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颈内静脉输液渗漏致颈部压迫的原因分析和护理
静脉输液外渗原因及护理对策
静脉输液外渗原因及护理对策1. 引言1.1 静脉输液外渗原因及护理对策静脉输液外渗是指输液液体从血管内渗出至注射部位或周围组织的现象。
静脉输液外渗原因多种多样,主要包括输液速度过快、输液管路连接不密封、注射部位受压迫等因素。
外渗的危害主要表现为药物浪费、局部组织损伤、感染等不良后果。
为了有效应对静脉输液外渗,护理人员需要采取相应的护理对策。
首先要确保输液管路连接牢固密封,注意观察输液情况及患者注射部位的情况,及时发现外渗现象。
护士在输液过程中需要密切观察患者的情况,及时调整输液速度,避免输液速度过快造成外渗。
护理人员应定期更换输液器、输液管等器材,确保器材完好无损。
加强对静脉输液外渗的警惕,做好预防和处理工作,是保障患者安全的重要措施。
只有护理人员始终保持警惕、细心观察,才能有效预防和处理静脉输液外渗,为患者输液安全提供保障。
2. 正文2.1 静脉输液外渗原因静脉输液外渗是指静脉穿刺后,输液液体未正常通过静脉通道进入患者体内,而是渗漏到周围组织间隙造成的现象。
静脉输液外渗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静脉穿刺技术不正确:静脉穿刺时,穿刺角度不正确或者穿刺过深、过浅都会导致静脉穿刺点周围组织受损,造成外渗。
2. 输液速度过快:输液速度过快会增加静脉内的压力,可能导致静脉破裂或溃疡,从而引起外渗。
3. 输液管路连接不牢固:输液管路连接处如果松动或漏气,液体就会从连接处外渗。
4. 静脉壁损伤:长时间的静脉导管留置或频繁的换针操作可能导致静脉壁损伤,增加外渗的风险。
5. 患者过度活动:患者在输液期间过度活动或不小心碰到输液部位也可能导致外渗。
需要注意的是,静脉输液外渗虽然看似只是一种小问题,但它可能会造成患者感染、溶液浓度异常等危害,因此在静脉输液过程中要格外小心,避免外渗的发生。
2.2 外渗的危害外渗是静脉输液中常见的并发症,其危害不容忽视。
外渗导致输液药物无法充分进入患者体内,使得治疗效果无法达到预期。
静脉输液外渗的原因分析及预防和护理对策
静脉输液外渗的原因分析及预防和护理对策静脉输液是指将药物或营养液等输送到静脉内,这种治疗方式在现代医疗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并取得了显著的疗效。
然而,由于输液时周围组织与输液管道之间的压力差异,导致输液外渗现象的发生。
不仅会影响药物的疗效,还会增加感染的风险。
因此,本文将就静脉输液外渗的原因分析以及预防和护理对策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静脉输液外渗的原因分析1、静脉内压力过低:输液管道与周围组织之间的压力差是外渗发生的主要原因之一。
静脉内压力过低,不仅会导致药液输送不畅,同时也会促使药液渗入周围组织,从而引起外渗。
2、输液管道损伤:输液管道在穿刺或移动中容易受到损伤,管道损伤会改变管道周围压力,导致药液流入周围组织引起外渗。
3、输液速度过快:输液速度过快会导致静脉内压力增大,使药液通过输液点直接渗入周围组织,引起外渗。
4、输液部位不当:输液部位不当很容易导致静脉内的流速减慢,并同时造成药物积聚,压力过高等因素。
这些因素均会增加药液外渗的风险。
二、静脉输液外渗的预防和护理对策1、注重输液部位的选择:由于输液部位的选择会直接影响静脉输液的效果和安全性,因此护士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最合适的输液部位。
一般来说,选择靠近心脏的静脉更稳定,不易出现外渗或溃疡等问题。
2、严格控制输液流速:护士应根据医嘱要求,合理控制输液的流速,防止输液速度过快导致静脉内压力过大,增加外渗的风险。
3、注意输液管道的保护:输液过程中,需要注意保护输液管道,避免摆动、扭曲等损伤,防止周围组织与管道之间的压力差进一步加大。
4、定期更换输液管路和敷料:输液管道或敷料使用一段时间后,会出现老化和变形等问题,会直接影响输液的安全性。
因此,护士需要定期更换输液管路和敷料,确保输液的效果和安全。
5、及时发现和处理外渗现象:护士需要及时观察病人的输液情况,发现外渗现象后需要立即处理。
处理方法可以包括更换敷料、更换输液部位等,避免药液渗入周围组织带来的不良影响。
临床护理中静脉输液外渗的常见原因及相应对策分析
临床护理中静脉输液外渗的常见原因及相应对策分析目的分析临床护理中静脉输液外渗的常见原因及相应对策。
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在本院接受静脉输液治疗时输液外渗患者32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自制问卷调查量表对护理过程中常见的输液外渗原因进行分析总结,根据原因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以降低患者不良的心理状况。
结果静脉输液外渗的常见原因主要集中在护理人员因素、患者自身因素和疾病因素3个方面。
结论引起静脉输液外渗原因有很多,护理人员需采用正确的护理措施,并针对外渗透原因进行相应护理,同时提高护理水平和职业素养,减少静脉输液外渗现象,提高护理质量。
标签:临床护理;静脉输液外渗;常见原因;相应对策在临床工作中,静脉输液外渗属于常见问题。
静脉输液外渗是在静脉输液过程中由于药物渗漏到皮下组织,引起患者出现局部疼痛、肿胀等现象,严重时会导致患者出现皮下组织坏死,给患者心理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不利于治疗及康复[1]。
而静脉输液外渗导致局部皮下组织坏死,会加重患者病情,进而延长其住院时间。
因此,应重视静脉输液外渗现象,及时发现尽时预防,降低静脉输液外渗给患者带来的危害。
本次研究基于以背景,分析临床护理中静脉输液外渗的常见原因及相应对策,现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基本资料。
选择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在本院接受静脉输液治疗时输液外渗患者32作为研究对象,男女比例为13:9,年龄1-64歲,平均(30.5±8.9)岁,其中小范围药物外渗17例、大范围药物外渗11例、药物外渗导致皮下组织坏死1例、药物外渗出現水泡3例。
所有患者出现输液外渗后均给予相应的诊查与治疗,并采用相应的护理对策。
本次纳入研究的患者及其家属均与我院签署《调查研究知情同意书》,并取得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认证通过。
1.2 方法。
患者入院后,总结静脉输液外渗常见原因,制定相应的护理措施。
以医院自制的调查问卷进行研究。
问卷分为护理人员和患者两部分,主要内容为对日常护理工作中的用药、操作、知识讲解、沟通交流以及患者遵医行为和知识知晓程度等方面进行合理评估,总结出常见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2]。
静脉输液外渗原因和护理措施研究
静脉输液外渗原因和护理措施研究摘要:静脉输液外渗是临床上护理工作中经常遇到的护理问题,其发生的常见原因有多种。
一旦发生静脉输液外渗,如果不采取积极正确的预防和护理措施,有的可产生严重后果。
认真分析发生静脉输液外渗的原因,采取正确的防治措施是非常重要的;在输液过程中尽量避免导致外渗的各种因素;针对不同的外渗原因及临床表现,采取对应的预防和治疗;从而减轻病人的痛苦,保证患者的医疗安全。
关键词:输液外渗;外渗原因;护理措施作为护理人员,静脉输液是我们每天必不可少的操作,输液外渗也是我们临床工作中经常遇到的问题,当输注的药物发生外渗时,轻者可导致局部组织疼痛、红、肿胀、抽吸无回血,重者可导致组织溃疡、坏死、甚至造成残疾,引发医疗护理纠纷,因此,认真分析发生静脉输液外渗的原因,采取积极的预防措施和及时正确处理输液输液具有重要的意义。
1静脉输液外渗的常见原因1.1患者因素婴幼儿:血管少、穿刺难度大、不配合、好动又难固定。
老年人:行为控制能力减弱,疼痛减低、反应迟钝、皮肤松弛、静脉血管脆弱,稍有不慎,就会造成针头移位或静脉破损。
重症患者:休克、严重脱水以及病危的患者。
无法沟通的患者:麻醉患者,用镇静剂或昏迷的病人。
1.2药物因素药物浓度过高,输液速度过快,药物刺激性太大如甘露醇、钙剂等,钧可损伤血管壁,使通透性增高而发生外渗。
1.3疾病因素癌症患者:反复接受化疗,静脉血管脆弱,难以穿刺。
外周血管疾病:血管硬化,易发生外渗。
糖尿病患者:糖、脂肪代谢障碍,血管硬化,易发生外渗。
静脉压增高的患者:右心衰患者,全身静脉淤血,血液回流受阻。
1.4技术因素护理技术缺陷,穿刺不熟练,没有经验,知识缺乏。
1.5解剖部位外周静脉较中心静脉容易发生外渗;静脉炎的血管、关节、皮下组织少的部位。
1.6护士心理素质原因护士的心理因素常被忽视,工作中发现护士的心理素质和工作情绪,与静脉穿刺的成功率有密切的关系,患者对护士不信任,提出过高要求,可能导致穿刺失败。
静脉注射渗漏性血管损伤原因分析及防护措施
避免药物外渗对人 体所造 成 的损伤 , 须寻求 有效 的防治措 必
施, 值得广大护 理人员关 注与探讨 。探 索静脉 输液外 渗的机
理 , 助于指导 临床采取 正确有 效的 防治 措施 。现将 静脉渗 有
漏性血管损伤的主要原 因及相关 防护措施 报告 如下 , 为临床 护士提供参考 , 以达共进共勉 之 目的。 1 渗漏性血管损伤的原因分 析
甚至有发生局部组织坏死 的可能 。
13 3 阳离子溶液 : . . 如氧 化钙 、 葡萄糖 酸钙 等药 液外渗 后对
致穿刺失败后引起局部组织渗漏肿胀的发生。⑤操作中的力
度不 均 , 松止血管 、 如 松拳 、 松开关活 塞时动作 幅度过大 而带 动针头刺破血管壁引起 药液外渗 。⑥输 入刺激性较强 的药物
一
2 23 帮助患者树立正确的生死 观 : .. 通过护士及家属 的精心 护理和鼓励 , 患者会慢 慢接受正确 的死亡观念 , 面对 现实 , 并
考虑与 自己病情相适应的方法活下去 。
些, 主要 是心 理 上感觉 自己没有 被亲 人抛 弃 , 家属仍 疼 爱
2 24 消除患者 的孤独感 : .. 允许家属陪伴 , 护士勤巡 视病房 , 让患者感觉有人关心他 , 有亲人始终陪伴他 , 帮助患者树立 战 胜疾病 的信心 。
・
29 ・ 80
吉林医学 2 1 0 2年 5月 第 3 3卷 第 1 3期
都有助 于护患之间建立起相互信任 的关系 , 时关 注的眼神 , 有
轻 轻的抚摸胜过于千言万语 。
中, 他们 同样需 要关 怀和安慰 , 帮助 他们树 立正确 的生死观 ,
主动说明患者 的心 理状 态及有 关知 识 , 以避 免 因家属 的不 可 安而加重患者 的情 绪反应 , 鼓励 家属配 合护理 工作 。有 时 并 让家属做 一些 简单 的护 理工作 , 者 的感 觉 比护士做 的舒 服 患
静脉输液外渗原因及护理对策
静脉输液外渗原因及护理对策静脉输液是一种常见的医疗治疗方式,可以给予患者及时的药物、液体等重要物质,对患者病情的控制和治疗效果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但是在实际临床护理工作中,医护人员常常会遇到输液外渗的问题,使得静脉输液效果受到影响,给患者带来不良的影响和风险。
静脉输液外渗的原因比较多样化,从患者本身因素到医护操作过程中的因素都可能导致输液外渗的发生。
下面就对静脉输液外渗的原因及护理对策进行详细的介绍。
一、原因1、患者因素:患者的静脉血管状况是影响输液外渗的重要因素。
如果患者血管脆弱、血管壁弹性不足、血管周围组织水肿等情况都会增加输液外渗的风险。
2、液体渗漏:输液管路或连通器等装置破裂或脱落。
或者是输液瓶或袋等容器的密封不良,导致液体泄漏。
3、操作因素:操作不规范或粗暴也是导致输液外渗的一个原因。
如造成穿刺部位溃疡、炎症,或容量过大等反应,这样会破坏静脉包膜或带来炎症等不良反应,增加输液外渗的风险。
4、气泡:输液袋或瓶内残留空气泡,可以使液体内部压力增大,促使血管内液体向周围组织渗透,导致输液外渗。
二、护理对策1、加强护理技能培训:定期对医护人员进行技能培训,提高其正确的操作技巧和程序,降低输液操作失误率。
2、认真进行患者查房:及时观察患者的皮肤和输液部位,如有异常现象及时处理并记录。
3、注意穿刺部位消毒:穿刺部位消毒是防止感染和降低输液外渗的关键,医护人员应认真消毒,避免交叉感染。
4、监控输液系统:每次输液前都应将输液装置的电子秤调零,确保准确计量,防止输液超量。
5、正确闭合输液细管:每次接换药物或检查输液细管时,都应当正确闭合,在放气后翻转细管使药物液体充满细管,避免空气较多导致输液外渗。
6、定时更换输液容器:实施输液的容器一般在 24 小时内是需要更换一次的。
在更换时医护人员应确保输液瓶或袋的密封性,如果发现破损或泄漏,应及时更换。
7、减少压迫时间:穿刺点压迫的过程应逐渐减少,避免过度压迫造成血肿和引起静脉扩张,增加外渗的风险。
输液渗漏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干预
输液渗漏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干预发表时间:2013-08-01T16:59:07.983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3年第23期供稿作者:赵婷婷黄宇霞[导读] 静脉局部受到药物刺激后使代谢产物堆积和组织胺增多,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一旦渗漏将会发生严重的后果。
赵婷婷黄宇霞 (广西柳州人民医院广西柳州 545001)【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13)23-0299-02 【关键词】输液渗漏护理干预静脉渗漏是静脉输液最常见的并发症,它不仅增加病人的痛苦,同时还易引发护理纠纷。
近年来,为了防治静脉输液渗漏,我科进行了大量的临床实践,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1 输液渗漏的原因1.1 药物因素主要与药物浓度、渗透压、酸碱度、毒性作用有关。
静脉局部受到药物刺激后使代谢产物堆积和组织胺增多,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一旦渗漏将会发生严重的后果。
常见药物有:血管刺激性大的药物如甘露醇、钙剂,缩血管药如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阿拉明等。
1.2 患者因素老年人,婴幼儿、昏迷、重症患者以及特殊疾病的病人,由于自身抵抗力弱,皮肤敏感度低,对表皮痛感无明显反应,对外渗的不适反应不能及时表现,易被医护人员所忽视。
1.3 物理因素如环境温度,溶液中可溶性微粒的危害,输入液体量、温度、速度、时间、压力与静脉管径、舒张状态是否相符,加压输液、输液针不光滑等。
1.4 技术因素护士工作责任心及观察输液外渗的经验不足,穿刺技术欠缺、同一血管反复穿刺、选择血管不当、针头固定不牢、拔针后按压不当、无菌操作不规范等。
2 护理干预措施2.1 预防2.1.1 加强护士静脉输液治疗的规范培训,从血管的选择、穿刺技术、进针的手法、固定方法、拔针后按压的技巧、输液渗漏的观察等方面进行系统培训,以提高穿刺的成功率及输液观察能力。
同时还要求护士熟悉相关药物药理及毒性作用及特点、正确掌握输液的速度和方法。
2.1.2 对老年病人、昏迷病人,静脉穿刺难度大等病人的护理,做到输液前有计划的选择血管,输液时应加强巡视。
静脉输液外渗原因及护理对策
静脉输液外渗原因及护理对策1. 引言1.1 静脉输液外渗的定义静脉输液外渗是指在静脉输液过程中,输液液体发生渗漏至血管外组织、间隙或浮肿等现象。
外渗的发生可能导致药物浪费、局部组织损伤甚至感染等并发症,给患者带来不良影响。
外渗的程度可轻可重,轻则局部肿胀、皮肤变硬、渗液外溢,重则可能导致局部组织坏死、坏疽等严重后果。
静脉输液外渗在临床护理工作中较为常见,护理人员需要掌握其发生的原因及相应的护理对策,以有效预防和处理静脉输液外渗事件。
通过合理的护理措施和严密的监测,可以有效减少外渗的发生率,提高输液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了解静脉输液外渗的定义及危害对于护理工作者来说至关重要。
1.2 静脉输液外渗的危害静脉输液外渗是指静脉输液管道中药液流入组织间隙,而不是进入血管系统的情况。
静脉输液外渗的危害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药物浪费:由于药液流入组织间隙导致药物无法发挥应有的疗效,造成药物浪费。
2. 降低治疗效果:药物在血液中无法达到目标浓度,治疗效果降低,延长患者治疗时间。
3. 组织损伤:药物流入组织间隙可能导致组织损伤甚至坏死,造成患者疼痛和并发症。
4. 感染风险增加:静脉输液外渗会破坏皮肤的完整性,增加细菌感染的风险,对患者造成健康威胁。
5. 导致其他并发症:如静脉炎、皮下积液等并发症的发生,给患者带来更多的痛苦和不便。
静脉输液外渗的危害不容忽视,需要及时采取有效的护理对策来预防和减少外渗的发生,确保患者的安全和治疗效果。
2. 正文2.1 静脉输液外渗的原因静脉输液外渗是指输液液体从静脉内逸出至组织间隙或皮下造成的不良反应。
造成静脉输液外渗的原因有多种,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 静脉穿刺技术不熟练:在进行静脉穿刺时,如果护士技术不熟练或者操作粗糙,容易导致血管损伤,进而造成输液外渗。
2. 输液速度过快:当输液速度过快,超过了患者的承受范围,血管内的压力会增大,这样容易导致液体通过静脉管逸出至组织间隙。
3. 静脉管插入不当:静脉管插入位置不准确或者插入过深也容易造成静脉输液外渗。
输液渗漏对机体损伤的原因分析及防治方法
输液渗漏对机体损伤的原因分析及防治方法静脉输液是临床上最常见的一项护理操作技术。
因静脉输液造成的血管损害,尤其是长期静脉输液致浅静脉永久性损害及再输液困难以致不能再输液已成为临床上常见的亟待解决的护理问题。
众所周知静脉注射药物渗漏是临床药物治疗中常见的不良反应,不仅给患者带来痛苦,也不同程度的影响了治疗工作。
为此笔者在查阅文献的基础上结合实际临床治疗中所得经验教训对渗漏防治情况进行分析,以供临床用药参考。
1 输液渗漏对机体的损伤1.1 血管损伤体液及细胞漏出,引起血管周围大量结缔组织增生,致使管壁增厚、变硬,管腔缩小或堵塞。
通过实验表明20%甘露醇更容易导致血管损害且不易恢复。
1.2 局部组织损伤局部组织肿胀轻者引起酸、麻、胀、痛等刺激症状,重者由于炎症介质的作用及药物的毒性作用。
造成局部组织坏死。
如处置不当还可造成瘢痕挛缩、关节僵直、功能障碍。
1.3 骨筋膜间隔综合征由于输液大量渗漏,超过皮肤扩张限度,致皮下组织的压力增高。
并压迫骨筋膜间隔使其容积变小,压力增高,血液循环受阻,造成神经、肌肉组织缺血、缺氧,从而使局部酸性代谢产物堆积,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大量渗出液进入骨筋膜间隔,使其压力进一步增高,造成了缺血-水肿-缺血的恶性循环最终造成肢体感觉运动功能障碍。
2 引起输液渗漏的原因2.1 血管因素主要指输液局部血管的舒缩状态、营养状态如休克时组织有效循环灌注不足,血管通透性增加,而滴人多巴胺后,静脉壁的营养、血管发生痉挛、静脉壁可因缺血缺氧而通透性进一步增加导致药液渗漏。
2.2 物理因素包括环境温度、溶液中不溶性微粒的危害,液体输液量、温度、速度、时间、压力与静脉管径,舒缩状态是否相符。
针对对血管的刺激旧法拔针对血管壁的损害等。
2.3 药物因素主要与药物酸碱度、渗透压、药物浓度、药物本身的毒性作用及I型变态反应有关。
如静脉推注20%甘露醇4~8次后,血管壁增厚、内皮细胞破坏、血管内瘀血。
周围组织炎症及水肿等,而生理盐水却无此改变。
静脉输液外渗的原因分析及预防和护理对策
静脉输液外渗的原因分析及预防和护理对策静脉输液外渗的原因分析及预防和护理对策[摘要] 静脉输液外渗是临床上护理工作中经常遇到的护理问题,其发生的常见原因有多种。
一旦发生静脉输液外渗,如果不采取积极正确的预防和护理措施,有的可产生严重后果。
认真分析静脉输液外渗的原因,并加强预防,采取正确的护理对策,才能避免和减少对患者身心的伤害,从而提高护理工作质量。
[关键词] 输液外渗;原因;预防;对策静脉输液外渗是指在输液过程中由于多种原因致使输入的药液渗漏在静脉以外的软组织。
一般表现为肿胀、胀痛、中度或重度疼痛,常为烧灼、刺痛、局部红肿、抽无回血,皮肤暗紫、变硬。
输液外渗会使患者承受精神上的痛苦和肉体上的创伤,同时给患者带来经济上的损失,也会对医护人员产生心理压力,引发医疗纠纷。
所以需要积极的预防输液外渗,一旦发生要采取正确的护理措施。
1静脉输液外渗的原因1.1患者因素1.1.1新生儿新生儿因全身都分布有胎脂,仅可做穿刺,穿刺的难度大,固定后易脱落,加之哺乳或喂食影响,使其易外渗。
1.1.2婴幼儿婴幼儿由于哭闹、不配合,其血管短、不直,且家长紧张,无形中给护理人员增加了压力,给静脉穿刺增加了难度;在输液过程中,小儿天生好动,难于固定,易发生外。
1.1.3老年人老年人由于生理、心理、行为功能减退,导致疼痛感减低,反应迟钝,皮肤松弛,静脉脆弱,这些都容易引起注射针头移位,造成静脉输液外渗。
1.1.4无法沟通的患者麻醉后的患者,使用镇静剂或处于昏迷状态的患者。
此类患者由于烦躁、感觉和知觉障碍,容易发生外渗。
1.1.5重症患者休克、严重脱水、病危的患者,此类患者由于微循环受损,血管通透性增加,容易发生外渗。
1.1.6肥胖的患者肥胖患者的血管看不清、触不到,穿刺难度大。
1.2药物因素刺激性大的药物如化疗药物、甘露醇、钙剂,缩血管药物如多巴胺、间羟胺、去甲肾上腺素等外渗的高危药物,这些药物一旦外渗,将引起严重的后果。
1.3疾病因素①癌症是外渗的危险因素,由于癌症患者反复接受化疗,静脉脆弱,难以穿刺。
患者静脉输液时发生液体外渗危险因素及护理对策
患者静脉输液时发生液体外渗危险因素及护理对策静脉输液是临床护理中最为常见的护理技术,是治疗疾病、抢救患者生命的重要给药方式,其护理质量及安全性直接影响着患者的治疗及身心状况。
临床多数患者基础疾病较多,血管弹性下降,尤其在输注某些刺激性较强的液体时极易发生液体外渗,破坏患者的皮肤完整性,降低其生活质量。
输液外渗可导致穿刺部位出现肿胀、烧灼感等异常症状,若处理不当,会使局部组织严重坏死。
所以,输液外渗不仅会增加穿刺难度,给患者带来痛苦和创伤,还会加重医护人员的心理负担。
相关研究指出,静脉输液过程中液体外渗的发生与患者因素、疾病因素、药物因素、技术因素等密切相关。
对此,积极采取护理措施进行干预,加强静脉输液外渗的处理及预防,有助于提高静脉输液的安全性。
1、危险因素分析1.1患者自身因素:患者机体功能减退、痛感低、皮肤松弛,输液时针头容易移位,输液外渗可能性较高;血管弹性下降,组织循环灌注不足,血管通透性增加,易导致输液外渗发生;出现谵妄、昏迷状态或使用镇静剂的患者存在烦躁、知觉障碍等现象,自我控制力降低,造成注射针头移位,会进一步增加输液外渗的发生几率;尤其是老年患者血管硬化,穿刺难度大,加之长期输液会损伤周围血管,容易导致输液外渗发生。
1.2疾病相关因素:癌症患者长期进行化疗,反复穿刺及药物激性会导致静脉脆弱,造成穿刺难度加大;脂肪及糖代谢障碍等代谢紊乱性疾病会导致血管硬化,使输液外渗的可能性变大;静脉压升高患者全身静脉淤血,阻碍血液回流,易使输液外渗情况发生;脉管炎、静脉曲张等外周血管疾病也是输液外渗的高危因素。
1.3药物相关因素:药物的理化性质及浓度刺激细胞代谢功能,会造成血管受损,易引发输液外渗。
部分渗透压>500mOsm/L的药物和pH<5或pH>9的注射液在静脉输注时会刺激静脉内膜,导致静脉炎或血管损伤发生,此时血管通透性进一步增加,容易诱发输液外渗。
1.4护士技术因素:护理人员穿刺不熟练,容易穿破血管,或造成针头移位;缺乏操作经验,血管选择不当,药物推注力度把握不到位,或同一部位反复穿刺,损伤血管,也会导致输液外渗发生;静脉通道监护不足,药物的性质及使用方法了解不够,也是引发输液外渗现象的重要原因。
静脉输液外渗原因及护理对策
静脉输液外渗原因及护理对策静脉输液是临床护理中常见的一种治疗方法,常常用于给予患者输液、药物或营养液。
静脉输液外渗是一种常见的并发症,可能会给患者带来不适和并发症。
本文将讨论静脉输液外渗的原因及护理对策。
一、静脉输液外渗的原因1. 静脉穿刺技术不当静脉穿刺是静脉输液的第一步,如果操作不当,可能会导致静脉损伤,进而引起输液外渗。
护士在进行静脉穿刺时应该具备专业技能,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以减少静脉损伤的发生率。
2. 输液管路不畅输液管路如果出现梗阻或者漏气,可能会导致输液外渗。
护士在给予患者静脉输液时,要定期检查输液管路是否通畅,及时更换输液管路,避免漏气或梗阻导致的外渗。
3. 输液速度过快静脉输液速度过快会增加静脉内压,使得静脉壁承受的压力增大,容易导致静脉外渗。
在给予静脉输液时,护士应该根据医嘱和患者的具体情况合理调整输液速度,以避免出现外渗现象。
4. 静脉血管状态不佳一些患者由于静脉血管状态不佳,如静脉硬化、静脉曲张等,可能会导致静脉输液外渗。
在进行静脉输液前,护士应该充分评估患者的静脉血管状态,选择合适的输液部位,避免因为静脉血管状态不佳而导致的输液外渗。
5. 输液部位局部炎症、浮肿如果患者输液部位局部存在炎症、浮肿等情况,可能会影响输液的顺利进行,导致外渗。
护士在给予患者进行静脉输液前,应该仔细观察输液部位的情况,及时处理异常情况,避免因为局部炎症、浮肿引起的外渗。
二、护理对策1. 提高护理技能护士应该提高自身的护理技能,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静脉穿刺,避免静脉损伤的发生。
护士应该积极参加相关的培训和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以减少因为技术不当而导致的输液外渗。
5. 定期观察输液部位的情况静脉输液外渗是一种常见的并发症,可能会给患者带来不适和并发症。
护士在进行静脉输液时,应该充分了解外渗的原因,并积极采取相应的护理对策,以减少外渗的发生率,保障患者的安全和健康。
静脉注射渗漏损伤的原因分析及护理
静 脉输液是临 床上常用 的给药途径 。因各种原 因导致药物 和液体
渗漏到血管 的周围组织 也 比较常见 。轻者引起局部 的疼痛 、红肿 ,重 者可能 引起 局部周 围组 织的坏死 以及神 经 、肌 肉和关节的损 害。给患
察[ j ] . 中国社 区 医师, 2 0 1 3 , 1 5 ( 5 ) : 3 0 5 — 3 0 6 .
静脉注射渗漏损伤 的原因分析及护理
王 晓梅
( 山东省高青县人 民医院,山东 淄博 2 5 6 3 0 0 )
【 摘 要 】 目的 对 静脉 渗 漏损伤 患 者进 行原 因分析 、临床 预 防及护 理 。方法 此 次 , l 岳 床 研 究主要 对我 院在 2 0 0 9 年 2月至 2 0 1 2年 2月收治 的
采用 随机分配的原则 ,将所有 患者分成对照 组和实验组 ,每个组别各 5 0 例 。两组患者在性 别 、年龄 以及病程等一般 资料 的比较上 ,差异不 存在统计学意 义,P >O . 0 5 ,具有 可 比性。 1 . 2 损伤的机制 、原因
后 疼痛不 明显 ,所以患者不易 发觉 ,等到 发现后往往肿 胀较严 重。细
3 5 0 ・临床护理 ・
Se p t e mb e r 2 0 1 4, Vo l 。 1 2 , No . 2 5
专业, 2 0 1 0 , 1 2 ( 2 3 ) : 2 1 0 .
患者合 理饮食和运 动 ,最大 限度 地减少 并发症给患者 带来的痛苦 。手
术前 后通过健康教 育和心理疏导 使患者正确认 识疾病 和手术治疗 的意
静脉输液外渗的原因分析和护理对策
静脉输液外渗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静脉输液外渗是临床工作中经常遇到的护理问题一旦发生如果不采取积极正确的措施将会发生严重的后果;所以认真分析发生静脉输液外渗的原因采取积极的预防措施及相应的护理对策具有重要的意义。
1静脉输液外渗的原因分析1.1患者因素1.1.1 新生儿新生儿因全身都分布有胎脂需做静脉输液者有的是皮肤苍白有的是皮肤青紫仅能做穿刺的地方只有头皮可见的血管很少穿刺难度大固定后易脱落加之哺乳或喂食影响使其易外渗。
1.1.2婴幼儿婴幼儿由于哭闹、不配合其血管短、不直且家长都很紧张无形中给护理人员增加了压力给静脉穿刺增加了难度;在输液过程中小儿天性好动难于固定易发生外渗一旦发生外渗又难于表达疼痛的感受所以小儿外渗多于成人严重外渗也多于成人。
1.1.3老年人老年人由于生理、心理、行为功能减退容易失控导致注射针头移位; 痛感减低反应迟钝皮肤松弛静脉脆弱增加送馍目赡堋?/P>1.1.4 无法沟通的患者此类患者主要包括接受麻醉的患者使用镇静剂或处于昏迷状态的患者。
此类患者由于烦躁、感觉和知觉障碍容易发生外渗。
1.1.5重症患者休克、严重脱水、病危的患者此类患者由于微循环受损血管通透性增加容易发生外渗。
1.2药物因素刺激性大的药物如化疗药物、甘露醇、钙剂缩血管药物如多巴胺、间羟胺、去甲肾上腺素等外渗的高危药物这些药物一旦外渗将会发生严重的后果。
1.3疾病因素1癌症是外渗的危险因素这是因为癌症患者反复接受化疗静脉脆弱难以穿刺。
2 外周血管疾病如血管硬化易发生外渗。
3 糖尿病患者由于糖、脂肪代谢障碍血管硬化也容易发生外渗。
4 静脉压增高的患者如右心衰患者全身静脉淤血血液回流受阻容易发生外渗。
1.4 技术因素护理技术缺陷造成外渗的情况: 1 没有经验对血管不了解局部解剖位置不清楚。
2 没有定时巡视静脉通道。
3 护理人员知识缺乏对药物的特性及使用方法缺乏了解。
4 使用钢针据有关文献报道钢针外渗是留置针的 2 倍。
静脉注射渗漏性血管损伤原因分析及防护措施
【关键词】静脉注射;血管损伤;防护静脉注射主要是通过静脉用药的途径,将药物快速输送到全身,以达到治疗疾病、抢救危重患者的目的,是护理人员主要的护理技术操作之一。
在静脉注射操作流程中,常由于各种原因引起药物渗漏到血管周围皮下组织中,轻者可引起局部肿胀、疼痛;重则可致红斑水疱,静脉炎及局部组织缺血性坏死,甚至可引起肢体组织功能性障碍。
这样既增加了患者的痛苦,耽误了治疗时机,给患者经济与精神上造成很大影响。
为减少与避免药物外渗对人体所造成的损伤,必须寻求有效的防治措施,值得广大护理人员关注与探讨。
现将静脉渗漏性血管损伤的主要原因及相关防护措施综述如下,为临床护士提供参考,以达共进共勉之目的。
1 渗漏性血管损伤的原因分析1.1 机械性因素机械性损伤是由于静脉操作技能较差及工作不谨慎所致。
(1)多由于穿刺时进针的深度掌握不好,致穿刺针头斜面未完全进入血管使药液顺着刺破的血管壁向外渗漏至皮下组织中。
(2)穿刺针头在血管内来回进退,探索性的寻找血管而损伤血管壁引起渗漏发生。
(3)多次反复在同一条血管部位进行穿刺,使血管壁受到损伤未得到修复又遭刺激作用下致药液外渗。
(4)选择血管时未细心琢磨即随便选择了细小、弯曲或关节活动部位的血管进行穿刺,以致穿刺失败后引起局部组织渗漏肿胀的发生。
(5)操作中的力度不均:如松止血管、松拳、松开关活塞时动作幅度过大而带动针头刺破血管壁引起药液外渗。
(6)输入刺激性较强的药物滴速过快和加压输液压力突增,以及大量输液超过2 500 ml以上者,由于静脉管壁承受不了过大的压力而致药液外渗。
(7)推药时针头固定不牢而使针尖从血管内滑出到血管外使药液外渗。
(8)输液拔针时按压部位不准确及忽视患者心理护理,造成患者不合作等均是引起渗漏性血管损伤的机械性条件。
据有关人士不完全统计,其发生率为穿破血管占38.7%,患者躁动致针头滑脱占19.4%,因患者长期局部组织缺血缺氧致血管通透性增高,以及在肢体末梢部位;如手足背、内踝等处穿刺输液所占比例为41.9%。
静脉输液渗漏的原因和预防措施
静脉输液渗漏的原因和预防措施摘要】目的:探究在临床工作中出现静脉输液渗漏产生的原因,根据静脉输液渗漏的原因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以及对出现静脉输液渗漏后的相应处理措施。
方法:通过临床工作中的经验和查阅相关护理杂志对其进行分析、归纳、总结、概括。
结果:静脉输液渗漏,常巡视,早发现,早处理,提高自身专业知识及专业技术,加强自身责任心。
结论:医院定期开展护理业务讲座和专业知识及专业技术培训,加强护理人员的责任心和安全意识,从各个方面开展护理工作,从而有效预防静脉输液渗漏的现象。
【关键词】渗漏:原因:措施【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9753(2016)3-0219-03静脉输液是利用大气压和液体静压形成的输液系统内压高于人体静脉压的原理,将大量无菌溶液或药液直接输入静脉的技术。
通过静脉输液不仅能补充水和电解质、维持体液平衡,而且能增加血容量,维持血压,改善微循环,补充营养,供给能量,为病人输入药液达到解毒、控制感染、利尿和治疗疾病的目的。
因此静脉输液是护士必须熟练掌握的护理技术,熟练准确地运用静脉输液的知识和技能,静脉输液是护士每天必需要操作的护理技术,在临床上也会经常遇到输液渗漏的问题,多种原因都会造成输液渗漏,一旦发生渗漏,如果不积极正确的处理,就有可能造成严重的后果,因此认真的分析发生静脉输液渗漏的原因,及时处理,及时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减轻病人的痛苦,保证病人的医疗安全。
一、导致静脉输液渗漏的常见原因静脉输液渗漏在临床上是我们经常遇到的问题,一旦出现渗漏就会出现胀痛、肿胀、和疼痛,当输液渗漏发生时,不仅会对患者增加痛苦也会对机体有所损伤,还会造成护理不良事件,因此,每一位护士应该详细地了解发生静脉输液渗漏的各种原因,为预防输液渗漏现象的发生打下坚实的基础。
1、外力因素(1)患者在输液途中上厕所时不慎使针头滑脱而造成渗漏。
(2)有些患者由于一时的大意,不小心触碰了针头或是输液的手大幅度的活动都会造成渗漏。
静脉输液外渗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静脉输液外渗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摘要】目的:通过分析静脉输液外渗的原因,通过采取有效措施来降低事件发生概率。
方法:选取12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即对照组与实验组。
前者采取日常护理干预措施,后者采取有关输液外渗的护理干预措施。
对比两组所取得的效果。
结果:将两组患者的局部消肿时间、组织坏死及感染症状进行比较,使得实验组的各项结果均优于对照组,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
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通过分析静脉输液外渗的原因,采取相关输液外渗的护理干预措施,以此可达到降低患者的痛苦,缓解护患矛盾,降低医疗事件发生概率。
【关键词】静脉输液;外渗;护理干预【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6)04-0293-02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常常会在静脉输液的过程中遇到外渗的情况,若不进行及时处理,会出现严重的后果。
因此通过分析静脉输液外渗的原因,采取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来降低患者的痛苦,缓解护患矛盾,降低医疗事件发生概率[1]。
1.资料与方法1.1 基本资料选取12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男性72例,女性48例。
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即对照组与实验组。
前者采取日常护理干预措施,后者采取有关输液外渗的护理干预措施。
将两组的体重、穿刺部位、所患疾病的严重程度进行比较,若无显著性差异(P>0.05)则具有临床可比性。
1.2 措施将研究对象分为两组,对照组采取日常护理干预措施,实验组采取有关输液外渗的护理干预措施。
具体措施如下:患者在进行静脉输液的过程中出现外渗的情况,应立即更换输液部位,进行有效处理。
应加强临床观察,做到早预防、早发现、早治疗,避免该情况的发生。
主要措施为:①当护士发现静脉输液外渗时,应在拔针时回抽液体,一直到血液回流停止,使血管内形成负压。
保障外渗的药液回流至血管内,降低渗漏的程度。
将抽出的1~2ML血液丢弃,不得进行回输。
②冷敷:静脉输液外渗会造成肿胀,应在前24h进行冷敷,但不得局部加压,预防外渗的药液向四周渗出,增加吸收药液的难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功 ; 术 中见 肿 物 巨大 , 1例 出血 凶猛 , 速 择 右 颈 内 迅 静 脉顺 利 置 管 。4例 中除 1 误 入 动脉 案 例 者未 加 例 压输 血输 液外 ,余 3例 术 中经颈 内静 脉 置管 行加 压 输血 输液 。 4例 患 者 于术 中或 术后 发现 右 颈部 、 右下 颌、 右颞 下不 同程 度 肿胀 , 力 高 , 管 向左偏 移 , 张 气 i
增高 ,原 静 脉穿 刺点 血凝 块脱 落 造成 渗 血渗 液 而 形
成压 迫 。( ) 伤 颈浅 动 脉 。 前路 穿刺 颈 内静 脉 置 2误 经 管 时误伤 动 脉 的概 率 高达 85 2 %t。文献 报 道【 . %~ 3 I 。 1 发现 是误 伤 颈浅 动 脉引起 血 肿压 迫者 ,与本 病 例 有 极 相似 之处 。颈 浅 动脉来 源 于锁 骨下 动 脉 的 甲状 颈 干 动 脉 , 用 1 G薄 壁 针 进针 时造 成 动脉 壁 擦 伤 和 当 8 部 分 撕裂 . 虽立 即终 止 操 作 . 已造 成 血 肿 ; 是 拔 但 或 针 后经 压 迫止 血 . 无 明显 血肿 。 术 中患 者 血压 升 并 但
21 误 伤 血 管 .
本 组 有 3例 患 再择 同侧入 路 穿刺 置管 。 1 误 伤 颈 内静 脉 。 () 2例 患 者首 次 穿刺 为颈 内静 脉 ,穿 刺见 回血 为暗 红色 静
神 经 、 胸 、 胸 、 肿 和导 管 位 置异 常等 发 生 率 可 气 血 血
21 0 2年 2月
护
理
学
报
F b ua y, 01 e r r 2 2
第 1 9卷 第 2 B期
J u a o rig C ia or lf n Nusn ( hn )
V0 .9 No2B I1 .
※ 基 础 护 理
经颈 内静脉输液渗漏致颈部压迫的原因分析和护理
罗 敏 谭 淑芳 邱 逸红 梁 , , , 敏 郭 炎 明 ,
本 组 4例 患 者 中 , 3例气 管 内麻 醉 患 者 分 别 行 腹 腔 镜 下 肾部分 切 除术 、肝 癌切 除术 和 肾上 腺 嗜 咯 细胞瘤切除术 , 1例硬 膜 外 麻 醉 下 左 大 腿 巨大 肿 物 切 除术 。 4例 患者 凝 血功 能 良好 , 前 于右 胸锁 乳 突 术 肌 三角 形 的顶 端处 约离 锁 骨上 缘 2 3横 指作 皮肤 定 ~ 点 进 行 颈 内静 脉 穿 刺 , 穿 刺 见 回血后 置 人 导 丝 2例 受 阻拔 针 , 择 同侧 人 路穿 刺 置 管 ; 穿刺 见 回血 再 1例
( 山大 学 孙 逸 仙 纪 念 医院 a 术 室 ;. 醉 科 , 东 广 州 5 0 2 ) 中 . 手 b麻 广 1 10
【 要】 摘 回顾性分析 4 例经颈内静脉穿刺输液致颈部压迫的原因有: 3例患者穿刺见回血后退针, 再择同侧入路穿刺置管, 其
中 2例患者首次穿刺时误伤了颈 内静脉 , 1例患者为首次颈 内静脉穿刺失败误伤 颈浅 动脉; 1例患者 因术中出血凶猛 , 另 在被无菌
鲜红 , 压力 高 , 拔 除 , 迫 5mi 行 穿 刺 置 管 成 予 压 n再
高时 ,原 血管 穿刺 点处 凝 血块 脱落 造成 急性 动脉 出
血 。本 组 1 患者 穿刺 见鲜 红 回血 , 力 高 , 为误 例 压 认
入 动 脉而 拔针 。本 例 患者 为首 次 颈 内静 脉穿 刺 失败
动 脉 窦 时 , 立 即停 止 颈 内静 脉 液 体 输 注 , 持 呼 吸道 通 畅 和 协 助 局 部 抽 取 渗 液 或 切 开 清 除 压 迫 源 , 除 颈 动 脉 窦 受 压 。 应 保 解
【 关键词】 颈内静脉;输液外渗;颈部压迫;护理 【 中图分类号】 4 1 R 7 【 文献标识码】 B 【 文章编号】 0 896 (020B 07 —2 10 —992 1)2 一0 20
误伤 颈浅 动 脉 , 迫 时 间不 够 引起 血肿 。 压
2 导 管 因素 . 2
该 组 患 者 置 人 为 中心 静 脉 双 腔 导
管 ( 国生 产 , 号为 :F ,0e , 导 管有 2个 不 韩 型 7 r2 m)该
同位置 的入 口和相应 不 同位 置 的流 出 口,主 管流 出
单覆盖穿刺点的情况下进行紧急穿刺 , 因导 管 置 入 长 度 不 够 输 液 渗漏 致 压 迫 颈 部 。认 为充 分 做 好 颈 内静 脉 置 管 前 准 备 . 定 并 执 制
行 严 格 的 导 管 安 全 使 用 指 引 , 强 危 机 的预 见 性 教 育 , 加 以减 少 此类 患 者 发 生 颈 部 压 迫 的 危 险 。 发 生 血 肿 或 渗 液 压 迫 颈 部 气 管 或 颈
经 颈 内静脉 置 管是 中心静 脉置 管 中最 常用 的途 径 之 一 ,是 各种 危 重患 者 及 围术期 患者 救 治 的常 用 诊疗技术 , 然而 该 项操 作毕 竟是 依据 解 剖标 志 盲探 . 操作 中有 发生 多种 并 发症 的危 机潜 在 。 误伤 动 脉 、 如
2 原 因 分 析
颈 内静 脉 穿刺 置 管 , 中发 生 颈部 压 迫症状 4例 。 其 笔
者对此 进 行 了分 析 , 提 出 预防措 施 和护 理对 策 。 并 1 临 床 资料
血 , 在 同一侧 血 管穿 刺成 功 置管输 液 , 加 压输 液 再 予
输 血 后 出现压 迫症 状 ,可 能 为加压 输 液输 血 时 压力
高 达 1%, 管 失败 率可 超 过 1 ” 0 置 9 。我 院手术 室 于
脉血 , 1例置 管 不成 功而 拔针 。其 中 1 在置 管 时穿 例
刺 针移 位 ,滑 出血 管外 后 留下 破 口,经压 迫 自凝 止
20 0 9年 1月一 2 1 0 1年 4月对 l2 0例 手 术 患 者 行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