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工福利分房应受法律保护

合集下载

单位收回福利分房的法律依据

单位收回福利分房的法律依据

单位收回福利分房的法律依据在现在的房地产市场环境下,福利分房已经是不可能的了,福利分房⼀般存在于我们上⼀辈的⽣活条件下,并且现在已经开始对福利分房进⾏改⾰,那么在现在福利分房的政策有哪些呢?单位可以收回福利分房吗?收回福利分房的法律依据是什么呢?单位可以收回福利分房吗所谓福利房,亦称优惠房或房改房,是指职⼯单位将公房以⼯资性货币分配⽅式出售给职⼯,职⼯以标准价或成本价购买,从⽽对购买的房屋享有部分产权或全部产权的住房。

1、单位分住房,当时我国特有的住房制度,也叫福利分房,1998年后全国均停⽌了这种分房形式。

这种房⼦的产权属于单位(公房),使⽤权属个⼈,有房屋“租赁凭证”,要交房租。

2、单位分给职⼯的福利房可以随意收回吗?司法实践上对此并不明确。

但从法理上讲,单位⽆权收回住房。

单位奉为职⼯的福利房是国家对其⼯作⼈员的⼀种福利补偿,与⼯作年限、学历、职位等挂钩,分得房后,房主应对房屋享有应当的财产权利。

3、单位往往已分房为条件,强迫职⼯签订所谓服务承诺。

这在⼤多数情况下是违背职⼯意志的,在法律上也没有依据。

单位收回福利分房的法律依据是什么根据法律规定,没有登记的房⼦是不能转让的。

其中明确单位收回福利房先要对福利房产权归属进⾏确认才能认定是否符合法律依据,⼀般福利分房产权归属有三种:1、单位房是集资建设的房屋,房屋的产权根据集资的⽅式决定产权,个⼈以全部房款的资⾦投资建设的房屋,所获得的单位房是全部房屋产权。

个⼈以房款的部分资⾦做为投资建设的房屋,所获得的房屋是部分房屋产权。

2、单位房是房改房建设的房屋,所获得的单位房是部分房屋产权。

(前提是房改房是标准价的)3、单位房与职⼯签订购买协议之后,分期还款的,房款在没有还清楚之前,房屋的产权也是部分房屋产权。

房款还清楚之后,房屋的产权就是全部的房屋产权了。

综上所述,单位分给职⼯的福利房在⼀定期限内产权式不属于职⼯的,但如果说产权过了期限已经属于职⼯则单位是没有权利随意收回房产的,产权属于谁也要视情况⽽定了,不同情况期限内则产权归属也是不同的。

中国劳动法中的工人住房保障规定

中国劳动法中的工人住房保障规定

中国劳动法中的工人住房保障规定一、工人住房保障在中国劳动法中的重要性工人住房保障是中国劳动法中一个重要的内容,旨在确保工人享有适宜的居住条件,提高工作生活质量,进而促进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

符合法定标准的住房保障对于吸引和留住优秀的劳动力具有积极作用。

本文将从《中国劳动法》第四章中相关条款入手,详细分析中国劳动法中关于工人住房保障的规定。

二、公平合理的薪酬福利与工人住房保障之间的关系在《中国劳动法》第四章中,“支付报酬”,明确规定了工资和福利待遇应当由企业按时足额支付,并且应当与工人的劳动成果相适应。

这意味着员工获得合理、公平的薪酬待遇才有可能实现。

在许多案例中,低收入是导致无法购买适宜住房的最主要原因之一。

因此,在落实薪酬福利方面要充分考虑到员工对于基本居住需求的满足。

三、工人住房保障的法定标准1. 集体合同中明确了工人住房保障要求:根据《中国劳动法》第16条规定,雇主与劳动者可以签订集体合同,并可以结合工人住房保障需求进行洽谈。

这样的集体合同将会明确规定相关的住房保障条款。

2. 城市职工宿舍制度:根据《中国劳动法》第68条,“国家对有条件的企业和其他经济组织多建、方便职工居住的宿舍”。

这意味着那些条件允许并有能力提供员工宿舍的企业和组织应当尽可能提供职工宿舍设施。

3. 用人单位购买或租赁住房为员工提供住宿:在《中国劳动法》第69条中,用人单位有义务向劳动者提供基本必须生活设施,其中包括居住设施。

这一规定约束着用人单位确保员工获得适宜住房。

四、工人住房保障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1. 薄弱执行力:尽管《中国劳动法》中关于工人住房保障的规定已经相对完善,但是在实际执行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

一些企业存在逃避或不履行工人住房保障义务的情况。

因此,需要加强法律执法力度,对违法经营者进行严厉惩罚,并提高守法经营和依法支付薪酬的意识。

2. 标准不统一:中国地域辽阔、城乡差距大,不同地区具备的住房资源也有差异。

单位福利分房继承规定

单位福利分房继承规定

单位福利分房继承规定
近年来,随着住房建设不断发展,住房产权保障加强,福利住房成为众多家庭居住的重要选择,因而单位福利分房继承问题也成为越来越受到社会关注的问题。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保障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劳动合同法》及相关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对有特殊住房需求的社会公民,在住房领域提供特殊的保障,同时,单位应按照经济情况,为职工给予福利分房,以满足职工的经济需求,这种分房被称为福利分房,也可以继承使用。

因此,有关单位福利分房继承的规定如下:
1、福利分房可以继承使用,福利分房的产权继承依据具体情况而定,通常受到家庭成员、配偶及其他联系人的影响。

2、福利分房的继承人,应当满足国家法律、法规的规定。

3、一旦确定继承人,应及时向有关部门提供有关材料,经有关部门审核同意,即可继承使用。

4、福利分房的继承人,应当满足经济上的要求,不得转让他人使用,否则,将被取消继承资格。

5、如果单位政策变更或解散,受影响的有关职工,福利分房可以进行继承使用。

6、福利分房一般是终身使用,因此,严禁一些不正当手段,滥用福利分房。

总之,福利分房是政府给予社会公民特殊保障的一种方式,因此,
都应当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以最大程度保障社会秩序,保护和维护社会公民的合法权益。

劳动法职工福利的法律保障

劳动法职工福利的法律保障

劳动法职工福利的法律保障在现代社会中,劳动法的实施以及职工福利的法律保障无疑对于维护劳动者权益起着重要作用。

本文将从劳动法的基本原则、福利制度以及法律保障方面来探讨劳动法对职工福利的法律保障。

一、劳动法基本原则1. 平等原则平等原则是劳动法的基本原则之一,它体现了对于劳动者平等对待的重要性。

根据劳动法的规定,雇主不得歧视劳动者的性别、种族、宗教、婚姻状况、年龄、国籍等个人特征。

这一原则不仅影响到雇佣过程中的公正,还涉及到劳动者的福利待遇。

2. 公平原则公平原则是劳动法的核心原则之一,体现了对于劳动者合理收入和公正待遇的追求。

根据劳动法的规定,雇主应当按照法律规定,向劳动者支付相应的工资,并提供合理的工作条件和环境,确保劳动者的身体健康和安全。

3. 保障原则保障原则是劳动法的主要原则之一,强调对劳动者权益的保护。

根据劳动法的规定,雇主应当为劳动者购买社会保险、住房公积金等福利,并建立相应的福利制度,保障劳动者的基本权益。

二、职工福利制度1. 工资福利工资是职工最直接、最重要的经济福利之一。

根据劳动法的规定,雇主应当按照劳动合同、劳动合同法以及劳动市场的规则与劳动者达成工资协议,合理确定工资标准并按时支付工资。

此外,劳动法还规定了加班工资、节假日加班工资等特殊情况下的工资福利。

2. 社会保险福利社会保险是一项重要的职工福利制度,用于对劳动者进行社会保障。

根据劳动法的规定,雇主应当为劳动者购买社会保险,包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以及生育保险。

这些保险的购买和使用,能够在遭遇意外事故、生病等情况下,向劳动者提供必要的经济补偿和医疗保障。

3. 住房公积金福利住房公积金是为了满足职工住房需求而设立的福利制度。

根据劳动法的规定,雇主应当为劳动者提供住房公积金制度,并按照规定的比例代扣代缴。

劳动者参加住房公积金制度后,可以在购房、租房等方面享受政府的补贴和贷款优惠。

三、法律保障1. 法律责任劳动法为保障职工福利提供了明确的法律责任。

单位福利房屋协议

单位福利房屋协议

单位福利房屋协议一、协议目的本协议的目的是明确单位向员工提供福利房屋的条件、规定及双方的权利和义务,旨在维护员工的合法权益,确保单位和员工之间的关系和谐稳定。

二、协议内容1. 福利房屋的条件单位向员工提供福利房屋的条件如下:1.1 员工必须是单位的正式员工,享有该单位提供的福利房屋政策。

1.2 员工必须按照单位的规定和程序申请福利房屋,提供真实、完整的申请材料。

1.3 单位将根据员工的岗位、工作性质以及单位房屋资源的情况进行评估,并根据实际情况决定是否提供福利房屋。

1.4 员工须遵守中国法律法规,遵守单位的规章制度,爱护福利房屋并按时缴纳相关费用。

2. 福利房屋的使用期限2.1 员工进入福利房屋后,使用期限为五年,使用期限从员工正式入住之日起计算。

2.2 在使用期限到期前,员工必须向单位提出申请续租,经单位同意后,方可继续居住。

2.3 使用期限到期后,如果员工不再继续续租,员工必须搬离福利房屋,并将福利房屋恢复原样交还给单位。

3. 福利房屋的费用及付款方式3.1 员工享有福利房屋的使用权,但需按照单位规定的租金标准按时支付房屋租金。

3.2 租金的支付方式为月付,员工需在每个月的预定支付日期前支付当月的租金。

3.3 如果员工无法按时支付租金,单位有权暂停员工的福利房屋使用权,直到员工补交全部租金并清算滞纳金后方可恢复使用权。

4. 福利房屋的维修和保养4.1 单位将定期对福利房屋进行维修和保养,并保证福利房屋的基本居住条件。

4.2 员工在使用福利房屋期间,应按时进行日常清洁和保养,如有房屋损坏或故障需要修理,应立即向单位报告。

4.3 如因员工的过失导致福利房屋损坏,员工需承担相应的修理费用。

5. 其他约定5.1 单位对福利房屋的最终解释权归单位所有。

5.2 员工不得将福利房屋转租、拆改或擅自改变房屋用途,否则将面临相应的法律责任。

5.3 如果员工提供虚假材料获取福利房屋,单位有权取消员工的使用权,并保留追究员工法律责任的权利。

事业单位员工福利保障的法律规定

事业单位员工福利保障的法律规定

事业单位员工福利保障的法律规定事业单位作为一种特殊类型的公务员单位,其员工的福利保障问题备受关注。

为了保障事业单位员工的权益,我国法律对事业单位员工的福利保障进行了明确规定,下面将逐一介绍相关的法律规定。

一、基本工资和津贴根据《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工资办法》,事业单位应该按照国家和地方规定的工资政策,给予员工基本工资。

基本工资的确定应参照岗位等级、工作业绩和工资分配制度进行。

此外,根据员工的具体情况和岗位要求,事业单位还可以给予津贴,如住房补贴、岗位津贴等。

二、社会保险和住房公积金根据《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社会保险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住房公积金管理条例》,事业单位应该按规定参加社会保险和住房公积金。

社会保险包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失业保险和生育保险。

事业单位应按比例为员工缴纳社会保险费用,并在员工离职时按规定办理相应的社会保险转移手续。

对于住房公积金,事业单位应为员工缴纳住房公积金,并根据员工的需求和政策规定,办理住房公积金的提取和使用手续。

三、年休假和带薪休假根据《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年休假条例》,事业单位员工享有年休假制度。

具体的年休假天数根据员工的工龄和工作年限进行确定,一般为5天至15天不等。

另外,员工还可以享受带薪休假。

根据《劳动法》的规定,员工连续工作一年以上的,可享受带薪休假5天。

四、职业安全和健康保护根据《劳动法》和《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安全与健康保护条例》,事业单位应确保员工的职业安全和身体健康。

事业单位应制定和执行职业安全和健康保护规章制度,加强对员工的职业卫生和劳动保护培训,并提供必要的劳动保护设施和装备。

同时,事业单位还应定期进行职业卫生和劳动安全检测,确保员工的职业环境符合相关要求,减少工伤事故的发生。

五、奖励和惩罚制度为激励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事业单位应建立健全的奖励制度。

奖励既可以是物质奖励,如给予员工奖金、福利品等,也可以是精神奖励,如表彰员工的先进事迹、提升员工的职务等。

单位福利分房继承规定

单位福利分房继承规定

单位福利分房继承规定
根据我国《公务员法》第四十一条的规定,公务员及其家属可以享受内部福利分房,以此来提高员工福利水平。

为了保证员工及其
家属享受福利分房的顺利继承,特制定本规定:
一、福利分房的定义:
福利分房是指由单位分配给其公务员及其家属的住房。

二、福利分房的使用权
公务员及其家属享有使用福利分房的权利,公务员及其家属可以根据需要对福利分房进行装修,增加设施,使其更加美观大方。

三、福利分房的继承
公务员及其家属具有福利分房的继承权,家属离世的情况下,原福利分房可由其子女继承。

四、福利分房的过渡
当有公务员离开组织或减少人数时,公务员离职、退休或因故去世的情况,其福利分房将过渡至其家属处,或者暂时继承至其他人处。

五、福利分房的改变
采取适当措施后,福利分房的使用权可以进行调整,例如将福利分房由其家属调整至其他人处,或者将福利分房与其家属分离,此类情况需经过批准方可生效。

六、福利分房的返还
公务员及其家属使用福利分房期满,应当及时将房屋返还给单位,如被使用人未及时归还,可由单位采取法律措施追回。

七、福利分房的变更
单位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福利分房的变更,变更后的福利分房应及时将变更情况通知受益者,由受益者自行向单位申请调整福利分房的使用权。

八、其他
有关福利分房的其他事宜,可参照本规定或由单位另行制定规定执行。

特此规定!。

买福利房合法吗?买福利房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买福利房合法吗?买福利房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买福利房合法吗?买福利房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导读:本文介绍在房屋买房,购房资格的一些知识事项,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所谓福利房,或者叫优惠房或房改房,是指职工单位将公房以工资性货币分配方式出售给职工,员工以规范价或成本价购买,进而对购买的房屋享有部分产权或全部产权的住房。

那么买福利房合法吗和买福利房需要注意哪些问题,接下来我们一块来认识一下:买福利房合法吗?1、公司的福利房是否能买卖,要看福利房的公有住房性质。

目前的公有住房,按房改政策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可售公有住房,一类是不可售公有住房。

2、无证的单位福利房等同于小产权房,不受法律保护,不能买卖。

3、有证的单位二手房购买的时候要注意:打听该单位房的权属本质,是属于集资房还是房改房,是全产权还是部分产权,单位与职工之间是否有相关出售的协议,如职工部分集资,所取得的集资房为部分产权,出售时需要单位同意,且单位拥有优先购买权。

买福利房需要注意哪些问题是否和公证的法律效力是一样的,因为合同公证并不能改变产权归属。

好让卖方出具一份借据(你支付的购房款作为卖方借款),到产权过户时,顺利过户则借据当面撕毁,万一不能顺利过户,就按照归还借款并支付利息的办法确保自己的利益。

福利房属于单位房改房的类型,很多是属于单位福利分房,由员工在享受相应级别的建筑面积范围内按成本价取得并同时考虑职务、工龄补贴等,在超出享受面积范围的,按市场价补差价。

这样员工取得的产权所需要付出的金钱就比市场价要少的多。

上述介绍了这么多,对买福利房合法吗和买福利房需要注意哪些问题都弄清楚了吗?福利房是计划经济年代的产物,指单位集资建设然后按成本价分配给内部职工的住房,向房管部门申请以微利价购买的住房。

98年之后政策规定停止实物分房,所以现在已经没有所谓的福利房了,有的只是保障性住房,经济适用住房也属于保障房的范畴。

本文结束,感谢您的阅读!。

员工福利分房办法

员工福利分房办法

员工福利分房办法
员工福利分房办法
一、背景
为了进一步完善员工福利制度,提升员工的居住条件和生活质量,公司决定制定员工福利分房办法。

二、适用范围
该办法适用于公司所有正式员工,包括全职、兼职等不同类别
的员工。

三、分房原则
⒈公平公正原则:分房过程中,公司将坚持公平公正的原则,
无论员工职位、工作年限、薪酬水平等方面差异,都将平等对待。

⒉需求优先原则:按照员工住房需求的先后顺序,进行分房。

先满足住房需求较为紧迫的员工,再满足其他员工的需求。

⒊适龄适用原则:公司将根据员工家庭情况和家庭成员的年龄,分配适龄适用的房屋。

四、分房程序
⒈公示:公司将在内部公示员工福利分房的相关政策和流程,
并公布截止报名时间。

⒉报名:员工按照规定时间和方式,向人力资源部门提交住房需求报名表。

⒊审核:人力资源部门将对员工提交的报名表进行审核,包括核实信息的真实性和完整性。

⒋分配:根据员工住房需求和公司现有房源情况,人力资源部门将进行合理的分配。

分配结果将以公示的形式进行通知。

⒌签约:被分配到住房的员工需按照规定时间与公司签订房屋使用协议,并按规定缴纳相应的费用。

五、附件
附件1:员工福利分房需求报名表
六、法律名词及注释
⒈公平公正原则:指在权利和资源分配等方面,公正待遇所有人,没有任何偏袒和歧视。

⒉适龄适用原则:根据家庭成员的年龄和具体需求,确保分配的房屋适用于该年龄段的人群。

员工住房分配管理制度

员工住房分配管理制度

员工住房分配管理制度为了更好地解决员工的住房问题,提高员工的生活质量和工作效率,公司特制定了员工住房分配管理制度,以便统一管理和规范员工住房分配工作。

一、总则1.1 为了保障员工的基本住房权益,公司将提供符合员工需求的住房。

同时,通过科学规范的管理,实现住房资源的合理利用。

1.2 本制度适用于公司所有员工的住房分配管理工作,包括住房的配备、使用、维护等方面。

1.3 公司将根据员工的职务、工作性质、工作地点等因素,合理安排员工的住房分配。

二、住房分配的原则2.1 公平原则:公司将根据员工的工作性质和职务等因素,公正合理地安排员工的住房分配,避免利益输送。

2.2 尊重原则:公司将尊重员工的个人意愿,并在合理范围内尽量满足员工的住房需求。

2.3 合理利用原则:公司将根据实际情况,合理利用住房资源,提高住房的使用率。

2.4 管理制度原则:公司将建立健全的住房分配管理制度,规范员工住房的使用和管理。

三、住房分配的范围和条件3.1 公司将为外地员工提供必要的住房支持,确保员工的正常居住条件。

3.2 公司将为需要长期出差或驻外工作的员工提供相应的住房或住宿费用。

3.3 公司将根据员工的工作性质和职务等因素,提供不同档次的住房选择。

3.4 员工如需使用公司提供的住房资源,需符合公司的相关规定和条件。

四、住房分配的程序和要求4.1 员工如需申请住房支持,需提供相关证明材料,并按照公司规定的程序进行申请。

4.2 申请住房支持的员工应遵守有关规定,如实填写相关信息,并配合公司进行审核和管理。

4.3 公司将建立住房分配的档案管理系统,记录员工的住房情况,便于日后的查阅和管理。

4.4 公司将定期对员工的住房情况进行评估,对不符合规定的员工进行相应处理。

五、住房维护和管理5.1 员工在使用公司提供的住房时,应注意维护和保养住房设施,确保住房的整洁和安全。

5.2 如发生住房设施损坏或问题,员工应及时报告,并配合公司进行维修和处理。

福利分房有购房合同吗

福利分房有购房合同吗

福利分房有购房合同吗摘要:1.福利分房的概念和背景2.福利分房购房合同的相关法规3.福利分房购房合同的办理流程4.福利分房购房合同的法律效力及注意事项5.结论正文:福利分房是我国在住房改革初期实行的一项政策,旨在解决职工住房问题。

随着我国住房制度的改革,福利分房逐渐淡出历史舞台,取而代之的是经济适用房、限价房等。

然而,对于那些曾经享受福利分房政策的人来说,福利分房购房合同仍然具有一定的法律效力。

根据我国相关法规,福利分房购房合同是受法律保护的。

一般来说,福利分房购房合同由单位与购房职工签订,合同应包含以下内容:房屋的基本情况、购房价格、付款方式、房屋交付期限、产权归属等。

在签订合同时,职工需提供身份证、户籍证明等材料,单位则需提供单位的法人证书、营业执照等相关证件。

在福利分房购房合同的办理流程中,双方首先需就合同内容达成一致,并签订合同。

购房职工按照合同约定的付款方式进行付款,单位则按照合同约定将房屋交付给购房职工。

购房职工在支付完全房款后,可向房管局申请办理房产证,证明房屋的所有权。

在福利分房购房合同的法律效力方面,合同具有法律约束力。

双方应按照合同约定履行自己的义务,如购房职工未按约定支付房款,单位有权解除合同,并要求购房职工承担违约责任。

同样,如单位未按约定交付房屋,购房职工也有权解除合同,并要求单位承担违约责任。

在签订福利分房购房合同时,双方应注意以下事项:确保合同内容完整、明确,以避免因合同无效或内容不明确而产生的纠纷;购房职工在签订合同时,应认真阅读合同条款,了解自己的权利和义务;单位在签订合同时,应按照法定程序进行,确保合同的合法性。

总之,福利分房购房合同是受法律保护的,双方在签订合同时应认真对待,确保合同的有效性和合法性。

福利分房

福利分房

【法规标题】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房地产案件受理问题的通知【发布部门】最高人民法院【发文字号】法发[1992]38号【批准部门】【批准日期】【发布日期】1992.11.25 【实施日期】1992.11.25【时效性】现行有效【效力级别】司法解释【法规类别】房地产综合规定/民诉综合规定与解【唯一标志】6039释【全文】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房地产案件受理问题的通知(1992年11月25日法发<1992>38号)(相关资料: 司法解释2篇地方法规3篇裁判文书158篇相关论文2篇)全国各地方各级人民法院、各级军事法院、各铁路运输中级法院和基层法院、各海事法院:随着我国当前经济的发展和住房制度、土地使用制度的改革,有关房屋和土地使用方面的纠纷在一些经济发达的地区,不仅收案数量和纠纷种类有增多的趋势,而且出现了许多值得重视和研究的新的情况和新问题。

为了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现就不少地方提出的而又需要明确的有关房地产纠纷案件的受理问题通知如下:一、凡公民之间、法人之间、其他组织之间以及他们相互之间因房地产方面的权益发生争执而提起的民事诉讼,由讼争的房地产所在地人民法院的民事审判庭依法受理。

二、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对人民政府或者其主管部门就有关土地的所有权或者使用权归属的处理决定不服,或对人民政府或者其主管部门就房地产问题作出的行政处罚决定不服,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的行政诉讼,由房地产所在地人民法院的行政审判庭依法受理。

(相关资料: 裁判文书1篇)三、凡不符合民事诉讼法、行政诉讼法有关起诉条件的属于历史遗贸的落实政策性质的房地产纠纷,因行政指令而调整划拨、机构撤并分合等引起的房地产纠纷,因单位内部建房、分房等而引起的占房、腾房等房地产纠纷,均不属于人民法院主管工作的范围,当事人为此而提起的诉讼,人民法院应依法不予受理或驳回起诉,可告知其找有关部门申请解决。

chl_6039职工福利分房应受法律保护来源:作者:【案情】?起诉人:陈XX,男,28岁,德正公司职工?赵XX,女,25岁,德正公司职工。

福利分房有购房合同吗

福利分房有购房合同吗

福利分房有购房合同吗【原创版】目录1.福利分房的定义和特点2.福利分房与购房合同的关系3.福利分房是否需要购房合同4.福利分房的法律规定和注意事项正文一、福利分房的定义和特点福利分房,是指我国企事业单位、政府部门等为解决职工住房问题,根据职工职务、工作年限等因素,按照一定标准分配给职工的住房。

福利分房的特点主要有以下几点:1.房源有限,分配对象特定;2.分配标准明确,通常与工作年限、职务等因素挂钩;3.住房性质为公有,租金较低;4.福利分房通常需要职工在一定年限内居住,年限结束后可以选择购买产权或继续租赁。

二、福利分房与购房合同的关系福利分房与购房合同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福利分房是单位或政府为解决职工住房问题提供的一种福利,而购房合同是指购房者与开发商之间签订的关于购买商品房的合同。

对于福利分房来说,职工在一定年限内居住,并不需要支付市场价的租金。

在福利分房期限结束后,职工可以选择购买产权,此时需要签订购房合同。

也就是说,福利分房是购房合同的前置条件,购房合同是福利分房权益的法律保障。

三、福利分房是否需要购房合同福利分房本身并不需要购房合同。

但在福利分房期限结束后,职工选择购买产权时,就需要签订购房合同。

购房合同是保障购房者权益的重要法律文件,包含了房屋的权属、面积、价格、付款方式等重要内容。

四、福利分房的法律规定和注意事项1.福利分房属于国家政策性住房,享受政策优惠。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房地产管理法》等相关法规,福利分房应当符合国家关于住房建设、城市规划等方面的规定。

2.福利分房在分配过程中,应当严格按照规定标准和程序进行,禁止徇私舞弊、弄虚作假。

3.职工在享受福利分房时,应当合理使用住房资源,不得用于非法经营等行为。

4.在购买福利分房产权时,职工应当与产权单位签订购房合同,并按照合同约定支付房款。

分房法律规定(3篇)

分房法律规定(3篇)

第1篇一、引言住房问题一直是我国社会关注的焦点,尤其是分房问题。

为了保障公民的住房权益,我国制定了一系列关于分房的法律规定。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分房法律规定进行详细阐述。

二、分房法律规定的适用范围1. 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等单位的职工2.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3. 城镇居民4. 其他符合分房条件的公民三、分房法律规定的原则1. 公平原则:分房应当遵循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确保所有符合条件的公民都能享有住房权益。

2. 优先原则:对于家庭困难、无住房或住房条件较差的公民,应当优先安排住房。

3. 保障原则:分房应当保障公民的基本住房需求,不得侵犯公民的住房权益。

4. 合法原则:分房应当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

四、分房法律规定的程序1. 申请:符合条件的公民应当向所在单位或相关部门提出分房申请。

2. 审核与公示:相关部门对申请材料进行审核,并公示拟分房名单。

3. 分房:根据审核结果,按照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进行分房。

4. 验收与入住:分房对象应当按照规定验收住房,并在规定时间内办理入住手续。

五、分房法律规定的条件1. 家庭人口:家庭成员人数是分房的重要条件之一,家庭成员人数越多,分房的可能性越大。

2. 工作年限:工作年限是分房的重要条件之一,工作年限越长,分房的可能性越大。

3. 家庭收入:家庭收入是分房的重要条件之一,家庭收入较低,分房的可能性越大。

4. 住房条件:无住房或住房条件较差的公民,分房的可能性较大。

5. 其他条件:根据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可能还有其他分房条件。

六、分房法律规定的保障措施1. 政策保障:国家出台了一系列住房保障政策,如廉租房、公共租赁住房等,以保障公民的住房权益。

2. 法律保障:我国法律法规对分房进行了明确规定,确保公民的住房权益不受侵犯。

3. 监督保障:政府部门对分房工作进行监督,确保分房工作的公平、公正、公开。

七、分房法律规定的法律责任1. 违反分房法律规定的单位或个人,将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员工福利分房方案

员工福利分房方案

员工福利分房方案员工福利分房方案1. 引言员工福利是企业吸引优秀人才和提高员工满意度的重要手段之一。

在众多的福利项目中,提供住房福利是一种非常受员工欢迎的福利方式。

员工福利分房方案是一种将企业的房产资源分配给员工使用的策略,能够促进员工的工作动力和幸福感。

本文将介绍员工福利分房方案的设计原则、实施步骤和管理考虑因素,旨在为企业制定福利分房方案提供指导。

2. 设计原则2.1 公平性原则员工福利分房方案应当遵循公平性原则,确保每位员工在享受分房福利时都能够公平对待。

公平性原则要求福利分配过程透明,遵循相同的标准和程序,避免特殊化待遇和个别偏爱。

2.2 符合员工需求原则福利分房方案应该根据员工的实际需求来设计,兼顾员工的个人要求和企业的整体需求。

在设计方案时,应对员工需求进行调研和分析,考虑到员工家庭情况、住房需求和工作地点等因素,确保分房福利能够真正满足员工的需求。

2.3 长期可持续性原则员工福利分房方案应该具备长期可持续性,确保房产资源不仅能够满足当前员工的需求,也能够适应未来的变化。

在设计方案时,应充分考虑企业的发展规划和房产资源的供应情况,合理规划分房方案的执行周期和调整机制。

3. 实施步骤3.1 需求调研和分析企业应该通过问卷调查、个别谈话和员工反馈等方式,进行员工住房需求的调研和分析。

了解员工的家庭情况、住房面积要求以及对位置、交通等因素的考虑,为分房方案的设计提供基础数据。

3.2 方案设计和制定基于员工需求调研的结果,企业应制定出符合员工需求、公平合理的分房方案。

方案应包括分房的标准、流程和原则,明确员工享受福利分房的条件和权益。

3.3 房产供应和分配企业需要提供足够的房产资源,以满足员工的住房需求。

可以通过购买、租赁、建设等方式获取房产资源。

在分配房产资源时,应遵循公平透明原则,确保分房过程公正合理。

3.4 福利管理和调整分房方案的实施过程中,企业需要建立福利管理机制,监控分房方案的执行情况和效果。

福利分房有购房合同吗

福利分房有购房合同吗

福利分房有购房合同吗福利分房有购房合同吗作为一个热门的话题和社会关注的焦点,福利分房经常被提及和讨论。

那么,福利分房是否存在购房合同呢?本文将深入探讨福利分房的背景、相关法律条文,以及个人对该问题的观点和理解。

一、福利分房的背景和定义福利分房是指由政府或组织向特定群体提供的一种住房福利政策。

根据国家相关政策,福利分房主要面向一线城市和特定行业的公务员、军人、教师等,通过特定方式分配住房资源,旨在解决住房问题、稳定人口和提升社会福利水平。

福利分房的具体实施可以通过购买、转让或分配的方式进行。

在实施过程中,是否存在购房合同是一个关键问题。

那么,我们来看看法律和政策对此的规定。

二、福利分房的法律规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第七条:“不动产权由国家保护。

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侵犯不动产权。

”不动产(包括住房)的产权受到法律的严格保护,任何组织或个人都不能侵犯这种权利。

这意味着,在福利分房过程中,购房合同是确保住房产权的重要法律文件。

福利分房实施单位通常会与入住人员签订购房合同,明确住房的转让和使用条件。

购房合同具有法律效力,保护购房人的权益,同时也对入住人员履行相应义务提出明确要求。

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在福利分房中,购房合同是不可或缺的。

三、购房合同的内容和作用购房合同是福利分房过程的重要环节,内容通常包括住房的产权转移、房屋面积、使用权期限、保修责任等。

购房合同的主要作用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购房合同确保了购房人的合法权益。

通过合同的签订,购房人可以获得住房的产权转移,并享受相应权益。

合同中规定的使用权期限和相关约定,可以保护购房人在一定期限内稳定居住,提高居民的居住保障和福利水平。

购房合同明确了双方的权利和义务。

合同规定了房屋的保修责任、居住规定等事项,确保购房人和福利分房实施单位之间的权益得到平衡和保护。

购房合同也对违约责任和争议解决提供了依据,减少了双方的纠纷和法律风险。

购房合同的存在可以提升整个福利分房制度的透明度和规范性。

单位福利分房继承规定

单位福利分房继承规定

单位福利分房继承规定尊重和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保障劳动者从事劳动任务时的福利待遇,是劳动者权益保护的重要法律规定,也是劳动保障矛盾解决的重要措施,单位福利分房继承规定就是对此的一种具体规范和约束,对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具有重要的保障作用。

二、规定的内容(一)劳动者的福利分房继承权1、劳动者的福利分房,须由劳动者本人获得其到期的福利分房继承权,与其身份无关。

2、福利分房的继承权,应在劳动者的死亡前传给其直系血亲,如有继承权的血亲未到场者,其继承权可转让给其他血亲。

3、福利分房可以传给非直系血亲,需经过整个继承链中劳动者的全体直系血亲同意。

4、继承人因故不能及时履行继承义务的,可由劳动者本人或配偶代理继承。

(二)单位福利分房继承实施程序1、劳动者决定福利分房继承人时,应当准备有关文件,如:劳动者的身份确认文件、有关第三人的证明,经检验有效的福利分房继承人申请书,以及当事人本人的签字确认文件等。

2、劳动者死亡后,其福利分房由其继承人依据有关规定进行继承,并支付税款。

在继承期间,原被保障人及其家属可获得单位的安慰金。

3、劳动者的福利分房继承权,自劳动者死亡之日起属于领取者的,不得放弃或撤销。

(三)福利分房的使用1、福利分房可以用于购买住房、进行维修保养,或用于投资理财、购买股票、基金、保险等。

2、福利分房的收益可以用于补充家庭财政开支,改善家庭住房环境和生活条件。

3、使用福利分房应当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不得用于违法活动或其他违背国家法律法规的活动。

三、总结单位福利分房继承规定是保障劳动者继承其福利分房的一项重要规定,规定了劳动者福利分房的继承权和继承程序,也规定了福利分房的使用和管理规则,可以用于改善家庭住房环境和生活条件,也可以用于补充家庭财政开支。

最后,希望劳动者要注意合法的使用福利分房,同时务必遵守有关的法律法规。

公司福利房法律规定(3篇)

公司福利房法律规定(3篇)

第1篇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企业规模不断扩大,员工福利待遇成为企业竞争的重要手段之一。

公司福利房作为一种常见的员工福利,不仅能够提高员工的满意度,稳定员工队伍,还能够增强企业的凝聚力。

然而,公司福利房在实施过程中涉及到诸多法律法规问题,本文将从公司福利房的定义、法律法规依据、实施要点及法律风险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公司福利房的定义公司福利房,又称企业住房,是指企业为解决员工住房问题,按照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利用自有资金或通过其他方式筹集资金建设的,提供给员工无偿或低租使用的住房。

二、公司福利房的法律法规依据1.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劳动法》第三十七条规定:“用人单位应当保障职工的住房权益,为职工提供必要的住房条件。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劳动合同法》第四十四条规定:“用人单位应当为职工提供必要的劳动条件,保障职工的合法权益。

”3.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房地产管理法》《城市房地产管理法》第二十六条规定:“房地产开发企业应当按照国家规定,合理规划、设计、建设住宅,保障住宅质量,提供良好的居住环境。

”4. 《住房公积金管理条例》《住房公积金管理条例》第二十七条规定:“职工有下列情况之一的,可以申请提取住房公积金:……(四)购买、建造、翻建、大修自住住房的。

”5. 地方性法规和政策各地根据实际情况,制定了相应的公司福利房管理办法,如《上海市企业住房管理办法》、《北京市企业住房管理办法》等。

三、公司福利房实施要点1. 明确福利房适用范围企业应根据自身实际情况,明确福利房的适用范围,如针对特定岗位、特定工龄或特定贡献的员工。

2. 制定福利房分配标准企业应制定公平、合理的福利房分配标准,如面积、户型、租金等,确保分配过程的公正性。

3. 建立健全福利房管理制度企业应建立健全福利房管理制度,包括申请、审批、分配、使用、维修、回收等环节,确保福利房管理的规范性和有效性。

4. 加强福利房资金管理企业应设立专门的福利房资金账户,专款专用,确保资金的安全和合理使用。

福利分房有购房合同吗

福利分房有购房合同吗

福利分房有购房合同吗摘要:I.福利分房的背景和概念- 福利分房的起源和发展- 福利分房与商品房的区别II.福利分房的购房合同问题- 福利分房购房合同的法律地位- 福利分房购房合同的条款和内容- 福利分房购房合同的履行和保障III.福利分房购房合同的注意事项- 购房合同的签订和生效- 购房合同中的权利和义务- 购房合同的变更和解除IV.福利分房购房合同的纠纷处理- 购房合同纠纷的类型和原因- 购房合同纠纷的处理方式和程序- 购房合同纠纷的预防措施正文:福利分房是我国特有的一种住房制度,起源于上世纪50 年代,主要面向企事业单位和机关工作人员,以低于市场价的价格出售或出租住房。

随着我国住房制度的改革和市场经济的发展,福利分房逐渐退出历史舞台,取而代之的是商品房。

然而,对于那些仍然持有福利分房的人来说,福利分房的购房合同问题仍然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福利分房的购房合同具有一定的法律地位。

虽然福利分房不同于商品房,但其购房合同仍然具有法律效力,购房者和开发商需要在合同中约定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包括房屋的位置、面积、价格、交付时间等内容。

一旦双方签订合同,就应该按照合同的约定履行。

在福利分房购房合同中,购房者需要注意一些事项。

首先,购房者应该认真阅读和理解购房合同的条款,尤其是关于房屋交付、产权办理、违约责任等方面的内容。

其次,购房者应该在签订购房合同前核实开发商的资质和信誉,避免因为开发商的问题导致购房合同无法履行。

最后,购房者应该妥善保管购房合同,一旦发生纠纷,可以作为证据使用。

当然,即使购房者已经签订了购房合同,仍然有可能发生纠纷。

例如,开发商逾期交付房屋、房屋质量问题、产权办理拖延等问题都可能导致纠纷。

在这种情况下,购房者应该首先与开发商协商解决,如果无法协商,可以通过诉讼等法律途径解决。

总的来说,福利分房的购房合同是保障购房者权益的重要法律文件,购房者应该认真对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职工福利分房应受法律保护
宋继业【案情】
起诉人:陈XX,男,28岁,德正公司职工
赵XX,女,25岁,德正公司职工。

宋XX,男,31岁,原德正公司职工。

起诉人诉称,我们是××局调派到××师事务所的在编正式职工,根据国家政策规定,各会计(审计)师事务所务必于1999年12月31日前与其主管部门脱钩。

××局与××师事务所,为如期完成脱钩改制任务,双方协议为在职职工解决好遗留问题。

因此,部分职工以德正公司(当时暂用名)的名义,与××局及××局签订了协议,以福利分房价格,购得了15套住房。

每名职工房款3万元左右,通过市审计师事务所于1999年9月交给了××局。

15名职工按照各自的工作条件制定了分房标准,把15套房子也具体分到个人,即每个职工所买房子已经特定化,只是等原住户腾出后交付。

2000年1月,德正公司更换法定代表人,由于三起诉人持反对态度,便遭到德正公司的报复,德正公司找到××局,要求为三起诉人退房,同时对起诉人以在德正公司内的简易住房被停水、停电、停气并罚款相威胁,要求其迁出。

三起诉人多次到××局索要购房钥匙未果。

为此双方发生纠纷,三起诉人诉至法院,请求被告德正公司、被告××局交出钥匙,并出具办理房产证的手续。

【审判】
区人民法院收到三起诉人的诉状之后,经审查认为,三起诉人与被告××局、德正公司之间的纠纷是因××局与××事务所脱钩改制引起的房产纠纷,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112条、《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房地产案件受理问题的通知〉》第3条的规定,裁定如下:对三起诉人的起诉,本院不予受理。

一审裁定后,三起诉人不服,依法向市中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

市中级人民法院裁定维持一审结果。

【评析】
本案是一起损害他人住房权利的案件。

对该类案件法院内部对是否受理有不同意见,有的主张应予受理,有的主张不予受理,本案采纳了后一观点。

引用的法律依据是1992年11月25日,最高人民法院"法发(1992)38号解释",《关于房地产案件受理问题的通知》第3条即"凡不符合民事诉讼法、行政诉讼法有关起诉条件的属于历史遗留的落实政策性质的房地产纠纷,因行政指令而调整的划拔、机构撤并分合等引起的房地产纠纷,因单位内部建房、分房等引起的占房、腾房等房地产纠纷,均不属于人民法院主管工作的范围。

当事人为此而提起的诉讼,人民法院应依法不予受理或驳回起诉,告知其找有关部门申请解决。

"本案三起诉人与二单位的房产纠纷,是因机构撤并引起、也属于单位内部建房、分房等引起的占房纠纷,因此法院依法作出了不予受理的裁定。

但笔者认为,对因机构撤并引起的单位与职工之间的房地产纠纷,应分类对待,具体案情具体分析,以使案件得以正确处理。

如果认为纠纷的一方是职工,一方是单位,就一律认定为单位内部房地产纠纷,机械地适用"法发(1992)38号解释",不利于维护职工合法权益,不利于维护社会正义,不利于维护社会稳定。

判断一起纠纷是否属于民事诉讼范
围,主要有两个标准,一看纠纷的双方当事人是否是平等主体,再看纠纷的实质内容是否是因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而引发的民事权益纠纷。

《民法通则》第2条规定,民法是调整平等主体的公民之间、法人之间、公民和法人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

《民事诉讼法》第3条规定,人民法院受理公民之间、法人之间、其他组织之间以及他们相互之间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提起的诉讼。

判断单位与职工之间的房地产纠纷是否属于法院受理的范围,对"法发(1992)第38号解释"必须根据《民法通则》和《民事诉讼法》的立法精神和基本原则予以正确理解和适用。

根据以上原则和标准,笔者认为,法院受理本案,更合乎法律的宗旨。

其理由如下:
一、从起诉人与××局之间是否具有平等关系来看
改制前,起诉人是××局的职工,在工作关系中存在着管理与被管理的关系,主体地位是不平等的。

但在协议买卖福利住房方面,已转化为买卖关系中的平等主体。

职工购买的是房屋的所有权,如同购买其他商品所有权一样,双方处在平等的地位,被告代表国家向职工出售房屋,职工作为民事法律主体向国家购买房屋。

福利住房的购买价格低,是考虑了职工应享有的福利因素,福利是起诉人作为原国家正式职工,依法、依政策应该享受到待遇,不是国家恩赐给职工的,而是职工作为其与国家多年的劳动关系依法应当得到的,最终是属于职工本人所有的。

在买卖房屋关系中既然作为一定价值计算在价格之中,福利价值之外的价值已用货币形式支付给被告。

因此,作为职工得到房屋所付出的价值与房屋的交换价值是等价的,是符合普通的民事买卖关系特征的,双方的民事法律地位是平等的。

二、从起诉人与被告之间的纠纷是否属财产关系看
双方因买卖房屋发生纠纷,很明显属财产关系纠纷,理由不再赘述。

三、从是否成立买卖房屋合同方面讲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规定,当事人订立合同,采取要约、承诺的方式。

当事人采用合同书形式订立合同的,自双方当事人签字或盖章时合同成立。

由于是事务所改制,职工面临要脱离国家机关,改变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身份的不利境地,职工提出要按福利房价购买住房,在××局有住房并能为职工解决的情况下,职工以德正公司的名义与××局、××局签订了购房协议并加盖了公章,××局也收受了房款,双方买卖关系不仅确定下来,而且起诉人已经履行完毕。

很明显,双方已经成立了买卖房屋合同。

依法成立的合同,应受到法律的保护。

四、从职工买到房子的时间上看
职工买到房子时,是在其事务所正式脱钩之前。

当时,所有的职工还具备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身份,符合国家职工福利分房的条件、标准。

至于改制后的职工,虽然不具备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身份,但对于已经买到手的房子,应该不受影响,况且所买到房子,也是职工支持改制提出的要求。

卖方因迟延交房,致使买方办完脱钩手续后还没有得到房子,而卖方再以买方不具备分房条件拒绝交房,这种用自己的过错去惩罚他人的做法,更是严重违反民事责任归原则的,是法律所不允许的。

五、从××局是否有权收回房屋来讲
起诉人已经与被告签订了房屋买卖合同,依法成立的合同,对当事人具有法律约束力,任何一方不得擅自解除。

不能因为有福利因素,就认为被告有单方解除权。

属于职工的合法财产(福利)不是被告想给就给,想不给就不给的,一切应依法进行。

第一点中已经阐明,房屋价格比市场价格低,并不否认双方是等价的买卖关系,购房合同已经成立且已部分履行。

因此,被告不但没有权利收回房屋,而且有义务交付房屋,履行协议。

六、从德正公司是否有权退房来讲
本购房协议尽管是由单位(暂用名:德正公司)与××局签订,但就其实质,购房主体应是事务所的职工。

因为职工是购房的实际受益者,房子的价格也是按每个职工的工龄、职务等条件确定的,很明显买方是职工。

德正公司在协议上签字,作为单位是不具备福利分房的条件的,只是职工的代理人而已。

因此,后来的德正公司法人代表是无权放弃所购房屋的。

退一步讲,既便德正公司是合同主体,职工是受益的第三人,那么德正公司与××局的行为,明显符合《合同法》第52条第1款第(2)"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第三人利益"的行为,也是无效的。

职工的合法权益,应受法律保护。

七、法院如果不予受理,从后果上看
本案法院如果不予受理,三起诉人的合法权益很能难实现。

最终会造成这样一种事实,单位改制前主管局作出的承诺,有关领导可以随意不负责任地违背,损害职工的重大合法权益,使本来就处于弱势的改制职工,再得不到公正司法的救济,对个人、社会、国家都无公平正义可言。

综上,应该正确理解最高人民法院"法发(1992)38号《关于房地产案件受理问题的通知》"第3条的精神实质,对其作出限缩性解释。

对因机构撤并分合等引起的房地产纠纷,因单位内部建房、分房等引起的占房、腾房等房地产纠纷中,凡是属于职工、单位已经平等协商达成协议后,又出现一方反悔性质的纠纷,法院就应当受理。

注:本案尽管法院没有受理,但二审法院及时向有关部门发出了保护职工利益的司法建议书,引起了该部门的重视。

在有关部门的关心下,三职工的合法利益最终得到了维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