诵读古诗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教师古诗词培训学习心得体会精选
教师古诗词培训学习心得体会精选从语文学科的特殊教学内容来看,语文在这方面有充分的条件,特别是古诗文的教学。
中华文明月内涵深厚,诸子百家灿若星辰。
选入中学语文教材的古诗文都是传统文化的精华,是提升人文素养的优良载体。
下面是由我为大家整理的教师古诗词培训学习心得体会精选,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教师古诗词培训学习心得体会精选【一】1.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教师应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课堂教学有趣、有序地进行。
这将对学生学习古诗产生不可估量的作用。
例如,采用讲故事的方法组织古诗词教学,可以使孩子们更好更快的入情入境。
教学《小儿垂钓》: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
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
可以设计这样一个故事导入:有一个蓬着头发的小男孩,拿着钓鱼竿来到了小河边,他想学习钓鱼。
他侧着身子坐在一块长满青苔的石头上,他的个子实在是太小太小了,四周的草儿几乎把他的身子都盖住了。
他可不管这么多,眼睛盯着鱼竿一动也不动,他多认真啊!这时,有一个过路的人经过这里,看见了他,想去问个路。
小男孩连忙摆摆手(老师加动作),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同学们真聪明啊,他是怕惊跑了鱼才不理他的。
这小男孩可爱吗?(学生再次参与讨论,使小男孩的形象在小朋友头脑中鲜活和丰富起来。
)这一极富意趣的情境被唐朝的一个诗人胡令能看见了,就用一首短诗把它描写下来,题目是《小儿垂钓》。
此时,学生已经进入了兴奋状态,后面的教学就会显得非常的轻松。
总之,抓住了孩子们的兴趣,才能真正使小学的古诗词教学走出传统教学的困境,使学生由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我们也才有机会创新教学的策略,进一步帮助学生学习古诗。
2.知其人,方能解其言。
诗歌是作者触景生情有感而发的。
作者的生活年代不同、心情不同,所写诗歌的内容、风格也各不相同,即使是同一个题目也是如此。
因此,向学生讲清作品的写作背景,让学生站在诗人角度去分析诗歌、阅读诗歌,可以引导学生从旁观者变为表达主体去体验诗歌的感情。
小学生兴趣活动小组诗词颂简报
小学生兴趣活动小组诗词颂简报1.如何培养小学生诵读经典古诗文的兴趣中国是诗的国度,以《诗经》、《离骚》、唐诗、宋词、元曲等为代表的诗词文化源远流长,意蕴悠远,内涵丰富,名篇佳作、不胜枚举,彰显泱泱大国的文化精髓,它传承着中华民族的智慧和精神,是中华文化的瑰宝。
诵读古诗词,可以使师生耳濡目染于圣贤的智慧思想之中,在汲取中华文化精华的同时,培养其的高雅气质,使其终生受益。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新课程标准》也明确指出:“教师应激发学生诵读的兴趣,培养学生诵读的习惯,加强诵读涵泳,在诵读涵泳中感受作品的意境和形象,获得情感的体验,心灵的共鸣和精神的陶冶。
”如何激发学生诵读古诗文的兴趣,引领学生在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宝库中畅游呢?我认为,诵读古诗词的关键是动之以趣、晓之以情、践之以行。
一、从改变教育教学方式入手,培养学生诵读的兴趣1、自主式。
即充分发挥学生主体地位,让学生通过自读自悟、小组交流合作等形式理解内容浅显易懂的古诗词,如:《静夜思》、《古朗月行》、《春晓》等。
理解起来有一定难度的古诗文,教师可以在疑难处适当地加以点拨,扮演好合、引路人、导师的角色,帮助学生大体理解古诗词的意思。
2、赏识式。
学生学习古诗词有良好表现时,要及时地给予肯定与鼓Word文档 1励,让学生感到老师对他们的尊重和喜爱,使他们获得心理上的满足,充分感受到学习的乐趣,从而产生喜欢诵读的动力。
逐步树立学生学习古诗词的信心。
3、直观式。
小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对于直观的事物学生既容易理解也容易记住。
古诗词时空跨度大,语言精炼含蓄,意蕴深沉,这些都给学生学习古诗词设置了巨大的障碍。
对于一些很难理解的古诗词宜采用直观手段辅助教学。
如在教学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时,教师利用多媒体再现送别画面,并通过语言描述、音乐渲染等手段,营造了大诗人李白与孟浩然依依难舍的动人情境。
在充满诗意的情境中,孩子们很快进入角色,仿佛自己就是李白,正伫立江边,深情地目送友人远游,学生的情感被激活,产生移情效应,他们思绪飞越时空,神游文本,与圣贤心心相通,充分激活了原本凝固的语言。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作文800字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作文800字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人说,兴趣是一种动力。
一个人,无论做什么事情,如果这件事情是他比较感兴趣的事,那么他一定非常愿意去做。
既使再苦再累,困难重重,他都心甘情愿地去做。
比如,过去的小朋友喜欢做“捉迷藏”的游戏,玩到天黑了,还想玩,忘了回家,忘了吃饭,急得家长到处找。
好不容易找着了,可孩子还是沉迷在玩的兴奋中,不想回家,家长们有的是连哄带劝,有的是连拉带推,有的是连打带骂,孩子们这才很不情愿、恋恋不舍地回家去了。
现在的小朋友,大都爱玩电子游戏,玩起来什么都忘了,作业忘了写,家忘了回,饭忘了吃。
不仅是利用双休日去网吧玩,就是在平时,有的也是背着家长,瞒着老师,偷着去玩,而且一玩就是好几个小时,甚至通宵。
但仍觉得时间短,没玩够。
事实说明,兴趣,使人不怕吃苦;兴趣,使人废寝忘食;兴趣,使人执着而愿意付出努力。
人一旦对某种事情产生了兴趣,那么他会竭尽全力投入到从事这件事情的活动中去。
试想,如果一个学生把玩“捉迷藏”、打电子游戏的那种积极态度和热情用于学习中,那么,他的学习情况会是怎样的呢?毫无疑问,他的学习一定是很棒的,甚至是非常好的。
因此,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是不可忽视的一项任务。
对于学生来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是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思维、大胆质疑、勇于探索的强大动力。
如果学生对学习产生了极大的兴趣,那————来源网络搜集整理,仅供个人学习查参考么,他在学习中所付出的精力和在学习方面产生的效益是不可估量的。
因此,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如何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自始至终主动参与学习,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是一项十分重要的任务。
教师一定要根据低年级学生喜欢听故事、玩游戏、爱活动的特点,精心创设有趣的学习情境。
通过创设情境,使学生对学习产生极大的兴趣,从而激发学生强烈的参与意识,使学生乐学、爱学。
在学生积极主动的探究学习中,教师还要注重学生创新意识和能力的培养,给学生营造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动手实践的活动空间,让学生在经历动手活动的过程中体验成功的喜悦,坚定学好知识的信心。
【学生】浅谈如何在古诗文教学中提高学生语文素养
古诗文教学中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策略初探地址:沭阳县塘沟镇邮编:223611联系电话:古诗文教学中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策略初探内容摘要:在文学作品这一坦荡无垠的艺海里,古诗词在中华文化发展史上,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千百年间万口传诵,哺育了一代又一代人。
在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诵读古诗词成为学生了解祖国保守文化,陶冶情操,增长智慧,健全人格的重要载体,成为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途径。
当学生在千古美文的滋养下,明白了“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等诗句的意思后,一定会在中华文明的沃土上,在浓浓的文化氛围中,成长为一代新人,成为社会的栋梁。
而这,正是课程改革的目标所在。
关键词:语文素养弘扬文化情感兴趣能力习惯古诗词在中华文化发展史上,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诵读古诗词的教学可以弘扬中华保守文化,提高学生语文素养。
五千年来,无数文人墨客为我们留下了不计其数、脍炙人口的名篇佳作,成为中华民族悠久文化的结晶,是中华文明的瑰宝。
在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诵读古诗词成为学生了解祖国保守文化,陶冶情操,增长智慧,健全人格的重要载体,成为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途径。
一、弘扬中华保守文化,提高学生语文素养是诵读古诗词的目的。
《语文课程标准(试验稿)》中指出:“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
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
语文课程还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
”而诵读古诗词能够“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
其实千百年来,诵读古诗词就已经成了我们民族约定俗成的教科书,是一种长效的民族素质滋养剂。
提升诵读兴趣,促进古诗文教学
提升诵读兴趣,促进古诗文教学[摘要] 古人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
”多读精背是千百年来我国人民学习语文的传统的行之有效的方法。
特级教师于漪也说:“要反复诵读,把无声的文字变成有声的语言,读出感情,读出气势,如出自己之口,如出自己之心。
”可见,诵读是古诗文教学的很好的方法。
那么,怎样对学生进行诵读训练呢?[关键词] 朗读技巧抛砖引玉一、正音听读,读得文通字顺对于初中生来说,最基本的要求是自读时能读的通顺,做到如朱熹先生说的:读书“需要读的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牵强暗记”,其熟读的目的就是“多诵遍数,自然上口,久远不忘”。
能读准字音,对文章的字词也就能有所掌握。
如一词多义,同一个词,在不同语言环境中,它的读音、意义、用法都不相同。
我们可以在熟读熟记其读音时记住它的不同用法。
二、鉴别句读,疏通词句诵读的目的是为了更好的理解文章。
古文的句式有其独特之处,一句话,在哪停顿,往往会影响句子的意思。
如果读错句读,就不能正确理解句意,甚至会曲解文意。
如何让学生准确把握句读?我们一是把不同的句读标示出来,让学生对比判断;二是通过录音范读,掌握正确的句读。
三、模仿练读,读出韵味读准字音,读清句读,只是诵读的第一步。
我们诵读的目的是让学生能恰当的理解作者是寄寓文中的喜怒哀乐之情和沉郁顿挫、奔腾激越的情感。
这些情感孕于无声的语言中,要通过朗读将其外化,就需要先定出感情基调,再据此指导正确的朗读方法让学生在诵读时达到眼观文、口出声、耳悦音、心会义、神会情的多重效果,在抑扬顿挫、轻重舒缓中领悟情感。
教学中,我们让学生注意听录音,小声跟读,再模仿诵读,掌握正确的诵读方法。
首先,注意重音。
重音处理的好,才能准确的表情达意。
高音显得响亮,表示兴奋、喜悦的情感;低音显得幽沉,表示肃穆、悲哀的情感。
其次,注意语调。
语调指由于思想感情、语言环境的不同,或为某种表达效果,在声音上表现出来的升降、高低的变化。
如何提高初中学生朗读能力
如何提高初中学生朗读能力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和爱好是最大的动力。
这说明兴趣在学习中具有很重要的作用。
浓厚的学习兴趣可以使学生愿意学习、乐于学习,也可以激发其积极探索、努力创造的热情,达到点而能通、启而能发、触类旁通的最佳效果。
学生的学习兴趣一旦被唤醒,良好的学习习惯一旦养成,他们就会如饥似渴地去涉猎课内外更广博的知识,享用终身。
那么作为语文教师,在教育的过程中,怎样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其学习语文的热情呢?我多年教学实践证明,以下方法激发其兴趣,效果好。
一、诵读古诗文,增添文化积淀作为语文教师,又是班主任,我把每天的读报时间交给学生们,由他们自己去朗诵、演讲、读美文、讲小故事。
特别是古诗词,因为古诗词是中国文学园地中的一朵奇葩,是我国古代文学中的瑰宝。
它字句凝练,意境深远,有韵律,琅琅上口,易于记忆。
所以从初一开始,我们就进行古诗文配乐配情境的诵读。
在不断的朗读中,学生们会逐渐深入地领悟作者的思想感情,感受到“言尽而意未尽”的艺术特色。
如体会苏轼遭排挤、清高、思亲等复杂思想感情的“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意境,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的美景。
学生们口诵佳句,耳听乐曲,眼观美景,感受到的是中国古典诗歌的意境美。
那真个一种高级享受,自然趣味无穷。
二、营造愉悦的课堂心理气氛,激发兴趣赞可夫说:“学生在课堂里高高兴兴地学或者是愁眉苦脸地学,效果是完全不一样的。
”因此,只要在课堂上创设一种使大家心情愉快又有强烈求知欲的课堂心理气氛,就能使学生开动脑筋,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我教《故乡》时,“少年闰土、中年闰土的对话分别用了4个、9个省略号,这些省略号含义是否一样?”这一提问,立即引起了大家的纷纷讨论。
这样就为他们创设了一个自由驰骋、宽松自如的氛围,智慧的火花也在激烈的讨论中进发出来。
通过探讨争论以后,同学们明白了少年闰土心里有无穷无尽稀奇事,说也说不完,因此这个省略号突出了她欢快的性格特点。
古诗词的好处
古诗词的好处中华古诗文历史源远流长,名篇佳作美不胜收,是民族文化的根基和典范,是人类对自然界和社会人生的一种特殊感悟和认知,是真、善、美的艺术结晶。
让学生从小诵读古诗词,不仅能拓展他们的知识面,培养对文学的兴趣爱好,打下扎实的文学功底,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还能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陶冶他们的情操和审美情趣,全面提高整体素质。
孩子们从小背诵古诗文也有十大好处:1、增强记忆力。
有心理学家指出,人的记忆力在儿童时期发展极快,到13岁达到高峰。
此后,主要是理解力的增强。
从小背诵有利于增强孩子的记忆力。
2、提高语言文字能力。
国家科技部研究中心对“古文诵读”试点活动的评估报告指出:94.2%的家长和100%的老师认为背诵古诗文对提高孩子的语言文字能力有好处。
3、扩大知识面。
学生所背古诗上自先秦,下至晚清,有诗有词、有歌有赋,能大量熟背经典诗文,可谓有了中国文化的基本修养。
4、培养学习兴趣。
背诵古诗文经典是一种寓教于乐的活动,容易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
北京一所小学开展“古文诵读”活动,全班同学通过对诗、竞赛等各种活动,激发了大家的学习兴趣。
在一次参加全市的活动时,一位以前学习成绩并不太好的孩子被分配背诵—首比较简单的古诗,他主动要求老师给他换一首较难的。
老师认为这位同学的变化,正是一种难能可贵的学习兴趣。
5、提高审美能力。
北京有个教现代文学的大学老师,原来她不太赞成自己的孩子背古典诗文。
她认为这些内容很难,而且要求很高的审美水平,在不容易理解的情况下很有可能产生歧义。
她主张先多读—些现代文学作品,在有—定的基础后再读古诗文。
有一天,她带着二年级的女儿漫步在北大未名湖畔。
面对着图画一样美丽的湖水清莲,她正琢磨着该如何描述,女儿脱口说出一句诗:“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她被女儿如此贴切的审美表述惊住了。
这两句诗动静结合,远近相交,体现了一种非常生动的意境。
这使地认识到,孩子的审美能力是需要幼年时期开发的。
论对中学生古诗文诵读兴趣的培养
论对中学生古诗文诵读兴趣的培养作者:郑文德来源:《语数外学习·下旬》2013年第05期一、中学生诵读古诗文的意义我国的古诗文意蕴丰厚,诵读起来更是抑扬顿挫,能够体现出中国语言文字的博大精深。
多学习这些古诗文,能提高一个人的文化素质,体现出一个人的自身价值,对形成健康积极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都是有帮助的。
二、培养中学生对古诗文诵读的兴趣1.让学生自己去体会古诗文的美,让他们从古诗文中去感受历史带给他们的艺术魅力,从而陶醉在古诗文的百花园中。
让他们在每一篇优秀的古诗文里都能得到收获,都能体会到成长的快乐。
这样在产生兴趣的前提下,去学习、诵读古诗文就不会是难事了。
可以通过设计活动激发兴趣,例如让学生分角色朗读,朗读完成后,再分小组对朗读者进行打分评比,由同学去评论朗读的好与坏。
在这样的活动中,学生就会自己开动脑筋,自己体味朗读时需要投入的感情。
例如在学习《核舟记》这篇古文的时候,课前可以让学生自己去尝试雕刻一下,这样,学生在老师讲课的时候就会更用心地去体会雕刻者技艺的精湛,让其去朗读背诵的时候他们就会更容易记住课文了。
把他们的兴趣点引导到文本上来,让他们在玩的过程中去学习,比死记硬背效果要好很多。
2.用竞争的方式去激发。
初中生正处于精力旺盛、朝气蓬勃的年龄,基于这一点,我们就可以举办各种竞赛来激发他们对于古诗文的诵读兴趣,有意识地为学生创造更多的竞争机会。
我们可以在班上举办古诗文背诵比赛,然后竞争去学校参赛的资格;还可以以班级为单位进行讲故事比赛;还可以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古装剧的编演比赛,这些活动都可以激发初中生对于古诗文的诵读兴趣。
从实践活动中激发他们学习的欲望,才能使他们的才智得到更好的发挥,使他们获得快乐的情感体验。
3.质疑激发。
“学则必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在学习的过程中,让学生自己掌握主动,不断地在学习中发现问题,发现问题后就会产生强烈的探究欲和求知欲,这样才会主动地去学习。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浅谈“读诗”在诗歌教学中的重要性
2020年06期New Generation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浅谈“读诗”在诗歌教学中的重要性王玉峰(甘肃省定西市渭源县田家河学区甘肃定西748200)摘要:孔子曾经说过:“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
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意思是学诗可以增添多种情感,丰富自己的人生。
从现代心理学的角度讲,诗可以化解块垒,平衡心态,消释不良情绪。
因此,引导青少年吸收和创造性地继承诗歌的精神内涵,对于滋养性情、陶冶灵魂、重铸民族精神,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关键词:诗歌诵读;再现情景;体会情感诗歌在小学语文课文中占有一定的比重。
每册书各有两单元涉及古诗,共选取十首,整个小学阶段所学的诗歌高达五十首。
也就是说,诗歌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基础地位至关重要。
而该如何提高诗歌教学的效率则是各个语文老师所应该考虑的问题。
我认为万变不离其宗,诗歌最重要的是要时时吟诵,才能体会其中真意,而诗歌教学也恰恰如此。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对学生的学习有着神奇的内驱动作用。
为激发学生对本课学习的兴趣,谷建芬老师创作的儿童歌曲《读唐诗》可以推荐给老师们,孩子们在优美动听的旋律中感受到唐诗的美妙,激发了学习的兴趣,形成“未成曲调先有声”的课堂基调。
演唱儿歌后顺势导入诗歌新课学习。
一、读诗,扫清语音障碍其实小学语文课本所选古诗词的篇幅大部分都很短,但由于时代久远,古诗文给学生的理解带来很大的语言障碍。
教师只有引导学生多读,才能克服障碍。
读古诗文最基本是读准字音,明晓句读。
教师要帮助学生扫清语音上的障碍,特别是与现代汉语中不同的读音。
如《敕勒歌》“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中的“见”读“xiàn”而不读“jiàn”。
《过华清宫》“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中的“骑”读“jì”不读“qí”。
此外还有一些专有名词如《鹿柴(zhài )》、单(chán )于等要读准确。
给家长的建议:小学语文一定要学好古诗词
学好小学语文古诗词的重要性及建议得语文者,得天下。
而古诗词占比居高,占了接近三分之一。
老师们也不得不重视起对学生的诗词培养。
更要紧的是,不要认为上完小学就可以在诗词方面放松了。
初中的古诗文共124篇,占课文篇幅的51.7%。
到了高中呢?到2019年秋开学,语文新教材最大变化就是古诗文篇幅增加,2018年高考必备古诗文已达64篇,而在今后,古诗文难度只会不断增加:篇目更多、要求更高。
而语文不像其他学科,还可以临时抱佛脚,但诗词与历史联系强,还牵涉到孩子的古文赏析和阅读理解,更加需要长期的积累。
若是小学不抓,到了中学,就会落别人一大截。
小学阶段学习古诗词,就不免要和成绩挂钩了。
从2019年开始,全国中小学将全面启用新部编版语文教材。
最大的变化就是古诗文篇幅增加了85%!以前,小学旧教材中古诗词仅69首,而现在,新教材中古诗词有128首,占了课本内容的30%。
小学语文考试中,古诗词常常有十几分,占比高,而多拿一分,往往就是普通和名校的差别。
如今各大奥数等升学加分项目均被取消,许多家长会让孩子把焦点转移到语文学习上,都想在语文上拉开差距。
既然诗词这么重要,我们应该怎样从小抓起呢?给家长们几点建议:1.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让孩子充满兴趣学习古诗,能极大的提高孩子们对中文审美鉴赏能力。
其作用远大于机械的背诗训练。
如果孩子自己都厌倦诗词,那么学习起来必然是枯燥乏味的,即使花再多精力,也依然不懂诗词。
2. 切忌死记硬背在背书时,脑海中同时设想诗中的场景,边演边背,形象生动地就记住了。
所以,让孩子们千万别再去死记硬背了,那样是背不了几篇诗的,背得越多,会越混乱!3.尝试诗词类的在线课程,转变学习模式如果家长们想要改变孩子学古诗的现状,提高孩子成绩又无从下手时,可以尝试诗词类的在线课程,转变孩子的学习模式。
一方面,是看学习模式是否轻松有趣。
能让孩子投入进去,真正地把握诗词的内涵,不仅能为考试加分,更能让孩子培养起才子、才女的气质。
中学古诗文教学与训释
中学古诗文教学与训释一、引言古诗文是中国古代文化的精华,是中华民族历史与文化的瑰宝。
中学阶段的古诗文学习,对于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传承中华文化,具有深远的意义。
然而,由于古诗文的表达方式、语言结构与现代汉语有较大的差异,许多学生在理解和鉴赏古诗文方面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探讨中学古诗文的教学与训释,对于提高学生的古诗文水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古诗文的教学策略1. 重视基础知识:古诗文教学应从基础知识入手,包括字词解释、语句理解、修辞手法等。
只有掌握了这些基础知识,才能更好地理解古诗文的含义和深意。
2. 注重诵读:诵读是学习古诗文的重要方法之一。
通过反复朗读,可以培养学生的语感,加深对古诗文的理解。
同时,诵读还可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3. 激发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教师应通过丰富多彩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对古诗文的兴趣。
例如,通过配乐朗诵、情境表演等方式,让学生更好地感受古诗文的魅力。
4. 拓展延伸:学习古诗文不应仅限于课本,教师还应引导学生拓展延伸,推荐一些相关的古诗文作品,让学生自主阅读和欣赏。
这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阅读量,还可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三、古诗文的训释方法1. 结合背景:理解古诗文的含义,需要了解其创作背景和作者的生平事迹。
只有了解了这些背景信息,才能更好地理解古诗文的深意和内涵。
2. 注重修辞:古诗文中常常使用各种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夸张等。
理解这些修辞手法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古诗文的表达方式和意境。
3. 意象分析:意象是古诗文中常见的表现手法。
通过分析意象的含义和象征意义,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古诗文的情感和主题。
4. 语境推断:古诗文的语句往往比较含蓄,需要结合上下文进行推断和理解。
通过语境推断,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古诗文的含义和逻辑关系。
四、结语中学阶段的古诗文教学与训释,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基础知识、激发兴趣、拓展延伸等方面。
同时,还需要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通过自主学习和实践操作来提高自己的古诗文水平。
古诗探究心得体会500字 古诗文诵读心得体会(大全5篇)
古诗探究心得体会500字古诗文诵读心得体会(大全5篇) 古诗探究心得体会500字篇一学习古诗,要欣赏诗的意境才能得到精华。
而意境具有形象性,在诗歌的意境中,形象是基础。
所以我们要创设各种各样的情境,让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其中,才能有所感悟,有所意会。
意会就是让学生在阅读中通过直觉理解古诗的意思,并不一定要把诗意全部解释出来,这种理解含有一定的模糊性,但这种模糊性并非是摸不着头脑,而是理解过程的一个阶段,这种“雾里看花”的方式可能要比那一览无余地说白更能达到理想的理解境地。
我总结了几种方法:例如《村居》一诗教师通过散文诗似的语言感受到春天,又能让学生从教师如诗的语言中得到熏陶。
孩子们的生活经历是再学习最大的资源库,教学中启发孩子巧妙联系自己的生活记忆,孩子们从教师、学生的描述中唤醒对春天的记忆。
利用以往春天的趣事放风筝为依托,奠定起春天真美的情感基础,顺理成章地进入春天这个美好的情境中,在学习古诗中感受到生活的乐趣,从而感悟到诗中的乐趣,情趣。
古诗的意境,绝大多数都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我们在教学时,可利用现有的插图,仿制的幻灯片或根据诗的内容绘制的诗意图,再现形象,使学生触景生情,感受诗的意境。
如教《所见》这首诗时,画面以诗的内容为背景,一片森林浓荫覆地,一位牧童骑在牛背上,悠闲自得,吹着短笛,再配上一段《牧童短笛》音乐片段,在它的前面插入一段山歌,后面插入一段知了叫声,这样就有助于帮助学生进入小诗所设的情景,又能唤起对夏天扑蝉趣事的回忆,使学生在领会诗的意境时,不知不觉中完成由学生到牧童的角色换位。
又如在教学《草》时,我采用全诗配画的方法,让学生给每一句诗配上一幅画,使几幅画面相连,形成完整的系列画面,学生也在配画过程中直观地理解诗意。
运用古诗配画教学法,有利于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又能够加深对诗意的理解,强化记忆。
叶圣陶先生说:“读诗不仅要睁开眼睛看文字,更要在想象中睁开眼睛看由文字触发而构成的画面。
浅谈“诵读”之美
浅谈“诵读”之美作者:邱宝龙来源:《都市家教·上半月》2017年第05期【摘要】在培养和提高学生语言能力的各项途径中,诵读是第一位的。
诵读产生语感,语感是语言能力的核心。
语文教师应在教学中对学生诵读进行理性的指导,想办法激发学生的诵读兴趣。
【关键词】语言能力;语感;理性指导学习语言的主要目的是为了熟练的运用语言,即具有良好的语言能力。
在一年多的教学实践中,我更加清醒地认识到,“诵读”是达此目的的重要手段。
源远流长的古诗文是我国优秀文化的重要载体,继承这一丰厚的财富意义十分重大。
下面就先以古诗文学习为例,谈谈诵读的重要作用。
古时候,私塾里常常传出诸如“蒹葭苍苍,白露为霜”之类的读书声;在今天的许多影视作品中,我们也常常能看到古代学子摇头晃脑吟唱诗句的情景。
可见,我国教育自古重视诵读,并延续了几千年。
尽管这些学生对于读背的这些诗文的意思可能不甚了解或完全不了解,但在朗读背诵的过程中,诗文如画的意境,优雅的语言,各异的表达方式却都印在了头脑之中。
随着时间的推移,随着学生年龄和知识的增长,他们会渐渐的理解所背诗文的意思,并且会将这些外在的东西渐渐地内化为自身素质。
俗话说“儿时诵读,终身受益”,青少年的记忆力较强,背诵的东西不易忘记,应该充分利用这种优势,积极开发记忆力。
必须强调的是,人的记忆力也是一种资源,现在如果不去利用,不去开发,将来只能落个“老大如伤悲”了。
诵读的重要性还在于此。
语言能力的核心是语感。
虽然,语感可以自然形成,并随着年龄和阅历的增加而增加,但这样的语感(基本为口语语感)是低层次、低品位,有时是不完善的,而高层次、高品位的语感,尤其是书面语感的形成,则主要靠课堂的语文教育,主要靠教师指导下的有意识的语感训练,其中首要的便是诵读。
这样,就设计到了教师的作用问题,涉及到了教师如何主导的问题。
首先,教师应对学生的诵读进行理性的指导。
具体来说,应该做到这么几点。
第一,帮助学生把握文本的思想内容,确定情感基调。
诵读经典诗文,弘扬传统文化
诵读经典诗文,弘扬传统文化经典诗文是中国传统文化宝库中璀璨的明珠。
它形象生动、音韵和谐、琅琅上口,是小学生增强语感,增强记忆,净化心灵,陶冶情操的好教材。
经典诗文诵读最大受益者是学生。
诵读大量振奋精神,温润生命的诗文,将使学生受益终身。
众所周知,中华民族有五千年的文明历史,其中优美的诗词文赋无疑是这条璀璨星河中无数闪耀的明星。
小学生通过诵读经典古诗文,必然受到民族文化的熏陶感染,为丰富一生的文化积淀打下坚实的基础。
特别是古典诗歌,更是中国传统文化宝库中璀璨的明珠。
它形象生动、音韵和谐、琅琅上口,是小学生增强语感,增强记忆,净化心灵,陶冶情操的好教材。
正因为古典诗歌中有我们汲之不尽的营养,所以修订版“大纲”明确提出:小学阶段要求背诵150首古诗。
1现状及原因在我们的现实教学当中,繁重的教学任务挤兑了学生不少的课余阅读时间。
学生对古诗的认识,也仅限于每学期在课本上的四首必学古诗,无论有否兴趣,都是任务式地完成。
150来首只不过是浩翰诗海中的一滴,但对于初学古诗的小学生来说,背这个数字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再加上学生诵读古诗文本身是一种文学积累,而积累不是一朝一夕所能完成的。
而小学生又没有很强的自觉性,随着学习古诗文数量的增多,时间的推移,学生就会失去兴趣,不加重视。
怎样才能使低年级学生坚持不懈地学古诗,变被动为主动呢?我认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从不同角度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古诗的积极性,如何让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经久不衰呢?本人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2具体的做法2.1每周开辟专用时间进行古诗文诵读欣赏。
由相关老师预先设计好古诗专题,如鉴赏、诵读、历史故事和学生作品展示等,通过全校广播进行学习。
目前,我校古诗文诵读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诵读场面成为我校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每个下午上第一节课前我校都利用20分钟的时间通过广播诵读古诗文。
在鼓励学生背诵的同时,不忘帮助学生理解一些含义深刻的,有一定意义的句子,使学生学到千古美文中“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胸怀;“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操守;“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的道德原则,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熏陶和影响。
古诗文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古诗文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积淀着我们民族的思想、文化、生活的起源、变化和发展的过程。
语文新课标也指出: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积累、感悟和应用,可以提高学生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
古人对经典诵读的概括和诠释——“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
”苏轼也说过:“腹有诗书气自华”等。
可见诵读经典古诗文是何等重要。
但目前的古诗教学现状令人担忧,片面追求背诵数量令人感慨,“填鸭式的串讲,囫囵吞枣式的翻译,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令人叹息。
如何避免这些问题,我校近年来努力探索诵读经典诗文教学有效方法,以提升小学生的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提升人文素养,拓宽他们的心胸与视野,陶冶他们的情操为目标,力求探索出诵读古诗的新思路,取得了一些成效,作为一名参与其中的语文老师,将我们的一些做法和体会写出来,以期抛砖引玉。
一、营造诵读氛围,浸染书香气息(一)营造校园诵读氛围创设书香校园,品味翰墨馨香。
“书声朗朗,文墨溢香”是校园文化品位的写照,引导学生与书为友,悟读书之法,品读书之趣。
1.优化校园书香环境。
一是点染书香空间,在校园走廊、橱窗上张贴古代名人画像、经典诗文等书法作品;校园主要通道两旁设置精心设计的文化宣传栏,“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这样的名言警句;课室门外悬挂四季景物描写诗句,“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等等,随处可见的经典名句,营造轻松诗意氛围,浸润学生心灵,实现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效果。
2.渲染书香育人。
在每天早读课前十分钟,学校统一诵读经典诗文,学生与文本对话,与书中圣贤交流,使心情得以舒展宁静,以良好的状态投入到新的一天的学习生活中;各科上课中途整顿纪律口令一改往常的说教命令,均使用经典名句,让经典在师生中耳熟能详;每天下午放学时间学校广播站开设诵读栏目,播放古诗词配乐朗诵,让学生在品味中国文化艺术的精妙诗意中结束一天的学校生活,惬意无比。
指导背诵古诗文方法集萃
指导背诵古诗文方法集萃(一)高中语文教材重视经典古诗文的阅读,收入的古诗文约占课文总数的40机要把这些知识转化为个人的语文素养,背诵是学习古诗文行之有效的方法。
它能够培养文言语感,理解重点实词虚词的含义,从而增强古诗文的背诗的基础是朗诵。
三味书屋的老先生让学生们摇头晃脑的读“秩秩斯干,幽幽南山”就有很多可取的地方,我们不一定非得摇头晃脑,但起码要抑扬顿挫、有感情的朗诵。
要做到心到、眼到、口到、耳到,多种感官充分调动起来,更快的增进对课文的理解,更快的达到背诵的程度。
尤其早读时间,必须要教室里传出琅琅的读书声,这才是语文课堂的“真境界”。
无论声音大小,自己能听见就行。
本来只有视觉,现在又加上听觉,是一种双重加强记忆,能起到在心里默背的双重功效,读出声来有助于减少分神,使背书更加专注;而且出声也使得同学能随时发现、纠正自己的错误,尤其对一些背诵准确度不高的同学,我认为出声背诵是解决问题的最好方法。
二、要热背,不要冷背在这次“如何指导学生背诵古诗”为主题的集体备课中,陈金辉主任在多年的中高年级教学中,他认为背诵古诗,可以让学生“理解背诵法”。
让学生在了解全诗大意的基础上,反复诵读,是背诵古诗的好方法。
董文英老师则向我们介绍了“形象背诵法”。
她说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意境是一首好诗的标志。
因此,如果老师在教学古诗时,引导学生在理解诗意的过程中展开丰富的想象,使一首诗所反映的画面在头脑中再现出来,记忆就会更加牢固,背诵时就会流畅自如。
何桂雄副校长他在备课时也说到他自己经常采用的“专注背诵法”。
何校长觉得注意力集中是提高记忆的关键。
因此,他经常给学生限定时间,规定数量,利用诗中的插图,迫使学生高度集中注意力,让学生把一首首古诗背诵下来。
老师们在这次的古诗背诵中发言踊跃,大家讲到了自己在指导学生背诵的方法。
如“抓头字背诵法”,还有“接力式背诵法”。
在背诵古诗时,用接力竞赛的形式,以四人一小组同学在一起,你说上句,我接下句,并不断轮换同学间的背句次序。
激发学习兴趣快乐走进古诗文
激发学习兴趣快乐走进古诗文-—激发初中学生古诗文学习兴趣的八点做法泗阳县李口中学沈正权【摘要】古诗文是祖国浩瀚古文化中的瑰宝,它们典雅、简洁、内蕴丰富,在浩瀚的文化长廊中,古诗文是最耀眼的明星.它们在传承文明、弘扬中华民族文化方面也起着不能忽视的作用.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打开学生的兴趣之门,引领学生走进经典、快乐走进古诗文学习天地,是我们语文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关键词】古诗文激发兴趣做法作为一个工作多年的中学语文教师,我深知由于古诗文流传的时代距离我们现实生活有些遥远,很多学生不喜欢甚至害怕学习古诗文。
其实古诗文是祖国浩瀚古文化中的瑰宝,它们典雅、简洁、内蕴丰富,在浩瀚的文化长廊中,古诗文是最耀眼的明星。
它们在传承文明、弘扬中华民族文化方面也起着不能忽视的作用。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打开学生的兴趣之门,引领学生走进经典、快乐走进古诗文学习天地,是我们语文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那么如何激发学生的兴趣呢?教学实践中我主要有八点做法:一、导语激趣.俗话说,“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精彩、新颖、扣人心弦的导语,一下子就能吸引学生,引人入胜。
如教学《三峡》,我首先引导学生背诵李白的《朝发白帝城》中的“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诗句,然后问:“有谁见过三峡的景象吗?”引发学生进入三峡的壮美景象中,激发学生一种向往之情。
由“一位缺乏军事才能但又是明君"这句矛盾的话引出《曹刿论战》。
好的导语设计,让学生先入为主,为学生阅读课文创造了一个前提条件,驱动和控制了学生的心理,使之更易接受知识和技能,给人以启迪,催人奋进。
二、诵读激趣.古人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学习一篇古文,首先要从诵读入手,诵读分范读、齐读、分组读、个别读、交叉读、分角色朗读等多种多样的形式。
通过教师范读,使学生读准字音,分清句读。
指导学生通过不同形式的诵读,达到既定目标,能初步感知课文内容.在诵读过程中多给予表扬和鼓励,使学生增强自信心,激发学生的探求欲望。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在我们的语文阅读教学中这句话同样是真理,从心理学的角度看,兴趣是一种个性心理特征,兴趣是推动人去寻求知识和从事工作的一种内驱力。
只有让学生在阅读中感到其乐无穷,他们的精力才能高度集中,才能充分发挥自身的聪明才智,才能在阅读过程中取得良好的效果。
那么教师应该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呢?一、身示范,与生同读苏霍姆林斯基说:“把每一个学生都领进书籍的世界,培养起对书的酷爱,使书籍成为智力生活中的指路明星,——这些都取决于教师,取决于书籍在教师本人的精神生活中占有何种地位。
”因此,教师既要重教书,也要重读书。
要让学生热爱读书,教师首先要爱读书。
语文教师不仅要读经典作品,还要多接触一些青少年读物,根据学生的胃口推荐适合他们阅读的报章杂志,把适合学生阅读的书籍带进教室,供学生传阅。
学生能读到自己喜爱的书,兴趣自然也就提高了。
其次,语文老师不仅要率先垂范,更要带领学生阅读经典,给学生朗读经典名著中的名段,让这些精彩的片断成为"诱饵",相信一定会有学生因听得入迷而去寻找这些作品来阅读。
刘兰芳说的评书《岳飞传》,相信我们一定还记忆犹新吧,那就是说的魅力。
当然,老师在阅读时要声情并茂,有感染力才能真正有效力。
以自己的“博览群书”在学生中时时处处做出榜样,各类经典名著能随口娓娓道来、如数家珍,让学生从你身上真切感受到读书的价值。
相信学生会因你的博学多才而佩服你,"亲其师,信其道",他们中会有人因此而迷上读书。
二利用多种机会引导学生走进书海教师除了在课堂上引导学生多读书外,还应该利用各种各样的机会引导学生走进书的海洋。
有些教师习惯于仅仅在上课的时候和学生交流,而忽视了课下的时间。
此时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必须摒弃以往的教学观念,树立与时代发展相协调的语文阅读观。
首先,课下的师生互动亦很重要,特别是和学生课后交流时,往往可以更加自由地讲一些著名作家或科学家的故事。
小学《培养学生诵读古诗文能力的研究》课题结题报告
小学《培养学生诵读古诗文能力的研究》课题结题报告培养学生诵读古诗文能力的研究课题结题报告一、课题研究背景我们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年悠久的历史,在这历史的长河中,我们的祖先给我们留下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文化遗产。
尤其经典古诗文更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载体。
从古代的《诗经》到诸子百家的诗文,其知识之广泛,包容之博厚,辞章之精华,内涵之丰富,是任何一个民族都难以望其项背的。
它是祖国文化宝库中璀璨明珠,不但是汉语言文字的典范和精华,而且更蕴含着中华民族的精神和品格。
是我国文学史上最有生命力的瑰宝,是人类社会长期积淀下来的思想、文化、精神的结晶,是民族文化的基石,是民族精神得以生发的深厚土壤,对民族精神的培育和形成起着巨大的、不可缺少的作用,千百年来,已经成了我们民族精神约定俗成的教科书,成为一种长效的民族素质滋养剂。
同志曾经指出:“中国古典诗词内涵深刻,意存高远,也包含许多哲理,学一点古典诗文,有利于陶冶情操,加强修养,丰富思想”。
报告更强调指出:“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
”要建立“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
”我们认为培养古诗文诵读能力课题研究具有三大背景:1、开展古诗文诵读活动是小学生研究的需要。
少年时代是一生记忆力的黄金时期,少年时期研究记忆的内容往往是终生不忘的。
在走访调查中我们发现现在孩子们记得最多、背的最多的是电视广告、唱得最多的是肤浅庸俗的流行歌曲。
用经典的古诗文取而代之,丰富研究内容,这是孩子们研究的需要。
古典诗文作为宝贵的精神食粮,其间不仅蕴含着崇高的人格美和深刻的智性美,更沉积着一个伟大民族不灭的精魂。
它是民族精神的教科书,哺育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给每一位炎黄子孙都深深地烙上了龙的传人的印迹。
虽然目前的时代呼唤创新型人才,但创新离不开传统文化的支撑。
2、开展古诗文诵读活动是培育学生人文素养的需要。
古典诗文是我国民族文化的精髓,内涵深刻,意存高远,蕴含着大量的人文内涵,而目前我们的学生却思想单纯、生活单调,正缺少这种文化底蕴,所以我们依托小学生古诗文诵读的研究,让学生从古典诗文中汲取“营养”,陶冶情操,用古诗文的精华来滋养学生的精神世界、人生根基,使民族文化世世代代都能散发浓郁的芬芳。
经典诗文吟唱
经典诗文吟唱播撒中华文明经典的诗文是民族文化的精髓,读起来琅琅上口,品起来意味隽永,是不可舍弃的瑰宝。
让孩子从小熟读经典,既可以提高文学素养,又可以陶冶情操,启迪智慧。
上学期开始,为贯彻肥城市教研室关于在全市各处小学开展“百首歌吟“进校园活动的落实,我们学校深入研究,文件精神,和《中华经典诗文吟唱》各年级的课程标准,召集我校所有语文教师和音乐教师共同讨论,结合自己实际情况如何贯彻实施,最终决定把《中华经典诗文吟唱》做为一门学生的必修课程推出,由音乐教师执教,同时在校本课程中拿出一课时的时间,作为时间保证,提供给教师足够舞台空间加以实施,意在从时间上和师资力量上保证每个学生都能在吟唱课程中领略母语的优美,感受诗歌所传达的大爱、灵性及美感;通过吟唱经典美文,陶冶性情,涵泳气质,锤炼精神,为学生的生命成长奠基。
一、吟唱诗文的基本理念。
1、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重点从激发学生的吟唱兴趣入手,以唱的形式进行学生兴趣浓厚,爱学乐学,为此我校的吟唱以多种形式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吟唱充满激情,充满韵味,让孩子们的灵魂、精神在每天都因吟唱美文而获得充分的舒展。
2、任务明确,目标准确把握经典诵读是强化民族精神教育的重要途径和抓手, 提高学生道德情操、文明习惯的重要载体,在这样的理念指导下,我们以《中华经典诗文歌吟》教材,开展诵读活动。
制定了层次目标,既有学校的总目标,又有各年级的分目标,对于各年级经典诵读的内容细化到课题。
3. 循序渐进、以点带面教师在操作中只有鼓励,没有责备.宁静勿燥、宁简勿繁.引导学生从易到难、从少到多、循序渐进、以点带面地开展经典诵读活动。
4. 经典诗文歌吟与多项评优活动相结合。
校级层面将经典诗文歌吟活动与优秀班集体创建、三好学生评选、文明小学生、等推荐相结合.班级层面也以经典诗文歌吟活动作为班级评优活动的指标之一。
二、课程实施吟唱课程的实施主要分为三个层面,分别为学校实施,班级实施,教师实施,以此希望将吟唱课程落到实处,真正的实现其所具有的育人功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模块四:诵读古诗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习了老师的教学实录,我受益匪浅。
这位老师方法得当,通过进行多种形式的反复诵读,是学生的思维步步深入,读中有悟,读中生情,并把对字词的理解融入到“读”中,加深了学生对全文的理解程度。
如:“我们把这种韵味再来感受一下”“带着你的感受读读诗句好吗?”这一类的引导,强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一遍一遍的诵读,使学生的思维达到“愤、飞”状态,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对古诗文的理解和体验,也在读中感悟作者的情怀。
下面我结合我平时的教学,谈谈浅薄的体会:
讲故事。
小学生对故事很感兴趣,根据学生这一特点,在学习古诗前,先将古诗的内容编成一个非常优美的故事,吸收学生,激发起他们的学习兴趣。
或把诗人的创作经过,编成故事告诉学生,如教材中的《咏鹅》,巧妙地将诗人的创作经过与诗歌大意结合起来。
再或者,将诗歌创作的背景故事讲给学生听,如学到王安石的《泊船瓜洲》,“春风又绿江南岸”,可以讲讲作者对诗中的“绿”字,曾先后用过“到”、“过”、“满”等十几个字等。
学到贾岛的《寻隐者不遇》时,讲讲“推敲”的小故事等。
诗画结合。
在我国古老的文化中,诗与画是一对十分密切的姐妹,所以教材中有许多精美的插图,使得“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如果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把诗中
静态的画面、文字,转为动态或立体的画面。
能大大增强学生对诗的理解与背诵。
简笔画是一种有效的方式,不光是老师画,还可以让孩子们自己动动手,学了古诗后根据自己的理解画一画,这样更能引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
与生活联系。
学了《游子吟》,让孩子回家为母亲朗诵,家长的欣喜与鼓励,会极大地增加孩子学习的动力。
学了《登颧鹊楼》,可以组织一次登高活动,体会“更上一层楼”。
孩子有了兴趣自己也会联系生活,有的孩子看到爸爸天天要刮胡子,就想起一句“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多生动。
反复吟唱。
历来古诗就讲究“吟”。
在许多文学作品、影视作品中,我们也都能看到古代文人摇头晃脑吟唱诗句的情景。
根据古诗的韵调,许多专家与作曲家们将古诗也配上了典雅的音乐,唱一唱,动一动,学生兴致高,自然就学得快了。
就像老师的教学实录中那样,学生有了学习的兴趣,有了读的兴趣,自然而然就融入了诗文学习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