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中华文化 共筑精神家园》读后感:让礼仪之花处处盛开
《传承中华文化,共筑精神家园》读后感
《传承中华文化,共筑精神家园》读后感传承中华文化,是每个中国人的义务和责任,下面是小编为您整理的“《传承中华文化,共筑精神家园》读后感”,仅供参考,希望您喜欢!更多详细内容请点击查看。
《传承中华文化,共筑精神家园》读后感1爱国主义就是千百年来巩固起来的对自己祖国的一种深厚的感情。
——列宁翻开《传承中华文化,共筑精神家园》这本书,读了岳飞勇猛杀敌精忠报国、范仲淹忧国忧民胸怀天下、戚继光精通兵法驻守边疆、郑成功一心为国收复台湾的故事,不禁激起了我浓烈的爱国热情。
"爱国"是一个无比简单的词,但却是每个公民无比重大的责任。
作为青少年的我们,要爱国、护国,以祖国的繁荣强大为豪,要发奋读书,从小立志做一个对国家对社会有用的人。
怎样才是爱国?爱国就要铭记历史。
铭记当年八国联军侵略中国的不堪历史,日本军队在南京残忍屠杀30多万同胞的暴行……我们要知耻而后勇,要奋发图强!我们还要记住历史悠久的丝绸之路及海上丝绸之路;记住促进我国古代文明发展的四大发明;记住雄伟无比的万里长城、古老的圆明园……这些都是让我们骄傲、自豪的历史,能让我们更加坚定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心。
怎样才是爱国?爱国还要传承历史。
中国素有"礼仪之邦"的美称,中华上下五千年的灿烂文化,古老而悠久的文明礼仪,要由我们来传承!讲究文明礼仪,尊老爱幼,在公交车上见到老人、残疾人、孕妇,都应主动起身让座;礼貌待人,一句带着微笑的"你好",会使对方心情愉快;一句在做错事时的"对不起",会让所有的不快飞到九霄云外;诚实守信,答应别人的事就要做到,不可言而无信;勤俭节约,我们青少年都应该珍惜毫厘,不应挥霍浪费。
唐朝统治者唐太宗患有气喘,有大臣提议建个暖阁让唐太宗居住,但唐太宗拒绝了,他的理由是:"当年汉文帝将起露台,因惜十家之产而作罢。
我功德不及汉文帝,更不可浪费民力。
"与唐太宗、汉文帝的节俭相比,作为学生的我们,有什么理由不节俭呢?怎样才是爱国?生活在这个和平年代的我们,爱国不能仅仅体现在嘴上,空喊爱国没有实际意义。
《传承中华文化,共筑精神家园》读后感(精选9篇)
《传承中华文化,共筑精神家园》读后感(精选9篇)《传承中华文化,共筑精神家园》读后感(精选9篇)当赏读完一本名著后,大家一定都收获不少,此时需要认真地做好记录,写写读后感了。
你想知道读后感怎么写吗?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传承中华文化,共筑精神家园》读后感(精选9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传承中华文化,共筑精神家园》读后感1今天,我认真读了《传承中华文化,共筑精神家园》这本书。
其中,尊师爱亲这一章节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我最感兴趣的是第一个故事《颜回煮饭敬师》。
故事主要讲的是:孔子和他的学生们周游列国,一连好几天都没吃上饭。
大弟子颜回看见老师很饿,于是向人乞讨。
等他回来做完饭时,孔子也刚好睡觉醒来,闻到一股扑鼻的饭香,便跨出房门。
只见颜回正从锅里抓一把米饭往嘴里送,孔子见了又高兴又生气。
过了一会儿,颜回恭恭敬敬地端着一大碗白米饭送到孔子面前说:“做好了,请老师进食。
”这时,孔子说:“我在梦中见到了去世的父亲,我要用它来祭奠他老人家。
”颜回把米饭夺去,说道:“不行!这米饭不干净,刚才煮饭时不小心把炭灰掉在上面。
后来,我把沾有炭灰的米饭抓着吃了。
”孔子听了这番话,深感颜回是个贤德之人。
读了这个故事,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尊师爱亲”四个字萦绕心头,不由得想起了爸爸给我讲的远房小表舅的故事。
小表舅的母亲有点智障。
每天只要小表舅一上学,母亲就会在后面远远地跟着,上课时,一直站在校门口扒着铁栅栏向里面张望。
小表舅从来不出教室玩儿,因为一到下课,同学们就会对着母亲说说笑笑,虽然很远,可是小表舅总能清晰地听到大家的小声议论。
一天,老师把小表舅叫到一边,问:“为什么最近闷闷不乐?”小表舅说出了实情。
老师语重心长地说:“没有母亲就没有孩子,没有哪个母亲不爱自己的孩子。
你还记得吗?有一次,别人送给你的妈妈一根冰棍,她舍不得吃,跑回家里递给你吃。
你应该为有个好妈妈而骄傲。
”老师的话深深触动了小表舅的心,从此他帮助母亲干活了,扫院子、喂鸡,还给母亲扎了一个小辫子,母亲睡觉的时候都舍不得解下辫子上的橡皮筋。
传承中华文化共筑精神家园读后感900字5篇
传承中华文化共筑精神家园读后感900字5篇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
读完《传承中华文化,共筑精神家园》这本书,更让我体会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和源远流长下面是为大家整理的《传承中华文化共筑精神家园》读后感和收获900字5篇,以供大家参考借鉴!《传承中华文化共筑精神家园》读后感和收获900字范文一为梦想而努力——读《传承中华文化共筑精神家园》有感我们是中国人。
我们讲中国话,写中国字,做中国事,讲中国人做人的道理。
——题记夜已深,天空中铺满了繁星。
我还在书桌前不知疲倦地读着《传承中华文化共筑精神家园》。
几个小时过去了,不知不觉已经翻到了最后一页,但我的脑海中却像电影般放映着中华五千多年的悠悠历史,中华民族创造的无数的辉煌成就。
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的人物们创作了许多著作流传至今:儒家的《论语》、道家的《道德经》、墨家的《墨子》、兵家的《孙子兵法》等。
中国古代的一些发明还传到了西方——那就是“四大发明”:造纸术、指南针、印刷术和火药。
《少年周恩来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令我感受最深的一篇*。
这篇*讲述周恩来看到中华不振的样子,下决心“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周恩来的目标是使中华崛起,我的梦想是当一名书法家。
虽然这个目标在他的映衬下显得十分渺小,但我会努力地实现它。
中国书法是汉字特有的传统艺术,被赞誉为:“无言的诗,无行的舞;无图的画,无声的乐”。
现在的书、材料都是由打印机打印,不用手抄,也许有些人会觉得书法的用处越来越少;然而,我却不这样认为,我想把这项传统文化学好,想把这传统文化传承下去。
现在的我天天练书法,但还是不够美观。
要是参加比赛的话很难得到高级别的大奖,所以我要坚持不懈地练。
我多么希望自己有一天可以捧着我的书法作品去领取奖励呀!上个学期,在学校的硬笔比赛中,我已准备充分,但还是只得到了二等奖。
不过,我不气馁,心想,别人可以得一等奖是他们刻苦练习才写得好,这一等奖其实是证明了他们刻苦努力的结果,是一种荣耀,只要我不放弃,坚持练习,一定能不断进步的。
传承中华文化共筑精神家园读后感8篇
传承中华文化共筑精神家园读后感8篇传承中华文化共筑精神家园读后感篇1“我家两堵墙,前后百米长。
德义中间走,礼让站两旁。
我家一条巷,相隔六尺宽。
包容无限大,和谐诗中藏……”除夕夜,央视精心烹制的一年一度的“春晚大餐”中,《六尺巷》这道“大菜”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凑巧的是,我在《传承中华文化共筑精神家园》这一本书中看到了“仁义胡同”、“六尺巷”这两个小故事。
两个故事非常接近,讲的都是儿子在京都做官,家里的母亲因为盖房砌墙争地皮和邻居发生争执,都写信给儿子,想借儿子的官势为家里争气。
但两个儿子都没有仗势欺人,而是写诗劝导母亲。
一个在信中写道:“千里捎书只为墙,不禁使我笑断肠;你仁我义结近邻,让出两尺又何妨。
”另一个在信中写道:“千里修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
”最后,两家人和邻居各自礼让,留下了“仁义胡同”和“六尺巷”两段佳话永世流芳。
故事虽已久远,但它彰显了乡邻之间、亲朋之间、人与人之间互敬礼让、和谐共融的传统美德,它是一种情怀,一种境界,一首懿德流芳的诗;它传递的是人们和谐相处、恭谦礼让的文明风尚;它体现出为官者崇德重礼、洁身自律的文化精神,它所传承的品质与当前提倡的“讲友善、守诚信、崇文明、尚和谐”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谋而合。
传承中华传统美德,发扬中国文化与民族精神,共同牢筑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让我们为拥有这样一座美丽的精神家园而自豪,让我们的心灵永远在这里栖息、成长,让我们每一个人都能在这里焕发美德的光彩!传承中华文化共筑精神家园读后感篇2中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有着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历经千年风雨,孕育出世世代代自强不息,勤劳朴实的中华人民。
我们的能力令人钦佩,我们的智慧令人景仰,我们的道德品质更是令人敬重。
中国素有“礼仪之邦”著称,“谦让”似一缕春风吹到每个人的心中。
古今“谦让的故事”比比皆是,其中《传承中华文化共筑精神家园》中的“六尺巷的故事”让我为之一震,谦逊、礼让更是铭记在我心中。
《传承中华文化 共筑精神家园》读后感:让礼仪之花处处盛开
《传承中华文化共筑精神家园》读后感:让礼仪之花处处盛开《传承中华文化共筑精神家园》读后感:让礼仪之花处处盛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的根,滋养着我们民族的灵魂。
传承中华文化,共筑精神家园,就要放开眼界,善于自觉吸收营养,不断提高自己辨别美丑、善恶、是非的能力,真正成为优秀传统文化的传人。
———题记我国素来就有“礼仪之邦”的称号。
出行有礼,坐卧有礼,宴饮有礼,祭祀有礼,婚丧有礼,寿诞有礼,征战有礼,日常生活中处处讲究礼仪。
对别人有礼貌也会得到别人的礼貌。
我们的周恩来总理不论在什么样的环境里,总是保持着他应有礼貌。
每次接见外国来宾时,他总是提前到达会面地点,站在门口和大家一一握手,态度非常诚恳。
会见结束,他总是把客人送到门外,直到客人走后才离开。
身为一个国家总理,他处处以礼待人:服务员为他端茶递水,他总是站起来双手接过,并微笑地点头表示谢意;在汽车行驶中,他也再三关照司机礼貌行车,让外宾车先走……外国记者曾赞美道:“凡是见到他的人,都认为他具有一种难以形容的魅力,其人品非凡,而且令人神往。
”这说明了一个人的文明礼貌,就是一个人内在美的外在表现,就是一面照着你自己的肖像的镜子,你对他怎样,他也会以同样的态度对待你。
讲文明、懂礼仪是一个国家和民族进步的标志,是我们必备的一种美德。
但是对于现在的社会来说,存在着一些不文明的行为。
体现比较明显的是在坐公交车的时候,一个老人晃晃悠悠地站在一个年轻人旁边,年轻人就装作没看见一样。
尽管如此,不是有人从后面站起来请老人坐,而此时年轻人却羞愧得无地自容。
这种现象在我们周围是频频出现,如有人乱丢垃圾,就有人捡起来扔进垃圾箱等,也在社会还是具有那么多有文明、有礼貌的人,只要有这些人的存在,社会还是美好的。
中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几千年源远流长的是我们祖辈世世代代传承下来的文明礼仪。
做为中华民族的传人,我们有责任为祖国文明礼仪的继承发扬和现代社会的文明进步作出我们自己的努力。
《传承中华文化共筑精神家园》读后感(精选6篇)
《传承中华文化共筑精神家园》读后感(精选6篇)《传承中华文化共筑精神家园》读后感1我曾看到一条新闻,有记者看到曲阜满街都在卖着《论语》,采访当地老百姓后才知道这些东西都是卖给外国人的,当地的老百姓只是把《论语》看成旅游的商品、旅游的纪念品,都没有阅读,更别谈了解其中的意义了。
中国是一个文明古国,礼仪之邦,这些传统美德凝聚了我们的祖先几千年的精神,我们不能向外人宣扬我们中国人拥有的传统文化,却又渐渐地让中华文化消失。
阅读完《传承中华文化共筑精神家园》这本书后,我更是颇有感受,传承和弘扬中华文化不仅是我们炎黄子孙的责任,更是一项意义重大的使命啊!翻开这本记录了中华民族的文化发展书,无数的名人为我们后人铸造了一个丰富的精神宝库:古有敢于尝试的神农,有勇有谋的是郑和;今有亲民爱民的焦裕禄,无私奉献的孔繁森……他们都在告诉我们要牢记并传承我们的中华文化呀。
传承中华文化并不是像那些名人一样做出什么轰轰烈烈的大事,而是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
记得一次,天阴沉沉的,下起了小雨,我放学急忙赶回家。
在小区里忽然听到一位老奶奶再说:“小朋友,麻烦过来扶我一把。
”我一看,是邻居的老奶奶在叫我,我连忙跑过去,原来老奶奶本想出来晒晒太阳,可下起了雨,又因为坐久了行动不便,不能站起来。
我想,新闻里不常常说好心人扶老人家反倒被碰瓷吗,不会我也遇上了吧。
我顾不着那么多了,反正“远亲不如近邻”,帮一把又有什么呢。
我搀扶起老奶奶,右手撑着伞。
老奶奶攀着我的手,一步一步的走回了家。
她的脸上露出了笑容,对我说“谢谢你啊,小朋友,你真是个好心人。
”我心里顿时有一种荣誉感,原来的那阵怀疑顿时烟消云散了。
或许这就是“赠人玫瑰,手留余香”真正含义吧。
“传承中华文化,共筑精神家园”是一份意义重大的使命。
让我们携起手来,用行动将中华文化传承,共同筑牢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凝聚强大的文化力量!《传承中华文化共筑精神家园》读后感2人们都说:“书是打开智慧之门的钥匙”因此,我寒假这段时间里,我读了好几本书。
《传承中华文化共筑精神家园》读后感十篇
《传承中华文化共筑精神家园》读后感十篇读懂了《传承中华文化共筑精神家园》这本书,就会知道中国的文化博大精深,我们身为中国人,不仅应该学习优秀文化,还要传承传统美德。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传承中华文化共筑精神家园》读后感十篇,以供大家参考借鉴!《传承中华文化共筑精神家园》读后感范文一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
读完《传承中华文化,共筑精神家园》这本书,更让我体会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和源远流长。
中华的传统美德更需要我们传承和发扬,作为社会主义新一代的接班人,我们尤其要做到知礼仪,识大体,和为贵。
书中,“仁义胡同”、“六尺巷”的两个故事给我的印象最为深刻。
有一户人家拆建房子,想把自家的墙砌宽一点儿,可是邻居不同意。
结果他们两家便争吵起来。
一气之下,这户人家就给他当官的儿子写信,想借他的官势为家人出一口气。
可儿子听后,立马给父亲回了一封信:“千里修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
”于是那家人主动将墙往自家退,邻居见了也愿意往自家边上退。
两户人家又和好了,各自很快都建好了新房子。
其实,我们生活中也有不少类似的例子,我和妹妹只相差4岁。
我们都喜欢观看电视动画片,而为关电视机的事情,妹妹大哭几次,因为她也想参与,都被我抢先关掉了,我心里美滋滋的。
后来我读了《传统美德世代传扬》一文后,懂得了许多道理:争一争,行不通,让一让,六尺巷。
于是每次看动画片后,我就先让妹妹关电视机的电源,我关机顶盒,这样妹妹也高兴了。
传承中华美德,培养民族精神。
如今,我们身为跨世纪的接班人,更要懂礼貌,顾全大局。
俗话说“退一步海阔天空,进一步悬崖峭壁。
”我们小孩很多事是这样,大人之间也是这样,国与国之间更是这样,凡事以和为贵。
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片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
《传承中华文化共筑精神家园》读后感范文二最近学校倡导我们阅读《传承中华文化,共筑精神家园》这本书。
读后令我振憾,从这本书中,我领阅到我们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
《传承中华文化,共筑精神家园》读后感3篇
《传承中华文化,共筑精神家园》读后感3篇同学们,当你向老师、长辈和客人彬彬有礼地问好的时候;当你向有困难的同学伸出援助之手的时候;当你学会向父母表达自己的一份孝心的时候;当你学会珍惜每一粒粮食的时候;当你学会"宽于待人,严于律己"的时候;当你敢于承认自己的错误的时候;当你志存高远而又脚踏实地的时候……你所做的一切,不都是在承继和弘扬传统美德和民族精神吗!导读:开展班级读书比赛和全校读书征文比赛,培养了同学们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荣辱观,传承了中华优秀文化,共筑精神家园。
以下是由J.L为您整理推荐的《传承中国文化共筑精神家园》读后感,欢迎参考阅读。
篇一:《传承中华文化,共筑精神家园》读后感《传承中华文化,共筑精神家园》这本书对我的震撼很大,让我更深的了解到中华传统文化的悠久历史,它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是中华民族的瑰宝,是中国的根。
这本书介绍了剪纸艺术、戏曲、皮影戏、糖人等内容。
作为一个五年级的学生,我最爱剪纸了。
在我四岁时,外婆就教我剪纸、剪花,三瓣花、四瓣花……外婆夸我心灵手巧。
每次上美术课,老师要求剪纸时,我都兴奋不已,我和同学们认真地剪燕子,做迷你风车,做玫瑰花……这些对于我来说一点也不难,老师还常常奖励我美术簿呢。
看完这本书,我的剪纸兴趣更浓了,加上我有画画的基本功,剪的花就更多了,过年时,我还剪了一些窗花贴在衣柜门上呢!中国的戏曲品种繁多,曲调优美,具有地方色彩。
比如北京的京剧、河南的豫剧、浙江的越剧等等。
妈妈去过安徽,她说黄梅戏,深受人们的喜爱,大街小巷的人们都能哼唱上几句。
黄梅戏已有两百多年的历史,早期叫做“黄梅调”,我外婆也很喜欢黄梅戏,《牛郎织女》、《拉郎配》……皮影戏,又称“影子戏”或“灯影戏”,是一种用兽皮或纸板做成的人物剪影,在蜡烛或是燃烧的酒精灯光源照射下,用隔亮布进行演戏。
是中国民间广为流传的傀儡戏之一。
表演时,艺人们在白色幕布后,一边用手操纵戏曲人物,一边用当地流行的曲调唱述故事,同时打击乐器和弦乐,有着浓浓的乡土气息。
《传承中华文化,共筑精神家园》读后感
《传承中华文化,共筑精神家园》读后感《传承中华文化,共筑精神家园》读后感细细品味一本名著后,大家一定对生活有了新的感悟和看法,写一份读后感,记录收获与付出吧。
你想好怎么写读后感了吗?以下是我们收集整理的《传承中华文化,共筑精神家园》读后感,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传承中华文化,共筑精神家园》读后感1中国的文化,博大精深,我们身为中国人不仅应该学习优秀文化,还要传承传统美德。
开学不久,老师就把《传承中华文化,共筑精神家园》发到大家手中,我也津津有味的阅读起来。
其中,我对书中“社会关爱”单元中的“仁义胡同,六尺巷”印象特别深刻。
故事讲的是清朝时在安徽桐城有姓张和姓叶的两户邻居。
张家有个儿子张英在朝廷当大学士、礼部尚书。
这年两家都要建造房子,两家都想多占一点地而互不相让,因此发生了激烈的争吵。
张老夫人就想让当大学士的儿子张英来干预这件事,于是就写信给儿子告之此事,张英收到信后思考良久给家里寄回了一首诗:诗中写到,“千里修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
”张家收到信后读懂了儿子的意思,感到很羞愧同时也豁然开朗,主动将院墙退后三尺。
叶家被大学士的宽容谦让感动了,也很快把院墙让出了三尺。
这个故事之所以为人们所津津乐道,是因为他们让出的不仅是三尺墙,更是一种美德,宽容与谦让啊!我相信,每位同学都有过这样的生活经历:有时因为争一个玩具,和自己的伙伴闹了别扭;有时因为意见不合,与要好的同学吵红了脸;有时因为家人对自己的疏忽,跟长辈们耍犟脾气……也许是我们之前还没有学会宽容,往往在产生矛盾时互不相让,或者得理不饶人。
然而这样的结果,却会使我们变得更难过,更伤心。
大家知道是为什么吗?那是因为,狭隘是一种负担,宽容才是一种快乐!在我们小学课本中,有一个关于“负荆请罪”的故事:战国时,在赵国与秦国的斗智斗勇中,赵国的上大夫蔺相如凭借自己的能言善辨维护了赵国的利益。
因此赵王就封蔺相如为上大夫。
2023年《传承中华文化,共筑精神家园》读后感15篇
2023年《传承中华文化,共筑精神家园》读后感15篇《传承中华文化,共筑精神家园》读后感1“至乐无声唯孝悌,太羹有味是诗书。
”“孝,德之始也;悌,德之序也;信,德之后也;忠,德之正也。
”读着《传承中华文化共筑精神家园》一书中的这些“中华好诗文”,我精神振奋;当看到《黄香替父温席》、《闵子骞代弟留母》这些孝敬父母的故事时,我热泪盈眶……读着读着,不由想起了我的妈妈。
我的妈妈长得挺漂亮,高高的个子,一头乌黑的短发,大大的眼睛很有神采,脸上总爱挂着三月桃花般灿烂的笑容。
妈妈勤劳善良,对人十分热情,但最让我敬佩的还是妈妈对外婆的孝顺。
外婆生了三个女儿和一个儿子,但很不幸的是唯一的一个儿子却因生病夭折了。
后来外婆抱养了一个儿子,盼望着老了能有人照顾,可万万没想到的是,我的这个舅舅长大成人娶妻生子后,他嫌弃外婆老了,干不动农活了,便另立门户,将外婆分到一边,什么也不负担。
没办法,已出嫁的妈妈、大姨、二姨只得一起来照顾外婆,有钱出钱,有力出力,帮外婆砍柴挑水,洗衣做饭,栽种庄稼。
在生活上,妈妈对外婆更是悉心照料,经常给外婆送吃的穿的,给外婆购买生活用品,对外婆嘘寒问暖,为外婆煎药熬汤,几十年如一日。
因为这样,外婆的生活还算平安,外婆很欣慰,妈妈也很高兴。
可天有不测风云,有一次,外婆不小心摔了一跤,将右手腕摔成了骨折。
妈妈知道后,立即骑上摩托车将外婆送到医院就诊。
医生将外婆的手腕接好,上了石膏夹板,用纱布系牢,挎在脖颈上。
临出院时,医生一再叮嘱妈妈说,外婆年纪大了,恢复要慢一点,右手不能乱动,要多炖点排骨汤给老人家喝……为了能更好的照顾外婆,妈妈索性将外婆接到家里来了。
妈妈不仅按照医生的嘱咐,每天都给外婆炖排骨汤,还做些别的好吃的给外婆吃。
每天妈妈都给外婆洗澡、换衣、喂汤,有时还陪外婆聊聊天,给外婆捶捶背……转眼一个月了,妈妈带外婆到医院复查,医生指着新拍的片子说:“没想到恢复得这么较快,这么好。
”要知道,这都是妈妈悉心照顾的结果呀!妈妈,您是我心中的榜样!虽然我也帮您一起照顾过外婆,虽然学习之余我也帮您做了一些家务活,虽然我也为您端茶倒水过,但我做的与您比是微不足道的,我要做得更好,我要像您一样,做个孝顺的女儿。
《传承中华文化,共筑精神家园》读后感
《传承中华文化,共筑精神家园》读后感《传承中华文化,共筑精神家园》读后感当看完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的国际视野一定开拓了不少吧,现在就让我们写一篇走心的读后感吧。
现在你是否对读后感一筹莫展呢?下面是为大家收集整理的《传承中华文化,共筑精神家园》读后感,仅供参考,期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清明放假三天,其实我的大部分时间花在了品读《传承中华文化,共筑精神家园》这本书上。
每每品读,每每陶醉其间,真是心潮澎湃,感慨万千。
在这本书中,我不仅领略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更在阅读过程中成功地实现了一次又一次幸福的“穿越”:从论说到四大发明;从四大名著到数学医药行业;从书法绘画到建筑艺术;从水利水电到飞天梦想…..每每“穿越”一次,越发被民族文化的智慧和民族精神的伟大所散发出的耀眼光芒深深吸引,逐字逐句忍不住一遍又一遍驻足赞叹。
在这本书中更令我科炭难忘的无数的仁人志士、民族英雄,如:勤劳勇敢,为治理黄河隐患三过家门而不入的大禹;自强不息、忧国忧民的爱国诗人范仲淹;赤胆忠心、精忠报国的抗金英雄岳飞;抗击日寇、保卫国土的民族将领各族戚继光以及20年坚持每周出诊6天的百岁仁医胡佩兰……他们身上无一不彰显出伟大的民族出有思想,莫不无不激励着我们一代又一代少年茁壮成长。
每每想到这些伟大体育精神的民族精神,这些优秀的民族文化我都为之骄傲,为之自傲!是啊,它们正是我们民族的根,更是民族的魂之所在。
它们就如甘甜的乳汁滋养着我们的,成为支撑我们整个中华民族团结奋进、繁荣产业发展的精神力量。
所以,作为新世纪的少年,我们更应珍视这一瑰宝。
最后就让我们一起一起从这时候开始,携手并肩,共同扛起“中华文化共筑精神家园”这面伟大的旗帜,一起努力拼搏,锐意进取,共同为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国梦而不断努力吧!进学不诚则学杂,处事不诚则事败,自谋不诚则欺心而弃己,与人不诚则丧德而增怨。
——程颢、程颐《二程集·论学篇》诚信,历来是我们人类文明的传统美德。
《传承中华文化共筑精神家园》读后感6篇_读后感作文.doc
《传承中华文化共筑精神家园》读后感6篇_读后感作文《《传承中华文化共筑精神家园》读后感6篇》是一篇好的范文,觉得应该跟大家分享,《共筑》读后感(一)嘉陵江路第一小学306班李思仪中华文化是的血脉,是中华民族共同的精神家园。
翻开上下五千年的历史,中华民族其实就是一部宏篇巨幅的文化发展长卷。
从我们祖先创造发明甲骨文开始,到老子、孔子、墨子等诸子百家盛况,再到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以及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献身精神等等,都无一不是中华文化贯穿始终、一脉相承,都无一不是把中华文化作为民族振兴和独立解放的精神支撑和动力。
因此,继承和弘扬中华文化既是历史责任,更是光荣使命;传承和发展中华文化时不我待,需多措并举。
传承和发展中华文化要主攻薄弱环节。
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我国文化发展极不均衡,资源配置存在重城市轻农村的现象。
在许许多多的农村尤其是贫困地区的山区农村,文化经费投入严重不足、文化基础设施差、文化人才严重缺乏、文化教育普遍落后,由此直接导致许多农村经济社会发展迟缓。
因此,传承和发展中华文化必须要调整发展方向,要主攻农村这个重点和薄弱环节,让大量的文化扶持资金、优质的文化资源、专业的文化人才投向农村、用在农村、留在农村,真正让文化成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动力。
《传承中华文化共筑精神家园》读后感(二)《传承中华文化,共筑精神家园》这本书对我的震撼很大,让我更深的了解到中华传统文化的悠久历史,它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是中华民族的瑰宝,是中国的根。
这本书介绍了剪纸艺术、戏曲、皮影戏、糖人等内容。
作为一个五年级的学生,我最爱剪纸了。
在我四岁时,外婆就教我剪纸、剪花,三瓣花、四瓣花外婆夸我心灵手巧。
每次上美术课,老师要求剪纸时,我都兴奋不已,我和同学们认真地剪燕子,做迷你风车,做玫瑰花这些对于我来说一点也不难,老师还常常奖励我美术簿呢。
看完这本书,我的剪纸兴趣更浓了,加上我有画画的基本功,剪的花就更多了,过年时,我还剪了一些窗花贴在衣柜门上呢!中国的戏曲品种繁多,曲调优美,具有地方色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传承中华文化共筑精神家园》读后感:让礼仪之花处处盛开
《传承中华文化共筑精神家园》读后感:让礼仪之花处
处盛开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的根,滋养着我们民族的灵魂。
传承中华文化,共筑精神家园,就要放开眼界,善于自觉吸
收营养,不断提高自己辨别美丑、善恶、是非的能力,真正
成为优秀传统文化的传人。
———题记
我国素来就有“礼仪之邦”的称号。
出行有礼,坐卧有礼,宴饮有礼,祭祀有礼,婚丧有礼,寿诞有礼,征战有礼,
日常生活中处处讲究礼仪。
对别人有礼貌也会得到别人的礼貌。
我们的周恩来总理
不论在什么样的环境里,总是保持着他应有礼貌。
每次接见
外国来宾时,他总是提前到达会面地点,站在门口和大家一
一握手,态度非常诚恳。
会见结束,他总是把客人送到门外,
直到客人走后才离开。
身为一个国家总理,他处处以礼待人:服务员为他端茶递水,他总是站起来双手接过,并微笑地点
头表示谢意;在汽车行驶中,他也再三关照司机礼貌行车,让外宾车先走……外国记者曾赞美道:“凡是见到他的人,
都认为他具有一种难以形容的魅力,其人品非凡,而且令人
神往。
”
这说明了一个人的文明礼貌,就是一个人内在美的外在表现,就是一面照着你自己的肖像的镜子,你对他怎样,他也会以同样的态度对待你。
讲文明、懂礼仪是一个国家和民族进步的标志,是我们必备的一种美德。
但是对于现在的社会来说,存在着一些不文明的行为。
体现比较明显的是在坐公交车的时候,一个老人晃晃悠悠地站在一个年轻人旁边,年轻人就装作没看见一样。
尽管如此,不是有人从后面站起来请老人坐,而此时年轻人却羞愧得无地自容。
这种现象在我们周围是频频出现,如有人乱丢垃圾,就有人捡起来扔进垃圾箱等,也在社会还是具有那么多有文明、有礼貌的人,只要有这些人的存在,社会还是美好的。
中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几千年源远流长的是我们祖辈世世代代传承下来的文明礼仪。
做为中华民族的传人,我们有责任为祖国文明礼仪的继承发扬和现代社会的文明进步作出我们自己的努力。
做一个文明的小学生,我们更应当注重自己在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从自己言谈举止的每一个细节入手,自觉履行我们应当遵守的文明礼仪。
在学校,应该尊老师,爱校园,同学之间要友好;在家里,应该敬家长,爱弱小,见到客人要问好;在街上,应该遵纪律,守秩序,各项守则要记牢。
“良言入耳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这句俗话大家要记
住。
文明礼貌是最容易做到的事,同时也是生活里最重要的事,它比最高的智慧、比一切的学问都重要。
礼貌经常可以替代最珍贵的感情。
传承文明礼仪,是每个中国人的义务和责任,我们一定要肩负起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发扬光大的责任,让礼仪之花在全国处处盛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