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修3。《蛇》

合集下载

人教高中语文选修《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三单元《蛇》教学PPT课件(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人教高中语文选修《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三单元《蛇》教学PPT课件(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艺术特色上,既有优美的意境,又在饱含 着象征性。
在格律情势方面,重视语言的整合和内在 的音节美,舒卷自如,流动着一种柔缓的 旋律。
每节四行,二、四行押脚韵,各行字数大 体相近。
二、这首诗的艺术构思有什么点?
“蛇蝎之心” 反应了人们对蛇痛恨、 鄙夷的态度。诗人跳出了关于蛇的古 老的思维定势,以浪漫的笔触描画出 一条通灵的寂寞之蛇。它带给读者的 是柔情、爱、美。
三、《蛇》在最后一节中为什么要将 “你的梦境”比喻成“绯红的花朵”?
把“你的梦境”比喻成“绯红的花朵”,以温 暖的颜色修饰花朵,点缀姑娘的梦,意味着姑 娘应许的期待以及姑娘一旦应许的醉心的欢喜。 色彩上淡与浓的对照与变化,反衬出诗人情感 的痴迷与浓烈。日思而不得,乃寄托于梦,梦 境像“绯红的花朵”,竟然也是这蛇“衔”来 的。
第二节——“蛇”的“相思” (乡思为相思谐音)
间接表现法: “我”的寂寞──蛇;蛇栖息于草丛,它的乡思
──草原;草丛与姑娘的发丝近似──姑娘的乌丝。 经过三个转折才将“我”对姑娘的相思暗示出来。 比喻新奇,表达了诗人对情人的热切想念。 诗情、诗意、诗趣三者兼具。
第三节——“蛇”的归来
通过蛇的行动抒写了“我”的意愿。 取“蛇”轻轻行走和只能以口衔物的特点,为 “我”衔来姑娘绯红的花朵般的梦境。
创作灵感
冯至在写于1987年的《外来的养分》一文中回忆 了此诗的缘起,他说当年见到毕亚兹莱的“一幅 黑白线条的画”,“画上是一条蛇,尾部盘在地 上,身躯直立,头部上仰,口中衔着一朵花”, 他觉得“它那沉默的表情,像是青年人感到的寂 寞,而那一朵花呢,有如一个少女的梦境”,于 是就写了这一首短诗。
“梦境”的多种理解: 如她的心境,她的爱意,她的希望,她的理 想,甚至她对“我”的感情等等。

《蛇》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二选修)共3篇

《蛇》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二选修)共3篇

《蛇》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二选修)共3篇《蛇》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二选修)1《蛇》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二选修)这是一篇关于高中生选修课《蛇》的教学设计文献,本文旨在探讨如何有效地教授这一主题,并提供一些实用的教学建议。

一、教学目的本次教学旨在让学生了解蛇类的种类、生物学特征以及其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并让学生深入思考人类与蛇类的关系,以及如何对待蛇这一生物。

二、教学内容1.蛇类的分类及特征2.蛇类的生态角色3.人类与蛇类的关系四、教学方法与策略1.探究式学习法本次课程可以采用探究式学习法来进行教学。

学生可以通过观察图片和观察蛇的形态、外貌及力量来感性上理解蛇。

而在知识层面,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文献、查找资料等方式,深入了解蛇的分类、生态角色以及生活习性等专业知识。

探究式的学习通常能够激起学生好奇感,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活动式教学法教师可以设计一些互动活动来增强学生对于蛇这一主题的亲密感。

例如,学生可以在课堂上对着蛇的图片进行描述,或者在课外进行实地观察和学习,以便了解蛇在实际生活中的生态环境。

3.多媒体资源的运用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资源来展示蛇类的外貌特征、生态角色及分类信息,以此增强学生对于蛇这一主题的认知。

同时,教师也可以引导学生通过互联网等信息资源进行深入研究。

四、教学评价方法1.作业评价学生可以通过编写关于蛇类的报告、展示、小组讨论等方式来评价学生对于蛇这一主题的知识掌握及理解程度。

2.考试评价对于此次教学,教师可将考试内容分为主客观两个部分进行评价。

客观题目可以包括单选、多选、判断等形式,主观题目则可以采用简答题、论述题等方式来测评学生的综合思考能力。

五、总结蛇是一种神秘而又充满魅力的动物,同时它也是一个充满争议的话题。

教师在教授这一主题的过程中,应该尊重学生的想法,理解和关心他们对于这一话题的感受。

本次教学设计,综合运用了探究式学习法、活动式教学法和多媒体资源的方法,以期激起学生的好奇心、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促进学生的多元智能的发展本次蛇类教学设计,注重启发学生的思考和自主探究,突出蛇类的特殊性和生态角色,提升学生对蛇类的认知度和兴趣。

2024-2025学年高中语文诗歌部分第3单元蛇教案新人教版选修《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

2024-2025学年高中语文诗歌部分第3单元蛇教案新人教版选修《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
教学资源
1.硬件资源:多媒体教学设备、投影仪、白板、参考资料(含诗歌选集、文学评论等)。
2.软件资源:教学PPT、诗歌朗诵音频、文学分析软件。
3.课程平台:校园网络教学平台、数字化图书馆资源。
4.信息化资源:电子教材、在线诗歌鉴赏数据库、互动学习平台。
5.教学手段:课堂讲授、小组讨论、互动问答、创意写作、多媒体展示。
示例答案:
“它是黑暗中的光明,它是冷血中的热情。”
这句话中,蛇被赋予了光明与热情的象征意义,与人们对蛇的传统印象形成鲜明对比。诗人通过这种反差,表达了对于复杂人性的深刻思考。
3.比较练习:对比《蛇》与古典诗歌中描写同一动物的作品,分析现代诗歌与古典诗歌在表达方式上的差异。
示例答案:
古典诗歌《捕蛇者说》中的蛇形象多与邪恶、狡猾联系在一起,而现代诗歌《蛇》中的蛇则被赋予了更多的象征意义,表达了诗人对生命和自然的独特见解。古典诗歌注重格律和韵脚,而现代诗歌更加自由灵活,注重情感的直接表达。
6.诗歌的节奏与韵律:
-现代诗歌虽然形式自由,但仍然注重节奏和韵律的运用。
-《蛇》中的节奏变化与情感波动相互呼应,增强了诗歌的感染力。
7.诗歌的审美价值:
-诗歌通过象征、隐喻等手法,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观。
-《蛇》的审美价值在于其对生命本质的探索和对人性的深刻揭示。
8.诗歌的文化背景:
-了解诗人创作的历史背景、文化环境,有助于更深层次地理解诗歌。
-提供拓展资源:推荐与《蛇》相关的现代诗歌和文学评论,供学生深入阅读。
-反馈作业情况:及时批改作业,给予学生反馈,指导改进方向。
学生活动:
-完成作业:认真完成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拓展学习:利用提供的资源,阅读更多现代诗歌,拓宽知识面。

人教版《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选修《蛇》课件117页PPT

人教版《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选修《蛇》课件117页PPT


30、意志是一个强壮的盲人,倚靠在明眼的跛子肩上。——叔本华
谢谢!
17

26、要使整个人生都过得舒适、愉快,这是不可能的,因为人类必须具备一种能应付逆境的态度。——卢梭

27、只有把抱怨环境的心情,化为上进的力量,才,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

29、勇猛、大胆和坚定的决心能够抵得上武器的精良。——达·芬奇
人教版《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选 修《蛇》课件1
1、战鼓一响,法律无声。——英国 2、任何法律的根本;不,不成文法本 身就是 讲道理 ……法 律,也 ----即 明示道 理。— —爱·科 克
3、法律是最保险的头盔。——爱·科 克 4、一个国家如果纲纪不正,其国风一 定颓败 。—— 塞内加 5、法律不能使人人平等,但是在法律 面前人 人是平 等的。 ——波 洛克

人教选修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蛇课件(15张)

人教选修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蛇课件(15张)

参.天(cān)
照澈.(chè)
B.悚.惧(cù)
杳.鹤(yǎo)
寂.寞(jì)
钻.石(zuàn) 痴.恋(chī)
C.麋.鹿(mí)
眺.望(tiào)
浓郁.(yù)
不凋.(diāo) 空寥.(liào)
D.颤.抖(chàn) 煽.动(s hān) 捂.住(wǔ)
苔.径(tái)
交缠.(chán)
解 析:A 项,缤 bīn;B 项,悚 sǒng;C 项,寥 liáo。
2.下列各项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C) A.梀惧 麋鹿 手帕 五彩缤纷 B.苔径 菲红 痴恋 结草衔环[来源:学科网] C.被褥 温馨 蟒蛇 窃窃私语 D.颤抖 凋谢 紫滕 翻涌不息 解析:A 项,梀—悚;B 项,菲—绯;D 项,滕—藤。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俗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C) A.世界上热点问题不少,按.下.葫.芦.起.了.瓢.。解决这些问题要得 理又得法,一味示强施压不行,外部武力干预更要不得,政治解决 是唯一出路。 B.河北省的领导在签约会上表示,为京津冀整体协同发展,一. 家.人.不.说.两.家.话.,河北将全力建好永清服装城,确保北京的服装商场 如期迁入。 C.俗话说: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刚进入 4G 时代,抢占市场 的“搏杀”已见端倪,几大运营商争相推出各种优惠套餐,在价格上 做足了文章。
整体感知
《蛇》是冯至在 20 世纪 20 年代创作的抒情诗。古往今来,抒 发寂寞之 感是诗歌的恒久主题。正如何其芳在《诗歌欣赏》所论: “《蛇》所表现的也就是对于爱情的渴望;然而却写得那样不落俗套, 那样有色彩。不应该把这首诗的长处仅仅归结为构思的巧妙,而是由 于作者青年时期对于‘寂寞’深切的感受,因而就得到了一个奇异的 比喻:它‘静静地没有言语’,像一条蛇。整首诗就是从这样一个想 象展开的。”

蛇-人教版选修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教案

蛇-人教版选修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教案

蛇-人教版选修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教案课程概述本课程为人教版选修课,内容为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

本教案以蛇为主题,从不同的角度出发,介绍了中国现代文学中与蛇相关的诗歌和散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了解并欣赏中国现代诗歌散文中丰富多彩的文学特色和表现手法。

课程目标•了解中国现代诗歌和散文的发展历程和文学特色。

•熟悉与蛇相关的诗歌和散文,深入理解文学作品中蕴含的丰富内涵。

•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提高语文素养。

课程内容第一课:蛇与恐惧•课堂导入:老祖宗为何会将蛇祭为祖先?介绍中国文化中的蛇形象。

•课堂阅读:余光中《白蛇传之法海不动明王参禅》,了解文学作品中对蛇的表象和蕴涵的理解。

•课堂探究:探讨蛇在文学作品中所代表的意义,以及如何表现出与蛇相关的恐惧。

第二课:蛇与生命•课堂导入:蛇在神话中的形象和地位。

•课堂阅读:毛泽东《七律·长征》和余光中《蛇》,了解文学作品中对蛇的不同表现形式和内涵。

•课堂探究:探讨蛇在文学作品中所代表的生命力和生命探求。

第三课:蛇与变异•课堂导入:真实世界中的蛇是否总是那么单一?介绍蛇类变异现象。

•课堂阅读:鲁迅《药》,了解文学作品中对蛇的表象和蕴涵的理解。

•课堂探究:探究蛇在文学作品中所代表的变异和多变的意义。

课程实施•教学方法:阅读教学、讨论交流、思维导图等。

•教学过程:–第一节课:介绍中国文化中的蛇形象,阅读余光中的作品,探讨蛇在文学作品中所代表的恐惧。

–第二节课:介绍蛇在神话中的形象和地位,阅读毛泽东和余光中的作品,探讨蛇在文学作品中所代表的生命力。

–第三节课:介绍蛇类变异现象,阅读鲁迅的作品,探究蛇在文学作品中所代表的变异和多变的意义。

•教学评估:以学生阅读笔记、文学鉴赏作品等形式进行评估。

课程总结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不仅仅是了解了中国现代诗歌散文中蛇的形象及其文学表现,在学习过程中还培养了自己的文学鉴赏能力,以及加深了对中华文化中蛇的认识。

本课程的教学实施可以拓宽学生的文化视野,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和文学素养。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蛇》课件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蛇》课件

现代诗派 “现代诗派”是在自由主义文学思潮激荡下,自觉追 求“纯诗”艺术美的一个诗歌流派,得名于 1932 年 5 月施 蛰存创办的《现代》杂志。这一诗派既受益于法国象征诗 “纯粹诗歌”观念的影响,又与 20 世纪 20 年代以李金发 为代表的初期象征诗派的诗美追求一脉相承。
从内容上看,诗歌的主题来自西方现代主义文学的基本 精神:彷徨和失落。在诗歌技巧上,将西方的象征主义和中 国古典诗歌的意象融合在一起,不仅使诗歌意象具有鲜明的 中国特色,更将具有相对独立性的意象单元和主体的人生感 悟有机地容纳整合,形成诗歌的整体意象之美。
1.这首诗以“蛇”为题,在构思上有什么好处? [提示] 从侧面反映出抒情主人公冷漠平寂的外表下有一 颗渴望美好、幸福生活的热烈的心。
2.为什么说“你的梦境”“像一只绯红的花朵”? [提示] 诗人把“你的梦境”比喻为“一只绯红的花 朵”,以温暖的颜色修饰花朵,衬托出情感的痴迷和 浓烈。意味着姑娘的应许,会一改自己郁闷的状态, 换来醉心的欢喜。
冯至的诗到 1925 年趋于成熟,1926 年写的这首《蛇》, 便是诗人收获季节里的一颗硕果。
关于这首诗的写作缘起,作者自己这样说:“1926 年, 我见到一幅黑白线条的画(我不记得是毕亚慈莱本人的作品 呢,还是在他影响下另一个画家画的),画上是一条蛇,尾部 盘在地上,身躯直立,头部上仰,口中衔着一朵花。蛇,无 论在中国还是在西方,都不是可爱的动物,在西方它诱惑亚 当夏娃吃了智慧果,在中国,除了白娘娘,它不给人以任何 美感。可是这条直挺挺、身上有黑白花纹的蛇,我看不出什 么阴毒险狠,却觉得秀丽无邪。它那沉默的神情,像是青年 人感到的寂寞,而那一朵花呢,有如一个少女的梦境。于是 我写了一首题为《蛇》的短诗。”
3.它月影一般轻轻地/从你那儿轻轻走过;/它把你的梦境衔 了来,/像一只绯红的花朵。 [点拨] 本节诗写“蛇”的归来,通过蛇的行动抒写了 “我”的意愿。取蛇轻轻行走和只能以口衔物的特点。 蛇行走时,就是轻轻地、潜伏式地走过,就如同作者内 心小心翼翼、想引起姑娘注意的心情。最后,作者的渴 望也是通过“蛇”把梦境衔来。

人教版《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选修《蛇》课件117页PPT

人教版《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选修《蛇》课件117页PPT
人教版《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选修 《蛇》课件1
61、辍学如磨刀之石,不见其损,日 有所亏 。 62、奇文共欣赞,疑义相与析。
63、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 深巷中 ,鸡鸣 桑树颠 。 64、一生复能几,倏如流电惊。 65、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谢谢
11、越是没有本领的就越加自命不凡。——邓拓 12、越是无能的人,越喜欢挑剔别人的错儿。——爱尔兰 13、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老子 14、意志坚强的人能把世界放在手中像泥块一样任意揉捏。——歌德 15、最具挑战性的挑战莫过于提升自我。——迈克尔·F·斯特利

新人教版选修《蛇》教案

新人教版选修《蛇》教案
二、学生朗读
三、蛇的意象的探讨
诗中的“蛇”实际上就是“爱”的同义语,是诗人“寂寞”情绪或心境的一种比喻或象征,确切地说,是一种青春期特有的难以言表的单恋单相思。
四、诗人借助“蛇”这个意象,抒发了怎样的感受和渴望?
在“蛇”这一冰冷寂寞的对象物上,沉淀、蕴含、寄托了当时才二十出头的年轻的诗人何等深挚浓烈、难以排遣的思恋之情。
这条长蛇作为诗人寂寞心绪的外现,成了通人情、有灵性,让人信赖和喜爱传递爱情信息的“忠诚的伴侣”。
四、分析结构
全诗分为三节,
诗的第一节写恋人不在身边而感到“寂寞”。
第二节写“蛇”的“相思”(乡思为相思谐音),取“蛇”栖息草丛的生活习惯,说它想念的草原,就是姑娘头上的浓郁的乌丝。用这比拟“我”对心爱的人的乌丝的感情。借蛇的“乡思”,凸显“我”对姑娘的相思。
德育
了解爱情诗的思想内容,领会真挚美好的情感
智育
蛇这一意象的特点,代表什么
美育
品味诗歌的感情表达,培养诗歌解读的基本技能和方法
教学重点
通过意象表达丰富情感的方式
教学难点
意象的探究
教学关键
情感价值
课型
教学方法
朗读分析
教具
教学过程
教 学 内 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组织教学
导入新课
总结
练习
作业
一、作者简介
冯至(1905—1993)是中国现代著名诗人、学者、翻译家,1927年出版了第一本诗集《昨日之歌》,在诗歌界反响甚大,被鲁迅誉为“中国最为杰出的抒情诗人”。
第三节写“蛇”的归来,通过蛇的行动抒写了“我”的意愿。取“蛇”轻轻行走和只能以口衔物的特点
导入
疏导
归纳
引导

高中语文《蛇》教案(新人教版)选修《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

高中语文《蛇》教案(新人教版)选修《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

蛇《蛇》是冯至在20世纪20年代创作的抒情诗。

古往今来,抒发寂寞之感是诗歌的恒久主题。

正如专家所论:“《蛇》所表现的也就是对于爱情的渴望;然而写得那样不落俗套,那样有色彩。

不应该把这首诗的长处仅仅归结为构思的巧妙,而是由于作者青年时期对于‘寂寞’有深切的感受,因而就得到了一个奇异的比喻:它‘静静地没有言语’,像一条蛇。

整首诗就是从这样一个想象展开的。

”(何其芳《诗歌欣赏》)我国传统的欣赏习惯,一般对蛇总是怀着厌恶、恐怖的心理。

而冯至笔下这“蛇”的形象,却使人感到亲切、可爱。

这是由于诗人只取蛇的某些特点加以描写的缘故。

全诗分为三节,诗的第一节写恋人不在身边而感到“寂寞”。

一个人一旦陷入痛苦寂寞的境地,常表现为无言的沉默。

第一句很突兀,以一个奇特隐喻开始,将“寂寞”比喻为“蛇”,一是抽象的情感,一是具体的动物,两种事物的性质有很大的距离,然而,作为诗歌语言,这个隐喻将两种事物联系在一起,产生了新的意义,提示了抒情主人公复杂的情感体验。

写“蛇”的游走,取“蛇”的修长和无言的自然特征,“静静地没有言语”,既是蛇的特点(形体修长而冰凉无言),也是当心爱的姑娘不在身边时“我”感到寂寞的写照。

表现抒情主人公深沉的相思,并祈求“姑娘”:千万不要因此而害怕。

因为蛇会咬人、缠人,所以“我”紧接着告诉心爱的姑娘,万一梦到它时,不要悚惧。

这里用“梦”字而不用“见”字,也显露了诗人的匠心:“梦”是姑娘在想念,而“见”则似乎只是“我”闯进了姑娘的眼帘;同时,这个“梦”字又与第三节的“梦境”相呼应,有着暗联的作用。

第二节写“蛇”的“相思”(乡思为相思谐音),取“蛇”栖息草丛的生活习惯,说它想念的草原,就是姑娘头上的浓郁的乌丝。

用这比拟“我”对心爱的人的乌丝的感情。

借蛇的“乡思”,凸显“我”对姑娘的相思。

这里用的是间接表现法:“我”的寂寞──蛇;蛇栖息于草丛,它的乡思──草原;草丛与姑娘的青黑的发丝近似──姑娘的乌丝。

经过三个转折才将“我”对姑娘的相思暗示出来。

语文知识点人教版语文选修《蛇》word学案-总结

语文知识点人教版语文选修《蛇》word学案-总结

蛇【学习目标】:1、了解爱情诗的思想内容,领会真挚美好的情感。

2、学习比喻意象的运用及诗歌通过意象表达丰富情感的方式。

3、探究诗歌意象,培养诗歌解读的基本技能和方法。

【学习重难点】:1、 本课的教学重点在于通过引导学生对比联想理解“蛇”这一意象的隐喻。

2、 本课的教学难点在于通过感受诗歌情感体会诗歌以丑为美的审美特质。

【知识链接】作者简介:冯至(1905-1993),原名冯承植,字君培,河北涿州人。

1921年在北京大学学习期间开始诗歌创作。

著有诗集《昨日之歌》(1927)、《北游及其他》(1929)。

抗战之后执教西南联大,1941年创作了27首十四行诗,迎来了诗歌创作的第二个高峰期。

《十四行集》也成为中国现代诗歌史上最重要的诗集之一。

已出版《冯至诗选》。

冯至对新诗的贡献之一,是他的叙事诗创作。

中国古典诗歌历来缺乏叙事传统,这种背景下,冯至的尝试就成为一种难能可贵的追求。

他在20世纪20年代创作的几首叙事诗,如《帷幔》《蚕马》等被朱自清誉为“堪称独步”。

但总体上看,冯至早期创作仍以抒情诗为主,被鲁迅称为“中国最为杰出的抒情诗人”。

【课堂学习】自主预习1.字音识记悚惧( ) 绯红( ) ⎩⎪⎨⎪⎧毒蛇( )虚与委蛇( ) 2.辨形组词⎩⎪⎨⎪⎧ 衔( )街( ) ⎩⎪⎨⎪⎧ 悚( )竦( ) ⎩⎪⎨⎪⎧绯( )诽( ) 3. 近义辨析(1)浅显·浅薄浅显:浅近明了,容易懂。

浅薄:肤浅,多指人的学识、修养等。

例句:①给学生们上课,我一般都使用儿童的语言,尽可能地________。

②我是一个________的人,我不知道怎样用华丽的辞藻来粉饰未经涉世的内心。

(2)原形·原型原形:本来的形状,原来的形态。

原型:原始的模型,特指文学艺术作品中塑造人物形象所依据的现实生活中的人。

例句:①四川攀枝花网友发现了“周老虎”的________,就在他家墙上的年画里!②在对秦可卿真实身份层层解读中,这一人物的________已经浮出了水面。

《蛇》说课稿

《蛇》说课稿

《蛇》说课稿
说教材:《蛇》选自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课本《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三单元,本单元所选的诗歌都表达了作者对爱的渴望。

《蛇》是本单元所选的第一篇课文,也是唯一的一篇精读课文,在情诗中罕见的运用了蛇这一意向。

说学情:和学生一起讨论分析了蛇这一意向之后,同学们对这一意向有了基本的了解,接下来的任务就是对这首诗真正所要表达的东西进行一个发掘,高中的学生一般都没有情感经历,对诗歌深层次意蕴的理解还有所困难。

说目标:加深学生对“蛇”这个意向的理解
体会诗歌深层次的意蕴
重难点:体会意向“你的梦境“
说教法:朗读法、提问法、讲授法、讨论法
说教学过程:首先教师范读诗歌第四节,学生在听教师范读的过程中要细细品味诗歌中的语言。

提问:“你的梦境“指的是什么?
回顾意向“蛇”的形象:长、没有声音、栖息在草丛、衔
寂寞像蛇,悠长而无言;蛇对自己栖息的草丛具有热烈的乡思,而我对梦中的人儿(发丝)却害着热烈的相思;那么我现在最需要的是什么呢?
提问:你在想念一个人的时候你最希望的事情是什么?
你在想一个人最希望就是那个人也在想你,他对她产生的强烈的好奇心,我希望我的寂寞能像蛇一般衔来你的梦境,让我一探究竟,这是多么热烈的感情啊。

所以你的梦境可以是“姑娘对我的看法“或者是“姑娘对我的感情或者是”姑娘有可能对我的回应“。

板书设计将在我下面的授课中会详细的展示。

人教版高中选修现代诗歌欣赏《蛇》

人教版高中选修现代诗歌欣赏《蛇》

2020/2/14
5

我的寂寞是一条蛇, 静静地没有言语。 你万一梦到它时, 千万啊,不要悚惧!
冯至
它月影一般轻轻地, 从你那儿轻轻走过; 它把你的梦境衔了来, 像一只绯红的花朵。
它是我忠诚的侣伴, 心里害着热烈的乡思: 它想那茂密的草原—— 你头上的、浓郁的乌丝。
2020/2/14
1926年
6
据冯至日后的回忆,这是一 首借画抒情的诗。当时他看到19 世纪英国唯美主义画家毕亚兹莱 的一幅黑白线条画,“画上是一 条蛇,尾部盘在地上,身躯直长, 头部上仰,口中衔着一朵花”, 他觉得这蛇“秀丽无邪,有如一 个少女的梦境”。
• 我们知道,爱的抒情诗极易变得夸张,直抒胸臆常会显得 激昂有余而深情不足,那么这首构思精巧,结构完美而意 象新颖的诗当能给我们有益的启示。
2020/2/14
8
蛇的意象的探讨
诗中的“蛇”实际上就 是“爱”的同义语,是诗人 “寂寞”情绪或心境的一种 比喻或象征,确切地说,是 一种青春期特有的难以言表 的单恋单相思。
12
2020/2/14
1

冯至
2020/2/14
冯至(1905—1993.), 原名冯承植,字君培。现 代诗人、翻译家、教授。 直隶涿州人。1921年考入 北京大学德文系,1923年 后受到新文化运动的影响 开始发表新诗。1927年4 月出版第一部诗集《昨日 之歌》,1929年8月出版 第二部诗集《北游及其 他》,记录自己大学毕业 后的哈尔滨教书生活。
3
2020/2/14
1930年冯至与废名合编《骆 驼草》周刊。同年赴德国留学 专攻德国文学,兼修美术史和 哲学。其间受到德语诗人里尔 克的影响。五年后获得海德堡 大学哲学博士学位,返回战时 偏安的昆明任教于西南联大任 外语系教授。1941年他创作 了一组后来结集为《十四行集》 的诗作,影响甚大。曾被鲁迅 誉为“中国最为杰出的抒情诗 人”。

《蛇》说课稿完美版

《蛇》说课稿完美版

《蛇》说课稿完美版蛇说课稿完美版一、说教材1. 教材名称:《蛇》2. 教材内容:- 蛇的特点:身体长而细长,没有腿,有鳞片覆盖,有很多种类的蛇。

- 蛇的生活性:蛇是爬行动物,喜欢在石头下、树洞里、草丛中等地方休息,通常晚上活动,午夜狩猎,以吞食小动物为食。

- 蛇的分布:蛇广泛分布于全球各地,有些蛇可以生活在沙漠、丛林、草原等不同的环境中。

- 蛇的重要性:蛇在生态系统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它们可以控制害虫的数量,保护农作物的生长。

二、说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 学生能够了解蛇的特点和生活性。

- 学生能够知道蛇的分布范围和重要性。

2. 能力目标:- 学生能够观察和描述蛇的外观特征。

-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与蛇有关的问题。

3. 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对自然生物的尊重和保护意识。

- 激发学生探索自然的兴趣和好奇心。

三、说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 研究蛇的特点和生活性。

- 研究蛇的分布范围和重要性。

2. 教学难点:- 帮助学生准确观察和描述蛇的外观特征。

- 培养学生对自然生物的尊重和保护意识。

四、说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 通过展示一些蛇的图片、视频或模型,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激发他们对蛇的研究兴趣。

2. 基础知识讲解(10分钟):- 介绍蛇的外观特征和生活性,让学生了解蛇与其他动物的区别和共同点。

3. 观察实践(15分钟):- 在课堂上提供一些蛇的图片或实物,让学生观察并描述蛇的外观特征,如身体形状、颜色、鳞片等。

4. 回答问题(10分钟):- 提出一些关于蛇的问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回答,加深对蛇的理解。

5. 总结归纳(5分钟):- 小结蛇的特点、生活性、分布范围和重要性,强调保护蛇和其他自然生物的重要性。

6. 作业布置(5分钟):- 布置一些与蛇相关的作业,如绘画、写作或调查研究等,鼓励学生进一步探索蛇的知识。

五、说板书设计- 蛇的特点- 蛇的生活性- 蛇的分布范围- 蛇的重要性六、说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多种教学手段,激发了学生对蛇的兴趣和好奇心。

蛇-北师大版选修中国新诗选读教案

蛇-北师大版选修中国新诗选读教案

蛇-北师大版选修中国新诗选读教案选课背景本教学计划是北师大版选修的中国新诗选读,本次教案将讲解课文《蛇》。

此篇诗歌详尽描写了蛇这一动物形象,蕴含着深刻的哲理。

教学目标1.了解文本中的基本背景和蛇的特征。

2.理解作者的创作意图和诗歌中的哲理。

3.探究文本的韵律和修辞手法。

4.锻炼学生对文本的把握能力和分析能力。

5.分析诗歌,培养学生对文学的鉴赏能力和思考能力。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理解作者的意图和蛇的象征意义。

2.分析诗歌中的韵律和修辞手法。

教学难点1.掌握对蛇这一形象的把握和解读。

2.探究诗歌中的哲学思想和寓意。

教学内容与方法教学内容1.阅读课文《蛇》。

2.分组讨论,探究蛇的象征意义和文本中的哲理。

3.分析诗歌的韵律和修辞手法。

4.个人写作,撰写对于蛇这一形象的看法以及对于文本的体会。

教学方法1.朗读和欣赏。

2.小组讨论。

3.分析和解读。

4.拓展阅读和个人写作。

教学流程教学步骤一:欣赏诗歌•教师朗读诗歌《蛇》•学生自主欣赏教学步骤二:探究诗歌中的蛇1.分组讨论蛇的象征意义。

2.分享讨论成果教学步骤三:分析诗歌的韵律和修辞手法1.教师讲解韵律和修辞手法。

2.指导学生逐句分析。

教学步骤四:拓展阅读1.延伸学生的知识。

2.丰富学生的阅读体验。

教学步骤五:个人写作1.要求学生撰写文章。

2.指导学生分析诗歌,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

课堂评价教师应着重关注学生在分析诗歌过程中的能力和对于哲学思想的理解,通过讨论和写作来评判学生。

学生的提问和讨论也是教师评价的重要依据。

总结此节课旨在探究文本中的哲理和修辞手法,提高学生对文本的分析与鉴赏能力。

同时也想通过这节课对于蛇这一形象的解读,让学生更好地认识生命的多样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926年
据冯至日后的回忆,这是一 首借画抒情的诗。当时他看到19 世纪英国唯美主义画家比亚兹莱 的一幅黑白线条画,“画上是一 条蛇,尾部盘在地上,身躯直长, 头部上仰,口中衔着一朵花”, 他觉得这蛇“秀丽无邪,有如一 个少女的梦境”。
全诗分为三节。
第一节
我的寂寞是一条蛇,
静静地没有言语。 你万一梦到它时, 千万啊,不要悚惧!
问题探究
诗人借助“蛇”这个意象,抒发了怎样 的感受和渴望?

诗中借“蛇”这一象征意象的游走、乡思、 归来,寄托了当时二十出头的年轻的诗人深挚浓 烈、难以排遣的思恋之情。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中的“蛇”实际上就是“爱”的同义语。 这“蛇”并非“蛇”,而是诗人“寂寞”情绪或 心境的一种比喻或象征,确切地说,是一种特有 的“剪不断、理还乱”,难以言表的单恋单相思, 对爱情的渴望之情。
课前积累
万人空巷
【解释】:家家户户的人都走出了
巷子和胡同。形容庆祝、欢迎的盛 况轰动一时的情景。
美轮美奂
【解释】:原本多形容建筑物雄伟
壮观、富丽堂皇。现在也用来形容 雕刻或建筑艺术的精美效果。
暴虎冯河
【解释】:冯:同凭;冯河:过河
不借助工具,即徒步涉水过河。赤 手空拳打老虎,没有渡船要过河。 比喻有勇无谋,冒险行事。
付之一笑
【】:
用一笑来对待它。形容不屑于 理会。
登堂入室
【】:
比喻学问或技能由浅入深,循 序渐进,达到了高深的地步。也续 写作升堂入室。
大方之家
【解释】:
原指深于道术的人。后 来指见识广,精通某种学问或技 艺的专家。
深孚众望
【解释】:
孚:使人信服、信任、相 信很使人信服,符合大家的期望。
十四行诗:又称“商籁体”。西方文学中特
有的一种抒情诗体。诗行总数为十四行,有固定 的音律。 约在13世纪兴起于意大利,分为两类: 一是意大利十四行诗,又称彼特拉克体(因 14世纪意大利诗人彼特拉克确定了此诗体形式); 一是英国十四行诗,又称莎士比亚体(意大 利十四行诗传入英国经莎士比亚改造而定型)。 20世纪20年代,十四行诗经闻一多等人介绍传至 中国。

我的寂寞是一条蛇, 静静地没有言语。 你万一梦到它时, 千万啊,不要悚惧!
它是我忠诚的侣伴, 心里害着热烈的乡思; 它想那茂盛的草原—— 你头上的、浓郁的乌丝。
它月影一般轻轻地, 从你那儿轻轻走过; 它把你的梦境衔了来, 像一只绯红的花朵。
这首诗的艺术构思有什么特点?
“蛇蝎之心”这句成语典型地反 映了人们对蛇痛恨、鄙夷的态度。 诗人跳出了关于蛇的古老的思维 定势,以浪漫的笔触描绘出一条通 灵的寂寞之蛇。它带给读者的是柔 情、爱、美。

艺术特色上,既有优美的意境,又在饱
含着象征性。 在格律形式方面,注重语言的整合和内 在的音节美,舒卷自如,流动着一种柔 缓的旋律。 每节四行,二、四行押脚韵,各行字数 大体相近。
郁的秀发、年轻而有活力的少女。 二,作者的情感是含蓄的,而不 敢有进一步要求。 三,头发的意象给人的感受是朦 胧的美感。 而不从正面描写姑娘 的长相,却强调姑娘的美在于一 头乌黑的发。
第三节
它月影一般轻轻地,
从你那儿轻轻走过; 它把你的梦境衔了来, 像一只绯红的花朵。
第三节:写“蛇”的归来
第一节:写恋人不在身边而感到寂寞。
我的寂寞是一条蛇
第一句很突兀,以一个奇特比喻开始,将 “寂寞”比喻为“蛇”,一个是抽象的情感, 一个是具体的动物,这个比喻将两种事物联系 在一起,产生了新的意义,表达了恋人不在身 边,诗人倍感“寂寞”之情。
作者为什么选择“蛇”这一意象来表达寂寞之感呢?
提示:作者写了它的哪些特点?它与“寂寞”到 底有何相似性? 蛇的特点:沉寂无言 忠诚相伴 热烈缠绕 寂寞的感觉,让人沉浸其中,挥之不去。而 爱的寂寞既痛苦又甜蜜,既热烈又冷寂。这种感觉 就像蛇的沉寂无言、忠诚缠绕。
不孚众望
深负众望
不负众望
《蛇》
冯至
冯至(1905-1993),原名冯承植,
字君培。直隶涿州(今河北 涿州)人。现代诗人,翻译 家,教授,中国作家协会副 主席。 早期诗歌以抒情为主, 著有 诗集《昨日之歌》。被鲁迅 称为“中国最为杰出的抒情 诗人”。 叙事诗有《帷幔》、《蚕马》 被朱自清誉为“堪称独步”。 《十四行集》是现代诗歌史 上最重要的诗集之一。
间接表现法: “我”的寂寞──蛇;
蛇栖息于草丛,它的乡思──草原;
草丛与姑娘的发丝近似──姑娘的乌丝。
取“蛇”栖息草丛的生活习惯,说它想念的草
原,就是姑娘头上的浓郁的乌丝。经过三个转 折才将“我”对姑娘的相思暗示出来。
“乌丝”透露出几点意义: 一,他所想的姑娘是拥有一头浓
用“梦” 而不用“见”字,好不好? 为什么?
“梦”是姑娘自己在想念, “见”则似乎是“我”闯进了姑娘的眼帘;
“梦”字又与第三节的“梦境”相呼应,有
着暗联的作用。
第二节
它是我忠诚的侣伴,
心里害着热烈的乡思: 它想那茂密的草原—— 你头上的、浓郁的乌丝。
第二节:写“蛇”的“相思”
(“乡思”为“相思”谐音)
通过蛇的行动抒写了“我”的意愿。
取“蛇”轻轻行走和只能以口衔物 的特点,为“我”衔来姑娘绯红的花朵 般的梦境。
“梦境”的多种理解: 如她的心境,她的爱意,她的希望,她的 理想,甚至她对“我”的感情等等。
“像一只绯红的花朵”
一方面是暗示姑娘羞涩含蓄。 另一方面也隐约地暗示“我”对姑娘爱
慕的意愿与企盼。 总之,把姑娘的梦境比喻成“绯红的 花朵”,则意味着姑娘的应许,会一改 自己郁闷的状态,换来醉心的欢喜。浓 郁的乌丝、绯红的花朵,这真是柔情似 水,佳期如梦!
整体感知


一、初读全诗,把握断句。 二、再读诗歌,把握情感基调。

冯至
我的寂寞是一条蛇, 静静地没有言语。 你万一梦到它时, 千万啊,不要悚惧! 它是我忠诚的侣伴, 心里害着热烈的乡思: 它想那茂密的草原—— 你头上的、浓郁的乌丝。
它月影一般轻轻地, 从你那儿轻轻走过; 它把你的梦境衔了来, 像一只绯红的花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