传统污泥处理方法中,常见的有污泥厌氧消化和污泥厌氧消化与好氧消化的组合处理。
污泥厌氧消化主要通过微生物的作用,将有机物质降解为低分子有机物和沼气(主要成分是甲烷和二氧化碳)。
而好氧消化则是通过氧气供应,进一步降低有机物质的浓度。
然而,传统的污泥厌氧消化技术在产甲烷效率上有一定的局限性,甲烷含量较低,难以发挥污泥中的潜在能量。
为了提高污泥厌氧消化的产甲烷效率,近年来,研究者们提出了一系列的强化产甲烷技术。
这些技术主要包括:温控操作、ADD(应用增容剂)、载体添加、超声技术、基因工程技术等。
以下将就其中几种技术进行介绍和阐述。
首先,温控操作是一种常用的强化厌氧消化产甲烷技术。
厌氧消化过程中,微生物的活动一般在35-40℃范围内较为活跃。
温控操作可以维持系统温度在适宜的范围内,以提高微生物活性和产甲烷的效率。
温控操作可以通过加热或冷却系统来实现。
具体操作时,可通过调整进水温度、循环泵的供水温度以及调节厌氧消化池的循环速度等方式来实现温控操作。
其次,采用ADD(应用增容剂)也是一种有效的强化产甲烷技术。
增容剂是一种能够促进厌氧消化过程中微生物活性的物质。
常用的增容剂有纤维素、淀粉、蛋白质等。
增容剂的添加可以提供更多的营养物质和微生物活动所需的能量,从而提高产甲烷效率。
通过添加适量的增容剂,可显著增强厌氧消化过程中的甲烷气体生成。
此外,载体添加也是一种常用的增强厌氧消化产甲烷的技术。
传统的厌氧消化过程中,微生物的活性主要依赖于污泥颗粒自身。
但是,由于污泥颗粒的聚集性较差,导致微生物的附着和生长难度较大,从而限制了产甲烷的效率。
因此,在厌氧消化过程中,添加一定的载体材料(如介孔二氧化硅、聚合物微球等)可以促进微生物的附着和生长,提高产甲烷效率。
污泥厌氧消化技术现状及应注意的问题

的核心工艺体系。
1 . 2 技术原理
厌氧 消化池从构造 上一般 分为池 顶 、池体 和池底 三 部 分 :池 顶主要 起到收集沼气 的作用 ;池体 主要起 到容 按照 消化池形状 可分为 :圆柱形 、椭 圆形 ( 卵形 ) 和龟 甲形 等。 按照池顶结构形式可分为 :固定盖式和移动盖式 。
2 0 0 0 年, 建设 部 、 国家 环保 总局 、 科 技部 联合发布 污泥投配率5 %,消化温度3 5 %,沼气 日产量3 万m ,池 的《 城市污水处理及污染防治技术政策 》 规定 :“ 处理能 容产气率0 . 4 9 m / m ,产 品用于沼气拖动鼓风机 。搅拌强 力达 1 0  ̄ J ' m / d 的污水处理二 级设施产 生的污泥 , 宜 采取 度3 w/ m 。沼渣 脱水后含水率 降至8 3 %左右 ,送至石灰 厌 氧消化 工艺进行处理” 。 截 至2 0 1 1 年, 国内已建成市政 干化车间干化外运填埋 ;沼液 由污水处理厂处理排放 。 污 水处理 厂3 0 7 8 座 ,其 中配 套建设厌 氧 消化 系统 的5 0 年 污 泥处 理 处 置 十大 推荐 案例 中共 列入 6 个厌 氧 消化 项 目, 其 中还包 括 当时 “ 尚未进行 2 4 I ]  ̄ 时连 续运行 和冬 季 运行 ”的上海 市 白龙 岗污 水处 理 厂污 泥处 理 工程 。 项 目工程总投资2 0 , 0 0 0 万元 ,运行费用 1 4 6 4 万元/ a 。
1 厌氧消化技术概述
1 . 1 技术来源
产 甲烷 阶段 ( 碱性发酵 ):产 甲烷细菌把 甲酸 、乙
国内外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置方法探讨与分析

国内外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置方法探讨与分析[摘要] 国内外污泥处理与处置的方法很多,一般采用浓缩、消化、脱水、干化、有效利用、填埋及焚烧等不同的处理、处置方法,或用其中某几个方法组合处置。
不同的处置方法有不同的前处理要求,并且实际上一些前处理要求是这种处置方法的组成部分。
污泥的最终出路不外是部分或全部资源化利用或以某种形式回到环境中去,以下介绍目前世界各国广泛采用的污泥处置方法。
[关键词] 污泥处理污泥堆肥生物处理一、我国污泥处理处置现状与存在的问题一个城市只要设立了污水处理厂,这个城市的污水问题就基本得到了解决。
然而城市污水处理厂在污水处理的过程中必然产生污泥。
而且随着城市污水处理率的不断提高,污泥的产量同样在不断增大。
目前全国每年污泥产生总量达900万吨。
目前,我国城市污泥处理处置主要方法中,污泥农用约占44.8%、陆地填埋约占31%、其它处置约占10.5%、没有处置的约占13.7%,这些所谓的“处理”和“处置”基本上都是在特定的条件下估算的,严格来说以上数字将会有很大变化。
据统计,我国用于污泥处理处置的投资约占污水处理厂总投资的20~50%,可以看出,污泥处理处置处于严重滞后状态。
污泥处理处置问题已经在大城市中显现出来。
早期的污水处理厂,由于没有严格的污泥排放监管,普遍将污水和污泥处理单元剥离开来,为了追求简单的污水处理率,尽可能地简化、甚至忽略了污泥处理处置单元;有的还为了节省运行费用将已建成的污泥处理设施长期闲置,甚至将未做任何处理的湿污泥随意外运,简单填埋或直接农用,致使许多大城市出现了污泥围城的现象并已开始向中小城市蔓延,给生态环境带来了极不安全的隐患。
二、国外污泥处理的基本情况污水处理和污泥处理处置是解决城市水污染问题同等重要又紧密关联的两个系统.污泥处理、处置是污水处理得以最终实施的保障,在经济发达国家,污泥处理处置是极其重要的环节,其投资约占污水处理厂总投资的50~70%。
污泥处理方法大体有填海、填埋、焚烧和土地利用。
国内外污泥处理处置技术现状与发展趋势

国内外污泥处理处置技术现状与发展趋势污泥是城市污水处理过程中产生的固体废弃物,其中含有大量有机物、重金属和微生物等有害物质。
有效处理和处置污泥是保护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任务。
本文将介绍国内外污泥处理处置技术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目前,国内外针对污泥处理处置的技术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1. 压滤脱水技术压滤脱水技术是一种常用的污泥处理方法。
通过将污泥放置在压滤机中,降低污泥含水率,从而减少体积并方便后续处理。
此技术具有操作简单、脱水效果好的优点,但处理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剩余污泥,需要进一步处理。
2. 热解技术热解技术是一种高温处理污泥的方法。
通过将污泥投入高温炉中进行热解,污泥中的有机物质会分解成可再生能源,如沼气和煤气。
热解技术具有回收能源、减少废弃物体积的优势,但处理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烟气和灰渣,对环境造成一定影响。
3. 湿法氧化技术湿法氧化技术是一种通过加热和氧化作用将污泥中的有机物质分解的方法。
此技术在高温高压下进行,具有处理效率高、处理时间短的特点。
然而,湿法氧化技术存在能耗较高、设备投资大等问题,限制了其在大规模应用中的推广。
4. 微生物处理技术微生物处理技术是利用微生物降解污泥中的有害物质的方法。
通过添加特定的菌种,能够有效分解有机物质,并降低重金属的含量。
该技术具有操作简单、处理效果好的优点,但在应用过程中需要解决菌种培养、氧气供应等问题。
当前,污泥处理处置技术的发展趋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能源回收利用随着能源紧缺和环境污染日益严重,污泥处理处置技术越来越注重能源回收利用。
热解技术、厌氧消化和气化技术等能够将污泥中的有机物转化为可再生能源,持续推动污泥处理过程中能源的回收和利用。
2. 精细化处理传统的污泥处理技术在去除有机质和重金属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未来的发展趋势是研发更加精细化的处理技术,减少有机物和重金属的残留,达到更好的处理效果。
3. 绿色环保环保是未来污泥处理处置技术发展的重要方向。
污水厂污泥消化处理系统关键的几个技术问题

厂污泥处理处置技术指南 ( 试行 ) 》 ( 2 0 1 1 年3 月) ( 简 称《 指南 》 ) , 污泥有机物分解率一般为 3 5 % ~4 5 %,
去除 V S S 的产气率一般为 0 . 7 5— 1 . 1 m / k g 。 在有 机物含量 、有机物分解率 、沼气产率下调
污水处 理厂污泥消化池 以来 ,全 国各地陆续建设并
运 行 了较 多 的 污 泥 消 化 池 。虽 然 部 分 污 泥 消 化 _ 丁程
率为 l I l l _ / k g 。但这 些关 键性 T艺设 计参 数在 实际
运行 中均较难实现 ,尤其是二沉池剩余污泥 中的运 行数据与化处理 系统关键的几个技术问题
胡 维 杰
[ 上海 市政 工程设计研 究总 院 ( 集团) 有 限公 司 ,上海 2 0 0 0 9 2 ] 摘要 :自2 0世纪 9 0年代上海 市政工程设 计研究 总院 ( 集团) 有 限公 司设计 国内第一座污 水处理厂 污泥消化池 以来 ,
即使经过沉砂池 的预处理 ,仍有大量细小砂粒进入 沉 砂 池 的 污 水 处 理 设 施 中 ,使 得 污 泥 中 的含 砂 量远
远 超 过 了欧 美 发 达 国家 的平 均 水 平 。为 了保 障 污 泥 厌 氧 消 化 工 艺 系 统 的正 常 运 行 ,有 必 要 对 污 水 处 理 厂 的沉 砂 池 出水 污 泥 中 的含 砂 量 和 砂 粒 粒 径 分 布 进
关键 词 :污泥 消化处理 系统 ;高含砂 、含渣量 ;高浓度硫化 氢 ;防爆 区
中 图 分 类 号 :X7 0 3 文 献 标 志 码 :A 文 章 编 号 :1 0 0 4 — 4 6 5 5( 2 0 1 3) 0 6 — 0 0 5 5 — 0 3
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置现状及处理方法分析

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置现状及处理方法分析摘要:论述了污泥的产生及影响,分析了污泥处置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来几种国内外采用的污泥处理方法,建议采取有效途径,重视污泥的处理,建立适合我国国情和地方特点的污泥处理系统。
关键词:污泥产生处置现状处理方法1、污泥的产生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和城市化的发展,城市污水的产生及其数量在不断增长。
截至2010年9月底,全国建成2630座城镇污水处理厂,日污水处理能力达到1.22亿立方米。
污泥是污水处理后的附属品、是一种由有机残片、细菌菌体、无机颗粒、胶体等组成的极其复杂的非均质体。
污泥量通常占污水量的0.3%~0.5%(体积)或者约为污水处理量的1%~2%(质量),如果属于深度处理,污泥量会增加0.5~1倍。
污水处理效率的提高,必然导致污泥数量的增加。
2、污泥的影响2.1 污泥的资源性污泥中含有大量的N、P、K、Ca及有机质,而且N、P以有机态为主,同时污泥中还有许多植物所必须的微量元素,可以缓慢释放,具有长效性。
因此,污泥是有用的生物资源,是很好的土壤改良剂和肥料。
不同地区污水处理厂污泥的养分含量相差很大,各地城市污泥氮含量没有明显的规律性。
由于受到来源和生产日期影响,污泥成分差异较大,这与我国不同地区生活水平和生活习惯有关。
从长远来看,我国污水厂污泥中氮、磷的含量将随着脱氮脱磷等二级污水处理工艺的增加而增加,这将有利于污泥土地利用和堆肥处理。
我国城市污泥中有机物含量约为55%~60%,一般来说,新鲜污泥中有机物含量越高,消化分解的程度越高。
污泥中有机养分和微量元素可以明显改变土壤理化性质、增加氮、磷、钾含量,改善土壤结构,促进团粒结构的形成,调节土壤pH和阳离子交换量,降低土壤容重,增加土壤孔隙和透气性以及田间持水量和保肥能力等,城市污泥还可以增加土壤根际微生物群落生物量和代谢强度、抑制腐烂和病原菌。
污泥用作肥料,可以减少化肥施用量,从而减少农业成本和化肥对环境的污染。
《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厌氧消化工艺设计与运行管理指南》

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厌氧消化工艺设计与运行管理指南1总则1.0.1编制目的为了深化对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厌氧消化技术原理和工艺的理解,提升我国污泥厌氧消化的工艺设计和运行管理水平,在查阅国内外相关技术材料、调研国内相关工程的基础上,依据国家和行业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编制本指南。
1.0.2 适用范围本指南适用于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厌氧消化的工艺设计和运行管理。
2术语和定义2.0.1污泥厌氧消化sludge anaerobic digestion在无氧条件下,使污泥中的有机物生物降解和稳定的过程,该过程可产生沼气。
[T/CECS 496-2017,术语2.1.1]2.0.2 消化时间digestion time污泥在消化池中的平均停留时间。
[GB 50014-2006(2016年版),术语2.1.110]2.0.3 挥发性固体volatile solids污泥固体物质在600℃时所失去的重量,代表污泥中可通过生物降解的有机物含量水平。
[GB 50014-2006(2016年版),术语2.1.111]2.0.4 挥发性固体容积负荷volume loading rate of volatile solids单位时间内对单位消化池容积投入的原污泥中挥发性固体重量。
[GB 50014-2006(2016年版),术语2.1.113]2.0.5沼气biogas污泥厌氧消化时有机物分解产生的气体,主要成分为甲烷和二氧化碳,并有少量的氢、氮和硫化氢等。
[T/CECS 496-2017,术语2.1.9]2.0.6沼液digestion effluent污泥厌氧消化后的上清液。
[T/CECS 496-2017,术语2.1.10]3污泥厌氧消化工艺3.1 原理与作用3.1.1污泥厌氧消化及其优缺点污泥厌氧消化是利用兼性菌和厌氧菌进行厌氧生化反应,分解有机物质,实现污泥减量化、稳定化和资源化的一种处理工艺。
污泥厌氧消化具有以下优点:∙产生甲烷这一能源气体,除满足厌氧消化自身的能量需求外,多余的甲烷气体可以用来供热及发电,或是用作电机燃料;∙由于挥发性固体在厌氧消化过程中转化为甲烷、二氧化碳和水,降低了固体总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污水厂名称
处理
水量 /反应 进泥 一级消化 二级消化
(104 温度 含水
m3· /℃ 率 /%消化时 投配 消化时 投配
d-1 )
间 /d率 /% 间 /d率 /%
高碑店污水厂 [ 3] 100 35 ±2 97 21.3 4.7 7.1 15
长春市西郊 污水厂 [ 4]
15 中温 95 25
第 24卷 第 22期
中 国 给 水排 水
Vol.24 No.22
2008年 11月
CHINAWATER& WASTEWATER
Nov.20 08
我国城市污水厂污泥厌氧消化系统的运行现状
吴 静 , 姜 洁 , 周红明 , 毕 蕾
(清华大学 环境模拟与污染控制国家重点联合实验室 , 北京 100084)
沼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和二氧化碳 。 此外 , 还
含有少量 H2 S, 一般含量为 0.5% ~ 1%。该气体腐 蚀性强 , 在沼气利用前必须去除 。
调查表明 , 目前沼气利用以燃烧供热为主 , 用于 污泥升温以及作为厂内生活用气 。 仅有 6家污水厂 采用了沼气发电 , 4家污水厂以直联式沼气风机形 式利用 。
WUJing, JIANGJie, ZHOUHong-ming, BILei
(StateKeyJointLaboratoryofEnvironmentSimulationandPollutionControl, Tsinghua University, Beijing100084, China)
调查表明 , 建成污泥厌氧消化系统但未运行的 污水厂与其处理规模密切相关 , 各种规模污水厂的 污 泥厌氧系统 建成未运 行率分别为 小型厂占
62.5%、中型厂占 14%、大型厂占 40%、超大型厂占 9%, 其中小型厂的建成未运行率最高 , 而超大型厂 则建成运行率最高 。 主要原因可能是国内超大型厂 普遍技术能力较强 , 人员配备齐全 , 管理更好 , 克服 污泥厌氧消化过程中问题的能力更强 ;另一方面 , 超 大型厂污泥厌氧消化产生的效益是巨大的 。以高碑 店污水厂为例 , 整个污泥厌氧消化系统的投资只需 7 ~ 8 a就可以全部回收 , 2003年该厂沼气利用产值 达 1 500万元 , 沼气发电可以解决厂内 20%以上的 用电[ 9] 。 突出的 经济效益能够促进 污泥厌氧消化 走入良性循环 。 中小 型厂沼气产生 的效益则小得 多 , 这是因为这些厂的沼气产率普遍低于大型和超 大型污水厂 , 大大降低了沼气产量 。 这种低产率的 现象除与来水水质和污水处理工艺有关 , 与厌氧消 化的规模和管理水平 等也有关 。 同 样由于规模效 应 , 中小型厂的沼气利用效率也较低 , 使污泥消化的 收益再受损失 。
摘 要 : 对我国 400余座城市污水厂污泥处理工艺的调查表明 , 目前采用污泥厌氧消化工艺 的仅 46家 , 主要采用浓缩 /中温厌氧 /脱水工艺 , 采用一级厌氧消化和二级厌氧消化的厂家数量接 近 , 其中仅 25家的污泥消化系统正在运行 , 沼气产量约为 14 ×104 m3 /d, 另有 6家在调试 。 污泥厌 氧消化工艺在实际应用中仍存在着较多亟待解决的问题 , 沼气产率低和利用率不高大大削弱了该 工艺的优势 。 关键词 : 城市污水厂 ; 污泥处理 ; 厌氧消化 ; 沼气
代以后 , 城市污水处理的基础设施建设才被提到日 程 , 全国城市污水处理厂数量迅速增加 。 2006 年城 市生活污水处理率达到 43.8%[ 2] 。 根据国家环境
保护 “十五 ”计划 , 到 2010年所有 城市的污水处理 率不得低于 60%, 直辖市 、省会城市 、计划单列市和 风景旅游城市的污水处理率不得低于 70%。 故在 今后一段时期 , 城市污水厂数量仍将持续增加 。
2 工艺
城市污水 厂的污泥厌氧消化系统包括污泥浓
缩 、厌氧消化 、脱水和沼气收集 、预处理与利用 。绝 大多数厂家采用中温厌氧消化工艺 。 采用一级消化 和二级消化工艺的污水厂比例接近 1 ∶1, 二级消化 的厂家略多 。污泥厌氧消化的典型工艺为 :重力浓 缩 /一级中温消化 /机械脱水 、重力浓缩 /二级中温消 化 /机械脱水 。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以及城市化进程 的不断加快 , 城镇生活污水量也大幅增加 , 并在
1999年首次超过工业废水排放量 , 占全国污水排放 总量的 52.9%[ 1] 。近年来 , 城镇生活污水量以年均 5%的速度递增 , 已成为我国水环境的主要污染源 。
我国城市污水处理率长期偏低 , 直至 20世纪 90年
伴随城市 污水厂的兴建 , 大量城 市污泥产 生 。 2003年我国的城市污泥 (干泥 )产量估计达到 160 ×104 t。 城市污泥主要由沉砂池和初沉池产生的初 沉污泥 (含水率为 96%左右 )以及好氧生物处理单 元产生的剩余污泥 (含水率为 99.2% ~ 99.6%)组
· 21·
第 24卷 第 22期 中 国 给 水 排 水
成 。城市污泥含水率高 , 体积庞大 , 有机物含量高达 50% ~ 70%, 性质不稳定 。 由于浓缩 /厌氧消化 /脱 水工艺能同时实现污泥减量化和稳定化 , 且伴有可 回收的燃气 (甲烷 )产生 , 最终污 泥可作为 农肥回 用 , 故得到广泛应用 。 在建设部 、国家环保局 、科技 部联合发布的建城 [ 2000] 124号 《〈城市污水处理 及污染防治技术政策 〉的通知 》中更明确指出 “处理 能力 >10 ×104 m3 /d的污水二级处理设施产生的污 泥 , 宜采取厌氧消化工艺进行处理 , 产生的沼气应综 合利用 。”而 《城 镇污 水 处理 厂污 染物 排放 标准 》 (GB18918— 2002)则明确提出了 城市污泥应该进 行稳定化处理的要求 。可以预计 , 我国大部分大型
Abstract: Theresultsoftheinvestigation on sludge treatmentsystemsover400 municipal wastewatertreatmentplantsinChinashowthatonlyabout46 plantshavesludgeanaerobicdigestionsystems, mostofwhichadoptthickening/mesophilicanaerobicdigestion/dewateringprocess.Abouthalfof theplantshaveone-stageanaerobicdigestionsystemsandtheotherhalfhavetwo-stageanaerobicdigestionsystems.Forthe46 plants, only25 plantsoperatetheiranaerobicdigestionsystemsandproduceabout14 ×104 m3 biogas/d, theother6 plantscommissiontheirsystems.Therearesomeurgentproblems forthesludgeanaerobicdigestion.Thelowbiogasyieldandutilizationratecounteractsomeadvantagesof thesludgeanaerobicdigestion. Keywords: municipalwastewatertreatmentplant; sludgetreatment; anaerobicdigestion; biogas
② 运行费用不足 。 由于我国现阶段仍处于污 水处理设施运营由政府负担向市场经济机制过渡的
阶段 , 部分污水厂的运行费用不能保证整个系统正 常运转 , 所以往往污泥处理设施被搁置 。
③ 存在 消防隐患 。 有 的污水厂离 居民区太 近 , 消防安全问题导致污泥厌氧消化系统未能运行 。
其中 , 厌氧消化工艺操作复杂和缺乏运行资金 是系统未运行或停运的主要原因 。
二级污水处理厂均将建设并运行污 泥厌氧消化系
统 。为了解目前我国城市污水厂污泥厌氧消化装置 的运行和沼气利用情况 , 以电话访问 、文献收集 、现
场调研等方式对全国 400余座城市污水厂进行了全 面调查 。
1 概况
截至 2005年 10 月 , 在被调查的 400余座城市 污水厂中 , 仅有 46家 建有或在建污 泥厌氧消化系 统 , 其中 25座运行 , 6座正在建设或调试 , 15座虽建 成但未运行或停运 。 采用污泥厌氧消化工艺的污水 厂的处理能力为 (2.5 ~ 100)×104 m3 /d, 其中小型 污水厂 (处理能力 <5 ×104 m3 /d)8座 , 中型污水厂 [ 处理能力为 (5 ~ 10)×104 m3 /d] 7座 , 大型污水厂 [ 处理能力为 (10 ~ 40)×104 m3 /d] 20座 , 超大型污 水厂 (处理能力 ≥40 ×104 m3 /d)11座 。 污泥厌氧 消化系统未运行或停运的污水厂包括小型厂 5座 、 中型厂 1座 、大型厂 8座 、超大型厂 1座 。
4
0
0
杭州四堡污水厂
33 ~
(Ⅰ 期 )[ 5、6]
40 35
97 16.7
6
8.3 12
杭州四堡污水厂 (Ⅱ 期 )[ 5]
40
33 ~ 35
97
20Leabharlann 500潍坊市污水 处理厂 [ 7]
17 35
20 5 0 0
郑州市污水厂 [ 8] 40 35 ±1 96 20 5
7 15
3 沼气 的产生与利用
25座运行的污泥厌氧消化装 置中大部分的沼
气产量都未计量 。 高碑店等 8家污水厂的计量结果 表明 , 城市污水厂的沼气产率为 4 ~ 14 m3 /m3 污泥 , 平均为 7.5 m3 /m3 污泥 。我国城市污水厂的污泥产 率为 23 ~ 70 m3 污 泥 (含 水率为 96%)/104 m3 污 水 , 平均为 35.9 m3 污泥 /104 m3 污水 , 合 1.4 t干污 泥 /104 m3 污水 。按平均污泥产率计算 , 已建运行的 25座污水厂处理水量为 (513 ~ 543)×104 m3 /d, 大 约可以产生沼气 14 ×104 m3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