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宏观经济学案例整理
宏观经济学经典案例四万亿财政支出刺激下的经济效益分析
宏观经济学经典案例四万亿财政支出刺激下的经济效益分析四万亿财政支出是中国政府在2024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采取的一项重要经济刺激措施。
该措施旨在通过增加政府投资和消费来拉动经济增长,稳定就业和促进国内需求。
这一财政刺激计划是当时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经济刺激计划之一,对中国经济的发展和全球经济的稳定产生了巨大影响。
在经济学角度上,四万亿财政支出可被视为一种开支型刺激政策,也就是通过增加公共支出来刺激经济增长。
这种政策的主要机制是通过增加政府在基础设施建设、农村改造、社会福利等领域的投资来提升经济活动水平。
首先,四万亿财政支出对中国经济的短期影响是显著的。
2024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达到了9.2%,而同期全球经济增长率仅为-0.1%。
财政支出的实施推动了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的增加,从而刺激了经济增长。
在这一过程中,特别是基础设施建设的大规模投资对经济增长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
例如,铁路、公路、机场等基础设施的建设不仅提升了交通运输效率,还为产业发展提供了基础条件。
此外,四万亿计划还通过提高政府购买力和增加社会福利支出来增加了消费需求,促进了内需的扩大。
其次,四万亿财政支出对中国经济的中长期影响也是显著的。
通过提高基础设施投资和农村改造投资水平,四万亿计划增强了中国经济的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潜力。
基础设施建设的提升为产业发展提供了更加便捷和高效的条件,同时还改善了居民生活质量。
农村改造投资的增加促进了农村地区的经济转型和农民收入的增加,缩小了城乡经济差距,促进了城乡一体化发展。
此外,四万亿财政支出还通过增加教育、医疗、社保等社会福利支出来提高了民生水平和社会稳定,为社会长期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然而,在四万亿财政支出的经济效益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和局限。
首先,大规模财政支出对国家财政预算产生了巨大压力,导致财政赤字的急剧增加和债务风险的上升。
其次,由于四万亿计划在短时间内释放了巨大的投资需求,可能导致过度投资和产能过剩问题。
宏观经济学案例
宏观经济学案例在当今复杂多变的经济环境中,宏观经济学的理论和分析方法对于理解和应对各种经济现象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接下来,让我们通过几个具体的案例来深入探讨宏观经济学的实际应用。
案例一:通货膨胀与货币政策在某个国家,经济持续增长,就业情况良好,但随之而来的是物价水平的不断攀升,通货膨胀压力逐渐增大。
为了稳定物价,该国的中央银行决定采取紧缩性的货币政策,提高利率。
提高利率会使得借贷成本增加,企业和个人的投资和消费意愿降低。
企业可能会减少扩张计划,推迟新的项目投资,这会导致生产和就业的增长速度放缓。
对于个人而言,购房、购车等大额消费的贷款成本上升,消费支出也会相应减少。
随着投资和消费的减少,总需求下降,商品和服务的需求不再那么旺盛,物价上涨的压力得到缓解。
但同时,经济增长速度也可能会受到一定的抑制。
这个案例充分展示了货币政策在调节通货膨胀和经济增长之间的权衡。
如果货币政策的力度把握不当,可能会导致经济衰退;如果力度不够,又无法有效控制通货膨胀。
案例二:经济衰退与财政政策另一个国家遭遇了严重的经济衰退,企业大量倒闭,失业率飙升。
为了刺激经济复苏,政府决定采取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增加政府支出并实施减税措施。
政府增加支出用于基础设施建设、教育、医疗等领域,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
建筑工人、教师、医生等行业的就业人数增加,居民收入提高,消费能力也随之增强。
减税政策则使得企业的负担减轻,有更多的资金用于扩大生产、研发创新和雇佣员工。
企业的活力得到激发,生产和投资逐渐恢复,进一步推动了经济的增长。
然而,扩张性的财政政策也可能带来一些问题。
比如,政府支出的增加可能导致财政赤字扩大,如果长期无法扭转,可能会影响国家的财政健康和信用评级。
案例三:国际贸易与汇率政策某一以出口为主导的国家,其货币在国际市场上持续升值。
货币升值使得该国出口商品的价格相对上涨,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下降,出口减少。
出口企业面临困境,订单减少,不得不裁员或降低成本。
最新宏观经济学案例分析大全
宏观经济学案例国民收入核算理论案例1:部分国家的GDP比较。
案例适合国内生产总值(GDP)概念和核算方式。
案例内容表1 部分国家1980-1995年间的GDP比较(单位:10亿本币)表2 部分国家1980-1995年间的人均GDP比较(单位:美元)案例分析作为目前世界通行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国内生产总值(GDP,Gross Domestic Product)被称为“20世纪最伟大发明之一”,是对一个领土面积内的经济产出总量和国民收入水平的度量。
它被定义为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一般为一年)里所生产出来的全部最终产品和劳力的市场价值的总和。
GDP可以通过三种方法计算得到:分别为生产法、收入法和支出法。
生产法是从生产的角度衡量所有常住单位在核算期内新创造的价值,是国民经济各行业在核算期内新创造的价值和固定资产转移价值的总和,也即国民经济各行业增加值的总和。
用公式表示如下:行业增加值=总产出—中间消耗;GDP=Σ各行业增加值。
收入法也称分配法,是从生产过程创造收入的角度,根据生产要素在生产过程中应得的收入份额以及因从事生产活动向政府支付的份额的角度,来反映最终成果的一种计算方法。
按照这种计算方法,GDP由全国各行业汇总的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生产税—生产补贴)、固定资产折旧和营业盈余、利息、租金以及其他财产收入组成。
计算公式为:GDP=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固定资产折旧+营业盈余+利息和租金以及其他财产收入。
支出法也称使用法,顾名思义是从最终使用的角度衡量核算期内生产的所有货物和服务的去向。
按照支出法,GDP由居民消费、政府消费、固定资本形成总额、存货增加以及货物和服务的净出口(出口减进口后的差额)五项组成。
计算公式为:GDP=居民消费+政府消费+固定资本形成总额+存货增加+货物和服务的净出口。
在此基础上可以得出GDP最常见的计算公式:GDP=消费+投资+政府支出+出口—进口。
从理论上讲,上述三种方法计算得到的GDP应该是一致的,因为它们是使用不同的方法对同一事物进行核算。
《宏观经济学》课程思政教学案例(一等奖)
《宏观经济学》课程思政教学案例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让学生掌握宏观经济学的基本概念、理论和方法,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宏观经济问题。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宏观思维能力,提高其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目标: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经济观念,培养其宏观视野和责任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掌握宏观经济指标及其意义,理解货币政策、财政政策等宏观经济政策工具,学会运用宏观经济学理论分析现实经济问题。
2. 教学难点:如何将宏观经济学理论与实际经济现象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宏观思维能力。
三、教学方法1. 理论讲授法:介绍宏观经济学的基本概念、理论和政策工具。
2. 案例分析法:通过实际经济案例,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
3. 小组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其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四、教学内容及过程1. 宏观经济指标a) 介绍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概念、计算方法和意义,引导学生理解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b) 讲解失业率、通货膨胀率、汇率等指标的含义及其对经济的影响。
c) 通过实际数据和案例,帮助学生理解这些指标在衡量宏观经济状况中的作用。
2. 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a) 介绍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概念、工具和实施效果,引导学生理解宏观经济政策对经济的影响。
b) 通过实际案例,帮助学生理解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在应对经济危机中的作用。
c)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在实际运用中的优缺点。
3. 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a) 介绍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的概念、影响因素和实现途径,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经济观念。
b) 通过实际案例,帮助学生理解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
c) 引导学生探讨如何通过宏观调控实现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的平衡。
4. 小组讨论与总结a)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实际经济问题,培养其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b) 老师进行总结,强调宏观经济学在现实经济生活中的重要性和应用价值,鼓励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宏观经济学课程思政案例
宏观经济学课程思政案例摘要:一、引言二、宏观经济学的概述三、思政案例在宏观经济学课程中的应用1.案例一:供给侧改革2.案例二:货币政策与通货膨胀3.案例三:国际贸易政策与经济全球化四、思政案例对宏观经济学课程的意义1.提高学生的政治觉悟2.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3.强化学生的实践能力五、总结正文:一、引言在我国,宏观经济学课程一直被视为经济管理专业的基础课程。
近年来,随着思政教育的不断深入,宏观经济学课程也开始结合思政案例进行教学,以提高学生的政治觉悟和人文素养。
本文将对宏观经济学课程思政案例进行探讨。
二、宏观经济学的概述宏观经济学是研究整个国民经济运行规律的学科,它主要关注国民经济总量、通货膨胀、失业率、经济增长等宏观经济指标。
在我国,宏观经济学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基本理论素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思政案例在宏观经济学课程中的应用1.案例一:供给侧改革供给侧改革是我国近年来实施的一项重要经济政策,旨在通过优化产业结构、提高生产效率来促进经济增长。
在宏观经济学课程中,教师可以通过讲解供给侧改革的背景、政策内容和实施效果,使学生深入了解这一政策对我国经济发展的意义。
2.案例二:货币政策与通货膨胀货币政策是宏观经济学中的重要内容,通货膨胀则是货币政策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教师可以通过分析我国历史上的通货膨胀案例,使学生了解货币政策在抑制通货膨胀方面的重要作用,并引导学生关注国家货币政策的变化,提高其政治敏感性。
3.案例三:国际贸易政策与经济全球化在国际贸易方面,我国一直秉持互利共赢的原则,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
教师可以通过分析我国在国际贸易中的地位和作用,使学生了解经济全球化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并引导学生正确看待国际贸易政策问题,提高其国际视野。
四、思政案例对宏观经济学课程的意义1.提高学生的政治觉悟结合思政案例进行教学,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国家经济政策,提高其政治觉悟。
例如,通过讲解供给侧改革,学生可以了解国家经济发展的大方向,明确自己在国家发展中的责任和使命。
宏观经济学案例
宏观经济学案例宏观经济学是研究整体经济现象的学科,它关注的是国家整体经济运行的规律和机制。
在实际生活中,我们可以通过一些案例来理解和应用宏观经济学的理论知识,下面就来介绍一个宏观经济学案例。
某国家的通货膨胀问题。
某国家在一段时间内出现了持续的通货膨胀问题,物价飞涨,人民生活受到了很大影响。
这个案例可以从宏观经济学的角度来分析和解释。
首先,我们可以从货币供应和需求的角度来分析。
在这个国家,货币供应增加过快,超过了经济的实际需求,导致了货币的价值下降,从而引发了通货膨胀。
这就是著名的“通货膨胀是货币供应过快增长的结果”的宏观经济学理论。
其次,我们可以从需求和供给的平衡角度来分析。
在这个国家,需求持续增长,但供给跟不上,导致了商品短缺和价格上涨。
这也是通货膨胀的一个重要原因。
宏观经济学告诉我们,需求和供给的平衡是经济稳定的重要基础,一旦失衡就会引发各种问题。
再次,我们可以从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来分析。
在这个国家,政府实施了过于宽松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导致了过度的投资和消费,加剧了通货膨胀问题。
宏观经济学告诉我们,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合理性和稳健性对于经济的稳定至关重要。
最后,我们可以从国际经济环境的角度来分析。
在这个国家,国际原油价格上涨和国际金融市场的波动也对通货膨胀问题造成了影响。
宏观经济学告诉我们,国际经济环境的变化对于一个国家的经济稳定同样具有重要影响。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宏观经济学理论可以很好地解释和分析这个通货膨胀案例。
在实际生活中,我们需要结合宏观经济学的理论知识,采取有效的政策措施来解决这样的经济问题,促进经济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宏观经济学案例选
宏观经济学案例选案例:我国经济的软着陆“过热一治理一再过热一再治理”。
长期以来在我国经济生活中屡屡出现的“大起大落”现象,曾被人们称之为新中国经济发展史上难以根治的一大顽症。
然而,自年我国宏观经济运行呈现出“高增长与低通胀并存的局面”,以及今年以来继续得以保持与巩固的一系列调控成果,引起国内外经济界和舆论界一片喝彩,纷纷赞誉中国已经成功地实现了“软着陆”。
这是我国把“政府有形的手”和“市场无形的手”有机结合起来进行宏观调控实践所获得的空前成功。
年上半年,个大中城市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六月份达到创记录的,通货膨胀已经到了一个危险的边缘。
尽管当时对经济运行中是否存在过热现象的认识尚不统一,但决策层审时度势,果断决策。
在相继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证券市场宏观管理的通知》、《关于制止乱集资和加强债券发行管理的通知》和《关于严格审批和认真清理各类开发区的通知》等整顿金融秩序、抑制盲目投资的一系列法规性文件之后,年月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当前经济情况和加强宏观调控的意见》正式下发,以抑制经济过热势头继续蔓延和发展。
国民经济运行从此开始了“软着陆”。
见下表。
中国经济增长率波动的峰谷落差这次出台的宏观调控措施,没有采取以往调整中“急刹车”、全面紧缩的做法,而是采取了四项主要措施:⑴抑制需求与改善供给有效结合;⑵宏观调控与深化改革有效结合;⑶间接调控与直接调控有效结合;⑷适度从紧与灵活微调有效结合。
在控制总量的前提下,把控制物价上涨作为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突出结构调整,保持投资需求与消费需求的适度增长,形成了适度从紧、稳中求进的主基调,使之既有利于抑制通胀,又为经济持续增长创造了必要的条件,从而避免了重蹈历史上“大起大落”的覆辙。
这不仅在我国没有先例,在世界经济发展史上也是罕见的。
这次白宫和共和党双方在对方关心的问题上都作了一些让步。
克林顿在儿童健康保险,社会福利等开支方面获得了自己想要的东西,共和党减税的要求也得到了满足。
宏观经济学案例
宏观经济学案例宏观经济学是研究整体经济活动的学科,它关注的是国家或者地区的经济总体表现,如国内生产总值(GDP)、通货膨胀率、失业率等。
在宏观经济学中,经济学家往往使用案例来说明理论和分析经济现象。
本文将介绍两个宏观经济学案例,分别是2022年全球金融危机和中国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1. 2022年全球金融危机2022年全球金融危机是自大萧条以来最严重的金融危机之一。
它起源于美国次贷危机,由于次贷市场的崩溃,导致了全球金融市场的动荡。
这个案例揭示了金融市场的脆弱性以及金融机构的风险管理不足。
在这个案例中,美国次贷市场的泡沫破裂导致了大量的违约和贷款损失。
许多金融机构因此遭受巨大损失,一些甚至面临破产。
这种金融危机的传染性使得全球范围内的金融市场都受到了冲击,股市暴跌,信贷市场冻结,企业倒闭,失业率上升等。
政府不得不采取紧急措施来稳定金融市场,如救助金融机构、降低利率、增加财政支出等。
这个案例对宏观经济学的研究有着重要意义。
它强调了金融市场对经济的影响,揭示了金融市场的不稳定性和风险管理的重要性。
经济学家通过分析这个案例,提出了一系列的政策建议,如加强金融监管、改善风险管理、提高金融机构的资本充足率等,以防止类似的金融危机再次发生。
2. 中国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国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近年来中国经济重要的宏观经济学案例。
这个案例关注的是中国经济结构调整和提高供给侧的效率和质量。
中国经济在过去几十年取得了快速增长,但也面临着一系列的问题,如过度依赖投资和出口、产能过剩、环境污染等。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中国政府推出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旨在通过改革和创新来提高供给侧的质量和效率。
这个案例中,中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如削减过剩产能、推动企业转型升级、加大创新驱动力度等。
这些政策的实施使得中国经济逐渐从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推动了经济结构的优化和产业升级。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对宏观经济学的研究也有着重要意义。
宏观经济学案例分析10篇
宏观经济学案例分析10篇宏观经济学案例分析10篇宏观经济学案例分析(一):失业率与宏观经济政策最近,美国失业率持续一种相对稳定状态,而欧洲的失业率却急剧上升而且持续在30年前的水平之上。
如何解释两地劳动力市场的差别呢,部分原因在于两国的宏观经济政策不同。
美国只有一个中央银行,即联邦储备系统。
他严格监控着美国经济。
当失业率提高影响到居民对经济的信心时,美联储会放松银根,实行用心的货币政策,刺激总需求和提高产出,并防止失业率的进一步提高,实际上这是透过提高通胀率来降低失业率的方法。
而这天的欧洲还不存在这样的机构,欧洲是个国家联盟,它的货币政策由欧洲中央银行统一制定,由于思考到各国状况的复杂性,欧洲中央银行的目标主要是持续物价的稳定,奉行强有力的货币政策,全力持续低利率和低通胀。
在这样的状况下,就无法利用通货膨胀政策来降低失业率。
问题:1、什么是失业问题造成失业率高的原因有哪些2、说明失业和通货膨胀之间的关系。
答案要点:1、(1)失业问题就是由失业所引起的一系列问题。
失业不仅仅仅是个经济问题,而且是个政治问题,失业是经济问题,因为失业意味着浪费有价值的资源,不利于经济的迅速发展;失业是个政治问题,是因为它使成千上万的人失去工作,收入减少或丧失收入的来源,使人们整天无所事事,生活在痛苦和无奈中,会引起社会的动荡。
(2)失业的原因概括起来主要有三种:①摩擦性失业,是指人们在各地区之间、各种工作职位之间变动所构成的失业。
②结构性失业,是指因劳动力的供给和需求不匹配所构成的失业。
③周期性失业,是由于经济周期的变化而产生的对劳动总体需求不足所构成的失业。
2、通货膨胀率与失业率之间存在着相互交替的关系。
在失业率较低时,就业较为充分,经济活动比较频繁,从而工资上涨速度加快,因而引起通货膨胀加剧,通货膨胀率增加;反之,当失业率较高时,就业不够充分,失业的压力增加,工人增加工资的压力受到限制,从而货币工资增长放慢,甚至下降,从而导致价格总水平增长率下降,通货膨胀率降低。
宏观经济学案例选
历次波动(截止年份)
峰谷落差(百分点)
1953—1957
9.6
1958—1962
51.7
1963—1968
24.3
1969—1972
20.4
1973—1976
11.0
1977—1981
6.5
1982—1986
6.4
1987—19907.81Fra bibliotek91—1996
4.5
这次出台的宏观调控措施,没有采取以往调整中“急刹车”、全面紧缩的做法,而是采取了四项主要措施:⑴抑制需求与改善供给有效结合;⑵宏观调控与深化改革有效结合;⑶间接调控与直接调控有效结合;⑷适度从紧与灵活微调有效结合。在控制总量的前提下,把控制物价上涨作为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突出结构调整,保持投资需求与消费需求的适度增长,形成了适度从紧、稳中求进的主基调,使之既有利于抑制通胀,又为经济持续增长创造了必要的条件,从而避免了重蹈历史上“大起大落”的覆辙。这不仅在我国没有先例,在世界经济发展史上也是罕见的。
资料来源:高庆林、王晓光. 一次空前的成功之作. 嘹望. 1997年第34期.
问题:
⑴我国1991年开始的宏观调控的成功主要表现在那些方面?
⑵根据这一案例,你对凯恩斯理论,对西方国家70年代以来的滞胀并存现象有什么看法?
⑶研究一下这一段时期我国失业率的变化,你认为我国这次的调控实践能说明菲利普斯的合理性吗?
1993年上半年,35个大中城市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17.4%,六月份达到创记录的21.6%,通货膨胀已经到了一个危险的边缘。
尽管当时对经济运行中是否存在过热现象的认识尚不统一,但决策层审时度势,果断决策。在相继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证券市场宏观管理的通知》、《关于制止乱集资和加强债券发行管理的通知》和《关于严格审批和认真清理各类开发区的通知》等整顿金融秩序、抑制盲目投资的一系列法规性文件之后,1993年6月24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当前经济情况和加强宏观调控的意见》正式下发,以抑制经济过热势头继续蔓延和发展。国民经济运行从此开始了“软着陆”。见下表。
宏观经济学案例分析
宏观经济学案例分析宏观经济学案例分析是对宏观经济的研究和分析方法,通过对社会总体经济活动变化趋势的研究,预测宏观经济的发展趋势,并提供有关政策建议。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加深和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宏观经济学在国际经济中的地位显得愈加重要。
良好的经济发展和稳定的社会秩序需要政府和企业制定正确的宏观经济政策。
因此,宏观经济学案例分析成为了企业和政府机构必备的研究方法之一。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宏观经济学案例分析在我国的应用也逐渐得到拓展。
以下是几个案例分析的例子:第一个案例是“中国宏观经济的周期波动”。
近年来,中国经济的发展速度经常被曝光。
然而,在这个快速发展的过程中,我们也经常遇到周期性的波动,包括繁荣和萧条。
采用宏观经济学的方法去预测周期波动可以为政府和企业提供应对方法。
通过对过去经济的周期性变动进行分析,可以为未来宏观经济政策的制定提供借鉴。
第二个案例是“宏观经济学和环境保护的冲突”。
环境保护和经济增长是一对矛盾的关系。
即使满足了环境保护的要求,不同行业和企业也可能因其影响甚至出现生计问题。
而忽视环境保护问题则会阻碍环境发展,从而影响经济发展。
宏观经济学案例分析可以帮助我们了解两者之间的关系,同时也为环境政策和经济政策提供了坚实的依据。
第三个案例是“宏观经济政策对财政政策的影响”。
政府的宏观经济政策对财政政策和整个经济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如果财政政策不协调,诸如通货膨胀、失业和债务问题便可能加剧。
通过宏观经济学案例分析,政府可以确保维持正常的经济发展,并且制定出适当的财政政策和宏观经济政策,以确保经济保持稳定运行。
总的来说,宏观经济学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领域,需要深入了解它的许多不同方面。
宏观经济学案例分析是发现、研究和分析这些问题的重要方法。
通过对上述几个案例的分析和讨论,我们可以总结出如下的结论:宏观经济学案例分析能够对宏观经济发展趋势进行预测和分析,并提供有关政策建议。
政府和企业应该密切关注宏观经济的情况,以制定适当的宏观经济政策,确保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稳定性。
最新宏观经济学案例
宏观经济学案例1:我国居民旅游消费10年来快速增长旅游消费是居民消费的组成部分。
90年代中期以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居民旅游消费需求增加。
从国内旅游消费看,国内旅游规模从1994年的5.24亿人次增加到2004年的11.02亿人次,平均每年增长8.0%,由此带来的旅游收入从1023.5亿元增长到4710.7亿元,平均每年增长17.3%。
从1994年以来,我国城镇居民人均国内旅游支出占居民人均消费支出的比例长期保持在13%以上农村居民人均国内旅游支出占居民人均消费支出的比例也从90年代中期的5%上升至21世纪初的10%左右。
2006年国内旅游人次、国内旅游收入同比增长更是分别达到15.0%、17.9%,出境旅游消费日益成为新亮点,中国出境旅游总人数从1995年的452万人次增征到2003年的2022万人次,年均增长超过20%,因私出境旅游人数年均增长更超过28%以上。
虽然2003年由于“非典”影响,但仍有2298万人次因私出境,比2003年增长了55%。
2004年以来,中国旅游目的地开放工作全面推进,范围进一步扩大,近几年出境游发展更快。
2006年出境游人数同比增长11.3%,较2005年增速上升了3.8个百分点。
其中,因私出境仍为出境游的主体(2006年占比为83.4%,较2005年上升2.4个百分点),2 006年同比增长14.6%,增速仍高于出境游总体增速。
在总量增长的同时,居民旅游消费渐趋个性化,“红色旅游”、“民俗游”、“农家乐”等成为新近的旅游消费热点,相关的旅游产品生产渔销售也获得快速发展。
以“红色旅游”为例,据专家估计,各类“红色旅游”接待点数以万计,每个景点接待规模差距较大,小的数以千计,中型的以万人计,大型的几乎就是一个城市全部接待的人数,如延安、井冈山等,如果遇到大的纪念周年,接待人数可能达到数百万。
在2005年春节旅游黄金周的七天中,中共一大会址接待游客3336人次,井冈山每天接待游客4000多人次,延安整个黄金周接待游客达1 1万人次。
宏观经济学案例集锦
宏观经济学案例集锦《宏观经济学》案例导论案例1:绿色GDP据世界银行和国内有关研究机构测算,20世纪90年代中期,中国的经济增长有2/3是对生态环境透支的基础上实现的。
中国的生态环境问题虽然有其自然环境脆弱、气候异常的客观原因,但主要还是人为不合理的经济行为和粗放型资源开发方式导致的。
多年计算的平均结果显示,中国经济增长的GDP中至少有18%是靠资源和生态环境的“透支”实现的。
绿色GDP 是指用以衡量各国扣除自然资产素那损失后新创造的真实国民财富的总量核算指标,就是从现行统计的GDP中,扣除由于环境污染、自然资源退化、教育低下、人口数量失控、管理不善等因素引起的经济损失成本,从而得出真实的财富总量。
资料来源:中国发展门户网问题:1.什么是GDP?什么是绿色GDP?2.绿色GDP如何核算?3.GDP指标存在哪些缺陷?案例2:缘何中国高增长实际效果不尽如人意日本在上世纪五十年代至七十年代,经过二十余年百分之十左右的高速增长,一跃成为世界第二强国。
而中国从一九七八年开始,也经历了二十余年的高速增长,到现在却只达到了小康初级阶段。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区别?国家统计局某权威人士(2004)认为:首先,经济结构、运行模式、体制等方面存在问题。
如优胜劣汰机制没有建立,大量资源由低效率企业支配。
其次,企业追求自我循环,消耗高,第三产业发展水平低。
再次,经济增长速度高,库存也很高。
大量产品积压在仓库里,未转化为实际财富。
中国经济发展中有以下一些偏向需要纠正:——为了追求增量财富,破坏大量存量财富。
一个典型的个案是大量拆除旧城区,创造新城区。
今年挖,明天填;明天填,后天挖。
创造百分之一的GDP,却消耗了百分之二的存量财富。
——未明确创造财富的主体是政府,还是民间。
过去过多地看重政府、国有经济,没有运用市场、民间的力量,效率较低。
例如,国有金融一统天下,未建立多元的金融体系,一抓就死,一放就乱。
——只注重财富创造,未注重财富分配。
宏观经济学案例分析
宏观经济学案例分析宏观经济学案例分析10篇宏观经济学案例分析(一):失业率与宏观经济政策最近,美国失业率持续一种相对稳定状态,而欧洲的失业率却急剧上升而且持续在30年前的水平之上。
如何解释两地劳动力市场的差别呢,部分原因在于两国的宏观经济政策不同。
美国只有一个中央银行,即联邦储备系统。
他严格监控着美国经济。
当失业率提高影响到居民对经济的信心时,美联储会放松银根,实行用心的货币政策,刺激总需求和提高产出,并防止失业率的进一步提高,实际上这是透过提高通胀率来降低失业率的方法。
而这天的欧洲还不存在这样的机构,欧洲是个国家联盟,它的货币政策由欧洲中央银行统一制定,由于思考到各国状况的复杂性,欧洲中央银行的目标主要是持续物价的稳定,奉行强有力的货币政策,全力持续低利率和低通胀。
在这样的状况下,就无法利用通货膨胀政策来降低失业率。
问题:1、什么是失业问题造成失业率高的原因有哪些2、说明失业和通货膨胀之间的关系。
答案要点:1、(1)失业问题就是由失业所引起的一系列问题。
失业不仅仅仅是个经济问题,而且是个政治问题,失业是经济问题,因为失业意味着浪费有价值的资源,不利于经济的迅速发展;失业是个政治问题,是因为它使成千上万的人失去工作,收入减少或丧失收入的来源,使人们整天无所事事,生活在痛苦和无奈中,会引起社会的动荡。
(2)失业的原因概括起来主要有三种:①摩擦性失业,是指人们在各地区之间、各种工作职位之间变动所构成的失业。
②结构性失业,是指因劳动力的供给和需求不匹配所构成的失业。
③周期性失业,是由于经济周期的变化而产生的对劳动总体需求不足所构成的失业。
2、通货膨胀率与失业率之间存在着相互交替的关系。
在失业率较低时,就业较为充分,经济活动比较频繁,从而工资上涨速度加快,因而引起通货膨胀加剧,通货膨胀率增加;反之,当失业率较高时,就业不够充分,失业的压力增加,工人增加工资的压力受到限制,从而货币工资增长放慢,甚至下降,从而导致价格总水平增长率下降,通货膨胀率降低。
宏观经济学案例
宏观经济学案例【宏观经济学案例1】中美边际消费倾向比较据估算,美国的边际消费倾向现在约为0.69,中国的边际消费倾向约为0.49。
也许这种估算并不十分准确,但一个不争的事实是,中国的边际消费倾向低于美国,为什么中美边际消费倾向有这种差别呢?一些人认为,这种差别在于中美两国的消费观念不同:美国人崇尚享受,今天敢花明天的钱;中国人有节俭的传统,一分钱要掰成两半花。
但在经济学家看来,这并不是最重要的。
消费观念属于伦理道德范畴,由经济基础决定,不同的消费观来自不同的经济基础,还要用经济和制度因素来解释这种差别。
问题:1.什么是消费倾向?什么是边际消费倾向?2.影响消费的因素有哪些?3.你能说说为什么中美两国的边际消费倾向有这种差别吗。
答:1。
随着收入的增加,消费也会增加,但消费的增加不及收入增加的多,这种关系成为消费倾向。
增加1单位收入中用于增加消费的比率,称边际消费倾向2.因素:收入,价格,对未来的预期,利率水平,消费者偏好,收入分配状况,风俗习惯等3【宏观经济学案例2】缘何中国高增长实际效果不尽如人意日本在上世纪五十年代至七十年代,经过二十余年百分之十左右的高速增长,一跃成为世界第二强国。
而中国从一九七八年开始,也经历了二十余年的高速增长,到现在却只达到了小康初级阶段。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区别?国家统计局某权威人士(2004)认为:首先,经济结构、运行模式、体制等方面存在问题。
如优胜劣汰机制没有建立,大量资源由低效率企业支配。
其次,企业追求自我循环,消耗高,第三产业发展水平低。
再次,经济增长速度高,库存也很高。
大量产品积压在仓库里,未转化为实际财富。
中国经济发展中有以下一些偏向需要纠正:——为了追求增量财富,破坏大量存量财富。
一个典型的个案是大量拆除旧城区,创造新城区。
今年挖,明天填;明天填,后天挖。
创造百分之一的GD P,却消耗了百分之二的存量财富。
——未明确创造财富的主体是政府,还是民间。
过去过多地看重政府、国有经济,没有运用市场、民间的力量,效率较低。
宏观经济学案例
案例(一) 胡佛总统与克林顿总统谁赚得多1.案例名称:胡佛总统与克林顿总统谁赚得多2.案例适用:宏观经济指标3. 运用知识点:物价指数4. 案例内容:1931年,当时的美国总统胡佛的年薪是7.5万美元。
1995年,克林顿总统的年薪是20万美元。
他们谁赚得多呢?如果仅仅从货币量来看,美国总统的工资当然增加了。
但我们知道,在比较收入时,重要的不是货币量多少,而是这些货币能买到多少东西。
货币量衡量的是名义工资,货币实际购买力衡量的是实际工资。
我们比较胡佛与克林顿的工资时,应该比较实际工作,而不是名义工资。
当名义工资既定时,实际工资是由物价水平决定的,即名义工资除以物价水平作为实际工资,衡量物价水平的是物价指数。
要比较不同年份胡佛和克林顿的工资,首先要知道这一物价水平的变动。
根据实际资料,以1992年为基年,这一年的消费物价指数为100,则1931年的消费物价指数为8.7,1995年的消费物价指数为107.6.换言之,在这一时期物价水平上升了14.2倍(107.6÷8.7)。
我们可以根据物价指数来分别计算以1992年为基年的胡佛与克林顿的工资。
1931年胡佛的工资=1931年的名义工资×(1995年消费物价指数/ 1931年消费物价指数)=7.5万美元×(107.6/8.7)=92.7586万美元.同样,可以按1931年美元的购买力计算1995年克林顿的工资:1931年克林顿的工资=1995年的名义工资×(1931年消费物价指数/ 1995年消费物价指数)=20万美元×(8.7/107.6)=1.617万美元.这就是说,胡佛的实际工资是克林顿的4.6倍,克林顿的工资仅仅是胡佛的21%。
尽管在小布什时工资增加到40万美元,但按实际工资仍然不敌胡佛的工资。
这近70年美国总统的实际工资水平大大下降了。
5.案例讨论:在社会收入分配中如何考虑物价指数的影响?案例(二) 中美边际消费倾向比较1.案例名称:中美边际消费倾向比较2.案例适用:消费函数理论3. 运用知识点:边际消费倾向4. 案例内容:据估算, 美国的边际消费倾向约为0.68,中国的边际消费倾向约为0.48。
宏观经济学案例
宏观经济学案例1. 案例背景在全球化和经济发展的背景下,宏观经济学成为了研究整体经济运行和政策制定的重要学科。
本案例将以某国家的经济发展为背景,探讨宏观经济学中的关键概念和政策应对。
2. 经济指标分析首先,我们将分析该国的国内生产总值(GDP)和失业率等经济指标。
根据最新的数据,该国的GDP增长率为5%,失业率为4%。
我们将解释这些指标的含义,以及它们对经济状况的影响。
3. 通货膨胀与货币政策接下来,我们将讨论通货膨胀对经济的影响,并探讨货币政策对通货膨胀的调控作用。
假设该国的通货膨胀率为2%,央行采取了紧缩性货币政策来控制通货膨胀。
我们将解释货币政策的工具和目标,以及它们对经济的影响。
4. 政府支出与财政政策在这个案例中,我们还将研究政府支出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并探讨财政政策在经济调控中的作用。
假设该国政府增加了基础设施建设的支出,以刺激经济增长。
我们将解释财政政策的工具和目标,以及它们对经济的影响。
5. 国际贸易与汇率政策最后,我们将讨论国际贸易对经济的影响,并探讨汇率政策在国际贸易中的作用。
假设该国实施了贸易自由化政策,以提高国际竞争力。
我们将解释汇率政策的工具和目标,以及它们对经济的影响。
6. 结论通过对以上几个方面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结论,该国的经济状况和政策应对的效果。
同时,我们还可以对宏观经济学的理论和实践进行总结和评价,以提出对未来经济发展的建议。
7. 参考文献在最后,我们将列出参考文献,以供读者进一步深入学习和研究宏观经济学的案例和相关领域的知识。
请注意,以上内容纯属虚构,仅用于演示如何编写宏观经济学案例的标准格式。
实际案例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编写,并参考相关经济学理论和数据。
宏观经济学案例
宏观经济学案例1:我国居民旅游消费10年来快速增长旅游消费是居民消费的组成部分。
90年代中期以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居民旅游消费需求增加。
从国内旅游消费看,国内旅游规模从1994年的5.24亿人次增加到2004年的11.02亿人次,平均每年增长8.0%,由此带来的旅游收入从1023.5亿元增长到4710.7亿元,平均每年增长17.3%。
从1994年以来,我国城镇居民人均国内旅游支出占居民人均消费支出的比例长期保持在13%以上农村居民人均国内旅游支出占居民人均消费支出的比例也从90年代中期的5%上升至21世纪初的10%左右。
2006年国内旅游人次、国内旅游收入同比增长更是分别达到15.0%、17.9%,出境旅游消费日益成为新亮点,中国出境旅游总人数从1995年的452万人次增征到2003年的2022万人次,年均增长超过20%,因私出境旅游人数年均增长更超过28%以上。
虽然2003年由于“非典”影响,但仍有2298万人次因私出境,比2003年增长了55%。
2004年以来,中国旅游目的地开放工作全面推进,范围进一步扩大,近几年出境游发展更快。
2006年出境游人数同比增长11.3%,较2005年增速上升了3.8个百分点。
其中,因私出境仍为出境游的主体(2006年占比为83.4%,较2005年上升2.4个百分点),2 006年同比增长14.6%,增速仍高于出境游总体增速。
在总量增长的同时,居民旅游消费渐趋个性化,“红色旅游”、“民俗游”、“农家乐”等成为新近的旅游消费热点,相关的旅游产品生产渔销售也获得快速发展。
以“红色旅游”为例,据专家估计,各类“红色旅游”接待点数以万计,每个景点接待规模差距较大,小的数以千计,中型的以万人计,大型的几乎就是一个城市全部接待的人数,如延安、井冈山等,如果遇到大的纪念周年,接待人数可能达到数百万。
在2005年春节旅游黄金周的七天中,中共一大会址接待游客3336人次,井冈山每天接待游客4000多人次,延安整个黄金周接待游客达1 1万人次。
宏观经济学案例
宏观经济学案例案例1. 对经济学基础恒等式“收入=支出”的通俗理解经济活动中,交易都涉及到两方:买方和卖方。
比如,雇一个小时工做家务,劳务报酬是每小时10 元。
在这种情况下,小时工是劳务的卖方,而雇主则是劳务的买方。
小时工收入10 元是雇主支出10 元的结果。
从宏观经济的角度看,整个经济中的所有最终商品出售收入和劳务报酬收入正是整个经济中为生产这些最终产品和获得这些劳务而支出的。
可见,经济中,每生产一元钱的商品和劳务,就会产生一元钱的收入,也会产生一元钱的支出,因此,收入=支出。
案例2. 我国GDP的确定过程我国的GDP 计算需要经过以下几个过程:初步估计过程、初步核实过程和最终核实过程。
初步估计过程一般在每年年终和次年年初进行。
它得到的年度GDP 数据只是一个初步数,这个数据有待于获得较充分的资料后进行核实。
初步核实过程一般在次年的第二季度进行。
初步核实所获得的GDP 数据更准确些,但因仍缺少GDP 核算所需要的许多重要资料,因此相应的数据尚需要进一步核实。
最终核实过程一般在次年的第四季度进行。
这时,GDP 核算所需要的和所能搜集到的各种统计资料、会计决算资料和行政管理资料基本齐备。
与前一个步骤相比,它使用了更全面、更准确、更细致的资料,所以这个GDP 数据就更加准确些。
此外,GDP 数据还需要经过一个历史数据调整过程,即当发现或产生新的资料来源、新的分类法、更准确的核算方法或更合理的核算原则时,要进行历史数据调整,以使每年的GDP 具有可比性,这是国际惯例。
如美国在1929 年至1999 年之间就进行过11 次历史数据调整。
总之,每个时段公布的GDP 都有其特定阶段的含义和特定的价值,不能因为在不同时间公布的数据不同,而怀疑统计数据存在问题。
案例3. 经济收入流量循环模型国民经济收入流量循环模型是说明国民经济各个制度部门之间是如何联系的,它是宏观经济分析的框架,也为国民经济核算提供了理论基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章宏观经济学的数据案例1 GDP不是万能的,但没有GDP是万万不能的1、背景资料:越来越多的人包括非常著名的学者,对GDP衡量经济增长的重要性发生了怀疑。
斯蒂格利茨曾经指出,如果一对夫妇留在家中打扫卫生和做饭,这将不会被列入GDP 的统计之内,假如这对夫妇外出工作,另外雇人做清洁和烹饪工作,那么这对夫妇和佣人的经济活动都会被计入GDP。
说得更明白一些,如果一名男士雇佣一名保姆,保姆的工资也将计入GDP。
如果这位男士与保姆结婚,不给保姆发工资了,则GDP会减少。
德国学者厄恩斯特和美国学者洛文斯在他们合著的《四倍跃进》中对GDP在衡量经济增长中的作用更是提出了诘难,他们生动地写道:“乡间小路上,两辆汽车静静驶过,一切平安无事,它们对GDP的贡献几乎为零。
但是,其中一个司机由于疏忽,突然将车开向路的另一侧,连同到达的第三辆汽车,造成了一起恶性交通事故。
‘好极了’,GDP说。
因为,随之而来的是:救护车、医生、护士,意外事故服务中心、汽车修理或买新车、法律诉讼、亲属探视伤者、损失赔偿、保险代理、新闻报道、等等,所有这些都被看做是正式的职业行为,都是有偿服务。
即使任何参与方都没有因此而提高生活水平,甚至有些还蒙受了巨大损失,但我们的‘财富’——所谓的GDP 依然在增加。
”再比如,1998年湖北发了大水,遭了大灾,湖北的经济增长速度却提高到了13%。
基于以上的分析,三位学者深刻地指出:“平心而论,GDP并没有定义成度量财富或福利的指标,而只是用来衡量那些易于度量的经济活动的营业额。
”需要进一步指出的是,国内生产总值其中所包括的外资企业虽然在我们境内从统计学的意义上给我们创造了GDP,但利润却是汇回他们自己国家的。
一句话,他们把GDP留给了我们,把利润转回了自己的国家,这就如同在天津打工的安徽民工把GDP留给了天津,把挣的钱汇回了安徽一样。
看来GDP只是一个“营业额”,不能反映环境污染的程度,不能反映资源的浪费程度,看不出支撑GDP的“物质”内容。
在当今中国,资源浪费的亮点工程,半截子工程,都可以算在GDP中,都可以增加GDP。
尽管GDP存在着种种缺陷,但这个世界上本来就不存在一种包罗万象、反映一切的经济指标,在我们现在使用的所有描述和衡量一国经济发展状况的指标体系中,GDP 无疑是最重要的一个指标。
正因为有这些作用,所以说,GDP不是万能的,但没有GDP 是万万不能的。
2、讨论题:(1)GDP 有哪些局限性?(2)为什么说GDP不是万能的,但没有GDP是万万不能的?(3)怎样克服GDP的局限性?3、分析思路:上述案例不难看出目前在评价经济状况、经济增长趋势及社会财富的表现时,使用最为广泛的国民经济核算所提供的GDP指标,不能完全反映自然与环境之间的平衡,不能完全反映经济增长的质量。
这些缺陷使传统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不仅无法衡量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导致的经济损失,相反还助长了一些部门和地区为追求高的GDP 增长而破坏环境、耗竭式使用自然资源的行为。
可以肯定的是,目前GDP数字里有相当一部分是靠牺牲后代的资源来获得的。
有些GDP的增量用科学的发展观去衡量和评价,不但不是业绩,反而是一种破坏。
我们要加快发展、加速发展,但不能盲目发展。
从GDP的含义到它的计算方法不难看出,GDP只是用来衡量那些易于度量的经济活动的营业额,不能全面反映经济增长的质量。
美国总统约翰.肯尼迪之弟罗伯特.肯尼迪说:“GDP衡量一切,但并不包括使我们的生活有意义的东西。
”这句话就是他在竞选总统的演说中对GDP这个经济指标的批评。
他不是经济学家,但他的这段话颇受经济学家的重视。
案例2 从GDP 看我国的差距1、背景资料: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按汇率法计算了 179 个国家和地区2005 年国内生产总值和人均GDP的统计数据。
数据显示,2005 年GDP 位居前十位的国家分别是美国、日本、德国、中国、英国、法国、意大利、西班牙、加拿大、和巴西。
数据同时显示,2005 年世界179 个国家排名,中国人均GDP 为1352 美元,位居世界第112 位,仍属中下收入国家行列。
尽管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这一数字还相当小,但中国人均GDP 突破一千美元,表明中国跨过一个“门槛”。
2005 年人均GDP 位居世界前十位的国家分别是卢森堡、挪威、瑞士、爱尔兰、丹麦、冰岛、美国、瑞典、英国和日本。
中国香港居世界第23 位;中国台湾居世界第36 位。
从上述数字看出,在2005 年我国的GDP 总量已超过了10 万亿人民币,我国的经济增长速度是9.2%,这是非常了不起的成绩,尤其是在各国经济衰退的宏观形势下,但是我们和发达国家比差距还是很大的,从GDP 的总量来看,如果我们把这10 多万亿人民币比做一个蛋糕,那么美国就6 个蛋糕,从人均GDP 看差距就更大了,美国6个蛋糕除以3 亿人,我们一个蛋糕除以13 亿人,美国的人均GDP 高出我们35 倍之多。
中外很多经济学家估计照这样的速度增长我国GDP 总量有望在未来几年赶上美国,但人均量赶上美国还任重道远。
2、讨论题:我国与发达国家在GDP 上的差距说明了什么?怎样才能增加我国的GDP 总量和人均GDP 量?3、分析思路:国内生产总值即(GDP)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本国领土上,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全部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总合。
怎样缩小我国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把我国GDP 这个蛋糕做大呢?重要的是转变观念。
无论是企业家还是政府官员,都要想办法,把企业的价值链做长,把经济的价值链作长,把产品的附加值做大。
怎样理解这句话,举个例子说明: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产品的商品化程度很低,也就是价值链短。
农民吃的东西很少是到市场上买来的。
他们吃的粮食、蔬菜、蛋类等都是自己生产的。
再看美国的农民,(美国农业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2.8%)如果他是个农场主,生产出的麦子,自己不磨面、不烤面包。
从市场把面包、黄油、蛋类、蔬菜等买回来吃,这样一来,他们的价值链就做长了,GDP的总量就做大了。
具体是怎样大的:美国农民是先把小麦送进面粉厂,面粉加工出来又进面包厂,生产出来的面包又进超市,超市再把它卖出去。
光是吃这个链条有多长,在这个链条上每一个环节价值都在增殖。
而我国农民只做了一道工序,农民把粮食种出来进嘴了。
现在我们已经意识到这个问题,无论是政府还是企业家都在设法把产品和服务价值链做长做大,这样才会增加我国的GDP。
第3章国民收入:源自何处,去自何方案例1 中美边际消费倾向之比较1、背景资料:据估算,美国的边际消费倾向现在约为0.68,中国的边际消费倾向大约为0.48。
也许这种估算不一定十分准确,但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是,中国的边际消费倾向低于美国。
为什么中美边际消费倾向有这种差别呢?一些人认为,这种差别在于中美两国的消费观念不同,美国人崇尚享受,今天敢花明天的钱,中国人有节俭的传统,一分钱要瓣成两半花。
但在经济学家看来,这并不是最重要的。
消费观念属于伦理道德范畴,由经济基础决定,不同的消费观来自不同的经济基础。
还要用经济与制度因素来解释中美边际消费倾向的这种差别。
美国是一个成熟的市场经济国家,经济总体上是稳定的;美国的社会保障体系较为完善,覆盖面广而且水平较高。
而中国的市场经济并不成熟,社会保障体系还没有完全建立起来。
2、讨论题:(1)什么是边际消费倾向?你认为中美边际消费倾向差别的原因何在?(2)如果要提高我国的边际消费倾向,你应该从哪些方面入手?3、分析思路:边际消费倾向是指当可支配收入增加一单位时增加的消费量。
中美边际消费倾向之比较说明我国边际消费倾向明显低于美国,其原因在于:首先来看收入。
美国是一个成熟的市场经济国家,尽管也经常发生经济周期性波动,但经济总体上是稳定的。
经济的稳定决定了收入的稳定性。
当收入稳定时,人们就敢于消费,甚至敢于借贷消费了。
中国是的市场经济并不是很成熟,尽管经济增长速度快,但个人收入并不稳定。
这样,人们就增加了未来的预期支付,不得不节制当前消费。
其次来看制度。
人们敢不敢花钱,还取决于社会保障制度的完善性。
美国的社会保障体系较为完善,覆盖面广而且水平较高。
失业有失业津贴,老年人有养老金,低于贫困线有帮助,上大学又可以得到贷款。
这样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使美国人无后顾之忧,敢于消费。
但中国过去计划经济下的社会保障体系被打破了,新的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社会保障体系还没有完全建立起来,人们要为未来生病、养老、孩子上学等必需的支出进行储蓄,消费自然少了。
最后边际消费倾向还与收入分配状况相关。
在总收入为既定时,收入分配越平等,社会的边际消费倾向越高,收入分配越不平等,社会的边际消费倾向越低。
这是因为富人的边际消费倾向低而穷人的边际消费倾向高。
中国目前的收入不平等比美国严重,因此,边际消费倾向低也是正常的。
解决我国边际消费倾向偏低得从以上几方面入手。
案例2 劳动者收入增长最终要依赖生产率提升1、背景资料:近期许多省份公布了2015年的企业工资指导线。
据观察,与去年相比,各省份的工资指导线均没有上调,涨幅持平或者下降。
企业工资指导线由基准线、上线和下线构成,不少省份在最新标准中将上线或者下线进行了下调。
工资指导线并不具有强制约束力,但可以作为企业确定工资增长水平的参考依据,以及职工与企业展开工资集体协商的依据。
所以,工资指导线虽然并不直接反映实际工资状况,但仍然是一个重要的参照指标。
在当前经济增长减速、企业经营面临一定压力的情况下,工资指导线涨幅出现持平或者下降的情况,并不令人奇怪,说明当前的经济形势不允许劳动者收入出现过快的增长。
其实工资指导线的角色比较尴尬,在全面市场化改革过程中,其重要性正在不断降低。
对于工资制度灵活的绝大多数私营企业而言,工资指导线的实际意义并不是很大,但对于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而言,工资指导线仍然是促进普通职工工资增长的很有意义的机制,虽然说它确实带有某些过去的计划经济时代的色彩。
不过,长期以来工资指导线一直奉行“两低于”原则,即企业工资总额的增长低于经济效益增长,职工实际工资水平的增长低于劳动生产率增长,这也不利于劳动者收入占比的提高。
当前中国确实需要改变收入分配格局,增加劳动者收入所占比例,缩小贫富差距,这是毋庸置疑的,部分原因是,社会财富分配不公已经成为社会矛盾的主要触发因素。
所以,中国应该形成劳动者收入自然稳定增长的机制。
但是在经济增长承压时期,工资收入增长幅度也必须尊重经济现实。
当前企业用人成本在增加,一些地方又出现了用工荒问题,这和劳动力人口结构的变化也有一定的关系,但从客观上来看,随着改革开放以来长期存在的劳动力市场供大于求的情况的转变,这对于解决普通劳动者报酬偏低问题也有一定积极效果。
机遇蕴藏在风险之中,这对于劳资关系的重构有积极意义。
当然,从制度上强化劳动者权利保护,减少拖欠农民工工资现象的出现,也非常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