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心医学与中医药冠心病支架置入患者的心理康复
郭维琴教授双心治疗冠心病pci术后焦虑的体会
作者简介:邓乃哲,男, (197l一)河北省大城县人,毕业于天津中医药大学,现为郭维琴名医 传承工作室成员,研究方向为中西医治疗心血管病的研究。
#通讯作者:王亚红,(1967一),女,汉族,河南人,博士,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 中西医结合防治心血管疾病临床与实验研究。
E—mail:wyh41 l@hotmail.com。
=|c[基金项目]北京市中医药薪火传承“3+3工程”郭士魁名家研究室项目(项目编号:2011一sz— A一27),郭维琴名医传承工作站项目(项目编号:20ll—sz—c一33),首发基金联合攻关资助项目(sF- 2009一I—04)。
271—
综上所述,心主血脉,心藏神的理论是对人体生理和心理活动的高度概括,解释了人体复杂生理 活动的整合机制及心理活动的有序进行,更重要的是突出了生理和心理的统一。如心主神志的功能正常, 则人的精神振作,意识清晰,思维敏捷,情志适度。如果心主神志的功能失常,必然会出现相应的病 理变化,如精神萎靡,怠惰嗜卧,少气懒言,喜怒无常,不寐。如心血亏虚,或血脉运行不畅,心神 ຫໍສະໝຸດ 常,可见心悸、失眠、多梦、反应迟钝等,
老年冠心病患者护理中双心医学模式的应用
老年冠心病患者护理中双心医学模式的应用【摘要】老年冠心病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对患者的生活和健康造成严重影响。
鉴于老年冠心病患者在护理中存在的种种问题,本文提出了双心医学模式的应用。
双心医学模式将传统心脏病护理与心理健康护理相结合,为老年冠心病患者提供更全面的护理服务。
本文分析了双心医学模式的概念和优势,并探讨了其在老年冠心病患者护理中的应用和操作步骤。
结论部分对双心医学模式的未来发展方向和对老年冠心病患者护理的影响进行了展望和总结。
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为提高老年冠心病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护理效果提供有益参考,推动老年冠心病患者护理的进步。
【关键词】老年冠心病患者、双心医学模式、护理、应用、优势、操作步骤、未来发展、影响、总结。
1. 引言1.1 背景介绍随着我国老龄化进程的加快,老年冠心病患者逐渐增多,其护理问题也变得愈发突出。
冠心病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由于老年患者体质较弱,病情复杂多变,传统的护理模式已经难以满足其需求。
如何为老年冠心病患者提供更加全面、细致的护理,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双心医学模式便是一种新兴的护理模式,其核心理念是将患者的心理护理与身体护理相结合,实现全方位的照顾。
该模式在临床上得到广泛应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在老年冠心病患者护理中的具体应用情况和效果尚未系统地进行研究和总结。
本文将探讨双心医学模式在老年冠心病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旨在为护理工作者提供一种新的思路和方法,改善老年冠心病患者的护理质量,提升他们的生活质量。
也将对双心医学模式的发展方向和对老年冠心病患者护理的影响进行深入分析和探讨。
1.2 研究意义老年冠心病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其发病率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而逐渐增高。
老年冠心病患者的护理工作十分重要,然而目前存在着一些问题和挑战,如护理质量不高、护理方案不够科学化等。
研究如何提高老年冠心病患者护理质量,提升治疗效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社会意义。
探讨双心医学模式在老年冠心病患者护理中的应用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和实践意义。
双心护理在冠心病心绞痛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双心护理在冠心病心绞痛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一、双心护理的概念及原理双心护理是指在对患者进行生理性护理的注重患者心理和情感的关怀,同时促进患者和家属之间的沟通和支持。
双心护理强调全面性、个性化和持续性护理,关注患者的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是一种贴心的、人性化的护理方式。
在冠心病心绞痛患者护理中,双心护理体现在多个方面。
首先是对患者的心理情感关怀,心绞痛患者往往伴随着焦虑、恐惧和抑郁情绪,这会影响患者的恢复情况和生活质量。
通过与患者进行有效的沟通和倾听,关注患者的情感变化,及时进行心理疏导和支持,可以减轻患者的负面情绪,提高其抗病能力。
其次是对患者的生理性护理,包括遵从医嘱,合理使用药物,及时进行护理观察和干预等。
双心护理提倡个性化护理,根据患者的病情和特点,制定相应的护理方案,提供专业、全面的医护服务。
双心护理还注重患者和家属之间的支持和沟通。
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往往需要家人的陪伴和鼓励,通过加强患者和家属之间的互动和沟通,可以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增强患者的治疗信心,有利于患者的康复和恢复。
1. 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双心护理注重患者的心理情感关怀,通过开展各种形式的心理护理活动,如心理疏导、心理咨询等,可以减轻患者的焦虑和抑郁情绪,增强其对疾病的抵抗力和康复信心,有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2. 促进患者的康复3. 增强患者的治疗依从性4. 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双心护理注重患者的生理性护理,通过及时进行护理观察和干预,可以发现患者的病情变化,及时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有利于患者的康复和恢复。
5. 提升医护服务的水平1. 加强患者的心理护理2. 个性化护理方案的制定针对不同病情和特点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制定个性化的护理方案,包括合理用药、定期复查、科学合理的营养膳食等,有利于减少心绞痛的发作,促进患者的康复。
3. 加强患者和家属的沟通和支持4. 开展护理技能培训和交流活动通过加强医护人员的专业培训和技能交流,有利于提升护理水平和服务质量,为冠心病心绞痛患者提供更加全面、专业的护理服务。
老年冠心病患者护理中双心医学模式的应用
老年冠心病患者护理中双心医学模式的应用一、老年冠心病患者的特点冠心病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老年人是其高发人群之一。
老年冠心病患者由于年龄较大,身体状况相对较差,存在许多特点,如免疫功能低下、心脏负荷增加、罹患其他慢性病等。
这些特点使得老年冠心病患者的护理更加复杂和困难。
二、双心医学模式的理念及应用双心医学模式是由美国心脏病学专家提出的一种全新的医疗护理理念,其核心理念是将患者的心脏疾病与身心健康相结合,通过有效的医疗手段和心理护理手段,全面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
对于老年冠心病患者的护理,双心医学模式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1. 全面评估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通过专业的心理评估工具,全面评估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包括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
针对评估结果制定相应的心理护理方案,帮助患者缓解心理压力,保持良好的心态。
2. 个性化的医疗护理方案:根据患者的身体状况、心理健康状况和家庭环境等情况,制定个性化的医疗护理方案,包括药物治疗、心理疏导、饮食调理等方面,以全面保障老年冠心病患者的健康。
3. 定期的健康教育和指导:通过定期开展健康教育和指导活动,帮助老年冠心病患者了解疾病的相关知识,掌握自我管理技能,提高对疾病的认识和应对能力。
4. 家庭支持和社会支持的整合:充分利用家庭和社会资源,为老年冠心病患者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帮助,让患者感受到家庭和社会的温暖和关爱。
以上就是双心医学模式在老年冠心病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方面,通过以上措施,可以有效提高老年冠心病患者的生活质量,减轻其心理压力,有效预防和控制疾病的发展,全面促进老年冠心病患者的康复和健康。
三、双心医学模式的实践案例张大爷,78岁,患有冠心病多年,近期加重,出现了胸闷、气促等症状。
在医院就诊后,被确诊为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此时,张大爷的身体状况较差,精神状态低落,需要全面而细致的护理。
针对张大爷的情况,医护团队采取了双心医学模式,制定了个性化的护理方案。
老年冠心病患者护理中双心医学模式的应用
老年冠心病患者护理中双心医学模式的应用冠心病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特别容易发生在老年人身上。
老年冠心病患者的护理中,双心医学模式的应用可以有效地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护理效果。
双心医学模式是综合了心理学和医学的一种模式,用于帮助患者应对心脏病的各种问题。
在老年冠心病患者护理中,双心医学模式的应用可以从生理、心理和社会三个方面对患者进行综合护理。
从生理方面来看,双心医学模式注重对老年冠心病患者的生理状况进行全面评估和监控。
护士可以对患者的心率、血压、心电图等进行定期监测,及时发现病情的变化,以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护士还可以对患者进行药物管理和食物调理,确保患者按时按量服用药物,合理安排饮食,控制血脂、血压等指标,降低心脏病的发作风险。
从心理方面来看,双心医学模式注重心理护理的应用。
老年冠心病患者常常存在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这些情绪不仅会加重患者的病情,还会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护士可以通过与患者的沟通交流,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并针对性地开展心理干预。
在双心医学模式的指导下,护士可以运用心理疏导、认知行为治疗等方法,帮助患者排解压力,调整心态,更好地面对和应对疾病。
从社会方面来看,双心医学模式注重社会支持的应用。
老年冠心病患者通常需要家庭和社会的支持,才能更好地渡过疾病期。
护士可以与患者的家人进行沟通,了解家庭对患者的支持情况,并提供必要的家庭护理指导。
护士还可以引导患者参加心脏康复活动,加入心脏病友会等社会团体,增加社交活动,提高生活质量。
在老年冠心病患者护理中,双心医学模式的应用可以很好地弥补了传统护理模式的不足,使护理工作更加全面、个性化和科学化。
双心医学模式也要求护士具备一定的心理学和医学的知识和技巧,提高护士的专业素养和综合护理能力。
双心医学模式的应用对于老年冠心病患者护理具有重要意义,可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减轻患者的痛苦,延长患者的寿命。
护士在实施双心医学模式时需要全面评估患者的生理、心理和社会情况,提供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和方法,确保患者得到全面的护理。
冠心病康复治疗新进展
冠心病康复治疗新进展心理干预在冠心病康复治疗中的作用日益受到重视。
研究表明,心理因素对冠心病的发病和康复过程具有重要影响。
在治疗过程中,我们不仅需要关注患者的生理状况,还要关注他们的心理状况。
例如,有一位患者,他在冠心病发作后,情绪低落,对康复缺乏信心。
我们在治疗中加入了心理干预,通过与患者沟通,了解他的心理需求,给予心理支持,帮助他建立信心,最终他成功康复。
运动疗法在冠心病康复治疗中的地位不可动摇。
运动可以改善心脏功能,提高生活质量,减少心血管事件的发生。
然而,运动疗法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个性化调整。
我们曾遇到一位患者,他在康复治疗过程中,由于运动过量,导致心绞痛发作。
从此,我们强调根据患者的心脏状况、年龄、体质等因素,制定合适的运动方案,以确保运动疗法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第三,饮食调理在冠心病康复治疗中的重要性不容忽视。
合理的饮食结构有助于控制冠心病的危险因素,如高血压、高血脂和糖尿病。
我们推荐患者采取低盐、低脂、高纤维的饮食,同时注意补充适量的抗氧化剂。
有一位患者,在康复治疗期间,严格遵循我们的饮食建议,他的血压、血脂水平逐渐恢复正常,身体状况明显改善。
中草药在冠心病康复治疗中也发挥了一定的作用。
一些中草药具有改善心脏功能、调节血脂、抗凝溶栓等作用。
然而,在使用中草药时,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和体质进行个体化治疗。
我们曾遇到一位患者,在康复治疗中,配合使用中草药,他的心绞痛发作频率明显减少,生活质量得到提高。
重点和难点解析:在上述文档中,我提到了心理干预、运动疗法、饮食调理和中草药应用等多个方面的冠心病康复治疗新进展。
在这些内容中,我认为有几个重点和难点需要特别关注。
心理干预在冠心病康复治疗中的作用不容忽视。
许多研究表明,心理因素对冠心病的发病和康复过程具有重要影响。
在治疗过程中,我们不仅需要关注患者的生理状况,还要关注他们的心理状况。
这是因为心理压力、焦虑和抑郁等情绪问题可能导致心脏病恶化或康复缓慢。
冠心病的心理干预与心理健康教育
冠心病的心理干预与心理健康教育冠心病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主要由于冠状动脉狭窄或堵塞引起的心脏供血不足而导致的。
这种疾病不仅给患者的身体健康带来了挑战,也对患者的心理健康造成了不良影响。
因此,冠心病的治疗不仅仅侧重于身体方面的干预和治疗,还需要注重心理方面的干预和心理健康教育。
一、了解冠心病患者的心理需求为了有效地进行心理干预和心理健康教育,首先需要了解冠心病患者在心理层面上所面临的需求。
冠心病的诊断常常给患者带来巨大的心理压力,他们可能会感到恐惧、焦虑、沮丧或无助。
此外,冠心病可能对患者的社交活动、工作和家庭生活造成负面影响,使他们感到自尊心受损。
因此,心理干预和心理健康教育应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提供情感支持、应对压力的技巧以及积极的心态培养。
二、心理干预的方法和策略1. 心理咨询和心理疏导为了帮助冠心病患者应对情绪问题,心理咨询和心理疏导是重要的方法之一。
通过与专业心理咨询师的面对面交流,患者可以倾诉内心的困扰和焦虑,获得情感上的支持和指导。
心理咨询还可以帮助患者调整不良的心理反应,培养积极的心态,提高抗压能力。
2. 多元化的干预措施除了心理咨询,冠心病患者还可以通过一些多元化的干预措施来提高心理健康。
例如,艺术治疗可以通过绘画、音乐和舞蹈等方式来促进患者的情绪释放和心理调节。
运动疗法可以帮助患者缓解压力、改善心理状态。
此外,放松训练、认知行为疗法等方法也可以有效地帮助患者管理情绪和应对压力。
三、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和途径1. 提供准确的医学知识心理健康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是提供准确的医学知识,使患者能够更好地了解冠心病疾病的发病机制、病情变化以及治疗和康复的相关知识。
通过向患者传达科学和权威的医学信息,可以帮助患者消除对疾病的不理解和恐惧,增强他们的自我管理能力,提高治疗的依从性。
2. 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生活习惯对冠心病的预防和治疗至关重要。
心理健康教育应该重点关注以下方面:饮食与营养、适量的体力活动、戒烟限酒、保持良好的睡眠质量等。
心脏康复指南
changes including formal exercise programmes)
院外长期康复期
目标 缩短住院时间,促进日常生活及运动能力的恢复, 增加患者自信心,减少心理痛苦,减少再住院;避 免卧床带来的不利影响,提醒戒烟并为Ⅱ期康复提
运动量宜控制在较静息心率增加20 次/min 左右,
患者感觉不大费力(Borg评分<12)
TIPS:CABG患者术后需进行呼吸训练,用力咳嗽促进排痰, 预防肺部感染。应在术前教会患者呼吸训练方法,避免患 者术后因伤口疼痛影响运动训练效果。为防止用力咳嗽时 手术伤口震裂,可让患者手持定制的小枕头,保护伤口。
能力(ADL)水平,是一种公认的客观指标。
患者主观的用力程度是重要的评价指标。常用 Borg自觉劳累分级(rating of Perceived exertion, RPE)进行量化评估
重视患者的自觉劳累程度,特别是在缺乏必要的 监测设备或不宜用心率作为自我监测指标时(如
患者服用影响心率的药物β受体阻滞剂等时)
Ø 血脂异常 Ø 吸烟、饮酒 Ø 高血压 Ø 糖尿病 Ø 腹型肥胖 Ø 心理社会压力 Ø 摄入水果蔬菜少 Ø 规律的体力活动少
冠心病可防可控,二级预防是冠心病康复的一部分!
生活方式的改变:主要包括指导患者戒烟、合 理 饮食、科学的运动以及睡眠管
双心健康:注重患者心脏功能康复和心理健康 的 恢复
①停止正在从事的任何事情; ② 马上坐下或躺下; ③ 如果症状1~2 min后没有缓解立即舌下含服硝酸甘油1片
(0. 5mg);若3~5 min后症状不缓解或加重,再舌下含服1片; 必要 时5 min后再含服1片;如果经上述处理症状仍不缓解或不 备有 硝酸甘油应马上呼叫急救电话就近就医。
事关身心,“双心医学”语境中的中西医“情志问题”——访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吴印生教授
从远古开始, 盘点先贤们的“ 心身医学” 履痕
采 访 一 开始 . 吴 印生 教 授 就 直 奔
知道 《 三 国演 义 》 中‘ 诸 葛 亮 三 气 周
瑜’ 的故 事 。据 史料 记 载 , 由于周 瑜 讨
荆州惨败巴蜀 , 一 气 之 下 口吐 鲜 血 而
亡 ,临 死 之前 还 对 天 长 叹 : ‘ 既生瑜 ,
.
圆
事 关 身 心 , “ 双 心 医 学 ” 语 境 中 的 中 西 医 “ 情 志 问 题 ”
— —
访 南 昌大学第一 附属 医院吴 印生教授
节成 功 , 就 恢 复平 衡 ; 一 旦 调 节失 败 , 就会 产生 疾 病 、 衰 竭甚 至死 亡 。 ” 吴 印生 教 授 认 为 : “ 虽 然 人 们 很 早 就 认 识 到心 理 因素 与 疾 病 的关 系 。
何生亮 !’ 此外 , 伍子胥过昭关 , 一 夜
之 间愁 白 了头 的典 故 , 很 多 人 也 都 知 道 。伍 子 胥 之所 以 ‘ 一 夜 白头 ’ , 实 际
上 就是 在 楚 平 王 的重 兵 追 杀 、 又 把 守
中西医结合。 提高“ 双心医学” 认知度及诊疗水平
在 采访 中 ,吴 印 生 教 授 阐述 说 : “ 很 多 临 床 资料 表 明 ,大 多 数 心血 管
学模 式 ” 向“ 生物一 心 理一 社 会 医 学 模
但直到 2 0世 纪 3 0年 代 , 才从 实验 的 基础 上 由 D u mb a r 医 生提 出 了心 身 医 学 和心 身 疾病 、 又称 ‘ 心 理 生 理 障碍 ’
的科 学 概 念 , 并 创 立 了世 界 上第 一 个 ‘ 心身 医 学会 ’ 。 专 门研 究 心 理 和社 会 因素 与 人体 健 康 和 疾 病 的 相 互关 系 。
心血管疾病的“双心治疗”
心血管疾病的“双心治疗”乐音,张建军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北京 100043)杨大爷两年前因频繁的心绞痛住院做了冠脉造影,由于血管狭窄程度比较严重,在术中植入了2枚支架。
出院后,他按照医生的嘱咐规律吃药,戒烟限酒,却依然觉得胸口沉闷、透不过气,也不敢像以前一样买菜、做饭和锻炼身体,担心一活动支架“就跑了”。
渐渐的,杨大爷觉得气短、乏力感越来越重,浑身上下都不舒坦,性格也变了,容易受到惊吓、爱发脾气。
家人很担心,带杨大爷去了数次医院,心电图、心脏超声、胸片、头颅CT等检查做了几遍,均没有发现严重的问题;又复查了两次冠脉造影,证实原先植入的支架完全通畅,冠脉血管没有发生再狭窄、闭塞等情况。
但奇怪的是,杨大爷的不适感却一点也没减轻,反而觉得是因为放了支架才让自己变得这么难受,想把支架取出来才安心。
杨大爷真得了疑难杂症吗事实并非如此。
在临床工作中,经常会遇见类似的患者,曾经经历过严重心肌缺血、急性心肌梗死、休克甚至猝死等危重状态,经过复苏、手术干预后成功得到了救治。
但是,他们在治疗后期依然会出现一系列多样性的症状表现,如无法解释的胸闷、心慌、躯体疼痛及各种描述不清的不适感,伴多虑、紧张、烦躁、敏感等情绪变化,甚至会同时出现失眠、多汗、厌食、尿频、腹泻等自主神经功能紊乱表现。
经过检查,并没有发现原有疾病加重或新发疾病的客观证据。
像这类与基础疾病特点不相符、不相关的躯体不适症候群,仅仅通过单纯的对症药物治疗,并不能有效减轻患者的痛苦。
此时,有经验的心脏科医生会善意提醒患者与家属,可能需要转换一下诊疗思路,重点关注患者的心理状态。
心血管病患者的心理状态当代的新型医疗理念,已转变为“生物-心理-社会”的综合性诊疗模式。
人是情绪丰富的个体,躯体疾病带来的痛苦感受,以及患病后对工作、家庭等生活上的影响,都会潜移默化地改变患者的心理状态。
有研究显示,心血管疾病患者焦虑、抑郁等情绪障碍发生率远高于一般人群;同时,存在心理疾病患者也会比一般人群更容易产生心血管疾病,或加重原有疾病的进展,产生不良后果。
老年冠心病患者护理中双心医学模式的应用
老年冠心病患者护理中双心医学模式的应用老年冠心病是老年人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其特点是病情复杂,诊疗困难,需综合护理与治疗。
随着双心医学模式的不断推广和应用,对老年冠心病患者的护理工作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双心医学模式是指关心治疗和关爱患者的综合护理模式。
在老年冠心病患者的护理中,双心医学模式的应用可以体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注重病情监测与治疗。
双心医学模式强调医护人员对患者生命体征、病情变化的监测与分析。
对于老年冠心病患者来说,心脏病病情多变,出现急性发作时,及时监测心电图、血压等指标的变化,可以及时制定治疗方案,采取必要的紧急急救措施。
通过对患者病史和临床表现的综合分析,可以调整药物的使用和剂量,以及确定是否需要进行手术或介入治疗。
这有助于提高老年冠心病患者的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关注患者的心理健康。
老年冠心病患者因为病情复杂、治疗费用高昂、疾病进展快等因素,往往会出现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
双心医学模式强调关心患者的心理状态,通过积极倾听患者的诉说,及时给予患者安慰和支持,进行心理疏导,帮助患者应对疾病的困扰和焦虑情绪,提高其对治疗的依从性。
家属也是老年冠心病患者的重要支持者,双心医学模式也将关注和引导家属在患者护理中的积极参与,提供心理支持和疾病知识的普及,促进患者和家属的和谐关系,为老年冠心病患者提供全方位的保障。
重视健康教育与康复指导。
双心医学模式注重对患者和家属进行疾病知识的普及和教育,使他们了解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治疗方法和预防措施等,并指导患者根据自身情况进行合理的饮食、运动和药物使用等,并进行康复指导。
对老年冠心病患者来说,合理的饮食和运动是控制病情的重要手段。
通过健康教育和康复指导,可以帮助患者树立正确的生活方式与健康观念,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避免不良的生活习惯和心理状态,降低二次发作的风险。
双心医学模式在老年冠心病患者的护理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通过关注病情监测与治疗、关注患者的心理健康以及进行健康教育与康复指导,可以提高老年冠心病患者的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生活质量,延长生命。
“双心医学”模式在心血管疾病中的指导与应用
3 1 加强 卫生 常识宣教 医 院可定 期组织患者 教育讲 座 ,讲 . 解 临床常见疾 病 的发生 及预后 ,用药 的 目的,药 物 的治疗 作 用 、用药 时间 、注意事项及 可能出现 的毒副作用及饮食 与疾病 的关 系及正确 的膳食方法等 ,从 而使患者对其病情 、治疗及护
日如年 ,极易产生失落 、抑郁 、多疑等心 理问题 ; ( ) 个 5
性特征 :有些老年人性格内向、孤僻 ,不善于交流 ,对疾病及 外界环境特别敏感 ,对任何 事情都特别小心 ,稍有不适就特别 紧张 ,这种患者容易产生焦 虑、忧虑 ; ( )医疗 、经 济及 养 6 老 问题 :老年人由于多种疾病并存 ,治疗花费比较 大 ,如果 患 者单位医疗保 险制度不完善 ,以及子女经济状况不好 ,养老 得
这类心血管病就要从心脏、心理两方面着手 。双 心医学模式 突破 了传统 的 “ 生物 一社会 ”模 式,要 求临床 医务人 员在 重视 药物等临床 治疗的基础上 ,还要 对患者的心理状 况采 用个体化心理干预 ,本 文对临床上 常见 的心理 障碍及 影响 因 素做 了阐述 ,提 出了不 同的心理干预措施 ,并对双心模式的意义做 了展 望。
离退休 :老年人离退休以后人际关系及社会地位都发生 了重大
改变 ,尤其是原来担任领导职务的老年人 ,感觉无所事事 、度
心律失常、心脏神经官能症等心血管疾病都可归于身心疾病的 范 畴 J ,合并心理 障碍 可降低 患者 依从 性 ,引发 不 良医学行
为 等 ,从 而可严重影响心血管疾病 的发生、发展及预后 。因此 如何识别 、诊断和 治疗这些 患者 可能 需要跳 出生 物 医学 的模
冠心病患者如何正确进行心脏移植术后的康复训练
冠心病患者如何正确进行心脏移植术后的康复训练心脏移植术是一种旨在治疗严重冠心病的手术,通过替换损坏的心脏,提供新的机会来恢复正常的心脏功能。
然而,手术后的康复训练对于冠心病患者至关重要,以帮助他们尽快恢复和维持良好的心脏健康。
本文将探讨冠心病患者术后康复训练的重要性以及正确的训练方法。
一、康复训练的重要性冠心病患者在接受心脏移植术后,身体的功能和适应能力都会受到一定的限制。
康复训练可以帮助恢复体力和心肺功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并提高生活质量。
正确的康复训练可以使患者逐步恢复健康,减轻心理压力,并增强他们对未来健康管理的信心。
二、术后康复训练的内容1. 有氧运动有氧运动是心脏移植术后康复训练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合适的有氧运动可以帮助患者增强心肺功能,提高耐力。
常见的有氧运动包括散步、跑步、骑自行车和游泳等。
患者应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选择适宜的有氧运动,并逐渐增加运动强度和时间。
2. 抗阻训练除了有氧运动,抗阻训练也是心脏移植术后康复训练的重要内容。
抗阻训练主要包括力量训练和借助重力或外部负重的运动。
通过抗阻训练,患者可以增强肌肉力量,提高身体的稳定性和功能,减少肌肉萎缩的风险。
3. 柔韧性训练柔韧性训练可以帮助患者增加关节的活动范围,预防肌肉僵硬和关节疼痛。
常见的柔韧性训练包括伸展运动、瑜伽和太极等。
患者应该定期进行柔韧性训练,以促进身体的灵活性和血液循环。
三、术后康复训练的注意事项1. 个体化康复训练应该根据患者的个体差异进行调整。
患者的年龄、体力、身体状况和移植后心脏状况等都会影响训练计划。
因此,康复训练方案应由专业的医疗团队根据患者的状况制定,并且在整个康复过程中进行调整。
2. 渐进式康复训练应该是一个渐进式的过程。
患者在开始时可能只能进行较轻松的活动,随着时间的推移和身体适应的提高,逐渐增加训练强度和时间。
患者应该有耐心,并遵循医生或康复师的指导,以确保训练的顺利进行。
3. 定期评估患者在康复训练过程中应定期接受医生的评估。
“双心医学”模式在心脏神经官能症患者中的应用
随 着科 技 的进 步 、 社 会 的发 展 、 生 活节 奏 的加 快 、 社 会压 力 的增加 等各 种 因素 , 严 重影 响人 们 的生 活 , 以 及 身 心健康 , 健康不 仅包括身体健康 , 也 包 括 心 理 健 康, 只有两 者 结 合 统 一 , 才 能 够 使 人 类 更 为 舒 适 的 生 活 。经过不 断 地 研 究 和 探 索 , “ 双心医学” 应运 而生。 “ 双 心医学 ” 又 称为 “ 精 神 心脏 病 学 ” , 是研 究 心 脏 疾 病 与心 理疾 患相关 性 的 学 科 。“ 双 心 医学 ” 模式的产生 , 不 仅关 注患 者 心脏 , 更要关注患者心理, 从而达到“ 心 身” 协调 , 真 正 体现 了疾病 诊治 过程 中“ 以人 为本 ” 的理 念 ] 。心脏 神经 官 能症 由 于焦 虑 、 紧张、 情绪激动、 精 神创 伤等 因素 的作 用 , 中枢 的兴 奋 和 抑 制过 程 发 生 障 碍, 受 自主神经 调节 的心 血管 系统 也随 着发 生紊 乱 , 引 起 了一系列 交感 神经 张力 过高 的症 状 , 以阵 发性 胸 闷、 憋气 、 心前 区不 适等 “ 冠 心病” 症状 为主 要表 现 , 可兼 有 神经 官能症 的其他表 现 。心脏 神经 症是 心血 管 内科 门 诊 的常见 病 , 心 内科 患 者 中无 躯 体 疾 病 的 心理 障碍 发 病率 为 1 / 3 , 多 数 为 心 脏 神 经 官 能 症 2 ] 。本 研 究 选 取 2 0 1 4年 1 月一 2 0 1 4年 5月 6 0例心 脏神 经官 能症 的患 者进 行“ 双心 医学 ” 模 式 的诊 治 , 现 报道 如下 。
状 。
1 . 2 . 4 分 组 随 机 分 为 两组 , 每组 3 0例 。常 规 组在 戒 烟 限酒 , 以及 改善 生 活 方 式 的 基 础上 给 予 常 规 黛 力 新 药物 治疗 ; 干 预 组 在 常 规 组 的基 础 上 运 用 “ 双 心 医 学” 模式 进 行 干 预 。“ 双 心 医学 ” 干预措施 有 : 认 知疗 法、 行 为疗 法 、 运动疗法 、 精 神 支 持疗 法 、 放松疗法 等。 医护 人员 采 用 倾 听 、 疏 导、 启发 、 劝 解 等 方法 提 供 心 理 同情 和支持 。每 周 与患者 开展 会谈 1 ~2次 , 并 根 据 患 者心理 状况 及 时调 整干预 措施 。 1 . 2 . 5 观 察 指标 与随访 在 治疗 前及 治疗 4周 后 , 分 别 观察 两 组 患 者 H AMH、 H A MD 评 分 改 善 情 况 , 观 察焦 虑症 状 的严 重 程度 。汉 密尔 顿焦 虑 量 表 所 有 项 目分 为 无 症 状 、 轻、 中等 、 重、 极 重 五 级 评 分 法 。总分 小 于 7分 提 示 无焦 虑 症 状 , 超 过 7分 提 示 可 能 有焦 虑 , 超过 1 4分提示 肯定 有焦 虑 , 超过 2 1 分 提示 明显焦 虑 , 超过 2 9分提示 可能 为严 重焦 虑E 3 7 。 1 . 2 . 3 抑 郁 程 度 的评 定 采 用 汉 密 顿 抑 郁 量 表 ( H A MD ) , 评 定 8分 ~ 2 0分 为 轻 度 抑郁 症 状 , 2 1分 ~ 3 5 分 为 中度抑 郁症 状 , 评分 大于 3 5分 为 重 度 郁 症
冠心病治疗心得体会如何应对心理压力
冠心病治疗心得体会如何应对心理压力冠心病治疗心得体会:如何应对心理压力冠心病是一种以心脏供血不足为主要特征的心脏疾病,对于患者来说,除了进行规范治疗和合理饮食外,心理压力的管理也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在冠心病治疗过程中,如何应对心理压力成为一项关键任务。
本文将以个人治疗经验为基础,分享一些心得体会。
一、认识冠心病与心理压力的关系冠心病的发生往往与心理因素密切相关,例如焦虑、恐惧、抑郁等。
同时,冠心病本身会给患者带来巨大的身体和心理负担,因此患者容易感受到更多的心理压力。
心理压力不仅会加重病情,还可能影响到治疗效果。
因此,正确认识冠心病与心理压力的关系对于应对心理压力至关重要。
二、寻找心理支持在冠心病的治疗过程中,寻找心理支持是非常重要的。
可以通过与家人、朋友的交流沟通,寻求心理支持和安慰。
同时,心理咨询师和心理医生也是非常有帮助的资源,他们可以提供专业的意见和建议。
心理支持可以帮助患者释放负面情绪、减少压力,并提供积极的情感支持,有助于恢复和应对心理压力。
三、积极面对心理压力心理压力无法完全避免,但我们可以通过积极面对来减轻它的影响。
首先,认识到冠心病是可以治疗和控制的,相信自己能够战胜疾病,树立积极的心态。
其次,学会放松自己,练习深呼吸、冥想等放松技巧,以降低压力的影响。
此外,培养自我调节能力,通过运动、音乐、阅读等方式,寻找适合自己的心灵寄托,提升心理韧性。
积极面对心理压力,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应对冠心病治疗过程中的种种困难。
四、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良好的生活习惯是冠心病治疗的基础。
均衡饮食、适量运动、规律作息、戒烟限酒等,都是帮助减轻心理压力的重要措施。
当我们有规律的生活方式时,可以提高身体的免疫力和抗压能力,从而更好地面对外界的压力。
此外,合理安排工作和休息也是维持心理健康的关键,避免过度劳累和紧张。
五、寻求专业帮助对于冠心病患者来说,及时寻求专业帮助是非常重要的。
包括医生、心理医生和康复专家等多个方面的专业支持。
冠心病患者的心理疏导方法
冠心病患者的心理疏导方法冠心病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对患者的身体和心理都会带来一定的负担。
身体上的不适可能导致心理上的焦虑、恐惧和抑郁等问题。
因此,对冠心病患者进行心理疏导是十分重要的。
本文将介绍冠心病患者的心理疏导方法,帮助他们积极面对疾病并促进康复。
一、认知疏导冠心病患者往往对疾病充满焦虑和恐惧,他们可能过度担忧病情发展和未来的生活质量。
因此,帮助患者正确认识冠心病是必要的。
医生可以向患者解释冠心病的原因、病理过程和治疗方法,帮助患者全面了解疾病,并告诉他们目前的医疗技术和治疗手段可以有效地控制病情和缓解症状。
这样可以减轻患者的焦虑情绪,提高他们的信心。
二、情感支持冠心病患者常常会感到无助和沮丧,他们可能因为疾病而无法从事原本喜欢的活动,甚至影响到家庭生活。
在这个时候,家庭成员和朋友的情感支持尤为重要。
他们可以主动询问患者的感受,听取患者的抱怨和痛苦,帮助患者排解负面情绪。
此外,冠心病康复的专业团队也可以提供心理支持,通过与患者的交谈和心理治疗帮助患者减轻精神压力,增强应对疾病的能力。
三、积极心态积极的心态对冠心病患者的康复非常重要。
患者应该明确疾病是可以控制和缓解的,并且他们可以通过积极的生活方式和治疗来改善自己的健康状况。
建议患者适度参与体育锻炼,如散步、慢跑、游泳等,这些有氧运动有助于提高心肺功能和心血管健康,并增强患者的抵抗力。
此外,饮食调理也是冠心病患者重要的自我管理措施,患者应当少吃高脂肪、高胆固醇和高盐的食物,增加摄入新鲜蔬菜、水果和全谷类食物。
四、创造积极的社交环境良好的社交环境对心理健康有着重要的影响,冠心病患者也不例外。
鼓励患者积极参与社交活动,与亲朋好友保持密切的联系。
可以帮助患者建立良好的社交圈子,分享自己的经历,交流心得,从而感受到他人的关心和支持。
此外,一些心理支持团体也可以为冠心病患者提供交流平台,让他们在与他人分享的过程中减轻心理上的痛苦。
五、适当减压良好的心理状态对于冠心病患者的康复至关重要。
冠心病的心理疏导方法有哪些
冠心病的心理疏导方法有哪些冠心病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不仅给患者的身体带来痛苦,还可能对其心理产生诸多不良影响。
对冠心病患者进行有效的心理疏导,对于疾病的治疗和康复具有重要意义。
那么,冠心病的心理疏导方法有哪些呢?首先,要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
医生和患者之间的信任是心理疏导的基础。
医生应以亲切、耐心、诚恳的态度与患者交流,倾听他们的诉说,了解他们的内心感受和担忧。
让患者感受到医生的关心和尊重,从而愿意敞开心扉,表达自己的情绪和困惑。
认知行为疗法也是一种常用的方法。
冠心病患者常常因为对疾病的不了解或者错误认知而产生恐惧、焦虑等情绪。
通过向患者讲解冠心病的发病机制、治疗方法、预后等知识,帮助他们正确认识疾病,消除不必要的恐惧和误解。
同时,引导患者改变不良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如过度紧张、久坐不动、不良饮食习惯等。
鼓励他们积极面对疾病,采取健康的生活方式。
支持性心理治疗在冠心病患者的心理疏导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医生和家属要给予患者情感上的支持和鼓励,让他们知道自己不是独自面对疾病。
可以通过安慰、肯定、鼓励的话语,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
当患者遇到困难和挫折时,及时给予帮助和支持,让他们感受到关爱和温暖。
放松训练是帮助冠心病患者缓解心理压力的有效方法之一。
比如深呼吸放松法,患者可以选择一个安静舒适的环境,坐下或躺下,闭上眼睛,慢慢地吸气,然后缓缓地呼气,专注于呼吸的过程,排除杂念。
还可以进行肌肉放松训练,从头到脚依次紧张和放松身体的各个肌肉群,体会肌肉放松时的感觉。
音乐疗法也是不错的选择。
选择一些舒缓、优美的音乐,如古典音乐、自然音乐等,让患者在聆听音乐的过程中放松身心,减轻焦虑和紧张情绪。
音乐可以调节人的情绪,帮助患者进入一种平静、愉悦的状态。
运动疗法对于冠心病患者的心理调适也很有益处。
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适当的运动,如散步、太极拳、瑜伽等。
运动不仅可以增强体质,还能促进身体内啡肽的分泌,改善心情,减轻焦虑和抑郁症状。
双心护理对永久起搏器植入病人心理的影响
双心护理对永久起搏器植入病人心理的影响胡春阁;张春;张银雪;刘恒霞;何冬花;金芳霞【摘要】[目的]研究双心护理对永久起搏器植入术后病人心理的影响.[方法]将216例永久起搏器植入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双心护理,采用Zung的焦虑自评量表(SAS)及抑郁自评量表(SDS)分别对两组病人干预前后焦虑、抑郁情况进行评估,并进行比较.[结果]干预后观察组病人SAS、SD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双心护理能减轻永久起搏器植入术后病人焦虑、抑郁情绪.【期刊名称】《全科护理》【年(卷),期】2016(014)026【总页数】2页(P2746-2747)【关键词】永久起搏器植入;焦虑;抑郁;双心护理【作者】胡春阁;张春;张银雪;刘恒霞;何冬花;金芳霞【作者单位】730030,兰州大学第二医院;730030,兰州大学第二医院;730030,兰州大学第二医院;730030,兰州大学第二医院;730030,兰州大学第二医院;730030,兰州大学第二医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473.6双心护理是在注重病人心血管疾病整体护理同时强化心理护理的现代护理模式[1]。
其在注重整体护理的同时结合病人的实际情况,实施相应的心理治疗,通过语言及行为影响病人,对提高病人依从性、改善预后、消除不良情绪具有重要意义[2]。
焦虑和抑郁是最常见的心理情绪障碍,普遍存在于起搏器植入病人之中,有的病人甚至出现自杀倾向[3],由此可见,减轻病人焦虑、抑郁情绪非常重要。
本研究通过对永久起搏器植入病人实施双心护理干预,减轻了病人术后焦虑、抑郁状态,增强其治疗信心,有助于改善预后,促进康复。
现报告如下。
双心护理是双心医疗的成员之一,“双心”是指躯体之“心”与心理之“心”相结合。
随着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心理支持已经成为现代医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5]。
研究发现,起搏器植入术后仍有部分病人存在焦虑、抑郁症状,评估起搏器植入术后病人的焦虑、抑郁状况,可为改善术后疗效及心理干预治疗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6]。
双心医学疾病中西医结合诊治专家共识
双心医学疾病中西医结合诊治专家共识随着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确立,心理因素在疾病发生发展中的重要作用逐渐为人所知,在心血管科就诊的患者同时合并精神心理问题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情况。
精神心理问题可以引发或加重心血管疾病,心血管疾病的发生与发展同样会导致精神心理问题的出现,精神心理问题也可能以心血管的躯症状为表现形式。
因此形成了心血管与心理医学交叉并综合形成的一门学科——双心医学,而具有类似与不良情绪与心境相关的心血管躯体症状,伴有或不伴有器质性心血管疾病的情况则被归为"双心疾病"的范畴。
心血管疾病与心理疾病之间的相关性日益得到硏究者重视,大量循证医学证据证明了二者之间的临床表现及发病风险之间的密切联系。
Taylor J等[1 ]硏究显示:抑郁症、社会孤立和情绪异常这三大心理社会危险因素与心血管疾病的发病密切相关。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数据提示:2009 年我国各类精神疾病患者超过1亿人,在我国疾病总负担中排名首位,而其中80%以上的心理精神疾病患者未被合理诊疗[2]。
Nicholson A[3]等对共计涉及146538名参与者的54项观察性硏究进行meta分析后发现,抑郁是冠心病发病和死亡的重要危险因素。
Roest AM等⑷经过对249846名患者平均随访11.2年的meta分析发现,焦虑是冠心病独立的危险因素。
虽然,研究者对于精神心理疾病和心血管疾病的共同发病途径展开了深入硏究,涉及炎症学说、神经营养因子学说、基因多态性学说等[5],但是,心理心脏病学的病理机制尚不明确。
国际心身医学会曾宣告:"世界心身医学应向中医学寻找智慧"。
祖国医学源远流长,其博大精深的宝库中蕴涵着悠久的"双心理论”。
早在《内经》中就认识到"心主神明”、"心主血脉"——心的两项重要生理功能,同时将这两个生理功能有机结合为一个整体。
"心主神明"指心不仅具有统帅脏腑、形体、官窍生理活动的功能,而且具有统帅人的精神、意识、思维等心理活动的功能,《素问•灵兰秘典论篇》云"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
冠心病患者康复的心理处方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王及华
1
教师简介
贴照片处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心脏中心心内科副主任医师、
(照片尺寸9.4×6.8cm) 北京市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专家、中国医师协
会高血压专业委员会老年专业委员会委员、中
国老年保健健康委员会委员、中国中医药研究
促进会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预防与康复专业委
社会支持不足,家庭关爱不够 对工作和生活状态的担忧,经济状况的困扰 疼痛敏感性增加 生活质量下降
15
简单筛查问题
睡眠如何?是否因此白天精力减退 情绪好吗?有没有心情烦乱或兴趣下降,常过分担忧 是否有明显的身体不适,但没有检查出病因 回答1个“是”为可疑,回答2个“是”为高度可疑 关注亚临床焦虑抑郁
心脏康复已成为预防和治疗冠心病的重要手段。尤其是在PCI、 CABG、ICD植入术后。冠心病二级预防措施及冠心病康复的五 大处方(运动、药物、营养、心理、戒烟)的实施,将有助于 患者重拾自信、回归家庭、融入社会
3
学习目标
了解“情绪”与疾病 认识双心——心血管疾病与心理疾患共病 状态 掌握冠心病患者并存精神心理问题的识别 掌握冠心病患者康复处方之心理问题的处 理原则
会、高血压专业委员会秘书
主要专业方向:高血压及其相关疾病的发病机
制及治疗、难治性高血压的鉴别诊断及处理、
王及华
冠心病、心肌病的诊治。对高血压伴有的心、 脑、肾及外周血管损害的诊治,及各种类型的
副主任医师
高血压伴有的精神心理因素的筛查、诊断及治 疗有丰富的临床经验
2
导读
冠心病已成为危害人民健康的大敌,其患病率呈攀升态势。我 国冠心病的治疗(PCI、CABG及药物)已与国际接轨,但目前 冠心病的治疗,无论是PCI、CABG还是药物,都非根治措施。 如PCI术后,患者仍面临着支架内再狭窄、运动耐力下降、心绞 痛等问题。焦虑和抑郁等不良的情绪始终影响着患者的生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心理社会因素与冠心病病因 2. 危险行为因素
吸烟、缺乏运动、过食与肥胖、 对社会压力的适应不良等。
8/4/2019
一.原发性高血压 二.冠 心 病
8/4/2019
常见双心疾病
(二)冠心病(PCI)患者的心理反应
1·对诊断(介入后)和症状的反应
在无症状和被诊断前通常无心理反应。 出现症状而被诊断后,反应与其人格特 征和对病的认识有关。 倾向于悲观归因模式思维者( PCI等 ): 紧张焦虑不安,甚至出现惊恐发作,充满对 预期焦虑,部分继发抑郁,生活方式发生重 大的改变,疾病行为成为他们生活中的主要 行为。 部分患者则采用“否认”的心理防御机 制,导致就诊的延误。
8/4/2019
现状调查
2005年1~2月在北京十家二三级医院的心 血管科门诊,对连续就诊的病人进行调查, 在3260例病人中,焦虑发生率为42.5%, 抑郁发生率为7.1%,
在心血管科最常见的冠心病人群中,抑郁 发生率为9. 2%,焦虑发生率为45. 8%[2]。
由此可见,精神-心理疾病在心血管疾病患 者人群中发病率之高,危害之大。
• 包括冠心病、原发性高血压、神经性心绞 痛、心脏神经症等多种心血管疾病。
• 双心医学作为心身医学的重要分支之一, 旨在解决探索人类情绪和心血管系统间深 层关系,控制心理疾病对心血管疾病转归 的关键问题。
8/4/2019
双心医学的思考
近年研究显示,心血管疾病人群具有较高 的精神心理障碍发病率。焦虑、抑郁已经 成为心血管疾病的发病因素或加重因素。
各种主诉
8/4/2019
下丘脑
消化系统
等
心血管系统
心身医疗:12月号(1996)
竞争加剧的“不良反应”
随着我国现代化、城市化的进程加快, 使经济高速增长,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不断 提升;随着社会经济体制改革日益深入,社 会竞争日趋激烈,每个人都需要面对各种各 样的压力,各种心理应急因素急剧增加。
此外,疑虑、恐惧、担心等不容忽视。
但与此同时,更重要的是在冠心病患者兼心理障碍的情 况下,需要慎重选择临床干预措施。
8/4/2019
双心疾病的机制研究
交感神经系统功能亢进;
刺激血小板功能;
破坏血管内皮细胞功能;
炎症因子的作用;
…… 其病因机制的研究有助于有效治疗方法
的不断更新发展。
8/4/2019
西药优缺点
临床上针对心血管疾病合并精神-心理疾病 所普遍采用方法是------应用抗精神病的药 物及镇静药物等,
病性证候要素主要分四类,依次为单因素 证,双因素证、三因素证及四因素证。
8/4/2019
两项调查结果显示在各证候要素中,单因 素证气滞最多,而气虚广泛分布于各证候 因素组合之中。
气滞、气虚、血虚、痰浊、血瘀、痰火是 心脏神经症的主要証素组成,
即随着年龄及病程的增长,心脏神经症的 中医证候逐渐由实转虚,最初患病以气滞 为多见,随着病程的增长,转为气虚,进 而产生痰浊,血瘀等病理产物。
8/4/2019
中医思想体系
中医学用“形神合一论”精辟描述了心身相 关思想,构成中医整体观的核心和基本内容 。
形与神是相互依附、不可分割的统一体,形 是神的物质基础,神是形的主宰(《黄帝内 经》)。
形衰则神无主,神乱则形有所伤,形神统一 是健康的象征,形神失调是患病的依据。
8/4/2019
双心医学研究对象
( B型行为:有耐心的,谦虚的,放 松的,有安全感的)
CHD患者大都有A型行为。
一.原发性高血压 二.冠 心 病
8/4/2019
常见双心疾病
(一)心理社会因素与冠心病病因
1.A型行为模式(Type A Behavior Pattern,TABP)
恼火(aggravation) 激动(Irritation) 发怒(Anger) 不耐烦(Impatience)
(一)心理社会因素与冠心病病因
高血压 高血脂
遗传
吸烟
肥胖
缺少活动
A型行为
人际关系紧张
焦虑抑郁
8/4/2019
一.原发性高血压 二.冠 心 病
8/4/2019
常见双心疾病
(一)心理社会因素与冠心病病因 1.A型行为模式(Type A Behavior Pattern,TABP)
较高的成就欲望,富于挑战和竞争精 神,争强好胜,不耐烦,有时间紧迫感等。
常见双心疾病
一.原发性高血压
二.冠 心 病
(四)冠心病的心理社会干预
1.教育患者 认识疾病、减少焦虑。 2.危险行为的矫正 矫正A型行为、 吸烟、酗酒、过食和肥胖、缺少运动等不 良生活方式。 3.焦虑抑郁的治疗
8/4/2019
双心疾病的治疗原则
心-身同治原则
双心疾病应采取心、身相结合的治疗原则,但对 于具体病例,则应各有侧重。
特别是急性冠脉综合征,冠心病支架置入 术或某些恶性心律失常伴精神心理障碍时 具有更高的病死率,且预后差。
8/4/2019
双心医学的思考
基于以上背景,我国心血管病学者倡导[1], 引入实施双心医学。
开展“双心门诊”和“双心查房”等特色 方法,促进了双心医学在我国的迅速发展,
使得心血管疾病的防治在防发病、防事件、 防后果、防复发、防心力衰竭的基础上增 加了心理防线,这一新模式的建立,有助 于患者在躯体和心理上完全恢复,拥有更 好的生活质量。
冠心病患者中抑郁症的时点患病率为17 % ~22%,是普通人群的3~4倍。
研究发现重性抑郁与冠心病的患病率及死亡 率有关。是心肌梗死患者6个月内死亡的独立的 危险因素。
抑郁症一种具有临床意义的冠心病的共病 (comorbidity)现象。
8/4/2019
常见双心疾病
一.原发性高血压
二.冠 心 病
8/4/2019
8/4/2019
常见双心疾病
一.原发性高血压 二.冠 心 病
8/4/2019
国内:
冠心病发病率10年增加2-3 倍;
急性心肌梗塞10年增加2倍 以上;发病总趋势是北方高于南 方;
冠心病致死率位肿瘤、脑血 管意外后居第三位;
常见双心疾病
一.原发性高血压 二.冠 心 病
临床类型
8/4/2019
1.无症状型冠心病 2.心绞痛型冠心病 3.心肌梗死型冠心病 4.缺血性心肌病型冠心病 5.猝死型冠心病。
另外,冠心病PCI术后,更需关注
常见双心疾病
一.原发性高血压 二.冠 心 病
冠 状 动 脉
8/4/2019
常见双心疾病
一.原发性高血压
二.冠 心 病
发
展
8/4/2019
斑块内组 织发生坏 死,与沉 积的脂质 形成粥样 物质,并 有钙质沉 积 ,形 成粥样斑 块。
常见双心疾病
一.原发性高血压 二.冠 心 病
8/4/2019
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
8/4/2019
双心疾病的范围
原发性高血压病 冠心病(PCI术后) 心律失常 神经性心绞痛 低血压病 心脏神经症
8/4/2019
应急(心理压力)导致心身疾病
心理压力或应急
理性部位 大脑皮质
情感、本能的部位 大脑边缘系统 植物神经系统
心身疾病 长期反复压力 影响器官功能
8/4/2019
治疗策略(1)
—— 一般性原则
要针对虚实病机的立法 要考虑标本逆从的关系 要依从双心疾病论治的缓急 首先是治病的人,其次是治人的病(考虑
性别差异、心理素质)
8/4/2019
治疗策略(2) ——以心理障碍与冠心病PCI的
共有通路/靶点为切入点
8/4/2019
冠心病PCI患者心理障碍病机分析
8/4/2019
对于这些压力如处理不当,则易导致心身疾病 或心理障碍,也可使躯体疾病患者的病情复杂 化、疗效降低、病程延长。
近期统计资料显示,我国70%的人处于亚健康 状态,与应激相关的疾病患者约占人群的5~ 10%,心身疾病、心理障碍已成为多发病、常 见病。
在轻型精神障碍中,神经症患病率最高,北京 地区为25.18%(1991年)。
一.原发性高血压 二.冠 心 病
8/4/9
常见双心疾病
(二)冠心病患者的心理反应
3· 心肌梗死患者(PCI后)康复期心理反应
最常见的主诉是疲乏、抑郁、睡 眠障碍、对性生活的担心、不敢恢复 工作等。
主张渐进性活动锻炼,必要时抗 抑郁治疗。
一.原发性高血压 二.冠 心 病
常见双心疾病
(三)冠心病与抑郁
有一定疗效; 副作用较多,甚至可能恶化心血管疾病的
远期预后。
8/4/2019
心脏神经症中医证候横断面调查研究
研究对象:以2011年1月-2011年12月到吉 林省中医院就诊的患有心脏神经症且符合 纳入标准的164例病例为研究对象,
横断面调查研究:通过直接观察的方法, 搜集心脏神经症的中医证候及四诊等相关 信息,
8/4/2019
忧、郁、思等情志因素是气滞产生的主要 原因之一,
因此,情志因素与心脏神经症有着极其重 要的联系,提示临床医师治疗该病,在药 物治疗的基础上,需配合心理干预,以期 达到较好的临床疗效。
据此,总结出心脏神经症的证治规范
——肝气郁结、心血失养;痰火扰心;气血
虚滞、痰瘀伤神;肝肾阴虚;阴阳两虚。
病因分析:PCI术后,引发心理应激反应, 如焦虑、抑郁、恐惧等。
中医分析:虚实并见;血瘀、痰浊与血虚 并存;气虚与气滞为共性表现。
8/4/2019
双心干预尚无指南可鉴
文献表明:
冠心病患者中焦虑症患病率为40%-70%[5];其次为抑郁 状态。
如何干预: