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ALIANT研究缬沙坦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研究

合集下载

缬沙坦研究结果和临床意义-课件

缬沙坦研究结果和临床意义-课件

ARB阻断 ARB阻断RAS系统,可否具备同样心血管益处? 阻断RAS系统 可否具备同样心血管益处? 系统,
非ACE途径
(例如:糜蛋白酶)
血管紧张素原 • • • • 收缩血管 细胞生长 钠/水储留 交感神经激活
肾素
血管紧张素I 血管紧张素II
AT1
ACE
醛固酮 咳嗽 血管性水肿 利益?
AT2
• 扩张血管
24个国家,931个中心,14,703位患者
加拿大: 加拿大 1092 美国: 美国 3964
欧洲: 欧洲 5163
俄国: 俄国 3135
巴西和 阿根廷 :848
南非: 南非 58
澳大利亚 /新西兰 新西兰: 新西兰 443
14564位患者(99.05%)检测生命体征
(第一年失访率0.4%,第二年失访率0.7%)
死亡率危险比
SAVE TRACE AIRE
三项研究的联合死亡率
缬沙坦可保 留卡托普利 99.6%的生 存利益
VALIANT
(归因分析)
0.5
利于有效药物
1
利于安慰剂
2
Pfeffer, McMurray, Velazquez, et al. N Engl J Med 2003;349
VALIANT研究次要终点 VALIANT研究次要终点
卡托普利 (tid) (Cap)
Cap 6.25 mg Val 160 mg (bid) Val 80 mg Val 40 mg
缬沙坦 (bid) (Val)
Val 20 mg Cap 25 mg Val 40 mg Cap 50 mg (tid) Val 80 mg (bid)
联合用药
Cap 6.25 mg Val 20 mg

缬沙坦治疗急性心肌梗塞伴心力衰竭或左心室功能障碍

缬沙坦治疗急性心肌梗塞伴心力衰竭或左心室功能障碍
#关 键 词 $ 缬沙坦) 心力衰竭) 心肌梗塞
患者的疗效尚未确定 !
#中 图 分 类 号 $ #文 献 标 识 码 $ #文 章 编 号 $
R#K!<!U!%# B $OV?N#?KK & !""# ’ "#N"!VON"J
%


"()*(+,(- .- /01,2 3450(+6.() %-7(+,.5- W W R(23(X(,8%SPB: Y*-I6;.* " Z[ \’+6/3824 95+6* % =./8.,;.- ) HC*5.,43./ 3-0.,5;3*- ) ’(.,; 0.3/+,( :2;.292+*< (66+2** % ](G.,;H(-; *0 F.,43*/*IC " ^+.-I4*-I A,*23-53./ F.,43*2.85+/., P-8;3;+;( " ^+.-ID’*+ #?"?"" " F’3-.
!


患者入组后按 "#"#" 的比例随机分组 ! 分别接 受缬沙坦单药治疗 $ 缬沙坦加卡托普利联合治疗或 卡托普利单药治疗 # 起始剂量分别是 % 缬沙坦 $%
&’ " 缬 沙 坦 $% &’ 加 卡 托 普 利 (!$) &’ " 卡 托 普 利 (!$) &’ # 三个组分四个阶段逐步追加至目标剂量 %
!"#
普利组而言是不足的 $
"$ #
循证医学;@C) " L #> 1E@F<C ! !""" !3## )4#.#O4#N4>

洛汀新与缬沙坦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疗效比较

洛汀新与缬沙坦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疗效比较

洛汀新与缬沙坦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疗效比较目的比较洛汀新与缬沙坦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疗效。

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43例,根据随机抽取的方式分为研究组72例与对照组71例。

所有患者均给予调脂药、β-受体阻滞剂等药物进行常规治疗,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研究组患者给予洛汀新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缬沙坦进行治疗。

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治疗前后左室收缩末期容积(ESV1)、左室舒张末期容积(EDV1)等心功能指标,并发症发生率。

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5.8%,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0.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所有患者ESV1均下降,EDV1均升高,研究组ESV1、EDV1变化幅度更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与对照组治疗后出现梗死后心绞痛、低血压、心源性休克、严重心力衰竭等并发症的比例分别为16.6%(12/72)、33.8%(24/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与缬沙坦相比,洛汀新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疗效更佳,可更有效的改善心功能,且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值得进一步推广使用。

标签:急性心肌梗死;药物;治疗急性心肌梗死主要临床表现为持久且剧烈的胸骨后疼痛,是临床上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之一,常伴有血清心肌酶活性增高及心电图改变。

若治疗不及时或治疗不当,极易引发心力衰竭、休克、心律失常等并发症,严重者甚至失去生命。

本次研究旨在比较洛汀新与缬沙坦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疗效,详细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43例作为研究对象。

所有患者均已根据急性心肌梗死相关诊断标准确诊,且排除严重房室传导阻滞、心源性休克、心功能不全患者,各种原因引起的肺源性心脏病、肺动脉高压患者,肝肾功能障碍患者。

根据随机抽取的方式将患者分为研究组72例与对照组71例。

研究组男40例,女32例;年龄43~75岁,平均年龄(61.1±2.8)岁;心肌梗死部位前壁、下后壁、广泛前壁加下壁患者例数分别为43例、20例、9例。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RAS抑制剂的应用选择(一)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RAS抑制剂的应用选择(一)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RAS抑制剂的应用选择(一)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enin angiotensinsystem,RAS)激活是急性心肌梗死(acutemyocardialinfarction,AMI)患者最重要的病理生理学反应之一。

早期、足量的抑制RAS,对于减轻心室重构、保护心脏功能以致最终降低AMI患者的死亡率和病死率,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其中ACE抑制剂的此种心脏保护作用已为较多的前瞻性随机临床研究所证实。

近年来投入临床使用的血管紧张素Ⅱ受体1型拮抗剂(angiotensinⅡtype1receptorblockers,ARB),因能同时阻断ACE和非ACE途径产生的血管紧张素Ⅱ,且无ACE抑制剂的咳嗽、血管神经性水肿等不良反应,从理论上讲与ACE抑制剂的心脏保护作用相当,甚或优于ACE抑制剂。

事实是否真的如此呢?在AMI患者,ARB是否应该优先选用或者完全替代ACE抑制剂,抑或ARB应该与ACE抑制剂联合使用?本文就这些问题复习近年来发表的文献资料,做一简要综述。

1AMI患者ARB和ACE抑制剂的直接比较早期的死亡率试验中,有两项研究将ARB和有效剂量的卡托普利(50mg,tid)进行了直接比较(head to headcomparison)〔1,2〕。

其中OPTIMAAL试验(TheOptimalTherapyinMyocardialInfarctionWiththeAngiotensinⅡAntago nistLosartan)入选了5477例AMI患者,洛沙坦用量为ELITE试验中慢性心力衰竭(chronicheartfailure,CHF)患者验证的有效剂量,50mgqd 〔1〕。

另一项试验VALIANT(TheValsartaninAcuteMyocardialInfarction)入选了14703例AMI患者,缬沙坦用量为Val HeFT试验中CHF患者验证的有效剂量,160mgbid〔3〕。

ARB对靶器官的保护作用

ARB对靶器官的保护作用

循证医学时代国内心血管专家临床实践ARB对靶器官的保护作用我国专家在会上报告,大量的循证医学证据表明,不同降压药的降压幅度不同。

2003年,沃尔德(Wald)等就354项抗高血压临床试验进行荟萃分析,结果显示,ARB对SBP的控制程度优于包括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在内的其他抗高血压药。

设计严谨的4×4交叉研究对缬沙坦、厄贝沙坦、氯沙坦和坎地沙坦进行降压效果的比较。

结果显示,经1年多的治疗,缬沙坦降压疗效未被其他ARB超越,而且显著优于氯沙坦和坎地沙坦(图3)。

因此选择ARB时,临床医师应认真考虑不同抗高血压药带给患者的疗效差异。

高血压治疗的最终目的是预防疾病进展及不良事件的发生。

新一代降压药ARB目前已积累了越来越多的证据证明其具有靶器官保护作用。

ARB可保护心脏2005年,美国心脏病学会(ACC)/美国心脏学会(AHA)指南推荐ARB用于心衰A期患者。

而缬沙坦是唯一获得可同时用于治疗A、B、C 3期心衰患者的药物(表1)。

Val-HeFT(缬沙坦心衰研究)研究证明,与常规治疗组相比,缬沙坦可降低所有原因病死率和发病率联合终点13.2%(P=0.009),还可降低未接受ACEI基础治疗亚组联合终点44%(P<0.00002)。

VALIANT研究(缬沙坦急性心肌梗死研究)通过非劣效性分析表明,缬沙坦保留了卡托普利99.6%的生存益处,可降低心梗后高危患者死亡率25%。

氯沙坦是最早的ARB类药物,既往的研究表明,氯沙坦组的全因死亡率与心血管死亡率均显著高于卡托普利组,未能证实氯沙坦在改善心肌梗死后患者生存转归的作用与ACEI相当。

大量的循证医学证据证明,缬沙坦对于合并心血管危险因素、靶器官损伤及器官功能衰竭的高血压患者,均表现出持久、多重的保护作用,这在其他ARB类药物中并不多见。

ARB可保护大脑脑卒中一级预防的关键是降压达标。

一项荟萃分析表明(包括11项大型研究),高血压患者尤其是亚洲患者的脑卒中发生风险高于心肌梗死,降压的同时有效预防脑卒中可使亚洲患者获益更大。

重走经典路VALIANT研究解读

重走经典路VALIANT研究解读
C 50 mg (tid)
V 160 mg (bid)
C 50 mg (tid) V 80 mg (bid)
出院前完成步骤III滴定,门诊随访期完成步骤IV滴定
3个月达到目标剂量
1. Pfeffer MA, et al. Am Heart J. 2000; 140(5):727-50. 2. Pfeffer MA, et al. N Engl J Med. 2003, 349(20):1893-906.
2003 年影响因子:34.833 2013 年影响因子:54.420
Pfeffer MA, et al. N Engl J Med. 2003, 349(20):1893-906.
4
为什么要开展VALIANT研究?
既往研究已证实ACEI可改善 心梗后伴左室功能障碍或心衰患者的预后
SAVE/AIRE/TRACE研究回顾性分析:
陈晓敏.现代实用医学. 2004, 16(1): 49-50
缬沙坦降低心梗后心血管高危患者的 全因死亡风险与卡托普利相当
0.4 缬沙坦组 缬沙坦+卡托普利组 卡托普利组
0.3
全因死亡率(%)
0.2
0.1
0.0 0
缬沙坦 VS. 卡托普利: 风险比 = 1.00; P = 0.98
缬沙坦+卡托普利 VS. 卡托普利: 风险比 = 0.98; P = 0.73
• 如果缬沙坦不优于卡托普利,研究预设非劣效 性检验,验证:缬沙坦是否非劣于卡托普利?
1. Ferrario CM. J Renin Angiotensin Aldosterone Syst. 2006;7(1):3-14. 2. Pfeffer MA, et al. N Engl J Med. 2003, 349(20):1893-906.

缬沙坦对大鼠急性心肌梗死后血清脑钠肽、内皮素-1和左室重构的影响

缬沙坦对大鼠急性心肌梗死后血清脑钠肽、内皮素-1和左室重构的影响
1 5 7 6
陕 西医学 杂志 2 0 1 3 年 1 2月第 4 2卷第 1 2 期
缬 沙坦对 大 鼠急性 心肌 梗 死后 血 清脑钠 肽 、 内皮 素一 1和 左 室重构 的影 响
河北 工程 大 学附属 医院( 邯郸 0 5 6 0 0 2 ) 杜 文涛 刘秀平△ 张 辉 白 净 袁 江永 刘贵京 史素 芳
测 1个 月后 大鼠体 内的血 浆 脑钠 肽 ( B NP ) 浓度 、 内皮 素一 1 ( L VE s D) 浓度 和 心 室重 构 ( L V E DD ) 情
况 。结果 : 与心肌 梗 死组 相 比 , 缬 沙坦 能显 著缩 小心 室 重构指 标 ( L AD、 L VE S D、 L VE DD ) 并 降低 了 血浆 B NP 、 E T 一 1 水平( P<O . 0 1 ) , 两组 间差异有 统计 学意 义 。结论 : 使 用 缬沙坦 治疗 大鼠 3 0 d , 心肌 梗死 的 大鼠的 心 室重构得 到抑制 , 血 浆脑钠 素 、 内皮 素一 1水平 也 明 显 降低 , 大 鼠 心功 能得 到 显 著 改 善。 主题 词 心肌 梗 塞 @ 缬 沙坦 利 钠肽 , 脑 内皮 缩血 管肽一 1 【 中图分 类号1 R 5 4 1 . 4 【 文献 标识 码】 A 【 文章 编号1 1 0 0 0 — 7 3 7 7 ( 2 0 1 3 ) 1 2 — 1 5 7 6 - 0 3
摘 要 目的 : 探讨 缬 沙 坦对 大鼠 急性 心 肌梗 死后 心 室重 构 和血 浆 脑钠 肽 ( B NP ) 、 内皮 素一 1
( E T 一 1 ) 的影响 。方 法 : 首 先制作 大 鼠急性 心肌梗 死模 型 , 然后 将 手术 完成后存 活 下来的 大 鼠随机分

缬沙坦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功不全的临床分析

缬沙坦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功不全的临床分析
2结 果
观察组与对 照组 患者在 治疗前D B P 、S B P 、L V E F 、L V E D D 等无明 显差别 ,两组患者在连续 口服缬沙坦、依那普利治疗6 个月后 ,D B P 、
1 . 1临床资料:选取我院2 0 1 0 年l l至2 f 0 1 3 年1 月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
肌梗 死合 并 心功 不 全患者作 为研 究对 象 ,将 其 随机 分 为观 察组 与对照 组 ,所 有患 者均 给 予常规 治疗 ( 溶 栓 、调脂 、扩 容 、抗 凝 等 ) ,在 此 基础 上 ,观 察组给 予 缬沙坦 治疗 ,对照 组给 予依 那普 利 治疗 ,连 续 治疗 6个 月。 比较 两组 患者 治疗 前后 舒张压 、收缩压 、左 心射血 分数 、 左室舒 张 末期 前后径 以 及不 良 反 应 发生 情况 等。结果 6个 月治疗 结束后 ,两组 患者舒 张压 、收 缩压 、左 心射血 分数 、左 室舒 张末期 前后 径 对比 无统 计 学意 义 ( P > O . 0 5 ) ;不 良反应 发生情 况 比较 ,观 察 组 明显 少于对 照 组 ,有 明显 差异 ( P < 0 . 0 5 ) 。结 论 在 治疗 急性 心肌梗 死 合 并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 6 7 1 - 8 1 9 4( 2 0 1 5 )1 8 — 0 0 5 6 — 0 2
急性心肌梗死 (
)是一种病死率较高的综合性疾病 , 在冠状动
压) 、L V E F( 左心射 血分数 )以及L V E D D( 左 室舒 张末期 前后径 )
脉病变 前提 下 ,冠状动 脉出现血供急骤 减少 或 中断 ,出现 急性 l f , 肌梗
5 6 ・I 临 床研究 ・
J u n e 2 0 1 5 , V o 1 . 1 3 , N o . 1 8

缬沙坦治疗心血管疾病的临床疗效观察

缬沙坦治疗心血管疾病的临床疗效观察

药物研究74缬沙坦治疗心血管疾病的临床疗效观察危凤藕 郝榆霞 霍新爱 沈丽娜 尤立蕊兵器工业北京北方医院 北京市 100081【摘 要】目的:观察缬沙坦治疗心血管疾病的临床疗效。

方法:选取2014年12月~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88例心血管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划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分别给予常规治疗与缬沙坦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

结果:治疗后,研究组和对照组的舒张压与收缩压均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治疗总有效率及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心血管疾病行缬沙坦治疗,疗效确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关键词】缬沙坦;心血管疾病;疗效心血管疾病主要是指由心脏、血管等疾病引起的循环系统疾病,其严重影响着患者的身心健康、也威胁着其生命安全。

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速及人们生活、饮食等习惯的改变,导致心血管疾病发生率逐年递增。

本文以我院收治的88例患者为研究对象,给予了缬沙坦治疗,效果显著,现报道如下。

1 资料及方法1.1 一般资料2014年12月~2015年12月,我院收治了88例心血管疾病患者,男50例,女38例,最小18岁、最大79岁,平均(36.7±2.3)岁,合并高血压8例、充血性心力衰竭6例、缺血性心胀病4例。

随机划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4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如:硝酸酯类药物、降压类药物等,在此基础上,研究组给予缬沙坦治疗,80mg/次,1次/d,疗程1周,治疗时结合患者血压情况,调整用药剂量,其范围在40~160mg。

1.3 观察指标观察舒张压与收缩压水平、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及心血管事件发生率。

1.4 统计学处理数据资料以SPSS18.0软件处理,计量资料以(t检验,计数资料以(n)与(%)表示,组间采用X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缬沙坦治疗心血管病例120例疗效观察

缬沙坦治疗心血管病例120例疗效观察

缬沙坦治疗心血管病例120例疗效观察目的:探讨缬沙坦对心血管病例的治疗效果。

方法:对120例心血管疾病(冠心病和高血压、运动猝死、心绞痛、急性心肌梗死、冠心病)病例,60例行缬沙坦治疗,60例为非血管紧张素二代受体拮抗剂(ARB)治疗,对两组血压治疗及主要终点方面(脑卒中、急性心肌梗死)进行分析。

结果:两组血压控制效果没有明显区别,主要终点方面对照组共发生24例事件,而缬沙坦组发生6例事件,两者之间具有明显差异。

结论:缬沙坦在常规药物洋地黄及利尿剂的基础上,协同舒张血管,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有效,可以改善心脏功能。

标签:缬沙坦;心血管病;临床分析心血管疾病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临床综合征。

患病率高且预后差,是现在流行病的主要死亡原因。

近年来,随着对心血管疾病发生病理的深入调查和分析。

其治疗措施也在不断地改进。

心血管疾病的传统疗法是利用洋地黄强心苷类药和利尿剂治疗。

我院近一年来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使用缬沙坦(valsartan)治疗心血管疾病,现将120例临床资料总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07年2月~2008年2月,本院治疗心血管疾病(冠心病、高血压、运动猝死、心绞痛、急性心肌梗死和冠心病)患者120例,平均年龄(55±5)岁,其中,女性40例,男性80例。

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60例,两组年龄、性别、病情等方面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所有病例均传统使用强心苷(洋地黄)类药物和利尿剂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接受血管紧张素二代受体拮抗剂(ARB)缬沙坦治疗,对照组则采用非血管紧张素二代受体拮抗剂治疗。

缬沙坦每日40mg,每日2次,口服,2周左右根据血压状况剂量调整为20~120mg,每日2次,口服,无禁忌证时,无需停药。

1.3观察项目包括心衰症状、血压(140/90 mm Hg)、心率、心电图、X線胸片。

1.4心功能测定采用飞利浦HD15000Sono CT型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仪于治疗前后测定左室收缩期末内径(LVESD)、左室舒张期末内径(LVEDD)和左室射血分数(LVEF)。

缬沙坦联合螺内酯治疗对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患者心功能指标及不良事件的影响

缬沙坦联合螺内酯治疗对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患者心功能指标及不良事件的影响
1.1 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收治的 2018 年 3 月~ 2020 年 2 月诊治急性前壁 心肌梗死 60 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按随机数表分为两组。对照组 30 例,男 16 例,女 14 例,年龄 54 ~ 76 岁,平均(61.23±0.30)岁, 发病时间 2 ~ 6 h,平均(3.24±0.16)h;研究组 30 例,男 15 例,女 15 例,年龄 55 ~ 79 岁,平均(60.25±0.59)岁,发病时间 3 ~ 5 h, 平均(3.03±0.13)h。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有可比性。纳入标准:①依据急性心肌梗死诊断和治疗指 南 [4],满足任意两条标准,一是有缺血性心绞痛病史;二是心电图 有动态性演变;三是血清心肌标志物浓度改变;②依据心力衰竭 诊断和治疗指南,满足心功能分级标准,以超声心电图对心脏同 步性进行检测 [5];③根据《中国心力衰竭诊断和治疗指南 2018》 中,对急性心肌梗死后且 LVEF ≤ 40% 有心衰症状且无禁忌证 的患者,给予醛固酮受体拮抗剂 [6];研究对象均自愿参加,签署知
膜 ADR 表现为皮疹、瘙痒、丘疹、荨麻疹以及输液部位红肿疼痛;
[5] 封丽 . 甲磺酸加贝酯治疗轻症急性胰腺炎的疗效观察 [J]. 中国
循环系统 ADR 表现为心慌、胸闷、呼吸困难、潮红、血压下降、静 实用乡村医生杂志,2017,24(5):71-73.
脉炎、上肢水肿等;消化系统 ADR 表现为口干、恶心、呕吐;中枢
组别
对照组
研究组
t 值治疗前 P 值治疗前 t 值治疗后 P 值治疗后
时间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
LVPWT(mm) 10.31±1.42 8.63±0.45 10.22±1.57 6.11±0.58 0.232 8 0.816 7 18.802 1 < 0.05

缬沙坦联合螺内酯治疗急性前壁心肌梗死的临床效果观察

缬沙坦联合螺内酯治疗急性前壁心肌梗死的临床效果观察

黑龙江科学HEILONGJIANG SCIENCE第12卷第10期2021年5月Vol. 12May. 2021纟颉沙坦联合螺内酯治疗急性 前壁心肌梗死的临床效果观察王艳(黑龙江省农垦北安管理局中心医院,黑龙江北安164000)摘要:分析绷沙坦联合螺内酯治疗急性前壁心肌梗死的临床效果。

随机选取60例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患者,将其分为联合组与常规组,每组各30例。

联合组采用绷沙坦联合螺内酯治疗,常规组单用绷沙坦治疗,对比两组的心功能指标、治疗效果、生存质量评分。

治疗前,两组间数据差异不显著(P>0.05)。

治疗后,两组间的数据差异显著,联合组的心功能指标改善情况显著高于常规组 (P <0. 05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联合组的治疗有效率为95. 00% ,高于常规组治疗有效率的85. 00% (/ = 7. 854,P <0. 05 ),差异 具有统计学意义。

联合组的社会功能评分为(4. 45 ±0.64)分、生理功能评分为(65.31 ±7.22)分、精神健康评分为(4. 74 ±0. 69)分、心理健康评分为(9. 23 ±0. 45)分;常规组的社会功能评分为(3. 55 ±0. 45)分、生理功能评分为(61. 54 ±6. 23)分、精神健康评分为(3.55±0. 58)分、心理健康评分为(7.24±0. 56)分,联合组的各项评分显著高于常规组(1 =6. 057,P<0. 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 义。

结果表明,缠沙坦联合螺内酯治疗急性前壁心肌梗死的临床效果好于单用领沙坦的治疗效果。

关键词:缠沙坦;螺内酯;急性前壁心肌梗死;临床效果中图分类号:R542.2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4 -8646(2021)10-0042 -02Observation of Clinical Effect of Valsartan Combined with Spirolactone Treatment on Anterior Myocardial InfarctionWang Yan(Central Hospital of Heilongjiang Farms and Land Reclamation Bei 9 an Administration , Bei'an 164000, China)Abstract : The research analyzes the clinical effect of valsartan combined with spirolactone treatment on acute anterior myocardial infarction. 60 patients with acute anterior myocardial infarction are randomly selected , and they are dividedinto union group and routine group , with 30 patients in each group ・ Union group receive valsartan combined with spirolactone treatment , and routine group receive valsartan treatment. Cardiac function index , treatment effect and quality of life score of two groups are compared ・ Before treatment , there is no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wo groups (P >0. 05). After treatment , there i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wo groups ・ Cardiac function index improvement situation of union group i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routine group (P V 0. 05 )・ Treatment effective rate of union group is 95. 00% , which is higher than 85. 00% in routine group (^2 =7. 854,P <0. 05) , with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 Social function score , physiological function score , mental health score and psychological health score of union group are (4. 45 ±0. 64) , (65. 31 ±7. 22) , (4. 74 ±0. 69) and (9. 23 ± 0. 45 ). Those of control group are (3. 55 ±0. 45) , (61. 54 ±6. 23) , (3. 55 ± 0. 58) and (7. 24 ± 0. 56 ). Scores of all indexes in union group a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routine group (Z = 6・ 057 < 0.05 ) , with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 The results show that valsartan combined with spirolactone treatment on acute anterior myocardial infarction shows better clinical effect on valsartan treatment only.Key words : Valsartan ; Spirolactone ; Acute anterior myocardial infarction ; Clinical effect前壁心肌梗死的病因是左心室前壁心肌细胞坏死 与缺血致使的心室收缩功能下降,造成患者心力衰竭,损害患者的心脏功能,如果治疗不及时,会威胁到患者 的生命安全。

不同剂量缬沙坦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影响的对比研究

不同剂量缬沙坦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影响的对比研究

不同剂量缬沙坦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影响的对比研究陈雁【期刊名称】《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年(卷),期】2017(025)005【摘要】Objective To compare the impact on patients with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in different doses of valsartan.Methods From January 2013 to January 2016,a total of 90 patients with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were selected in the People′s Hospital of Ba′nanDistrict,Chongqing,and they were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and observation group according to random number table,each of 45 cases.Patients of the two groups received thrombolytic therapy and PCI(for patients without prospective thrombolytic effect)afteradmission,meanwhile patients of control group received low-dose valsartan(80 mg per time),while patients of observation group received high-dose valsartan(160 mg per time);both groups continuously treated for 6 months.SBP,DBP,HR,index of cardiac structure and function(including LVESD,LVEDD,LVPWD,IVSD,CO,LVESV,LVEDV and LVEF),myocardial injury markers(including plasma levels of CK-MB,Mb and cTnI)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and serum GDF-15 level at the first day of admission,after 3 and 6 months of treatment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and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during the treatment was observed.Results No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of SBP,DBP or HR was foundbetween the two groups before or after treatment (P>0.05).No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of LVESD,LVEDD,LVPWD,IVSD,CO,LVESV,LVEDV or LVEF was foun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before treatment(P>0.05);after treatment,LVESD,LVEDD,LVPWD,IVSD and CO of observation group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ly smaller than those of control group,while LVESV,LVEDV and LVEF of observation group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of control group(P<0.05).No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of plasma level of CK-MB,Mb or cTnI was foun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before treatment(P>0.05),while plasma levels of CK-MB,Mb and cTnI of observation group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ose of control group after treatment(P<0.05).There was interaction between time and method in serum GDF-15 level(P<0.05);main effects of time and method were significant in serum GDF-15 level(P<0.05);serum GDF-15 level of observation group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of control group after 3 and 6 months oftreatment,respectively(P<0.05).No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of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was foun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during the treatment(P>0.05).Conclusion Compared with low-dose valsartan(80 mg per time),high-dose valsartan(160 mg per time) can more effectively inhibit the ventricular remodeling and improve the cardiac function of patients with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relive the myocardial injury and reduce the serum GDF-15 level,without increasing the risk of adverse reactions.%目的比较不同剂量缬沙坦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重庆市巴南区人民医院2013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AMI患者9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5例.两组患者入院后均给予溶栓治疗,溶栓治疗效果不理想者进一步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同时对照组患者给予小剂量缬沙坦(80 mg/次),而观察组患者给予大剂量缬沙坦(160 mg/次);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6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心脏结构和功能指标〔包括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后壁舒张末期厚度(LVPWD)、舒张末期室间隔厚度(IVSD)、心输出量(CO)、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心肌损伤标志物〔包括血浆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红蛋白(Mb)、心肌肌钙蛋白I(cTnI)水平〕,入院第1天及治疗3、6个月血清生长分化因子15(GDF-15)水平,并记录两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前后两组患者SBP、DBP、HR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LVESD、LVEDD、LVPWD、IVSD、CO、LVESV、LVEDV、LVEF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LVESD、LVEDD、LVPWD、IVSD、CO 小于对照组,LVESV、LVEDV、LVEF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浆CK-MB、Mb、cTnI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浆CK-MB、Mb、cTnI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时间与方法在血清GDF-15水平上存在交互作用(P<0.05);时间在血清GDF-15水平上主效应显著(P<0.05);方法在血清GDF-15水平上主效应显著(P<0.05);治疗3、6个月观察组患者血清GDF-15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小剂量缬沙坦(80 mg/次)相比,大剂量缬沙坦(160 mg/次)能更有效地抑制AMI患者心室重构并改善患者心功能,减轻心肌损伤并降低血清GDF-15水平,且未增加不良反应发生风险.【总页数】4页(P61-64)【作者】陈雁【作者单位】401320 重庆市巴南区人民医院药剂科【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42.22【相关文献】1.不同剂量缬沙坦治疗冠心病临床疗效的对比研究 [J], 许志文;谭燕萍;汪顺银;张震洪2.不同剂量缬沙坦治疗高血压合并糖尿病临床对比研究 [J], 白华秀;白树美;易敏春;苏治合3.不同剂量重组人脑利钠肽对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影响的对比研究 [J], 曾宪国; 罗亮; 宋景春4.高剂量缬沙坦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冠状动脉介入术后心肌灌注及缺血修饰白蛋白水平的影响 [J], 王京;杨渊博;白延平5.重组人脑利钠肽后序贯使用沙库巴曲缬沙坦钠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左室重塑的影响 [J], 张辉;赵文丽;杨生平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缬沙坦和螺内酯治疗急性前壁心肌梗死的效果及不良反应探讨

缬沙坦和螺内酯治疗急性前壁心肌梗死的效果及不良反应探讨

缬沙坦和螺内酯治疗急性前壁心肌梗死的效果及不良反应探讨【摘要】目的:讨论在治疗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患者中采用缬沙坦和螺内酯治疗方法对其临床效果的影响。

方法:选取我院2020年7月-2021年5月收治的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患者100例,按研究方案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实施缬沙坦治疗,观察组实施缬沙坦和螺内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

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临床指标无名显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舒张压DBP (77.15±4.62)mmHg、收缩压SBP(120.72±5.28)mmHg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的(79.92±5.28)mmHg、(124.85±5.22)mmHg,且左心室重构指标中,观察组患者的左室射血分散(57.17±6.11)%、左心室收缩末内径(30.84±3.61)mm、左心室舒张末内径(50.22±3.46)mm均低于对照组(51.39±5.29)%、(35.29±3.52)mm、(57.16±3.52)mm;且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2.00%)显著低于对照组(14.00%),对比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对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患者采用缬沙坦和螺内酯治疗方法,可显著促进其临床指标改善,提高治疗效率,降低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具有很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关键词】急性前壁心肌梗死;缬沙坦;螺内酯;不良反应发生率急性心肌梗死是一种综合性疾病,发病率与致死率均高,患者在患病后,会出现心功不全,对其身体和生活均有很大损伤,临床上通常采用药物治疗[1],一般采用缬沙坦和螺内酯进行治疗,本研究选取100例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组后分别接受缬沙坦治疗和缬沙坦和螺内酯联合治疗的方法,对比治疗效果,分析两组药物的临床效果和临床价值。

1.材料与分析1.1临床资料选取我院2020年7月-2021年5月收治的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患者100例,按研究方案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中患者共50例,男性与女性比例为25:25,年龄为45-75岁,平均年龄为(60.39±1.33)岁;观察组中患者共50例,男性与女性比例为24:26,年龄为45-75岁,平均年龄为(60.38±1.34)岁,两组患者均符合我院对急性前壁心肌梗死的诊断标准,无对缬沙坦和螺内酯药物过敏者,一般资料与患病基础对比无明显差异,可进行对比(P>0.05)。

对急性心肌梗死心力衰竭患者中应用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的临床效果

对急性心肌梗死心力衰竭患者中应用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的临床效果

对急性心肌梗死心力衰竭患者中应用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的临床效果【摘要】目的:讨论急性心肌梗死心力衰竭患者中应用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的临床应用,总结其效果。

方法:选择我院2019年9月-2020年9月接诊收治的66例急性心肌梗死心力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统计推断法划分为2组,组别名称为对照组与治疗组,每组各33例,对照组患者应用的治疗方式为口服马来酸依那普利片进行治疗,治疗组患者采用的治疗方式则为口服沙库巴曲缬沙坦进行治疗,观察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

结果:治疗组患者经治疗后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以及临床症状评分均优于对照组患者,治疗效果明显,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为急性心肌梗死心力衰竭患者应用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可有效提升患者的治疗有效率,缓解临床反应症状,治疗效果明显,临床应用价值极大,值得大力推广。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心力衰竭;沙库巴曲缬沙坦;临床疗效在心脏疾病中急性心肌梗死是一种较为严重的病症,该症具有较高的致残率以及病亡率,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目前针对该症的治疗有着显著突破,但急性心肌梗死导致心力衰竭发作,对患者身体健康以及生命安全造成了极大的威胁。

目前主要应用缓解心脏血管痉挛、降低血管紧张素为主要治疗手段,常用药物为马来酸依那普利片[1]。

沙库巴曲缬沙坦是一种较为先进的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心力衰竭的药物,但目前临床应用较少,本文讨论急性心肌梗死心力衰竭患者中应用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的临床应用,总结其效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19年9月至2020年9月期间在我院接受诊治的66例急性心肌梗死心力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统计推断法划分为2组,组别名称为对照组与治疗组。

对照组中男性患者为17例、女性患者为16例,年龄41~79岁,平均年龄数值(60.1±2.9)岁;治疗组中男性患者为20例、女性患者为13例,年龄40~77岁,平均年龄数值(60.5±2.1)岁,2组患者的基本临床资料无统计学意义(P>0.05)。

大剂量缬沙坦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室重构的临床效果

大剂量缬沙坦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室重构的临床效果

大剂量缬沙坦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室重构的临床效果陈明【期刊名称】《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年(卷),期】2014(000)003【摘要】Objective To discuss the curative effect of high-dose valsartan on ventricular remodeling after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AMI). Methods AMI patients (n=73)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treated with normal-dose valsartan (80 mg/d, n=36) and observation group treated with high-dose valsartan (160 mg/d, n=37). The differences in the parameters of left ventricular structure including LVESD, LVEDD, IVSD and LVPWD, and parameters of left ventricular function including LVESV, LVEDV, LVEF and CO were compared between two groups. Results In two groups, LVESD, LVEDD, IVSD, LVPWD, LVESV, LVEDV, LVEF and CO were all improved after treatment (all P<0.05). Compared with control group after treatment, the above improvements were more significant in observation group (all P<0.05). The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was 13.5%in observation group and 8.1%in control group (P>0.05). Conclusion High-dose valsartan can significantly ameliorate ventricular remodeling after AMI.%目的:探讨大剂量缬沙坦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后心肌重构的临床效果。

中国专家评缬沙坦急性心肌梗死研究

中国专家评缬沙坦急性心肌梗死研究

中国专家评缬沙坦急性心肌梗死研究
佚名
【期刊名称】《河南医学研究》
【年(卷),期】2003(12)4
【总页数】1页(P369)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972.4
【相关文献】
1.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院前溶栓治疗中国专家共识 [J], 颜红兵;傅向华;李春洁;毛威;潘曙明;史若飞;苏晞;王焱;王贵荣;王伟民;徐梅;向定成;杨丽霞;于海玲;袁祖贻;郑志杰;霍勇;刘红梅;陈辉;陈纪言;陈玉国;陈韵岱;楚英杰;方唯一
2.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院前溶栓治疗中国专家共识 [J], 颜红兵;傅向华;李春洁;毛威;潘曙明;史若飞;苏晞;王焱;王贵荣;王伟民;徐梅;向定成;杨丽霞;于海玲;袁祖贻;郑志杰;霍勇;刘红梅;陈辉;陈纪言;陈玉国;陈韵岱;楚英杰;方唯一
3.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形势下急性心肌梗死诊治流程和路径的中国专家共识(第1版) [J], 卜军; 霍勇; 贾绍斌; 蒋峻; 李悦; 李昭; 梁春; 刘学波; 刘震宇; 马翔; 马依彤; 陈茂; 钱菊英; 沈成兴; 沈涤非; 沈雳; 石瑞正; 苏晞; 孙英贤; 唐熠达; 王建安; 吴岳; 程晓曙; 向定成; 徐通达; 徐亚伟; 杨跃进; 曾和松; 张澄; 张国刚; 张瑞岩; 张书宁; 张运; 董一飞; 张钲; 郑博; 周宁; 方唯一; 葛均波; 龚艳君; 何奔; 黄岚
4.缬沙坦联合瑞舒伐他汀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研究 [J], 李君
5.新近诊断及先前已知的糖尿病和急性心肌梗死后1年结局:缬沙坦在急性心肌梗死中的应用试验(VALIANT) [J], Aguilar D.;Solomon S.D.;Koφber L.;郝广华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缬沙坦对大鼠急性心肌梗死后血清脑钠肽、内皮素-1和左室重构的影响

缬沙坦对大鼠急性心肌梗死后血清脑钠肽、内皮素-1和左室重构的影响

缬沙坦对大鼠急性心肌梗死后血清脑钠肽、内皮素-1和左室重构的影响杜文涛;刘秀平;张辉;白净;袁江永;刘贵京;史素芳【期刊名称】《陕西医学杂志》【年(卷),期】2013(000)012【摘要】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effects of the valsartan on serum 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 (BNP) , serum endothelin-1(ET-1) and heart remodeling after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of rats .Methods :90 male wister rat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hree groups :① sham group(n= 30);② AMIgroup(n= 30);③ AMI+ valsartan group(n=30) .Rats in the AMI+valsartan group were given the valsartan .Rat′s serum concentrations o f BNP and ET-1 were tested at 30th day after operation while heart remodeling (LAD、LVESD、LVEDD) were measured .Re-sults :Compared with AMI Group ,the blood serum levels of BNP and ET-1 in AMI+valsartan Group rats was smal-ler(P<0 .05) ,and similarly LAD、LVESD、LVEDD in AMI+valsartan Group rats were smaller too .Conclusions :This showed that the valsartan can lessen the increase of BNP and ET-1 blood serum levels and delay the remodeling progress of AMI at 30th day after operation .%目的:探讨缬沙坦对大鼠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室重构和血浆脑钠肽(BNP)、内皮素-1(E T-1)的影响。

比较洛汀新与缬沙坦对老年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心功能的影响

比较洛汀新与缬沙坦对老年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心功能的影响

比较洛汀新与缬沙坦对老年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心功能的影响发表时间:2016-07-20T14:04:46.083Z 来源:《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2016年4月第7期作者:王娜宗文仓李梦光张立强刘丽霞[导读] 由于人们生活、饮食极其不规律,急性心肌梗死发病率逐年攀升,已成为危害人们生命安全的重要疾病之一。

王娜宗文仓李梦光张立强刘丽霞【摘要】目的对比应用洛汀新与缬沙坦对老年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进行治疗后,患者心功能的改善情况。

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入住我院100例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其中对照组采用缬沙坦进行治疗,实验组采用洛汀新进行治疗,对比研究两组患者经过治疗后的临床效果。

结果两组患者经过治疗后,应用洛汀新治疗的实验组患者总有效率(96.67%)明显高于应用缬沙坦治疗的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70.00%),实验组患者治疗前后左室射血分数和B型脑钠肽的变化情况均明显显著于对照组患者。

实验组治疗后患者的TC(3.12±0.78)mmol/L、LDL-C(1.48±0.46)mmol/L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的TC(3.94±0.79)mmol/L、LDL-C(2.39±0.94)mmol/L,差异有统计有意义(P <0.05)。

结论在治疗老年急性心肌梗死疾病方面,洛汀新与缬沙坦均具有降血脂、通畅血管及保护神经系统的功能,使脑血管疾病致死及致残发生的概率显著降低,提高患者生存质量,但是洛汀新效果较缬沙坦更胜一筹。

【关键词】洛汀新;缬沙坦;老年;急性心肌梗死;心功能Heart function influence comparison of Lotensin and Valsartan in elderly patients with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AMI) . WANG Na, ZHANG Jian, ZHANG Hua-xin, ZHANG Li-qiang, LIU Li-xia. (Internal Medicine Dept, Tangshan CityYutian County Hospital, Hebei Tangshan 064100)【Abstract】 Objective To compare cardiac function improvement of Lotensin and Valsartan in the treatment of elderly patients with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AMI) patients after treatment. Methods using the method of random digits table admitted in our hospital 100 cases of elderly patients with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the control group was used valsartan treatment, and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as treated with Lotensin, after treatment the clinical effect was compared. Results after treatment, the patients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using Lotensin treatment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96.67%)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e application of valsartan treatment in the control group (70%), and 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 and B - type natriuretic peptide change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of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as obviously significant bett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the experimental group after treatment TC (3.12 + 0.78) mmol/L, LDL-C (1.48 + 0.46) mmol/L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TC (3.94 + 0.79) mmol/L, LDL-C (2.39 + 0.94) mmol/L, and there was significant difference (P <0.05). Conclusion in the treatment of elderly patients with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Lotensin and valsartan can reduce lipid, Unobstructed blood vessels and protect the function of the nervous system, the brain vascular disease probability of disability and death occurred significantly reduce, improve the quality of life of patients, but the Lotensin treatment effect is better than valsartan.【keyword】 Lotensin; Valsartan; elderly;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heart function由于人们生活、饮食极其不规律,急性心肌梗死发病率逐年攀升,已成为危害人们生命安全的重要疾病之一[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研究设计 研究人群
研究分组主要Biblioteka 点次要终点全因死亡率
心血管死亡、心衰住院、心肌梗死复发
VALIANT 研究设计
N=14703,急性心肌梗死(0.5-10天),合并心力衰竭 的临床/放射影像学证据和/或左室收缩功能障碍
随机、双盲、活性药对照
卡托普利50mg tid (n=4909)
缬沙坦 160mg Bid (n=4909) 平均随访时间:24.7月 事件驱动
VALIANT研究:概述
研究英文名称 研究中文名称 研究目的 Valsartan in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缬沙坦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研究 比较缬沙坦、卡托普利、二者联合对心梗后患者全因死亡率和 心血管事件的影响,从而证实ARB对心肌梗死后患者的应用价 值 随机、双盲、活性药物对照、非劣效性研究 急性心肌梗死(0.5-10天) 具备心功能衰竭的临床/放射影象学证据或者LVSD (N=14703) 卡托普利50mg tid、缬沙坦160mg bid、 卡托普利50mg tid+缬沙坦80mg bid
卡托普利50mg tid + 缬沙坦 80mg Bid (n=4885)
主要终点:全因死亡率 次要终点:心血管死亡、心力衰竭住院、心肌梗塞复发
缬沙坦减少心梗后患者心血管发病率/死亡率, 非劣效于卡托普利
14,703例心梗后患者随访24.7个月:
HR(97.5% CI) 非劣效性界值 心血管死亡 (1,657个事件) 心血管死亡或心梗 (2,234个事件) 心血管死亡或心衰 (2,661个事件) 心血管死亡 心梗或心衰 (3,096个事件) p 0.62 0.25 0.51 P(非劣效性) 0.001 <0.001 <0.001
缬沙坦 使心梗后死亡危险
VALIANT
25%
2
(归因分析)
0.5 利于有效药物
1
利于安慰剂
Pfeffer et al. N Engl J Med 2003;349:1893–906.
0.20
缬沙坦更优 卡托普利更优
<0.001
0.8
1
1.13
1.2
Pfeffer et al. N Engl J Med 2003;349:1893–906
缬沙坦显著降低心梗后高危患者死亡危险
25%
死亡率危险比
SAVE TRACE 缬沙坦可保 留卡托普利
AIRE
三项研究的 联合死亡率
99.6%
的生存利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