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教育与课程设计探索
幼儿园生命教育主题课程设计:探索生命的奥秘
幼儿园生命教育主题课程设计:探索生命的奥秘在幼儿园的教育中,生命教育始终被视为重要的一环。
通过生命教育,孩子们可以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通过观察、实践和体验,培养对生命的尊重和热爱,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生命观念,培养正确的生命态度。
要设计一门优质的生命教育主题课程,不仅需要深入了解幼儿的心理特点和认知水平,还需要结合主题的深度和广度,让孩子们在探索生命的奥秘过程中受益匪浅。
【第一部分:生命的起源】1.生命的起源是自然界中一个无比神秘的话题。
从古至今,科学家们对生命的起源一直在进行探索和研究。
面对这一主题,我们可以从植物、动物、微生物等方面展开讲解,引导孩子们认识到生命不仅存在于我们所见到的生物中,还存在于微观世界中。
2.通过简单的观察和实验,让孩子们感受到种子发芽、幼虫蜕变、细菌繁衍等过程,引导他们思考生命的神秘和不可思议之处,激发他们对生命起源的好奇心,从而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懂得生命的珍贵和奇妙。
3.在课程设计中,我们可以引导孩子们利用贴近生活的例子,比如家养宠物、家庭菜园等,来加深对生命的理解和认识。
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们不仅能体会到生命的生动和可爱,还能培养责任感和爱心。
【第二部分:生命的循环】1.生命的循环是生命教育中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
从出生、成长、繁衍到老去,整个生命周期都包含了生命循环的一部分。
在课程中,我们可以通过图片、故事以及小实验等方式,生动形象地向孩子们展示生命的循环,让他们明白生命是如何流转、衍生和延续的。
2.通过观察蝴蝶的幼虫、蛹、成虫的过程,或是通过雏鸟的孵化、成长等过程,让孩子们深刻体会到生命的奇妙和神秘。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可以引导孩子们发表对生命循环的感悟和认识,激发他们对生命的热爱和敬畏之情。
3.生命的循环也包含了生老病死的过程,这也是生命教育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
在课程设计中,我们可以适当引入一些关于生老病死的话题,通过温馨的故事和精彩的动画,让孩子们感受到生命的无常,从而更加珍惜眼前的一切。
幼儿园生命教育课程的探索
幼儿园生命教育课程的探索一、引言幼儿园生命教育是指在幼儿园阶段对幼儿进行自然、社会和心理方面的综合教育,以促进幼儿身心健康、社会性与心理素质等方面的全面发展。
在幼儿园的课程中,生命教育作为重要的教育内容之一,是幼儿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将探讨幼儿园生命教育课程的探索。
二、幼儿园生命教育的意义1. 帮助幼儿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幼儿园生命教育课程的开展,可以帮助幼儿了解生命的意义和价值,认识到人类的生命是宝贵的,需要受到保护和珍视。
同时,通过生命教育的课程设计可以让幼儿以有意识的方式形成正确的生命观和人生观,积极应对生活中的挑战和困难,成长为健康、积极向上的人。
2. 培养幼儿的社会责任感生命教育的课程内容涵盖自然界生命、人类生命和社会关系,可以使幼儿了解到人与自然的关系,与他人的关系和社会责任感。
帮助幼儿正确认识自己在社会的角色,懂得怎样才能对自己、对别人、对社会做些有益的事情。
方便他们成为一个值得尊重的人。
3. 培养幼儿的情感和美的感受力幼儿园生命教育课程注重情感教育,通过了解自然、认识动物、了解植物、领悟美的价值等方面的内容让幼儿们感受到人类与自然界的联系。
在这个过程中培养幼儿的情感,启发幼儿的美感,学会欣赏自然美和人文美。
提升幼儿园生活的幸福指数。
4. 培养幼儿的科学素养幼儿园生命教育课程也有助于幼儿学习和了解自然科学的知识,增加幼儿的科学探究能力,提高幼儿科学素养。
让幼儿在了解关于自然现象、动物和植物生命的原理和知识方面做得更好。
三、幼儿园生命教育课程的内容幼儿园生命教育的课程开发需要具体指明每个年龄段的幼儿的需要,合理的课程设计可以更好地达到教育目标。
在此基础上,幼儿园生命教育课程设计的内容大体可分为以下几个方面:1. 自然资源环境保护的意义幼儿通过观察和体验,了解自然环境的重要性,认识到保护自然环境的意义。
通过教育从而成为尊重和珍惜自然资源的人,达到意识到自己是自然资源最佳的设计及管理者,尚且要爱护这些资源,使其永久保有充足的数量,不会被文化所破坏。
幼儿园生命教育课程探究
幼儿园生命教育课程探究引言生命教育是幼儿园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通过培养幼儿的生命意识、生命观念、生命价值观和生命技能,帮助幼儿全面发展和适应社会。
本文将探讨幼儿园生命教育课程的设计、教学方法与资源的选择,旨在引导幼儿积极认识生命、尊重生命、保护生命,并培养他们的生命素养。
设计生命教育课程的原则设计生命教育课程时,需要遵循以下原则:1.综合性原则:将生命教育融入到幼儿园各学科和活动中,使教学内容和方法多样化,以促进综合发展。
2.科学性原则:教材和教学内容要基于科学知识,符合幼儿认知和理解的能力,避免夸大和误导。
3.实践性原则:通过实践活动,让幼儿亲自参与,体验和感知生命的奇妙,增强学习的深度和广度。
4.渗透性原则:将生命教育融入日常生活和教学中,让幼儿在各种场景中有机会应用所学知识和技能。
生命教育课程的内容和目标生命教育课程应包括以下内容和目标:1.认识生命:引导幼儿认识不同的生命体,了解它们的特点和需求,培养对生命的敬畏之心。
2.尊重生命:教育幼儿尊重一切生命,包括人类、动物和植物,理解生命的平等和多样性。
3.保护生命:培养幼儿的环保意识,教育他们正确对待自然资源和环境,从小开始保护地球。
4.爱护生命:引导幼儿关心他人,培养友善、宽容、乐于助人的品德,学会与他人和谐相处。
这些目标可以通过多种教学方法和活动达成,例如观察实验、故事讲解、手工制作、角色扮演等。
教学方法与资源的选择在教学中,可以采用以下方法和资源:1.观察实验:让幼儿观察、探索自然界中的生命现象,例如观察昆虫、观察种子发芽等。
通过实际操作,让幼儿亲身体验生命的奇妙。
2.故事讲解:选取适合幼儿的生命故事,讲解生命的起源和发展过程,引发幼儿的兴趣和思考,培养他们对生命的敬畏之心。
3.手工制作:让幼儿参与生命相关的手工制作活动,例如制作小花园、制作昆虫模型等。
通过亲手动手,加深对生命的理解和感受。
4.角色扮演: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让幼儿模仿生命体的特点和行为,体验生命的各个阶段和不同角色。
幼儿园生命探索之旅:生命教育课堂教案
幼儿园生命探索之旅:生命教育课堂教案生命教育一直是幼儿园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通过生命教育,幼儿可以了解自己和其他生物的生命特征、生命规律,培养保护生命、尊重生命的意识和能力。
而生命教育课堂教案的设计,对于引导幼儿主动参与、积极探索生命,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设计生命教育课堂教案时,我们首先要考虑的是教育目标。
我们希望幼儿通过这堂课能够了解生命的起源和多样性,培养对生命的尊重和保护意识,激发他们对生命的好奇心和探索欲。
我们可以通过引导幼儿观察、探索、思考和实践,来达到这些教育目标。
我们可以选择以“种子”为主题,通过观察种子的外观、颜色、大小、质地等特征,引导幼儿了解种子的生命特征和功能。
在这个环节中,我们可以设计一些有趣的实验,比如让幼儿观察不同种类的种子,比较它们的外观和大小,然后让幼儿亲自动手,播种、浇水,在日常的照料过程中让他们亲身体验生命的成长。
我们可以引导幼儿观察芽的生长过程。
通过观察不同的种子发芽、生长的情况,让幼儿亲眼见证生命的奇迹。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可以通过与幼儿交流、讨论引导他们思考有关种子、芽的问题,比如为什么种子要发芽?发芽后的植物是如何生长的?通过这些问题引导幼儿主动思考、探索,激发他们对生命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我们还可以通过故事、游戏等形式,向幼儿传递关于生命的尊重和保护的理念。
通过生动有趣的故事情节,让幼儿深刻感受到生命的可贵,懂得珍惜和保护生命。
在游戏环节中,我们可以设计一些生命保护的小活动,比如帮助小动物找到家,让幼儿在游戏中学会尊重和保护生命。
总结回顾整堂课的内容,通过与幼儿共享今天的学习收获,让他们对生命的探索有一个更加全面、深刻的理解。
我们也要及时纠正幼儿在学习过程中可能存在的误区,引导他们形成正确的生命观念和态度。
对于生命教育这一主题,我个人认为,通过生命教育课堂教案的设计,可以帮助幼儿建立正确的生命观念,培养对生命的尊重和保护意识,同时也可以激发幼儿对生命的好奇心和探索欲。
探究生命的奥秘——生命教育活动设计
探究生命的奥秘——生命教育活动设计。
第一步:组织学生进行基础知识的学习在进行生命教育活动之前,我们可以先让学生进行一些基础的生命知识学习。
可以通过教科书、网络视频等多种途径,让学生们了解生物的基本结构、生命的起源和演化、生物的生长与发育等方面的知识。
同时,也可以邀请专业的讲师来讲解生命科学的知识,让学生们更加深入地了解生命的基本概念。
第二步:组织学生进行实验观察实验观察是生命教育中最重要的一环,通过实验观察,学生们能够更加容易地理解生命底层深处的奥秘。
在进行实验观察时,我们可以选择许多经典的实验,例如拔掉植物的根,观察植物生长的方向,或者在水中观察贝壳的生长等等。
这些实验不仅能够让学生们直观地感受生命的魅力,还能够提高他们的实验能力和科学素养。
第三步:组织学生进行现场调查现场调查是生命教育中的重要环节之一,通过现场调查,学生们能够更深入地了解生命的真谛。
可以选择一些自然保护区,生态公园等场所,通过实地考察生物的居住环境、食物链、生态系统等方面,让学生们更加深入地了解生命和环境的关系。
此环节不仅可以让学生们进一步理解生命,还能够提高他们的自然观察能力和生态保护意识。
第四步:组织学生进行生命创作生命创作是生命教育中的一项重点,通过生命创作,学生们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生命的多样性和与生俱来的创造力。
可以让学生们设计一个自己独特的生物,或者设计一张展示生物多样性的宣传海报,通过画画、编故事等的方式,让学生们感受到生物的生命力和创造力。
以上四步即为设计一项生命教育活动的几个关键步骤,通过这些步骤,我们可以让学生们更好地了解生命的奥秘和魅力。
生命教育是一项与生俱来的教育,是培养学生生命价值观和生命意识的重要教育方式。
我们应该把生命教育看作是整个教育体系的重要环节,把学生们的生命意识和生命价值观培养好,在未来他们将会开创更美好的世界。
总结:生命教育是一个全面的教育过程,在此过程中,我们应该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科学素养和生态保护意识的培养。
幼儿园生命教育课程实践与探索案例 幼儿园生命教育
幼儿园生命教育课程实践与探索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对教育的认识逐渐加深,生命教育在幼儿园教育中的重要性也越来越凸显。
幼儿园生命教育课程的实践与探索,是当前教育领域的热点之一。
本文将结合实际案例,探讨幼儿园生命教育课程的实践与探索。
一、幼儿园生命教育的理论基础生命教育是对生命和生命现象进行科学研究的一门教育科学。
幼儿园是幼儿接受教育的重要场所,幼儿园生命教育是培养幼儿自然、科学、人文素养的基础。
幼儿园生命教育的理论基础主要包括生命教育的概念和意义、生命教育课程的编制原则和方法等。
二、幼儿园生命教育课程的开展1.课程目标的设定幼儿园生命教育课程的目标是通过寓教于乐的方式,让幼儿对生命有更深入的理解,培养爱护生命的意识和能力。
2.课程内容的设计幼儿园生命教育课程的内容主要包括生命起源、生命活动、生命发展等方面的知识,同时还包括生命保护、生态平衡、自然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内容。
3.教学手段的选择在幼儿园生命教育课程中,可以采用多种形式的教学手段,如故事、游戏、实验等,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生命知识。
三、幼儿园生命教育课程的实践与探索1.以生活为课堂,以游戏为活动幼儿园生命教育课程的实践与探索,首先要以生活为课堂,让幼儿在生活中感受和认识生命。
其次要以游戏为活动,通过设计各种富有趣味性的游戏,让幼儿在参与游戏的过程中学习生命知识。
2.利用自然资源,体验生命奥秘在幼儿园生命教育课程的实践中,可以利用自然资源,让幼儿在亲身体验中感受生命的奥秘。
比如可组织幼儿去动物园、植物园等地方,让幼儿近距离接触各种生物,从而增强对生命的认识和热爱。
3.开展主题活动,增加生命教育的趣味性在幼儿园生命教育课程中,可以开展各种主题活动,如植树节、环保日等,通过这些活动让幼儿在参与的过程中学会爱护生命、保护环境的意识。
四、结语幼儿园生命教育课程的实践与探索是一个全新的课题,需要不断地探索和总结经验。
通过幼儿园生命教育课程的实践与探索,可以让幼儿在快乐中学习,爱护生命,热爱自然,发展全面。
幼儿园生命教育主题教育课程设计:探索生命的奥秘与敬畏
幼儿园生命教育主题教育课程设计:探索生命的奥秘与敬畏标题:幼儿园生命教育主题教育课程设计:探索生命的奥秘与敬畏在幼儿园的生命教育中,主题教育课程设计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通过精心设计的主题教育课程,幼儿在探索生命的奥秘与敬畏过程中,能够全面、深刻地理解并感受到生命的独特魅力。
本文将围绕这一主题,从浅入深地探讨幼儿园生命教育主题教育课程设计的重要性、内容设置、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方面,旨在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这一课程设计理念。
一、主题教育课程设计的重要性主题教育课程设计是幼儿园生命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能够帮助幼儿在探索生命的奥秘与敬畏过程中,建立对生命的尊重与热爱,培养幼儿的好奇心、探究精神和科学素养。
通过主题教育课程设计,幼儿园教师能够有针对性地为幼儿提供关于生命的知识,引导幼儿积极参与、体验、探索和共享,以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二、内容设置1. 生命的起源和多样性通过展示植物、动物的多样性和生命的起源,让幼儿明白生命的多姿多彩、神奇与奥秘。
2. 爱护环境与保护生命通过观察和亲身实践,引导幼儿了解环境对生命的重要性,培养幼儿的环保意识。
3. 生命的成长与变化通过寓教于乐的游戏与活动,帮助幼儿领悟生命的成长与变化规律,懂得珍惜时光,珍惜生命。
三、教学方法1. 观察与体验法引导幼儿观察生活中的一切生命现象,如植物的成长、动物的行为,让他们亲身体验生命的奥秘。
2. 情景教学法通过情景模拟、角色扮演等方式,帮助幼儿身临其境地感受生命的神奇与珍贵。
3. 实践活动法组织实地参观、植树、养鱼等实践活动,让幼儿身体力行地保护和尊重生命。
四、教学评价1. 观察记录教师通过观察记录幼儿在主题教育活动中的表现,如兴趣、态度、情感反应等,为教学评价提供客观数据。
2. 作品展示鼓励幼儿通过绘画、手工制作、小品表演等形式展示自己对生命的理解与感悟,以及对环境保护的态度。
3. 考察测验适当设置简单的考察测验,了解幼儿对生命知识的掌握程度和学习兴趣。
幼儿园生命教育课程探索与实施 幼儿园生命教育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对教育的重视,生命教育已经成为幼儿园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孩子是祖国的未来,从小培养孩子对生命的尊重和热爱,对培养他们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具有重要意义。
幼儿园生命教育课程的探索与实施显得尤为重要。
1. 理论基础幼儿园生命教育课程的探索应该建立在扎实的理论基础之上。
理论基础包括但不限于心理学、教育学、生命科学等知识。
只有通过对这些理论知识的深刻理解和掌握,教师才能更好地设计和实施生命教育课程,达到预期的教育效果。
2. 课程目标明确幼儿园生命教育课程的目标是课程设计的第一步。
生命教育课程的目标一般包括培养孩子的生命意识、培养孩子的生命技能、培养孩子的生命情感和情感态度。
只有明确目标,才能有的放矢地开展课程设计和实施。
3. 教学内容生命教育的内容应该贴近幼儿的生活实际,包括但不限于人的生长发育、动植物的生命、生命的起源、生命的奥秘等内容。
通过这些内容的学习,让幼儿逐步认识到生命的宝贵和生命的伟大。
4. 教学方法生命教育课程的实施离不开科学的教学方法。
通过游戏教育、情感教育、体验教育等形式,让幼儿在愉快的氛围中,获得生命教育的知识和技能,并且在实践中不断感受生命的奥秘和生命的尊严。
5. 教学手段教学手段是保障生命教育课程实施的有力支持。
包括但不限于多媒体教学、实物教学、实践教学等。
通过这些手段,可以更加直观生动地传达生命教育的内容和信息,增强幼儿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6. 教学评价生命教育课程的实施需要进行科学的评价。
采用多种评价手段,包括日常观察、成长记录、作品展示、教育展示等。
通过这些评价手段,可以更好地了解幼儿在生命教育课程中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策略,促进教学效果的提升。
7. 家校合作生命教育课程离不开家校合作的支持。
幼儿园应积极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和联系,让家长了解生命教育的重要性,并且在家庭中延伸生命教育的内容和理念,形成学校和家庭共同为孩子进行生命教育的良好氛围。
8. 拓展生命教育课程应不断拓展,让更多的生命教育内容融入到幼儿园教育中。
生命教育与课程设计探索(一)
生命教育与课程设计探索(一)摘要:目前国内对生命教育的研究倾向于从“预防自杀”而不是从“发展”的视角看生命教育,而且缺乏可操作性。
生命教育的实施,要树理念为先,课程实施为主,学科渗透为辅。
“生活教育”和“弗洛伊德本能论”是生命教育课程的理论基础;课程内容由“四个向度”和“五种取向”组成,课程目标分为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课程的实施要重学生体验和学生实践,重学生个别差异,注意统整和衔接原则。
关键词:生命教育;课程设计一、问题的提出随着20世纪初死亡学(Thanatology)在西方的兴起与发展,以及1959年心理学家赫尔曼(HermanFeifel)《死亡的意义》一书的出版,引起学术界及社会大众对死亡问题的研究兴趣和关注。
1]与此同时,第一个正式的死亡教育学课程出现于美国,60年代间死亡教育的实践开始扩充,至70年代大批兴起而普及。
我国台湾省最近在核定高中新课程标准总纲时,将生命教育类也列为选修科目。
2]在我国大陆,“未知生,焉知死”的哲学传统的束缚使社会大众很少接触死亡的议题,更别提在青少年的教育历程中渗透生命教育。
意大利教育家蒙台梭利曾指出:“教育的目的在于帮助生命力的正常发展,教育就是助长生命力发展的一切作为。
”3]生命是教育的根本,教育是一项直观生命并以提高生命力价值为目的的神圣事业,应予以生命独特的关照。
我们需要对学生进行系统的生命教育。
“生命教育”(LifeEducation)是一种全人教育,目的在于促进学生生理、心理、社会、灵性全面均衡的发展。
4]从生命的终点──死亡开始,帮助学生探索与认识生命的终极意义与价值,克服对死亡的恐惧与焦虑,珍惜自己的生命,尊重他人生命,超越生命中的困难,提升生活品质,激发生命的潜能。
国内也有越来越多的人对生命教育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和探讨,如:刘济良(2000)老师通过自己在香港的见闻,认为香港的教育是以生命为基点和最高目标的教育5];许世平(2002)指出:生命教育应成为教育永恒的主题;6]也曾有人对构建生命教育体系提出一些构想,认为在学校中推进生命教育,必须从“环境设施”“课程教学”“教师素养”“学生文化”四方面努力。
生命教育与课程设计探索
谈到生命教育的课程和实践,“生命教育能否课程化?”的问题就自然摆在我们面前。从生命教育的本质来看,它具有渗透性、情景性和非连续性,生命教育是教育的一种存在形式,而非一种教育模式。但是我们如果只是口头上承诺生命教育要融入和渗透到学校教育的大背景中,这些“豪言壮语”在现实中就会落入“应试教育”的窠臼中,也只能是“空中楼阁”了。因此,从现实关照来看,我们应该树立理念为先,课程实施为主,学科渗透为辅。我国台湾省自1998年开始重视生命教育,1999年在南华大学举办了“生命教育课程规划研讨会”,并委托实施“伦理教育”多年有成的台中市晓明女中来设计生命教育课程。他们将生命教育规划成初、高中六年一贯的系列课程,并在许多学校得到推广。香港的公民教育多选择的是与生命题材相关的话题,以生命为主线,以爱为核心,使学生认识自我,肯定自我,实现自我。如中学公民课教材《爱与生命》,从青春期的烦恼切入,以一些微小常见的事例作引,告诉学生必要的生理知识,并客观地介绍一些敏感的生理话题,使学生认识自身,赞美身体的神奇和生命的伟大,正视青少年的敏感心理,引导他们认识生命的价值。因此,生命教育的真正实施需要生命教育课程作保证。
关键词:生命教育;课程设计
中图分类号:G423 文献标识码:C
作者简介:刘宣文(1964—),浙江义乌人,浙江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心理健康教育;琚晓燕(1979—),女,河南鹤壁人,浙江师范大学教育学院硕士生,主要研究心理教育与辅导。
一、问题的提出
随着20世纪初死亡学(Thanatology)在西方的兴起与发展,以及1959年心理学家赫尔曼(Herman Feifel)《死亡的意义》一书的出版,引起学术界及社会大众对死亡问题的研究兴趣和关注。[1]与此同时,第一个正式的死亡教育学课程出现于美国,60年代间死亡教育的实践开始扩充,至70年代大批兴起而普及。我国台湾省最近在核定高中新课程标准总纲时,将生命教育类也列为选修科目。[2]在我国大陆,“未知生,焉知死”的哲学传统的束缚使社会大众很少接触死亡的议题,更别提在青少年的教育历程中渗透生命教育。意大利教育家蒙台梭利曾指出:“教育的目的在于帮助生命力的正常发展,教育就是助长生命力发展的一切作为。”[3]生命是教育的根本,教育是一项直观生命并以提高生命力价值为目的的神圣事业,应予以生命独特的关照。我们需要对学生进行系统的生命教育。“生命教育”(Life Education)是一种全人教育,目的在于促进学生生理、心理、社会、灵性全面均衡的发展。[4]从生命的终点──死亡开始,帮助学生探索与认识生命的终极意义与价值,克服对死亡的恐惧与焦虑,珍惜自己的生命,尊重他人生命,超越生命中的困难,提升生活品质,激发生命的潜能。
大学的生命教育与课程设计探索
一
、
问 题 的 提 出
中 . 有 5 .%从 未 想 过 自 杀 . 就 意 味 着 有 将 只 23 也
生 命 教 育 的 思 想 最 早 是 由 美 国 学 者 杰 ・唐 近 5 %的 学 生 都 或 多 或 少 有 过 自 杀 的 想 法 。 0 这
纳 ・ 特 士于 16 华 9 8年 提 出 来 的 .主 要 是 针 对 吸 也 印 证 了 大 学 生 自 杀 屡 见 不 鲜 的 现 象 。 毒 、 滋病 、 杀和 暴力 等侵 害 生命 现 象而进 行 艾 自
这 些 现 象 反 映 出 。大 学 生 群 体 虽 然 是 高 素 质 人 20 0 7年 5月 。媒 体 称 之 为 “ 五 月 ” — 5 群 , 是 也 存 在 缺 乏 生 命 意 识 , 乏 对 生 命 的基 黑 — 但 缺
月 8 日至 5月 1 日 , 短 l 7 短 0天 时 间 。 京 相 继 本 尊 重 , 在 着 漠 视 他 人 生 命 的 现 象 。 这 错 北 存 由
对 生 命 关 怀 、 重 生 命 的 基 本 要 义 。 谓 生 命 教 大 学 生 会 选 择 向 朋 友 倾 诉 .是 选 择 比 例 最 高 的 尊 所 育 , 是 以 生 命 关 怀 、 重 生 命 为 中 心 。 导 教 选 项 ; 只 有 2 %的 大 学 生 会 选 择 找 心 理 咨 询 老 就 尊 引 0 育 对 象 “ 识 生 命 、 爱 生 命 、 爱 生 命 、 护 生 师 。大 学 生 遇 到 心 理 问 题 能 够 寻 求 专 业 帮 助 的 认 珍 热 维
命 教 育 是 十 分 必 要 的 令 人 遗 憾 的 是 目前 大 学 生 命 教 育 并 没 有 得 到 足 够 的 重 视 和 发 展 , 而 带 来 从
幼儿园生命探索家园:生命教育综合课程设计案例
幼儿园生命探索家园:生命教育综合课程设计案例幼儿园生命探索家园:生命教育综合课程设计案例在幼儿园教育中,生命教育是一项至关重要的课程。
通过生命教育,幼儿可以了解自身、家庭、社会以及自然界中的各种生命形式,培养关爱和尊重生命的意识和情感。
而在生命教育的课程设计中,综合课程设计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方式。
在本文中,将介绍一个生命教育综合课程设计的案例,以便更好地理解幼儿园生命探索家园的重要性。
一、课程名称:《小小生命探索家园》1.1 课程目标通过该课程,幼儿将了解自身、家庭、社会以及自然界中的各种生命形式,在实践中培养关爱和尊重生命的意识和情感,促进幼儿身心的全面发展。
1.2 课程内容1.2.1 自我生命探索通过认知性游戏和互动活动,引导幼儿了解自己的身体结构、生理功能和情感需求,树立自信自爱的态度。
1.2.2 家庭生命探索通过亲子活动和家访实践,帮助幼儿了解家庭中的不同成员、各自的角色和责任,培养家庭关系的理解与情感。
1.2.3 社会生命探索通过参观社区公园、拜访社区老人院等活动,使幼儿认识社会中不同生命形式的需求和价值,培养关爱社会、帮助他人的情感。
1.2.4 自然生命探索通过实地探索和科学实验活动,让幼儿亲身感受自然界中的生命奥秘,培养爱护环境的意识和行为。
1.3 课程形式1.3.1 整合课程将各个生命探索主题相互贯通、融入各个学科和活动中,形成贯穿始终的生命教育主题线索。
1.3.2 多元活动通过游戏、互动、实践、观察等多种形式展开课程活动,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和主动参与。
1.3.3 融合评价以观察记录、情境评价、作品展示等方式对幼儿的生命探索过程进行评价,促进其全面发展。
二、课程实施2.1 课程预备教师应在课程实施前,深入了解幼儿的家庭环境和生活经验,为课程设计提供实际素材。
还要准备生活中所需的物品,如家庭相册、社区地图、植物标本等。
2.2 课程实施教师应在课程实施中,及时记录幼儿的学习过程和感悟体会,并对其情感与认知发展情况进行评估。
幼儿园探究生命教育方案探索活动与课程设计
标题:幼儿园生命教育方案探索:活动与课程设计一、引言在幼儿园阶段,生命教育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幼儿园生命教育方案的探索活动和课程设计,对幼儿的全面发展和价值观培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深入探讨幼儿园生命教育方案的探索活动和课程设计,以及对幼儿的教育意义。
二、活动设计与实施1.生命教育的基本概念生命教育是指通过对生命现象、生命规律、生态环境等方面的教育,培养幼儿的尊重生命、关爱自然的意识和情感,提高其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促进幼儿维护、改善和创造生命环境的能力。
2.探究活动的设计与组织(1) 实地探究:组织幼儿参观植物园、动物园等地方,让他们亲身接触各种生命形式。
(2) 小做实验:设计简单的实验,让幼儿亲自动手,观察现象,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
(3) 角色扮演:通过角色扮演,让幼儿切身感受到生命的宝贵,培养他们的爱心和责任心。
三、课程设计与实施1.生命教育内容的设置(1) 生命的起源与多样性:让幼儿了解不同生命形式的起源和多样性,培养他们的探究精神。
(2) 生命的生长与变化:通过观察种子发芽、小鸡孵化等活动,让幼儿逐步认识到生命的生长和变化规律。
(3) 生命的循环与互动:引导幼儿观察生命的循环过程,培养他们的环保意识和珍惜生命的情感。
2.教学方法和手段的选择(1) 故事讲解:通过生动的故事讲解,激发幼儿对生命的兴趣,让他们在愉快的氛围中学习。
(2) 视频展示:播放一些生命奇迹的视频,引导幼儿通过视觉感受生命的神奇和美好。
(3) 游戏体验:设计一些寓教于乐的游戏,让幼儿在游戏中体会生命的乐趣和意义。
四、总结与展望在幼儿园生命教育方案的探索活动和课程设计中,我们看到了幼儿的成长与进步,也感受到了教育的意义和价值。
生命教育不仅仅是一门学科,更是一种情感和态度的培养。
通过这样的教育,我们可以培养出一代代热爱生命、尊重生命的优秀人才。
个人观点:我认为,幼儿园生命教育方案的探索活动和课程设计至关重要。
幼儿园中班生命教育探索全面教案解读
幼儿园中班生命教育探索全面教案解读幼儿园中班生命教育是指以培养幼儿生命意识、生活技能和健康习惯为目标,通过情感教育、道德教育、科学教育等多种途径和方法,引导幼儿了解和尊重生命、关心和保护生命,培养幼儿积极健康的人生态度和生活方式。
下面是一个针对中班幼儿园生命教育的全面教案解读,详细说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活动和评价等。
一、教学目标:1.培养幼儿热爱生命、珍惜生命的意识和情感;2.帮助幼儿了解生命的基本特征和变化规律;3.培养幼儿保护生命、尊重生命的道德观念和行为习惯;4.促进幼儿通过生活实际操作,培养健康、安全意识和良好生活习惯。
二、教学内容:1.生命的特征:帮助幼儿通过观察、绘画、游戏等途径,了解生命的普遍特征,如生长、繁殖、变异等。
2.生命的变化:通过探索生物的生长变化、植物的四季变化、动物的幼崽成长等,引导幼儿认识生命的多样性和变化过程。
3.生命的保护:通过讲故事、角色扮演等形式,引导幼儿了解生命的脆弱性,培养幼儿保护生命、关心动物和植物的意识。
4.生命的价值:通过观察植物的生长、照料小动物等实际操作,让幼儿体验到生命的价值和意义,培养幼儿的责任感。
三、教学活动:1.观察比赛:让幼儿组成小组,观察不同植物的生长过程,并记录下观察到的特点。
通过比赛的形式,激发幼儿的参与热情和观察能力。
2.生命角色扮演:教师播放一段有关动物的视频,然后与幼儿一起进行角色扮演,幼儿扮演不同的动物,体验生命的变化过程。
3.小动物园参观:安排幼儿参观小动物园,观察不同动物的特点和行为,引导幼儿了解不同动物的生活习性和保护措施。
4.小植物的种植:引导幼儿操作种子的种植过程,让幼儿亲自体验植物的生长变化,培养幼儿的责任感和观察能力。
四、评价方式:1.综合观察法:教师通过对幼儿参与教学活动的表现、观察记录等进行评价,了解幼儿的学习兴趣、思维发展和动手能力等方面的情况。
2.展示作品评价:教师通过观察幼儿的绘画作品、手工制作等展示作品,评价幼儿对生命的认识和表达能力。
幼儿园生命教育主题课程设计:探寻生命奥秘
幼儿园生命教育主题课程设计:幼儿园生命教育是对幼儿进行情感、认知、价值观养成的培养和引导,其中主题课程设计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生命教育主题课程,幼儿可以在游戏、观察、亲子互动等多种教学环节中,全面感受并积极探索生命奥秘。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从浅入深,通过探讨生命教育主题课程设计,帮助幼儿更深入地理解生命的奥秘。
1. 生命教育主题课程设计的重要性在幼儿园阶段,生命教育的主题课程设计是非常重要的,它可以帮助幼儿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通过参与生命教育主题课程,幼儿可以更好地理解生命的意义,培养关爱生命、珍惜生命的情感,同时也可以激发他们对自然界的好奇心和探索欲。
2. 生命教育主题课程设计的内容安排生命教育主题课程设计内容应该包括生命的起源、生物多样性、环境保护、爱心互助等多个方面。
可以组织幼儿观察种子发芽、小动物的生长过程等,让他们从生活中实际感受生命的力量和奇迹。
3. 生命教育主题课程设计的实施方式在实施生命教育主题课程设计时,可以采用游戏故事、自然探究、手工制作等多种方式,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逐步探寻生命的奥秘。
家园互动和亲子活动也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让家长参与到生命教育中,共同培养幼儿的生命意识。
4. 生命教育主题课程设计的个人观点和理解对于幼儿园生命教育主题课程设计,我认为应该注重培养幼儿的好奇心和观察力,让他们在参与各种活动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理解生命的奥秘。
要注重情感教育,培养幼儿的爱心和关爱意识,让他们从小懂得珍惜生命。
5. 总结与回顾通过本文的探讨,我们了解到幼儿园生命教育主题课程设计的重要性、内容安排、实施方式等方面。
生命教育主题课程设计对幼儿的成长具有深远的影响,我们应该重视这一环节,共同努力培养具有关爱意识和积极生活态度的下一代。
通过深度和广度兼具的探讨,我们更加全面地了解了幼儿园生命教育主题课程设计的重要性和影响。
希望本文能够帮助您更好地认识生命教育,引导您着手制定幼儿园生命教育主题课程设计,并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创新,为幼儿的健康成长奠定坚实的基础。
幼儿园学生的生命教育实践与课程设计
幼儿园学生的生命教育实践与课程设计幼儿园是孩子成长的重要阶段,也是生命教育最早的起点。
在这个阶段,幼儿正处于生命的萌发期,他们对世界充满好奇,对生命充满向往。
幼儿园的生命教育实践及课程设计尤为重要,对幼儿的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生命教育的重要性生命教育是指通过对生命的认识和理解,引导幼儿尊重生命、珍爱生命、保护生命的教育活动。
生命教育可以培养幼儿的爱心、责任感、合作意识等积极品质,对幼儿的情感、品德、认知和社交能力的形成都具有深远影响。
幼儿园的生命教育实践必须充分重视,注重课程设计和有效实施。
二、生命教育实践的方法1. 启发式教学:利用丰富多彩的生活故事、观察自然界的活动,激发幼儿对生命的热爱和探索欲望,引导幼儿在教育游戏中体验生命的奇妙与美好。
2. 观察实践:组织幼儿进行种植、喂养小动物、观察生长等活动,让幼儿亲身感受生命的奇妙,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
3. 经验共享:邀请家长或周边专业人员来园开展生命教育课程,通过经验共享和亲身参与,让幼儿了解更多有关生命的知识和经验。
三、生命教育课程设计1. 亲子互动环节:通过亲子互动活动,增加亲子之间的感情交流,促进幼儿对生命的认识和理解。
2. 观察探究环节:组织幼儿参与植物、小动物的观察,让幼儿自主探究生命的奥秘,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3. 游戏体验环节:设计各种寓教于乐的游戏,让幼儿在游戏中学习如何爱护生命、保护环境。
四、我的观点和理解在幼儿园生命教育的实践中,我认为最重要的是激发幼儿对生命的好奇心和热爱,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探索精神。
课程设计应该贴近幼儿的生活和兴趣,注重体验和互动,让幼儿在实践中学习,从而形成正确的生命观和价值观。
总结:幼儿园生命教育实践与课程设计对幼儿的发展至关重要,应该注重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热爱,促进情感和认知的全面发展。
通过观察实践、亲子互动和游戏体验等活动,引导幼儿尊重、珍爱和保护生命,培养他们正确的生命观和价值观。
幼儿园生命奥秘:探究生命课程设计与实践
幼儿园生命奥秘:探究生命课程设计与实践幼儿园生命奥秘:探究生命课程设计与实践在幼儿园教育中,生命课程设计与实践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通过生命课程,幼儿可以了解自己的身体、家庭、社会和自然环境,培养对生命的尊重和热爱,促进其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深入探讨幼儿园生命课程设计与实践的重要性,以及如何为幼儿提供一种丰富的生命教育体验。
一、生命课程的重要性生命课程是幼儿园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旨在引导幼儿对生命的认知和体验,促进幼儿在生活中形成正确的生命观念和价值取向。
通过生命课程,幼儿可以了解自己的身体构造和功能,了解不同生命形式的特点与生存规律,培养对自然界的敬畏和保护意识,促进幼儿的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
在生命课程中,幼儿通过观察、实践和体验,探索生命的奥秘,促进认知、情感和意志的全面发展。
通过生命课程,幼儿能够建立自信、培养合作精神,懂得尊重生命,关爱生命,使幼儿在日常生活中体验到生命的可贵,珍爱自己、他人及环境,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和适应能力。
二、生命课程的设计设计一门优质的生命课程需要考虑课程的结构、内容、形式、情境和教学方法。
生命课程设计应以幼儿的生活为出发点,贴近幼儿的成长需求和生活体验,挖掘生活中的各种信息和有关生命的素材,以激发幼儿的生命探索兴趣。
生命课程应包含多种形式的活动,如观察、实验、游戏、故事、手工等,以开发幼儿的感知、思维、情感和实践能力。
生命课程的设计还应融入幼儿园的日常生活和实践活动中,充分利用环境、道具和资源,提供多样化的体验和参与机会,帮助幼儿从多个角度全面地理解生命。
生命课程的设计应具有连贯性和系统性,融入各个学科的内容和活动,促进幼儿的综合能力和创造力的发展。
三、生命课程的实践生命课程的实践是其设计的关键,幼儿园教师需要善于利用教育资源和教育情境,设计生命课程的具体活动,引导幼儿进行生命观察和生命实践。
在生命课程的实践中,教师应鼓励幼儿积极参与、大胆探索,提供宽松的环境和丰富的资源支持,引导幼儿感知和思考生命的奥秘。
幼儿园生命教育课程设计与实践 幼儿园生命教育
一、概述幼儿园生命教育作为幼儿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
生命教育是培养幼儿正确的生命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的重要途径,也是促进幼儿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
在幼儿园生命教育课程设计与实践中,教师需要结合幼儿的实际情况,科学设计课程内容和实施方式,以达到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的目的。
二、幼儿园生命教育的意义1. 培养正确的生命观幼儿园是幼儿接受教育的重要阶段,其接受的信息、感受的经历对于形成其生命观具有重要影响。
通过生命教育,幼儿能够正确理解生命的可贵、独特和不可替代之处,增强对生命的尊重和珍惜,培养正确的生命观。
2. 促进身心健康发展生命教育课程注重培养幼儿的情感、品德、价值观等方面,能够促进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
通过生命教育,幼儿能够建立积极的人际关系,增强自我认知和情感管理能力,培养积极向上的情感态度和心理品质,从而提高幼儿的身心健康水平。
三、幼儿园生命教育课程设计1. 设定明确的课程目标在设计生命教育课程时,首先需要设定明确的课程目标。
这些目标应当符合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和教育需求,具有可操作性和实践性。
课程目标应当包括认知、情感、品德和实践等多个方面,以全面促进幼儿的发展。
2. 设计丰富的课程内容生命教育课程内容应当贴近幼儿的实际生活,涵盖生命的起源、生命周期、多样性等方面,既要注重科学知识的传授,也要注重情感态度、价值观念的培养。
课程内容应当通过多种形式呈现,如绘本故事、实地探究、游戏活动等,以激发幼儿的兴趣和主动参与。
3. 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在实施生命教育课程时,需要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以确保幼儿的学习效果和兴趣。
可以采用情景模拟、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方式,激发幼儿的参与和思考,促进他们的情感体验和认知理解。
4. 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环境生命教育课程需要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环境,使幼儿能够在真实、生动的场景中进行学习和体验。
教室内可以摆放植物、小动物模型、生命教具等,操场上可以设计游戏任务、观察实验等,以营造富有生机和探索性的学习氛围。
探究生命教案——幼儿园生物知识课程设计
生命教育作为幼儿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是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的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幼儿园生物知识课程设计是生命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通过开展适合幼儿认知发展特点、体验性强的课程,培养幼儿对生命的敬畏感和探究精神,使幼儿对自然的认识和理解得到丰富和深化。
本文将从探究生命的角度,深入探讨幼儿园生物知识课程设计的实施与改进的理论依据和实践意义。
一、生命教育与幼儿园生物知识课程设计的基本概念生命教育,是以生命为核心,以发展为目标,以生存为责任,以实践为手段的教育。
其主要目的是使学生了解生命的本质、意义、价值及其与环境间的关系,增强生命关怀和社会责任感,发展人的思想、情感和品德,培养学生的生命素养和生态环保意识。
幼儿园生物知识课程设计,是幼儿园在生命教育领域中的一项基础性工作。
其主要目的是帮助幼儿了解生命的基本特征及其与环境间的关系,引导幼儿逐步认识和感知生命的重要作用,启发幼儿的探究兴趣和创造精神,增强幼儿的生命意识和保护意识,推动幼儿身心发展的全面提升。
二、幼儿园生物知识课程设计的理论依据:1.基于幼儿的发展特点和认知规律,设计灵活多样的探究性活动,以引导幼儿自主学习。
幼儿的认知活动属于未完成的、不稳定的过程。
幼儿探索世界的方式较为直观、情感性,设计生物知识的探究式活动可以拓展幼儿的感知、认知、表达等多方面发展。
2.依据幼儿的身心发展水平和发展阶段的不同,设计因材施教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幼儿园阶段的儿童,其世界观、价值观、认知方式和语言表达等方面存在较大的差异,设计内容和教学方法需要因材施教。
如选取适合幼儿感知和识别的、有代表性的生物样本及其生活环境,通过对这些生物的观察、比较及简单分类探究性活动等,引导幼儿理解生命的基本特性,为幼儿进一步自主探究提供基础。
3.关注幼儿的情感成长,设计体验、互动性强的教学模式,培养幼儿对生命的敬畏感和保护意识等价值观。
幼儿学习生物知识的过程,不仅仅是针对知识点,更应该关注其情感成长。
幼儿园生命探索课程设计 幼儿园教育
幼儿园生命探索课程设计一、引言在幼儿阶段,儿童正处于生命探索的关键时期。
他们对世界充满好奇,需要通过各种活动和课程来探索和认识生命的奥秘。
幼儿园生命探索课程的设计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围绕这一主题展开讨论,探究幼儿园生命探索课程的设计理念、内容要点和实施方法。
二、设计理念1.尊重生命生命探索课程的设计理念首先应该是尊重生命。
在这个阶段,幼儿需要学会尊重他人、尊重动植物,以及尊重自然环境。
课程设计要突出体现生命的珍贵和可贵,引导幼儿学会珍惜生命并关爱他人。
2.培养观察能力生命探索课程旨在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让他们通过观察生命的特点和变化来认识世界。
课程设计应该注重活动性和体验性,引导幼儿主动观察身边的生命现象,例如草木的成长、小动物的生活等。
3.激发好奇心好奇心是幼儿园生命探索课程设计的核心。
教师应该积极引导幼儿提出问题、探索答案,激发他们对生命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培养他们主动探究的习惯和能力。
4.培养责任感生命探索课程的设计也应该注重培养幼儿的责任感。
通过参与养护植物、照顾小动物等活动,让幼儿意识到自己对生命的影响和责任,培养他们的爱心和责任感。
三、内容要点1.生命的起源与多样性让幼儿通过观察和体验理解生命的起源和多样性,了解不同生命体的特征和生活习性。
通过图画、实物模型、故事等形式,展示植物、动物等生命的多样性,引导幼儿对生命的珍视和尊重。
2.植物的生长变化通过植物的种植活动、观察生长过程等,让幼儿亲身经历植物的生长变化,探究生命的奥秘。
教师要引导幼儿用细心和耐心观察植物的成长过程,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耐心。
3.动物的生活习性通过一些小型的动物观察学习活动,如宠物照料、观察小昆虫等,让幼儿了解不同动物的生活习性和需求,培养他们的责任感和爱心。
4.生命和环境的关系通过认识生命和环境的关系,引导幼儿了解生命对环境的依赖和影响,培养他们的环境意识和保护生物多样性的责任感。
5.生命的变化和成长通过故事、游戏等方式,让幼儿了解生命的变化和成长过程,引导他们积极面对生活的变化,培养他们的生命教育意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刘宣文,琚晓燕(浙江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浙江金华321004)摘要:目前国内对生命教育的研究倾向于从“预防自杀”而不是从“发展”的视角看生命教育,而且缺乏可操作性。
生命教育的实施,要树理念为先,课程实施为主,学科渗透为辅。
“生活教育”和“弗洛伊德本能论”是生命教育课程的理论基础;课程内容由“四个向度”和“五种取向”组成,课程目标分为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课程的实施要重学生体验和学生实践,重学生个别差异,注意统整和衔接原则。
关键词:生命教育;课程设计中图分类号:G423 文献标识码:C作者简介:刘宣文(1964—),浙江义乌人,浙江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心理健康教育;琚晓燕(1979—),女,河南鹤壁人,浙江师范大学教育学院硕士生,主要研究心理教育与辅导。
一、问题的提出随着20世纪初死亡学(Thanatology)在西方的兴起与发展,以及1959年心理学家赫尔曼(Herman Feifel)《死亡的意义》一书的出版,引起学术界及社会大众对死亡问题的研究兴趣和关注。
[1]与此同时,第一个正式的死亡教育学课程出现于美国,60年代间死亡教育的实践开始扩充,至70年代大批兴起而普及。
我国台湾省最近在核定高中新课程标准总纲时,将生命教育类也列为选修科目。
[2]在我国大陆,“未知生,焉知死”的哲学传统的束缚使社会大众很少接触死亡的议题,更别提在青少年的教育历程中渗透生命教育。
意大利教育家蒙台梭利曾指出:“教育的目的在于帮助生命力的正常发展,教育就是助长生命力发展的一切作为。
”[3]生命是教育的根本,教育是一项直观生命并以提高生命力价值为目的的神圣事业,应予以生命独特的关照。
我们需要对学生进行系统的生命教育。
“生命教育”(Life Education)是一种全人教育,目的在于促进学生生理、心理、社会、灵性全面均衡的发展。
[4]从生命的终点──死亡开始,帮助学生探索与认识生命的终极意义与价值,克服对死亡的恐惧与焦虑,珍惜自己的生命,尊重他人生命,超越生命中的困难,提升生活品质,激发生命的潜能。
国内也有越来越多的人对生命教育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和探讨,如:刘济良(2000)老师通过自己在香港的见闻,认为香港的教育是以生命为基点和最高目标的教育[5];许世平(2002)指出:生命教育应成为教育永恒的主题;[6]也曾有人对构建生命教育体系提出一些构想,认为在学校中推进生命教育,必须从“环境设施”“课程教学”“教师素养”“学生文化”四方面努力。
[7]综观这些研究,有如下两个特点:(1)倾向于从“预防自杀”的角度看生命教育。
我国学校心理辅导中本来就存在着“重矫治、轻发展”的弊端,在发展性辅导已成为我国心理辅导工作的主要发展方向的今天,这种“亡羊补牢”的做法容易使生命教育误入歧途。
无论从生命教育是“全人教育”的观点看,还是从“生命教育的目标是实现自我的生命价值”,以及“生命教育是让学生达到自我实现”的这些观点看,生命教育与发展性辅导的最终目标“发展学生的自我潜能,完善个人人格,促进学生个体最大的发展”[8]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因此,如何从发展的角度看生命教育,把生命教育融入发展性辅导的实践中是当务之急。
(2)生命教育的研究停留在“奔走、呼吁”等探讨的层面,缺乏可操作性。
如何让这些认知层面的构想真正转化为可操作的实际行动,也就是说,“实施生命教育,教师应该做什么,怎么做”还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谈到生命教育的课程和实践,“生命教育能否课程化?”的问题就自然摆在我们面前。
从生命教育的本质来看,它具有渗透性、情景性和非连续性,生命教育是教育的一种存在形式,而非一种教育模式。
但是我们如果只是口头上承诺生命教育要融入和渗透到学校教育的大背景中,这些“豪言壮语”在现实中就会落入“应试教育”的窠臼中,也只能是“空中楼阁”了。
因此,从现实关照来看,我们应该树立理念为先,课程实施为主,学科渗透为辅。
我国台湾省自1998年开始重视生命教育,1999年在南华大学举办了“生命教育课程规划研讨会”,并委托实施“伦理教育”多年有成的台中市晓明女中来设计生命教育课程。
他们将生命教育规划成初、高中六年一贯的系列课程,并在许多学校得到推广。
香港的公民教育多选择的是与生命题材相关的话题,以生命为主线,以爱为核心,使学生认识自我,肯定自我,实现自我。
如中学公民课教材《爱与生命》,从青春期的烦恼切入,以一些微小常见的事例作引,告诉学生必要的生理知识,并客观地介绍一些敏感的生理话题,使学生认识自身,赞美身体的神奇和生命的伟大,正视青少年的敏感心理,引导他们认识生命的价值。
因此,生命教育的真正实施需要生命教育课程作保证。
二、生命教育课程设计构想(一)理论基础1.生活教育理论生活教育理论由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创立,生活教育的三大基本命题是“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
他着眼于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人生过程的不断进步,不断克服自我,发展新我,其实质就是使教育与生活、教育与社会实际紧密联系,培养活生生的学生。
这一思想强调,教育的根本意义即生活的变化、生活的改造;生活是教育主张的源泉、中心与依据,蕴涵着对教育的重建与对人的生命的尊重。
它昭示人们应该格外重视对人和人类未来的关切、关注和关心。
[9]2.弗洛伊德的本能理论弗洛伊德的本能论认为,人有生的本能和死的本能。
生的本能(Life instinct)表现为生存的、发展的一种本能,代表着人类潜伏在生命自身中的一种进取性、建设性和创造性的活力。
死的本能(Death instinct)表现为生命发展的另一种对立力量,它代表着人类潜伏在生命中的一种破坏性、攻击性、自毁性的趋力。
在弗洛伊德看来,生的本能的目标在于不断建立更大的生命存在的统一体,并极力维护这种统一体的聚合、亲和;相反,死的本能目标在于破坏、分解或毁灭这种亲和体。
[10]这种死本能的存在使人们为了克服对死亡的恐惧和焦虑,或把死亡的真正面目压抑起来,或选择自毁和毁灭他人的方式得到宣泄。
当它指向内部时,表现为自责、自杀或受虐狂等行为,当它指向个人外部,就会产生憎恨、侵犯和施虐狂等行为。
大部分的儿童和青少年对死亡的感觉还是遥不可及。
认为死亡是发生在别人身上的事情,死亡的真相经常被压抑。
当遇到一些生活事件和挫折时,由于缺乏人生经验,解决问题能力差,就倾向于利用死亡作为逃避的手段。
生命教育的意义就在于通过积极的正面的体验让儿童和青少年珍视生命,过积极健康向上的生活,从而为社会为国家为人民释放出生命的巨大能量。
(二)内容体系林淑珍(1999)把生命定义为三个层次:一是生理生命,是最基层最基础的,没有它生命无法维持延续,是生命需求的满足。
生理健康的知识和教育是最基本的要求,要求掌握求生应变危机情景的技能。
二是心理生命,指认知、情绪和意志性的成长发展。
任何一个方面出现问题都是心理生命暂停的现象。
要求人们必须以积极代替消极,以乐观代替悲观,以进取代替退缩,以尊重和谐代替歧视和冷漠。
三是灵性生命,就是天人合一的境界,属精神灵性信仰的层次,是在人发展了健壮的生理和心灵生命时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境界。
人对生命的意义和人生的历程建立正确永恒的理念,知道人的生命是最重要无法取代的。
[11]黎建球(2001)认为,生命的意义可以从三个方面进行概括:“知人”“知物”“知天”。
生命的内涵如此多姿多彩,因此生命教育也是一个多维度、多层次的体系,它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四个向度。
生命教育的核心理念是全人教育,从全人教育的观点来看,人是活在天、人、物、我的关系中。
生命教育由微观到宏观包括了人与自己、与他人、与环境、与宇宙之间如何互动的教育,教人学习以谦诚爱护的心与宇宙万物共存共荣,使人了解生命的意义,增进生活的智慧,展现生命意义和永恒价值。
(1)人与自己,即“知己”。
人活着要“做自己”,首先要碰触自己、发现自己、找回自己、接受自己、转化自己、欣赏自己、肯定自己、鼓舞自己、赞美自己、爱护自己,进而挖掘自己。
(2)人与他人,即“知人”。
包括与他人和睦相处、关注群体伦理、关心弱势群体和个体。
(3)人与环境,即“知物”。
包括建立生命共同体、关注自然和人文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4)人与宇宙,即“知天”。
包括灵性超越的历程、寻求永恒价值、生命归宿等。
2.五个取向:即生理取向、心理取向、生涯取向、社会取向和死亡取向的教育。
(1)生理取向的生命教育。
身体是生命的有形物质载体,人对于生命的思索首先在于了解自己的身体结构。
因此,生理教育是生命教育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通过生理教育,使学生懂得维护自己的身体健康。
尤其是青少年,他们更需要生理教育来了解自己身体的巨大变化,从而适应心理的变化。
(2)心理取向的生命教育。
人类在长期适应环境的过程中产生了意识与心理,这是为人的根本特征。
保持心理的平衡、知情意行人格统整,这是个体发挥自我潜能、实现自己人生价值的基础。
(3)生涯取向的生命教育。
在生理和心理健康的基础上,在自我人生价值观、信仰的指导下,个体将通过社会实践来实现自己。
(4)社会取向的生命教育。
人是社会的人,需要与他人、自然、环境和谐共处,因此社会取向的生命教育同样不可或缺。
(5)死亡取向的生命教育。
死亡是人生最大的失落,开展死亡教育,给予悲伤情绪辅导,使个体坦然面对和接受他人的死亡,更加体验到生之可贵,进而珍惜生命。
这六大方面缺一不可,完整地构成生命教育的内容,真正地体现“全人教育”的理念、达成生理、心理、社会、灵性全面均衡发展的目的。
(三)目标体系从宏观上看,生命教育课程的目标可以分为直接目标和终极目标。
直接目标是认识生死、悲伤辅导、防范自杀、珍爱生命,培养学生爱护自己、尊重他人的态度,并提升面对挫折的能力。
终极目标是引导学生感受生命的喜悦与可贵,体验生命的意义,藉由正确的价值观、豁达的人生观与自在的生活观,建构个人生命的内涵,提升生活内涵和品质。
从微观上看,生命教育课程要达到认知、情意、行为、价值四个层次的目标。
认知上,着重概念和知识的获得,包含的核心概念是认识、了解、思考。
认识和了解身体及生命的意义与价值,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情意上,着重品德的陶冶,包含的核心概念是体验、共情。
体验生命的可贵,欣赏并热爱生命。
行为上,着重技能的发展和动作的熟练,包含的核心概念是能力的培养、展现、规划。
发展潜能,实现自我,积极应对挫折,增进人际交往技巧,体现社会关怀。
价值上,着重价值的建立,包含的核心概念是省思。
透过对生死的认知、情感和行动过程,建立健康有价值的生命观。
(四)单元设计根据生命教育内涵的六个取向,借鉴我国台湾学者的思想及有关生命教育的课程设计,结合中华民族的文化背景,各单元内容设计如下。
1.揭开死亡的神秘面纱;2.生命的历程;3.生命的乐章──活着是为了什么;4.生命的挑战;5.自我与他我;6.自我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