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排泄
基础护理学第八章排泄护理
【目的】
★为尿潴留病人引流出尿 液,以减轻痛苦。 ★协助临床诊断,如留取 尿培养标本,测量膀胱容 量压力,检查残余尿,进 行尿道或膀胱造影等。 ★为膀胱肿瘤的病人进行 膀胱内化疗。
四、导尿术
【准备】
▲护士准备
▲病人准备 用物准备 环境准备
1.外阴消毒包 2.无菌导尿包 3.其他
消毒液 浸泡的 棉球
男病人导尿术操作步骤
核对解释 安置卧位
初次消毒
插导尿管 再次消毒
开包铺巾
拔导尿管 整理记录
注意事项
◆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原则,防止 尿◆◆路道为选感,女择染必病光。须人滑更导和换尿粗导时细尿,适管若宜后导的重尿导新管尿插误管入入。。阴插 管道◆◆时黏为人对动膜男,膀作 。病首胱要人次高轻插放度柔导尿膨、尿量胀准管不且确时得又,,超极避因过度免膀10虚损胱00弱伤颈ml的尿部。病 肌肉收缩产生阻力,应稍停片刻,嘱 病人做深呼吸后,再慢慢插入。
(二)小量不保留灌肠
【目的】
1、解除便秘、排除肠道积气、减轻腹胀 2、适用于腹部、盆腔手术后以及危重、 老幼病人 。
(二)小量不保留灌肠
【用物】
1、灌肠液:“ 1、2、3液”(50%硫酸 镁30ml、甘油60ml、温开水90ml)油剂 (甘油/石蜡油50 ml)加等量温开水。 2.温度:38℃ 3.保留时间:10-20 min。
二、影响排便的因素
年龄
疾病因素
饮食
治疗因素
活动
心理因素
个人排便习惯
三、排便异常的护理
(一)、便秘病人的护理 便秘:是指正常排便形态改变,排便次
数减少,粪便干硬,排便困难。
护理
16、心使理用护简理 易通便剂:开塞露 、甘油栓。 27、排如便经环上境述处理无效则需采取灌肠术 38、选健择康适教宜育的 :排.讲便解姿有势关:排取便坐知位识或,抬养
生理学课件第八章
(三)肾血流量的调节
1.肾血流量的自身调节
当动脉血压在80~180mmHg(10.7~24.0kPa)范围内变动时,肾血流 量能维持相对稳定。
这种肾血流量不依赖于神经和体液因素的作用,而在一定的动脉血压变动 范围内保持相对稳定的现象,称为肾血流量的自身调节。
第三节 尿液的浓缩和稀释
尿的浓缩和稀释是将尿和血浆的渗透压相 比较而言的。
正常血浆的渗透压约为300mOsm/L。 当机体缺水时,水的重吸收多,尿量少, 尿的渗透压明显高于血浆的渗透压,称为 高渗尿(hypertonic urine),表示尿 被浓缩。若饮水过多时,水的重吸收少, 尿量增多,渗透压将低于血浆的渗透压, 称为低渗尿(hypotonic urine),表 示尿液被稀释。
H+,以前者为主。
肾小管和集合管分泌H+起到了排酸保碱的作用,对维持体 内的酸碱平衡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二)NH3的分泌
正常情况下,NH3主要由远曲小管和集合管分泌。酸中毒 时,近端小管也可分泌NH3。
肾小管和集合管细胞在分泌H+和NH3的同时,促进了 NaHCO3的重吸收,从而实现了肾脏排酸保碱的功能。
三、肾小管和集合管的分泌功能
肾小管和集合管的分泌(secretion)是指肾小管和集合管上皮细 胞将自身代谢产生的物质或血液中的物质排到小管液中的过程。肾 小管和集合管主要分泌H+、NH3和K+,这对保持体内电解质平衡 和酸碱平衡具有重要意义。
(一)H+的分泌
主要部位在近端小管。 H+的分泌有两种机制,Na+-H+交换和H+泵主动分泌
第八章肾脏的排泄功能
HCO3-、Na+呈正相关 =泌H+助碱贮(∵泌H+→ 促HCO3-重吸收→排酸 保碱)。 ②泌H+与泌K+呈负相 关(∵竞争抑制)。 ③泌H+是有限度的:当 小管液pH值<4.5时,泌 H+则停止。
(2)肾的血液循环特征 ①血流量大 1200ml/min,约占心输出量1/4~1/5 ②血液分布不匀 皮质∶外髓∶内髓 = 94∶5∶1 ③压力高低不同 肾小球毛细血管网高→利于滤过; 肾小管毛细血管网低→利于重吸收。
(3)肾血流量的调节
①自身调节
AP在80-180mmHg范围内变动时,肾血 流量相对稳定。
K+
通
1.K+的分泌
道
⑴ 部位:远曲小管和集合管
⑵ K+分泌机制: Na+-K+交换
Na+通
道
①[K+]管内<[K+]管外 ②管周膜Na+-K+泵的主动重吸收→管外为 正 管内为负的电位差
↓
K+顺电-化学梯度分泌(易化扩散)入小管液
Na+-K+泵
⑶ K+分泌特点
①泌K+与泌H+呈负相关。 ∵ Na+-K+交换与Na+-H+交换具有竟争抑制。
②水的重吸收
机制:
远曲小管和集合管:水通道,受ADH调控
特点:
①重吸收 量根据机体 的需要而被 调节; ②重吸收 量对终尿量 的影响很大
水通道 水通道
2、K+的重吸收
❖ 部位:原尿中的K+绝大部分(≈70%)在近端小管被重吸收 入血,终尿中的K+主要是由远曲小管和集合管分泌的。
第八章 排 泄
第八章排泄一、A型选择题1.当肾血流量不足或血钠降低时,可刺激肾脏近球细胞释放A.血管紧张素B.肾素C.抗利尿激素D.醛固酮E.肾上腺素2.使肾小球滤过率增加的因素是A.任何程度的动脉血压升高B.血浆胶体渗透压升高C.囊内压增加D.肾血流量增多E.交感神经兴奋3.肾血流量的相对稳定主要靠A.神经调节B.体液调节C.神经一体液调节D.肾血管自身调节E.以上均不是4.剧烈运动时少尿的主要原因是A.肾小球毛细血管血压增高B.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多C.肾小动脉收缩,肾血流量减少D.醛固酮分泌增多E.肾小球滤过膜面积减少5.在实验中给动物快速注射生理盐水,引起尿量增加,其原因是A.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B.血浆胶体渗透压升高C.肾小球毛细血管血压下降D.肾小球毛细血管升高E.囊内压升高6.动脉血压变动于80~180mmHg范围内时,肾血流量仍然保持相对恒定,是通过下列哪种调节实现的A.自身调节B.神经调节C.体液调节D.心输出量的改变E.神经和体液调节双重控制7.肾小管各段中,重吸收能力最强的部位是A.近球小管B.远球小管C.集合管D.髓袢E.远曲小管8.静脉注射20%葡萄糖50mI,尿量增加的原因是A.肾小球滤过率增高B.肾小管液溶质浓度增加C.有效滤过压增高D.肾小球毛细血管压增高E.血浆晶体渗透压增高9.下列哪项属于渗透性利尿A.大量饮清水B.静脉注射生理盐水C.大量饮生理盐水D.静脉注射甘露醇E.静脉注射速尿10.促进肾小管分泌H+的因素是A.葡萄糖的重吸收B.K+的分泌C.NH3的分泌D.肌酐的排泄E.尿素的排泄11.在酸中毒的情况下,肾小管的A.H+ -Na+交换减少B.K+ -Na+交换增多C.H+ -Na+交换增多D.K+-Na+交换不变E. H+ -Na+交换不变12.酚红试验用于测定A.肾小球滤过率B.肾小管的重吸收功能C.肾小管的分泌和排泄功能D.肾脏的血流量E.肾血浆流量13.肾脏维持体内水平衡的功能,主要靠调节下列哪项活动来实现A.肾小球滤过量B.近曲小管和髓袢的重吸收水量C.远曲小管和集合管的重吸收水量D.肾小管的分泌功能E.近曲小管和集合管的重吸收水量14.构成肾脏内髓部渗透压梯度的主要溶质是A.KC1和尿素B.尿素和葡萄糖C.NaCl和KClD.尿素和NaClE.NaCl15.引起血管升压素分泌增多的因素不包括A.血浆晶体渗透压升高B.机体失水过多C.循环血量减少D.剧烈头痛E.血浆胶体渗透压升高16.引起抗利尿激素分泌的最敏感因素是A.循环血量减少B.血浆晶体渗透压升高C.血浆胶体渗透压升高D.痛刺激E.寒冷刺激17.饮大量清水后尿量增多,主要是由于A.肾小球囊内压降低B.醛固酮分泌减少C.血管升压素分泌减少D.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E.肾小球毛细血管血压降低18.远曲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主要受下列哪种激素的调节A.血管紧张素B.肾上腺素C.醛固酮D.血管升压素E.心房钠尿肽19.醛固酮的主要作用是A.保Na+排K+B.保k+排Na+C.保Na+保k+D.保Na+排H+E.保k+排H+20.远曲小管和集合管对Na+的主动重吸收受下列哪种物质调节A.抗利尿激素B.醛固酮C.血管紧张素D.心钠素E.肾素21.注射以下哪种物质可使尿量增加A.血管升压素 B .醛固酮 C.肾上腺素 D.高渗葡萄糖 E.去甲肾上腺素22.毁损视上核,尿量和尿浓缩将出现哪种变化A.尿量增加,尿浓缩B.尿量减少,尿稀释,C.肾小球滤过率增加D.醛固酮分泌减少E.尿量增加,尿稀释23.实验中刺激迷走神经,尿量的变化及主要原因是A.减少,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多B.减少,醛固酮分泌增多C.减少,有效滤过压降低D.增多,有效滤过压升高E.增多,肾血管舒张,肾血流量增加二、填空题1.尿生成的基本过程包括___ ______、____ _____和____ ____。
生理题目第八章 排泄
第八章排泄一、名词解释1.排泄2.肾血流量的自身调节3.肾小球的滤过作用4.肾小球滤过率5.滤过分数 6.肾小管和集合管的重吸收7.葡萄糖的吸收极限量 8.球一管平衡9.肾糖阈lO.渗透性利尿11.Na+ -H+交换12.高渗尿13.低渗尿14.水利尿15.血浆清除率二、填空题1.人体主要的排泄途径有——、——、——和——。
2.尿生成的三个基本过程包括——、——和——。
3.滤过膜上电学屏障的主要作用是限制———的大分子物质滤过。
4.肾小球有效滤过压的动力是———,阻力由——和——组成。
5.影响肾小球滤过的因素主要有——、——和——。
6.肾小管和集合管对物质的重吸收是——,这样能保留对机体有用的物质,清除对机体有害和过剩的物质,实现对内环境的净化。
7.近端小管对葡萄糖的重吸收有一定的限度,当血中的葡萄糖浓度超过——时,部分葡萄糖就不能被重吸收,随尿排出而出现糖尿。
8.肾小管主要分泌————、————和————。
9.终尿中的绝大部分是由远曲小管和集合管分泌的,其分泌量的多少取决于——,受——的调节。
10.肾小管上皮细胞每分泌一个H+,可以重吸收1个——和1个——人血,这对维持体内的酸碱平衡具有重要意义。
11.外髓部渗透压梯度的形成是由于髓袢升支粗段对——的主动重吸收和对———的继发性主动重吸收所致。
12.在内髓部,渗透压梯度是由——和——共同形成的。
13.肾素一血管紧张素系统、血K+升高和血Na+降低均可刺激肾上腺皮质——分泌——。
14.如果每天的尿量长期保持在多于——,为多尿;在——,为少尿;少于——,为无尿,均属不正常现象。
正常成人每天约产生35g固体代谢产物,最少需——尿量才能将其溶解并排出。
15.排尿反射的过程中,存在着——反馈。
三、选择题(—)A型题c.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1.肾脏的基本功能单位是 D.血浆晶体渗透压降低A.肾小球E.肾小囊内胶体渗透压降低B.肾小体5.肾炎患者出现蛋白尿是由于C.肾小管A.肾小球滤过率增高D.集合管B.肾血浆流量增大E.肾单位C.血浆蛋白浓度增高2.肾小球的有效滤过压等于 D.肾小球滤过膜面积大A.肾小球毛细血管血压一(血浆E.滤过膜上带糖蛋白减胶体渗透压一囊内压) 少或消失B.肾小球毛细血管血压+血浆胶 6.肾血流量与全身血液循环相配合体渗透压一囊内压主要靠下列哪项来调节C.肾小球毛细血管血压一(血浆 A.自身调节胶体渗透压+囊内压) B.神经一体液调节D.肾小球毛细血管血压一血浆胶 C.负反馈调节体渗透压+囊内压 D.正反馈调节E.肾小球毛细血管血压+血浆胶 E.前馈调节体渗透压+囊内压 7.下列哪种情况可导致肾小球滤过3.原尿的成分率增高A.和终尿近似A.肾交感神经兴奋B.葡萄糖比终尿少B.注射大量肾上腺素C.Ha+、K+浓度比血浆高 C.快速静脉滴注生理盐水D.比血浆少蛋白质D.静脉滴注高渗葡萄糖液E.比血浆少葡萄糖E.注射抗利尿激素4.下述情况中,使肾小球滤过率增 8.最易通过肾小球滤过膜的物质是多的是A.带负电的小分子A.肾小球毛细血管血压降低 B.带正电的小分子B.肾血浆流量降低 C.电中性的小分子D.格正电的大分子A.55%。
第八章 排泄
第八章排泄教学要求1、掌握:肾小球的滤过功能,影响滤过的因素。
有效滤过压、肾小球滤过率、滤过分数。
肾小管对和集合管对Na+、K+、CL-、HCO3-、H2O、葡萄糖的吸收。
肾小管和集合管的分泌与排泄作用。
尿生成的调节。
2、熟悉:肾脏血液供应的特点。
排尿反射。
3、了解:肾脏在保持机体内环境稳态中的作用;尿液浓缩和稀释的过程。
肾髓质高渗透梯度的形成与维持及其意义。
概述1、概念:机体将代谢终产物、异物及多余的物质经血液循环由相应的排泄途径排出体外的过程。
2、途径:(1)呼吸器官:CO2、水、挥发性物质。
(2)消化器官:胆色素、无机盐、铅、汞等。
(3)皮肤:Nacl、Kcl、尿素、乳酸、水。
(4)肾:水、尿素、尿酸、肌酸、肌苷等。
肾脏排出种类最多、量最大,是最重要的排泄器官。
3、肾脏的功能:(1)排泄代谢终产物及异物;(2)保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3)产生生物活性物质:①肾素;②促红细胞生成素;③前列腺素;④1,25双羟D3。
第一节肾的结构和血液循环特点一、肾的结构特点(一)肾单位和集合管:肾单位既是肾脏的结构单位也是最基本的功能单位。
正常人的两肾有170-240万个肾单位。
(二)肾单位的类型:肾单位分为皮质肾单位和近髓肾单位。
皮质肾单位功能主要是生成尿液;近髓肾单位主要功能与尿的稀释和浓缩功能有关。
表8-1:肾单位类型及结构特点(三)球旁器(近球小体)1、球旁细胞(颗粒细胞、近球细胞):位于入球小A中膜内的肌上皮样细胞。
皮质肾单位含量丰富,近髓肾单位几乎没有,由交感N支配。
功能:分泌肾素。
2、致密斑:位于远曲小管起始部(入、出球小A之间),在贴近入球小A的小管上皮细胞变为高柱状隆起,核密集,染色深。
功能:Na+感受器,肾小管内Na+↓时兴奋,并将信息传递给球旁细胞,调节肾素分泌。
3、球外系膜细胞(间质细胞):分布于入球小A与出球小A之间。
功能:具有吞噬功能。
二、肾血液循环特点(一)血流量大,主要分布在皮质。
生理题目第八章 排泄
第八章排泄一、名词解释1.排泄2.肾血流量的自身调节3.肾小球的滤过作用4.肾小球滤过率5.滤过分数6.肾小管和集合管的重吸收7.葡萄糖的吸收极限量8.球一管平衡9.肾糖阈lO.渗透性利尿11.Na+-H+交换12.高渗尿13.低渗尿14.水利尿15.血浆清除率二、填空题1.人体主要的排泄途径有——、——、——和——。
2.尿生成的三个基本过程包括——、——和——。
3.滤过膜上电学屏障的主要作用是限制———的大分子物质滤过。
4.肾小球有效滤过压的动力是———,阻力由——和——组成。
5.影响肾小球滤过的因素主要有——、——和——。
6.肾小管和集合管对物质的重吸收是——,这样能保留对机体有用的物质,清除对机体有害和过剩的物质,实现对内环境的净化。
7.近端小管对葡萄糖的重吸收有一定的限度,当血中的葡萄糖浓度超过——时,部分葡萄糖就不能被重吸收,随尿排出而出现糖尿。
8.肾小管主要分泌————、————和————。
9.终尿中的绝大部分是由远曲小管和集合管分泌的,其分泌量的多少取决于——,受——的调节。
10.肾小管上皮细胞每分泌一个H+,可以重吸收1个——和1个——人血,这对维持体内的酸碱平衡具有重要意义。
11.外髓部渗透压梯度的形成是由于髓袢升支粗段对——的主动重吸收和对———的继发性主动重吸收所致。
12.在内髓部,渗透压梯度是由——和——共同形成的。
13.肾素一血管紧张素系统、血K+升高和血Na+降低均可刺激肾上腺皮质——分泌——。
14.如果每天的尿量长期保持在多于——,为多尿;在——,为少尿;少于——,为无尿,均属不正常现象。
正常成人每天约产生35g固体代谢产物,最少需——尿量才能将其溶解并排出。
15.排尿反射的过程中,存在着——反馈。
三、选择题(—)A型题c.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1.肾脏的基本功能单位是D.血浆晶体渗透压降低A.肾小球E.肾小囊内胶体渗透压降低B.肾小体5.肾炎患者出现蛋白尿是由于C.肾小管A.肾小球滤过率增高D.集合管B.肾血浆流量增大E.肾单位C.血浆蛋白浓度增高2.肾小球的有效滤过压等于D.肾小球滤过膜面积大A.肾小球毛细血管血压一(血浆E.滤过膜上带糖蛋白减胶体渗透压一囊内压) 少或消失B.肾小球毛细血管血压+血浆胶6.肾血流量与全身血液循环相配合体渗透压一囊内压主要靠下列哪项来调节C.肾小球毛细血管血压一(血浆A.自身调节胶体渗透压+囊内压) B.神经一体液调节D.肾小球毛细血管血压一血浆胶C.负反馈调节体渗透压+囊内压D.正反馈调节E.肾小球毛细血管血压+血浆胶E.前馈调节体渗透压+囊内压7.下列哪种情况可导致肾小球滤过3.原尿的成分率增高A.和终尿近似A.肾交感神经兴奋B.葡萄糖比终尿少B.注射大量肾上腺素C.Ha+、K+浓度比血浆高C.快速静脉滴注生理盐水D.比血浆少蛋白质D.静脉滴注高渗葡萄糖液E.比血浆少葡萄糖E.注射抗利尿激素4.下述情况中,使肾小球滤过率增8.最易通过肾小球滤过膜的物质是多的是A.带负电的小分子A.肾小球毛细血管血压降低B.带正电的小分子B.肾血浆流量降低C.电中性的小分子D.格正电的大分子A.55%。
mn1
病理:肾炎、肾病综合征——蛋白尿 滤过膜带负电荷的涎基
或消失,导 ——
致带负电荷的血浆白蛋白滤过
蛋白尿
三、有效滤过压EFP
是肾小球滤过作用的动力。
有效滤过压 = 肾小球毛细血管压
-(血浆
胶体渗透压+肾小囊内压) 用直接法测出,肾小球毛细血管压平均值
约45mmHg (6.0Kpa) 40%主A平均压
第八章 肾脏的排泄
Chapter 8. Excretion of kidney
概述(Introduction)
排泄 (excretion)—— 机体将物质代
谢产物和机体不需或过剩的物质排 出体外的过程
排泄的四个途径及排泄物:
由呼吸器官排出 由大肠排出 由皮肤排出 由肾脏排出
排泄的功能意义:
上皮和内皮细胞上的酸性糖蛋白,涎基带
负电基团和基膜上的硫酸肝素的负离子基 团构成了滤过的电学屏障,限制负电荷的 滤过。 电中性分子:通透性决定于分子的大小 带负电大分子:内层细胞层和基膜内侧部 的带负电结构可阻止它通过。 带正电大分子:虽然可能通过内皮细胞层 和基膜内侧部,但基膜外侧部和裂孔膜是 它的主要屏障。
2.肾血流的神经和体液调节
肾N(发自T12
L2)属交感神经系统,入球 小 A 的 N 末梢分布密度大 —— 收缩血管效 应;肾素分泌。 迷走N纤维对肾血流的影响尚未肯定。 体位性肾血液量改变,可能是反射性交感 N兴奋所致 体液因素:肾上腺素与去甲肾上腺素、升 压素、血管紧张素——肾血管收缩
二、近球小体
入球小 A 的近球细胞(颗粒细胞
) ——
分泌肾素
系膜细胞(间质细胞
)
第八章 排泄
毛细血管内皮细胞 层 基 膜层 肾小囊脏层上皮细 胞层
水分子
外层 中层 内层
阳离子 葡萄糖 小分子 阴离子
白蛋白
机械屏障:由滤过膜的三层组织各种孔、裂构成。
静电屏障:由各层含有带负电荷的糖蛋白构成。
二
滤过动力--有效滤过压
肾小球有效滤过压=毛细血管压-(血浆胶体渗透压+囊内压)
靠近入球 端
2、被动重吸收
顺浓度差、电位差或渗透压差转运,
如 尿素、Cl -、水等的重吸收。
一、肾小管中的重吸收
(一)Na+、水的重吸收 1.Na+重吸收机制: ⑴主动过程。
Na+分别与葡萄糖、氨基酸、HCO3-、PO43-、等同向偶联转运;
侧 膜
K+ 小管上皮细胞内
Na+
基 底 膜
2.Na+重吸收特点:存在泵-漏现象。
filtration fraction
四 影响滤过的因素
1.滤过膜
⑴通透性
机械屏障作用↓→血尿
(如:肾炎时因免疫反应蛋白分解酶的释放 导致滤过膜孔、裂增大)
静电屏障作用↓→蛋白尿
(如:肾炎时带负电荷的糖蛋白减少或消失)
⑵面积
正常时滤过面积=1.5m2
急性肾炎→毛细血管腔狭窄或阻塞→ 滤过面积↓→GFR↓→尿量↓
小结
形成肾髓质高渗 梯度的物质: ●外髓质: 主要是NaCl ●内髓质: 主要是NaCl+尿素
(二)尿液浓缩和稀释的过程
↓ADH
髓质高渗梯度
ADH↑
集合管对水通透性↓
集合管对水重吸收↓
集合管对水通透性↑
集合管对水重吸收↑
低渗尿(尿稀释)
生理题目第八章 排泄知识分享
生理题目第八章排泄第八章排泄一、名词解释1.排泄2.肾血流量的自身调节3.肾小球的滤过作用4.肾小球滤过率5.滤过分数 6.肾小管和集合管的重吸收7.葡萄糖的吸收极限量 8.球一管平衡9.肾糖阈lO.渗透性利尿11.Na+ -H+交换12.高渗尿13.低渗尿14.水利尿15.血浆清除率二、填空题1.人体主要的排泄途径有——、——、——和——。
2.尿生成的三个基本过程包括——、——和——。
3.滤过膜上电学屏障的主要作用是限制———的大分子物质滤过。
4.肾小球有效滤过压的动力是———,阻力由——和——组成。
5.影响肾小球滤过的因素主要有——、——和——。
6.肾小管和集合管对物质的重吸收是——,这样能保留对机体有用的物质,清除对机体有害和过剩的物质,实现对内环境的净化。
7.近端小管对葡萄糖的重吸收有一定的限度,当血中的葡萄糖浓度超过——时,部分葡萄糖就不能被重吸收,随尿排出而出现糖尿。
8.肾小管主要分泌————、————和————。
9.终尿中的绝大部分是由远曲小管和集合管分泌的,其分泌量的多少取决于——,受——的调节。
10.肾小管上皮细胞每分泌一个H+,可以重吸收1个——和1个——人血,这对维持体内的酸碱平衡具有重要意义。
11.外髓部渗透压梯度的形成是由于髓袢升支粗段对——的主动重吸收和对———的继发性主动重吸收所致。
12.在内髓部,渗透压梯度是由——和——共同形成的。
13.肾素一血管紧张素系统、血K+升高和血Na+降低均可刺激肾上腺皮质——分泌——。
14.如果每天的尿量长期保持在多于——,为多尿;在——,为少尿;少于——,为无尿,均属不正常现象。
正常成人每天约产生35g固体代谢产物,最少需——尿量才能将其溶解并排出。
15.排尿反射的过程中,存在着——反馈。
三、选择题(—)A型题c.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1.肾脏的基本功能单位是 D.血浆晶体渗透压降低A.肾小球E.肾小囊内胶体渗透压降低B.肾小体5.肾炎患者出现蛋白尿是由于C.肾小管A.肾小球滤过率增高D.集合管B.肾血浆流量增大E.肾单位C.血浆蛋白浓度增高 2.肾小球的有效滤过压等于 D.肾小球滤过膜面积大A.肾小球毛细血管血压一(血浆E.滤过膜上带糖蛋白减胶体渗透压一囊内压) 少或消失B.肾小球毛细血管血压+血浆胶 6.肾血流量与全身血液循环相配合体渗透压一囊内压主要靠下列哪项来调节 C.肾小球毛细血管血压一(血浆 A.自身调节胶体渗透压+囊内压) B.神经一体液调节D.肾小球毛细血管血压一血浆胶 C.负反馈调节体渗透压+囊内压 D.正反馈调节E.肾小球毛细血管血压+血浆胶 E.前馈调节体渗透压+囊内压 7.下列哪种情况可导致肾小球滤过3.原尿的成分率增高A.和终尿近似A.肾交感神经兴奋B.葡萄糖比终尿少B.注射大量肾上腺素 C.Ha+、K+浓度比血浆高 C.快速静脉滴注生理盐水D.比血浆少蛋白质D.静脉滴注高渗葡萄糖液E.比血浆少葡萄糖E.注射抗利尿激素4.下述情况中,使肾小球滤过率增 8.最易通过肾小球滤过膜的物质是多的是A.带负电的小分子A.肾小球毛细血管血压降低 B.带正电的小分子B.肾血浆流量降低 C.电中性的小分子D.格正电的大分子A.55%。
生理学第八章 排泄
滤过平衡
出球端 有效滤过压 =6.0 –(4.67+1.33) = 0kPa(0mmHg) =0 无滤液生成
特点:②正常时,出球端除血浆流 速快时外,一般无滤出,故为滤过 的贮备段。
(四)影响肾小球滤过的因素 ⑴通透性: 机械屏障作用↓→蛋白尿、血尿 如:肾炎时因免疫反应蛋白分解酶的释放导致滤过膜孔裂增大 静电屏障作用↓→蛋白尿 如:肾炎时带负电荷的糖蛋白减少或消失
质细胞传递至近球细胞,调节肾素的释放
3.球外系膜细胞(间质细胞):具有吞噬和收缩功能
二、肾脏血流特点及其调节 (一)肾脏血液供应特点: (1)供血很丰富:每分钟两肾的血流量约1200ml
(2)血液分布不匀:约94%的血流供应肾皮质,约5%的供应外髓部,剩余不到1%供应内髓。
(3)形成串联的两套毛细血管网: 皮质肾单位入球动脉的口经较出球动脉粗, 肾小球毛细血管压高→利于滤过; 肾小管毛细血管压低→利于重吸收。
(4)肾血浆流量: 其他条件不变时,主要影响的是滤过平衡的位置。 肾血流量增大,肾小球毛细血管的血浆胶体渗透压上升速率减慢,滤过平衡靠近出球小动脉端,使具有滤
过作用的毛细血管长度增加,肾小球滤过率增大,尿量增多。反之,流量减少,尿量减少。
小结:影响滤过的因素
①滤过膜
影响因素
滤过膜的孔径↑
滤过膜带负电荷↓ 滤过膜面积↓
重吸收:指小管液中的水和溶质通过肾小管上皮细 胞转运而进入管周毛细血管的过程。
一、肾小管与集合管重吸收部位,方式,途径和特点
(1)近端小管中的重吸收: 物质重吸收最重要一段,重吸收的动力是Na+-K+泵。
专升本生理学第8章肾的排泄功能
第八章肾的排泄功能一、名词解释1.肾小球滤过率2.无尿3.肾小球的滤过4.渗透性利尿5.高渗尿6.水利尿7.滤过分数8.糖尿9.肾糖阈10.肾血浆流量答案: 1.两肾每分钟生成的超滤液量。
2.每昼夜尿量少于100ml。
3.血液流经肾小球毛细血管时,血浆中的水和小分子物质经滤过膜进入肾小囊腔形成原尿的过程。
4.由于小管液中溶质浓度过高,小管液渗透压升高,使肾小管对小管液中水分重吸收减少,使尿量增加,称为渗透性利尿。
5.终尿渗透压高于血浆渗透压,称高渗尿。
6.大量饮清水后尿量增多的现象。
7.肾小球滤过率与肾血浆流量的比值即滤过分数。
8.当小管液流经近球小管时,如果其中的葡萄糖不能被全部重吸收,则终尿中将含有葡萄糖,这种现象称糖尿。
9.终尿中刚刚开始出现葡萄糖时的血糖浓度称为肾糖阈。
10.单位时间内流过两侧肾的血浆总量即肾血浆流量。
二、填空题1.肾小管由______、______ 和______ 三部分组成。
2.肾小球毛细血管血压______ ,有利于______ 。
3.肾的主要功能是______ 。
此外,肾还具有______ 功能。
4.临床上给患者静脉注入甘露醇,患者的尿量将______,其主要机制为______。
5.排尿反射启动后,盆神经兴奋导致膀胱逼尿肌______,膀胱内括约肌_____。
6.在排尿反射过程中,进入后尿道的尿液刺激______,冲动沿阴部神经传至______ ,进一步加强其兴奋,这是一个______反馈过程。
7.血液流经肾小球毛细血管时,血浆胶体渗透压______ ,当血浆胶体渗透压的数值______肾小球毛细血管血压和囊内压的差值时,滤过则停止。
8.肾小球有效滤过压等于______ 。
9.肾血浆流量与肾小球滤过率呈______ 关系。
10.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时,肾小球有效滤过压______ ,尿量______ 。
11.动脉血压在______ 范围内变动时,通过自身调节可以保持肾血流量相对恒定。
医专资料:生理8-12章
第八章排泄一、名词解释1.肾小球滤过率 2.滤过分数 3.渗透性利尿 4.水利尿二、选择题【A型题】1.尿液生成的器官是A.消化道 B.呼吸道 C.肺脏 D.肾脏 E.肝脏2.人体最重要的排泄器官是A.肺 B.肝 C.肾 D.皮肤 E.消化道3.不属于排泄的物质是A.CO2和水 B.消化道排出的食物残渣 C.汗液D.食物残渣中的胆色素、无机盐 E.尿液4.无尿患者每昼夜排出尿量在A.100ml以下 B.100~500mlC.1000~2000ml D.2000~2500mlE.2500ml以上5.正常人每昼夜排出尿量约为A.100ml以下 B.100~500ml C.1000~2000mlD.2000~2500ml E.2500ml以上6.多尿患者每昼夜排出尿量在A.100ml以下 B.100~500ml C.1000~2000mlD.2000~2500ml E.2500ml以上7.少尿患者每昼夜排出尿量在A.100ml以下 B.100~500ml C.1000~2000mlD.2000~2500ml E.2500ml以上8.肾脏的基本功能单位是A.肾小球 B.肾小体 C.肾小管 D.集合管 E.肾单位9.肾素是由哪些细胞分泌的A.球旁细胞 B.致密斑 C.间质细胞 D.皮质细胞 E.近曲小管上皮细胞10.肾脏球旁细胞的生理功能是A.分泌肾上腺素 B.分泌肾素 C.分泌醛固酮D.分泌前列腺素 E.分泌促红细胞生成素11.肾血流量的自身调节是指A.动脉血压在80~180mmHg,肾血流量保持恒定B.动脉血压在40~220mmHg,肾血流量保持恒定C.肾血流量不随动脉压改变而变动D.肾髓质血流量不随动脉压的改变而变动E.肾皮质血流量不随血压的改变而变动12.动脉血压在80~180mmHg范围内波动时,肾血流量能保持不变,这是由于A.神经调节 B.体液调节 C.自身调节D.神经和体液调节 E.神经、体液和自身调节13.酸中毒常伴有高血钾是由于肾小管A.H+-Na+交换增强 B.K+-Na+交换增强C.K+重吸收增强 D.NH4+-K+交换减弱E.H+-K+交换增强14.肾小球滤过率是指A.每分钟每侧肾生成的原尿量B.每分钟两肾生成的超滤液量(原尿量)C.每分钟每侧肾脏血浆滤过容量D.每分钟每侧肾脏生成尿量E.每分钟两侧肾生成终尿量15.滤过分数是指A.肾血流量/肾血浆流量B.肾小球滤过率/肾血浆流量C.肾血浆流量/肾血流量D.肾小球滤过率/肾血流量E.肾血流量/心输出量16.原尿与血浆的化学成分相比较,显著不同的是A.葡萄糖 B.蛋白质 C.尿素 D.NaCl E.水17.下列哪种物质在正常情况下不能通过滤过膜A.氨基酸B.血浆蛋白质C.甘露醇D.Na+、K+、Cl-电解质 E.葡萄糖18.肾小球滤过的结构基础是A.有效滤过压 B.滤过膜 C.肾血流量D.动脉血压 E.滤过率19.酸中毒肾小管H+-Na+交换增强时A.血钠降低 B.血钠升高 C.血液pH值降低D.血钾降低 E.血钾升高20.血液流经肾小球时,促进原尿生成的直接动力是A.入球小动脉血压 B.出球小动脉血压 C.肾动脉压D.全身平均动脉压 E.肾小球毛细血管血压21.肾小球有效滤过压等于A.肾小球毛细血管血压-(血浆胶体渗透压+囊内压)B.肾小球毛细血管血压+血浆胶体渗透压-囊内压C.肾小球毛细血管血压+血浆胶体渗透压+囊内压D.血浆胶体渗透压-(肾小球毛细血管血压+囊内压)E.囊内压-(血浆胶体渗透压+肾小球毛细血管血压)22.下列情况属于渗透性利尿的是A.大量饮水引起多尿B.大量输液引起多尿C.ADH分泌障碍引起的尿崩症D.糖尿病患者的多尿E.心房钠尿肽增多引起的多尿23.大量饮清水引起尿量增多称为A.水利尿 B.渗透性利尿 C.尿崩症 D.肾小球滤过率降低 E.囊内压升高24.在肾脏病理情况下,出现蛋白尿的原因是A.血浆蛋白含量增多 B.肾小球滤过率升高 C.滤过膜通透性增大D.肾小球毛细血管血压升高 E.肾小管对蛋白质重吸收减少25.交感神经兴奋时肾小球滤过率下降是由于A.平均动脉压降低 B.滤过膜通透性降低 C.囊内压升高D.血浆胶体渗透压增高 E.肾血浆流量降低26.急性失血引起少尿的主要原因是A.肾小球毛细血管血压明显下降B.血浆胶体渗透压升高C.囊内压升高D.滤过膜通透性降低E.肾小球滤过膜总面积减少27.急性肾小球肾炎引起少尿的主要原因是A.血浆胶体渗透压升高B.囊内压升高 C.滤过膜的通透性增高D.肾小球滤过总面积减小 E.肾血流量减少28.剧烈运动时,少尿的原因是A.醛固酮分泌增加B.血管升压素分泌增加C.肾动脉收缩,肾血流量减少D.肾小球毛细血管血压升高E.肾小球滤过面积减小29.下列哪种情况下肾小球滤过率基本保持不变A.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 B.囊内压升高 C.动脉血压在80~180mmHg范围内波动D.滤过膜通透性增大 E.有效滤过面积减少30.肾小管重吸收的主要部位是A.集合管 B.远曲小管 C.髓袢升支粗段D.髓袢降支 E.近端小管31.急性肾小球肾炎出现血尿、蛋白尿是由于A.滤过膜通透性的改变B.肾小球毛细血管血压的改变C.肾小球血浆流量的改变D.血浆胶体渗透压的改变E.囊内压的改变32.输尿管结石,引起少尿的主要原因是A.肾小球血浆流量明显下降 B.血浆胶体渗透压升高C.囊内压增高 D.滤过膜通透性下降 E.滤过膜面积减少33.对Na+的重吸收量最大的部位是A.近端小管 B.髓袢降支细段 C.髓袢升支粗段 D.远曲小管 E.集合管34.近端小管对Na+的重吸收量经常是Na+滤过量的A.55%~65% B.65%~70% C.75%~80% D.85%~90% E.95%~99%35.近端小管对Na+的重吸收可促进下列哪一种物质的重吸收A.I- B.葡萄糖 C.H+ D.尿酸 E.尿素36.肾脏对葡萄糖的重吸收发生于A.近端小管 B.髓袢C.远球小管 D.集合管 E.各段肾小管37.关于葡萄糖重吸收的叙述,错误的是A.只有近端小管可以重吸收B.与钠离子的重吸收相耦联C.正常情况下,近端小管不能重吸收葡萄糖D.是一种继发主动转运过程E.近端小管重吸收葡萄糖的能力有一定的限度38.在近端小管全部被重吸收的物质是A.葡萄糖 B.Na+、C1-、K+ C.尿素、尿酸 D.肌酐 E.氨39.膀胱内充满尿液但不能自行排出,称为A.尿失禁 B.尿潴留 C.尿频 D.遗尿 E.尿急40.肾糖阈是指A.尿中开始出现葡萄糖时的血糖浓度B.肾小球开始滤过葡萄糖时的血糖浓度C.肾小管开始吸收葡萄糖的血糖浓度D.肾小管吸收葡萄糖的最大能力E.肾小球开始滤过葡萄糖的临界尿糖浓度41.肾小球滤过的动力是A.肾小球毛细血管血压 B.肾小球有效滤过压 C.血浆胶体渗透压D.囊内压 E.血浆晶体渗透压42.关于水的重吸收的叙述,正确的是A.肾小管不能重吸收水B.近端小管对水的重吸收为必需性重吸收C.远曲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为必需性重吸收D.水的重吸收需要消耗能量E.远曲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受甲状腺激素的调节43.葡萄糖的重吸收与下列哪种离子相藕联A.K+ B.Ca2+ C.Cl- D.Na+ E.Mg2+44.对尿量调节作用最大的激素是A.醛固酮 B.抗利尿激素 C.胰岛素 D.糖皮质激素 E.心房钠尿肽45.渗透性利尿是指A.大量饮清水使尿量增多 B.肾小管壁对水通透性降低使尿量增多C.ADH分泌减少使尿量增多 D.肾小管液溶质浓度增高使尿量增多E.醛固酮分泌减少引起尿量增多46.糖尿病人尿量增多的原因是A.肾小球滤过率增加 B.渗透性利尿 C.水利尿D.血管升压素分泌减少 E.醛固酮分泌减少47.静脉注射甘露醇引起尿量增加是通过A.增加肾小球滤过率B.增加肾小管液中溶质的浓度C.减少血管升压素的释放D.减少醛固酮的释放E.减少远曲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通透性48.给家兔静脉注射20%葡萄糖溶液5ml,引起尿量增多的原因是A.肾小球有效滤过压升高B.肾小球滤过率增加C.血浆胶体渗透压升高D.醛固酮分泌增加E.肾小管液中溶质浓度增加49.抗利尿激素的主要生理作用是A.减少肾小球滤过率 B.增加远曲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通透性C.促进肾血管收缩、减少肾血流量 D.促进肾小管、集合管对Na+的重吸收E.促进远曲小管、集合管的Na+-H+交换50.大量饮清水后引起尿量增多的主要原因是A.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 B.肾小球滤过率增大 C.动脉血压升高D.近端小管渗透压增高 E.血管紧张素Ⅱ减少51.大量饮清水后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主要是由于A.血量增多 B.动脉血压增高 C.血浆晶体渗透压降低D.血管紧张素Ⅱ减少 E.心钠素增多52.血浆晶体渗透压升高,抗利尿激素释放,尿量。
第八章 排泄练习题资料
第八章排泄练习题一、名词解释1.排泄 2. 肾小球滤过率 3.滤过4.球—管平衡5. 肾小球有效滤过压6. 肾糖阈7.渗透性利尿8. 水利尿二、填空题1.机体最重要的排泄器官是。
2.肾脏除排泄功能外,还有功能。
3.肾脏分泌的生物活性物质有、、和。
4.肾单位由和两部分组成。
5.肾小球毛细血管血压较,有利于;肾小管周围毛细血管血压较,有利于。
6.肾内有两种感受器与肾素分泌的调节有关,它们是和。
7.近球细胞具有分泌的功能。
8.致密斑能感受小管液中离子含量的变化。
9.当全身动脉血压在范围内变动时,肾血流量保持相对恒定。
10.肾血流量适应泌尿机能主要靠调节,适应紧急情况则主要靠调节和调节。
11.肾小球滤过膜由、和三层构成。
12.尿生成的基本过程包括、和。
13.肾小球滤过膜对不同物质的通透性决定于被滤过物质的及。
14.肾小球滤过的动力是。
15.肾小球有效滤过压等于-(+)。
16.对葡萄糖具有重吸收能力的肾小管。
17.肾小球滤过的Na+ 约有65% ~ 70% 是在被重吸收的。
18.肾小管分泌一个H+,可重吸收一个和回血,对维持体内酸碱平衡具有重要意义。
19.尿液中排出的K+主要是由和分泌的。
20.在和,H+ —Na+交换与K+ —Na+ 交换同时存在,二者间存在作用。
21.小管液中溶质浓度升高,将引起尿量。
22.静脉注射甘露醇后尿量将,这种利尿方式称为。
23.近球小管的重吸收率始终占肾小球滤过率的%,这种现象称为。
24.原尿中大部分溶质重吸收的主要部位在;水的调节性重吸收部位在和。
25.尿的渗透压高于血浆渗透压,称为尿,若低于血浆渗透压,则称为尿,肾脏稀释和浓缩尿的机能均发生严重障碍时,无论饮水多少,将排出尿。
一般情况正常人尿的渗透压是于血浆渗透压。
26.促进ADH合成和释放的主要因素有和。
27.左心房和胸腔大静脉中有感受器,当循环血量时,该感受器兴奋,抗利尿激素分泌。
28.抗利尿激素的主要作用是使远曲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使尿量。
动物的排泄_含氮代谢物
动物排除含氮代谢物种类 与生活环境的关系
决定动物产生含氮废物的原因: • 演化来源
– 决定了基本代谢方式 • 栖息环境
– 刺激动物体作适度的生理调整
适应过程之影响因素
能量的耗损 / 代谢物的毒性 / 水分的流失 例:两生类幼体(蝌蚪)
生活于水中/含氮废物以氨为主 例:两生类成体(蛙)
陆地生活/含氮废物以尿素为主 例:鸟类或爬虫类的卵中胚胎
尿素的特性
• 尿素的形成 – 肝脏将毒性高的氨转变成尿素 – 需要消耗能量,增加代谢上的能量支出
• 尿素的特性 – 毒性较氨低 – 动物体可以容许较高浓度的尿素 – 排放时所消耗的水分较少
•排除尿素的动物 – 大多数的陆生动物 – 如哺乳类、两生类的成体
尿酸的特性
• 毒性最低
– 形成尿酸比形成尿素消耗更多的能量
含氮废物累积在卵壳内,以毒性最低的 尿酸排除
想一想
你有没有养过宠物或是到过野外、 动物园,观察动物们的排泄物?同 种类或是不同环境中的动物,其排 泄物外观、气味是否有所不同?为 什么会如此呢?
• 动物必须进行分解代谢
– 以产生能量才能维持生命
• 代谢作用的反应过程中会产生代谢废物
– 必须排除体外才能生存
• 常见的代谢废物
– 例如:二氧化碳、多余的水分以及含氮代谢物
第1节 含氮代谢物 8-1-1 含氮代谢物的特性
含氮代谢物
• 含氮代谢物
由蛋白质、核酸代谢后所产生, 可以氨、尿素和尿酸等形式排除
第八章 动物的排泄 8-1 含氮代谢物 8-2 排泄作用 8-3 恒定性
体液的重要性
• 体液:指动物体内的液体
– 成分包含养分、废物、氧、二氧化碳等物质
• 细胞外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节 肾小管和集合管的重吸收及其
分泌作用
● 肾小球滤过生成的原尿进入肾小管后称为
小管液
● 小管液中99%的水、100%的G及不同量的钠、 尿素等被重吸收;肌酐、尿酸、钾等被分泌 入小管腔。
一、肾小管和集合管的重吸收作用
● 重吸收:指物质从肾小管液中转运至
血液中。
(一)重吸收的部位和方式
1.重吸收的部位 主要在近端小管进行 2.重吸收的方式 (1)主动重吸收
2.尿生成与排放的意义
• • • (1) 排出机体的大部分代谢终产物和异物。 (2) 调节细胞外液量与渗透压。 (3) 维持电解质与酸碱平衡。
3. 尿生成的基本过程:
(1) 肾小球的滤过 (2) 肾小管和集合管的重吸收 (3) 肾小管与集合管的分泌
肾小球毛细血管(血浆) 肾小球滤过
肾小囊
肾小管.集合管 重 吸收与分泌
• 入球端 : • 出球端:
(血浆
10mmHg = 45 -(25+10) 0 mmHg = 45 -(35+10)
2. 肾小球滤过率(GFR): 每分钟两肾生成的 原尿量。 125ml/min 3. 滤过分数: 肾小球滤过滤占肾血浆流量的 百分比. ( 125/660=19%)
三.影响肾小球滤过的因素
4.K+的重吸收
(1) 94%K+被重吸收,其中65%-70%在近端小管被 吸收. (2) 尿中的K+主要是由远曲小管和集合管 分泌的. (3) K+的分泌受醛固酮的调节. (4) K+的重吸收是主动重吸收.
5. HCO3-的重吸收
(1) 99%以上的被重吸收,其中80%-90%在近端小管被重 吸收. (2) 被动重吸收.
+ K 的分泌:主细胞
重吸收Na+和水.分泌K+分泌量视机体的需要
Na+
Na+
K+ Na+
K+
第四节 尿液的浓缩和稀释
概述
1、尿液的浓缩和稀释是根据尿渗透压与血浆 渗透压(一般为300mOsm)相比较而确定的 2、体内缺水时,尿渗透压>血浆渗透压,称为 高渗尿表明尿被浓缩;
3、体内水过剩时,尿渗透压<血浆渗透压,称
(原尿)
肾盂
(终尿)
第一节 肾的结构和血液循环特点 一、肾的结构特点 (一)肾单位和集合管
肾单位:
肾小球 肾小体: 肾小囊 肾小管: 近端小管 髓袢细段 远端小管 近曲小管 髓袢降支粗段
髓袢降支细段 髓袢升支细段
髓袢升支粗段 远曲小管
皮质肾单位与近髓肾单位
皮质肾单位
分布 数量 中外层皮质 85%--90%
髓袢中的物质转运
部位: 髓袢升支粗段
吸收量: 20% Na+,K+ ,Cl- 重吸收
机制:
Na+:K+ :2Cl- 同向转运 (升支 粗段对水无通透性)
意义: 尿的浓缩与稀释
髓袢升支粗段重吸收Na+、 K+、Cl-示意图
● 速尿、利尿酸等可抑制Na+:2Cl-:K+同 向转运体的功能,NaCl的重吸收受抑制从 而干扰尿的浓缩机制,导致利尿。 ● 髓袢升支粗段对水的通透性很低,水重吸 收量很少,造成小管液低渗,组织间液高 渗,有利于尿液的浓缩和稀释(后述)。
第五节
●
尿生成的调节
机体对尿生成的调节是通过对滤过和重吸收、 分泌的调节来实现的。
●
本节主要讨论肾小管和集合管重吸收和分泌
的调节,包括肾内自身调节和神经、体液调
节。
一、体液调节 (一)抗利尿激素(ADH)/血管升压素(AVP)
1. 来源 :
下丘脑视上核与室旁核合成与释放,经下
丘脑垂体束,贮存于神经垂体. 2. 1) ADH的作用: 增加远曲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通透性, 使水的重吸收增多。 2) 促进血管收缩。
血管紧张素 II
血 [K+] , [Na+]
肾上腺皮质球状带
醛固酮
保钠. 排K. 保水.
血量
(三)心房利尿钠肽(ANP)
作用: ①(-)NaCl的重吸收 ②肾入球小动脉扩张,GFR↑ ③(-)肾素的分泌 ④(-)醛固酮的分泌 ⑤(-)ADH的分泌
水.钠排出
二、神经调节 交感神经
男性为20.95mmol/min;女性16.78mmol/min。
近球小管对GS、AA、磷酸盐等 的重吸收示意图
(三)影响肾小管和集合管重吸收的因素
(1)小管液中溶质的浓度 ● 小管液中溶质所形成的渗透压,是对抗肾小 管重吸收水分的力量。
● 溶质浓度 渗透压 水的重吸收
利尿
● 渗透性利尿:通过提高小管液中溶质的浓 度从而增高渗透压,使水的重吸收减少而 发生尿量增多的现象。
肾交感神经
E 和NE
肾血管收缩 ↓ 肾血流量↓
• 正常:肾血流量在自身调节下保持相对恒定, 以维持泌尿功能; • 应急 :在神经体液调节下,肾血流量减少, 以 维持重要器官的血液供应。
血管紧张素 II
第二节
肾小球的滤过作用
肾小球滤过是指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毛细血管 时,血浆中的水分和小分子溶质透过滤过 膜进入肾小囊腔形成肾小球滤液(即原尿) 的过程。 原尿与血浆的主要区别:原尿中不含有大 分子蛋白质。腔形成肾小球滤液(即原尿) 的过程
2. 肾小球滤过滤
球-管平衡 ● 定义:是指不论肾小球滤过率增大或减小, 近端小管小管都是定比重吸收,其重吸收率
始终为肾小球滤过率的65%-67%左右(即重吸
收百分率为65%-67%)的现象。 ● 生理意义:使尿中排出的溶质和水不致因肾 小球滤过率的增减而出现大幅度的变动。
二、肾小管和集合管的分泌作用
(闰细胞,H+ 泵)
氨基酸
NH+4 + H+ Cl-
H2CO3 NH4 Cl
HCO3-
HCO3-
CA
CO2 + H2O
闰细胞
(二)氨的分泌 (NH3)
1. 2. 3. 氨的来源 :由谷氨酰胺脱氨而来 分泌机制 : 单纯扩散 意义: 铵盐的形成,促进排氢、促进
HCO3-的重吸收.
(三) K+的分泌 K+多进多排,少进少排,不进也 排。 机制:与Na+的重吸收有关,称 + + Na -K 交换,见下图。
为低渗尿,表明尿被稀释;
一. 肾髓质渗透压梯度
实验证据
冰点下降法 渗透压梯度
二、 肾髓质渗透压梯度形成原理
肾小管部分
髓袢升支粗段
水
不易通透
Na+
CI- , Na+主动重吸收
尿素
不易通透
髓袢升支细段 髓袢降支细段 远曲小管 集合管
不易通透 易通透 有ADH时水易通 透 有ADH时水易通 透
易通透 不易通透 Na+主动重吸收 Na+主动重吸收
近髓肾单位
内层皮质 10%--15%
体积
髓袢 肾素
小
短 多
大
长 几乎无
功能
生成尿液
尿的浓缩与稀释
肾脏的血液供应
三、 球旁器 1.球旁细胞: 分泌肾素 2.致密斑: Na+ 感受 3.球外系膜细 胞: 吞噬功能
二、 肾血液循环的特点
• (一) 血流量大,主要分布在皮质 :
– – – – – – 1200 ml/min 20%-25%心输出量。 大部分分布于皮质 (94% ) (二)两套毛血管网的血压差异大: 肾小球毛细血管网血压高----利于滤过 肾小管周围毛细血管网血压低----利于重吸收
作用机制:
ADH+V2R AC
PKA 道 图)
cAMP
增加 增加水的
管腔膜上的水通 通透性(详见右
3. ADH 分泌的调节
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 (1)血浆晶体渗透压↑
例:大量出汗
视上核和室旁核
ADH
远曲小管和集合管水通透性
(2) BP↓
压力感受器(-)
(3) 血流量↓ 容量感受器(-)
水的重吸收 尿量 ↓
中等通透 不易通透 不易通透 内髓部易通
三、直小血管在 保持肾髓质高渗 中的作用
●逆流交换作用
总结
1. 外髓部的渗透压是髓袢升支粗段对 NaCl 的主动重吸收形成的; 2. 内髓部的渗透压是对尿素和NaCl 的 重吸收形成的; 3. 抗利尿激素控制水的重吸量; 4. 直小血管维持髓质渗透压梯度
(1)促进入球小动脉收缩 GFR
(2)刺激近球细胞释放肾素醛固酮 (3)促进近端小管与髓袢对 NaCl 和水分
的重吸收
第六节
血浆清除率
一、清除率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 概念:清除率是指两肾在单位时间内(一
般用每分钟)能将多少毫升血浆中所含的
某一物质完全清除,这个被完全清除了某 物质的血浆的毫升数就称为该物质的清除 率(C)。
时促进Cl-和水的重吸收以及K+的分泌,即保
Na+、保水、排K+ 。
3.分泌的调节
(1)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
BP↓ 血量 ↓ 肾交感神经 (+) 肾血流量↓
(1)牵张 感受器(+)
球旁细胞
(3) 致密斑感受器(+)
血管紧张素原
肾素
血管紧张素 I
血管紧张素 II
血管紧张素 III
醛固酮
醛固酮的作用
(一).滤过膜 (1)滤过膜的通透性:肾病—----蛋白尿、血尿 (2)滤过膜的面积: 肾小球肾炎——GFR —少尿 少尿(100-500ml/d)无尿(<100 ml /d) (二)有效滤过压 (1)肾小球毛细血管压:失血——少尿、无尿 (2)囊内压:结石——有效滤过压 GFR (3)血浆胶体渗透压:肾病、输液——尿量 (三)肾血浆流量:交感神经兴奋——GFR —少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